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156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一百五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一百五十六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一百五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目录

 诗经部总论八

  宋章俊卿诗论风雅颂之体不同 风雅正变 正风变风

  明薛瑄文集读书录

  邵宝语录简端录

  吕柟文集风雅颂

  群书备考

  日知录集先儒诗论 论诗总

  何复汉文集毛诗略节

经籍典第一百五十六卷

诗经部总论八

编辑

宋章俊卿诗论

编辑

风雅颂之体不同

编辑

夫子删《诗》,《风》《雅》《颂》各得其所,何尝以《风》必为诸侯之 诗?彼序《诗》者妄以《风》《雅》辨尊卑见王;《黍离》在《国风》,则 不得不谓降王室而尊诸侯,乌有王室之尊,圣人辄 降之乎?呜呼!自《诗序》之作,《诗》虽存而亡已久矣。王室 尚可降为诸侯,则天下岂复有理,圣人岂复有教乎? 谓《诗》之传于世,吾不信也,曾不知圣人删《诗》,谓之《风》, 谓之《雅》,谓之“颂”者,此直古人作诗之体耳,何尝有天 子诸侯之辨耶?今人作诗者,有律有古,有歌有引,体 制不同,而名亦异。古诗亦然,谓之“风”者,出于风俗之 语,大概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浅近易见也。谓之 “雅”者,则非浅近易见,其辞则典丽醇雅故也。谓之“颂” 者,则直赞美其上之功德耳。三者体裁不同,是以其 名异也。今观《风》之诗,大率三章、四章,一章之中大率 四句,其辞俱重复相类。既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 窕淑女,琴瑟友之。”又曰:“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 女,钟鼓乐之。”既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惟叶萋萋。”又 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惟叶莫莫。”《樛木》三章,四十有 八字,惟八字不同。《螽斯》三章,三十有九字,惟十二字 不同;《芣苢》三章,四十有八字,亦惟八字不同。《甚者殷 其雷》三章,七十有二字,惟六字不同。“已焉哉,天实为 之,谓之何哉?”《北门》三章俱言之。“期我乎桑中,要我乎 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桑中》三章皆言之。凡风之体, 皆语重复,浅近易见如此。若夫雅则不然,其言典,则 非复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皆道之,盖士君子为之也。 然雅有小大,《小雅》之雅,固已典正,非复风之体,然其 语间有重复,雅则雅矣,尤其小者尔。曰《小雅》者,犹言 其诗典正,未至于浑厚大醇也。至于《大雅》,则浑厚大 醇矣。其篇十有六章,章十有二句者,比之《小雅》,愈以 典则,非深于道者不能言也。《风》与《大小雅》皆道人君 政事之得失,有美有刺曰《颂》,则无有讽刺,惟以铺张 勋德尔。学者试以《风》之诗与《雅》之诗详观之,然后知 圣人辨风、雅之意;以《小雅》之诗与《大雅》之诗详观之, 然后知圣人辨大、小之意。夫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 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当圣人未反鲁之时,虽古诗之 多,《风》《雅》《颂》皆浑淆无别,逮圣人而后各得其所,学者 可无思乎?彼序《诗》者妄人尔,不知此理,乃以言一国 之事谓之“风”,言天下之事谓之雅;政有大小,故有《小 雅》、大《雅》;《颂》则以其成功告神明,其言皆惑。既以《风》为 诸侯,又以《周南》为王者之风,后妃之德,何耶?借谓文 王在当时犹为诸侯,故得谓之《风》,而《豳诗》乃成王之 诗,周公之事亦列于风,岂时亦未为王乎?故谓“《黍离》 降则《豳》诗亦降矣。”观此言《风》之谬可知。既以《小雅·蓼 萧》为“泽及四海”,以《湛露》为燕诸侯,《六月》《采𦬊》为南征 北伐,王者之政孰大于此?又以《小雅》为政之小何耶? 吾不知《常武》之征伐何以大于《六月》,《卷阿》之求贤,何 以大于《鹿鸣》,观此言二雅之谬可知。颂者谓其称君 之功德则是矣,何必告神明乎?岂不告神明即不得 为颂耶?既以敬之为戒,成王《小毖》为求助,与夫《振鹭》 《臣工》《闵予小子》,皆非告神明而作也。观此言颂之旨, 又不通矣。今田夫里妇皆能言乡土之歌,此即古风 之遗体也。唐人作《平淮夷雅》,汉人作《圣主得贤臣颂》 之类,此即古之雅、颂遗体也,何“用他说乎?”或曰:“如子 所说,则《七月》《鸱鸮》之诗既出于周公,周公之言安得 不为雅而徒为风乎?”曰:“诗各有体,《七月》《鸱鸮》之诗,其 言则文,其体则风,虽非妇人小夫之言,而妇人小夫 之体也。此无足疑。审夫此理,则周平王之诗为国风, 不害为天子之尊;鲁僖公诗列之于《颂》,不失为诸侯 之卑。尊卑之辨”,不在于此故也。学者不察此,徒信《序》 《诗》之说,反谓“圣人降王室而尊诸侯”,岂不悲哉

风雅正变

编辑

汉儒序《诗》,不特言《二南》与《风》《雅》《颂》之失,又有谬者。《风》 一也,而云“有正有变”;《雅》一也,亦云“有正有变。”《二南》之 诗则为《正风》,《十三国风》则为《变风》,文、武、成王之诗则 为《正雅》,幽、厉则为《变雅》。有是理乎?有是理,圣人必言 之矣。盖彼不知《风》《雅》乃古诗之体,或美或刺,辞有美 恶,体则一而已。以《二南》皆文王之诗,故不得不以为 正风。谓《二南》之诗美诗多,而其他国刺诗多,则是矣; 谓风有正、变,则妄也。既谓之“变风”,是无复美诗也。又 以《淇澳》美卫武公,《缁衣》美郑武公,《小戎》美秦襄公之 类,皆称其功德,何也?且谓《变风》《变雅》之作,由礼义废, 政教失,作者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若卫武公、郑 武公之德,岂亦礼义政教之废失?人伦废、刑政苛者 乎!读《淇澳》《缁衣》之诗,人爱之誉之如彼,乃使与“墙有 茨”,“南山行如禽兽”者同谓之变风,善恶果有辨乎?既 以政之小为小雅,政之大为大雅,而《雅》亦有变,则是 《小雅》政失之小者,《大雅》政失之大者。今其《序》以《小雅》 刺诗为刺幽王,《大雅》刺诗为剌厉王。犬戎之祸西周 以亡,幽王之失犹为小乎。惟其有正变之陋说,是以 其诗虽刺而必以为美,如《野有死麇》、“何彼秾矣”之类, 皆以为文王诗是也。其诗虽美而必以为刺,如《楚茨》 《信南山》之类,皆以为思古是也。诗人若伤今思古,必 先言古之美以证今之失。今观《楚茨》《信南山》《甫田》《大 田》《瞻彼洛矣》《桑扈》等诗,惟述年谷丰盛,祭祀受福,人 爱君子之辞,无一言不美,无一事可讥,何伤今思古 之有?盖其诗不幸继《鼓钟》之后,以《鼓钟》为刺幽王,故 此诗亦例于刺也。彼其悖理乱经如此,学经者仅守 其说而不悟,不若不学之为愈也。程元尝问文中子 曰:“《豳风》何也?”曰:“变风也。”曰:“周公之际亦有变乎?”曰:“君 臣相疑,其能正乎?成王终疑,则风遂变矣。”郑氏以自 《六月》下至“何草不黄”五十有八诗,皆为小雅之变;自 《民劳》以下至《召旻》十有三诗,为大雅之变。夫成王贤 主,周公圣臣,宣王中兴之功震赫古今,其诗反谓之 变风、变雅,则其正者又谁当之?郑氏不足道,以王通 之才,惑于《诗序》,其言之谬亦如此,《诗》义岂复存乎?故 予尝曰:黜左氏而后《春秋》明,削汉儒之序而后《诗》义 著,达者或以为然。

正风变风

编辑

“明天子在上,天下统而为一。当是时也,歌咏功德皆 归于王者,诸侯不得有正风。及其礼废教失,政异俗 殊,民各歌其君之善恶,则变风兴焉。然《周》《召》为正,何 也?”曰:“在商则为变,在周则为正也。”

明薛瑄文集

编辑

读书录

编辑

孔子读《烝民》之诗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 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子思《中庸》引《诗》曰:“维 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 “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凡圣贤说诗,只加数字,转换过而义自见,未尝费词。 朱子《诗集传》盖得此法矣。

《诗》困于《小序》之牵强,晦于诸家之穿凿;至朱子《集传》, 一洗相沿之陋习,洞开千古之光明,真所谓豁云雾 而睹青天也。

范氏曰:“《予于采薇》,见先王以人道使人,后世则牛羊 而已矣。观此则先王之仁厚,岂可及哉!”

《思齐》一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备焉,读之有 以远想前王之盛。

抑之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神之 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此即川流不息之意,其要 在谨独。予诵此诗,深有警于心。

卲宝语录

编辑

简端录

编辑

夫妇之义,无所逃于闺门之内,故不能奋飞,知义之 言也。

《北门》之安命,《北风》之先几,所处不同,同归于道也。 卫之淫靡久矣,故有《氓》之诗,有《有狐》之诗,有《木瓜》之 诗。然《竹竿》《河广》之诗,亦卫女作也。天理之在人心,岂 终亡哉?故君子不以地废人。

《郑诗》:“《野有蔓草》,褰裳萚兮风雨,有女同车。”说者皆谓 淫奔之诗。然郑六卿饯范宣子,宣子请赋。子。请帮助识别此字。子太 叔、子旗、子柳所赋,即此诸诗也。若皆淫也,诸子者何 不讳于客乎?不然,则诸子之志荒矣。鲁风寓齐诗中, 《敝笱》《载驱》是也。然姜,齐女也,抑固齐之风乎?

《豳风》“月日兼用”,夏周用夏以月,用周以日,春王正月。 意盖如此。一变文而二代之纪存焉。

日行于天之内,故天舒于日,数也;月行于日之内,故 日揜于月,亦数也。数征于象,人得而推之,亦得而见 之。然理行于气,人得而与焉,不得而见也。是故阴不 能胜阳,其常也,故当食不食,于数为变,于理为常;阳 不能胜阴,其变也,故当食而食,于数为常,于理为变。 故曰“十月之交”,交言数也。又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言气也。

“大宗维翰”,其《梓材》所谓“大家”,《孟子》所谓“巨室”乎?故朱 子曰“强族”,如谓本宗,则支也,谓大宗无嫌乎?

右诗经简

吕柟文集

编辑

风雅颂

编辑

观《风》之官不设而《风》亡。王道废而《雅》亡,谄道兴而《颂》 亡。故君子不知《风》不足以成俗,不知《雅》不足以立政, 不知《颂》不足以敦风。

群书备考

编辑

古者《诗》本三千馀篇,孔子删之,为三百十一篇。

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今又逸六篇,凡三百五篇。欧阳氏曰:“删云者,非止全篇删去也。或篇删其章,或章删其句,句删其字,如《棠棣之华》四句,此《小雅棠棣》之诗也,夫子谓莫以室为远,害于兄弟之义,故篇删其章也。《衣锦尚䌹》,文之著也,此《鄘风·君子偕老》之诗也,夫子恶其尽饰之过,恐其流而不返,故章删” 其句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此《大雅节南山》之诗。夫子以“能” 之一字为意之害,故句删其字也。

悯平王之教化不行,则以《雅》为《风》;尊周公之大有勋 劳,则以《风》为《颂》;治国先齐家,以《二南》居三百篇之首; 乱极则思治,以《邠风》居十三国之终。至汉而说《诗》者 分为四家。《鲁诗》始于申培,而盛于韦贤。

汉初有鲁人申培,即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作《训诂》,是为《鲁诗》。又有韦贤、王式,皆传之。

《齐诗》始于辕固,而盛于匡衡。

辕之诗失之杂

《韩诗》起于韩婴,而盛于王吉。

婴,孝文时为博士,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殊。又解《汉广》载女子佩瑱之事。

《毛诗》起于毛公,而显于郑元。

毛公者,有大毛公、小毛公。按《后汉儒林传》称毛苌传《诗》,而孔氏《正义》作《郑谱》云:“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 然则苌乃大毛公也。后汉有九江谢曼卿,善《毛诗》,又为之训。东海卫敬仲受学于曼卿,先儒相承,谓之《毛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及敬仲又加润色,郑众、贾逵、马融并作《毛诗传》,郑康成元作《毛诗笺》,故谓之《毛诗郑笺》。按苌之说《诗》,其释“《鸱鸮》也” ,与《金縢》合;释《北山》“蒸民也” ,与《孟子》合;释“昊天有成命” ,与《国语》合;释《清人》《硕人》《黄鸟》、“皇矣” ,与《左传》合;而序《由庚》等六章与《仪礼》合。当毛氏时,《左氏》未出,《孟子》《国语》《仪礼》未甚行,而毛说皆与之合,不谓源流有自,可乎?据《史》,毛公,赵人,与河间王同时,三传而为徐敖。初无谢曼卿者,独《贾逵传》云:“父徽,学《诗》于谢曼卿。”

嗣后疏之者何?引全缓辈,而惟刘焯兄弟为殊绝。

诸儒称其“警拔一时,骋辔千里。”

宋,欧阳氏

欧公作《诗本义》煞有好处。但生平不信符命,尝著书以《河图》《洛书》为妖妄。今又以生民元鸟之诗为怪说,而疑三代受命之符,则过矣。

苏氏。

其说以《毛诗序》为卫宏作,非孔子之书,止存其首一言,馀皆删去。按司马迁曰:“周道缺而《关雎》作。” 扬雄曰:“周康之时,颂声作于下,《关雎》作于上。” 与今之《诗序》之意纯不同,则知《序》非孔子之旧明矣。

诸家皆有训释,至《朱传》出,而其说始定焉。

郑夹漈专诋毛《序》,朱子采其说,以《大、小序》目为一编,而辨其是非。言《关雎》则取匡衡《柏舟》。“妇人之诗” 则取刘向《笙诗》。“有声无词” ,则取《仪礼》;“上天甚神” ,则取《战国策》。“何以恤我” ,则取《左氏传》《抑戒自警》。“昊天有成命” ,“道成王之德” ,则取《国语》;“陟降庭止” 则取《汉书注》;“宾之初筵” 、“饮酒悔过” ,则取《韩诗序》。自以为无遗恨,宜矣。

日知录

编辑

集先儒诗论

编辑

程颐曰:“《周南》《召南》,如《乾坤》二《南》之诗,盖圣人取之以 为天下国家之法,使邦乡人皆得歌咏之也。有天下 国家者,未有不自齐家始,故先言后妃,次言夫人,又 次言大夫妻。而古人有能修之身以化在位者,文王 是也,故继之以文王之诗。”又曰:“学者不可不看诗,看 诗使人长一格。”

张载曰:“置心平易然后可以言诗,涵泳从容,则忽不 自知而自解颐矣。”

谢良佐曰:“君子之于《诗》,非徒诵其言,又将以考其情 性,又将以考先王之泽。”

游酢曰:“学诗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如观《天保》之诗 则君臣之义修矣,观《棠棣》之诗则兄弟之爱笃矣,观 《伐木》之诗则朋友之交亲矣,观《关雎》《鹊巢》之风则夫妇之经正矣。昔王裒有至性,而子弟至于废《蓼莪》则 诗兴发善心于此可见矣。”

朱熹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 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 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 涵濡以体之,察之性情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 始,则修身及家均平天下之道得之于此矣。”

孔子雅言《诗》,曰“兴”于《诗》,曰:“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 学夫《诗》,《诗》诚不可以不学也。然诵《诗》三百,不足以致 用,《诗》亦未易学也。学之当何如?亦惟取法孔子而已 矣。即如《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 德。”孔子诵之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 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只转换二三字,而性情之 道了然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诵之曰:“为此诗者,其知道 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只提醒一语,而治国家之 道了然矣。此孔子所以善说《诗》,孟子所以愿学孔子, 而说《诗》亦以之为准绳也。但一则曰“知道”,二则曰知 道,《三百篇》岂止此二诗为知道哉!欲求知道之旨,岂 徒区区于名物之训释,而不思以意逆其志哉!大抵 赋、比、兴、风、雅、颂虽各不同,其发乎性情,止乎理义,知 道则一而已。观周、召之告君也,《七月》章惓惓于蚕桑, 稼穑之艰难,《卷阿》章“谆谆于凭翼”,孝德之引翼,成王 所以兴起于善,而夙夜基命宥密,盖以此也。故《甘棠》 之爱,九罭之留,一皆人心不容自已者。即此推之。君 之燕臣也,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臣之答君也,曰:“天 保定尔,俾尔戬谷。”臣之戒君也,曰:“敬之敬之,天惟显 思,命不易哉。”君之答臣也,曰:“学有缉熙于光明,弼时 仔肩,示我显德行。”君之于农也,曰:“我田既臧,农夫之 庆。”农之答君也,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下之感应, 捷于影响,一皆真心之见乎词也。今读《缁衣》《隰桑》,即 知其好贤之诚;读“《巷伯》何人斯”,即知其恶恶之切;读 “《伐檀》《衡门》”,即知其守己之正;读《宛丘》《株林》,即知其行 己之邪;读“《采采》芣苢”,即知其太平之乐;读《彼黍离离》, 即知其东迁之忧;读“《鱼丽》《南山》”、“《蓼萧》、湛露”,即知周之 所以盛;读《民劳版荡》、“苕之华何草不黄”,即知周之所 以衰。读《车攻吉日》、“云汉庭燎”,即知宣王之所以中兴; 读《祈父》《黄鸟》“我行其野”,即知宣王之所以终怠。此其 感发惩创,一讽咏即得之矣。虽意之所指或不齐,孰 非知道之言乎!至于飨祀朝会,则历举先祖之德,如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 帝。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帝谓 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 之纯,所以形容其心神者至矣。故凡上而后稷、公刘、 太王、王季,下而武王、成、康,各举其实,以昭示后裔。而 子孙臣工得与闻于庙庭之间,有不感发兴起者哉? 是故不独“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与《宾筵》《淇澳》之咏,可 以为知道也。甚至兵旅之兴,有严有翼,既敬既戒,一 皆自其德心而充广之耳。若夫里巷之歌谣,则一出 于妇人女子之口。在《汝坟》乃曰:“王室如毁”,“虽则如毁, 父母孔迩”;在《雄雉》乃曰:“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 求,何用不臧”;在《鸡鸣》之妇乃曰:“知子之来之,杂”佩以 赠之,然犹处其常也。如《柏舟》《绿衣》《燕燕》《终风》以及《白 华》之雅,一则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一则曰“我思古 人,实获我心”,所以至今读之,犹足以动人也。道在人 心,一触之而即兴,秉彝好德,同焉故也。孔子谓“思无 邪”之一言,足以蔽三百篇之旨,兹可默会矣。虽然,古 天子巡狩列国,必命太史陈诗以观政,谓治道风俗 所攸关也。迨《诗》变而《骚》犹为近古。至汉、魏而下,点缀 敲推,可谓工矣。然发乎性情,止乎礼义,谓之“知道”,则 概乎未之闻也。《诗》不足以兴,何以《诗》为哉!

论诗总

编辑

鼓钟之诗,曰:“以雅《以南》。”子曰:“《雅》《颂》各得其所。”夫《二南》 也,豳之七月也。《小雅》正十六篇,《大雅》正十八篇。诗谱小雅 十六篇大雅十八篇为正经《颂》也,诗之入乐者也。《邶》以下十二国 之附于《二南》之后而谓之《风》,《鸱》《鸮》以下六篇之附于 《豳》而亦谓之《豳》,《六月》以下五十八篇之附于《小雅》,《民 劳》以下十三篇之附于《大雅》,而谓之“变雅”,诗之不入 乐者也。此二条论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

《释文》曰:从《六月》至《无羊》十四篇,是宣王之变《小雅》。从《节南山》至《何草不黄》四十四篇,前儒申公、毛公皆以为幽王之变。《小雅》从《民劳》至《桑柔》五篇,是厉王之变《大雅》。从《云汉》至《常武》六篇,是宣王之变《大雅。瞻卬》及《召旻》二篇,是幽王之变《大雅》。《正义》曰:“变者虽亦播于乐,或无筭之节,所用或随事类而歌,又在制礼之后” ,乐不常用。今按以变雅而播之于乐,如卫献公使大师歌《巧言》之卒章是也。

《乐记》:子夏对魏文侯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 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 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朱子曰:“《二南》《正风》,房中之乐也,乡乐也。二雅之正雅,朝廷之乐也。商、周之颂, 宗庙之乐也。至变雅则衰。周卿士之作,以言时政之 得失,而《邶鄘》以下,则太师所陈,以观民风者耳,非宗” 庙燕享之所用也。但据程大昌之辩,则《二南》自谓之 南,而别立正风之目者,非。

大昌,字泰之,孝宗时人。著《诗论》一十七篇。朱子当日或未见。

《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豳谓之豳,《诗》亦谓之雅,亦谓 之“颂。”据周礼籥章而非风也。《南豳》《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 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此条论四诗

宋程大昌《诗论》谓无国风之目。然《礼记·王制》言“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即谓自邶至曹十二国为风无害。

孔子删《诗》,所以存列国之风也。有善有不善,兼而存 之,犹古之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而季札听之,以知其 国之兴衰。正以二者之并陈,故可以观,可以听。世非 二帝,时非上古,固不能使四方之风有贞而无淫,有 治而无乱也。文王之化,被于南国,而北鄙杀伐之声, 文王不能化也。使其诗尚存,而入夫子之删,必将存 南音以系文王之风,存北音以系纣之风,而不容于 没,一也。是以《桑中》之篇,《溱洧》之作,夫子不删,志淫风 也。《叔于田》为誉段之辞,《扬之水》《椒聊》为从沃之语,夫 子不删,著乱本也。淫奔之诗,录之不一而止者,所以 志其风之甚也。一国皆淫,而中有不变者焉,则亟录 之,将仲子畏人言也。女曰:“《鸡鸣》相警,以勤生也。‘出其 东门,不慕乎色也。衡门,不愿外也。选其辞,比其音,去 其烦且滥者,此夫子之所谓删也’。”后之拘儒,不达此 旨,乃谓淫奔之作,不当录于圣人之经,是何异唐太 子弘谓商臣弑君,不当载于《春秋》之策乎?此条论孔子删诗

太子弘事见《旧唐书高宗诸子传 》。《黄氏日抄》云:“《国风》之用于燕享者惟《二南》,而列国之风未尝被之乐也。夫子之所言正者《雅》《颂》而未及乎《风》也。《桑中》之诗明言淫奔,东莱吕氏乃为之讳,而指为雅音,失之矣。”

《山堂考索》载:林氏曰:“《二南》之诗虽大概美诗,亦有刺 诗,不徒西周之诗,而东周亦与焉。”据“何彼秾矣”之诗 可知矣。其曰“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考《春秋》庄公元年 书“王姬归于齐”,此乃桓王女,平王孙下嫁于齐襄公, 非平王孙,齐侯子而何?此下论何彼秾矣篇

洪氏《容斋五笔》曰:《春秋》庄公元年,当周庄王之四年,齐襄公之五年,书“王姬归于齐。” 庄公十一年,当庄王之十四年,齐桓公之三年,又书“王姬归于齐。” 庄王为平王之孙,则所嫁王姬,当是姊妹。齐侯之子,即襄公、桓公,二者必居一于此矣。

说者必欲以为西周之诗,于时未有平王,乃以“平”为 平正之王,“齐”为齐一之侯,与《书》言“宁王”同义。此妄也。

《毛氏传》:“平,正也。武王女,文王孙,适齐侯之子。” 按成王时,齐侯则太公,而以武王之女适其子,是甥舅为婚,周之盛时必无此事。逮成王《顾命》丁公始见于经,而去武王三十馀年,又必无未笄之女矣。

据诗人欲言其人之子孙,则必直言之。如称卫庄姜, 则曰“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美;韩 侯取妻,则曰“汾王之孙,蹶父之子”,又何疑乎!且其诗, 刺诗也,以王姬徒有容色之盛,而无肃雝之德,何以 使人化之,故曰:“何彼秾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 之车”,诗人若曰言其容色,固如《唐棣》矣。然王姬之车, “胡不肃雝乎是讥之也。”按此说桓王女、平王孙则是。 其曰“刺诗”,于义未允。盖《诗》自邶、鄘以讫于桧、曹,皆太 师之所陈者也。其中有美有剌,若《二南》之诗则用之 为燕乐,用之为乡乐,用之为射乐,用之为房中乐;而 鼓钟之卒章所谓“以雅以南”,《春秋传》所谓“象箾南籥”, 《文王世子》所谓“胥鼓南”者也,安得有刺?此必东周之 后,其诗可以存《二南》之遗音,而圣人附之于篇者也。 且自平王之东,周德日以衰矣,麦禾之取,𦈡葛之战, 几无以令于兄弟之国。且庄王之世,鲁、卫、晋、郑日以 多故,于是王姬下嫁,以树援于彊大之齐,寻盟府之 坠言,继昏姻之夙好。且其下嫁之时,犹能修周之旧 典,而容色之盛,礼节之备,有可取焉。圣人安得不录 之,以示兴《周》道于东方之意乎。

《春秋》襄十五年书“刘夏逆王后于齐” ,亦此意。

盖东周以后之诗,得附《二南》者,惟此一篇而已。后之 儒者乃疑之而为是纷纷之说,是乌知圣人之意哉! 或曰:“‘《诗》之所言,但称其容色’,何也?”曰:“古者妇有四德, 而容其一也。言其容则德可知矣。”

《说苑》引《书五事》:“一曰貌。貌者,男子之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

故《硕人》之诗美其君夫人者,至无所不极其形容。而 《野麇》之贞亦云“有女如玉”,即唐人为妃主碑文,亦多 有誉其姿色者。

洪氏《隶释》载《郭辅碑》云:“有四男三女,咸高贤姣㛤,汉魏间人作已如此。”

岂若宋代以下之人以此为讳而不道乎!夫妇,人伦

之本;昏姻,王道之大。下嫁于齐,甥舅之国,太公之后, 先王以《周礼》治诸侯之本也。诗之得附于南者以此。 舍是则东周以后事无可称,而民间之谣刺皆属之 《王风》矣。况《二南》之与《民风》,其来自别,宣王之世,未尝 无《雅》,则平王以下,岂遂无《南》?或者此诗之旧附于《南》, 而夫子不删,要亦不异乎向者之说也。

“何彼秾矣”,以庄王之事而附于《召南》,其与文侯之命 以平王之事而附于《书》,一也。

邶、鄘、卫本三监之地,自康叔之封未久而统于卫矣, 采《诗》者犹存其旧名,谓之“邶鄘卫。”此下论邶鄘卫

《汉书·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鄘之民于雒邑。” 故邶、鄘、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

《邶》《鄘》《卫》者,总名也;不当于某篇为“邶”,某篇为“鄘”,某篇 为“卫。”分而为三者,汉儒之误,以此诗之简独多,故分 三名以各冠之,而非夫子之旧也。

观《小雅》六笙诗,毛公颇有升降;《黍离》之篇,毛公以为王,齐诗以为卫,则知今《诗》之次序,多出于汉儒也。《新序》:“《黍离》,卫宣公之子寿闵其兄而作。”

考之《左氏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于鲁,为之歌 《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 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而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 子之言,引《卫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此诗今为《邶》 之首篇,,乃不曰“邶”而曰《卫》,是知累言之则曰《邶》、鄘、卫, 专言之则曰“卫”,一也,犹之言殷商,言荆楚云尔。意者 西周之时故有《邶鄘》之诗,及幽王之亡而轶之,而太 师之职犹不敢废其名乎?然名虽旧而辞则今矣。

若据《汉书》言迁邶鄘之民于雒邑,则成王之世已无邶、鄘。

《邶》、鄘之亡久矣,故太师但有其名,而三国同风,无非 卫人之作。桧之亡未久而诗尚存,故别于郑而各自 为风。《匪风》之篇,其西周未亡之日乎!

曰“谁将西归” ,是镐京尚存,故《郑氏谱》以为当夷王、厉王之时。苏氏以桧诗皆为郑作,非也。

邶、鄘、卫,三国也,非三监也。殷之时邦畿千里,周则分 之为三国,今其相距不过百馀里,如《地理志》所言“于 百里之间而立此三监”,又并武庚而为一监,皆非也。 宋陈傅良止斋集答黄文叔书以为自荆以南,蔡叔监之,管叔 河南,霍叔河北,蔡故蔡国。管则管城霍,所谓霍太山 也。其绵地广,不得为邶。鄘,卫也。

《许无风》而《载驰》之诗录于鄘,黎《无风》而《式微》《旄丘》之 诗录于邶。圣人阐幽之旨,兴灭之心也。此论许黎二国 邶、鄘、卫、王列国之名,其始于成、康之世乎?惟周王抚 万邦,巡侯甸,而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其采于商之故 都者,则系之邶、鄘、卫;其采于东都者,则系之“王。”此论王

王,亦周初太师之本名。马永卿述元城刘先生之言,亦谓邶、鄘、卫本商之畿内,故序王之上。

其采于列国者,则各系之其国。至骊山之祸,先王之 诗率已阙轶,而孔子所录者皆平王以后之诗,此变 风之所由名也。《诗》虽变,而太师之本名则不敢变,此 十二国之所以犹存其旧也。先儒谓王之名不当侪 于列国,而为之说曰:“列《黍离》于《国风》,《齐王德》于《邦君》。” 晋范甯春秋穀梁传序误矣。

自幽王以上,太师所陈之诗亡矣。春秋时君卿大夫 之赋诗无及之者,此孔子之所不得见也。是故诗无 《正风》《二南》也,《豳也》,《小大雅》也,皆西周之诗也,至于幽 王而止。惟何彼秾矣为平王以后之诗其馀十二国风,则东周之诗 也。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西周之诗亡也。诗亡而列国 之事迹不可得而见,于是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 秋》出焉,是之谓诗亡然后《春秋》作也。周颂,西周之诗 也;鲁颂,东周之诗也。成、康之世,鲁岂无诗?而今亦已 亡矣,故曰:诗亡,列国之诗亡也。其作于天子之邦者, 以雅、以南、以豳、以颂,则固未尝亡也。

自《邶》至曹,皆周初太师之次序。先邶、鄘卫,殷之故都 也。次之以王,周东都也。何以知其为周初之次序?邶, 鄘也,晋而谓之唐也,皆西周之旧也。惟郑乃宣王所 封,中兴之后,始立其名于太师,而列于诸国之先者, 郑亦王畿之内也,故次于王也。桓公之时,其诗不存, 故首《缁衣》也。此论郑

吴、楚之无《诗》,以其僭王而删之与?非也,《太师》之本无 也。楚之先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惟是 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而周无分器。左氏昭公十二年传岐阳 之盟,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守燎而不与 盟,是亦无诗之可采矣,况于吴自寿梦以前未通中 国者乎?滕、薛之无诗,微也。若乃虢、鄫皆为郑灭,而虢 独无《诗》;陈、蔡皆列《春秋》之会盟,而蔡独无诗,有司失 其传尔。此论吴楚诸国自周南至《豳》,统谓之《国风》,此先儒之误,程泰之辨之 详矣。《豳诗》不属于《国风》,周世之国无豳,此非太师所 采。周公追王业之始,作为七月之诗,兼《雅》《颂》之声。而 周之祈报之事。《周礼》籥章,逆暑迎寒则龡《豳》《诗》,祈年 于田祖则龡《豳》《雅》,祭蜡则龡《豳》《颂》《雪山》。王氏曰:“此一 诗而三用也。”《鸱》《鸮》以下,或周公之作,或为周公而作, 则皆附于《豳》焉。虽不以合乐,然与《二南》同为有周盛 时之诗,非东周以后列国之风也,故他无可附。此论豳 《六月》《采𦬊》《车攻》《吉日》,宣王中兴之作,何以为变雅乎? 《采芑传》曰:“言周室之强,车服之美也。”言其强美斯劣 矣。观夫《鹿鸣》以下诸篇,其于君臣兄弟朋友之间无 不曲当而未尝有夸大之辞。《大雅》之称文、武,皆本其 敬天勤民之意。至其言伐商之功,盛矣大矣,不过曰 “会朝清明”而止。然则宣王之诗,不有侈于前人者乎? 一传而周遂亡。呜呼!此太子晋所以谓“自我先王”,厉、 宣、幽、平而贪天祸,固不待《沔水》之忧,《祈父》之刺而后 见之也。此论变雅

“薄伐𤞤狁,至于大原。”毛、郑皆不详其地。其以为今大 原阳曲县者,始于朱子,而愚未敢信也。古之言大原 者多矣,若此诗,则必先求泾阳所在,而后大原可得 而明也。《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有泾阳县,幵头山在西。 《禹贡》泾水所出。《后汉书。灵帝纪》:“段颎破先零羌于泾 阳。”注:“泾阳县属安定,在原州。”《郡县志》:“原州平凉县,本” 汉泾阳县地,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是也。然则大 原当即今之平凉,而后魏立为原州,亦是取古大原 之名尔。计周人之御𤞤狁,必在泾、原之间。若晋阳之 大原,在大河之东,距周京千五百里,岂有寇从西来, 兵乃东出者乎?故曰“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而《国语》宣 王料民于大原,亦以其地近边,而为御戎之备,必不 料之于晋国也。又按《汉书》,贾捐之言,“秦地南不过闽、 越,北不过大原,而天下溃畔”,亦是平凉而非晋阳也。 若《书·禹贡》“既修大原,至于岳阳。”《春秋》“晋荀吴帅师败 狄于大原”,及子产对叔向,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 则是今之晋阳,而岂可以晋之大原为周之大原乎? 此论大原

《水经注》:圣水径方城县故城北,又东南径韩城东。《诗》: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 王肃曰:“今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世谓寒号。非也。”按: 《史记·燕世家》:“易水东分为梁门。”今顺天府固安县有 方城村,即汉之方城县也。《水经注》亦云:湿水迳良乡 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水出焉。是所谓奕奕梁山 者矣。旧说以韩国在同州韩城县。曹氏曰:武王子初 封于韩,其时召襄公封于北燕,实为司空,王命以燕 众城之。窃疑同州去燕二千馀里,即令召公为司空, 掌邦土,量地远近,兴事任力,亦当发民于近甸而已, 岂有役二千里外之人而为筑城者哉!召伯营申,亦 曰因是谢人;齐桓城邢,不过宋、曹二国,而《召诰》“庶殷 攻位”,蔡氏以为此迁洛之民,无役纣都之理。此皆经 中明证。况其追、其貊乃东北之夷,而蹶父之靡国不 到,亦似谓韩土在北陲之远也。又考王符《潜夫论》曰: 昔周宣王时有韩侯,其国近燕。故《诗》云:“普彼韩城,燕 师所完。”其后韩西亦姓韩,为卫满所伐,迁居海中。汉 时去古未远,当有传授,今以《水经注》为定。此两条论韩城 按:《毛传》梁山、韩城皆不言其地,郑氏《笺》乃云:“梁山,今 左冯翊夏阳西北。韩,姬姓之国也,后为晋所灭,故大 夫韩氏以为邑名焉。”至“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则彼已 自知其说之不通,故训燕为“安”而曰“大”矣。彼韩国之 城,乃古平安时众民之所筑完,惟王肃以梁山为涿 郡方城县之山,而以燕为燕国。孙疏亦云今于梁山则用 郑说,于燕则用王说,二者不可兼通,而又巧立召公 为司空之说,可谓甚难而实非矣。又其追其貊,郑以 经传说貊,多是东夷,故《职方》掌四夷九貉,《郑志》答赵 商云:“九貉即九夷也。”又《秋官貉隶》注云:“征东北夷所 获。”而汉时所谓濊貊者,皆在东北,因于笺末添二语 云“其后追也,貊也”,为𤞤狁所逼,稍稍“东迁”,此又可见 康成之不自安而迁就其说也。

《诗》之次序,犹《春秋》之年月,夫子因其旧文,述而不作 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告宗庙。鲁之颂,颂其君而 已;而列之周颂之后者,鲁人谓之颂也。世儒谓夫子 尊鲁而进之为颂,是不然。鲁人谓之颂,夫子安得不 谓之颂乎?为下不倍也。《春秋》书公、书“郊禘”,亦同此义。 孟子曰:“其文则史,不独《春秋》也。”虽六经皆然,今人以 为圣人作书必有惊世绝俗之见,此是以私心待圣 人。世人读书,如王介甫才入贡院,而一院之事皆欲 纷更,此最学者之大病也。此三条论鲁颂商颂 列国之风何以无鲁?太师陈之固曰“鲁诗”,不谓之颂 矣。孔子,鲁人也,从鲁而谓之“颂”,此如鲁史之书公也, 然而《泮水》之文则固曰“鲁侯”也。

“商何以在鲁之后?”曰:“《草庐》吴氏尝言之矣。太师所职 者,当代之诗也。商则先代之诗,故次之周、鲁之后。 诗之世次,必不可信。今诗亦未必皆孔子所正。且如褒姒灭之,幽王之诗也,而次于前;《召伯营之》,宣王之 诗也,而次于后。序者不得其说,遂并《楚茨》《信南山》《甫 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鱼藻》《采菽》十 诗”,皆为刺幽王之作,恐不然也。又如《硕人》,庄姜初归 事也,而次于后;《绿衣》《日月》《终风》,庄姜失位而作;《燕燕》、 送归,妾作;《击鼓》,国人怨州吁而作也,而次于前;《渭阳》, 秦康公为太子时作也,而次于后;《黄鸟》,穆公梦后事 也,而次于前。此皆经有明文可据。故郑氏谓:《十月之 交》《雨无正》《小旻》《小宛》皆刺厉王之诗。汉兴之初,诗移 其第耳。而《左氏传》楚庄王之言曰:“武王作《武》”,其卒章 曰“耆定尔功”,其三曰“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 “绥万邦,屡丰年。”今诗但以“耆定尔功”一章为《武》,而其 三为“赉”,其六为《桓》,章次复相隔越。《仪礼》歌《召南》三篇, 越《草虫》而取《采𬞟》,《正义》以为《采𬞟》旧在《草虫》之前,知 今日之诗已失古人之次,非夫子所谓“《雅》《颂》各得其 所”者矣。此条论诗序

何复汉文集

编辑

毛诗略节

编辑

诗何为而作乎?发于人心,成于风俗,而其究也,遂大 关乎世道。古太史𬨎轩之采,非细故焉。说者推原所 自,谓诗言志之语,自舜之命,夔首发之,而诗之名以 起。然则虞以前无诗乎?是殆非也。粤自庖牺斲琴瑟, 歌《扶徕》,而声诗以肇,嗣是而《云门大卷》,《咸池》大章,被 之乐章者皆诗也。诗有六义,则风、雅、颂为三经,赋、比、 兴为三纬。《诗》有四始,则《关雎》风之始;《鹿鸣》小雅之始; 《文王》大雅之始;《清庙》三颂之始。且风何义乎?盖言乎 风动之初也;《雅》何义乎?盖自齐正之后而名之也;颂 又何义乎?盖风俗既齐,德能容物,于以告成功,故颂 之也。而要其所以分者,风则闾巷、风土、男女情思之 词;雅则朝会、宴享、公卿大夫之作;颂则鬼神、宗庙、祭 祀、歌舞之乐也。然而人亦有言,《风》见优劣之差,故《周 南》先于《召南》焉;《雅》见渐渍之义,故《小雅》先于《大雅》焉。 其间兴、比、赋之体,各以类从,可一望而知,不必深辨。 独其不容不辨者,《周南》系于周公,《召南》系于召公,化 之盛者必有待于二公也。《风》终以《豳》,《雅》终以召旻,化 之衰必有思于二公也。若《鲁颂》之后于《周颂》,则君臣 之分也;《商颂》之后于《鲁颂》,则亲疏之义也。至雅之称 变何谓乎?则郑氏以为《小雅》自《六月》而下,《大雅》自《民 劳》之后,皆谓之变也。盖《风》之体优柔委曲,而《雅》之体 明白正大,直言其事也。小雅“王事”,大雅“天道”,小雅“亲 臣”,大雅“格君”,此大小之分,其易明者也。今试考《小雅》 正经十六篇,大抵寂寥短简,首章多寄兴之词,次章 以下则申复咏之,以寓不尽之意,是杂乎《风》之体者 也,故为《雅》之小。若《正经》十八篇,皆舂容之篇,词旨正 大,意义开阔,则纯乎《雅》之体矣,故为《大雅》。然非得孔 子删之,则其类何由辨,而其义殆将何所指归乎?考 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定为三百十一篇。盖孔子纯取 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后又逸六篇,凡三百五篇,而诗 之全数该矣。欧阳子曰:“孔子删诗,非止全篇删去也, 或篇删其章焉,或章删其句焉,或句删其字焉。如《唐 棣之华》四句,此《小雅唐棣》之诗也,孔子谓其以室为 远,害于兄弟之义,故篇删其章也。《衣锦尚䌹》,文之著 也,此《鄘风·君子偕老》之诗”也,孔子恶其尽饰之过,恐 其流而不返,故章删其句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政, 卒劳百姓”,此《小雅节南山》之诗也,孔子以“能”之一字 为意之害,故句删其字也。夫孔子于古诗十存其一, 且犹详订若此,可不谓谨严矣乎!既又示升降之微 权焉,如《黍离》之降为《国风》也,伤王迹之熄也,如《鲁风》 之升为颂也,明周公之大有功劳也。既又推治乱之 始终焉,如《周南》之必首《关雎》也,治国先齐家也,如十 五国风之必终以《豳风》也,乱极则思治也。要惟经孔 子之笔削,而情文始兼至焉,不其千古为昭也哉!至 说诗之众,汉时分为四家。《鲁诗》则始于浮丘伯,递传 于申培,而盛于韦贤;《齐诗》则始于辕固,递传于“后仓, 而盛于匡衡。《韩诗》则始于韩婴,递传于蔡义,而盛于 王吉。《毛诗》则始于子夏,递传于毛公,而显于郑元。乃 未几,而《齐诗》亡于曹魏矣,《鲁诗》亡于西晋矣,《韩诗内 传》亡于隋矣。三诗亡而《毛诗》独行。”自汉、晋以至唐、宋, 皆用其说。而郑樵作《毛诗辨》,妄以己意解之。嗣后疏 之者,又有何引全缓辈,而惟刘焯兄弟为殊绝,宋欧 阳氏、苏氏诸家皆有训释,至朱《传》出而其说始定焉。 夫《诗》之来旧矣,自鲁有孔子,而风雅之义乃至当无 弊;亦自宋有朱子,而孔子之绪乃引而愈长。上下千 百年间,继孔子之统者,子夏无愧于见知,即无愧于 闻知矣。纪《毛诗》之略节盖如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