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332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三十二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三百十二

  噎膈反胃门一

  黄帝素问阴阳别论 六节脏象论 血气形志篇 通评虚实论 气厥论 举

  痛论 风论 大奇论 至真要大论 五常政大论 六元正纪大论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 本神篇 终始篇 脉度篇 禁服篇 上膈篇

  扁鹊难经关格

  张机金匮要略胃反证治

  华佗中藏经阴阳否格论

  王叔和脉诀脉法

  孙思邈千金方噎塞论 反胃

  严用和济生方噎膈

  张从政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

  李杲十书噎塞治法 膈咽不通四时换气用药法

  朱震亨心法关格 翻胃

  局方发挥治法辨惑

  戴思恭证治要诀噎膈证治 翻胃

  李梴医学入门关格证治 膈噎证治 反胃证治

  李中梓医宗必读反胃噎塞 死证 脉候

  赵献可医贯噎膈论

  喻昌医门法律关格论 进退黄连方论 律四条

艺术典第三百三十二卷

医部汇考三百十二

编辑

噎膈反胃门一

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阴阳别论》

编辑

一阳发病,少气,善欬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

一阳,少阳也。少阳主初生之气,病则生气少矣。少阳相火生气,气少则火壮烁金,故欬。木火之邪伤土,故泄。心虚则掣痛,邪在胃脘,故膈塞不通。

三阳结,谓之膈。

三阳,太阳也。太阳之气,生于膀胱,从内膈而出于胸胁,阳气结则膈气不通,饮食亦膈塞不下也。

《六节脏象论》

编辑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以上为“格阳。”

一盛病在少阳。少阳主春升之气也。太阳主夏。阳明主秋。四盛以上乃阳太盛。故名曰“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 四盛以上为关阴。

四盛以上者,乃阴太盛,故名曰“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 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俱四倍以上者,阴阳俱亢极”也。阴阳俱盛而不和,是不能及于天地阴阳精气之承制,则死矣。

《血气形志篇》

编辑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则阴阳气血皆伤,故病生咽嗌。宜甘药以调其脾胃。

《通评虚实论》

编辑

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中焦不通,则上下之气闭塞”,此五郁为病也。

《气厥论》

编辑

肝移寒于心,狂膈中。

阳井于阳。故“狂。”肝邪上移于心。故为膈中。

《举痛论》

编辑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 不行矣。

恐伤肾,是以精气退却,而不能上升。膻中为气海,上出于肺,以司呼吸,其原出于下焦,故精气却则上焦闭,其生升之气,还归于下,而下焦胀矣。上下气不交通,故气不行矣。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思则心神内存,正气留中而不行,故“气结”矣。

《风论》

编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 失衣则䐜胀,食寒则泄胗,形瘦而腹大。

饮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者,胃受邪也。胃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腹胀满,故形寒则䐜胀。饮冷则泄者,胃气虚伤也。腹者,胃之郛郭,故形瘦腹大。

《大奇论》

编辑

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灵枢经》曰:“涩为少气。”《伤寒论》曰:“涩则无血,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内外,故成鬲偏枯。小则血气皆少,坚急为寒。心气虚,寒则血脉不行,筋骨无所荣

养亦成鬲外之偏枯

《至真要大论》

编辑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 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

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 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 厥阴之胜,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甚则呕吐,鬲咽 不通。

此皆风木淫胜,故脾为之病也。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 胸中不便。

此皆阴湿之为病也。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 欬哕烦心,病在鬲中。

心痛否满,腹胀而泄,乘火土也。呕苦者,木受金刑也,欬哕烦心,病在鬲中者,阳明之气上逆也。

太阴在泉,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

水淫而上乘于土。故逆满。湿气上逆。病及厥阴之经。故食饮不下。

少阳在泉,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 中而呕,少阴同候。

“心痛发热者。君相二火之客气上行而自病也。”“格中而呕者。太阴之客气自病也。”

《五常政大论》

编辑

备化之纪其病否。

“否”者,脾病于中,而上下之气不交也。

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其病留满否塞,

脾气伤也。

少阳司天,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

心痛烦心者,心包络所生病也。胃脘痛者,木克土也。土位中央,中鬲不通,则上下厥逆也。风气迅速,故主暴速。

太阳司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

水湿之为病也。

《六元正纪大论》

编辑

太阳司天之政,二之气,民病气郁中满。

阳气郁遏于内也。

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 食饮不下。

木盛而土伤也。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此春病之常也。

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

此秋病之常也。

《灵枢经》

编辑

《邪气脏腑病形篇》

编辑

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沬。

脾有寒,不能运化饮食。故为膈中。脾不能游溢津液。上归于肺。四布于皮毛,故涎沫之从口出也。

《本神篇》

编辑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伤其心脏之神气也。

《终始篇》

编辑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 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 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 格者与之短期。

外格者,谓阳盛于外,而无阴气之和。内关者,阴盛于内,而无阳气之和。关格者,阴关于内,阳格于外也。是为关阴格阳之死候矣。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 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 此者,因而炙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人迎与脉口俱盛,命曰“阴阳俱溢。”盖阴盛于内,则阳盛于外,阳盛于左,则阴盛于右矣。若不以鍼开之,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溢于中,则内伤五脏矣。

《脉度篇》

编辑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 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 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 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 “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 能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关,谓关阴于内,格,谓格阳于外。如是则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禁服篇》

编辑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 治。必审按其本,未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溢阳者,阳盛之气溢于脉中,气血之相合也。

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上膈篇》

编辑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 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 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 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 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 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已留,留则痈成”, 廱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 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因于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病在膈上者,食饮入而还出;病在膈下者,食入晬时乃还。夫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因于外邪,致汁沫渗留于肠外,不得散,则日以成积。如因于内伤,汁沫留于肠内,则渐渍而成痈。痈在脘内,则痛而深,在外则痛浮,在痈上之皮必热。

《扁鹊难经》

编辑

关格

编辑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 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 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 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 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 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 人不病而死也。

《经》言:“气独行于五脏,不营于六腑”者,何也?然:夫气之 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 营于六腑,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 人气内温于脏腑,外濡于腠理。

《汉张机金匮要略》

编辑

《胃反证治》

编辑

《呕吐篇》曰: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 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 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 无馀,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 反弦,故名曰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 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 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 病难治。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汉华佗中藏经》

编辑

《阴阳否格论》

编辑

“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 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 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 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 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 阳否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 乃阴阳相济之道耳。

《晋王叔和脉诀》

编辑

《脉法》

编辑

洪脉关前热在胸,到关翻胃几千重。

《唐孙思邈千金方》

编辑

《噎塞论》

编辑

《古今录验》云:“五噎者,气、忧、劳、食、思也。气噎者,心悸,上 下不通,噎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 下悸动,手足逆冷。劳噎者,苦气膈,胁下支满,胸中填 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 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䀮䀮, 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胁所致也。”

反胃

编辑

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 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为虚,涩即伤脾,脾伤即不磨,朝 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胃反。趺阳脉紧而涩, 其病难治。

《宋严用和济生方》

编辑

噎膈

编辑

《素问》云:“阳脉结谓之膈。”盖气之与神,并为阳也。逸则 气神安,劳则气神耗。倘或寒温失宜,食饮乖度,七情 伤感,气神俱扰,使阳气先结,阴气后乱,阴阳不和,脏 腑生病。结于胸膈,则成膈气;留于咽嗌,则成五噎。五 膈者,忧恚、寒热气也;五噎者,忧思、劳食气也。其为病 也,令人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 胁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噎气不舒。治疗之法,调顺 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匀,气顺痰下,膈噎之疾,无由作矣。又有下虚气,上控鬲,令人心下坚满痞急,肌中 苦痹,缓急如刺,不得俛仰,名曰“胸痹。”

《元张从政儒门事亲》

编辑

《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泒疏》

编辑

病派之分,自巢氏始也;病失其本,亦自巢氏始也。何 者?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且俗谓噎食一证,在《内经》 苦无多语,惟曰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谓大肠、小肠、 膀胱也。结谓结热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 则后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閟 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 出也。谓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 便,乃常度也。今病噎者,三日五日,或五七日不便,是 乖其度也,亦明矣。岂非三阳俱结于下,广肠枯涸,所 食之物,为咽所拒,纵入太仓,还出咽嗌,此阳火不下, 推而上行也。故《经》曰:“少阳所至,为呕涌溢,食不下。”此 理岂不晓然?又《气厥论》云:“肝移寒于心,为狂。”膈中阳 气与寒相薄,故膈食而中不通。此膈阳与寒为之也, 非独专于寒也。《六节脏象》又云:人迎四盛以上为格 阳。王太仆云:“阳盛之极,故格拒而食不得入。《正理论》 曰:‘格则吐逆,故膈亦当为格’。”后世强分为五噎,谓气、 忧、食、思、劳也。后又分为十膈五噎,其泒既多,其惑滋 甚。人之溢食,初未必遽然也。初或伤酒食,或胃热欲 吐,或冒风欲吐,医氏不察本源,火里烧姜,汤中煮桂。 丁香未巳,豆蔻继之;荜茇未巳,胡椒继之。虽曰和胃, 胃本不寒;虽曰补胃,胃本不虚。设如伤饮,止可逐饮。 设如伤食,止可逐食。岂可言虚,便将热补。素热无者, 于法犹非。素热之人,三阳必结。三阳既结,食必上潮。 医氏犹云,胃寒不纳。燔鍼钻肉,炷艾灼肌,苦楚万千, 三阳热结,分明一句,到了难从。不过抽薪,最为紧要。 扬汤止沸,愈急愈增,岁月弥深,为医所误。人言可下, 退阳养阴。张眼吐舌,恐伤元气,止在冲和。闭塞不通, 经无来路。肠宜通畅,是以肠鸣。肠既不通,遂成噎病。 世传五噎,宽中散有姜有桂,十膈散有附有乌。今予 既斥其方。信乎与否。以听。后贤或云。忧恚气结。亦可 下乎。余曰。忧恚。请帮助识别此字。礡,便同大郁。太仓公见下法既废, 千年不复。今代刘河间治膈气噎食,用三承气汤,独 超近代。今予姑示后人用药之时,更详轻重,假如閟 久,慎勿陡攻,纵得攻开,必虑后患。宜先润养,小著汤 丸,累累加之,关扃自透。其或咽噎,上阻涎痰,轻用苦 酸,微微涌出,因而治下,药势易行。设或不行,蜜盐下 导,始终勾引,两药相通。结散阳消。饮食自下。莫将巴 豆,耗却天真。液燥津枯。留毒不去。人言此病。宜下夺 之。从下夺来。转虚转痞。

《李杲十书》

编辑

《噎塞治法》

编辑

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曰“塞”,阴气不得下降者曰 “噎。”夫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令诸经不行,则口 开目瞪,气欲绝。当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 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药,以泻其标也。寒月阴气,大助 阴邪于外,于正药内加吴茱萸大热,大辛苦之味,以 泻阴寒之气。暑月阳盛,则于正药中加青皮、陈皮、益 智黄蘗散寒气,泄阴火之上逆,或以消痞丸合滋肾 丸。滋肾丸者,黄蘗、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或更加 黄连别作丸。二药七八十丸,空心约宿食消尽服之。 待少时以美食压之。不令胃中停留也。

《膈咽不通四时换气用药法》

编辑

《鍼经》曰:“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 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夫咽者,咽物之门户;膈者, 心肺之分野。不通者,升降之气不得上下交通。”又云: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谓泄黄如糜,米谷不化也。浊气 在上,则生䐜胀,不得大便,或大便难,先结后溏皆是 也。浊气在上,当降而不降者,乃肾肝吸入之阴气,不” 得下而反在上,胃气逆上,或为呕为吐为哕者,是阴 火上冲,而吸入之气不得入,故食不得下。此皆气冲 之火,逆胃之脉,反上而作者也。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者,胃气未病之日,当上行心肺而荣经,因饮食失节, 劳役形体,心火乘于土位,胃气弱而下陷入阴中,故 米谷入而不得升降,为飧泄也。咽膈之间,壅遏之甚, 不得交通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盖胃病者,上 冲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当取之三里。《鍼经》云:清 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悗。大悗者,惑也。气不交通, 最为急证,不急去之,诸变生矣。治法阳气不足,阴气 有馀,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是先令阳气升发于阳分, 而后泻阴也。春夏之“月,阳气在经,当益其经脉,去其 血络。秋冬阳气降伏,当先治其脏腑。塞者,五脏之所 主,阴也,血也;噎者,六腑之所主,阳也,气也。”二者皆由 阴中伏阳而作也。今立四时用药法,并治法于后。 冬三月,阴气在外,阳气在内,当外助阳气,不得发汗, 内消阴火,勿令泄泻,此闭密之大要也。盛冬乃水旺 之时,水旺则金旺,子能令母实。肺者肾之母,皮毛之 阳,元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则浊涕,嚏不止,比常人尤大恶风寒,小便数 而欠,或上欬下便,色清而多,大便不调,常夜无寐,甚 则为痰嗽呕哕,吐唾白沫,以至口开目瞪,气不交通 欲绝者,吴萸茱丸主之。

夏三月大暑,阳气在外,阴气在内,以此病值此时,是 天助正气而锉其邪气,不治而自愈矣。然亦有当愈 不愈者,盖阴气极盛,正气不能伸故耳。且如膈咽不 通,咽中梗盛者,前证俱作治法,当从时用利膈丸泻 肺火,以黄芪补中汤送下。如两足痿厥,行步恇怯,攲 侧欲倒,臂臑如折,及作痛而无力,或气短促而喘,或 不足以息,以黄芪、人参、甘草、白术、苍术、泽泻、猪苓、茯 苓、陈皮等作汤,送下滋肾丸五六十丸。六七月之间, 湿热之令大行,气短不能言者,加五味子、麦门冬。如 心下痞闷,食不下,以上件白术、苍术等汤,送下消痞 丸七十丸,更审而用之。

《朱震亨心法》

编辑

关格

编辑

凡关格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 有疾宜吐者。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

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

寒在上,热在下,脉两手寸俱盛四倍以上。

翻胃

编辑

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兼病必用韭汁、 童便、竹沥、牛羊乳、生姜汁。气虚入四君子汤,必右手 脉无力;血虚入四物汤加童便,必左手脉无力,切不 可用香燥之药,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

治反胃用黄连三钱,生姜汁浸炒,山樝肉二钱,保和 丸二钱,同为末,糊丸如麻子大,胭脂为衣,人参汤入 竹沥再煎一沸,下六十丸。

有痰,二陈汤为主。必寸关脉沉,或伏而大有气结,宜 开滞导气之药。必寸关脉沉而涩,有内虚阴火上炎 而反胃者,作阴火治之。

年少者,四物汤清胃脘,血燥不润,便故涩。年老虽不 治,亦用参术,关防气虚。胃虚。气虚者,四君子汤加芦 根、童便,或参苓白术散,或韭汁、牛羊乳,或入叫驴尿。 又有积血停于内而致,当消息逐之。大便涩者难治, 常令食兔肉则便利。

翻胃即膈噎,盖膈噎乃翻胃之渐,《发挥》备言年高者 不治,粪如羊屎者,断不可治,大肠无血故也。

《局方发挥》

编辑

《治法辨惑》

编辑

《局方》治气一门,有曰:治一切气、冷气、滞气、逆气、上气, 用安息香丸、丁沉丸、大沉香丸、苏子丸、匀气散、如神 丸、集香丸、白沉香丸、煨姜丸、盐煎散、七气散、温白丸、 生姜汤。其治呕吐膈噎也,用五膈丸、五膈宽中散、膈 气散、酒症丸、草豆蔻丸、撞气丸、人参丁香散。其治吞 酸也,用丁香煎丸、小理中丸。其治痰饮也,用倍术丸、 消饮丸、温中化痰丸、五套丸。且于各方条下,或曰口 苦失味,曰噫酸,曰舌涩,曰吐清水,曰痞满,曰气急,曰 胁下急痛,曰五心中热,口烂生疮,皆是明言热证,何 为悉用热药?夫周流于人之一身以为主者,气也。阳 往则阴来,阴往则阳来,一升一降,无有穷巳。苟内不 伤于七情,外不感于六淫,其为气也,何病之有?今曰 冷气、滞气、逆气、上气,皆是肺受火邪,气得炎上之化, 有升无降,熏蒸清道,甚而至于上焦不纳,中焦不化, 下焦不渗,展转变为呕吐、膈噎、痰饮、反胃吞酸。夫治 寒以热,治热以寒,此正治之法也。治热用热,治寒用 寒,此反佐之法也。详味前方,既非正治,又非反佐,此 愚之所以不能无疑也。谨按《原病式》曰:“诸病呕吐酸, 皆属于热。诸积饮痞满中膈,皆属于湿。诸气逆冲上, 呕涌溢,食不下,皆属于火。诸坚痞,腹满急痛,吐腥秽, 皆属于寒。”深契仲景之意。《金匮要略》曰:“胸痹病,胸背 痛,䒷蒌薤白汤主之。胸痹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䒷蒌 薤白半夏汤主之。心下痞气,气结在胸胁下,上逆抢 心者,枳实薤白䒷蒌桂枝汤主之。呕而心下痞者,半 夏泻心汤主之。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 之。诸呕吐,谷不得入者,小半夏汤主之。呕吐,病在膈 上者,猪苓汤主之。胃反呕吐者,半夏参蜜汤主之。食 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胃反吐而渴者,茯苓泽 泻汤主之。吐后欲饮者,文蛤汤主之。”病似“呕不呕,似 哕不哕,心中无奈者,姜汁半夏汤主之。干呕手足冷 者,陈皮汤主之。哕逆者,陈皮竹茹汤主之。干呕下利 者,黄芩汤主之。气冲上者,皂荚丸主之。上气脉浮者, 厚朴麻黄汤主之。上气脉沉者,泽泻汤主之。火逆上 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 苓桂术汤主之。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出,宜茯苓桂 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者脉伏,其人欲自 利,利者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者,此为留饮欲去故 也,甘遂半夏汤主之。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病溢饮 者,当发其汗,宜大青龙汤,又宜小青龙汤主之。心下 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呕 家本渴,今反不渴,心中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 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者,吐涎沫而头眩,此水也, 五苓散主之。心胸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 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茯苓饮主之。先渴后 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半夏汤加茯苓主之。观其 微意,可表者汗之,可下者利之,滞者导之,郁者扬之, 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偏寒偏热者反佐而行之,挟湿 者淡以渗之,挟虚者补而养之。何尝例用辛香燥热 之剂,以火济火,实实虚虚,咎将谁执?或曰:《脉诀》谓热 则生风,冷生气,寒主收引,今冷气上冲矣,气逆气滞 矣,非冷而何?吾子引仲景之言而斥其非,然则诸气 痰饮、呕吐、反胃、吞酸等病,将无寒证耶?予曰:五脏各 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若诸寒为病,必须身犯寒 气,口食寒物,乃为病寒,非若诸火,病自内作,所以气 之病寒者,十无一二,或曰:其馀痰气、呕吐、吞酸、噎膈、 反胃作热作火论治,于理可通。若病人自言冷气从 下而上,非冷而何?予曰: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挟相 火,自下而出,其热为甚,自觉其冷,非真冷也。火极似 水,积热之甚,阳亢阴微,故见此证。冷生气者,出高阳 生之谬言也。若病果因于寒,当以去寒之剂治之,何 至例用辛香燥热为方,不知权变,宁不误人?或曰:气 上升者,皆用黑锡丹、养正丹、养气丹等药,以为镇坠, 然服之者,随手得效,吾子以为热甚之病,亦将有悮 耶?予曰:“相火之外,又有脏腑,厥阳之火,五志之动,各 有火起,相火者,《经》所谓一水不胜二火之火,斯火也, 出于天造;厥阳者,《经》所谓一水不胜五火之火,出于 人欲。二者之火,相扇而动,气之升也,随火炎上,升而 不降,孰能御之?今借丹剂之重,坠而降之,气郁为湿 痰。丹性热燥,湿痰被劫,亦为暂开,所以清快。丹毒积 久,偏助狂火,阴血愈耗,其升愈甚。俗人喜温,迷而不 悟,被此祸者,滔滔皆是。”或曰:“丹药之重,欲降而升,然 如之何则可?”予曰:“投以辛凉,行以辛温,制伏肝邪;治 以咸寒,佐以甘温,收以苦甘,和以甘淡,补养阴血,阳 自相附,阴阳比和,何升之有?先哲治法,其则不远,吾 不赘及。”或曰:诸气诸饮,与夫呕吐吞酸,膈噎反胃等 证,《局方》未中肯綮,我知之矣。然则《要略》之方,果足用 乎,抑犹有未发者乎?予曰:天地之气化无穷,人身之 病亦变化无穷,仲景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引例 推类,可谓无穷之用。借令略有加减修合,终难逾越 矩度。夫“气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些小饮食不谨; 或外冒风雨寒暑;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厚,偏助阳 气,积成膈热;或资禀素实,表密无汗;或性急易怒,阴 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浊相干,气为之病。或痞痛 不思食;或噎噫腐气吞酸;或嘈杂膨满,不”求本原,便 认为寒,遽以辛香燥热之剂投之,数贴,暂得快然。以 为神方仍前厚味不节,将理不谨,旧疾被劫暂舒,浊 液易于攒聚,或半月一月,前病复作,如此延蔓,自气 成积,自积成痰,此为痰饮吞酸之由也。良工未遇,谬 药已行,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于是为痞痛、呕吐、噎膈、 反胃之次第,诸证蜂起,饮食汤液,泥滞不行,渗道蹇 涩,大便或秘或溏,下失传化,中焦愈停。医者不察,犹 执为冷,翻思前药随手得快,至此宾主皆恨药欠燥 热,颙俟久服,脾可以温,胃可以壮,以冀一旦豁然之 效。不思胃为水谷之海,多血多气,气清和则能受;脾 为消化之官,气清和则能运。今得香热之药,偏助气 血沸腾,其始也,胃液凝聚,无所容受。其久也,脾气耗 散,传化渐迟。其有胃热易饥,急于得食,脾伤不磨,郁 积成痛。医者犹曰虚而积寒,非寻常草木可疗,妄以 乌附助佐丹剂,专意服饵。积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 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 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 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 秘小,若羊屎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要略》论饮有六, 曰: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留饮、伏饮,分别五脏诸证,治 法至矣尽矣。但恨医者不善处治,病者不守禁忌,遂 使药助病邪,展转病痼,去生渐远,深可哀悯。或曰:《千 金》诸方,治膈噎反胃,未尝废姜“桂等剂,何吾子之多 言也?”予曰:“气之郁滞,久留清道,非借香热不足以行, 然悉有大黄、石膏、竹茹、芒硝、泽泻、前胡、𥐚硝、茯苓、黄 芩、芦根䒷蒌等药,为之佐使,其始则同,其终则异,病 邪易伏,故易于安。”或曰:“胃脘干槁者,古方果可治乎? 将他有要捷之法,或可补前人之未发者乎?”予曰:“古 方用人参以补”肺,御米以解毒,竹沥以清痰,干姜以 养血,粟米以实胃,蜜水以润燥,姜以去秽,正是此意。 张鸡峰亦曰:“噎当是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可以治 之。”此言深中病情,治法亦为近理。夫噎病主于血干, 夫血者阴气也。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 而金水二气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液,传化合宜,何 噎之有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

编辑

《噎膈证治》

编辑

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 隔而滞,痰与气搏,不能流通,并宜用二陈汤加枳实、 缩砂仁各半钱,木香一钱,或五膈宽中散,应诸痞塞 胀满,胸膈不利,或气上逆,或腹疼痛,并宜木香流气 饮,应膈上诸般冷气,不问痞塞及疼痛,且与姜汁一 二盏,痰饮尤宜。

邪气作痞,宜用疏剂。若气不顺,逆上为痞,此乃虚痞, 愈疏而痞愈作,宜于收补中微有疏通之意,不可十 分用香剂。古方载“泻后痞膈用理中”,即此意也。 因七气所伤,结滞成痰,痞塞满闷,宜四七汤,或导痰 汤加木香半钱,或下来复丹。因冷气滞停,中脘痞塞, 并可用挝脾汤加丁香,或丁沉透膈汤。因伤食痞塞, 见伤食证,气虚上逆,遂成痞塞而疼者,六磨饮,吞黑 锡丹。

若痞塞,服诸药不效,大便不甚通者,宜感应丸加巴 豆,或半硫丸、备急丸、木香槟榔丸通之。

诸五噎五膈,并宜五膈宽中散,不效,谷神嘉禾散,前 痞塞诸药,皆可选用。噎膈甚而水浆不入,药食皆不 下,食入口即吐者,当镇坠之,宜盐汤下灵砂丹,仍以 嘉禾散作末,干点服。

翻胃

编辑

翻胃之病,所以重于“呕吐者,呕吐食入即吐,翻胃则 或一日半日,食复翻上,不化如故,腹中非不欲食不 肯留,胃气不温不能消食,食既不消,不为糟粕而入 大肠,必随气上逆,从口而出。故翻胃人胸膈多为冷 气所痞,二陈汤加丁香十粒、枳壳半钱,或治中汤加 枳壳、砂仁各半钱,半夏一钱,入米与生姜同煎。 若胃”寒甚。服药而翻者。宜附子粳米汤。加丁香十粒。 砂仁半钱。大便秘者。更加枳壳半钱。

若胸膈痞甚而翻,宜谷神嘉禾散,生附一钱,或丁沉 透膈汤、五膈宽中散加生附一钱。仍以来复丹升降 其阴阳,通其隧道,半硫丸亦可通之。隧道久不通,名 结肠翻胃,半硫丸尤宜。百药无效,势危笃者,宜桂香 清金散以坠之。一法用胡椒一味,酢浸之,晒干复浸, 不计遍数,愈多愈好。碾米末酢糊为丸,淡酢汤下十 丸。加至三四十丸。

《李梴医学入门》

编辑

《关格证治》

编辑

《经》云:“人迎脉大于气口四倍,名曰格;气口脉大于人 迎四倍,名曰关。关乃阳不下,以寒在胸中,塞而不入; 格乃阴不上,以热在下焦,塞而不出,上下不通,三焦 撩乱,中气不足,阴阳不能相荣,故既关且格。”

中虚者补中益气汤加槟榔以升降之。中虚痰盛者。 六君子汤去术加柏子仁及麝少许。虚甚吐利俱不 得者。既济丸。

关格与噎稍异。胃中觉气有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 欲食不食。宜二陈汤加木通。吐其横格之气。不必在 出痰也。

古云:关格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经》云:“少阳所至 为呕,涌溢食不下。”言火逆上而为呕吐,非膈上所生, 独为关,非格也,大承气汤下之。若但吐而不得小便 者,胃苓汤。有膏粱积热,损伤北方真水者,滋肾丸主 之,忌用淡渗利水之药。凡关格见头汗者死。

《膈噎证治》

编辑

饮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膈噎。《疏》云:膈有拒格意,即 膈食反胃也。《玉机》云:噎塞,大便不通,通幽汤,故以膈 噎为题。《局方》以噎近咽,膈近胃,而遗下焦,又妄分十 膈五噎,皆非经旨。病因内伤忧郁失志,及饮食淫欲, 而动脾胃肝肾之火,或因杂病误服辛香燥药,俱令 血液衰耗,胃脘枯槁,其槁在上焦贲门者,食不能下, 则胃脘当心而痛,须臾吐出乃止。贲门,即胃脘上口, 言水谷自此奔入于胃,而气则传之于肺也,其槁在 中焦。“幽门”者,食物可下,良久复出。幽门与中脘相近, 言其位幽僻,胃中水谷自此而入小肠也,其槁在下 焦。“阑门”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阑门,脐下栏,约水谷, 分入膀胱、大肠而为粪溺,是大小肠。膀胱,乃气血津 液流通之道路也。

《经》曰:“三阳结谓之膈。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 则不能便,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热结,脉必洪数 有力,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 下。纵下复出,乃阳火上行而不下降也。

实火,黄连解毒汤加童便、姜汁,或益元散入姜汁,澄 白脚为小丸,时时服之,温六丸尤妙。甚者,陶氏六一 承气汤、人参利膈丸。

“虚火冲上,食不入者,枳桔二陈汤加厚朴、白术,及木 香少许,或古茰连丸。渴者,钱氏白术散。大便闭者,导 滞通幽汤,或参仁丸、麻子仁丸。”当噎未至于膈之时, 便宜服此防之。膏肓之疾,岂可怠忽。

间有身受寒气,口伤冷物,以致脾胃火衰,膈上苦冷肠鸣,脉必滑微,宜暂用丁香煮散、五膈汤、五噎汤、单 附子散以劫之。若不求其本,偏认为寒,概用辛香燥 药,必至烁阴不救。

古云:膈噎神思间病,惟内观养之。盖七情火起,熏蒸 津液,为痰为积,积久则血愈衰。《针经》曰:“怒气所至,食 则气逆不下;劳气所至,为膈噎喘促;思气所至,为中 痞,三焦闭塞,咽嗌不利。”

痰饮,脉滑或伏,二陈汤、古参夏汤、化痰丸、䒷蒌实丸, 或用黄连、吴茰、贝母、䒷蒌仁、牛转草,水煎。 食积,脉滑而短,枳术丸加黄连、陈皮、半夏,或狗米平 胃丸、虎脂平胃丸,或用保和丸二钱,加姜炒黄连三 钱,山樝二钱为丸,麻仁大胭脂为衣。每六十丸,人参 煎汤,入竹沥下。

七情郁结,脉沉而涩,饮食喜静,胸背痛者,四七汤、温 胆汤。痞满烦闷,微嗽,二便不利者,分心气饮、四磨汤, 或木香、槟榔,二味等分为末,白汤下。伤神不睡者,十 味温胆汤、朱砂安神丸。腹胀肠鸣者,木香匀气散;有 积聚者,阿魏撞气丸。恶闻食气者,五膈宽中散。 气血两虚,口沫大出者死。

气虚不能运化生痰者,脉必缓而无力,四君子汤。大 便闭加芦根、童便。气虚甚者,六君子汤加附子、大黄。 酒毒加甘蔗汁,单人参汤、人参膏尤妙。

血虚不能滋润生火者,脉必数而无力,四物汤加童 便、竹沥、姜汁。大便闭加桃仁、红花,有瘀血加牡丹皮、 韭汁,防生虫加驴尿。血虚甚加干姜,血燥加牛羊乳 汁,不可以人乳代之,盖人乳反有七情饮食之毒火 故也。

气血俱虚者。八物汤主之。

血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气 有养,阴血自生,津液传化合宜,何膈噎之有。 大概不问虚实,俱以益阴养胃为主,庶免后患,或肾 气丸主之。

“《通用》二陈汤”加童便、竹沥、姜汁、韭汁。有热加酒炒芩、 连、䒷蒌、桔梗。七情加香附、川芎、木香、槟榔。不纳食加 麦芽、神麹。热结食返上奔加大黄、桃仁。气虚合四君 子汤,血虚合四物汤。

《杂方》“烧鍼丸、杵糠丸、紫金锭、霞天膏、神仙夺命丹、古 阿魏散或灵砂,烧酒下。凡五十岁后,血枯粪如羊屎, 及年少不淡薄饮食,断绝房室者,不治。”

《反胃证治》

编辑

胃冷呕青,手足厥,食久乃吐,二陈汤加姜、桂,甚加丁 附,或“丁香半夏丸。”

胃热面红,手足热,食已即吐,二陈加姜炒芩、连、山栀。 暴甚略加槟榔、木香。胃口痛加姜汁,或葛根竹茹汤、 加味橘皮竹茹汤,或小柴胡汤加竹茹。如时常口吐 清水,冷涎自下涌上者,此脾热所致也。二陈汤加白 术、白芍、升麻、炒芩连、山栀、神曲、麦芽、干生姜等分,或 丸或煎服。

凡气吐者,气冲胸痛,食已暴吐而渴,始当降气和中, 六君子汤加木香、藿香、桔梗、枇杷叶,或七气汤。热气 冲者,古荆黄汤加人参、甘草、煨姜。

《李中梓医宗必读》

编辑

反胃噎塞

编辑

按:反胃噎膈,总是血液衰耗,胃脘干槁。槁在上者,水 饮可行,食物难入,名曰噎塞;槁在下者,食虽可入,良 久复出,名曰反胃。二证总名为膈。故《内经》止有“三阳 结,谓之膈”一语。洁古分吐证为三端:上焦吐者,皆从 于气;食则暴吐;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或先吐而痛,或 先痛而吐;下焦吐者,皆从于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巢氏浪分五噎十膈,支派烦多,惑人滋甚。惟张鸡峰 以为神思间病,法当内观静养。斯言深中病情大扺, 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恚,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 气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 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脾胃虚伤,运行失职,不能熟 腐五谷,变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虽入胃,复 反而出,反胃所由成也。二者皆在膈间受病,故通名 为膈也。噎塞之吐,即洁古之上焦吐;反胃之吐,即洁 古之下焦吐。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 出,是无火也。”噎塞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然亦不 可拘也。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当作寒医。色 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以 脉合证,以色合脉,庶乎无误。《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 全。”此证之所以疑难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剂有妨 于津液;方欲养血生津,恐润剂有碍于中州。审其阴 伤火旺者,当以养血为亟;脾伤阴盛者,当以温补为 先。更有忧恚盘礡,火郁闭结,神不大衰,脉犹有力,当 以仓公、河间之法下之,小小汤丸,累累加用,关扃自 透。膈间痰盛,微微涌出,因而治下药势易行,设或不 行,蜜盐下导,始终勾引,自然宣通。此皆虚实阴阳之 辨,临证之权衡也。或泥于《金匮》《局方》而偏主辛温,或 泥于《玉机心法》而偏主清润,凡若是者,皆赖病合法耳,岂云法治病乎?

凡反胃证,得药而愈者,切不可便与粥饭,惟以人参 五钱,陈皮二钱,老黄米一两,作汤细啜,旬日之后,方 可食粥,仓廪未固,不宜便进米谷,常致不救。

《死证》

编辑

年满六旬者难治。若禀厚善守禁忌。尊信医药。亦有 生者。又粪如羊屎者不治。口吐白沫者不治。胸腹嘈 痛如刀割者死。

《脉候》

编辑

紧而滑者吐逆。小弱而涩者反胃。沉缓无力,或大而 弱,为气虚。数而无力,或涩小为血虚。弦为痰,滑亦为 痰。寸紧尺涩为胸满,不能食而吐。又《难经》曰:“脉革则 吐逆。”

《赵献可医贯》

编辑

《噎膈论》

编辑

“噎膈”、“翻胃”、“关格”三者,名各不同,病原迥异,治宜区别, 不可不辨也。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 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若 一入胃下,无不消化,不复出矣。惟男子年高者有之, 少无噎膈、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矣。但朝食暮 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 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 出,故曰“反胃”,男女老少皆有之。关格者,粒米不欲食, 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 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 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惟女人多有此 证,论噎膈。丹溪谓得之七情六淫,遂有火热炎上之 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积而为痰为饮,被劫时暂得 快,不久复作。前药再行,积成其热,血液衰耗,胃脘干 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食亦不 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 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少,若羊矢 然。必外避六淫,内节七情,饮食自养,滋血生津,以润 肠胃,则金无畏火之炎,肾有生水之渐,气清血和,则 脾气健运,而食消传化矣。丹溪之论甚妙,但噎膈反 胃,分别欠明,余独喜其“火热炎上之化,肾有生水之 渐”二句,深中病源,惜其见犹未真,以润血为主,而不 直探乎肾中先天之原。故其立方,以四物中牛、羊乳 之类,加之竹沥、韭汁,化痰化瘀,皆治标而不治本也。 岂知《内经》原无多语,唯曰:“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大 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结热也。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 肠热结则津涸,小肠热结则液燥。膀胱为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膀胱热结则津液竭。然而三阳何以致结 热?皆肾之病也。盖肾主五液,又肾主大小便,肾与膀 胱为一脏一腑,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阳 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 冲吸门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何为水饮可入?食物 难下?盖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反引动胃口之火,故难 入。水者阴类也,同气相投,故可入口。吐白沫者,所饮 之水,沸而上腾也。粪如羊屎者,食入者少,查滓消尽, 肠亦干,小而不宽大也。此证多是男子年高五十已 外得之,又必其人不绝色欲,潜问其由,又讳疾忌医。 曰:“近来心事不美,多有郁气而然。”予意郁固有之,或 以郁故而为消愁解闷之事,不能无也。此十有八九, 亦不必深辨。但老人天真已绝,只有孤阳,只以养阴 为主。王太仆云:“食入即吐,是无水也;食久反出,是无 火也。无水者,壮水之主;无火者,益火之源。”褚侍中云: 上病疗下,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 挽于十中之一二。又须绝嗜欲,远房帏,薄滋味可也。 若曰温胃,胃本不寒。若曰补胃,胃复不虚。若曰开郁, 香燥之品,适以助火,《局方发挥》已有明训。河间刘氏 下以承气。咸寒损胃。津液愈竭。无如补阴。焰光自灭。 世俗不明。余特详揭。

论反胃《金匮要略》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 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 曰反胃。”予阅《函史列传》,有一医案云:“病反胃者,每食 至明日中晨,皆出不化,医以煖胃药投之罔效”,脉甚 微而弱,有国工视之,揆诸医所用药,无远于病而不 效,心慊然,未有以悟也。读东垣书,谓吐有三证:气积 “寒也。上焦吐者从气;中焦吐者从积,下焦从寒。今脉 沉而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利,大便秘,此下焦 吐也。法当通其闭,温其寒,乃遂跃然专治下焦,散其 寒,徐以中焦药和之而愈。”观此可见下焦吐者,乃命 门火衰,锅底无薪,不能蒸腐胃中水谷,腹中胀满,不 得不吐也。王太仆所谓“食久反出,是无火也”,是矣。须 用益火之原,先以八味地黄丸补命门火,以扶脾土 之母,徐以附子理中汤理中焦,万举万全。不知出此, 而徒以山樝、神麹平胃化食,适以速其亡也。 《论》:关格者,忽然而来,乃暴病也,大小便秘,渴饮水浆, 少顷则吐,又饮又吐,唇燥眼珠微红,面赤或不赤,甚 者或心痛或不痛,自病起,粒米不思,滴水不得下,胃饮一杯,吐出杯半,数日后脉亦沉伏,此寒从少阴肾 经而入,阴盛于下,逼阳于上,谓之格阳之证,名曰关 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须以仲景白通汤,用 《内经》寒因热用之法。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 则热物冷服,下咽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发,由是病 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 胆汁咸苦寒之物于白通汤中,要其气相从,可以去 拒格之寒也。服药后脉渐出者生。脉乍出者死。陶节 庵《杀车槌》中有“回阳反本汤”极妙。愈后须以八味丸 常服。不再发。

又有一种肝火之证,亦呕而不入,但所呕者酸水或 苦水,或青蓝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 郁木郁之证。木郁则达之,火郁则发之,须用茱连浓 煎,细细呷之,再服逍遥散而愈。愈后须以六味丸调 理。

《医门法律》
臣喻昌著

编辑

《关格论》

编辑

关格之证,自《灵》《素》以及《难经》、仲景脉法,皆深言之,然 无其方也。后世以无成方依傍其中,精言奥义,总不 参研,空存其名久矣。间有以无师之智,临证处方,传 之于书,眼中金屑,不适于用,可奈之何?谨以尚论之 怀,畅言其理。《素问》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 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 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 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 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此以三阳之腑,三 阴之脏,分诊于结喉两旁人迎之位,两手寸口太渊 之位,盖随人迎、寸口经脉之行度而施其刺法也。《灵 枢》言“刺之从所分,人迎之盛,泻其阳”,补其所合之阴, 二泻一补;从所分寸口之盛,泻其阴,补其所合之阳。 二泻一补,皆以上气和乃止。至于用药,则从两手寸 关、尺三部之脉,辨其脏腑之阴阳。故《灵枢》复言:“邪在 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 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 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 “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 能相荣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能尽期而死也。”此则 用药之权衡,随其脉之尺阴寸阳偏盛俱盛而定治 耳。越人宗之,发为阴乘阳乘之脉,因推其乘之之极, 上鱼为溢,入尺为覆,形容阴阳偏而不返之象,精矣。 至仲景复开三大法门,谓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 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从两手寸口关阴格阳过盛中,察其或浮或大,定其 阳虚阴实,阴虚阳实,以施治疗。盖于《灵枢》阳太盛则 阴不能荣,阴太盛则阳不能荣。以及越人阴乘阳乘 之法,加以浮大之辨,而虚实始得燎然。不尔,关则定 为阴实,格则定为阳实矣,抑何从得其微细耶?此一 法也,谓心脉洪大而长,是心之本脉也。上微头小者, 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 可治,有汗者死。此则深明关格之源,由于五志厥阳 之火,遏郁于心胞之内。其心脉上微见头小,亦阳虚 之验;下微见本大,亦阳实之验。头无汗者可治,有汗 则心之液外亡,自焚而死矣。在二阳之病发,心脾且 不得隐曲,男子少精,女子不月,传为风消索泽而不 治,况关格之病,精气竭绝,形体毁阻,离绝菀结,忧愁 恐怒,五脏空虚,气血离守,厥阳之火独行,上合心神, 同处于方寸之内,存亡之机,间不容发,可不一辨察 之乎?此二法也。谓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 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诊趺阳足脉,或伏或涩, 辨胃气所存几何,伏则水谷入而不化,胃气之所存 可知矣;涩则并其食亦不得入,胃气之所存更可知 矣。荣卫之行迟,水谷之入少,中枢不运,下关上格,岂 待言哉?此三法也。仲景《金针暗度》有此三法,大“概在 顾虑其虚矣。”因是上下古今,搜采群言,而诸大老名 贤,无一论及此证者,惟云岐子述其阴阳反背之状, 传其所试九方,譬如航海万里,得一声气相通之侣, 欣慰无似,遑计其短乎?然不欲后人相安其说,又不 忍缄口无言也。其谓阴阳易位,病名“关格。”胸膈上,阳 气常在,则热为主病;身半已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 病。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若 胸中寒热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治主当缓,治客当 急。此从《伤寒论》“胸中有寒,丹田有热”立说,实非关格。 本证所引《内经》运气治主客之法,亦属无据。至于《灵》 《素》《难经》《金匮》之文,绝不体会。所定诸方,浑入后人恶 劣窠臼,观之殊不慊耳。方中小疵,杂用二陈、五苓、枳 壳、厚朴、槟榔、木香是也。方中大疵,杂用片脑、麝香、附 子、皂角、牵牛、大黄、𥐚硝是也。夫阴阳不交,各造其偏, 而谓“阴反在上,阳反在下”,可乎?九死一生之证,而以 霸术劫夺其阴阳,可乎?仲景之以趺阳为诊者,正欲 人调其荣卫,不偏阴偏阳,一味冲和无忤,听胃气之 自为敷布,由一九而二八,三七四六,乃始得协于平也,岂一蹴所能几耶?“故不问其关于何而开,格于何 而通,一惟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俟其 趺阳脉不伏不涩,营气前通,乃加意于营;卫气前通, 乃加意于卫,因其势而利导之,庶不与药扞格耳。若 营气才通,即求之卫,卫气才通,即求”之营,且为生事 喜功,况躁不能需,亟思一逞乎。夫死里求生之治,须 得死里求生之人,嗒然若丧,先熄其五志交煽之火, 治吐逆之格,由中而渐透于上;治不溲之关,由中而 渐透于下;治格而且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所谓三 年之艾,不蓄则不免于死亡,蓄之则免于死亡矣。人 亦何为而不蓄之耶?或者病余不立一方。此终身不 灵之人也。宁无见其方而反惑耶。不得已。姑立进退 黄连一方。要未可为中人道也。

《进退黄连方论》

编辑

黄连汤者,仲景治伤寒之方也。伤寒胸中有热,胃中 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以其胃中有 邪气,阻遏阴阳升降之机,而不交于中土,于是阴不 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 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此汤以升降阴阳,固然矣。 而湿家下之,舌上如胎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亦用 此方,何耶?后人牵强作解,不得制方之旨,又安能取 裁其方耶?盖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 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汤之和法。于人参、甘草、半 夏、生姜、大枣助胃之中,但加柴胡一味透表,黄芩一 味透里,尚恐圭角少露,有碍于和,于是去滓复煎,漫 无异同。饮入胃中,听胃气之升者,带“柴胡出表;胃气 之降者,带黄芩入里。一和而表里之邪尽服,其有未 尽者,加工治之,不相扞格矣。”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则 在于上下,而不为表里,即变柴胡汤为黄连汤,和其 上下,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代生姜, 饮入胃中,亦听胃气之上下敷布,故不问上热下寒, 上寒下热,皆可治之也。夫表里之邪,则用柴胡、黄芩; 上下之邪,则用桂枝、黄连;表里之邪,则用生姜之辛 以散之;上下之邪,则用干姜之辣以开之。仲景圣法 灼然矣。昌欲进退其上下之法,操何术以进退之耶? 《前论》中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俟其营 气前通,卫气前通,而为进退也。然而难言之矣。格则 吐逆,进,而用此方为宜。盖太阳主开,太阳不开,则胸 间窒塞,食不得入,入亦复出,以桂枝为太阳经药,和 营卫而行阳道,故能开之也。至于五志,厥阳之火上 入,桂枝又不可用矣,用之则以火济火,头有汗而阳 脱矣。其关则不得小便,退之之法,从胃气以透入阴 分,桂枝亦在所不取。但胃之关门已闭,少阴主阖,少 阴之气不上,胃之关必不开矣。昌意中尤谓“少阴之 脉沉而滞,与趺阳之脉伏而涩,均足虑也。《内经》常两 言之,曰肾气独沉,曰肾气不衡。”夫真气之在肾中,犹 权衡也。有权有衡,则关门时开时阖;有权无衡,则关 门有阖无开矣,小溲亦何从而出耶?是则肾气丸,要 亦退之之中所有事矣。肾气交于胃。则关门开。交于 心。则厥阳之火。随之下伏。有不得不用之时矣。进退 一方。于中次第若此。夫岂中人所能辨哉。

《律四条》

编辑

凡治“关格病”,不知批郤导窾,但冀止呕利溲,亟治其 标,伎穷力竭,无益反损,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参诊人迎趺阳太冲三脉,独持寸口, 已属疏略。若井寸口,阴阳之辨,懵然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辨脉之阳虚阳实,阴虚阴实,而进退 其治,盲人适路,不辨东西,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崇王道,辄操霸术,逞己之能,促人之 死,医之罪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