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七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八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九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八  八賄

水經二

河水又南樹頽水注之。水出東山。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縣西南山下。北俗謂之大浴眞山水。亦取名焉。東北流遙中陵縣故城東。北俗

謂之北右突城王莽之述害也。十三州志曰。善無縣南七十五里。有中陵縣。世祖建武二十五年置。其水又西北右合一水。水出東山。北俗謂之貸

數山。水又受名焉。其山自西北流注於中陵水。又西北流逕善無縣故城西王莽之陰館也。十三州志曰。舊定襄郡治。地理志雁門郡治。其水又西

北流。又會一水。水出東山下。北俗謂之吐文水。山又取名焉。北流逕鋤亭南。西流士壁亭南。西出峽左入中陵水。水又北分為二水。一水東北流。謂

之流水。又東逕沃陽縣坎城南。北俗謂之可不𡋋城。王莽之敬陽也。又東北沃陽城東。又東合可不𡋋水。水東南六十里山下西北流注沃水。又會

東逕叅合縣南。魏因參合俓以即名也。北俗謂之倉鷓逕。道出其中。亦謂之叅合口逕。在縣之西北。即燕書所謂太子寳自河還師。叅合三軍奔漳。

即是處也。魏立縣以縣涼城郡也。西去沃陽縣故城二十里。縣北十里有都尉城。地理志曰。沃陽縣西部都尉治者也。北俗謂之阿養城。其水又東

合一水。水出縣東南六十里山下。北俗謂之災豆渾水。西北流注於沃水。又東北流注鹽池。地理志曰。鹽澤在東北者也。今鹽池西南去沃縣故城

六十五里。池水澂渟。淵而不流。東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池北七里即涼城郡治。池西有舊城。俗謂之涼城也。都取名焉。地理志曰。澤省丞長。此城

即長丞所治也。城西三里有小阜。阜下有泉。東南流注池。北俗謂之大谷此佳水亦受日焉。中陵川水自枝潭西北流。右合一水於達嶺。北出沃陽

縣東北山下。北俗名之鳥伏。真山水曰。誥升東河西南流逕沃陽縣。左合中陵川亂流。西南與一水合。北俗謂之樹頽水。水出東山下西南流。又合

誥升𡊮水亂流。西南注分為二水。左水枝分南出北俗謂之太河羅。右水西逕故城南。北俗名之昆新城。其水自城西南流注於河。河水又南太羅

水注之。水源上承樹頽河。南流西轉逕武縣故城南。十三州志曰。武縣在善無西百五十里。北俗謂之太羅城。水亦藉稱焉。其水西南流。右水注之。

水導故城西北五十里。南流逕城西北。名之曰故槃迴城。又南流注太羅河。太羅河又西南流注於河。河水又左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縣

 東南流東觀。記曰。郭伋細侯為并州牧。前在州。素有恩德。老小相攜道路行部。到西河美稷數百小兒各騎竹馬迎拜伋門。兒曹何自逺來。曰聞使

 君到喜故迎。伋謝而發去。諸兒復送郭外。問使君何日還。伋計日告之。伋還先期一日。念小兒即止野亭。須期至乃徃。其水又東南流羌人因水以

 氏之。漢沖帝時羌湳狐奴歸化。蓋其渠帥也。其水。俗亦謂之為遄波水。東南流入長城東。鹹水出長城西。鹹谷東入湳水。又東南渾波水出西北窮

 谷。東南流注於湳水。湳水又東逕西河富昌縣故城南。王莽之富成也。湳水又東流入於湳水。左合一水出善無縣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

 於呂梁之山。而為呂梁洪。其巖層岫。行澗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仭河流激蕩。濤涌雲裏。當渀泄震天動地。曰呂梁。未闕河出。孟門之上。蓋大禹

 所闢以通河也。司馬彪曰。呂梁在離石縣西。今於縣西歷山尋河。乃無遇峘至是乃為河之巨嶮。即古梁矣。在離石北。而以東可二百有餘里也。又

 南過西河圁音銀陽縣東。西河郡。漢武帝元朔四年置。王莽改曰。歸新圁水。出上郡白上縣圁谷東。逕其縣南。地理志曰。圁水出西東入河。王莽更

 曰。黃土也。東至長城與神䘖水合。水出縣南䘖山。峽山東出至長城。入於圁。圁水又東逕鴻門縣。縣故鴻門亭。地理風俗記曰。圁陰縣西五十里有

 鴻門亭。天封菀火井廟。火從地中出。圁水又東梁水注之。水出西北梁谷東南流注圁水。又東逕圁陰縣北。漢惠帝五年立。王莽改曰。方陰矣。又東

 桑谷水注之水出西北桑溪東。北桑溪東。北流入於圁。圁水又東逕圁陰南東。流注於河。河水又東端水入焉。水西出號山。山海經曰。其山木多陲

 棕。其草多穹窮。是多冷石端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河水又南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那諸次上。山海經曰。諸次之山。諸次水出是山。多木無草。鳥

 獸莫居。是多衆蛇。其水東逕榆林塞。世又謂之榆林山。即漢書所謂榆溪舊塞者也。自溪西去悉榆柳之藪矣。緣歷沙陵屆龜茲縣西北。故謂

 廣長榆也。王恢雲。樹榆為塞。謂此矣。蘇林以為榆中。在上郡非也。按始皇本紀。西北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然榆中在金

 城東五十許里。陰山在朔方東以北推之不得在上郡。漢書音義蘇林為是失也。其水東入長城。小榆林水合焉。歷澗西北窮谷其

 源也。又東合首積水。西出首積溪。溪東注諸次水。又東入於河。山海經曰。諸次之水。東流注於河。即此水也。河水又南陽水注之。山

 海經曰。水出上中之山 上。無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楉。湯水出焉。東流注於河也。又南離石縣西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

流。山海經曰。所謂生水出盂山者也。郭景純曰。孟或作明。漢破羌。將軍叚類破羌於奢延凙。虜走洛川。洛川在南。俗因縣土謂之奢埏水。又謂之朔

水矣。東北流逕其縣故城南。王莽之奢節也。赫連龍昇七年。於是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將作大匠。梁公叱於阿梨。改築大城名曰繞萬城。蒸土加功。

雉堞雖乆。崇墉若新。並造五兵器銳精利。乃成百煉為龍雀大鐶。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逺。可

以柔通。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甚珍之又鑄銅為大皷。乃飛廉翁仲銅駝龍虎皆以黃金飾之。列於宮殿之前。則今夏州治也。奢延水又東北與溫

泉合源。西北出沙溪。而東南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東黑水入。出奢延縣黑澗東。南歷沙陵注奢延水。奢延水又東合交爾水。出龜茲支蘭谷。東南

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東北流與鏡波水合。水源山南邪山南谷。東北流注於奢延水。奢延水又東逕膚施縣帝原水西北。出龜茲縣東。南流縣因

降胡著稱。又東南注奢延水。又逕膚施縣南。秦昭王三年。置上郡治。漢高祖並三秦。復以為郡。王莽以漢馬員為增山連率歸。世祖以為上郡太

守。司馬彪曰。增山者。上郡之別名也。東入五龍山。地理志曰。縣有五龍山也。帝原水自下亦為通稱也。歷長城東。出於赤翟白翟之中。又有平水出

西北。平溪東南入奢延水。又來走馬水注之水止。西南長城。北陽周縣。故城南橋山。昔二世賜蒙恬死於此。王莽更名上陵山。上有

黃帝蒙故也。帝崩唯弓劎存焉。故世稱黃帝仙矣。其水東流。昔改類追差出橋門至走馬水。聞羌在奢延澤。即此處也。門即橋

山之長城門也。始。令太子扶蘇與蒙恬葉長城。起自臨洮生於碣石。即是城也。其水東北流入長城。又東北注奢延水。又東

與白羊水合。其水出於。西南白羊溪。巡溪東北注於奢延。奢延水又東入於河。山海經曰。生水東流注於河。河水又南陵水注

之。水出陵川北溪。南逕其川。西轉入河。河水又南得離石水口。離石北山南流逕離石縣故城西。史記雲。泰貼王伐趙取離石者也。

漢武帝元翔三年。封代共王子劉歸為侯國。後漢西河郡治也。其水又南出西轉逕濕城縣故城南。漢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劉忠為侯國。王

莽。之茲平亭也。胡俗詣訛。尚有十城之稱。其水西流注於河也。又南過中陽縣西。中南縣故城在東。東翼汾水隔越重山。不濱於河也。又南過土

軍縣西。吐京郡治故城。即土軍縣之故城也。胡漢譚言皆訛僞變矣。其城員長而不方。漢高帝十一年。以封武侯笪義為侯國。縣有龍泉出。

城東南道左山下牧馬川。上多産名駒駿。同滇池元河。其水西北流至其城東。南王軍水出道左離山。西南注之。龍泉水又北屈逕其城東西北入

於河。河水又南合契水。傍其東入窮谷其源也。天南至祿谷水口。水源東窮此溪也。河水又南得大蛇水。發源溪首西流入河。河水又右納辱水。山

海經曰。辱水出於為其山。上多桑。其下多豬。陰多鐵。陽多玉。其水東流注於河。俗謂之勇延水。東流得浣水口傍溪。西轉窮溪。便即浣水之源也。延

水又東會於根水。西南溪下。根水所發。而東北注延水。東南露跳水。西出露溪東流。又東北入延水。亂流注於河。河水又南左合轄攴水。水發源東

露西流入於河。河水又南左會石羊水。巡溪東入道濂窮谷。西流注入河又南過上郡高奴縣東。城谷水。東啓荒源。西歷長溪。西南入於河水。又南

合溪口水。出孔山南。歷溪西流注於河。孔山之上有穴。如車輪三所。東西相當。相去各二丈許。南北直通。故謂之孔山也。山在蒲城西南三十餘里。

河水又右會區水。山海經曰。次四經之首。曰陰山。西北百七十里。曰中山。其上多輚祚。其下多扭橿。多金玉。區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世謂之清水

上郡。東流入於長城。逕老人山下。又東北流至老人谷。傍水北出極溪使得水源。清水又東得龍尾水口。水出北地神泉。鄣北山龍尾溪。東北流注。

清水又東會三潮水。水出南山三潮谷。東北流入清水。清水又東逕高奴縣。合豐林水。地理志謂之洧水也。故言高奴縣有洧水。紀可醮水上有肥

可接取用之。博物志。稱灑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置。如疑膏然。極明與膏無異。膏車及水碓釭

甚佳。方人謂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縣洧水也。項羽以封董翳為翟王居之。三秦此其一也。漢高祖破以縣之。王莽之利平矣。民俗語

訛謂之高樓城也。豐林川長津㵼注北流會洧。洧水又有溪谷水注之水西出溪川東南流入洧水。又東注於河。河水又南蒲

川石樓山南逕蒲城東。即重耳所奔之處也。又南歷蒲子縣故城西。今大魏之汾州治。徐廣晉紀稱劉淵自離石南移蒲子者也。閥駟

曰蒲城在西北。漢武置其水南出。得黃盧水口東出。歷蒲子城南東北入谷極溪梗水之源也。又南合紫川水。水出東北出紫川谷。西南合江水。江

水出江谷西北入紫水。紫水又西北入蒲水。蒲水又西南入於河水。河水又南黑水。水出定陽縣西山二源。奇發同寫一壑。東南流逕其縣北。又東

南流右合定水。俗謂之白水也。水西出其縣南山定水谷。更退定陽縣故城南。應劭曰。縣在定水之陽也。定水又東注於黑水亂流東南入於河

 河水又南過河東北屈縣西。河水南逕北屈縣故城西十里。有風山。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正。當其衝飄也。而略無生革。蓋不定衆風之門

 故也。風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門山。山海經曰。孟門之山。其山多金玉。其下多黃至𣵀石。淮南子曰。龍門未關。呂梁米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

 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移天子傳曰。北登孟門北河之隆。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謂黃河之巨厄。兼孟津之名矣。此

 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逕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估哉。其中水流交衝。素氣雲浮徃來。遙觀者常

 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縣流千丈。渾洪贔怒。皷若山騰。濬波頽疊。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迄也。又有燕完

 水注之。異源合舍西流注河。河水又南得鯉魚。歷澗東入窮溪首使其源也。爾稚曰。鮪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頭而還。

 非太徃還之會。何能使有益稱乎。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東出羊求川。西逕北屈縣故城南。城則爽吾所奔色也。王莽之脄北也。汲郡古文曰。翟幸

 救鄭。次於南屈。應劯曰有南故加北。國語曰。二五言於獻公曰。蒲與二屈君之彁也。其水西流注於河。河又南為採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晉至堯敗

 秋於採桑是也。又南過皮氏縣西。赤水出西北罷谷川東謂之赤石川。東人於河。河水又南合蒲。西則兩源並發俱道一山出西河陰山縣。王莽之

 山寧也。陰山東麓南水東北與長松水合。水出西三陽山東。東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東北與北溪會同為一川。東北注河。河水又南丹

 水西南。舟陽山東北。逕冶東。俗謂之丹陽城。城之在右。猶有遺銅炙。其水東北會白水口水。出舟山東而西北注之。丹水又東東北入河。

 河水又南黑水。西出舟山東。而東北入於河。河水又南至崿谷傍火。東北竊澗水源所導也。西南流注於河。河水又南洛水。自獵山枝分

 東泒。東南注於河。晉魏文侯。築館洛陰指謂是水也。皮氏縣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龍門東南。不得延遷皮氏。方屆龍門也。又南出龍門口。

 汾水從東來注之。昔者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謂斯處也。即經所謂龍門炙。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

 八十步。巖際鎸跡。遘功尚存。岸上並有廟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滅。不可復識。一碑是太和中立。竹書紀年。晉昭公元年。河赤

 於龍門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於龍門三日。京房易訞占曰。河水赤下民服。河水又南右合暢谷水。水自溪東南流逕夏

陽縣西北。東南注於河。河水又南逕梁山原東。原自山東南出至河。晉之望也。在馮翊夏陽縣之西北。臨於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晉侯以

問伯宗。即是處也。春秋榖梁傳曰。成五年梁山崩。遏河水三日不流。君伯尋遇輦者不避。使車右鞭之。輩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逺矣。伯尊

因問之。輦者曰。君親縞業。率群臣哭之。斯流失。如其言而河流。河水又南崌谷水注之。水出縣西北梁山東南流。橫溪注之。水出三累山。其

山層宻三城。故俗以三景名山。業爾雅山三城為崑丘。斯山豈亦崑丘乎。山下水際有二石室。蓋隠者之故居矣。細水東流注於崌谷側溪。山

南有石室。西面有兩石室。北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結牖。連扄接闥。所謂石室相距也。東廂石上猶傳杵曰之跡。庭中亦有曰字處尚仿髴。前塞

北坎。豈上有徽涓石溜。豐周瓢飲。似是棲遜隠學之所。昔子夏教西河。疑即此也。而無街之。溪水又東南逕夏陽縣故城北少渠也。秦惠文正

十一年。更從今名矣。王莽之冀亭也。其水東南流於河。昔韓信之襲魏王豹也。以木鑿員北渡。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水出西北梁山。東南流

逕漢陽太守殷濟精廬南。俗謂之子夏廟。陶水又南逕高門南。蓋層年墮缺。故流東門之稱矣。又東南逵華地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下陽城

西北四里許。故司馬遷碑文雲。高門華池。在茲夏陽西城北漢陽太守殷濟精舍四里所。今高門東去畢池三里。溪氷又東南逕夏

陽縣故城南。服虔曰。夏陽。虢邑也。在太陽東三十里。城南又歷高陽宮北。又東南逕司馬子長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

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豈立碑樹桓。太史公自敘曰。遷生於龍門。是其墳墟所在矣。溪水東南流入河。昔魏文侯與吳起浮河

而下。美哉河山之固。即於此也。河水又西徐水注之。水出西北梁山。東南流逕漢武帝登仙宮東。東南流絶強梁。右逕劉仲城北。是漢祖兄劉仲之

封邑也。故徐廣史記音義曰。郃陽。國名也。高祖八年。侯劉仲。元年。其水東南逕子夏陵北東入河。河水又南逕子夏石室。東南北有二石室。臨側河

崖。即子夏廟室也。又南過汾陰縣西。河水東際汾陰睢縣故城在睢側。漢高帝六年。封周昌為侯國。魏土地記曰。河東郡北八十里有汾陰城。北去

分水三里。城西北隅曰睢丘。上有后土祠。封禪書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於汾陰睢丘是也。又有萬歲宮。漢宣帝神爵元年。章萬歲宮。東濟大河。

而神魚舞水矣。昔趙簡子沈樂激於此曰。吾好聲色。而是子致之。吾好生。六年不進一人。是過而點吾善。君子以為能譴矣。河水又逕郃陽城

東。周威烈王之十七年。魏文侯伐奉至鄭還集汾陰邵城。即此城也。故有筆邑矣。為太姒之國。詩云在邵之陽。在渭之涘。又曰。纘汝維華。長子維行。

謂此也。城北有北漢水。南去二水吝數里。其水東逕其城內東入於河。又於城內側中有漢水東南出城注於河。城南又有漢水東流東注於河。水

南猶有文母廟。前有碑。去城一十五里水即郃水也。縣取名為。故應劭曰。在郃水之陽也。河水又南漢水入為。水出汾陰縣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

平地開源。朕泉上涌。大幾如輪。深則不測。俗呼之為瀵魁。古人壅其流以為陂水。東西二百步。南北一百餘步。與郃陽濱水夾河中渚上又有一滇

水皆相潛通。故呂沈曰。爾雅異出同流為漢水。其水西南流歷朔坂西。西流注於河。河水又南逕陶城西。舜陶河濱。皇甫士安以為定陶。不在此也。

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歷山不逺。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為。孟津有陶河之稱。蓋從此始

之。南對蒲津關。汲豪竹書紀年。魏襄王七年。秦王來見於蒲坂閩。四月越王使公帥隅來獻乘舟。始圖及舟三百箭。五百萬序角象舊為。又南過蒲

坂縣西。地理志曰。縣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應劭曰。秦始皇東巡見有長城。故加坂也。孟康曰。晉文公以賂秦。秦入還蒲於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

曰蒲反也。薛瓚注漢書曰。秦世家以垣為蒲反。然則本非蒲也。皇甫謚曰。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年陽。又滇者也。今城中有舜廟。魏奉州刺史治

太平。道都罷州置河東郡。郡多流雜。謂之徙民。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工醵。采挹河流。醖成芳酬懸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

然者醑之色。清君湖漿為。別調氛氳。不與佗同。蘭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貢選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去索郎有顧思同旅語。

索郎返語為桑落也。更為籍徵之雋句。中書之英談。郡南有歷山也。謂之歷觀舜所耕處也。有舜井媯汭二水出為。南曰媯水。北曰汭水。迺逕歷山

下。上有舜廟。周處風土記曰。舊說舜葬上虞。又記雲。為耕於歷山。而始寧刻二縣界上。舜所耕田於山下。多柞樹。吳越之間名柞歷。故曰歷山。余按

周處此志為不近情。傳疑則可。證實非矣。安可假木異名。附山殊稱。強引大舜即此寧懷。更為失志記之本體。差實録之常經矣。歷山媯汭言是。則

安於彼乖炙。尚書所謂釐降二女於媯汭也。孔安國曰。居媯水之內。王肅曰。媯。汭。虞地名。皇甫謚曰。納二女於媯水之汭。為季長曰。水所出曰汭。然

則汭似水非水名。而今堯有二水異源。同歸渾流。西注入於河。河水南逕雷首山西。山臨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書所謂臺口雷首者。俗亦謂之堯山。

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堯城。闕駟曰。蒲坂堯都按地理志曰。縣有堯山有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載眇藐。非所詳耳。又南涑水注之。水

出河北縣雷首山。縣北與蒲坂分山有夷齊廟。闕駟十二州志曰。山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隱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攢茂丘阜。俗謂之奭齊墓。其

水也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傳曰。壬戌天子至於雷首。犬戎觴天子雷首之阿。及獻良馬四。天子使孔牙受之於雷水之於是也。昔趙盾由首山

食祁彌明醫桑之下即於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於河。春秋左傳謂之涑川者也。俗之為陽安澗水。又南至華陰潼關。渭水從西來注之。汲郡竹書

紀年曰。晉惠公十五年。秦穆公率師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納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紬從君巡於天

下。臣之罪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授璧於此。子推笑曰。天開公子。子犯以為功。吾不忍與同位

遂逃為。河水歷船司空與渭水會。漢書地理志曰。舊京兆郡之屬縣也。左丘明國語雲。華岳本一山當河。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於蕩腳蹋開而

為兩。今掌足之跡仍存華巖。開山圖曰。有巨靈胡者。偏得神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河。所謂巨靈贔負首冠靈山者也。常有好事之士。故升華岳而觀

厥跡焉。自下廟歷列柏南行十一里。東迴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謂之北君祠。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請焉。從北南入谷七里。又屆一

祠。謂之石養父母。石木主存焉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廽傾曲而上。可高六丈餘。山上又有微涓細水流入井中。亦不甚沾人。上

者皆所山涉。更無別路。欲出井望空視明。如在室窺窻也。出井東南行二里。峻坂斗上斗。下降此坂二里許。又復東上百丈崖。升降皆須板繩挽葛而

行矣。南上四里路致石壁。緣傍稍進逕一百餘步。自此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神名曰胡趨寺。神像有童子之容。從祠南歷丈嶺。裁廣三尺餘。兩箱懸

崖數為仞。窺不見底。祀祠有感。則雲與之平。然後敢度。猶須騎嶺抽身。漸以就進。故世謂斯嶺為搦嶺矣。度此二里。便屆山頂上方七里。靈泉二所。

一名蒲池。西流注於澗。一名太上泉。東注澗下。上官神廟近東北隅。其中塞實雜物。事難詳載。自上官東北出四百五十步有屈嶺。東南望巨靈手跡。

唯見洪崖赤壁而已。都無山下上觀之分均矣。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灌水注之水出松果之山北流逕通谷。世亦謂之通谷水。東北注

於河。述征記所謂潼谷水者也。或說因水以名地也。河水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黃巷坂。傍絶澗涉此坂以升潼關。所謂沂黃巷以濟潼關矣。歷

北出東㟓通謂之函谷關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號曰天嶮。故西京賦曰。巖嶮周圍。衿帶。易守。所謂秦得百二併吞諸侯也。是

以王元說隗囂曰。請以一九泥東封函谷關。關王不成。其弊足霸矣。郭緣生記曰。漢末之亂。魏武征韓。遂馬超連兵此地。今際河之西。有曹公壘。道

來原上雲李典營。義熈十三年。王師曾據此壘。西征記曰。沿路逶迤入函道六里舊城。城周百餘步。北臨大河。南對高山。姚氏置閿以守峽。宋武王

入長安擅道。濟王鎮惡。或據山為營。或平城結壘。為大小七營。濱帶河嶮。姚氏亦保據山原阜之上。尚傳故跡矣。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

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胾延之之所謂風塠者也。南則河濱。姚氏之營與晉對岸。河水又東北玉澗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逕皇天原。西周固記

開山東首上平博方可里餘三面壁立。高千許仞。漢世祭天於其上。名之為皇天原。上有漢武帝思子臺。又北逕閿鄉城西。郡國志曰。弘農胡氏有

閿鄉水。世謂之閿鄉水也。魏尚書僕射閿鄉侯。河東衛伯儒之故邑。其水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逕閿鄉侯。河東與全鳩澗水合。水出南山。北逕皇

天原。東述征記曰。全節。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矣。西征賦曰。咸徵名於桃園者也。晉太康地記曰。桃林在閿鄉南谷

中。其水入北河注於河。又東過河北縣南。縣與湖縣分河。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流於河。河水又東永樂澗水注之。水北出於薄山南。流逕河北縣

故城西。故魏國也。晉獻公減魏以封畢。萬卜偃曰。魏大名也。萬後其昌乎。後乃縣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縣也。今城南西二面並去大河可二十餘

里。北去首山一十許里。處河山之間。土地迫隘。故魏風著十畆之詩也城內有龍泉南流出城。又南斷而不流。永樂溪水又南入於河。余按中經即

渠豬之水也。大史公封禪書稱華山。以西名山七薄山。有其一為。薄山即襄山也。徐廣曰。蒲坂縣有襄山。山海經曰。蒲山之首曰甘桑之山。其水出

為而西流注於河。東則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如准封禪書。二水無西南流河之理。今診蓼水川流。所趣與共水相扶。永樂溪水

導源注於河。又與渠豬勢合蒲山。統目總稱亦與襄山不外。故楊雄河東賦曰。河靈獲踢掌華蹈襄注云。襄山在潼關北十餘里。以是推之。知襄山

在蒲坂蓼水。即渠豬之水也。河水自河北城南東逕芮城。二城之中有叚干木之冢。干木晉之賢人也。魏文侯過其門軾其廬。所謂德尊萬古。芳越

來今矣。汲㒸竹書記年曰。晉武公元年。尚一運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匪直大荔故芮也。此亦有為。紀年支雲。晉武公七年。芮伯萬之母。芮妻逐萬。萬出奔魏。八年周師號

師圖。魏取芮伯萬而東之。九年戎人逆芮伯萬於郟斯城。亦或伯萬之故盡也。河水又會槃澗。水出湖縣夸父山。北逕漢武帝思子宮。歸乘望子臺

東。又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逕湖縣故城北。昔苑叔入閭遇穰侯於此矣。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廣負三百仞。武王伐紂。天下既定。王及嶽濱。放

馬華陽。散牛桃林。即此處也。其中多野馬。造父於此得驊騮縹耳。盜之乘以獻。周穆王使之馭。以見西王母湖水。又北逕湖縣東。而北流入於河。

魏土地記曰。弘農湖縣有軒轅黃帝登仙處。黃帝採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有龍垂胡於鼎。黃帝登龍。從龍者七十人。遂壽於天。故名其地為

鼎湖。荊山在馮翊。首山在蒲坂。與湖縣相連。晉書地道記。太康記並言湖縣也。漢武帝改作湖。俗雲黃帝自此乘龍上天也。地理志曰。京兆湖縣有

周天子祠二所。故曰湖。不言黃帝升龍也。山海經曰。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授楠多竹箭。其陽多玉。眞陰多鐵。其北有林為。名曰桃林。其中

多馬湖水出焉。北流注於河。故三秦記曰。桃林塞在長安東四百里。若有軍馬經過。好行則牧華山。休息林下。惡行則決河漫延。人馬不得過矣。河

水又東合柏谷水。水出弘農縣兩石堤山。山下有石堤祠。銘雲魏甘露四年。散。騎常侍征南將軍豫州刺史領弘農太守。南平公之所經建也。其水

北流連其亭下。昔以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適齊楚。孤偃曰。不如之翟。漢武帝嘗微行此亭。見饋亭畏委。故潘岳西征賦曰。長徵容於柏谷。婁睹貌

而獻餐謂此亭也。谷水又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右合門水。門水。即洛水之枝流者也。洛水自上洛縣東北於拒城之西。北分為二水枝渠東。北出

為門水也。門水又東北歷。陽華之山。即華陽。山海經所謂陽華之山。門水出為者也。又東北歷峽謂之鴻關。水東省城即關亭也。水西有堡謂之鴻

關島。世亦謂之劉項裂城處非也。余素上洛有鴻臚圍池。是水津渠沿注。故謂斯川為鴻臚澗。鴻關之名。乃起是矣。門水又東北歷邑川。燭水注之

左。水出於陽華之陽陰。東北流逕盛墻亭西。東北流與右水合。水俱出陽華之陰。東北流逕盛墻亭。東北與左水合。即山海經所謂緒茹之水。出於

陽華之陰。東北流注於門水者也。又東北燭水注之。水有二源。左水南出於御嶺。世謂之石城山。其水東北流逕石城西。東北合右水出石地山。東

北逕石城東。東北入左水。地理志曰。燭水出御嶺下谷。關上圖曰。衡山在幽谷山西南。是水亂流東注於緒茹之水。二水悉得通稱矣。歷澗東北出

謂之開方口。水側有阜名之方伯堆。宋奮武將軍魯方平。建威將軍薛安都等。與建威將軍柳元景。北入軍次方伯堆者也。堆上有城。即方伯所築

也。又東北逕邑川城南。即漢封竇門之故邑川受其名。亦曰竇門城。在幽谷關南七里。又東北田梁川水注之。出衡山之白石谷。東北流

逕。故丘亭東是。嶭安都軍所從城也。箕水又逕鹿蹄山西。山石之上有鹿蹄自然戚者。非人功所刊。歷田渠川謂之田渠。水西北流注於燭

水。蠋水及北入門水。水之左右。即函谷山也。門水又北逕弘農縣。故城東城。即故幽谷闕校尉舊治處也。終軍棄綿於此燕丹孟嘗亦

義動鷄鳴於其下。可謂深心有感志誠難奪矣。昔老子西人關。尹喜望氣於此也。故趙至與搢茂齊書曰。李叟入秦。及關而嘆。亦言嵇與叔夜書及

閩。尹望氣之所異說紛綸。並未知所定矣。漢武帝元鼎四年。徙關於新安縣。故以關為弘農縣。弘農郡治。王莽更名右隊劉桓公為郡虎相隨渡河。光

武聞而善之。其水側城北流而注於河。河水於此有沮津之名。說者咸雲。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又感其妻深識之。饋既返玉階。厚賞貧為。賜以河津

令。其鬻渡令竇津者是也。故潘岳西征賦。酬匹婦其已泰。胡厥夫之謬官。𡊮豹之徒。並以為然。余業河之南畔夾側。水濆有澤謂之注澤。河北縣有

浢水澤水。其水南入於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從門始。蓋事類名同。故作者是之。竹書穆天子傳曰。天子自寘軫。乃次於浢水之陽。丁亥入於南

鄭。考其訟歷所鐘。路直斯津。以是推之知非因門矣。俗或謂之偃鄉澗水也。河水又在左右一水。其水三源。疏引俱導薄山南流。會成一川。其三水

之內。世謂之閖原。言虞芮所諍之田所未詳矣。又南注於河。河水右會水注之。水出南山北逕曹陽亭西。陳涉遣周章入秦少符。章即斬之於此。魏

氏以為好陽晉書。地道記曰。亭在弘農縣東十三里。其水西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菑水注之。水出常丞之山西北。逕曲沃城南。又屈逕其城西。西

北入河。諸注述者成言曲沃在北。此非也。魏司徒崔浩以為曲沃地名也。余按春秋文公十三年。晉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處此以備秦。時以曲沃

之官守之。故曲沃之名。遂為積古之傳矣。河水又東得七里澗。澗在陝西七里。故因名焉。谷水自南山通河。亦謂之曹陽坑。是以潘岳西征賦曰。行

於漫瀆之口。思於曹陽之墟。檀豹崔浩亦不非其地矣。余按漢書昔獻帝東還逼以寇難。李催 郭汜追戰於弘農澗。天子遂露次曹陽。揚奉董丞外。

與催和內引白波李樂等破催乘與。於是得進復采戰。奉等大敗。兵相連始。四十餘里。方得達陝以推之。似非曹陽。然以山海經曰。求之蒥曹字相

類。是或有曹陽之名也。河水東合譙。譙水導源常丞之山。俗謂之為千山。蓋先後之異名也。山在陝城南八十里。其川流也二源雙導。同注一壑。西

北流注於河。又東過陝縣北。橐水出橐山西北流。又有二水出南山北合。逕崖峽北流與千山之水會出於山東谷。兩川合主於崖水。又東北注。橐

水北流山谷。謂之漫澗矣。與安陽溪水合。水出石崅南西逕安陽城南。溪武帝封上官桀為侯國也。澀岳所謂我祖安陽也。東合浸澗水。北有運旅

亭。謂之漫口客金也。又西逕陝縣故城南。又合一水。謂之瀆谷水。南出近溪。北流注橐。其水又西北逕懷城西。西北入於河。河北對於城。故茅亭。矛

我邑也。公羊曰。晉敗之大陽者也。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屍而遂是也。東則成陽澗水注之。水出北虞山南。至陝

津注河。河南即陝城也。晉周郡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別。東城即號邑之上陽也。號仲之所都為南號。三號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

武王以封神農之後於此。王葬更。名黃眉良。載廷之雲。城南倚山原。北臨黃河戁水百餘仞。臨之者咸悚愓焉。西北帶河水湧起方數十丈。有物居

水中。父老雲。銅翁仲所投處。又雲石虎。載經終此。沉浸二物並存。水所以涌所未詳也。或雲翁仲頭䯻。常出水之漲。減恆與水齊。晉軍當至䯻不復

出。今唯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按秦始皇二十一年。長狄十二。光於臨洮長五丈餘。以為善祥。鑄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萬斤。坐之

宮門之前。謂之金狄。皆銘其曾雲。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為郡縣。正法律。同度疊。大人來。見臨流。身長五文。是三尺。李斯書也。故衛恆敘巖曰。

泰之享斯號為工篆。諸山及銅山歸。皆斯書也。漢自阿彥徙之來失前。俗謂之翁仲失。地皇二年。王莽夢銅入立惡之。念銅人銘有皇帝。初並天下。

文使尚方工雋感所夢。銅人膺文。後董卓毀其九為錢。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陽。重不可勝。至霸水西傳之漢晉。春秋曰。或書金秋注。故留之

石虎。取置郭宮。符堅又徙之長安。毀二為錢。其一東至而符堅亂。百甡推置陝北河中。如是金狄滅。余以為鴻河王瀆。故慮不為細授。躓渦長津磒

浪無宜。以徽物屯流斯水之所以濤波者。並史記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號山崩壅。河所數耳。獻帝東遷。自少潛渡。墜坑事舟。舟搢可掬。亦是處東。

又東遇大陽縣南。交澗水出吳山東南。流入河。河水又東路。澗水亦出吳山東。𨒬大陽城西。西南流注水入於河。河水又東逕大陽縣故城南。竹書

紀年四。晉獻公十有九年。獻公會虞師伐號。滅下陽。號公醜奔衛。獻公命鍜。交呂甥邑於號都。地理志四。北號也曆天子度。王葬更名。勤田應郡。

地理風俗記。城在大河之陽也。河水又東沙澗水注之。此出虞山東南連傳巖歷傳說隱室前。俗名之為聖入窟。孔安國傳傳記隱於虞號之間。即

此處也。傳巖東北十餘里。即巔軨坂也。春秋左傳所謂入自巔軨者也。有東西絶澗。左右幽空。窮澡地壑中。則畢以戒道。樟南北之路。謂之為軨橋

也。傳說傭隱止息於此。高宗求夢得之是矣。橋之東北有虞原上道。東有盧城堯妻舜以嬪干虞者也。周武王以封大伯弟虞仲於此。是為虞公。太

康地記所謂北虞也。城東有山。世謂之五寡冢。冢上有虞公廟。春秋榖梁傳曰。晉獻公將伐虢。筍息回。君何不以屈産之乘。垂棘之璧。假道於虞。公

曰。此晉國之寳也。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公從之。及取虢滅虞。乃牽馬操璧。璧則猶故馬齒長矣。即言之奇所以謂虞虢。其猶輔車相依。唇亡則齒

寒。虢亡虞亦亡矣。其城北對長坂二十許里。謂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出相重。戰備兼曰。董騏驥駕鹽車上於虞坂。遷延負轅而不能進。此

蓋其困處也。橋水東北山溪中。有水小西南流沙澗亂流逕太陽城東河北郡治也。澗水南流逕注於河。河水又東左合積石土柱二溪。並北發太

陽之山。南流入於河。是山也。亦通謂之為薄山矣。故穆天子傳曰。天子自臨己丑南登於薄箕軨之際。乃宿於虞是也。又東過砥柱間。砥柱。山名也。

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道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矣。水流疏分。指狀表目。亦謂之三門矣。

山在虢城東北太陽城來也。搜神記。稱齊景公渡於江沉之。河黿銜左驂沒之。衆皆惕右治子。於是後劍從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於砥柱之下

乃黿也。左手持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鴉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為名。則宣在蜀

及長沙。按春秋此二土。並業公之所不至。古治子亦無因而騁其勇矣。劉靣敘宴子春秋。稱古治子曰。吾嘗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

時也。從而殺之。視之乃黿也。不言江洗矣。又考史遷記雲。景公十二年公見晉平公。十八年後見書昭公。旌軒所指。路直斯津。從黿砥柱。事或在茲。

又雲觀者以為河伯。賢於江浣之證。河伯本非江神。又可知也。河之右則崤水注之。出河南盤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謂之僞橋也。歷澗水東北

流。與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風雨矣。言山逕委𣑃。峯阜交陰。故可以避風雨也。秦將襲鄭。蹇叔致謙

而公辭焉。蹇叔哭子曰。吾見其出。不見其人。晉人禦師。必於崤矣。余收通骨焉。孟明果覆秦師於此。崤水又北左右合西水亂流注於河。河水又東

千崤之水注焉。水南導於千崤之山。其水北流纏絡二道。漢建安中。曹公西討已漢。惡南路之嶮。故秉開北道。自後行旅率多從之。今山側附路有

石銘雲晉太康三年。弘農太守渠抑修復舊道。太崤以東。西崤以西。明非一崤也。西有二石。又南五十步。臨溪有恬漢先生奚神碑。蓋隱斯山也。其

水北流注於河。河水眞岸夷山。巍峯峻舉。群山疊秀。重嶺干霄。鄭玄按地說河水東流貫砥柱。觸閼流。今世所謂砥柱者。蓋乃閼流也。砥柱當在西

河未詳也。案鄭玄所說非自西河。當無山以礙之。自砥柱已下五戶已上。其間一百二十里。河水竦石傑出。勢連裏陸。蓋亦為鑿以通河。疑北閼流

也。其山雖尚梗湍流。激石雲洄。澴波怒深。合有一十九灘。水流濬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漢鴻嘉四年。楊為言從河上下患砥柱隘可

鐫廣之。上乃令為鎸之。裁沒水中不能復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監運諫議大天寇茲帥工五千人。歲常

修治平河岨。晉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遺監運太中大夫趙國都匠中郎將河東藥世帥衆五千餘人修治河灘。事見五戶祠銘。雖世代加功。水流漰

渀濤波尚也。及其商舟是次鮮不踟躕難濟。故有泉峽諸灘之言五戶灘名也。有神祠通謂之五戶將軍。亦不知所以況。又東過平陰縣北。又東至

鄧。清水從西北來注之。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嶺。世亦謂清營山。其水東南流出峽。嶼左有城。蓋古關防也。清水歷其南。東流逕皋落城北。服度曰。赤

翟之都也。世謂之倚亳城。蓋讀聲近傳圖失寶也。春秋左傳所謂晉侯使太子中生伐東山皋落氏者也。與倚亳川水合。水出北山礦谷。東南流注

於清。清水又東逕清廉城南。又東南流。又會南溪溪水出南山而東注清水又東合東澗水。水出左人嶺下南流。俗謂之扶蘇水。又南歷鼾苗。北馬

頭山赤曰白水源。西南逕垣縣故城北。史記魏武侯二年城安邑至垣。即是縣也。其水西南流注清水。色白濁初會清流。乃有玄素之吳也。清水又

東南逕陽臺城東。即垣縣之壺城。東即垣縣之壺丘亭。晉遷宋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東南流注於河。河又東與教水合。出垣縣北教山。南逕輔山。

高三十許里。上有泉不測其深。項山周員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經曰。孟門東南有平山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其水南

流虛鐘皷上峽。懸洪五文飛流注壑。失岸深高壁立直上。經崖秀舉百有餘丈。峯次青松元巖頓石。於中歷落有萃柏生焉。丹青綺分望若圖綉矣。

水廣一十許步。南流歷皷鍾川分為二澗。一澗西北出一百六十許里。山岫迴岨。終通馬步。今聞喜縣東北谷口猶有乾河裡。故溝存焉。今無復有

水。一水歷治官西。世人謂之皷鐘城。城之左右猶有遺銅及銅錢也。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澗。與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峽。山海經曰。

皷鍾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即是山也。其水重源又發。南至西馬頭山。東載坡下。又伏流南十餘里。復出又謂之伏流水。南入於河。山海經曰。黻

山數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是水冬乾夏流。實惟乾河也。今世人猶謂之為乾澗矣。河水又與畛水合。水出新安縣青要山。今謂之疆山。山海經曰。

河長澗水。北流入於河。山海經曰。青要之山畛水出焉。即是水也。河水又東正過之水入焉。水出醜山。疆山東阜也。東流俗謂之疆川水。與石等瓜

川合。出西北石澗中。東南流注於疆水。疆水又東逕疆治鐵官東。東北注注於河。河水又東合庸庸之水。水出河南垣縣宜蘇山。俗謂之長泉水。山

海經曰。水多黃貝伊落澗也。其水北流分為二水。一水北入河。一水又東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逕平陰縣北。地理風俗記曰。河南平陰縣。故晉陰

地。陰戎。之所居。又曰。在平城之南。故曰。平陰也。三老董公說高祖處。陸機所謂皤皤。董叟誤我平陰者也。魏文帝故曰。河陰矣。河水又會淇水。水出

垣縣王屋西山瀑溪失山。東南流逕故城東。即瀑關也。漢光武建武二年。遣司空正梁。北守瀑關天井關。繫赤眉別校皆降之。獻帝自陝北渡安邑

東出瀑關。即是關也。淇水西屈逕關城雨。歷軹關南逕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也。又東通注於河。經書清水非也。是乃瀑水耳。河水又東過平陰縣

北。湛水從北來注之。河水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春秋經書天王特於河陽。壬申公朝於主所晉侯執衛侯而歸於京師。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冬。會子溫執衛侯是會也。晉侯召襄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𧨆。故書曰。天王狩於河陽。言非其狩地。服度賞逺曰。河陽。溫

也。班因漢書地理志。司馬彪𡊮嵩郡國志。晉太康地道記。十三州志。河陽別縣。非溫邑也。漢高帝六年。封陳絹為侯國王。莽之河亭也。十三州志田。

治河上河孟津河也。郭緣生逑征記曰。殘土今治坂城。是名異春秋焉。非今河北。見者河陽城故縣也。在治坂西北。蓋晉之溫地。故群儒有溫之論

矣。魏土地記曰。治坂城舊名。漢祖渡城嶮固。南臨孟津河洛陽西北四十二里。故鄧鄉矣。河水又逕臨平亭北。帝王世記曰。光武葬臨平亭南西望

平陰者也。河水又東逕洛陽縣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靣題雲。洛陽北界水二渚分為之也。上舊有河平侯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頒世語曰。

晉文王之世大魚。見孟津。長數百步高五丈。頸在南岸。尾在中渚。河平侯祠。即斯祠也。河水又東逕平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朝三年。封濟北貞王子

劉遂為侯國。王莽之所謂治平矣。俗謂之小平也。有高祖講武場。河北側岸有二城相對。置北中郎府。從諸從隷府戶並羽林虎賁領隊防之河

 水。南對首陽山。春秋所謂首戴也。矣齊之歌所矣。曰。登被西山上有夷齊之廟。前有二碑。並是後漢河南尹庚陵陳導。洛陽今徐循。與處出平蘇勝。

 南陽何進等立事見其碑。又有周公廟。魏氏起玄武館於芒乘。張景陽玄武觀賦。所謂高樓特起。踈時岧嶢。直李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飇也。朝廷有

 置。水室於斯之阜室內有氷井。春秋左傳曰。日在北陸而藏氷。常以十二月採氷於河津之隘。峽石之阿。北陰之中。即邠詩二之日鑿氷沖沖矣。而內

 於井室。所謂納於凌陰者也。河南有鈎陳壘。世傳武王代紂。八百諸侯所會處。尚書所謂不期同時也。紫徼有鈎陳之宿主鬬注兵陣。故通甲攻取

 之法。以所攻神與鈎陳並氣下制所臨之辰。則袟禽敵。是以壘資其名矣。河水於斯有盟津之目論。衡曰。武王成紂。升舟陽侯浚起。疾風逆流。武王

 操黃鉞而麾之。風波畢除。中流白魚入於舟。墳以告天。與八百諸侯成同此盟。尚書所謂不謀同辭也。故曰孟津。亦曰孟津。尚書所謂東至於孟津

 者也。又曰。富平津。晉陽秋曰。杜預造橋於當平津。所謂造舟為梁也。又謂之曰。為陶河。魏尚書僕射。杜畿以帝將許試樓船覆於陶河。謂此也。首為

 治洪水。觀於河見白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投為河圖而還於澗。及子朝墓位與敬土戰。乃取周之寳王瀋河以祈福。後二日津人得之於河

 上。將賣之則變而為石。及敬王位定。得玉者獻之。復為玉也。河水又東浿水入焉。山海經曰。和山上無草木而多瑤碧。實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典

 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於河。其印多倉玉。言神秦達司之。是於萯山之陽。出入有充。呂氏春秋曰。夏后氏。孔甲田於東陽萯山。遇大風雨迭惑。入於

 民室。皇甫誰帝王世紀。以為即東首陽山也。蓋是山之殊目矣。今於首陽東山無水以應之。當是今古世懸。或川改狀矣。晉帝充修壇河洛。揮良議

 沈率舜等升於首山。而導河渚有五老游焉。相謂河圖將來。晉帝以期知我者重重也。五老乃飜為流星而升於昂即於此也。又東沛水注焉。又東

 過鞏縣北。河水於此有五社度為五社津。建武元年。朱鮪遣持節使者賞疆討難。將軍蘇茂將三萬人從五社津渡攻溫。馮異遣殺尉與寇恂合撃

 之大敗。追至河上。生擒萬餘人。投河而死者數千人。縣北有山臨謂之峑㟶丘。其下有穴。謂之鞏穴。言潛通浦北。達於河直。穴有渚。謂之鯆渚。成公

 子安大河賦曰。鱣鯉王鮪暮來游。周禮春薦煞非時。及佗處則無。故河自鮪穴已上。又兼鮪稱。呂氏春秋稱武王伐紂至鮪水。紂使膠鬲侯周即是。

 洛水從縣西北流注之。洛水於葦縣而東洛汭北。對琅邪渚入於河。謂之洛口矣。自縣西來而北流注洛。清濁異流皦焉。殊別應場虛河賦曰。資虛

川之遐源出崑嵛之神丘。涉津洛之峻泉。播九遴於中州者也。又東過成臯縣北。濟水從北來注之。河水自洛口又東左逕平皋縣南。又東逕懷縣

南。濟水故道之所入。與成皋分河水。河水又逕黃馬坂北。謂之黃馬關。孫登之去。陽駿作書與洛中故人處也。河水又東逕旋門坂北。今咸皋西大

坂者也。井陟此坂而東趣成皋也。曹大家東征賦曰。望河洛之史流。看成臯之旋門者也。河水東逕成皋大伾山下。爾雅曰。山一成謂之伾。許懼呂

憂等並以為丘一成也。孔安國以為再成曰伾。亦或以為地名。非故尚書尚貢曰過洛汭至大伾者也。鄭康成曰。地喉也。沇出伾際矣。然則大伾在

河內修武武德之界。濟沇之水與熒播渾出入自此。然則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絰所謂濟水從此來注之者也。今沛水自溫縣入河。不於此也。所

入者奉溝水耳。即濟沇之故瀆矣。成皋縣之故伾。上營帶伾皋。絶岸岐周。高四十許丈城張習嶮崎而不平。春秋。傳曰。制。巖邑也。號升死為。即東號

也。魯裏公二年七月。晉成公與諸侯會於咸。遂城虎牢以逼鄭。宋平也。蓋修故耳。穆天子傳曰。天子射為獲獸於鄭國。命虞人掠林。有虎在於葭中

天子將至七革之士。高專我生捕虎而獻之。天子命之為押。畜之東虞。是曰虎牢矣。然則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為關。漢乃縣之。城西北隅有小

城周三里。北靣列觀臨河苕苕孤上。景明中宮之壽春路直茲邑。昇眺清遂。勢盡川陸。竊途游至。有傷深情。河水南對玉門。昔漢祖與勝公潛出濟

於是處也。門東對臨河側岸有土穴。魏政同州刺史毛德祖於虎寧。戰逕二百日不剋。城唯一井。井澡四十丈。山勢峻峭。不容防捍。潛作地道取井。

余頃因公至健。故徃尋之。具穴處猶存。河水又東合汜水。水南出浮戲山。世謂之曰方山也。北流車關水出午篤渚之山也。泉發於層阜之上。一源

兩枝。分流㵼注。世謂之石泉水也。東流為索水。西注為車闕。西北流楊蘭水注之。水出非山。西北流注為車闕水。又西北簿水入焉。水自東浦西流

與車購水合。而亂流注於汜。汜水又北右合石城水。水出石城山。其山復澗重嶺。欹疊若城。山頂泉流。瀑布懸㵼。下有濫泉。東流泄注。邊有數十石

畦。畦有數野蔬。巖側石窟數口。隱跡存焉。而不知誰所絰始也。又東北流注入於汜水。汜水下北合鄭水。水西出婁山。至未則暖。故世謂之溫泉。東

北流逕田𨞽谷。謂之田𨞽溪水。東流注於汜水。汜水又北逕虎牢城。東漢破司為欣曹咎於是水之上。汜水又北流注於河。經難賦所謂步汜口之芳草。

弔周襄之鄙館者也。余按儒之論周裏所居在頴川襄城縣。是乃城名。非為水目。原未數謬之由。俱以汜鄭為名故也。是為爽矣。又案郭緣生述

征記。劉澄之永初記。並言高祖即帝位於是水陽。今不後知舊壇所在。盧諶崔雲亦言是矣。帝按高皇帝受天命於定陶池水。又不在此也。於是水

壇。故無仿髵矣。河水又東逕坂城北。有津謂之榖城渚口。河水又東逕五龍鴩北。延長河鴩有五龍河。應劭雲崑嵛山廟在河東榮陽縣。疑即此祠

所未詳。又東過滎陽縣。蒗蕩渠出馬。大禹塞榮澤。關之以通淮泗。即經所謂蒗蕩渠也。漢平帝之世。河汴玦壞。來及搗修。汴渠東侵。日月

彌廣。門蛟處皆在水中。漢明帝永平中二年。議治汴纂。主乃引樂浪人王景問水形便。景陳利害。應對敏捷。帝甚善之。乃賜山海經曰河渠書禹貢

國。及以錢帛。後作堤。鰲卒數十萬。詔景與將作謁者主炅共防築堤修場。起自蒙陽。東至千乘海口。千有餘里。景乃商度地勢。鑒山開澗。防遏衛要。

踈決壅積。十里一門。水延相迴注。無復潰漏之患。明年渠成帝親巡行。詔濱河鄜國置河堤負吏。如西京舊制。景由是顯名。函吳諸從事者皆增秩

一等。順帝陽嘉中。又自行口以東緣河讀石為堰。通淮舌口。成曰金堤。靈帝建寧中。又增修石門以遏淮口。水盛則通注。津親則輙流。河水又東北

逕卷之扈亭北。春秋左傳曰。文公七年。晉趙廟與諸侯盟於危。竹書紀年。晉出公二十二年河絶於扈。即於是也。河水又東逕八激堤北。漢安帝永

初七年。今謁者大山子岑於石門東積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悍衛波。謂之八激堤。河水又東逕卷縣北。晉楚之戰。晉軍爭濟。舟中之指可掬。楚莊祀

河告成而還即是處也。河水又東北逕亦岸固北而東北注之。又東北過武德縣。東沁水從之。河水自武德縣。漢獻帝延廩元年。封曹獻為國。即魏

明帝也。東至酸棗縣西。濮水東出焉。漢興三十有九年。孝文時河決酸棗。東瀆金堤。大發卒塞之。故班圍雲文堙棗野。武作瓠歌。謂斷此口也。今無

水。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石勒之襲劉群。遣出於此。以河水津。為神靈之助。號是處為靈昌津。昔澹臺子羽齋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渡起。兩蚑扶

舟。子羽曰。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城劫。操劍斬蛟。蛟死波休。乃投璧於河。三役而輙躍出。乃皷璧而丟。示無性意。趙建武中。造浮撟於津上。採石為中

濟。石無大小。下輙流去。用功百萬。經年不就。石虎親閲。作公沈璧於河。明日璧流渚上。渡蕩上岸。遂斬匠而還。河水又逕東燕縣故城北。則有濟水

自北來注之。河水於是有棘津之名。亦謂之濟津。故南津也。春秋僖公二千一年。晉將伐曹。曹在縣東。假遘乎衛。衛人不訏。還自南河。即此濟也。河

水於是亦有棘津之名。晉伐陸澤。亦於北渡。東元嘉中。邊輔國將軍簫號率寧朔將軍王亥謨北入。宣城特軍垣設之。以水軍守石濟。即此處也。河水

又東淇水入焉。又東逕遮害亭南。漢書濟洫志曰。在淇水口東十八里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東地稍高。至遮害亭西五丈。又有宿晉口。舊河水

北入也。河水又右逕滑臺城。有三重中小城。謂之湄臺城。舊傳滑臺人自修集此城。因以名為。城即故鄭廩延邑也。下有延津。春秋傳曰。孔悝為蒯

牘所逐。載伯姬於平陽。行於延津是也。廩延南故城。即衛之平陽亭也。今時人謂此津為延壽津。宋元嘉中。右軍到彥之留建成將軍來修之守此

城。魏軍南伐。修之執節不下。其母悲憂。一旦乳汁驚出。母乃號琇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時。今忍如此。吾兒必沒矣。修之絶援。果以其日䧟沒。城

故東郡治。續漢書曰。延喜九年。濟陰東郡濟北平源河水清。裏秸上䟽曰。春秋注記。來有河清。而今有之。易乾鑿度曰。天之將降嘉應。河水先清。京

房易傳曰。河水讀。天下平。天垂異。地吐妖。民厲疾。三者並作而有河湆。春秋麟不當見而里。孔子書以為異。河者。諸侯之象。瀆者。陽明之微。豈獨諸

侯有窺京師也。明年。宮車宴駕。微解潰侯為漢嗣。是為靈帝。建寧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也。又東北過黎陽縣南。黎侵圖也。詩式微黎侯需子衛是也。

晉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遷其東。其山上碑雲。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也。王莽之魏丞也。今黎山之東此有故城。蓋黎陽縣之故城也。山在

城西。城憑山為基。理咀為河。故劉楨黎陽山賦曰。南蔭黃河。左復舍城。青壇承把。高碑頌靈。音慕容玄明自鄴率戶南徒湄臺。既無舟饖。特保黎陽。昏

而流澌氷合。於乆中濟訖。旦而氷泮。無民謂是處為天橋津東岸有故城。嶮帶長河。戴延之謂之違明壘。周二十里。言逺明石勒十八騎中城。因名為。

郭緣生曰。城𡊮紹時築。皆非也。余按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牔首垣諸邑。及鄭馳地。我取積道與鄭鹿。鄭鹿即是

城也。今城內有故臺。尚謂之鹿鳴臺。又謂之鹿鳴城。王玄謨自謂臺走鹿鳴者也。濟取名為。故亦曰鹿鳴津。又曰白馬濟。津之束南有白為城。衛文公

東徒。渡河都之。故濟取名為。表紹遣顔良攻不郡太守劉延於白馬。關羽為曹公斬良以報效。即此處是也。白馬有韋鄉韋城。故津亦有韋津之稱。史

記所謂下修武琥渡韋津者也。河水舊於白馬縣南泆通濮濟黃溝。故蘇代北燕曰。決白馬之口。魏無黃濟陽。竹書紀年。梁忠咸王十二年。楚師出

河水。以水長垣之外者也。金堤既建。故渠水斷。尚謂之白馬瀆。故瀆東逕鹿鳥城南。又東北逕白為縣之涼城北。耆舊傳雲。耆舊東郡白為縣之神馬亭

實中層峙。南北二百步。東西五十許步。狀丘斬城也。自外耕耘墾所削落乎盡。正南有陟𨂷階上文軌。是由西南側城有神馬寺。樹木修整。西去白馬

津河二十許里。不南距白馬縣故城可五十里。疑即開山圖之所謂白馬山也。山上帝有白馬群行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注云。山在鄭故此鄭

也所未詳。劉澄之雲。有白馬塞。孟違登之長嘆。可謂於川土疏妄矣。亭上舊曰置源城縣治此。白馬瀆又東南逕濮陽縣蕺入濮水。所在決會。更相

通注。以成徃復也。河水自津東北逕涼城縣。河北有般祠。孟氏記雲。祠河中積石為基。河水漲盛。恆與水齊。戴氏西征記曰。今見祠在東岸臨河。累

石為壁。其屋宇容身而已。銖似無靈。不如孟氏所記。將恐言之過也。河水又東北逕伍子胥廟南。祠在北岸頓丘郡界。臨側長河。廟前有碑。魏青龍

三年主。河水又東北為長壽津。述征記曰。涼城到長壽津六十里。河之故瀆出馬。漢書溝洫忠曰。河之為中國害尤甚。故導河自積石鸕龍門二渠

以引河。一則漯川。今則所流也。一則北漬。王莽時空。故世俗名是瀆為王莽河也。故瀆東北逕戚城西。春秋哀公二年。晉趙鞅帥師納衛太子蒯瞶

於戚宵迷。陽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為。今須立衛函縣西戚亭是也。為衛之河上邑。漢高帝十二年。封將軍李必為侯國奚。故瀆又逕繁陽縣故城東。

史記。趙特廉顧伐魏取繁陽者也。北逕陰安縣故城西。漢武帝元朔五年。封魏不疑為侯國。故瀆又東北逕昌樂縣故城東。地理志。東郡之屬縣也。

漢宣帝封王稚君為侯國。故瀆又東北逕平邑郭西。竹書紀年。晉列公四年。趙城平邑。五年。田公子居思伐趙䣓圍平邑。十年。齊田汾及邯鄲韓舉

戰於平邑。邯鄲之師敗。遂獲韓舉。取平邑新城。又東北逕元城縣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史記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故縣氏焉。郭東有五鹿

墟。墟之在左右多陷城。公羊曰。襲邑也。說曰。襲䧟矣。郡國志曰。五鹿。故涉鹿。有沙亭。周穆王䘮盛姬東征。舍於五鹿。其女升姓屆此思哭。是日女坐

之丘為沙鹿之異名也。春秋左傳。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鹿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乎。後

王翁孺自齊徙元城。正直其地。日月當之。王氏為舜後土也。漢火也。王禁生政君。其母懷見月入懷。年十八。詔入太子宮。生成帝為元後。漢祚通汗

四世稱制。故曰火土相乘而為雄也。及崩。大夫楊雄作諫曰。太陰之精。沙鹿之靈。作合於漢。配元生成者也。獻帝建安中。𡊮紹與曹操相禦於官渡。

紹逼大司農鄭玄載病隨軍屆此。而平郡守已下受業者哀經赴者千餘人。玄注五經識緯侯歷天文經通於世。故范曄賛曰。孔書遂明。漢章中輙

矣。縣北有沙工場者。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潰堰障水也。至於大陸北播於九河。風俗遇曰。河播也。播為九河。自此始也。為賁。沇州九河既道矣。謂徒駭

太史馬煩覆釡胡蘇簡潔勾般鬲津也。同為逆河。鄭玄曰。下尾合曰逆河。言相承受矣。蓋所潤下之勢以通河海。及齊桓霸世塞廣田居同為一河。

故自堰以北館。陶陶貝丘鬲般廣川信都東光河澗。樂成以東。城地並存。川瀆多亡。漢世河洪金堤。南北離其害。議者常欲求九河故跡而穿之。未

知其所是。以班固雲。自茲距漢北。三八枝者也。河之故瀆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河水故瀆東北。逕發於縣北。城西又屈逕其北。王莽之所謂

戢盾矣。漢武帝以大將軍衛青。破右賢王功封其子登為侯國。大河故瀆。又東逕貝丘縣故城南。應劭曰。左氏齊襄公。曰於貝丘是也。余按京相璠

杜預並言在博昌。即司馬彪郡國志。所謂貝中聚者也。應注於此事近跡矣。大河故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南。地理志之所謂廟也。王莽改曰。廟治

者也。漢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廢。為王薨於此。乃葬其地。尊陵曰。甘陵縣。亦取名焉。是周之甘泉市地也。陵在瀆北。丘墳高巨。雖中經發壞。猶若

層陵矣。世謂之唐侯冢。城曰邑城。皆非也。昔南陽文叔良。以建安中為甘陵丞。夜宿水側。趙人蘭襄夢求改葬。叔良明循水求棺。果於水側得棺半

許落水。叔良顧親舊曰。若聞人傳此。吾必以為不然。遂為移殯。醊而去之。大河故瀆。又東逕艾亭城南。又東北逕平晉城南。金城中有浮圖五層。上

有金露神題雲。趙建武八年。比釋道龍和上竺浮圖。澄樹德勸化與立神廟。浮圖以壞。露梓尚存。煒煒有光明。大河故瀆。又東北逕虛縣故城南。王

莽之。播亭也。河瀆於縣別出為鳴犢河。河水故瀆。又東逕鄃縣故城東。呂後四年。以又嬰功封子佗龍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善陸。大河故瀆。又東

逕平原縣故城西。而北絶屯氏三瀆。北逕繹幕縣故城。東北西流逕平原高縣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窮後國也。應劭

曰。鬲偃姓。名繇。後光武建武十三年。封建議將軍朱祐為侯國。大河故瀆。又北逕脩縣故城東。又北逕安陵縣西。本修之安陵鄉也。地理志風俗記

曰。脩縣東四十里有安陵縣故縣也。又東北至東光縣故城西。而北與漳水合。一水分。大河故瀆。北出為屯氏河。逕館陶縣東。東北出。漢書溝洫志

曰。自塞宣防河。復北決於館陶縣。分為屯氏河。廣深與大河河等。成帝之世。河決館陶。及東郡金堤。上使河堤謁者王延世塞之。二十日堤成。詔以

建始五年。為河平元年。以延世為光祿大夫。是水亦斷。屯氏故瀆水之。又東北屯氏別河出焉。屯氏別河故瀆。又東北逕信城縣張甲出焉。地理志

曰。張甲河及瀆首受屯氏別河於信城縣者也。張甲河及瀆北絶。清河於廣宗縣分為二瀆。左瀆逕廣宗縣故城。西又北逕建始縣故城東。田融雲。

趙武帝二十二年。立建興始。廣宗置建始與德五縣隷焉。左瀆又北逕經城東繚城西。又經南宮縣西北。注絳瀆右。瀆又東北逕廣宗縣故城南。又

東北逕界城亭北。又東北逕長樂郡武疆縣故城東。長樂。故信都也。晉太康五年改從今名。又東北逕廣川縣與水故道合。又東北逕廣川縣故西。

又東逕棘津亭南。徐廣曰。棘津在廣川。司馬彪曰。縣北有棘津城。呂尚賣食之困。疑在此也。劉澄之雲。譙郡酇縣東北。有棘津亭。故邑也。呂尚所困

處也。余按春秋左傳。伐巢克棘入州來無津字。杜預春秋釋地又言。棘亭在酇州縣東北。亦不雲有津字矣。而竟不知澄之於何。而得是說。然天下

以棘為名者多。未可咸謂之棘津也。又春秋昭公十四年。晉侯使荀吳帥師涉自棘津用牲於洛。遂滅陸渾。杜預釋地闕而不書。服䖍曰。棘津。猶孟

津也。徐廣晉紀。又言石勒自葛陵寇河北。襲汲人向水於方頭濟自棘。棘津在東郡河內之間。田融以為即石濟南津也。雖千古芒昧理。世玄逺遺。

又逸句容。或可尋。沿途隱顯。方士可驗。司馬遷雲。呂望東海上人也。老而無遇。以釣於周。文王有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七十則屠牛朝歌。行年

九十身為帝師。皇甫士安雲。欲隱東海之濱。聞文王善養老。故入釣於周。今汲水城。亦言有呂望隱居處起自東海。迄於酆雍。緣其逕趣。趙魏為宻

曆之譙。朱事為䟽矣。張甲故瀆。又東北至修縣東會清河。十三州志曰。張甲河。東北至修縣。入清漳者也。屯氏別河東枝津出焉東逕至信城。城南

又東逕青陽縣故城南清河郡北。魏自清陽徙置也。又東北逕陵鄉南。又東北逕東武城縣故城南。又東北逕東陽縣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更之

曰。晉陵矣。俗人謂之高黎郭非也。應劭曰。東武城東北三十里有陽鄉故縣也。又東散絶無復津逕。屯氏別瀆。又東北逕清河郡南。又東北逕清河

縣故城西。漢高六年。封王吸為侯國。地理風俗志曰。甘陵郡東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者。世謂之鵲城也。又東北經繹幕縣南。分為二瀆。屯氏別河

北瀆。東逕繹幕縣故城南東邑。大河故瀆。又東北逕平原縣枝津。北出至安陵縣遂絶。屯氏別河北瀆。又東北逕重平縣故城南。應劭曰。重合縣西

南八十里。有重平鄉故縣也。又東北逕重合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定縣故城南。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劉成為侯國。地理風俗記曰。饒安縣

東南三十里。有定鄉城故縣也。屯氏別河北瀆。又東入陽信縣。今無水。又東為咸河東北流逕陽信縣故城之北。地理志。勃海之屬縣也。東注於海。

屯氏別河南瀆。自平原東絶大河。故瀆又逕平原縣故城北。東北枝津。又出東北。至安德縣界。東會商河。屯氏別河。南瀆又東北於平原界。又有枝

渠右出至安德縣遂絶。屯氏別河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通。謂之䔍馬河。即地理志。所謂平原縣有䔍馬河。東北入行五百六十

里者也。東北逕安德縣故城西。又東北逕臨齊城南始。東齊未賓。大魏築城以臨之。故城得其名也。又屈逕其城東。故瀆廣四十步。又東北逕重丘

縣故城西。春秋襄公二十五年秋。同盟重丘。伐齊故也。應劭曰。安德縣北五十里。有重丘鄉故縣也。又東北逕西平昌縣故城北。北海有平昌縣。故

加西漢宣帝元康元年。封王長君為侯國。故渠川派東入般縣為般河。蓋亦九河之一道也。漢書稱公孫瓚。破黃巾於般河。即此瀆也。又東為白鹿

淵水。南北三百步。東西千餘步。深三丈餘。其水冬清而夏濁。渟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乃通注般瀆。又逕般縣故城北。王莽東之曰分明

也。東逕樂陵縣故城北。地理志曰。故都尉治伏琛。晏謨言。平原邑。今分為郡。又東北逕信陽縣故城南。東北入海。屯氏河故瀆自別河東。逕甘陵之

信鄉縣故城南。地理志曰。安帝更名安平。應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屯氏故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北逕靈縣北。又東北逕鄃縣與

鳴犢河故瀆合。上承大河。故瀆於靈縣南。地理志曰。河水自靈縣別出。為鳴犢河者也。東北逕靈縣東。東入鄃縣而北合屯氏瀆。屯氏瀆兼鳴犢之

稱也。又東逕鄃縣城北。東北合大河。故瀆謂之口。十三州志曰。鳴犢河東北至脩入屯氏。考瀆則不至也。又東北有過衛國縣南。又東北過濮陽縣

北。瓠子河出焉。河水東逕鐵丘南。春秋左氏傳。哀公二年。鄭不達帥師郵無恤御簡子。衛太子為右登鐵丘。望見鄭師。衛太子自投車下。即此處也。京相璠曰。鐵丘

名也。杜預曰。在戚南河之北岸。有目城。城戚邑也。東城有子路冢。河之有竿城。郡國志曰。衛縣有竿城者也。河南有龍淵宮。武帝元先中。河決濮陽汜郡十六。發卒十萬

人。故決河。起龍淵。宮蓋武帝起宮。於決河之傍。龍淵之側。故曰。龍淵宮也。河水東北流而逕濮陽縣北。為濮陽津。故城在南與衛縣。分水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

房塸粵在。漢世河決金堤。涿郡王遵自益州刺史遷東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決壞。遵躬率民吏。投沈白馬祈水神河伯。親執圭璧。請身填堤。盧居其上。民吏皆

走遵立不動。而水決齊足而止。公私壯其勇節。河水又東北逕衛國縣南。東為郭口津。河水又東逕城縣北。故城在河南一十八里。王莽之鄄良也。沇州舊治。魏

武創業始自於此河上之邑。最為峻固。晉八王故事曰。東海王越治酆城。城無故自壞七十餘丈。越惡之。移治濮陽城南。有魏使持節征西將軍太尉方城侯酆艾

廟廟南有艾碑。秦建元十二年。廣武將單沆州刺史關內侯安定彭超立。河之南岸。有新城。宋寧朔將軍王玄謨。前鋒入河所築也。北岸有新臺鴻墓。曾

廣高數又。衡宣公所築新臺夫。詩羌所賦也。為廬閩澤臺。東有小城。崎嶇願側。臺枕河。俗謂之底關城。疑故關泮都尉治也。所未詳見。河水又東北

逕范縣之秦亭西。春秋經。書䑓臺於秦者也。河水又東北逕委粟津。天河之北。即東武陽縣也。左會浮水故瀆。故瀆上承大河於頓丘縣。而北出東

逕繁陽故城南。故應劭曰。縣右繁水之陽。張晏曰。縣有繁淵。春秋襄公二十年。經書公與普侯齊侯盟於濜淵。杜預曰。在頓丘縣南。今名繁污澶淵。

即繁淵也。亦謂之浮水為。普魏復大梁。趙以中牟易槐。欲志曰。趙南至浮水繁陽即是瀆也。故瀆東絶大河。故瀆東逕五鹿之野。晉文公受塊於野

人。即此處矣。京相璠曰。今衛國縣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地。今屬頓丘縣。浮水故瀆。天東南逕國邑。城北致衛公國也。漢光武以封周後也。又東逕衛

國縣故城。南古斟觀。應劭曰。夏有觀扈。即此城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年。齊田壽染師伐趙圍觀。觀莽。浮水故瀆。又東逕河牧城。而東北出。郡國

志曰。衡國姚姓。有河敗城。又東北入東武陽縣。東入河。又有漯水出馬。戴延之。謂之武陽也。地理志曰。漯水出東郡武陽縣。今深水上承河水於武

陽縣東南。西北逕或陽新城東。曹操為東郡。所治也。引水自東門石竇。北注於堂池。池南故基南存。中城內又主一石善大。城西門名水先門。門內

曲中氷。井猶存。門外有故臺。號武陽臺匝臺隅。亦有維遺跡。河水又東逕武楊縣東。范縣西而東北流也又東北過東阿縣北。河水於范縣東北。流

為倉亭津。連征記曰。倉亭津。在范縣界。去東阿六十里。魏立地記曰。津在陽縣東北七十里。津河。濟名也。河水右歷柯澤。春秋左傳。襄公中四年。衛

孫文子敗公徒於柯澤上者也。逕東阿縣故城西。而東北出流注。河水校潭東出。謂之鄧里渠也。又東北過茌平縣西。河自鄧里渠東北逕昌鄉亭

北。逕碻磝城西。述征記曰。駡磝。潭名也。自黃河泛舟而渡者。皆為泮也。其城臨水。西南崩於河。宋元嘉二十七年。以王立謨為寧朔將軍。前鋒入河

平碻徵守之。都督劇義泰以沙城茶守。召玄謨令毀城而還。後登城之。魄立濟州治此也。河水衝其西南緇。又崩於河。即故茌平縣也。應劭曰。茌。山

名也。縣在山之平陸。故曰茌平也。五等之功崇矣。經曰。火河在其西鄉里。染歷其東。即斯邑也。賣石剿之隷帥歡也。耕於茌平。聞皷角鐸之聲於

是縣也。而與柳城分河。河水又與鄧里渠水。上承大河於東阿縣西東。逕東阿縣故城北。故衛邑也。應仲瑗曰。有西故橋。東魏封曹維為俱國。大城

北門內。西側臯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七丈。歲常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縣出佳繒縑。故史記雲。秦昭王服火之

劎阿縞之衣也。又東北逕縣邑。與將渠合。又北逕茌平縣東。臨邑縣故城西。北流於放河。河水又東北流四瀆津。津西側岸臨河。有四瀆祠。東對四

瀆口。河水東分濟。亦曰沛水受河也。然榮口水右斷門不通。始自是出。東北流逕九里。與清水令放泮瀆也。自河入濟。自沛入淮。自淮達江水。經周

通。故有四瀆之名也。晉趙殺鳴犢。仲尼臨河而嘆。自是而連曰。五之不濟命也。夫琴操以為孔子臨秋水而斁炎。四。秋水衍兮風楊波。船楫顛倒更

相加。余按臨濟故狄也。是濟所選也。得其通林也。河水又逕楊墟縣也。故城東俗謂是城曰陽城矣。河水又逕茌平城東。統內有故臺世謂之寺平

城非也。蓋茌時音相近年。疑縣徙也。又東北過高唐縣界。河水於縣湟水注之。地里志曰。深水出東郡東武陽縣。今漯水上承河水於武陽縣東南。

西北逕武陽新城東。曹操為東郡所治也。引水自東門石竇北注於堂池。池南故基尚存。中城內又有一石甚大。城西門名氷井。門內曲中氷井猶

存。門外有故臺。號武陽臺匝臺。亦有隅雉遺跡。東自城東北。逕東武陽縣設城南。應劭曰。縣在武水之陽。王莽之武昌也。然則漂水。亦或武水也。感

洪為東郡太守治此。曹操為張趍於雍丘。洪以情義請表紹輙之不許。洪與超絶。紹圓洪城中無食。洪呼吏士曰。洪於大義不得不死。諸君無事空

變此福。衆泣曰。何忍捨明府也。男女八千餘人相枕而死。洪不屈。紹殺港邑中陳客為丞。謂曰。寧與臧洪同日死。不與將軍同日生。緒又殺之。士為

嗟嘆。今城四周紹圍郭尚存。水匝陞塹於城東北。合為一瀆。東北出郭逕陽平縣之岡城西。郡國志曰。陽平縣有岡成亭。逕陽平縣故城東。漢昭帝

元年元年。封丞相蔡義為侯國。漯水又北絶筆道城之西北。有葦亭。春秋桓公十年。公使伋使諸齊。今盜侍於葦伋壽繼殞於此亭。京相璠曰。今平

陽陽平縣北。一十里。有故葦亭。道厄限蹊。妻自衛適齊之道也。望新臺於河上。感二子於宿駖。詩人乘舟。誠可悲矣。今縣東有二子廟。猶謂之為孝

祠矣。漯水又東北逕樂平縣故城。乘縣故清也。漢高帝八年。封宮中同於清宣帝封許廣少第翁孫。為樂平。並為俁國。王莽之清治矣。漢孝帝建始

中。更從今名也。濕水又北逕聊城縣故城西。城內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門有馳道絶水。南出匈外泛舟而行矣。東門側有層臺秀出。魯仲連所謂還

高唐之兵。郡聊城之衆者也。漯水又東北逕清河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甘陵故清河。清河在南一十七里。今於甘陵縣故城。東南無城。以擬之

直東二十里。有艾亭城。東南四十里。有此城。疑即清河城也。復蠻居之。故世稱蠻城也。漯水又東北逕文鄉城東南。又東北

博平縣。故城內有層臺秀上。王莽改之日。加陸也。又與黃溝同注川澤黃溝永聊城郭水。水泛副津注。水耗則輟流。自城東北出逕清河城南。又

東北逕攝城北。春秋所謂聊攝以東也。俗稱郭城非也。城東西三里。南北二里。東西隅有金城。城年下壚郭南存。左右多墳壟。京相璠曰。聊城縣東

北三十里。有故攝城。今此城西去聊城二十五六里許。即攝城者也。又東逕文鄉城。又東南逕王城北。槐太常七年。安平王鎮平原所築。世謂之王

城。太和二十三年罷鎮。立平原郡治。此城也。黃溝。又東北逕左。與漯水隱覆勢鎮河陵。東出於高唐縣大河。右迤東注漯水矣。桑欽地理志曰。漯水

出高唐。余按竹書穆天子。傳稱丁卯。天子自五鹿東征。鈞於漯水以祭。叔人是日祭丘。己巳天子東征食焉於深水之上。尋其沿歷逕趣。不得近出

高唐也。桑氏所言。蓋津流出次於所門也。俗以是水土承於河。亦謂之源河矣。漯水又東北逕援縣故城西。王莽之東順亭也。杜預釋地曰。濟南祝

阿縣西北。有後城漯水又逕高唐縣故城東。晉齊威土。使盻子守高唐。趙人不取漁於河。即魯仲連子謂田已。曰今楚軍南陽趙代高唐者也。春秋

左傳哀公十年。趙鞅率師伐齊取黎。及轅毀高唐之郭。杜預曰。轅。即也。祝阿縣西北。有高唐城。漯水。又東北逕漯陰縣故城北。縣故黎邑也。漢武

帝元光三年。討匈奴降。王莽更名翼城。歷北漯陰城南。伏琛謂之漯陽城南。有魏洸州刺史劉岱碑。地理風俗記曰。平原漯陰縣。今巨漯亭是也。漯

水。又東北逕著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崔氏城北。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請老崔氏者也。杜預釋地曰濟南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漯水東

南。逕東朝陽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都尉寄為侯國。地埋風俗說曰南陽有朝陽縣。故加東。地埋志曰。王莽之修治也。漯水。又東逕漢徵君伏

生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經為秦博士秦坑儒士。伏生隱焉。漢興教於齊魯之間。文帝撰五維尚書。大傳安車徵之。年老不行。及使掌故歐陽生等。受

尚書於徵君。號曰伏生者也漯水又東逕鄒平縣故城北。右都侯國。舜後此姓也。又東北逕界東鄒城北地理志曰。千永郡。有東鄒縣。漯水又東北

逕建信縣故城北。漢高祖七年封簍敬為侯國。應㔚曰。臨渧縣西北五十里。有建。城都治。故城者也。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八

重録總校官侍郎臣高 拱

學士臣胡正蒙

分校官侍讀臣王希烈

書寫儒士臣程大憲

圈點監生臣敖 河

臣孫世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