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牗闲评/卷一
< 甕牗閒評
‘𩂉’字从天从云省,故《易》曰:‘云上于天。’𩂉𩂉字不从而也。今人作‘需’字,乃从而,盖篆文。天字与而字相类,后之作字者失于较量,各从其便,书之其误,甚矣。《五经文字》云:‘需音须,遇雨而不进,从而非也。’
《匡谬正俗》以溺为‘㲻’,㲻乃是沉溺字,溺又音而灼切,其水不能胜鸿毛,盖弱水也。夫弱水‘弱’字,尚书只作‘弱’字,不知后加水点又何据也?
《匡谬正俗》载:‘武成往伐归兽。’兽字作‘嘼’字,且云《字林》:‘嘼,音火救切,人之所养也。’若武王归鹿,华山之阳放虎,桃林之野即可言归兽。既是牛马,当依‘嘼’字本音,读之不得以作兽字一边。便谓古文省简,即呼为兽也。如此则是古本原作嘼字。想因唐明皇改为今本。尚书时未究嘼字之义,而增益之也,今其下亦云本或作嘼,许救切,益知古本作嘼字无疑矣。
‘忍’字藏刀于心,是能忍也。书君陈必有忍,其乃有济。
《书·顾命》篇:‘一人冕执锐。’苏东坡《书解》云:‘锐当作鈗是也。’锐本非兵器,书既误作锐字,而著书者又妄云‘锐矛’,属竟音以税切,其误抑又甚焉。
《说文》:‘羕,水长也,从永羊声。’引诗云:‘江之羕矣。’然则汉广诗中永矣,永字当作羕字,不知何故后改为永字。
《诗》:匍匐救之,救字可音居尤切,盖自救其深矣。方之舟之四韵,皆是平声,而此救字却只作如字,乃陆德明之失也。诗补音引三略,使怨治怨,是谓逆天;使仇治仇,其祸不救。又引周武王盘铭:‘与其溺于人,宁溺于渊。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是矣。 瓮牗间评卷一~卷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