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集传序 诗经集传
诗经卷之一
作者:朱熹
诗经卷之二

国风一。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族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是以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天子受之、而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旧说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郷党·邦国、而化天下也。十三国为变风。则亦领在乐官。以时存肄、僃观省而垂监戒耳。合之凡十五国云。

周南一之一。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周国、本在禹贡雍州境内、岐山之阳。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始居其地、传子王季历、至孙文王昌、辟国寖广。于是徙都于丰、而分岐周故地、以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邑。且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闲、莫不从化。盖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焉。至子武王发、又迁于镐。遂克商而有天下。武王崩、子成王诵立。周公相之、制作礼乐、乃采文王之世风化所及民族之诗、被之筦弦、以为房中之乐、而又推之以及于郷党邦国。所以著明先王风俗之盛、而使天下后世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皆得以取法焉。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言自天子之国、而被于诸侯、不但国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言自方伯之国、被于南方、而不敢以系于天子也。岐周、在今凤翔府岐山县。丰、在今京兆府鄠县终南山北。南方之国、即今兴元府京西湖北等路诸州。镐、在丰东二十五里。小序曰、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斯言得之矣。

○关关雎<音疽>鸠、在河之洲。窈<音杳><徒了反>淑女、君子好逑<音求>○ 兴也。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今江淮闲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毛传之挚字与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后凡言兴者、其文意皆放此云。汉匡衡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化之端也。可谓善说诗矣。

○参<初金反><初宜反><音杏>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叶蒲比反>。悠哉悠哉、辗<音展>转反侧。兴也。参差、长短不齐之貌。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圆茎寸馀、浮在水面。或左或右、言无方也。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或寤或寐、言无时也。服、犹怀也。悠、长也。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反者、辗之过。侧者、转之留。皆卧不安席之意。○此章本其未得而言。彼参差之荇菜、则当左右无方以流之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当寤寐不忘以求之矣。盖此人此德、世不常有。求之不得、则无以配君子、而成其内治之美。故其忧患之深、不能自已至于如此也。

○参差荇菜、左右采<叶此礼反>之。窈窕淑女、琴瑟友<叶羽已反>之。参差荇菜、左右芼<音帽。叶音邈>}}之。窈窕淑女、锺鼓乐<音洛>之。兴也。采、取而择之也。芼、熟而荐之也。琴、五弦或七弦。瑟、二十五弦。皆丝属。乐之小者也。友者、亲爱之意也。钟、金属。鼓、革属。乐之大者也。乐、则和平之极也。○此章据今始得而言。彼参差之荇菜既得之、则当采择而烹芼之矣。此窈窕之淑女、既得之、则当亲爱而娱乐之矣。盖此人此德、世不常有。幸而得之、则有以配君子而成内治。故其喜乐尊奉之意、不能自已、又如此云。

关雎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愚谓、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盖德如雎鸠挚而有别、则后妃性情之正、固可以见其一端矣。至于寤寐反侧琴瑟钟鼓极其哀乐、而皆不过其则焉、则诗人性情之正、又可以见其全体也。独其声气之和、有不可得而闻者。虽若可恨、然学者姑即其词、而玩其理以养心焉、则亦可以得学诗之本矣。○匡衡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大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