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百二十一 永乐大典
卷之九百二十二
卷之九百七十五 

永乐大典卷之九百二十二  二支

童子师唐韩昌黎集师说。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爱日斋藂钞眉山刘微之巨。

教授郡城之西寿昌院。从游至百人。苏明允。命东坡兄弟师之。时尚㓜。微之赋鹭鸶诗。末云。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坡从旁曰。先生诗佳矣。窃疑

断章无归宿。曷若雪片落蒹葭乎。微之曰吾非若师也坡兄弟应制科。微之赠诗有曰。惊人事业传三馆动地文章震九州。老夫欲别无它祝。只愿

双封万户侯。自是三苏名著天下。而微之竟不第。郡三公以遗逸举。不服。乡人但呼为孝廉。其卒也。范蜀公吊以诗曰案前曾立二贤良。今颖滨集

中送家安国诗。城西杜下老刘君。春服舞雩今几人。自注。微之先生门人。惟仆与子瞻兄复礼。与退翁兄皆仕耳。正谓此。东坡云。吾八岁入小学。以

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予歏刘孝廉张道士为童子师。有二苏者出焉。虽若没世隐约。氏名讫不泯。坡晚在海南作众

妙堂记。谓梦见张道士如平昔。而直云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㓜时亦。与焉。以其师也。则名之似过。或欲传其人故名。宋史韩𠆩胄传

𠆩胄以势利蛊士大夫之心。薛叔似辛弃疾陈谦。皆起废显用当时。固有困于久斥。损晚节以䂓荣进者矣。若陈自强。则以𠆩胄童子师。自选人不

数年致位宰。相。群小阿附。势焰薰灼。陈自强者。福州闽县人。字勉之。自以尝为韩𠆩胄童子师。欲见之无以自通。适僦居。主人出入𠆩胄家。为言

于𠆩胄。一日召自强。比至。则。从官毕集。𠆩胄设褥于堂。乡自强再拜。次召。从官同坐。𠆩胄徐曰。陈先生老儒。汨没可念。明日。从官皆荐其才。

五经师东汉书明帝纪永平九年。夏四月。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衣宏汉纪曰。永平中。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

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一字师陈纂葆光录李建州

频。与方处士干为吟友。频有题四皓庙诗。自言奇绝。云。东西南北人。高迹此相亲。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独有千年后。

青青庙水春。示于干。笑而言。善则善矣。然内有二字未稳。作字太麄而难换。为字甚不。当。干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改作称字。频降伏。而且惭悔

前言之失。乃曰。圣人以一字褒贬。此其明矣。遂拜为一字之师。是以罗夕拜题于卷后云。中间李建州。夏汭偶同游。顾我论佳句。推君最上游。九霄

无鹤驭。双鬓老渔舟。世。难方如此。何当浣旅愁。唐摭言李。相读春秋。误以叔孙婼敕略。呼为敕晷。有小吏曰。某缘师受。误呼文字。今闻相公呼婼为

揣。方悟之耳。公曰。不然。因检释文。栗敕略反。公大惭。号小吏为一字师。戴埴鼠璞南堂野史载张迥寄远诗。蝉鬓淍将尽。虬髭白也无。齐已改为虬

髭黑在无。迥拜为一字师。陶岳五代史补。齐已携诗诣郑谷咏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已拜谷为一字师。

一谓张迥礼齐已。一谓齐已礼郑谷。岂一事讹为两人。将齐已以其师人者。还为人师耶。然改白也为黑在。则是两字师也。建康志礼部尚书张咏。

知昇州。召溧阳宰萧楚材食。楚材见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淮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作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

与公全身。公功高望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萧第一字之师也。随隐漫录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李泰伯易德为风。日斜奏罢长杨赋。半山易为奏赋长杨罢。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韩子苍易为堂深宫冷。晁无咎试交趾进象表云。

备法驾之前陈。周益公易陈为驱。古词云。春归也只消戴一朵荼䕷。宇文元质易戴为更。皆一字师也。鹤林玉露杨诚斋在馆中。与同舍谈及𣈆于。

宝。一吏进曰乃千宝。非于也。问何以知之。吏取韵书以呈。千字下。注云𣈆有千宝。诚斋大喜。曰。汝乃一字之师。密斋笔记祭丞。相鲁公文。读书破万

卷。而欿然犹欲求一字之师。一世师太平御览李元冲。一世之师也。见其貌者。肃如也。观其。行者。穆如也。宋王安石临川

集祭范颖州文。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疪。百世师孟子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

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簿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公孙丑篇。集注。程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亦可谓百世之师矣。东汉书法真。传。友人郭正称之曰。法贞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

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乃刊石颂之。号曰玄德先生。宋苏东坡集韩文公庙碑。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赵善璙自警编

书濂溪书堂。上继去圣。下开来哲。昭然如日月之明。亦足以见百世之师。杨试斋集贺张丞相再相启。巍然三代之佐。展也百世之师。元程雪楼集

陈先生墓碑。呜呼。公之制。行如此。岂惟当世之师。百世之师也。谢上蔡语录子路百世之师㨂难割舍底。要不做便不做。孟子将来与舜禹。作一处

杨。万世师宋纂密礼北海集宋祭舜帝庙文。维帝。以圣绍尧。以功传禹。道德之盛。万世所师。元史加封孔子碑所谓祖述

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千里师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回通判启。循良千里之师。磊落。万人之杰。伐柯取则。

幸同声气之求。倾盖相从。尽索形𩨿之外。孔子师史记甘罗答器不韦项橐七岁为孔子师。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

闻老𥅆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吕原明杂记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愚之。书称尧之德曰。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记曰。明明德于天下。老子曰。报怨以德。孔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老子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盖孔

子未尝师老子也。淮南鸿。烈觧修务训项托七岁为孔子师。孔子有以听其言也。以年之。少为闾丈人说。救敲不给。何道之能明也。注。闾。里。敲。丈

人。长老。年。少为之说事老人敲其头。自救不暇。何能明道也。孟子师赵岐孟子序孟子。长师孔子之孙子思。韩昌黎文集

送王埙秀才序。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于曾子。穆公师孔丛子子思居鲁。穆公师而尊之。文侯

史记仲尼弟子。传。子夏为魏文侯师。范蠡师太史公素王妙论计然者。蔡丘濮上人。其先𣈆国公子也。姓辛氏。字

文当。南游越。范蠡师事之。列子师列子列子既师壶丘子林。友伯昏瞀人。及居南郭。从之。处者数百。遗三

金杨弘道小亨集叔能题黄鲁直书其父母安康大君。行状墨迹后曰。以为子者尚其孝。以业文者尚其辞。以学书者尚其法。传之子孙为三师。

更三师元史许𢖍。㓜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

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火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渴。后果大

显于世。置四师东汉书王莽为太子置师友四人。以故大司徒马宫为师疑。故。少府宗伯凤为傅丞。博士袁圣为阿辅。京

兆尹王嘉为保拂。是为四师。置博闻师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少未。能听政。置博闻师三人。建学

立师小学惟圣斯恻。建学立师。宋史范纯祐。传。纯祐父仲淹守苏州。首建郡学。聘胡瑗为师。瑗立学䂓良密。诸生随之不敢犯。自是

苏学为诸郡倡。元史窦默传。默又言。三代所以风俗淳厚。臂数长久者。皆建学立师所致。今宜建学立师。博选贵族子弟教之。以示风俗之本。帝嘉

之。讲学必立师刘炎迩言或曰。近世何师道之不立邪。曰。古者师道德。汉魏以来师经学。

隋唐而降。所师者。场屋之文而已。宜乎师道之不立也。讲学必立师。尊师。尊其道也。不尊其道。非贤师何如焉。立有若为

史记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吴箕常谈夫子殁。群弟子以有若似孔子。相与共立为师。他

日有问。而不能答。卒之避席。退之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岂有。为而言欤。不然。则非所以为训也。舍盖公

为师史记曹参为斋相。乃避正堂。舍盖公而师之。齐果大治。求宿士为师职官分纪陈虞

寄善属文性冲静少笃。行。造次必于仁厚。陈文帝谓到仲举曰。衡阳王出阁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仲举未知所对。帝

曰。吾自得之矣。乃以手敕用寄。寄入谢。帝曰。所以暂居卿游藩非止以文翰相烦。乃今。以师表相事。拜韦母为师

裴景仁前秦记符坚幸太学。问博士经典。博士卢壸对曰。周官礼注未有其师。韦逞母宋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自非此母。无可授。后坚于是就宋

立讲室书堂。生徒百二十二人。隔绛纱幔而授业焉。拜宋爵号宣文君。赐侍婢十人。拜学官为师唐绘李栖

筠。字正一。为浙西观察。使。增学卢。表宿儒。超拜学官为之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趍慕。至徒数百人。以刺史为师

唐韩昌黎集柳子厚墓志铭。唐柳子厚为柳州刺史。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以圣贤为师

宋史孙固传。固尝曰。人雷以圣贤为师。一节之士不足学也。名臣言行录蔡沉年仅三十。即屏去举子业。一以圣贤为师。平居仰观俯察。默坐终晷。

了然有见于天地之心。万物之情。及求诸躬。众理具备。信前圣之言不予欺也。以心为师关尹子善弓者。师弓不师

羿。善舟者。师舟不师奡。善心者。师心不师圣。魏书徐遵明。传。遵明曰。吾今始知真师所在。猛略曰。何在。遵明乃指心曰。正在于此。元程雪楼集慧敏

公神道碑上问汝何所习。对曰。臣以心为师。里仁子父母篇或问师曰。或师人或师古。师心。则为下矣。尧师君畴。舜师务成昭。禹师西王国。汤师成

子伯。文王师驳时子思。武王师号叔太公。孔子师老聃郯子师襄苌弘。是师人也。读论语。而师孔子。读孟子而师孟子。读大学中庸。而师曾子子思。

是师古也。若夫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是师心也。以苦为师晏子内杂篇。景公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

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苦为师也。今封易婴之师。师已轻。封已重矣。万物为师

太平御览符子曰。玄冥子谓由有子曰。子有师乎。由有子曰。吾将以万物为师矣。主善为师书咸有一德。德无常

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朱子语略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上两句。是教之以其所。从师。下两句。是教之以其所择善而

为之师。这四句极好者。南轩云。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数语外。惟此四句。但舜大圣人之言语泽沦。伊尹之言。较露锋鉴得訾。这说得。也好。

终善为师晏子春秋内篇。景公问晏子曰。人性有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曰。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者。其人也。

故诸侯并立。善而不怠者为长。列士并学。终善者为师。道德为师文选杨雄羽猎赋。历五帝之廖廓。陟三皇之登

阖建道德以为师。友仁义以为朋。抗颜为师儒学警悟韩退之抗颜为人师。尝曰。湜籍辈虽屡指教。未知其果不

叛去否。湜之谕业曰。韩吏部之文。如长江秋涨。千里一道。冲飙激浪。纡𣴑不滞。然而施于灌溉。或爽于用。推此言也。是殆未纯北靣也。又翺之祭愈

曰。我游自徐始得兄交。视我无能待予以友。是尝肯就弟子之列。坎𡒄为师黄庭坚豫章集宋乔年真师赞。士之

坎𡒄。以其智多。因坎𡒄以为师。用智多以见已。教授为人师王充论衡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敷畅壅闭。

审定文义。而以教授为人师者。通人也。可为人师东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㓜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

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文为人师南史梁徐勉。字修仁。年六岁。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为文。见称

耆宿。宗人孝嗣尝谓诸子曰。此人师也。尔等则而行之。经为人师唐杜工部诗荐伏湛䟽。经为人师。行为人表。宋

欧阳公集孙明复墓志铭。翰林学士赵槩等十馀人上言。孙某。行为世法。经为人师。不宜弃之远方。乃复为国子直讲。俭为

人师宋齐丘子化书俭化篇。乳童拱手。谁敢戏之。岂在乎黼黻也。牧竖折腰。谁敢背之。岂在乎刑政也。有宾主之敬。则鸡黍可以

为大享岂在乎箫韶也。有柔淑之态。则荆苎可以行妇道。岂在乎组绣也。而王者之制。设沟隍以御之。陈棨戟以卫之。蓄粟帛以养之。张栏槛以远

之。盖有机于民。不得不藏。有私于己。不得不防。夫能张俭之机。民自不欺。用俭之私。我自不疑。夫俭者可以为大人之师。学为

明师韩非子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

{{双行注文|也。才为文师宋苏颖滨集贺欧阳副枢密启。位在枢府。才为文师。兼古人之所未全。尽天力之所难致。文人

之美。夫复何加。心为严师宋史列。传黄裳进言于嘉王曰。为学之道。当体之以心。王宜以心为严师。于心有一毫不

安者。不可为也。且引前代危亡之事以。为儆戒。王谓人曰。黄翊善之言。人所难堪。惟我能受之。正巳为严师

许鲁斋语录正心之始。当以正巳为严师。凡所动作。则知所惧。如此一二年间。守得牢固。则自然心正矣。训人如严

后周书苏绰为文帝行台尚书。常言为国之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善恶皆我师论语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则是二人者。皆我之

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左传襄六年。郑人游于乡校。乡。人之学校。以论执政。论政得失。然明

谓子产毁乡校如何。患人于中谤议国政。子产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文王我

孟子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

天赐我师新唐书则天。传。高宗头昡不能视侍医张文仲。秦鸣鹤曰。风上逆。砭血。头可愈。后内幸帝。殆得自专。怒曰。

是可斩。帝体宁刺血处耶。医顿首请命。帝曰。吾眩不可堪。听为之。医一再刺。帝曰。吾目明矣。后帘中再拜谢曰。天赐我师。身负缯宝以赐。䟽

广吾师𣈆书羊祐传祐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以曰士而居重位。何能不以盛满受责乎。

䟽广是吾师也。详本传叔度吾师续后汉书高士传黄宪字叔度世贫贱父为牛医颖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

族。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𡊮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

陈蕃周举尝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杜陵吾师宋吴坰总志黄檥。字济川。山谷老人

犹子也。年十九岁。会山谷自涪归。寓荆州。教以诗律。济川曰。为学当师古。吾叔源𣴑实自杜陵。即吾师也。余时尚㓜。方参老人。侍立在傍。会有乞草

堂诗者。山谷即试之。济川援笔立成。曰。径入小庭迂。登登岂按图。主人缘雅趣。有客爱䂓模。鸥与邻翁狎。船从稚子呼。何当迎接汝。有梦隔江湖。山

谷大奇之。即别。以所用研。筓手校注释杜诗以。遗之。且铭研曰。其重也。可以压崄者之累卯。其坚也。可以当谤者之铄金。其圆也。可以消非意之。横

逆。其方也可以行立心之直方。夫如是。则研为子师。亦为子友。善友在前。良䂓在后。后三年。余与济川别。乃举以相赠。盖传衣也。呜呼。济川肉烂久

矣。而二物悉罹于兵火。念之令人鼻酸。步兵吾师北齐书齐李元忠为侍中。虽处要任。不以物务于怀。每言宁无

食。不可使我无酒。阮步兵吾师也。孔。少府岂如我哉。痛饮真吾师唐杜工部集戏赠郑广文虔。得钱即相觅。

沽酒不复疑。忘形对尔汝。痛饮真吾师。足为汝师南史梁到溉。传。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

郡事。武帝敕绎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卫交愿师韩诗外传卫公子交见于子思曰。先生圣人之后。执

清高之操。天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虽不敏。窃慕下凤。愿师先生之。行。幸顾恤之。子思曰。公子不宜也。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

利烦意。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今公绍康叔之绪。处战伐之世。当务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否臧。立规检修匹夫之。行之时也。

外国愿师新唐书艺文列。传。萧颖士授河南参军。倭国遣。使入朝。自陈国人愿求萧夫子为师者。中书舍人张渐

等。谏不可而止。父子资师唐绘肃宗即位灵武。李泌愿以客从入议国事。出陪舆辇。帝因赐金紫。拜元帅。广平王行

军司马。帝尝曰。卿侍上皇。中为朕师。今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资卿道义云。兄弟同师北史贾思伯。字士休。与弟

思同师事北海阴凤。业成。无资酬之。凤质其衣。时人语曰。北海阴生不免痴。不识双凤脱人衣。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凤。凤惭不

{{双行注文|往。为子求师后魏书魏宗室钦。为右仆射。托高僧。寿。为子求师师至。未几逃去。钦让僧寿。僧寿曰。凡人绝粒七日

乃死。始经五朝便尔逃去。去食就信。实有所阙。钦大惭。待客稍厚。为子延师言行龟鉴吕原明。正献公之。长子也。

正献公通判颖州。欧阳文忠公适知州事。焦先生千之伯强。客文忠公所严毅方正。正献公招延之。使教诸子。诸生小有过差。先生端坐召与相对

竟夕不与之语。诸生恐惧畏服。先生方略降词色。敕子从师世说太传东海王越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军。

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刑。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

白首从师文中子繁师玄闻董常贤。问贾琼以齿。琼曰始冠矣年二十师玄曰。吁。其幼达也。琼曰。夫子十五为人师

焉。夫子谓文中子。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琼闻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舍职从师

子魏。相篇。子之韩城。自龙门关先济。贾琼程元后。关吏仇璋止之。曰。先济者为谁。吾视其颜颓如也。重而不亢。目灿如也。澈而不瞬。口敦如也。阚而

不张。凤颈龟背。须垂至腰。参如也。与之行。俯然而色卑。与之言。泛然而后应。浪惊拖旋而不惧。是必有异人者也。吾闻之。天下无道。圣人藏焉。鞠躬

守默。斯人殆似也。程元曰。子知人矣。是王通者也。贾琼曰。吾二人师之。而不能去也。仇璋曰。夫杖一德。乘五常。扶三才。控六艺。吾安得后而不往哉。

遂舍职从于韩城子。谓贾琼曰。君子哉仇璋也。比董常则不足。方薛收则有馀。负笈从师邴原别传原旧能饮酒。自

行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行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躬。涿郡则卢子干。汝南。则交范孟传。适留。则友符伟明。游太学。

则师仇李智。之陈国。则亲庞德公。入汝南。则师黄公度。临归。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今当远别。因见

贶饯。可以一饮䜩。于是每坐饮终日不醉。负帙从师魏书李业兴。传。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不惮勤苦。

负卷从师马明叟实宾录北齐张雕武好学。精力绝人。负卷从师。不远千里。后为侍中加开府。蹑𪨗从

宋史陆佃。传。佃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𪨗从师。不远千里过金陵。受经于王安石。折节从师

南史朱异。传。异年十馀。好群聚蒱慱。颇为乡党所患。及长乃折节从师。辞亲从师宋史王存幼善读书。年十二。辞

亲从师于江西。十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自以为不及。辞母求师北史雷绍。传。绍

九岁而孤。十八给事镇府。使洛阳。见京都礼义之美。还谓同僚曰。徒知边备尚武以图富贵。不谓文学身之宝也。生世不学。其犹穴处何所见焉。遂

逃归。辞母求师。经年。通孝经论语。尝读书至人之。行莫大于孝。乃投卷叹曰。吾离违侍养。非人子之道。即还乡里躬耕奉。养。步檐

求师汉书杜乔。少。好学。常步檐求师。赍金求师马令南唐书儒者。传。夏宝松工诗。晚进儒生求为师

事者。多赍金帛。不远数百里。辐辏其门。千里寻师东汉书李固。传。固。司徒郃之子也。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

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宋史王庠颖悟。七岁能

属文。年十三。与其弟序闭户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寻师千里。究其旨归。元祐中。吕陶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荐之。庠推以让宋朝杰。崇宁壬

午岁。应能书为首选。千里追师𣈆书董景道。传。景道。字文传。弘农人也。少而。好学。千里追师。所在。唯昼夜读诵。略不

与人交通。明春秋三。传。京氏易。马氏尚书。韩诗。皆精究大义。三礼之义。专遵郑氏。著礼通论。非驳诸儒。演广郑旨。千里迎

仪真志孙锡。字昌龄。世为广陵巨室。父再荣。悉推田宅与诸兄弟。独携锡居建安军杨子县。遂为真州人。千里迎师。立学舍市书。至六七

千卷。锡刻意诵习。年十九。举开封进士第二。孟尝迎师韩诗外传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

闵子曰。礼有来学。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礼。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明日祛衣请

受业。诗曰。日就月将。剑虽利不砺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旨酒嘉殽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

究。不足。故自坏而勉。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子夏问诗。学一以知二。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贤乎英杰而

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诗曰。日就月将。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故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靣。尊师尚道

也。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诗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郡守不迎师文选扬雄觧嘲。当今

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天子不召师孟子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曰。为其

多闻也。为其多贤也。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敕朝臣举师北齐书孙灵晖。传后主时

为潼郡太守天统中。敕令朝。臣推举可为南阳王师者。吏部尚书尉瑾表荐灵晖。征为国子博士。授南阳王经。绰虽不。好文学。亦甚相敬重。启除其

府谘议参军绰除定州刺史。仍随之镇。绰所为倡蹶。灵晖唯默默忧悴。不能谏正绰欲以管记马子结为谘议参军。乃表请转灵晖为王师。以子结

为谘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启奏不合。后主于启下手答云。但用之。仍手敕南阳书。并依所请。儒者甚以为荣。筑宫亲

史记邹子如燕。昭王拥篲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往亲师之。聚徒往师宋史安焘。传焘

字厚卿。开封人。幼警悟。年十一从学里中。羞与群儿伍。闻有老先生。聚徒往师之。捧手问师管子弟子职篇。若有

所疑。捧手而问之。师出皆起。谢承后汉书董春。字纪阳。会稽馀姚人。少。好学。师事侍中祭酒王君仲。受古文尚书。后诣京房受易。究极经旨。条列科

义。后还为师。立精舍。远方门徒学者常数百人。诸生每升讲堂。鸣鼓三通。下横经捧手请问者百人。下床拜师

先贤传仇览。字季智。郭泰赍刺从之。曰。暮来留宿。明旦下床拜之。曰。君非泰友。乃泰师也。省疾拜师崔鸿后集初。姚

泓之为太子。受经于太学博士淳于岐。歧病在家。泓以师者人之表范。传先圣之训。加在三之义。不可以不重。亲诣。省疾。拜于床下。

钱资师后汉书邴原年十一。丧父。家贫。邻有书舍。原过之必泣。其师问之曰。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天学者必有父

兄。羡其不孤而得学。师感之。曰。欲学何书。原曰。无钱资师。师曰。苟有志。徒相教。不求资。遂从学也。半俸奉师

统志令。狐峘再谪三衢。遇田敦为牧。乃门生也。方相见。敦曰。吾今日方见坐主。乃分半俸奉之。金紫加师宋书武帝

登祚。加颜延之金章紫绶。领湘东王师。重教尊师颜先生百衲锦凡人之性。未有不善。亦未有不资于教也。自古

迄今。无圣愚贤否皆知师之可尊者。重教法也。尊礼儒师元王惮秋涧集总管王公碑所至兴修庙学。尊礼师儒。崇

礼让而抑豪强务致差赋办集。尊礼儒师。民安俗阜。尽礼敬师续后汉书荀攸。字公达。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

达人之师表。当尽礼敬之。𢈔公不害师孟子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使𢈔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

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𢈔公之斯也。曰。吾生矣。云云。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

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赵希循会心录𢈔公之斯不欲以其师之道害其师。则当明

告卫君辞此行。可也。今用兵于敌。而以私恩废君命。于子濯孺子则为端矣。于国事非端也。致尸于师后汉书任

末蜀郡繁人。少习齐诗。为郡功曹。后奔师丧于道物故临命。敕兄子造曰。必致我尸于师门。使死而有知。魂灵不惭。如其无知得士而已。造从之。

触刃殡师读后汉书牵招传。招年十馀岁。诣同县乐隐𨼆受学。后𨼆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值京都乱。苗𨼆

见害。招俱与𨼆门生史路等。触蹈锋刃共殡。敛𨼆尸。送丧还归。道遇寇。路等皆悉散走。贼欲斫棺取钉。招垂泪请赦。贼义之。乃释而去。由此显名。

弟子称师韩诗外传齐景公谓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鲁仲尼曰。贤乎。曰。圣人也。岂直贤哉。景公嘻笑。曰。其圣何如。

子贡曰。不知也。景公勃然作色。曰。始言圣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贡曰。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臣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

渴操。壶杓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景公曰。所誉得无大甚乎。子贡曰。臣赐何敢直言。尚虑不及耳。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

而附泰山。其无益亦明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把泰山。其无损亦明矣。景公曰。善。岂其然岂其然。开府元龟汉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为郎。久次

转为大夫。雄少从严君平游学。既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隋王通门弟子数百人会议曰。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以来。未之

也。弟子不称师儒学警语礼记载曾子数子夏之罪云。吾昔与汝从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

上。使西河之人疑汝于夫子。汝罪一也。注云。言其不称师也。盖古之君子。言必称师。示有所授。且不忘本也。故子张一篇载群弟子之语。而子夏之

言十。而未尝称师。曾子之言五。而。三称曰吾闻诸夫子。则子夏为曾子所罪。固其宜矣。礼记。乐正子春曰。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盖曾子称师。

故子春亦称师也。又知古人注解各有所本。不若后人妄意穿凿也。方仁声洎宅编王通。隋末𨼆白牛溪教授。学者常数百人。唐。将。相如王魏辈。皆

其门人也。既显。绝口不道其师。此何理哉。弟子倍师孟子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

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又曰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

子矣。赵善璙自警编或问无垢先生曰。苏伯益从来气直。学问不在诸门弟子后。先生亦素喜之。今以小不至而怒之甚。何也。先生曰直固可喜。不

逊亦可恶。弟子于师。岂可悖慢。皆学问不进。故耳。如汪圣锡自㓜登上第。急忙来就我学遂磨砻㴠养。更不少露圭角。便见他不凡。不知苏子在门

墙几年。而狠气犹未退。吾所以怒之者。亦是与一服良药耳。孔子待子路。其理亦可推。子路每每来犯夫子。南子之见。既。为之不说。佛。肹之召。又欲

其不往。将正名也。则鄙之以为迂。将之弗扰也。则疑其或非礼。故夫子每每怒之。既讥之以无所取材。又恶之以不得其死。以门人为臣。则谓其欺

天。因率尔而对。则谓其不逊。或言其知德之鲜。或退其在于兼人。其所以怒之者。盖亦甚矣。故子路以此遂日加提。省。卒为高弟。但恐苏子资质胜

这药力不得耳。弟子嘲师汉书儒林传。边韶。字孝先。文学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日假寐。弟子私嘲之曰。边

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

记。嘲者大惭。弟子刺师类说方干师徐凝。干尝刺凝曰。把得新诗草里论。反语曰。村里老李频师。方干后频及第。

诗僧清越赠干诗云。弟子已得位。先生犹灌园。怀怨杀师太平广记。会稽孔基有学。族人孔敞使二子礼基为师。而

敞子并𠒋狠。基因言于敞。二儿常有忿志。敞寻亡。服制既除。基以宿旧。乃赍羊酒往看二子。二子犹怀宿怨。潜遣奴路侧杀基。奴还未至。乃见基来。

张目攘袂属声言曰。平生有何怨恶。候道见害。反天忘父。人神不容。要当断汝家种。从此之后。数日见刑。孔氏兄弟相继而夭。法行

于师史记秦纪。孝公用商鞅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由于贵戚。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师。

劳于师唐李文公集司空杨公墓志。服习文学。不劳于师。爰始有名。既于永归。勤过父师

广州府南海志简克巳。本州人。少习科举业。已而厌之。远游湖湘。师事南轩先生。数年讲性理学。既得其传。退归杜门。不妄与人交。尝燕坐门塾。里

巷子弟肄业过其门者。必呼其前。历问所业。间举语孟要语为之讲解。有通习者。抚而奖之。不通者。辄加警诲。其勤过于父师。士无长。少咸称简先

{{双行注文|生。恩犹父师曾文忠公行状公之于肇。属则兄弟。恩犹父师。为世父师范忠宣公

集祭司马温公文。天胙有邦。俾之元龟。笃生我公。为世父师。立为世师鹖冠子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子作革。百

里官奴海内荒乱。立为世师。著作世师续后汉书秦宓传。昭烈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

官掾称曰。仲父宓称疾卧在第舍。纂将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具厨膳即宓第宴谈。宓卧如故。纂问朴曰。至于贵州养生之具。实绝馀州矣。不知士人

何如馀州也。朴对曰。乃自先汉以来。其爵位者。或不如馀州尔。至于著作为世师。不负于馀州也。文章世师

元豊类稿哀词麟凤出而旁午兮。犹氤氲而扶与。笃生我公兮。以文章为世师。世以为师宋陈舜俞集谢越州知府

大卿启多闻博。识。世以为师。清谈雅言。闻者成诵。为宗族师宋晁无咎鸡助集崔君墓志铭。道不远人。出孝入弟。

可以为宗族师。为士宗师晁补之上李中书启。赞天化育。为士宗师。一国宗师

子杂记下篇。诸葛司马二相。诚一国之宗师。伯王之贤佐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省任刑法。整齐军伍。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

河洛饮马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井之众。处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若此人不已。则雍梁败矣。方之司马。理大优乎。

邑宗师东汉书谢弼传。弼方直中正。为乡邑所宗师也。儒教宗师元史列。传。张德辉与元裕

北觐。请世祖为儒教太宗师。世祖悦而受之。人文宗师唐颜鲁公集赠孙逖序。夫然。公信可谓人文之宗师。国风

之哲匠者矣。儒宗文师唐韩昌黎集进平淮西碑文表。儒宗文师。磊落。相望。度。德而师

杨子修身篇度。德而师。易子而教。文中子度德而师易子而教。今亡矣夫。至德可师世说新语李元礼尝歏荀淑锺

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学皆可师𣈆书范粲。传。粲高亮贞正有丹风。博涉疆记。学皆可师。远近请益者

甚众。性不矜庄。而见之皆肃如也。德学可师前燕录刘赞。字彦贞。平原人也。经学博通。为世纯儒。约巳贞清。非礼

不动。慕容廆重其德学。使太子晃师事之。学。行可师唐书贺德仁。越州山阴人。少与从兄德基。俱事国子祭酒周弘

正。咸以词学见称。时人语曰。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德仁仕陈。至吴兴王友。入隋授豫章王府记室参军。王以师资礼之。恩遇甚厚。

宿儒老师程子今虽老师宿儒。尚不能晓其义况学者乎。是不得兴于诗也。老成良

续通鉴长编仁宗庆历七年。帝曰。朕昔在东宫。崔遵度。张士逊。冯元。为师友。此三人者。皆老成人。至于遵度。尤良师也。

子良师曹彦约吕谷集上封事法家拂士。君子之良师也。危言激论朝家之恶石也。真学者

名臣言行录程颢诔。范祖禹曰。自孟子没。中庸之学不传。后世之士不循其本。而用心于末。故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先生以独智自得。去

圣人千有馀岁。发其关键。直暏堂奥。一天地之理。尽事物之变。真学者之师也。学者当师闻见善善录治平中。李公

择数。为朋友言。吕正献未尝闻其疾声。见其遽动。亦未尝草书。学者当师慕之。事是当师程子训象新书彼之事是。

则吾当师之。彼之事非。则吾又何校焉。是以君子未尝校也。自谓得师伊洛渊源马涓巨济。状元及第。为秦州签。

判。初呼状元。吕进伯为帅。谓之曰。状元云者。及第未除官也。既为判官。不可曰状元也。巨济愧谢。进伯又谓巨济曰。科举之学。既无用。修身。为巳之

学其勉之。时谢显道为伊川程氏之学。进伯每屈车骑。同巨济至之。则显道为讲论语。进伯正襟肃容听之。曰。圣人言。行在焉。吾不敢不肃。又数以

公事案牍委巨济详覆。且曰。修身。为已之学不可后。为政治民其可不知。巨济自以为得师。后在朝。为台官有声。每歏曰。吕公教载之恩也。

归如得师张文潜宛丘集祭刘贡父文。故事旧章。在廷不知。有问于子。归如得师。事无常

鬼谷子牾合篇。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我有师

书梓材。注。师师。以官师为师也。经各有师宋苏颖滨集河南府进士策问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故两汉

之间。经各有师。师各有说异师俗说相攻如仇雠。百僚师师书皋陶谟。俊乂在官。百僚师师。注。师师。相师法也。

典常作之师书周官学古入官。议事以制。其尔典常作之师。注。典常。当代之法也。周家典常。𣅜文武周公之所讲。画。至

精至备。凡往官者谨师之而已。天地之师鹖冠子景则随形。响则从声。故形声者天地之师也。无为

之师唐独孤及昆陵集庆鸿名铭恭已南面。无为之师。后事之师战国策张孟谓赵襄子曰。臣观

往古之美。臣主之权。均之前事后事之师。君若改图。则臣力不足。贾谊新书过秦论。都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

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应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王安石临川文集周革转官制语曰。前事者。后事之师也。

求之盲师上阳子序根器劣而钝者。求之盲师。一知半见。自喜自幸。耻于相师

子嗟夫。时之高人胜士。负不世之才。而执一方之见。往往不足以语大道者。非耻于相师。则过于聦明。况其下此者乎。当仁

不让师论语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注。当仁。以仁为巳。仕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

非有争也。何逊之有。程子曰。为仁在巳。无所与逊。若善名在外。则不得不逊。子家子或曰。当仁不让于师。师所从受道也。何为而不让。答曰。为善。欲

其敏也。舜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又何让为。儒学警悟右军书。本学卫夫人。其后遂妙天下。所谓风斯在下也。东坡

字本出颜鲁公。其后遂自名家。所谓青出于蓝也。黄鲁直诗。本是规模老杜。至今遂别立宗派。所谓当仁不让也。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

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又所谓减师半德也耶。吏师韩非子五蠹篇。明主之国。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史记李斯。传。斯上书曰。

今陛下并有天下。辩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率群下以造谤。如此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诸书百

家语者。蠲除去之。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两汉蒙求薛宣朱博赞曰。薛宣朱博。皆起佐史。历位以登宰相。宣所在而治。

为世吏师。及居大位。以苛察失名。器诚有极也。宋张方平乐全集吕公神道碑云。吕文靖公以龙图直学士知开封府。都邑务剧。尹正才难。撃。断者

杂中善良。循恕者并容奸蠹。公之为理。雅得其术。机芒不施。区橐自破。治政清静府庭肃然。逮今言尹京之政。公为吏师。张孝祥于湖居士集淮东

漕魏郎中启𡒄然一代之名士。备更险夷。信矣中兴之吏师。所至办治。法令师西汉书薛宣。传。宣子惠为彭城令。宣从临

淮迁至陈留。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宣心知惠不能。留彭城数日。案行舍中。处置什噐。观视园菜。终不问惠以吏事。惠自知治县不。称宣意。遣门下

掾送宣生陈留令掾进见。自从其所。问宣不教戒惠吏职之意。宣笑曰。吏道以法令为师可问而知。及能与不能。自有资材何可学也。众人传称以

宣言为然。章句师唐柳宗元集答严厚舆论师道书。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义利师声隅子生学篇。或曰。古之师也。师乎为义。今之师也。师乎为利。何也。曰。异乎吾子之闻也。古之所谓义者。义乎其心。

利者。利乎其人。孰云义利之异哉。绛县师左传襄公三十年。三月。癸未。𣈆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

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

叔仲惠伯会郃成子于承匡之岁也。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赵孟问其县大夫。则

其属也。召之而谢过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𣈆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遂仕之。使助为政。辞以老。

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师汝昌言书益稷。皋陶曰。俞。师汝昌言注。师。法也。皋陶以其言为

可师法也。祗师言书毕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仗师臣

分纪轩辕圣人也。仗师臣而授图。赖卿师矩唐绘刘㭏之。字希美。高宗时拜。相王府司马。谓曰。卿家忠孝。朕子赖

卿以师矩。冀蓬在麻中不扶而挺也。张昭有师法吴志张休字叔嗣。太常以子登为太子。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

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休弱。冠与诸葛恪顾谭等俱为太子登僚友。以汉书授登。斛斯有师

北史斛斯征。传。大和三年。周武帝以征有师法。诏令授诸皇子。宣帝时为鲁公。与诸皇子等成服青矝。行束修之礼。受业于征。仍并呼征

为夫子。儒者荣之。君师贤圣古三坟书君阳师。君师贤圣以询道也。承师问道

抱朴子祛惑篇。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攻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承师问道不得其人。委去则迟迟冀

于有获守之。则终已竟无所成。虚费事妨功。后虽痛悔。亦不及巳。世间浅近之事。犹不可坐知。况神仙之事乎。虽圣虽明。莫由自晓非可以历思得

也。非可以触类求也。诚须所师。必深必傅。犹涉沧海而摙水。造长洲而伐木。独以力劣为患岂以物少为忧哉。夫虎豹之所馀。乃狸鼠之所争也。陶

朱之所弃。乃原颜之所无也。所从学者。不得远识渊潭之门。而值孤陋寡闻之者。彼所知素狭短𣴑促。倒装与人。则靳靳不息。分损以授。则浅薄无

奇。能其所宝。宿已不精。若复料其粗者以教人。亦安能有所成乎。譬如假榖于夷齐之门。告寒于黔娄之家。所得者不过橡栗缊褐。必无太牢之膳。

锦衣狐裘矣或有守事庸师。终不觉悟。或有幸值知者。不能勤求。此失之于不觉。不可迨者也。尊严师道名臣言行

录程頥初。明道尝谓先生曰。异日能尊严师道者。吾弟也。若接引后学。随人才而成就之。则子不得让焉。师道自居

𣈆书王祥。传。天子幸太学。命祥为三老。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圣贤言行故事虞韶以成纂集。宋哲宗即位㓜冲。冲。童也。时方童㓜。召程正叔为

崇政殿说书。正叔。伊川先生也。名颐。字正叔。崇政讲殿名。说书劝讲之官。正叔以师道自居。每侍讲。凡侍奉哲宗在讲筵时。甚庄。正叔极其庄敬。继

以讽谏。讽。因言寓成。以感动之。上畏之。上。哲宗也。时潞公为平章军国重事。潞公。姓文。名彦博。平章宰。相以上之官。重臣也。年九十矣。对上恭甚。进

士唱名。其时哲宗坐御殿放举人及第。传唱进士姓名。侍立终日。潞公侍立殿上。上屡曰。哲宗频顾潞公云。太师少休。少。如字。太师。潞公官名。不呼

其名。而以官称之。尊敬之也。休。止息也。谓潞公年高。久立恐劳。令。暂止息。公顿首谢。崸首。俯首至地。恭之至也。立不去。潞公。虽已高年居尊位。执守

臣礼。不敢使安。或谓正叔曰。或人以潞公之事告正叔。君之倨。呼正叔为君。倨。傲也。视潞公之恭谓以正叔之倨傲。此之潞公之恭谨。议者以为来

尽。或者。疑谓正叔来龙尽事君之礼。正叔曰。潞公三朝。大臣。事㓜主不得不恭。事君尽礼。臣职当然。潞公世受囯恩。虽为重臣。不可以尊贵废礼。吾

以布衣为上师傅。敢不自重。上。谓哲宗也。布衣。微贱时所服。正叔自言起身微贱为师傅之职。以德义训导人主。天子所尊敬之臣。固当以尊严自

居吾兴潞公所以不同也。大臣。兴师各有其体。二者不同。高选师友职官分纪𣈆刘寔。传寔通古今。清身洁已。

行无暇玷。为国子祭酒。𢚢怀太子初封广陵王。高选师友。以寔为师。八师不可为楚辞七諌曰。谁使正其直

是亏。虽有八师不可为。注。八师禹。稷。契。年陶。伯夷。垂。益。菱也。

永乐大典卷之九百二十二








重 录 总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学 士 臣 瞿 景 淳

分 校 官 修 撰 臣 徐 时 竹

书 写 儒 士 臣 王 允 昌

圈 点 监 士 臣 陈 惟 

臣 林 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