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104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百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四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百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四卷目录

 真定府部汇考十二

  真定府古迹考坟墓附

职方典第一百四卷

真定府部汇考十二

编辑

真定府古迹考坟墓附   府志

编辑

春风亭 ,在真定北安丰里,元苏天爵任侍郎时构为别墅,学士蜀郡虞集题名。元陈旅记。步乐亭 ,在真定治北,元丞相史天泽建。滋溪书堂 ,在真定滋河北新市,元参政苏天爵幼读书之所。宋本作“记。”

喜雨堂 在真定治内,元钑纳锡璋记。

《藏书室 》,在真定,元苏天爵所建,以藏经籍子史之室。

神女楼 在府城北。《元志》:“旧有台,俗呼神女楼。” 舒啸台 ,在真定古城东,元苏天爵先世隐居读书之所。至正中,天爵因高为台,结栏构屋其上,扁曰“舒啸。”

华塔 在府治南三里许寺之右有塔,𤥨虎、豹、狮象之形,饰五彩之色,巍然高耸,势逼苍穹。《风动古碑 》,在真定察院之侧。唐代宗永泰二年,成德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李宝臣纪功载政,因树此碑。高三尺许,剥落不全,风起辄摇动,若显灵异,故名。

赵佗先冢 在真定北一十三里许。汉初为龙川令,后僭称南越王。文帝为佗先人置守冢,复使陆贾赐佗书,佗遂称臣。元傅兴砺诗:“殊方欠识汉庭尊,异代能忘圣主恩。南越若逢人借问,尉佗先冢至今存。”

元石冢 在恒山上。《中山记》:“昔有元石者,中山酒家。与之千日酒,语其节,以归数百里可至于醉。” 元石如其言饮之,至家而醉,其家以为死棺,殓葬之。酒家计其期,忆必醉而解也,往问之,其邻人曰:“元石死三年矣。” 与之至其冢,掘而开棺,元石醉始解,起于棺中。

龙兴寺 ,在府治东南。隋开皇六年建。初为龙藏寺。刱基之日,天降异香。恒州刺史鄂国公王孝请帮助识别此字。《记》:“宋兴,太祖幸之,绘像于阁西。”牧庄三冢, 在真定北十里许,相传赵廉颇、蔺相如、李牧并葬于此。然颇、牧故冢在灵寿。查《魏书》,“蔺相如冢在新乐。”又《赵志》颇墓在赵州东二十里郭里村。并存之。

井陉县

猎台 在井陉铏山上。周穆王尝猎于铏山,燕、赵谓山脊为铏,即今井陉。《穆王传》曰:“天子北征,乃绝漳水于铏山之下,癸未,雨雪,穆天子猎于铏山之西河。”

《妒神祠碑 》在井陉西南故关。昔介之推从文公出国,有割股之恩,后文公求之,乃隐于绵山,遂自焚死。而后人于此日不敢举火,因号“寒食。” 其妺于冬至之后,日积一薪,列火焚之,以易其俗。兄则禁火以示诚,妺则焚柴以见志,谓之“妒神。” 大唐大历十三年,游击将军、上柱国李谨撰《祠颂》并序其铭。

龙窝石阁 在井陉寺中。大学士石珤诗:“石磴嵯峨偶一登,尘埃身到白云层。万山舒尽平生眼,欲把闲心付老僧。”

镐厉王陵 。在井陉东北十五里,有《北魏太和七年墓碑》,题“开府仪同三司镐厉王之墓” ,获鹿县。

石邑城 在获鹿县北八里许。汉置县。

白鹿泉亭 在获鹿。元邑宰张渊因白鹿泉,遂覆以亭。邑人周仪《记》。

龙泉院 在获鹿封龙乡北山之麓,有元学士王思廉《记》。

老君洞 ,在获鹿韩侯寨之阳。内有老君石像,相传老君所栖。

连珠洞 在获鹿灵岩寺之右。其洞窍阔而狭,狭而复阔,莫知所止,累累然如贯珠之状。金世宗赐额曰“灵岩洞。” 刻石见存。

赵王冢 在获鹿东三十里赵陵铺东。冢大者六,小者二十三,相传为战国赵王之墓。

石娘娘棺 ,在获鹿西北一里许。世传昔有老人自刻其夫妇像于石壁,就以石为庙,又作石

棺于庙侧,既成,作《机》文。其盖夫妇俱入机中,盖合而终。后人于棺上立庙祀之。神甚灵异,祈祷多应,迨今犹然。

元氏县

韩台 在元氏南三里,泜水之阳,累累相属。相传为韩信出井陉攻赵时虚粮冢。近日有台下穿发得墓甓者,盖赵氏公族大臣之遗冢,韩信建墓于其上,故因以名其台。

石中宝剑 在元氏封龙山狮子峰。唐郭元振游学于此山。一日闻霹雳声,其石中裂出五色云气,因得石罅中宝剑。左丞史彬书“试剑石” 三大字于上。

吴桥古冢 在元氏南左村西北桥南西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激,略不骞移,若有阴为封拥者,相传为“梁山伯墓,不然必有异人所藏蜕骨。” 灵寿县。

狗台 ,在灵寿西北八里。俗传梁王醉卧草野火起,狗以身濡水洒卧处,王得免。

纪信台 ,在灵寿东八里,上有纪信庙。

槁城县

肥累城 ,在槁城西南七里。《汉书》注:“古肥子国” ,汉立肥累县。

九门城 在槁城西北二十五里。本战国时赵邑。汉置九门县,北齐省。隋、唐复置。宋省入槁城,即常山太守颜杲卿耻著安禄山衣处。有示衣坂。宜安城 ,在槁城西南二十五里。战国时属赵。汉立宜安县。唐贞观初,省入槁城。《史记》:“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师,复取宜安。” 即此。大学士石珤《记》:“宜安,汉旧县也。” 汉以前为赵地。考之《史记》,“李牧拔宜安,走秦将桓锜” 者是也。《括地志》云:“在槁城县西南二十五里。” 今其地有宜安社、宜安村,故知此地为旧址无疑。但其城池为陂陁桑田,不可复识矣。

尊经堂 在槁城西管镇。元处士安熙建,有袁福《记》。

李牧台 在槁城西南十五里土山、宜安之间,台高数仞。《史记》:“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复取宜安,走其将桓锜。” 此则李牧驻兵遗址。示衣坂 ,在槁城西北三十里,大路侧。《唐书》:“安禄山陷槁城,常山太守颜杲卿力不能拒,与长史袁履谦至槁城,迎见禄山,赐杲卿金紫衣,仍守常山。杲卿归至中途,少驻坂侧,顾履谦” 曰:“何为著此衣?” 履谦悟,遂相与起兵讨禄山、杲卿,竟以节死。后人名其坂以示不忘。耿乡 在槁城西,相传汉耿氏宗族所居。光武封耿纯为耿乡侯,盖取此。

平将军营 ,在槁城北十馀里。洪武间,真定守臣平都司曾此屯兵,至今沙碛中犹往往得残兵镞。

《遗爱碑 》:在槁城西门外。元初董文炳以荫补槁城令,值岁荐饥,府征日暴,民不聊生。文炳出私谷数千石赈之,民赖以宽迨。文炳没,邑人思之,立碑以纪其事。

石井戏井 在槁城肥累故城。东西即肥子国东西郭,今以为村。

栎阳 在槁城。《史》有“栎阳” ,今失其处。县西三十五里有栎乡,恐是其地。

新丰、柏肆 二县名,在槁城。唐暂置,寻省入槁城。

塌子口 在槁城西三十五里。相传冯异辅光武巡河北,曾渡此。

郭主墓 在槁城西南。真定恭王女下嫁郡功曹槁人郭昌,生子况,为绵曼侯,女为光武皇后,及薨,光武亲临送葬。今墓旁高阜甚多,疑为郭主子孙附葬云。

杨伯雄墓 ,在槁城东廓庄村,为金学士其弟侍郎伯仁附葬于此。

王善墓 在槁城西北南孟村,学士李治撰碑。王庆端墓 在槁城西北南孟村,学士闫复、程钜夫俱撰碑。

董俊墓 ,在槁城西北二十五里。学士李治撰碑。

董文炳墓 在槁城董村。学士王磐撰碑,其弟文用墓有学士闫复撰碑。文忠墓有学士姚燧撰碑。文直墓有学士虞集撰碑,其子侄士元墓有学士闫复撰碑。士珍墓有学士欧阳元撰碑。守简墓有学士黄溍撰碑。士选墓有学士吴澄撰碑,守忠墓有学士揭经撰碑。守仁墓有学士虞集撰碑,俱附葬于此。

赵迪墓 ,在槁城西四里许。

赵民望墓 ,在槁城西四里许,历官“四辅。” 安熙墓 在槁城西武家庄西北隅。元处士有“会稽袁桷撰碑。”

石珤墓 ,在槁城西南徐村,有少师杨一清撰碑,其父石玉、兄石玠墓,有“大学士谢迁撰碑” ,俱葬于此。

张子麟墓 ,在槁城西五里武家庄。

皇全墓 在槁城东南白娄村,元学士虞集撰碑。

栾城县

栾武台 在栾城,相传晋大夫栾武子所筑。浪头丘 ,在栾城东八里,高二丈馀,上有五岳四渎庙。

“彪冢丘 ” ,在栾城西三里,高二丈馀,势甚巍然。《南客村丘 》,在栾城,有三丘,俱高四丈馀,巍然并峙,古建四渎庙于上。

《董保丘 》,在栾城铺东,高三丈馀,登之可以见城垣。

死狐山 在栾城北,一名“杀狐村。” 昔村民于林中射杀一狐,因名。

善众寺 在栾城,创自隋唐。

无极县

无极城 在无极西二十五里,新城村有遗址。苦陉城 ,在无极东北二十八里。战国魏李克为中山相。苦陉之吏上计而入,多其前,克执而免之。汉为县,属中山,章帝改曰汉昌。

安乡城 ,在无极南六里。魏明帝封外祖甄逸为安乡侯,即此。

《天花楼 》在无极北城,其楼高耸。

《空谷斋 》:在无极西南隅。元隐士何体仁读书处。

虚粮冢 ,在无极西二十五里。有阜数十,俱高丈馀,周围广数十步。农夫耕其旁,多得武械。相传为虚粮冢。盖檀道济唱《筹量沙》之故地。思民堂 在无极治东北,不知何时建,今遗址尚存。

甄妃墓 ,在无极北十五里许堠村。魏主妃杜茂墓 ,在无极东北三十里陉邑村前。甄琛墓 ,在无极东北南刘村。为晋侍中,有石刻存。

贾惟贞墓 ,在无极西南三十里陈村,为元中书省参知政事,有《神道碑》。

何体仁墓 ,在无极西四里,为元处士。

平山县

嘉阳城 在平山东一十八里,即春秋晋之蒲邑。汉于此置蒲吾县,属恒山。隋省入井陉县。西平州城 在平山西门外,相传昔为西平州,遗址尚存。

白鹿台 在平山西四十里。汉武帝尝登憩于此,有白鹿跃出,故名。

望京楼 在平山二十里东林山。俗传赵武灵王建,今故址尚存。

王母台 :在平山西北八里。巍然高台,上建王母祠,雅致可观。骚人墨客多游于此。

仙棋盘 在平山西林。山顶有一巨石,高耸数丈,有棋迹存焉,故名。千佛堂、百佛堂俱在西林。山顶有石室,刻“百佛” 、“千佛” 于内。

试心石 在平山西林山。有石横出丈许,下视百馀丈。俗云:“相传古有善心,缘至岭处膜拜,不善者自退,或强登辄坠之” ,因名焉。

定州

新处城 在定州。汉置县,属中山国。光武封陈俊为新处侯,即此。

固城 ,在定州东三十里,相传禹治水时所筑焉。卿城 ,在定州。

乐阳城 在定州

唐城 ,在定州城北一十里。尧自唐侯而升为天子,此即其故都也。

鸡鸣台 在定州东南二十五里,按《图经》,“汉光武自蓟而南,舍宿于此。因地卑,筑台以居,鸡鸣而去,因以为名。”

闻鸡台 在定州。《南道志》云:“中山郡南有北台,盖即燕太子丹闻鸡处。”

廉台 在定州南七十里。廉颇为将时筑以练兵者,今因以名其村。

“阅古堂 ” ,在定州治后圃,魏公建,以绘古良守将之可法者六十条于壁,乃自为记与诗。“陋室 在定州” ,唐诗人刘禹锡所筑者。

喜雨亭 ,在定州城上,基址已废,有李之瀚《记》。“养真亭 ” ,在定州。庆历八年,王则叛真定,既诛,河北大名、定武、真定、高阳,为四路置帅,更命儒

臣以辑边备,魏公自郓州徙镇,各大兴方略,事无不自亲。尝有《题养真亭》诗:“所期清策应,不是爱精神。” 又云:“吏民还解否,吾岂苟安人。” 其志可见矣。

龙马池 在定州城南牧马厂。“宣德初,军人赵牛牧马其间,后产一驹,骨相奇异,时潜入水,良久方出,视其毛,下有鳞甲状,人皆异之。有司以闻,贮木匣,驰进,中道而毙,因瘗道左。” 金定兴城北有龙马冢槐堤是也。

近冢村 在定州。昔光武为王莽所逐,至定州,忽遇耕夫,令伏于沟内,以土覆之,得免。后即位访之,而耕夫已没,遂培土于冢以识焉。故今之近冢村,必曰“陵南陵北” 云。

众春园 在定州华塔寺。韩魏公为守时,尝为台池而园囿之,岁时与民同乐,故名。仍自为《记》与诗。

《雪浪斋 》在定州。苏文忠建,今在文庙后。《新城宫 》在定州。魏世祖置。

料敌塔 ,有二:华塔,定州治东;大塔,定州治南。开元寺中。僧令能创于宋真宗咸平四年,成于仁宗宣和二年。高十三级,围六十四步,洞门八面,铁幢四落,飞窦悬梯,俯眺百里。宋知州宋祁尝纪岁月于巅。洪武末,都督平安毁华塔,甃城堞,去幢为戎器,而独留大塔,以便防守。考诸《传》曰:“宋阴筑以望契丹者。” 其在真定、景州者,亦此故耳。今以“料敌” 名。正德己卯秋,武宗南征,驻跸于上,因洒宸翰于壁,过客往往登览,间有题咏焉。

《松醪赋》,草书 ,在定州。苏文忠于曲阳得松膏酿酒,自为赋,有石刻。

杜牧之诗,刻 《苏东坡书》,在定州。

《南香子词》,刻 。东坡著在定州。

王维《阴阳竹刻 》,“在定州。”

苏子美《千文草》,刻 在定州。

米芾书《淮南避暑诗》,刻 在定州。

《雪峰溥光》,字楷 ,在定州。

靖王冢 在定州永丰仓西,已为郡民蔬圃。知州倪玑开神道,仍树匾于前以志之。

阳城墓 ,在定州治东。

滕安上墓 ,在定州城外崔丘村。为元国子司业。

新乐县

“伏羲台 ” ,在新乐西十五里,碑字剥落,不可读识。

鲜虞亭 在新乐

春露亭 在新乐南四十里孔村。元祭酒苏天爵先陇在焉,因建亭为祭祀之所。

杜姑村 在新乐东十五里。宋太祖母生于此。今有遗址,故名其村。

洗儿池 在新乐伏羲台后,俗传伏羲生洗身之处,故名。至今流水红艳,草有赤光,名人游观,多留题咏云。

马谨墓 在新乐西四十里壁头村。历官都御史。

曲阳县

宕城 ,在曲阳西北十里,未审废置于何代,仅有遗址存焉。

“望岳亭 ” 在曲阳北岳庙中,新晴气清,登之可望见大茂山云。

观稼亭 在曲阳北城上。金大定中,不术鲁端仁建,有记。

贾岛洞 ,在曲阳县北六十里,世传岛隐于此,有石刻。

孟良寨 ,在曲阳嘉山绝顶。石磴岩峣,攀缘乃到。世传宋将孟良避兵之处,石磴井臼犹存。“四土山 ” 在曲阳北岳,庙垣四隅,高三丈,基围百步许,当时楼台也,今废而基址存焉。

插箭石 在曲阳插箭岭城南门外。相传为杨六郎插箭石翌于祠内,插箭岭以此得名。飞来石 ,在曲阳北岳庙内。世传以为大舜时有一月北巡狩,至曲阳,因阻雪柴望,大石飞坠帝侧,遂建祠焉。细玩之,有磨砻形。想此石飞时粗厉,后人磨砻以作美观尔。

晒甲石 在曲阳北四十里山畔。世传宋将杨六郎晒甲于此。

王子洞 ,在曲阳北七十里,山嵎间,有《商子碑》存。

《鬼尉像 》,在曲阳北岳庙昭福门壁,乃唐人刘伯荣笔也。毛骨森奇,神彩飞动,后之画者,莫能拟图,盖极古今之妙也。

“荒冢故丘 ” ,在曲阳,古人瘗玉之地。

考证

“万人冢 ” ,在曲阳东一里许。

《燕南奇胜 》四字,刻在曲阳少容山北崖高处,每字大数尺。时代及人无考。

“浮休” 字 在曲阳水窦岩石高处,乃张𬸦别号,偕东坡游此而书焉。

蔺相如墓 ,在曲阳北二十里,相如封前。邸珍墓 ,在曲阳东二里,有石卫尉,见存。甄顺墓 ,在曲阳东南三里。元知中山府。其子孙浃、全、大亨、荣焕,俱附葬于此。

甄果毅墓 ,在曲阳黄山后为唐将。

关王墓 ,在曲阳西南四里,有元张镛撰碑,其子孙思义、思镛俱附葬于此。

杨琼墓 ,在曲阳南二十里,为元弘农伯。有石仪卫,见存。

魏府君墓 在曲阳东南十里魏村,唐名宦魏知古父行览,赠河阳令,葬于此。有知古《自制志铭》,见存。

杨谦墓 在琼墓前,为元学士其弟内宰司空谌附葬于此。

行唐县

广武君宅 在行唐二十里史家庄,有《李左车墓》。

洗心亭 在行唐治西北。元时邑宰创为游息之所。夏月绿阴浓郁,士人每游观于中。有石刻元《孛木鲁翀》诗。

左人亭 在《行唐》西北四十里。

中人亭 在行唐西四十里。赵襄子使新穉穆子攻翟左人,即此。

许由隐处 ,在行唐西北三十里。许由畽弃瓢岩、洗耳溪、《巢父答问碑》,俱在箕山。

玉皇降真处 ,在行唐上方村,旧传为玉皇修真之地。宋时敕修庙宇,白石刻像。后庙毁,像存。古为“上方” ,今讹为“土房。”

故郡城 ,在行唐北三十里。古泜州以此城聚军为应援。旧传城下有石狮子,石牛作妖,掘城之半,将狮牛碎之,今有城基存焉。又谓“误军城” ,因应援失误故也。未知孰是。

洗墨池 在行唐滋羊村,晋王几之兄弟三人读书处。凿水为井,洗墨有池,井池俱存。今名其乡曰“甘泉”云。此恐因王羲之讹。羲之在会稽,晋时未闻有王几之,或古人有此,未必晋人,存疑可也。

饮马池 在行唐东庄头村。相传唐尉迟敬德留守时开凿饮马处。今池上有鄂国公庙。玉女塘 在行唐寓处里。汉元帝时有“天渊玉女” ,即此。

蒲氏冢 在行唐西北三十里,高陵社杨家庄西玉女山上。

许由墓 在行唐箕山上。又河南、平阳二府,皆有箕山,山上亦有由墓。

却縠墓 ,在行唐西北四十里城寨村前有石刻“晋大夫却氏之茔。”

邸亨墓 ,在行唐西一里许。

冀州

育县城 ,在冀州。耿纯载“木随世祖奉迎于育” ,即此。

信都故城 在冀州东北旧城内,汉为附郭属县,历代因之。洪武六年省入州,遗址见存。扶柳城 ,在冀州西南六十里。汉县,即刘植据以迎世祖处。其地有扶泽,泽中多柳,因名。辟阳城 ,在冀州西三十五里。汉县,属信都国。后汉省入信都县。

桃城 ,在冀州西北四十五里。汉县,属信都国。后汉省。

武阳城

安城 在冀州。《后汉书》信都有此二城,今未详所在。

泽城 在冀州。隋十六年,分长乐置泽城县,大业初废。

“思元堂 ” 在冀州。金路铎在台谏时,言事除名,还乡置此,今毁不存。

“养正堂 ” :在冀州治内,宋鲁有开建。

“细香轩 ” 在冀州。金路铎置,有诗。

“清隐轩 ” 在冀州治东,隐士张凤翔筑,学士莆田林文有诗。

百花楼 在冀州治南。《一统志》:“在东北,宋时建,高百馀尺,上置钟鼓,壁绘百花,因名。”

“华阳亭 ” ,在冀州,稽康夜学琴于此。

辟阳亭 在冀州东南三十里。《水经注》:“汉故渎东北经辟阳亭” ,即此。

避暑亭 在冀州西郊,宋州守鲁有开建,取河朔“避暑饮” 之义。按:汉袁绍为冀州刺史,光禄刘

松镇此。绍盛夏与松饮,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 自此始,今废。

石塔 有四:一在冀州东武安王庙内,宋乾德三年建,上刻石幢子记;三在开元寺。

周德帝陵 ,在冀州城外。帝名肱,宇文周武帝祖平齐之后,改葬于此。

“张耳墓 ” ,在冀州城南门外。

尉迟公墓 ,在冀州城西尉迟堰下。唐鄂国公路伯达墓 ,在冀州城西北十八里南庄村,为金刑部侍郎,其子路铎附葬于此。

冠中丞墓 ,在冀州南庄村,仕元名不可考。吴泽墓 ,在冀州城西三里。为元渤海郡侯。李沂墓 ,在冀州城西二里,为元陇西公达鲁花赤。那海公墓 ,在冀州城西北四十里零藏口村。

南宫县

“驻跸亭 ” 在南宫。光武巡河,行至南宫,遇大风即止。

南亭 在南宫。汉光武尝遇大雨,引车入道旁客舍,冯异抱薪,邓禹对灶,燎衣而去,即此。堂阳城 ,在南宫西南二十里,汉县,晋改蒲泽县。宋元丰初,省入南宫。元徙治于新河。

“定觉塔 ” 在南宫旧城内,唐贞元所建。

扁鹊村 ,在南宫西三里。《史记》“赵子疾,五日不知人,使扁鹊治之,因赐田四万亩于此。” 山下有元博士康继礼碑。

丹朱冢 ,在南宫西北五里,有土冢,俗名“侯冢。” 白圭墓 ,在南宫东南十里白塔村,历兵部尚书。

张昌龄墓 ,在南宫西北七里,旁有古刹石佛寺内唐进士有碑文可据。

张都督墓 在南宫东南七十里崔村营。宋岳飞有《紫岩张先生北伐诗》,即其人。

晁将军墓 在南宫东南六十里高庄村,至元庚寅立。今石器碑文俱存。

新河县

新河废县城 在新河西三十里。

孔将军墓 ,在新河南二十五里,有碑记。颜良墓 ,在新河南二十里。

枣强县

棘津城 在枣强境内,《左传》“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 ,即此。见《寰宇记》。

“煮枣” 城 ,在枣强。

广川故城 ,在枣强治东三十里。汉置县。复阳故城 ,在枣强西南十八里。汉高帝封陈清为侯,即此。

雍氏耶城 ,在枣强县东北三十六里,即高堤是也。

索卢故城 ,在枣强。后魏太和十八年,分广川县地置索卢县,即此。

卖浆台 在枣强北十八里李仓口村,故址存,俗传“太公卖浆于此。”

郑元帅祠亭 在枣强。元至元间立,碑文剥落,亭见存。

“董子里 ” ,在枣强东三十里广川城内,即董子下帷讲诵处。

姚弋仲故垒 ,在枣强即县之外城,乃羌首姚弋仲所筑。

武邑县

观津城 在武邑东南三十里,即六国赵邑。乐毅封于此,号望诸君。汉为县,属信都,后省。马回台 ,在武邑城东北五十里本村。昔齐攻鲁,至其郊,见一妇人抱侄弃子以避军。齐将至,问其故,妇曰:“弃子割私爱,抱侄存公义。” 齐将曰:“鲁未可伐。” 班师而还。鲁君知之,旌为义姑,因筑台以识之。东一里有墓存焉。

窦冢 ,在武邑东三十里。汉文帝窦后父青,隐身渔钓,坠渊而死。景帝立,后为太后,遣死者填父坠处起大坟,民号曰“窦氏青山。”

晋州

旧鼓城 在晋州治西,因改县为州,空闲其址。洪武四年间,创建城隍庙宇,庙中有前知县著《遗爱碑》。

临平城 在晋州

真乡城 在晋州

曲乡城 在晋州

京观 在晋州废鼓城县七里。后汉皇甫嵩攻黄巾贼张角弟宝于下曲阳,获首十馀万,于此筑为京观。

《留箭》。请帮助识别此字。营 在晋州南五十里。故老相传,“昔汉光武皇帝为大司马日,与王郎交战,师行至晋

境,道遇伏兔,引箭射之,兔带矢而遁,奔追里许,遽失其踪。觅至于浮屠,但见其镤。请帮助识别此字。中于小碑,遂驻营。后以碑刻佛,因号射兔处曰“石佛兔”,其营曰“留箭”请帮助识别此字。营其浮屠曰“留箭寺。”其碑无文,高五尺,广二尺,其矢镞入石数寸,动摇不脱,近岁甫朽,其迹如旧焉。按佛法始于汉明帝光武时安得佛寺浮屠俗传之谬谈“昔阳亭” 在晋州。

白果塔 在晋州西三里许。自宋元相传,塔下有一古井,泉水涌汎,常为民患。时有游僧号“白果道人” ,驻于井旁,因化砖甃塔而压其患。塔座四方,高广约有数丈馀,其中空虚,圆如覆钟。内凿一石佛,身长八尺,饰以金碧,立于井上足,铁镌道人出处,岁久剥落,莫考其颠末。外台座上甃以莲葩三层,高一二寻。常有鹳巢其顶,自生自育,经年如故。宣德八年,知州顾谟捐俸重为修饰,至今居民无患,恒怀道人之德。

鼓聚 在晋州西。《汉书》“晋荀吴灭鼓昔阳亭” ,即此。

“护国昭惠王墓 ” ,在晋州南三里许。《事迹》不可考。

纪信墓 ,在晋州东一百五十步。故老相传,“即汉将军纪信冢。”

魏徵墓 ,在晋州南五里许。

安平县

刘秀庄 在安平治东北二十五里。西汉光武寓此,遂以是名之。

护驾林 在安平北七里。昔汉光武遇王郎之难于此,诸将拥护得免,遂以名之。

仙台 在平安北一里。台上建圣姑庙塑像,座下有井,盖姑尝汲水处,人以手探之,即得其井焉。

谷丘亭 在安平治西。汉为县。王莽为“广望亭” ,后又改为“博陵亭。” 晋诸葛恢封陵亭侯,取此。遗址尚存。

广望亭 在安平城西,即汉旧涿县。王莽曰“广望亭。” 高帝六年,封鄂千秋为安平侯,即此。崔实墓 在安平治西。

李百药墓 ,在安平治东北。为唐散骑常侍张凤墓 ,在安平东南十里,历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李贤撰碑。

饶阳县

光武城 ,在饶阳西南三十里。相传汉光武征王郎时筑。

饶阳故城 ,在饶阳南五里。土城遗迹犹存。其民之止居者,名曰“故城村。”

鲁口城

上方城 ,在饶阳城东十里,其台高四丈,周围五里,上有“龙母祠。”

《花台 》在饶阳西北一十三里,台高五尺,每春有群花盛开,俗传其萼异常,因名。

冯母庙址 在饶阳治西。相传:汉冯异从光武,其母嘱之曰:“汝今尽忠,莫思尽孝,我宁死。” 遂自缢。后建庙祀之,今神宇毁而址存。

商王墓 在饶阳南十八里胜史村。昔有掘井者,见其墓门题曰“商王墓” ,遂废其井,而终不敢掘。其旁有商王庙。考汤居亳,盘庚后,虽迁徙无常邑,而废其地。云商王者,未知何代也。

武强县

武遂城 ,在武强北三十里《沙》。请帮助识别此字。村有遗垒,规模弘敞,乃秦汉时所建。

武强废城 在武强南五里许。城垣在焉,因名村曰“旧城。” 邑人有崔和者,养担生蛇而陷其地。弘治间,乡人田氏穿井数丈,深犹见砖砌八字墙及甬路,而陷城事益信然矣。

状元旧宅 在武强永固门外,基址砖砌俱存。其地前襟沱水,背负古堤,草木夭乔,甲于他景。今为《山川坛》。

李元帅宅 在武强二十五里,旧名为“五帅村” ,今遗址尚存。

平都村 在武强县城东,仅一舍。明成祖靖难师起,与守将指挥平保战败于此,故名。

郎子头村 在武强东北三十里,有村曰郎子头者,父老相传,乃汉光武追斩王郎于此,故名。李元帅《英异碑》云:“即刘文叔避王郎之处也。” 未详孰是。

五帅遗墟 在武强城东北二十五里,即李元帅祖居。

小营 在武强东北三十五里。金末元帅南略,陆太子下山,只得屯营于此,以困河间,即李春元帅纳款之地。

“丰盈故仓 ” 在武强东南“古堤” 上,山东、河南等。

处运纳粮草兑军。国初因滹沱河水之涨,迁于真定。今瓦砾尚存。

罗城鞈鞳 在武强西门城外里许,有土兵,世皆以此名呼之,其故不可晓矣。又闻前辈长者言,其处即江尚书墓在焉。

古堤 在武强。四面皆有古堤,以护围城池,虽历风雨陵谷变迁,而其高阔犹不减数丈。郎君渊 ,在武强。昔有邑人行于途,见一小蛇,疑其有灵,持而养之,名曰“担生” ,长而噬人。里中患之,遂捕系狱。担生负而遁,邑沦为湖,县长及吏悉为鱼矣,谓之“郎君渊。” 县沦之日,其子东奔,又陷于此,故名之。

李春墓 在武强北三十里林东村。生而英勇过人,元皇庆间,为东武州节度使,兼行元帅事,功业可录。卒葬于此,有碑见存。

皇甫兴墓 在武强西北皇甫村。兴先人为汉冀州刺史,故为郡人,历河阴太守,卒于开皇中。葬于咸通之三年。铭阴云:“吾葬后一千三百年,被王洛州发之。” 嘉靖七年,果被王姓小名洛州者发其墓,无所见,止得铭石弃诸野。知县张相闻而异之,使人收其石,至县,文字楷书,晓然可读。及后知县马充始返葬故处而封之。寻被水冲出。深州民移置逯村庙前。今尚在云。

呼延瓒墓 在武强皇甫村。相传瓒,宋时武臣,年八十八以寿终,葬于此。

李元帅墓 在武强东北三十里林东村,其名不可考。

刘幽求墓 ,在武强城北石洼。为唐仆射马待制墓 ,在武强北十二里马家庄,其名不可考。

牛状元墓 ,在武强治西,距城里许夹旷村。《赵州》

平棘城 ,在赵州三里。置县,属常山国。隋赵州治此。

旧栾城 ,在赵州西北一十六里。春秋时,栾武子所封之地。

宋子城 ,在赵州东二十五里。秦高渐离匿作于宋子,即此。汉为县。隋省入平棘。

何屯营城 在赵州西北二十里,创始莫考。“宝经堂 ” 在赵州城内。元太常院判杨静适先生所建,岁久倾废。

冯唐宅 在赵州城南三里故城内,今废。望汉台 在赵州治南。汉名将耿纯筑此以望光武。宋云骑尉鲁百能撰铭。

十万垒 ,在赵州南一里。《寰宇记》及《唐郡国志》云:“汉安帝永和间,命朱宠将五营兵屯孟津,诏魏郡赵国恒山中缮作坞垒六百一十二处” ,此其一也。

空明洞 ,在赵州知州公廨北。嶙峻奇怪,孔窍相通。石上古有镌刻“空明洞” 三字,故名。

李左车墓 ,在赵州西八里宋村西林寺内。及《查定志》在曲阳南牧山之阳,并存之。

廉颇墓 ,在赵州东二十里郭里村。

耿纯墓 在赵州东二十五里龙化村。弘治九年,知州张清立祠墓前。

赵总管墓 在赵州西北苏村,有《记》存。

孙史君墓 ,在赵州东南。冯公卿,号“大师。饶阳王”,名不可考。此条恐多讹字。

王诏墓 在赵州东南五里故城村,历南京兵部侍郎学士李东阳撰“碑。”

王珩墓 ,在赵州西南三里蔚家庄,历户部侍郎、太子太保石珤撰碑。冯唐墓 ,在赵州南二十里沙河店。

柏乡县

石人指路 ,在柏乡县十五里铺西。《野史》云:“汉光武夜至赵州南,迷路,闻人语,问而弗应,见二人立于旁,拔剑斩之。其一急走去,熟视之,乃石人也。”

古鄗城 在柏乡北一十里,《春秋》晋鄗邑。汉光武改高邑县为冀州治,北齐移县治房子城东北界。

柏乡旧城 在柏乡西南十七里,即汉旧封柏乡侯处。

“《坚镡》墓 ” ,在柏乡北二十里固城镇西。为汉合肥侯。

焦旭墓 ,在柏乡东南十里南鲁村,为隋内史隆平县。

象城 ,在隆平北三十五里。按《赵记》“舜弟象尝居于此。”

广阿城 ,在隆平东十里。汉县,后省。

隆平故城 在隆平东。宋大观间,城为水患,遂

移今治

思贤堂 在隆平治西。宋宣和间,县令孙易建堂。

任敖墓 ,在隆平东四里。汉高帝时为御史大夫,封广阿侯,葬于此。

唐祖陵 在隆平南十五里。唐元和十三代祖宣皇帝葬此。隋义宁初,冢上尝有五色瑞气。高祖启运,号曰“建初陵” ,命官居守。每岁春秋,公卿祭谒。今石器尚存。

高邑县

房子城 ,在高邑西南一十五里。汉为县,属常山郡。今俗呼其地为“仓房。”

《禾成亭 》在高邑。王莽所建。

《观星台 》:在高邑,遗址尚存。邑民登玩,为一方之盛迹。

干日塔 ,在高邑西南隅。僧人怀恭于靖国元年兴工,至正三年落成。共十层,高二十馀寻,下压厚土,上插青霄,鹳鹤飞禽多巢于其上,为一方名塔。“建中靖国” 乃宋徽宗年号,至元之至正,将二百年矣,僧人怀恭或倡之,他人成之耳,当有错讹。

临城县

回车城 在临城

鹁鸽井 在临城西北二十里。按《碑记》云:“西楚霸王项羽引兵追汉高祖,高祖避难井中,有双鸽集井上,追者不疑,遂得免。”

百畅亭 在临城西一十里。古为侯国建此,今俗名“百畅城” ,盖讹也。

赞皇县

坛山篆岩 在赞皇,有周穆王所篆“吉日癸巳” 四字刻石,有剑拔弩张之状。

李左车城 ,在赞皇一十里,永丰社回车村所筑,遗址尚存。

环山亭 在赞皇治后,有张思梁《束叟石记》。“韩信拜将台 ” ,在赞皇县城南永丰社回车村北。世传韩信解李左车缚,东向坐,师事之,问以伐燕齐之策,遗址尚存。

平泉庄 在赞皇邑一舍许,乃李德裕游息之所。周围十里,堂榭百馀楹。奇花异草,珍松异石,靡所不致。尝自作《记》云:“鬻平泉者,非吾子孙以一石一树与人者,亦非佳子弟也。” 元末兵毁,址尚存。凌庠诗:“唐相家山属赞皇,平泉花木竞芬芳。遗言不许儿孙鬻,感慨于今旧址荒。”

虎寨 在赞皇,佥事郭从道有诗。

“定花盘 ” ,在赞皇,贵州佥事郭从道有诗。“佛景洞 ” ,在赞皇东王俄村东佛景山,有古人所撰笔迹存焉。

《九女峰 》,在赞皇。相传有九女修道于此,故名为《善。最乐篆 》,在赞皇明伦堂西壁,惺惺子书。《福寿篆 》,在赞皇戟门东,惺惺子书。

宁晋县

廮陶城 ,在宁晋南二十九里。汉置县。

沥城 在宁晋东,乃小堡。城下薮泽,周回百馀里,中有鱼藕菱茨之利。每岁饥兵荒,土人赖以全活者甚众。金末,王义率众保此。

大陆城 在宁晋东南十里鱼台村。本汉广阿县,隋改大陆,或曰“封城。”

尧台 在宁晋东二十里尧台村,见《隋图经》。杨城 在宁晋,今城旧址周回十有馀里,似非邑治。张孟友人朱瑶修垣所获。隋大业间志石曰“杨城” ,与南曹曹都督《魏孝昌间碑志》杨城相应,此固杨国之故城矣。

薄落亭 在宁晋

县北乡 在宁。晋、唐、宋皆曰“尧城” ,金、元皆曰“唐城。” 以“唐尧” 名乡,其必有城址可以取义者耳。今时堙没不可见矣。或云在唐丘村西。

廮遥 在宁晋。李怀仁《记》云:“晋称杨国,魏曰廮遥。封城旧址,尚带常山,历乡馀基,还分钜鹿。由是推之,其在廮陶附近,自有二城基址。今时堙没,不可复见。” 后人不察古碑,移向今治,遂指鱼台者为封城,历者为历乡,恐非。

杨骏墓 ,在宁晋北塔冢村。“武帝杨太后之父曹都督墓 ” ,在宁晋南曹村东。

曹彬祖墓 ,在宁晋三十里延台村,光献后之父。

张天翼墓 ,在宁晋西二里谷家庄。前为元节度使,有学士王磐撰碑。

王忱墓 ,在宁晋城北下王村西。为元参知政事。

“《段德隆》墓 ” ,在宁晋北五十里羊丕村。为元总管。

黄锡墓 ,在宁晋西三里东南汪村。尝为“宋三”

部尚书

董铨墓 ,在宁晋东南汪村。为元京兆尹,其弟郡军董铉附葬于此。

陈祐墓 在宁晋北陈村东二里。为元宣慰使。其弟天祥、孙思谦俱附葬于此。

荆国纲墓 ,在宁晋东北十里荆里庄村,为元廉访使。

张爵墓 ,在宁晋东南十里于薹村,为元总管刘参头墓 ,在宁晋东八里南曹村东,有碑。宣穆皇后之侄,为魏廮陶令。

孙瓒墓 ,在宁晋西三里,为元户部尚书曹鼐墓 ,在宁晋东南四里洨水上。历吏部侍郎,兼内阁学士。

曹瑞墓 在宁晋西北一里曹村。历佥都御史、深州。

陆泽故城 在深州东北五里许。唐置深州,自饶阳徙置陆泽。五代末,自陆泽徙静安。永乐间,又徙今治。

博陵故城 在深州,汉桓帝父蠡吾侯所葬地,今在蠡县治东二里。按《汉史》,桓帝父翼,安帝分蠡吾县侯之曰都乡侯,寻改蠡吾侯。后质帝被弑无嗣,桓帝入即帝位,追尊父翼为孝崇皇帝,陵曰博陵,又置蠡吾郡。初属中山国。汉末,罢还安平。

紫金山 在深州北五十里,即宋人捍水堤。岁久颓废,惟存二阜,巉然屹立,俗呼“紫金山。” 静安故城 ,在深州南二十里,宋时置广陵李村堤 ,在深州。

下博故城 在深州。汉信都国属邑。五代周移深州治下博,今在治南二十五里。宋废陆泽,改下博曰静安,仍隶州,州领静安、安平、饶阳、束鹿、武强五县。洪武初,省静安县,以州自领其地,领县一。永乐十年,避涨水,自静安徙今治。

文瑞堂 在深州陆泽。世传唐张𬸦为儿时,梦紫文大鸟止其庭,大父曰:“吾闻紫文𬸚𬸦也,若壮,殆以文章瑞朝廷乎?” 遂命名。𬸦为学士,果以文名。州刺史匾其堂曰“文瑞。”

清凉境 在深州。《图经》曰:“在郡之右,茂林修竹,石罅清泉,略无尘暑。旧有寺宇,今存其塔。” 孝义乡 在深州大冯村。五代时李自伦六世同居,故名其乡曰孝义乡。

凌消村 在深州城东北四十里。世传汉光武追王郎于此,奔驰至滹沱,不得渡。王霸诡言冰坚可渡,渡未毕,其冰复解,因名凌消。有《广陵石宇》诗:“村落人家起曙烟,凌消危渡至今传。时清未用追陈迹,禾黍秋风见野田。”

芜蒌亭 在深州城外滹沱之滨,今隶饶阳县界,即汉冯异进豆粥于光武处。嘉靖二十三年,巡按御史胡汝辅兴复故亭。

吴庄新市 在深州

石象村 在深州西北一十五里,昔传有石象载佛自五台浮《滹沱》而来,远近人力莫能举。深人迎之建寺,因名“石象村。” 今寺废。

李自伦墓 在深州“冯村孝义里” ,累世同居《衡水县》。

空城 ,在衡水西二十里,遗踪四十里馀。孔贤庄 在衡水西北七里,有唐孔颖达墓,故名。继子忠,孙惠元,世称“三世司业” ,见《唐史》,有于志宁撰碑。

盖村 在衡水东南,有唐盖文达墓,故名曰盖村。其宗人文懿亦以文学显达,号“二盖。”

宝云塔 在衡水,砖甃高十馀丈。孔颖达墓 ,在衡水西北五里。颖达仕国子祭酒,冢不甚高,但冢前数尺之内,寸草不生,是其异也。有元大德七年县尹袁纬碑记。又按《唐史》,颖达陪葬昭陵。未知孰是。

盖文达墓 在衡水县东南三十里盖村。达仕至蜀王太傅,有贞观二十八年于志宁撰《记。宝》云:“古钟 在衡水寺中,上造唐贞元六年,今谯楼钟是也。”

萧真墓 ,在衡水西北一里,为元总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