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93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九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九十三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九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九十三卷目录

 医部汇考七十三

  脉法三

  黄帝素问四时刺逆从论 五运行大论 至真要大论 阴阳类论 方盛衰论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 根结篇 终始篇 五十营篇 四时气篇 禁服篇

  五色篇 玉板篇 动输篇 论疾诊尺篇

艺术典第九十三卷

医部汇考七十三

编辑

脉法三

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四时刺逆从论》

编辑

“厥阴有馀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 则病少腹积气。少阴有馀,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 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太阴有馀,病肉痹,寒 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阳明有馀,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 疝,涩则病积时善惊。太阳有馀,病骨痹,身重不足病” 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少阳有馀, 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 时,筋急目痛。”

“有馀者,多气少血,不足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痹者闭也,血气留著于皮肉筋骨间而为痛也。气病之谓疝,血病之谓积,盖气盛而生热,则为疝痛,血多而凝泣,故成积也。”厥阴者,阴之极也,阴极而阳生,得中见少阳之火化,故有寒有热也。厥阴主春,生风木之气,故首论厥阴焉。三“阴三阳,有多血少气者,有多气少血者,惟阳明血气皆多。盖血气之生于阳明也,荣血行于脉中,乃阳明水谷之精,上归于心,淫精于脉,脉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者,在外之皮肉筋骨也。腑精与神明相合而通于五脏,气复归于权衡,此脉气之生始出入也。是以阳“明之有馀不足,则为脉痹、心痹。心主脉而上归于肺,肺主皮毛,毛脉合精于皮肤之间,是以少阴之为皮痹、肺痹也。脉气散于皮毛,复从太阴所主之肉,少阳所主之筋,太阳所主之骨,而内通于五脏。是以有馀而在外,则为肉痹、筋痹、骨痹;不足而陷于内,则为脾痹、肝痹、肾痹矣。至气有馀于内而为”热,则为疝;血有馀于内而为寒,则为积矣。故所谓风者,热所生也;所谓身重者,病在气也;所谓溲血,腹满,善惊目痛者,病在血也。此三阴三阳所主之血气,生始出入,各有太过不及之为病也。

《五运行大论》

编辑

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

“南政北政”之岁,有寸不应尺不应之分,如应不应而反应之,是为尺寸相反。左为阳,右为阴,寸为阳,尺为阴。如阴阳交相应者死。

《至真要大论》

编辑

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 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 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帝曰:“愿卒闻之。”

此申明少阴之所在也。五运之中,少阴不司气化,随六气之阴阳而上下左右,故曰“阴之所在,何如?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盖太冲坎位也,广明离位也,少阴主天一之坎水,而上为太阳之离火,是以北政之岁,随三阴而在坎,南政之岁,从三阳而在离,故有应不应之分焉。所谓南北者,阴阳也。五运之中,戊癸化火,以戊癸年为南政,甲乙、丙丁、己庚、辛壬为北政。五运之政,有南有北,少阴之气,有阴有阳,是以随之而上下也。寸尺,血脉也。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下而为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故脉始于足少阴肾,而主于手少阴心,是以诊寸尺之阴阳,以征”少阴之上下。

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 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 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 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以司主岁之六气。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以司五行之化运。化运五岁而右迁,而五行之中有二火,故君火不司气化,然虽不主运,而有所居之位焉。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是少阴本于阴而主于阳,是以南政之岁居阳,北政之岁居阴也。司天在南,在泉在北,此天”地之定位。人面南而诊之。寸为阳而在南。尺为阴而在北。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随阴而居北。是以寸口不应。不应者。脉微而不应

于诊,此论寸尺之阴阳南北也。北政之岁,厥阴在泉,则少阴在左,故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少阴在右,故左不应。南政之岁,厥阴司天,则少阴在左,故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少阴在右,故左不应。此论人迎寸口之左右也。诸不应者,谓左右之不应也。反其诊者,以人面南面北而诊之也。盖以图象平置于几上,以司天在“南在泉在北。北政之岁,人面北以诊之,南政之岁,人面南以诊之” ,则左右之不应可见矣。夫天上地下,天南地北,此天地之定位也。人面南而面北者,人居天地气交之中,随天地之气而环转也。

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 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 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 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三阴”者,以少阴居二阴之中也。“上下”者,以天在上而泉在下也。“左右同”者,谓尺之左右不应,与寸之左右不应同也。“故知其要”者,知少阴之不司气化,随阴阳而居上居下也。“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者,如《疏注》之议论纷纭而茫无归著也。

帝曰:其脉至何如?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 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 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 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 阳易者危。”

此论六气应六脉也。“厥阴主木,故其脉弦;少阴主火,故其脉钩;太阴主土,故其脉沉;少阳主火,故大而浮;阳明主金,故短而涩;太阳主水而为诸阳主气,故大而长。如脉至而和则为平人,脉至而甚则为病脉,所至之脉,与时相反者病,及时而脉不至者病,未及时而脉先至者病。”如三阴主时而得阳脉,三阳主时而得阴脉者危。

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 之不鼓,诸阳皆然。”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 “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此论脉病有标本也。“脉从”者,阳病而得阳脉,阴病而得阴脉也。如太阳阳明之病,其脉至而浮,是脉之从也,其病反阴。寒者,太阳之病从本化,阳明之病从中见之,阴化也,故脉虽浮而按之不鼓也。如少阴厥阴之病,其脉至而沉,是脉之从也,其病反阳。热者,少阴之病从标化,厥阴之病从中见之,火化也,故脉虽沉“而按之鼓甚也。”是脉有阴阳之化,而病有标本之从也。再按:太阳病头痛发热,烦渴不解,此太阳之病本也。如手足挛急,或汗漏脉沉,此太阳之病标也。如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此少阴之病标也。如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少阴之病本也。如阳明病,发热“而渴,大便燥结,此阳明之病阳也;如胃中虚冷,水谷不别,食谷欲呕,脉迟恶寒,此阳明感中见阴湿之化也。如厥阴病脉微,手足厥冷,此厥阴之病阴也;如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此厥阴感中见少阳之火化也。如太阴标阴而本湿,故当治之以四逆辈;少阳标阳而本火,则宜散之以清凉。”治伤寒六经之病,能于标本中求之,思过半矣。

帝曰:其脉应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 《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沉 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 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 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阴阳之气, 清净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正,谓四时之正位,言脉同四时之正法,而前后相交。待时而去者,待终三十度而去也。如春之沉,尚属冬之气交,终正月之三十日,而春气始独司其令也。春不沉,则冬气不交于春;夏不弦,则春气不交于夏;秋不数,则夏气不交于秋;冬不涩,则秋气不交于冬。是四时之气,不相交通而闭塞矣。四时之气,盛于主位之时,而微于始生,衰于交化,是以甚则病也。“参见”者,谓春初之沉弦并见,夏初之弦数并见也。“复见”者,已去而复见也。“未去而去”者,未及三十度而去也。去而不去者,已至三十日应去而不去也。“反”者,谓四时反见贼害之脉也。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言四时之气,守于本位,司于气交,犹权衡之不相离也。“四时阴阳之气清净,则生化治”,生化者,生于前而化于后也。动者气之乱也。

《阴阳类论》

编辑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 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

手太阴肺也。肺主表而应天。心乃君火之阳以应日。太阳之气生于水中。肺主气而发原于肾。是

以三阳脉至于手太阴,则阴阳相合,皆从阴而枢出于阳也。弦者,枢脉也。浮而不沈者,太阳太阴之主开也。以此而察度之,以心合之,正合于《阴阳之类论》。盖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应天气之包乎地之外,是太阳与手太阴之同类也。太阳之气,坎中之满也。少阴与太阳,标本相合,故心为阳中之太阳,犹日之随天气而绕地环转。是太阳与手少阴之同类也。故以此察其阴阳。断其行度。正合于阴阳之论也。

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沈急不鼓,炅至 以病皆死。

“二阳,阳明也。阳明主阖,至手太阴,弦而沈急不鼓者,太阴之开,反从阳明之阖,不能鼓动而外出也,是以炅至而为阳明太阴之病者皆死。盖太阴之气主开而反沈,是天气之不运行矣。阳明主清凉之金气,反为炅热所伤,是以二气皆死,乃阴阳类而不相合者也。炅者,日中之火气也。”此言阳明之气不与天气相合,而亦不与太阳之相合也。

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 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一阳者,少阳也。少阳主枢。枢者,从阴而出于阳,从阳而入于阴,外内出入之无息者也。如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不绝者,少阳惟从太阴之开,而不能枢转复入,此少阳为太阴之所病也。如专于阴,而不能枢出于阳,是少阳之气绝于内矣。

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 心。

三阴者,五脏六经之所主也。五脏内合五行,五行者,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太阴者,脾土也。三阴之气交于太阴,犹六气之归于地中,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故脉伏鼓而不浮,乃六气伏鼓于地中,而不浮于外,是以上空志心,谓不及于心肾也。

“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

此二阴之气,上通于天,下归于泉,中连于土也。二阴者,少阴也。少阴主水,二阴至肺者,肺肾之相合也;“其气归膀胱”者,阴阳雌雄之相应也;外连脾胃者,水津通贯于地中也。上言太阴之土气不及于心肾,此言二阴之气,复通贯于地中。盖少阴之气,与手足太阴、足太阳、阳明之相类也。

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

一阴者,厥阴也。厥阴为阴中之生阳,是以经绝者,阴脉伏于内也;气浮者,生阳之气浮于外也。不鼓者,厥阴之主阖也;不钩者,厥阴主相火而非心火也。滑者,阴阳经气外内出入之相搏也。此承上文而言二阴之气,与肺脏脾胃膀胱相通,是少阴之有类聚也。厥阴乃阴中之少阳,为一阴之独使,故曰“一阴独至”,谓一阴之无类聚也。

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脏,合于阴阳, 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六脉,手足三阴之六脉也。“乍阴乍阳”,谓阴中有阳,或阴或阳之交至也。“交属相并,缪通五脏,合于阴阳”者,谓六经之气,属阴属阳,交相合并,互通五脏,五脏之气,合于五行之阴阳也。然心肾二脏,并主少阴,脾肺二脏,并主太阴,肝与包络并主厥阴,原无手经足经之别,不过以先至为主,后至为客。如心之阳脉先至,即以心为主而肾为客。肾之阴脉先至。即以肾为主。而心为客。乍阴乍阳。或先或后。各有主客之类合也。前三阳为经节。论阳中有阴。此论阴中有阳。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耎而动,九窍皆沈。

二阳一阴者,阳明与厥阴类聚也。二阳为卫,是阳明主病当在外;不胜一阴者,不能胜厥阴之阖也;脉耎而动者,阳欲外出而无力也。阳明主生津液,九窍为水注之气,阳明不能外出,是以九窍之气皆沈。

三阳一阴。太阴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 骇。

“三阳主开,一阴主阖,二气类聚而太阴脉胜”,是一阴不能止其开,则内乱五脏,外为惊骇。盖三阴之气缪通五脏,阴不能内守而从阳外出,是以五脏内乱。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沈,胜肺伤脾,外伤四支。

夫肾精之上通于肺者,从脾土而上升,若鸿渐之冲于天也。二阴二阳相类而病在肺者,肾水从阳明而直乘于肺,是以肺反病也。少阴脉沈,是心肾不交矣。水不济火,则火热炎上而胜肺。水不灌于土中,则土燥而脾气损伤,外伤四支。盖土受水津之湿,而后能灌溉于四旁。

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

一阴,厥阴也;一阳,少阳也,乃阴中之生阳也。若一阴一阳之气代绝,则水不能随之上升,止阴气自至于心下。上下无常者,或上或下也。古者以腹中和,小便利为知,出入不知,谓脾肺燥而不能出灌于四支也。是以水液不能上交于肺,则喉咽干燥矣。不能渗灌于中土,则土燥而脾病矣。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 并绝。浮为血瘕。沈为脓胕。

“二阳者,阳明之主阖也;三阴者,太阴之主开也。脾为阴中之至阴,至阴皆在”者,言脾胃之气皆在于中,而为开为阖者,乃二阳三阴之气也。阴欲开而不能过于阳之阖,阳欲阖而不能止其阴之开,阴阳之气不相和合,而阳与阴绝,阴与阳绝矣。如脉浮则病在脾而为血瘕,沈则病在胃而为脓胕,盖阴阳之气不从,而血为之病也。

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 至春正月,脉有死征,皆归于春。”

冬三月之病,水为病也。病合于阳者,合病太阳之气也。至春正月,有死征之脉见,皆归于所出之春气。盖春气之本于冬,而阳气之生于水,阳气已病,复从春气外出,故死。

《方盛衰论》

编辑

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 首》,诊微合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 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先后。阴阳而持之”者,按尺寸以候脉之来去也。“奇恒之势,各以六十为首”,即《诊要》《经终》《脉解》诸篇所论是也。“合微之事”者,声合五音也;合五行,脉合阴阳也。“阴阳之变”者,天地阴阳之气,有德化政令,变易灾眚也。“五中之情”,五内之情志也。“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者,取虚实定五度也。五度者,度神之有馀有不足,气有馀,有不足,血有馀,有不足,形有馀,有不足,志有馀有不足也。又有五实死,五虚死。其时有生者,如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皆圣人持诊之要道,不可不知也。

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 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 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不知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 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起所有馀, 知所不足。

持诊之道,有阴阳逆从,有左右前后上下之诊,论在《脉要精微篇》中。“湛,甚也。”丑,善脉证之有善恶也。有馀之病,则起而行,不足之病,多坐而卧。知起之所为有馀,则知所以不足。盖知此即可以知彼,知一可以知十也。

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馀,脉 气不足,死。脉气有馀,形气不足生。

“事”者,谓通变也。“上下”者,气之通于天,病之变化也。格,穷究也。言当先度其上下之通变,因而穷究其脉之通变,是以形弱气虚者死,此又无论其脉之平与不平,度其形气而知其死矣。“形气有馀,脉气不足者死;脉气有馀,形气不足者生。”是当以形证、脉气通变审之,而后可必其死生也。

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 必静,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 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 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 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 言妄期,此谓失道。

“转神明”者,运己之神,以候彼之气也。“上观下观”者,若视深渊,若迎浮云也。八正,日月星辰四时之气也。别五中部,先别五脏之脉也。按脉动静,候其浮沈迟数也。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谓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热甚,脉甚躁者,病温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可以为上工也。视其脉之大小,合之病能“病能”者,奇恒之病也。“逆从”者,转神不回,回则不转也。能正其病名而后诊,可十全不失其人情矣。“视息”者,候呼吸之往来,脉之去至也。《视意》者,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亡言》者,亡妄之言,不知诊道,妄与生死之期,此失经绝理,是谓失道矣。

《灵枢经》

编辑

《邪气脏腑病形篇》

编辑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名曰明;按 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岐伯答曰: “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鼓桴影响之相应也,不得 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 知三则神且明矣。《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色青者, 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 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 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乃五脏五行之神气而见于色也。脉者,荣血之所循行也。尺者,谓脉外之气血,循手阳明之络而变见于尺肤。脉内之血气,从手太阴之经而变见于尺寸。此皆胃腑五脏所生之气血,本末根叶之出候也。形肉,谓尺肤也。知色脉与尺之三者,则神且明矣。青黄赤白黑,五脏五行之气色也。弦、钩、代、毛、石,五脏五行之脉象也,如影响之相应者也。故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钩,见其色而得脉之相应,犹坤道之顺承天也。如色青而反见毛脉,色赤而反见石脉,此阴阳五行之反胜,故死。如色青而得石脉,色赤而得代脉,此色生于脉,阳生于阴,得阳生阴长之道,故其病已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岐 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黄帝 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 滑涩,而病变定矣。”黄帝曰:“调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 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 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 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 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 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 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 六。

“尺肤之气血,出于胃腑水谷之精,注于脏腑之经隧,而外布于皮肤;寸口尺脉之血气,出于胃腑水谷之精,荣行于脏腑经脉之中,变见于手太阴之两脉口,皆五脏之血气所注。故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如桴鼓之相应也。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口之脉;善调脉者,不待于五者之色,能参合”而行之,斯可为上工矣。“夫数始于一,奇二偶,合而为三,三而两之成六,三而三之成九,此三才三极之道也。生于一而成于十,阴阳相得而各有合,此《河图》”之数也。“知者知天地阴阳始终变化之道,故能全九十之大数。水数成于六,火数成于七,水即是精血,火即是神气。”中工仅知血气之诊,故能全水火之成。下工血气之诊。亦不能全知矣。故曰“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行者。谓色脉应天地阴阳之理数。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大、小、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 曰:“臣请言五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 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 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 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 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 颠疾。

缓急,大小滑涩,阴阳寒热,血气之纲领也。下章曰:“诸急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心为火脏,故寒甚则为瘛疭,盖手足诸节,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寒伤神气,故瘛疭也。微急为心痛引背,盖甚则心脏之神气受伤,微则薄于宫城之分也。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心气逆,故食不下。缓甚则心气有馀,心藏神,神有馀则笑不休。伏梁,乃心下有馀之积,故微主邪薄于心下也。心主血,热则上溢而时唾血也。喉吤者,喉中吤然有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心气盛,故喉中有声也。心气微盛,则逆于心下,而为心痹,引背行于上,则心精随气上凑于目而泪出矣。心脏虚则火土之气弱,故为善哕。哕,呃逆也。夫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之血气皆少,则津液枯竭而为消瘅。消瘅者,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肾主下消也。滑则阳气盛而有热,盛于上则善渴,微在下则少腹,当有形也。心主言,心气少故为喑,血多故溢于上也。维,四维也。心为阳中之太阳,阳气少,故手足厥冷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心气虚,故耳鸣颠疾。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欬唾血,引腰 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 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 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 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 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肺主清金而畏寒,寒甚则为癫疾,所谓重阴则癫也。肺寒热者,皮寒热也,寒在皮毛,故微急也。肺主气,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鼻,若有息肉而气不通,皆肺气虚寒所致。缓则热甚,故多汗。肺热叶焦,则为痿也。鼠瘘,寒热病也。其本在脏,其末在脉,肺主百脉,是以微缓之有热,微涩之有寒,皆为鼠瘘,在颈腋之间。《本经》曰:“偏枯身偏不用,病在分腠之间。”盖病在皮肤为肺寒热,病在血脉为寒热鼠瘘,在分腠则为偏风。肺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也,腠理开,故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头以下者,颈项胸背之间,脉之外部也。大主多气少血,气盛于下则为胫肿,微盛于上则为肺脾引胸背,盖气从下而上也。日光,太阳之火,阴血少,故恶日光,金畏火也。小则气血皆虚而为泄,肺与大肠为表里也。微小则为消瘅,肺主津,水之生原也。滑主阳气盛,故为息贲。上气微则上下出血,血随气行者也。涩主多血少气,血多气少,则血留不行,故为呕血。酸者阴寒而酸削不能行,肺主气而发原在下,少气有寒,则下不胜其上矣。

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 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 大为肝痹,阴缩欬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㿉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瘛挛 筋痹。

“肝主语,在志为怒,肝苦急,故急甚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皆有馀之气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缓主多热,热则肝气逆,故善呕水。瘕痹者,亦食饮所积也。《本经》曰:“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馀,荣气不行,乃发为痈。大主肝气盛,盛则郁怒而不得疏达,故为内痈。呕衄,肝气逆于上也。阴缩,肝气”逆于下也。肝脉抵少腹,上注肺。欬引小腹者,经气逆于上下也。小者血气皆少,少则木火盛,故多饮及为消瘅也。滑,主气盛而热,故为㿉疝,肝主疏泄,肝气盛而热,故遗溺也。溢饮者,饮留于四肢,则经脉阻滞,故脉涩。肝气虚而有寒,故为瘛挛。筋痹,肝主筋也。

脾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 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 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 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㿉癃;微滑为虫 毒蛔蝎腹热。涩甚为肠㿉;微涩为内㿉,多下脓血。

瘛者,急而收引,疭者,纵而懈弛。脾主四肢,故急甚为《瘛疭》。脾有寒,不能运化饮食,故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盖不能游溢津液,上归于肺,四布于皮毛,故涎沫从口出也。痿、厥、风痿,皆四肢瘫痪而不为所用,甚则从中而病见于外,微则病在外而不及于中,故心慧然若无病也。大乃太过之脉,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故为击仆,若击之而仆地也。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皆有馀之积聚也。寒热者,血气虚也。脾虚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为消瘅。脾为阴湿之土,湿热则为疝㿉,为小便闭癃,湿热则生虫也。脾气虚而有寒,则为肠㿉,多血少气,故下脓血也。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沈厥奔豚,足不收,不得 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 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以下至小腹腄腄然, 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 癃㿉;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 大痈;微涩为不月,沈痔。

肾为阴脏,主骨,阴寒太甚,故为骨癫疾。肾为生气之原,正气虚寒,则为沈厥,虚气反逆,故为奔豚。阴寒在下,故足不收。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督脉属肾,贯脊,缓则督脉懈弛,故脊折也。戊癸合而化生火土,以消入胃之食饮,肾气缓,故食不化而还出也。阴痿者,阴器痿而不举。石水,肾水也,上至胃脘,水泛而土败也。肾气虚则为洞泄,精血不足则为消瘅。肾有热则为小便闭癃,为睾丸肿㿉,骨痿,坐不能起,热伤肾气也。“目无所见”,热伤骨精也。血气皆始于肾,涩则血气阻滞,故为大痈。气血不行,故为女子不月,为沈痔。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 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 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 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鍼,以去其热;刺大 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鍼而浅内之,以 泻其阳气,而去其血。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 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鍼,疾按其痏,无令其出 血,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鍼,而 调以甘药也。”

六变者,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有缓急大小

滑涩之六脉,此阴阳血气之不和,而变见于脉也。寒气收劲,故脉急,热气散弛故脉缓。宗气荣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故大主多气。如血气皆少,则脉小也。阳气盛而微有热,则脉行滑利,气少则脉行涩滞,血随气行者也。“深内而久留之” 者,俟阳气至而鍼下热也;浅内而疾发鍼者,去其热也。气盛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使阴阳血气之和调也。滑者,疾发鍼而浅内之,泻脉外之阳热也;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调经脉外内之血气也。必先按而循之,致脉外之气也。疾按其痏,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无令皮肤之血出,使脉外之气以和于脉中也。夫鍼者,所以调阴阳血气之不和,若血气皆少者” ,必须调以甘药,非鍼之所能资生也。按:刺涩者,曰“必中其脉” ,要知刺急刺缓,取脉外之气也;刺大刺滑,泻脉外之阳,以和脉内之血也。刺涩者,必中其血,随其逆顺,必先按而循之,调脉内之血,以致脉外之气也。勿取以鍼,调以甘药者,血气之生于阳明也。当知血气乃胃腑水谷之精,有行于皮肤之外者,有行于经脉之内者,外内贯通,环转不息。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可为上工。上工者,知阴阳血气之终始出入者也。

《根结篇》

编辑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 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 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 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 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 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 也。”

“五脏生于五行”,五行之气,本于十干合化。是以五脏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代者,止而不还也;乍数乍疏者,死脉见也。“要在终始”者,大要在《终始篇》之生于六气,而死于六经也。

《终始篇》

编辑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 迎,以知阴阳有馀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 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 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 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 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 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 至剂。如是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谓阴阳经脉应天之六气也。夫血脉本五脏五行之所生,而外合于阴阳之六气,有生始而有经终,故曰终始者,经脉为纪也。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馀不足,平与不平,盖诊其脉以候其气也。应四时者,春夏之气,从左而右,秋冬之气,从右而左,是以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气口微大,是谓平人。“上下相应”者,应天之六气,上下环转,往来不息,六经之脉,随气流行,不结动也。本末者,有本标之出入。寒温者,应寒暑之往来,各相守司也。形肉、血气,谓脉外之血气,与六经之脉,必相称也。脉口人迎,以候三阴三阳之气,是以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尺以候阴,寸以候阳。不称尺寸者,阴阳气虚,而又应于尺寸之脉也。“甘药”者,调胃之药,谓三阴三阳之气,本于中焦,胃腑所生,宜补其生气之原,道之流行,故不可饮以至剂,谓甘味太过,反留中也。“弗灸”者,谓阴阳之气不足于外,非经脉陷下也。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者,六气化生五行,五行上呈六气,五六相得,而各有合也。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 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 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 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 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 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 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 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 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以候三阴三阳之气。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左东右西,天道右旋,地道左迁,故以左候阳而右候阴也。躁者,阴中之动象,盖六气皆由阴而生,从地而出,故止合足之六经。其有躁者,在手以合六脏六腑十二经脉,盖十二经脉以应三阴三阳之气,非六气之分手与足也。外格者,谓“阳盛于外,而无阴气之和;‘内关’”者,阴盛于内,而无阳气之和;关格者,阴关于内,阳格于外也。按:《脉口》者,太阴也;人迎者,阳明也。盖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

太阴是左右皆属太阴,而皆有阳明之胃气,以阳气从左而右,阴气从右而左,故以“左候三阳,右候三阴” ,非左主阳,而右主阴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为平人。若左独主阳,右独主阴,是为关阴格阳之死候也。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 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 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 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 阴,一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 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 “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 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 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 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 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阳明主胃,大富于 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 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 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 他病矣。

补泻者,和调阴阳之气平也。阳二泻而阴一泻者,阳常有馀而阴常不足也。阳补二而阴补一者,阳可盛而阴不可盛也。故溢阳不曰死,溢阴者死不治矣。必切而验之者,切其人迎气口,以验三阴三阳之气也。《疏》:当作躁,谓一盛而躁,二盛而躁,当取手之阴阳也。阳明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盖三阴三阳之气,乃阳明水谷之所生也,人迎与脉口俱盛,命曰“阴阳俱溢”,盖阴盛于内,则阳盛于外矣,阳盛于左,则阴盛于右矣,如是者,若不以鍼开之,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溢于中,则内伤五脏矣。夫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此阴阳之气,偏盛不和,非陷下也,故灸之则生他病矣。

《五十营篇》

编辑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 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 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 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 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 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 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水下二刻, 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水下四 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水下二 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 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 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 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周天二十八宿,一面七星,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房毕为纬,虚张为经,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每宿约三十六分,共乘一千零八分。人气昼夜五十营,行二十八宿之一周,计一千八分。日丽天而绕地一周,亦行二十八宿之度分,人之经脉上下左右前后,共计二十八脉。盖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上下左右,共计二十四脉,并左右之两𫏋脉,前之任脉,后之督脉,通共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为五十营,以应二十八宿,以终漏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则气行六尺矣。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交通于二十“八脉之中为一周于身,乃水下二刻,而日行二十分有奇矣。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乃水下四刻,日行四十分有奇矣。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乃水下二十刻,而日行五宿二十分,计二百分有奇矣。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乃水下百刻,而日行二十八宿,计一千零八分也,漏水”皆尽,而脉终于五十营矣。所谓“交通”者,谓皮肤经脉之宗气,外内交通,而并行一百刻之数也。夫天主气,地主血脉,故五十营而外内之气行周备,斯得尽天地之寿矣。凡经脉外内之宗营,皆行八百一十丈也。

《四时气篇》

编辑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 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 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 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睹其色”者,分别五行之色也。如色青者,内病在胆,外病在筋;色赤者,内病在小肠,外病在脉也。“察其以”者,察其所以然之病,或病因于外,或病因于内,或因于外而病及于内者,或因于内而病及于外者。散者,邪散而病已也。复者,病在外而复及于内,病在内而复及于外也。“视其目色”者,察其血色

考证

也。盖在外之皮肉筋骨,内应于六腑,六腑内合五脏,外内之病,皆本于五行之色,而五脏之血色,皆见于目,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 者,静守其神,形与神俱也。“听其动静” 者,持《气口》人迎,以视脉之坚滑软静,而知病之进退也。“诸经实” 者,邪在经脉也。气口人迎,候三阴三阳之气也。

《禁服篇》

编辑

雷公曰:“愿闻为工。”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 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 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愿闻为工者,愿闻血气相应,而后明合一之大道,是由工而上,上而神,神而明也。”寸口主阴,故主中;人迎主阳,故主外。阴阳中外之气,左右往来,若引绳,上下齐等。如脉大者,人迎、气口俱大;脉小者,人迎、气口俱小,春夏阳气盛而人迎微大,秋冬阴气盛而寸口微大,如是者阴阳相应,是为平人。若不应天之四时,而更偏大于数倍。是为溢阴溢阳之关格矣。此论三阴三阳之气。而应于人迎气口之两脉也。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病在手 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 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 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 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 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 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三阳之气偏盛,则人迎大二倍三倍”,此气血之相应也。脉大以弱,则欲安静,此血气之相合也。痛痹者,病在皮腠之气分,气伤故痛,气血相搏,其脉则紧,此病在气而见于脉也。代则乍甚乍间,乍痛乍止者,病在血气之交,或在气,或在脉,有交相更代之义,故脉代也。盛则泻之者,气盛宜泻之也。虚则补之者,气虚宜“补之也。紧痛之在气分,故当取之分肉代则病在血气之交,故当刺其血络,且饮药者,助其血脉脏腑,勿使病从络脉而入于经脉,从经脉而入于脏腑也。陷下则灸之者,气之下陷也;不盛不虚者,气之和平也。以经取之者,病不在气而已入于经,则当取之于经矣。若人迎大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者,死不治。夫始言人迎大一倍二倍三倍者,此阳气太盛而应于脉也。后言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此阳盛之气,溢于脉中,气血之相合也。此以阴阳气之偏盛,病之在气在脉,以明气之应于脉而合于脉也。故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本“者以三阴三阳之气为本,末者以左右之人迎气口为标。盖言阴阳血气,浑束为一,外可以候三阴三阳之六气,内可以候五脏六腑之有形,此阴阳离合之大道,天运常变之大数也。”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 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阴。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盛则 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变色;紧则 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 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 下者,脉血络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 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 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 脏腑之病。

在天,《苍黅丹》素元之气,经于十干之分,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六气合六经,五行生五脏,是六气本于五脏之所生,故阴气太盛,则胀满寒中,虚则热中,出糜溺色变,气从内而外,由阴而阳也。是以候人迎气口,则知阴阳六气之盛虚,内可以验脏腑之病,阴阳外内之相通也。夫病痹在于分腠之“气,分腠者,皮肤脏腑之肉理,故病在阳者,取之分肉,病在阴者,先刺而后灸之,盖灸者,所以启在内在下之气也,代则气分之邪,交于脉络,故先取血络,而后饮药以调之,陷下则徒灸之”,盖言气陷下者宜灸,今入于脉中,又当取之于经矣。如陷于脉而宜灸者,乃脉受络之留血,而陷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若气并于血。又非灸之所宜也。

《五色篇》

编辑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 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沈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 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 迎沈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而沈者,病日进,在内;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沈,及 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沈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 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此切脉口人迎,以知病之间甚外内也。夫外因之病,从外而内,自阳而阴;内因之病,从内而外,由阴而阳。脉口主内,人迎主外,故曰“外内皆在。”谓候其脉口人迎,而外感内伤之病,皆可以知其甚衰也。故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沈者,病甚在内也;人迎气大,紧以浮者,病甚在外也。夫浮为阳,沈为阴,其脉口浮滑者,阳气“在阴,故病主日进;人迎沈而滑者,阴气出阳,故病日损也;其脉口滑以沈者,病日进在内也;其人迎滑以浮者,病日进在外也。”脉之浮沈,谓左右寸、关、尺三部之脉,与人迎寸口之气大小浮沈等者,此脏腑之形气俱病,故为难已;“病之在脏,沈而大者,此阴病见阳脉,故为易已。是以小则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阳病在外。故其病易散也。“人迎主外,是以人迎盛坚者伤于寒,病因于外也。气口主中,是以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病因于内也。人迎气口主脏腑阴阳之气。故候其两脉。而外内之病皆在焉。”

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 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滑者,寒水之象。大者,暑热之象。代者,湿土之象。长者,风木之象。“曰以代,曰而长”,谓或滑大,或代或长,皆病从外来,非四气之同并而见此脉也。“目有所见”者,色见于目也。志有所恶者,五脏之神志有所不安也。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谓先治其外,后治其内,使之通变于外,而病可已也。

《玉板篇》

编辑

黄帝曰:“诸病皆有逆顺,可得闻乎?”岐伯曰:“腹胀身热, 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 也;衄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脱形,其脉小 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谓五逆也。如 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

“诸病”,谓凡病多生于荣卫血气之不调也。如腹胀身热,脉大者,逆伤于脾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者,逆伤于肾也。肝主藏血,衄而不止,逆伤,逆伤肝也。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欬而溲血形脱,其脉小劲,逆伤肺也。夫心主血脉,肺者心之盖,欬形脱,身热,脉小以疾,逆伤心也。夫血脉者,五脏之所生也。血气逆则失其旋转之机。而反伤其脏真矣。经脉应地之经水。水以应月。不过十五日而死者。随月之盈虚而死。不能终周天之数矣。

其腹大胀,四未清,形脱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 脉大,时绝,是二逆也;欬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 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欬呕,腹胀且飧 泄,其脉绝,是五逆也。如是者,不过一时而死矣。工不 察此者而刺之,是谓逆治。

皮肤分肉之气血,从胃腑而注于脏腑之大络,从大络而出于孙络,从孙络而外渗于皮肤,如腹大胀,四肢清,形脱泄甚,是逆于胃之大络,不得出于皮肤,充于四体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逆于肾络也;‘欬溲血,形肉脱,脉搏,逆于肺络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逆于心络也;‘欬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逆于肝脾’’’”之络也。夫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五脏之大络,海之所以行云气于天下之道路也。水天之气,上下相通,一昼一夜,绕地环转一周。如逆而不行,则开阖已息,是以不过一周而死矣。夫人皮以应天,皮肤之气血,逆而不行,不过一周而死。工不察此天运之大道,如逆伤其气,迟则死于家中,速则死于堂上矣。

《动输篇》

编辑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 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 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 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 不止。”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 何道从还?不知其极。”岐伯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 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反衰。其馀气衰散以 逆上。故其行微。

《帝问》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者,谓手太阴之太渊、经渠,足阳明之人迎、冲阳,足少阴、太谿之动脉也。伯言是明胃脉者,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营卫宗气,皆胃腑水谷之精所生。清气上注于肺者,营气宗气也。肺气皆从太阴而行者,脉气随三阴三阳之气而行也。其行也以息往来者,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十丈为一周也。帝问“气之过于寸口,上十焉息”者,乃营气、卫气、宗气尽走于息道,而变见于寸口也。“下八焉伏”者,谓流溢于中之荣血,下伏于胞中,故如水之下岸也。帝言下伏之营血有八,是精专而行于经隧之营止二分矣。夫营气行于脉中

考证

“卫气行于脉外,宗气两行,营卫之道。” 此经脉外内之气,相为和平,而有形之营血,分行于外内,亦相为匀等者也。夫冲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澹渗皮毛。此下伏于胞中之血,半随冲脉而行于脉内,半随冲脉而散于皮肤。又足阳明之脉,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而出于腹气之街;冲脉与少阴之大络,循阴股而下出于胫气之街。夫精专者二分行于经隧,随冲脉者二分出于气街,是经脉外内之气血,相为匀等矣。皮肤之气血,从指井而溜注于荣俞,脉中之血气,从本标而外出于肤表,从道往还,莫知其极矣。伯言气之离脏,卒然如弓弩之发者,谓五脏之气至于手太阴,而变见于寸口者,应手而动,若弓弩之发弦上于鱼际,则动气衰而无动脉矣。“其馀气衰散以逆上” 者,谓馀气分散,而上注于手阳明大肠之经,故其脉上鱼,而其行微缓也。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 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 顑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 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 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 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此言阳明气盛,而独动不休者也。《阴阳系日月论》曰:“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又曰:“两火合并,故为阳明。”是阳明主燥金之气,而又有悍热之火气也。胃气上注于肺者,胃腑所生之荣气。宗气上注于肺,而行于经脉之外内,以应呼吸漏下。其悍热之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车。此阳明之悍气,上走空窍,行于皮肤之气分,而下合于阳明之脉中,并下人迎,此胃腑所生之悍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盖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谓在上之人迎,在下之冲阳,其动之相应也。故阳病而阳脉小,阴脉大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阳脉小者为逆。故阴阳上下。静则俱静。动则俱动。若引绳墨。如相倾而不相应者。则为病矣。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 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 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 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 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此言流溢于中之血气,一从冲脉与足少阴之大络,而下出足胫之气街,循阴股内廉者,血气出于皮肤,仍循少阴之经而行也。“邪入腘中”者,与太阳之承山踝上以下也;其别者,乃少阴之支络,别走于踝跗,上入大指之间,而散于十指之络,是以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盖阴阳二气,本于先天之水火,藏于肾脏,出于下而生于上也。

《论疾诊尺篇》

编辑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 有加,立死。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三阳之气偏盛也,故当主夺血。”夫皮肤为阳,血脉为阴,尺坚大,脉小甚者,阳盛而阴绝于外也;少气悗有加者,阳盛而阴绝于内也。

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请帮助识别此字。也。安卧小便 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身痛,病见于肉也。色黄,病见于皮也。齿垢黄,病见于骨也。爪甲上黄,病见于筋也。黄疸,脾病也,脾病故解㑊安卧。小肠为赤肠,心之腑也,心主血脉。“小便赤黄,脉小而涩,病见于脉也。小便赤黄”,下焦热也。不嗜食,上焦虚也。盖土位中央,而上下四旁皆为之应。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沈等 者,病难已也。

寸口者,手太阴之两脉,分寸、关、尺三部,以候脏腑之血气也;人迎、气口者,候三阴三阳之气也。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大小浮沈等者,皆表里阴阳,血气皆病,故为难已。按:人迎、气口,以左为阳而右为阴;手太阴之两脉,以寸为阳而尺为阴。是以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盖亦有所本也。夫寸口者,在太渊之分,关前一分者,寸关之间也。寸关、尺三部,以候内之五脏六腑;人迎、气口,以候外之三阴三阳,所候不同,而所取之部位,亦有别也。是以手太阴之两寸曰寸口、人迎,寸口又曰脉口,又曰气口,盖各有部位之分,故名亦有别也。《五色篇》曰:“脉之浮沈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盖左右三部之脉。以候血脉。左右之人迎气口。以候三阴

三阳之气,故曰“气口。”

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

“手少阴者,两手之少阴肾脉也。盖胞系于肾,故少阴之脉动甚也。夫妊始成形,先生两肾,犹太极中之阴阳,阴阳分而五行备,五行备而形始成。是以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主妊子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