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茶馀客话‧卷十九
作者:阮葵生 
卷二十

卷十九

编辑

○王冕始用花乳石

编辑

元末,诸暨人王冕自称煮石山农,始用花乳石刻私印。

○青田冻寿山石

编辑

明万历时,处州山中往往出青田冻。璞中剖出,初本软腻,见风始结为石,故名曰冻。其色有淡白淡黄淡青三种,以之镌刻图记,远胜铜玉。近唯青田旧坑石尚有之,冻石不可得矣。若闽中寿山石,虽璀璨可爱,然镌处易刓,印油易染,赏鉴家不取。寿山石以产田中者良,山中者不可用。

○清初印章刻手

编辑

国初印章刻手,以程邃、许容为最。归愚独推顾云美、何雪渔,后来阎复申、王蒻林、沈补萝亦称好手。往见雪渔刻“努力加餐饭”五字,凡重字作两点。又“唯吾知足”四字,以一口应四边,虽古有此体。而大家不为。近日薛小凤刻“活活泼泼”四字,分作二点,则落落大方,不失雅玩。大约叠字不妨作两点,若仅偏旁一角,似未可省笔。楷篆一理,亦人所易晓者。

○受孔子戒

编辑

文衡山有图印曰“受孔子戒”,秦殿撰剑泉亦仿为之。按白术鲁文靖云:“臣受孔子戒。”又元世祖令廉希宪受帝师戒,廉曰:“臣已受孔子戒矣。”

○镌印法式

编辑

汉有摹印篆,其法方正。篆法与隶相通,多见故家藏汉印,字皆方正近隶,即摹印篆也。白文印字皆汉篆,平正方直,字不可圆,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三字印,一边两字,一边一字,宜相等。两字不可中断,又不可十分相接。白文印用崔子玉写张平子碑上字,及汉器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为第一。白文印必逼于边,不可有空,空则不古。朱文印不可逼边,朱文印或用杂体篆,不可太怪,择其近人,免费词说。凡姓名表字,古有法式,不可用杂篆及朱文。印文中字,有自然空缺,不可映带,听其自空。古印多如此。凡名印不可妄写,或姓名相合,或加印字章字,或兼用印章二字。曰姓某印章,不若只用印字最为正也。二名者方可回文写,於姓下著一印字,在右。二名在左,是也。若单文姓某之印,却不可回文写。名印内不得著氏字,表德方可加氏。表字印只用二字为正式。吾衍所论,字字不刊。

○古式与变体

编辑

印章以小篆白文为古,其或朱文及大篆钟鼎篆者,皆变体也。纽以龟为正,螭与辟邪驼次之。其或以凫以虎以兔以马以豸以鹿以羊以鱼以狻猊以异兽以钱以亭以桥者,皆变体也。

○章印之别

编辑

汉官仪,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银印龟纽,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二千石以下,铜印鼻纽,其文曰印,刻曰某官之印。今世士大夫私用图记曰某章某印,无复区别。

○图书

编辑

古人印章,有曰某氏图书。曰某人图书,盖用以识书籍图画,非泛用也。今人于私刻印章,概以图书呼之,殊失本意。

○断匙刻印

编辑

王虚舟客淮阴,岁暮将归。渡江至松石斋,与叔祖虚谷先生别。待舟子未至,见案上有断锁匙一,遂取匣中石,以断匙刻“虚谷”二字,苍秀中饶生动之致,印出俨似秃笔书。边寿民、程水南诸印章,皆蒻翁手笔。

○御宝

编辑

交泰殿贮御宝二十有五:

  •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白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盘龙纽,高二寸。
  • 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碧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一分。盘龙纽,高三寸五分。
  • 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
  • 皇帝之宝,以布诏赦。青玉,方三寸九分,厚一寸。交龙纽,高二寸一分。
  • 皇帝之宝,以肃法驾。栴檀香木,方四寸八分。盘龙纽,高三寸五分。
  • 天子之宝,以祀百神。白玉,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龙纽,高一寸三分。
  • 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白玉,方二寸一分,厚七分。盘龙纽,高一寸三分。
  • 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白玉,方二寸二分,厚一寸二分。交龙纽,高一寸二分。
  • 皇帝行宝,以颁锡赉。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龙纽,高二寸五分。
  • 皇帝信宝,以征戎伍。白玉,方三寸三分,厚六分。交龙纽,高一寸六分。
  • 天子行宝,以册外蛮。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龙纽,高二寸三分。
  • 天子信宝,以命殊方。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三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
  • 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白玉,方三寸一分,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
  • 制诰之宝,以谕臣僚。青玉,方四寸,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七分。
  • 敕命之宝,以钤诰敕。碧玉,方三寸五分,厚一寸三分。交龙纽,高一寸八分。
  • 垂训之宝,以扬国宪。碧玉,方四寸,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二寸。
  • 命德之宝,以奖忠良。青玉,方四寸,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二寸一分。
  • 钦文之玺,以重文教。墨玉,方三寸六分,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一寸六分。
  • 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碧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一分。交龙纽,高二寸二分。
  • 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五分。
  • 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五分。
  • 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墨玉,方五寸三分,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二寸二分。
  • 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五分。盘龙纽,高二寸三分。
  • 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青玉,方四寸一分,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二寸。
  • 广运之宝,以谨封职。墨玉,方六寸,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

盛京尊藏御宝十:

  • 大清受命之宝。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龙纽,高二寸四分。
  • 皇帝之宝。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交龙纽,高二寸七分。
  • 皇帝之宝。碧玉,方五寸,厚一寸八分。盘龙纽,高三寸。
  • 皇帝之宝。栴檀香木,方三寸八分,厚六分。素纽,高五分。
  • 奉天之宝。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龙纽,高二寸。
  • 天子之宝。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龙纽,高二寸。
  • 奉天法祖亲贤受民之宝。碧玉,方四寸九分,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二寸。
  • 丹符出验四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二分。
  • 敕命之宝。青玉,方三寸七分,厚一寸八分。交龙纽,高二寸五分。
  • 广运之宝。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龙纽,高一寸五分。

壬午春,奉诏,书宝谱及将军印谱,御制序文冠于前。其秦时传国玉玺一方,特命撤去不入谱内。大哉王言,度越千古帝王矣。

○传国玺

编辑

黄昆圃先生云,曩闻少司空齐穑公言:察儿罕国,元之嫡派,世雄长西北。传至灵丹可汗,在位久,忽欲往西域皈佛教。其台吉那颜等苦谏不听。国中无主,太宗皇帝因发兵追降之,其尚玺近侍以传国玉玺仓猝坎地而埋之。兵既退,有童竖牧羊其地,一羊屡至坎所,归之不已,驱之复来。牧觉有异,试发之,则玺见焉。闻于官,遂进上。时天聪某年也。今藏御府。予案何文肃乔新集云:五代后唐从珂时,秦玺毁。石敬瑭入洛,更以玉为之。重贵献之辽。兴宗试进士,遂以有传国玺者为正统命题。金灭辽,延禧遗传国玺于桑干河。元世祖时,有札剌尔氏者,渔于桑干之滨得之,夜有光。监察御史杨桓辨其文,以为历代传国玺,上之。至正末,中山大兵至,燕顺帝携之北遁沙漠。其本末如此。以文肃言考之,自五代之乱,玺归于辽,辽归于金,金归于元。在察儿罕国者又二百馀年,而归本朝,亦非偶然。又王冕诗“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空引旧毡房”,盖未详矣。

○印章篆文之区别

编辑

大内宝文玉箸篆,亲王郡王文职官印,皆上方大篆。武职官皆柳叶篆。乾隆十三年,改定亲王金宝,郡王饰金银印,朝鲜国王金印,均用芝英篆。宗人府、衍圣公、军机处、内务府、翰林院、六部、理藩院、都察院、总理三库、銮仪卫、盛京五部均银印,上方大篆。领侍卫内大臣、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统领、火器营向道总领、经略大将军、将军、镇守将军、副都统、提督均银印柳叶篆,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顺天府、奉天府、布政司均银印小篆。詹事府、按察司、盐运司、武备院、上驷院、奉宸院、光禄寺、太仆寺均铜印小篆,鸿胪寺、国子监、一二品衙门各司、钦天监、太医院、左右春坊司、经局、銮仪司所、六科、各道盐政、时宪书均铜印钟鼎篆,中书科、五城兵马司、三四品衙门各司、钦天监各科、经历司、司狱司、知府、知州、知县以下等官均铜印垂露篆。总督、河督、漕督、仓督、巡抚均银关防,钦差大臣铜关防,均上方大篆。内翻书房、学政均铜关防小篆,五城御史府丞、三库坐粮厅监督各道员织造。均铜关防钟鼎篆,部院衙门、厅署库所局各大使、同知、通判、州同、州判均铜关防垂露篆。总兵铜关防柳叶篆,参领、总管、城守尉、协领、防守尉、副将、参将、游击铜关防殳篆。都司铜关防,佐领、内务府管、守备以下等官铜条记图记,均悬针纹。僧录、道录铜关防垂露篆,国师、喇嘛班第均用转宿篆。

○元室铜印

编辑

乾隆三十四年庚寅,喀尔喀亲王成衮札布,于乌梁海额尔游特斯(河名)故鄂博旁,获铜印一,由理藩院以闻。予见之西苑直庐,印方二寸九分,厚五分。中起二台,每层高二分半。有柄一寸七分,计高二寸七分。重六十六两。台之右正书大尉之印,左书宣光元年十一月日中书礼部造,共十七字。印作蒙古篆文。考元顺帝以洪武三年庚戌殂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以馀兵走和林。十年丁巳,遣使至高丽,行宣光年号,国人不允(见郑麟趾《高丽史》)。此印当即其时所制也。至太尉一官,元不常置。虞集《经世本典序》云: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其同列者,惟大司徒、太尉、司空之属。又《武宗纪》,两见太尉,一书诸王之后,一书尚书右丞相之前。因知此秩与三公固同为一品。而《元史》表志顾令缺如。此耳目所及疏漏若是,矧庚申君北狩而后,君臣事迹,荒渺无稽,更何从考证耶!

○玉章

编辑

刻玉章者,国初推江皓臣、林兆熊,后来张炳、李德先、朱宏晋皆不失用笔之法,故饶古致。外此皆用金刚钻,渐次镂字,与治器者无以异,故不贵也。

○之字之用

编辑

程大昌《演繁露》:世传相国寺旧扁,题曰相国之寺,凡四字。或以之字为赘,遂命除之,别添大字。其文曰大相国寺,于体既该,于文无赘,最为可传。然扁题字数奇不偶者,往往皆增之字,不知起自何时。汉武帝太初元年,改正朔,易服色,色尚黄。数用五,故印文必五。如丞相之印章,则四字外添一之字以应五数。下及诸卿守相印文,凡不及五者,亦皆加一之字以足之。后世但见太初尝增之字,遂仿效之,凡印文以及门堂扁额,概增一之字,以求合于古,殊失本意。按此议亦本之《懒真子录语》也。当时印文扁榜,总以五字为准。凡三字足成四字,五字足成六字,皆以不知之字本意而误。予考汉文印章,殊不尽然。至于今人私印,篆文配合,酌成之字,原欲篆体合式,与左旋右旋相等,何得拘泥耶?尝质之吾友补萝、霞村、小凤辈,皆以予言为然。

○印泥制法

编辑

凡印色,在纸上高起分许,手摸可辨字。数百年后,纸敝黑而鲜明如初者为上。其法用芝麻捣取壳,浸羊胆汁中,待透取起,微炒黄,不得令焦。磨碎,入水澄之,油自浮出,与水不和。取油贮磁罐内,切新白芨片子,浸油内。明年有新白芨时,取起旧片,用新片代之,愈换愈妙。其旧片须沥干,不耗油为佳。朱砂用旧坑芙蓉砂,非此不佳。研极细,水飞过,其黄水切不可弃,另一器澄之。砂凝器底,尚可入用。蕲艾新者,入汤煮去黑汁数过,以汁白不垢为度,取起用泉水或梅水漂之,水垢便易,半月为度,艾白如雪用之。若旧艾不能白也。艾及砂油本无分两,调和得匀而止。见冯闻之《快雪堂漫录》。

○砚

编辑

端石之亚,有歙溪龙尾石、细罗纹石、洮河绿石、葛仙公岩方城石、万州悬金崖金星石、延平凤咮石,皆美材也。好事者用铜雀台瓦、未央宫瓦,至有称秦武公羽阳宫瓦者。夫以瓦为砚,犹以铁为镜,恐亦无实受用。魏铜雀瓦,色青内平,印工人姓名,皆八分书。以为砚,贮水数日不渗。齐起邺南城砖瓦,皆以胡桃油油之。当油处有细纹,曰琴纹,曰白花,曰锡花。古砖大者方四尺,上有盘花鸟兽纹,千秋万岁字。其纪年非天保则兴和。又有砖筒承檐溜者,花纹年号皆同,内圆外方,亦可为砚。王荆公诗云:“陶甄往往成今手,尚托虚名动后人。”则真者宋时已不可得。宋何薳铜雀瓦砚诗:“当时丹油法,实非谋诸野。”自注云:铜雀瓦用铅丹胡桃油捣冶火之,取其雨过即干云云。果如是,质亦燥烈,岂堪为砚材耶!薳著《春渚纪闻》。

○藏笔之法

编辑

东坡以黄连汤调青粉蘸笔,候干收之。山谷以川椒煎汤磨松烟染笔藏之。近日汪松泉司空以红花黄连煎水,发笔磨墨皆用之。

○制笔名手

编辑

明季陆继翁、王古用,皆湖州人,住南京,工制笔。又吉水郑伯清、吴兴张天锡,皆以制笔有名公卿间。宋《江湖长翁集》,有题笔工俞生藏书跋。谢肇浙《西吴支乘记》元时吴兴三绝:赵松雪书,钱舜举画,冯应科笔。又元时张进中者,字子正,都城耆老,善制笔。管用坚竹,毫用鼬鼠,精锐宜书。吴兴赵子昂、淇上王仲谋、上党宋齐彦,皆与之善。尚方有所需,非进中笔不用。进中每自持笔入宫,必蒙赐酒食。《太平清话》言宋时有鸡心笔、小儿胎发笔、猩猩毛笔、鼠尾笔、狼毫笔,近日复有以貂毫制者。某咏猩猩毛笔云:“生前几两屐,身后五车书。”明神宗文华殿用市中笔,贴笔匠杨彦章名纸。

○名家用笔

编辑

赵松雪遇笔有宛转如意者,辄剖之,取其精毫别贮之。萃三管之精,令工总缚一管,则真草巨细无不可。项子京尝欲仿之。见李实君《紫桃轩杂缀》。近日刘崇如墉自太原守罢归,居相国邸第,破新笔,自拣精毫,重加缚束,不付之工人也。挥洒和软,有得心应手之妙。

○毫笔

编辑

《续博物志》云:有书契以来,便应有毫。世传蒙恬制,非也。崔豹曰:蒙恬以枯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毫,非今之竹兔也。

○造墨之妙

编辑

造墨之妙,以金章宗苏合油烟墨为第一,其次则奚廷珪。按廷珪初名廷珪,在南唐赐国姓,遂称李廷珪。其墨每松烟一斤,用真珠三两,玉屑一两,龙脑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故坚如玉石。能置水中三年不坏。其珪字作下邽之邽者为上,圭洁之圭次之,珪璧之珪又次之,作奚廷珪者最下。或作庭珪字,伪也。《春渚纪闻》称苏子瞻、晁季一、贺方回、康为章皆能制墨。明人墨以罗小华为第一,程君房、方正邵次之,方于鲁又次之。龙忠迪、查文通、苏眉阳、汪中小、邵青邱、汪仲嘉、丁南羽、潘嘉客、吴名望,皆名重一时。予旧藏君房、于鲁墨甚夥,今皆不知所往。于鲁不及小华,而所刻墨谱精妙绝伦,足供燕间清玩。所著有《佳日楼诗集》。小华墨以鹿角胶为上上品,龙柱次之,华山松又次之。邱谷香家旧藏墨颇富,近亦散落殆尽。潘衡墨,有金填篆书“墨成不敢用进上蓬莱宫”十字。潘,宋人。宋熙丰间,张遇供御墨,始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今墨皆油烟,松烟烟失传。

○用墨涂墙

编辑

倪鸿宝在里门颇治园亭,以方于鲁、程君房墨调朱砂,涂塈墙壁门窗。门生鲁元宠为徽州推官,多藏墨,先生索之,间数日又索。元宠曰:“先生染翰虽多,亦不应如是之速。”既而知之。曰:“吾所用奉先生者,皆名品也,不亦可惜乎!”

○松烟

编辑

造墨古用松烟,汉取诸扶风,晋取诸庐山,唐取易州上党。唐末,易州李超之子廷珪亡至歙州,歙人传其法。

○试墨

编辑

试墨当以发墨砚磨,一缕如线而鉴其光。紫光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白为下,黯白无光或有云霞气为下之下。蔡君谟言奚氏墨能削木,米元章云古墨磨之无泡(古墨无泡,胶力尽也)。故墨以口有锋刃无泡者为贵。至于香味形制,鉴家略而弗论。

《卮言》曰:韦诞之墨,一点如漆。六朝无过张永,五季无过奚超。超,廷珪父也。廷珪在南唐赐姓李。试墨之法,磨各墨于砚,俟其干,置水中。上者黑,次则渐白。惟李廷珪作蓝色。

○制墨名家

编辑

古来制墨名家,常山张顺、九华朱觐、嘉禾沈珪、金华潘衡、桐柏张灏、河东解子诚。独李氏父子擅名,以能世其业也。

○弈

编辑

予于弈素非所好,舅氏拙修先生有此癖。近日里居为文酒之会,日对数局。紫坪、竹泉皆从予学弈,暇日角艺,至忘寝食,屡败不辍。不一载,所业皆进。紫坪有《观棋诗》,颇有寄托。竹泉作《败弈赋》,描摹刻画,雅善形容。皆甘苦备尝之言,里人争为传诵,几于纸贵。周霁亭年六十馀,游都门,以弈雄视一时。与予同寓居东岩邸舍,朝夕对局,足迹不出门限,而误事亦多矣。霁亭谈国手往事颇详尽,可备掌故。尝欲作《弈世说》,惜其书未成。

○棋子

编辑

今棋方十九道,合枰为棋子三百六十一。案李善注韦昭《博弈论》。枯棋三百,引邯郸淳《艺经》曰: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文天祥嗜象棋

编辑

文文山嗜象棋,以其危险制胜奇绝者命名,自玉金鼎至单骑见敌,为四十局势图,悉识其出处始末。玉,公所居山名也。吴耽不好弈,见人著曰:“汝非死将军,奈何辄以鬼阵相攻。”因名棋为鬼阵。见《采兰杂志》。叶涛好弈,王介甫作诗切责之,终不已,多废事。人目棋枰为木野狐。见《拊掌录》。杜陵杜夫子善弈,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废日,夫子曰:“精其理足以大裨圣教。”见《博物志》。

○弈诗

编辑

杜樊川诗:羸形暗去春泉长,猛势横来野火烧。刘梦得诗云: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方惊。黄山谷诗: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壳化枯枝。三诗道尽弈者之惨淡经营矣。

○林逋说棋

编辑

林和靖言平生不能者,担粪著棋,鄙之极矣。和靖有题壁诗云:坐读棋慵下,眠看酒恰中。又寄曹南通云:跌宕情怀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风。弹弓园圃阴森下,棋子厅堂寂静中。逋翁犹贤者矣。

○弈棋名手

编辑

弈品盛于刘宋。汉桓谭有谱十三篇,唐王积薪《金谷图》,宋徐铉撰凡例。《隋志》载《棋势》数篇。明王世贞论国手,举温州鲍一中、李冲为永嘉派。婺源汪曙劣鲍一路,程汝亮晚出胜之,为徽州派。颜伦善、李时为京师派。后来称弈者尤多,若梁溪过百龄、吴门李元劭、盛大有、武林季心雪、新安汪盛年,皆出前人之上。近则毗陵邹某,年少后起,颉颃于其间。此在康熙中年姜定庵之言。以予近日所闻见,如黄周士、施定庵、陈懒儒、范西坪亦矫矫者。近日淮上推钱丹九,京师推冒□□,未知与前人何如也。

○国手

编辑

宋太宗时,有待诏贾元供奉,号为国手,数十年无继者。后有李憨子者,举世无敌手,然状貌昏浊,垢秽不可近,盖里巷庸人也。胡旦云:“以棋为易解,则如旦聪明尚不能;若以为难解,则愚下小人往往精绝。”

○鼓角

编辑

鼓三百三十挝为一通,鼓止角动。吹叭十二声为一叠。故唐人多作叠鼓鸣笳,见《卫公兵法》。明时朝鼓坏,须更易,欲行文淮安府,曹吏措词不佳。时况锺为礼曹郎,援笔改之云:“紧绷密钉,晴雨同声。”

○铜器

编辑

曹仲明云:铜器入土千年者,色纯青若翠。入水千年者,则色绿若瓜皮。盖土气湿蒸,郁而成青。水气卤浸,润而成绿,理或有之。又谓未及千年者,虽青绿而不莹润,恐不然也。岂莹润者千年之物,而青绿不纯者决无三代物耶?高深甫以铜质清莹不杂者多发青,铜质浑杂者多发绿。夫古人制器,不惜所费,乌有铜质浑杂者哉!此论若盲人观场,可资噱。特其论褐色,以为非人间留传之色,乃出自高阜古冢。砖宫石室,燥地秘藏,无水土浸剥,尸气染惹,地气蒸润所成,亦不无一得之见。古铜声微而清,新铜声浊而哄。古铜并无腥气,唯新出土尚带土气,久则否。伪作者,试熟磨手心以擦之,铜腥触鼻可畏。宣庙铜器,制度极雅,然花纹者绝少。底款用匾方字印,阳铸大明宣德年制,作小楷书,极遒劲完整。其色止蜡茶、金二种(蜡茶以水银浸擦入肉,董洗为之。甗金以金铄为泥,数四涂抹,火炙成赤。工料俱异常品,非若青绿朱砂斑黑漆水银等色,可草草点缀而成),所费不赀,故佳者与秦、汉等器争价,有非唐时天宝局铸局(花纹细密可爱,全尚华藻。第恨质薄,取便一时,无意千古)可拟。元朝姜娘子所铸,又在下风。

○古器

编辑

古人作事精致,不吝工夫,非若后世贱丈夫苟且成事。故古器必款细如发,而匀整分晓,无纤毫模糊。其识文笔画,宛如仰瓦,而深浅如一,亦明净分晓,无纤毫模糊。尝见旧家所蓄数器皆然。及观赏鉴家所藏,亦无弗然者。设有古器稍或模糊,必是伪作,其体质颜色,亦自不同。

○明内佛殿铜炉

编辑

明宣庙时,内佛殿火,金银铜像浑液。又云金银珠宝注宝藏,藏焚,与铜俱结。命铸炉。宣庙问铸工,铜几炼始精。工云:“六火则宝色见。”上命炼十二火,更用赤火熔条于筛格上,取其极清先滴者为炉,存格上者为他器。炉式不拘古之鼎鬲,多取宋磁炉式为之。

○水晶中嵌物

编辑

云烟过眼录》载叶森家有水晶钩一,中如空,有藻一枝。《邵氏见闻录》载楚元辅家藏黑水晶枕,中有半开繁杏一枝。《珍玩考》载沈万三家有玛瑙壶一,质通明,类水晶,中有蒲萄蔓一枝。周栎园在闽中,见水晶枕,长三尺,内桃花一枝。宋牧仲见水晶内有物如粟,似太极图,转侧视如上行。予客宝应,刘艾堂先生出家藏一琥珀扇器,通明无纤翳,中有一蜘蛛,须爪毕具。至京师,见蒋南沙相国家一扇器,状类水晶,内兰草一枝,青翠如生。

○琥珀

编辑

世传王文恪少子碎琥珀取蜘蛛为豪举。邱丈桐园家有琥珀大如鸡卵,中有一线微隙,隙中一蚁,终岁旋行不辍。尹望山相国言,任云南制军时,见琥珀中有蚁蜂杂虫,大如西瓜,小如龙眼荔枝者,不下千馀。当时不以为奇,近亦不可得矣。唐李峤诗云:“曾为老茯苓,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御制《灵珀诗序》,云珀本松之精气,凝结数千年而成。是珀外射晶光,内含生意,中著方寸树,如萐蒲然,按候舒缩,四时之运备焉。非寻常珍玩者比,名之曰灵珀,因系以诗。

○祖母绿

编辑

《怀铅录》:古诗云“明珠间木难”,杨升庵谓今之祖母绿也。按《辍耕录》载回回诸宝石,其红者有古木兰之名,其绿者有助木剌之名。木难,即古木兰也,祖母绿即助木剌之讹名耳。盖以红绿分二色。万历四年,江陵当国,将太祖南京所藏宝玩取进。内有颠不剌宝石一块,重七分,老米色,若照日止见石光。

○𨱎甗

编辑

𨱎,黄铜之似金者,即风磨铜。陈名卿云皇极殿顶是风磨铜,价贵于金也。《续博物志》云:𨱎石类金,碔砆类玉。

○琉璃

编辑

颜师古《汉书注》:大秦国出赤白黄黑青绿缥绀红紫十种琉璃。于谷山云:此盖自然之物,采色光润,逾于众玉。今俗所谓琉璃,即流离也,乃销冶众石汁以药炼成者。《汉书》所载,乃真琉璃,想即今之所谓宝石者是。若玻璃则由海舶至,与大秦无涉。

○珠有九品

编辑

沈怀远《南越志》曰: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分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釜者,名榼珠。其次为走珠,次为滑珠,次为磊螺珠,次为官雨珠,次为税珠,次为葱珠。

○西洋人取珠

编辑

南怀仁,西洋人,言其国取珠,有大如鸡卵者。不用剖,以蚌曝日中,久则蚌渴,吐珠弄之,伺吐急取之。

○古时多珠

编辑

魏侯之珠照十二乘者凡十,项羽以二斗遗张良,孙权以一斛遗宗预,石崇以三斛买梁氏女。张方劫帝西迁,辇至百馀斛。郭况家悬四壁,粲如星日。何古之多珠耶?明人籍朱宁家,得珠二匮,缨络七箱。此后未闻藏珠之富者。

○金刚钻宝石

编辑

金刚钻状似紫石英,可以刻玉。锤之以铁而不伤,铁乃自损。第有南钻北钻之分。南钻堪用,北钻不可用。色以酒黄为贵,豆绿色湖水色紫色者次之。猫眼亦以酒黄色为贵,豆青色湖水色蜻蜓头色黑色者次之。真者有上一线下一片之目。上一线者,中含活光一缕也。下一片者,底色若铺银也。助把避者,色暗深绿。祖母绿一名助木绿,色明绿,俱内有蜻蜓翅光耀者为真。桃花剌色淡红而极娇,红亚姑色如桃花剌。鸦鹘青一名青亚姑,色深青,你蓝色浅青而微明亮。种种宝石,总以色如秋水者为贵,微有纤毫石质未融者即次之。

○夜光木

编辑

大内有夜光木,盖贡自异域者。朱竹、查初白俱有诗,第未知其形质何似。岁辛卯,秋雨霪潦,兼旬不息,时予弟紫坪在永定河任筑堤之役,见北岸龙神庙中有大木一段,委置河壖,经雨淋水濡。年既久,至夜有青光,荧荧然照数尺许。及霜后水涸,其光渐微。九月望后,则顿无光矣。相传为异事。予曰:是无足异也,木为火之母,火为水之妃。水火相薄而光生焉,亦物理之自然者也。

○自沸锅灶

编辑

正德八年癸酉,平谷县耕民得一釜,以凉水沃之,水即自沸。下有诸葛行锅四字。其釜复层,内有水火二字。嘉靖二十七年戊申,长沙有兄弟二人耕土,获一扛灶,置锅水即沸,可炊爨,不用柴炭。二人送入府,视其内,有一小道士篆丙丁二字于背,又有诸葛行灶数字,明末犹贮长沙府库。

○诸葛铜鼓

编辑

万历二年甲戌,平都蛮,得诸葛武侯铜鼓五十三。《五代史》:溆州蛮作乱,王逵抚之,献铜鼓降。

○水晶诗

编辑

唐僧皎然《水晶数珠诗》云:佛名无著心亦空,珠去珠来体常一。又无名氏《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诗》云: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即今之红水晶也,盖唐人已有此制。

○银槎诗

编辑

朱竹、王阮亭皆有银槎诗,初为孙北海所藏,后归宋玉叔。玉叔与施愚山、曹顾庵各赋长歌。玉叔殁,流传至京,高江村复于市上得之,亦赋长歌记事。所谓“二十年中有聚散,宋孙墓木拱可悲”是也。杯首有岳寿无疆四字,左朱华玉造,右至正乙酉年,杯底槎杯二字。杯尾诗云:欲造明河隔上阑,时人浪说贯银湾。如何不觅天孙锦,止带支机片石还。图书碧山二字。此槎后归陆丹叔,予屡摩挲赏之。

○奇南香

编辑

奇南香出占城等国,志书作奇南,《星槎胜览》作棋楠。安南人书作奇蓝,近人又作伽南。

○香树

编辑

香树生海南黎峒,叶如冬青。凡叶黄则香结。香或在根株,或在枝干,最上者为黄沉,亦曰铁骨沉。从土中取出,叶泥而黑,坚而沉水,其价三倍。或在树腹,如松脂液,有白木间之,曰生沉,投之水亦沉。投之水半沉半浮,曰飞沉。皆为上品。有曰速香者,不俟凝结而取之也,不沉而香特异。曰花铲者,香与木杂,铲木而存香也。有曰土伽楠者,与沉香并生。沉香性坚,伽楠性软,其气上升,故老人佩之少便溺。产占城者佳,树为大蚁所穴,蚁食石蜜,遗渍香中,岁久凝而坚润,其色若鸭头,上之上也。又有虎豹斑金丝结,其色黄,贵与鸭头绿等。《岭海见闻》云:香树干如树兰,叶如黄杨,子如连翘而黑。以夏月子熟种之,亦有寄生榕树上者。《闽小纪》云:千年榕树,上生奇南香。《玉剑尊闻》云:伽南香一名奇南,占城国有之。有生结、糖结、虎斑结、金丝结不同,生结国人最重,不以入中国。入中国乃糖结。琼州亦有土伽南,即所谓鹧鸪香,入手终日馥郁。

○蜜香树

编辑

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柜柳,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与水平者为鸡骨香。根为黄熟香,干为栈香,细枝紧实者为青桂香,根节轻而大者为马蹄香。花不香,成实乃香,为鸡舌香。

○以蜜养香

编辑

凡琪沉水等香,居常以锡盒盛诸香花蜂蜜养之,则气味尤美。其盒中格置香,花开时杂以诸香花,下格置蜜,上施盖焉。中格必穿数孔如龙眼大,所以使蜜气上升也。每蜜一斤,用沉香四两,细锉如小绿豆大,和匀之。则所养之香,百倍市肆中者矣。

○雕刻之精

编辑

雕刻精妙者,宋高宗时有詹成者,能于竹片上刻成宫室山水人物花鸟,纤毫具备,细巧若缕。而且玲珑活动,见者拟之鬼工。前明宣德间,夏白眼能于乌榄核上刻十六娃,状米半粒,眉目喜怒毕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近日嘉定竹器亦多雅制,而工细逊前人矣。

○缭丝灯屏

编辑

缭丝灯屏,毗陵钮氏仿唐宋画册制。此式康熙初年始有之,查初白、唐实君皆见题咏。

○牙席

编辑

岭南新制牙席。按汉武帝时以象牙簟赐李夫人,见《西京杂记》。

○扇

编辑

明人皆尚金扇,即上方赐予亦皆金面。康熙间,尚金陵仰氏扇、伊氏素纸扇,继又尚青阳扇、武陵夹纱扇、曹扇、靴扇、溧阳歌扇。近日又尚丰润画扇。《野获编》称聚头扇,吴制外惟川扇至佳,其精雅宜士人,其华灿宜艳女。至于正龙侧龙百龙百鸟之属,尤宫掖所尚,溢出人间,尤贵重可宝。予近从陆耳山舍人处见其先世文裕公拜赐金扇,亦百龙之式,虽驳落已甚,而璀灿可观,当是川制。聚头一名聚骨,即折叠扇。永乐间,外国入贡始有之。明时制扇名手有马勋、马福、刘永晖、沈少楼、柳玉台、蒋苏台,一柄值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