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餘客話/卷19
卷十九
編輯○王冕始用花乳石
編輯元末,諸暨人王冕自稱煮石山農,始用花乳石刻私印。
○青田凍壽山石
編輯明萬曆時,處州山中往往出青田凍。璞中剖出,初本軟膩,見風始結為石,故名曰凍。其色有淡白淡黃淡青三種,以之鐫刻圖記,遠勝銅玉。近唯青田舊坑石尚有之,凍石不可得矣。若閩中壽山石,雖璀璨可愛,然鐫處易刓,印油易染,賞鑒家不取。壽山石以產田中者良,山中者不可用。
○清初印章刻手
編輯國初印章刻手,以程邃、許容為最。歸愚獨推顧雲美、何雪漁,後來閻復申、王蒻林、沈補蘿亦稱好手。往見雪漁刻「努力加餐飯」五字,凡重字作兩點。又「唯吾知足」四字,以一口應四邊,雖古有此體。而大家不為。近日薛小鳳刻「活活潑潑」四字,分作二點,則落落大方,不失雅玩。大約疊字不妨作兩點,若僅偏旁一角,似未可省筆。楷篆一理,亦人所易曉者。
○受孔子戒
編輯文衡山有圖印曰「受孔子戒」,秦殿撰劍泉亦仿為之。按白術魯文靖云:「臣受孔子戒。」又元世祖令廉希憲受帝師戒,廉曰:「臣已受孔子戒矣。」
○鐫印法式
編輯漢有摹印篆,其法方正。篆法與隸相通,多見故家藏漢印,字皆方正近隸,即摹印篆也。白文印字皆漢篆,平正方直,字不可圓,縱有斜筆,亦當取巧寫過。三字印,一邊兩字,一邊一字,宜相等。兩字不可中斷,又不可十分相接。白文印用崔子玉寫張平子碑上字,及漢器上並碑蓋印章等字,最為第一。白文印必逼於邊,不可有空,空則不古。朱文印不可逼邊,朱文印或用雜體篆,不可太怪,擇其近人,免費詞說。凡姓名表字,古有法式,不可用雜篆及朱文。印文中字,有自然空缺,不可映帶,聽其自空。古印多如此。凡名印不可妄寫,或姓名相合,或加印字章字,或兼用印章二字。曰姓某印章,不若只用印字最為正也。二名者方可回文寫,於姓下著一印字,在右。二名在左,是也。若單文姓某之印,卻不可回文寫。名印內不得著氏字,表德方可加氏。表字印只用二字為正式。吾衍所論,字字不刊。
○古式與變體
編輯印章以小篆白文為古,其或朱文及大篆鐘鼎篆者,皆變體也。紐以龜為正,螭與辟邪駝次之。其或以鳧以虎以兔以馬以豸以鹿以羊以魚以狻猊以異獸以錢以亭以橋者,皆變體也。
○章印之別
編輯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紐,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二千石以下,銅印鼻紐,其文曰印,刻曰某官之印。今世士大夫私用圖記曰某章某印,無復區別。
○圖書
編輯古人印章,有曰某氏圖書。曰某人圖書,蓋用以識書籍圖畫,非泛用也。今人於私刻印章,概以圖書呼之,殊失本意。
○斷匙刻印
編輯王虛舟客淮陰,歲暮將歸。渡江至鬆石齋,與叔祖虛谷先生別。待舟子未至,見案上有斷鎖匙一,遂取匣中石,以斷匙刻「虛谷」二字,蒼秀中饒生動之致,印出儼似禿筆書。邊壽民、程水南諸印章,皆蒻翁手筆。
○御寶
編輯交泰殿貯御寶二十有五:
- 大清受命之寶,以章皇序。白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盤龍紐,高二寸。
- 皇帝奉天之寶,以章奉若。碧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一分。盤龍紐,高三寸五分。
- 大清嗣天子寶,以章繼繩。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龍紐,高一寸七分。
- 皇帝之寶,以布詔赦。青玉,方三寸九分,厚一寸。交龍紐,高二寸一分。
- 皇帝之寶,以肅法駕。栴檀香木,方四寸八分。盤龍紐,高三寸五分。
- 天子之寶,以祀百神。白玉,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龍紐,高一寸三分。
- 皇帝尊親之寶,以薦徽號。白玉,方二寸一分,厚七分。盤龍紐,高一寸三分。
- 皇帝親親之寶,以展宗盟。白玉,方二寸二分,厚一寸二分。交龍紐,高一寸二分。
- 皇帝行寶,以頒錫賚。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龍紐,高二寸五分。
- 皇帝信寶,以征戎伍。白玉,方三寸三分,厚六分。交龍紐,高一寸六分。
- 天子行寶,以冊外蠻。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龍紐,高二寸三分。
- 天子信寶,以命殊方。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三分。交龍紐,高一寸七分。
- 敬天勤民之寶,以飭覲吏。白玉,方三寸一分,厚一寸五分。交龍紐,高一寸七分。
- 制誥之寶,以諭臣僚。青玉,方四寸,厚二寸。交龍紐,高二寸七分。
- 敕命之寶,以鈐誥敕。碧玉,方三寸五分,厚一寸三分。交龍紐,高一寸八分。
- 垂訓之寶,以揚國憲。碧玉,方四寸,厚一寸五分。交龍紐,高二寸。
- 命德之寶,以獎忠良。青玉,方四寸,厚一寸四分。交龍紐,高二寸一分。
- 欽文之璽,以重文教。墨玉,方三寸六分,厚一寸五分。交龍紐,高一寸六分。
- 表章經史之寶,以崇古訓。碧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一分。交龍紐,高二寸二分。
- 巡狩天下之寶,以從省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龍紐,高二寸五分。
- 討罪安民之寶,以張征伐。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二寸。交龍紐,高二寸五分。
- 製馭六師之寶,以整戎行。墨玉,方五寸三分,厚一寸四分。交龍紐,高二寸二分。
- 敕正萬邦之寶,以誥外國。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五分。盤龍紐,高二寸三分。
- 敕正萬民之寶,以誥四方。青玉,方四寸一分,厚一寸五分。交龍紐,高二寸。
- 廣運之寶,以謹封職。墨玉,方六寸,厚二寸。交龍紐,高二寸。
盛京尊藏御寶十:
- 大清受命之寶。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龍紐,高二寸四分。
- 皇帝之寶。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交龍紐,高二寸七分。
- 皇帝之寶。碧玉,方五寸,厚一寸八分。盤龍紐,高三寸。
- 皇帝之寶。栴檀香木,方三寸八分,厚六分。素紐,高五分。
- 奉天之寶。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龍紐,高二寸。
- 天子之寶。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龍紐,高二寸。
- 奉天法祖親賢受民之寶。碧玉,方四寸九分,厚一寸五分。交龍紐,高二寸。
- 丹符出驗四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龍紐,高二寸二分。
- 敕命之寶。青玉,方三寸七分,厚一寸八分。交龍紐,高二寸五分。
- 廣運之寶。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龍紐,高一寸五分。
壬午春,奉詔,書寶譜及將軍印譜,御製序文冠於前。其秦時傳國玉璽一方,特命撤去不入譜內。大哉王言,度越千古帝王矣。
○傳國璽
編輯黃昆圃先生云,曩聞少司空齊穡公言:察兒罕國,元之嫡派,世雄長西北。傳至靈丹可汗,在位久,忽欲往西域皈佛教。其台吉那顏等苦諫不聽。國中無主,太宗皇帝因發兵追降之,其尚璽近侍以傳國玉璽倉猝坎地而埋之。兵既退,有童豎牧羊其地,一羊屢至坎所,歸之不已,驅之復來。牧覺有異,試發之,則璽見焉。聞於官,遂進上。時天聰某年也。今藏御府。予案何文肅喬新集云:五代後唐從珂時,秦璽毀。石敬瑭入洛,更以玉為之。重貴獻之遼。興宗試進士,遂以有傳國璽者為正統命題。金滅遼,延禧遺傳國璽於桑乾河。元世祖時,有劄剌爾氏者,漁於桑乾之濱得之,夜有光。監察御史楊桓辨其文,以為歷代傳國璽,上之。至正末,中山大兵至,燕順帝攜之北遁沙漠。其本末如此。以文肅言考之,自五代之亂,璽歸於遼,遼歸於金,金歸於元。在察兒罕國者又二百餘年,而歸本朝,亦非偶然。又王冕詩「青象不將傳國璽,紫駝空引舊氈房」,蓋未詳矣。
○印章篆文之區別
編輯大內寶文玉箸篆,親王郡王文職官印,皆上方大篆。武職官皆柳葉篆。乾隆十三年,改定親王金寶,郡王飾金銀印,朝鮮國王金印,均用芝英篆。宗人府、衍聖公、軍機處、內務府、翰林院、六部、理藩院、都察院、總理三庫、鑾儀衛、盛京五部均銀印,上方大篆。領侍衛內大臣、都統、護軍統領、前鋒統領、火器營向道總領、經略大將軍、將軍、鎮守將軍、副都統、提督均銀印柳葉篆,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順天府、奉天府、布政司均銀印小篆。詹事府、按察司、鹽運司、武備院、上駟院、奉宸院、光祿寺、太僕寺均銅印小篆,鴻臚寺、國子監、一二品衙門各司、欽天監、太醫院、左右春坊司、經局、鑾儀司所、六科、各道鹽政、時憲書均銅印鐘鼎篆,中書科、五城兵馬司、三四品衙門各司、欽天監各科、經歷司、司獄司、知府、知州、知縣以下等官均銅印垂露篆。總督、河督、漕督、倉督、巡撫均銀關防,欽差大臣銅關防,均上方大篆。內翻書房、學政均銅關防小篆,五城御史府丞、三庫坐糧廳監督各道員織造。均銅關防鐘鼎篆,部院衙門、廳署庫所局各大使、同知、通判、州同、州判均銅關防垂露篆。總兵銅關防柳葉篆,參領、總管、城守尉、協領、防守尉、副將、參將、遊擊銅關防殳篆。都司銅關防,佐領、內務府管、守備以下等官銅條記圖記,均懸針紋。僧錄、道錄銅關防垂露篆,國師、喇嘛班第均用轉宿篆。
○元室銅印
編輯乾隆三十四年庚寅,喀爾喀親王成袞劄布,於烏梁海額爾遊特斯〈(河名)〉故鄂博旁,獲銅印一,由理藩院以聞。予見之西苑直廬,印方二寸九分,厚五分。中起二台,每層高二分半。有柄一寸七分,計高二寸七分。重六十六兩。台之右正書大尉之印,左書宣光元年十一月日中書禮部造,共十七字。印作蒙古篆文。考元順帝以洪武三年庚戌殂於應昌,太子愛猷識理達臘,以餘兵走和林。十年丁巳,遣使至高麗,行宣光年號,國人不允〈(見鄭麟趾《高麗史》)〉。此印當即其時所製也。至太尉一官,元不常置。虞集《經世本典序》云: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其同列者,惟大司徒、太尉、司空之屬。又《武宗紀》,兩見太尉,一書諸王之後,一書尚書右丞相之前。因知此秩與三公固同為一品。而《元史》表志顧令缺如。此耳目所及疏漏若是,矧庚申君北狩而後,君臣事跡,荒渺無稽,更何從考證耶!
○玉章
編輯刻玉章者,國初推江皓臣、林兆熊,後來張炳、李德先、朱宏晉皆不失用筆之法,故饒古致。外此皆用金剛鑽,漸次鏤字,與治器者無以異,故不貴也。
○之字之用
編輯程大昌《演繁露》:世傳相國寺舊扁,題曰相國之寺,凡四字。或以之字為贅,遂命除之,別添大字。其文曰大相國寺,於體既該,於文無贅,最為可傳。然扁題字數奇不偶者,往往皆增之字,不知起自何時。漢武帝太初元年,改正朔,易服色,色尚黃。數用五,故印文必五。如丞相之印章,則四字外添一之字以應五數。下及諸卿守相印文,凡不及五者,亦皆加一之字以足之。後世但見太初嘗增之字,遂仿效之,凡印文以及門堂扁額,概增一之字,以求合於古,殊失本意。按此議亦本之《懶真子錄語》也。當時印文扁榜,總以五字為準。凡三字足成四字,五字足成六字,皆以不知之字本意而誤。予考漢文印章,殊不盡然。至於今人私印,篆文配合,酌成之字,原欲篆體合式,與左旋右旋相等,何得拘泥耶?嘗質之吾友補蘿、霞村、小鳳輩,皆以予言為然。
○印泥製法
編輯凡印色,在紙上高起分許,手摸可辨字。數百年後,紙敝黑而鮮明如初者為上。其法用芝麻搗取殼,浸羊膽汁中,待透取起,微炒黃,不得令焦。磨碎,入水澄之,油自浮出,與水不和。取油貯磁罐內,切新白芨片子,浸油內。明年有新白芨時,取起舊片,用新片代之,愈換愈妙。其舊片須瀝乾,不耗油為佳。硃砂用舊坑芙蓉砂,非此不佳。研極細,水飛過,其黃水切不可棄,另一器澄之。砂凝器底,尚可入用。蘄艾新者,入湯煮去黑汁數過,以汁白不垢為度,取起用泉水或梅水漂之,水垢便易,半月為度,艾白如雪用之。若舊艾不能白也。艾及砂油本無分兩,調和得勻而止。見馮聞之《快雪堂漫錄》。
○硯
編輯端石之亞,有歙溪龍尾石、細羅紋石、洮河綠石、葛仙公岩方城石、萬州懸金崖金星石、延平鳳咮石,皆美材也。好事者用銅雀台瓦、未央宮瓦,至有稱秦武公羽陽宮瓦者。夫以瓦為硯,猶以鐵為鏡,恐亦無實受用。魏銅雀瓦,色青內平,印工人姓名,皆八分書。以為硯,貯水數日不滲。齊起鄴南城磚瓦,皆以胡桃油油之。當油處有細紋,曰琴紋,曰白花,曰錫花。古磚大者方四尺,上有盤花鳥獸紋,千秋萬歲字。其紀年非天保則興和。又有磚筒承簷溜者,花紋年號皆同,內圓外方,亦可為硯。王荊公詩云:「陶甄往往成今手,尚托虛名動後人。」則真者宋時已不可得。宋何薳銅雀瓦硯詩:「當時丹油法,實非謀諸野。」自注云:銅雀瓦用鉛丹胡桃油搗冶火之,取其雨過即乾云云。果如是,質亦燥烈,豈堪為硯材耶!薳著《春渚紀聞》。
○藏筆之法
編輯東坡以黃連湯調青粉蘸筆,候乾收之。山谷以川椒煎湯磨松煙染筆藏之。近日汪鬆泉司空以紅花黃連煎水,發筆磨墨皆用之。
○製筆名手
編輯明季陸繼翁、王古用,皆湖州人,住南京,工製筆。又吉水鄭伯清、吳興張天錫,皆以製筆有名公卿間。宋《江湖長翁集》,有題筆工俞生藏書跋。謝肇浙《西吳支乘記》元時吳興三絕:趙松雪書,錢舜舉畫,馮應科筆。又元時張進中者,字子正,都城耆老,善製筆。管用堅竹,毫用鼬鼠,精銳宜書。吳興趙子昂、淇上王仲謀、上黨宋齊彥,皆與之善。尚方有所需,非進中筆不用。進中每自持筆入宮,必蒙賜酒食。《太平清話》言宋時有雞心筆、小兒胎髮筆、猩猩毛筆、鼠尾筆、狼毫筆,近日復有以貂毫製者。某詠猩猩毛筆云:「生前幾兩屐,身後五車書。」明神宗文華殿用市中筆,貼筆匠楊彥章名紙。
○名家用筆
編輯趙松雪遇筆有宛轉如意者,輒剖之,取其精毫別貯之。萃三管之精,令工總縛一管,則真草巨細無不可。項子京嘗欲仿之。見李實君《紫桃軒雜綴》。近日劉崇如墉自太原守罷歸,居相國邸第,破新筆,自揀精毫,重加縛束,不付之工人也。揮灑和軟,有得心應手之妙。
○毫筆
編輯《續博物志》云:有書契以來,便應有毫。世傳蒙恬製,非也。崔豹曰:蒙恬以枯木為管,以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毫,非今之竹兔也。
○造墨之妙
編輯造墨之妙,以金章宗蘇合油煙墨為第一,其次則奚廷珪。按廷珪初名廷珪,在南唐賜國姓,遂稱李廷珪。其墨每松煙一斤,用真珠三兩,玉屑一兩,龍腦一兩,和以生漆,搗十萬杵,故堅如玉石。能置水中三年不壞。其珪字作下邽之邽者為上,圭潔之圭次之,珪璧之珪又次之,作奚廷珪者最下。或作庭珪字,偽也。《春渚紀聞》稱蘇子瞻、晁季一、賀方回、康為章皆能製墨。明人墨以羅小華為第一,程君房、方正邵次之,方於魯又次之。龍忠迪、查文通、蘇眉陽、汪中小、邵青邱、汪仲嘉、丁南羽、潘嘉客、吳名望,皆名重一時。予舊藏君房、於魯墨甚夥,今皆不知所往。於魯不及小華,而所刻墨譜精妙絕倫,足供燕間清玩。所著有《佳日樓詩集》。小華墨以鹿角膠為上上品,龍柱次之,華山松又次之。邱穀香家舊藏墨頗富,近亦散落殆盡。潘衡墨,有金填篆書「墨成不敢用進上蓬萊宮」十字。潘,宋人。宋熙豐間,張遇供御墨,始用油煙入腦麝金箔,謂之龍香劑。今墨皆油煙,松煙煙失傳。
○用墨塗牆
編輯倪鴻寶在里門頗治園亭,以方於魯、程君房墨調硃砂,塗塈牆壁門窗。門生魯元寵為徽州推官,多藏墨,先生索之,間數日又索。元寵曰:「先生染翰雖多,亦不應如是之速。」既而知之。曰:「吾所用奉先生者,皆名品也,不亦可惜乎!」
○松煙
編輯造墨古用松煙,漢取諸扶風,晉取諸廬山,唐取易州上黨。唐末,易州李超之子廷珪亡至歙州,歙人傳其法。
○試墨
編輯試墨當以發墨硯磨,一縷如線而鑒其光。紫光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白為下,黯白無光或有雲霞氣為下之下。蔡君謨言奚氏墨能削木,米元章云古墨磨之無泡〈(古墨無泡,膠力盡也)〉。故墨以口有鋒刃無泡者為貴。至於香味形製,鑒家略而弗論。
《卮言》曰:韋誕之墨,一點如漆。六朝無過張永,五季無過奚超。超,廷珪父也。廷珪在南唐賜姓李。試墨之法,磨各墨於硯,俟其乾,置水中。上者黑,次則漸白。惟李廷珪作藍色。
○製墨名家
編輯古來製墨名家,常山張順、九華朱覲、嘉禾沈珪、金華潘衡、桐柏張灝、河東解子誠。獨李氏父子擅名,以能世其業也。
○弈
編輯予於弈素非所好,舅氏拙修先生有此癖。近日裏居為文酒之會,日對數局。紫坪、竹泉皆從予學弈,暇日角藝,至忘寢食,屢敗不輟。不一載,所業皆進。紫坪有《觀棋詩》,頗有寄託。竹泉作《敗弈賦》,描摹刻畫,雅善形容。皆甘苦備嚐之言,里人爭為傳誦,幾於紙貴。周霽亭年六十餘,遊都門,以弈雄視一時。與予同寓居東岩邸舍,朝夕對局,足跡不出門限,而誤事亦多矣。霽亭談國手往事頗詳盡,可備掌故。嘗欲作《弈世說》,惜其書未成。
○棋子
編輯今棋方十九道,合枰為棋子三百六十一。案李善注韋昭《博弈論》。枯棋三百,引邯鄲淳《藝經》曰:棋局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文天祥嗜象棋
編輯文文山嗜象棋,以其危險制勝奇絕者命名,自玉金鼎至單騎見敵,為四十局勢圖,悉識其出處始末。玉,公所居山名也。吳耽不好弈,見人著曰:「汝非死將軍,奈何輒以鬼陣相攻。」因名棋為鬼陣。見《采蘭雜志》。葉濤好弈,王介甫作詩切責之,終不已,多廢事。人目棋枰為木野狐。見《拊掌錄》。杜陵杜夫子善弈,為天下第一人。或譏其廢日,夫子曰:「精其理足以大裨聖教。」見《博物志》。
○弈詩
編輯杜樊川詩:羸形暗去春泉長,猛勢橫來野火燒。劉夢得詩云:雁行布陣眾未曉,虎穴得子人方驚。黃山谷詩:心似蛛絲遊碧落,身如蜩殼化枯枝。三詩道盡弈者之慘淡經營矣。
○林逋說棋
編輯林和靖言平生不能者,擔糞著棋,鄙之極矣。和靖有題壁詩云:坐讀棋慵下,眠看酒恰中。又寄曹南通云:跌宕情懷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風。彈弓園圃陰森下,棋子廳堂寂靜中。逋翁猶賢者矣。
○弈棋名手
編輯弈品盛於劉宋。漢桓譚有譜十三篇,唐王積薪《金谷圖》,宋徐鉉撰凡例。《隋志》載《棋勢》數篇。明王世貞論國手,舉溫州鮑一中、李衝為永嘉派。婺源汪曙劣鮑一路,程汝亮晚出勝之,為徽州派。顏倫善、李時為京師派。後來稱弈者尤多,若梁溪過百齡、吳門李元劭、盛大有、武林季心雪、新安汪盛年,皆出前人之上。近則毗陵鄒某,年少後起,頡頏於其間。此在康熙中年姜定庵之言。以予近日所聞見,如黃周士、施定庵、陳懶儒、范西坪亦矯矯者。近日淮上推錢丹九,京師推冒□□,未知與前人何如也。
○國手
編輯宋太宗時,有待詔賈元供奉,號為國手,數十年無繼者。後有李憨子者,舉世無敵手,然狀貌昏濁,垢穢不可近,蓋里巷庸人也。胡旦云:「以棋為易解,則如旦聰明尚不能;若以為難解,則愚下小人往往精絕。」
○鼓角
編輯鼓三百三十撾為一通,鼓止角動。吹叭十二聲為一疊。故唐人多作疊鼓鳴笳,見《衛公兵法》。明時朝鼓壞,須更易,欲行文淮安府,曹吏措詞不佳。時況鍾為禮曹郎,援筆改之云:「緊繃密釘,晴雨同聲。」
○銅器
編輯曹仲明云:銅器入土千年者,色純青若翠。入水千年者,則色綠若瓜皮。蓋土氣濕蒸,鬱而成青。水氣鹵浸,潤而成綠,理或有之。又謂未及千年者,雖青綠而不瑩潤,恐不然也。豈瑩潤者千年之物,而青綠不純者決無三代物耶?高深甫以銅質清瑩不雜者多發青,銅質渾雜者多發綠。夫古人製器,不惜所費,烏有銅質渾雜者哉!此論若盲人觀場,可資噱。特其論褐色,以為非人間留傳之色,乃出自高阜古塚。磚宮石室,燥地秘藏,無水土浸剝,屍氣染惹,地氣蒸潤所成,亦不無一得之見。古銅聲微而清,新銅聲濁而哄。古銅並無腥氣,唯新出土尚帶土氣,久則否。偽作者,試熟磨手心以擦之,銅腥觸鼻可畏。宣廟銅器,制度極雅,然花紋者絕少。底款用匾方字印,陽鑄大明宣德年製,作小楷書,極遒勁完整。其色止蠟茶、金二種〈(蠟茶以水銀浸擦入肉,董洗為之。甗金以金鑠為泥,數四塗抹,火炙成赤。工料俱異常品,非若青綠硃砂斑黑漆水銀等色,可草草點綴而成)〉,所費不貲,故佳者與秦、漢等器爭價,有非唐時天寶局鑄局〈(花紋細密可愛,全尚華藻。第恨質薄,取便一時,無意千古)〉可擬。元朝薑娘子所鑄,又在下風。
○古器
編輯古人作事精緻,不吝工夫,非若後世賤丈夫苟且成事。故古器必款細如髮,而勻整分曉,無纖毫模糊。其識文筆畫,宛如仰瓦,而深淺如一,亦明淨分曉,無纖毫模糊。嘗見舊家所蓄數器皆然。及觀賞鑒家所藏,亦無弗然者。設有古器稍或模糊,必是偽作,其體質顏色,亦自不同。
○明內佛殿銅爐
編輯明宣廟時,內佛殿火,金銀銅像渾液。又云金銀珠寶注寶藏,藏焚,與銅俱結。命鑄爐。宣廟問鑄工,銅幾煉始精。工云:「六火則寶色見。」上命煉十二火,更用赤火熔條於篩格上,取其極清先滴者為爐,存格上者為他器。爐式不拘古之鼎鬲,多取宋磁爐式為之。
○水晶中嵌物
編輯《雲煙過眼錄》載葉森家有水晶鉤一,中如空,有藻一枝。《邵氏見聞錄》載楚元輔家藏黑水晶枕,中有半開繁杏一枝。《珍玩考》載沈萬三家有瑪瑙壺一,質通明,類水晶,中有蒲萄蔓一枝。周櫟園在閩中,見水晶枕,長三尺,內桃花一枝。宋牧仲見水晶內有物如粟,似太極圖,轉側視如上行。予客寶應,劉艾堂先生出家藏一琥珀扇器,通明無纖翳,中有一蜘蛛,鬚爪畢具。至京師,見蔣南沙相國家一扇器,狀類水晶,內蘭草一枝,青翠如生。
○琥珀
編輯世傳王文恪少子碎琥珀取蜘蛛為豪舉。邱丈桐園家有琥珀大如雞卵,中有一線微隙,隙中一蟻,終歲旋行不輟。尹望山相國言,任雲南制軍時,見琥珀中有蟻蜂雜蟲,大如西瓜,小如龍眼荔枝者,不下千餘。當時不以為奇,近亦不可得矣。唐李嶠詩云:「曾為老茯苓,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猶可覿。」御製《靈珀詩序》,云珀本松之精氣,凝結數千年而成。是珀外射晶光,內含生意,中著方寸樹,如萐蒲然,按候舒縮,四時之運備焉。非尋常珍玩者比,名之曰靈珀,因係以詩。
○祖母綠
編輯《懷鉛錄》:古詩云「明珠間木難」,楊升庵謂今之祖母綠也。按《輟耕錄》載回回諸寶石,其紅者有古木蘭之名,其綠者有助木剌之名。木難,即古木蘭也,祖母綠即助木剌之訛名耳。蓋以紅綠分二色。萬曆四年,江陵當國,將太祖南京所藏寶玩取進。內有顛不剌寶石一塊,重七分,老米色,若照日止見石光。
○鍮甗
編輯鍮,黃銅之似金者,即風磨銅。陳名卿云皇極殿頂是風磨銅,價貴於金也。《續博物志》云:鍮石類金,碔砆類玉。
○琉璃
編輯顏師古《漢書注》:大秦國出赤白黃黑青綠縹紺紅紫十種琉璃。於穀山云:此蓋自然之物,采色光潤,逾於眾玉。今俗所謂琉璃,即流離也,乃銷冶眾石汁以藥煉成者。《漢書》所載,乃真琉璃,想即今之所謂寶石者是。若玻璃則由海舶至,與大秦無涉。
○珠有九品
編輯沈懷遠《南越志》曰: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分為大品,有光彩。一邊小平似覆釜者,名榼珠。其次為走珠,次為滑珠,次為磊螺珠,次為官雨珠,次為稅珠,次為蔥珠。
○西洋人取珠
編輯南懷仁,西洋人,言其國取珠,有大如雞卵者。不用剖,以蚌曝日中,久則蚌渴,吐珠弄之,伺吐急取之。
○古時多珠
編輯魏侯之珠照十二乘者凡十,項羽以二斗遺張良,孫權以一斛遺宗預,石崇以三斛買梁氏女。張方劫帝西遷,輦至百餘斛。郭況家懸四壁,粲如星日。何古之多珠耶?明人籍朱寧家,得珠二匱,纓絡七箱。此後未聞藏珠之富者。
○金剛鑽寶石
編輯金剛鑽狀似紫石英,可以刻玉。錘之以鐵而不傷,鐵乃自損。第有南鑽北鑽之分。南鑽堪用,北鑽不可用。色以酒黃為貴,豆綠色湖水色紫色者次之。貓眼亦以酒黃色為貴,豆青色湖水色蜻蜓頭色黑色者次之。真者有上一線下一片之目。上一線者,中含活光一縷也。下一片者,底色若鋪銀也。助把避者,色暗深綠。祖母綠一名助木綠,色明綠,俱內有蜻蜓翅光耀者為真。桃花剌色淡紅而極嬌,紅亞姑色如桃花剌。鴉鶻青一名青亞姑,色深青,你藍色淺青而微明亮。種種寶石,總以色如秋水者為貴,微有纖毫石質未融者即次之。
○夜光木
編輯大內有夜光木,蓋貢自異域者。朱竹、查初白俱有詩,第未知其形質何似。歲辛卯,秋雨霪潦,兼旬不息,時予弟紫坪在永定河任築堤之役,見北岸龍神廟中有大木一段,委置河壖,經雨淋水濡。年既久,至夜有青光,熒熒然照數尺許。及霜後水涸,其光漸微。九月望後,則頓無光矣。相傳為異事。予曰:是無足異也,木為火之母,火為水之妃。水火相薄而光生焉,亦物理之自然者也。
○自沸鍋灶
編輯明正德八年癸酉,平谷縣耕民得一釜,以涼水沃之,水即自沸。下有諸葛行鍋四字。其釜復層,內有水火二字。嘉靖二十七年戊申,長沙有兄弟二人耕土,獲一扛灶,置鍋水即沸,可炊爨,不用柴炭。二人送入府,視其內,有一小道士篆丙丁二字於背,又有諸葛行灶數字,明末猶貯長沙府庫。
○諸葛銅鼓
編輯萬曆二年甲戌,平都蠻,得諸葛武侯銅鼓五十三。《五代史》:漵州蠻作亂,王逵撫之,獻銅鼓降。
○水晶詩
編輯唐僧皎然《水晶數珠詩》云:佛名無著心亦空,珠去珠來體常一。又無名氏《天竺國胡僧水晶念珠詩》云:天竺胡僧踏雲立,紅精素貫鮫人泣。即今之紅水晶也,蓋唐人已有此制。
○銀槎詩
編輯朱竹、王阮亭皆有銀槎詩,初為孫北海所藏,後歸宋玉叔。玉叔與施愚山、曹顧庵各賦長歌。玉叔歿,流傳至京,高江村復於市上得之,亦賦長歌記事。所謂「二十年中有聚散,宋孫墓木拱可悲」是也。杯首有嶽壽無疆四字,左朱華玉造,右至正乙酉年,杯底槎杯二字。杯尾詩云:欲造明河隔上闌,時人浪說貫銀灣。如何不覓天孫錦,止帶支機片石還。圖書碧山二字。此槎後歸陸丹叔,予屢摩挲賞之。
○奇南香
編輯奇南香出占城等國,誌書作奇南,《星槎勝覽》作棋楠。安南人書作奇藍,近人又作伽南。
○香樹
編輯香樹生海南黎峒,葉如冬青。凡葉黃則香結。香或在根株,或在枝幹,最上者為黃沉,亦曰鐵骨沉。從土中取出,葉泥而黑,堅而沉水,其價三倍。或在樹腹,如松脂液,有白木間之,曰生沉,投之水亦沉。投之水半沉半浮,曰飛沉。皆為上品。有曰速香者,不俟凝結而取之也,不沉而香特異。曰花鏟者,香與木雜,鏟木而存香也。有曰土伽楠者,與沉香並生。沉香性堅,伽楠性軟,其氣上升,故老人佩之少便溺。產占城者佳,樹為大蟻所穴,蟻食石蜜,遺漬香中,歲久凝而堅潤,其色若鴨頭,上之上也。又有虎豹斑金絲結,其色黃,貴與鴨頭綠等。《嶺海見聞》云:香樹幹如樹蘭,葉如黃楊,子如連翹而黑。以夏月子熟種之,亦有寄生榕樹上者。《閩小紀》云:千年榕樹,上生奇南香。《玉劍尊聞》云:伽南香一名奇南,占城國有之。有生結、糖結、虎斑結、金絲結不同,生結國人最重,不以入中國。入中國乃糖結。瓊州亦有土伽南,即所謂鷓鴣香,入手終日馥鬱。
○蜜香樹
編輯交趾有蜜香樹,幹似櫃柳,花白而繁。其葉如橘,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與水平者為雞骨香。根為黃熟香,幹為棧香,細枝緊實者為青桂香,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花不香,成實乃香,為雞舌香。
○以蜜養香
編輯凡琪沉水等香,居常以錫盒盛諸香花蜂蜜養之,則氣味尤美。其盒中格置香,花開時雜以諸香花,下格置蜜,上施蓋焉。中格必穿數孔如龍眼大,所以使蜜氣上升也。每蜜一斤,用沉香四兩,細剉如小綠豆大,和勻之。則所養之香,百倍市肆中者矣。
○雕刻之精
編輯雕刻精妙者,宋高宗時有詹成者,能於竹片上刻成宮室山水人物花鳥,纖毫具備,細巧若縷。而且玲瓏活動,見者擬之鬼工。前明宣德間,夏白眼能於烏欖核上刻十六娃,狀米半粒,眉目喜怒畢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鷥,其蟠屈飛走綽約之態,成於方寸小核。近日嘉定竹器亦多雅製,而工細遜前人矣。
○繚絲燈屏
編輯繚絲燈屏,毗陵鈕氏仿唐宋畫冊製。此式康熙初年始有之,查初白、唐實君皆見題詠。
○牙席
編輯嶺南新製牙席。按漢武帝時以象牙簟賜李夫人,見《西京雜記》。
○扇
編輯明人皆尚金扇,即上方賜予亦皆金面。康熙間,尚金陵仰氏扇、伊氏素紙扇,繼又尚青陽扇、武陵夾紗扇、曹扇、靴扇、溧陽歌扇。近日又尚豐潤畫扇。《野獲編》稱聚頭扇,吳製外惟川扇至佳,其精雅宜士人,其華燦宜豔女。至於正龍側龍百龍百鳥之屬,尤宮掖所尚,溢出人間,尤貴重可寶。予近從陸耳山舍人處見其先世文裕公拜賜金扇,亦百龍之式,雖駁落已甚,而璀燦可觀,當是川製。聚頭一名聚骨,即折疊扇。永樂間,外國入貢始有之。明時製扇名手有馬勳、馬福、劉永暉、沈少樓、柳玉台、蔣蘇台,一柄值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