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七 海国图志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地球天文合论三

编辑

○玛吉士《地理备考》

编辑

《气论》

编辑

曰:凡运动流行于地球四面者,名曰气。由地上升,不过数十里而即止。去地近者厚而密,去地远者薄而稀。其为气视之莫见,抚之莫获,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故有轻重刚柔之殊,人物共所包罗,以通呼吸而延寿命。且又易于聚散,其散也则为热,其聚也则为冷。是以所受之热,愈炎而愈散,所受之冷,益寒而益聚。一散一聚,无不流动焉。夫何有是气哉?乃地上之山川、人物、水火、金石、谷蔬、草木等万物之所发者也。试以其重验之,比水约轻八百五十六倍。既有轻重,其包罗人物之外者应重,势必压伏难举,而人何以不觉其重。盖因所包罗者上下周围均同,故人不觉也。譬如人入水底,何以不觉其重,若以身接飞泉下流,何以又觉其重。盖在水底者,上下周围,均为水所载,故虽重而不觉其重。其接飞泉下流者,水往下倾,身之上皆为水压,虽轻而仍觉其重也。又譬将手入桶水之中,不觉其重,若将桶开一孔泻水,以手承之,则手自被水压而往下。盖手在水中,周围有水包之,故不觉其重,手在水下,惟有上流之水下压,故觉其重也。再譬如将海沫一团,以线系于大木桶之底,随后用水贮满桶内,海沫体质极软,而其上压之水甚多且重,何以不能将海沫压损,盖海沫中已浸满水体。故外水虽多,乃周围包之,不能压损。况其体中所浸之水虽少,亦可敌外面之水也。气之理亦然。气比水尤轻,水既周围包罗,不觉其重,气亦周围包罗,所以尤不觉其重也。又气越厚密则越重,越薄稀则越轻。地方所在越高,则其气越薄稀而轻,越低则其气越厚密而重。是以人居地面,则服其气,若去地远,则气力薄而不能保其生命也。曩者,嘉庆年间,西域有人乘风球上升,去地约十四五里之远,其人即觉有耳聋者,有手痹者,又有受万种凄凉,莫可明言者。诸各不同,倘若离地愈远,不知更作何状。可见人离地面,不可过于高远也。又气之轻重厚薄,各处各时皆不相同,故西域制造阴晴表,以度量其轻重,再凡运动流行之物,皆有轻重之质。而气则除轻重外,犹有刚柔之性,其体质若有外力制之,可以由大而缩小,然其体质亦具有力。或去其外力之制,又可以舒小而复大也。譬如以皮气球将气装满,封固其口,人或以手按之,则气必收缩而曲敛,将手离开,则必舒放而复元。惟人手按之之际,但觉其气势腾起而拒手。若将气球掷地,势必跳跃。若非气有刚柔之力,何能如此。再其刚柔之力,有多寡之别。若按之力小,其腾起之势亦小,按之力大,其腾起之势亦大。且本性原有三等可见。一则虽按之不论几多年限,其力终始如一,并无消减。二则热之愈甚,其力愈大。三则若无阻隔,抑压者其舒而发散,即弥漫无穷也。但气之厚密,各处不同。故欲定其高量非易,所以气之凝也。愈远于地面,则愈薄焉。

《风论》

编辑

曰:夫气既为运动流行之物,而其本性原寂静不动。上下四旁,不偏不倚,常为均平。有一处失其均平之势,则周围之气皆因之而动,其动则为风。其成风之由,一则因热,一则因冷。热则令气发散,而此处较彼处尤为轻稀,冷则令气凝聚,而彼处比此处更重密。缘气动有迟速之殊,故风起有利迅之别。屡次试验,尝见四刻之内,有行二三里者,有行百五六十里者。且风所以常变不定,皆因其由来使然。若其由来常如一辙,则风亦始终不变也。凡在海上驾舟之人,常见热道之间,周年东风,名曰不易之恒风。其故皆因日之类行,从东而西,将在下之气曝之,使散其气。俟日过复凝,于是其气已歉,则东方之气,从西流而弥缝之,故常随日俱西,流动不息,周而复始,所以恒变为东风也。又有言其处恒发东风者,因地球本体,一日一周之故,盖地球每日由西而东旋转,其面上之气,自必流行其上。从东而西,如舟行逆水,或由西而东,其水过于舟身,必从东往西而流也。其风亦有时偶因他故,稍为变易,其故不一。今就南北二带之风言之,其风凡从一方而起,无甚变幻,其名为二带风者,乃由赤道至北,约三十度,至南亦约三十度,南带北带之间所发者也,有三等之别:其一名曰恒吹风。北方永从正东而起,惟在赤道上,及去赤道或南或北二三度之处,虽恒吹东风,然亦稍有变异,不能永为一定也。其二名曰当令风。乃六个月一方而起,再六个月从相对之方而吹。其风凡转对方之际,每有烈风暴雨,雷电交作,乃春秋二分之时也。其三名曰海地微风。乃每日自子时至午时,则由地向海而吹,自午时至子时,则由海向地而吹。因其风微细,所吹不过二三十里即息故也。

《雷电论》

编辑

曰:雷者,空中闪电发烧之声也。其鸣为雷霆,又名霹雳。其光则为闪电,又名雷鞭。夫何以有是雷电哉?凡天气炎热从地面必有能然之气,如硝磺等之类,发泄而上腾,至其气在空中,积满之际,则然而化为雷电。故夏令居多,冬令甚鲜。至雷鸣之声,或云皆因于硝气迅然发泄所至。若云中无硝气,则惟有电掣而无雷鸣。又凡雷鸣必先闪电而后雷响。其鸣声长短,亦因有山应之则其声悠长,若在谷中其声更长。且其声之大小疾缓乃相离遥远,故先见其光,后闻其声也。其雷在热道一带,时所恒有。若在赤道之上,则声愈洪巨,屋宇舟车人物无不震动。凡雷行纵横不定,常于空中且进且退,往返回环,一时则千盘万旋不已。其所以致雷下降者,每因云积甚厚。倘一遇风,则吹散消灭而雷不鸣。凡塔顶之金铜等物,亦皆有吸雷下降之力。故凡雷鸣时在高处较低处为尤多。再雷鸣之时,撞锺放炮,皆属不宜。盖因锺炮之声,均能动气,恐气动而致雷下降也。又雷鸣时,所有硝磺火药等易然之物,必须藏匿恐被雷火引著而轰击也。

《日月重见论》

编辑

曰:日重见者,乃云上所形之日体也。皆由太阳之光,映射于浮云内,故人视之如别有一日也。凡日遇有重见,即有光环相随于后,且必有或雨或雪相继而下。日之重见有多寡不等,其二日尚为人所时见,然已觉其少。其三四五六日,则人罕见之。顺治十八年,波罗尼亚有同时见七日者,尤少之少也。月重见者,乃云上映照之月体,其数之多寡与日略同,其所重出之月,一时或旋绕于真月之外,一时或并列于真月之旁也。

《冰论》

编辑

曰:冰者,乃严寒所凝结之水也。夫水本流行之物,一凝则静而不动,其体坚实,必须剖之始开,击之方碎。且凝结之量包涵甚大,试观贮水之器,往往被其鼓裂。凡石罅中若凝结充满,亦可裂开,而山或为之崩坠。凡寒冷至极,则凝结如山,距赤道数十度之处,见于海面者甚高且大,宛如岛屿,半浮水上半没水中。春初及谷雨时,人尚可近之,迨谷雨后则无人敢近,恐其融化倾坠而被压也。近二极之处,虽大暑时亦不融化,所以南方离赤道六十八度,北方离赤道八十一度之处,恒为积冰所阻,不能越过。

《潮论》

编辑

曰:潮者,乃海水之动而不失其常也。每日十二时三刻四分,必有二次之消长,长足则渐消,消尽而复长。其长也则名曰上潮,其落也则名曰下潮。盖日月众星皆有吸水之力,视远近为微甚。而月尤近于地,是以地球月围所包之海水,凡在月正对之下者势必被月吸起,故各处地方月至当头其处,海水必然长高,其长则为上潮也。不惟月至当头为然,即月至下面天顶,其上面地球之处,亦如月在当头,仍为长潮,可见月至上面天顶,上面地球正对处长潮,而下面亦长,月至下面天顶,下面地球正对处长潮,而上面亦长,盖地球上下二面各处正对之水,其与月相离至近者,则月吸之甚力,其潮上起其与月相离至远者,则月吸之不力,其潮下坠。势必相离于地球中心,而较周围各处之水逾高愈下。所以地球上下二面之水各为增长,地球各处地方,凡距上下二顶各九十度之间者,其海水一上一下分流,势必消减而并落。其落则为下潮也。又因月行于本道,每至一午线之上必经由二次,一则于上面,一则于下面,并须十二时三刻四分,方能一周,是以四海之水十二时三刻四分二次消长焉。夫潮每月朔望,定有两次消长,较平日为尤甚,名曰大潮。盖因朔乃日月相遇,交会并在一处,其相吸之力更大,故地球上面甚高,而下面之潮其坠亦甚大也。望乃日月相距间,对列在两边,其所分吸之力亦大,故地球上面之潮较盛,而下面之潮其坠亦较甚也。其长既较平日甚大,而其落亦比平日尤低,理所必然也。又每月之内,定有两次消长,较平日为尤小,名曰小潮。即在月之上弦下弦。盖因二弦之时,日月相距九十度之远,若月与潮长之处,正对其落处,乃日正对之下。若日与潮长之处,正对其落处,乃月正对之下,其因月吸而落之水,又被日吸而长,其因日吸而落之水,又被月吸而长,故两分其水势,然月近于地,其吸力较大,日远于地,其吸力较小,故此时之潮,虽长而不能大,因月吸之力胜于日吸之力也。再大潮每年有二次,较各月尤大,小潮亦有二次,较各月尤小者。则在立春立秋之时,日近于地而吸力较大,所以潮之或长或落较他月为尤甚。且潮之长落因乎月,时常与月相随,由西而东。是以每月于朔望而至一处午线之上,其处即为潮长,至次日则月迟三刻四分,方能再至午线上,而潮亦必须迟至三刻四分始能再长也。故凡各处十二时三刻四分之内,有二次之长落,六时一刻九分三十秒,有一次之长落,凡知一处每日长潮落潮之时,以后每一日多加三刻四分,即明晓矣。然地球并非四面全水,故潮之长落,各处亦不能尽同。况且山峡洲岛阻束水势所以同时之潮,又有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长落、或不长落之别焉。

夫海水之动,前于《潮论》已为详释。此外尚有别动之端,其名曰流。而流之动与潮之动,迥不相同,亦不相碍,皆因地球本体西向东旋。是以洋海之水,其流大抵由东而西。但为山峡洲岛阻隔,不能尽属顺流,故有分歧,或变为南向北流,北向南流,西向东流不等,然终归一派,仍西向而流也。总而言之,其各流甚急且大,常令舟行退回,十分险要,故驾舟之人,凡过其处,务宜预为防备,以免失落迟误之患。

《地震论》

编辑

曰:地震者,乃地内硫磺各石类之然烧也。避之不得亦莫知其动至何处。其为硫磺等各石类然烧而成者,已有实据可证。西域有勒美里者,将铁末硫磺与水三和匀,通共重三十八斤,穴埋地中,越数日,竟致地面震动坟起,且有火焰发出。又乾隆二十年,布路亚国都,地动倾覆之害,自古罕见。地缝中所出黑尘劫灰及有水翻滚,皆具硫磺气味。总之地中有温泉,及硫磺各矿,其处则必频频遭地震。因硫磺各石其性不一,有相合者,有相反者。譬灰与水二性相反,若两相值势必骤发。其在地中亦然,一遇聚合,即然烧爆发。若地窍宽阔,足以舒其所发之性,则无地动。倘地窍窄狭,不能舒其所发之性,其发必将周围摇动,然尽方息也。又地中有一窍然烧,而临近各窍,亦必被其殃。譬如火药,若有少许引线,则各处皆然。故凡地动一处,相离则数十里转瞬皆动也。又凡地中各窍既然,其上面周围之处,均为摇动。譬如以重物击壁之中心,其壁上下两旁周围,必皆震动。其体愈刚坚者,其震动愈远。再地动有因本处而震动他处者,有因他处而震动本处者。凡本处之动,上下摇动,其动也大。他处之动,两旁摇滉,其动也小。再凡地动之际,皆有声响,乃地中然烧,其气发散之音也。再凡地大震,必有各预兆于其先,或天边有黑云出现,缓缓上腾,弥漫空中,或地上酷热,上腾之气,被其散漫,而大风暴发。或天气极热,微风不动,万物烦燥,故凡风暴地震,必先有异兆,即天地寂静,万籁无声,而树木无风自动,此皆灾变之将至也。

《火山论》

编辑

曰:火山者,乃地中之火,由此发窍而出之路也。其穴口所吐者,并有浮石温石等随火发出,上为黑烟,灰烬渣滓腾空如浓云,俯不见日。其火山高低不等,其低者则火由穴口发出,高者则山旁绽裂,火由缝出。其山中喷出之石灰浆水等则低者常多,高者常罕。总计天下之火山,现有火出者,大小共六十八处。其在洲上者二十有八,其在岛中者四十。今已无火,其形仍旧者,大小共九十二处,其在洲上者四十有五,其在岛中者四十有七,后释其地,再为注明。

 卷九十七 ↑返回顶部 卷九十九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