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六卷 |
第六卷目录
字学总部汇考六
宋郑樵通志四〈因借而借 语辞之借 五音之借 三诗之借 十日之借
十二辰之借 方言之借 双音并义不为假借 六书总计 起一成文图 因文成象
图 古今殊文图 一代殊文图 诸国殊文图 殊文总论 论急慢声谐 论高下声谐
论谐声之惑 论象形之惑 论一二之所生 论子母 论子母所自 论省文 论篆
隶 论创意 论变更 论迁革 论便从 论华梵上 论华梵中 论华梵下〉
张君房云笈七签〈八显书〉
字学典第六卷
字学总部汇考六
编辑《宋郑樵通志四》
编辑
《因借而借》
编辑
难,鸟也。因音借为艰难之难,因《艰难之难》借为险难 之难。〈去声〉
为母猴也,因音借为“作为”之为,因《作为》之为借为“相 为”之为。〈去声〉
射本射御之“射”,因义借为“发射”之射。〈食亦切〉“因”“发射”之 音,借为“无射”之射。〈音亦律名〉
“斁”本《厌斁》之“斁。”〈羊益切〉“因”义借为《斁败》之斁。〈启路切书彝伦攸斁〉 “因”《斁败》之音,借为《斁墍》之斁。〈音徒书惟其斁墍茨〉 《享》。〈音响〉本飨也,因义借为“亨饪”之《亨》。〈普庚切〉因“亨饪”之音, 借为“亨嘉”之“亨。”
来本麦也,因音借为“往来”之“来”,因往来之义,借为“劳 来”之来。〈音赉〉
矛,柄也。因音借为“矜怜”之“矜”,因“矜怜”之义借为《矜 寡》之矜。〈音鳏〉
适,往也。因音借为《适责》之适。〈音谪诗勿予祸适〉因“适”“责”之音, 借为“适匹”之适。〈音敌礼大夫讣于同国适者〉
参。〈七南切〉闲,厕也。因义借为“参差”之参。〈楚金切〉因“参差”之 音,借为“参伐”之参。〈所金切〉
邪本“琅邪”之“邪”,因音借为语辞之“邪”,因语辞之义,借 为虚邪之邪。〈音徐诗其虚其邪〉
食本啖食之“食”,因义借为饮食之食。〈音伺〉“因”“饮食”之音, 借为《食其》之食。〈音异〉
费本费用之费,因音借为费邑之费,因费邑之义,借 为费氏之费。〈扶未切〉
《崔本南山》,崔崔之崔。〈子推切〉“因”义借为“崔嵬”之崔。〈慈回切〉 因“崔嵬”之音,借为崔氏之崔。〈音崔〉
不《本鄂》不韡,韡之不?〈音趺〉因音借为“可不”之“不。”〈音否〉因“可 不”之义,借为“不可”之不。〈音弗〉
填本填塞之“填”,因义借为填压之填。〈音镇〉因“填压”之音, 借为“填久”之填。〈音尘诗仓兄填兮〉
“罢”本“罢置”之“罢”,因义借为“罢困”之罢。〈音疲〉因“罢困”之音, 借为“罢辜”之“罢。”〈铺逼切礼以罢辜祭四方〉
“质”,本质币之质。〈音贽〉“因”义借为交质之质。〈音至〉因“交质”之 音,借为“形质”之质。
“畜”本《田畜》之畜。〈敕六切〉借为畜养之“畜”,因“畜养”之义借 为“六畜”之畜。〈许又切〉
治。〈平声〉水也,因音借为治理之“治”,“因治理”之义,借为平 治之治。〈去声〉
乞气也。因音借为“与人”之乞。〈音气〉因“与人”之义,借为“求 人”之乞。〈入声〉
能。〈奴来切〉兽也。因义借为能鳖之能。〈三足鳖〉“因能鳖”之音, 借为“能事”之能。〈音耐〉又为“三能”之能。〈音台〉
凡此之类,并因借而借。
右四十三
《语辞之借》
编辑
《序》曰:“《书》者,象也。凡有形有象者,则可以为象,故有其 书;无形无象者,则不可为象,故无其书。”语辞是也。语 辞之用虽多,而主义不立,并从假借之。菌也者,阴也。 于,鸟也。云,云也。焉,鸢也。邪,琅邪之地。每,原田之儿。〈每本 音梅借为上声〉惟,思也;唯,应也。〈本上声乃唯诺之唯借平声〉而“《面毛》也”,须 髭也夫。〈音扶〉“《本丈夫》也。”“害”,本灾害也。〈本去声借音曷诗害澣害否〉斯, 析也。然,燎也。盖,艸,覆也。其,箕也。岂,铠也。以,薏苡实也。 矣,箭,镞也。员,物数也。〈音云诗聊乐我员〉《己》,儿也。《既》,小食也。“盍”, 覆也。《且》。〈子余切〉荐,几也。为,母猴也。居,蹲也。诸,辨也。〈诗日居月 诸〉与,授也。〈为语辞平声〉“尔华”,繁也。〈诗彼尔维何惟常之华〉耳,人耳也 哉,言之间也。乎,气也。兮,气也;于,气也;只,气也;乃,气也; 思虑也。旃,斾也。〈诗舍旃舍旃〉承,奉也。〈音惩楚人语辞〉凡语辞,“惟哉 乎兮”,《于只》乃有义,他并假借以语辞之类,虚言难象, 故因音而借焉。
右四十
《五音之借》
编辑
“宫”本宫室之宫,商本商度之商,角本头角之角,征本 征召之征,羽本羽毛之羽。
右五
《三诗之借》
编辑
《风》本风虫之风,《雅》本乌鸦之鸦,《颂》本颜容之容。三诗 五音皆声也,声不可象,并因音而借焉。
右三
《十日之借》
编辑
甲本戈,甲乙本鱼肠,丙本鱼尾,丁本虿尾,戊本武也, 己本儿也,庚,鬲也,辛被罪也,壬怀妊也,癸艸,木实也。
右十
《十二辰之借》
编辑
子,人之子也,“丑”,手之械也,寅膑也,卯牖也。辰未详本 义,巳,蛇属也,午未详本义,未,木之滋也,申,持简也,酉 卣也,戌与戊戚同意。亥,豕属也,十日十二辰,惟巳亥 有义,他并假借以日辰之类,皆虚意难象,故因音而 借焉。
右十二
《方言之借》
编辑
《鲖》之为“鲖”,〈音胄鲖阳县名〉
《歜》之为“歜”,〈上音触下徂感切昌歜即昌蒲也〉
《覃》之为“覃。”〈上如字下音剡诗以我覃耜〉
羹之为羹。〈上更字下音郎楚地名〉
《咎》之为咎。〈上如字下音皋皋陶字亦如此〉
“谷”之为谷。〈奴走切楚人谓乳谷〉
《枹》之为“枹”,〈上必茅切下音桴鼓枹也〉
“敦”之为敦。〈音焘礼每敦一几〉为敦,〈音凋敦弓〉
此皆非由音义而借,盖因《方言》之异,故不易其字。右《九》。
《双音并义不为借假》
编辑
陶也。〈陶冶之陶〉陶也。〈皋陶之陶〉
雕也。〈都聊切隼类〉雕也。〈陟交切鹘雕鸲鹆〉
駣也。〈徒刀切马四岁曰駣〉駣也。〈他雕切马三岁曰駣〉 鹞也。〈以照切〉鹞也。〈音遥雉也〉
“杷”也。〈补讨切枋也〉“杷”也。〈白加切收麦器〉
荣也。〈永兵切桐也〉荣也。〈音营屋荣〉
“枸”也。〈音苟枸杞〉“枸”也。〈音矩枳枸〉
椹也。〈知林切礼射甲革椹质〉椹也。〈徐甚切桑实〉 校也。〈古孝切木囚也〉校也。〈户教切木阑也〉
“幅”也。〈布帛之剂〉“幅”也。〈音逼行縢也〉
㡎也。〈所衔切旗幅〉㡎也。〈七消切头括发〉
襢也。〈音但袒裼也〉襢也。〈张彦切后六服有襢衣〉 被也。〈部委切寝衣也〉被也。〈普义切春秋传翠被豹舄〉 衿也。〈居吟切领也〉衿也。〈其鸩切结也〉
裦也。〈音袖袂也〉裦也。〈由救切盛服也〉
凡此之类,并双音并义,不为假借者也。
右三十
凡假借类,计五百九十八。
《六书总计》
编辑
《象形类》,计六百八。
指事类计百七
《会意类》计七百四十。
《转注类》计三百七十二。
《谐声类》计二万一千八百十。
“假借” 类计五百九十八。
凡六书,总计二万四千二百三十五。
《起一成文图》
编辑
衡:“为一,从为”〈音衮〉邪。为。〈房必切〉反。为ㄟ。〈分勿切〉至 ㄟ而穷折,为。〈音及〉反。为。〈呼旱切〉转。为。〈音隐〉反。 为。〈居月切了从此见了部〉至。而穷折。为。者,侧也。有 侧有正,正折为〈即宀字也又音帝又音入〉转。为。〈侧加切〉侧: 为。〈音畎〉反。为。〈音泉〉“至泉而穷”,一再折为,〈五犯切〉转。 为。〈口犯切〉侧:为。〈音方〉反。为。〈音播〉至。而穷,引 一而饶合之方则为〈音围〉圆则为。〈音星〉至。则“环转 无异”,势一之道尽矣。〈音拄〉《与一》《偶,一》能生。不能生 以不可屈,曲又不可引,引则成。然。《与一偶》一能 “生”“而”不能生天地之道,阴阳之理也。
《因文成象图》
编辑
有倒取“倒上为。”〈下〉倒。〈飨〉为。〈厚〉倒。〈子〉为。〈他骨 切〉倒。〈首〉为。〈鸟〉倒。〈了〉为。〈鸟〉 有,反取反。〈惠〉为。反。〈人〉为。〈化〉反。〈化〉为。〈殄〉 反。为。〈呼恳切〉反。〈止〉为。〈挞〉反。〈欠〉为。〈旡音既〉反。 〈余制切〉为。〈弋支反〉反。〈可〉为。〈普可反〉 有向、取向。〈父〉为。〈子〉向。〈后〉为。〈司〉向。〈左〉为。 〈右〉向。〈几剧反〉为。〈居玉反〉向爪为。〈掌〉向。〈丑亦反〉为。 〈丑玉反〉向。〈刀〉为。〈匕〉向。〈身〉为。〈衣〉向。〈居桀反〉为。 〈居月反〉向。为。〈戕〉向。〈永〉为。〈𠂢音派〉向。〈云〉为。〈雷〉 有相向取。〈户〉相向为。〈门〉〈阜〉相向为。〈音阜〉〈邑〉 相向为。〈乡又音巷〉相向为。〈斗〉 有《相背》取。《相背》为。〈蒲拨反〉《相背》为。〈诳〉〈己〉《相 背》为。〈弗〉〈楚危反〉《相背》为。〈舛〉 有相背向取向为。〈音拱〉《背为》〈音攀〉向为。〈为〉《背为》 〈北〉向为。〈门〉《背为》〈牖〉向为。〈俎〉《背为》〈嫁〉 有近取取。〈天〉于☰。〈干体〉取。〈地亦为坤字〉于☷。〈坤体〉取。〈水〉 于。☵〈坎体〉取。〈火〉于☲。〈离体〉取。〈六〉于。〈四〉取。〈丸〉于。 〈七〉取《十于》:〈五〉取。〈升〉于。〈斗〉取。〈耳〉于。〈鼻〉取。 于。〈目〉取。〈乌〉于。〈鸟〉取。于。〈隹〉
有“远取。”“取山于☶。”〈艮体〉取雷于☳。〈震体〉取风于☴。〈巽体〉取泽于。☱〈兑体〉取四、五、六、七、八、九、十,于一、二、三,取千于百,取万于千,取毛于发,取男于女。
有加取,一加一为,二,二加一为,三,二加二为。百加 百为“皕。”〈必力反〉爻加爻为《㸚》。〈陟几反〉《山加山》为屾。〈所臻反〉水 加水为“沝。”〈之垒反〉
有减取减二十为廿。〈音入〉减三十为“卉。”〈酥沓反〉减四十为 〈悉入反〉减三十年为〈〉又有减。〈川〉为。〈浍〉减。 为。〈畎〉亦是减法 有微,加减取加。为“延减。”为《㢟》,〈丑连反〉加一为〈聿〉 减一为〈尼辄反〉加。为囱。〈楚江反〉减。为囟。〈息进反〉加一 为王。〈于况切〉减一为“土。”
“有上”取上向左为。〈禾〉“向”《右》《为》〈音稽〉“向左”为。〈毛〉“向” 《右》《为》〈手〉 “有下”取下向右为。〈少〉“向左”为。〈子结反〉“向”《右》《为》〈诃〉 “向左”为。〈音考〉 有中取中贯为。〈毋〉不贯为?〈母〉《中交》为〈交〉不交 为。 有“方圆。”取圆。〈围〉为〇。〈音星又音槃〉方〇为。 有曲直取曲。〈音衮〉为。〈乙〉直。为。 有离合,取离人。〈入〉为。《合儿》为人, 有“从衡取衡。”为。从。为。 有邪正。取正为。《邪。十为》 有顺逆,取顺理为。〈从〉逆理为。〈比〉 有内外中间取〇相,内为◎;〈音雷又音回〉《相外为》。〈邻〉相 间为。〈环〉
《古今殊文图》
编辑
“黄帝货”,“货”作“斤。”“帝喾货”,“货”作“高阳货货”作“斤。”《商货 货》作又作。又作。子货《金货》作周之圜《法货》 作。《景王》大钱货作。《齐公货》“货”作齐刀别种货 作。“莒刀”,货作。“公货”、“刀货”作。“黄帝《货》”,帝作。《帝 昊》金帝作。古文帝作“二。”〈此古文常用者未悉起自何代〉师。《敦》,帝 作。“古币”金作。黄帝《货金》作。《帝昊金》“金。”作。《帝 喾金》“金”作。商锺金作;周钲金作。《晋》鼎金作。 《尧泉泉作》又作。《商泉庄布》泉作《彡。巨泉》泉作 “古尺。”《斗柄泉》作。商货布作。又作。“齐公布”,布作 “大齐布”,布作。商锺惟作。周敦惟作。商锺子作。 《周敦子》作。
古今殊文多矣,以此六条,亦足见焉。
《一代殊文图》
编辑
“太昊”《金昊》作。复作。《高阳金》高作。复作。复作。 复作。复作。复作。《尧泉》,尧作。复作。又,《古 文》“尧作。”又作。《开元文字》:“尧作”“士。”“夏货”“夏作。”复 作。复作。《古文书》“禹”作。《云台碑》“禹作。”“商货”商 作。复作。复作。复作。复作。复作。复作。 《商壶》辛作。商卣辛作。《祖辛爵》辛作。祖戊匜辛 作。《齐刀》“齐作品”,复作。复作。敦又有作。
“一代殊文” 多矣,以此八条,亦足见焉。
《诸国殊文图》
编辑
《晋》《姜鼎》通作。虢、《姜鼎》通作。宋公《鼎》公作。《鲁公 鼎》公作。晋《姜鼎文》作。《周公鼎文》作。周敦文作。 《屈生敦》君作。姬。《簠君》作。《宋君鼎》“君”作。〈周敦 在作巾尹彝在作廾〉父癸鼎在作。父乙彝在作。周公鼎作, “作。”晋姜鼎作。“作。”《孔父鼎》作。“作。”楚王彝“作。”“作。”
诸国殊文多矣,以此六条,亦足见焉。
《殊文总论》
编辑
观古今殊文,与一代殊文,则知先儒以义理说文字 者,徒劳用心。“一货可说也,二货何说乎?二货可说也。 三货”、“四货”至于十三货何说乎?既有十三文,岂亦有 十三义乎?“一高可说也,二高何说乎?二高可说也。三 高、四高”、五高、六高何说乎?既有六文,岂亦有六义乎? 况此文尽出圣人之手,岂圣人之书无义,而秦人史 “隶之书反有义乎?”大抵《书》以纪命为本,岂在文义?以 义取文者,书之失也。后人之书,附义成文。古人之书, 舍义成文,文而无义者,皆古圣人之书也。附义成文 者,皆是依缘意想而取象,舍依缘则其意无所系著, 此后人之用心也。观诸国殊文,则知三代之时,诸国 之书有同有异,各随所习而安,不可彊之使同。秦人 无知,欲使天下好恶趋避尽徇于我,易天下之心而 同吾之心,易天下之面而同吾之面。
《谐声变体论》:〈急慢声谐,高下声谐。〉
《论急慢声谐》
编辑
“急慢声谐”者,慢声为二,急声为一也。梵书谓“二合声” 是矣。梵人尚音,故有合二而成声,合三合四而成声。 华人尚文,惟存二合,此于梵书中论之矣。《诗序》曰:“声 成文,谓之音。”知声有急慢,则发而为文,抑扬合度,铿 锵中节。笺释之家,全不及此。至于语辞,浑而无别,但 取言中之义,不问句中之节。故柳宗元极论语辞之 义,良由不知急慢之节,所以辞与句不相当。“慢声为 者焉”,“急声为旃”,“旃为者焉”之应,“慢声为者”与“急声为 诸”,诸为者与之应,又如“慢声为”而已,“急声为耳,慢声 为之矣。”“急声为只”,慢声为者也,“急声为者”,“慢声为也者”,急声为也。“慢声为呜呼,急声为呜,慢声为噫嘻”,急 声为噫,皆是相应之辞也。此并载籍中常语,先儒不 知考究。又如语言之中,慢声为激搏,急声为郭,慢声 为中央,急声为张者,亦是也。古艳歌曰:“兰草自然香, 生于大道傍。十月钩镰起,并在束薪中。”此中央之为 张也。张平子《西京赋》云:“翔鶤仰而弗逮,滉青鸟与黄 雀。伏棂槛而俯听,闻雷霆之搏激。”此则激搏之为郭 也,可以触类而长。
《论高下声谐》〈音读附〉
编辑
“董正”之“董”,亦为督察之“督”者,东董冻督故也。“改更”之 “更。”亦为变革之“革”者,更梗更〈去声〉《革》故也。“伊”之为已。〈大诰 曰已予惟小子〉已之为亿,〈易曰亿丧贝又曰亿无丧有事〉“伊已”,意亿故也。“非 之”为“匪”,“匪”之为“弗,非”匪沸弗故也。“眅即盻”者,攀眅盻 故也。“儆类敬”者,《京儆》敬故也。“翻”之为“反”,“庸”之为“用”,“邪” 之为也,“之”之为“只”者,并此道也。“而”之为“尔”,“尔”之为“汝”, “汝”之为“若”,“于”之为“于”,“于”之为“与”,“与”之为“与。”〈音誉〉亦此道 也。是皆一义之所起,而发声有轻重耳。乃若父虽甫 音,读若辅。“道虽”,杜老切,读若导。《礼记》“大昕”,昕音忻,读 若希。《说文》“臑”字,音懦,读若襦。字特丁切。读若亭。此 为音读之别,无非声之谐也。
《论谐声之惑》
编辑
《左氏》曰:“止戈为武”,武非从止凡。芷齿耻之类。从止 武,从戈从亡。从戈以见义,从亡以见声。古文歌舞之 舞作。《振抚》之“抚”作。《廊庑之庑》作。于古并从“亡”, 于今并从无,而无于篆文亦从亡,则《武》之从“亡”又何 疑焉?若曰“武欲见止戈”,则古之《武》有作“戊”者,又有作。 者,《戊》之前垂,象执戈扬盾之义。之从“习”,有“习用 干戈”之义。及戊为戊己之戊。为“袭敌”之“袭。”〈袭敌之字古作 今用“衣袭”字,〉则戎事之武专用武也。若曰武有止戈之义, 又何必曰“偃武”乎?“亡”之与“止”,易得相紊,《左氏》所见,“止” 之讹也。武于六书为谐声,武,戈类也。武之从“亡”,亦犹 战之从“单。”〈音善〉戮之从翏。〈音六〉《戢》之从《咠》。〈音缉〉戣之从癸,皆 声之谐也。《礼记》曰:“祖者,且也。”祖非从且。凡罝姐之类 从且,徂祖之类从且。〈音徂〉“祖无《且义》。”又曰:者。也。《若》 之。从《井》而有。之义。则也,阱也,“耕也”,亦可曰 乎?又曰:“富也者,福也。若富之从畐”〈芳伏切〉而有福之义, 则辐也、幅也,副也,亦可曰福乎?若曰:角,触也;商,章也。 秋之为揪,春之为蠢,皆此类也。凡此类是皆不识谐 声。
《论象形之惑》
编辑
《左氏》曰:“反正为乏,正无义也。”正乃射侯之正。〈音征〉象其 形焉,《正》〈音征〉“以受矢乏,以藏矢”,是相反也。反正为乏,其 义在此。或曰:“反正为丏。”〈音沔〉丏,蔽矢,短墙也。正以受矢, 丏以蔽矢,是相反也。此亦反正为乏之义。邪正之正 无所象,故正用侯正之正,邪用琅邪之邪,并协音而 借,是为假借之书也。《韩子》曰:“自营为厶。”〈音私〉厶,非自营 之义也。厶于篆文作象男子之势。故又音“鸟。”《与》。 〈即了字〉敌了者,交胫之端也。故厶势下垂,了状槌上, 并是象形之文。若乃自营之厶,与了绝之“了”,并同音, 而借亦为假借之书。叠古作叠,祭肉之积在器也,从 宜,祭器也,从晶。〈音精〉象积肉之形,叠与丰同意,丰亦俎 豆之衍也。扬雄以叠为古理官决罪三日得其宜乃 行,故从三日从宜,此亦为不识象形者也,何用识奇 字之多乎?能象熊之形,许氏谓能,熊属”,则可矣,又曰 “贤能之能”,何也?出象花英之形,许氏谓象草木益滋 上出,亦可矣,又曰“出进”,何也?是皆惑象形于假借者 也。三代之前有《左氏、韩子;三代之后,有扬雄、许慎,犹 不达“六书之义,况他人乎?
《论一二之所生》
编辑
臣。《六书证篇》实本《说文》而作,凡许氏是者从之,非者 违之。其同乎许氏者,因画成文,文必有说;因文成字, 字必有解。其异乎许氏者,每篇总文字之成,而证以 六书之义,故曰《六书证篇》。然许氏多虚言,《证篇》惟实 义,许氏所说,多滞于死,证篇所说,独得其生。盖许氏 之义,著于简书,而不能离简书,故谓之《死。证篇》之义, 舍简书之陈迹,能飞行走动,不滞一隅,故谓之生。今 举一二之义,为《说文》之首篇者,可以见矣。《说文》于一 则曰:“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故于 一之类则生元、生天、生丕、生吏。然元从上,“丕”从地,吏 从又皆非一也。“惟天从一”,《证篇》于一则曰:“一数也,又 象地之形,又象贯物之状。”在上为一,故“生天生百”;在 中为“贯”,故“生毌。”〈音贯〉生:〈古文车〉在下为地,故生旦、生丕 为贯。为地者无音,以无所丽则复为一矣,是以无音。 《说文》于〈音上〉则曰:“高也。”此古文。“指事也。”故于 之类。则生帝。生旁生下。然“帝”本象形。“旁”则形兼声下。 非从上而与上。《偶证》《篇》于《则曰》:二音贰,又音上。杀 上者为上,杀下者为下。在物之中者,象编连之形,在 物之上下者,象覆载之位。故于二则生竺生斋,于上 则生元生帝,于下则生〈音镇〉生:〈良仞切〉“于中则生册、 生冉,于上下则生亟、生亘”,在中在上下者无音,以自
不能成体,必有所丽,是以无音。此臣所作证篇之旨也。《论子母》
编辑
立类为母,从类为子。母主形,子主声。《说文》:“眼学,眼见 之则成类,耳听之则不成类。”《广韵》:“耳学,耳听之则成 类,眼见之则不成类。”故《说文》:“主母而役子”,《广韵》:“主子 而率母。”《说文》:“形也,礼也。”《广韵》:“声也、乐也。”《说文》:“以母统 子”,《广韵》“以子该母。”臣旧作“象类。”书总三百三十母为 形之主,八百七十子为声之主,合千二百文而成无 穷之字。许氏作《说文》,定五百四十类为字之母。然母 能生而子不能生。今《说文》误以子为母者二百十类。 且如《说文》有“句”类生,拘生钩,有𠧪类生,栗生。有! 《类生》,《胖生》,《叛有菐》。《类生》,《仆生》,据《拘》当入《手类》,《钩》当 入“金类”,则句为虚设;“栗”当入木类。当入《米类》,则𠧪” 为虚设;胖当入《肉类》;“叛”当入“《反类》,则“半”为虚设;“仆”当 入《人类》。当入《臣类》,则“菐”为虚设?盖句也、𠧪也、半也、 菐也,皆子也,子不能生,是为虚设。此臣所以去其二 百十而取其三百三十也。
《论子母所自》
编辑
或曰:“作文之始,其实一也。何以成母?何以成子?”曰:“显 成母,隐成子,近成母,远成子,约成母,滋成子,同成母, 独成子,用成母不用成子,得势成母不得势,成子。来 与麦同物,麦显而来隐。牙与齿同物,齿显而牙隐。故 麦为母而来为子,齿为母而牙为子。龙与鱼同物,鱼 近而龙远㲋?”〈丑略切〉与兔同物,兔近而㲋远,故“鱼为母 而龙为子”,“兔为母而㲋为子。”〈胡感切〉与《𢎘》。〈音同上〉同《象 𢎘》约而。“滋豆”与“登”同,《象》豆约而登滋,故𢎘为“母而。” “为子”,“豆”“为母”而“登”为子。乌与鸟同体,鸟同而乌独; 《易》与豸同体,豸同而易独。故鸟为母而乌为子,豸为 母而易为子。眉与目相比,目用而眉不用,疋?〈音疏〉与足 相比,足用而疋不用,故“目为母而眉为子,足为母而 疋为子。”〈左〉《与》。〈右〉敌体。得势而。《不得势》,〈音攀〉 《与》。〈音拱〉敌体。得势而。不得势故。“为母”而。为 子.,“为母”而。《为子》举此六条,可以触类而长。
《论省文》
编辑
凡省文,有声关于义者,有义关于声者。《甜》之从“舌”者, 义也;舌之所嗜者,甘恬之从“舌”者,非舌也。谓之从,甜 省,是之谓“声关于义。”“营”之从。〈音荧〉者,声也,以《吕》为主, 以为《声劳》之从。者,非声也,谓之从营省,是之谓 义关于声。伊从人从尹,谓伊尹能尹正天下,如 之。从伊省,亦谓之声,关于义。和,谓调和之和,如铦 利之利。从刀从和省。《易》曰:“利者义之和。”此亦谓之义 关于声。凡省文之类,可以准此。
《论篆隶》
编辑
篆通而隶僻,故有左无右有𨸏。〈今作音阜〉无。〈音阜〉于篆, 则“左向右”为左,右向左为右,“独向”为“𨸏”,“相向”为篆 明而隶晦,故有王无玉,有未无朱。于篆则中一近上 为王,中一居中为玉,中一直为朱,中一不直为未。篆 巧而隶拙,故有门。〈音觅〉《无》《冂》。〈音坰〉有!〈音拄〉无。〈音衮〉于《篆》,则 “上冒为冂,不冒为。”《上加》。为主加。为宀篆纵而 隶拘,故有刀无匕,有“《禾》无禾。”〈音稽〉于篆体,向左为“刀”,向 右为《匕首》,向左为“禾”,向右为“禾。”然则篆之于隶,犹筮 之于龟。
《论创意》
编辑
《炅》。 昋 《炔》。
右三字并音桂。乃秦博士桂真之后,避地别居,各撰其姓之文,而不殊本者。
《𩅦》。〈音弯〉《莔》。〈音迄〉〈音觥〉〈音贤〉《壾》。〈音莽〉 〈音举〉〈音褒〉〈音拥〉
右八字,孙亮命子。据桂氏命姓、孙氏命子制十一字,惟“炔” 犹得桂声,而又无义,馀十字声义两途,俱不通文而非文、字而非字者也。
《论变更》
编辑
《夃》。〈音沽〉罪。
右二字,秦人以市买多得为。罪旧作“罪”,始皇以其似“皇”字,改而为“罪。”
代天 《埊》《代地》。 《代日》。 《代月》。〈又作〉 〇代,《星 𢘗》代臣。 《代载》。 代初。 代年。 《代正》又作。 《曌代照》 《代证》: 《代圣》: 代授。 代。戴 圀代国。
右武后更造,十六字代旧。十六字,史臣儒生皆谓其草创无义。以臣观之,天作。《日作》。并篆文也。“年”作。正作。“并古文行于世者”,《授古文》亦有作。者,“国亦有作。”者:“《地籀》,文或有作。”《者星》,崔希裕纂古而作〇。孰谓其草创而无所本,与
对旧作汉文以言多非诚,故去口”而作“对。”“隋”旧作 “随。”文帝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而作“隋。”“《叠旧》作“叠。” 《新室》以三日太盛,改为三田。“𩢍”旧作“䯄。”宋明以“呙。”〈音㖞〉 类祸改而为“瓜。”形影之“影”旧作“景”,葛稚川加彡于右。 军阵之“阵”旧作“陈”,王逸少去东用车。㝏丘之山,三仓 合而为〈音㝏〉章贡之水,后人合而为“赣。”〈音绀〉“荒昏二义元次山谥,隋炀帝,合而为。〈音荒〉《鄗》。〈火各切〉本一名分而 为高邑者,汉光武也。“鄚”嫌近郑,更而为《莫》;《豳》嫌近幽, 更而为“邠。”此并唐明皇所更也。
《论迁革》
编辑
雅本乌鸦之鸦,借为《雅》《颂》之雅,复有鸦矣,故雅遂为 《雅》《颂》之雅,后人不知雅本为鸦。雇本九鳸之鳸,借为 雇赁之雇,复有鳸矣,故“雇”遂为雇赁之雇,后人不知 “雇”本为鳸。颂本颜容之容,故从“公”《从页》,借为歌颂之 颂。今人见“颂”,知歌颂之“颂”而已,安知“颂”本为容?泉本 货钱之钱,故于篆象古刀文,借为泉水之泉,今人见 泉知“泉”,水之泉而已,安知泉本为钱。
《论便从》
编辑
人与虫鱼禽兽同物。同物者,同为动物也。天地之间, 一经一纬,一从一衡,从而不动者成经,衡而往来者 成纬。草木成经为植物,人与虫鱼禽兽成纬为动物。 然人为万物之灵,所以异于虫鱼禽兽者,虫鱼禽兽 动而俯,人动而仰。兽有四胑而衡行,人有四胑而从 行。植物理从,动物理衡。从理向上,衡理向下。人,动物 也。从而向上,是以动物而得植物之体,向上者得天, 向下者得地。人生乎地而得天之道,本乎动物而得 植物之理,此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以其兼之也。人 之体理从,故文字便从不便“衡。”坎离《坤》,衡卦也,以之 为字,则必从故。☵必从而后能成。☲必从而后能 成火。☷必从而后能成。“舟以衡济,车以衡运。”舟车, 衡器也,作舟者必楹航而后能成。《作车》者必弋轴 而后能成。“隹以衡飞,鱼以衡走。”隹,鱼,衡物也。作隹 者必作县隹之势,而后能成。《作鱼》者必作贯鱼之 势而后能成。鼻从窍,《目衡》窍作“鼻”者,必为从。作 “目”者,亦为从。此可知其务从也。盖人理从,从则起, 起则生;衡则卧,卧则尸。
《论华梵上》
编辑
诸蕃文字不同,而多本于梵书。流入中国,代有大鸿 胪之职,译经润文之官,恐不能尽通其旨,不可不论 也。梵书左旋,其势向右;华书右旋,其势向左。华以正 错成文,梵以偏缠成体。华则一音该一字,梵则一字 或贯数音。华以直相随,梵以横相缀。华有象形之文, 梵亦有之尾作。有尾垂之形。缚作。有缠缚之象 《华有》省文之字。梵亦有之。地本作。亦省作。《缚》,本 作。亦省作。《驮》,本作。亦省作。华有同声而借 之字,梵亦有之野作。《而也》亦作。驮作。《而陁》亦 作。《华》有协声而借之字,梵亦有之,微用。而尾亦 用。萨用。而散亦用。华书有重二之义,如旧《汉 书》“元元休息”,下元字只作二,《石鼓文》《峄山碑》重字皆 作二。梵书凡叠句重言则小作。但华书每字之重 皆作“二”,梵书一字叠一,言重者作一。三字四字叠, 三言四言重者,亦只作。华盖以目传,故必详于书; 梵以口传,如《曲谱》然,书但识其大略。《华》之读别声,故 就声而借;“梵”之读别音,故即音而借,如“史”、“瑟”同用。 者,师史使瑟,商音之和也。帝亸同用。者低底帝亸 亦商音之和也。娑萨同用。亦商音之和《誐孽》同用。 是为“角音之和。”
《论华梵中》
编辑
观今《七音韵鉴》,出自西域,应琴七弦,天籁所作,故从 衡正倒,展转成图,无非自然之文,极是精微。不比韵 书,但平上去入而已。七音之学,学者不可不究。华有 二合之音,无二合之字。梵有二合、三合、四合之音,亦 有其字。华书惟《琴谱》有之。盖琴尚音,一音难可一字 该,必合数字之体,以取数音之文。二合者,取二体也。 如娑作。缚作。二“合娑缚”,则取缚之下体,以合于 娑而为。字如“啰”作。驮作。曩作。三合啰驮曩。 则上取啰中取驮。下取曩而为。字如悉作。底作? “哩”作。“野”亦作。四,合悉底哩野。则取《悉》之上体 以合于《野》之下体,而包底哩为错文。不必具底哩,故 其字作。然二合者是双音,合为单音也。如双为者 焉单为旃,双为者与单为诸。然则双为娑缚单为索, 双为娑亸单为萨。何不即一索足矣,安用合娑缚?一 萨足矣,安用合娑亸哉?曰:《华音论》读,必以一音为一 读,故“虽者焉”,可以独言旃,“虽者与”,可以独言诸也。《梵 音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亦有抑扬高下。故娑缚 不可以言索,娑亸不可以言萨,实有微引勾带之状 焉。凡言“二合”者,谓此音非一,亦非二也。言“三合”者,谓 此音非一非二,亦非三也。言“四合”者,谓此音非一非 二,非三,亦非四也。但言“二合”者,其音独易。言“三合”、四 合者,其音转难。大抵华人不善音,今梵僧咒雨则雨 应,咒龙则龙见,顷刻之间,随声变化。华僧虽学“其声 而无验者,实音声之道有未至也。”
《论华梵下》
编辑
梵人别音,在音不在字;华人别字,在字不在音。故梵 书甚简,只是数个屈曲耳。差别不多,亦不成文理,而 有无穷之音焉。华人苦不别音,如《切韵》之学,自汉以 前人皆不识,实自西域流入中土,所以《韵图》之类,释子多能言之,而儒者皆不识起例,以其源流出于彼 耳。华书制字极密,点画极多。梵书比之,实相辽邈,故 梵有无穷之音,而华有无穷之字。梵则音有妙义,而 字无文彩;华则字有变通,而音无锱铢。梵人长于音, 所得从闻入,故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昔三 摩提,尽从闻中入,有目根功德少、耳根功德多之说。 华人长于文,所得从见入。故天下以识字人为贤智, 不识字人为愚庸。
《张君房云笈七签》
编辑
《八显书》
编辑
“‘八显者:一曰《天书》,八会是也;二曰《神书》,云篆是也;三 曰《地书》,龙凤之象也;四曰《内书》,龟龙鱼鸟所吐者也; 五曰《外书》,鳞甲毛羽所载也;六曰《鬼书》,杂体微昧,非 人所解者也;七曰《中夏》书’,草艺云篆是也;八曰《戎裔 书》”,类于昆虫者也。此六文八体,或今字同古,或古字 同今,符彩交加,共成一法,合为一用,故同异无定也。 此依宋法师所说,未见正文,而三洞经中符有字者, 如古文《尚书》中有古字与今同者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