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九

卷八 百弗庵先生文集
卷九
作者:崔兴远
1808年
卷十

与族叔三锡○壬辰

编辑

所托先祖行录。固不敢至此迁稽。而闻见不博。辞拙坐之。区区心力。又为病祟所困。神精恒晦。况以傍无司墨提醒。每含意虚过。罪悚无以自文也。承谕义稧事。是固吾门第一美举。奉读三复。可为感叹兴起。敢有异议于其间乎。大抵此等事。自古多从为学家发。必无私意计度者。乃能有终。而顾吾门长少。顷尝先立学斋。继又有此论。亦可谓自学而发。暗合乎古儒家讲学而义起者。其不如计度者之自私谋利也明矣。所以窃望其果有成也。然所谓学斋虽既立名收录而姑未就之。实由乎始事者德薄诚浅而然。未知今日此举。果能无前鉴之戒耶。美事成否。都在于主事人德量如何。更须虑终。千万千万。

又答

编辑

不料承得惠札。伏审色忧今安。仰慰。宾卿缅仪。发引隔夜。今闻新占泉水遽涌。将议退期改占。是果信传否。惊念万万。九会同懽。固是分宜。见招又勤。岂敢自慢。而衰苶比甚。又因家间祭故连叠。更添劳惫。虽欲自强。决难如意。柰何。当日供懽之资。欲以公物施之。昔人遗意。今见得行。怆怀又不自禁。然其无有径促妨后之虑耶。至于门尊葬前此会如何之谕。诚若未安。葬事若在墓祀前。则退设于事后。固无失敦厚之道。而不然则议定祭日。不可失时。既不得已设行。则前一日。卛副任往哭于其几筵。待明乃会。似得于敦厚谨礼之意。如何如何。惟在量处。

又与

编辑

昨日惠顾。诚所感深。不敢当也。夜来归侍动静如何。今日盛会。日良最幸。不可谓无佑。况指挥处置。必有以得宜者乎。要之坐定前。先禁喧哗。各就位。排列世次以坐。似合于谨始郑重之道。盖新立公馈之意。却是自别。殆若先祖授之故也。如何如何。

又答

编辑

谱所答通事。由我迁退。恒所愧悯。今有山甫会行。正是好因便。通草辞意。亦恐无疵。须令精书以付。又以周旋进退之节。询议考录之事。一一细教。则以山甫之明详勤紧。何患其踈漏差误也。若其资费之物。视前减半。恐欠敦厚。鄙意以为必准给本数。得赖于多少俗料者。或为后辈一端观感。如何如何。通草有数字可改点标。还呈考教之。皆令收藏如何。

又与

编辑

顷复至今披慰。初夏风调。侍下友懽如何。刻碑事。不量轻始。措备酬应之节。尽多窘窒。闷不可言。至于水泰碣役。姑不可轻议。当看此事了刷。分付刻僧挽役之无妨也。文字之未易入手。都由不肖识窄难强。致此迟稽。罪悚罪悚。

与门中长少丙申

编辑

伏惟清凉。佥候起居万安。兴远年来老病转深。无以自强筋力。进参末席久矣。惟幸合门敦和。各守孝悌。不失岁一之仪。以致乡邻之闻美。昨闻以些个节。不无分裂动挠之论。是何不幸之甚也。窃不胜怆慨之至。敢以区区之见少陈焉。伏惟佥位虚心平气而曲察焉。夫此门议之成。本出于不得已。而非一人擅树己意之为也。自吾先世墓祭无田。故每当祭时。不免苟艰。昔年门老公与诸宗人。义起合物。积岁经营。备置各位祭田。然子孙众多。人心不齐。中间祭任。间阙享事。因用谷物。不耻豺獭之不若。故壬申春。合门长老招率群少。留连十数日。讲究一心敬享之道。而乃曰当日门老公营置祭田之意。若是勤挚。而犹有此阙祀之弊。此无他。遵据无地。怠忽成习之致。莫如特置门任。纠率门事。论定祭仪。兼修敦和之为可。相与上下反复。各究精义。又令考证道内先辈通行会奠之例以立䂓。而子弟辈承命通议得一义理。以为今此祭田。既自门老公始。则当以门老公诚意推上。自近及远然后。血脉贯通。义理透彻。而门议有一统矣。于是乎佥长老一辞可之。乃得以定约立议。是所谓非一人擅树己意者也。如是遵行。以至于今殆三十年之久。而当日立论先行。已多零落。在今日子孙道理。惟当谨述遵守。毋敢变动。可不得罪于孝悌。一谨于敬享。永有法于后代也。若于品节中有不可不变通者。则别定条约。附续于后。恐无失于谨重道理。至于任自随意。欲为改革。则顾念当日之意。万万惶恐。断不可为也。如何如何。

与族叔师锡○癸巳

编辑

前者大小葬时。既无以躬唁。书亦阙焉。作一咎恨。其何能谅此废痼。不之罪乎。俄因便风闻士教榜声。将信将疑。思欲起伻探来。委人走示。正是获此心者也。披读二纸。喜不可量。因念侍下洊戚之馀。慰悦不比寻常。是尤奉贺万万。但此中儿辈初闻其修人事颇善。窃有望焉。竟皆归虚。若非士教之榜。殆若数日不乐矣。哲卿,伯铉之参。又可喜深。又闻士教因赴大试。岂可无望蜀之意乎。窃企之耳。

又答

编辑

小音尚喜。大音继至。是乃吾门挽近来初得。岂但为执事侍懽中重悦也。实一门之幷幸。况如远尤何可量乎。不得勇进同懽。是可叹。士教书。忙未之答。惟俟明日佩朱草来访。

又与丙申

编辑

秋气正高。伏惟佥候均摄健吉。碣役刻至过半。议以因墓祭立之。固可为幸。但以碣阴文字。有未尽底。故枝洞族叔数次有书。要我使之停刻。此固出于欲其慎详。而其刻其停。非兴远所敢自擅。只要门任碣任齐进面论。以期一意同归。懽心共事。近闻皆违所料。此甚非好气象。及今九会隔日。立碣又不远。何可一向两持不回。有若深有所争。不避好胜之为哉。佥执事与两任偕往相对。以陈此文字无所碍于日后考籍之由。因与之平气顺辞。以尽敦和之道。期于同会如何。

答族弟载安兴泰○辛巳

编辑

忽地辱书。承侍下兴寝支宜。一时目苦。又当自安。以是慰祷。谱事之每每致误。何咎乎少辈。只恨此拙托病自重。不能躬往忠谋于当事也。昨会必欲进参。又以亲病径归。玆送通从听教。未知更如何论定。

答载安

编辑

视苦之一㨾。向虑不浅浅。古文迹因此奉玩。固好。所以要持来。更无他意也。为此委送。已所不安。而只付之奴手。恐非慎重道理也。又值天雨。躬动邀会。皆未之得。柰何。添轮泄。止此。

与宾卿甲申

编辑

日前之访。宜感而却不知感。辄生悲欲泪。盖冒衰奔走。非人理之所忍见也。其间或有新所闻。更探得否。事已无柰何之后。何必动心用虑。不但无益。恐反害事。惟当以自处道理讲明。而定志以听天而已。祸福存亡。非所忧也。

答宾卿丁亥

编辑

承悉起处。大慰。而胤君视苦往来。宜其为深虑。图所以针治。而但念年少辈此等病。久或自安。若一切以针药交攻。或致误著。反受其害。则后悔莫及。况以少年久留府中。又不无可虑者。在乎幷宜慎之。不可徒以传闻轻信而以听砭手也。如何如何。

答宾卿

编辑

不意专人惠书。惊喜若梦。矧审动止支持。至于疚怀之难定。盖形气所使。裁节固难。然若不裁节。则便违礼失中。颠倒错乱。卒至于天壤易处。岂不惧哉。岂不惧哉。所以前后言之。不觉伤支也。惟以理加抑千万。所谕学斋事。固宜商量。何可以己见为是。不察其为气役乎。凡事之作。必自先观其所由。发于气者抑裁之。本于理者扩充之。权度精详。轻重得正然后。立言作事。乃无愧于心。而辞气不偏。事易得成矣。盖斋舍之初成。不得其所以为号。忽思得孝悌二字。窃自以为此可以述先祖遗教。而孝悌之本。非学难讲。讲学非养不就。况伏念先祖当年有所为置之意。苟非养学。则又无可据。述而行之。其时以诸长房所勉迫。强其所不能。仅成祭祀节目。未及思量到他。先后少辈讲学之请。养学之设。极其申勤。至有担当周旋而用力者。此虽年少之见。适合先志。亦中己意。乃忘僭而可之以为此事亦重。一时幷始。恐无妨于享先之意。今见所论。以此为子孙之私而姑徐徐云尔。则是果得于轻重先后之宜欤。且结辞甚严峻。顾不可必立己见。先召气役之讶也。须更加理会。平气细论。以得归一。

答宾卿丙申

编辑

忽地手书。惊喜倍百。第审分张之怀。至有欲死之谕。衰世俗情。其信之。而相爱深知。岂异乎躬自当之。惟自加修。同气之感自尔。乃复湛乐。相期已重。漫说及此。惟愿恕量。此中忽闻一初之逝。外党相恃。今焉尽矣。尤极痛惜。西部碑石运去事。敏速可意。第碑阴小识。尚未留意。盖由扰恼之端。累日鳞叠。见谕申促。当趁即下手。而又有傅岩奔哭及哭班之行。是可闷也。

与载安宾卿丁酉

编辑

斋舍碣役几了。似可因墓祭立之。但念枝洞族叔一向不能释然于我。幷与佥君而不可之。在卑逊敦谨之义。极所未安。前后何不一二次会懽。平说其无害于考籍。俾谕其然也耶。吾欲一造面论。而耗颓难强。尚未如计。傲慢良愧。九会回文。姑未过我。未知何以自处。立碣又不远。佥君须委往枝洞。自尽敦谨道理。不以其辞气动心争可否。先事为书。此意亦须谅之。

答宾卿戊戌

编辑

昨接士豪。闻凡百。又得手书。以审动止保吉。客忧就安。种种慰慰。此中廑依。第是呈辞事。节节不如计。惶恐悯蹙而已。本府所呈题音。今朝始到。乃知礼曹关文。因南参奉。呈病请遽传教隆严。自今作一新颁申敕之䂓。使蒙除者毋敢呈辞不仕。则见今自处。所当急急趍命。自量精力病势。万无作气之路。柰何。

与宾卿士豪兴九○己亥

编辑

近颇阻晤。谨问起居连相否。圣年,仲宾。积日侍汤之馀。遽遭巨创。攀擗哀苦。何以支保。而初终凡节。亦何以无悔于其孝思也。窃念此君昆季之质行孝友。求之古人。不甚多让。此盖一门老少前所共道者。则属此遭变之日。宜有拔例扶服。以视秉彛之所同有者。而衰喘病伏。寻常吊唁之节。亦在人后。悲愧不自胜。顾此无状。不敢以孝友二字轻加于人。而今乃缕缕如此。或不为老妄之误知耶。伏惟佥契轮照。以悉此怀。千万千万。

与宾卿辛丑

编辑

久阙问闻。恋意当一般。岁竆寒酷。不审向来调况膝忧浑复否。顾此病惰不说。忽闻苏湖凶音。惊痛无异半割。自此身心更无依仰。益无以为怀。柰何。值此大无。惟君特有用义意。闻来十分起敬。岂不欲勇应参谋。以为成美之助。而自顾空手虚舌。无以奉副众望。亦将柰何。私计曲折。宇儿必口伸。他不尽。

答方甫

编辑

顷访今书。欣慰不浅。况悉省下学履连迪。此间亲病弟病。一切弥苦。忧煎数字外。无他可言。惟欲随分看书。以消日月。而病益苦神益昏。亦无以从心。未知天意果如何也。书中所谕。间有不敢当处。殆过矣。虽然于此可见君志意之所在。才既高年尚富。而能有此好志意。以此为学。何所不成。吾门自此庶不至寂寥。古人喜而不寐者殆近之。更望益坚此志。与士豪,圣年诸君。同心僇力。终有所成就。以副此期待之意。千万千万。迷儿欲从速令与同事。而以渠妹之病。姑不可离。容俟稍间可图之。但来谕所称。万不似。凡言语务从实。不为浮夸也。如何。

答方甫

编辑

日前书。至今未即奉报。忧挠坐之也。其或恕之否。书末之谕。非吾可当。令人惊愧。特吾徒长于君多年。而无自修善噵之实。顷尝敢以己见告戒。自咎僭妄。承有虗受改图之意。可见其容量勇果大过于人者。自倍远期之望也。谨独之意。尤可敬矣。而吾既不自能。不敢为人说。然古人为学。必有其序。入之不免于欺人盗名者。莫不由于其初妄自高远。不欲先力于日用近卑之地也。岂不惧哉。苟有志于此事。当先读小学。以求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之妙而后。次及大学。论孟中庸为其序也。如何如何。

答方甫

编辑

意外书倍慰。况悉侍学连吉。第见笔札间书法数变。虽是少辈偶役于才气。亦恐其心法往往不能纯实。初学所宜十分省慎处也。古人作字亦用敬。其意可知也。如何。向宵中。与一二胜己。发问人之所怀如古人先辈之为者。固亦自知其妄矣。然其间亦不无见得君辈资禀而窃爱之。惟君苟能笃志勉力。则如吾空踈。虽无所损益。亦岂徒然长默。不思所以相资哉。但立夫病益苦。身病亦一向沉痼。徒为病亲之忧滋甚。而无敢意于人生分内事。愁怜愁怜。士豪之勇果。固人之不可及。而惟其傍无彊辅良师。为可虑可惜。

答方甫圣年

编辑

昨日书。草草多踈漏可恨。即接佥笔。既可愧。又可慰也。再童君来读小学书一半篇。稍有进解。苟能笃实。何有乎习与知长。可爱。从弟彼中受侮。今始得闻。可惊叹。然今之世例如此。柰何。惟各自慎。杜门看读而已可也。万万未究。

答方甫己巳

编辑

新年书。带得新年面目。况伏悉堂候蔓福。多贺多贺。第所苦弥淹。为之虑甚深。病久则源深。源深则气损神衰。志业终不免颓败。况为庭闱惟忧。如所告乎。须趁理速完千万。大学既通。正好熟看。似不可一读旋置。况其所读。未必其精乎。其次论孟固好矣。何必以春下不多。而停其所读。时文亦从那里。可得力矣。如何如何。

答方甫

编辑

所谕学不进者。科学之谓欤。抑有志此学而还被他挠夺去耶。都在勇意著脚之如何。若使如吾病昏不自勉者。遽责其指噵。则恐近乎借视听于聋瞽也。但见所作文字。每欲奇僻。此古今识者之所不贵。如何如何。

答方甫

编辑

得书披悉。有吐血之苦。为之深念。夫人之一身。只以血气生成。血衰则气从以失度。致病必矣。调补之道。不宜少忽也。所谕停制欲读之意固好。苟欲为身心地。则圣经贤传。皆有其要。惟在精察笃行之如何。更有何书何说别为要紧。须勉之千万。

答圣年戊辰

编辑

病中意思益沉晦。忽接惠书。苏我者深矣。每承谕。深以学不进功不实为闷。可见其志学益笃。俗故冗戏。虽不得猝可脱祛。然苟志之诚实。彼细故微冗。自当退听。而不能妨我乐事。何患终不能诚实哉。佥君庶几无使客胜主卒凌将。能专于此事。则吾门甚幸焉。且窃自顾无似。得有佥君于晩境相追随。资警益之乐可无竆。岂不欲振颓强懦。与之同事。而病如是甚。气如是败。精神又随而耗。是可叹也。且立夫病状亦然。无以自治而益人。若佥君勉焉。则或可参听而有所赖焉。此与立夫共有望者也。光仲兄固已多闻于君子之乡。而今君与之讲讨。其益可知。十七日临访。诚令人引领。而但十八日。吾有忌故。既未能前此图之。则少退一两日可也。惟望勉力体行。毋徒为口耳之用千万。

答方甫圣年

编辑

向书所谕数节。立夫已答之。吾无可加详者。玆不为之更说。而小学书无非涵养德性之事。圣年虽已读。而今都忘之。至如方甫。略绰读过。宜其不能记矣。大抵欲读大学者。当先习小学。若不先习小学而就大学。则安知不至于只要说去以欺人而不自知欤。此可惧也。苟欲诚于学。须先将小学事。载诸身然后。格致之工。亦就自家身心孝悌上用力。则得寸得尺。莫不亲切。日日自新门路。渐觉明正矣。不然则不知不觉之间。自陷为小人儒无疑也。须佥君加省自勉焉。再童使读小学。而此亦从渠愿。可谓难弟难兄者也。小学册送之。

答圣年

编辑

即接惠墨。如对良慰。第悉所苦弥淹。其证态何状。而若是支离欤。少年呻吟气苶。多是劳渐。万一不即调完。其为忧不细。不宜以今姑不苦谻而忽之也。须先食补。有滞气则以童便降之。限差无怠。千万千万。气如是弱。则虽难声读。亦必看究思索。静以存心。则治病治心。两皆有益。不可以身有病而便自怠慢于定志谨身之功也。如何如何。季君美资。不可少缓于培根达支。亦在君躬率耳。

答圣年庚午

编辑

近日作何工夫。必不得不做时文。既做莫如勤。然本地上事。不可以末事休废。以自间断。每日朝。先诵小学或心经赞等文字。后就接随人习制似得。如何如何。

答圣年

编辑

忽地承悉。以喜侍况平迪。此中奉亲如昔。惟是立夫病。近不无更谻之渐。看讨且休。岂有善状可向少辈道者乎。示谕欲看先辈文集。若非为彊记多闻。只作谈说之助则好矣。然此非急务而欲汲汲焉。其不务于所当务可知。还可为之忧也。惟君若以逸居无为为耻。则先取小大学。而讲熟得多少知行而后。博取诸家看究为得。如何如何。

答圣年癸酉

编辑

承手书。以审所苦弥留。年少者沉吟。甚是大可畏底。万一未即打叠。使其邪魔久留往来不去。则真元不期衰而自衰。以致劳伤大源无怪矣。须十分善调。无贻惟忧。第疾病如右。则看读之工。虽难如意。卧时辄思坐。坐时辄思跪。闷其不能做所欲为。而一以古人恬淡定静为心。心体无所役于痛楚之苦。则不但为收敛之益。抑亦利于调病不些矣。如何如何。方甫色忧极可惊。自家所苦。亦不浅细。有志者一何疾厄之多也。仲宾向来从游。少无所益。孤负委送之意大矣。惭恨惭恨。归后能无放过否。须传不能各书之恨。

与方甫士豪圣年仲宾兴之

编辑

昨见属扰未稳。别后怀恶自倍。苏湖休文兄忽至。我心之乐无竆。此友吾辈所敬。少年多观感。甚欲诸君来见。昨使养吾通之。果通否。更此委通。必须扫万焉。借灯未究。

答方甫圣年

编辑

忽接书。多慰侍学之俱安。示欲看程朱书。此意不寻常。册固难得。然如能诚好。亦岂无借之者耶。

答圣年

编辑

积雪关人。音闻不相通。忽接手滋。惊喜如对。第仲宾感痛弥留。尚未入斋在家。必为世故所牵。看究践履。难保其无失。则今冬已虚过矣。初不向意则已。既欲入头担当之后。又复作辍若是无常者。岂但渠之立志不固。易为挠夺可闷。在君友爱之未尽其道。劝导之不专其诚。亦恐可咎也。顾吾平生。此罪莫极。所以推己之咎而咎人之兄敢如是。未知君果不谓未出于正。而平气肯受。加意猛励耶。且闻君所往往群居。不无混染杂霸之习。虽知其天资乐易。致人悦附而然。然或习而不察。戏狎终日。不以敬谨相期。则不知不觉之间。陷于误己误人。至贻门户之羞。极可虑也。君果量慎及此否。相与之深。伤烦至此。须佥君独览。勿烦他眼。

与族弟哲卿兴玉

编辑

吾于伯君。平生相依之情。固无间于亲兄弟。而伯君之敬信我。亦无异同气。则伯君虽不幸先逝。而吾于其家事。岂忍恝然不顾哉。今见君哀遑失措。莫得其宜。恐终为冥冥者忧念。吾当以伯君之心为心。思所以商量善导。要不失于今日处变之道。惟君又当追念伯君友爱之天。不以私意而挠之也。大抵凡事从容不迫。尧舜之道。即天理之公也。必欲神速。桓文之术。即人欲之私也。窃愿一以公正平顺。从义理以听天。则方可谓处变得宜。而体伯君冥冥之念矣。如何如何。

答仲宾辛未

编辑

辱询好学论凿字无他义。是俗所谓ᄭᅳᆯ也。君所谓穿凿之意似得。盖情炽则性便见凿矣。其下朱子曰孔子告颜渊云云处句绝及吐。君见亦似然。而此则孔子为樊迟分晓说甚详细。学者当潜玩默识则有益大矣。朱子答问谨独处。如少可没紧要处胡乱去云云。质疑云져기可히紧要홈이업ᄉᆞᆫᄃᆡ도간대로ᄒᆞ야가미라少可。要处犹俗言그ᄃᆡ도록다긴치아니ᄒᆞᆫᄯᅡ히라。没无也。胡乱杂乱之意。据此看究。则可得其味矣。如何如何。不久果得相见讲讨则何幸。

答仲宾

编辑

数昨书累千言所从出。不无志意之可观。岂但止于时学而无复有望哉。惟加励志笃力于存省精一之功。见得舜跖之间。果然分明。如辨白黑之无疑。则以君之美资。何患不能拔出于俗习耶。其所以不废时学。必非为全然被夺。摆出不得。甘作外慕之归者。盖于澄虑省愆四字。可恃而无所虑也。若其时学之外。难拔之习。亦非一二可论。而其中要有富贵相口腹乐数件病。尤为难拔处。惟在默察猛省如何。吾所谓忧患中不无所得者。虽被忧患之动。吾自保有静一之体。自然应事处变。条理洒落。苟或任情舛错。不自检约。则于天理何哉。近来思得此理。顿觉自别。恐久久不怠。便自有益矣。敢自无隐。此相爱相期之意也。

答仲宾辛未

编辑

所论凿字义究索甚。似深密。此在初学。可谓之不易。然亦不可如此拘滞于文字。徒增疑塞也。盖情之既炽益荡。便已为恶人之情。其所以害性。无馀地矣。若欲形容是性之受伤于情。果不类木之见凿然乎。情荡之时。性不得发见。气肆之时。理无以流行。便若无其性无其理。然此岂性理之本然。实情气使之若无也。而性理之见晦于情气之荡肆。酷似乎木之于凿矣。故程子下凿字以明之。凡所引喩盖多如此。恐不必太拘也。试看如孟子牛山章之类。则古人引物取譬之意。亦可见。然此凿字则不过看以伤字意。则君疑或自解矣。大抵看文起疑甚难。故多泛忽看过。不得其旨。若触处起疑每如此。何处不通。更愿加勉。未发已发之见。所谕恐无病也。

答诸君会中

编辑

即因儿还。得闻凡百。又承士豪书。以悉更入同事。其勇迈盖不可及。有是气而终或为俗庸同归。则岂不为愧天愧心者乎。佳和中新心字。又可见勇于改迁。叹尚叹尚。仲宾士教之诗。其志尤有一端可恃者。顾此残年。不无相依之望。岂不为天幸。须各顾言笃志。一以讲孝悌。馀力学文相期。如何如何。佥诗皆书诸蓂篇。以为百年誓约。须各谅之。

答诸君会中

编辑

冷斋淡供。易致伤损。为之向念。未敢暂弛。然得于淡泊。则筋骸坚固。志意精明。此古人之所以乐淡泊也。枕上时念吾门少辈。往往近益麁荒莫收。一是喩小忘大。不以徼幸科名。则必欲营立家计。不耻孝悌之日衰。惟恐财产之或损。殆若至于不念十目之视者。莫非病愚如此身者。处父兄地。不善导率以致之尔。岂不为愧罪惧闷乎。惟望佥君视此为戒。笃讲孝悌之方。力究圣贤之书。脱祛口腹名利。得免于乡人之所鄙贱。千万千万。更须各自加爱。定志笃学。不为随波逐队。白首取侮如此身也。

答诸君会中

编辑

昨便被忙未为书。妄以拙句道意。得承佥复札。喜悉学况各保。但书中不言某读某书。与夫所得浅深。是可郁。前书所云。盖以家门少辈之习。喩小忘大。皆不知孝悌之为可勉。知觉汨丧之为可悯。乡众嗤点之为可耻。有所十分痛惜。妄欲其更加收拾。以看如何之意。而士豪书意。有若渠独受其责。至以吾言谓有为而发者然。是何事也。第其奋发勇迈之志。一向不衰。无少沮落。令人大有可望。叹尚不已。所可读者。惟从自家所乐。而终不如小学大学之为最紧要也。养吾书意。恐近于依㨾古人口气。不察病懒字之为僭傲。而谦却退逊之意多。勇进担当之志少。是甚可闷。须各加意进功。以期远大千万。周也虽暂出。来即当还入同事。幸无有散意也。仲宾尚未还入。则速须以书招之。

答仲宾士教

编辑

日前书。至今披慰。目花手麻。视昔特甚。以致稽答。此恨可知。近何学况。每念久处淡泊。恐或添病。必须多饭充腹。无或有饥。则菜根白塩。虽不足悦口。决无以此生病之理。吾已积习得力。反觉有益于调病而无所害矣。国恤洊叠。固难免聚散无常。然此莫非礼义上事。正学者所宜谨履习行者。何故而致有懈弛隳落底意思也。此等处。足见其立志之不真实。岂非可忧者乎。仲宾所论。虽见其亲切笃力。而每若有不能勇往前进底语意。未知其志果牢著。而外累拘牵。有不能容易夺却者在耶。以是不得不为之念。然今日所望于门内者。惟君数人而已。君亦足以知之而有不敢忽者矣。切须深著骨子。特加用力。以唱率群少辈千万。恒儿顷日所告。可谓妄率轻易。还可危也。然自古有此田地。有此立说者。间有勉于向上事业。而无此田地立说者。盖滔滔为下流同归。以此言之。此儿气禀知觉。或不无一分可望于此事。甚是奇幸。时王之法。既不可越。父兄之望。又不可违。则应俗文字。卒不可废。然世之学子辈讲古书时。粗能收拾身心。作文字时。便自放倒不省。一身而有二个习。此宜预念而自定也。士豪有远游意。果然否。此等事。亦宜相知讲义忠告焉。

答仲宾

编辑

承惠复。以审向来风苦。少可读工静专。其中想有无竆乐意。令人苏慰。十分更须加意惕虑。所读圣贤之言。一一体验于身。往往静坐凝神。方寸上富贵功利之念。一切克破。久久自然有得。切为君望望。昨得德夫书。近有膈间病放工可念。而深向溪斋。有恋恋之意矣。

答仲宾

编辑

入智妙。意谓相逢而竟巧违。我心怅失如何。能排却俗务。深入溪斋。作主迎客。与之同事。今方天道欲静。阳气收藏。政好闭户修正之功。而所事莫急于持敬讲讨。然具君之意。若欲试制。则其不为独行己见宜矣。姑习数五首后。与之同就实工夫。则恐无妨也。但想斋贫特甚。塩酱之具必难继。是虑是虑。数日后当入去。或有议处道耶。

即接书。承已摆俗工。专古学。令人叹尚。然若不能信道笃。讲得真个工夫。虽读尽圣贤书。说尽圣贤事。皆非吾有。终无益于身心。须猛省加意。讲论之间。必先正心气。虚受肯下。无以己见为是。方有无竆意味也。

答仲宾士教

编辑

闻君守亭读书。我心如有得。昨在楸下。获接佥札。惊喜倍百。所读果能无间阙。有所体验信得到者否。我之所期望于佥君。视昔弥笃者无他。一欲以各修孝悌之道。忧学而不忧贫。谋道而不谋富。笃志勉行。以至必有得焉而欲罢不能。此意佥君可相知矣。近观膝下少辈言论行己。必欲专著时业。以此等说话。看作耳边风。是所悯慨痛惋。往往欲发狂疾。如佥君岂有是哉。惟冀临文讲义。随事警责。俨然如对严师而见畏友。朝夕无怠。至如闲杂说话。冗琐思虑。一切扫却于心口。则虽不得与老丑者同处。何足深叹也。昨闻士教有庭招。而以往来妨工。告请姑留而还其人马云。其违命虽可惶恐。为学乃所以行孝悌。此亦观过而知仁。如此十年。其所成就。不几于变化气质。身有令名以显其亲乎。区区科业。自在其中。有不足论也。切须佥君共勉。孟子鲁论。俱是最紧切。何须以姑阙朱书。为恨。

答诸君

编辑

书中所谕欲严于本末先后之分。读千书不如验一行等语。可见真实用力于涤旧从新之地矣。此正第一好消息。令人苏喜不可量。然究得圣贤用心行己之妙。非读书则无所据。读书之要。必先扫却世间俗务。忘却分外荣想。使心体淡净澄活然后。直就圣贤言行上。用精神体信之。以为至死不休之地。则自然有无竆之乐。不为贫贱所挠矣。顾此凋谢癃丑之䫉。宜为相爱之闷然。而目今情势。正难于自养气血。惟老母之致养。是朝暮汲汲。而不孝命奇。无一从心柰何。昨得恒儿所告。扫万从学于苏湖。盖其意所求。不在于讲究文字。只欲久处好长者门下。见其坐起语默待人接物敬亲处族等节次气象。以为学习于己之计也。其志诚有可望。君与士教若与之共。则其为益。岂比诸从此病惰。徒言而终无少相益者哉。

寄渊亭读书诸儿。兼示会中诸君。

编辑

相揖持敬通读等节不废否。以做工为主。以此为外文。则便长文餙。反害心术必矣。此极可惧也。其能见到于此而相与讲勉否。须日日相要提省此事。不为做文所诱夺。必如此存诚振作。以此事为主本。使制工分明听命。方是为德崇业广之道也。遁人到京后书所说明细。使千里外心目快开。如亲目击。可见其人敏详。出于本性之仁。如此节不为泛看。亦有益矣。

答诸君会中

编辑

闻更会有日。其勇往之志可尚。吾门异日。岂无可观。此身晩景。亦岂无可依。但士豪所论病痛。每过于退托谦抑。不无可虑。仲宾无朋助之云。亦恐近于不诚。三人行。必有我师。况今同事至于五人。而犹未有警拔。则岂自家所以先施者。有未尽善。故人之所以辅吾仁者。患不如吾心乎。且见辞札间字句文法。多有欲巧。而差欠平实底意。古人似不如是。幸幷相戒。养吾书所说。亦令人刮目。以其安稳天资。见得到此。苟不失此心。以抵死为期。则彼多诵博观。卒无所得者。反有所逊于君。岂不可爱乎。若士教随事忧我之深。勉我之切。其志一向不衰。则此身或可赖君而不陷于不义。须各加志远图千万。府伯之访。可叹其出俗下士之义。而顾此以颓然田夫。猥蒙大夫之屈。只自愧缩也已。俟病间。欲一策驴。往听讲论是意。

与仲宾

编辑

久不相见。恋怀可知。小学所读诵得几册子耶。不必汲汲于口舌。以致旋诵旋忘。惟当究意体验。明于心熟于口。而又习之于行。则虽久后收拾。似无所难。而何不处静专工耶。是为之闷闷。

答仲宾

编辑

忧窟中获复。以悉寒斋淡泊。保免受伤。足见志能,胜气之一端。可慰之深焉。然一切强忍之太过。不察脏腑间受损致坏。则日后成病。必根委深痼而难拔。况养志正心之道。若又太拘促。则易致先放倒而难收拾也。切须各自相勉。量筋力慎节调。以为长久勤业可也。所谕数端论说。亦有可观。然吾所谓交道贵在责善者。非以责人为先于责己也。又非谓不亲胜己而必友三损之意也。盖问学之道。先自立志。动静云为。必以古人为期然后。看人之动静而较量于己所躬行者。果有不是。则必先忠告以求人之施我。亦如我之所施。方有乐告资警之益矣。若徒以气质之懦弱。安于无实行无明见。而不察朋友之所为。不言同事之不是。乃曰我非无诸己者。何敢非诸人。我无知行可言。何敢责人得失乎。颓然若常人自居。而欲望朋友之相益。则虽千百胜己之与居。肯乐告而善噵。相有以加勉哉。是以欲君之加意于治己及人之方。妄有云云。及承惠答。似有误看错认者然。若是讲说。自是吾儒本色。如可相勉者。必无隐。不惮硬论。幸甚。

答仲宾士教

编辑

昨承佥札。各自举其病痛。要我以责子之道。责于诸君。是殆有得于学问之味。窃有所深恃焉耳。第仲宾所苦弥淹。此必受伤于吃淡之馀病弱者。为虑倍百。况君或因此成疾。则后来者必观戒而有所不肯为。亦宜量慎处也。所论言之不入。反致不佳之虑。恐是过于柔善也。惟自先定志意。和其辞气。而看他心气平时。宛转从容。明白简当。不失纳约自牖之义。则岂有悖入之虑。而乃反过慎退默。自失心期乎。顾吾素患太阳之病。见少辈不是处。辄狂言冲口而发。终不觉其过峻。及其未见乐闻信及而后。反自悔责。盖此身初既失学。中虽有志。亦为病戏。无一躬行可观。至于晨夕䟽节。亦未能如诚。自惰而欲人之勤。自卧而勉人之坐。使少辈无所取法。而徒自言教之过峻。不但无益而又害之。则只为误己误人之归矣。是以虽向子侄。必欲自慎辞气。此则盖病中不得已而然也。今君求其峻加振责。是果谅吾之志而恕其不能。誓死同业以听天者耶。然则吾何须一切含默。难其所欲言哉。若其推与所长。非谓君辈工夫已至无不足也。盖初志相勉之道。当先于长其所长而后其责励也。万一有妄自满足。则亦非细病。须细加反省。试检其所已知所已行。其果无愧于人所推奖乎。以是必为之自慎也。士教所告。看其志意所动。殆若吾儿辈年前所为。看其得失。可知其有益无益。动于声华浮靡者。徒侈眼目传说之具。而卒无所得于身心工夫。是知年少之有资地可望者。断不可使早出浮游。徒损其志气也。今君吾之与居。不为不久。而君之知觉。尚无定向乃如此。何咎于君。我自为咎。然吾当以责子之道责君。君试问于吾儿。吾儿其必有闻知吾志意素定矣。

答仲宾

编辑

昨书至今披喜。近又学况甚似。闻其所食太薄。往往无润喉之物。若是之久则生病必矣。须思所以可堪之道。似得耳。所谕病痛都在自家辞气上等语。足见有启发之意。慰深慰深。大抵为学之要。莫紧于自省自治自求自得之为亲切矣。苟能觉得自家病痛。先自省治。无一日敢忘。无一事敢忽。以求至乎有得焉。则治人之方。盖不求而自正也。顾吾亦觉此不多年。事亲欲无违而犹有咈戾。处兄弟欲常乐而时或相犹。所以恒自咎责。未暇察人之失。惟君早加勉励。毋如此身之五十而且不免不孝不友。千万千万。

答仲宾士教

编辑

静地良会。不过数日而别。以吾之缺然如失。可推想佥怀。今得惠书果然。所工作文。虽不可已。不以此胜所立之志。只自临题究意。随得成篇而已。则心体自在。所事亦无未尽。而于持敬。无所损矣。复何妨夺之可忧也。佥君冬间所讲读。必有多少之得。想有以自立。不待人言矣。毕儿处不能各书。而所期望如是而已。惟同照之。

与仲宾士教

编辑

承审课学。大慰。而检教儿曺之节。无怪其致损心体。十分闷念。然其亦无可柰何既当之后。勿视以己分外事。先自量心力。随分随应。燥闷发时。须忘其燥闷。究思义理而自定之。以至于久而熟。则其间亦自有得不细。毋泛毋泛。

答圣年仲宾辛巳

编辑

家役当此变年。作此等土木之役。全没谨拙意态。与麁胜气使者同归。侍下人道理。不可以幸成为得计能事也。弘也为人所牵。不告父兄。妄入争艺之场。而佥君不以义理止之。甚非所期也。大抵词章时学。每使人致如此。若非牢著脊跟。硬著志力。终不如不为之为愈也。期爱之深。妄言至此。或望商量。而犹自以露浅自咎耳。

答仲宾士教癸未

编辑

即承佥状。满纸辞意。无非眷恋此命。而其中不无不相悉者。是爱之过忧之深。便未记平日相期者乎。书末有收拾不得等语。实非今日为吾所宜道者。吾今日无他望。惟冀佥君好学勉行。保有古人事业。不失平昔相期。则此为今日慰我第一道理。千万加意。此中亲候奄奄中。疚怀添证。我虽不孝。何敢以私哀。忘已伤身。以添惟忧哉。但看房壁盆坞间。花卉图书。朝暮触目。自然有不能定情处。柰何。且自成服以来。究念古人制斩本意。似不可以轻丧而忽其节。岂不欲量气适情。使冤灵有所依。而病亲忧念。亦不可不从。食肉撤哭。只令穉儿辈伸其奠哭。亦情理之所不忍也。所谕执礼太严之语。从何误闻。其勿过虑。

答仲宾

编辑

顷闻远作寻医之行。即接所告。以审好还有日。见医论证。果得圣剂。则其幸可知。然终不如先调寒温。慎其喜怒然后。方是有药力也。智妙斋舍祭日。议讲家礼。已有前期布告。想有以留意看究。须责勉在近诸君。与之一幷笃勤。毋孤老拙之望。

答族弟汝直兴敬,士教

编辑

佥书前后承悉。为慰倍百。来会溪亭。趣味得失。果有可言。而时工亦无废否。惟是之欲久。则其害可知。念之念之。欲一策驴。以遂幽赏。兼看诸君意想如何。而弟病孙病。一切弥重。忧愁窟中。虗送光阴。天之与我。岂止于斯耶。但此间不无些个玉汝之得。他日或可面讨也。恒也看渠志尚。终有可爱。而惟其病弱难强。非细虑耳。

与士教

编辑

顷访至今不忘于心。如有得焉。即候侍学何似。计应又为时务之会。会时须革旧习。勿为放倒。相顾申勉。此不过为应时制。非为己也。若不敬身。徒以事斯为是。则何可望近于舜徒而不为跖归乎。必已先之而求之人。日日定坐次。诵小学题辞。言谈举止。必思师门诸同人。使见者有不问可知。则何幸何幸。

与士教癸未

编辑

自君之远游。无由通信为郁。日来客况何似。闻作书会。必未免于时工。然君已知其用心自治。必高其眼目。广其心体。不以俗工专拘。却惰其衣冠飮食周旋进退之则可也。况念彼中必多贤朋友。又与德夫同事。岂更有他虑哉。期责之深。犹言及此。君可恕而加勉也。德夫必在座。便遽手战。不能各书。所相期望。盖不外此。

与士教

编辑

昨会固好。犹未稳讨。归来怅失。达宵不已。为问侍况何似。既令来月讲小学。如君者先须诚意精读。倡发同侪。毋负期勉之意。自今益谨言行。发禁躁妄。足容必重。惟敬和二字上著力。是望焉。

答士教

编辑

年来废会讲。连汨外务。恐路脉荒没。后日之计。不知所向。况日日群居。其不误人。亦何可知。幷为恒宇辈深可忧。须各加意惕念。讲诵视听言动箴。以相责勉。毋敢肆惰。岂但有益于自己心身而已哉。窃为之望。

与士教

编辑

闻顷入萧寺。所工何事。莫如坐在此地上。用力著脚。随分做文。所益必不止于小。而一向尽心于得失之场。决知终不免于汨真而自㬥。所以期爱之虑。不敢少弛。其必有以商量矣。此中所添眩证。一向著根不去。每有收拾不上之患。若是而安保有自乐者乎。吾家一小孙久随学云。其所业果有进就之望否。若一切以小工为大。而放惰染俗。不知持心之为如何。则恐或为害不细。惟望君留意检噵也。

答士教甲午

编辑

即接惠墨。审好还有日。侍事平安。若其得失。不足慨也。但年年竞逐。不念心君之存没。惟以得丧为忻戚。其所受损。果可谓浅哉。宇也之得解。可谓丧忧馀所慰幸者。而又恐其自此益浮。反损静专之志。为非细忧也。

答士教丙申

编辑

科事并得两试。其慰悦于堂上哀戚之馀大矣。为贺不比寻常。第赴会促急。行资难办。宜如所谕。然自前未有坐此停会者。亦所不动心处也。大抵吾辈既以道义相期。此等名利处。尤宜致慎独之功。无孤此所责望可矣。可默会否。

与士教

编辑

久闻君游方未还。徒往来于中。日昨华也归。传客中病㖞斜归。为老亲之忧。惊念无比。若只为㖞斜而已。则温调久之。间试砭药。自当完正。或一边幷受不仁。则其不至为癫难。必须自省察其苗脉根委。时近医书风部卷。考其焫药易试之方而勤试之。勿饱食远酒色。不以时月责其奇应。又近心经。使方寸清净寡欲以听天。而上慰惟忧如何。老拙虽无大添。左眚又有侵右之渐。往往全不分字画。听亦太半损了。职此意思沉沉。收拾不上。他无可闻者耳。

答士教

编辑

顷对宾卿。略闻君病中躁火数动。是盖风病例证。若加存养克己之功。方可无役于病而于病幷有益。前书所勉亲近心经之意。盖以是也。闻因山下玄宫在明。病无以进参哭班。欲以明晓上山望哭。如三月之为。果无损于𤱶畒分义乎。以碣阴书二代之故。方有门内诮责甚愧。当初强其所不能。以有议于阐扬之地。又自惶惧焉耳。圣年昆季。日有相随之益否。欲为书道怀。而便遽未果。如对为致此意。

与士教

编辑

时因去来。略得向减之报。而终不得手毕。以快释于心。大凡风病得差势幸矣。至于快完。非时日可期。惟日加主静之功。不以目下琐冗恼中。则不但不期快而自快。于自家方寸上所得。有非差病之比者。每以是切为君期也。

答士教

编辑

便中得书。处静收拾。不无好意思。令人苏慰。如有得焉。然书末昏睡所乘之谕。恐非年少志学者。向长者所宜道。无得于小学之功而牵夺于博观群书。则不知不觉间。忽发此等笔谈。幸须猛省著意。约礼处力行是望。此中春秋以来。别无身苦间添。而以收拾儿曺。不无留情偏著处。意象自多不佳。笑叹。

与士教

编辑

病中得顾。其意难忘。苦雨新霁。重侍学味如何。时文之工。一向勤笃。而此外亦有收拾不放过者否。近见时学为第一工夫。此则不待相勉。而区区之望。终有大于此者。玆又开口。可谅之否。仲宾侍事连得平好。山甫,景春诸君。亦得勤业否。病手无以各问。对次烦及为望。

答士教己亥

编辑

自一西东之后。闻问阻绝。便觉异乡人事自宜如此。有时徒然兴怀而已。忽地手毕。西风落来承玩。惊喜如梦。矧悉省况浑吉。第是团合未易。其间踈旷之怀。宜如所谕。看究之功。果不全放。亦云可意。然若未笃力。末务是事。功利夹杂。则终果有可望之实耶。顾我精力日耗。大限可知。暮日同谋。更有几人。只自悲叹而已。再昨成送辞单于道东本院。其即达否未知。因便探示。

答士教

编辑

日前手䟽。至今披玩。不禁悲泪。因审兴寝无添。是可少慰。第惟奉柩西渡。已为定计。至卜发引。情地之窘迫惨裂可知。其间果无挠改否。若使彼间所卜。适合己眼。绝胜于此间。则可谓得所难得。亦俗尚之所重也。况古今先辈有不以千里为难。此莫非出于自尽之诚。人所不敢非之也宜矣。今哀之所遭所图。宜若有精慎三思处也。当初先府君乍离旋还。辄忽辞世者。有若先定。有以致之者。矧重闱无𧏮。不许远离。诸府长少一心挽止。则重闱之命。不可强违。众族之情。不可终拂。而毕竟远渡大江而西者。此岂非精慎三思。无难于回心改图。以慰先灵处乎。顾吾平日所期暮境相恃者。亦哀之所可谅得。则其不可遽离而相远之也亦存矣。未知哀见以为如何。

与士教庚子

编辑

夜来兴寝何似。襄事隔宵。孝思罔极。益可想。昨所奉复。又缘昏眩匆急。不能备详。所欲必告者。又皆忘漏。若此精神。何敢与论疑节耶。愧死愧死。既卜日后。当前期有告于几筵。此则与迁葬时无异矣。果已考得而行之否。所欲告而旋忘云者此也。

答士教

编辑

忽接手䟽。良慰。惟是色忧弥淹。为之奉虑不置。调养之节。必有窘窒不遂诚者。时念情势。不啻若己自当之。无一事可以为之致力焉。便为路人之归。只可浩叹而已。书末承有屈顾之意。殊感勤意。而衰中连枉。岂不为妨哀耶。惟读礼之暇。以心经精辨利义之功是力。则亦孝子之用心也。如何如何。苏湖承召。同人之共荣。而年薄致事。想益难进之忧也。

与士教

编辑

乍阻恋深。即何哀履。岁暮雪深。孝思拊霣可想。顾此不堪世冗。日甚一日。日前摆却入山。自将一部中庸。便作此地上多少活计。入来之日。值极寒添眩塞。几绝一昼夜。今却少通。不知更有未了苦债否。尚转眄辄倒。卧起须人。良苦良苦。

答士教

编辑

前者见访。每以归意促遽。所怀十分。未了一分。别后怅黯。非比他时。况此非复别离之时耶。恋情方倍之。忽接手书。辞意可见不能忘之怀。亦如此心。何以则可得更会。以慰此心欤。第审至寒。省况连吉。至于忠养之末由如意。鳏苦之兼贻慈念。宜为无限咎叹。亦别无方法可易获免。惟当尽心竭力于朝暮措处以听天也。所询练事节次。所示已得。别无可更告。以此将事无妨。自馀都留心照。更加坚志守义。毋失所期千万。

与士教丙午

编辑

向闻闻亲患报。苍黄径归。为虑良深。便中见抵孙儿书。以知色忧渐就佳境。侍事连吉。慰慰。族兄年弥高。病益侵。又得三十年未经疟疾。三次苦痛。仅得复苏。大抵精神凡百。渐觉无馀。今日又哭丧馀。痛霣益不自定。柰何。今闻仲宾丧逝此何门厄。支离人世。次第哭尽爱余者。左右顾瞻。谁与相语。尤极悲悼。不独痛渠之死也。

答族弟用三兴中,景春兴东

编辑

聚久散忽。怀事黯然。此际得书。面面如对。但以志不率气。不免浮沉为忧。若真知可忧。则当实有进益。岂非所谓好消息耶。第近来䄵少略知古人工夫糟粕。便不肯体验勇往。借用好个话头。为妆点苟且之地者。十常八九。想景春不在此科。而相爱之意。亦不能无过计之忧。如何如何。顾此兀守空斋。益觉无好意。苶然不振之状。来谕已得之矣。孙儿只是依旧浮沉。岂有可闻者耶。承有访意。深企。

与景春

编辑

竆阴寒酷。动止何似。所读果无阙。究思体认得。有开悟否。朔会事又被戏。不免姑停。天意良可畏也。然自是本分内事。苟或为之不实。则反陷于自欺以欺天也。不可以冗故细戏。挠夺其志。不知景春果一心诚勤之否。士教自江右还会同事否。须先于动止语默上革旧习。可望安其内而有所进也。如何如何。

答景春癸巳

编辑

即接手毕。如对良慰。况审友况连好者乎。若其时工间断不实。或由向上之力所胜。则相爱者闻之。可为之起敬。而志无所定。泛泛逐群。欲勤不能。则是非徒于程文尚尔。将于实地。亦必倍甚。此实自爱者之所大惕虑处也。相期之深。往往所言如此。还自恐恐。士教自巴寺归。汨汤忧晩闻。未之一问。可恨。第其一切尽力于习缀。程子之所戒而力止之者。足于应举之后听天可矣。何必乃尔而可得者乎。幷须相戒。幸甚。仲宾病不得相会云。恒在意中而已。

答景春戊戌

编辑

恋际喜接伯君。兼得手滋。审学味连吉。至于日用容止收敛之工。果能纯实著力。则衰朽之望也。顾此精力自觉疲瘁。而分外收召。一岁再下。诚非所堪。惶窘无比。矧是催督之令。又为无前之䂓。不知如何处措。今令宇也入谒城主。以采委折。未知所答何如也。士教书得见可慰。但科期退卜。窘状可想也。

与景春庚子

编辑

病卧寂寞时。入念中不已也。顷闻斋任之望归于君。意谓些少之嫌。不足为介于奉先之际者。君必有所讲矣。有恃而无虑。乍闻尚未承行。有何折拍。乃至于此也。大抵孝悌之道。先于奉先上讲得。次于事长之义。谛得十分。则今番君之所处。似不难矣。苟以诸父兄一时如何之论。一切遵奉为计。而不思废祭之为大不敬。则此非平日所望于景春者也。圣人所训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者。正宜今日之谓也。幸须相邀同任。以为逮时承行。如何如何。

答景春辛丑

编辑

即于便中。略得斋况平吉。又伏承祭祀利成。嘉慰倍百。兴远丧馀隔宵。只自如不欲生。所来封物。是依前致胙厚意。固当伏受。而以亲忌在明。方处齐。不敢常食。奉留此物。极所不安。玆不得已再拜还付归伻。极悚极悚。前书所论刘氏斋号。虽未得见其本说。曾于朱子年谱中。见其有义学之称。吾亦窃意好之也。后更面详耶。

答景春乙巳

编辑

昨得手书。为慰。顾此衰喘。日甚一日。支离之苦不可说。士豪事。尚忍言尚忍言。今闻就地迫隔。无以抚柩一恸。尤可气短。贤甥尹君委访。其勤意出常。自顾老耄。言语窘涩。又值客挠。不能稳叙送别。怅惘倍之耳。

答族侄叔望镇国

编辑

昨书尚未答。非以无便。由吾之杜伏废事也。何能恕之哉。昨闻出山。今果复会勤业否。见今吾所以期望于君者。君庶几默会而加志矣。切须无怠无怠。此奉亲遣日。馀怀不欲提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