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四部丛刊本)/卷第十五

卷第十四 荀子 卷第十五
唐 杨倞 注 景上海涵芬楼藏黎氏景宋刊本
卷第十六

荀子卷第十五

     登仕郎守大理评事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倞 注

解蔽篇第二十一蔽者言不能通明滞于一隅如有物壅蔽之者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一曲一端之曲说是时各

蔽于异端曲说故作此篇以解之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言治世用礼义

则自复经常之正道两疑谓不知一于正道而疑蔽者为是一本作两则疑惑矣天下无二

道圣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

必惑是惑非惑治惑乱乱国之君乱家之

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

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迨近也近谓所好也言乱君乱人本亦求理以

其嫉妒迷缪于道故人因其所好而诱之谓若好俭则墨氏诱之好辩则惠氏诱之也私其所

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

唯恐闻其美也倚任也或曰偏倚也犹傍观也言妒于异术也是以与

治虽走而是已不辍也走并驰治谓正道也既私其所习妒缪于道虽与治

并驰而自是不辍虽或作离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

心不使焉则白黒在前而目不见雷鼔在

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雷鼔大鼓声如雷者使役也以论不

役心于正道则自无闻见矣况乎役心于异术岂复更闻正求哉德道之人有贤德也

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

上下共非故可哀也故为蔽数为蔽之端也欲为蔽恶为蔽

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

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此其所知所好滞于一隅故皆为蔽也

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公共也所好异则相为蔽昔人君之蔽者夏桀殷纣是也

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逄以惑其

心而乱其行末喜桀妃斯观未闻韩侍郎云斯或当为斟斟观夏同姓国盖其君当时为桀

佞臣也国语史苏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末喜女焉贾侍中云有施喜姓国也纣蔽于妲己

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

妲己纣妃飞廉纣之佞臣恶来之父善走者秦之祖也微子纣之庶兄微国子爵启其名也国语曰殷纣伐有苏有

苏氏以妲己女焉贾侍中云有苏己姓国也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

怨非而不用事任也不用不为上用也非或为诽贤良退处而隐

逃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

国也九牧九州之牧虚读为墟桀死于亭山亭山南巢之山或本作鬲山案汉书

地理志庐江有𤅬县当是误以𤅬为鬲传写又误为亭耳𤅬音潜纣县于赤斾

武王斩纣头县于大白旗此云赤斾所传闻异也身不先知人又莫之諌

此蔽塞之祸也成汤鉴于夏桀故主其心

而慎治之主其心言不为邪佞所惑也是以能长用伊尹而

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有

也文王监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

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

殷王而受九牧也九有九牧皆九州也抚有其地则谓之九有养其民则谓之九

远方莫不致其珍故目视备色耳听备

声口食备味形居备宫名受备号生则天

下歌死则四海哭夫是之谓至盛诗曰凤

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萧有凤有凰乐

帝之心此不蔽之福也逸诗也尔雅𬸘凤其雌凰秋秋犹跄跄跄

跄谓舞也干楯也此帝盖谓尧也尧时凤凰巢于阿阁言尧能用贤不蔽天下和平故有凤凰来仪之福也

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齐是也唐鞅宋康王之臣吕

氏春秋曰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禋奚齐晋献公骊SKchar子论衡曰宋王问唐鞅曰吾杀戮甚众而群臣愈不畏何

也对曰王罚不善者善者胡为畏王少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无辨其善一时罪之则群臣畏矣宋王从之唐鞅

蔽于欲权而逐载子载读为戴戴不胜使薛居州傅王者见孟子或曰戴子戴驩也

韩子曰戴驩为宋太宰夜使人曰吾闻有数夜乘辎车之李史门者谨为我司之使者报曰不见辎车见有奉笥而与李史史

受笥又戴驩谓齐王曰王大仁于薛公大不忍人据其时代当是戴驩也盖为唐鞅所逐奔齐也奚齐蔽于

欲国而罪申生申生晋献公之太子奚齐之兄为骊SKchar譛献公杀之春秋穀梁传曰晋里克弑其

君之子奚齐其君之子云者国人不子也不正其杀太子申生而立也唐鞅戮于宋奚齐

戮于晋逐贤相而罪孝兄身为刑戮然

而不知此蔽塞之祸也故以贪鄙背叛

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

尝有之也鲍叔𡩋戚隰朋仁知且不

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

持扶翼也召公吕望仁知且不蔽故能

持周公而名利福禄与周公齐传曰知

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彊之其福

必长此之谓也此不蔽之福也勉之彊之言必勉之

言知贤辅贤然后其福长也彊其亮反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

宾孟周景王之佞臣欲立王子朝者乱家谓乱周之家事使庶孽争位也墨子蔽于用而

不知文欲使上下勤力腓无胈胫无毛而不知贵贱等级之文饰也宋子蔽于欲

而不知得宋子以人之情欲寡不欲多但任其所欲则自治也蔽于此说而不知得欲之道也

子蔽于法而不知贤慎子本黄老归刑名多明不尚贤不使能之道故其说

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其意但明得其法虽无贤亦可为治而不知法待贤而后举也申子蔽

于埶而不知知申子名不害河南京县人韩昭侯相也说但贤得权埶以刑法驭下而不知

权埶待才智然后治亦与慎子意同下知音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

蔽于虚辞而不知实理虚辞谓若山出口丁子有尾之类也庄子蔽于天而不

知人天谓无为自然之道庄子但推治乱于天而不知在人也故由用谓之道

尽利也由从也若由于用则天下之道无复仁义皆尽于求利也由俗谓之道

尽嗛矣俗当为欲嗛与慊同快也言若从人所欲不为节限则天下之道尽于快意也嗛口簟反

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法而不由贤则天下之道尽于术数也由埶

谓之道尽便矣便便宜也从埶而去智则尽于逐便无复修立由辞谓

之道尽论矣论辨说由天谓之道尽因矣因任其自

然无复治化也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

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言道者体常尽变犹天地常存

能尽万物之变化也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

能识也曲知言不通于大道也一隅犹昧况大道乎故以为足而饰之

谓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也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

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孔子仁知且不

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乱杂也言其多才艺足以

及先王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

一家得谓作春秋也周道举谓删诗书定礼乐成积旧习也言其所用不滞于众人旧习故能功业如此

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

也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

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

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不滞于一隅但当其中而县衡揣

其轻重也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何谓衡曰道道谓礼义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

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心不知道则不以道为可可谓

合意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

所可人心谁欲得纵恣而肯守其不合意之事以自禁其合意者以其不可道

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

道人各求其类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可道之人

论道人乱之本也必有妒贤害善夫何以知问何道以知道

曰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

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

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

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必能惩奸去恶何患不知

心苟知道何患不知道人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

既知道人在于知道问知道之术如何也曰心在心无邪心何以知曰虚

壹而静能然则可以知道也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

所谓虚臧读为藏古字通下同言心未尝不苞藏然有所谓虚也心未尝不

满也然而有所谓一满当为两两谓同时兼知心未尝不

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虽动不使害静也人生而有

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在心为志然而有所

谓虚不以己所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见善则迁

不滞于积习也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

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

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既不滞于一隅物虽辐凑而至

尽可以一待之也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卧寝也自

行放纵也使役也言人心有所思寝则必梦偷则必放纵役用则必谋虑故心未尝不动

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梦想象也剧嚣烦也言处心有常不蔽于想象嚣烦而介于胸中以乱其知斯为静也此皆明不蔽于一端虚受之义也

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有求道之心不滞于

偏见曲说则是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人将

事道者之壹则尽尽将思道者静则察

未详或恐脱误耳或曰此皆论虚一而静之功也作动也须待也将行也当为须道者虚则将事道者壹则尽思道者静则察

其馀字皆衍也作之则行言人心有动作则自行也以虚心须道则万事无不行以一心事道则万物无不尽以饰心思道则

万变无不察此皆言执其本而末随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

知道察谓思道者静则察也知道行谓须道者虚则将也体谓不离道也虚壹而静谓之

大清明言无有壅蔽者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

不论莫论而失位既虚壹而静则通于万物故有形者无不见见则无不能论说说

则无不得其宜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䟽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

䟽通参验稽考度制也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

理而宇宙里矣材谓当其分官谓不失其任里当为理材或为栽也恢恢

广广孰知其极睾睾广广孰知其德涫涫

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是之

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此皆明虚一而静则通于神明人莫能测也又

安能蔽哉睾读为暭皥皥广大貌涫涫沸貌纷纷离乱皃涫音官又音贯心者形之君

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心出令以使百

体不为百体所使也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

行也自止也此六者皆由心使也然所以为形之君也故口可劫而使

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

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劫迫也云言也百体可劫心不可劫所以尤冝慎择

所好惧蔽塞之患也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见其

物也杂博容受也言心能容受万物若其选择无所禁止则见杂博不精所以贵夫虚壹而静

其情之至也不贰其情之至极在一而不贰若杂博则惑也诗云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诗周南卷耳之篇毛公云采采事采之也卷耳苓耳也顷筐畚属易盈之器也思君子置于周之列位也顷筐

易满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贰周行

采易得之物实易满之器以怀人寘周行之心贰之则不能满况乎难得之正道而可以他术贰之乎故曰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

之万物可兼知也枝旁引如树枝也赞助也稽考也以一端而不二之道助考之则可

兼知万物若博杂则愈不知也身尽其故则美故事也尽不二之事则身美矣

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凡事类皆不可两故

知者精于一道而专一焉故异端不能蔽也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

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

而不可以为器师皆蔽于一技故不可为师长也有人也不能

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也精于一道

故可以理万事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

名物其一物若农贾之属也精于道者兼物物谓能兼治名物其一

物者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壹于道所以助考物

也助考谓兼治也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

行察论则万物官矣在心为志发言为论官谓各当其任无差错也

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

一于道伹委任众贤而已未尝躬亲以事告人处一之危其荣满侧养

一之微荣矣而未知一谓心一也危之当为之危危谓不自安戒惧之谓也侧

谓偪侧亦充满之义微精妙也处心之危言能戒惧兢兢业业终使之安也养心之微谓养其未萌不使异端乱之

也处心之危有形故其荣满则可知也养心之微无形故虽荣而未知言辞之为治养其未萌也故道经

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今虞书有此语而云道经盖有道之经也孔安国曰

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诫以精一信执其中引此以明舜之治在精一于道不蔽于一隅也危微之几

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㡬萌兆也与机同故人心譬

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

在上湛读为沈泥滓也下同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

理肌肤之文理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

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

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清谓冲和之气则足

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则其正外

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麤理矣言此者以喻心不一于道为

异端所蔽则惑也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

仓颉黄帝史官言古亦有好书者不如仓颉一于其道异术不能乱之故独传也情箸古者仓颉之有天

下守法授亲神农亦然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

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

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倕作弓浮游作矢

而羿精于射倕舜之共工世本云夷牟作矢宋𠂻注云黄帝臣此云浮游未详或者浮游夷

牟之别名或声相近而误耳言倕游虽作弓矢未必能射而羿精之也弓矢舜已前有之此云倕作弓当是改制精巧故亦言作也

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

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奚仲夏禹时车正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

之轩辕此云奚仲者亦改制耳世本云相土作乘马杜与土同乘马四马也四马驾车处于相土故曰作乘马以其作乘

马之法故谓之乘杜乘并音剰相土契孙也吕氏春秋曰乘马作一驾曾子曰是其庭

可以搏䑕恶能与我歌矣是盖当为视曽子言有人视庭中可

以搏击䑕则安能与我成歌咏乎言外物诱之思不精故不能成歌咏也空石之中有

人焉其名曰觙空石石穴也盖古有善射之人处深山空石之中名之曰觙觙字及事并

未详所出或假设喻之耳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好喜也清静思其射

耳目之欲接则败其思蚊䖟之声闻则

挫其精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

闲居静思则通挫损也精精诚也辟屏除也言闲居静思不接外物故能通射之妙

思仁若是可谓微乎言静思仁如空石之人思射则可谓微乎假设问之辞也

孟子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彊矣此已下荅之之辞孟

子恶其败德而出其妻可谓能自彊于修身也有子恶卧而焠掌可谓

能自忍矣未及好也有子盖有若也焠灼也恶其寝卧而焠其掌若刺股

然也未及好也当为未及好思也误分在下更作一句耳有子焠掌可谓能自忍其身则未及善好思者也若思道之至

则自无寝焉用焠掌乎辟耳目之欲可谓能自彊矣未及思

也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可谓危矣未可

谓微也可谓能自彊矣未及思也十字并衍耳可谓危矣言能辟耳目之欲则可谓能自危而戒惧未

可谓微也微者精妙之谓也夫微者至人也惟精惟一如舜者至人也

何彊何忍何危既造于精妙之域则冥与理会不在作为苟未臻极虽在空石之中

犹未至也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景光色也浊谓混迹清谓虚白

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彊

何忍何危兼犹尽也圣人虽纵欲尽情而不过制者由于暗与理会故也何必如空石之徒乎

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

无彊也无为谓知违理则不作所谓造形而悟也无彊谓全无违理彊制之萌也仁者

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思虑也恭谓乾乾夕惕也乐谓性与天道无所不适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清明审也

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

见寝木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

冥冥蔽其明也𡨋𡨋暮夜也醉者越百步𡵯沟

以为蹞𡵯之浍也蹞与跬同半𡵯曰跬浍小沟也俯而出城门

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闺小门也厌目而视

者视一以为两掩耳而听者听漠漠而以

为哅哅埶乱其官也厌指按也一渉反漠漠无声也哅哅喧声也官司主也言

势乱耳目之所主守哅许用反故从山下望牛者若羊而求羊

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而望木者

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

其长也皆知为高远所蔽故不往求然则守道者亦宜知异术之蔽类此也水动而

景揺人不以定美恶水埶玄也玄幽深也或读为眩

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

精目之明也有人焉以此时定物则世之愚者

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

不当安能无过乎以疑决疑犹慎墨之属也夏首之南有人焉曰

㳙蜀梁夏首夏水之首楚词云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王逸曰夏首水口也㳙蜀梁未详何代

人姓㳙名蜀梁列仙传有㳙子齐人隐于宕山饵木能致风雨者也其为人也愚而善

善犹喜也好有所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

鬼也卬视其发以为立魅也卬与仰同背而走比

至其家者失气而死岂不哀哉背弃去也失气谓困甚气

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闲疑玄

之时正之感惊动也感忽犹慌愡也玄亦幽深难测也必以此时定其有鬼此人之所

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无有谓以有为无也有无谓以无为有也此皆人所疑惑

之时而已以正事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

必有敝鼔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

已以正事谓人以此定事也痹冷疾也伤于湿则患痹反击鼓烹豚以祷神何益于愈疾乎若以此定事则与

俗不殊也俞读为愈故虽不在夏首之南则无以异矣

之蔽亦犹是也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知人之性推

之则可知物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

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疑止谓有所不为穷年尽其年寿疑或为凝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

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贯习也浃周也

子叶反或当为接学老身长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

知错夫是之谓妄人错置也谓废舍也身已老矣子已长矣犹不知废舍无益

之学夫是之谓愚妄之人也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

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或曰圣下更当有王字误

脱耳言人所学当止于圣人之道及王道不学异术也圣王之道是为至足也圣也者尽伦者

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伦物理也制法度也两尽者足以

为天下极矣所以为至足也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

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类

以务象效其人统类法之大纲向是而务士也类是

而几君子也几近也类圣人而近之则为君子士者修饰之名君子有道徳之称也

之圣人也知圣王之道者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

自知其非以图虑于是则谓之能戒惧也有勇非以持是则谓之

勇于为非以持制是也察孰非以分是则谓之篡

也察甚其非以分为是之心此篡夺之人也多能非以修荡是则谓

之知修饰也荡动也多能知非修饰荡动而为是则谓之知言智者能变非为是也辨利非

以言是则谓之詍辩说利口而饰非以言乱是则谓之詍詍多言也诗曰无然詍詍

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众以为是者而非之以为非者

而察谓合王制与不合王制也所以非察是是察非观其合王

制与否也天下有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犹有能

分是非治曲直者耶有不以合王制与不合为隆正而能分是非治曲直乎言

必不能也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非辨治乱非

治人道虽能之无益于人不能无损于人

案直将治怪说玩奇辞以相挠滑也案彊

钳而利口厚颜而忍诟无正而恣睢妄辨

而几利滑乱也音骨彊彊服人钳钳人口也诟詈也恣睢矝夸也几近也妄辨几利谓妄为辨说所近者惟

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此乱世

奸人之说也则天下之治说者方多然矣

慎墨季惠之属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

子贱之博闻彊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此

之谓也所谓析言破律乱名改作者也为之无益于成也求

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言役心无益复

忧戚亦不能近道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

少顷干之胸中广读为旷远也不以自妨谓不以无益害有益也不慕

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不慕往谓不恱慕无益之事而往从之也

不闵来谓不忧闵无益之事而来正之也或曰往古昔也来将来也不慕往古不闵将来言唯义所在无所系滞也邑怜未详

或曰邑与悒同悒怏也怜读为吝惜也言弃无益之事更无悒怏吝惜之心此皆明不为异端所蔽也当时

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

明矣

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之有也以周密为成以漏泄为败明君

无此事也明君日月之照临安用周密也宣而成隐而败暗君无之有

以宣露为成以隐蔽为败暗君亦无此事也暗君务在隐蔽而不知昭明之功也故君人者

周则谗言至矣而直言反矣小人迩而君子

远矣诗云墨以为明狐狸其苍此言上幽

而下险也逸诗墨谓蔽塞也狐狸其苍言狐狸之色居然有异若以蔽塞为明则臣下诳君言

其色苍然无别犹指鹿为马者也幽暗也险倾侧也君人者宣则直言至矣而

谗言反矣君子迩而小人远矣反还也䜛言复归而不敢出矣

或曰反倍也言与谗人相倍反也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

言上明而下化也诗大雅大明之篇言文王之德明明在下故赫赫然著见于天也


荀子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