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员行为法 (民国91年)

立法委员行为法 (民国88年) 立法委员行为法
立法于民国91年1月15日(现行条文)
2002年1月15日
2002年1月25日
公布于民国91年1月25日
总统(91)华总一义字第 09100015660号令
有效期:民国91年(2002年)1月27日至今

中华民国 88 年 1 月 12 日 制定31条
中华民国 88 年 1 月 25 日公布总统(88)华总一义字第 8800015680号令公布全文 31 条
中华民国 91 年 1 月 15 日 修正第28条
中华民国 91 年 1 月 25 日公布总统(91)华总一义字第 09100015660号令修正公布第 28 条条文

第一章 总则

编辑

第一条 (立法依据)

  为维护国会尊严,确立立法委员伦理风范及行为准则,健全民主政治发展,依立法院组织法第二条制定本法。
  本法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法律之规定。

第二条 (立法委员关系人之范围)

  本法所称立法委员关系人,系指下列人员:
  一、立法委员之配偶及其直系亲属。
  二、立法委员之公费助理。

第二章 伦理规范

编辑

第三条 (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

  立法委员代表人民依法行使立法权,应恪遵宪法,效忠国家,增进全体人民之最高福祉。

第四条 (贯彻政治伦理及担负政治责任)

  立法委员应努力贯彻值得国民信赖之政治伦理。如有违反公共利益及公平正义原则,应以诚挚态度面对民众,勇于担负政治责任。

第五条 (从事政治活动应公正议事)

  立法委员从事政治活动,应符合国民期待,公正议事,善尽职责,不损及公共利益,不追求私利。

第六条 (遵守决议)

  立法委员对院会通过之决议,应切实遵守。

第七条 (立法委员问政不得有之行为)

  立法委员应秉持理性问政,共同维护议场及会议室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不遵守主席依规定所作之裁示。
  二、辱骂或涉及人身攻击之言词。
  三、发言超过时间,不听主席制止。
  四、未得主席同意,插言干扰他人发言而不听制止。
  五、破坏公物或暴力之肢体动作。
  六、占据主席台或阻挠议事之进行。
  七、胁迫他人为议事之作为或不作为。
  八、携入危险物品。
  九、对依法行使职权议事人员做不当之要求或干扰。
  十、其他违反委员应共同遵守之规章。
  违反前项各款情事之一者,主席得交纪律委员会议处。

第三章 义务与基本权益

编辑

第八条 (公开宣誓才得行使职权)

  立法委员应依法公开宣誓,并遵守誓词,未经依法宣誓者,不得行使职权。

第九条 (主席应严守中立)

  院会及委员会之会议主席主持会议应严守中立。

第十条 (参加秘密会议不得泄露)

  立法委员依法参加秘密会议时,对其所知悉之事项及会议决议,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泄漏。

第十一条 (不得兼任公营事业职务)

  立法委员不得兼任公营事业机构之职务。

第十二条 (免责权)

  立法委员在院内依法行使职权所为之议事行为,依宪法规定,享有免责权。

第十三条 (待遇支给)

  立法委员待遇之支给,比照中央部会首长之标准。

第十四条 (保护)

  立法委员因行使职权,而受他人强暴、胁迫或恐吓,致其本人或关系人之生命、身体、自由、名誉或财产受有危害之虞时,得通知治安机关予以保护,治安机关亦应主动予以保护。
  前项保护办法,由行政院会同立法院定之。

第四章 游说及政治捐献

编辑

第十五条 (政府游说及人民游说)

  立法委员受托对政府游说或接受人民游说,在游说法制定前,依本法之规定。
  前项所称对政府游说,指为影响政府机关或公营事业决策或处分之作成、修正、变更或废止所从事之任何与政府机关或公营事业人员之直接或间接接触及活动;所称接受人民游说,指人民为影响法律案、预算案或其他议案之审议所从事之任何与立法委员之直接或间接接触及活动。

第十六条 (受托游说不得涉及利益授受)

  立法委员受托对政府游说或接受人民游说,不得涉及财产上利益之期约或授受。

第十七条 (司法案件受托游说之禁止)

  立法委员不得受托对进行中之司法案件进行游说。

第十八条 (政治捐献)

  立法委员非依法律,不得收受政治捐献。
  立法委员收受政治捐献,另以法律定之。

第五章 利益之回避

编辑

第十九条 (利益之定义)

  本章所称之利益,系指立法委员行使职权不当增加其本人或其关系人金钱、物品或其他财产上之价值。

第二十条 (利益回避原则)

  立法委员行使职权所牵涉或办理之事务,因其作为获取前条所规定之利益者,应行回避。

第二十一条 (私人承诺或差别对待之禁止)

  立法委员行使职权时,不得为私人承诺,或给予特定个人或团体任何差别对待。

第二十二条 (回避审议及表决)

  立法委员行使职权就有利益回避情事之议案,应回避审议及表决。

第二十三条 (委员受利益回避举发)

  立法委员应行回避而不回避时,利害关系人得向立法院纪律委员会举发;纪律委员会亦得主动调查,若调查属实者,得请其回避。

第二十四条 (委员关于利益回避情事之说明)

  立法院纪律委员会处理有关利益回避情事时,应要求立法委员列席说明。
  立法委员亦得主动向纪律委员会提出说明。

第六章 纪律

编辑

第二十五条 (审议惩戒案)

  立法院纪律委员会审议本法所规定之惩戒案。
  纪律委员会召集委员按月轮值。

第二十六条 (被移付惩戒委员得提出说明)

  立法院纪律委员会审议惩戒案件时,被移付惩戒之立法委员得提出说明。
  纪律委员会委员对关系其个人本身之惩戒案,应自行回避。

第二十七条 (纪律委员会处理事项)

  立法院纪律委员会应每月定期开会一次,必要时得召开临时会议,处理下列事项:
  一、院会主席裁示交付之惩戒案件。
  二、院会议决交付之惩戒案件。
  三、委员会主席裁决移送院会议决交付之惩戒案件。
  纪律委员会召集委员或委员不依前项规定开会处理惩戒案件者,应停止其出席院会四次;本项之处分,报告院会即生效。

第二十八条 (惩戒案之处分及停权期间之计算与效力)

  立法院纪律委员会审议惩戒案,得按情节轻重提报院会决定为下列之处分:
  一、口头道歉。
  二、书面道歉。
  三、停止出席院会四次至八次。
  四、经出席院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得予停权三个月至半年。
  前项停权期间之计算及效力范围如下:
  一、停权期间自院会决定当日起算,不扣除休会及停会期间。
  二、停权期间禁止进入议场及委员会会议室。
  三、停权期间停发岁费及公费。
  四、停权期间不得行使专属于立法委员之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第二十九条 (惩戒案审议期限)

  立法院纪律委员会对应行审议之惩戒案,未能于三个月内完成审议并提报院会者,惩戒案不成立。

第三十条 (主动调查审议违反本法之委员)

  立法委员违反本法有关规定者,由立法院纪律委员会主动调查、审议,作成处分建议后,提报院会决定之。
  纪律委员会不依前项规定进行调查、审议者,依第二十七条第二项之规定办理。

第七章 附则

编辑

第三十一条 (施行日)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作品来自中华民国法律现行条文,依据《著作权法》第九条,不得为著作权之标的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