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四部丛刊本)/卷第十七

卷第十六 荀子 卷第十七
唐 杨倞 注 景上海涵芬楼藏黎氏景宋刊本
卷第十八

荀子卷第十七

     登仕郎守大理评事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倞 注

性恶篇第二十三当战国时竞为贪乱不修仁义而荀卿明于治道知其可化无势位

以临之故激愤而著此论书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聦明时乂亦与此义同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为也矫也矫其本性也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者

皆谓之伪故为字人傍为亦会意字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天生性也顺是谓顺其性也

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疾与嫉同恶乌路反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

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文理谓节文条理也

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

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

礼义之道道与导同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

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其善者伪也故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

后直枸读为钩曲也下皆同櫽括正曲木之木也烝谓烝之使柔矫谓矫之使直也钝金必

将待砻厉然后利砻厉皆磨也厉与砺同今人之性恶

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

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

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

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

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

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矫彊抑也扰驯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

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

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

伪也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孟子言人之有学适所以成其天性之善

非矫也与告子所论者是也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

不察人人之性伪之分者也不及知谓智虑浅近不能及于知犹

言不到也书曰予冲人不及知之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

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

能所事而成者也圣人之所生明非天性也事为也任也周礼太宰职六曰事典

以富邦国以任百官郑云任事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

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

伪是性伪之分也不可学不可事谓不学而能不事而成也今人之

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

离目可以听之聦不离耳可见之明常不离于目可听之聦常不离

于耳目明而耳聦不可学明矣如目明耳聦之不假于学是乃天性也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孟子言失丧本性故恶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

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朴质也资材也言人若生而任其性则离其质

朴而偷薄离其资材而愚恶其失丧必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

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

资而利之也不离质朴资材自得美利不假饰而善此则为天性使夫资朴

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

离目可以听之聦不离耳使质朴资材自善如闻见之聦明常不离

于耳目此乃天性也故曰目明而耳聦也故曰如目明耳聦此乃是其性不然则是

矫伪使之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煖劳而

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

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

有所代也所以代尊长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

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

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

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

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

明矣其善者伪也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礼义何从而生恶音乌

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

生于人之性也故犹本也言礼义生于圣人矫伪抑制非本生于人性也故陶

人埏埴而为器陶人瓦工也埏击也埴黏土也击黏土而成器埏音膻然则器

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言陶器自是生

于工人学而为之非本生于人性自能为之也或曰工人当为陶人故犹本也故工人斵木而

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

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

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

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自是圣人矫人性而为之如陶人工人然也

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

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肤理皮肤文理

也佚与逸同人劳苦则皮肤枯槁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

者也受性自尔不待学而知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

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

同之徴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言圣人能变化本性而兴起矫

伪起于信而生礼义老子曰智惠出有大伪庄子亦云仁相伪也义相亏

也皆言非其本性也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

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

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

伪也圣人过众在能起伪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

性也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

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怫夺矣

戾也或曰拂字从木旁弗击也方言云自关而西谓之拂今之农器连枷也且发辞也且化礼义之

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

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凡人之欲

为善者为性恶也为其性恶所以欲为善也夫薄愿厚恶

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

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

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既有富贵于中故不及财势于外也用此

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无于中故求于外亦犹贫愿富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彊学而求有之也

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

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性而已谓不矫伪者人无

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

悖乱在已用此观之人性恶明矣其善者

伪也不矫而为之则悖乱在已以此知其性恶也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

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

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善恶之分在此二者分扶问反今诚

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

用礼义矣哉有读为又恶音乌也虽有圣王礼义将

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

今以性善为不然者为人之性恶也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

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

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

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

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

试去君上之埶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

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

倚任也或曰倚偏倚犹傍观也若是则夫彊者害弱而夺之众

者暴寡而哗之众者陵暴于寡而諠哗之不使得发言也天下之悖

乱而相亡不待顷矣顷少顷也本或为须须㬰用此观

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故善

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徴于

节准征验凡论者贵其有辨合其符验辨别也周

礼小宰听称责以傅别郑司农云别之为两两家各执其一符以竹为之亦相合之物言论议如别之合如符之验然可

施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

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

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甚矣

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善则不假圣王礼

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櫽栝之生

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

礼义为性恶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

明矣其善者伪也直木不待櫽栝而直者

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

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

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

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

伪也

问者曰礼义积伪者是人之性故圣人能

生之也言礼义虽是积伪所为亦皆人之天性自有圣人能生之众人但不能生耳

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

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岂陶人亦性而能瓦埴哉亦积伪然后成也工人

斵木而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

夫圣人之于礼义也辟亦陶埏而生之也

辟读为譬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

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

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言皆恶也今将以礼义积

伪为人之性邪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

子矣哉所以贵尧禹者以其能化性异于众也有读为又凡所贵尧禹

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

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

之也圣人化性于礼义犹陶人埏埴而生瓦用此观之然则礼义

积伪者岂人之性也哉既类陶埏而生明非本性也所贱于

桀跖小人者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

乎贪利争夺故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

桀跖小人是人之本性也天非私曾骞孝已而外众人

曽参闵子骞也孝已殷高宗之太子皆有至孝之行也然而曾骞孝已独

厚于孝之实而全于孝之名者何也以綦

于礼义故也三人能矫其性极为礼义故也天非私齐鲁之

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

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孝具能具孝道敬父

当为敬文传写误耳敬而有文谓夫妇有别也以秦人之从情性安恣

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綦礼义则为曾闵慢

礼义则为秦人明性同于恶唯在所化耳若以为性善则曾闵不当与众人殊齐鲁不当与秦人异也

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涂道路也旧有此语今引以自难言若性恶何

故涂之人皆可以为禹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

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

人皆有之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

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

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以仁义法正为固

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

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唯读为虽将使涂之人固

无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而固无可以能

仁义法正之具邪然则涂之人也且内不

可以知父子之义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

不然以涂之人无可知可能之论为不然也今涂之人者皆内可

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则

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涂之人

明矣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

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

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使涂之人

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

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伏术伏膺

于术孰察精孰而察加日累日也县久县系以久长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

致也虽性恶若积习则可为圣人书曰唯狂克念作圣曰圣可积而致然

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可以为而

不可使为以其性恶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

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

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

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

然则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虽不能为

禹无害可以为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

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农贾未

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则未尝能相为

事也用此观之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虽

不能无害可以为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

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工贾可以相为

而不能相为是可与能不同也可与能既不同则终不可以相为也此明禹亦性恶以能积伪为圣人非禹性本善也圣人异

于众者在化性也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

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

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

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

唯贤者为不然引此亦以明性之恶韩侍郎作性原曰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

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

焉者可道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曰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

中焉者之于五一也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

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

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

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

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

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歧歧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母

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三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叟 -- 臾 ?之舜鮌之禹习

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

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学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曰

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老佛而言也杂老佛而言之也者奚言而不异有圣人之

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

役夫之知者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

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

知也文谓言不鄙陋也类谓其统类不乖谬也虽终日议其所以然其言千举万变终始条贯如一是圣

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

士君子之知也径易也省谓辞寡论而法谓论议皆有法不放纵也论或为伦佚犹引也佚

以绳言其直也圣人经营事广故曰多言君子止恭其所守故曰少言也其言也谄其行也

悖其举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言谄行悖谓言行相违也

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母用齐疾也给谓应

之速如供给者也便谓轻巧敏速也无类首尾乖戾杂能多异术也旁魄广博也毋用不应于用便匹延反魄音薄

析速粹孰而不急析谓析辞若坚白之论者也速谓发辞捷速粹孰所著论甚精

孰也不急亦不急于用也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

为意是役夫之知也期于必胜人惠施之论也徒自劳苦争胜而不知礼义故曰役

夫之知也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

有中敢直其身中谓中道敢果决也直其身谓中立而不倚无回邪也先王

有道敢行其意言不疑也上不循于乱世之君

下不俗于乱世之民循顺从也俗谓从其俗也仁之所在

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唯仁所在为富贵礼记曰不祈多积多文

以为富也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得权位则与天

下之人同休戚苦或为共也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

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傀傀伟大貌也公回反或曰傀与块同独居之貌也

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大重也齐信谓釐齐于信

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

是中勇也尚上也援牵引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

恬安也谓安于祸难也而广自说言以辞胜人也解佳买反苟免不恤是

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

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繁弱封父之弓左传曰封父之繁弱钜与拒同黍当

为来史记苏秦说韩王曰谿子少府时力距来司马贞云言弓弩埶劲足以拒于来敌也然而不得

排㯳则不能自正排㯳转正弓弩之器㯳巨京反桓公之葱大

公之阙文王之录庄君之曶阖闾之干将

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葱阙录曶桓公齐

太公周文王楚庄王之剑名皆未详所出葱青色也录与绿同三剑以色为名曹植七启说剑云雕以翠绿亦其类也曶剑光

采慌忽难视以形为名也阙未详或曰阙缺也剑至利则喜缺因以为名钜阙亦是也干将莫邪巨阙皆吴王阖闾剑名辟闾

未详新序闾丘卬谓齐宣王曰辟闾巨阙天下之良剑也或曰辟闾即湛卢也闾卢声相近卢黑色也湛卢言湛然如水而黒

也又张景阳七发说剑曰舒辟不常李善云辟卷也言神剑柔可卷而怀之舒则可用辟闾或此义欤然而不加砥

厉则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騹

骥纎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皆周穆王八骏名騹读为骐谓青

骊文如博棋列子作赤骥与此不同纎离即列子盗骊也然而前必有衔辔之

制后有鞭䇿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驭然后

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

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得贤

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

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

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靡谓相顺从也

或曰靡磨切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

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污秽行也漫诞

漫欺诳也庄子北人无择曰舜以其辱行漫我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

者靡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

其君视其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

君子篇第二十四凡篇名多用初发之语名之此篇皆论人君之事即君子当为天子恐传写误也

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告言也妻者齐也天子尊无与二故无匹也

四海之内无客礼告无适也适读为敌礼记曰天子无客礼

莫敢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后进口

能言待官人然后诏官人掌喉舌之官也不视而见不

听而聦不言而信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告

至备也尽委于群下故能至备也天子也者埶至重形至

佚心至愈愈读为愉志无所诎形无所劳尊无

上矣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此之谓也诗小雅北山之篇率循也滨涯也圣王在

上分义行乎下则士大夫无流淫之行百

吏官人无怠慢之事众庶百姓无奸怪之

俗无盗贼之罪莫敢犯大上之禁大读为太上至

尊之天下晓然皆知夫盗窃之人不可

以为富也皆知夫贼害之人不可以为

寿也皆知夫上之禁不可以为安也由

其道则人得其所好焉不由其道则必

遇其所恶焉道谓政令是故刑罪綦省而威

行如流治世晓然皆知夫为奸则虽隐

窜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莫不服罪而

自请刑戮书曰凡人自得罪此之谓也言人人自得其

罪不敢隐也与今康诰义不同或断章取义欤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

则侮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贱不当则为下所侮贱

古者刑不过罪爵不逾德故杀其父而臣

其子杀其兄而臣其弟言当罪而用贤归于至公也谓若殛鮌兴

禹杀管叔封康叔之比者刑罚不怒罪爵赏不逾德分然

各以其诚通善恶分然其忠诚皆得通达无屈滞是以为善者

劝为不善者沮刑罚綦省而威行如流

政令致明而化易如神传曰一人有庆兆

人赖之此之谓也尚书甫刑之辞乱世则不然刑

罚怒罪爵赏逾德以族论罪以世举贤

所谓罪人以族官人以世公羊亦云尹氏卒曷为贬讥世卿也故一人有罪而三

族皆夷德虽如舜不免刑均是以族论罪

三族父母妻族也夷灭也均同也谓同被其刑也先祖当贤后子孙

必显行虽如桀纣列从必尊此以世举贤

当贤谓身当贤人之号也列从谓行列相从当或为尝也以族论罪以世

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诗曰百川沸腾山

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

𢡚莫惩此之谓也诗小雅十月之交之篇毛云沸出也腾乘也山顶曰

冢崒者崔嵬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言易位也郑云惨曾也惩止也变异如此祸乱方至哀哉今在位之人何曾

无以道德止论法圣王则知所贵矣论议法效圣王以义制

事则知所利矣以义制事则利博论知所贵则知所

养矣事知所利则动知所出矣养谓自奉养所出谓所从

二者是非之本而得失之原也故成王

之于周公也无所往而不听知所贵也桓

公之于管仲也国事无所往而不用知所

利也吴有伍子胥而不能用国至乎亡倍

道失贤也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

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故尚贤使能等贵

贱分亲䟽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贤

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

流邪移也各知其分故无违令亲䟽有分则施行而不悖

施谓恩惠亲䟽有分则恩惠各亲其亲故不乖悖施式豉反分扶问反长幼有序则

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捷速也长幼各任其力故事业速成而亦有所休息之时

故仁者仁此者也仁谓爱说也此谓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䟽序长幼五者也爱

说此五者则为仁也义者分此者也分别此五者使合宜则为义也节者死

生此者也能为此五者死生则为名节也忠者惇慎此者也

如顺人臣能厚顺此五者则为忠也兼此而能之备矣兼此仁义忠节而能之则为德

备而不矜一自善也谓之圣一皆也徳备而不矜伐于人皆

所以自善则谓之圣人夫众人之心有一善则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如也圣人包容万物与天地同功何所矜伐为也不矜

矣夫故天下不与争能而致善用其功

而推众力故天下不敢争能而极善用于众功矜则有敌故不尊也有而不有也夫故

为天下贵矣有能而不自有诗曰淑人君子其仪

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诗曹风尸鸠之

篇言善人君子其仪不忒故能正四方之国以喻正身任物则四国皆化恃才矜能则所得者小也


荀子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