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衡 (四库全书本)/前集卷24

前集卷二十三 经济文衡 前集卷二十四 前集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四
  宋 滕珙 撰
  知类
  论孟子知觉之说
  答胡广仲
  此段谓知此事觉此理乃学之至而知之尽
  所引孟子知觉二字却恐与上蔡意旨不同盖孟子之言知觉谓知此事觉此理乃学之至而知之尽也上蔡之言知觉谓识痛痒能酬酢者乃心之用而智之端也二者亦不同矣然其大体皆知之事也今以言仁所以多矛盾而少契合也愤骄险薄岂敢辄指上蔡而言但谓学者不识仁之名义又不知所以存养而张眉弩眼说知说觉者必至此耳如上蔡词气之间亦微觉少些小温粹恐亦未必不坐此也夫以爱名仁固不可然爱之理则所谓仁之体也天地万物与吾一体固所以无不爱然爱之理则不为是而有也须知仁义礼智四字一般皆性之徳乃天然本有之理无所为而然者但仁乃爱之理生之道故即此而又可以包夫四者所以为学之要耳
  论觉是知之用之说
  答游诚之
  此段谓觉者心也日用之间以敬为主自然本心不昧不待致觉而无不觉矣
  示谕读书玩理次第甚慰所怀但严立功程宽着意思久之自当有味不可求欲速之功也所论日用功夫尤见其为己之意但心一而已所谓觉者亦心也今以觉求心以觉用心纷拏迫切恐其为病不但揠苖而已不若日用之间以敬为主而勿忘焉则自然本心不昧随物感通不待致觉而无不觉矣故孔子只言克己复礼而不言致觉用敬孟子只言操存舍亡而不言觉存昧亡谢先生虽喜以觉言仁然亦曰心有知觉而不言知觉此心也请推此以验之所论得失自可见矣若以名义言之则仁自是爱之体觉自是知之用界分脉络自不相关但仁统四徳故人仁则无不觉耳然谢子之言侯子非之曰谓不仁者无所知觉则可便以心有知觉为仁则不可此言亦有理请试思之
  论恻隐非出于觉之说
  答游诚之
  此段谓功夫用力处则在敬而不在觉耳
  仁觉之说前书已详报矣此书所谕恻隐似非出于觉者此语甚佳但所谓觉之一字未必不佳者鄙意亦非以觉为不佳但谓功夫用力处在敬而不在觉耳上蔡云敬是常惺惺法此言得之但不免有便以惺惺为仁之意此则未穏当耳所谕从前驰骛之过此非明者不能自知甚善然既自知之则亦自改之而已他人不得而与也穷理涵养要当并进盖非稍有所知无以致涵养之功非深有所存无以尽义理之奥正当交相为用而各致其功耳
  论程子谓知觉言仁之非
  答何叔京
  此段谓知觉言仁只说得仁之用
  知觉言仁程子已明言其非见二十四卷盖以知觉言仁只说得仁之用而犹有所未尽不若爱字却说得仁之用平正周遍也
  论知行先后之义
  答吴晦叔
  此段谓知之为先行之为后
  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观之则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如孟子所谓知皆扩而充之程子所谓譬如行路须得光照及易文言所谓知至至之知终终之之类是也然合夫知之浅深行之大小而言则非有以先成乎其小亦将何以驯致乎其大哉如子夏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先程子谓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及易文言所言知至知终皆在忠信修辞之后之类是也盖古人之教自其孩幼而教之以孝悌诚敬之实及其少长而博之以诗书礼乐之文皆所以使之即夫一事一物间各有以知其义理之所在而致涵养践履之功也此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及其十五成童学其大学则其洒扫应对之间礼乐射御之际所以涵养践履之者略已小成矣于是不离乎此而教之以格物以致其知焉致知云者因其所已知者推而致之以及其所未知者而极其至也是必至于举天地万物之理而一以贯之然后为知之至而所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至是而无所不尽其道焉此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今就其一事之中而论之则先知后行固各有其序矣诚欲因夫小学之成以进乎大学之始则非涵养践履之有素亦岂能居然以夫杂乱纷纠之心而格物以致其知哉且易之所谓忠信修辞者圣学之实事贯终始而言者也以其浅而小者言之则自其常视毋诳男唯女俞之时固已知而能之矣知至至之则由行此而又知其所至也此知之深者也知终终之则由知至而又进以终之也此行之大者也故大学之书虽以格物致知为用力之始终非谓初不涵养践履而直从事于此也又非谓物未格知未至则意可以不诚心可以不正身可以不修家可以不齐也但以为必知之至然后所以治己治人者始有以尽其道耳若曰必俟知至而后可行则夫事亲从兄承上接下乃人生之所不能一日废者岂可谓吾知未至而暂辍以俟其至而后行哉按五峯作复齐记有立志居敬身亲格之之说盖深得乎此者但知言所论于知之浅深不甚区别而一以知先行后概之则有所未安耳
  论大学格物致知之义
  答潘文叔友文
  此段谓大学格物致知乃是即事物上穷得本来自然之理
  知行之说恐古人说知字不如此大学所谓格物致知乃是即事物上穷得本来自来当然之理而本心知觉之体光明洞达无所不照耳非是回头向壁隙间窥取一霎时间己心光影便是天命全体也
  格物类
  论格物先后缓急之序
  答陈齐仲
  此段谓格物先要讲学穷理岂特存心于草木器用之间
  格物之论伊川意虽谓眼前无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来谕似未看破此处病败恐不免出入依违之弊耳不可不察
  论格物当先涵养
  答林择之
  此段谓古人自小学中涵养成就至大学只从格物做起
  仁者心体之全其用随事而见所举伊川先生格物两条极亲切上蔡意固好然却只是说见处今且论涵养一节疑古人直自小学中涵养成就所以大学之道只从格物做起今人从前无此工夫但见大学以格物为先便欲只以思虑知识求之更不于操存处用力纵使窥测得十分亦无实地可据大抵敬字是彻上彻下之意格物致知乃其间节次进步处耳
  论格物致知皆先涵养
  答林择之
  此段谓古人自㓜便做工夫涵养将去自然纯熟
  古人只从㓜子常视无诳以上洒扫应对进退之间便是做涵养底工夫了此岂待先识端倪而后加涵养哉但从此涵养中渐渐体出这端倪来则一一便为己物人只如平常地涵养将去自然纯熟今曰即日所学便当察此端倪而加涵养之功似非古人为学之序也又云涵养则其本益明进学则其智益固表里互相发也此语甚佳但所引三传语自始学以至成徳节次随处可用不必以三语分先后也盖义理人心之固有茍得其养而无物欲之昏则自然发见明著不待别求格物致知亦因其明而明之尔今乃谓不先察识端倪则涵养个甚底不亦太急迫乎
  论物则形下形上之义
  答江徳功
  此段谓格物必至于物理之尽则吾之知识贯通无有蔽碍
  夫天生蒸民有物有则物者形也则者理也形者所谓形而下者也理者所谓形而上者也人之生也固不能无是物矣而不明其物之理则无以顺性命之正而处事物之当故必即是物而求之知求其理矣而不至夫物之极则物之理有未穷而吾之知亦未尽故必至其极而后已此所谓格物而至于物则物理尽者也物理皆尽则吾之知识廓然贯通无有蔽碍而意无不诚心无不正矣此大学本经之意而程子之说然也
  穷理类
  论穷理不必深求之非
  答连嵩卿
  此段谓穷理未深则不知所行之可否
  穷理之要不必深求此语有大病殊骇闻听行得即是固为至论然穷理不深则安知所行之可否哉宰予以短䘮为安是以不可为可也子路以正名为迂是以可为不可也彼亲见圣人日闻善诱犹有是失况于馀人恐不但如此而已穷理既明则理之所在动必由之无论高而不可行之理但世俗以茍且浅近之见谓之不可行耳如行不由径固世俗之所谓迂不行私谒固世俗之所谓矫又岂知理之所在言之虽若甚高而未尝不可行哉理之所在即是中道惟穷之不深则无所准则而有过不及之患未有穷理既深而反有此患也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盖惟如此然后可以应务未至于此则凡所作为皆出于私意之凿冥行而已虽使或中君子不贵也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