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226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二百二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二百二十六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二百二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二百二十六卷目录

 公辅部名臣列传四十六

  宋十二

  许将       傅尧俞

  苏颂       范百禄子祖述

  刘奉世      韩忠彦

官常典第二百二十六卷

公辅部名臣列传四十六

编辑

宋十二

编辑

许将

编辑

按《宋史》本传:“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 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签书昭庆 军判官,代还,当试馆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 以守选,馀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自 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 日,判流内铨,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初,选人调拟,先 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 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进知制诰,特敕不试而命之。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 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 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 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 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 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 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 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直学 士、院判、尚书兵部。时河北保甲、陕西、河东弓箭社、闽、 楚枪仗手,虽有名籍,其多少与年月不均,以致阅按 无法,将一切整摄之。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 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 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明 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上元 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 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 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 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 疏言:“兵措于形势之内,最彰而易知;隐于权用之表, 最微而难能。此天下之至机也。是以治兵有制,名虽 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车马有数, 用虽不同,合而分之,散而敛之,取西方犹跬步;制器 有度,工虽不同,左而右之,近而远之,运众筭犹掌握。 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此?”又条奏八事,以为:“兵之事 有三:曰禁兵,曰厢兵,曰民兵。马之事有三:曰养马,曰 市马,曰牧马。兵器之事有二:曰缮作,曰给用。”及西方 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 枢臣,不能对也。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元祐三 年,再为翰林学士。四年,拜尚书右丞。将自以在先朝 为侍从,每讨熙、丰旧章以闻。中旨用王文郁、姚兕领 军,执政复议用张利一、张守约。将始与执政同议,复 密疏利一不可用。言者论其窥伺主意,衒直卖友,罢 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移扬州,又移大名府。会黄河 东北二议未决,将曰:“度今之利,谓宜因梁村之口以 行东,因内黄之口以行北,而尽闭诸口,以绝大名诸 州之患。俟水大至,观故道足以受之,则内黄之口可 塞;不足以受之,则梁村之口可以止;两不能相夺,则 各因其自流以待之。”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上疏乞 依元丰诏,定北郊、夏至亲祀。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 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 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方党 祸作,或举汉、唐诛戮故事。帝复问将,对曰:“二代固有 之,但祖宗以来未之有。本朝治道所以远过汉、唐者, 以未尝辄戮大臣也。”哲宗皆纳之。将尝议正夏人罪, 以泾原近夏而地广,谋帅尤难,乞用章楶,楶果有功。 崇宁元年,进门下侍郎,累官金紫光禄大夫,抚定鄯、 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外国不可 以爽信,而兵机有不可失,既已戒具,愿遂从之。”未几, 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凡居政地十年,御史 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且谓将左 顾右视,见利则回,幡然改图,初无定论。元祐间尝为 丞辖,则尽更元丰之所守;绍圣初复秉钧轴,则阴匿 元祐之所为;逮至建中,尚此冒居,则绍圣之所为,已 “皆非矣,强颜今日亦复偷安,则建中之所为亦随改 焉。”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 殿学士、知颍昌府,移大名,加观文殿学士、奉国军节 度使。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祐神观使。政和初卒, 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傅尧俞

编辑

按《宋史》本传:“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 源。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 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 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尝监西京税 院事,留守晏殊、夏竦皆谓曰:‘子有清识雅度,文约而 理尽,卿相才也’。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 监察御史。兖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 照所间,与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 家,出玮知卫州。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 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皇城 逻卒吴清诬奏富民杀人,鞫治无状,有司须清辨,内 侍主者不遣。尧俞言:“陛下惜清,恐不复闻外事矣。臣 以为不若使付外,暴其是非而行赏罚焉,则事之上 闻者皆实,乃所以广视听也。纵而不问,则谗者肆行, 民无所措手足,尚欲求治,得乎?”内侍李允恭、朱晦屈 法任其子赵继宠越次管当;天章阁蔡世宁掌内藏, 而以珠私示内人。尧俞以为嬖宠恩幸过失,当防之 于渐,悉劾之。时乏国用,言利者争献《富国计》。尧俞奏 曰:“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 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仁 宗春秋高,皇嗣未立,尧俞请建宗室之贤,以慰天下 望。及英宗为皇子,有司阙供馈,仁宗未知。尧俞言:“陛 下既以宗社之重建皇嗣,宜以家人礼,使皇子朝夕 侍膳左右,以通慈孝之诚。今礼遇有阙,非所以隆亲 亲、重国本也。”于是诏有司供具甚厚。英宗即位,转殿 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皇太后与英宗同听政,英宗 有疾,既平,尧俞上书皇太后,请还政。久之,闻内侍任 守忠有谗间语,尧俞谏皇太后曰:“外间物论纷惑,两 宫之情未通。臣谓天下之可信者,无大于以天下与 人,亦无大于受天下以公。况皇帝以明睿之资,贯通 古今,而受人之天下乎!如诛窜谗人,则慈孝之声并 隆矣。”于是皇太后还政,逐守忠。尧俞言于英宗曰:“皇 太后给事左右之人,宜颇录其勤劳,少加恩惠,上慰 母后,下安反侧。且守忠已去,其馀不问可也。”迁右司 谏、同知谏院。英宗眷遇尧俞,尝雪中赐对,尧俞自东 庑升,英宗倾身东向以待。每奏事退,多目送之。尝问 曰:“多士盈庭,孰忠孰邪?”尧俞曰:“大忠大佞,固不可移。 中人之性,系上所化。”英宗纳其言。时英宗初躬庶政, 犹谦让任大臣。尧俞言:“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为然 而行之可也;审其非矣,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 愿君臣之际,是是非非,毋相面从,总览众议,无所适 莫,则威柄归陛下矣。”尝因论事,英宗曰:“卿何不言蔡 襄?”对曰:“若襄有罪,何不自正典刑,安用臣言?”英宗曰: “欲使台谏言,以公议出之。”对曰:“若付之公议,臣但见 襄办山陵事有功,不见其罪。臣身为谏官,使臣受旨 言事,臣不敢。陕西言近边熟户颇逃失。”诏以内侍李 若愚等为陕西四路钤辖、转运使招纳,岁一入奏事。 尧俞言:“此安抚、经略使职也。且若愚等,陛下不信其 言,则如不用,言必见从,则边帅之权,移于四人矣。”寻 罢之。大臣建言濮安懿王宜称皇考,尧俞曰:“此于人 情礼文,皆大谬戾。”与侍御史吕诲同上十馀疏,其言 极切。主议者知恟恟不可遏,遂易“考”称亲。尧俞又言: “亲非父母而何,亦不可也。夫恩义存亡一也。先帝既 以陛下为子,当是时设濮王,尚无恙,陛下得以父名 之乎?又因水灾言简宗庙则水不润下。今以濮王为 皇考于仁宗之庙,简孰甚焉!”俄命尧俞与赵瞻使契 丹。比还,吕诲、吕大防、范纯仁皆以谏濮议罢,复除尧 俞侍御史知杂事。尧俞拜疏,必求罢去,英宗面留之。 尧俞言:诲等已逐,臣义不当止。因再拜辞,英宗愕然 曰:“是果不可留也。”遂出知和州。通判杨洙乘间问曰: “公以直言斥居此,何为未尝言及御史时事?”尧俞曰: “前日言职也,岂得已哉?今日为郡守,当宣朝廷美意”, 而反呫呫追言:“前日之阙政,与诽谤何异。”神宗即位, 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 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 处君。”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平 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 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陛辞,言: “仁庙一室,与艺祖、太宗并为百代不迁之主。徙许州、 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困于道路,知不为时所容,请 提举崇福宫。”先是,徐人告有谈天文休咎者,尧俞以 事未白,不受辞。谈者后伏诛,尧俞坐不即捕,削官职。 稍起,监黎阳县仓草场。郡掾行县,尧俞从众出迎尽 礼。守为遣他吏代主出纳,尧俞不可,曰:“居其官安得 旷其职?”虽寒暑,必日至庾中治事,凡十年。哲宗立,自 知明州,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吏部侍郎、 御史中丞。奏言:“人才有能有不能,如使臣补阙拾遗 以辅盛德,明善攻失以平庶政,举直措枉以正大臣,

臣虽不才,敢不尽力。若使窥人阴私,抉人细故,则非
考证
臣所能,亦非臣之志也。”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

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 俞为吏部侍郎。尧俞不可逐,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未几,复为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前宰相蔡确坐诗诽 谤,贬新州。宰执侍从以下罢者七八人,御史府为之 一空。尧俞曰:“确之党,其尤者固宜逐,其馀可以一切 置之。”且言:“以陛下盛德,而乃于此不能平,愿听之如 蚊䖟之过耳,无使有纤微之忤,以奸太和之气。事至 以无心应之,圣人所以养至诚而御遐福也。”水官李 伟议大河可从孙材导之还故道。尧俞言:“河事虽不 可喻度,然比遣使按之,皆言非便,而伟又缪悠不肯 任责,岂可以遽兴大役?”朝廷遂置伟议。进吏部尚书 兼侍读。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神 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 清直一节,终始不变,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 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献简。绍圣中,以元祐党人 夺赠谥,著名党籍。后党锢解,下诏褒赠。录其子尧俞, 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论事君前,略 无回隐,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初自谏官补郡,众 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从,尧俞一切遵之,曰:“君 子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责也。郡知守法而已。”徐前 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 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司马光尝谓 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之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见焉。” 雍曰:“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

苏颂

编辑

按《宋史》本传:“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父绅,葬润州丹 阳,因徙居之。第进士,历宿州观察推官,知江宁县。时 建业承李氏后,税赋图籍,一皆无艺,每发敛高下出 吏手。颂因治讯他事,互问民邻里丁产,识其详。及定 户籍,民或自占不悉,颂警之曰:‘汝有某丁某产,何不 言’?民骇惧,皆不敢隐。遂划剔夙蠹,成赋一邑,简而易” 行,诸令视以为法,至领其民拜庭下以谢。凡民有忿 争,颂喻以乡党宜相亲善,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 缓急,将何赖焉?民往往谢去,或半途思其言而止。时 监司王鼎、王绰、杨纮于部吏少许可,及观颂施设,则 曰:“非吾所及也。”调南京留守推官,留守欧阳修委以 政,曰:“子容处事精审,一经阅览,则修不复省矣。”时杜 衍老居雎阳,见颂,深器之,曰:“如君真所谓不可得而 亲疏者。”衍又自谓平生人罕见其用心处,遂自小官 以至为侍从、宰相,所以施设出处,悉以语颂,曰:“以子 相知,且知子异日必为此官,老父非以自矜也。”故颂 后历政略似衍云。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 常礼院。至和中,文彦博为相,请建家庙,事下太常。颂 议以为:“《礼》,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是有土者乃 为庙祭也。有田则有爵,无土无爵则子孙无以继承 宗祀,是有庙者止于其躬,子孙无爵,祭乃废也。若参 合古今之制,依约封爵之令,为之等差,锡以土田,然 后庙制可议。若犹未也,即请考案《唐贤寝堂祠飨仪》, 止用”燕器、常食而已。嘉祐中,诏礼院议立故郭皇后 神御殿于景灵宫。颂谓:“《敕书》云:‘向因忿郁,偶失谦恭, 此则无可废之事。又云:‘朕念其自历长秋,仅周一纪, 逮事先后,祗奉寝园,此则有不当废之悔’。又云:‘可追 复皇后,其祔庙谥册并停’。此则有合祔庙及谥册之 义。请祔郭皇后于后庙,以成追复之道’。”众论未定,宰 相曾公亮问曰:“郭后上元妃,若祔庙,则事体重矣?”颂 曰:“国朝三圣,贺、尹、潘皆元妃,事体正相类。今止祔后 庙,则岂得有同异之言?”公亮曰:“议者以谓阴逼母后, 是恐万岁后配祔之意。”颂曰:“若加一怀哀愍之谥,则 不为逼矣。”公亮叹重。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颂在馆 下九年,奉祖母及母养姑姊妹与外族数十人,甘旨 融怡,婚嫁以时,妻子衣食常不给,而处之晏如。富弼 尝称颂为古君子。及与韩琦为相,同表其廉退,以知 颍州。通判赵至忠,本边徼降者,所至与守竞,颂待之 以礼,具尽诚意。至忠感泣曰:“身虽夷人,然见义则服。 平生诚服者,惟公与韩魏公耳。”仁宗崩,建山陵,有司 以不时难得之物厉诸郡。颂曰:“遗诏务从俭约,岂有 土不产而可强赋乎?”量其有无,事亦随集。英宗即位, 召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颂言:“周制,六军出于 六乡,在三畿四郊之地。唐设十二卫,亦散布畿内郡 县,又以关内诸府分隶之,皆所以临制四方,为国藩 卫。国朝禁兵,多屯京师及畿内东南诸县,虽馈运为 便,而西边武备殊阙。今中牟、长垣,都门要冲,二鄙驿 置皆由此,而旧不屯兵,閴无防守。请置营益兵,以备 非常。”明年,饥民果乘虚犯长垣,戕官吏,如颂虑。颂又 请以获盗多寡为《县令殿最法》,以谓:“巡检、县尉,但能 捕盗,而不能使人不为盗。能使其不为盗者,县令也。 且民罹剽劫之害,而长官不任其责,可乎?”迁度支判 官。送契丹使宿恩州,驿舍火,左右请出避,颂不动。州 兵欲入救,闭门不纳,徐使防卒扑灭之。初火时,郡人 汹汹,唱使者有变,救兵亦欲因而生事,赖颂安静而止,遂闻京师,神宗疑焉。颂使还,入奏,称善久之,命为 淮南转运使。召起居注,擢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知 审刑院。时知金川张仲宣坐枉法赃罪至死,法官援 李希辅例,杖脊黥配海岛。颂奏曰:“希辅、仲宣均为枉 法,情有轻重。希辅知台,受赇数百千,额外度僧。仲宣 所部金坑,发檄巡检体究,其利甚微。土人惮兴作,以 金八两属仲宣,不差官比校,止系违令。可比《恐喝条》, 视希辅有间矣。”神宗曰:“免杖而黥之,可乎?”颂曰:“古者 刑不上大夫,仲宣官五品,今贷死而黥之,使与徒隶 为伍,虽其人无可矜,所重者污辱衣冠耳。”遂免杖黥 流海外,遂为定法。又言:“提举青苗官不能体朝廷之 意,邀功争利,务为烦扰,且与诸司不相临统,文移同 异,州县莫知适从。乞与常平众役,一切付之监司,改 提举为之属,则事有统一,而于更张之政无所损也。” 不从大臣荐。秀州判官李定召见,擢太子中允,除监 察御史里行。宋敏求知制诰,封还词头,复下颂当制。 颂奏:“祖宗朝天下初定,故不起孤远而登显要者。真 宗以来,虽有幽人异行,亦不至超越资品。今定不由 铨考,擢授朝列,不缘御史,荐寘宪台。虽朝廷急于用 才,度越常格,然隳紊法制,所益者小,所损者大,未敢 具草次。”至李大临亦封还,神宗曰:“去年诏:台官有阙, 委御史台奏举,不拘官职高下。”颂与大临对曰:“从前 台官于太常博士以上中行员外郎以下举充后,为 难得资叙相当,故朝廷特开此制,止是不限博士员 郎,非谓选人亦许奏举。若不拘官职高下,并选人在 其间,则是秀州判官亦可为里行,不必更改中允也。 今定改京官,已是优恩,更处之宪台,先朝以来,未有 此比。幸门一启,则士涂奔竞之人,希望不次之擢。朝 廷名器有限,焉得人人满其意哉?”执奏不已,于是并 落知制诰,归工部郎中班。天下谓颂及敏求、大临为 三舍人。岁馀,知婺州。方溯桐庐,江水暴迅,舟横欲覆, 母在舟中几溺矣。颂哀号,赴水救之,舟忽自正。母甫 及岸,舟乃覆,人以为纯孝所感。徙亳州。有豪妇,罪当 杖而病,每旬检之未愈。谯簿邓元孚谓颂子曰:“尊公 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 诬矣。”颂曰:“万事付公议,何容心焉。若言语轻重,则人 有观望,或致有悔。”既而妇死,元孚惭曰:“我辈狭小,岂 可测公之用心也。”加集贤院学士、知应天府。吕惠卿 尝语人曰:“子容吾乡里先进,苟一诣我,执政可得也。” 颂闻之,笑而不应。凡更三赦,大临还侍从,颂才授秘 书监、知通进、银台司。吴越饥,选知杭州。一日出,遇百 馀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 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馀悉 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 足。颂宴客有美堂,或告将兵欲乱,颂密使捕渠领十 辈,荷杖付狱中,迨夕会散,坐客不知也。及修《两朝正 史》,转右谏议大夫。使契丹,遇冬至,其国历后,宋历一 日,北人问孰为是,颂曰:“历家算术小异,迟速不同。如 亥时节气交,犹是今夕,若逾数刻,则属子时,为明日 矣。或先或后,各从其历可也。”北人以为然。使还以奏, 神宗嘉曰:“朕尝思之,此最难处,卿所对殊善。”因问其 山川人情向背,对曰:“彼讲和日久,颇窃中国典章礼 义,以维持其政,上下相安,未有离贰之意。昔汉武帝 自谓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虽久勤征讨,而匈奴终 不服。至宣帝,呼韩单于稽首称藩。唐自中叶以后,河 湟陷于吐蕃,宪宗每读《贞观政要》,慨然有收复意。至 宣宗时,乃以三关七州归于有司。由此观之,外国之 叛服不常,不系中国之盛衰也。”颂意盖有所讽,神宗 然之。元丰初,权知开封府,颇严鞭扑,谓京师浩穰须 弹压,当以柱后“惠文治之,非亳、颍卧治之比。”有僧犯 法,事连祥符令李纯,颂置不治,御史舒亶纠其故纵, 贬秘书监、知濠州。初,颂在开封,国子博士陈世儒妻 李恶世儒庶母欲其死,语群婢曰:“博士一日持丧,当 厚饷汝辈。”既而母为婢所杀。开封治狱法吏谓李不 明言,使杀姑,法不至死。或谮颂欲宽世儒夫妇,帝召 颂曰:“此人伦大恶,当穷竟。”对曰:“事在有司,臣固不敢 言,宽亦不敢谕之使重。”狱久不决,至是移之大理,意 颂前次请求移御史台逮颂,对御史曰:“公速自言,毋 重困辱。”颂曰:“诬人死不可为己,若自诬以获罪,何伤 乎?”即手书数百言,伏其咎。帝览奏牍以为疑,反复究 实,乃大理丞贾种民增减其文傅致也。由是事得白。 同列犹以尝因人语及世儒帷薄事,颂应曰:“然。”以是 为泄狱情,罢郡。未几,知河阳,改知沧州。入辞,帝曰:“朕 知卿久,然每欲用,辄为事夺,命也夫!卿直道,久而自 明。”颂顿首谢。召判尚书吏部兼详定官制。唐制,吏部 主文选,兵部主武选。神宗谓三代、两汉本无文武之 别,议者不知所处。颂言:“唐制,吏部有三铨之法,分品 秩而掌选事。今欲文武一归吏部,则宜分左右曹掌 之,每选更以品秩分治。”于是吏部始有四选法。因陛 对,神宗谓颂曰:“欲修一书,非卿不可。契丹通好八十 馀年,盟誓、聘使、礼币仪式,皆无所考据,但患修书者迁延不早成耳。然以卿度,此书何时可就?”颂曰:“须一 二年。”曰:“果然,非卿不能如是之敏也。”及《书》成,帝读《序》 引,喜曰:“正类《序卦》之文,赐名《鲁卫信录》。”帝尝问宗子 主祭承重之义,颂对曰:“古者贵贱不同礼,诸侯大夫, 世有爵禄,故有大宗小宗主祭承重之义,则丧服从 而异制,匹夫庶人亦何预焉?近代不世爵,宗庙因而 不立,尊卑亦无所统,其长子孙与众子孙无以异也。 今《五服敕》,‘嫡孙为祖父为长子,犹斩衰三年’。”生而情 礼则一,死而丧服独异,恐非先王制礼之本意。世俗 之论,乃以三年之丧为承重,不知为承大宗之重也。 臣闻庆历中,朝廷议百僚应任子者,长子与长孙差 优与官,馀皆降杀,亦近古立宗之法。乞诏礼官、博士 参议礼律,合承重者,酌古“今收族主祭之礼,立为宗 子继祖者,以异于众子孙之法。士庶人不当同用一 律,使人知尊祖不违礼教也。”除吏部侍郎,迁光禄大 夫。遭母丧,帝遣中贵人唁劳,赐白金千两。元祐初,拜 刑部尚书,迁吏部兼侍读。奏:“国朝典章,沿袭唐旧,乞 诏史官采《新》《旧唐书》中君臣所行,日进数事,以备圣 览。”遂诏:经筵官遇非讲读日,进汉、唐故事二条。颂每 进可为规戒,有补时事者,必述己意,反复言之。又谓: “人主聪明不可有所向,有则偏,偏则为患大矣。今守 成之际,应之以无心,则无不治。”每进读至弭兵息民, 必援引古今,以动人主之意。既又请别制浑仪,因命 颂提举。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 有巧思,奏用之,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 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 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测验,不差晷 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颂前后掌四选 五年,每选人改官,吏求垢瑕,故为稽滞。颂敕吏曰:“某 官缘某事,当会某处,仍引合用”条格,具委无漏落状 同上。自是吏不得逞。每诉者至,必取按牍使自省阅, 诉者服乃退。其不服,颂必往复诘难,度可行行之,苟 有疑,则为奏请,或建白都堂。故选官多感德。其不得 所欲者,亦心服而去。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擢尚书 左丞。尝行枢密事。边帅遣种朴入奏,“得谍言阿里骨 已死,国人未知所立。契丹官赵纯忠者,谨信可任,愿 乘其未定,以劲兵数千,拥纯忠入其国立之。”众议如 其请。颂曰:“事未可知,其越境立君,使彼拒而不纳,得 无损威重乎?徐观其变,俟其定而抚辑之,未晚也。”已 而阿里骨果无恙。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 颂为相,务在奉行故事,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 杜绝侥幸之原,深戒疆埸之臣邀功生事,论议有未 安者,毅然力争之。贾易除知苏州,颂言:“易在御史,名 敢言,既为监司矣,今因赦令反下迁为州,不可。”争论 未决,谏官杨畏、来之卲,谓稽留诏命,颂遂上章辞位, 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继出知扬州,徙河南, 辞不行。告老,以中太一宫使居京口。绍圣四年,拜太 子少师,致仕。方颂执政时,见哲宗年幼,诸臣太纷纭, 常曰:“君长谁任其咎邪?”每大臣奏事,但取决于宣仁 后,哲宗有言,或无对者。惟颂奏宣仁后,必再禀哲宗, 有宣谕,必告诸臣以听圣语。及贬元祐故臣,御史周 秩劾颂,哲宗曰:“颂知君臣之义,无轻议此老。”徽宗立, 进太子太保,爵累赵郡公。建中靖国元年夏,至自草 遗表。明日卒,年八十二。诏辍视朝二日,赠司空。颂器 局闳远,不与人校短长,以礼法自持,虽贵,奉养如寒 士。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 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尤明典故,喜为人言, 亹亹不绝。朝廷有所制作,必就而正焉。尝议学校,欲 博士“分经,课试诸生,以行艺为升俊之路。议贡举,欲 先行实而后文艺,去弥封、誊录之法,使有司参考其 素行,自州县始,庶几复乡贡、里选之遗范。”论者韪之。

范百禄子祖述

编辑

按《宋史范镇传》:“镇从子百禄,字子功,镇兄锴之子也, 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时治平水灾,大臣方议濮 礼,百禄对策曰:简宗庙,废祭祀,则水不润下。昔汉哀 尊共皇,河南颍川大水;孝安尊德皇,京师郡国二十 九大水。盖大宗隆,小宗杀,宗庙重,私祀轻。今宜杀而 隆,宜轻而重,是悖先王之礼。礼一悖则人心失而天 意暌,变异所由起也。”对入三等。熙宁中,邓绾举为御 史,辞不就。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加直集贤院。利州 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 兵以辖边界,从之。熊本治泸蛮事,夷酋力屈请降,裨 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杀 降不祥,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 矍然,即檄止之。七年,召知谏院。属岁旱,请讲求急务, 敕还法令之未便者,以救将死之民。《论手实法》曰:“造 簿手实,许令告。匿户令”虽有手实之文而未尝行。盖 谓使人自占,必不以实告,而明讦告许,人将为仇,然 则礼义廉耻之风衰矣。五路置三十七将,专督所部 兵。至许,辟置布衣参军谋。百禄察其中或以恩泽市, 或以瘝败收,或未历边方,或起于群盗,疏列其亡状者十四人,请仍旧制,将佐颛教阅,馀付之州县。事多 施行。与徐禧治李士宁狱,奏士宁荧惑童妇致不轨, 坐罪死,不赦。禧右士宁,以为无罪。执政主禧,贬百禄 监宿州酒。元丰末,入为司门吏部郎中、起居郎。哲宗 立,迁中书舍人。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赇,欲加流 配。百禄固争曰:“民今日执事,受谢于人,明日罢役,则 以财赂人。苟绳以重典,黥面赭衣,必将充塞道路。”光 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元祐元年,为刑部侍郎。 诸郡以故斗杀情可矜者请谳,法官曰:“宜贷。”光曰:“杀 人不死,法废矣。”百禄曰:“谓之杀人则可,若制刑以为 无足疑,原情以为无足悯,则不可。”今概之死,则二杀 之科,自是遂无足疑悯者矣。时又诏天下狱不当谳 而辄谳者抵罪。有司重于请,至枉情以求合法。百禄 曰:“熙宁之法,非可疑可悯而谳者免驳勘,元丰则刊 之,近则有奏劾之诏,故官吏畏避,不惮论杀。”因条五 年死贷之数以闻,门下省犹驳正当贷者。又例在有 司者还中书,百禄又争之,后悉从其请。改吏部侍郎。 议者欲汰胥吏,吕大防趣废其半,百禄曰:“不可。废半 则失职者众,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 减斯过半矣。”不听。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大防意 向之,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 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 者并上之。大防犹谓:“大河东流,中国之险限。今塘泺 既坏,界河淤浅,河且北注矣。”百禄言:“塘泺有限寇之 名,无御寇之实。借使河徙而北,敌始有下流之忧,乃 吾之利也。先帝明诏具在,奈何妄动摇之?”乃止。俄兼 侍读,进翰林学士。为帝言:“分别邪正之目,凡导人主 以某事者为公正,某事者为奸邪,以类相反,凡二十 馀条。愿概斯事以观其情,则邪正分矣。”以龙图阁直 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 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 功也。”不许。数月,复为翰林学士,拜中书侍郎。是岁郊 祀,议合祭天地,礼官以《昊天有》“成命”为言,百禄曰:“此 三代之礼,奈何复欲合祭乎!《成命》之颂,祀天祭地,均 歌此诗,亦如春夏祈谷而歌《噫嘻》,亦岂为一祭哉!”争 久不决,质于帝前,宰相曰:“百禄之言,礼经也;今日之 用,权制也。陛下始郊见,宜以并事天地为恭。”于是合 祭熙河。范育言阿里骨酷暴且病,温溪心八族皆思 内附,可以计纳。百禄曰:“中国以信抚四夷,阿里骨未 有过溪心,虚实未可知。无衅而动,非策也。”又请进筑 纳迷等三城,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 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 不能矣。”帝皆从之。右仆射苏颂坐稽留除书免,百禄 以同省罢为资政殿学士、知河中,徙河阳、河南。薨,年 六十五,赠银青光禄大夫。子祖述,监颍州酒税,摄狱 掾,阅具狱,活两死囚,州人以为神。知巩县,凿南山导 水入洛,县无水患,文彦博称其能。以父堕党籍,监中 岳庙。久之,通判泾州、知台州,奏罢黄甘葛蕈之贡。主 管西京御史台。靖康多难,避地至汝州,汝守赵子栎 邀与共守,于是旁郡尽陷,汝独得全。累官朝议大夫, 卒。从弟祖禹

刘奉世

编辑

按《宋史刘敞传》:“敞子奉世,字仲冯,天资简重,有法度, 中进士第。熙宁三年,初置枢密院诸房检详文字,以 太子中允居吏房。先是,进奏院每五日具定本报状 上枢密院,然后传之四方,而邸吏辄先期报下,或矫 为家书以入邮置。奉世乞革定本,去实封,但以通函 腾报。从之。神宗称其奉职不苟,加集贤校理、检正中” 书户房公事,改刑房,进直史馆、国史院编修官。大理 治相州狱,详断官窦华以白奉世,奉世曰:“君自以法 从事,毋庸白。”后蔡确以是文致奉世罪,谪蔡州粮料 院。久之,为吏部员外郎。元祐初,历度支左司郎中、起 居郎、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户部吏部侍郎,权户 部尚书。七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哲宗亲政,用 二内侍为押班,中书舍人吕希纯封还之。帝谓有近 例,奉世曰:“虽有近例,奈人不可户晓,顾以率先施行 为非耳。”帝为反命。既而章惇当国,奉世乞免去。绍圣 元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成德军,改定州。逾年,知成都 府。过都入觐,欲述朋党倾邪之状,帝将听其来,曾布 曰:“元祐变先朝法,无一当者,奉世有力焉。最为漏网, 恐不足见。”遂不许。明年,责光禄少卿,分司南京,居郴 州。御史中丞邢恕劾奉世合刘挚倾害大臣,附吕大 防、苏辙,遂登政府。再贬隰州团练副使。徽宗立,尽还 其官职,知定州、大名府、郓州。崇宁初,再夺职,责居沂、 兖,以赦得归。政和三年,复端明殿学士。薨,年七十三。 奉世优于吏治,尚安静,文词雅赡,最精《汉书》学。常云: “家世唯知事君,内省不愧,怍士大夫公论而已。得丧, 常理也,譬如寒暑加人,虽善摄生者不能无病,正须 安以处之。”

韩忠彦

编辑

按《宋史韩琦传》:“琦子忠彦,字师朴,少以父任为将作监簿,复举进士。琦罢政,忠彦以秘书丞召试馆职,除 校理,同知太常礼院,为开封府判官、三司盐铁判官, 出通判永宁军,召还为户部判官。琦薨,服除,为直龙 图阁,擢天章阁待制,知瀛州。朝廷以夏人囚废其主 秉常,用兵西方,既下,米脂等城砦数十,夏人求救于” 辽,辽人移书继至。会遣使贺辽主生辰,神宗以命忠 彦,遂以给事中奉使。辽遣赵资睦迓之,语及西事,忠 彦曰:“此小役也,何问为?”辽主使其臣王言敷燕于馆。 言敷问:“夏国胡罪,而中国兵不解,无失两朝之懽,则 善矣。”忠彦曰:“问罪西夏,于二国之好何预乎?”使还。时 官制行,章惇为门下侍郎,奏给事中东省属官封駮, 宜先禀而后上。忠彦奏:“朝廷之事,执政之所行也。事 当封駮,则与执政固已异矣,尚何禀议之有?”诏从其 请。左仆射王珪为南郊大礼使,事之当下者,自从其 所画旨。忠彦以《官制》駮之曰:“今事于南郊者,大礼使 既不从中画旨,处分出一时者又不从中书奏审官 制之行,曾未期月,而庙堂自渝之后,将若之何?”乃诏: “事无钜细,必经三省而后行。”拜礼部尚书,以枢密直 学士知定州。元祐中,召为户部尚书,擢尚书左丞。弟 嘉彦尚主,改同知枢密院事,迁知院事。哲宗亲政,更 用大臣,言者观望,争言垂帘时事。忠彦言:“昔仁宗始 政,当时亦多讥斥章献时事,仁宗恶其持情近薄,下 诏戒饬。陛下能法仁祖用心,则善矣。”以观文殿学士 知真定府,移定州。忠彦在西府,以用兵西方非是,愿 以所取之地弃还之,以息民力。至是,言者以为言,降 资政殿学士,改知大名府。徽宗即位,以吏部尚书召, 拜门下侍郎。忠彦陈四事:一曰广仁恩,二曰开言路, 三曰去疑似,四曰戒用兵。逾月,拜尚书右仆射兼中 书侍郎。上用忠彦言,数下诏蠲天下逋负,尽还流人 而甄叙之。忠直敢言,若知名之士,稍见收用。进左仆 射兼门下侍郎,封仪国公。而曾布为右相,多不协。言 事者助布排忠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大名府。又以 钦圣欲复废后为忠彦罪,再降大中大夫、怀州居住。 又论忠彦在相位,不应弃“湟州,谪崇信军节度副使, 济州居住。逮复湟、鄯,又谪磁州团练副使。复大中大 夫,遂以宣奉大夫致仕。卒年七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