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七 永乐大典
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二十八
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九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二十八  八贿

水经二

河水又南树颓水注之。水出东山。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北俗谓之大浴真山水。亦取名焉。东北流遥中陵县故城东。北俗

谓之北右突城王莽之述害也。十三州志曰。善无县南七十五里。有中陵县。世祖建武二十五年置。其水又西北右合一水。水出东山。北俗谓之贷

数山。水又受名焉。其山自西北流注于中陵水。又西北流迳善无县故城西王莽之阴馆也。十三州志曰。旧定襄郡治。地理志雁门郡治。其水又西

北流。又会一水。水出东山下。北俗谓之吐文水。山又取名焉。北流迳锄亭南。西流士壁亭南。西出峡左入中陵水。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谓

之流水。又东迳沃阳县坎城南。北俗谓之可不𡋋城。王莽之敬阳也。又东北沃阳城东。又东合可不𡋋水。水东南六十里山下西北流注沃水。又会

东迳参合县南。魏因参合俓以即名也。北俗谓之仓鹧迳。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迳。在县之西北。即燕书所谓太子宝自河还师。参合三军奔漳。

即是处也。魏立县以县凉城郡也。西去沃阳县故城二十里。县北十里有都尉城。地理志曰。沃阳县西部都尉治者也。北俗谓之阿养城。其水又东

合一水。水出县东南六十里山下。北俗谓之灾豆浑水。西北流注于沃水。又东北流注盐池。地理志曰。盐泽在东北者也。今盐池西南去沃县故城

六十五里。池水澂渟。渊而不流。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池北七里即凉城郡治。池西有旧城。俗谓之凉城也。都取名焉。地理志曰。泽省丞长。此城

即长丞所治也。城西三里有小阜。阜下有泉。东南流注池。北俗谓之大谷此佳水亦受日焉。中陵川水自枝潭西北流。右合一水于达岭。北出沃阳

县东北山下。北俗名之鸟伏。真山水曰。诰升东河西南流迳沃阳县。左合中陵川乱流。西南与一水合。北俗谓之树颓水。水出东山下西南流。又合

诰升𡊮水乱流。西南注分为二水。左水枝分南出北俗谓之太河罗。右水西迳故城南。北俗名之昆新城。其水自城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南太罗

水注之。水源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迳武县故城南。十三州志曰。武县在善无西百五十里。北俗谓之太罗城。水亦藉称焉。其水西南流。右水注之。

水导故城西北五十里。南流迳城西北。名之曰故槃回城。又南流注太罗河。太罗河又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左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

 东南流东观。记曰。郭伋细侯为并州牧。前在州。素有恩德。老小相携道路行部。到西河美稷数百小儿各骑竹马迎拜伋门。儿曹何自远来。曰闻使

 君到喜故迎。伋谢而发去。诸儿复送郭外。问使君何日还。伋计日告之。伋还先期一日。念小儿即止野亭。须期至乃往。其水又东南流羌人因水以

 氏之。汉冲帝时羌湳狐奴归化。盖其渠帅也。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咸水出长城西。咸谷东入湳水。又东南浑波水出西北穷

 谷。东南流注于湳水。湳水又东迳西河富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富成也。湳水又东流入于湳水。左合一水出善无县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历

 于吕梁之山。而为吕梁洪。其岩层岫。行涧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仭河流激荡。涛涌云里。当渀泄震天动地。曰吕梁。未阙河出。孟门之上。盖大禹

 所辟以通河也。司马彪曰。吕梁在离石县西。今于县西历山寻河。乃无遇峘至是乃为河之巨崄。即古梁矣。在离石北。而以东可二百有馀里也。又

 南过西河圁音银阳县东。西河郡。汉武帝元朔四年置。王莽改曰。归新圁水。出上郡白上县圁谷东。迳其县南。地理志曰。圁水出西东入河。王莽更

 曰。黄土也。东至长城与神䘖水合。水出县南䘖山。峡山东出至长城。入于圁。圁水又东迳鸿门县。县故鸿门亭。地理风俗记曰。圁阴县西五十里有

 鸿门亭。天封菀火井庙。火从地中出。圁水又东梁水注之。水出西北梁谷东南流注圁水。又东迳圁阴县北。汉惠帝五年立。王莽改曰。方阴矣。又东

 桑谷水注之水出西北桑溪东。北桑溪东。北流入于圁。圁水又东迳圁阴南东。流注于河。河水又东端水入焉。水西出号山。山海经曰。其山木多陲

 棕。其草多穹穷。是多冷石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那诸次上。山海经曰。诸次之山。诸次水出是山。多木无草。鸟

 兽莫居。是多众蛇。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自溪西去悉榆柳之薮矣。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北。故谓

 广长榆也。王恢云。树榆为塞。谓此矣。苏林以为榆中。在上郡非也。按始皇本纪。西北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然榆中在金

 城东五十许里。阴山在朔方东以北推之不得在上郡。汉书音义苏林为是失也。其水东入长城。小榆林水合焉。历涧西北穷谷其

 源也。又东合首积水。西出首积溪。溪东注诸次水。又东入于河。山海经曰。诸次之水。东流注于河。即此水也。河水又南阳水注之。山

 海经曰。水出上中之山 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楉。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也。又南离石县西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东北

流。山海经曰。所谓生水出盂山者也。郭景纯曰。孟或作明。汉破羌。将军叚类破羌于奢延𪞝。虏走洛川。洛川在南。俗因县土谓之奢埏水。又谓之朔

水矣。东北流迳其县故城南。王莽之奢节也。赫连龙昇七年。于是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将作大匠。梁公叱于阿梨。改筑大城名曰绕万城。蒸土加功。

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并造五兵器锐精利。乃成百炼为龙雀大镮。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

以柔通。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又铸铜为大鼓。乃飞廉翁仲铜驼龙虎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则今夏州治也。奢延水又东北与温

泉合源。西北出沙溪。而东南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黑水入。出奢延县黑涧东。南历沙陵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合交尔水。出龟兹支兰谷。东南

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北流与镜波水合。水源山南邪山南谷。东北流注于奢延水。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东。南流县因

降胡著称。又东南注奢延水。又迳肤施县南。秦昭王三年。置上郡治。汉高祖并三秦。复以为郡。王莽以汉马员为增山连率归。世祖以为上郡太

守。司马彪曰。增山者。上郡之别名也。东入五龙山。地理志曰。县有五龙山也。帝原水自下亦为通称也。历长城东。出于赤翟白翟之中。又有平水出

西北。平溪东南入奢延水。又来走马水注之水止。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昔二世赐蒙恬死于此。王莽更名上陵山。上有

黄帝蒙故也。帝崩唯弓剑存焉。故世称黄帝仙矣。其水东流。昔改类追差出桥门至走马水。闻羌在奢延泽。即此处也。门即桥

山之长城门也。始。令太子扶苏与蒙恬叶长城。起自临洮生于碣石。即是城也。其水东北流入长城。又东北注奢延水。又东

与白羊水合。其水出于。西南白羊溪。巡溪东北注于奢延。奢延水又东入于河。山海经曰。生水东流注于河。河水又南陵水注

之。水出陵川北溪。南迳其川。西转入河。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离石北山南流迳离石县故城西。史记云。泰贴王伐赵取离石者也。

汉武帝元翔三年。封代共王子刘归为侯国。后汉西河郡治也。其水又南出西转迳湿城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刘忠为侯国。王

莽。之兹平亭也。胡俗诣讹。尚有十城之称。其水西流注于河也。又南过中阳县西。中南县故城在东。东翼汾水隔越重山。不滨于河也。又南过土

军县西。吐京郡治故城。即土军县之故城也。胡汉谭言皆讹伪变矣。其城员长而不方。汉高帝十一年。以封武侯笪义为侯国。县有龙泉出。

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骏。同滇池元河。其水西北流至其城东。南王军水出道左离山。西南注之。龙泉水又北屈迳其城东西北入

于河。河水又南合契水。傍其东入穷谷其源也。天南至禄谷水口。水源东穷此溪也。河水又南得大蛇水。发源溪首西流入河。河水又右纳辱水。山

海经曰。辱水出于为其山。上多桑。其下多猪。阴多铁。阳多玉。其水东流注于河。俗谓之勇延水。东流得浣水口傍溪。西转穷溪。便即浣水之源也。延

水又东会于根水。西南溪下。根水所发。而东北注延水。东南露跳水。西出露溪东流。又东北入延水。乱流注于河。河水又南左合辖攴水。水发源东

露西流入于河。河水又南左会石羊水。巡溪东入道濂穷谷。西流注入河又南过上郡高奴县东。城谷水。东启荒源。西历长溪。西南入于河水。又南

合溪口水。出孔山南。历溪西流注于河。孔山之上有穴。如车轮三所。东西相当。相去各二丈许。南北直通。故谓之孔山也。山在蒲城西南三十馀里。

河水又右会区水。山海经曰。次四经之首。曰阴山。西北百七十里。曰中山。其上多輚祚。其下多扭橿。多金玉。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世谓之清水

上郡。东流入于长城。迳老人山下。又东北流至老人谷。傍水北出极溪使得水源。清水又东得龙尾水口。水出北地神泉。鄣北山龙尾溪。东北流注。

清水又东会三潮水。水出南山三潮谷。东北流入清水。清水又东迳高奴县。合丰林水。地理志谓之洧水也。故言高奴县有洧水。纪可醮水上有肥

可接取用之。博物志。称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置。如疑膏然。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釭

甚佳。方人谓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项羽以封董翳为翟王居之。三秦此其一也。汉高祖破以县之。王莽之利平矣。民俗语

讹谓之高楼城也。丰林川长津㵼注北流会洧。洧水又有溪谷水注之水西出溪川东南流入洧水。又东注于河。河水又南蒲

川石楼山南迳蒲城东。即重耳所奔之处也。又南历蒲子县故城西。今大魏之汾州治。徐广晋纪称刘渊自离石南移蒲子者也。阀驷

曰蒲城在西北。汉武置其水南出。得黄卢水口东出。历蒲子城南东北入谷极溪梗水之源也。又南合紫川水。水出东北出紫川谷。西南合江水。江

水出江谷西北入紫水。紫水又西北入蒲水。蒲水又西南入于河水。河水又南黑水。水出定阳县西山二源。奇发同写一壑。东南流迳其县北。又东

南流右合定水。俗谓之白水也。水西出其县南山定水谷。更退定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定水之阳也。定水又东注于黑水乱流东南入于河

 河水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正。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革。盖不定众风之门

 故也。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山多金玉。其下多黄至𣵀石。淮南子曰。龙门未关。吕梁米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

 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移天子传曰。北登孟门北河之隆。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谓黄河之巨厄。兼孟津之名矣。此

 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迳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估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

 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县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濬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迄也。又有燕完

 水注之。异源合舍西流注河。河水又南得鲤鱼。历涧东入穷溪首使其源也。尔稚曰。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头而还。

 非太往还之会。何能使有益称乎。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东出羊求川。西迳北屈县故城南。城则爽吾所奔色也。王莽之脄北也。汲郡古文曰。翟幸

 救郑。次于南屈。应劯曰有南故加北。国语曰。二五言于献公曰。蒲与二屈君之彁也。其水西流注于河。河又南为采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晋至尧败

 秋于采桑是也。又南过皮氏县西。赤水出西北罢谷川东谓之赤石川。东人于河。河水又南合蒲。西则两源并发俱道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

 山宁也。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三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河水又南丹

 水西南。舟阳山东北。迳冶东。俗谓之丹阳城。城之在右。犹有遗铜炙。其水东北会白水口水。出舟山东而西北注之。丹水又东东北入河。

 河水又南黑水。西出舟山东。而东北入于河。河水又南至崿谷傍火。东北窃涧水源所导也。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南洛水。自猎山枝分

 东泒。东南注于河。晋魏文侯。筑馆洛阴指谓是水也。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迁皮氏。方届龙门也。又南出龙门口。

 汾水从东来注之。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炙。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

 八十步。岩际镌迹。遘功尚存。岸上并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复识。一碑是太和中立。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

 于龙门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京房易訞占曰。河水赤下民服。河水又南右合畅谷水。水自溪东南流迳夏

阳县西北。东南注于河。河水又南迳梁山原东。原自山东南出至河。晋之望也。在冯翊夏阳县之西北。临于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晋侯以

问伯宗。即是处也。春秋榖梁传曰。成五年梁山崩。遏河水三日不流。君伯寻遇辇者不避。使车右鞭之。辈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远矣。伯尊

因问之。辇者曰。君亲缟业。率群臣哭之。斯流失。如其言而河流。河水又南崌谷水注之。水出县西北梁山东南流。横溪注之。水出三累山。其

山层密三城。故俗以三景名山。业尔雅山三城为崑丘。斯山岂亦崑丘乎。山下水际有二石室。盖隐者之故居矣。细水东流注于崌谷侧溪。山

南有石室。西面有两石室。北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结牖。连扄接闼。所谓石室相距也。东厢石上犹传杵曰之迹。庭中亦有曰字处尚仿髴。前塞

北坎。岂上有徽涓石溜。丰周瓢饮。似是栖逊隐学之所。昔子夏教西河。疑即此也。而无街之。溪水又东南迳夏阳县故城北少渠也。秦惠文正

十一年。更从今名矣。王莽之冀亭也。其水东南流于河。昔韩信之袭魏王豹也。以木凿员北渡。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水出西北梁山。东南流

迳汉阳太守殷济精庐南。俗谓之子夏庙。陶水又南迳高门南。盖层年堕缺。故流东门之称矣。又东南逵华地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下阳城

西北四里许。故司马迁碑文云。高门华池。在兹夏阳西城北汉阳太守殷济精舍四里所。今高门东去毕池三里。溪冰又东南迳夏

阳县故城南。服虔曰。夏阳。虢邑也。在太阳东三十里。城南又历高阳宫北。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

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岂立碑树桓。太史公自叙曰。迁生于龙门。是其坟墟所在矣。溪水东南流入河。昔魏文侯与吴起浮河

而下。美哉河山之固。即于此也。河水又西徐水注之。水出西北梁山。东南流迳汉武帝登仙宫东。东南流绝强梁。右迳刘仲城北。是汉祖兄刘仲之

封邑也。故徐广史记音义曰。郃阳。国名也。高祖八年。侯刘仲。元年。其水东南迳子夏陵北东入河。河水又南迳子夏石室。东南北有二石室。临侧河

崖。即子夏庙室也。又南过汾阴县西。河水东际汾阴睢县故城在睢侧。汉高帝六年。封周昌为侯国。魏土地记曰。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去

分水三里。城西北隅曰睢丘。上有后土祠。封禅书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于汾阴睢丘是也。又有万岁宫。汉宣帝神爵元年。章万岁宫。东济大河。

而神鱼舞水矣。昔赵简子沈乐激于此曰。吾好声色。而是子致之。吾好生。六年不进一人。是过而点吾善。君子以为能谴矣。河水又迳郃阳城

东。周威烈王之十七年。魏文侯伐奉至郑还集汾阴邵城。即此城也。故有笔邑矣。为太姒之国。诗云在邵之阳。在渭之涘。又曰。缵汝维华。长子维行。

谓此也。城北有北汉水。南去二水吝数里。其水东迳其城内东入于河。又于城内侧中有汉水东南出城注于河。城南又有汉水东流东注于河。水

南犹有文母庙。前有碑。去城一十五里水即郃水也。县取名为。故应劭曰。在郃水之阳也。河水又南汉水入为。水出汾阴县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

平地开源。朕泉上涌。大几如轮。深则不测。俗呼之为瀵魁。古人壅其流以为陂水。东西二百步。南北一百馀步。与郃阳滨水夹河中渚上又有一滇

水皆相潜通。故吕沈曰。尔雅异出同流为汉水。其水西南流历朔坂西。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迳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

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为。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

之。南对蒲津关。汲豪竹书纪年。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于蒲坂闽。四月越王使公帅隅来献乘舟。始图及舟三百箭。五百万序角象旧为。又南过蒲

坂县西。地理志曰。县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应劭曰。秦始皇东巡见有长城。故加坂也。孟康曰。晋文公以赂秦。秦入还蒲于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

曰蒲反也。薛瓒注汉书曰。秦世家以垣为蒲反。然则本非蒲也。皇甫谥曰。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年阳。又滇者也。今城中有舜庙。魏奉州刺史治

太平。道都罢州置河东郡。郡多流杂。谓之徙民。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醵。采挹河流。醖成芳酬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

然者醑之色。清君湖浆为。别调氛氲。不与佗同。兰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牵拂相招者。每去索郎有顾思同旅语。

索郎返语为桑落也。更为籍征之隽句。中书之英谈。郡南有历山也。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为。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迺迳历山

下。上有舜庙。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为耕于历山。而始宁刻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历。故曰历山。余按

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此宁怀。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

安于彼乖炙。尚书所谓釐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谥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为季长曰。水所出曰汭。然

则汭似水非水名。而今尧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台口雷首者。俗亦谓之尧山。

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阙驷曰。蒲坂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有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载眇藐。非所详耳。又南涑水注之。水

出河北县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阙驷十二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丘阜。俗谓之奭齐墓。其

水也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传曰。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觞天子雷首之阿。及献良马四。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于是也。昔赵盾由首山

食祁弥明医桑之下即于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春秋左传谓之涑川者也。俗之为阳安涧水。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汲郡竹书

纪年曰。晋惠公十五年。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䌷从君巡于天

下。臣之罪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授璧于此。子推笑曰。天开公子。子犯以为功。吾不忍与同位

遂逃为。河水历船司空与渭水会。汉书地理志曰。旧京兆郡之属县也。左丘明国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于荡脚蹋开而

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开山图曰。有巨灵胡者。偏得神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河。所谓巨灵赑负首冠灵山者也。常有好事之士。故升华岳而观

厥迹焉。自下庙历列柏南行十一里。东回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谓之北君祠。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请焉。从北南入谷七里。又届一

祠。谓之石养父母。石木主存焉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廽倾曲而上。可高六丈馀。山上又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亦不甚沾人。上

者皆所山涉。更无别路。欲出井望空视明。如在室窥窗也。出井东南行二里。峻坂斗上斗。下降此坂二里许。又复东上百丈崖。升降皆须板绳挽葛而

行矣。南上四里路致石壁。缘傍稍进迳一百馀步。自此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神名曰胡趋寺。神像有童子之容。从祠南历丈岭。裁广三尺馀。两箱悬

崖数为仞。窥不见底。祀祠有感。则云与之平。然后敢度。犹须骑岭抽身。渐以就进。故世谓斯岭为搦岭矣。度此二里。便届山顶上方七里。灵泉二所。

一名蒲池。西流注于涧。一名太上泉。东注涧下。上官神庙近东北隅。其中塞实杂物。事难详载。自上官东北出四百五十步有屈岭。东南望巨灵手迹。

唯见洪崖赤壁而已。都无山下上观之分均矣。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灌水注之水出松果之山北流迳通谷。世亦谓之通谷水。东北注

于河。述征记所谓潼谷水者也。或说因水以名地也。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沂黄巷以济潼关矣。历

北出东㟓通谓之函谷关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崄。故西京赋曰。岩崄周围。衿带。易守。所谓秦得百二并吞诸侯也。是

以王元说隗嚣曰。请以一九泥东封函谷关。关王不成。其弊足霸矣。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道

来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王师曾据此垒。西征记曰。沿路逶迤入函道六里旧城。城周百馀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阌以守峡。宋武王

入长安擅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城结垒。为大小七营。滨带河崄。姚氏亦保据山原阜之上。尚传故迹矣。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

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胾延之之所谓风塠者也。南则河滨。姚氏之营与晋对岸。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迳皇天原。西周固记

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里馀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上有汉武帝思子台。又北迳阌乡城西。郡国志曰。弘农胡氏有

阌乡水。世谓之阌乡水也。魏尚书仆射阌乡侯。河东卫伯儒之故邑。其水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阌乡侯。河东与全鸠涧水合。水出南山。北迳皇

天原。东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矣。西征赋曰。咸征名于桃园者也。晋太康地记曰。桃林在阌乡南谷

中。其水入北河注于河。又东过河北县南。县与湖县分河。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流于河。河水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

故城西。故魏国也。晋献公减魏以封毕。万卜偃曰。魏大名也。万后其昌乎。后乃县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也。今城南西二面并去大河可二十馀

里。北去首山一十许里。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魏风著十亩之诗也城内有龙泉南流出城。又南断而不流。永乐溪水又南入于河。余按中经即

渠猪之水也。大史公封禅书称华山。以西名山七薄山。有其一为。薄山即襄山也。徐广曰。蒲坂县有襄山。山海经曰。蒲山之首曰甘桑之山。其水出

为而西流注于河。东则渠猪之山。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如准封禅书。二水无西南流河之理。今诊蓼水川流。所趣与共水相扶。永乐溪水

导源注于河。又与渠猪势合蒲山。统目总称亦与襄山不外。故杨雄河东赋曰。河灵获踢掌华蹈襄注云。襄山在潼关北十馀里。以是推之。知襄山

在蒲坂蓼水。即渠猪之水也。河水自河北城南东迳芮城。二城之中有叚干木之冢。干木晋之贤人也。魏文侯过其门轼其庐。所谓德尊万古。芳越

来今矣。汲㒸竹书记年曰。晋武公元年。尚一运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匪直大荔故芮也。此亦有为。纪年支云。晋武公七年。芮伯万之母。芮妻逐万。万出奔魏。八年周师号

师图。魏取芮伯万而东之。九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郏斯城。亦或伯万之故尽也。河水又会槃涧。水出湖县夸父山。北迳汉武帝思子宫。归乘望子台

东。又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湖县故城北。昔苑叔入闾遇穰侯于此矣。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广负三百仞。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及岳滨。放

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缥耳。盗之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湖水。又北迳湖县东。而北流入于河。

魏土地记曰。弘农湖县有轩辕黄帝登仙处。黄帝采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有龙垂胡于鼎。黄帝登龙。从龙者七十人。遂寿于天。故名其地为

鼎湖。荆山在冯翊。首山在蒲坂。与湖县相连。晋书地道记。太康记并言湖县也。汉武帝改作湖。俗云黄帝自此乘龙上天也。地理志曰。京兆湖县有

周天子祠二所。故曰湖。不言黄帝升龙也。山海经曰。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授楠多竹箭。其阳多玉。真阴多铁。其北有林为。名曰桃林。其中

多马湖水出焉。北流注于河。故三秦记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好行则牧华山。休息林下。恶行则决河漫延。人马不得过矣。河

水又东合柏谷水。水出弘农县两石堤山。山下有石堤祠。铭云魏甘露四年。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领弘农太守。南平公之所经建也。其水

北流连其亭下。昔以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孤偃曰。不如之翟。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畏委。故潘岳西征赋曰。长征容于柏谷。娄睹貌

而献餐谓此亭也。谷水又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右合门水。门水。即洛水之枝流者也。洛水自上洛县东北于拒城之西。北分为二水枝渠东。北出

为门水也。门水又东北历。阳华之山。即华阳。山海经所谓阳华之山。门水出为者也。又东北历峡谓之鸿关。水东省城即关亭也。水西有堡谓之鸿

关岛。世亦谓之刘项裂城处非也。余素上洛有鸿胪围池。是水津渠沿注。故谓斯川为鸿胪涧。鸿关之名。乃起是矣。门水又东北历邑川。烛水注之

左。水出于阳华之阳阴。东北流迳盛墙亭西。东北流与右水合。水俱出阳华之阴。东北流迳盛墙亭。东北与左水合。即山海经所谓绪茹之水。出于

阳华之阴。东北流注于门水者也。又东北烛水注之。水有二源。左水南出于御岭。世谓之石城山。其水东北流迳石城西。东北合右水出石地山。东

北迳石城东。东北入左水。地理志曰。烛水出御岭下谷。关上图曰。衡山在幽谷山西南。是水乱流东注于绪茹之水。二水悉得通称矣。历涧东北出

谓之开方口。水侧有阜名之方伯堆。宋奋武将军鲁方平。建威将军薛安都等。与建威将军柳元景。北入军次方伯堆者也。堆上有城。即方伯所筑

也。又东北迳邑川城南。即汉封窦门之故邑川受其名。亦曰窦门城。在幽谷关南七里。又东北田梁川水注之。出衡山之白石谷。东北流

迳。故丘亭东是。嶭安都军所从城也。箕水又迳鹿蹄山西。山石之上有鹿蹄自然戚者。非人功所刊。历田渠川谓之田渠。水西北流注于烛

水。蠋水及北入门水。水之左右。即函谷山也。门水又北迳弘农县。故城东城。即故幽谷阙校尉旧治处也。终军弃绵于此燕丹孟尝亦

义动鸡鸣于其下。可谓深心有感志诚难夺矣。昔老子西人关。尹喜望气于此也。故赵至与搢茂齐书曰。李叟入秦。及关而叹。亦言嵇与叔夜书及

闽。尹望气之所异说纷纶。并未知所定矣。汉武帝元鼎四年。徙关于新安县。故以关为弘农县。弘农郡治。王莽更名右队刘桓公为郡虎相随渡河。光

武闻而善之。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有沮津之名。说者咸云。汉武微行柏谷。遇辱窦门。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玉阶。厚赏贫为。赐以河津

令。其鬻渡令窦津者是也。故潘岳西征赋。酬匹妇其已泰。胡厥夫之谬官。𡊮豹之徒。并以为然。余业河之南畔夹侧。水𣸣有泽谓之注泽。河北县有

浢水泽水。其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从门始。盖事类名同。故作者是之。竹书穆天子传曰。天子自寘轸。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

郑。考其讼历所钟。路直斯津。以是推之知非因门矣。俗或谓之偃乡涧水也。河水又在左右一水。其水三源。疏引俱导薄山南流。会成一川。其三水

之内。世谓之閖原。言虞芮所诤之田所未详矣。又南注于河。河水右会水注之。水出南山北迳曹阳亭西。陈涉遣周章入秦少符。章即斩之于此。魏

氏以为好阳晋书。地道记曰。亭在弘农县东十三里。其水西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菑水注之。水出常丞之山西北。迳曲沃城南。又屈迳其城西。西

北入河。诸注述者成言曲沃在北。此非也。魏司徒崔浩以为曲沃地名也。余按春秋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处此以备秦。时以曲沃

之官守之。故曲沃之名。遂为积古之传矣。河水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陕西七里。故因名焉。谷水自南山通河。亦谓之曹阳坑。是以潘岳西征赋曰。行

于漫渎之口。思于曹阳之墟。檀豹崔浩亦不非其地矣。余按汉书昔献帝东还逼以寇难。李催 郭汜追战于弘农涧。天子遂露次曹阳。扬奉董丞外。

与催和内引白波李乐等破催乘与。于是得进复采战。奉等大败。兵相连始。四十馀里。方得达陕以推之。似非曹阳。然以山海经曰。求之蒥曹字相

类。是或有曹阳之名也。河水东合谯。谯水导源常丞之山。俗谓之为千山。盖先后之异名也。山在陕城南八十里。其川流也二源双导。同注一壑。西

北流注于河。又东过陕县北。橐水出橐山西北流。又有二水出南山北合。迳崖峡北流与千山之水会出于山东谷。两川合主于崖水。又东北注。橐

水北流山谷。谓之漫涧矣。与安阳溪水合。水出石崅南西迳安阳城南。溪武帝封上官桀为侯国也。涩岳所谓我祖安阳也。东合浸涧水。北有运旅

亭。谓之漫口客金也。又西迳陕县故城南。又合一水。谓之渎谷水。南出近溪。北流注橐。其水又西北迳怀城西。西北入于河。河北对于城。故茅亭。矛

我邑也。公羊曰。晋败之大阳者也。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崤尸而遂是也。东则成阳涧水注之。水出北虞山南。至陕

津注河。河南即陕城也。晋周郡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号邑之上阳也。号仲之所都为南号。三号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

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王葬更。名黄眉良。载廷之云。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戁水百馀仞。临之者咸悚愓焉。西北带河水涌起方数十丈。有物居

水中。父老云。铜翁仲所投处。又云石虎。载经终此。沉浸二物并存。水所以涌所未详也。或云翁仲头䯻。常出水之涨。减恒与水齐。晋军当至䯻不复

出。今唯见水异耳。嗟嗟有声。声闻数里。按秦始皇二十一年。长狄十二。光于临洮长五丈馀。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

宫门之前。谓之金狄。皆铭其曾云。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为郡县。正法律。同度叠。大人来。见临流。身长五文。是三尺。李斯书也。故卫恒叙岩曰。

泰之享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山归。皆斯书也。汉自阿彦徙之来失前。俗谓之翁仲失。地皇二年。王莽梦铜入立恶之。念铜人铭有皇帝。初并天下。

文使尚方工隽感所梦。铜人膺文。后董卓毁其九为钱。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阳。重不可胜。至霸水西传之汉晋。春秋曰。或书金秋注。故留之

石虎。取置郭宫。符坚又徙之长安。毁二为钱。其一东至而符坚乱。百甡推置陕北河中。如是金狄灭。余以为鸿河王渎。故虑不为细授。踬涡长津磒

浪无宜。以徽物屯流斯水之所以涛波者。并史记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号山崩壅。河所数耳。献帝东迁。自少潜渡。坠坑事舟。舟搢可掬。亦是处东。

又东遇大阳县南。交涧水出吴山东南。流入河。河水又东路。涧水亦出吴山东。𨒬大阳城西。西南流注水入于河。河水又东迳大阳县故城南。竹书

纪年四。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虞师伐号。灭下阳。号公丑奔卫。献公命鍜。交吕甥邑于号都。地理志四。北号也历天子度。王葬更名。勤田应郡。

地理风俗记。城在大河之阳也。河水又东沙涧水注之。此出虞山东南连传岩历传说隐室前。俗名之为圣入窟。孔安国传传记隐于虞号之间。即

此处也。传岩东北十馀里。即巅𫐉坂也。春秋左传所谓入自巅𫐉者也。有东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澡地壑中。则毕以戒道。樟南北之路。谓之为𫐉桥

也。传说佣隐止息于此。高宗求梦得之是矣。桥之东北有虞原上道。东有卢城尧妻舜以嫔干虞者也。周武王以封大伯弟虞仲于此。是为虞公。太

康地记所谓北虞也。城东有山。世谓之五寡冢。冢上有虞公庙。春秋榖梁传曰。晋献公将伐虢。笋息回。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公

曰。此晋国之宝也。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公从之。及取虢灭虞。乃牵马操璧。璧则犹故马齿长矣。即言之奇所以谓虞虢。其犹辅车相依。唇亡则齿

寒。虢亡虞亦亡矣。其城北对长坂二十许里。谓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出相重。战备兼曰。董骐骥驾盐车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

盖其困处也。桥水东北山溪中。有水小西南流沙涧乱流迳太阳城东河北郡治也。涧水南流迳注于河。河水又东左合积石土柱二溪。并北发太

阳之山。南流入于河。是山也。亦通谓之为薄山矣。故穆天子传曰。天子自临己丑南登于薄箕𫐉之际。乃宿于虞是也。又东过砥柱间。砥柱。山名也。

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道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矣。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

山在虢城东北太阳城来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沉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右治子。于是后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

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鸦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宣在蜀

及长沙。按春秋此二土。并业公之所不至。古治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刘靣叙宴子春秋。称古治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

时也。从而杀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洗矣。又考史迁记云。景公十二年公见晋平公。十八年后见书昭公。旌轩所指。路直斯津。从鼋砥柱。事或在兹。

又云观者以为河伯。贤于江浣之证。河伯本非江神。又可知也。河之右则崤水注之。出河南盘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谓之伪桥也。历涧水东北

流。与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风雨矣。言山迳委𣑃。峯阜交阴。故可以避风雨也。秦将袭郑。蹇叔致谦

而公辞焉。蹇叔哭子曰。吾见其出。不见其人。晋人御师。必于崤矣。余收通骨焉。孟明果覆秦师于此。崤水又北左右合西水乱流注于河。河水又东

千崤之水注焉。水南导于千崤之山。其水北流缠络二道。汉建安中。曹公西讨已汉。恶南路之崄。故秉开北道。自后行旅率多从之。今山侧附路有

石铭云晋太康三年。弘农太守渠抑修复旧道。太崤以东。西崤以西。明非一崤也。西有二石。又南五十步。临溪有恬汉先生奚神碑。盖隐斯山也。其

水北流注于河。河水真岸夷山。巍峯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干霄。郑玄按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

河未详也。案郑玄所说非自西河。当无山以碍之。自砥柱已下五户已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水竦石杰出。势连里陆。盖亦为凿以通河。疑北阏流

也。其山虽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深。合有一十九滩。水流濬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汉鸿嘉四年。杨为言从河上下患砥柱隘可

镌广之。上乃令为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监运谏议大天寇兹帅工五千人。岁常

修治平河岨。晋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遗监运太中大夫赵国都匠中郎将河东药世帅众五千馀人修治河滩。事见五户祠铭。虽世代加功。水流漰

渀涛波尚也。及其商舟是次鲜不踟蹰难济。故有泉峡诸滩之言五户滩名也。有神祠通谓之五户将军。亦不知所以况。又东过平阴县北。又东至

邓。清水从西北来注之。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清营山。其水东南流出峡。屿左有城。盖古关防也。清水历其南。东流迳皋落城北。服度曰。赤

翟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盖读声近传图失宝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中生伐东山皋落氏者也。与倚亳川水合。水出北山矿谷。东南流注

于清。清水又东迳清廉城南。又东南流。又会南溪溪水出南山而东注清水又东合东涧水。水出左人岭下南流。俗谓之扶苏水。又南历鼾苗。北马

头山赤曰白水源。西南迳垣县故城北。史记魏武侯二年城安邑至垣。即是县也。其水西南流注清水。色白浊初会清流。乃有玄素之吴也。清水又

东南迳阳台城东。即垣县之壶城。东即垣县之壶丘亭。晋迁宋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河又东与教水合。出垣县北教山。南迳辅山。

高三十许里。上有泉不测其深。项山周员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经曰。孟门东南有平山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其水南

流虚钟鼓上峡。悬洪五文飞流注壑。失岸深高壁立直上。经崖秀举百有馀丈。峯次青松元岩顿石。于中历落有萃柏生焉。丹青绮分望若图绣矣。

水广一十许步。南流历鼓锺川分为二涧。一涧西北出一百六十许里。山岫回岨。终通马步。今闻喜县东北谷口犹有干河里。故沟存焉。今无复有

水。一水历治官西。世人谓之鼓钟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也。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峡。山海经曰。

鼓锺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即是山也。其水重源又发。南至西马头山。东载坡下。又伏流南十馀里。复出又谓之伏流水。南入于河。山海经曰。黻

山数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是水冬干夏流。实惟干河也。今世人犹谓之为干涧矣。河水又与畛水合。水出新安县青要山。今谓之疆山。山海经曰。

河长涧水。北流入于河。山海经曰。青要之山畛水出焉。即是水也。河水又东正过之水入焉。水出丑山。疆山东阜也。东流俗谓之疆川水。与石等瓜

川合。出西北石涧中。东南流注于疆水。疆水又东迳疆治铁官东。东北注注于河。河水又东合庸庸之水。水出河南垣县宜苏山。俗谓之长泉水。山

海经曰。水多黄贝伊落涧也。其水北流分为二水。一水北入河。一水又东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平阴县北。地理风俗记曰。河南平阴县。故晋阴

地。阴戎。之所居。又曰。在平城之南。故曰。平阴也。三老董公说高祖处。陆机所谓皤皤。董叟误我平阴者也。魏文帝故曰。河阴矣。河水又会淇水。水出

垣县王屋西山瀑溪失山。东南流迳故城东。即瀑关也。汉光武建武二年。遣司空正梁。北守瀑关天井关。系赤眉别校皆降之。献帝自陕北渡安邑

东出瀑关。即是关也。淇水西屈迳关城雨。历轵关南迳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也。又东通注于河。经书清水非也。是乃瀑水耳。河水又东过平阴县

北。湛水从北来注之。河水又东迳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特于河阳。壬申公朝于主所晋侯执卫侯而归于京师。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冬。会子温执卫侯是会也。晋侯召襄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𧨆。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狩地。服度赏远曰。河阳。温

也。班因汉书地理志。司马彪𡊮嵩郡国志。晋太康地道记。十三州志。河阳别县。非温邑也。汉高帝六年。封陈绢为侯国王。莽之河亭也。十三州志田。

治河上河孟津河也。郭缘生逑征记曰。残土今治坂城。是名异春秋焉。非今河北。见者河阳城故县也。在治坂西北。盖晋之温地。故群儒有温之论

矣。魏土地记曰。治坂城旧名。汉祖渡城崄固。南临孟津河洛阳西北四十二里。故邓乡矣。河水又迳临平亭北。帝王世记曰。光武葬临平亭南西望

平阴者也。河水又东迳洛阳县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靣题云。洛阳北界水二渚分为之也。上旧有河平侯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颁世语曰。

晋文王之世大鱼。见孟津。长数百步高五丈。颈在南岸。尾在中渚。河平侯祠。即斯祠也。河水又东迳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朝三年。封济北贞王子

刘遂为侯国。王莽之所谓治平矣。俗谓之小平也。有高祖讲武场。河北侧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从诸从隶府户并羽林虎贲领队防之河

 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矣齐之歌所矣。曰。登被西山上有夷齐之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庚陵陈导。洛阳今徐循。与处出平苏胜。

 南阳何进等立事见其碑。又有周公庙。魏氏起玄武馆于芒乘。张景阳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踈时岧峣。直李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飇也。朝廷有

 置。水室于斯之阜室内有冰井。春秋左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常以十二月采冰于河津之隘。峡石之阿。北阴之中。即邠诗二之日凿冰冲冲矣。而内

 于井室。所谓纳于凌阴者也。河南有钩陈垒。世传武王代纣。八百诸侯所会处。尚书所谓不期同时也。紫徼有钩陈之宿主斗注兵阵。故通甲攻取

 之法。以所攻神与钩陈并气下制所临之辰。则帙禽敌。是以垒资其名矣。河水于斯有盟津之目论。衡曰。武王成纣。升舟阳侯浚起。疾风逆流。武王

 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中流白鱼入于舟。坟以告天。与八百诸侯成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

 者也。又曰。富平津。晋阳秋曰。杜预造桥于当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又谓之曰。为陶河。魏尚书仆射。杜畿以帝将许试楼船覆于陶河。谓此也。首为

 治洪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投为河图而还于涧。及子朝墓位与敬土战。乃取周之宝王沈河以祈福。后二日津人得之于河

 上。将卖之则变而为石。及敬王位定。得玉者献之。复为玉也。河水又东𬇙水入焉。山海经曰。和山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典

 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印多仓玉。言神秦达司之。是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充。吕氏春秋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遇大风雨迭惑。入于

 民室。皇甫谁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盖是山之殊目矣。今于首阳东山无水以应之。当是今古世悬。或川改状矣。晋帝充修坛河洛。挥良议

 沈率舜等升于首山。而导河渚有五老游焉。相谓河图将来。晋帝以期知我者重重也。五老乃翻为流星而升于昂即于此也。又东沛水注焉。又东

 过巩县北。河水于此有五社度为五社津。建武元年。朱鲔遣持节使者赏疆讨难。将军苏茂将三万人从五社津渡攻温。冯异遣杀尉与寇恂合撃

 之大败。追至河上。生擒万馀人。投河而死者数千人。县北有山临谓之峑㟶丘。其下有穴。谓之巩穴。言潜通浦北。达于河直。穴有渚。谓之𫚙渚。成公

 子安大河赋曰。鳣鲤王鲔暮来游。周礼春荐煞非时。及佗处则无。故河自鲔穴已上。又兼鲔称。吕氏春秋称武王伐纣至鲔水。纣使胶鬲侯周即是。

 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洛水于苇县而东洛汭北。对琅邪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洛。清浊异流皦焉。殊别应场虚河赋曰。资虚

川之遐源出昆嵛之神丘。涉津洛之峻泉。播九遴于中州者也。又东过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河水自洛口又东左迳平皋县南。又东迳怀县

南。济水故道之所入。与成皋分河水。河水又迳黄马坂北。谓之黄马关。孙登之去。阳骏作书与洛中故人处也。河水又东迳旋门坂北。今咸皋西大

坂者也。井陟此坂而东趣成皋也。曹大家东征赋曰。望河洛之史流。看成皋之旋门者也。河水东迳成皋大伾山下。尔雅曰。山一成谓之伾。许惧吕

忧等并以为丘一成也。孔安国以为再成曰伾。亦或以为地名。非故尚书尚贡曰过洛汭至大伾者也。郑康成曰。地喉也。沇出伾际矣。然则大伾在

河内修武武德之界。济沇之水与荧播浑出入自此。然则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绖所谓济水从此来注之者也。今沛水自温县入河。不于此也。所

入者奉沟水耳。即济沇之故渎矣。成皋县之故伾。上营带伾皋。绝岸岐周。高四十许丈城张习崄崎而不平。春秋。传曰。制。岩邑也。号升死为。即东号

也。鲁里公二年七月。晋成公与诸侯会于咸。遂城虎牢以逼郑。宋平也。盖修故耳。穆天子传曰。天子射为获兽于郑国。命虞人掠林。有虎在于葭中

天子将至七革之士。高专我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押。畜之东虞。是曰虎牢矣。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为关。汉乃县之。城西北隅有小

城周三里。北靣列观临河苕苕孤上。景明中宫之寿春路直兹邑。昇眺清遂。势尽川陆。窃途游至。有伤深情。河水南对玉门。昔汉祖与胜公潜出济

于是处也。门东对临河侧岸有土穴。魏政同州刺史毛德祖于虎宁。战迳二百日不克。城唯一井。井澡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容防捍。潜作地道取井。

余顷因公至健。故往寻之。具穴处犹存。河水又东合汜水。水南出浮戏山。世谓之曰方山也。北流车关水出午笃渚之山也。泉发于层阜之上。一源

两枝。分流㵼注。世谓之石泉水也。东流为索水。西注为车阙。西北流杨兰水注之。水出非山。西北流注为车阙水。又西北簿水入焉。水自东浦西流

与车购水合。而乱流注于汜。汜水又北右合石城水。水出石城山。其山复涧重岭。欹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㵼。下有滥泉。东流泄注。边有数十石

畦。畦有数野蔬。岩侧石窟数口。隐迹存焉。而不知谁所绖始也。又东北流注入于汜水。汜水下北合郑水。水西出娄山。至未则暖。故世谓之温泉。东

北流迳田𨞽谷。谓之田𨞽溪水。东流注于汜水。汜水又北迳虎牢城。东汉破司为欣曹咎于是水之上。汜水又北流注于河。经难赋所谓步汜口之芳草。

吊周襄之鄙馆者也。余按儒之论周里所居在颕川襄城县。是乃城名。非为水目。原未数谬之由。俱以汜郑为名故也。是为爽矣。又案郭缘生述

征记。刘澄之永初记。并言高祖即帝位于是水阳。今不后知旧坛所在。卢谌崔云亦言是矣。帝按高皇帝受天命于定陶池水。又不在此也。于是水

坛。故无仿髵矣。河水又东迳坂城北。有津谓之榖城渚口。河水又东迳五龙鴩北。延长河鴩有五龙河。应劭云昆嵛山庙在河东荣阳县。疑即此祠

所未详。又东过荥阳县。蒗荡渠出马。大禹塞荣泽。关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渠也。汉平帝之世。河汴玦坏。来及捣修。汴渠东侵。日月

弥广。门蛟处皆在水中。汉明帝永平中二年。议治汴纂。主乃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景陈利害。应对敏捷。帝甚善之。乃赐山海经曰河渠书禹贡

国。及以钱帛。后作堤。鳌卒数十万。诏景与将作谒者主炅共防筑堤修场。起自蒙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馀里。景乃商度地势。鉴山开涧。防遏卫要。

踈决壅积。十里一门。水延相回注。无复溃漏之患。明年渠成帝亲巡行。诏滨河鄜国置河堤负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显名。函吴诸从事者皆增秩

一等。顺帝阳嘉中。又自行口以东缘河读石为堰。通淮舌口。成曰金堤。灵帝建宁中。又增修石门以遏淮口。水盛则通注。津亲则辄流。河水又东北

迳卷之扈亭北。春秋左传曰。文公七年。晋赵庙与诸侯盟于危。竹书纪年。晋出公二十二年河绝于扈。即于是也。河水又东迳八激堤北。汉安帝永

初七年。今谒者大山子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悍卫波。谓之八激堤。河水又东迳卷县北。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之指可掬。楚庄祀

河告成而还即是处也。河水又东北迳亦岸固北而东北注之。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之。河水自武德县。汉献帝延廪元年。封曹献为国。即魏

明帝也。东至酸枣县西。濮水东出焉。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渎金堤。大发卒塞之。故班围云文堙枣野。武作瓠歌。谓断此口也。今无

水。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石勒之袭刘群。遣出于此。以河水津。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昌津。昔澹台子羽斋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渡起。两蚑扶

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城劫。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役而辄跃出。乃鼓璧而丢。示无性意。赵建武中。造浮挢于津上。采石为中

济。石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功百万。经年不就。石虎亲阅。作公沈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渡荡上岸。遂斩匠而还。河水又迳东燕县故城北。则有济水

自北来注之。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济津。故南津也。春秋僖公二千一年。晋将伐曹。曹在县东。假遘乎卫。卫人不𬣙。还自南河。即此济也。河

水于是亦有棘津之名。晋伐陆泽。亦于北渡。东元嘉中。边辅国将军箫号率宁朔将军王亥谟北入。宣城特军垣设之。以水军守石济。即此处也。河水

又东淇水入焉。又东迳遮害亭南。汉书济洫志曰。在淇水口东十八里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高。至遮害亭西五丈。又有宿晋口。旧河水

北入也。河水又右迳滑台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湄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集此城。因以名为。城即故郑廪延邑也。下有延津。春秋传曰。孔悝为蒯

牍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行于延津是也。廪延南故城。即卫之平阳亭也。今时人谓此津为延寿津。宋元嘉中。右军到彦之留建成将军来修之守此

城。魏军南伐。修之执节不下。其母悲忧。一旦乳汁惊出。母乃号琇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时。今忍如此。吾儿必没矣。修之绝援。果以其日䧟没。城

故东郡治。续汉书曰。延喜九年。济阴东郡济北平源河水清。里秸上䟽曰。春秋注记。来有河清。而今有之。易干凿度曰。天之将降嘉应。河水先清。京

房易传曰。河水读。天下平。天垂异。地吐妖。民厉疾。三者并作而有河湆。春秋麟不当见而里。孔子书以为异。河者。诸侯之象。渎者。阳明之微。岂独诸

侯有窥京师也。明年。宫车宴驾。微解溃侯为汉嗣。是为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也。又东北过黎阳县南。黎侵图也。诗式微黎侯需子卫是也。

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迁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也。王莽之魏丞也。今黎山之东此有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

城西。城凭山为基。理咀为河。故刘桢黎阳山赋曰。南荫黄河。左复舍城。青坛承把。高碑颂灵。音慕容玄明自邺率户南徒湄台。既无舟饖。特保黎阳。昏

而流澌冰合。于久中济讫。旦而冰泮。无民谓是处为天桥津东岸有故城。崄带长河。戴延之谓之违明垒。周二十里。言远明石勒十八骑中城。因名为。

郭缘生曰。城𡊮绍时筑。皆非也。余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户牔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积道与郑鹿。郑鹿即是

城也。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鹿鸣台。又谓之鹿鸣城。王玄谟自谓台走鹿鸣者也。济取名为。故亦曰鹿鸣津。又曰白马济。津之束南有白为城。卫文公

东徒。渡河都之。故济取名为。表绍遣颜良攻不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此处是也。白马有韦乡韦城。故津亦有韦津之称。史

记所谓下修武琥渡韦津者也。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故苏代北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梁忠咸王十二年。楚师出

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故渎东迳鹿鸟城南。又东北迳白为县之凉城北。耆旧传云。耆旧东郡白为县之神马亭

实中层峙。南北二百步。东西五十许步。状丘斩城也。自外耕耘垦所削落乎尽。正南有陟𨂷阶上文轨。是由西南侧城有神马寺。树木修整。西去白马

津河二十许里。不南距白马县故城可五十里。疑即开山图之所谓白马山也。山上帝有白马群行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注云。山在郑故此郑

也所未详。刘澄之云。有白马塞。孟违登之长叹。可谓于川土疏妄矣。亭上旧曰置源城县治此。白马渎又东南迳濮阳县蕺入濮水。所在决会。更相

通注。以成往复也。河水自津东北迳凉城县。河北有般祠。孟氏记云。祠河中积石为基。河水涨盛。恒与水齐。戴氏西征记曰。今见祠在东岸临河。累

石为壁。其屋宇容身而已。铢似无灵。不如孟氏所记。将恐言之过也。河水又东北迳伍子胥庙南。祠在北岸顿丘郡界。临侧长河。庙前有碑。魏青龙

三年主。河水又东北为长寿津。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马。汉书沟洫忠曰。河之为中国害尤甚。故导河自积石鸬龙门二渠

以引河。一则漯川。今则所流也。一则北渍。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也。故渎东北迳戚城西。春秋哀公二年。晋赵鞅帅师纳卫太子蒯瞆

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为。今须立卫函县西戚亭是也。为卫之河上邑。汉高帝十二年。封将军李必为侯国奚。故渎又迳繁阳县故城东。

史记。赵特廉顾伐魏取繁阳者也。北迳阴安县故城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魏不疑为侯国。故渎又东北迳昌乐县故城东。地理志。东郡之属县也。

汉宣帝封王稚君为侯国。故渎又东北迳平邑郭西。竹书纪年。晋列公四年。赵城平邑。五年。田公子居思伐赵䣓围平邑。十年。齐田汾及邯郸韩举

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遂获韩举。取平邑新城。又东北迳元城县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史记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故县氏焉。郭东有五鹿

墟。墟之在左右多陷城。公羊曰。袭邑也。说曰。袭䧟矣。郡国志曰。五鹿。故涉鹿。有沙亭。周穆王䘮盛姬东征。舍于五鹿。其女升姓届此思哭。是日女坐

之丘为沙鹿之异名也。春秋左传。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晋史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鹿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其齐田乎。后

王翁孺自齐徙元城。正直其地。日月当之。王氏为舜后土也。汉火也。王禁生政君。其母怀见月入怀。年十八。诏入太子宫。生成帝为元后。汉祚通汗

四世称制。故曰火土相乘而为雄也。及崩。大夫杨雄作谏曰。太阴之精。沙鹿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者也。献帝建安中。𡊮绍与曹操相御于官渡。

绍逼大司农郑玄载病随军届此。而平郡守已下受业者哀经赴者千馀人。玄注五经识纬侯历天文经通于世。故范晔赞曰。孔书遂明。汉章中辄

矣。县北有沙工场者。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溃堰障水也。至于大陆北播于九河。风俗遇曰。河播也。播为九河。自此始也。为贲。沇州九河既道矣。谓徒骇

太史马烦覆釡胡苏简洁勾般鬲津也。同为逆河。郑玄曰。下尾合曰逆河。言相承受矣。盖所润下之势以通河海。及齐桓霸世塞广田居同为一河。

故自堰以北馆。陶陶贝丘鬲般广川信都东光河涧。乐成以东。城地并存。川渎多亡。汉世河洪金堤。南北离其害。议者常欲求九河故迹而穿之。未

知其所是。以班固云。自兹距汉北。三八枝者也。河之故渎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河水故渎东北。迳发于县北。城西又屈迳其北。王莽之所谓

戢盾矣。汉武帝以大将军卫青。破右贤王功封其子登为侯国。大河故渎。又东迳贝丘县故城南。应劭曰。左氏齐襄公。曰于贝丘是也。余按京相璠

杜预并言在博昌。即司马彪郡国志。所谓贝中聚者也。应注于此事近迹矣。大河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南。地理志之所谓庙也。王莽改曰。庙治

者也。汉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废。为王薨于此。乃葬其地。尊陵曰。甘陵县。亦取名焉。是周之甘泉市地也。陵在渎北。丘坟高巨。虽中经发坏。犹若

层陵矣。世谓之唐侯冢。城曰邑城。皆非也。昔南阳文叔良。以建安中为甘陵丞。夜宿水侧。赵人兰襄梦求改葬。叔良明循水求棺。果于水侧得棺半

许落水。叔良顾亲旧曰。若闻人传此。吾必以为不然。遂为移殡。醊而去之。大河故渎。又东迳艾亭城南。又东北迳平晋城南。金城中有浮图五层。上

有金露神题云。赵建武八年。比释道龙和上竺浮图。澄树德劝化与立神庙。浮图以坏。露梓尚存。炜炜有光明。大河故渎。又东北迳虚县故城南。王

莽之。播亭也。河渎于县别出为鸣犊河。河水故渎。又东迳鄃县故城东。吕后四年。以又婴功封子佗龙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善陆。大河故渎。又东

迳平原县故城西。而北绝屯氏三渎。北迳绎幕县故城。东北西流迳平原高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国也。应劭

曰。鬲偃姓。名繇。后光武建武十三年。封建议将军朱祐为侯国。大河故渎。又北迳修县故城东。又北迳安陵县西。本修之安陵乡也。地理志风俗记

曰。修县东四十里有安陵县故县也。又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一水分。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迳馆陶县东。东北出。汉书沟洫志

曰。自塞宣防河。复北决于馆陶县。分为屯氏河。广深与大河河等。成帝之世。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上使河堤谒者王延世塞之。二十日堤成。诏以

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以延世为光禄大夫。是水亦断。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渎。又东北迳信城县张甲出焉。地理志

曰。张甲河及渎首受屯氏别河于信城县者也。张甲河及渎北绝。清河于广宗县分为二渎。左渎迳广宗县故城。西又北迳建始县故城东。田融云。

赵武帝二十二年。立建兴始。广宗置建始与德五县隶焉。左渎又北迳经城东缭城西。又经南宫县西北。注绛渎右。渎又东北迳广宗县故城南。又

东北迳界城亭北。又东北迳长乐郡武疆县故城东。长乐。故信都也。晋太康五年改从今名。又东北迳广川县与水故道合。又东北迳广川县故西。

又东迳棘津亭南。徐广曰。棘津在广川。司马彪曰。县北有棘津城。吕尚卖食之困。疑在此也。刘澄之云。谯郡酂县东北。有棘津亭。故邑也。吕尚所困

处也。余按春秋左传。伐巢克棘入州来无津字。杜预春秋释地又言。棘亭在酂州县东北。亦不云有津字矣。而竟不知澄之于何。而得是说。然天下

以棘为名者多。未可咸谓之棘津也。又春秋昭公十四年。晋侯使荀吴帅师涉自棘津用牲于洛。遂灭陆浑。杜预释地阙而不书。服䖍曰。棘津。犹孟

津也。徐广晋纪。又言石勒自葛陵寇河北。袭汲人向水于方头济自棘。棘津在东郡河内之间。田融以为即石济南津也。虽千古芒昧理。世玄远遗。

又逸句容。或可寻。沿途隐显。方士可验。司马迁云。吕望东海上人也。老而无遇。以钓于周。文王有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七十则屠牛朝歌。行年

九十身为帝师。皇甫士安云。欲隐东海之滨。闻文王善养老。故入钓于周。今汲水城。亦言有吕望隐居处起自东海。迄于酆雍。缘其迳趣。赵魏为密

历之谯。朱事为䟽矣。张甲故渎。又东北至修县东会清河。十三州志曰。张甲河。东北至修县。入清漳者也。屯氏别河东枝津出焉东迳至信城。城南

又东迳青阳县故城南清河郡北。魏自清阳徙置也。又东北迳陵乡南。又东北迳东武城县故城南。又东北迳东阳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更之

曰。晋陵矣。俗人谓之高黎郭非也。应劭曰。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故县也。又东散绝无复津迳。屯氏别渎。又东北迳清河郡南。又东北迳清河

县故城西。汉高六年。封王吸为侯国。地理风俗志曰。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者。世谓之鹊城也。又东北经绎幕县南。分为二渎。屯氏别河

北渎。东迳绎幕县故城南东邑。大河故渎。又东北迳平原县枝津。北出至安陵县遂绝。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北迳重平县故城南。应劭曰。重合县西

南八十里。有重平乡故县也。又东北迳重合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定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齐孝王子刘成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饶安县

东南三十里。有定乡城故县也。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入阳信县。今无水。又东为咸河东北流迳阳信县故城之北。地理志。勃海之属县也。东注于海。

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东绝大河。故渎又迳平原县故城北。东北枝津。又出东北。至安德县界。东会商河。屯氏别河。南渎又东北于平原界。又有枝

渠右出至安德县遂绝。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谓之䔍马河。即地理志。所谓平原县有䔍马河。东北入行五百六十

里者也。东北迳安德县故城西。又东北迳临齐城南始。东齐未宾。大魏筑城以临之。故城得其名也。又屈迳其城东。故渎广四十步。又东北迳重丘

县故城西。春秋襄公二十五年秋。同盟重丘。伐齐故也。应劭曰。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丘乡故县也。又东北迳西平昌县故城北。北海有平昌县。故

加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封王长君为侯国。故渠川派东入般县为般河。盖亦九河之一道也。汉书称公孙瓒。破黄巾于般河。即此渎也。又东为白鹿

渊水。南北三百步。东西千馀步。深三丈馀。其水冬清而夏浊。渟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乃通注般渎。又迳般县故城北。王莽东之曰分明

也。东迳乐陵县故城北。地理志曰。故都尉治伏琛。晏谟言。平原邑。今分为郡。又东北迳信阳县故城南。东北入海。屯氏河故渎自别河东。迳甘陵之

信乡县故城南。地理志曰。安帝更名安平。应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故县也。屯氏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北迳灵县北。又东北迳鄃县与

鸣犊河故渎合。上承大河。故渎于灵县南。地理志曰。河水自灵县别出。为鸣犊河者也。东北迳灵县东。东入鄃县而北合屯氏渎。屯氏渎兼鸣犊之

称也。又东迳鄃县城北。东北合大河。故渎谓之口。十三州志曰。鸣犊河东北至修入屯氏。考渎则不至也。又东北有过卫国县南。又东北过濮阳县

北。瓠子河出焉。河水东迳铁丘南。春秋左氏传。哀公二年。郑不达帅师邮无恤御简子。卫太子为右登铁丘。望见郑师。卫太子自投车下。即此处也。京相璠曰。铁丘

名也。杜预曰。在戚南河之北岸。有目城。城戚邑也。东城有子路冢。河之有竿城。郡国志曰。卫县有竿城者也。河南有龙渊宫。武帝元先中。河决濮阳汜郡十六。发卒十万

人。故决河。起龙渊。宫盖武帝起宫。于决河之傍。龙渊之侧。故曰。龙渊宫也。河水东北流而迳濮阳县北。为濮阳津。故城在南与卫县。分水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

房𫭟粤在。汉世河决金堤。涿郡王遵自益州刺史迁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决坏。遵躬率民吏。投沈白马祈水神河伯。亲执圭璧。请身填堤。卢居其上。民吏皆

走遵立不动。而水决齐足而止。公私壮其勇节。河水又东北迳卫国县南。东为郭口津。河水又东迳城县北。故城在河南一十八里。王莽之鄄良也。沇州旧治。魏

武创业始自于此河上之邑。最为峻固。晋八王故事曰。东海王越治酆城。城无故自坏七十馀丈。越恶之。移治濮阳城南。有魏使持节征西将军太尉方城侯酆艾

庙庙南有艾碑。秦建元十二年。广武将单沆州刺史关内侯安定彭超立。河之南岸。有新城。宋宁朔将军王玄谟。前锋入河所筑也。北岸有新台鸿墓。曾

广高数又。衡宣公所筑新台夫。诗羌所赋也。为庐闽泽台。东有小城。崎岖愿侧。台枕河。俗谓之底关城。疑故关泮都尉治也。所未详见。河水又东北

迳范县之秦亭西。春秋经。书䑓台于秦者也。河水又东北迳委粟津。天河之北。即东武阳县也。左会浮水故渎。故渎上承大河于顿丘县。而北出东

迳繁阳故城南。故应劭曰。县右繁水之阳。张晏曰。县有繁渊。春秋襄公二十年。经书公与普侯齐侯盟于浕渊。杜预曰。在顿丘县南。今名繁污澶渊。

即繁渊也。亦谓之浮水为。普魏复大梁。赵以中牟易槐。欲志曰。赵南至浮水繁阳即是渎也。故渎东绝大河。故渎东迳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

人。即此处矣。京相璠曰。今卫国县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地。今属顿丘县。浮水故渎。天东南迳国邑。城北致卫公国也。汉光武以封周后也。又东迳卫

国县故城。南古斟观。应劭曰。夏有观扈。即此城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年。齐田寿染师伐赵围观。观莽。浮水故渎。又东迳河牧城。而东北出。郡国

志曰。衡国姚姓。有河败城。又东北入东武阳县。东入河。又有漯水出马。戴延之。谓之武阳也。地理志曰。漯水出东郡武阳县。今深水上承河水于武

阳县东南。西北迳或阳新城东。曹操为东郡。所治也。引水自东门石窦。北注于堂池。池南故基南存。中城内又主一石善大。城西门名水先门。门内

曲中冰。井犹存。门外有故台。号武阳台匝台隅。亦有维遗迹。河水又东迳武杨县东。范县西而东北流也又东北过东阿县北。河水于范县东北。流

为仓亭津。连征记曰。仓亭津。在范县界。去东阿六十里。魏立地记曰。津在阳县东北七十里。津河。济名也。河水右历柯泽。春秋左传。襄公中四年。卫

孙文子败公徒于柯泽上者也。迳东阿县故城西。而东北出流注。河水校潭东出。谓之邓里渠也。又东北过茌平县西。河自邓里渠东北迳昌乡亭

北。迳碻磝城西。述征记曰。骂磝。潭名也。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泮也。其城临水。西南崩于河。宋元嘉二十七年。以王立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河

平碻征守之。都督剧义泰以沙城茶守。召玄谟令毁城而还。后登城之。魄立济州治此也。河水冲其西南缁。又崩于河。即故茌平县也。应劭曰。茌。山

名也。县在山之平陆。故曰茌平也。五等之功崇矣。经曰。火河在其西乡里。染历其东。即斯邑也。卖石剿之隶帅欢也。耕于茌平。闻鼓角铎之声于

是县也。而与柳城分河。河水又与邓里渠水。上承大河于东阿县西东。迳东阿县故城北。故卫邑也。应仲瑗曰。有西故桥。东魏封曹维为俱国。大城

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县出佳缯缣。故史记云。秦昭王服火之

剑阿缟之衣也。又东北迳县邑。与将渠合。又北迳茌平县东。临邑县故城西。北流于放河。河水又东北流四渎津。津西侧岸临河。有四渎祠。东对四

渎口。河水东分济。亦曰沛水受河也。然荣口水右断门不通。始自是出。东北流迳九里。与清水令放泮渎也。自河入济。自沛入淮。自淮达江水。经周

通。故有四渎之名也。晋赵杀鸣犊。仲尼临河而叹。自是而连曰。五之不济命也。夫琴操以为孔子临秋水而斁炎。四。秋水衍兮风杨波。船楫颠倒更

相加。余按临济故狄也。是济所选也。得其通林也。河水又迳杨墟县也。故城东俗谓是城曰阳城矣。河水又迳茌平城东。统内有故台世谓之寺平

城非也。盖茌时音相近年。疑县徙也。又东北过高唐县界。河水于县湟水注之。地里志曰。深水出东郡东武阳县。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

西北迳武阳新城东。曹操为东郡所治也。引水自东门石窦北注于堂池。池南故基尚存。中城内又有一石甚大。城西门名冰井。门内曲中冰井犹

存。门外有故台。号武阳台匝台。亦有隅雉遗迹。东自城东北。迳东武阳县设城南。应劭曰。县在武水之阳。王莽之武昌也。然则漂水。亦或武水也。感

洪为东郡太守治此。曹操为张趍于雍丘。洪以情义请表绍辄之不许。洪与超绝。绍圆洪城中无食。洪呼吏士曰。洪于大义不得不死。诸君无事空

变此福。众泣曰。何忍舍明府也。男女八千馀人相枕而死。洪不屈。绍杀港邑中陈客为丞。谓曰。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绪又杀之。士为

嗟叹。今城四周绍围郭尚存。水匝陞堑于城东北。合为一渎。东北出郭迳阳平县之冈城西。郡国志曰。阳平县有冈成亭。迳阳平县故城东。汉昭帝

元年元年。封丞相蔡义为侯国。漯水又北绝笔道城之西北。有苇亭。春秋桓公十年。公使伋使诸齐。今盗侍于苇伋寿继殒于此亭。京相璠曰。今平

阳阳平县北。一十里。有故苇亭。道厄限蹊。妻自卫适齐之道也。望新台于河上。感二子于宿駖。诗人乘舟。诚可悲矣。今县东有二子庙。犹谓之为孝

祠矣。漯水又东北迳乐平县故城。乘县故清也。汉高帝八年。封宫中同于清宣帝封许广少第翁孙。为乐平。并为俣国。王莽之清治矣。汉孝帝建始

中。更从今名也。湿水又北迳聊城县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匈外泛舟而行矣。东门侧有层台秀出。鲁仲连所谓还

高唐之兵。郡聊城之众者也。漯水又东北迳清河县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甘陵故清河。清河在南一十七里。今于甘陵县故城。东南无城。以拟之

直东二十里。有艾亭城。东南四十里。有此城。疑即清河城也。复蛮居之。故世称蛮城也。漯水又东北迳文乡城东南。又东北

博平县。故城内有层台秀上。王莽改之日。加陆也。又与黄沟同注川泽黄沟永聊城郭水。水泛副津注。水耗则辍流。自城东北出迳清河城南。又

东北迳摄城北。春秋所谓聊摄以东也。俗称郭城非也。城东西三里。南北二里。东西隅有金城。城年下垆郭南存。左右多坟垄。京相璠曰。聊城县东

北三十里。有故摄城。今此城西去聊城二十五六里许。即摄城者也。又东迳文乡城。又东南迳王城北。槐太常七年。安平王镇平原所筑。世谓之王

城。太和二十三年罢镇。立平原郡治。此城也。黄沟。又东北迳左。与漯水隐覆势镇河陵。东出于高唐县大河。右迤东注漯水矣。桑钦地理志曰。漯水

出高唐。余按竹书穆天子。传称丁卯。天子自五鹿东征。钧于漯水以祭。叔人是日祭丘。己巳天子东征食焉于深水之上。寻其沿历迳趣。不得近出

高唐也。桑氏所言。盖津流出次于所门也。俗以是水土承于河。亦谓之源河矣。漯水又东北迳援县故城西。王莽之东顺亭也。杜预释地曰。济南祝

阿县西北。有后城漯水又迳高唐县故城东。晋齐威土。使盻子守高唐。赵人不取渔于河。即鲁仲连子谓田已。曰今楚军南阳赵代高唐者也。春秋

左传哀公十年。赵鞅率师伐齐取黎。及辕毁高唐之郭。杜预曰。辕。即也。祝阿县西北。有高唐城。漯水。又东北迳漯阴县故城北。县故黎邑也。汉武

帝元光三年。讨匈奴降。王莽更名翼城。历北漯阴城南。伏琛谓之漯阳城南。有魏洸州刺史刘岱碑。地理风俗记曰。平原漯阴县。今巨漯亭是也。漯

水。又东北迳著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崔氏城北。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崔氏者也。杜预释地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漯水东

南。迳东朝阳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都尉寄为侯国。地埋风俗说曰南阳有朝阳县。故加东。地埋志曰。王莽之修治也。漯水。又东迳汉征君伏

生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经为秦博士秦坑儒士。伏生隐焉。汉兴教于齐鲁之间。文帝撰五维尚书。大传安车征之。年老不行。及使掌故欧阳生等。受

尚书于征君。号曰伏生者也漯水又东迳邹平县故城北。右都侯国。舜后此姓也。又东北迳界东邹城北地理志曰。千永郡。有东邹县。漯水又东北

迳建信县故城北。汉高祖七年封篓敬为侯国。应㔚曰。临渧县西北五十里。有建。城都治。故城者也。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二十八

重录总校官侍郎臣高 拱

学士臣胡正蒙

分校官侍读臣王希烈

书写儒士臣程大宪

圈点监生臣敖 河

臣孙世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