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四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四十九卷目录
宣化府部汇考一
宣化府建置沿革考
宣化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宣化府星野考
职方典第一百四十九卷
宣化府部汇考一
编辑宣化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宣镇志合载
编辑本府
唐帝遭洪水,天下分绝,使禹平水土,还为九州,时地属冀。虞帝肇十有二州,一曰幽州,置牧时地属幽。夏王受禅,执玉帛者万国,乃复为九州,地归冀。商王当夏之衰,诸侯兼并,既受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地仍属冀。周武王分天下为九畿,成王复曰九州,掌以《职方氏》,时属幽境,介北裔。赧王时,燕置上谷郡,筑长城制之,至燕王喜八年,割山后地与赵相易。二十三年,赵又攻拔三十城自广。秦始皇二十六年既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其一上谷,汉高帝五年,分上谷郡地为涿郡,各置郡守。〈关南曰“涿” ,北曰“上谷。” 〉武帝元封元年,分天下为十三部,郡属幽州。部更郡守为太守,其属县治以令。县曰《沮阳》。〈今保安卫〉《泉上》。〈今怀来陂泉北〉《潘》。〈今怀来卫〉军都。〈保安东南后移昌平〉《居庸》〈今为关〉《雊,瞀》。〈今镇城北〉《夷舆》。〈今怀安卫〉宁。〈今永宁北云州东〉昌平:〈今隶顺天〉广甯。〈今隆庆州〉涿鹿。〈今保安州〉《且居》。〈元开平地今弃境外〉茹。〈弃兴和地〉女祁。〈今云州北〉下落。〈今镇城〉又置阳原。〈今顺圣西〉正陵。〈今万全左右卫〉代。〈今蔚州卫〉广昌。〈今置千户所〉别属代郡。孺子婴居摄三年。王莽篡汉,改《上谷郡》曰《朔调》,改太守曰大尹,及改上谷诸县名。〈夷舆曰朔调亭沮阳曰沮阴泉上曰塞泉潘曰树宁曰博康广甯曰广康涿鹿曰抪睦且居曰久居茹曰谷武女祁曰祁下落曰下忠〉光武建武十五年,复为上谷郡,置守,寻徙吏民居庸东避匈奴,增调屯兵备之。二十六年,归所徙吏民,以昌平、居庸南属广阳。〈今顺天府〉“其泉、上夷舆、且居、茹女祁”并省。馀八县存治以令。献帝建安十八年,以羌兵大扰,吏民流散,省幽、并为一,复属冀。二十五年,魏曹丕初篡,经略边土,更分幽、并属幽。晋武帝太康元年,分郡地置广甯郡,以沮阳、居庸县属上谷,下落涿鹿县属广甯,馀为镇,分属怀帝永嘉五年,上谷广甯民以幽州刺史王浚谋逆,归并州刺史刘琨于中山,于是浚伐琨,归其民。愍帝建兴二年,石勒袭浚杀之,以尚书刘翰行幽州刺史事,置诸守令还翰,乃以二郡归段匹䃅。成帝咸和四年,后赵石勒破匹䃅,郡降赵。穆帝永和六年,燕慕容儁破赵幽州,遂迁郡人于徐,无帝奕。太和五年,秦苻坚伐燕灭之,郡降秦。孝武帝太元元年,秦慕容垂叛,自号后燕郡,降燕。二十一年,魏王珪攻燕上谷、广甯二郡,降魏。宋顺帝昇明三年,魏合上谷、广甯为东燕州,改其县下落曰“文德”,阳原曰“长宁”,馀仍旧。陈武帝永定二年,齐改东燕州为北燕州,置长宁、永丰二郡。〈涿鹿西属长宁东属永丰〉隋文帝开皇七年,名易州为上谷郡,省北燕州,以诸县属涿郡,寻增置油云、阳寿、开阳三县附焉。唐高祖武德元年,改郡称州。七年,高开道诛,遂改“怀戎。”〈怀来〉复为北燕州。太宗贞观八年,复改北燕为妫州,其武州西没于突厥者咸取之。属河北道。元宗天宝二载,改妫州为妫川郡,以山后诸县属。穆宗长庆二年,改妫川郡复为妫州,领县一:怀戎。改涿鹿为新州,领县四:永兴、矾石、龙门、怀安。改广甯为儒州,领县一:缙山。俱置刺史。属卢龙道。寻改属河东。武宗会昌年,置山北八军:武州曰雄武,新州曰武定,妫州曰清平,儒州曰缙阳,长宁曰横野,蔚州曰忠顺。其彰国、顺义二军,西属应朔,统置团练使。昭宣帝天祐十一年,契丹入寇,武、新、妫、儒州以次陷,遂改武为归化州,妫为可汗州,新为奉圣州,馀仍旧。宋真宗祥符七年,契丹置奉圣、蔚转运使。天禧三年,契丹分归化地置德州下刺史。〈今万全左卫地〉领县:“宣平。”〈今张家口堡〉怀安《天成》。〈成今作城在怀安西改属大同〉威宁。〈今左卫西北〉置北安州、兴化军。〈汉女祁县地今云州东二百里〉上刺史领县:“利民。”〈汉且居〉置弘州博宁军,下,刺史。领县:永宁。〈即顺圣西川非今永宁也〉顺圣。〈今顺圣东川〉仁宗景祐三年,契丹置兴州中兴军,领县:宜兴、兴安。〈俱汉女祁地元属兴和路〉徽宗宣和四年,金陷契丹旧武、新妫儒、蔚州,因寻盟,以其地归宋。宋筑固疆堡守之。六年,复陷于金。高宗建炎二年,金改弘州博宁军为保宁,寻废军存州,领县仍二。其永宁改曰襄阴,顺圣如故,其镇曰阳门。〈贞祐二年改县今怀安地〉大罗孝宗《干
道三年金改归化州为宣化州,领县《宣德》。〈倚郭。今镇城。〉《柔远》。〈在德胜口即今万全右卫〉寻省德州,以所属县来属。光宗绍熙三年,金陞柔远县为抚州,置上刺史。至承安二年,升节镇,名镇宁军,领县:《柔远》《集宁》。〈今怀安西北〉《丰》利。〈今兴和弃地〉威宁。〈怀安东北〉仍置《昌州》。〈即荨蔴林今讹为洗马〉并宝山县。〈今八宝山〉来属。宁宗嘉定二年,金陞奉圣州为德兴府,置尹,领县:《德兴》〈倚郭更永兴名〉妫川。〈今怀来卫〉《缙山》:〈更儒州名〉《望》云:〈今云州〉矾山:〈今矾山堡〉割宣德之龙门县属。五年,“元陷宣德,改宣宁州置山东路总管府。”理宗景定元年,元陞抚州为“隆兴府”,割宣德之怀安、天成、高原、〈改柔远县名〉三县属名:兴和路,置宣慰司。升桓州为开平府,割兴州之宜兴、兴安二县属名,上都路,置留守司。四年,元陞宣宁州为宣德府,领县三:“宣德、宣平、顺圣”,仍以蔚州并县来属,隶上都路,罢总管府。度宗咸淳元年,元降德兴府复为奉圣州,隶宣德府。元成宗大德八年,置松州,领县松云。置宁州,领县宁。置源州,领县隆兴。〈废隆兴府〉俱属上都路。〈后宁源州县废松云存今俱在口外〉仁宗延祐二年,升缙山县为龙庆州,并割上都之宣德府及所属州县,隶大都路。泰定帝泰定二年,以宣德府复隶上都留守司。顺帝至元四年,以地震改宣德府为顺宁府,奉圣州为保安州。明洪武元年,命大将军徐达取大都,元主如开平。“二年,征虏将军常遇春兵至开平,都督汪兴祖兵至兴和,元主乃奔应昌”,遂取之,因置开平卫指挥使司,兴和、怀来俱守御千户所。三年命平章汤和取宣德,参政华《云龙》取云州,左副将军李文忠取应昌。〈今在口外〉诸郡县皆附,因徙其民如居庸关。诸郡县废,特遣将卒番守之,名《宣德》曰“宣府。”二十六年,置宣府前、左右三卫,于宣德;置万全左右二卫,于宣平;置怀安卫于怀安废县,俱领以指挥使。并开平、兴和、怀来卫所隶北平都指挥使司。永乐十一年,置隆庆州。〈即元龙庆〉及永宁县。十二年,置保安卫于废州,置美峪守御所于美峪,〈在保安南〉十三年。复置《保安州》。〈后于州北二十里城灅家站移卫并美峪所治焉〉置永宁卫附县郭。置保安右卫,治顺圣东城。十六年,改怀来所为卫,革北平都指挥使司,诸卫所直隶京师。二十年,弃兴和,徙其守御所附宣府。宣德五年,徙居庸关。隆庆右卫附怀来,隆庆左卫附永宁,割大同之蔚州卫及广昌所来属。弃开平,徙其卫治独石。六年,置龙门卫于废龙门县,置龙门守御所于废县之东庄。
皇清康熙三十一年,巡抚直隶右副都御史郭世隆。
疏言:“宣府向设镇、道,复设十卫、六厅及各营弁,分理钱粮驿务。然厅员限于佐贰,营卫皆属武弁,予以临民,不特所用非其所长,亦且政多扞格。各卫既无漕运、屯田之责,以武弁而膺民社之寄,征粮之责,与官制终有未协。宜裁六厅、七卫,改设一府、八县,庶文武均有职守,军民知所适从。” 下九卿会议,如其所请奉。
旨允行。以宣府镇为宣化府。倚郭为“宣化县。”《顺圣西》
城为西宁县,《万全右卫》为万全县,《怀安卫》为怀安县,《蔚州卫》为蔚县,《怀来卫》为怀来县,《赤城堡》为赤城县,《龙门卫》为龙门县。
宣化县:〈附郭。〉
按《畿辅通志》,“周《职方氏》属幽境,为北燕地。” 春秋北燕地。战国属燕上谷郡。秦上谷郡地。汉置下落县,属幽州部涿郡。东汉建武间,复改涿郡为上谷郡。献帝末,省幽、并为一,复属冀。晋改为镇,后为冯跋所据。南北朝后魏改名文德县,属东燕州。北齐改东燕州为北燕州。隋属涿郡。唐升为武州,仍置县,属河东道。五代后唐仍武州。后晋以州赂辽。辽初改名归化州,后分置德州。金天眷初,改名宣德州,属大同府。大定中,改名宣化州。元初改名宣宁府,寻改为山东路总管府。中统初,改为宣德府属上都路。至元中,以地震改名顺宁府。明洪武二十六年,置宣府前卫附郭宣府镇城,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皇清顺治十年,省宣府左右二卫及兴和所。康熙七
年,裁万全都司俱并于宣府前卫。三十二年、改为《宣化县》
赤城县
按《畿转通志》:《上古地里志》:“古诸侯蚩尤所都之地,辽属北安州兴化军,金属桓州威远军,元属上都路开平府,明宣德间置堡,隶宣府北路。”
皇清隶宣府上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为“赤城县。”
万全县
按《畿辅通志》:“汉正陵县地,唐属河东道,辽属德州。金柔远县,明昌三年,升为抚州。元属宣德府。明洪武二十六年,置万全右卫,属万全都指挥。”
使司。成化十年,分隶宣府西路。
皇清因之。康熙三十二年,改为“万全县。”
龙门县
按《畿辅通志》:“唐龙门县,属新州,辽属归化州。金属宣化州,元省入宣平县。明宣德六年,置龙门卫,属万全都指挥使司。宣德四年,分隶宣府北路,万历十八年,改隶宣府中路。”
皇清顺治六年,省金家庄、三岔口、隆门关三堡并于
龙门卫,十三年,裁中路,并隶宣府下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为龙门县。
怀来县
按《畿辅通志》:“周春秋北燕地。战国燕上谷郡地。秦上谷郡地。汉置潘县,属涿郡。东汉属上谷郡。晋改为镇。南北朝后魏属东燕州,北齐属北燕州。隋属涿郡。唐改名怀戎县,属北燕州,后改北燕州为妫州。辽改为怀来县。金、元俱因之。明初废县置守御所。永乐十六年,改为怀来卫,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成化五年分隶” 宣府东路。
皇清顺治十六年,省延庆右卫并于怀来卫,仍隶“宣。”
府东路,康熙三十二年,改为怀来县。
蔚县
按《畿辅通志》:“周幽州境,春秋属晋地。战国赵地,属代郡。秦置代县,属代郡。汉代县属代郡,东汉属代,末废。晋属代。南北朝后魏置灵丘郡,后周兼置蔚州,隋废。唐复置蔚州治灵丘,开元徙治安边,更为安边郡,会昌间更为忠顺军。辽忠顺军。金蔚州治灵仙县,属宣化州。元属宣德府。明洪武初属大同府,宣德五年改” 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成化二十年、分隶宣府南路
皇清因之。康熙三十二年,改为《蔚县》。
西宁县
按《畿辅通志》,“《周职方氏》属幽境,为北燕地。春秋北燕地,战国属燕上谷郡。秦属上谷郡。汉置阳原县,属代郡。东汉献帝末,省幽、并为一,复属冀。晋太康初,更阳原县为镇,属上谷郡。南北朝后魏太和元年,更阳原为长宁县,属东燕州。北齐天保九年,更为长宁郡,属北燕州。隋属涿郡;唐天宝初属妫川郡,会昌间更长” 宁为横野军。辽开泰三年,置弘州博宁军,领县曰永宁,倚郭。金改弘州博宁军为保宁军,寻废军存州,改永宁为襄阴。元弘州襄阴县。明革州县为顺圣西城,隶宣府南路。
皇清因之。康熙三十二年,改为西宁县。
怀安县
按《畿辅通志》:“汉彝舆县地。唐置怀安县,属新州。辽怀安县属德州。金省德州,以县并属宣化州。元属兴和路。明洪武二十五年,置怀安卫,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成化十年,分隶宣府西路。”
皇清因之。康熙三十二年,改为《怀安县》。
延庆州
按《畿辅通志》:“上古缙云氏所都。周、春秋、战国俱属燕。秦属上谷郡。汉置广甯县,属涿郡,武帝以郡属幽州部,东汉复改涿郡为上谷郡。献帝末,省幽、并为一,地复属冀。晋武帝分郡地复置广甯郡。” 南北朝后魏合广甯、上谷为东燕,北齐改东燕州为北燕州。隋属涿郡。唐开元中改广甯为儒州,治缙山县,天宝年复改妫州。武宗会昌年,置儒州缙阳军,辽改为可汗州。金废,州仍名缙山县,属德兴府。元仁宗诞祥于州东香水园,改为龙庆州。明洪武初,徙民于关内,州废。永乐十一年复置,改名隆庆州,分置永宁县。穆宗改元隆庆,复改名延庆州。
皇清因之。
保安州
按《畿辅通志》:“上古名涿鹿” ,相传为黄帝破蚩尤处。周、春秋、战国俱属燕,秦上谷郡地。汉置涿鹿县,属幽州部涿郡。唐改涿鹿为新州,后于新州置武定军。辽改新州为奉圣州。金陞奉圣州为德兴府。元至元间改奉圣州为保安州。明永乐间,置保安卫,后移卫治于漯家站,复置保安州于此。
皇清因之。
宣化府疆域考 府州县志合载
编辑====宣化府疆域图====
宣化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边界二百十五里
西至山西大同府边界一百四十五里。
南至保定府易州涞水县界,二百十里。
北至张家口边界六十五里。
东南至顺天府昌平州界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大同府天城卫界一百五十里。
东北至废开平卫治七百里。
西北:至边界一百六十里,由府城至。
京师三百五十里
东西广四百九十里,南北袤六百六十里。《宣化县》:〈附郭。〉
东小定州营,与怀来县达子营交界,距城一百五十里。
西至泥湾,与怀安县太平寨交界,距城三十五里。
南牛家窑,与怀来县跕家庄交界,距城八十里。北东畽,与龙门县之常峪、青边交界,距城四十里。
东南赵家棚,与怀来县、保安州牛角窑交界,距城二百二十里。
西南“三兑” 庄与西宁县马圈子交界,距城一百一十五里。
东北大杨家营与龙门县关底交界,距城八十里。
西北高家屯与万全县营房里交界,距城五十五里。
赤城县:〈按:赤城县即旧赤城、马营等堡,属上下北路。自康熙三十二年改县,未有“县志。” 其四隅里数未详,采《方舆路程考略》补入。〉东至龙门所三十里,至边界四十五里。
西至龙门县界,三十里。
南至龙门县界二十里
北至独石边界九十里
东南至边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龙门,县治六十里。
东北至镇安两河口边界五十七里。
西北至马营边界五十五里。
万全县:〈按:万全县即旧万全右卫、张家口等堡,属西路,未有县志。采《方舆路程考略》补入。〉
东至宣化县三十里
西至山西大同府边界八十五里。
南至怀安县界三十里
北至边界三十里
东南至宣化县八十里
西南至怀安县治八十里。
东北至边界二十五里
西北至边界五十里
龙门县:〈按:龙门县即旧龙门卫葛峪等堡,属上下北路,未有“县志。” 采《方舆路程考略》补入。〉
东至赤城县开平卫界七十里。
西至万全县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保安州界七十里
北至边界三十里
东南至怀来县治一百七十里。
西南至宣化县界七十里。
东北至开平卫界五十里。
西北:〈阙。〉
怀来县。〈按:怀来县即旧怀来卫土木等堡,属东路,未有县志。采《方舆路程考略》补入。〉东至延庆州界二十里,至州治五十里。
西至保安州界五十里
南至顺天府昌平州界五十里。
北至龙门卫界二十里
东南至昌平州治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保安州界七十里。
东北:〈阙。〉
西北:〈阙。〉
蔚县:〈按:蔚县即旧蔚州卫桃花等堡,属南路,未有县志,采《方舆路程考略》补入。〉东至保安州界九十里。
西至山西大同府蔚州界,无里数。至山西大同府广昌县界,五十里。
南至山西大同府蔚州界三十里,至黑石岭七十里。
北至西宁县界十里
东南:〈阙。〉
西南:〈阙。〉
东北:〈阙。〉
西北:〈阙。〉
西宁县:〈按:西宁县即旧顺圣川西城,属南路,未有县志。采《方舆路程考略》补入。〉东至宣化县界八十五里,至县治二百里,西至山西大同府天城卫界十五里。
南至大同府广昌县界,四十里。
北至天城卫界二十五里。
东南至蔚县界,九十里。
西南至蔚县治七十里
东北至宣化县界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天城卫治六十里。
怀安县。〈按:怀安县即旧怀安卫西阳河等堡,属西路,未有县志。采《方舆路程考略》补入。〉东至宣化县界四十里,少北至县治又八十里,西至山西大同府天城卫界三十里,至卫治六十里。
南至西宁县界三十里
北至万全县界七十里
东南至宣化县界七十里。
西南至西宁县治八十里。
东北至万全县治八十里。
西北至万全县界六十里。
延庆州
东二十里吕庄屯
西二十里,“大兵马营。”
南二十里岔道里
北十五里羊房堡
东南至昌平州界五十里。〈以下采《方舆路程考略》补入。〉西南至怀来县界三十里。
东北至永宁卫界,五十里。
西北至宣化县二百里
保安州
东至沙城堡七十里,界怀来县。
西至深井城,八十里,界《西宁县》。
南至马水口,一百五十里。邻保。府属县:
北至鸡鸣驿三十里,界宣化县。
东南至
京师三百六十里
西南界保岱堡三十里
东北界洋河二十五里
西北至郡六十里
形胜附
编辑本府
前望
京都,后控大漠。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飞
狐、紫荆控其南,长城、独石枕其北。居庸屹险于左,云中结固于右。群山叠嶂,盘据错峙,诚足拱卫。
神京弹压边徼
宣化府:〈附郭。〉
群山环拱于东北,洋河萦绕于西南,居东西道里之中,实一镇要会之地。
本城据镇上流,称“都会之地” ,重兵屯聚,颇足弹压。
赤城县
重山突出,俯垂北荒,相倚宣镇地形类虎,此其虎首也。
万全县
东据清水河,西据枳儿岭,南距兴宁口,北据野狐岭。
龙门县
“背负层𪩘,坐拥边城” ,当西北两路之冲,为全镇唇齿之地。
怀来县
东据黑山,西接鸡鸣,南距居庸关,北据龙安山。重山列东北之险,居庸壮表里之威,羽仪镇城,拱护畿甸。
蔚县
蔚于北塞为巨郡,而当宣府大同之间。前代有
铁城之目
西宁县
东接美峪关,西尽顺圣川,北据盘崖山,南接紫荆关。
襟带桑干,表里《紫荆》。
怀安县
山势自东北而来,至此渐低,虽有“野狐” 《德胜》之固,较之他路殊有间矣。
延庆州
南挹“居庸” 之固,北距“龙门之险。”
保安州
北凭洋水,南控紫荆。有河山之饶,耕屯之利。地属京圻,北控险阻。
宣化府星野考 宣镇志
编辑府总
《史记》:“尾、箕,幽州。”〈注:〉张守节《正义》曰:“尾箕为析木之津,燕分野。今考之顺天、河间占尾箕,宣府占尾。”
《汉志》:“燕地,尾箕分。”
《晋志》:“自尾十度至斗十一度为析木。”
《唐志》:初尾七度,馀二千七百五十,杪二十一少。中箕五度。终南斗八度。自渤海九河之北,得汉广阳上谷。
《宋志》:“尾九星,去极一百二十七度半。”
《金史》尾三度九十七分。九十二杪外燕分。《明一统志》:万全、隆庆、保安尾分野。。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