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原始

编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荆蔷,实如栟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

茶之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周公尔雅苦茶。

茶初采为茶,老为茗,再老为荈。

今呼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蜀人名之苦茶。

本草菜部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

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幷从。草作茶从木作𣗪,草木幷作茶出。《尔雅》,槚亦从木。

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蓻茶欲茂,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者上,叶舒者次,阴山坡谷不堪采掇矣。

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

晏婴相齐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卯,茗菜而已。

华陀字元化,食论云:苦茶久食益意思。

又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茶之名始见于王褒《僮约》,盛著于陆羽《茶经》。

茶,古不闻,晋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谓之茗茶粥。

隋文帝微时,梦神人易其脑骨,自尔脑痛,后遇一僧云: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服之有效,由是人竞采掇。进士权纾文为之赞,其略云: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

宋裴汶《茶述》云:茶起于东晋,盛于本朝。

宋开宝间始命造龙团以别庶品,厥后丁晋公漕闽乃载之茶录,蔡忠惠又造小龙团以进。

大小龙凤茶始于丁谓而成于蔡襄。

龙凤团贡自北苑始于丁晋公,成于蔡君谟,虽曰官焙私焙,然皆蒸搡即造,其去雀舌、旗枪必远。

宋人造茶有二,一曰片,一曰散。片则蒸造成片者,散则既蒸而研合诸香以为饼。所谓大小龙团也,君谟作此而欧公为之叹。

茶之品莫重于龙凤团,凡二十馀饼重一斤,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缕金其上,其贵重如此。

杜诗说茶莫贵于龙凤团,以茶为圆饼,上印龙凤文,供御者以金妆龙凤。

坡诗:

拣芽入雀舌,出茗出龙团。

欧诗:

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先占一枝春。

北苑诗:

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

《茶榜》,雀舌初调,玉碗分时,文思徤龙团;捶碎金渠,碾处睡魔降。

历代贡茶皆以建宁为上,有龙团、凤团、石乳、滴乳、绿昌、明头、骨次、骨末、京珽等名,而密云龙品最高,皆碾末作饼。至明时始用芽茶,曰探春、曰先春、曰次春、曰紫笋、及荐等新号,而龙凤团皆废矣,则福茶固甲于天下也。

《负暄杂录》云:唐时制茶不第建安品,五代之季建属南唐,诸县采茶。北苑初造研膏,继造蜡面,既而又制隹者曰京珽。宋太平兴国二年,始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团龙凤茶以国庶饮。又一种生石崖,枝叶尤茂,至道初有诏造之,别号石乳,又一种号的乳,又一种号白乳。自四种出而蜡面斯下矣。

真宗咸平中,丁渭为福建糟监,御茶进龙凤团,始载之《茶录》。仁宗庆暦中,蔡襄为糟,始改造小龙团以进,旨令岁贡,而龙凤团遂为次矣。

神宗元丰间,有旨造密云龙,其品更在小龙团上。

哲宗绍圣中,又改为瑞云翔龙,而密云龙又次矣。

徽宗大观初,亲制《茶论》二十篇,以白茶自为一种,与其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出生,非人力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家不过四五株,所造止于一二銙而已。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于是白茶遂为第一,既而又制三色细芽及试新銙、贡新銙,自三色细芽出而瑞云祥龙又下矣。

宣和庚子,漕臣郑可闻始创为银丝冰芽,盖将已拣熟芽再令剔去,止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水渍之,光莹如银丝。然又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蜿蜒其上,号龙团胜雪。又废白的石三鼎,乳造銙,凡十二馀色。初贡茶皆入龙脑,至是虑夺其味,始不用焉。盖茶之妙至胜雪极矣,合为首冠,然在白茶之下者。白茶,上所好也,其茶岁分十馀网,惟白茶与胜雪惊蛰后兴,役涞日乃成。飞骑仲春至京师,号为网头玉芽。

附王褒僮约

编辑

奴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但当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惟当染唇渍口,不得倾盂覆斗。事讫欲休,当春一石,夜半无事,浣衣当面,奴不听教,当棰一百。

读券文遍,奴两手自榑,目涙下落,鼻涕长一尺,如王大夫所言不如早归黄土陌,蚯蚓钻额。

茶之名产

编辑

仙人茶

编辑

洞庭中西尽有仙人茶,乃树上之苔藓也,四皓曾采以为茶。

空梗茶

编辑

九华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烟云霞雾之中气常温润,与地所植,味自不同。 山属泡州青阳,原名九子山,因李白谓九峯似莲花乃更名九华山。

金地藏,新罗国僧,唐至德间渡海居九华乃植此茶,年九十九坐化函中,后三载开示,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

穆陀树茶

编辑

昔有客过茅君时,当大暑,茅君于巾内解茶,人与一叶,食之五内清凉。茅君曰:‘此蓬莱山穆陀树叶,众仙食之以当饮,又有宝文之蕊,食之不饥。’

谢幼贞诗

摘宝文之初蕊,舍穆陀之坠叶。

圣阳花

编辑

双林大士自往蒙顶结庵种茶,凡三年得极佳者,曰圣阳花。

惊雷荚、萱草带、紫茸香

编辑

觉林院僧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赴茶得,以油囊盛馀沥归。

玉泉仙掌

编辑

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边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盖旷古未观也。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馀,颜色如桃花。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产所以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于中孚衲子及青莲居士李白。

僧中孚示李白呼仙人掌。

梅圣俞诗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

绿华 紫英

编辑

唐《杜阳编》:同昌公主,上每赐馔其茶则有绿华、紫之号。

霜华

编辑

弘若举《食檄》云:寒温既举,应下霜华之名。

陆羽云:烹之,滚碧霜之华;嗓之,味甘露之液。

《茶赋》云:垂绿脚香浮碧乳,挹此霜华却烦暑。清文既传于杜毓,精思亦闻于陆羽。

丹丘大茗

编辑

丹丘子黄山君服芳茶,轻身换骨,羽化登仙。

馀姚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引洪至瀑布曰:吾丹丘也,闻子善具饮,山中有大茗以相给。

谢氏谢茶启此丹丘之仙茶,胜乌程之御荈,不止味同露液白。况霜华岂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诗云: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

六班茶

编辑

刘禹锡病酒,乃馈菊苗整芦菔酢于白乐天,换取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

八饼茶

编辑

坡诗云:侍赐头纲八饼茶。

龙坡仙子

编辑

窦仪以新茶饷客。奁面标云:龙坡仙子茶。

蜜云龙

编辑

茶极为甘馨,宋所最重。时黄秦龟、张号、苏门四学士、子瞻待之厚,每来必令侍妾朝云取蜜云龙,来妄设也。

廖正一,字明略,将乐人。元祐中入试,苏轼得其策,击节叹赏,每以蜜云龙茶饮之。出知常州有声,后入党藉,自号竹林居士。

周淮海,云先人,尝从张晋彦觅茶,口占云:内家新赐蜜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黄山谷有矞云龙。

黄蘗茶

编辑

东坡守钱塘,参廖子居智果院,东坡于冬食后访参廖子,汲泉钻火,烹此茶对啜。

小春茶

编辑

吴人于十月采小春茶,此时不特逗漏花枝而尚喜,月光晴暖,从此蹉过,霜凄雁冷,不复可采。

森伯茶

编辑

森伯,名茶也。汤悦,有森伯传。

清人树茶

编辑

伪闽甘露堂前有茶树二株,宫人呼为清人树。

皋卢

编辑

茶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又名瓜芦,出龙川县,又出新平县,风味实不及茶似茶者也。交广所重客来先设茗曰苦䔲。按,苦䔲与蒙阴石花相似,易伤人。

诗云:且共荐皋卢,何劳倾斗酒。

茗池源茶

编辑

根株颇硕,生于阴谷,春夏之交,方发萌茎,条虽长旗枪不展,乍紫乍绿。天对初,郡守李虚巳、太史梅询试之,谓建溪、顾渚不能过也。

茶之别者有枳壳芽、枸杞芽、批杷芽,又有皂角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南人输官,往往杂以众叶,惟茅芦、竹䇹之类来可入。自馀山中,草木芽叶皆可和合,而椿柿尤奇。

茶之分产

编辑

江南

编辑

义兴紫笋、阳羡茶

编辑

义兴即今宜兴,秦曰阳羡。紫笋出义兴君山县脚岭北岸下。

紫笋生湖常间。当茶时,两郡太守毕至为盛集。

宜兴铜棺山即古阳羡。荆溪有南北之分,阳羡荆溪之北,故云阳羡。唐时入贡即名其山为唐贡山茶,极为唐所重。

卢歌》云: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黄芽,产寿州之霍山

编辑

霍山茶以黄芽为贵。

启云:霍山之黄芽,溅色羽化丹丘。

阳坡茶、横纹茶

编辑

产宣城,属宁国府。汉曰宣城,隋唐曰宣州。

宣城有亭山,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曰阳坡,其茶最胜。

语云横文之出阳坡。

先春、早春、华英、来泉、胜金

编辑

皆产歙州,即今徽州府,唐曰歙州。

天柱茶

编辑

天柱,中国有三,一在馀杭,一在寿阳,一在龙舒,即今卢州府舒城县,汉曰龙舒。舒州即今之安庆府怀宁,唐曰舒州。

李德裕有亲之授舒州牧,李曰:到郡日,天柱峰茶可献三四角,其人辄献数斤。李欲之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角,投之赞皇,阅而受之曰:此茶可消酒肉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以银盒闭之,诘旦开视,其肉已化为水矣,众服其广识。

按天柱峰不在龙舒而在安庆之潜山,或当年统为龙舒地也。道书称司玄洞天,汉武帝尝登封于此以代南岳。

小岘春

编辑

小岘山在卢州府六安州,出茶名小岘春,即六安茶也。

青阳茶

编辑

青阳属池州府。

鸦山茶

编辑

产广德州建平鸦山,其茶称佳。

佘山茶

编辑

产松江佘山。松江府城北有佘姓者修道,于此产茶。

禅智寺茶

编辑

茶谱》杨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枕蜀冈,有茶园,其味甘香,媲美蒙顶。

浙江

编辑

顾渚紫笋、吴兴苎、白𬞟茶、明月峡茶、云葩

编辑

产浙江湖州长兴顾渚,昔夫差顾其渚平衍可都,故名顾渚。

茶经》云:浙西以顾渚茶为上,唐时充贡岁,清明日抵京。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故称紫笋。

语云:顾渚之紫笋,标英、垂、绿脚。

陆羽《顾渚山记》:豫章王子尚访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茗,子尚味之云:‘此甘露也。’

陆龟蒙嗜茶,治园于顾渚山下,自号江湖散人。天随子所居前后皆树茶菊以供杯案,与皮日休茶诗唱和。

张文规以吴兴苎、白𬞟洲、明月峡中茶为三绝。

白𬞟洲霅溪东南。

明月峡在长兴旁顾渚山侧,二山相对,石壁峭立,冷涧中流,乳石飞走,茶生其间尤为绝品。张文规所谓明月峡前茶,始生是也。文规好学有文藻,苏子由、孔武仲、何正臣皆与之游。

姚伯道云:‘明月之峡,厥有佳茗,是为上乘。’

御荈

编辑

产湖州乌程,秦时有乌氏、程氏善酿,故名乌程,汉曰吴兴。

山谦之《吴兴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

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

编辑

杭州宝云山产者名宝云茶,天竺香林洞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岸者名白云茶。


林和靖诗云: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新谷雨春。
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坡游杭州古寺,一日饮礹茶七碗,戏言云:

示病维摩原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尺卢仝七碗茶。

鸠坑茶

编辑

产睦州,即今严州府。唐曰:睦州,一作穆州。茶出淳安鸠坑者佳,淳安属严州。

方山茶

编辑

产蔺州龙游,方山即属龙游。

日铸茶

编辑

产绍兴日铸岭,岭在府城南产茶。

欧阳永叔曰:‘两浙之品,日铸第一。’

一名兰雪茶,言其香如兰,色白如雪也。

茶山诗:

子能来日铸,吾得其风炉。

台州茶

编辑

产台州黄岩。

宁海茶

编辑

宁海茶出盖仓山者佳,一名茶岩,陶弘景尝居此。

东白茶、兴岩茶、碧乳

编辑

产婺州府,今金华府,隋曰婺州。

东白山属东阳县,产茶,山层峦叠嶂,接会稽天台。

兴岩茶片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烹之如碧玉之乳,故又名碧乳。

两浙诸山产茶最多,如天台之雁宕,括仓之大槃,东阳之金华,绍兴之日铸,钱塘之天竺,灵隐、临安之径山、天目,皆表表有名。

又有四明之朱溪。

天台县属台州府,有天台山,攀萝梯岩乃可登上。有琼楼玉阙、碧林瑶草。旧称金庭洞天。

括仓山有()云道()十八洞天之一一()城西南王方平往来罗浮括仓山即此。

东阳即今之金华府。三国吴曰东阳,明曰金华。东阳其县也,府城北有金华山,道书第三十六洞天。

临安即今杭州府,南渡都此曰临安。今有临安县径山,属馀杭,乃天目山之东北峰。有径通天目,故名。

天目山属安,上有两峰,峰顶各一池,若左右目故名。道书第三十四洞天。

四明山有二,一属绍兴府馀姚,有石窗四面玲珑,如户牖通日月星辰之光,道经第九洞天。一属宁波府,城西南湥迥幽奇,与人境殊绝。

福建

编辑

建州茶

编辑

建州北苑焙茶之精者,其名有龙、凤、石、乳、滴乳白、头金、蜡面、头骨、次骨、末骨、粗骨、京挺十二等,以充国用,其尤精者曰白乳、头金、蜡面。北苑名白乳、头江、左号、金蜡面。李氏命取其乳作片,别其名曰金挺的乳,或号曰金挺滴乳,凡二十馀品。

石乳

编辑

丁晋公云:石乳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

研膏茶

编辑

贞元中常有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研膏茶,即龙品也。

龙焙天品

编辑

即龙品也。有龙焙泉,一名御泉,在凤凰山下,属建宁府城东。

蜜云龙

编辑

叶石木云:熙宁中贾青,字春卿,为福建转运使,取小龙团之精者为蜜云龙,自玉食,外戚、里贵近乞尤繁,宣仁一日慨叹曰:‘建州今后不得造蜜龙云,受他人煎炒不得也。’此语颇传播缙绅间。

瑞云翔龙、胜雪、冰芽

编辑

宋神宗制蜜云龙,哲宗改为瑞云翔龙。

宋茶重瑞云翔龙,宣和间复纫为银丝冰牙,盖将已拣熟芽,再令剔去,祇取其心。

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莹如银丝,然号曰胜雪。

宋姚宽云:建茶有十纲,第一纲、二纲太嫩,第三纲茶最妙。惟龙团胜雪、白茶二种谓之冰芽。

玉蝉膏、清风使

编辑

建人徐恪见遗乡信珽子茶,茶面印文曰玉蝉膏。

又一种曰清风使。

紫琳腴、云腴、雪腴

编辑

皆唐茶之精品者。

坡诗云:建溪新饼截云腴。

方山露芽

编辑

方山福州府城南四面如城产茶,中有田三四顷,其木多柑橘,志称一郡大观也。

石岩白

编辑

产建安能仁院

蔡君谟善别茶,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盖精品也。僧采造得茶八饼,以四饼遗蔡,以四饼遗内翰王禹玉。岁除,蔡被召还,阙访王,王碾以待蔡,蔡捧瓯未尝辄曰:‘此极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以得之?’禹玉未信,索帖念之乃服。

粟粒芽

编辑

粟粒出武夷溪边者佳。

粟粒芽,东坡以为茶之极品,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北苑诗:带香分破建溪春。

范希文歌曰: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煖米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凤山雷芽

编辑

丁谓云:凤山高不百丈,无危峰绝崦,而冈阜环抱,气势柔秀,宜乎嘉植灵卉之所发也。

石坑 增坑 雪坑 佛岭 沙溪 壑源 叶源

编辑

建茶之焙三十有二,北苑其首也。而园别为二十五处,如此等处。

坡诗:增坑一掬春,此饼供千家。

山谷诗:茗花浮增坑

坡诗:周家新致雪坑茶

沙溪茶色白,又过于增坑

壑源见前石乳

茗溪诗话:北苑官焙,岁供为上,壑源私焙亦入贡为次,二焙相去三四里间。若沙溪外焙也,与二焙绝远为下,故鲁直诗云:“莫遣沙溪来乱真”是也。

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斎阁,此徒皆请雷而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

杜牧诗云:闽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又云: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栽。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新,缀玉合珠散嘉树。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𤃩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蔡君谟谓范文正曰:‘公采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绝品,其色甚白,欲改为“玉尘飞”、“素涛起”如何?’公曰:‘善。’

桃花茶 青凤髓 紫霞英

编辑

建安茶之极精者。

东坡尝问大冶乞桃花茶,有水凋歌头一首: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
枪旗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
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
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建宁城东为北苑茶出。北苑者,为天下第一,名北苑焙,丁谓尝备载造茶之法。

北苑官焙也,每造在惊蛰之后。

建阳云:‘谷有茶坡,朱熹构草堂于此,即晦𤲅也。’

建阳卢峰之颠,内宽外密,自成一区,有桃蹊竹坞、漆园药圃、泉瀑洞壑之胜,茶坡即晦𤲅构堂处。

建州北苑数处产者,性味极佳,与他方不同,今亦独名为猎茶。作饼日晒,得火愈,良其他。或为芽或为末收贮,微见火便硬,色味俱败。惟鼎州一种芽,茶性味略类建州茶,今汴中、河北、京西等处磨为末,亦多冒猎茶者。

建茶御用名目凡十有八,曰万寿龙芽,曰御苑玉芽,曰玉叶长春,曰万寿银叶,曰龙苑报春,曰上林第一,曰乙夜清供,曰宜长宝玉,曰浴雪呈祥,曰阳谷先春,曰蜀葵寸金,曰云英,曰雪叶等目。

四川

编辑

上清峰茶

编辑

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各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茶最难得俟。雷发声始得,采之方生。时尝有云雾护覆之如神护。

雾鋑芽 篯芽 露芽 石花 小方 散茶

编辑

造于禁火之前。又有谷芽,皆为第一等茶。

五花茶 云茶

编辑

五花,其片五出。

蒙山白云岩产,故名云茶。

图经》云:蒙顶受阳气全,故香。

唐李德社裕入蜀,得蒙饼沃于汤缾之上,移时尽化者乃真。

蒙顶茶多不数觔,极重于唐,以为仙品

蒙山属雅州名山,县有五峰,前一峰最高,曰上清峰,产甘露。《禹贡》蔡蒙旅平即此。

》云:和蕊摘残蒙顶露。

仙崖石花

编辑

产彭州。即今成都府彭县,唐曰彭州。

雀舌 乌嘴 麦颗 片甲 蝉翼 黄芽 冬芽

编辑

产蜀州,即今成都崇庆州,唐蜀州。

蜀州有晋原洞,茶皆产此。

片甲者,牙叶相抱如片甲也。

蝉翼者,叶嫩薄如蝉翼也。

黄芽者,取嫩芽所造,以芽黄也。

卢歌先春抽出黄金芽。

冬芽以隆冬甲折也。

曾子固诗:麦粒收来品绝伦。

吴淑《茶赋》:嘉雀舌之织嫩,玩蝉翼之轻盈。冬芽早秀,麦颗先成。

松岭茶

编辑

产锦州属成都府。

张孟阳《登城楼诗》: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茍安乐,兹土聊可娱。

宾化 白马 涪陵

编辑

产涪州属重庆府。涪州茶宾化最上,其次白马,最下涪陵。诗云:早春之来宾化。[1]

骑火茶

编辑

产龙安府,汉曰阴平,后魏曰江油,隋曰平武,唐曰龙门,宋曰龙州,明朝改为龙安。

又有陜州之碧涧明月,黔阳之都濡,嘉定之峨眉,玉垒之沙坪。

神泉 兽目 小团 绿昌明[2]

编辑

产东川,今顺庆府。元曰东川。

薄片

编辑

产渠江,今顺庆府渠县。汉曰宕渠,后魏曰流江,疑即是渠江。

香雨

编辑

产巴东,即今之夔州府。汉曰巴东。

火井 思安

编辑

产邛州

纳溪 梅岭

编辑

产泸州,产纳溪县,即属泸州。一云云溪,其茶可疗风疾。[3]

乌茶

编辑

产天全六番招讨使司。[4]

湖广

编辑

碧涧 芳蕊 明月簝 茱莄簝

编辑

产硖州,即荆州府彝陵州。后周曰硖州。硖州又有小红园。

明月峡即荆州府彝陵州县崖间,白石如月

压砖茶

编辑

亦产彝陵。

楠木 大柘枕

编辑

产江陵,即荆州。唐曰江陵,有江陵县。

长沙有石楠茶,采芽为之。湘人四月四日,俗尚糕糜,必啜此茶。

㴩湖含膏茶 黄翎毛

编辑

产岳州,宋曰岳阳。

《岳阳风上记》载㴩湖茶,李肇所谓㴩湖之含膏也。今惟白鹤僧园有十馀本,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

㴩湖茶,唐人极重,每形于篇什。

大小巴陵 开胜 开卷 小卷

编辑

产岳州,刘宋曰巴陵。

蕲门团黄

编辑

产黄州府蕲州。

蕲门团黄有一旗二枪之号,言一芽二叶也。亦有一旗一枪者。

欧诗:

其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

诗云:

茍园春嫩一旗开。

王荆公送元厚诗:

新茍斎中试一旗。

茶之始生嫩者为一枪,寝大而开谓之旗,过此则不堪采矣。

独行灵草 铁色茶 绿芽 片金 金茗

编辑

产潭州,今长沙府,唐曰潭州。有湘潭县,亦产茶。

武昌山茶

编辑

武昌府有武昌山,晋时宣城人秦精尝入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馀,引精至山曲,示以藂茗,复探怀中橘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龙泉茶

编辑

崇阳县龙泉山周二百里有洞,好事者持炬而入,行数十步许,坦平如室,可容千百众。石渠流泉清洌,乡人号曰鲁溪岩,产茶甚甘美。

都濡 高株

编辑

产黔阳县,属辰州府。

双上 绿芽 大方 小方

编辑

产岳辰沣州。

宝庆茶

编辑

产宝庆府。

江西

编辑

白露茶 鹤岭茶 双井 白茅

编辑

产江西洪州,即南昌府。唐曰洪州。

山西府城西大江之外有梅岭,即梅福修道处。有鹤岭,即王子乔跨鹤处。其最胜者曰天宝洞,宋尝遗使投金龙玉简于此。

茶产山西鹤岭者佳。

雪居茶

编辑

产南康之建昌云居,山峰峦峻极,上多云雾。一名欧山,世传欧岌先生得道处。

玉津

编辑

产临江玉津,疑是玉简。

绿英 金片 界桥茶

编辑

产袁州。袁州之界乔茶,其名甚著。

泥片

编辑

产处州,即今赣州府。隋曰处州。有除滩茶亦佳品。

德化茶

编辑

德化属九江,产茶。

产柴桑山者佳,再烹以康王谷水,香色一月不散。

焦坑茶

编辑

焦坑产庾岭下,味苦硬,久方回味。

坡诗云:焦坑聊试两前茶。

庾岭属南安,汉武帝遗庾胜讨南粤,筑城于此,因名大庾。其岭险峻,行者苦之,自张九龄开凿始可车马。多植梅,又名梅岭。

仙芝 嫩蕊 福合 禄合 运合 庆合 指合

编辑

产饶地,疑是饶州、池州二府。池州属南畿。

浮梁亦出茶。

山东

编辑

琅琊山茶

编辑

其茶类桑叶而小,焙而藏之,其味甚清。

琅琊属青州府诸城县,东枕大海,始皇尝留此三日,筑层台于山,徙黔首三万户,台下立石颂德。

蒙山茶

编辑

属蒙阴。其巅产石,花似茶,乃鲁颛㬰地。

蒙山茶即兖州蒙山石上烟雾薰染,日久结成,盖苔衣类也,亦谓云茶。其状白色,轻薄如花蕊,又谓之石蕊茶,寒凉多苦。昔唐褒入山,饵此以代茗。

白云岩茶

编辑

产兖州府费县。蒙山一名东山,上有白云岩,非属雾中蒙顶白云岩也。

河南

编辑

东首 浅山 薄侧

编辑

产光州,属汝宁府。

信阳罗山俱产茶也。

广西

编辑

广西茶

编辑

产广西府。

罗艾茶

编辑

产柳州府上林县罗艾山。

昔有罗名艾者入山采茶,遇仙于此,遂移妻子家焉,因名罗艾山。

龙山茶

编辑

产浔州贵县,龙山邑人利之。

都茗山茶

编辑

产南宁府都茗山。山在府城外产茶。

云南

编辑

感通茶

编辑

产大理府点苍山感通寺。

点苍山在府城西,上有十九峰,苍翠如玉,盘亘三百馀里,蒙氏封为中岳。山顶有泉,曰高河,深不可测。按云南普珥茶真者奇品也,人亦不易得。

湾甸茶

编辑

即湾甸州境内孟通山所产,亦类阳羡茶,谷雨前采者香。

贵州

编辑

贵阳茶

编辑

产贵阳府。

新添茶

编辑

产新添卫军民指挥使司。

古荒服地,宋为新添路,明朝改此。

平越茶

编辑

产平越卫指挥司。万历辛丑陞平越府。

栾茶又名石南茶

编辑

产修江。毛文锡《茶谱》云:“湘人四月采杨桐草,捣汁浸米,蒸作为饭,必采石南芽为茶饮,云去风也。”

茶之近品

编辑

虎丘

编辑

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惜不多产。

秦始皇将发吴冡,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名海涌峰。

天池

编辑

青翠芳心,嗅亦消渴,诚可称仙品。诸山之茶,尤当退舍。

苏州城西有华山,山半有池曰天池,产千叶莲,昔人曾服之羽化。

阳羡

编辑

疑即古之顾渚紫笋。

今名罗岕,浙之长兴者佳,荆溪稍下。细者其价两倍天池。惜乎难得,须亲自采收方妙。

罗岕者介于山中,谓之岕罗氏隐焉,故名罗,然岕有数处,惟洞山最佳。韵致清远,足称仙品。

岕以庙前庙后为第一,纱帽顶及扇面诸处皆佳。

龙井

编辑

秦观记龙井在西湖上,僧辨才结亭于此。率其徒环而咒之,忽见大鱼自泉中跃出,即龙也,众异焉。

不过十数亩,外此有茶,似皆不及,大抵天开龙泓,美泉山灵,特生佳茗以副之耳。山中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真者天池不能及也。

天目

编辑

为天池、龙井之次,亦佳品也。

《地志》云:“山中寒气早严,山僧至九月即不敢出。冬来多雪,三月后通行。茶之萌芽较晚。”

天目上有两峰,峰顶各一池,若左右目,故名。周八百里亘。杭、宣、湖、徽四州界产茶。

六安

编辑

《尔雅》云:“古南岳”

品之精,入药最效,但不能善炒,炒则不发香而味苦。

茶之本性实佳。按,茶贵新,此以极陈为佳。

实产霍山县,县西南有山曰六安,山高耸云霁,下延袤数十里皆产茶处,因称为六安茶,盖以山得名,非以州也。

疑即大蜀山茶,生最多,名品亦振。

右六茶者,东海屠纬真隆《茶笺》品也。

唐宋时,产茶之地与所标之名称为昔日之佳品,今则吴中之虎丘、天池、伏龙,新安之松萝,阳羡之罗岕,杭州之龙井,武夷之云雾,皆足珍宝。而虎丘、松罗,真者尤异他产。至于采造,昔以蒸碾为工,今以炒裂为工,而色之鲜白,味之隽永,与古媲美。

松萝茶

编辑

松萝,庵名也,为大方和尚首创。

松萝山属徽州休宁,亦曰森萝。

徽州山峭水清,峦壑奇秀,北源土地高沃,茶生其间,芽极肥。乳自北源连属,诸山所产亦佳,色味品第与北源别。

英山茶、霍山茶

编辑

俱属庐江山川,异产记霍山茶属寿 江北以英山荣胜,然产于本寺方围者佳,其他群山万坞俱无足取用,资商贩耳。

潜山茶

编辑

属安庆潜山,一名皖公山,一名皖伯台,左慈尝修炼于此。上有二岩三峰四洞即以名县。 以岕山茶为君,虎丘茶为相,六安、潜山茶为将,品者言其有荡涤之功也。

近世武夷龙井不能遍及,即阳羡、罗、岕又不易购,苏州虎丘茶亦称奇。以主僧屡见挠于豪族,因以删去,唯天池亦云高品,往往以天目诸茶𧸛克失真,若休宁之森罗,色清味旨,亦一时奇产。庐江六安、英山、霍山茶品亦精,然炒不得法则芳香不发。

六安以梅花片为第一,诸茶之冠也。

近日凃姓制法更精,名曰凃茶,远近争得之。

虎丘茶味簿,香不耐久斟,不移时即变黄色矣。近有阳抱山所产,经新安隐者手制,其清香可与𤼈前岕颉顽。

虎丘茶如风引,气北源政敏山,如扑鼻兰岕。茶纱帽顶片,如茉莉、眉雾,茶如蔷薇,如云南普珥,如冰片。

敬亭山茶,宣州之珍品也。香色味俱胜,虽本郡当事亦难得其真者。

袁宏道龙井记

编辑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33205&by_title=%E8%8C%B6&page=96

采茶

编辑

《茶经》三之造云:‘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其日有雨不采,晴采之。’

凡采茶必以晨不以日出,日出露晞为阳所簿,则腴耗于内,及受水而不鲜明,故常以早为最。

采摘之时须天色晴明,炒焙适中,盛贮如法。

一说采时待日出,山霁雾障,山岚收净采。

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

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则茶以老而味欠嫩。须在谷雨前后觅成梗带叶,微绿色而团且厚者为上。

茶宜高山之阴且喜日阳之早,凡向阳处岁发,常早芽,极肥乳。

茶芽如鹰爪雀舌为上,一枪一旗次之。又有一旗二枪之号,言一叶二芽也。

顾《渚山茶记》云:‘山鸟如鸲鹆而色苍,每至正、二月作声,春起也;至三月止,春去也。采茶人呼为报春鸟。’

茶花冬开似梅亦清香。

古之采茶在二三月之间,建溪亦云岁煖而先惊蛰即芽,岁寒则后惊蛰五日。先芽者,气味未佳,惟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何古之风如是太早也。今时多以谷雨为候,清明恐早,立夏太迟,以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茶之佳者,决不早摘,必待气力完美,丰韵鲜明,色香尤倍,又易于收藏。惟岕山茶非夏前不摘,初试采者谓之开园。采之正夏谓之春茶,其地稍寒,故必须至夏。近有至七八月重摘一次,谓之早春,其品愈佳。

茶有种生、野生。种生者用子,其子大如指顶,正圆黑色。二月下种,须百颗乃生一株,空壳者多也。畏水与日,最宜坡地荫处。

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

焙茶

编辑

茶采时,先择茶工之尤良者,倍其暹值,戒其搓摩,勿令生硬,勿令生焦,细细炒燥,扇冷方贮罂中。

茶之燥,以拈起即成末为验。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燥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墦状、虾蟆状,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

夏至后三日焙一次,秋分后三日焙一次,一阳后三日又焙之。连山中其五焙,直至交新,色香味如一。

茶有宜以日晒者,青翠香洁,胜以火炒。

火干者以气热止,日干者以柔止。

茶日晒必有日气,用青布盖之可免。

藏茶

编辑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三两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然以御湿润。火亦不可过多,过多则茶焦不可食矣。

以中坛盛茶,十觔一瓶,每瓶烧稻草灰入于大桶,将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开瓶,取茶些少,仍复覆灰,再无蒸坏。次年换灰。

空楼中悬架,将茶瓶口朝下不蒸,缘蒸气自天而下也。

以新燥宜新小瓶约可受三四两者,从大瓶中贯入,以应不时之用。

罂中用浅更以燥箬叶,贮满之则久而不浥。

茶始造则清翠,藏不得其法,一变至绿,再变至黄,三变至黑,黑则不可饮矣。

藏茶欲燥,烹茶欲洁。

造时精,藏时燥,炮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满瓮口,扎紧封固,置顿,宜逼近人气,必使高燥,忽置幽隐。至梅雨溽暑复焙一次,随热入瓶,封裹如前。

贮以锡瓶矣,再加厚箬于竹笼上,下周园紧护,即收贮二三载出,试之如新。

取茶必天气晴明。先以热水濯手,拭燥,量日几何、出茶多寡,旋以箬叶塞满瓶口,庶免空头生风,有损茶色。

裹作宿。

徽茶芽叶鲜嫩,极难复火。

近人以烧红炭蔽杀纸裹入瓶内,然后入茶,极妙。或以纸裹矿灰一块,亦妙。

制茶

编辑

茶之精好者,每一芽先去外两小叶,谓之鸟蒂,后又次去其两叶,谓之白合。

鸟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鸟蒂则色黄黑而恶,不去白合则其味苦涩。

蒸芽必熟,去膏必尽。蒸芽未熟则草木气存,去膏未尽则色浊而味重。受烟则香夺,压黄则味失,此皆茶之病也。虎丘茶不宜去膏,去则无味,只以炭火遍干为佳。

茶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着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云脚涣乱,入盏而易散。叶梗半则受水鲜白,叶梗短则色黄而泛。梗为叶之身,除去白合处,茶之色味俱在梗中。

凡茶皆先拣后蒸,唯水芽一茶则先蒸后拣。

采之、蒸之、摘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自采至于封,七经目。

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春乃复以火干之,则又棨、扑、焙、贯、掤、穿、育等七事。

茶之佳者,造在社前,其次火前,其下雨前。火前谓寒食前,雨前谓谷雨前。齐巳时诗云:‘高人爱惜藏岩里,白瓮封匙寄火前。’盖未知社前之为佳也。

茶有以骑火名者,言造制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也。清明改火,故谓之曰骑火。

茶团、茶片虽出古制,然皆出碾磨,殊朱真味。

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

茶家碾茶,须着眉上白,乃为佳。

采茶叶,须拣其大小厚簿一色者,汇为一种。抽去中筋,剪去头尾,则色久尚绿,不然则易黄黑

  1. 按,铜梁八岳山茶亦最佳
  2. 名亦见茶内载原始
  3. 按,蜀有老人茶,背作艾叶自色,能巳头疼。
  4. 古蛮獠地,西魏曰始阳,唐曰灵关,宋曰和州,明朝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