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329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三百二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三百二十九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三百三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三百二十九卷目录

 经学部传经名儒列传三

  汉三

  刘向       刘歆

  蔡义       朱云

  严望       严元

  梅福       吴章

  云敞       金涉

  金钦       疏广

  疏受       薛广德

  平当       彭宣

  王吉       贡禹

  龚胜       龚舍

  鲍宣       韦贤

  韦元成      魏相

  眭弘       夏侯始昌

  夏侯胜      夏侯建

  焦延寿      京房

  翼奉       李寻

经籍典第三百二十九卷

经学部传经名儒列传三 编辑

汉三 编辑

刘向 编辑

按《汉书刘向传》:“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 任为辇郎。既冠,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 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才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 文辞,与王褒、张子侨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上 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 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 莫见。而更生父德,武帝时治淮南狱,得其书。更生幼 而读诵,以为奇,献之,言黄金可成。上令典尚方铸作, 事费甚多,方不验,上乃下更生吏。吏劾更生铸伪黄 金,系当死。更生兄阳城侯安民上书入国户,半赎更 生罪,上亦奇其材,得逾冬减死论。会初立《穀梁春秋》, 征更生受《穀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复拜为郎中、给事 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初即位,太傅萧望 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诸吏、光禄大夫,皆领尚书 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于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 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 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 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 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 愬,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语在《望之传》。其春,地 震。夏,客星见昴、卷舌间。上感悟,下诏赐望之爵关内 侯,奉朝请。秋,征堪、向,欲以为谏大夫,恭、显白皆为中 郎。冬,地复震。时恭、显、许史子弟、侍中诸曹皆侧目于 望之等,更生惧焉。乃使其外亲上变事,言:“窃闻故前 将军萧望之等皆忠正无私,欲致大治,忤于贵戚尚 书。今道路人闻望之等复进,以为且复见毁谗,必曰 尝有过之臣,不宜复用,是大不然。臣闻《春秋》地震,为 在位执政太盛也,不为三《独夫》动,亦已明矣。且往者 高皇帝时,季布有罪,至于夷灭,后赦以为”将军。高后、 孝文之间卒为名臣。孝武帝时,兒宽有重罪,系按道 侯。韩说谏曰:“前吾丘寿王死,陛下至今恨之。今杀宽 后将复大恨矣。”上感其言,遂贳宽,复用之,位至御史 大夫。御史大夫未有及宽者也。又,董仲舒坐私为《灾 异书》,主父偃取奏之,下吏,罪至不道,幸蒙不诛。复为 太中大夫、胶西相,以老病免归。汉有所欲兴,常有诏 问仲舒为世儒宗,定议有益天下。孝宣皇帝时,夏侯 胜坐诽谤,系狱三年,免为庶人。宣帝复用胜,至长信 少府,太子太傅,名敢直言,天下美之。若乃群臣多此 比,类难一二,记有过之臣,无负国家,有益天下,此四 臣者,足以观矣。前弘恭奏望之等狱,决三月,地大震, 恭移病出。“后复视事,天阴雨雪。由是言之,地动殆为 恭等。臣愚以为宜退恭、显以章蔽善之罚,进望之等 以通贤者之路。如此,太平之门开,灾异之原塞矣。”书 奏,恭、显疑其更生所为,白请考奸诈,辞果服,遂逮更 生系狱,下太傅韦元成、谏大夫贡禹与廷尉杂考,劾 更生前为九卿,坐与望之堪谋,排车骑将军高许、“史 氏侍中者,毁离亲戚,欲退去之,而独专权,为臣不忠, 幸不伏诛,复蒙恩征用,不悔前过,而教令人言变事, 诬罔不道”,更生坐免为庶人,而望之亦坐使子上书 自冤前事,恭、显白令诣狱置对,望之自杀。天子甚悼恨之,乃擢周堪为光禄勋。堪弟子张猛光禄大夫、给 事中,大见信任。恭、显惮之,数谮毁焉。更生见堪、猛在 位,几已得复进,惧其倾危,乃上封事谏曰:“臣前幸得 以骨肉备九卿,奉法不谨,乃复蒙恩。窃见灾异并起, 天地失常,征表为国,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甽亩,犹 不忘君,惓惓之义也。况重以骨肉之亲,又加以旧恩 未报乎!欲竭愚诚,又恐越职。然惟二恩未报,忠臣之 义,一杼愚意,退”就农亩,死无所恨。臣闻舜命九官,济 济相让,和之至也。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故《箫 韶》九成,而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四海之内, 靡不和宁。及至周文,开基西郊,杂遝众贤,罔不肃和, 崇推让之风,以销分争之讼。文王既没,周公思慕,歌 咏文王之德,其《诗》曰:“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 秉文之德。当此之时,武王、周公继政,朝臣和于内,万 国驩于外,故尽得其驩心以事其先祖。其诗曰:“有来 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言四方皆以和 来也。诸侯和于下,天应报于上,故《周颂》曰“降福穰穰”, 又曰“饴我釐麰。”釐,麰麦也。始自天降,此皆以和致和, 获天助也。下至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诗人 疾而忧之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众小在位而从邪 议,歙歙相是而背君子。故其《诗》曰:‘歙歙訿訿,亦孔之 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君子独 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强以从王事,则反见憎毒谗愬, 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当是之时,日月薄蚀而无光,其《诗》曰:“朔日辛卯,日有 蚀之,亦孔之丑!”又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 亦孔之哀!”又曰:“日月鞠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 其良。”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水泉沸腾,山谷易处, 其《诗》曰:“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 今之人,胡憯莫惩?霜降失节,不以其时,其《诗》曰:“正月 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言民以是为非, 甚众大也。此皆不和,贤不肖易位之所致也。自此之 后,天下大乱,篡杀,殃祸并作,厉王奔彘,幽王见杀。至 乎平王末年,鲁隐之始即位也,周大夫祭伯乖离不 和,出奔于鲁,而《春秋》为讳,不言来奔,伤其祸殃,自此 始也。是后尹氏世卿而专恣,诸侯背畔而“不朝,周室 卑微。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山陵 崩阤二,彗星三见。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一,火 灾十四。长狄入三国,五石陨坠,六鶂退飞,多麋,有蜮 蜚鸲鹆来巢者,皆一见。昼冥晦”,雨木冰,李梅冬实。七 月霜降,草木不死,八月杀菽,大雨雹,雨雪、雷霆失序 相乘,水、旱、饥、蝝、螽、螟、蜂、午“并起。当是时,祸乱辄应,弑 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 不可胜数也。周室多祸,晋败其师于贸,戎伐其郊;郑 伤桓王,戎执其使,卫侯朔召不往”,齐逆命而助朔,五 大夫争权,三君更立,莫能正理,遂至陵夷,不能复兴。 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 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陛下开三 代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今贤不肖 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章交公车,人满 北军。朝臣舛午,胶戾乖刺,更相谗愬,转相是非。传授 增加,文书纷纠,前后错谬,毁誉浑乱。所以营惑耳目, 感移心意,不可胜载。分曹为党,往往群朋,将同“心以 陷正臣。正臣进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乱之机也。乘 治乱之机,未知孰任,而灾异数见,此臣所以寒心者 也。夫乘权藉势之人,子弟鳞集于朝,羽翼阴附者众, 辐凑于前,毁誉将必用,以终乖离之咎。是以日月无 光,霜雪夏陨,海水沸出,陵谷易处,列星失行,皆怨气 之所致也。”夫遵衰周之轨迹,循诗人之所刺,而欲以 成太平,致《雅》《颂》,犹却行而求及前人也。初元以来六 年矣,按《春秋》,六年之中,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夫有 《春秋》之异,无孔子之救,犹不能解纷,况甚于《春秋》乎! 原其所以然者,谗邪并进也。谗邪之所以并进者,由 上多疑心,既已用贤人而行善政,如或谮之,则贤人 退而善政还。夫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 之意者,开群枉之门。谗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 士消。故《易》有《否》《泰》。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君子道消,则 政日乱,故为否。否者,闭而乱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小人道消,则政日治,故为泰。泰者,通而治也。《诗》又云: “雨雪麃麃,见𬀪聿消。”与《易》同义。昔者鲧、共工、驩兜与 舜、禹杂处尧朝,周公与管、蔡并居周位,当是时,迭进 相毁,流言相谤,岂可胜道哉!帝尧、成王能贤舜、禹、周 公而消共工、管、蔡,故以大治,荣华至今。孔子与季、孟 偕仕于鲁,李斯与叔孙俱宦于秦。定公、始皇贤季、孟、 李斯而消孔子、叔孙,故以大乱,污辱至今。故治乱荣 辱之端,在所信任。信任既贤,在于坚固而不移。《诗》云: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言守善笃也。《易》曰:“涣汗其大号。” 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逾时 而反,是反汗也;用贤未能三旬而退,是转石也。《论语》 曰:“见不善如探汤。”今二府奏佞谄不当,在位历年而 不去,故出令则如反汗,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是以群小窥见间隙, 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故《诗》云:“忧 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诚足愠也。昔孔子与颜 渊、子贡,更相称誉,不为朋党;禹、稷与皋陶,传相汲引, 不为比周。何则?忠于为国,无邪心也。故贤人在上位, 则引其类而聚之于朝。《易》曰:“飞龙在天,大人聚也。”在 下位,则思与其类俱进。《易》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在 上则引其类,在下则推其类。故汤用伊尹,不仁者远, 而众贤至,类相致也。今佞邪与贤臣并在交戟之内, 合党共谋,违善依恶,歙歙訿訿,数设危险之言,欲以 倾移主上。如忽然用之。此天地之所以先戒,灾异之 所以重至者也。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 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 行也。今以陛下明知,诚深思天地之心,迹察两观之 诛,览《否》《泰》之卦,观雨雪之诗,历周、唐之所进以为法, 原秦、鲁之所消以为戒,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 揆当世之变,放远佞邪之党,坏散险诐之聚,杜闭群 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 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 之利也。臣幸得托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 闻,窃推《春秋》灾异,以效今事一二,条其所以,不宜宣 泄。臣谨重封昧死上恭”显见其书,愈与许史比,而怨 更生等。更生伤之,乃著《疾谗擿要》《救危及世颂》凡八 篇,依《兴古》“事,悼己及同类也”,遂废。十馀年。成帝即位, 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 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数奏封事,迁光禄大夫。是 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 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时数有大异,向以为外戚 贵盛,凤兄弟用事之咎,而上方精于《诗》《书》,观古文,诏 向领校中五经秘书。向见《尚书洪范》,箕子为武王陈 五行阴阳休咎之应,向乃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六 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连传祸福,著其 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号曰《洪范五行 传论》,奏之。天子心知向忠精,故为凤兄弟起此论也, 然终不能夺王氏权。久之,营起昌陵,数年不成,复还 归延陵,制度泰奢,向上疏谏。书奏,上甚感向言,而不 能从其计。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 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 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 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 《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 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 嗟叹之。时上无继嗣,政由王氏出,灾异浸甚。向雅奇 陈汤智谋,与相亲友,独谓汤曰:“灾异如此,而外家日 甚,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 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 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向遂上封事极谏。书 奏,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 思之。”以向为中垒校尉。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 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 或不寐达旦。元延中,星孛东井,蜀郡岷山崩雍江。向 恶此异,语在《五行志》。怀不能已,复上奏,其辞曰:“‘臣闻 帝舜戒伯禹,毋若丹朱敖;周公戒成王,毋若殷王纣。 《诗》曰‘殷监不远’,在夏后之世’,亦言汤以桀为戒也。圣 帝明王,常以败乱自戒,不讳废兴,故臣敢极陈其愚, 唯陛下留神察焉。谨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蚀三 十六。襄公尢,数率三岁五月有奇而壹食。汉兴讫竟 宁;孝景帝尤数,率三”岁一月而一食。臣向前数言日 当食,今连三年比食。自建始以来,二十岁间而八食, 率二岁六月而一发。古今䍐有异,有小大希稠,占有 舒疾缓急,而圣人所以断疑也。《易》曰:“观乎天文,以察 时变。”昔孔子对鲁哀公并言:“夏桀、殷纣暴虐天下,故 历失则摄提失方,孟陬无纪。”此皆易姓之变也。秦始 皇之“末,至二世时,日月薄食,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 孟,太白经天而行,无云而雷,枉矢夜光,荧惑袭月,孽 火烧宫,野禽戏庭,都门内崩,长人见临洮,石陨于东 郡。星孛大角,《大角》以亡。”观孔子之言,考𣊻秦之异,天 命信可畏也。及项籍之败,亦孛大角。汉之入秦,五星 聚于东井,得天下之象也。孝惠时,有雨血,日食于冲 灭光星见之异。孝昭时有泰山卧石自立,上林僵柳 复起,大星如月西行,众星随之,此为特异,孝宣兴起 之表。天狗夹汉而西,久阴不雨者二十馀日,昌邑不 终之异也。皆著于《汉纪》。观秦汉之易世,览惠昭之无 后,察昌邑之不终,视孝宣之绍起,天之去就,岂不昭 昭然哉!高宗、成王亦有雊雉拔木之变,能思其故,故 高宗有百年之福,成王有复风之报,神明之应,应若 景向。世所同闻也。今日食尤屡,星孛东井,摄提 炎及紫宫,有识长老,莫不震动,此变之大者也。其事 难一二记。故《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以设卦指 爻,而复说义。《书》曰:“伻来以图。”天文难以相晓,臣虽图 上,犹须口说,然后可知。愿赐清燕之闲,指图陈状。上辄入之,然终不能用也。向每召见,数言“公族者国之 枝叶,枝叶落则本根无所庇荫。方今同姓疏远,母党 专政,禄去公室,权在外家,非所以彊汉宗,卑私门,保 守社稷,安固后嗣也。”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 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上 数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 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馀年,年七十 二卒。卒后十三岁而王氏代。汉。向三子皆好学,长子 伋,以《易》教授,官至郡守;中子赐,九卿丞,蚤卒;少子歆, 最知名。

刘歆 编辑

按《汉书刘歆传》:“歆字子骏,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 成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 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哀帝即位,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 夫。贵幸,复领五经,卒父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 《七略》,语在《艺文志》。歆及向始皆治《易》。宣帝时,诏向受” 《穀梁春秋》十馀年,大明习。及歆校书,见古文,《春秋左 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 《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歆亦湛 靖有谋,父子俱好古,博见彊志,过绝于人。歆以为左 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穀梁》在七十 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向 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穀梁义》。及歆亲近,欲建立 《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 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 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曰:“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 兴,圣帝明王累起相袭,其道甚著。周室既微,而礼乐 不正,道之难全也如”此。是故孔子忧道之不行,历国 应聘,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乃得其所,修《易》序书 制,作《春秋》,以纪帝王之道。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 子终而大义乖。重遭战国,弃笾豆之礼,理军旅之陈; 孔氏之道抑,而孙、吴之术兴。陵夷至于暴秦,燔经书, 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汉 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 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它 书。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 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 错从伏生受《尚书》。《尚书》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绝,今其 书见在,时师传读而已。《诗》始萌牙,天下众书,往往颇 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在汉朝之 儒,唯贾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 《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 独尽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 集而读之,故诏书称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 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及鲁恭 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 有三十九,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 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 旧书,多者二十馀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 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旧文,得此 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传问民间, 则有鲁国柏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 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闵,士君子之所嗟痛 也。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 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 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 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 残守阙,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 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 《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今圣上德 通神明,继统扬业,亦闵文学错乱。学士若兹,虽昭其 情,犹依违谦让,乐与士君子同之,故下明诏,试《左氏》 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 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闭固拒,而不肯 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馀道,绝灭微学。夫可与 乐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非所望士君子 也。且此数家之事,皆先帝所亲论,今上所考视,其古 文旧书,皆有征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哉!夫礼失求 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往者博士《书》有欧阳,《春 秋》《公羊,易》则施、孟,然孝宣皇帝犹复广立《穀梁春秋》, 《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则?与 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传》曰:“文武之道,未坠于 地在人。贤者志其大者,不贤者志其小者。”今此数家 “之言,所以兼包大小之义,岂可偏绝哉!若必专己守 残,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 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其言甚切,诸儒皆怨恨。是时 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以歆移书上疏,深自罪责,愿乞 骸骨,罢及儒者。师丹为司空,亦大怒,奏歆改乱旧章, 非毁先帝所立。上曰:“歆欲广道术,亦何以为非毁哉?” 歆由是忤执政大臣,为众儒所讪,惧诛求出,补为河内太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守五原。后复转涿郡, 历三郡守,数年,以病免官。起家复为安定属国都尉。 会哀帝崩,王莽持政。莽少与歆俱为黄门郎,重之,白 太后,太后留歆为右曹大中大夫。迁中垒校尉,羲和 京兆尹,使治明堂辟雍,封红休侯。典儒林史卜之官, 考定律历,著《三统历谱》。初,歆以建平元年改名秀,字 颖叔云。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后事皆在《莽传》。

蔡义 编辑

按《汉书蔡义传》:“义,河内温人也。以明经给事大将军 莫府。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 义买犊车,令乘之。数岁,迁补覆盎城门候。久之,诏求 能为《韩诗》者,征义待诏,久不进见。义上疏曰:‘臣山东 草莱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然而不弃人伦 者,窃以闻道于先师,自托于经术也。愿赐清闲之燕, 得尽精思于前’。”上召见义说《诗》,甚说之,擢为光禄大 夫、给事中,进授昭帝。数岁,拜为少府,迁御史大夫,代 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时年八十馀。时大将军光秉 政,议者或言光置宰相,不选贤,苟用可颛制者。光闻 之,谓侍中左右及官属曰:“以为人主师,当为宰相,何 谓云云?此语不可使天下闻也。”义为相四岁薨,谥曰 “节侯。”

朱云  严望  严元 编辑

按《汉书朱云传》,“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长八尺馀,容 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迺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 《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 大节,当世以此高之。元帝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 《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 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口辨,诸儒莫能与” 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斋登堂,抗首而 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故诸儒为之语曰:“五 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繇是为博士。成帝时,上书求见, 愿请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上问:“谁也?” 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 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 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 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叩头流血,上意 解。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自 是之后,不复仕。云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 过皆敬事焉。其教授,择诸生然后为弟子。九江严望 及望兄子元,字仲能传云学,皆为博士,望至泰山太 守。云年七十馀,终于家。

梅福 编辑

按《汉书梅福传》:“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 明《尚书》《穀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后去官归寿 春,数因县道上言变事,求假轺传,诣行在所,条对急 政,辄报罢。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专势擅权,灾 异数见,群下莫敢正言,福复上书,上不纳。时成帝久 亡继嗣,福以为宜建三统,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复” 上书曰:“武王克殷,未下车,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绍 夏于杞,明著三统,示不独有也。是以姬姓半天下,所 谓存人以自立者也。今成汤不祀,殷人亡后,陛下继 嗣久微,殆为此也。《春秋经》曰:‘宋杀其大夫’。《穀梁传》曰: ‘其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此言孔子故殷后 也。《传》曰:“贤者子孙宜有土,而况圣人,又殷之后哉!今 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 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今陛下诚能据仲尼之 素功,封其子孙,则国家必获其福。又陛下之名与天 亡极,何者?追圣人素功,封其子孙,未有法也。后圣必 以为则,不灭之名,可不勉哉!”福孤远,终不见纳。武帝 时,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至元帝时,尊周子南君 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使诸大夫博士求殷后,分 散为十馀姓,推求子孙,绝不能纪。时匡衡议,以为王 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三统也。宜更立殷 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 师所共传”,宜以孔子世为汤后。上以其语不经,遂见 寝。至成帝时,梅福复言“宜封孔子后以奉汤祀。”绥和 元年,立二王后,推迹古文,以《左氏》《穀梁》《世本》《礼记》相 明,遂下诏封孔子世为殷绍嘉公,语在《成纪》。是时福 居家常以读书养性为事。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 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 会稽者,变姓名为吴市门卒云。

吴章  云敞 编辑

按《汉书云敞传》,“敞字幼孺,平陵人也。师事同县吴章。 章治《尚书经》,为博士。平帝以中山王即帝位,年幼,莽 秉政,自号安汉公,以平帝母及外家卫氏留中山,不 得至京师。莽长子宇与吴章谋,夜以血涂莽门,若鬼 神之戒,冀以惧莽。事觉,杀宇,诛灭卫氏,章坐腰斩,磔 尸东市门。初,章为当世名儒,教授尤盛,弟子千馀人”, 莽皆禁锢不得仕宦,门人尽更名他师。敞时为大司 徒掾,自劾吴章弟子,收抱章尸,归棺葬之,京师称焉。 车骑将军王舜高其志节,荐为中郎谏大夫。莽篡位以病免。更始时,安车征敞为御史大夫,复病免去,卒 于家。

金涉  金钦 编辑

按《汉书金日䃅传》:“日䃅弟伦为黄门郎。伦子安上赐 爵关内侯,封成都侯,四子:常敞、岑明常,光禄大夫。敞 为侍中,敞以世名忠孝,留侍成帝,为人正直,敢犯颜 色,左右惮之。敞子涉,明经节俭,诸儒称之。成帝时,为 侍中都骑尉。哀帝即位,为奉车都尉,至长信少府。涉 之从父弟钦,举明经为太子门大夫。哀帝即位,为太” 中大夫,给事中。平帝即位,征为大司徒司直、京兆尹。 帝年幼,选置师友。大司徒孔光以明经高行,为孔氏 师;京兆尹金钦以家世忠孝,为金氏友。徙光禄大夫、 侍中,秩中二千石,封都成侯。钦以通经术,超擢侍帷 幄,重蒙厚恩,封袭爵号。钦弟遵,封侯,历九卿位。

疏广  疏受 编辑

按《汉书疏广传》:“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 《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征为博士、太中大夫。 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 吉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 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 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 上甚驩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 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 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 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首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 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 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 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 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 叹息,为之下泣,皆以寿终。

薛广德 编辑

按《汉书薛广德传》:“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人也。以《鲁诗》 教授楚国,龚胜、舍师事焉。萧望之为御史大夫,除广 德为属,数与论议,器之,荐广德经行宜充本朝,为博 士,论石渠,迁谏大夫,代贡禹为长信少府、御史大夫。 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及为三公,直言谏争。后月馀, 以岁恶民流,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 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东归沛,太守迎 之界上。沛以为“荣县。其安车传子孙。”

平当 编辑

按《汉书平当传》,“当字子思,祖父徙平陵。当以明经为 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每有灾异,当辄傅 经术,言得失,文雅。虽不能及萧望之、匡衡,然指意略 同。自元帝时,韦元成为丞相,奏罢太上皇寝庙园,当 上书言:‘臣闻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三十年 之间,道德和洽,制礼兴乐,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今圣’” 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馀年,孜孜不怠,政令清 矣。然风俗未和,阴阳未调,灾害数见。意者大本有不 立与?何德化休征不应之久也?祸福不虚,必有因而 至者焉。宜深迹其道而务修其本。昔者帝尧南面而 治,先克明峻德,以亲九族,而化及万国。《孝经》曰:“天地 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 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夫孝子善述人之志,周 公既成文、武之业,而制作礼乐,修严父配天之事,知 文王不欲以子临父,故推而序之,上极于后稷而以 配天。此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也。高皇帝圣德,受命 有天下,尊太上皇,犹周文、武之追王太王、王季也。此 汉之始祖,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孝之至也。《书》云: ‘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无穷’。”上纳其言,下 诏复太上皇寝庙。园后以经明《禹贡》,使行河,为骑都 尉,领河堤。哀帝即位,征当为光禄大夫。后为光禄勋、 御史大夫,至丞相,赐爵关内侯。子晏,以明经历位大 司徒,封防乡侯。汉兴,唯韦平父子至宰相。

彭宣 编辑

按《汉书彭宣传》:“宣字子佩,淮阳阳夏人也。治《易》,事张 禹,举为博士,迁东平太傅。禹以帝师见尊信,荐宣经 明有威重,可任政事,繇是入为右扶风。元寿元年为 大司空,封长平侯。哀帝崩,王莽为大司马,秉政专权。 宣乞骸骨归,居国数年,薨。”

王吉 编辑

按《汉书王吉传》:“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也。少好学,明 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迁云阳令,举贤良,为昌邑中 尉。而王好游猎,吉上疏谏,王虽不遵道,然犹知敬礼, 吉甚得辅弼之义。昭帝崩,霍光迎昌邑王,吉即奏书 戒王。王即位,以淫乱废。吉与龚遂以忠直数谏正,得 减死为城旦,复征为博士、谏大夫。宣帝颇修武帝故” 事,吉上疏言得失。上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遂谢病 归。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言其取 舍同也。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征贡禹与吉。吉年老,道 病卒,上悼之。初,吉兼通《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骏以孝廉为郎, 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迁谏 大夫,为御史大夫。

贡禹 编辑

按《汉书贡禹传》:“禹字少翁,琅邪人也。以明经洁行著 闻,征为博士。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是时年岁 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天子善其忠,迺下诏令太仆 减食谷马,水衡减食肉兽,省宜春下苑以与贫民。迁 禹为光禄大夫。又上书乞骸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 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而云欲退, 意岂有所恨与’!”后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自禹在位, 数言得失,书数十上,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为 御史大夫,数月卒。

龚胜  龚舍 编辑

按《汉书两龚传》:“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 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楚两龚。少皆好学明 经,胜为郡吏,舍不仕。久之,楚王入朝,闻舍高明,聘舍 为常侍,不得己,随王归国,固辞,愿卒学,复至长安。胜 举茂才,哀帝征为谏大夫,引见胜,荐舍,有诏为驾。龚 舍、侯嘉至,皆为谏大夫。胜居谏大夫,数上书言百姓 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祖述 王吉、贡禹之意。”二岁馀,迁光禄大夫。哀帝崩,王莽秉 政,乞骸骨归。初,龚舍以胜荐为谏大夫,病免。复征为 博士,又病去。帝遣使者即楚拜舍为太山太守。既 至数月,上书乞骸骨,征舍为光禄大夫,终不肯起,迺 遣归。舍亦通《五经》,以《鲁诗》教授舍。胜既归乡里,郡二 千石长吏初到官,皆至其家,如师弟子之礼。莽既篡 国,拜胜为讲学祭酒,使者付玺书,再拜奉印绶,胜辄 推不受,谓:“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 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 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门人衰绖治丧 者百数。

鲍宣 编辑

按《汉书鲍宣传》:“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学明经。 哀帝初,大司空何武荐宣为谏大夫,迁豫州牧。时帝 祖母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孔光、 师丹、何武、傅喜失太后指,皆免官。丁、傅子弟并进,董 贤贵幸。宣上书谏曰:‘朝廷亡有大儒骨鲠白首耆艾 魁垒之士,论议通古今,喟然动众心,忧国如饥渴者, 臣未见也’。”敦外亲小童及幸臣董贤等,在公门省户 下,陛下欲与此共承天地,安海内,甚难,宜以时罢退。 及外亲幼童未通经术者,皆宜令休就师傅。急征故 大司马傅喜,使领外亲。故大司空何武、师丹,故丞相 孔光、故左将军彭宣,皆更博士,位皆历三公,智谋威 信,可与建教化,图安危。龚胜为司直,“郡国皆慎选举, 三辅委输官不敢为奸,可大委任也。惟陛下少留神 明,览《五经》之文,原圣人之至意,深思天地之戒。臣宣 呐钝于辞,不胜惓惓,尽死节而己。”上以宣名儒,优容 之。明年正月朔,日蚀,上迺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 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宣复上书。上纳宣言,征何 武、彭宣,旬月皆复为三公,拜宣为司隶。平帝即位,王 莽秉政,诛汉忠直臣不附己者,宣及何武等皆死。世 祖即位,两龚、鲍宣子孙皆见褒表至大官。

韦贤 编辑

按《汉书韦贤传》:“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 本彭城,卒于邹。自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 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征为 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 胪。宣帝即位,赐爵关内侯,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 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地节” 三年,乞骸骨,赐第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年八十二 薨,谥曰节侯。少子元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 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韦元成 编辑

按《汉书韦贤传》:“元成,字少翁,以父任为郎。少好学,修 父业,尤谦逊下士。以明经擢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初, 元成兄弘当为嗣,坐事,元成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召。 丞相御史疑其欲让爵避兄者,以元成实不病,劾奏 之,不得已受爵。宣帝高其节,以元成为河南太守,兄 弘太山都尉,迁东海太守。数岁,元成征为未央卫尉”, 迁太常。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迺拜元成为 淮阳中尉。是时王未就国,元成受诏与太子太傅萧 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条奏其对。元 帝即位,迁太子太傅。永光中,代于定国于丞相。建昭 三年薨,谥曰共侯。

魏相 编辑

按《汉书魏相传》:“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 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征为 谏大夫。宣帝即位,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霍光 薨,上以其子禹为右将军,兄子山领尚书事,相因奏 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今光子兄子昆弟、诸婿据权势,骄奢放纵,宜有” 以损夺其权,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宣帝善之。 韦贤以老病免相,遂代为丞相,封高平侯。相明《易经》, 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 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数条汉兴已来国家便宜行 事,及贤臣贾谊、鼍错、董仲舒等所言,奏请施行之,上 纳用焉。神爵三年薨,谥曰宪侯。

眭弘 编辑

按《汉书眭弘传》,弘字孟,鲁国蕃人也。从嬴公受《春秋》, 以明经为议郎,至符节令。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 莱芜山南有大石自立,后有白乌数千下集其旁。是 时昌邑有枯社木卧复生。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 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己立” 孟推《春秋》之意,以为石柳皆阴类,下民之象。而泰山 “者,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处。今大石自立,僵柳 复起,非人力所为,此当有从匹夫为天子者。枯社木 复生,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者也。”孟即说曰:“先师 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 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求索贤人,禅以帝位, 以承顺天命。”时昭帝幼,大将军霍光秉政,恶之,下其 书。廷尉,奏“孟妄设祅言惑众,大逆不道”,伏诛。后五年, 孝宣帝兴于民间,即位,征孟子为郎。

夏侯始昌 编辑

按《汉书夏侯始昌传》:“夏侯始昌,鲁人也。通五经,以《齐 诗》《尚书》教授。自董仲舒、韩婴死后,武帝得始昌,甚重 之。始昌明于阴阳,先言柏梁台灾日至,期日果灾。时 昌邑王以少子爱上为选师。始昌为太傅,年老以寿 终。族子胜亦以儒显名。”

夏侯胜  夏侯建 编辑

按《汉书夏侯胜传》,“胜字长公,初,鲁共王分鲁西宁乡 以封子节侯,别属大河。大河后更名东平,故胜为东 平人。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 灾异。后事蕳卿,又从欧阳氏问,为学精熟,所问非一 师也。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 王嗣位,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 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祅言,缚以属 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是时,光与车骑将军 张安世谋欲废昌邑王。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 不言。迺召问胜,胜对言:“在《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 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谋。” 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后十馀日,光卒,与安 世共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 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 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 千户。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曰:“朕以眇 身蒙遗德,承圣业,奉宗庙,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仁 谊,厉威武,北征匈奴”,单于远遁;南平氐、羌、昆明、瓯骆、 两越,东定薉貉、朝鲜,廓地斥境,立郡县,百蛮率服,款 塞自至。珍贡陈于宗庙,协音律,造乐歌,荐上帝,封太 山,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明开圣绪,尊贤显功,兴灭 继绝,褒周之后,备天地之礼,广道术之路。“上天报况, 符瑞并应。宝鼎出,白麟获,海效钜鱼,神人并见,山称 万岁,功德茂盛,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其 与列侯、二千石、博士议。”于是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宜 如诏书。”长信少府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 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 百姓流离,物故者过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 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 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 悔!”于是丞相义、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 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 有司遂请尊孝武帝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 之舞,天下世世献纳,以明盛德。武帝巡狩,所幸郡国 凡四十九,皆立庙如高祖、太宗焉。胜、霸既久系,霸欲 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 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至四年夏,关东四 十九郡同日地动,或山崩,坏城郭室屋,杀六千馀人。 上乃素服避正殿,遣使者吊问吏民,赐死者棺钱。下 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托士民之上, 未能知群生。曩者地震北海、琅琊,坏祖宗庙,朕甚惧 焉。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 阙,毋有所讳。”因大赦。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霸为扬 州刺史。胜为人质朴守正,𥳑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 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尝见,出道上语,上 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 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 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 少府,迁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 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太后赐钱二百万,为胜 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始,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 俛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胜从父子建,字长 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 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胜非之 曰:“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亦非。胜。为学疏略, 难以应敌。建卒自颛门名经,为议郎、博士,至太子少 傅。胜子兼,为左曹、太中大夫。孙尧,至长信少府、司农、 鸿胪。曾孙蕃,郡守、州牧、长乐少府。胜同产弟子赏,为 梁内史。梁内史子定国,为豫章太守,而建子千秋亦 为少府、太子太傅。

按《儒林夏侯胜传》:“胜其先夏侯都尉,从济南张生受 《尚书》,以传族子始昌。始昌传胜,胜又事同郡蕳卿,蕑 卿者,兒宽门人。胜传从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胜至 长信少府,建太子太傅,自有传。由是《尚书》有大、小夏 侯之学。”

焦延寿 编辑

按《汉书京房传》:“梁人焦延寿,字赣。赣贫贱,以好学得 幸梁王,王共其资用,令极意学。既成,为郡史察举,补 小黄令,以候司先知奸邪,盗贼不得发,爱养吏民,化 行县中。举最,当迁三老。官属上书愿留赣,有诏许增 秩,留卒于小黄。赣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 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

京房 编辑

按《汉书京房传》:“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事梁人焦 延寿,好锺律,知音声。初元四年,以孝廉为郎。永光、建 昭间,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阴雾不精。房数上疏, 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说之,数 召见,问,房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 末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宜令百官各 试其功,灾异可息。”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 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皆以房言烦碎,令上 下相司,不可许。上意乡之。时部刺史奏事京师,上召 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唯御 史大夫郑弘、光禄大夫周堪初言不可,后善之。是时 中书令石显颛权,显友人五鹿充宗为尚书令,与房 同经论义相非。二人用事,房尝宴见,问上曰:“幽厉之 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 佞。”房曰:“知其巧佞而用之邪,将以为贤也。”上曰:“贤之。” 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乱而君危, 知之。”房曰:“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 幽厉何不觉寤而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 上曰:“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 之君?”房曰:“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 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 之而觉寤乎?”上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房因免 冠顿首曰:“《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视万世之 君。今陛下即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 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陨霜不杀,水旱螟虫, 民人饥疫,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所记灾异尽备, 陛下视今为治邪?乱邪?”上曰:“亦极乱耳,尚何道?”房曰: “今所任用者谁与?”上曰:“然。幸其愈于彼,又以为不在 此人也。”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 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迺曰:“今为乱者谁哉?”房曰:“明 主宜自知之。”上曰:“不知也。如知之,何故用之?”房曰:“上 最所信任,与图事帷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 房指谓石显,上亦知之,谓房曰:“已谕。”房罢出后,上令 房上弟子晓知考功课吏事者,欲试用之。房上:“中郎 任良、姚平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臣得通籍殿中,为 奏事以防壅塞。”石显、五鹿充宗皆疾房,欲远之,建言 宜试,以房为郡守。元帝于是以房为魏郡太守,秩八 百石,居得以考功法治郡。房自请愿无属刺史,得除 用他郡人,自第吏千石以下,岁竟乘传奏事,天子许 焉。房自知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内与石显、五鹿、充 宗有隙,不欲远离左右,及为太守,忧惧。房以建昭三 年二月朔拜上封事曰:“辛酉以来,蒙气衰去,太阳精 明,臣独欣然,以为陛下有所定也。然少阴倍力而乘 消息,臣疑陛下虽行此道,犹不得如意,臣窃悼惧。守 阳平侯凤欲见未得,至己卯,臣拜为太守。此言上虽 明,下犹胜之效也。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 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蒙哀见许。迺辛巳,蒙 气复乘卦,太阳侵色,此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己 卯、庚辰之间,必有欲隔绝臣,令不得乘传奏事者。”房 未发,上令阳平侯凤承制诏房,止无乘传奏事。房意 愈恐,去至新丰,因邮上封事曰:“臣前以六月中言《遁 卦》不效,《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至其七月,涌水 出。臣弟子姚平谓臣曰:‘房可谓知道,未可谓信道也。 房言灾异未尝不中,今涌水已出,道人当逐死,尚复 何言’?臣曰:‘陛下至仁,于臣尤厚,虽言而死,臣犹言也’。 平又曰:‘房可谓小忠,未可谓大忠也。昔秦时赵高用 事,有正先者,非刺高而死,高威自此成,故秦之乱,正先趣之。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惟陛 下无使臣塞涌水之异,当正先之死’’。”为姚平所笑。房 至陕,复上封事曰:“乃丙戌小雨,丁亥蒙气去。然少阴 并力而乘消息,戊子益甚,到五十分,蒙气复起。此陛 下欲正消息,杂卦之党并力而争,消息之气,不胜彊 弱,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己丑夜,有还风,尽辛卯,太阳 复侵色,至癸巳,日月相薄,此邪阴同力,而太阳为之 疑也。臣前曰“九年不改,必有星亡之异。”臣愿出任,良 试考功,臣得居内,星亡之异可去。议者知如此于身 不利,臣不可蔽,故云使弟子不若试师。臣为刺史,又 当奏事,故复云为刺史。恐太守不与同心,不若以为 太守,此其所以隔绝臣也。陛下不违“其言而遂听之, 此迺蒙气所以不解,太阳亡色者也。臣去朝稍远,太 阳侵色益甚,惟陛下无难还臣,而易逆天意。邪说虽 安于人,天气必变,故人可欺,天不可欺也。愿陛下察 焉。”房去月馀,竟征下狱。初,淮阳宪王舅张博从房受 学,以女妻房,房与相亲,每朝见,辄为博道其语,以为 上意,欲用房议。而群臣恶其害己,故为众所排。博曰: “淮阳王上亲弟,敏达好政,欲为国忠。今欲令王上书, 求入朝,得佐助房。”房曰:“得无不可?”博曰:“前楚王朝荐 士,何为不可?”房曰:“中书令石显,尚书令五鹿君,相与 合同,巧佞之人也,事县官十馀年,及丞相韦侯皆久 亡补于民,可谓亡功矣。此尤不欲行考功者也。淮阳 王即朝见,劝上行考功事善;不然,但言丞相、中书令 任事,久而不治,可休丞相,以御史大夫郑弘代之,迁 中书令,置他官,以钩盾令徐立代之。如此,房考功事 得施行矣。”博具从房记诸所说灾异事,因令房为淮 阳王作《求朝奏草》,皆持柬与淮阳王石显微。司具知 之,以房亲近,未敢言。及房出守郡,显告房与张博通 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诖误诸侯王,语在《宪王传》。初, 房见道幽、厉事,出为御史大夫郑弘言之,房、博皆弃 市,弘坐免为庶人。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死时 年四十一。

按《儒林京房传》,“房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 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 不肯,皆曰非也。”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 《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 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房 以明灾异得幸,为石显所谮诛。自有传《易》。房受东海 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郎博士,由是《易》有京 氏之学。

翼奉 编辑

按《汉书翼奉传》:“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 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 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 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 上以奉为中郎。明年二月戊午,地震。七月己酉,地复 震。上曰:‘有可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 有所讳’。”因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曰:“臣闻之于 师曰:‘天地设位,悬日月,布星辰,分阴阳,定四时,列五 行,以视圣人,名之曰道。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 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 经。贤者见经,然后知人道之务,则《诗》《书》《易》《春秋》《礼》《乐》 是也。《易》有阴阳,《诗》有五际,《春秋》有灾’”异,皆别终始,推 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至秦迺不说,伤之以 法,是以大道不通,至于灭亡。今陛下圣明,深怀要道, 烛临四方,布德流惠,靡有阙遗。罢省不急之用,振救 贫困,赋医药,赐棺钱,恩泽甚厚。又举直言,求过失。盛 德纯备,天下幸甚!臣奉窃学《齐诗》,闻“五际”之要,“十月 之交”篇,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 处知雨,亦不足多,适所习耳。臣闻人气内逆,则感动 天地。天变见于星气日蚀,地变见于奇物震动。所以 然者,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有五藏六体。”五藏 象天,六体象地。故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申 动于貌。今年太阴建于甲戌,律以庚寅初用事,历以 甲午从春,历中甲庚,律得参阳,性中仁义,情得公正 贞廉,百年之精岁也。正以精岁本首王位日临,中时, 接律而地大震。其后连月久阴,虽有大令,犹不能复, 阴气盛矣。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 以明贤贤。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同姓亲而易 进,异姓疏而难通,故同姓一,异姓五,迺为“平均。”今左 右亡同姓,独以舅后之家为亲,异姓之臣又疏。二后 之党满朝。非特处位势尤,奢僭过度,吕、霍、上官足以 卜之,甚非爱人之道,又非后嗣之长策也。阴气之盛, 不亦宜乎!臣又闻未央、建章、甘泉宫才人,各以百数, 皆不得天性。若杜陵园,其已御见者,臣子不敢有言。 虽然,太皇太后之事也。及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 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 至不应,灾将随之。其法:大水,极阴生阳,反为大旱,甚 则有火灾,《春秋》宋伯姬是矣。唯陛下财察。奉以中郎 为博士,谏大夫,年老以寿终

李寻 编辑

按《汉书李寻传》:“寻字子长,平陵人也。治《尚书》,与郑宽 中等守师法教授。寻独好《洪范》灾异,又学天文月令 阴阳,事丞相翟方进。方进亦善为星历,除寻为吏。帝 舅曲阳侯王根辅政,数虚己问寻,于是荐寻。哀帝初 即位,召寻待诏黄门。上虽不从寻言,然采其语,每有 非常辄问寻,寻对屡中,迁黄门侍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