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一百三十三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目录
诗经部汇考一
周〈敬王一则〉
秦〈始皇帝一则〉
汉〈高帝一则 文帝一则 景帝一则 武帝建元一则 昭帝元平一则 元帝初元一
则 成帝建始一则 平帝元始一则〉
后汉〈光武帝建武一则 章帝建初二则 和帝永元一则 安帝延光一则〉
晋〈武帝泰始一则 咸宁一则 明帝太宁一则 成帝咸康一则〉
梁〈武帝天监一则 简文帝大宝一则〉
北魏〈明元帝永兴一则〉
隋〈炀帝大业一则〉
唐〈太宗贞观三则 高宗永徽一则 代宗大历一则 宪宗元和一则 文宗太和一则
开成一则 昭宗乾宁二则〉
宋〈太宗端拱一则 淳化一则 至道一则 真宗大中祥符一则 仁宗天圣一则 皇
祐一则 嘉祐一则 哲宗元祐二则 神宗熙宁一则 高宗绍兴四则 宁宗嘉定一则〉
金〈废帝天德一则〉
元〈世祖至元二则 仁宗皇庆一则 延祐一则〉
明〈太祖洪武二则 成祖永乐二则 宣宗宣德一则 景帝景泰一则 世宗嘉靖一则〉
经籍典第一百三十三卷
诗经部汇考一
编辑周
编辑敬王之世孔子刚诗为三百十一篇
编辑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孔子世家》:鲁哀公六年,孔 子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 《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 《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 可施于礼义,上采《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 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 《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 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 王道,成六艺。〈按鲁哀公六年为敬王三十一年〉 按《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 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 百五篇。”
按《隋书经籍志》:“夏、殷已上《诗》多不存。周氏始自后稷, 而公刘克笃前烈,太王肇基王迹,文王光昭前绪,武 王克平殷乱,成王、周公化至太平,诵美盛德,踵武相 继,幽、厉板荡,怨刺并兴。其后王泽竭而《诗》亡,鲁太师 摰次而录之。孔子删《诗》,上采《商》,下取《鲁》,凡三百篇。” 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动天地,感鬼神,厚人伦,美教 化,移风俗,莫近乎《诗》。”是以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 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一篇,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 焉。
〈注〉毛公为《故训》时已亡六篇。故《艺文志》云“三百五篇。”
〈按孔颖达正义序〉诗迹所用,随运而移。上皇道质,故 讽谕之情寡;中古政繁,亦讴歌之理切。唐、虞乃见其 初,羲、轩莫测其始。于后时经五代,篇有三千,成、康没 而颂声寝,陈、灵兴而变风息。先君宣父,厘正遗文,缉 其精华,褫其烦重,上从周始,下暨鲁僖,四百年间,《六 诗》备矣。
秦
编辑始皇帝三十四年下令焚诗书有偶语诗书者弃市诗独以讽诵得全
编辑按《史记始皇本纪》:“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请史官非《秦 纪》杂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 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制曰:“可。”
按:《汉书艺文志》“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 独在竹帛故也。”
按:《隋书经籍志》:“孔子删《诗》凡三百篇,至秦独以为讽 诵不灭。”
汉
编辑高祖十二年十一月过鲁以太牢祠孔子治诗申公入见于鲁南宫
编辑按《史记高祖本纪》,不载。 按《儒林传》,“申公者,鲁人也。 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南宫。” 按《汉书高祖本纪》:“十二年十一月自淮南还,过鲁,以 太牢祠孔子。” 按《儒林传》,申公少与楚元王俱事齐 人浮丘伯,受《诗》。高祖过鲁,申公入见于鲁南宫。
文帝 年以治诗申公韩生为博士
编辑按《史记》《汉书》《文帝本纪》皆不载。 按《史记儒林传》:“韩生,燕人也。文帝时为博士,韩生推诗人之意而为内 外传。”
按《汉书楚元王传》:“文帝时,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 士。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元 王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 按《刘歆传》:“文帝时《诗》 始萌芽,众书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
景帝 年以治诗辕固生为博士以鲁诗齐诗韩诗三家皆列于学官
编辑按:《史记》《汉书》《景帝本纪》皆不载。 按《史记儒林传》:“清 河王太傅辕固生,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 按《汉书艺文志》:“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 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 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
按《隋书经籍志》:“汉初有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作 《诂训》,是为《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韩人 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终于后汉,三家并立。”
武帝建元五年置诗经博士
编辑按《史记武帝本纪》,不载。 按《汉书武帝本纪》,“建元五 年始置五经博士。” 按《刘歆传》,歆移太常博士。书曰: “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 起于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为 《雅》,或为《颂》。”
昭帝元平元年以授诗帝师蔡义为丞相
编辑按《汉书,昭帝本纪》,不载。 按《蔡义传》:“蔡义,河内温人 也。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久之,诏求能为《韩诗》者, 征义待诏,久不进见。义上疏。上召见义,说《诗》,甚说之, 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授昭帝。数岁,拜为少府,迁 御史大夫,代杨敞为丞相。”
〈按褚少孙补史记〉孝昭以来,功臣侯者,附传阳平侯 蔡义,家在温,故师受《韩诗》,为博士,给事大将军幕府, 为杜城门候。入授昭帝《韩诗》,为御史大夫。是时年八 十,衰老,常两人扶持乃能行。然公卿大臣议,以为为 人主师,当以为相。以元平元年代杨敞为丞相,封二 千户。
〈按玉海蔡义明〉经。诏求能为《韩诗》者,征待诏,愿赐清 闲之燕,得尽精思于前。上召见义说《诗》,甚说之,进授 昭帝。
元帝初元 年张游卿高嘉以鲁诗授帝
编辑按《汉书元帝本纪》,不载。 按《儒林王式传》:“张生论石 渠兄子游卿为谏议大夫,以《诗》授元帝。”
按《后汉书儒林高诩传》:“诩曾祖父嘉,以《鲁诗》授元帝, 仕至上谷太守。”
成帝建始元年匡衡上疏戒妃匹劝经学论关雎之诗
编辑按《汉书成帝本纪》,不载。 按《匡衡传》:“成帝即位,衡上 疏戒妃匹,劝经学曰:‘臣闻之师曰:‘妃匹之际,生民之 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 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 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 故《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 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 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教之 端也。愿陛下详览焉。
建始 年,伏理以《诗》授帝。
按《汉书成帝本纪》不载。 按《伏湛传》,“湛父理,为当世 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傅,别自名学。”
〈注〉伏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故言“别自名学”也。
平帝元始五年立毛诗博士
编辑按《汉书平帝本纪》,不载。 按《儒林传赞》:“自武帝立五 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 有馀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馀万言, 大师众至千馀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初书唯有欧阳 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平帝时又立《毛诗》,所以罔 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按此条有平帝时立毛诗事故列于艺文
志之前
〉按:《汉书艺文志》:“汉兴,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 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
按《隋书经籍志》,“汉初又有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 所传,作《诂训传》,是为《毛诗》古学,而未得立。后汉有九 江谢曼卿,善《毛诗》,为之训。东海卫敬仲受学于曼卿, 先儒相承,谓之《毛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及敬仲又加 润益,郑众、贾逵、马融并作《毛诗传》,郑元作《毛诗笺》。《齐 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唯 ‘《毛诗郑笺》’”至今独立。〈按隋志叙毛诗甚详竟未及平帝时立毛诗事岂末暇考汉儒
《林传赞》耶?今并列于此,以备参考。
〉〈按玉海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献王修学 好古,举六艺,立毛氏,学《左氏春秋》。博士毛公授同国 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陈侠。由是 言《毛诗》,本之徐敖。赞平帝,立《毛诗》。
===后汉===
光武帝建武元年立诗经三家博士
编辑按《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不载。 按《徐防传》,“汉承嬴秦, 经典废绝,本文略存,或无章句,收拾缺遗,建立明经, 博征儒术,开置太学。孔圣既远,微旨将绝,故立博士 十有四家。”
〈注〉《汉官仪》曰:“光武中兴,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贺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侯胜建,《诗》有申公、辕固、韩婴,《春秋》有严彭祖、颜安乐,《礼》有戴德、戴圣,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纲纪也。”
章帝建初元年诏贾逵入讲令撰齐鲁韩诗与毛氏异同
编辑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不载。 按《贾逵传》,建初元年,诏 逵入讲北宫白虎观、南宫云台,诏令撰齐、鲁、韩诗,与 《毛氏》异同,并作《周官》解故。
“建初八年十二月,诏令群儒选高才生受学《毛诗》。”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建初八年“冬十二月戊申,诏曰: 五经剖判,去圣弥远。章句遗辞,乖疑难正。恐先师微 言,将遂废绝,非所以重稽古,求道真也。其令群儒选 高才生受学《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扶微 学,广异义焉。” 按《贾逵传》:“建初八年,迺诏诸儒各选 高才”生受《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由是《四经》 遂行于世。皆拜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 朝夕受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欣羡慕焉。
和帝永元元年窦宪以刘方善为诗经请与桓郁并入教授
编辑按《后汉书和帝本纪》,不载。 按《桓郁传》:郁传:父业,以 尚书教授门徒。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建初二 年,迁屯骑校尉。和帝即位,富于《春秋》。侍中窦宪自以 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上疏皇太后曰:“昔五 更桓荣,亲为帝师,子郁继传父业,故再以校尉入授 先帝父子,给事禁省,更历四世。又宗正刘方,宗室之 表,善为《诗经》,先帝所褒,宜令并入教授,以崇本朝,光 示大化。”由是迁长乐少府,复入侍讲。
安帝延光二年春正月诏选三署郎及吏人能通毛诗者一人
编辑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延光二年春正月,诏选三署郎 及吏人能通古文《尚书》《毛诗》《穀梁春秋》各一人。”
晋
编辑武帝泰始 年庾峻侍帝讲诗论风雅正变之义
编辑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庾峻传》,“武帝践祚,侍帝 讲《诗》,中庶子何劭论风雅正变之义,峻起难往反,四 坐莫能屈之。”
咸宁三年皇太子讲诗经通
编辑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礼志》,晋武帝咸宁 三年,皇太子讲《诗通》,太子亲释奠,以太牢祀孔子,以 颜渊配。
明帝太宁 年令卫协画毛诗图
编辑按《晋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名贤画录》:“晋明帝朝,令 卫协画《毛诗图》,草木鸟兽及古贤君臣之像。”
成帝咸康元年帝讲诗通释奠如故事
编辑按《晋书成帝本纪》,“咸康元年二月甲子,帝亲释奠。” 按《宋书礼志》,晋成帝咸康元年,帝讲诗通,释奠如故 事。
梁
编辑武帝天监 年造制旨毛诗答问
编辑按:《梁书武帝本纪》,“帝造制旨《毛诗答问》。”
按《隋书经籍志》,“《毛诗发题序义》一卷,梁武帝撰;《毛诗 大义》十一卷,梁武帝撰。”
简文帝大宝 年撰毛诗十五国风义
编辑按《梁书简文帝本纪》。不载 按《隋书经籍志》。“《毛诗十 五国风义》二十卷。梁简文帝撰。”
魏
编辑明元帝永兴元年敕崔浩解诗经
编辑按《魏书明元帝本纪》,不载。 按《崔浩传》,浩上五寅元 历表曰:“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孝经》《论语》《诗》 《尚书》《春秋》《礼》《周易》,三年成讫,谨以奏呈。”
隋
编辑炀帝大业 年以治诗鲁达为博士
编辑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 按《唐书徐旷传》,“旷字文远, 隋大业初,礼部侍郎许善心荐文远及包恺、褚”陆 德明鲁达为学官擢国子博士恺等为太学博士世 称“《左氏》有文远礼有褚。”《诗》有鲁达,《易》有陆德明,皆 一时冠云。
唐
编辑太宗贞观十二年孔颖达王德韶等奉诏撰毛诗正义四十卷
编辑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艺文志》,“《毛诗正义》四十 卷。孔颖达、王德韶、齐威等奉诏撰。”
按《唐会要》:“贞观十二年,国子祭酒孔颖达撰《五经义 疏》一百七十卷,名曰《义赞》,有诏改为《正义贞观十六年,敕孔颖达、赵干叶等以《毛诗正义》覆更 详正。”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艺文志》,赵干叶、贾普曜、 赵弘智等覆正。
〈按孔颖达毛诗正义序〉奉敕“与朝散大夫行太学博 士臣王德韶、征事郎守四门博士臣齐威等对共讨 论,辨详得失。”至十六年,又奉敕与前修“《疏》人及给事 郎守太学助教云骑尉臣赵干叶、登仕郎守四门助 教云骑尉臣贾普曜等对敕使赵弘智覆更详正”,凡 为四十卷。
〈按崇文总目毛诗正义〉唐国子祭酒孔颖达撰。太尉 长孙无忌同诸儒刊定。
贞观 年,许叔牙献《诗纂义》十篇。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许叔牙贞观中迁 弘文馆直学士,献《诗纂义》十篇,太子写付司经局。御 史大夫高智周见之曰:“欲明诗者,宜先读此。”
高宗永徽四年颁孔颖达诗经正义于天下明经依此考试
编辑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高宗本纪》,“永徽 四年三月壬子朔,颁孔颖达《五经正义》于天下。每年 明经令依此考试。”
〈按会要〉永徽四年三月一日进之,颁于天下,以为定 式。凡《诗》四十卷。
〈按正义表〉永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上。
代宗大历八年归崇敬请以毛诗为中经
编辑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归崇敬传》:“大历八年,崇 敬建议曰:近世明经,不课其义,先取帖经,颛门废业, 传授义绝。请以《礼记》《左氏春秋》为大经,《周官》《仪礼》《毛 诗》为中经,各置博士一员,依章疏讲解。德行纯洁、文 词雅正、形容庄重可为师表者,委四品以上各举所 知,在外给传,七十者安车蒲轮敦遣。”
宪宗元和十五年三月穆宗召侍讲学士讲毛诗
编辑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穆宗本纪》,“宪宗 元和十五年三月壬子,召侍讲学士韦处厚、路随于 太液亭讲《毛诗关雎》《尚书洪范》等篇,既罢,并赐绯鱼。” 〈一作绯鱼袋〉
〈按玉海〉穆宗即位,以韦处厚与路随充翰林侍讲学 士,召入太液亭,分讲《毛诗》《尚书洪范》等篇,访以理体, 赐茶果。
文宗太和 年召程修己修毛诗图
编辑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名贤画录》:“太和中,文宗 好古重道,以晋明帝朝卫协画《毛诗图》,草木鸟兽、古 贤君臣之像,不得其真,召程修己图之,皆据经定名, 任意采掇。由是冠冕之制,生植之姿,远无不详,幽无 不显。”〈按此条太和中命修开成中修成〉
开成 年命修毛诗草木虫鱼图成上之
编辑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艺文志》:“《毛诗草木虫鱼 图》二十卷。开成中,文宗命集贤院修撰,并绘物象,大 学士杨嗣复、学士张次宗上之。”
昭宗乾宁元年擢朱朴国子毛诗博士
编辑按《唐书昭宗本纪》不载。 按《朱朴传》,“乾宁初,擢国子 《毛诗》博士。”
乾宁三年,以国子《毛诗》博士朱朴同平章事。
按《唐书昭宗本纪》:“乾宁三年八月乙丑,以国子《毛诗》 博士朱朴为左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
编辑太宗端拱元年诏孔维等是正毛诗正义
编辑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崇文总目毛诗正义〉孔 颖达撰。端拱初,国子司业孔维等奉诏是正。
淳化三年孔维等校勘诗经正义板成以献
编辑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端拱元年孔维等 奉敕校勘《五经正义》。诏国子监镂板行之。《诗经》则李 觉等五人再校。毕道昇等五人详勘。孔维等五人校 勘。淳化三年四月板成以献。
至道二年邢昺等奏言皇太子召于府内讲毛诗
编辑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至道二年三月癸 卯。诸王府侍讲邢昺等上言。“皇太子召臣于府内讲 《毛诗》。久之。宾客李至、李沆皆列坐共听。”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九月甲申作毛诗诗三章以是月重刻诗经板本
编辑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大中〉祥符七年六 月庚辰,上作《周易》诗三章,赐群臣和。至是遍咏,经史, 百僚并赋。九月甲申,作《毛诗》诗三章。 又云:“大中祥 符七年九月,《易》《诗》二经重刻板本,仍命陈彭年、冯元 校定。自后《九经》及《释文》有讹缺者,皆重校刻本。”
仁宗天圣八年重刻诗经释文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天圣八年九月三 日重刻《诗》《书二经释文》。
皇祐元年九月所石室十三经工毕毛诗张绍文书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石室十三经》孟蜀所。“皇祐元年岁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工毕。”《毛诗》张绍文书。
嘉祐三年杨绘献诗旨十卷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嘉祐三年,杨绘献 《诗旨》十卷,闰十二月二十六日,命为集贤校理。
哲宗元祐四年六月范百禄进诗传补注二十卷
编辑按:《宋史哲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元祐四年六月十 八日,吏部侍郎范百禄进《诗传补注》二十卷,诏付秘 省。哲宗奖谕,诏曰:“敕百禄:省所上表撰成《诗传补注》 二十卷。夫六艺之文,重温柔敦厚之教;四家之说,有 训故传笺之殊。虽同出于先儒,或有非其本义,是使 后学,各务名家。卿博识洽闻,留心经术,讨论之外,尤 深于《诗》,鉴商、周之盛衰,考毛、郑之”得失,补注其略,䌷 次成书,真得作者之微,颇助学官之阙。奏篇来上,讲 解甚明,研味之馀,嘉叹无已。
元祐 年,沈铢讲《诗》“南山有台”章。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沈铢传》:铢进士高第,至 国子监直讲,崇政殿说书,起居郎,权中书舍人。讲《诗》 “南山有台”至“万寿无期”,以为此太平之基,立而可久 之应,哲宗屡首肯之。
神宗熙宁八年六月颁王安石诗经新义于学官
编辑按《宋史神宗本纪》,熙宁八年六月“己酉,颁王安石《三 经新义》于学官。” 按《王安石传》:“初,安石训释《诗》《书》,既 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 按《王雱传》:“除太子中 允,崇政殿说书,神宗数留与语,受诏撰《诗》《书》义。书成, 迁龙图阁学士。”
按《文献通考:新经诗义》三十卷,晁氏曰:“熙宁中,置经 义局,撰三经义,皆本王安石说《毛诗》,先命王雱训其 辞,复命安石训其义,书成以赐太学,布之天下云。”
高宗绍兴五年御书车攻诗赐宰臣赵鼎等
编辑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绍兴五年十月三 日壬寅,书《车攻诗》,赐宰臣赵鼎等。翌日癸卯,宣谕曰: “朕观《鸿雁》《车攻》,乃宣王中兴之诗,当与卿等夙夜勉 励。”鼎曰:“陛下游戏翰墨之间,亦不忘恢复,臣等敢不 自勉。”谢表、宵雅肄三帝书第一。
绍兴七年,赐沈与求《车攻》诗。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绍兴七年九月二 十三日戊寅,赐御书沈与求《车攻诗》。
绍兴十四年十月,出御书《毛诗》,宣示馆职。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绍兴十四年十月, 出御书《毛诗》,秘书省宣示馆职,观毕进诗。
绍兴 年,御书“《毛诗》三百篇”,令马和之图写。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经义考》,“夏文彦曰:‘马和 之,钱唐人,绍兴中登第。善画人物,山水仿吴装,笔法 飘逸,务去华藻,自成一家。高孝两朝深重其画,每书 《毛诗》三百篇,令和之图写。官至工部侍郎’。”
宁宗嘉定元年御书天保诗以赐辅臣
编辑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嘉定元年,御书诗 之“天保”,以赐辅臣。
金
编辑废帝天德三年置国子监诗用毛苌注郑元笺自国子监印之授诸学校
编辑按《金史废帝本纪》。不载。 按《选举志》。凡养士之地曰 国子监。始置于天德三年。《诗》用毛苌注。郑元笺。自国 子监印之,授诸学校。
元
编辑世祖至元五年十月敕从臣录毛诗
编辑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五年十月庚寅,从臣秃忽思 等录《毛诗》。”
至元二十四年,定国子学制,凡读书必次及诗 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选举志》:“至元二十四年, 立国子学而定其制。凡读书必先《孝经》、小学,次及诗 书。博士助教亲授句读音训、正、录、伴读,以次传习之, 讲说则依所读之序。”
仁宗皇庆二年诏考试经题诗义以朱氏为主兼用古注
编辑按《元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选举志》:“诏考试程式,经 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兼用古注。”
延祐四年四月塔失不花画豳风图以进上命置东宫俾太子时时观省
编辑按《元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高宣传》:宣曾孙塔失不 花,延祐四年夏四月,帝谓塔失不花曰:“汝祖尝为司 农,今复以授汝。”遂迁荣禄大夫、大司农。英宗居东宫, 塔失不花撰集前代嘉言善行,名曰《承华事略》,并画 《豳风图》以进。帝览之,奖谕曰:“汝能辅太子以正,朕甚 嘉之。”命置图书东宫,俾太子时时观省。
明
编辑太祖洪武三年诏乡会试诗经主朱氏传古注疏
编辑按《明朝开天纪》:“洪武三年己亥,诏自洪武三年八月 为始,乡、会试第一场试五经义,各试本经一道,《诗》主 朱传古注疏洪武九年,博士赵俶以《诗经》教成均,进秩翰林院待 制。”
按《明外史赵俶传》:“洪武九年,御史台言,博士俶以《诗 经》教授成均四年,其弟子多为方岳重臣及持节各 部者,今年逾悬车,请赐骸骨。乃进秩,以翰林院待制 致仕,赐内帑钱治装,宋濂率同官暨诸生千馀人送 之。”
成祖永乐元年胡广讲诗东宫先具经义呈帝览
编辑按《明外史金幼孜传》:“成祖即位,翰林坊局臣讲书东 宫,皆先具经义,阁臣阅正呈,帝览,乃进讲解缙《书》、杨 士奇《易》、胡广《诗》、幼孜《春秋》。”
永乐十三年九月,《诗传大全》成,上御殿受之,群臣表 贺。
按《明朝肇运纪》:“永乐十三年九月己酉,《五经大全》成, 上御殿受之,群臣表贺。”
按“《成祖实录诗传大全》二十卷,纂修官四十二人,翰 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政大夫胡广,右春坊 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杨荣,奉直大夫右春坊右谕 德兼翰林院侍讲金幼孜”,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萧时 中、陈循,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周述、陈全、林志,翰林院 编修,承事郎李贞、陈景著,翰林院检讨,从仕郎余学 夔、刘永清、黄寿生、陈用、陈璲,翰林院五经博士,迪功 郎王进,翰林院典籍,修职佐郎黄约中,翰林院庶吉 士凃顺,奉议大夫、礼部郎中王羽,奉议大夫、兵部郎 中童谟,奉训大夫、礼部员外郎吴福,奉直大夫,北京 刑部员外郎吴嘉静,承直郎礼部主事黄裳,承德郎, 刑部主事段民,承直郎刑部主事洪顺、沈升,承德郎 刑部主事章敞、杨勉、周忱、吴绅,文林郎广东道监察 御史陈道潜,承事郎大理寺评事王选,文林郎太常 寺博士黄福,修职郎太医院御医赵友同,迪功佐郎 北京国子监博士王复原,常州府儒学教授廖思敬, 蕲州儒学学正傅舟,济阳县儒学教谕杜观,善化县 儒学教谕颜敬守,常州府儒学训导。彭子斐镇江府 学训导。留季安
按明史官焦竑《经籍志》:“《成祖皇帝敕修诗传大全》二 十卷,胡广等撰。”
宣宗宣德七年七月上阅豳风图赋诗一韦以示箴警
编辑按《明纪》:“宣德七年七月,上阅内库书画,得赵孟𫖯《豳 风图》,因赋诗一章,召词臣示之曰:‘豳诗,周公陈后稷、 公刘,王业所由兴,民情早晚之宜,以告成王,使知稼 穑艰难,万世人君皆当鉴此。朕爱斯图,为赋长句,将 揭于便殿之壁,有所箴警尔,其书于壁之右’。”
代宗景泰元年命倪谦讲国风于文华殿东庑
编辑按《明外史吕原传》:“景泰初,进侍讲。与同官倪谦,授小 内侍书于文华殿东庑。帝至,命谦讲《国风》,原讲《尧典》, 皆称旨。问何官,并以中允兼侍讲对。帝曰:‘品同耳,何 相兼为’?进二人侍讲学士,兼中允。”
世宗嘉靖十年无逸殿成命辅臣等各撰诗豳风七月讲义一道命翟銮讲豳风七月诗退御豳风亭赐宴
编辑按《明会典》:“嘉靖初,西苑无逸殿成。命辅臣及经筵日 讲官、六卿侍经筵官,各撰《尚书无逸诗豳风七月讲 义》一道,于无逸殿进讲。”
按《明外史·李时传》:“嘉靖十年,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 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 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俱 入侍。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