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阴先生集/卷二十三

卷二十二 清阴先生集
卷二十三
作者:金尚宪
1654年
卷二十四

启辞十四首

编辑

郑仁弘诬诋两贤时政院启辞辛亥为承旨时

编辑

臣等伏见右赞成郑仁弘箚子。以先正臣李滉尝言其师故征士曺植有病痛处及故征士成运只称清隐。皆不许以中道。因此发愤。至以诬毁愚弄等语加之。捃摭他事。诋诽攘斥。无所不至。幷及于先正臣李彦迪。其视之有若仇敌然。噫。仁弘之为人。自少人多病其褊滞。今于垂死之日。乃发此言。岂其老妄昏谬之所致也。仁弘欲推尊其所师所尊。以显于后世。而实不知其所以尊之之道。不在于过为称美。反招后世之讥也。夫自古大贤。虽以夷惠之近于圣者。犹不免隘与不恭之病。盖中庸之至德。非圣人莫之能也。李滉与曺植并生一世。又在同道。而所学所尚之或异。出处进退之不同。虽未尝往来相从。而许其素节。取其高尚者。则夫岂浅浅也。故其书札中有曰。吾与之神交久矣。又曰。素所慕用之深。又曰。当今南州高士。独数此一人。论成运亦曰。清隐之致。令人起敬。惜时人不甚知其高耳。然则当时知成运与曺植者。莫如李滉也。惟其不欲虚辞溢誉。以徇人而轻许也。仁弘必欲推而上之。以跻于孔孟程朱之列而后为足。夫人之造道。自有浅深高下之等。又有气禀之清浊。所学之醇疵。中行狂狷。自我为目。岂他人所能强推而上之哉。李滉之论不过如此。非有私意之蔽惑。而仁弘反斥为诬毁。至以李,郑之毁孟子。扬雄之论颜子比之。不亦异哉。先儒称伯夷微似老子。又云濂溪拙赋似黄老。此只言其一段相近处。亦可谓之诬毁伯夷与濂溪者乎。夫诬毁云者。小人猜忌善士。摘其所无之过。有意䜛害之谓也。仁弘如以李滉与其师。有不相喩处。而为此不足之语云。则容或有之。乃于本情之外。自做不近之说。敢告天听。其亦不知自归于诬毁也。且仁弘又谓李滉以曺植不仕。为非中道云者。尤非李滉之本意也。李滉尝铭故征士臣成守琛之墓曰。可往而可返。不偏而得中。其不仕非无义也云。则李滉之意果以不仕。为诡异之行乎。若李彦迪之为学。李滉尝称其天资英悟。自然近道。持敬功深。非矫而为之。本之于身心性情。行之于家乡邦国。著书之言。阐吾道之本源。辟异端之邪说。贯精微彻上下。深玩其义。莫非有宋诸贤之緖馀。而其得之考亭为尤多。求之东方。鲜有其伦。至其立朝进退。忠诚恳恻。终始一致。又曰。推尊先正。虽务极赞扬。然亦当从其实而言之。不可捏虚夸能而为之辞。以欺后世也。其言之不苟而可质如此。盖我东方。自仁贤之化既远。其学不传。至丽朝文忠公郑梦周。始倡义理之学。逮入我盛朝。非无豪杰之士有志此道。世亦以此名归之者。而其真践实履。粹然无杂。继梦周之緖。为后学师范者。实文敬公臣金宏弼,文献公臣郑汝昌,文正公臣赵光祖及李彦迪是也。至于李滉则有加焉。讲明先儒蕴奥之义。开发后学颛蒙之陋。穷格之功。老而弥笃。真积力久。其所造诣实非末学后生所可容易形容。使一世之士。皆能正其趋向。知尊理学而黜异端者。果谁之功欤。谓之东方朱子。诚不愧也。凡此五贤臣学问之醇。道德之尊。自朝廷缙绅。下及草野韦布。妇孺之无知。马卒之微贱。亦皆闻风而景仰。从祀之请。盖将四十馀年。而适值我圣上。快从公议。亟行典礼。咸以获睹盛举。为不世之幸。不意今日乃有此媢嫉之言也。夫举国之人。不谋而同辞者。是谓公论。五贤陞享。夫岂一二所好者过为称誉。推而上之者。而乃谓之时尚乎。观其所言。决非和心平气之发。而乘怒肆忿。故举他事。有若胁持恐喝之为也。臣等初欲一言以辨。而伏想殿下洞察其言之不伦不中而斥去之。以示尊贤尚德之意矣。封章之入。今已屡日。尚无明旨之降。士林痛心。舆情怀郁。臣等忝在近密。不能终默。敢此陈启。

大司谏辞免启辞甲子

编辑

臣性本狭隘。才本凡短。学又不讲。志又不立。狭隘故与物多忤。凡短故任事不效。从前尸素。只招讥谤。第缘家有老亲。苟以荣禄为悦。贪冒匪据。不能自退。今臣不幸亲亡身老。且多疾病。不讲者日益卤莽。不立者日益颓靡。孤露人间。万事无聊。荣进之意全消。愧耻之心顿增。居闲毕命。是臣至愿。幸遇圣明御极。万物咸睹。世禄之臣。义难便决。强颜名班。非臣素情。况此谏官之长。责任尤大。环顾自量。百不近似。若一向避退。则迹涉逋慢。欲冒昧奔走。则罪重瘝旷。臣诚忧惧不知所出。伏乞圣慈。俯察征悃。亟递臣职。以授可堪之人。俾臣得守分散秩。庶免悔罪。以尽明时保全臣下之道。公私不胜幸甚。

请还收并递宪府多官之命启辞甲子

编辑

宪府之职。在于伸冤枉禁滥伪。世治则居官奉法而无滥枉之事。世乱则阿谀承顺而致危亡之祸。其使之然者。皆由一时人主所导之如何耳。向来十馀年间。诸官横恣。风宪扫地。万姓冤号。天命乃坠。此孰导之而然哉。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废朝即今日之夏世也。夫同利相趋。同恶相济。自然之势也。新本官下人广开求利之门。而防纳僧人。如水之流湿。互相符同。饰辞欺罔。图出印文。托称内旨。挠害外方。敛怨归国。此乃慈殿之罪人也。渠辈情状。既已发露。抑枉者在所当伸。奸滥者在所当征。法府之请囚。不过思举其职耳。殿下何为固执不许。而终至于斥退乎。设令慈殿有所致疑。殿下具以台章所陈。明白上达。则以慈殿之仁明。必怒下辈奸滥之状。而反下治罪之教矣。虽或以先入为主。不即释然。犹当反复熟启。期于允许。毋使慈殿坐受远方愚氓之怨。是乃圣孝之至也。如徒曰事涉慈殿。不可行法。则岂所望于殿下及慈圣者乎。昔汉文不以太后故废法于薄昭。而能尽人君之孝道。哀帝牵制傅太后。不能明治董宏辈谄谀之奸。而卒致汉室之衰亡。于此亦可鉴前世治乱之迹。而为可法可戒之则也。臣等尤有所深叹者。本宫下人欲利之心。能感千里外山僧。非道相合。牢不可破。而殿下求治之诚。臣等愿忠之意。反不能交感相孚。以幺麽微细之事。三司共争。至于如此。而天意愈邈。慈听难回。阴私破公。邪道败正。未知国家之事。终至于如何。可为流涕者。正谓此也。伏乞圣明。亟加三思。毋靳一兪快许。还收宪府多官并递之命。

政院请遇灾修省启辞乙丑都承旨时

编辑

臣等伏见顷日全罗监司李溟,忠清监司尹履之状启。金堤丹阳等郡。雹灾甚酷。继而见庆尚监司金致,咸镜都事李宜活等状启。则两道亦俱被雹灾。而安东等官四邑。损伤禾谷。尤甚惨酷。此非但目前民事之可虑也。臣等窃念仲夏为正阳之月。阳气极盛。王者体天行政。门闾禁闭。恐时气之不宣。关市毋索。虑政令之或苛。至于宽恤重囚而益其饮食。别置腾驹而止其踶啮。使万物群生。无不遂其长养之性。若于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暴兵来至。此逆天时致乖气之验也。臣等不敢知今之政令。有何所失。召此变异。而伤谷之灾既甚。暴兵之至可惧。伏愿殿下益严寅畏之心。更尽修省之道。顺宣阳气。排抑阴邪。行宽大之政。戒暴急之征。存阴雨之备。敕边圉之事。被灾各邑。量蠲民役。以示敬天恤民之义。臣等职忝近密。区区愚衷。不敢不尽。

大司谏引避启辞丁卯

编辑

虏马深入。宗社蒙尘。城下之辱。所不忍闻。臣奉使阻滞。不即归赴国难。罪当万死。且臣在京里。三月初四日诣阙。将行钦赏谢恩之礼。至东长安门。守门阉寺要索土物。倾赍应副。犹不满意。再三𰸁蹬。不许入门。徘徊良久。致延时刻。才到内庭。未及进班。至被纠班御史参奏。虽蒙皇上恩旨免究。而臣之奉使无状。亏失朝仪之罪。合被重谴。不可一日在职。请命罢斥臣职。

政院启辞丁卯都承旨时

编辑

因备局启辞。胡中出来汉人孙有苍等六人。皆是姜弘立自初亲信之人。愿同处资活云。依愿许送事允下矣。臣等窃念弘立在诸降将中。最被爱重于新故奴酋。至于给事数百人。马畜弥山。可谓极富贵隆盛矣。不知弘立为奴酋。献何奇策立何奇功而受此报也。然此不过非教犯天朝。即教犯我国。方其在奴时。我国不能制其死命。逮至今日。岂可复任其安享富贵。役使汉人。与在奴时无异乎。况奴之多送弘立所率之人。其意不无探试我国处置之如何。当初不为斥还。人情犹以为未妥。今又因汉人等自言。许令弘立同处。岂不为处置之再误也。设或许多汉人得闻此事。皆言与弘立亲信则将孰从而孰违乎。此事处置失当。所系匪小。请令庙堂更为议妥。俾无未尽之悔。

政院启辞

编辑

姜弘立复其官爵。令该曹丧需题给事命下矣。臣等窃念弘立受脤出境。甘心降虏。引贼犯国。意在非望。罪符逆豫。恶甚贼润。实天下乱贼之甚者也。国家无法。正论不行。王诛未加。径毙牖下。神人之愤。至此极矣。今若复爵赙丧。则将何以劝人臣之忠而征天下之恶乎。王言一下。所关极重。臣等不敢捧承传之意。冒昧仰达。

请勿以倭刀赠给胡酋启辞

编辑

伏见下教。胡人要土所求长剑。必非我国之剑。倭刀觅送可也。臣窃念胡中回答往来之人。项背相望。若以私请于使臣者。而辄即应副。诸酋闻之。争相仿效。则非但后弊无穷。亦不无因欲生忮。因忮生嫌。因嫌生衅之端。不可不虑。况倭刀。异国之物。尤不当分外觅给。此等事。始虽微细。终必贻悔。乞再加睿思。

请勿优给仲男礼物启辞己巳都承旨时

编辑

伏见近日接待所及备局前后启辞。皆以失欢仲男。逞憾构衅为深虑。赠给之物。犹恐不厚。臣等窃惑焉。既曰仲男恶人。不可不厚待。则恶人之性。其欲无穷。渠知我国厚赠出于畏怯。恐喝之言。将无不至。何可一一尽副。百从一违。同归无益也。夫虏兴兵远攻。未有小不利之事。而先发讲和之端者。意必有在。则后虽再动。别有他故。岂以仲男一言。遽为喜怒而轻易败盟也。若谓仲男能解译言。且得汗意。不无居间交构之患。则今此回答国书中。另具一幅。槩言仲男悖恶无礼之状。且曰。此奴产出我国。今其父兄犹在。尚且忘本背义。无复人理如此。安能终始尽忠于贵国乎。刘爱塔弃母先降。自初观之。真若效款。一朝背德忘恩。逃入岛中。戾性难驯。此为明验云。则彼亦有心。未必不悟。仲男虽或毁言我国。彼亦不为之全信也。况顷日招见时。讲定礼貌也。满胡等谓译官辈曰。贵国所言者。皆是仲男。所为极非云云。是非天性。无处不在。亦可见也。伏愿圣明。深加睿思焉。臣等忝在近密。区区忧虑。不敢不尽其愚。

请下谕我国走回人勿许刷还之意都承旨时

编辑

走回人刷还事。昨因领府事李元翼献议。以待郑文翼与汗约定回报而后处之矣。臣等妄虑此实摇动民心之资也。近因此事。闾巷讙哗。臣等窃观于舆情。弱者惨于颜面。强者怒于辞色。人心向背。决在此举。辇下如此。外方可知。民间若闻约定后刷还之语。则必未知庙堂终有赎还之意。而胥动怨言。归咎朝廷。两西之民。尤为惊动。其间虽有有识之人。亦难开谕。脱有幸乱之徒。乘时诳诱。则贼未渝盟。民心先崩。其祸不可胜言。甚可惧也。今以宁因此结衅致兵。而不可刷还之意。特下御札。宣谕中外。则人心莫不感激悦喜。争欲为国效死。此政安危存亡之大机会。不可一日少缓者也。乞留睿思。臣等待罪近密。苟有所怀。不敢不达。惶恐敢启。

追崇变礼请勿奏请中朝宾厅启辞

编辑

臣等昨日竭诚陈启。恭俟兪音。而竟下勿烦之教。相顾色沮。窃忖殿下拒之之深也。臣等非欲强为烦吁。以渎天听。诚以国家大礼。不容做错。君父过举。不可恝视。思究至当之理。俾无后世之讥也。夫尊亲之道。不在于崇以爵位。必事事节节尽合于礼。然后乃可谓之孝也。苟合于一时。而招讥于后世者。非忠臣孝子之事也。殿下拨乱反正。再安宗社。其欲推恩归美于积德毓庆之地。固臣子之所宜赞导承顺。而乃为此苦口力争者。只为创业继体。时各不同。而礼随以变。圣帝明君已行之迹。班班可考。所冀殿下择中而蹈之也。子思曰有其礼无其时。君子不为。礼所以时为大。何谓时。武王,光武之追尊或不追尊是也。光武中兴之功。虽侔创业。当时诸臣皆以为不授之与自得之异意。故光武曲循其议。终不追尊。立庙舂陵。使长吏奉祀。南顿令之素贵。不下太上皇之尊号。后世儒贤莫不称美也。且殿下每以法祖宗为教。祖宗之事。有可法有不可法。今殿下正其诒谋。使永为后世子孙法则岂不于成庙有光乎。至于祢位之阙。尤殿下之所深疑而不安者也。帝王之家。继世而立者。便有子道。今我宗庙之中。昭穆灿然。祢位固未尝阙也。传曰至孝之道。安亲为上。今日廷臣。不但求安于圣心。亦须求安于神道。方为尽忠尽孝之道也。凡事顺于人心。然后合于天理。天理者。天下人心之所同有也。我国素以礼义见称于天下。今若以非礼之礼。上请天子。干求恩泽。则非但大乖于藩邦恪谨之度。寔恐有愧于鲁秉周礼之语也。目今天心未豫。灾害切迫。边圉空虚。虏势益肆。逆变继起。民志未定。国之安危。未可知也。当此之时。上下协和。收拾散乱。日求谠言。从谏如流。犹惧其不能济。乃反斥逐论思之臣。违拂公共之论。使群下惴惴焉莫敢正言。欲以举国人情之所不顺者。远奏于中朝。后世之讥。顾不暇恤。而目前之事。实有不胜其忧者。此臣等所以深怀闷郁。不敢以言之不用而遽自退去。复以瞽说。齐叫天阍。伏愿殿下。更加睿思。亟寝追崇奏请之命。

两司合启请寝追上宗号之命壬申

编辑

朝廷议礼十年。定为别庙之制。殿下之至情既已伸矣。劝殿下为此举者。其言亦已行矣。不能无事。每出新义。始以国中称谓为言。继以速定宗号为请。礼官防启。大臣持难。而殿下皆不采纳。曲循一夫迎合之说。臣等实未知圣意之所在也。殿下前日以不入庙为教。群下莫不仰之。煌煌御札。传播远近。曾未几时。又下此教。一哉之心。岂如是数变乎。自古入庙而不称宗则有矣。未有不入庙而称宗之礼也。彼李贵之狂杂。圣明之所深烛。夫狂杂者之不能精思。不能精思者之不可议礼。圣明岂不知之。而于此莫重之礼。必用其言乎。请加三思。亟寝追上宗号之命。

大司宪引避启辞

编辑

伏闻昨日下政院之教。臣不胜悚然之至。凡台谏启辞。长官命语。李贵弹文。亦臣所为也。大抵庙堂之礼。专于严恪。台谏之论。主于直截。乃体貌之当然也。麤厉之云。直书其气象。纠正之举。非出于侮辱。况周家民献。犹得十夫之称。文字间措语。岂有深意也。昔汉萧望之为御史大夫。遇丞相无礼。金安上等以倨慢不逊论劾左迁。御史大夫位在上卿三公之亚。而一言不逊。举正其罪。未闻以一品之故而有所回护也。臣禀性狷狭。论事之际。不能随势低昂。屡忝台职。辄遭狼狈。今又妄发。致厪严旨。不可一日仍冒。请命罢斥臣职。

再避启辞

编辑

伏见玉堂箚子批答。不胜惶恐陨越之至。第圣教中所谓三失者。亦有所以十九日议谥时。臣等亦以宗庙疑礼收议事诣宾厅。既已献议之后。大臣问两司长官亦为同参乎。政院吏对以前日议谥时亦不命招云。臣等即为退出。若或同参则其时岂不具陈所见乎。礼曹回启李贵之速定宗号箚子也。有曰章陵虽在四亲之数。不入于昭穆之中。则庙号之加。非今日所当论。故判付不曰依回启施行。而曰依箚子施行。此公事尚在。臣等何敢诬也。文彦博之齿爵。不为不高而唐介论之。李叔蕃之功。不下于李贵而台谏请窜。虽有社稷之功。若挟以骄恣则终为社稷之忧也。国家设立台官。使之论执时政。纠察百僚。上自乘舆。下至庶官。苟有所违。绳纠弹驳。乃其职耳。不言则有咎。何尝无故慢骂为哉。且臣窃念即今淫雨过度。水潦为灾。道路阻绝。禾稼漂沈。人情不胜忧闷。国家方行祈祷。盖自议礼以来。廷论多忤。殿下之怒亦已过矣。群情郁而不通。此道路之阻绝也。直士尽见斥逐。此禾稼之漂沈也。上天之灾。安知非警告我殿下也。殿下惕然改悟。廓开言路。收召放臣。若云雾卷而白日出。则人心胥悦。天意可回。祈晴之祭。虽勿行可也。臣今当去职。区区所怀。无路更达。敢为蔓辞。仰干天威。一鸣当斥。辄复再鸣。臣罪至此。益无所容。臣既被三失之教。又负再鸣之罪。不可一刻冒居。亟命罢斥臣职。以正臣罪。

十四首

编辑

宗庙疑礼宾厅献议壬申大司宪时

编辑

云云。祝文当依神主所题。设令题主有欠安者。当先改题主。不当独改祝文也。

世室王后祝文并称祖妣者。此虽无与题主相违之失。然大王祝辞既无属号。不应王后之祝独称祖妣。此三件事。依启辞釐。正似无所妨。

至于宣庙题主之异。实有未可晓者。戊申之初。大臣当国者如李元翼,李德馨,李恒福。皆一时名相。而掌礼之官亦多名臣。莫重庙主之题。必无率尔谬错之理。厥后两次改题。虽当奸臣用事之日。然此至重之举。岂敢无缘擅改。臣以妄意窃揣之。宗庙称谓。莫重于庙号。本朝之用庙号。虽非正礼。业已定制。则似当以庙号冠谥号。不当以谥号冠庙号也。当初厘正之意。无乃或出于此耶。至如有明赠谥四字。本涉可疑。凡如碑铭墓志文字。本为流传后代。虽革易之后。欲使知其为某代某国之人。故题首必称有明朝鲜。庙主则异于是。王者无外。春秋之法。称天王而不称周。则有明二字。无乃未安耶。况于下不称朝鲜国。而于上独称有明。尤非宜也。赠谥二字。亦似欠妥。历观前代状志叙述之文。凡王公有国者。必加谥于爵号之上。如曰某国某王公云。未尝加赠谥二字。唯本国士夫题衘有此式耳。祖宗题主之式。虽不敢议其是非。然若考诸古典则未见其有据也。大抵此事。若泛论事理。则以赐谥先于庙号。所以尊皇命也。该曹厘正。不为无见。传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言既定之礼。不可辄改也。本朝于宗庙陵寝之制。岂无一二可言者。然皆非今日所当轻议。况神道尚静。庙貌久妥。刮磨改题之举。非如厘改祝文之比。似涉重大。伏惟上裁。

以礼曹参判许启上疏追上徽号事议己丑

编辑

我大行大王盛德伟烈。迥出前古。举国臣民。孰无区区画日摹天之意哉。大行大王终始㧑谦之德。感动臣邻。不敢请上徽称。此虽臣子未尽之遗憾。然以此书之史册。岂不大有光于追上若个字之美也。伏惟上裁。

再议

编辑

既非先王之志。恐乖继述之义者。圣教至矣。臣更有何议。伏惟上裁。

世子书筵当否议

编辑

臣素昧礼学。加以昏眊。不敢据礼仰请。然而念王世子讲学。果急于一日。而大行大王梓宫方在殡殿。一边开筵。于礼于情。实为未安。尧舜之道。以孝悌为本。王世子冲年所讲。尤当以孝悌为先。则山陵未葬前。姑为停讲。卒哭后始为开筵。以达学问之道有所先后。似为合礼。伏惟上裁。

刑曹罪人金之英等事议

编辑

各人等罪犯。俱系重囚。窃尝闻如此等罪。必颁赦中指名处决。或一时有自本曹议启者外。有司不敢自以己见遽请解释。其意岂不以在下有市恩之嫌。在法有专辄之律也。今此各人之事。初无自上特判之教。而该曹先自请释。有违法例。似难轻施。伏惟上裁。

山陵发引时陪行议

编辑

自九月十一日发引。至同月二十日下梓宫。其间日子颇多。自上发引时哭送于郊外。至永葬前一两日。亲诣山陵。会下梓宫。以伸圣上罔极之情。允合情礼。况今四方无警。农功垂讫。似无防碍之事。伏惟上裁。

再议

编辑

圣孝天至。思慕无穷。既将陪行山陵。又欲屡日驻驾。以伸罔极之情。此孝子之至行。而曾,闵之事也。凡在臣民。孰不感动。但念百里之外不为近。一日万几不可旷。若至经涉旬日。太庙神灵眷眷之心。必不少释。王都万姓喁喁之情。靡所仰赖。至于意外之变。虽非今日所虑。古之善图国者。亦未尝暂时致忽。殿下何不深思于此而轻为久留之计乎。臣虽至愚。决知其不可也。伏惟上裁。

八道民弊变通议

编辑

此国家初政。大更张大变通事也。其利害便否。不可不十分商议而处之。虽曰民生倒悬之救。当如救焚拯溺。而若有窒碍难行之弊。则必有籍口以资不悦者之谤。前日已往之弊亦可监也。稍待数月。亮阴后从容面禀定夺似当。伏惟上裁。

大司宪金集丧礼异同议

编辑

臣窃见金集所进古今丧礼异同一册。考据颇详。可谓老师宿儒世传专门之业也。臣少而孤陋。老益眊愦。未曾与于白虎聚讼之会。常负愧于叔氏汰哉之诮。今当莫重议礼之地。舍旧图新之日。安敢僭有所陈。以重其不学妄论之过哉。试尝管窥。不能无所疑。盖古圣人既不得见。古礼又多放失。故后儒不得已而以义起。著之于书曰礼从宜。亦犹赞大贤经制之言曰。不屑屑于既往之迹。能不失先王之意者也。生乎千载之下。欲行千载上所未行。则人情必不能无疑。是以古亦有三王不同礼之说。且如重周道也。至后世结白绢为之初丧告庙社之礼。通典聚群庙之主。藏之祖庙。夫易帛为重。至易事聚群主于祖庙。礼之重者也。尚不能便行古道。古今大小礼文之不同者何限。自祖宗朝以来著为五礼仪。拟以为一王之法。虽不知允合于周公之礼。然间或改其一二最不安者。而至于先王之世。旧俗所传。礼文少异。而可以通行者则不能尽变者。亦有由也。今若姑就其明白可从者行之。而其他徐待诸儒毕会。熟讲而审处。勿至有悔似当。伏惟上裁。

哀册头辞称谓前世所称皆似未妥议

编辑

哀册中称谓。乃词臣奉教制进之文。称以孝子孝孙。似不合礼。但曰惟我主上殿下为宜。伏惟上裁。

以左相箚子都监轝物勿用大段事议

编辑

遵先朝之遗制。革今日之弊习。昭大行之俭德。揆之情礼。实为无欠。伏惟上裁。

返虞后别行安神祭与否议

编辑

返虞后只哭拜而退。为大略者。常情之所发也。古礼及五礼仪并无别设安神之祭者。先王已定之制也。参以常情与先王之定制。则似无难断。伏惟上裁。

科举讲经事议

编辑

设科取士。欲得明经之士。而近世谬习。但事口读。全昧经义。虽占科目。反为人嗤点者多矣。皆思变通之举。而祖宗旧例。猝难轻改。今见左相所献箚论。与臣之浅见相同。但四书三经之外。增加他书。恐不合于人情。且于临讲之际。不无哓哓情外之言。莫重科举之事。是不可不虑。惟在上裁。

宗庙祭享牺牲变通议辛卯

编辑

臣经年病废。人事昏霿。议礼大事。不敢与议。而今此下教。出于特询。一息尚存。不敢终默矣。大抵先朝制礼。至敬至严。窃伏闻如文昭,延恩殿常时祭享之物。或有用非时荐新之物。而至于社稷宗庙之祭。必用预先所养牺牲。未闻以有弊代用他肉也。代用除弊者。若齐王之衅锺。宋仁宗烧羊忍饥之类。系干祖宗常享之礼。则似不可以他物代用也。礼云有其举之。莫敢废也。伏惟上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