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九十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九十六卷目录
洞庭山部汇考
图
考
洞庭山部总论
图书编〈七十二峰〉
洞庭山部艺文一
游洞庭山水月禅院记 宋苏舜钦
洞庭两山赋〈并序〉 明王鏊
游西洞庭记 袁宏道
游东洞庭记 前人
游洞庭山记八作 陶望龄
洞庭游记序 文震孟
游洞庭诸刹记 姚希孟
洞庭山部艺文二〈诗〉
登缥缈峰 唐皮日休
咏桃花坞 前人
崦里 前人
石版 前人
登缥缈峰 陆龟蒙
咏桃花坞 前人
崦里 前人
石版 前人
洞庭山〈有序〉 明高启
自胥口泛太湖至东洞庭 杨循吉
洞庭山部纪事
洞庭山部杂录
洞庭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九十六卷
洞庭山部汇考
编辑太湖之洞庭山
洞庭山在今江南苏州府城西一百三十里太湖中, 有东西两山。西山一名包山,周八十馀里;东山一名 莫里山,周五十馀里,两山并峙,而西山为大山,下有 洞,《道书》所谓“林屋洞天”是也。
洞庭两山图
考
编辑按《山海经中山经》:“大夫之山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 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 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䓖。” 按《后汉书郡国志》,“吴郡吴本国震泽在西,后名具区 泽。”〈注〉郭璞曰:“县南太湖也。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 道潜行水底,去无所不通,号为地脉。”《越绝书》曰:“湖周 三万六千顷。”又有大雷山、小雷山,周处《风土记》曰:“舜 渔泽之所。”臣昭案:此僻在成阳,是也。又吴伐越,败之夫椒。杜预曰:“太湖中椒山是也。”
按:《水经沔水》。〈注〉太湖有苞山,《春秋》谓之夫椒山。有洞 室,入地潜行,北通琅琊东武县,俗谓之洞庭。旁有青 山,一名夏架山,山有洞穴,潜通洞庭。山上有石鼓,长 丈馀,鸣则有兵。故《吴记》曰:“太湖有苞山,在国西百馀 里,居者数百家,出弓弩材。旁有小山,山有石穴,南通 洞庭,深远莫知所极。”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今宫 亭湖也。以太湖“之洞庭对彭蠡,则左右可知也。”余按 二湖俱以洞庭为目者,亦分为左右也,但以趣瞩为 方耳。既据三苗,宜以湘江为正。是以郭景纯之《江赋》 云:“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潜达傍通,幽岫窈窕。”《山 海经》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 于具区。”谢康乐云:“《山海经》:浮玉之山,在句馀东五里。” 便是句馀县之东山,乃应入海。具区今在馀姚鸟道 山北,何由北望具区也?以为郭于地理甚昧矣。 按郭氏《元中记》,“吴西具区泽中有包山,有洞庭室。” 按《隋书地理志》,毗陵郡义兴〈注〉旧曰阳羡,置义兴郡。 平陈,郡废,改县名焉。又废义乡、国山、临泽三县入焉。 有计山、洞庭山。
按:《太平御览江东诸山考》:包山《吴地记》曰:“在县西一 百三十里,中有洞庭,深远莫测。《郡国志》云:洞庭山有 洞天门,东通林屋,西达嵅”南接罗浮,北达岱岳。又 按《元中记》曰:灵国西有具区、溧水包山,有洞庭达宝 室,人从地下潜行,道通琅琊、东武。《淮南子》曰:“古断修 蛇于洞庭。”《左传》云:哀公元年,夫差败越于夫椒。今太 湖中别有夫椒山,中有大洞天宫,潜通五岳。山旧无 三斑,谓蛇、虎、鸡。侯景乱后,乃有虎蛇惊人之害。 按《方舆胜览》,浙西路平江府,包山,“在吴县西南一百 二十里,又名洞庭山,中有洞庭深远,吴王使灵威丈 人入洞穴,十七日不能尽,因得《禹书》。又有林屋洞,十 大洞天之一也。”
按《广舆记》:“苏州府洞庭山,在府城西太湖中,一名包 山,道书称第九洞天。”
按《三才图会洞庭山图考》:“洞庭山在府城西一百三 十里,峙太湖中,一名包山,亦名林屋山。周回一百三 十三里,重冈复岭,茂林平野,闾巷井舍,不异市邑。又 有上方、下方、石公、龙头、金绎、渡渚诸山,缥缈峰。其林 屋洞、毛公坛、桃花坞诸迹,尤为奇胜。”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洞庭山在苏州城西峙太湖中, 一名包山,一名林屋山。山下有林屋洞天,深窈幽黑, 游者列炬而入。壁上下皆作金色,有石乳自上滴下, 相接至地,莹如白玉,所谓金庭玉柱是也。中设石床, 类为仙者之外室,稍进有流水阻绝,不知何人题曰 “隔凡”,字势飞逸,疑非人间书也。《舆地记》云:“太湖东有 山,名洞庭,其山有三穴,东头、北面,一穴不容人;西头、 南面亦然,并有清泉流出;西北一穴,人伛偻得入穴 里,如一间屋,上高丈馀,恒津润流滴,四壁石色青白, 皆有柱,如人工然;南壁开处,侧肩得入,有潜门二道, 北通琅琊东武县,西通长沙巴陵湖”《广记》云:“震泽中 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馀尺,有渔人”毛公者,误堕 洞中。“旁有升降至一龙宫,下有《青泥至膝公》。”在洞 数日,食青泥若粳米,旬馀得归。路出,事闻梁武帝,帝 问杰公,公曰:“此洞穴有四支,一通洞庭湖西岸,一通 蜀道青衣浦北岸,一通罗浮两山间大谿;一通枯桑 岛东穴,盖东海龙王第七女,掌龙王珠藏。”《吴越春秋》 云:“禹治洪水,至牧德之山,见神人焉。禹再拜请诲,神 人曰:‘我有灵宝五符,以役蛟龙水豹’。因授禹而”诫之 曰:“事毕可秘于灵山。”禹成功后,乃藏之于洞庭包山 之穴。至吴王阖闾之时,有龙威丈人得符,献之。吴王 以示群臣,皆莫能识,乃令赍符以问孔子曰:“吴王闲 居,有赤乌衔此书以至王所,莫辨其文,故令远问。”孔 子曰:“昔禹治水于牧德之山,遇神人,授以《灵宝五符》, 后藏于洞庭之包山,君王所得”,毋乃是乎?赤乌之事, 某所未闻。“包山下有石屋银户,方员百里”,
按《苏州府志山阜考》:“洞庭西山,周八十馀里,一名包 山,以四面水包之。或谓包公尝居之。《真诰》曰:‘去洞庭 见包公,问动静’。”包公,句容鲍靓也。其称洞庭,则以湖 中有金庭玉柱。左太冲赋云:“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 而淹留。”山踞太湖中,遥望一岛,而重冈复岭,萦洲曲 溆,灵踪异迹,殆不可穷。房琯云:“不游洞庭,未见山水。” 信非虚也。其峰缥缈最高。缥缈之南,左偏坡陀为竹 坞岭。岭东为上方山。又东为罗汉山,毛公坛在其阴。 罗汉之南为鸡笼山。一博山。竹坞南为飞仙山,稍西 为秦家山。自秦家折而南逾抛壶岭为下方山。稍东 为洞山,林屋洞在焉。直金庭玉柱为天帝坛山。其南 为大萧、小萧二山。却洞山西走长而狭者为梭山,明 月湾在焉。一峰斗入湖,为石公山,可盘湾在焉。其右 诸峰高者为白茅山,次为练车山,为黄家山。稍西为 陆坞山。逾支头峰为野坞山、木壁山。又逾弹子岭为 植头山。自汤坎岭稍折而南为冯家山。又南为圻村 山,中有石室。稍东为龙头山。梭山、龙头之间是为消夏湾。缥缈之东,山势分为二:其一迤𨓦而北,为马石, 为鸿雁山,与元山相直,为凤凰山。又迤𨓦而北,为七 贤山,为陆村山。一稍东为天王山,为桃花坞山。逾望 崦岭,为淀紫山,是为崦边。逾攒云岭,为父子山。又逾 公子岭,为绿石山,为金铎山。金铎之北,为苦竹山、渡 渚山,世传吴王伐越,尝于此渡军也。缥缈之西,其高 者为华山。逾夏家岭为甪头山。又逾王家岭为雷头 山,为龟背、龙舌山,甪渚在焉,与王家相直,为大步山、 小步山。大步之旁为张公岭,小步之旁为寿山。《缥缈》 之北,其高者曰“涵峰。”涵峰之东为东湖山,西为小西 湖山。又西为水月坞。东湖之东为十里山。逾新安、墩 头二岭为金峰。又逾砂子岭为堂里山,为畽里山,为 蛇头山。查山与砂子岭相直,为湖漫岭,西山之境于 是始穷也。其北为常州府之宜兴、无锡二县界,环西 洞庭有泉十。水月寺东曰无碍泉,以宋无碍居士李 弥大故名。毛公坛下曰毛公泉,即毛公炼丹井也。天 王寺北曰石版泉,严家山下古樟东南曰石井泉,上 方坞曰鹿饮泉,水味甘洌,止盈一铛,随汲随至。法华 寺旁曰惠泉冈,坑之西曰军坑泉,《洞庭记》云:“吴王领 军过此,军大啖一声,有泉涌出,得以饮军。”后泉冲破 成池。龙山之下石间曰乌砂泉,穴深丈馀,泉甘白,盛 磁瓯中微积乌砂,故名。绮里西徐胜坞曰黄公泉,汉 夏黄所隐处也。华山寺曰华山泉,其源有三:灵泉、蒙 泉、鉴泉也。西洞庭之北曰横山,曰阴山,晋阴长生炼 丹处也。二山与金铎山相望二三里,其山人家绕山 临水,皆以舟贩为业。曰叶馀山,一名叶山,在渡渚山 北。吴王渡军眺望,曰:“此山如一叶之舟,移而不动,故 名。”山有三峰,玉柱金庭,分列左右。稍东二十里曰长 沙山,视横阴为大,居民花果烂然。山有石镜。舟行太 湖中,人物皆见。西洞庭之东为禹期山,禹会诸侯于 此,故名。长沙之西曰冲山,漫山北近聚坞,仅十馀里, 二山相向,多桃花,居民劈竹编簿,俗朴罕巾裹。禹期 山相近为鼋山,亦曰鼋头山,以形似产石,可作碑碣。 其下有石如鸟立者,曰鸡距石,又有若蹒跚见水面 者,“鼋壳石。”西洞庭之北,贡湖中,有两山相近,曰“大贡、 小贡,禹治水曾驻此,故名。”“西洞庭山南三里有若五 星聚,曰五石浮山,曰茅浮山,曰思夫山”,秦时有人采 药不返,其妻思之至死,故名。有若两鸟飞欲止者,曰 南鸟、北鸟。其西两山南北相对而不相见,见则有风 雷之异,曰大雷、小雷。稍北曰大干、小干与二干相连, 曰绍山,在横山北。山之土色纯白如雪,曰“畽浮,曰东 狱、西狱。”相传吴王于此置男女二狱。其前曰“粥山”,吴 王饲囚者也。有若琴者,曰琴山,有若杵者,曰“杵山。”有 对植者,曰大竹。大竹与冲山相近,有若物浮水面可 见者,曰“长浮,曰癞头浮,曰殿前浮。”三浮山之东与鼋 山相附而差小,曰“龟山”,亦以形似名。有二女娟好相 对立者,曰“谢姑山。”小谢姑有若石柱巀嶭者,曰“玉柱 山。”稍西却曰金庭山。其南为垓山,为历耳山。中高而 旁下者为“笔格山。”骧首若逝,曰“石蛇山。”有若螺者,曰 “青浮山。”垓山相近有舍山,与鼋山、龟山相对,曰“鼍山。” 旁曰“小鼍山。”二山亦产石,二鼍之间,若隐若现,曰“惊 蓝山。”
洞庭东山,周五十馀里,本名莫里山,今呼为“莫釐”,相 传隋莫釐将军居之,一名“胥母”,则谓子胥尝迎母于 此也。以洞庭在西,故今称为东洞庭。东山之峰,莫釐 最高,其阳为率喽坞。莫釐之东,重冈复岭,或起或伏, 起伏之间,民聚居之。其一支自北而南为宋家湾,为 岱心湾,为杨家湾。又南为郁家湖,历翠峰而南,为犀 牛岭,为马坞,为石家坞、秦家坞。又南为九峰,为小莫 釐。中。一支自平岭而南,为虾啜岭,为象鼻岭。稍东为 栲栳墩。过东为偃月冈。折而南为屏风山,是为金塔 下。又南为千山岭,为俞坞。又南为重亨,为金湾,为查 湾,为蒉山嘴。一支自西而南,冈峦起伏尤多。北为丰 圻,为石壁,为小长巷。迤𨓦而南,为上金,为周湾、吴湾。 又南为白沙,为嘶马坞,为纪革。又南为寒山,为嵩山, 为梁家濑,为北叶、南叶为碧螺峰。又南为杨湾。杨湾 之西为毛园,为王舍,为南望。北望其东为湖沙,为长 圻,东山之境,于是始穷也。其西南则浙江长兴县界 矣。环东洞庭有泉五,丰圻之顶曰“海眼泉。”山顶巨石 上有二穴如人目,冬夏涓涓,深不可测。郁家湖口曰 “柳毅泉”,水可俯探,旱潦无盈涸,风摇亦不浊。碧螺峰 下曰灵源泉,相传患目者濯之辄愈。《法海》之废阯曰 青白泉,二池一青一白。翠峰山居曰悟道泉。
东洞庭之东麓曰武山,周一十二里,本名虎山,吴王 养虎于此,后避唐讳,改今名。其旁小阜曰鸡山。东洞 庭之北曰余山,《史记》为徐侯山。西南曰三山,有三峰 相连,昔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灵异,山人 立祠祀之。曰泽山,在三山西一里。曰厥山,在泽山之 旁。东洞庭之南,首锐而末岐者曰箭浮山,若屋欹者 曰王舍浮,近王舍曰白浮,于七十二峰为最小,然亦 秀泽。厥之间有若箬浮水面者,曰箬帽山。有逸于前若追而及之,曰猫鼠山。又有若穹碑立者,曰石碑山。 《古迹考》:“范蠡宅在太湖包山。”任昉《述异记》:“洞庭湖上 有钓洲,蠡尝乘舟至此,遇风,止钓于上,刻字记焉。”《洞 庭记》云:“在杜圻洲马迹山南方十里”,多桑苎菜果。又 《前志》云:“在东山翠微寺。”
晋葛洪宅,在西洞庭马税城南一里绿石山下。洪于 此立坛炼丹。洪《别传》云:“隐居于此。”
梁散骑常侍吴猛宅,即洞庭祇园寺基。
“干将军宅”即东洞庭兴福寺基。
隐士叶道昌宅即西洞庭上真宫。
隋莫釐将军宅即东洞庭法海寺基。
周隐遥庐在西洞庭。隐遥乃道士,自言甪里先生之 孙。
唐席温宅,在洞庭东山,即今翠峰寺,温舍宅。建 章博士宅,在洞庭山,贾岛尝过留题。
隐士叶超元宅即西洞庭仙坛观。
宋杨少师偰宅在西洞庭明月湾。
休寓室在西洞庭。建炎间,知平江府孙觌罢政居此。 易老堂在西洞庭。无碍居士李弥大知平江府,罢政 居此。
郑驸马宅在东洞庭。南渡后,驸马都尉郑钊治第于 此。
元缑山宅在东洞庭,近于山岭。王鹏隐居,有荷花、松 林竹圃。
许处士晔宅,在东洞庭山,山中有“许处士亭。” “隐士叶颙”宅,在东洞庭山后。
施修撰槃宅在东洞庭山。
王文恪公鏊宅在东洞庭山。
徐文敏公缙宅在西洞庭堰下,有“介福堂。”致政归,构 此以居母。
“双清亭”在洞庭东山。建炎间,朝奉大夫钱豫居此。 “沈氏园”在西洞庭镇下,里人沈仲嘉所居,有亭榭之 胜。
郑驸马庄在东洞庭武山西,宋驸马都尉郑钊立。 得月亭在东洞庭湖滨,赠柱国王惟道所构,其景特 胜。
马城,在西洞庭神景观西百馀步。吴王阖闾于此筑 城养马,下有饮马泉。
鹿城,在西洞庭,去马城不远。周围五里,墙壁峻险。阖 闾于此豢鹿。下有池,水旱自若。
《厩里》在东洞庭武山东,吴王牧马处。 《明月湾》在西洞庭山,吴王翫月处。
“销夏”湾,在西洞庭,长可十馀里,三面皆山,独南面如 门阙,旧传吴王避暑处。
可盘湾在西洞庭山下。《洞庭记》云:“吴王游太湖,从此 渡。军忧艰险难达,益增瞻眺,曰:‘此亦可盘桓也’。” 甪里,即甪头,在洞庭西山,汉甪里先生所居。《史记正 义》:“太湖中洞庭山西南有甪里村。”
毛公坛在洞庭西山。汉刘根得道处也。根既成仙,身 生绿毛,或见之,故名。今有石坛。丹井在神景观旁。 柳毅泉在洞庭东山郁家湖口。井甚浅,可俯探水旱 不盈涸。《苏志》云:“大风挠之不浊,大旱不耗,所以为美 也。”
上方教寺在西洞庭山。唐会昌六年,僧道彻开山,本 名“孤园寺。”宋嘉泰间,万寿寺僧无证重建,始改今额。 跨涧有香花桥,桥旁有古松偃覆其上,曰“卧龙松。”正 德间,僧以田荒逸去,寺遂圮。嘉靖二十九年,知县宋 仪望勘蠲荒粮,寺僧复至。三十八年,僧惠雨募建。今 废。
显庆禅寺在西洞庭山。梁大同二年置。天监中再建, 初为福愿寺。唐上元九年改今名,高宗赐名显庆寺。 宋靖康中,僧怀深居此,即所谓慈受禅师也。卓锡其 地,泉即涌出,甃井置栏。奏闻,赐额“包山禅院。”明永乐 间又改“包山寺。”万历三十六年,天王殿毁。三十八年 重建,并塑天王像。天启二年再葺。
西昇观在洞庭西圻邨上岸。梁大同中建,隋大业六 年废,今址尚存。
“五女坟”,在西洞庭,可盘湾西北。
干将军墓,在东洞庭俞坞。
“席将军温墓”,在东洞庭山中。
洞庭山部总论
编辑《图书编》:
七十二峰
编辑太湖之山,发自天目,迤𨓦至宜兴,入太湖,融为诸山。 湖之西北,为山十有四,马迹最大,又东为山四十有 一,西洞庭最大,又东为山十有七,东洞庭最大。马迹 两洞庭,望之渺然如世外。即之茂林平野,闾巷井舍, 仙宫梵宇,星布棋列。马迹之北,津里夫椒,为大夫差 败越处也。“西洞庭之东北,渡渚鼋山、横山、阴山、秦馀长沙山为大。长沙之西冲山,漫山为大。东洞庭之东 武山,北则馀山,西南三山,厥山泽山为大。此其上亦 有居人数百家,或数十家马迹,两洞庭分峙湖中,其 馀诸山,或远或近,若浮若沉,隐见出没于波涛之间。 马迹之西北有若积钱者,曰“钱堆”,稍东曰大小。 与锡山若连而断,舟行其中,曰“独山。”有若二凫相向 者,曰东鸭、西鸭。中有三峰,稍南大堕、小堕,与夫椒相 对而差小,为小椒,为杜圻、范蠡所尝止也。西洞庭之 北,贡湖中有两山相近,曰大贡、小贡。有若五星聚,曰 “五石浮”,曰“茆浮”,曰“思夫山。”有若两乌飞且止者,曰南 乌、北乌。其西两山南北相对而不相见,见即有风雷 之异,曰大雷、小雷。横山之东,曰干山、绍山,曰畽浮,曰 东狱、西狱。世传吴王于此置男女二狱也。其前为粥 山,云吴王饲囚者也。有若琴者,曰琴山,若杵,曰杵山, 曰大竹小竹,与冲山近。若物浮水而可见者,曰长浮, 癞头浮殿前。浮与鼋山相对而差小者,为龟山。有二 女娟好相对,曰“谢姑。”有若立柱,巀嶭玉柱,稍却金庭。 其南为峐山,为历耳。中高而旁下者,笔格骧首若逝 者。石蛇有若老人立。石公、石蛇、石公石最奇,与鼋山、 龟山南北相对,曰“鼍山。”山旁有小鼍若螺者,“青浮。”二 鼍之间,若隐若见,曰“惊蓝。”东洞庭之南,首锐而末岐 者曰箭浮。若屋欹者,曰“王舍浮。”苎浮又南为白浮。泽 厥之间有若笠浮水面者,曰“箬帽”;有逸于前后追将 及之者,曰“猫鼠”;有若碑碣横者,曰“石碑。”是为七十二。 然其最大而名者,两《洞庭》也。
洞庭山部艺文一
编辑《游洞庭山水月禅院记 宋》·苏舜钦
“予乙酉岁夏四月来居吴门,始维舟,即登灵岩之巅, 以望太湖,俯视洞庭山,崭然特起,云霞彩翠,浮动于 沧波之中。予时据栏竦首,精爽下堕,欲乘清风,跨落 景,以翱翔乎其间,莫可得也。自尔平居䊸然,思欲一 到,惑于险说”而未果行,则常若有物腷塞于胸中。是 岁十月,遂招徐、陈二君子,轻舟出横金口,观其洪川 荡潏,万顷一色,不知天地之大,所能并容。水程愬洄, 七十里而达。初宿社下,逾曰乃至。入林屋洞,陟毛公 坛,宿包山精舍。又泛明月湾,南望一山,上摩苍烟。舟 人指云:“此所谓缥缈峰也。”即登岸步,自松间出,数里 至峰下,有佛庙,号水月者,阁殿甚古,像设严焕。旁有 澄泉,洁清甘凉,极旱不枯,不类他水。梁大同四年,始 建佛寺。至隋大业六年,遂废不存。唐光化中,有浮屠 志勤者,历游四方,至此爱而不能去,复于旧址结庐 诵经,后因而屋之,至数十百楹。天祐四年,刺史曹珪 以“明月”名其院,勤劳且死,其徒嗣之,迄今七世不绝。 大中祥符初,有诏又易今名。予观震泽受三江吞啮 四郡之封,其中山水各见图志者七十有二,唯洞庭 称雄其间。地占三乡,户率三千,环四十里,民俗真朴, 历岁未尝有诉讼。至于县吏之庭下,皆树桑栀甘柚, 为常产。每秋高霜馀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树相差,间 于崖壑间,望之若图绘金翠之可爱。缥缈峰又居山 之西北深远处,高耸出于众山,为洞庭胜绝之境。居 山之民已少事,尚有岁时织𬘓树艺捕采之劳。浮屠 氏本以清旷远事物已出中国礼法之外,复居湖山 深远胜绝之地,壤断水接,人迹罕至。数僧宴坐寂默 于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芥世俗间气韵。其视 “舒舒而行于于”,岂上世之遗民者耶?予生平病闷郁 塞,至此爆然破散,无复馀矣。反复身世,惘然莫知,但 如蜕解俗骨,傅之羽翰,飞出乎八荒之外。吁其快哉。 庆历七年十一月五日记。
洞庭两山赋〈并序〉 明王鏊
编辑楚之湖曰洞庭,吴之山亦曰洞庭,其以相埒耶?将地脉有相通者耶?郭景纯曰:“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潜通旁达,是未可知也。” 而吾洞庭实兼湖山之胜。始山特为幽人韵士之所栖,灵仙佛子之所宅,至国朝名臣彻爵往往出焉。盖湖山之秀磅礡郁积,至是而后泄于人耶?《东冈子》曰:“山川之秀,实生人才,人才之出益显山川,显之维何?盖莫过于文。两山者,秘于古而显于今,其实有待,子无容辞。” 予曰“然” ,乃为之赋。其词曰:
“吴越之墟,有巨浸焉,三万六千顷,浩浩荡荡,如沧溟 渤澥之茫洋。中有山焉,七十有二,渺渺忽忽,如蓬壶 方丈之仿佛,日月之所升沉,鱼龙之所变化,百川攸 归,三州为界,所谓吞云梦八九于胸中,曾不蒂芥者 也。”客曰:“试为我赋之。夫太始沕穆,一气推迁,融而为 湖,结而为山。爰有群峰散见,叠出于波涛之间;或现” 或隐,或浮或沉,或吐或吞,或如人立,或如鸟骞,或如 鼋鼍之曝,或如虎豹之蹲。忽起二峰,东西雄据,有若 巨君弹压臣庶,又若大军之出。千乘万骑,旌幢宝盖, 缭绕奔赴。东山起自莫釐,或腾或倚,若飞云旋𩙪,不 知几千百折,至长圻蜿蜒而西逝。西山起自缥缈,或起或伏,若惊鸿翥凤,不知几千万落,“至渡渚回翔而 北折,试尝与子登高骋望,近则重冈复岭,喊呀庨豁, 萦洲枉渚,蜿蟺缅邈。远则烟芜渺弥,天水一碧,帆影 见而忽无,飞鸟出而复没,灵岩则返照孤棱,弁山则 轻烟一秣,此亦天下之至奇也。若乃长风驾浪,歕山 欱野,足使人魂惊而汗骇。及其风日晴熙,縠纹涟漪, 又使人心旷而神怡。至于瑶海上月,流光万顷,星河 倒悬,荡漾山影,又一奇也。遥山霁雪,凝华万叠,玉鉴 冰壶,上下相合,又一奇也。风雨晦明,顷刻异候;烟云 变灭,咫尺殊状。虽有至巧,莫能为像。”试尝与子吊古 寻幽,则有回岩𡸕壑,䆗窱相通,琳宫梵宇,暮鼓晨钟, 寿藤灵药,美箭长松,金庭玉柱,石函宝书,灵威丈人 之所窥也。贝阙珠宫,绣糓鸣珰,柳毅书生之所媲也。 翠峰“杜圻”,范蠡之所止息;黄村、甪头,绮皓之所从逝 也。而阖闾、夫差之迹,尤多存者,玩月之渚,消夏之湾, 牧马之城,圈虎之山,练兵之渎,射鹗之峦。出金铎于 浅濑,逸梅梁于惊湍。他若毛公烧丹之井,蔡经炼药 之墩,圣姑绝雉之塘,雪窦降龙之渊。其石则岌嶪嶙 峋,瘦漏嵌空。牛奇章有甲乙之品,宋艮岳有永固之 封。其泉则囦沦觱沸,甘寒澄碧。墨佐君表无碍之名, 《天衣禅》留悟道之迹。斯地也,孙尚书欲卜居而未能, 范文穆思再至而不果。岂如吾人,生长斯土,依岩架 栋,占野分圃,散为村墟,凑为阛阓,桑麻交荫,鸡犬鸣 吠。里无郭解剧孟之侠,市无桑间濮上之音。婚姻相 通,若朱陈之族;理乱不识,若武陵之源。佛狸之马迹 不到,周颙之俗驾自旋。星应五车,地绝三斑。卢橘夏 熟,杨梅日殷,园收银杏,家种黄柑。梅多庾岭,梨美张 谷。雨前芽茗,蛰馀萌竹。水族则时里之白鲙,残之银 鲂鲈鲋。𩶆自昔所珍。吾且与子摘山之毳,掇野之茸, 割湖之鲜,酿湖之𬪩。汎白少傅月夜管弦之舟,和天 随子《太古沧浪》之歌,吊吴王之离宫,扣隔凡之灵窝, 凌三万顷之琼瑶,览七十二之嵯峨,其亦足乐乎!彼 岳阳、彭蠡,非不广且大也,而乏巍峨之气;天台、武夷, 非不高且丽也,而无浩渺之容。盖物不两大,美有独 锺。兹谓人间之福地,物外之灵峰。是固极游观之美, 而未知造化之工。且夫天地之间,东南为下,非是湖 之尾闾,泄之潴之,则汎滥横溢,江左之民其为鱼乎? 怀襄之世,湖波震荡,非是山为之砥柱,镇之绕之,则 奔激暴啮,湖东之地其为沼乎?唯夫天作之宽,以纳 以容。地设之险,以襟以带。禹顺其流,分疏别派,三江 既入,万世永赖,而后吾人乃得优游于此,盖至是而 始知造化之意深,神禹之功大。谇曰:“吾何归乎?吾将 归乎湖上之青山。世与我而相遗。超独迈其逾远,海 山兜率不可以骤到,非兹峰之洵美乎?吾谁与寄此 高蹇?”
游西洞庭记 袁宏道
编辑西。洞庭之山,高为缥缈,怪为石公,巉为大小龙,幽为 林屋,此山之胜也。石公之石,丹梯翠屏,林屋之石,怒 虎伏犀,龙山之石,吞波吐浪。此石之胜也。隐卜龙洞, 市居消夏,此居之胜也。涵村梅、后堡樱、东邨橘、天王 寺橙、杨梅早熟,枇杷再接,桃有四斤之号,梨著大柄 之称。此花果之胜也。《杜圻传》:范蠡之宅,甪里有先生 之邨,龙洞筑易老之室,此幽隐之胜也。洞天第九,一 穴三门,金庭玉柱之灵,石室银户之迹,此仙迹之胜 也。山色七十二,湖光三万六,层峦叠障,出没翠涛,弥 天放白,拔地插青,此山水相得之胜也。《纪包山》者,虽 云灿霞铺,大约不出此七胜外。余居山凡两日,篮舆 行绿树中,碧萝垂幄,苍枝掩径,坐则青山列屏,立则 湖水献玉。一峦一壑,可列名山;败址残石,堪入画图。 天下之观止此矣。陶周望曰:“余登包山而始知西湖 之小也,六桥如房中单条画,飞来峰,盆景耳。”余亦谓 楚中虽多名胜,然山水不相遇,湘君、洞庭遇矣,而荒 寂绝人烟,竹树空疏,石枯土赪。博观载籍,与洞庭为 配者,或者圆峤方壶乎?若《方内》则《故居》然第一矣。
游东洞庭记 前人
编辑东洞庭一名“胥母”,莫釐其最高处也。其山视包山差 小,主峰视缥缈差卑,巉岩视石公龙山差平,庐居视 消夏湾差薄,诸草木果品皆同,独东山民倍饶裕耳。 所可恨者,民竞刀锥,俗鲜风雅,虽有奇峰峭壁,曾无 一亭一阁跨踞石上。每置酒提壶,则盘坐荒草中,亦 无方丈之榭可以布茵列席者。山下僧寺湫隘不堪 荒凉如鬼室,两山之民,其不好事如此哉?苏人好游, 自具一癖,然游洞庭者绝少,虽骚人逸士,有白首未 见太湖者。余以簿书钱谷之人,乍抛牛马,暂友麋鹿, 乐何可言?徘徊顾视,乃益自雄,真不愧作《五湖长》矣。
游洞庭山记 陶望龄
编辑岁乙未,予再以告归,道金阊,友人袁中郎为吴令,饮 中语及后会,时方食橘,曰:“予俟此熟,当来游洞庭。”明 年夏秋中,中郎书再至,申前约,而小园中橙橘亦渐 黄绿矣。遂以九月之望发山阴弟君奭、侄尔质、曹生 伯通、武林僧真鉴皆从。丁巳抵苏,止开元寺。中郎方卧疾,新愈,谈于榻之右者三日。壬戌始渡胥口,绝湖 “八十里,登西山,宿包山寺。癸亥,步游毛公坛、林屋山, 舁至天王寺宿。甲子,取径西小湖,登缥缈峰下,宿《上 真宫》。乙丑,游大小龙山,以小舟横两湾而渡,遂跻石 公”,回宿包山,谋以次日往游东山以归。丙寅,东北风 大作,明日雨。又明日大雾,欲去不可,雾稍霁,舆而行 湖滨,去湖咫尺不能辨。湖水循大明湾如见日,遂至 消夏。时忻州守蔡公使人饷之。包山饷者道遇,遂入 谒饮焉,宿其弟上舍斋中。明日,登飞仙氾舟,憩众安 洲上,相与至寺,携具酌之。诘旦,始涉湖而返。距其往 七日矣,而竟不及。东方雨雾时,端居无事,杂书所见 闻凡七则,至开元复续其一。夫一山之景,日有异观。 一日之观,人有异趣。当独趣所会。虽所偕游,不可告 语,况后先于兹者哉?而又何足以宣之,聊志岁月尔。 万历丙申孟冬一日记。
其一
“林屋。”洞有三门,曰雨洞、丙洞、旸谷洞。丙洞甚庳,其深 不能隐,尻徒名耳。旸谷可数十步辄塞,惟雨洞为大。 当洞口有如夏屋者,潦水据焉。刺头望之,阴晦莫可 测。湖中东西山皆名洞庭,未知更有洞山、庭山也。其 名盖以两山宜最尊大,而反若培𪣻焉。从山腹直过, 不逮半矢入是洞,浅者犹数里,迺出真行湖底矣。山 上怪石错峙,不可名状,大抵类虎林飞来山。夫昔所 谓罗封毡裹,万斛之艘,千牛之挽舆,致一二帝都禁 苑,侈然伟观者。今若树林牛羊,充斥糅杂,略不吝惜, 遽为鄙夫一日之有,箕坐而歗,遂有傲色。旸谷洞上 有李弥大《磨崖无碍庵记》,就而读之,欲寻易老室遗 址而不可得,彼筑室以处者而不能“竟有之。”复怅然 而去。
其二
洞庭山之观,春梅花,仲春梨花,夏樱桃、杨梅,秋橘橙。 其族之所聚,连林广囿,弥望无极,而各以地盛,游梅 于涵村,樱桃于后堡,梨花角庵,橘橙东村天王寺。“天 王僧守庵者,善艺植,其所种稠直蔚茂,逾于东村人, 东村人师之。予始自后堡登岸,步跻包山。明日宿天 王寺,寺如在橙圃中也,数百亩间,殆无杂树。今岁特 穰,初熟而未翦,其观盖可知。”君奭曰:“人之咏是者,金 子火珠,丹房翠苞,若是皆涴之耳。宜更求雅称者。”而 竟亦不能得。然世惟北人不识橙橘,苟识者而读吾 记,其富丽晃耀之状,宁须一语,亦谁敢下一语耶?寺 后即桃花坞,而绝不见桃僧云:旧尝有十万树守庵 为雏僧,时寺卖其实,尚七八千馀斤。然桃易蛀,不能 老寿,伐而薪焉。今橙所处其地也。守庵年七十馀,折 一足,两木扶之行貌甚古,直谈种树甚详。尔质遂受 其术而书之。
其三
“山水,以相遇而胜,相敌而奇。长瀑大溪,介于瓯闽之 山,细若绅带矣。江湖大壑中,虽有孤屿绝岛,汎焉若 沤,此有以相遇,而非有以相敌。”善乎蔡昇氏之言是 山也,以七十二峰之苍翠,矗立于三万六千顷之波 涛,遍行天下,惟是有之。信哉遇矣敌矣!虽然,犹未也。 予两日行山间,所适各一二十馀里,皆平衍空旷,带 以丛薄,林幽果香,石细泉响,径路萦绕,屐策恣进,倏 然放目,迺觉在巨浸中,人境四绝。始为之心悸,盖已 忘其为湖也。及至“消夏湾”,高闳相比,家有程卓之赀, 廛市之间,盛若通邑。并忘其山,斯又域内希绝之事 矣。
其四
自胥口望太湖,颇惮其广。扬颿行,少顷抵中流,而诸 山四环之,似入破垒中也。目得凭杖,意更安稳。顾反 诮之曰:“此楪面耳。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岂欺予 哉!”登缥缈峰之日,日色甚薄,烟霭罩空。峰首既高绝, 诸山伏匿其下,风花云叶复覆护之。于是四望迷谬, 三州遁藏,浩弥之势,得所附益。渺然彷徨,莫知天地 之在湖海,湖海之在天地。予于是叹曰:“夫造化者,将 以是未足以雄,予之观而为此耶?”仰而视,白云如冰 裂,日光从罅处下漏,湖水映之,影若数亩大圆镜百 十棋置水面。僧澄源曰:“登山之径不一,从西小湖寺 上者夷。”故是日炊于寺而登,罡风横掣,人每置足自 固,迺敢移武攀石据地,仅而得留。至顶蹲岩间。引脰 窃望便缩避。以其游之艰不可辄去也。更相勉少住。 然以不可竟相引而下。
其五
瞰湖而山,宜以观之亲疏宽隘为胜劣也。缥缈峰于 诸山最尊,受五湖三州之全观,宜最胜。然其居敻绝, 风气所旁礡,游者不可久,辄披猖去,其为乐常不偿 其劳,吾未有乐焉。濒湖之山,惟大小龙山石公最亲, 以其棱骨刚猛,能与冲波怒涛,终日百战而不北,岩 窦嵌空,投纳涛濑,又类之怀而柔之。幽宫水府,百怪 “潜穴,而游者得娱狎嬉笑,畅适其上,故足乐也。孟冬
之朔,自缥缈峰下,宿上真宫。”辰起,行二里,为大小龙山。两龙之石如林屋,而下穷于湖水啮其膝穿入之,反在石下。石踞之若浮焉。伏而听之,匼匝镗荅如县, 作于窟室之底。其石坼处,或数丈,或漏,如鼠穴,水流 其下,皆可俯而窥也。而大龙之石更奇,其横出雄峙 桀骜于水涯者,予必为之跨其脊,躐其顶,群而伏者, 必穴其匈而入焉。每有获,辄盛夸誉,题为第一。及至 更一处,复为胜之,辄更其题,所谓“如积薪后者”在上 矣。
其六
游大小龙山之日,渡消夏,抵明月湾,烙饼小庵中食 之。相与言曰:“今日之游乐矣。虽然,兹湖之雄,而未有 层阁杰观,如晴川黄鹤者。数成之丘,山石琐碎,无以 称焉,予所憾也。”盖庵中所望者石公之阴,而以为止 是耳。少焉,循山而东,山石皆屏立,高下络绎,拔地各 数十百丈,伟特严丽,瞻视惊耸,长天远波,浩焉而来, 兀焉而应,飞舞澎湃,有所弹压,气沮意帖,不敢前进。 于是湖山之伟始合,如客得主,如百万甲骑,得所将 帅。予遂再拜敛服,惩前之失词。壁稍上,有崖崭然,少 空其中,严舍人征为疏土,而榜之曰“归云洞。”折而北, 有如拾级者,曰“云梯。”其下石鿎数十亩,坐可千人,曰 “千人矶。”巨石立波中,类人者两,曰石公、石姥。千人矶 平亘水澨,半入水,远望白头,浪如连山,久之始拍岸 为石扼,或不得上。一二勍者超而升,径来扑人。予辈 皆大叫,共舁巨石撞之,与为敌。盖湖之观于斯极矣。 石公、大小龙遇水落时,小舟缘崖行,其山足空洞处 皆可坐,大者可布数席,群饮其下。今以湖涨,故不可 入。
其七
诸山势,皆涉而登,惟石公、梭龙头三山斗出于水,复 似欲涉者。而石公山稍近梭龙头,从高处望,如虾须 也。就而视之,又如人敛手将揖。未合处,有圜洲浮其 中,曰“众安。”有山平若几障其外者,曰“蕨蕨”所不逮,有 引右股蔽之者,曰“驿。”此消夏湾也。居是湾者,类缭垣 设屏而重闬之,即如形家言,世鲜有比。湾南北左右 各九里。其后正直缥缈峰前,若自为小湖,不与大湖 相通关。登“蔡氏会心楼”眺之,水之观尽矣。渡众安洲, 回瞩居者,粉垣髹扉,栉比于烟翠,而岸之观备。两傍 山麓,杂树翳然。霜后鸭脚枫柏,烂焉作花;青松翠橘, 参差绣缛。小舟夤缘苇间,左右应之,不知颈之既。 也。始予从龙头径渡,望知其美而亟于归,故未及游, 然意结如瘕。其后三日,复饮于蔡忻周氏,登其楼,明 日氾舟湾中,而瘕遂释矣。
其八
余曩年读蔡羽《洞庭记》,知有是山,又以兹山知羽也。 后四年,始至山中,忘赍其书以来,然尚能诵之,其朗 峻高洁,可与柳宗元《永州》、李孝光《雁宕》诸文等伍。意 其奇士,亟欲就乡人问之。天王寺僧澄源者,好事知 文墨,为余言,“羽即西山人也。山有东西蔡村,族最盛, 而羽怪诞,有三间斋,己处其中,缚槁为二,大儒令腰” 膝皆可屈折,系两旁室,朝课《易》,夕课《四书》,自为解,而 寘传注几旁。每开卷,便大诟曰:“某甲谬甚!”叱童子牵 以来,跽而杖之。而寘大镜南面,遇其著书得意,辄正 衣冠,北面向镜拜,誉其影曰:“易洞先生,尔言何妙!吾 今拜先生矣。”羽尤以善《易》自负,故称《易洞》也。羽本号 林屋,年少未知书,日与群儿走山巅,放纸鸢为戏,其 母数戒之,必泣下。遂折节诵读,以诗文名,后贡为翰 林孔目。祖昇亦有文名,即撰《震泽编》者也。
洞庭游记序 文震孟
编辑“孟长,兹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日之美,眺览之奇 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竹尘点山灵,一 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 衣衲侣,游乃益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迳 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人心 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 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张伯起、周公瑕、王百 谷,皆未尝汎石公龙渚之棹,惟赵隐君凡夫仅一至 耳。其他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亦似 寥寥未称。而孟长雄词伟藻,直与缥缈莫釐,争高竞 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 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 四快也。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 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流远。”余间询 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部娄,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 殊不相当。独以两公文在,几与五岳四渎并垂声于 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 标震旦,惟护之以风涛,怖之以阴阻,即具逸情远性 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为耦,相得益彰,山灵恺豫, 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余自摈废以来,屏 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武,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 游,日与孟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 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兹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游洞庭诸刹记 姚希孟
编辑西洞庭多古寺,有十八招提之目,余次序游之。十七 日从包山至罗汉坞,有寺废而将兴,上方寺亦苍凉 无足观。是日登缥缈,循山后坡陀而下,问西湖寺宿 焉。寺衰飒,将成菜圃,赖沈朗臞修净因于此而某生 新之。坐稍定,有声渹然鸣,以寺逼西太湖,奔涛震响, 霜月之下,倍觉凄清。夜半梦醒,巨声轰磕,欲排匡床, 使我神骨俱栗。诘旦,缘湖入村坞,朱实黄离,与旭光 相炤。此昔人所谓好景,君须记也。将抵水月寺,长松 夹道,寺前银杏数本,大可合围,霜叶凌舞,令人须眉 古淡。摩石碑,读白香山、苏沧浪二诗。迂道观无碍泉, 涓涓一泓而已。渡岭得华山寺,寺在山之阴,连冈矗 矗,拨黛挼蓝。当仲伯包山,长松类水“月,龙鳞虬干,寿 且数倍之。暎月更角奇炫怪,第山高月出岭背,比树 头发白夜阑矣。”又次日离华山,渡一小岭,橙橘愈繁, 篱落间不胜艳冶。迺其风格严直,非若春葩撩人,差 可拟安石榴耳。行行入长寿寺。寺所踞不甚胜,且摧 圮,赖主僧修已饶韵,致能淹客。去寺半里,得松台磐 石,如生公说法处。一古松,嵯峨骄蹇,前对霜橘百株, 又为青林点绛。因游甪庵,道柯家岭,岭襟带西湖,是 日风暄气柔,群峰可数。晴湖如镜,不风而涛,砰砰,犹 隔宵枕。上山坳起伏处,并东湖亦出肘腋。下连冈若 腰带,两湖左右垂,最宜虚阁。而构神祠者筑垣闭之, 与湖光为仇,可怪。至甪庵,阑入果园,有短墙插湖中, 凭墙西瞩,颓阳忽忽将堕,蒸霞𩙪发目。留而饯之。赤 盘半玦,至深红一线,既灭既没,湖水倒映,忽如长虹, 而四山冥合矣。晓游甪头山,返舟中穷龙渚石公之 奇。廿三日复从包山至天王寺,松林无际,横被数亩, 其大小类水月。而近寺数十株,鳞叠羽缀,殆华山雁 行。正殿亦就颓然,制度古雅,前朝遗式也。坐华藏阁, 独一面见山,而东西不穴窗,以为恨。同日游资庆,睹 黄叶纷飞,又疑水月银杏,然斜阳映其上,如苍髯老 翁,脸晕微酣,不独棱棱霜气,山同树,树同时,而借朝 暾夕曛之态,各自为姿容。犹人之含颦带笑,闪忽改 颜,岂可以一貌尽哉?寺前香花桥,有古木轇轕,觉其 寺之深;桥以外无树,便觉“山之浅”,此《包山》、华山之所 以为妙也。次则《水月天王》矣。尝谓名刹之胜,不在焜 炫而在古雅。老树插天,连章合抱,霜皮绉理,滴溜成 痝,一古也。殿阁参差,丹雘暗淡,女萝陵苕,赤纷绿骇, 二古也。小有颓落,不伤静窈。若金碧烁睛,固为严饬, 搜讨幽怀,转非所惬。《西山诸寺》,虽焕丽不足,而邃穆 有馀。大都借荫于叠岫,而贷色于崇柯。更以缔构既 远,兵燹不经,非六季之遗规,则唐宋之故址。倾听而 清音集,瞠视而矞影现。嚣垢屏涤,靡侈汰净。正令人 超忽荒薾,有烟外之意。若使梵响时闻,禅规肇整,即 鹫峰狮窟,何多让焉。
洞庭山部艺文二〈诗〉
编辑《登缥缈峰 》唐·皮日休
“头带华阳帽,手拄《大夏》筇。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䃔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磐磐雨点大,金髇轰下空,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掘下,细碎衡与嵩。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烟波渍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咏桃花坞 前人
编辑夤绿渡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 倚峰小精舍,当岭耕《残岱》。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䆗窱,险狖眠硉矹。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 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敲竹斗铮枞,弄泉争咽嗢。 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尤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崦里 前人
编辑崦里何幽奇,膏腴三十顷。风吹稻花香,直过鼋山顶。 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塍畔起䴙鹈,田中通舴艋。 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 峭然八十老,生讨于此永苦力供征赋,怡情过朝暝。
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石版 前人
编辑翠石数百步,如版漂不流。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 中若莹龙剑,外惟叠蛇矛。狂波忽然死,浩气清且浮。 似将翠黛色,抹破洞庭秋。安得三五夕,携酒棹扁舟。 召取月夫人,啸歌于上头。又恐霄景润,虚皇拜仙侯。 欲建九锡碑,立当十二楼。琼文忽然下,石版谁能留。 此时少知者,唯应波上鸥。
登缥缈峰 陆龟蒙
编辑“左右皆跳岑,孤峰挺然起。因思缥缈称,乃在虚无里。 清晨跻磴道,便是孱颜始。据石即赓歌,遇泉还徙倚。 花奇忽如荐,树曲浑成几乐静。烟霭知,忘机猿狖喜。 频攀峻过斗,末造平如砥。举首阂青冥,回眸聊下视。 高帆大于鸟,广𫮃才类蚁。就此微茫中,争先未尝已。 葛洪话刚气,去地四千里。苟能乘之游,正若道路耳。” 吾将自峰顶,便可朝帝扆。尽欲活群生,不惟私一己。 超骑明月蜍,复弄华星蕊。却下蓬莱巅,重窥清浅水。 身为大块客,自号“天随子。”他日向华阳,敲云问姓氏。
咏桃花坞 前人
编辑行行问绝境,贵与名相亲。空经桃花坞,不见秦时人。 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 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 朝为炤花日,暮作涵花津。试为探花士,出作偷花臣。 桃源不我弃,庶可全天真。
崦下 前人
编辑山横路若斜,转楫逢平川。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 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 𫘤犊卧新笯,野禽争折莲。试招搔首翁,共语残阳边。 今来九州内,未得皆恬然。赋阵始吉语,狂波又凶年。 吾翁欲何道,守此常安眠。笑我掉头去,芦中闻刺船。 予知隐地术,可以齐真仙。终当从之游,庶复全于天。
石版 前人
编辑一片倒山屏,何时堕洞门。屹然空阔中,万古波涛痕。 我意上帝命,持来压泉源。恐为庚辰官,因怪力所掀。 又疑广袤次,零落潜惊奔。不然遭霹雳,强半沉无垠。 如何造化手,便截秋云根。往事不足问,奇迹安可论。 吾今病烦暑,据簟尝昏昏。欲往石公乞,莹理平如𫞩。 前后植佳桧,东西置琴尊。尽携天壤徒,浩唱羲皇言。
洞庭山〈有序〉 明高启
编辑在太湖中,即包山。旧无蛇虎雉三物,有穴,乃林屋洞天。阖闾使灵威丈人入探,得禹所藏《治水符》并《不死方》。其中有银房石室,并白芝紫泉。又有两圆石,扣之则鸣,谓神钲云。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洞庭缥缈两峰 出,正似碧海浮方壶。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 樵夫。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居人仿佛 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 出霜猿呼。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罗浮 蛾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天后每降龙垂胡,神 钲忽响惊栖鼯。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灵威丈人亦仙 徒,深入探得函中符。元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 生苏。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千年玉鼠 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元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 上腥尘污。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我生 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久欲寻真未能去,局 束世故缘妻孥。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夜登天坛扫落 叶,自取薪水供丹炉。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家肯 许无?狂语醉发应卢胡。
自胥口泛太湖至东洞庭 杨循吉
编辑西望茫茫接几州,群山无数障中流。飞帆半日才能 到,赌命今番始得游。城里见天无许大,渔中觅饭有 何愁。橘商渡惯心犹怯,怪杀冲波一小舟。
洞庭山部纪事
编辑《苏州府志》:“元和九年,李公佐访洞庭,登包山,宿道者 周焦君庐,入灵洞探书石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文 字奇古,编次蠹食,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
唐于逖《闻奇录》:吕知隐于洞庭山穿一松,造草舍而 居。宝历中,征起,鹤氅纱巾,见武肃,甚奇之。善星纬,识 地理,多术数,尝谓人曰:“夫草木郁茂处有泉,每恋卧 处地可凿井,蚶蛤之属,内有小鱼虾及自死鸟兽口 不开者,密瓶造鲊酱祭肉动者,皆不可食。”又云:“赤豆 汤洗色衣垢,杨桃枝去粘,研芥子入豆酱不生虫,牛” 乳去油衣粘,问事无不知者。
《苏州府志》:“僧道原,西洞庭夏元富子。元丰间,元富梦 凤集于檐,莲生于庭。明旦,孪生二子,一字凤郎,名杲, 后官卷帘使,一字莲郎,学佛水月寺,名道原,尝对御 演法,赐锦衲,还住持东洞庭翠峰寺,嗣明受大师,人 谓凤莲之应
洞庭山部杂录
编辑《苏州府志物产考》:“梨出洞庭西山,有十种:蜜梨、林梨、 张公梨、白梨、黄梨、消梨、乔梨、鹅梨、大柄金花梨、太师 梨。”
洞庭东西山有大橘而深绿,色未霜,脐间一点先黄 者,为绿橘。白居易诗:“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 自行。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待霜成。登山敢惜 驽骀力,望阙难胜蝼蚁情。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 实表丹诚。”
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 也。昔洞庭水月院茶尝入贡,载《图经续记》。又虎丘西 山地数亩产茶极佳,烹之色白,香气如兰。但每岁所 采,不过二三十斤,止供官府采取,吴人尝其味者绝 少。皮日休《茶坞》诗:“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荈已 成园,栽葭宁计亩。石洼泉似菊,岩罅云如缕。好是初” 夏时,白花满烟雨。
木瓜多产洞庭山,清香可供几席。
太湖石,出洞庭西山,生水中,岁久为波涛所冲,皆成 嵌空,鳞鳞作靥,名“弹窝”,实水痕也。没人缒下凿取,不 易得。石性温润,扣之铿然。在山上者名“旱石”,虽奇巧, 不甚贵。牛僧孺好石,以太湖为甲。宋朱勔进太湖石 役夫,皆官承节郎,赐金带,封石为磐固侯。
《鼋山》:石出洞庭,鼋山充碑碣柱础之用。
洞庭山部外编
编辑王子年《拾遗记》: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 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楚怀 王之时,举群才赋诗于水湄。故云:“潇湘洞庭之乐”,听 者令人忘老,虽咸池、九韶不得比焉。每四仲之节,王 常绕山以游,晏举四仲之气以为乐章。仲春律中夹 锺,乃作轻风流水之诗,宴于山南,律中蕤宾,乃作皓 《露秋霜》之曲。后怀王好进奸雄,群贤逃越,屈原以忠 见斥,隐于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 实以和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 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 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其山又有灵洞,入中常如有 烛于前,中有异香芬馥,泉石明朗。采药石之人入中, 如行十里,迥然天清霞耀,花芳柳暗,丹楼琼宇,宫观 异常。乃见众女霓裳,冰颜艳质,与世人殊别,来邀采 药之人,饮以琼浆金液,延入璇室,奏以箫管丝桐,饯 令还家。赠之丹醴之诀,虽怀慕恋,且思其子息。郤还 洞穴,还如灯烛导前,便绝饥渴,而达旧乡。已见邑里 人户,各非故乡邻,唯寻得九代孙。问之,云“远祖入洞 庭山采药不还,今经三百年也。”其人说于邻里,亦失 所之。
《仙传拾遗》:周隐遥洞庭山道士,自云甪里先生之孙, 山上有其祖甪里庙。甪里村言其数世得道,尝居焦 山中,学太阴炼形之道,死于崖窟中。嘱其弟子曰:“检 视吾尸,无令他物所犯,六年后若再生,当以衣裳衣 我。”弟子视之,初则臭秽虫坏,唯五脏不变,依言闭护 之,至六年往看,乃身全却生。弟子备汤沐,以新衣衣 之,发鬒而黑,髭粗而直,若兽鬣焉。十六年又死如前, 更七年复生,如此三度,已四十馀年,近八十岁,状貌 如三十许人。隋炀帝闻之,征至东都,颁赐丰厚,恩礼 隆异,而恳乞归山,寻还本郡。贞观中,召至长安,于内 殿安置,问修习之道。对曰:“臣所修者,匹夫之志,功不 及物,利唯一身。帝王修道,一言之利,万国蒙福。得道 之效,速于人臣。区区所学,非九重万乘之所修也。恳 求归山,寻亦遂其所适。”
《苏州府志》:唐仪凤中,有儒生柳毅,吴邑人也,应举赴 咸京下第归至泾阳,见一妇牧羊曰:“妾洞庭君小女, 嫁泾川次子,为婢所惑,得罪舅姑,毁黜至此。敢寄尺 牍于洞庭之阴,有大橘树,君击树三,当有应者。毅如 言,见千门万户,曰灵虚殿。一人取书进之,君泣曰:‘老 夫之罪,使懦弱罹害’。”言未毕,有赤龙长万丈,擘天而 去。俄而祥风庆云,幢节玲珑,红妆千百。中有一人即 寄书者,乃宴毅于碧云宫辞去。后再娶卢氏,貌类龙 女,曰:“予即洞庭君女,泾上之辱,君能救之。兹奉闺房, 永以为好,同归洞庭,莫知其终。”今洞庭东山有柳毅 井,吴城住宅有柳毅桥,人以水仙神立祠二处。 任昉《述异记》:洞庭山有宫五门,东通林屋,西达峨眉, 南接罗浮,北连岱岳。东有石楼,楼下两石,扣之清越, 所谓神钲。昔有青童秉烛,𩙪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 焉。上有天帝坛山。山有金牛穴。吴孙权时令人掘金, 金化为牛,走上山,其迹存焉,故号为金牛穴。
林屋洞为左神幽虚之天,即天后真君之便阙,中有 白紫芝泉,皆此洞所出,乃神仙之饫饵,非常人之所 能得之《宣室志》:唐太和中,有周生者,庐于洞庭山,时以道术 济吴楚,人多敬之。后将抵洛谷之间,途次广陵,舍佛 寺中,会有三四客皆来,时方中秋,其夕霁月澄莹,且 吟且望,有说开元时明皇帝游月宫事,因相与叹曰: “吾辈尘人,固不得至其所矣,奈何?”周生笑曰:“某常学 于师亦得焉,且能挈月致之怀袂,子信乎?”或患其妄, 或喜其奇。生曰:“吾不为明,则妄矣。”因命虚一室,翳四 垣,不使有纤隙。又命以著数百,呼其僮绳而架之,且 告客曰:“我将梯取月去,闻呼可来观。”乃闭户。久之,数 客步庭中,且伺焉。忽觉天地曛晦,仰而视之,即无月, 又无纤云。俄闻生呼曰:“某至矣。”因开其室,生曰:“月在 某衣中耳,请客观焉。”因以手举之,其衣中出月寸许, 忽一室尽明,寒逼肌肤。生曰:“子不信我,今信乎?”客再 拜谢之,愿收其光。因又闭户,其外尚昏晦,食顷方如 初。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