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483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四百八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四百八十三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四百八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四百八十三卷目录

 集部汇考十七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五别集四宋三

经籍典第四百八十三卷

集部汇考十七

编辑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五

编辑

别集四宋三

编辑

张文潜:“《柯山集》一百卷”

晁氏曰:张耒字文潜,谯郡人。仕至起居舍人。尝为宣、润、汝、颍、兖五州守,又尝谪居黄州、复州,最后居陈以没。元祐中,苏氏兄弟以文章倡天下,号长公、少公,其门人号“四学士” ,文潜、少公客也。诸人多早没,文潜独后亡,故诗文传于世者尤多。其于诗文兼长,虽同时鲜复其比,而晚年更喜白乐天诗体,多效之云。

《石林叶氏集序》曰:“元祐间,天下论文多曰晁张。晁余伯舅无咎,而张则文潜也。文潜之文,殆所谓若将为之而不见其为者欤?雍容而不迫,纡裕而有馀,初若不甚经意。至于触物遇变,起伏敛纵,姿度百出,意有推之不得不前,鼓之不得不作者,而卒澹然而平,盎然而和,终不得窥其际也。君与秦少游同学于翰林” 苏子瞻,子瞻以为“秦得吾工,张得吾易。而世谓工可致,易不可致,以君为难” 云。又曰:“无咎雄健峻拔,笔力欲挽千钧,文潜、容衍靖深,独若不得已于书者。” 二公各以所长名家。

秦少游:《淮海集》三十卷

晁氏曰:秦观,字少游,高邮人。登进士第。元祐初,除校勘黄本书籍。绍圣中,除名,编隶横州。遇赦北归,至藤州卒。苏子瞻尝谓李廌曰:“少游之文,如美玉无瑕,又琢磨之功,殆未有出其右者。” 王介甫谓其诗新精婉丽,鲍、谢似之。少游亦自言其文铢两不差,但以华丽为愧耳。《吕氏童蒙训》谓少游过岭后,诗严重高古,自成一家,与旧作不同。

文潜张氏曰:“予见少游投卷多矣,《黄楼赋》《哀镈锺文》,卷卷有之,岂其得意之文欤?少游平生为文甚多,而一一精好可传。”

玉山汪氏曰:“居仁吕公云:‘秦少游应制科,问东坡文字科纽,坡云:‘但如公《上吕申公书》足矣’。故少游五十篇,只用一格,前辈如黄鲁直、陈无己,皆极口称道之。后来读书,初不知其为奇也。吕丈取之者,盖以文章之工,固不待言;而尤可为后人模楷者,盖篇篇皆有首尾,无一字乱说。如人相见,接引应对茶汤之类,自’” 有次序,不可或先或后也。李方叔《师友谈记》:“少游言:‘邢和叔尝曰:‘文铢两不差,非秤上秤来,乃等子上等来也’。某曰:‘今人文章,阔达者失之太疏,谨严者失之太弱。少游之文,词虽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如钟鼎然,其体质规模,质重而简易;其刻画篆文,则后之铸师莫仿佛,宜乎东坡称之为天下奇’’” 作也,非过言矣。少游《论赋》至悉,曲尽其妙。盖少时用心于赋,其勤而专,常记前人所作一二篇,至今不忘也。

陈无己:“《后山集》二十卷”

晁氏曰:陈师道无己,彭城人。少以文谒曾南丰,南丰一见奇之,许其“必以文著。” 元祐中,侍从合荐于朝,起为太学博士。绍圣初,以进非科举而罢。建中靖国初,入秘书为正字以卒。为文至多,少不中意则焚之。

石林叶氏曰:“世言陈无己每登览得句,即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谓之‘吟榻’。家人知之,即猫犬皆逐去,婴儿稚子亦皆抱持寄邻家,徐待其起,就笔砚,即诗已成,乃敢复常。盖其用意专,不欲闻人声,恐乱其思,故诗中亦时时自有言‘吟榻’者,天下绝艺,信未有不精而能工者也。”

《朱子语录》曰:“‘陈后山文有法度,如《黄楼铭》出,当时诸公皆敛衽便是。今人都无他抑扬顿挫。如仁宗飞白书记,大段好,曲折甚多过得好,墓志亦好,有典有则,方是文字。其他文亦有太局促不好者。后山文字简洁,极有法度,做许多碎句子,是学中记’。刘夷叔曰:‘陈无己作文最苦,要是晁张诸人所不及,恨其稍俭急’” ,非谓文字简劲为俭急,其词气自俭急耳。韩退之文字多少,自然雄浑。

《复斋谩录》曰:子瞻、子由门下客最知名者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秦少游,世谓之“四学士。” 至若陈无己,文行虽高,以晚出东坡门,故不及四人之著。故无己作《佛指记》云:“余以词义名次四君,而贫于一。”

代是也。而无咎诗云:“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陈君有道举,化行乡井淳。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当时以东坡为长公,子由为少公。无己《答李端叔书》云:“苏公门下有客四人” ,黄鲁直、秦少游、晁无咎,则长公之客也;张文潜则次公之客也。又《次韵黄楼诗》云:“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 又云:“少公作长句,班、马安得拟谓二苏也?” 然四客皆有所长,鲁直长于诗辞,秦、晁长于议论。鲁直与秦观书曰:“庭坚心醉于诗与《楚辞》,似若有得。至于议论文字,今日乃当付之少游及晁、张无己,足下可从此四君子一一问之。” 其后文潜《赠李德载》诗亦云:“长公波涛万顷海,少公峭拔千寻麓。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峭峭霜中竹。秦文倩丽纾桃李,晁论峥嵘走珠玉。” 乃知人才各有所长,虽苏门不能兼全也。

陈氏曰:《后山集》十四卷,《外集》六卷,《谈丛》六卷,《理究》一卷,诗话一卷,长短句二卷。师道一字履常。蜀本但有诗文,合二十卷。按魏衍作《集记》云:“离诗为六卷,类文为十四卷。” 今蜀本正如此。又言“受其所遗甲、乙丙稿,诗曰五七,文曰千百。” 今四明本如此。此本刘孝韪刊于临川,云未见。魏全仍其旧十四卷为正集,盖不知其所谓十四卷者,正有文而诗不与也。外集诗二百馀篇,文三篇,皆正集所无。《谈丛诗话》或谓非后山作,后山者,其自号也。

《济南集》二十卷。

陈氏曰:乡贡进士华山李廌方叔撰,又号《月岩集》。东坡知贡举,得试卷,以为方叔也,置之首选。已而不然,赋诗有“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 之句,后竟不第。

《李文叔集》四十五卷。

后村刘氏曰: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诗文四十五卷。文高雅,条鬯有义味,在晁秦之上,诗稍不逮。元祐末,为博士,绍圣始,为礼部郎,有《挽蔡相确诗》云:“丙吉勋劳犹未报,卫公精爽仅能归。” 岂蔡常荐引之乎?《挽鲁直》五言八句首云:“鲁直今已矣,平生作小诗。” 下六句亦无褒辞。文叔与苏门诸人尤厚,其没也,文潜志其墓,独于山谷在日,以诗往还,而此二词如此,良不可晓。其《过临淄》绝句云:“击鼓吹竽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 《试院》五言云:“斗暄成小疾,亦足败吾勤。定是朱衣吏,乘时欲舞文。” 亦佳作。文叔,李易安父也。《文潜志》言长女能诗,嫁赵明诚。又曰:“李文叔笔势,略与淇水” 相颉颃。

毕公叔:“《西台集》五十卷。”

晁氏曰:毕仲游字公叔。蚤登进士第。元祐中,召天下文学之士十三人,策试翰林院。苏子瞻以公叔为第一,除集贤校理。又《表自代》云:“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馀。自台郎为宪漕,绰有能声。” 后入党籍,终于西京留台。集陈叔易为之序。

《何博士备论》四卷。

陈氏曰:武学博士浦城何去非正通撰。去非以累举对策称旨,授左班殿直、教授武学。后以东坡荐,授承奉郎、司农寺理、通判庐州。有《文集》二十卷,未见。

廖明略“《竹林集》三卷。”

晁氏曰:廖正一字明略。元祐中,召试馆职。苏子瞻在翰林,见其所对策,大奇之,俄除正字。时黄、秦、晁、张皆子瞻门下士,号“四学士” ,子瞻待之厚,每来必命侍妾朝云取“密云龙” ,家人以此知之。一日,又命取密云龙,家人谓是四学士,窥之,乃明略来谢也。绍圣间,明略贬信州玉山监税,郁郁不得志,丧明而没。自号竹林“居士。”

《石林叶氏集序略》曰:“‘明略尝言:吾深服《左氏》,而乐道范晔之秀正温绎。晔尝自序其书,以为但多公家之言,而少事外远致。吾所恨亦云:丘明不可及也’。异时有寘吾于晔伯仲之间,吾尚无愧。往有评吾文似尹师鲁者,吾虽不学师鲁,然意善其言。是时余见明略文固多,知其所自道,不诬也。明略自为举子时,即不”沿袭场屋一语,再举而取进士。其所试杰然已若可以名世者,至今为学者推重。盖其用志深苦,而思致精悫,渊源所从来者远矣。每一出语,辄有区域町畦,未有卒然而作者。至于出入经传,驱驾前言,左掐右摘,比次回曲,他人咀嚼,请帮助识别此字。杌终不能安者,明略绳约隐括,如以利刀摧朽木,尺棰呵群羊,无不如意。故其曲奥简洁,音节遒峻,精新焕发,使人读之不觉矍然增气,惜其早困,不得尽用所长。始元祐初,天下所推文章,黄、张、晁、秦,号“四学士。”明略同直三馆,轩轾诸公间,无所贬屈,欲自成一家。然其流落不偶,略相似云。

邢敦夫:《呻吟集》一卷。

晁氏曰:邢居实字敦夫,和叔之子也。年十四,赋《明》。

君引苏子瞻见而称之,由是知名。未几,和叔贬随州,敦夫侍行,病羸呕血。一日,有铃下老卒骄慢,应对不逊,敦夫怒而击之,无何卒死。和叔怒,以敦夫属吏,以故疾日侵而夭。故黄鲁直为之挽云:“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闲父子情。” 盖隐之也。集后有子瞻、鲁直、无咎诸公跋。

陈氏曰:“幼有俊才,名声籍甚,一时前辈皆爱之。年十九而卒。宣仁之诬谤,恕为之也。居实未死,或能当不义而争,万一有补于世道,是以诸贤尤痛惜焉。” 晁以道追为其《墓表》,尤反复致意。

山谷黄氏序:“‘阳夏谢师复景回,年二十,文章不类少年书生言语。尝序其遗稿云:‘方行万里,出门而车轴折’。可谓霣涕’。今观邢敦夫诗赋,笔墨山立,自为一家,甚似吾师复也。秀而不实,念之令人心折。” 东坡《苏氏跋》:“敦夫自为童子,所与交者皆诸公长者,其志岂独以文称而已哉?百不一见,遂与草木俱腐。故鲁直、无” 咎诸人哭之,皆过期而哀。江南李泰伯自述其文云:“天将寿我欤” ,所为固未定也,不然,斯亦足借手以见古人矣。吾于敦夫亦云。

《王子立文集》 卷。

王适子立撰。颍滨,苏子由之婿也。颍滨《序》略曰:适从予为学,长于《诗》《骚》。予自南都谪居江南,凡六年而归,未尝一日不相从也。既与予同忧患,至于涵咏图史,驰骛浮图、《老子》之说,亦未尝不同之。故其闻道益深,为文益高,而予观之益久。盖其于兄弟妻子,严而有恩,和而有礼,未尝有过。故予尝曰:“子非独余亲戚,亦” 朋友也。

《姑溪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

陈氏曰:朝请大夫赵郡李之仪端叔撰。尝从东坡辟中山幕府,后代范忠宣作《遗表》,为世传诵。然坐是得罪,编置当涂,遂居焉。其弟之纯,官至尚书。

《大名集》四十卷。

陈氏曰:签书枢密魏郡王岩叟彦霖撰。韩魏公客也。

《钱塘韦先生集》十八卷。

陈氏曰:主客郎中钱塘韦骧子骏撰。皇祐五年进士。元祐中,以近臣荐为监司,数路知明州。以左朝议大夫致仕,崇宁中乃卒。少以词赋有声场屋,王荆公喜其《借箸赋》,颇称道之。陈师锡志墓。

《强祠部集》四十卷。

陈氏曰:三司户部判官馀杭强至几圣撰。亦韩魏公客也。在幕府,表章书记多出其手。曾南丰作《集序》,称其“文备古今体,兼人所长” 云。

南丰曾氏《序略》曰:“几圣工为诗,语出惊人,最为韩魏公所知。魏公喜为诗,每合属贤士大夫宾客与游,多赋诗以自见其属而和之者,几圣独思致逸发,若不可追蹑,魏公未尝不叹其得之晚也。其在幕府,魏公每上奏天子,以岁时庆贺问候及为书记四方之所好。几圣为属稿草,必声比字属,曲当绳墨,然气质浑” 浑,不见刻画,远近多称诵之。及为他文,若志铭序记策问、学士大夫,则简古而不少贬以就俗。其所长兼人如此。

《唐子西集》十卷。

晁氏曰:唐庚字子西,眉山人。登进士第,早受知于张天觉。天觉为相,擢京畿提举常平,且欲用为谏官。天觉去位后,言者谓子西常宣言有“一网打尽” 之语,贬惠州。大观五年,会赦北归。

陈氏曰:张商英拜相,子西作《内前行》,坐贬惠州,归蜀而卒。其文长于议论,所著《名治》《存旧》《正友》《议赏》诸论,皆精确。

雁湖李氏曰:“唐子西文采风流,人谓为小东坡。” 刘夷叔曰:“唐子西善学东坡,量力从事,虽少自成一家。其诗工于属对,缘此遂无古意,然其品在少游上。”

 后村刘氏曰:“子西诸文皆高,不独诗也。其出稍晚。”

使及坡门,当不在秦晁之下。

竹溪林氏曰:“唐子西学东坡者也。得其气骨而未尽其变态之妙,间有直致处,然无一点尘俗,亦佳作也。”

《马子才集》八卷。

陈氏曰:镇南节度推官鄱阳马存子才撰。元祐三年进士第四人。

矸轩程氏曰:“子才文,波澜雄壮,英毅有奇气,不可𦄌维。且徐节孝、苏文忠许可最厚,渊源有所自矣。或疑其过于豪放,故宦业不甚显以没,是未免以成败论也。方新学盛行,士皆以穿凿怪诞相高,子才自上庠奉大对,首辟《灾异曲说》,归诸人事。至论外患,则略西南而独斥北方,渊然有为国经久意,不溺时好,卓卓” 如此。既没之后,川党议起,苏、黄文字焚毁无遗,而子才亦在指挥中,故世罕传,传复讹舛。近得其族党所储善本,参以板行者,精加正

是釐为十一卷。凡为策二,策题四,时论三,史论二十二,古诗四十六,律诗五十,绝句八十四,记十一,序八,书四,启七,文疏八,杂著四,志铭十三。又为年谱,列于墓碣之次,以详其出处。大率得之传闻,虽未保其无谬,其于尊慕师匠,则深有意焉。既成,有示以旧刊《进策》十六卷似非本真,故不敢附著云。先公曰:“子才诸《史论》,如论晋人以父母之邦委之于群胡,残暴戮辱,百馀年间,无有奋发以生吾中国之气,又安得有奇士哉?又论后魏,谓中国以礼义文彩之腴而饲禽兽之饥,此之谓不幸,非吾一人可与之争。古之善战者,能用天下之气而已矣。呜呼!安得此语闻于炎绍中天之初乎?子才从节孝徐先生游且久,其文章雄直,雅似节孝。” 今取《徐集》中所赠三诗,系《家集》后,并书其说云。

《斜川集》十卷。

陈氏曰:通直郎苏过叔党撰。世号“小坡。” 坐党家不得仕进,终于通判中山府。晁以道志墓,称其纯孝。给事中峤,其孙也。

《九峰集》四十卷。

陈氏曰:太常少卿眉山苏元老在廷撰。东坡从孙也。坡在海上,尝有书往来,其罢奉常归颍昌,正坐“元祐邪” 等,未几遂卒,年四十七。

《清真集》二十四卷。

陈氏曰:徽猷阁待制钱塘周邦彦美成撰。元丰七年,进《汴都赋》。自诸生为太学正。邦彦博文多能,尤长于长短句,自度曲,其提举大晟府亦由此。既盛行于世,而他文未传。嘉泰中,四明楼钥始为之序,而太守陈杞刊之,盖其子孙家居于明故也。《汴都赋》已载《文鉴》。世传赋初奏御,诏李清臣读之,多古文奇字,清臣诵之如素所习熟者,乃以偏傍取之尔。钥为《音释》,附之卷尾。

《清真杂著》三卷。

陈氏曰:邦彦尝为溧水令,故邑有“《词集》,其后有好事者取其在邑所作文记、诗歌并刻之。”

《宝晋集》十四卷。

陈氏曰:礼部员外郎襄阳米芾元章撰。其母阎氏与宣仁在藩时有旧,故以后恩补试衔入仕。其上世皆武官,盖国初勋臣米信之后也。视芾为五世孙。酷嗜古法书,家藏二王真迹,故号《宝晋斋》。

《玉池集》十二卷。

陈氏曰:考功郎湘阴邓忠臣慎思撰。熙宁三年进士。坐元符党,废不用。言者论其议范忠宣谥过实,又坐罚铜,崇观间卒。平生著述至多,尝和杜诗全帙,又尝献《郊祀庆成赋》,又原庙诗百韵,裕陵喜之,擢为馆职。今皆轶弗传,所存一二而已。玉池,其所居山峰名。

《乐静集》三十卷。

陈氏曰:起居舍人钜野李昭𤣱季成撰。元丰二年甲科。所居有“乐静堂” ,故以名集。其侄邴汉老为书其后。

云龛李氏曰:序略曰:“东坡罢徐守时,伯父以书抵之。坡答书历道黄、张、晁、秦数公,且曰:‘此数子者,挟其有馀之姿,而骛无涯之知,必极其所如往而后已,则亦安所归宿哉?惟明者念有以反之’。其意盖以彼为不然,而勉其有所至也。惟伯父性诚乎忠厚,故其为文,横骛别驱,曲折演迤,而一贯于理,有万折必东之势。” 志乐乎靖退,故其为文崒然其立。

 渊然其止,不侈众目而风神自远,有久幽而不改。

其操之学博而思精,故其为笺奏应用之作,传古切今,琢削稳密,不伤天骨。叙事外自为文章,才赡而意新,故其为诗奇丽惬适,章断句绝,馀思羡溢,得诗人味外之味。此其大略也。

陈莹中:“《了斋集》三十卷”

晁氏曰:陈瓘字莹中,延平人。建中靖国初,为右司谏,尝移书责曾布,及言蔡京及弟卞之奸恶,章疏十上,除名编隶合浦以死。靖康中,赠谏议大夫。自号“了翁。”

陈氏曰:汪应辰为集序,以为出死力攻权奸者,天下一人而已,非虚语也。又有《约论》十七卷,起战国至后汉安帝,盖读《通鉴》随事有所发明也。

《陈司谏集》两卷。

晁氏曰:陈佑字纯益,仙井监人。登进士第。建中靖国初为台谏,与龚夬、任伯雨、江公望协力“弹击绍圣奸臣。” 后蔡京用事,废斥而没。

《节孝集》二十卷。

陈氏曰:楚州教授山阳徐积仲车撰。治平四年进士。以耳聩不能仕,事母极孝,行义纯笃,古所谓“卓行” 也。东坡谓其“诗文怪而放,如玉川子。” 政和中,赐谥“节孝处士。”

《学易集》二十卷。

陈氏曰:朝奉郎东光刘跂斯立撰。《忠肃公摰》之长。

子也。与其弟蹈同登元丰二年进士第。元祐初,以其父在言路,政府不得用。绍圣以后,复坐党家连蹇终其身。晁景迂志其墓,比孙明复、石守道之徒。为文无所不长,《宣防宫赋》《学易堂记》世传诵之。

《田承君集》三卷。

陈氏曰:大宗正丞阳翟田昼承君撰。昼,枢密况之侄也,与邹道乡善。邹之贬,昼曰:“愿毋以此举自满。” 士所当为者,未止此也。

《道乡集》四十卷。

陈氏曰:吏部侍郎晋陵邹浩志完撰。浩既谏立刘后,坐贬。徽宗初,召还对,上首及之,奖叹再三,问“谏草安在?” 曰:“焚之矣。” 退告陈瓘,瓘曰:“祸其始此乎?异时奸臣妄出一缄,则不可辩矣。” 蔡京素忌之,使其党作伪疏,言刘后杀卓氏而夺其子,遂得罪。其在昭州,作青词告上,帝有追省。当时奏御之三章,初无杀母取子之一字云。

《婆娑集》三十卷。

陈氏曰:右正言阳翟崔𬸘德符撰。𬸘坐元符上书邪等,废于家,治圃号“婆娑。” 靖康初,召为谏官,力论冯澥之罪。忽得挛疾,不能行而卒。无子,其婿卫昂裒辑其遗文。

晁氏曰:𬸘,元符末上书《入邪》等,废斥几三十年。其为文最长于诗,清婉敷腴,有唐人风。

刘巨济:《前溪集》五卷。

晁氏曰:刘泾字巨济,蜀人。终于太学博士。为文奇怪。

李元应:《跨鳌集》五十卷

晁氏曰:李新字元应,仙井监人。早登进士第,刘泾尝荐于苏子瞻,令赋墨竹,口占一绝,立就。坐元符末上书夺官,谪置遂州,流落终身,跨鳌仙井之山也。

满氏《昌邑集》二十卷。

晁氏曰:满中行字思复。登进士第。元丰中为太学官。虞蕃狱起,思复独不絓吏议,诏褒之。

《冯允南集》十卷。

晁氏曰:冯山字允南,普州人。邓绾为中丞,荐为台官,允南力辞不就,士论称之。

《潏水集》四十卷。

陈氏曰:集英殿修撰长安李复履中撰。元丰二年进士。博学有气节。其为熙河漕,有旨造战舰战车,复奏议者之谬,以为儿戏,遂罢其议。时论韪之。

晁氏《景迂集》十二卷。

晁氏曰:从父詹事公也。讳某,字以道,文元公元孙。少慕司马温公为人,自号景迂生。年未三十,苏子瞻以著述科荐之,元符中上书,居邪中等。博极群书,通《六经》,尤精于《易》传、邵尧夫之学,著《太极传》,缙绅高其节行。尝守成州,时民诉岁旱,公以为十分,益蠲其税。转运使大怒,督责甚峻,因丐老而归。靖康初,以著作郎召,迁秘书监,免试,除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俄以论不合去国。建炎初,终于徽猷阁待制。

晁氏曰:徽猷阁待制晁说之以道撰。又本止刊前十卷。说之平生著述至多,兵火散逸,其孙子健裒其遗文得十二卷,续广之为二十卷。别本刊前十卷而止者,不知何说也。刘跂斯立墓志,景迂所撰,见《学易集》后,而此集无之,计其逸者多矣。说之,元丰五年进士,元祐初,苏文忠、范太史、曾文昭皆荐之,坐元祐邪等废弃。靖康末,始为从官。

晁氏《崇福集》三十五卷,《四六集》十五卷

晁氏曰:从父崇福公也。登进士第,又中宏词第一。元符末,上书居邪等,废斥二十年,以朝请郎奉祠崇福宫而终,故以名集。天才英特,为文章立成,明润密致,世以为宜在北门西掖云。

陈氏曰:朝请郎晁咏之之道撰。景迂弟也,为作集序。咏之初以荫为扬州法曹。东坡守扬,族兄无咎为倅,以其文呈东坡。及至扬,咏之具参军礼趋谒。坡走下庭,携手以上,谓坐客曰:“此奇才也。”

晁氏《封丘集》二十卷。

晁氏曰:“世父封丘府君讳。”阙。字伯宇,锁厅中进士第。黄鲁直尝荐之于苏子瞻云:“晁伯宇谨厚,守文元家法,从游多长者,其文已能如此,年盖未二十也。愿一语教戒之。”子瞻答云:“晁伯宇诗《骚》,细看甚奇丽,信乎其家多异材也。虽然,凡文至足之馀,溢为奇伟。今晁文涉奇,似太早,可作朋友切磨之语以告之,非谓其讳也,恐伤其迈往之气耳。”后坎𡒄终身,卒官封丘丞。

《陶山集》二十卷。

陈氏曰:“尚书左丞山阴陆佃农师撰。”

《东堂集》六卷、诗四卷,《画简》二卷,《乐府》二卷

陈氏曰:祠部郎江山毛滂泽民撰。滂为杭州法曹,以《乐府词》有佳句,受知于东坡,遂有名。尝知武康。

县。县有《东堂集》,所以名也。又尝知秀州,修月波楼,为之记。其诗文视乐府颇不逮。

《溪堂集》二十卷。

陈氏曰:临川谢逸无逸撰。

《竹友集》十卷。

陈氏曰:临川谢薖幼槃撰。逸从弟也。吕居仁题其后曰:“逸诗似康乐,薖诗似元晖。”

《浮沚先生集》十六卷,《后集》三卷

陈氏曰:秘书省正字永嘉周行己恭叔撰。十七入太学,有盛名,师事程伊川。元祐六年进士,为博士。太学,以亲老归,教授其乡。再入为馆职,复出作县。永嘉,学问所从出也,乡人至今称“博士。” 《集序》,林钺撰。先祖妣先生之第三女,先君之所自出,故知其本末。所居谢池坊,有浮沚书院。

《橘林集》十六卷,《后集》十五卷

陈氏曰:密州教授石𢘅敏若撰。崇宁壬午以同进士出身中词科。其文雕琢怪异,殊乏酝藉,压卷《策问》,言王金陵配享先圣事,谓其“以百圣刍豢甘四海口,以《六经》河汉洗四海心,以九逵夷路破四海径,以万金良药起四海病” ,读之不觉大笑。其人与文皆不足道也。集仅二册,而卷数如此,麻沙坊本往往皆然。

《龙云集》三十二卷,《附录》一卷。

陈氏曰:著作佐郎庐陵刘弇伟明撰。元丰进士,绍圣词科。曾慥《诗选》以比石敏,若非其伦也。龙云,安福乡名,弇所居也。

周平园序略曰:“庐陵自欧阳文忠公以文章续韩文公正传,遂为本朝儒宗,继之者龙云刘公。文忠薨于颍,公方冠,不及从之游,然斯文未丧,何害其为韩门籍湜也?先是,汴京及麻沙刻公集二十五卷。绍兴初,会昌尉罗良弼遍求别本,增至三十二卷,凡六百三十馀篇。予尝论公之文,如《南郊赋》,气格近先汉,已为” 泰陵简擢。《诗》《书》序记往往祖述韩、柳,间或似之。铭志丰腴,规摹文忠,读者可以自见。其才学出处,具载《李彦弼志铭》。罗氏跋语云:

《东观馀论》三卷。

陈氏曰:秘书郎昭武黄伯思长睿撰。伯思,右丞黄履之孙,吴园张根之婿,于李忠定纲为中外襟袂,故忠定志其墓。伯思,元符庚辰进士,年四十而死。好古博雅,喜神仙家言,自号“云林子” ,别字霄宾,有集一百卷。此书止论《法帖刊误》及序跋古书画器物,故名《馀论》。

《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

陈氏曰:直秘阁知虢州富川吴则礼子副撰。其父中复以孙抃荐为御史,不求识面台官者也。中复弟几复、嗣复子立礼,及嗣复子审礼,皆登科,有名誉。则礼以父泽入仕,晚居豫章,号“北湖居士。”

《刘左史集》四卷。

陈氏曰:起居郎永嘉刘安节元承撰。与从弟安上皆尝事二程,同游太学,号“二刘。” 安节元符三年进士,为察官左史,晚知宣州以没。

《箕颍集》二十卷。

陈氏曰:颍昌曹组元宠撰。组本与兄纬有声太学,亦能诗文,而以滑稽下俚之词行于世得名,良可惜也。谢克家任伯为集序,其子勋跋其后,略见其出处。盖宣和三年始登第,郊礼进《祥光赋》,有旨换武阶兼阁职,诏中书召试,仍给事殿中,未几而卒。然集中有《谢及第启》,自叙云:“蚤预诸生,竟叨右列。” 则未第之前,已在西班,未知何以也。曾慥《诗选》云:六举不第,宣和中诏赴廷试赐第。启中所谓“特举孱微,许从俊造。” 慥之言良是。序跋不著其实尔。

《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别集》三卷

陈氏曰:考功员外郎括苍鲍慎由钦止撰。元祐初,以任子试吏部铨第一,复登六年进士乙科,甫脱选即为郎。然自是数坐累,官竟不进。其父粹始居吴,故葬于吴兴。

《青溪集》十卷,《附录》一卷

陈氏曰:楚州教授临川汪革信民撰。绍圣四年,试礼部第一,遂登甲科。蔡京当国,召为宗子博士,力辞不就。年才四十卒。吕原明志其墓,晁以道为词以哀之。革尝有言曰:“咬得菜根,则万事可做。” 诚名言也。

《玉谿集》二十二卷。

陈氏曰:左司员外郎永嘉倪涛巨济撰。其父始徙居广德。涛,大观三年进士。燕山之役,诵言其非,以沮军罢,谪衡州茶陵以死,年三十九。吕居仁志其墓,曾吉父为集序。

《竹隐畸士集》四十卷。

陈氏曰:右文殿修撰韦成、赵鼎臣承之撰。元祐甲科,绍圣宏词。又自号“苇溪翁。” 其孙纲立刊于复州。本百二十卷,刊止四十卷而代去,遂止。

《后湖集》十卷。

陈氏曰:丹阳苏庠养直撰。其父坚伯固亦有诗名。庠以遗泽𢌿其子,而自放江湖间。东坡见其《清江曲》,大爱之,由是得名。僧祖可正平,号懒可者,其弟也。庠中子扶,亦工诗,有清苦之节,庠绅之后,颂之族。

《刘给事集》五卷。

陈氏曰:给事中刘安上元礼撰。绍圣四年登第,历台谏。掖垣锁闼,以次对,历三郡而终。集中有《弹蔡京疏》。

《章贡集》二十卷。

陈氏曰:秘书监李朴先之撰。绍圣元年进士。坐言隆祐之贤,废三十年。蔡京欲强致之,不屈。其教授西京,国子监也,程伊川与之甚厚,然谓其太直,以洛中风波为戒。朴笑曰:“不意此言发于先生之口。” 伊川为之改容愧谢,其风节可畏也。

《吕吉甫集》二十卷。

晁氏曰:吕惠卿字吉甫,闽人。王安石执政,擢参知政事。元祐初,谪知福州。绍圣后,累领藩镇。有《庄子解》。为文长于表奏。

后村刘氏曰:考亭论荆公、东坡门人宁取吕吉甫,而不取秦少游辈。其说以为吉甫犹看经书,少游翰墨而已。孙鸿庆序其文,谓“辞严义密,追古作者。”

《李淇水集》八十卷。

陈氏曰:门下侍郎大名李清臣,韩魏公婿。治平二年中制科。欧阳公爱其文,以比苏轼。其为人亦宽博有度,而趋时嗜权利。首主“绍述” 之论,意规宰相,亦卒不如其志。

《张无尽集》三十二卷。

晁氏曰:张商英字天觉。登第,调官陕路,章惇察访。


巴蜀,风采倾动西南峡中。部使者忧之,日夕谋所以待之之礼曲尽,因求辩博之士,以备燕谈。或以天觉姓名告,因檄召至夔州。惇既至,杯酒间果以人材为问。部使者即言之,惇令召入。天觉不冠服,峨中长揖,径就坐左。惇负气敢大言,天觉辄吐言压之。惇大喜,归而荐于朝,由是召用。元祐中,为开封府推官,出使河东。绍圣初,擢御史。大观四年,长星见,蔡京罢相,乃拜右仆射。尽反京之政,召用元祐迁客,天下翕然归重。期年去位,靖康初,遂与司马温公、范文正公同日降制,加赠官爵,赐谥“文忠。”

《临汉隐居集》二十卷。

晁氏曰:魏泰字通辅,襄阳人,曾布子宣之妻弟。“幼爽迈,能属文,尝从徐禧,晚节卜隐汉上,人颇言其倚子宣之势,为乡里患苦” 云。

《梅文安集》十五卷。

陈氏曰:户部尚书浦江梅执礼和胜撰。执礼死于靖康之祸,人固哀其不幸,而不知吴革、赵子昉之谋,执礼实主之。事既泄,范琼杀革,徐秉哲以子昉遗金,金知执礼预谋,以根括金银为罪,问谁为长官,意在执礼也。安扶恐其坐之,进曰:“皆长官也。” 遂俱死。“文安” 者,所封开国县也。

《李忠愍集》十二卷。

陈氏曰:吏部侍郎临洺李若水清卿撰。后二卷为《附录》。其死事时才三十五岁。本名若冰,以靖康出使,改今名。诗文虽不多,而诗有风度,文有气概,足以知其所存矣。

《傅忠肃集》三卷。

陈氏曰:待制济源傅察公晦撰。尧俞从孙也。宣和七年,以吏部郎接伴金使。金人入寇,使人不来,为金驱去。斡离不胁使拜,不屈见杀。

周平园序其集,谓“公文务体要,辞约而理尽,甚类献简。诗尤温纯该贯,间次险韵,愈多而愈工。”

欧阳修《撰集》六卷。

陈氏曰:崇仁布衣赠秘阁修撰欧阳彻德明撰。彻死年三十一。环溪吴沆裒其诗为《飘然集》三卷,而会稽胡衍晋远取其所上三书,并刻之临川倅廨。

《丁永州集》三卷。

陈氏曰:知永州吴兴丁注葆光撰。元丰中,余中榜进士,喜为歌词,世所传“《催雪》《无闷》” 及“《重午》《庆清明》” ,皆有承平闲雅气象。有女适乐清令富春李素,见素实先妣之大父母也。

《演山集》六十卷。

陈氏曰:端明殿学士延平黄裳勉仲撰。元丰二年进士第一人。贵显于崇观,死于建炎,年八十七。方三舍法行,裳谓“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祖宗科举之制。” 世传以为口实。

《梁溪集》一百二十卷。

陈氏曰:丞相忠定公昭武李纲伯纪撰。父夔,进士,起家至右文殿修撰。黄,右丞履之甥也。纲娶吴园先生张根之女,亦右丞外孙。梁溪名集者,修撰葬锡山,忠定尝庐墓云。

《襄陵集》二十四卷。

陈氏曰:尚书右丞襄陵许翰崧老撰。元祐三年进士。靖康初入西府,建炎为丞辖,与黄潜善辈不合而去。

《横塘集》三十卷。

陈氏曰:尚书右丞端安许景衡少伊撰。亦尝从程氏学。建炎初为执政,与汪、黄不合,罢。建议渡江幸建康,言者以为非是,及下还京之诏,景衡忧,卒于瓜州。未几,敌骑奄至维扬,仓卒南渡。

《吕忠穆集》十五卷。

陈氏曰:丞相济南吕颐浩元直撰。后三卷为《燕魏杂》,记古今事,卷末言金人始末甚详。

忠《正德文集》十卷。

陈氏曰:丞相闻喜赵鼎元镇撰。四字,高庙所赐宸翰中语也。

《周平园序》略曰:“公为中丞,上语范宗尹云:‘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六’。” 盖祖宗初除言事官,即置簿,载所言事目多寡当否,已行即朱销其下,外庭未必知也。既入相,金人震合,淝决策亲征,虑无遗策。盖公气节端方,学术纯正,笔力又过人,凡处分军国机务,多其视草,然后御札付外。惟德与文,又孰加此。

《龟山集》二十八卷。

陈氏曰:工部侍郎延平杨时中立撰。时及从明道死,当建炎四年,年八十七,于程门最为寿考。

《尹和靖集》一卷,《附集》一卷

陈氏曰:徽猷阁待制河南尹焞彦明撰。子渐之孙。年十九举进士,《策问》欲诛元祐党籍,不对而出,遂罢举。靖康赐号“和靖处士。” 金陷洛阳,阖门遇害,死而复苏,门人潜载以逃。客涪州,以范元长荐,入经筵,擢列侍。从葬会稽山。


胡文定公:《武夷集》十五卷。

陈氏曰:给事中崇安胡安国康侯撰。绍圣四年进士第三人。仕四十年,实历不及三载。著《春秋传》行于世。本喜为文,后笃志于学,乃不复作。其辞召试曰:“少习艺文,不称语妙;晚捐华藻,才取理明。既觉昨非,更无馀习。” 故其文集止此。

致堂《序略》曰:“惟邹、鲁之学,由秦汉、隋唐莫有传者,其间名世大儒,仅如佛家者流,所谓戒律讲论之宗而已。至于言外传心,直超佛地,则未见其人。是以圣道不绝如线,口笔衮衮,异乎身践,有书徒存,犹无书也。逮及我宋熙宁以来,先觉杰出,上继回、轲,天下英才,心悦而诚服,然后孔氏述业,浸以光显,《五经》《语》《孟》所” 载,譬如逢春之木,有本之澜,生意流形,初非死质,成己成物,始终有序。先臣夙禀大志,闻而知之。以仁为居,以义为用,以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为效。若夫记诵训诂,辩说词华之习,不一与焉。其宏纲大用,奥义微词,既于笔削之书发挥底蕴。自馀因事有作,进则陈之君父,退则语于公卿,或酬酢朋游,或训教子弟,一言一话,犹足以证明往昔,昭迪来今。敢图家藏,遂上御府。斯文不坠,后裔有荣。然《父书》精深,而臣以粗浅之言冠于篇首,君学高远,而臣以卑近之论渎于聪明。兹荣也,祗所以为愧欤。

《朱子语录》曰:“胡文定公文字皆实,但奏议每件引《春秋》,亦有无其事而迁就之者。大抵朝廷文字,且要论事情利害是非,令分晓。今人多先引故事,如论青苖,只是东坡兄弟说得有精神,他人皆说从别处去。”

《默堂集》二十卷。

陈氏曰:宗正少卿延平陈渊知默撰。一字几叟。了翁之侄孙,杨龟山门人,绍兴初尝为谏官。

《致堂斐然集》三十卷。

陈氏曰:礼部侍郎胡寅明仲撰。文定公长子也。本其兄子,初生,弃不举,文定收育之。既长,俾自绝于本生,不为心丧,止服世父之服,寅遵行之。集中有《与秦丞相书》,言之甚详。人伦之变,古今所未有也。寅,宣和进士,绍兴初已为从官,不主和议,秦桧本与其父子有契分,竟谪新州。桧死北归,没于岳州。

《五峰集》五卷。

陈氏曰:右承务郎胡宏仁仲撰。文定季子,不出仕。


“笃意理学” ,南轩张栻其门人也。别本不分卷。

王履道《初寮集》十卷,《内制》十八卷,《外制》十卷


晁氏曰:王安中字履道,真定人。政和中,有密荐于上者,自监大明仓累擢掌内外制,后拜太保,镇燕山。建炎初,贬象州。为文瓌奇高妙,最长于制诰。李邴入翰林,尝请于上以方今词林之式,上首尾举安中之名,自号“初寮。”

陈氏曰:安中年十四,荐于乡,凡四举乃登第,为中司,受旨攻蔡京。京子攸入禁中,日夕泣涕告于上。安中亟改翰苑,事遂止。其自政府出守燕京父子

排之也。然安中之进,亦本由梁师成。始东坡帅定武,安中未弱冠,犹及师事焉,未卒业而坡去。其后晁以道为无极令,安中既第,修邑子礼,用长笺,自言以新学,窃一第为亲荣,非其志也。以道曰:“为学当谨初,何患不远到。” 安中筑室,榜曰初寮。其议论闻见,多得于以道。既贵显,遂讳晁学,但称成州使君四丈,无复先生之号矣。甚哉,籍湜不畔之难也!云龛李氏《序略》曰:“本朝承五季之后,杨、刘之学,盛于一时,其裁割纂组之工极矣。石介愤然以杨公破碎圣人之道,为世巨害,著论排之甚力。然当时文宗钜儒司翰墨之职者,亦必循本朝故事,如近世张公安道高简粹纯;王公禹玉温润典裁;元公厚之精丽稳密” ;苏东坡先生雄深秀伟,皆制词之杰然者。譬之王良造父,策骥𫘧而骋康庄,一日千里而节以和銮,驰之蚁封,亦必中度,岂能彼而不能此哉?初寮先生太保王公,自布衣以文称天下,由东观入掖垣,由乌府登鳌禁,皆天下第一选司内外制者累年,其所制体大而义严,事核而旨深。


“奇而不失正,雄而不为夸。褒勋劳则有带砺丹青之信,施霈宥则有雨露涵濡之泽。文治平则祥极乎凤麟,申戒饬则诚著乎金石,嘉武节则毅乎彪虎之威,美文德则昭乎藻火之华。” 极其致,盖与本朝三数公不相上下,而驰骤乎燕、许、常、杨之域,若不以体制拘之,骎骎乎汉氏矣。盖公天才英迈,笔力有馀,于文于诗,皆瓌奇高妙,无所不能,故出为世用者如此。自徽宗皇帝即位以来,擅制诰之美者,公一人而己,得不谓一代之奇文欤!

周平园序略曰:公年二十有七,游五台,为《竹林泉赋》,以将相喻泉石,格高而意新。送某赠大父诗云:“不论与汝小一月,政自容君数百人。” 专用吾宗公瑾、伯仁事,致推尊年德之意,精切混成,不类少作。时方讳言苏学,而公已潜启其秘钥。久之,徽宗旁求文士,召寘馆阁,给札亲试,骤掌书命,由中司入北门,历二辖,其制诰表章诗文,大率雅重温润,而时发秀杰之语。《定功》《继伐》等碑,睿谟曲宴百韵诗,多出特命,上恩与天通矣。万目睽睽,徒谓其鹤鸣九皋,而不知夺胎换骨,自有仙手,故未尝以曲学指之,今前集四十卷是也。中兴南渡,四海名胜,迁谪避地,卒于湖广。而公婿赵奇子辟章又家之游、夏,大篇短章,更唱迭和,既已尽发平昔之所蕴,且复躬阅事物之变,益以江山之助,心与境会,意随辞达,韵遇险而反夷,事积故而逾新。他人瞠乎其后,我乃绰有馀裕。如《桂柳》《佛寺》诸记,闳深辩丽。近坡暮年之作,黄、张、晁、秦,既没系文,统接坠绪,谁出公右?岂止“袭其裳,佩其环” 而已?今后集十卷是也。

汪彦章:“《浮溪集》六十卷”

陈氏曰:翰林学士婺源汪藻彦章撰。四六偶俪之文,起于齐、梁,历隋、唐之世,表章诏诰多用之,然令狐楚、李商隐之流,是为能者,殊不工也。本朝杨、刘诸名公犹未变唐体,至欧、苏始以博学富文为大篇长句,叙事达意,无艰难牵强之态,而王荆公尤深厚尔雅,俪语之工,昔所未有。绍圣后,置词科,习者益众,格律精严。一字不苟。错若《浮溪》。尤其集大成者也。

孙鸿庆《序》,言其文贯穿百氏,网罗旧闻,文从字顺,体制亦浑然不见刻画,如金钟大镛,叩之辄应。当大典册,深淳雅健,追配古作,所谓常、杨、燕、许诸人皆莫及也。

《石林总集》一百卷,《年谱》一卷

陈氏曰:尚书左丞吴郡叶梦得少蕴撰。绍圣四年进士。崇观间骤贵显,三十一岁掌外制,次年遂入翰林,中废,至建炎乃执政,然才数日而罢。平生所历州镇,皆有能声。胡文定安国尝以其蔡、颍、南京之政荐于朝,谓“不当以宿累废。” 晚两帅金陵,当兀术临江,移三山,平群寇,其功不可没也。秦桧秉政,欲令帅蜀,辞不行。忤桧意,以崇庆节度使致仕。其居在卞山,奇石森列,藏书数万卷。既没,守者不谨,屋与书俱烬于火。“石林” 二字,本出《楚辞天问》。

《石林建康集》十卷。

陈氏曰:皆帅建康时诗文。其初以所莅官各为一集,后其家编次总而合之,此集其一也。


石林《审是集》八卷。

陈氏曰:其门人盛光祖子绍所录,亦已入《总集》。

《翟忠惠集》三十卷。

陈氏曰:参政丹阳翟汝文公㢲撰。汝文制诰古雅,多用全句,气格浑厚,近世罕及。夫人邢氏,恕之女,居实其弟也。长子耆季,实邢出,好古博文,高尚不仕。“忠惠” 者,私谥也。

《鸿庆集》四十二卷。

陈氏曰:户部尚书晋陵孙觌仲益撰。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词科。《代高丽谢赐燕乐表》,脍炙人口。

生元丰辛酉,卒乾道己丑,盖年八十九,可谓耆宿矣。而其平生出处,至不足道也。常提举鸿庆宫,故以名集。

周平园《序略》曰:“公轶群迈往,赋才独异,而复天假之年,磨淬锻炼,重之以湖山之助,名章隽语,少而成,壮而盈,晚而愈精。靖康时为执法词臣,其章疏制诰表奏,往往如陆敬舆,明辩骏发,每一篇出,世争传诵。耄年为论撰次对,亲为谢表启,各出新意。”


用事属词,少壮所不逮。

《綦北海集》六十卷。

陈氏曰:翰林学士北海綦崇礼叔厚撰。工于《四六》。秦桧初罢相,崇礼当制,有御笔词头藏其家。桧再相,下台州追索,时崇礼已死,幸不及祸。

《云龛草堂后集》二十六卷。

陈氏曰:参政钜野李邴汉老撰。明受之变,以兵部侍郎直学士院,叱责凶渠,朝廷赖焉。既复辟,首擢执政。周益公作《神道碑》,言“前、后集一百卷。今惟《后集》” ,盖皆南渡后所作也。朱文公为之序。汉老,乐静右史之侄。五世祖涛,五代时宰相。石晋之乱,弟澣在翰林,陷于金。及邴立节于建炎,而弟邺守会稽,亦随金人北去,世以为异。

《龟溪集》十二卷。

陈氏曰:知枢密院忠敏吴兴沈与求必先撰。建炎、绍兴之间,历三院、翰苑以至执政。尝奏言:“王安石之罪,大者在于取扬雄、冯道。当时学者惟知有安石,丧乱之际,甘心从伪,无仗节死义之风,皆安石倡之。” 此论前未之及也。绍兴七年,终于位。

陈参政:“《简斋集》二十卷”

晁氏曰:陈与义字去非,汝州叶县人。中进士第。宣和中,徽宗见其所赋《墨梅》诗,喜之,遂登册府。建炎中,掌内外制,拜参知政事以卒。晚年诗尤工。周葵得其家所藏五百馀篇,刊行之,号《简斋集》。

陈氏曰:去非其先盖蜀人。东坡所传陈希亮公弼者,其曾祖也。崇、观间,尚王氏经学,《风》《雅》几废绝,而去非独以诗名。中兴后遂显用。

后村刘氏曰:元祐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锻炼精而情性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及简斋出,始以老杜为师,墨梅之类,尚是少作。建炎以后,避地湖峤,行路万里,诗益奇壮。《元日》云:“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除夕》云:“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记宣靖事》云:“东南鬼火成何事,终待胡锋作争臣。”谓“方腊不能为患,直待粘斡耳。” 《岳阳楼》云:“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又云:“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闻德音》云:“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樵渔。”五言云:“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心亦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终焉无寸策,白发满头生。造次不忘忧,爱,以简严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第其品格,当在诸家之上。

《扪膝先生文集》 卷。

尚书郎三嵎喻汝砺撰。后溪刘氏《序》略曰:靖康之难,虏议立伪楚,以绝民望。先生扪其膝曰:“此膝岂可屈哉?” 即日挂冠神武门,遂自号扪膝居士,由是名重海内。先生之于学不古不好,于文不古不嗜,于事不古不惬,故其于名节不古不止也。既没六十三年,而文集始出。呜呼!此岂如时花候禽,可悦一时耳目之比?宜其愈久而愈难泯也。盖先生之文,一字不肯苟于下笔,每篇率能驰骋上下,涛起阜涌,力有馀而气不竭。辞既工于理,与事又欲明白而深切,其得无传乎?

“昭德《晁公文集》”六十卷。

侍郎晁公武子止撰。后溪刘氏《序》略曰:“国家丙午之变,中原衣冠不南渡则西入于蜀。其入于蜀者,有能言当时理乱兴衰之由,而明乎得失之迹,历历道往事,诵京、洛之遗风者,鲜矣。藉令有之而能达之乎?文辞可使耳目尚接乎?而后之人有传焉者亦又鲜焉。昭德晁公,盖能言当时理乱兴衰之由,而明乎得失” 之迹,道往事,诵遗风,而又能达之乎文辞以传者也。其经事之多,尝艰之久而学日益强,文日益力,犹以为未足。其《答进士刘兴宗书》曰:“仆少时贯穿群书,出入百氏,旁逮释老,恢诡之学,一再终星,其勤亦至矣,亡得焉。反而求之六艺,似于道有见也。乃愿师董仲舒,心奇贾生,而病其杂也。则公之学” 可睹矣。

《宇文肃愍公文集》 卷。

赠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虚中撰。后溪刘氏序略曰:“公羁绝域者十五年,而朝廷悉发其家人北去。后四年,父子谋觉,而阖门被祸矣。公弟兄早以才奋,皆致位二府。公之文章,又最见称于当世。” 余读其为馆职时所《与开封尹论事书》而壮之,使充是书。

以往,足以追古人而并驾。公既亟见用于尚文之日,润色太平,黼藻休烈,则余之所谓系一时所遇而作,非公之所欲充而不已者也。故公《答曾晦之书》云:“仆长而游太学,为科举所使,及得一官,又屡为应制代言之文,皆非得已而为者。去岁得罪,杜门于此,闲取箧中书史,卧而读之,日尽数卷,乃知古人之未尝为” 文也。惟其无意于为文,而遇事乃言,则其优游舒泰,奋迅豪荡,盖无施而不可。昔尝谓西汉制诏,妙绝于元、成间,而章疏奏对至谷子云而工极,无以复加矣。迨今思之,则不然,惟高帝立长沙王,令诸吏善遇高爵及省赋举贤等诏,吕后、孝文《赐匈奴单于书》,楚王信以下上尊号,相国何等议,天子所服。此等数篇,卓然浑成,非司马相如、王褒辈冥搜巧绘所能至也。公之此书,至论古之人成德为行,隐然出处之大致,亦非有意于其间。又观所《与赵庆长论文书》,亦曰:“不若清明廖邈之为愈也。” 挺臣欲表出其先大父之文,即二书所言,余又何加焉!

《杜起莘文集》 卷。

殿中侍御史杜莘老起莘撰。后溪刘氏序略曰:“公学术之正,文辞之典,气节之刚,与王公龟龄大略相似,而公奋起孤远为尤难。余尝得公奏疏而读之,其言五谷药石也。公卒四十馀年,余守眉阳,又得公他文,阅之叹曰:‘善哉,穷之言,达之行也’!” 今年又得公经论千馀篇,信乎,公之学得于《孟子》者欤!世益降,士之为“文益浮,噫无复斯文也已。”

《西山老文集》二十四卷。

豫章胡直孺少汲撰。绍兴中仕至刑部尚书。孙鸿庆《序》略曰:“公少工于诗,语出惊人,鲁直一见,击节叹赏。他文笔力雄赡,所为赋颂、表、启、记序、铭赞之属,盖数万言,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

《胡承公集》十卷,《资古绍志集》十卷

晁氏曰:胡世将字承公。中进士科。早受知晁无咎。建炎南渡,尝直学士院,终于资政殿学士、川陕宣抚使。为文敏赡温雅,掌书命颇有能声。喜聚金石刻,效欧公《集古录》为《资古绍志集》。序云:以成其先人之志,故以“绍志” 目其书。

陈氏曰:文恭公宿之曾孙。以兵部侍郎为川、陕副宣。金人败盟,继吴玠之后,经画守御,以迄和议再成,分疆未定,死于河池。世将好古博雅,有《资古绍志录》,效《集古录》。跋尾亦见集中。谥忠献。

《邵氏集》二十卷。

晁氏曰:邵溥字泽民。进士第。靖康初,为户部侍郎。上践祚,以例贬官。绍兴中,复待制,宣抚川陕。师事崇福十二父诗文,早有能声。

《空青遗文》十卷。

陈氏曰:直宝文阁曾纡公卷撰。纡,布之子,有异材。建中靖国初,布在相位,奉诏为《景灵西宫碑》,纡之笔也。建炎、绍兴之际,将漕江、浙,入为司农少卿,知信、衢州以卒。汪彦章志其墓,孙仲益序其文。王铚性之,其婿也。

孙鸿庆序:公文章固守家法,而学诗以母夫人鲁国魏氏为师,句法清丽,绝去刀尺,有古诗之风。黄鲁直迁宜州,道出零陵,得公《越江书事》二小诗,书团扇上,诸诗人莫能辩也。

先公序略曰:“‘‘余自诵涪翁扶蔾对藓’之吟,曲阜把卷临灯’之句,固已慕用公衮才章之盛。顾前修日远,自乾淳诸老文字犹多遗落,况过江前后间乎?一日,西泉吴太史为言,此吾乡空青公也,有集藏于家。余惟空青公子弟起家,文章继世,潜逃于家君柄用之时,缱绻于诸贤流落之后,未几灭迹毁庐,相随入党。迨” 天地重开,迄能以三朝正论暴白于世,视同时诸贵公子孙所谓继志述事者,其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昔石林叶公以“亲见扬雄” 美其诗,以“新样元和” 评其书,以“三世风流” 颂其文。近世李雁湖亦谓人恶隽异,俗疵文雅。如空青诸人,虽不偶于一时,而文采烂然,垂后著世,不能掩也。今其遗文如《鲁殿》《秦碑》,见者珍惜,自可孤行于南丰、“曲阜” 之后云。

《北山小集》四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信安程俱致道撰。俱父祖世科,而俱乃以外祖邓润甫荫入仕。宣和中,赐上舍出身,为南宫舍人。绍兴初,入西掖,徐俯为谏大夫,封还词头,罢去。后以次对修史,病不能赴而卒。石林叶氏《序略》曰:“余居吴,,始识致道,,见其学问风节卓然,,有不独见于其文者,即为移书当路,并上其文数十篇,。宰相见” 而惊曰:“今之韩退之也。” 亟召见政事堂。其后二十四年间,卒登侍从,为天子,掌制命,文章擅一时。今观其文,精确深远,议论皆本仁义,而经纬错综之际,则左丘明、班孟坚之用意也。至于诗章,兼得唐中叶以后名士众体,晚而在

朝虽不久遇,所建明尤伟。盖其为人,刚介自信,择于理者明,所行,宁失之隘,不肯少贬以从物。是以善类皆相与推先,惟恐失之,虽有不乐之者,亦不敢秋毫加疵病。信乎“直道之不终屈也。”

《陵阳集》五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仙井韩驹子苍撰。自幼能诗,黄太史称其“超轶绝尘” ,苏文定以比储光羲。游太学不第。政和初,献书召试,出身。后入西掖,坐苏氏乡党曲学罢。

《丹阳集》四十二卷,《后集》四十二卷。

陈氏曰:显谟阁待制江阴葛胜仲鲁卿撰。绍圣四年进士。元符三年词科。洪庆善序其文有所谓“绝郭天信拒朱勔,惭盛章而怒李彦” 者,盖其平生出处之略也。再知湖州,后遂家焉。

孙鸿庆《序》,略曰:“公中宏词第一。时天子辑瑞应,蒐讲《弥文报礼》,上下四方,以符瑞来告者,不可胜数。大臣表贺,皆出公手。瓌奇英丽,独步一时,公卿交誉。屡迁擢大司丞,遂跻法从。”

《毘陵集》五十卷。

陈氏曰:参政文清毘陵张守全真撰。一字子同。崇宁进士词科。绍兴执政张魏公在相位,荐秦桧再用,守有力焉。一日,与魏公言:“某误公听,今朝夕同班列,得款曲其人,似以曩者一跌为戒,有患失心,宜自劾谢上。” 魏公为作墓志,著其语。

张章简“《华阳集》四十卷。”

陈氏曰:参政金坛张纲彦正撰。大观中,舍法,三中首选,释褐为承事郎,辟雍正,盖专于新学者。绍兴初,在琐闼忤张俊,求去,复与秦隙,遂引年。秦亡,乃召用。乾道初,年八十四而终。自号“华阳老人。” “华阳” 者,茅山也。

《非有斋类稿》五十卷。

陈氏曰:给事中吴兴刘一止行简撰。宣和三年进士。居琐闼仅百馀日,忤秦桧,罢去。闲居十馀年,以次对致仕。桧死,被召,力辞,进杂学士而终,年八十二,实绍兴庚辰。

《竹西集》十卷,《西垣集》五卷。

陈氏曰:兵部侍郎维扬王居正刚中撰。宣和三年进士。绍兴初入词掖。《西垣集》者,制草及缴章也。其篇目,凡缴章皆云“封还词头” ,盖其子孙编次者之失也。除授则有词头,政刑庶事,何词头之有?

《张巨山集》三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光化张嵲巨山撰。嵲为司勋郎官。金人再取河南,秦相皇恐,上章引伊尹“善无常主” 及“周任不能者止” 之文以自解,嵲之用也。秦德之,遂擢修注掌制,而其具槁仓卒,误以伊尹告太甲为告汤,及周任之言为孔子自言。时秘书省寓传法寺,有书其门曰:“周任为孔圣,太甲作成汤。” 秦疑诸馆职为之,多被黜,然嵲亦以答桧“三折肱” 之语,谓其贰于己。无几亦罢。

《默成居士集》十五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潘良贵子贱撰。一字义荣。刚介之士也。朱侍讲序其集,略见其出处大致。

朱子《序略》曰:“公自宣和初为博士,则已不肯托昏富贵之家,而独尝论斥大臣蒙蔽之奸。及为馆职,又不肯游蔡京父子门;使淮南,又不肯与中官同燕席。靖康召对,因论时宰何栗、唐恪不可用,恐误国事,以是谪去,不旋踵而言果验。建炎初,召为右司谏,首论乱臣逆党当用重典,以正邦法,壮国威,且及当时用事” 者奸邪之状,大为汪、黄所忌。书奏三日,而左迁以去。绍兴入为都司,又忤时相以归。复为左史,直前奏事,明大公至正之道。服丧还朝,又以廷叱奏事官,而忤旨以去。自是之后,秦桧擅朝,则公遂废于家而不复起矣。然公平生廉介自持,自少至老,出入三朝,而前后在官不过八百六十馀日。所居仅庇风雨,郭外无尺寸之田。经界法行,独以丘墓之寄,输帛数尺而已。其清苦贫约,盖有人所不堪者,而处之超然,未尝少屈于桧。其子熹,暴起鼎贵,势倾内外,亦未尝与通问也。尝诵《君子三戒》之言,而深以志得之规,痛自儆饬。至于造次之间,一言一行,凡所以接朋友、教子弟,亦未尝不以孝弟、忠敬、节俭、正直、防微、谨独之意为本。其读书磨镜之喻,切中学者之病,当世盖多传之。而所论汲长孺、盖宽饶之为人,尤足以见其志之所存也。呜呼!若公之清明直谅,确然亡欲,其真可谓刚毅而近仁矣。夫以三代之时,圣人之世,而夫子已叹刚者之不可见,况于百世之下,幸有如公者焉,而不得少伸其志以没。其条奏草稿,有补于时,可为后法者。又以公自焚削而不复存。其平生之言颇可见者,独有赋咏笔札之馀数十百篇而已。后之君子,盖将由此以论公之事,其可使之没没无传而遂已乎?

《筠溪集》二十四卷。

陈氏曰:户部侍郎连江李弥远似之撰。大观三年,上舍第一。知冀州,能抗金贼,摄江东帅,与忠定平周德之乱。晚为从官,沮和议,坐废而终。

《鄱阳集》十卷。

陈氏曰:徽猷阁直学士鄱阳洪皓光弼撰。皓奉使金,守节不屈。既归,为秦所忌,谪英州。死之日,与秦适相先后。三子登词科,俱显贵。

《东窗集》四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鄱阳张广彦实撰。与吕居仁为诗友。其在西掖,当绍兴十一年。

《云溪集略》八卷。

陈氏曰:汝阴王铚性之撰。国初《周易》博士昭素之后也。其父萃乐道尝从欧阳学,铚为曾纡婿,尝撰《七朝国史》。绍兴初,常同子正荐之,诏视秩史官,给札奏御。会秦氏柄国,中止书,竟不传。其子明清,著《挥麈录》。

《竹轩杂著》十五卷。

陈氏曰:太常少卿永嘉林季仲懿成撰。以赵元镇荐入朝,奏疏沮和议,得罪。仲熊、叔豹、季狸,其弟也,皆知名。

《北山集》三十卷。

陈氏曰:端明殿学士金华郑刚中亨仲撰。绍兴二年亚魁。受知秦相,使川、陕,后忤意,贬死封州。

《澹庵集》七十八卷。

陈氏曰:端明殿学士忠简庐陵胡铨邦衡撰。建炎甲科第五人。既上书乞斩秦桧,谪岭海,秦死得归。孝宗即位,始复官召用,又以沮“再和” 之议,得罪去。乾道中,入为丞郎,亦不容于时。奉祠,至淳熙七年乃终,七十九。

平园周氏跋曰:“胡忠简公诗有不可及者三:用事博而精,下语豪而华,一也;士子投献,必用韵酬答,虽百韵亦然,愈多而愈工,二也;此篇《和王君行简》时年七十五,长歌小楷,与四五十人无异,三也。诚斋序先生之文,肖其为人,议论闳以挺,其记序古以驯,其代言典而严,其书事约而悉。其为诗,盖自诋斥时宰,诞置” 岭海,愁狖酸骨,饥蛟血牙,风呻雨喟,涛谲波诡,有非人间世之所堪耐者。不介于心而反昌其诗。视李、杜《夜郎》、“夔子” 之音,盖加恢奇云。至于骚词,“涵茫崭崒,𬬸刿刻屈,抉天之幽,泄神之奥,瘦癯而不瘁,恫愀而不怼” ,自宋玉而下不论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