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婆罗馆清言

续婆罗馆清言
作者:屠隆 

饥乃加餐,莱食美于珍味;倦然后卧,草荐胜似重裀。

流水相忘游鱼,游鱼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机;太空不碍浮云,浮云不碍太空,何处别有佛性。

皮囊速坏,神识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

入市而叹过路客,纷纷扰扰,总是行尸;反观而照主人翁,灵灵莹莹,无非活佛。仕宦能登甲第,方免官府差徭,学道未出阴阳,终受阎君约束。暗室贞邪谁见,忽而万口喧传;自心善恶炯然,凛于十王考校。

香花幢盖,显本性之弥陀;罗刹夜叉,现心中之魔鬼。

性源既湛,则铁面铜头化为诸佛;心垢未除,则玉毫金相亦是群魔。

至人除心不除境,境在而心常寂然;凡人除境不除心,境去而心犹牵绊。万缘皆假,一性惟真。圣人借假以修真,愚夫丧真而逐假。

入道场而随喜,则修行之念勃兴;发丘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故一念不清,宜以佛性而淘洗;六根未净,可取戒香而薰蒸。

天堂人乐,乐尽则苦趣至,故其成佛也难;阎浮人苦,苦极则创心生,故其成佛也易。

形同木石,未免委运而销亡;神同虚空,岂得随形而陨灭。形有销亡,故愚蒙止知现在;神无陨灭,故圣智照见多生。

六道轮转,如江帆日夜乘潮,乘潮未有栖泊;一证菩提,若海艘须臾登岸,登岸岂复漂流。

富室多藏万宝,夜深犹自持筹,愈积愈吝,窖中时见精光;老夫第得一钱,宵卧何能贴席,不散不休,箧里如闻嗥吼。名华芳草,春园风日洵饶;红树青霜,秋林景色逾胜。

条风既鬯,细草茸生,嫩柳韶姿,红药齐含麐藿,芳春景大殢人;清露晨流,碧梧初放,新篁爽气,绿阴映入帘帏,首夏时尤堪赏。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防死日,则道念自生。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乡,愈久转增意味。

万缘虚幻,总属心生;六道轮回,皆由自作。目翳除,则空华陟;灭心障撤,则妄业全消。

今日骑狮坐象,众生之境界过来;饶他带角披毛,佛祖之真性自若。譬如小水汇为巨流,入流原是小水;真金煆于猛火,出火还是真金。

释迦曾作众生,身经乎多劫,其他诸佛菩萨,谁不来自众生;阐提亦有佛性,语载于圣经,其他蠢动含灵,谁不具有佛性。若佛祖天然佛祖,修行之法何为;若众生则是众生,向善之途遂绝。

今生根钝,是前世之行未修;今行苦修,则来世之根当利。勿以无缘而自弃,力办肯心而不回。今世既种善因,来生必成胜果。列圣皆累劫修成,大道岂一世便了。

古德云,尘劳中尝应著力,生死上不须用心。尘劳不著力,安得行圆;生死若用心,恐为心障。

非灾横祸,世人常叹无因;分付安排,皇天必自有说。若现在隐微无据,恐过去夙行有亏,彼既不差,我当顺受。

成仙作佛,必是善人;至孝真忠,自然度世。张仲文昌,未始从师授道,关君天帅,不闻得诀何人。故求道勿急寻师,积功且须修德。苦恼世上,意气须温;嗜欲场中,肝肠欲冷。

士大夫禅机迅利,何锋不摧,制行秽污,无业不作扬言度世;冥司之勾帖忽来,开口乞哀,幽部之铁鞭已下。

理超教外,胡僧所以如愚;道越言筌,猲獠何尝识字。世智纷纷,名利场中伶俐;识神扰扰,生死路上糊涂。亦可哀矣。

死汉鞭挞,不疼觉疼,原非形壳;僵尸爬搔,不痒知痒,自是性灵。人奈何轻性灵而重形壳乎?!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人能知足,则随地可以自安;若复无厌,则求望曷其有极?富堪敌国,叹一命之不沾;贵极人臣,恨九锡之未至。为子之造物者,不亦难乎?

有待而修,终日且图安乐;无常若到,问君何以支吾。

来今往古,逝者如斯;贵贱贤愚,谁能免此?三尺红罗,过客而吊过客;一堆黄土,死人而哭死人。兴言及此,哀哉,当下修行晚矣。针水不投,亦徒猜乎哑谜;机锋未到,莫浪用乎盲拳。

参悟久则心花顿开,若莲萼之舒瓣;机缘来则性地忽朗,如日月之放光。

持论绝无鬼神,见怪形而惊怖,平居力诋仙佛,遇疾病而修斋,儒者可笑如此;称柴数米,时翻名理于广筵;媚灶乞墦,日挂山林于齿颊,高人其可信乎。

世人伤我皮毛,讠翕讠翕难辞阳过;天日下照肝胆,冥冥庶免阴愆。三寸枯毫,欲饶未忍;千金敝帚,自飨知惭。论非仲壬,敢希藏帐于中郎;文谢班生,终取覆瓿于傅毅。

人若知道,随境皆安;道不在人,应缘即碍。故得道者,履喧而灵台寂若,何有迁流,地僻而真性冲融,奚生枯稿;不得道者,居闹市则生尘杂之心,将荡无定止,居空山则起岑寂之想,或转忆炎嚣。

时来则建勋业于天壤,玉食衮衣,是亦丈夫之事;时失则守穷约于山林,藜羹卉服,是亦豪杰之常。故子房封侯,不以富贵而骄商皓;严陵垂钓,不以贫贱而慕云台。

衣服岂有鬼,乃本人识神之所成;鬼病犹生前,此亦鬼意中之所带。病风狂而谵语,多是平日之愆;梦受挞而身疼,可悟地狱之报。时近恶缘,如皂染衣而衣皂;日修净行,若香薰室而室香。

度尽众生,乃如来之本愿;众生难尽,则世界之业因。慈父不以顽子之难教,而忘教子之念;如来不以众生之难度,而懈度生之心。

世人日与蝼蚁相接,蝼蚁无知;如来日与众生周旋,众生不见。障重故也。

耳耽淫声,曷闻金石之响;目昏邪色,安见玉毫之光?遗民清净,则大士拥幢幡而现形;闻喜灵莹,则文殊坐狮子而显相。

童子之目稍净,或见鬼神;道士之心渐清,能召灵爽。众生以不见佛,而遂谓无佛;则蝼蚁以不见人,而遂谓无人耶?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稍尔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对境安心,则清净之体小露,止观成熟,则真如之理森然。

昏散者,凡夫之病根;惺寂者,对症之良药。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平时只自悠然,遇境未免扰乱。

迹类卑污,有损身以利物;形同邋遢,或混俗以埋光。世人皮相失真,天眼鉴观不谬。李青莲仙才夙禀,白香山道骨天成。

皦皦时名,心源不净;昭昭谈道,密行多亏。何益超升,只深沦堕。

疾忙今日,转盼已是明日;才到明朝,今日已成陈迹。算阎浮之寿,谁登百年;生呼吸之间,勿作久计。太乙窥人,阁下然藜之火;云林寄信,架藏倒薤之书。

一念已横,将死冤家出现;三昧既熟,临终诸佛来迎。

木削方可造庐,玉琢才能成器。高明性多疏脱,须学精严;狷行常苦拘时,当思圆转。三春丽日,催开上苑千花;一夜金风,颠落罗浮万树。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绝代聪明,尽是鬼家生活;拍天簸弄,无非石上精魂。

一目十行,难超生死之路;心持半偈,径入涅涅之门。道在真修,非关质美。春去秋来,徐察阴阳之变;水穷云起,默观元化之流。纵心独往,内颇解乎天弢;守礼自防,外敢逾乎世法。

筚门主窦,形拘一室之中;气马尻轮,神游八极之外。

凡夫有己,只隔一膜。何关大圣度生,不论三途接引。法性原周沙界,含灵总属自身。众生本来是佛,因迷自作众生;寻求向外空驰,得来原是己物。

从身上求佛,则无常幻泡之身。如何作佛,当求之我心。从心上求佛,则今日缘虑不实之心,亦非汝心。佛性不在是,逐经纶而生解,则经纶即是障缘。了文字而悟心,则文字便是般若。诸佛所宣,乃是宣其般若;初祖所扫,乃是扫其障缘。

人生,命也。命者,报也。报者,业也。如龙王散雨于诸天,同是诸天而雨实异;天人日享乎美味,同是天人而味实殊。彼此自有定数,美恶皆由业因。但言命数而不言业报,谬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