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侵略者的不治之症

美国侵略者的不治之症
《人民日报》评论员
1971年3月29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本报昨日摘要发表的美国《新闻周刊》最近一篇题为《问题丛生的驻越美军》的文章,透露了侵略印度支那的美国军队普遍厌战、军纪恶化、官兵对立、种族矛盾、吸毒盛行等情况。这是美帝国主义外强中干、腐朽没落、困难重重的自供状。它道出了美帝国主义侵略印度支那战争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

美国侵略军士气低落,这是毫不奇怪的。美帝国主义在印度支那进行的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根本违背美国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被驱使去充当炮灰的美国士兵远渡重洋,妻离子散,当然不愿意为美国垄断资本家去白白地送命。特别是在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猛烈打击下,美国侵略军连吃败仗,遭到惨重伤亡,广大的美国士兵对于他们被迫进行的这场“无望的战争”更是感到不满和厌倦。美国《新闻周刊》不得不承认,美国侵略军队中今天存在着“普遍的怨恨、懊恼和失望的情绪”。美国士兵这种强烈的厌战情绪,也正是美国广大人民反对尼克松政府扩大侵略印度支那战争的强烈情绪的反映。

美国侵略军士气低落,还因为在这支侵略军队内部存在着种种不可克服的尖锐矛盾,特别是官兵之间和种族之间的矛盾。侵越美军中的那些高级军官,是为美国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为五角大楼效劳的。他们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不管士兵死活。为了迫使士兵去送死,他们采取“高压”手段,实行军阀主义。对于处在美国军队最低层的、备受歧视的黑人士兵,更是如此。这就必然要引起美国士兵特别是黑人士兵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美国《新闻周刊》承认,侵越美军的许多士兵常常公开抗拒作战,甚至愤怒地向强迫他们打仗的军官扔手榴弹。而当他们所憎恨的军官被越南南方军民打死的时候,他们就“起劲地欢呼起来”。美国《新闻周刊》还谈到曾经发生过种族冲突,有几百名“黑人和白人士兵之间互相大开其枪”。这种激烈的矛盾和对抗,是由美国军队的侵略性和反动性所决定的。它必将随着美帝国主义在印度支那的困境的加深,而日益发展。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论述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的时候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为民族独立解放的正义事业而战,因而他们能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而美国侵略军是不义之师,必然士无斗志,矛盾重重。不管他们拥有什么样的现代化装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战斗力。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其根本原因也就在这里。

美国侵略军的士气低落是美帝国主义的一个致命弱点和不治之症。尼克松政府坚持和扩大侵略印度支那的战争,只能进一步加重这个不治之症,使美国侵略者遭到更加惨重的失败。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