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百二十一 永樂大典
卷之九百二十二
卷之九百七十五 

永樂大典卷之九百二十二  二支

童子師唐韓昌黎集師說。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愛日齋藂鈔眉山劉微之巨。

教授郡城之西壽昌院。從游至百人。蘇明允。命東坡兄弟師之。時尚㓜。微之賦鷺鷥詩。末云。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坡從旁曰。先生詩佳矣。竊疑

斷章無歸宿。曷若雪片落蒹葭乎。微之曰吾非若師也坡兄弟應制科。微之贈詩有曰。驚人事業傳三館動地文章震九州。老夫欲别無它祝。只願

雙封萬户侯。自是三蘇名著天下。而微之竟不第。郡三公以遺逸舉。不服。鄉人但呼為孝廉。其卒也。范蜀公吊以詩曰案前曾立二賢良。今穎濱集

中送家安國詩。城西杜下老劉君。春服舞雩今幾人。自注。微之先生門人。惟僕與子瞻兄復禮。與退翁兄皆仕耳。正謂此。東坡云。吾八嵗入小學。以

道士張易簡為師。童子幾百人。師獨稱吾與陳太初。予歏劉孝廉張道士為童子師。有二蘇者出焉。雖若沒世隱約。氏名訖不泯。坡晚在海南作衆

妙堂記。謂夢見張道士如平昔。而直云眉山道士張易簡。教小學常百人。予㓜時亦。與焉。以其師也。則名之似過。或欲傳其人故名。宋史韓𠆩胄傳

𠆩冑以勢利蠱士大夫之心。薛叔似辛棄疾陳謙。皆起廢顯用當時。固有困於乆斥。損晚節以䂓榮進者矣。若陳自强。則以𠆩胄童子師。自選人不

數年致位宰。相。群小阿附。勢焰薰灼。陳自强者。福州閩縣人。字勉之。自以甞為韓𠆩冑童子師。欲見之無以自通。適僦居。主人出入𠆩冑家。為言

於𠆩胄。一日召自强。比至。則。從官畢集。𠆩胄設褥于堂。鄉自强再拜。次召。從官同坐。𠆩冑徐曰。陳先生老儒。汨没可念。明日。從官皆薦其才。

五經師東漢書明帝紀永平九年。夏四月。為四姓小侯開立學校。置五經師。衣宏漢紀曰。永平中。崇尚儒學。自皇太子諸王

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弟立學。號四姓小侯。置五經師。一字師陳纂葆光録李建州

頻。與方處士干為吟友。頻有題四皓廟詩。自言奇絶。云。東西南北人。高跡此相親。天下已歸漢。山中猶避秦。龍樓曾作客。鶴氅不為臣。獨有千年後。

青青廟水春。示於干。笑而言。善則善矣。然内有二字未穩。作字太麄而難換。為字甚不。當。干聞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請改作稱字。頻降伏。而且慙悔

前言之失。乃曰。聖人以一字褒貶。此其明矣。遂拜為一字之師。是以羅夕拜題于卷後云。中間李建州。夏汭偶同遊。顧我論佳句。推君最上游。九霄

無鶴馭。雙鬢老漁舟。世。難方如此。何當浣旅愁。唐摭言李。相讀春秋。誤以叔孫婼勑畧。呼為勑晷。有小吏曰。某緣師受。誤呼文字。今聞相公呼婼為

揣。方悟之耳。公曰。不然。因檢釋文。栗勑略反。公大慚。號小吏為一字師。戴埴鼠璞南堂野史載張逈寄逺詩。蟬鬢淍將盡。虬髭白也無。齊已改為虬

髭黑在無。逈拜為一字師。陶岳五代史補。齊已携詩詣鄭谷詠早梅云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谷曰。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齊已拜谷為一字師。

一謂張逈禮齊已。一謂齊已禮鄭谷。豈一事訛為兩人。將齊已以其師人者。還為人師耶。然改白也為黑在。則是兩字師也。建康志禮部尚書張詠。

知昇州。召溧陽宰蕭楚材食。楚材見几案有一絶云。獨恨太平無一事。淮南閑殺老尚書。蕭改恨作幸字。公出視藁曰。誰改吾詩。左右以實對。萧曰。

與公全身。公功高望重。姦人側目之秋。且天下一統。公獨恨太平何也。公曰蕭第一字之師也。隨隱漫録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

李泰伯易德為風。日斜奏罷長楊賦。半山易為奏賦長楊罷。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宫裏近題詩。韓子蒼易為堂深宫冷。晁無咎試交趾進象表云。

備法駕之前陳。周益公易陳為驅。古詞云。春歸也只消戴一朵荼䕷。宇文元質易戴為更。皆一字師也。鶴林玉露楊誠齋在館中。與同舍談及𣈆于。

寳。一吏進曰乃千寳。非于也。問何以知之。吏取韻書以呈。千字下。注云𣈆有千寳。誠齋大喜。曰。汝乃一字之師。宻齋筆記祭丞。相魯公文。讀書破萬

卷。而欿然猶欲求一字之師。一世師太平御覧李元冲。一世之師也。見其貌者。肅如也。觀其。行者。穆如也。宋王安石臨川

集祭范穎州文。嗚呼。我公一世之師。由初迄終。名節無疪。百世師孟子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栁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

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簿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况於親炙之者乎。

公孫丑篇。集註。程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亦可謂百世之師矣。東漢書法眞。傳。友人郭正稱之曰。法貞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

隨。避名而名我追。可謂百世之師者矣。乃刊石頌之。號曰玄德先生。宋蘇東坡集韓文公廟碑。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趙善璙自警編

書濂溪書堂。上繼去聖。下開來哲。昭然如日月之明。亦足以見百世之師。楊試齋集賀張丞相再相啓。巍然三代之佐。展也百世之師。元程雪樓集

陳先生墓碑。嗚呼。公之制。行如此。豈惟當世之師。百世之師也。謝上蔡語録子路百世之師㨂難割捨底。要不做便不做。孟子將來與舜禹。作一處

楊。萬世師宋纂密禮北海集宋祭舜帝廟文。維帝。以聖紹堯。以功傳禹。道德之盛。萬世所師。元史加封孔子碑所謂祖述

堯舜。憲章文武。儀範百王。師表萬世者也。千里師宋孫覿鴻慶居士集回通判啓。循良千里之師。磊落。萬人之傑。伐柯取則。

幸同聲氣之求。傾蓋相從。盡索形𩨿之外。孔子師史記甘羅答器不韋項橐七𡻕為孔子師。孔子謂南宫敬叔曰。吾

聞老𥅆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徃矣。吕原明雜記老子曰。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愚之。書稱堯之德曰。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記曰。明明德於天下。老子曰。報怨以德。孔子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老子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蓋孔

子未甞師老子也。淮南鴻。烈觧脩務訓項託七𡻕為孔子師。孔子有以聽其言也。以年之。少為閭丈人說。救敲不給。何道之能明也。註。閭。里。敲。丈

人。長老。年。少為之說事老人敲其頭。自救不暇。何能明道也。孟子師趙岐孟子序孟子。長師孔子之孫子思。韓昌黎文集

送王塤秀才序。孟軻師子思。子思之學。蓋出於曾子。穆公師孔叢子子思居魯。穆公師而尊之。文侯

史記仲尼弟子。傳。子夏為魏文侯師。范蠡師太史公素王妙論計然者。蔡丘濮上人。其先𣈆國公子也。姓辛氏。字

文當。南游越。范蠡師事之。列子師列子列子既師壺丘子林。友伯昏瞀人。及居南郭。從之。處者數百。遺三

金楊弘道小亨集叔能題黄魯直書其父母安康大君。行狀墨跡後曰。以為子者尚其孝。以業文者尚其辭。以學書者尚其法。傳之子孫為三師。

更三師元史許𢖍。㓜有異質。七𡻕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

問其㫖義。乆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火過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如渴。後果大

顯於世。置四師東漢書王莽為太子置師友四人。以故大司徒馬宫為師疑。故。少府宗伯鳳為傅丞。博士袁聖為阿輔。京

兆尹王嘉為保拂。是為四師。置博聞師史記趙世家。武靈王。少未。能聽政。置博聞師三人。建學

立師小學惟聖斯惻。建學立師。宋史范純祐。傳。純祐父仲淹守蘇州。首建郡學。聘胡瑗為師。瑗立學䂓良宻。諸生隨之不敢犯。自是

蘇學為諸郡倡。元史竇默傳。默又言。三代所以風俗淳厚。臂數長乆者。皆建學立師所致。今宜建學立師。博選貴族子弟教之。以示風俗之本。帝嘉

之。講學必立師劉炎邇言或曰。近世何師道之不立邪。曰。古者師道德。漢魏以來師經學。

隋唐而降。所師者。場屋之文而已。宜乎師道之不立也。講學必立師。尊師。尊其道也。不尊其道。非賢師何如焉。立有若爲

史記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吳箕常談夫子殁。群弟子以有若似孔子。相與共立為師。他

日有問。而不能答。卒之避席。退之曰。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豈有。為而言歟。不然。則非所以為訓也。舍蓋公

爲師史記曹叅為齋相。乃避正堂。舍蓋公而師之。齊果大治。求宿士爲師職官分紀陳虞

寄善屬文性冲静少篤。行。造次必於仁厚。陳文帝謂到仲舉曰。衡陽王出閤須得一人旦夕游處。兼掌書記。宜求宿士有行業者。仲舉未知所對。帝

曰。吾自得之矣。乃以手敕用寄。寄入謝。帝曰。所以暫居卿游藩非止以文翰相煩。乃今。以師表相事。拜韋母爲師

裴景仁前秦記符堅幸太學。問博士經典。博士盧壼對曰。周官禮注未有其師。韋逞母宋傳其父業。得周官音義。自非此母。無可授。後堅於是就宋

立講室書堂。生徒百二十二人。隔絳紗幔而授業焉。拜宋爵號宣文君。賜侍婢十人。拜學官爲師唐繪李栖

筠。字正一。為浙西觀察。使。增學盧。表宿儒。超拜學官為之師。身執經問義。逺迩趍慕。至徒數百人。以刺史爲師

唐韓昌黎集柳子厚墓誌銘。唐柳子厚為柳州刺史。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以聖賢爲師

宋史孫固傳。固甞曰。人雷以聖賢為師。一節之士不足學也。名臣言行録蔡沉年僅三十。即屏去舉子業。一以聖賢為師。平居仰觀俯察。默坐終晷。

瞭然有見於天地之心。萬物之情。及求諸躬。衆理具備。信前聖之言不予欺也。以心爲師關尹子善弓者。師弓不師

羿。善舟者。師舟不師奡。善心者。師心不師聖。魏書徐遵明。傳。遵明曰。吾今始知眞師所在。猛略曰。何在。遵明乃指心曰。正在於此。元程雪樓集慧敏

公神道碑上問汝何所習。對曰。臣以心爲師。里仁子父母篇或問師曰。或師人或師古。師心。則爲下矣。堯師君疇。舜師務成昭。禹師西王國。湯師成

子伯。文王師駁時子思。武王師號叔太公。孔子師老聃郯子師襄萇弘。是師人也。讀論語。而師孔子。讀孟子而師孟子。讀大學中庸。而師曾子子思。

是師古也。若夫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是師心也。以苦爲師晏子内雜篇。景公割地將封晏子。晏子辭不受。曰。富

而不驕者。未甞聞之。貧而不恨者。嬰是也。所以貧而不恨者。以苦爲師也。今封易嬰之師。師已輕。封已重矣。萬物爲師

太平御覧符子曰。玄冥子謂由有子曰。子有師乎。由有子曰。吾將以萬物為師矣。主善爲師書咸有一德。德無常

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朱子語畧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上兩句。是教之以其所。從師。下兩句。是教之以其所擇善而

為之師。這四句極好者。南軒云。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數語外。惟此四句。但舜大聖人之言語澤淪。伊尹之言。較露鋒鑑得訾。這說得。也好。

終善爲師晏子春秋内篇。景公問晏子曰。人性有賢不肖。可學乎。晏子對曰。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者。其人也。

故諸侯並立。善而不怠者為長。列士並學。終善者為師。道德爲師文選楊雄羽獵賦。歷五帝之廖廓。陟三皇之登

闔建道德以為師。友仁義以為朋。抗顔爲師儒學警悟韓退之抗顔為人師。甞曰。湜籍輩雖屢指教。未知其果不

叛去否。湜之諭業曰。韓吏部之文。如長江秋漲。千里一道。衝飙激浪。紆𣴑不滯。然而施於灌溉。或爽於用。推此言也。是殆未純北靣也。又翺之祭愈

曰。我游自徐始得兄交。視我無能待予以友。是甞肯就弟子之列。坎壈爲師黄庭堅豫章集宋喬年真師贊。士之

坎壈。以其智多。因坎壈以為師。用智多以見已。教授爲人師王充論衡通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敷暢壅閉。

審定文義。而以教授為人師者。通人也。可爲人師東漢書荀爽傳。爽。字慈明。㓜而好學。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太

尉杜喬見而稱之。曰。可為人師。文爲人師南史梁徐勉。字脩仁。年六𡻕。屬霖雨。家人祈霽。率爾為文。見稱

耆宿。宗人孝嗣甞謂諸子曰。此人師也。爾等則而行之。經爲人師唐杜工部詩薦伏湛䟽。經為人師。行為人表。宋

歐陽公集孫明復墓誌銘。翰林學士趙槩等十餘人上言。孫某。行為世法。經為人師。不宜棄之逺方。乃復為國子直講。儉爲

人師宋齊丘子化書儉化篇。乳童拱手。誰敢戲之。豈在乎黼黻也。牧竪折腰。誰敢背之。豈在乎刑政也。有賓主之敬。則雞黍可以

為大享豈在乎簫韶也。有柔淑之態。則荆苧可以行婦道。豈在乎組繡也。而王者之制。設溝隍以禦之。陳棨戟以衛之。蓄粟帛以養之。張欄檻以逺

之。蓋有機於民。不得不藏。有私於己。不得不防。夫能張儉之機。民自不欺。用儉之私。我自不疑。夫儉者可以為大人之師。學爲

明師韓非子然則為匹夫計者。莫如脩。行義。而習文學。行義脩。則見信。見信則受事。文學習。則為明師。為明師則顯榮。此匹夫之美

{{雙行註文|也。才爲文師宋蘇穎濱集賀歐陽副樞宻啓。位在樞府。才為文師。兼古人之所未全。盡天力之所難致。文人

之美。夫復何加。心爲嚴師宋史列。傳黄裳進言於嘉王曰。為學之道。當體之以心。王宜以心為嚴師。於心有一毫不

安者。不可為也。且引前代危亡之事以。為儆戒。王謂人曰。黄翊善之言。人所難堪。惟我能受之。正巳爲嚴師

許魯齋語録正心之始。當以正巳為嚴師。凡所動作。則知所懼。如此一二年間。守得牢固。則自然心正矣。訓人如嚴

後周書蘇綽為文帝行臺尚書。常言為國之道。愛人如慈父。訓人如嚴師善惡皆我師論語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註。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則是二人者。皆我之

師也。尹氏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則善惡皆我之師。進善其有窮乎。左傳襄六年。鄭人游於鄉校。鄉。人之學校。以論執政。論政得失。然明

謂子産毁鄉校如何。患人於中謗議國政。子産曰。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何毁之。文王我

孟子公明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今也小國師大國而耻受命焉是猶弟子而耻受命於先師也如耻之莫若師文王

天賜我師新唐書則天。傳。高宗頭昡不能視侍醫張文仲。秦鳴鶴曰。風上逆。砭血。頭可愈。后内幸帝。殆得自專。怒曰。

是可斬。帝體寧刺血處耶。醫頓首請命。帝曰。吾眩不可堪。聽為之。醫一再刺。帝曰。吾目明矣。后簾中再拜謝曰。天賜我師。身負繒寳以賜。䟽

廣吾師𣈆書羊祐傳祐與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以曰士而居重位。何能不以盛滿受責乎。

䟽廣是吾師也。詳本傳叔度吾師續後漢書高士傳黄憲字叔度世貧賤父為牛醫穎川荀淑至慎陽遇憲於逆

族。時年十四。淑竦然異之。揖與語。移日不能去。謂憲曰。子吾之師表也。既而前至𡊮閬所。未及。勞問。逆曰。子國有顔子。寧識之乎。閬曰。見吾叔度邪。

陳蕃周舉甞相謂曰。時月之間不見黄生。則鄙吝之萌。復存乎心。杜陵吾師宋吳坰總志黄檥。字濟川。山谷老人

猶子也。年十九𡻕。會山谷自涪歸。寓荆州。教以詩律。濟川曰。為學當師古。吾叔源𣴑實自杜陵。即吾師也。余時尚㓜。方叅老人。侍立在傍。會有乞草

堂詩者。山谷即試之。濟川援筆立成。曰。徑入小庭迂。登登豈按圖。主人緣雅趣。有客愛䂓模。鷗與鄰翁狎。船從稚子呼。何當迎接汝。有夢隔江湖。山

谷大奇之。即别。以所用研。筓手校注釋杜詩以。遺之。且銘研曰。其重也。可以壓嶮者之累卯。其堅也。可以當謗者之鑠金。其圓也。可以消非意之。横

逆。其方也可以行立心之直方。夫如是。則研為子師。亦為子友。善友在前。良䂓在後。後三年。余與濟川别。乃舉以相贈。蓋傳衣也。嗚呼。濟川肉爛乆

矣。而二物悉罹於兵火。念之令人鼻酸。步兵吾師北齊書齊李元忠為侍中。雖處要任。不以物務于懷。每言寧無

食。不可使我無酒。阮步兵吾師也。孔。少府豈如我哉。痛飲眞吾師唐杜工部集戲贈鄭廣文虔。得錢即相覓。

沽酒不復疑。忘形對爾汝。痛飲真吾師。足爲汝師南史梁到溉。傳。湘東王繹為。會稽太守。以溉為輕車。長史。行府

郡事。武帝敕繹曰。到溉非直為汝行事。足為汝師。衛交願師韓詩外傳衛公子交見於子思曰。先生聖人之後。執

清高之操。天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雖不敏。竊慕下鳳。願師先生之。行。幸顧䘏之。子思曰。公子不宜也。夫清高之節。不以私自累。不以

利煩意。擇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今公紹康叔之緒。處戰伐之世。當務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否臧。立規檢脩匹夫之。行之時也。

外國願師新唐書藝文列。傳。蕭穎士授河南參軍。倭國遣。使入朝。自陳國人願求蕭夫子為師者。中書舍人張漸

等。諫不可而止。父子資師唐繪肅宗即位靈武。李泌願以客從入議國事。出陪輿輦。帝因賜金紫。拜元帥。廣平王行

軍司馬。帝甞曰。卿侍上皇。中為朕師。今下判廣平行軍。朕父子資卿道義云。兄弟同師北史賈思伯。字士休。與弟

思同師事北海陰鳳。業成。無資酬之。鳳質其衣。時人語曰。北海陰生不免癡。不識雙鳳脫人衣。及思伯之部。送縑百匹。遺鳳。因具車馬迎鳳。鳳慙不

{{雙行註文|徃。爲子求師後魏書魏宗室欽。為右僕射。託高僧。壽。為子求師師至。未幾逃去。欽讓僧壽。僧壽曰。凢人絶粒七日

乃死。始經五朝便爾逃去。去食就信。實有所闕。欽大慙。待客稍厚。爲子延師言行龜鑑吕原明。正獻公之。長子也。

正獻公通判穎州。歐陽文忠公適知州事。焦先生千之伯强。客文忠公所嚴毅方正。正獻公招延之。使教諸子。諸生小有過差。先生端坐召與相對

竟夕不與之語。諸生恐懼畏服。先生方畧降詞色。敕子從師世說太傳東海王越鎮許昌。以王安期為記室叅軍。

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學之所益者淺。體之所安者深。閑習禮度。不如式瞻儀刑。諷味遺言。不如親承音㫖。王參軍人倫之表。汝其師之。

白首從師文中子繁師玄聞董常賢。問賈瓊以齒。瓊曰始冠矣年二十師玄曰。吁。其幼達也。瓊曰。夫子十五為人師

焉。夫子謂文中子。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瓊聞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捨職從師

子魏。相篇。子之韓城。自龍門關先濟。賈瓊程元後。關吏仇璋止之。曰。先濟者為誰。吾視其顔頽如也。重而不亢。目燦如也。澈而不瞬。口敦如也。闞而

不張。鳳頸龜背。鬚垂至腰。參如也。與之行。俯然而色卑。與之言。泛然而後應。浪驚拖旋而不懼。是必有異人者也。吾聞之。天下無道。聖人藏焉。鞠躬

守默。斯人殆似也。程元曰。子知人矣。是王通者也。賈瓊曰。吾二人師之。而不能去也。仇璋曰。夫杖一德。乘五常。扶三才。控六藝。吾安得後而不徃哉。

遂捨職從於韓城子。謂賈瓊曰。君子哉仇璋也。比董常則不足。方薛收則有餘。負笈從師邴原别傳原舊能飲酒。自

行後。八九年間酒不向口。單行負笈。苦身持力。至陳留。則師韓子助。穎川。則宗陳仲躬。涿郡則盧子幹。汝南。則交范孟傳。適留。則友符偉明。游太學。

則師仇李智。之陳國。則親龐德公。入汝南。則師黄公度。臨歸。師友以原不飲酒。會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飲酒。但以荒。思廢業。故斷之。今當逺别。因見

貺餞。可以一飲讌。於是每坐飲終日不醉。負帙從師魏書李業興。傳。業興。少耿介。志學精力。負帙從師。不憚勤苦。

負卷從師馬明叟實賓録北齊張雕武好學。精力絶人。負卷從師。不逺千里。後為侍中加開府。躡屩從

宋史陸佃。傳。佃居貧苦學。夜無燈映月光讀書。躡屩從師。不逺千里過金陵。受經於王安石。折節從師

南史朱异。傳。异年十餘。好群聚蒱慱。頗為鄉黨所患。及長乃折節從師。辭親從師宋史王存幼善讀書。年十二。辭

親從師于江西。十年始歸。時學者方尚雕篆。獨為古文數十篇。鄉老先生見自以為不及。辭母求師北史雷紹。傳。紹

九歲而孤。十八給事鎮府。使洛陽。見京都禮義之美。還謂同僚曰。徒知邊備尚武以圖富貴。不謂文學身之寳也。生世不學。其猶穴處何所見焉。遂

逃歸。辭母求師。經年。通孝經論語。嘗讀書至人之。行莫大於孝。乃投卷嘆曰。吾離違侍養。非人子之道。即還鄉里躬耕奉。養。步檐

求師漢書杜喬。少。好學。常步檐求師。賫金求師馬令南唐書儒者。傳。夏寳松工詩。晚進儒生求為師

事者。多賫金帛。不逺數百里。輻輳其門。千里尋師東漢書李固。傳。固。司徒郃之子也。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

龜文。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逺千里。遂究覧墳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京師咸嘆曰。是復為李公矣。宋史王庠穎悟。七歲能

屬文。年十三。與其弟序閉户窮經史。百家書傳注之學。尋師千里。究其㫖歸。元祐中。吕陶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薦之。庠推以讓宋朝傑。崇寧壬

午歲。應能書為首選。千里追師𣈆書董景道。傳。景道。字文傳。弘農人也。少而。好學。千里追師。所在。唯晝夜讀誦。略不

與人交通。明春秋三。傳。京氏易。馬氏尚書。韓詩。皆精究大義。三禮之義。專遵鄭氏。著禮通論。非駁諸儒。演廣鄭㫖。千里迎

儀眞志孫錫。字昌齡。世為廣陵巨室。父再榮。悉推田宅與諸兄弟。獨携錫居建安軍楊子縣。遂為眞州人。千里迎師。立學舍市書。至六七

千卷。錫刻意誦習。年十九。舉開封進士第二。孟嘗迎師韓詩外傳孟嘗君請學於閔子。使車徃迎閔子。

閔子曰。禮有來學。無徃教。致師而學不能禮。徃教則不能化。君也。君所謂不能學者也。臣所謂不能化者也。於是孟嘗君曰。敬聞命矣。明日祛衣請

受業。詩曰。日就月將。劍雖利不礪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雖有㫖酒嘉殽不嘗。不知其㫖。雖有善道。不學不達其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不

究。不足。故自壞而勉。不究。故盡師而熟。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子夏問詩。學一以知二。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孔子賢乎英傑而

聖德備。弟子被光景而德彰。詩曰。日就月將。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故太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靣。尊師尚道

也。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師之謂也。詩曰。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郡守不迎師文選揚雄觧嘲。當今

縣令不請士。郡守不迎師。群卿不揖客。將相不俛眉。天子不召師孟子且君之欲見之也。何。為也哉。曰。為其

多聞也。為其多賢也。曰。為其多聞也。則天子不召師。而况諸侯乎。敕朝臣舉師北齊書孫靈暉。傳後主時

為潼郡太守天統中。敕令朝。臣推舉可為南陽王師者。吏部尚書尉瑾表薦靈暉。徵為國子博士。授南陽王經。綽雖不。好文學。亦甚相敬重。啓除其

府諮議參軍綽除定州刺史。仍隨之鎮。綽所為倡蹶。靈暉唯默默憂悴。不能諫正綽欲以管記馬子結為諮議參軍。乃表請轉靈暉為王師。以子結

為諮議朝廷以王師三品。啓奏不合。後主於啓下手答云。但用之。仍手敕南陽書。并依所請。儒者甚以為榮。築宫親

史記鄒子如燕。昭王擁篲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宫。身徃親師之。聚徒徃師宋史安燾。傳燾

字厚卿。開封人。幼警悟。年十一從學里中。羞與群兒伍。聞有老先生。聚徒徃師之。捧手問師管子弟子職篇。若有

所疑。捧手而問之。師出皆起。謝承後漢書董春。字紀陽。會稽餘姚人。少。好學。師事侍中祭酒王君仲。受古文尚書。後詣京房受易。究極經㫖。條列科

義。後還為師。立精舍。逺方門徒學者常數百人。諸生每升講堂。鳴鼓三通。下横經捧手請問者百人。下床拜師

先賢傳仇覧。字季智。郭泰賫刺從之。曰。暮來留宿。明旦下床拜之。曰。君非泰友。乃泰師也。省疾拜師崔鴻後集初。姚

泓之為太子。受經於太學博士淳于岐。歧病在家。泓以師者人之表範。傳先聖之訓。加在三之義。不可以不重。親詣。省疾。拜於床下。

錢資師後漢書邴原年十一。喪父。家貧。鄰有書舍。原過之必泣。其師問之曰。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天學者必有父

兄。羡其不孤而得學。師感之。曰。欲學何書。原曰。無錢資師。師曰。苟有志。徒相教。不求資。遂從學也。半俸奉師

統志令。狐峘再謫三衢。遇田敦為牧。乃門生也。方相見。敦曰。吾今日方見坐主。乃分半俸奉之。金紫加師宋書武帝

登祚。加顔延之金章紫綬。領湘東王師。重教尊師顔先生百衲錦凡人之性。未有不善。亦未有不資於教也。自古

迄今。無聖愚賢否皆知師之可尊者。重教法也。尊禮儒師元王憚秋澗集總管王公碑所至興脩廟學。尊禮師儒。崇

禮讓而抑豪强務致差賦辦集。尊禮儒師。民安俗阜。盡禮敬師續後漢書荀攸。字公達。文帝在東宫。太祖謂曰。荀公

達人之師表。當盡禮敬之。𢈔公不害師孟子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使𢈔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

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僕曰。追我者誰也。其僕曰。𢈔公之斯也。曰。吾生矣。云云。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

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趙希循會心録𢈔公之斯不欲以其師之道害其師。則當明

告衛君辭此行。可也。今用兵於敵。而以私恩廢君命。於子濯孺子則為端矣。於國事非端也。致尸於師後漢書任

末蜀郡繁人。少習齊詩。為郡功曹。後奔師喪於道物故臨命。勑兄子造曰。必致我尸於師門。使死而有知。魂靈不慚。如其無知得士而已。造從之。

觸刃殯師讀後漢書牽招傳。招年十餘𡻕。詣同縣樂隱𨼆受學。後𨼆為車騎將軍何苗。長史。招隨卒業。值京都亂。苗𨼆

見害。招俱與𨼆門生史路等。觸蹈鋒刃共殯。歛𨼆屍。送喪還歸。道遇寇。路等皆悉散走。賊欲斫棺取釘。招垂淚請赦。賊義之。乃釋而去。由此顯名。

弟子稱師韓詩外傳齊景公謂子貢曰。先生何師。對曰。魯仲尼曰。賢乎。曰。聖人也。豈直賢哉。景公嘻笑。曰。其聖何如。

子貢曰。不知也。景公勃然作色。曰。始言聖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貢曰。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臣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猶

渴操。壺杓就江海而飲之。腹滿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景公曰。所譽得無大甚乎。子貢曰。臣賜何敢直言。尚慮不及耳。臣譽仲尼。譬猶兩手捧土

而附泰山。其無益亦明矣。不譽。仲尼。譬猶兩手把泰山。其無損亦明矣。景公曰。善。豈其然豈其然。開府元龜漢揚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人。為郎。久次

轉為大夫。雄少從嚴君平游學。既而仕京師顯名。數為朝。廷在位賢者稱君平德。隋王通門弟子數百人會議曰。吾師其至人乎。自仲尼以來。未之

也。弟子不稱師儒學警語禮記載曾子數子夏之罪云。吾昔與汝從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

上。使西河之人疑汝於夫子。汝罪一也。注云。言其不稱師也。蓋古之君子。言必稱師。示有所授。且不忘本也。故子張一篇載群弟子之語。而子夏之

言十。而未甞稱師。曾子之言五。而。三稱曰吾聞諸夫子。則子夏為曾子所罪。固其宜矣。禮記。樂正子春曰。吾聞諸曾子。曾子。聞諸夫子。蓋曾子稱師。

故子春亦稱師也。又知古人注解各有所本。不若後人妄意穿鑿也。方仁聲洎宅編王通。隋末𨼆白牛溪教授。學者常數百人。唐。將。相如王魏輩。皆

其門人也。既顯。絶口不道其師。此何理哉。弟子倍師孟子陳良。楚産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

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之。又曰今也南蠻鴂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

子矣。趙善璙自警編或問無垢先生曰。蘇伯益從來氣直。學問不在諸門弟子後。先生亦素喜之。今以小不至而怒之甚。何也。先生曰直固可喜。不

遜亦可惡。弟子於師。豈可悖慢。皆學問不進。故耳。如汪聖錫自㓜登上第。急忙來就我學遂磨礱㴠養。更不少露圭角。便見他不凢。不知蘇子在門

墻幾年。而狠氣猶未退。吾所以怒之者。亦是與一服良藥耳。孔子待子路。其理亦可推。子路每每來犯夫子。南子之見。既。為之不說。佛。肹之召。又欲

其不徃。將正名也。則鄙之以為迂。將之弗擾也。則疑其或非禮。故夫子每每怒之。既譏之以無所取材。又惡之以不得其死。以門人為臣。則謂其欺

天。因率爾而對。則謂其不遜。或言其知德之鮮。或退其在於兼人。其所以怒之者。蓋亦甚矣。故子路以此遂日加提。省。卒為高弟。但恐蘇子資質勝

這藥力不得耳。弟子嘲師漢書儒林傳。邊韶。字孝先。文學知名。教授數百人韶口辯。曾晝日假寐。弟子私嘲之曰。邊

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韶潜聞之。應時對曰。邊為姓。孝為字。腹便便。五經笥。但欲眠。思經事。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

記。嘲者大慙。弟子刺師類說方干師徐凝。干甞刺凝曰。把得新詩草裏論。反語曰。村裏老李頻師。方干後頻及第。

詩僧清越贈干詩云。弟子已得位。先生猶灌園。懷怨殺師太平廣記。會稽孔基有學。族人孔敞使二子禮基為師。而

敞子並𠒋狠。基因言於敞。二兒常有忿志。敞尋亡。服制既除。基以宿舊。乃齎羊酒徃看二子。二子猶懷宿怨。潜遣奴路側殺基。奴還未至。乃見基來。

張目攘袂屬聲言曰。平生有何怨惡。候道見害。反天忘父。人神不容。要當斷汝家種。從此之後。數日見刑。孔氏兄弟相繼而夭。法行

於師史記秦紀。孝公用商鞅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由於貴戚。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師。

勞於師唐李文公集司空楊公墓誌。服習文學。不勞於師。爰始有名。既于永歸。勤過父師

廣州府南海志簡克巳。本州人。少習科舉業。已而厭之。逺遊湖湘。師事南軒先生。數年講性理學。既得其傳。退歸杜門。不妄與人交。甞燕坐門塾。里

巷子弟肄業過其門者。必呼其前。歷問所業。間舉語孟要語為之講解。有通習者。撫而奬之。不通者。輙加警誨。其勤過於父師。士無長。少咸稱簡先

{{雙行註文|生。恩猶父師曾文忠公行狀公之於肇。屬則兄弟。恩猶父師。爲世父師范忠宣公

集祭司馬温公文。天胙有邦。俾之元龜。篤生我公。為世父師。立爲世師鶡冠子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子作革。百

里官奴海内荒亂。立為世師。著作世師續後漢書秦宓傳。昭烈定益州。廣漢太守。夏侯纂請宓為師友。祭酒領五

官掾稱曰。仲父宓稱疾卧在第舍。纂將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具厨膳即宓第宴談。宓卧如故。纂問朴曰。至於貴州養生之具。實絶餘州矣。不知士人

何如餘州也。朴對曰。乃自先漢以來。其爵位者。或不如餘州爾。至於著作為世師。不負於餘州也。文章世師

元豊類藁哀詞麟鳳出而旁午兮。猶氤氲而扶與。篤生我公𠔃。以文章為世師。世以為師宋陳舜俞集謝越州知府

大卿啓多聞博。識。世以為師。清談雅言。聞者成誦。爲宗族師宋晁無咎鷄助集崔君墓誌銘。道不逺人。出孝入弟。

可以為宗族師。爲士宗師晁補之上李中書啓。贊天化育。為士宗師。一國宗師

子雜記下篇。諸葛司馬二相。誠一國之宗師。伯王之賢佐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省任刑法。整齊軍伍。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

河洛飲馬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井之衆。處牢城。擁精鋭。無擒敵之意。若此人不已。則雍梁敗矣。方之司馬。理大優乎。

邑宗師東漢書謝弼傳。弼方直中正。為鄉邑所宗師也。儒教宗師元史列。傳。張德輝與元裕

北覲。請世祖為儒教太宗師。世祖悅而受之。人文宗師唐顔魯公集贈孫逖序。夫然。公信可謂人文之宗師。國風

之哲匠者矣。儒宗文師唐韓昌黎集進平淮西碑文表。儒宗文師。磊落。相望。度。德而師

楊子脩身篇度。德而師。易子而教。文中子度德而師易子而教。今亡矣夫。至德可師世說新語李元禮甞歏荀淑鍾

皓曰。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學皆可師𣈆書范粲。傳。粲高亮貞正有丹風。博涉疆記。學皆可師。逺近請益者

甚衆。性不矜莊。而見之皆肅如也。德學可師前燕録劉讚。字彦貞。平原人也。經學博通。為世純儒。約巳貞清。非禮

不動。慕容廆重其德學。使太子晃師事之。學。行可師唐書賀德仁。越州山陰人。少與從兄德基。俱事國子祭酒周弘

正。咸以詞學見稱。時人語曰。學行可師賀德基。文質彬彬賀德仁。德仁仕陳。至吳興王友。入隋授豫章王府記室叅軍。王以師資禮之。恩遇甚厚。

宿儒老師程子今雖老師宿儒。尚不能曉其義况學者乎。是不得興於詩也。老成良

續通鑑長編仁宗慶曆七年。帝曰。朕昔在東宫。崔遵度。張士遜。馮元。為師友。此三人者。皆老成人。至於遵度。尤良師也。

子良師曹彦約吕谷集上封事法家拂士。君子之良師也。危言激論朝家之惡石也。眞學者

名臣言行録程顥誄。范祖禹曰。自孟子没。中庸之學不傳。後世之士不循其本。而用心於末。故不可與入堯舜之道。先生以獨智自得。去

聖人千有餘𡻕。發其關鍵。直暏堂奥。一天地之理。盡事物之變。真學者之師也。學者當師聞見善善録治平中。李公

擇數。為朋友言。吕正獻未甞聞其疾聲。見其遽動。亦未甞草書。學者當師慕之。事是當師程子訓象新書彼之事是。

則吾當師之。彼之事非。則吾又何校焉。是以君子未甞校也。自謂得師伊洛淵源馬涓巨濟。狀元及第。為秦州簽。

判。初呼狀元。吕進伯為帥。謂之曰。狀元云者。及第未除官也。既為判官。不可曰狀元也。巨濟媿謝。進伯又謂巨濟曰。科舉之學。既無用。脩身。為巳之

學其勉之。時謝顯道為伊川程氏之學。進伯每屈車騎。同巨濟至之。則顯道為講論語。進伯正襟肅容聽之。曰。聖人言。行在焉。吾不敢不肅。又數以

公事案牘委巨濟詳覆。且曰。脩身。為已之學不可後。為政治民其可不知。巨濟自以為得師。後在朝。為臺官有聲。每歏曰。吕公教載之恩也。

歸如得師張文潜宛丘集祭劉貢父文。故事舊章。在廷不知。有問於子。歸如得師。事無常

鬼谷子牾合篇。世無常貴。事無常師。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聴。無不聴。成於事而合於計謀。與之為主。我有師

書梓材。註。師師。以官師為師也。經各有師宋蘇穎濱集河南府進士策問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故兩漢

之間。經各有師。師各有說異師俗說相攻如仇讎。百僚師師書皋陶謨。俊乂在官。百僚師師。註。師師。相師法也。

典常作之師書周官學古入官。議事以制。其爾典常作之師。註。典常。當代之法也。周家典常。𣅜文武周公之所講。畫。至

精至俻。凡徃官者謹師之而已。天地之師鶡冠子景則隨形。響則從聲。故形聲者天地之師也。無爲

之師唐獨孤及昆陵集慶鴻名銘恭已南面。無為之師。後事之師戰國策張孟謂趙襄子曰。臣觀

徃古之美。臣主之權。均之前事後事之師。君若改圖。則臣力不足。賈誼新書過秦論。都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

當世。叅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應時。故曠日長乆。而社稷安矣。王安石臨川文集周革轉官制語曰。前事者。後事之師也。

求之盲師上陽子序根器劣而鈍者。求之盲師。一知半見。自喜自幸。耻於相師

子嗟夫。時之高人勝士。負不世之才。而執一方之見。徃徃不足以語大道者。非耻於相師。則過於聦明。况其下此者乎。當仁

不讓師論語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註。當仁。以仁為巳。仕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徃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

非有爭也。何遜之有。程子曰。為仁在巳。無所與遜。若善名在外。則不得不遜。子家子或曰。當仁不讓於師。師所從受道也。何為而不讓。答曰。為善。欲

其敏也。舜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禦。又何讓為。儒學警悟右軍書。本學衛夫人。其後遂妙天下。所謂風斯在下也。東坡

字本出顔魯公。其後遂自名家。所謂青出於藍也。黄魯直詩。本是規模老杜。至今遂别立宗派。所謂當仁不讓也。若乃學退之而不至者為孫樵。學

淵明而不至者為白樂天。則又所謂减師半德也耶。吏師韓非子五蠹篇。明主之國。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史記李斯。傳。斯上書曰。

今陛下并有天下。辯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聞令下。即各以其私學議之。率群下以造謗。如此禁之便。臣請諸有文學諸書百

家語者。蠲除去之。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兩漢蒙求薛宣朱博贊曰。薛宣朱博。皆起佐史。歷位以登宰相。宣所在而治。

為世吏師。及居大位。以苛察失名。器誠有極也。宋張方平樂全集吕公神道碑云。吕文靖公以龍圖直學士知開封府。都邑務劇。尹正才難。撃。斷者

雜中善良。循恕者并容姦蠹。公之為理。雅得其術。機芒不施。區橐自破。治政清靜府庭肅然。逮今言尹京之政。公為吏師。張孝祥于湖居士集淮東

漕魏郎中啓壈然一代之名士。備更險夷。信矣中興之吏師。所至辦治。法令師西漢書薛宣。傳。宣子惠為彭城令。宣從臨

淮遷至陳留。過其縣橋梁郵亭不脩。宣心知惠不能。㽞彭城數日。案行舍中。處置什噐。觀視園菜。終不問惠以吏事。惠自知治縣不。稱宣意。遣門下

掾送宣生陳留令掾進見。自從其所。問宣不教戒惠吏職之意。宣笑曰。吏道以法令為師可問而知。及能與不能。自有資材何可學也。衆人傳稱以

宣言為然。章句師唐柳宗元集答嚴厚輿論師道書。馬融鄭玄者。二子獨章句師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師。僕幸非其人。

義利師聲隅子生學篇。或曰。古之師也。師乎為義。今之師也。師乎為利。何也。曰。異乎吾子之聞也。古之所謂義者。義乎其心。

利者。利乎其人。孰云義利之異哉。絳縣師左傳襄公三十年。三月。癸未。𣈆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矣。無

子。而徃。與於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年。臣生𡻕。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問諸朝。師曠曰。魯

叔仲惠伯會郃成子于承匡之𡻕也。史趙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數也。士文伯曰。然則二萬六千六百有六旬也。趙孟問其縣大夫。則

其屬也。召之而謝過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𣈆國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塗乆矣。武之罪也。敢謝不才。遂仕之。使助為政。辭以老。

與之田。使為君復陶。以為絳縣師。而廢其輿尉。師汝昌言書益稷。皋陶曰。俞。師汝昌言註。師。法也。皋陶以其言為

可師法也。祗師言書畢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師言。仗師臣

分紀軒轅聖人也。仗師臣而授圖。賴卿師矩唐繪劉椲之。字希美。高宗時拜。相王府司馬。謂曰。卿家忠孝。朕子賴

卿以師矩。冀蓬在麻中不扶而挺也。張昭有師法吳志張休字叔嗣。太常以子登為太子。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以

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休弱。冠與諸葛恪顧譚等俱為太子登僚友。以漢書授登。斛斯有師

北史斛斯徵。傳。大和三年。周武帝以徵有師法。詔令授諸皇子。宣帝時為魯公。與諸皇子等成服青矝。行束脩之禮。受業於徵。仍並呼徵

為夫子。儒者榮之。君師賢聖古三墳書君陽師。君師賢聖以詢道也。承師問道

抱朴子祛惑篇。凡探明珠不於合浦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攻美玉不於荆山之岫。不得連城之尺璧也。承師問道不得其人。委去則遲遲冀

於有獲守之。則終已竟無所成。虛費事妨功。後雖痛悔。亦不及巳。世間淺近之事。猶不可坐知。况神仙之事乎。雖聖雖明。莫由自曉非可以歷思得

也。非可以觸類求也。誠須所師。必深必傅。猶涉滄海而摙水。造長洲而伐木。獨以力劣為患豈以物少為憂哉。夫虎豹之所餘。乃狸鼠之所爭也。陶

朱之所棄。乃原顔之所無也。所從學者。不得逺識淵潭之門。而值孤陋寡聞之者。彼所知素狹短𣴑促。倒裝與人。則靳靳不息。分損以授。則淺薄無

奇。能其所寳。宿已不精。若復料其粗者以教人。亦安能有所成乎。譬如假榖於夷齊之門。告寒於黔婁之家。所得者不過橡栗緼褐。必無太牢之膳。

錦衣狐裘矣或有守事庸師。終不覺悟。或有幸值知者。不能勤求。此失之於不覺。不可迨者也。尊嚴師道名臣言行

録程頥初。明道甞謂先生曰。異日能尊嚴師道者。吾弟也。若接引後學。隨人才而成就之。則子不得讓焉。師道自居

𣈆書王祥。傳。天子幸太學。命祥為三老。祥南面几杖。以師道自居。聖賢言行故事虞韶以成纂集。宋哲宗即位㓜冲。冲。童也。時方童㓜。召程正叔為

崇政殿說書。正叔。伊川先生也。名頤。字正叔。崇政講殿名。說書勸講之官。正叔以師道自居。每侍講。凡侍奉哲宗在講筵時。甚莊。正叔極其莊敬。繼

以諷諫。諷。因言寓成。以感動之。上畏之。上。哲宗也。時潞公為平章軍國重事。潞公。姓文。名彦博。平章宰。相以上之官。重臣也。年九十矣。對上恭甚。進

士唱名。其時哲宗坐御殿放舉人及第。傳唱進士姓名。侍立終日。潞公侍立殿上。上屢曰。哲宗頻顧潞公云。太師少休。少。如字。太師。潞公官名。不呼

其名。而以官稱之。尊敬之也。休。止息也。謂潞公年高。乆立恐勞。令。暫止息。公頓首謝。崸首。俯首至地。恭之至也。立不去。潞公。雖已高年居尊位。執守

臣禮。不敢使安。或謂正叔曰。或人以潞公之事告正叔。君之倨。呼正叔為君。倨。傲也。視潞公之恭謂以正叔之倨傲。此之潞公之恭謹。議者以爲來

盡。或者。疑謂正叔來龍盡事君之禮。正叔曰。潞公三朝。大臣。事㓜主不得不恭。事君盡禮。臣職當然。潞公世受囯恩。雖為重臣。不可以尊貴廢禮。吾

以布衣為上師傅。敢不自重。上。謂哲宗也。布衣。微賤時所服。正叔自言起身微賤為師傅之職。以德義訓導人主。天子所尊敬之臣。固當以尊嚴自

居吾興潞公所以不同也。大臣。興師各有其體。二者不同。高選師友職官分紀𣈆劉寔。傳寔通古今。清身潔已。

行無暇玷。為國子祭酒。𢚢懷太子初封廣陵王。高選師友。以寔為師。八師不可為楚辭七諌曰。谁使正其直

是亏。雖有八師不可為。註。八師禹。稷。契。年陶。伯夷。垂。益。菱也。

永樂大典卷之九百二十二








重 錄 總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學 士 臣 瞿 景 淳

分 校 官 修 撰 臣 徐 時 竹

書 寫 儒 士 臣 王 允 昌

圈 點 監 士 臣 陳 惟 

臣 林 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