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
目录 | 读史方舆纪要 | |
◀上一卷 | 卷二十一 南直三 凤阳府 | 下一卷▶ |
南直三
编辑◇凤阳府东至淮安府四百里,东南至滁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庐州府二百七十里,西至河南陈州七百二十里,北至徐州四百十八里,西北至河南归德府五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二千里,至江宁府三百三十里。
《禹贡》扬州之域。古为涂山氏国。春秋时为锺离子国。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初为淮南国,武帝时复属九江郡。后汉因之。晋初,属淮南郡。成帝时,置锺离郡沈约云:安帝时置。刘宋明帝时,侨置徐州于此。萧齐为北徐州。梁因之。东魏改置楚州,后齐亦曰西楚州。隋改曰豪州。大业初,复为锺离郡。唐复曰豪州。天宝初,亦曰锺离郡。乾元初,又为豪州《新唐志》:濠字,初作豪,元和三年,始改从濠。南唐保大初,置定远军。宋仍曰濠州亦为锺离郡。元至元十三年,置濠州安抚司。十五年,改为临濠府。二十八年,复为濠州,属安丰路。明初为兴基之地。吴元年,改临濠府。洪武五年,改中立府,定为中都。七年,改为凤阳府自旧城移治中都城中,直隶京师。正统后,隶南京,领州五、县十三。今仍曰凤阳府。
府西连汝、颍,东道楚、泗,为建业之肩背,中原之腰膂。春秋时,吴人观兵于淮上,遂能争长中原,及赵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地,楚东侵诸侯地至泗上《史记•越世家》: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盖楚之后亡,繇于有淮泗也。自秦以后,东南多故,起于淮泗间者,往往为天下雄,南北朝时,锺离常为重镇,岂非以据淮之中,形势便利,阻水带山,战守有资乎?自陈人失淮南,而江边卑外,遂无以抗中原。宋绍兴六年,刘豫寇淮西,朝议欲弃淮保江。张浚曰:淮南诸屯,所以屏蔽大江,使贼得淮南,因粮就运,以为家计,则长江之险,与敌共有,江南未可保也。又曰:淮东宜于盱眙屯驻,以扼清河上流,淮西宜于濠、寿屯驻,以扼涡、颍运道。真氏曰:有濠、梁之遮蔽,则敌不得走历阳。后魏邢峦谓:锺离天险,盖以控扼淮滨,防守要重也。又长淮南北,土广田良,从来有事江淮者,耕屯其并兼之本欤!
今府城,即洪武五年所立中都城也。内为皇城,凡四门,正南曰午门,外为都城,周五十里四百步,凡九门。南面三门:正南曰洪武,南之左曰南左甲第,右曰前右甲第。北面二门:东曰北左甲第,西曰后右甲第。东面三门:正东曰独山以面独山而名,东之北曰长春,南曰朝阳。西面一门曰涂山,其城仅有土墙,而无濠堑今因故内城修筑,置府治于其中。
凤阳县附郭。本锺离县地。明初为临淮县地。洪武七年,析临淮之太平、清乐、广德、永丰四乡置县,以在凤凰山之阳,因名。十一年,又割虹县南八都益之。编户三十六里。
○梁城府西南九十里。亦曰南梁城。晋太元中,侨立南梁郡于淮南,兼领侨县。义熙中土断,始有淮南故地,属南豫州。宋大明六年属西豫州,改为淮南郡。八年,复故。《志》云:南梁郡治睢阳。盖宋析寿春地侨置,即此城也。《水经注》:淮水经寿春城北,又东经梁城。是矣。齐永元二年,南梁郡入魏,因别置梁郡,治北谯。胡氏曰:梁城在锺离西南,寿阳东北。梁天监五年,徐州刺史昌义之,魏将陈伯之战于梁城,败绩,伯之寻自梁城来归,义之因进克梁城,既而魏将邢峦与元英合攻锺离,义之引退。六年,元英攻锺离,不克,单骑遁入梁城,缘淮百馀里,尸相枕藉。十五年,魏将崔亮攻赵祖悦于硖石,诏昌义之等溯淮赴救,魏兵守下蔡,断淮流,义之屯梁城,不得进。后魏仍置南梁郡。隋开皇初废。今淮河中有梁城滩,东至洛河口二十五里。○西古城,在府治东十八里,临淮之西,盖南北相争时军垒也。
荆山堰城府西六十里,即梁所筑荆山堰,梁天监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足引北方童谣曰: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泡为激沟,并灌钜野泽。梁主从之,议者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功不可就,不听,遂发徐扬民二十万众筑之,令太子右卫率康绚董其役,于锺离南起浮山,北抵石,依岸筑土,合脊于中流,至十四年四月,堰将合,淮水漂疾,辄复决溃。或谓江淮多有蛟龙,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因引东西二冶故铁器,大则釜鬲,小则镬锄,数千万斤,沉于堰所,犹不能合,乃伐树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缘淮百里内冈陵木石无钜细必尽,负檐者肩背尽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合,魏遣将萧宝寅决淮堰,不克。是冬寒甚,淮泗尽冻,死亡者十七八。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夹之以堤,并植杞柳,军人安堵,列居其上,其水清澈,俯视居人庐墓,了然皆在其下,或谓绚曰: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若凿湫东注,则游波宽缓,堰得不坏,绚从之。是时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魏寿阳城戍移屯于八公山,南北居人,散就冈陇。至秋九月,淮水暴涨,堰悉坏决,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馀万口,皆奔流入海。普通七年,淮堰水盛,寿阳城几没,乃遣夏候等攻拔之,此盖其旧址也。时筑城以守堰,北对荆山,因名。
○万岁山在皇城北,城垣经其上,东西有二峰对峙,东曰日精,西曰月华。山之东,又有盛家山,西有马鞍山,皆相连接,又凤凰山在府治北,府之主山也。府城东又有独山,观星台在其上。○栏干山,在府西二十里,相接如栏干然。又曹山在府西北三十里,相传曹操尝屯兵于此,因名。
乌云山府东南六十里。亦名乌雾山,以山多蒙雾也,与定远县接界。又陡山,在府西南六十里,以山势峻险而名。
濠塘山府东南七十里。濠水东源发于此,一名钟乳山,以山穴中出钟乳也。又镆铘山,在府南八十里,相传昔人铸剑处。濠水西源出于此。○云母山,在府西南三十里,出云母府西南五十里。又有石膏山,出石膏。
○淮水府北十里。自寿州流经此,东北入泗州界。详见大川淮水及川渎异同。
濠水在府南十里。有二源,东源出濠塘山,西源出镆铘山,流至旧府城西南五十里升高山而合,又东北流,至城东十五里有石绝水,谓之濠梁,亦曰石梁河。今之九虹桥也,桥有九梁,故名。又经临淮城东,至新河口而入淮,谓之濠口。
明月湖在旧城东南,北流汇于淮河。又李家湾,在府南,宋绍兴六年,杨沂中败刘猊于藕塘,猊北走,张俊自盱眙趋濠州,与战于李家湾,猊大败宵遁。
○皇陵在府西南十二里。内为皇城,周七十馀步,中为砖城,周六里八十一步,外为土城,周二十八里。明皇陵卫置于此。
长淮关在府西北三十里,地名粉团洲。长淮卫置于此。
王庄驿府东北七十里。濠梁驿,在旧城北关外。又府北十五里淮河北岸,有十里城递运所。
临淮县府东北二十里。秦锺离县。汉因之,属九江郡。晋属淮南郡,后为锺离郡治。宋、齐以后,州郡皆治此。明洪武三年,改置中立县,寻改今名。城周九里有奇,编户四十七里。
○锺离城在县东四里。古锺离子国。《左传》成十五年,叔孙侨如及诸侯之大夫会吴于锺离,吴始通也。昭四年,楚箴尹宜咎,城锺离以备吴。二十三年,吴败楚师于锺离。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师还吴踵,楚遂灭巢及锺离。《史记•楚世家》:平王时,吴之边邑卑梁女子与楚边邑锺离小僮争桑,两家交怒相攻,遂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锺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攻楚,遂拔锺离、居巢,楚恐而城郢,则锺离互为吴楚之边邑也。汉因置锺离县。后汉建安二年,吕布自下邳与韩暹、杨奉等合军,向寿春讨袁术,水陆并进,至锺离而还。晋亦为锺离县,成帝时置郡于此。宋因之。泰始三年,淮北陷,徐州移镇锺离。齐时亦为徐州治,建元二年,魏人来侵,遣将军贺罗分道出锺离。建武二年,魏拓跋衍攻锺离,徐州刺史萧惠休拒破之,既而魏主循淮而东,至锺离,诏崔慧景等赴救,魏不能克。梁天监五年,萧宏伐魏,自洛口败退,魏人乘胜取马头城,诏修锺离城,为战守之备。既而魏将元英等进围锺离,邢峦谓锺离天险,必无克状。魏主不听。梁遣曹景宗督军二十万赴救,魏人败走。太清三年,北徐州刺史萧正表以锺离降魏。高齐时,改置楚州治焉。隋开皇三年,废锺离郡,改楚州曰豪州。大业初,复改为锺离郡。唐置濠州,锺离县治于城外。五代时,淮南、南唐有其地。周显德四年攻拔之,仍为濠州治。宋、元因之。明初增置凤阳县,而锺离改曰临淮。杜佑曰:锺离旧城,在今县东四里。是唐时县移今治也。《寰宇记》:隋置锺离郡于此,土人呼为鲁城。今府城西南十五里有东鲁山,又西南三里有西鲁山,城或因山以名欤。又旧府城,在县西南二里,故濠州城也。自唐以来,濠州皆治此。后周显德四年,周主至镇淮军,渡淮至濠州城西。既而李重进破濠州南城,周主自攻濠州,别将王审琦又拔其水寨,复破其水军于城北,拔其羊马城,寻克之。《志》云:旧府城一名三牛城,以郡治有三石牛也。郡介濠、淮间,多水灾、牛、土蓄,故以厌之。《一统志》:城在今府城东二十里,又东去锺离故城六里。
小东城在县东北。秦始皇二年,筑此以镇濠口。《通释》:小东城在锺离县东一里。又燕县城在县东,或曰:即锺离故城也。汉南燕县,属东郡。江左侨置于此,为锺离郡治。宋、齐因之。后魏为锺离、陈留二郡治。高齐废。
乐平城在县东南。本汉县,属东郡。江左侨置于锺离郡界。宋泰始二年,薛安都从子索儿自石梁溃走乐平,即此。石梁见六合县。○公路城,在县东,袁术据淮南时所筑。又盱眙县境,亦有此城。
○梅城山县东四十里,以山岩如城而名。又东十里有石门山。○小横山,在县南五十里。以山势横亘而名。又青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有青山涧,北流入于淮水。
白沙山县东八十里。山多白沙,因名。又化明山,在县东六十里。《志》云:隋改招义县曰化明,以此山名也。
○淮河在县城北。有浮桥跨其上,东北流入五河县界,自昔险要处也。萧齐建武二年,魏主济淮攻锺离,不克,乃自邵阳洲引还,馀兵未济,齐人据渚,邀断津路,魏将奚康生击破渚中兵,杨播结阵于南岸,与齐兵力战,仅而得济。唐咸通十年,徐州贼庞勋遣其党据濠州,淮南帅马举进讨,堑其三面而围之,城北面临淮,贼犹得与徐州通,勋因遣兵屯北津,与城中贼相应,举遣将渡淮击败之,平其寨。五代周显德三年,周主自寿州循淮而东,至濠州。四年,周主攻濠州,唐人屯战船数百于城北,植巨木于淮水,以限周兵,周主攻之,拔其木,焚其栅,寻拔州城,是也。
濠水在城东。自凤阳县流入境,至城东新河口,注于淮。亦谓之濠口。宋人《修城记》:濠之为城,长淮引桐柏之源横其北,石梁会众水之流环其西。是也。《通释》:濠州旧有东西二城,濠水介其中。
邵阳洲县东北十八里淮水中。萧齐建武二年,魏主宏攻锺离,不拔,筑城于邵阳洲上栅,断水路夹筑二城,齐将裴叔业攻拔之。梁天监三年,魏将元澄攻锺离,张惠绍将兵五千诣锺离,澄遣别将刘思祖等邀之,战于邵阳洲,大败梁兵。五年,魏元英复攻锺离,曹景宗赴救,违诏顿邵阳洲尾,值暴风引还。锺离北阻淮水,魏人于邵阳洲两岸为桥,树栅数百步,跨淮通道。英据南岸攻城,别将杨大眼据北岸立城,以通粮运。徐州刺史昌义之固守锺离不下,豫州刺史常睿自合肥驰救,与景宗进顿邵阳洲,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去魏城百馀步,比晓而营立。又豫装高舰,与魏桥等为火攻之计。会淮水暴涨,睿与诸将分道进攻,斗舰竞发,魏洲上军尽殪,敢死之士,拔栅斩桥,风怒火烈,水又漂疾,倏忽之间,桥栅俱尽,魏军大溃。洲北又有赵草城,时曹景宗以牧人过淮北伐刍稿者,辄为魏将杨大眼所略。乃于大眼城南数里筑垒,垒成,使别将赵草守之。有抄掠者,皆为草所杀。自后始得纵刍牧,因以赵草名其城。城距洲数里,据淮为险。
乘龙洲县东北四十里淮水中流。五代周显德四年,周主自镇淮军夜济淮,至濠州城西,州东北十八里有滩,唐人栅于其上,据水自固,谓周兵必不能涉,周主自攻之,命别将康保裔帅甲士数百,乘橐驼涉水,赵匡胤帅骑兵继之,遂拔之。《志》云:时周兵夜持炬乘骆驼渡淮,濠兵惊以为鬼乘龙也,洲因以名。○道人洲,《志》云:在邵阳洲东。梁天监五年,魏元英围锺离,诏曹景宗驰救,先顿道人洲,俟众军俱进,既而景宗违诏而前,据邵阳洲尾,值暴风雨,还守道人洲。
千人塘在县南。《唐志》:锺离南有故千人塘,乾封中,修以溉田。
○红心桥在县南六十里。旁有马驿,曰红心驿。又南六十里,至定远县之池河驿。
怀远县府西北七十里。北至宿州百八十里,南至寿州百四十里,东南至定远县百八十里。汉沛郡平阿、向二县及九江郡当涂县地。五代周置镇淮军。宋废。宝二年,置怀远军。元改军为县,以荆山县省入。县有故城,今废。编户四十里。
○荆山城在县治北三里。亦谓之旧城,北魏所置城也。梁天监十四年,魏人以梁堰淮水,命杨大眼镇荆山,因筑城置戍于此。普通五年,北兖州刺史赵景悦围魏荆山,拔之。魏将元琛赴救,复荆山戍,既而荆山来降,寻没于东魏。高齐因置荆山郡治于此。隋初郡废。唐为锺离县地。五代周显德四年,围唐寿州,大破其援军于紫金山,馀众东走,周军夹岸追之。周主自赵步循北岸驰至荆山洪,距赵步二百馀里,夜宿镇淮军,因城之。盖是时置军筑城也。是年,唐将郭廷谓将水军断涡口浮梁,又袭败武宁节度使武行于定远,周主因自石梁至镇淮军,遂济淮攻濠州。宋初军废。宝五年,贾似道奏,以涡口上环荆山,下连淮岸,险要可据,遂置荆山县,改军名怀远,以县属焉。元改军为县,以荆山县省入。紫金山、赵步,俱见寿州界。
当涂城在县东七里涂山北麓下。古涂山氏国。汉为当涂县,属九江郡。武帝封魏不害为侯邑。后汉仍为当涂县。建安十三年,孙权围合肥,使张昭攻当涂,不克。县寻废。晋初复置,属淮南郡。沈约曰: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淮南虚无民户,晋平吴,民各还本,故复立也。其后中原丧乱,北寇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成帝时,淮南益多故,民度江者转多,乃于江南立淮南郡及当涂诸县,而淮南之当涂遂废。安帝时,立马头郡及侨置诸县于其地。宋、齐因之。后魏亦为马头郡。高齐改曰马头县,又改置荆山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曰涂山,属濠州。唐武德四年,并入锺离。
马头郡城在县西南二十里,下临淮河。旧《志》云:在县西二十里,又西二十里,有梁时所置马头新城,下有新城淮河渡。沈约曰:马头郡,晋安帝立,因山形如马头而名,领虞县等县,属南豫州,虞县亦侨置县也。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人分道南寇,遣将长孙真趣马头,拓跋英趣锺离,既而拓跋仁逼寿阳、马头、锺离,悉被焚掠。齐建元二年,魏拓跋琛攻拔马头戍,杀太守刘从。梁天监五年,魏将元英等复取梁城,遂北至马头城,攻拔之,寻复入于梁。梁末,魏复取之。陈大建五年伐齐,沈善庆克马头城,是也。《南齐志》以虞县属锺离郡,而马头郡治己吾县。后魏又以己吾属沛郡,而马头郡治蕲县,盖皆当涂故地。齐省。《舆程记》:今县西二十二里,地名马头城,为往来渡淮者必经之地,盖即南北朝时故郡治矣。胡氏曰:当涂故城,南北朝兵争之际,为马头郡城。胡氏盖误以当涂城为马头城云。又寿州、六安州,皆有此城,详见后。
涡口城县东北十五里。今讹为城。齐建武末,裴叔业攻涡阳,魏将王肃等驰救,叔业引还,为魏所败,还保涡口。唐时于涡口对岸筑两城,刺史常带两城使。建中二年,李正己叛,遣兵扼甬桥、涡口、江淮进奉船千馀艘,泊涡口不敢进,诏以张万福为濠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悉发江淮进奉船,相御以进,淄青将士睥睨不敢动。李吉甫云:濠有涡口之险。是也。五代周显德三年,攻唐淮南,周主至濠州,时涡口奏新作浮梁成,遂如涡口置镇淮军。明年,城镇淮军为二城,夹淮水,徙下蔡浮梁于其间,以扼濠、寿应援之路,会淮水涨,唐濠州将郭廷谓以水军溯淮,欲掩不备,焚浮梁,为周将赵匡赞所败,周主寻命白训戍镇淮军,镇淮军盖即涡口城也。宋绍兴初,伪齐刘猊自涡口侵定远。嘉定十二年,金人分道寇淮南,知楚州贾涉使李全邀其归路,全进至涡口,败金人于化湖陂,又追败之于曹家庄而还。化湖陂,在县北曹家庄,近宿州界。
平阿城县北三十里。战国时齐邑,魏惠王三十五年,与齐宣王会于平阿南。后属楚。汉置平阿县,属沛郡。后汉属九江郡。光武更封耿阜为侯邑。曹魏嘉平初,兖州刺史令狐愚屯于平阿以拒吴人,是也。晋属淮南郡,永嘉后废。《水经注》:淮水过当涂县北,又北,沙水注之,淮之西,有平阿故城,是也。梁时复置平阿,在今高邮、天长界,非故县。
龙亢城县西北八十五里,在涡水之阳。汉沛郡属县。元鼎五年,封扌广德为龙亢侯。后汉仍属沛国。晋属谯国。南渡后废,侨置于今和州境。后魏尝置马头郡于此。萧齐建武末,裴叔业攻魏涡阳,别遣军主萧等攻龙亢戍,破魏兵。龙亢即马头郡也。梁普通六年,赵景悦拔魏龙亢,亦置龙亢郡,领龙亢等县。东魏、北齐因之。隋初,郡县俱废,入蕲县。唐初复析夏丘置龙亢县,贞观中省。今县有龙亢村,亢,读冈。○向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杜氏曰:龙亢县东南有向城,春秋时向国也。《左传》隐二年,莒人入向,谓此。汉置向县,属沛郡。后汉因之。魏废。
考城县东南四十五里。本汉陈留郡属县。江左侨置于此。沈约《志》:考城县属盱眙郡,萧齐因之,后废。○边军城,在县西北八里。《志》云:宋末,江淮安抚使夏贵所筑。
○荆山在县治西南。今县城经其上。萧梁于山下立堰,以遏淮流,因曰荆山堰。魏人亦于此置戍,以重兵守之,南北多事,荆山常为襟要。《水经注》:淮水过涂山,而后至荆山。胡氏曰:涂山在锺离西九十五里,荆山在锺离西八十五里,盖淮流屈曲,故道里相悬也。
涂山县东南八里,与荆山对峙。《左传》昭四年,楚椒举曰:穆有涂山之会。又哀七年,子服景伯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预曰:寿春之涂山也。今山南有禹墟及禹会村。东汉顺帝末,九江盗徐凤、马勉,攻烧城邑,凤称无上将军,勉称帝,筑宫于当涂山中。《续汉志》:当涂县有马丘聚,徐凤反于此。是也。五代周显德三年,师围寿春,南唐援兵皆维舟于淮,营于涂山之下,周主命赵匡胤击之,大败唐兵于涡口。《唐六典》:涂山,淮南道名山之一。《水经注》:荆、涂二山,相为一脉,禹以桐柏之流,泛滥为害,乃凿山为二以通之。今两山间有断接谷,滨淮为胜云。○洛河山,在县南六十里,以近洛河而名,山产煤炭。
○淮水在县东南一里,介在荆、涂两峡间。今名洪头,有巨石横亘若门限,每冬水浅则见。相传即大禹所凿也,亦即萧梁时置堰处矣。
涡水在县东北一里。班固曰:淮阳国扶沟县有涡水,首受狼易渠,东至向入淮,过郡三,行千里。《水经》: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东南至沛为涡水,涡水东径谯郡,又东南至下邳睢陵县入淮,是涡水为汴河之支流也。《广志》:今涡河自归德府鹿邑县境,流入亳州界。黄河从西北来注之,经亳城北,与马尚河合,东南流,经蒙城县,而入县界,至县东入淮,谓之涡口,今黄河横决,涡口上源,几不可问矣。汉建安十四年,曹公至谯,引水军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开芍陂屯田。曹丕黄初五年,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吴孙皓建衡二年,遣丁奉入涡口。齐建武末,裴叔业攻魏涡阳,不克,还保涡口。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亮南侵,亦自涡口渡淮。明建文四年,燕王南下,驻于涡河,涡口盖淮南要害之地也。又塌河在县西十五里流合涡水,入于淮。
洛水在县南七十里,其地有洛河镇,上流自定远县流入,至此注于淮,亦谓之洛涧。《水经注》: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纪胜》云:洛水自定远县西白望堆,流入寿州界,屈曲而北,历秦墟,至新城村南十五里,入于淮,即洛口也。晋大元八年,苻坚寇晋遣将梁成屯洛涧,栅水以扼东兵,谢玄遣刘牢之率精兵破斩之。梁天监四年,谋伐魏,遣杨公则将宿卫兵塞洛口,与魏将石荣战,斩之,既而以临川王宏都督北讨诸军事,次洛口,魏将奚康生等言于元英曰:梁人久不进兵,其势可见,若进据洛水,彼必奔散。英不从,既而洛口暴风雨,军中惊,遂溃还,魏人因取马头城。盖洛口与马头城相近也。《志》云:今县南六十里有洛河渡,盖即淮河渡处,以近洛口而名。又有洛河镇巡司,戍守洛口。
淝河在县东北二十里,源出宿州龙山湖,东南流,经县之双墩村,入于淮,明建文四年,燕兵至涡河,平安自后蹑之,燕王曰:此地滨河,多林木,敌疑有伏,必不敢轻进,肥河旁地平少树,彼必不疑,可设伏覆之也。乃率骑至淝河设伏,安至,败走。《志》云:县北十五里,又有淝河,自蒙城县流入境,与宿州之淝河合流入淮。
○茌眉戍在县西北,魏置。齐建元二年,魏人攻锺离,徐州刺史崔文仲击却之,又遣兵渡淮,攻破其茌眉戍,是也。○柳滩驿,在县南七十里,为南达寿州之中道。
定远县府南九十里,东至滁州,西至寿州,南至庐州府,俱百八十里。秦置东城县。汉因之。梁改置定远县,兼置临濠郡。后齐改郡曰广安。隋初郡废,县属濠州,唐因之。五代周显德二年,遣军侵唐淮南,唐遣皇甫晖等将兵屯定远,即此。有土城周五里馀,今编户三十二里。
○东城县东南五十里。秦邑。陈胜将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又项王败于垓下,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处也。汉为东城县,属九江郡。文帝八年,封淮南厉王子良为侯邑。东汉改属下邳。顺帝末,阴陵人徐凤反攻,烧东城。建安三年,袁术以鲁肃为东城长。晋仍属淮南。永嘉四年,淮南太守裴硕袭扬州都督周馥于寿春,兵败,退保东城。宋后废。梁天监二年,后魏以萧宝寅都督东扬等三州诸军事,屯东城。杜佑曰:故东城,梁于此置临淮郡,又尝置安州,侯景乱废。《寰宇记》:梁天监中,土人蔡丰据东城,自魏来归,武帝嘉之,改东城为丰城县,以表其功,寻并入定远。
曲阳城在县西北九十五里。汉置曲阳县,属九江郡。后汉曰西曲阳。应劭曰:以在淮曲之阳而名。下邳有曲阳,故此加西。晋因之,后废。后魏置彭、沛二郡及南阳县,治曲阳城。梁普通六年,曹世宗拔魏曲阳,又拔秦墟。《水经注》:洛水经淮南曲阳故城,又北历秦墟,秦墟盖亦是时戍守处也。《隋志》:梁置九江郡。后齐废郡为曲阳县,寻又废入定远,即此城矣。《中都志》:今寿州东北八十三里,有故西曲阳城。
阴陵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故楚邑,即项王败至阴陵迷失道处也。汉置县,属九江郡。后汉为郡治。初平四年,袁术保阴陵,集兵淮北,进向寿春,即此。晋仍属淮南郡。宋后县废。梁置北谯郡,治阴陵故城。天监五年,徐州刺史王伯敖与魏元英战于阴陵,败绩,既而魏围锺离,韦自合肥驰救,取直道,繇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渡,即此。东魏亦为北谯郡治。后周郡县俱废。
闾城县西北百十五里。相传后魏主焘南侵时,筑城于此,置西沛郡,后废为闾城。又《濠梁志》云:废定远县,在今县西南八十里。元至元中,始迁今治。旧城濠东西南各阔十丈,北阔二十丈,引北山涧谷水注之,岁尝不竭。
○韭山县东北四十里。山暖多韭,因名。上有石城,兵火时保聚处也,山下有洞穴,涧水尝流不竭。○大横山,在县东七十里,以横界于东南而名,山上有石垒城。又皇甫山,亦在县东七十里,俗传有皇甫将军屯兵于此,山因以名。
横涧山在县西北七十里。上有石累城及涧泉,兵火时,尝屯御于此。明太祖初起义兵,取横涧山,遂入滁阳。又县境有豁鼻山、妙山、洪山,皆元末乡里豪杰聚众结寨处。○槎牙山,亦在县西七十里,以山势Лヴ而名。又县东四十里有银岭,旧有银冶。
○池河在县南六十里。源出庐州府巢县,流入境内,凡百四十里,东北注于淮,其入淮处,亦谓之池口。《水经注》:池水东北径东城县故城南,又东北径二山间,又东北入淮,为池口也。
洛河在县西九十里,西北流入怀远县界。《志》云:县有青河涧,洛水出焉。《水经注》:洛水上承苑马塘,亦即淝水之支流也,苑马塘盖与寿州之勺陂相近。
○马丘聚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亦曰蓝栅城。《后汉书》当涂有马丘聚,徐凤反于此,《志》以为即此地也。今亦名马丘城。○越家坊,在县东南八十里。宋绍兴六年,刘猊率众寇定远,欲趣宣化,犯建康,杨沂中自泗州趣濠州,与猊遇于越家坊,败之。
藕塘镇县东六十里。宋绍兴六年,刘猊为杨沂中所败,欲西趣合肥,至藕塘,沂中复遇之,猊据山立阵,矢下如雨,沂中急击之,猊众溃乱。又绍兴十一年,金人围濠州,刘驰救,军于藕塘。《宋会要》:乾道初,濠州移治藕塘镇。嘉定四年,城定远州,复还旧治。○张桥驿,在县南四十里,路达合肥。又池河驿,在县东六十里,路出滁州。
五河县府东北百十里,东至泗州百五十里,北至虹县九十里,东北至邳州宿迁县二百五十里,本泗州五河口。宋端平二年,金亡遗民来归,置隘使屯田。咸淳六年,置安淮军及五河县于此,以五水交流而名也。元废军,县属临濠府。至元十七年,改属泗州。明初改今属。编户二十五里。
○安淮城在县治北二里浍河北岸。宋所置安淮军城也,俗谓之故军城,亦曰五河城。淳四年,吕文德败蒙古兵于五河,复其城,即此。今置安淮驿,在县北一里浍河南岸。
○淮河在县东一里。自临淮县东北流经此,又东入泗州境。《志》云:县城南一里有金刚嘴,形长而锐,为淮Й之障蔽。
浍河在县西北二里。其上流自河南永城县流经宿州境,又东南入县境,经县治南入于淮。或谓之涣水,盖涣水与浍水合流也。五代周显德四年,围唐濠州,唐有水军在涣水东,欲救濠,周主自将水陆兵击之,大破唐兵于洞口。洞口,见盱眙县浮山。
沱河在县治西北一里。源出宿州东南之紫葶湖,历灵壁、虹县,流入境,又东流入于淮。○河,在县治东南二里,县南一里有南湖,汇众流而成,流为河,亦东流入于淮。
潼河县东北四十里。亦自虹县流入,经县东北二里,通于沱河,东流入淮。已上所谓五河也。《志》曰:五河交会处,在县东二里,谓之五河口。
○上店在县西五十里浍河南岸,有上店巡司戍守。又县治北一里浍河南岸,有安淮驿。万历中俱革。上店东十里为上店渡,亦浍河渡口也。
虹县府东北百七十里。东南至泗州二百二十里,北至邳州睢宁县九十里,西至宿州灵壁县七十里。汉置夏丘县,属沛郡。后汉属下邳国。晋因之,后废。东魏武定六年,复置夏丘县,属临潼郡。后齐因之,兼置夏丘郡,寻置潼州。后周改州曰宋州,县曰晋陵。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州废,复改县曰夏丘,属泗州。大业初,属下邳郡。唐初属仁州,改置虹县。贞观八年,仍属泗州。元和四年,移宿州治此,寻复旧,以县属宿州。宋因之。绍兴四年,复改属泗州。寻没于金,仍属泗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属。有土城周三里,编户十六里。
○夏丘城县东一里。汉县治此。相传尧封禹为夏伯,此其故邑也,县因以名。东晋初废。东魏复置夏丘县于今治。后齐置夏丘郡,寻移置潼州于此。陈大建六年,将军樊毅克齐潼州,是也。后周为宋州治。隋亦曰夏丘县。唐武德四年,分置虹县于古虹城。六年,废夏丘县。贞观六年,移虹县治焉,即今县也。
虹城在县西七十里。《晋书•地道记》:《左传》昭八年,大于红,即此。误也。汉曰<工虫>县,属沛郡。后汉属沛国。晋因之,后废。后魏为戍守处。齐建武四年,魏主宏侵沔北,徐州刺史裴叔业引兵攻魏虹城,以分其势。亦曰绛城,音转耳。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克淮南,绛城来降,即此。唐复置虹县,移于今治。
取虑城县北百二十里。汉县,属沛郡。《舆地志》:取虑,读曰秋闾。后汉改属下邳国。初平四年,曹操攻陶谦于郯,不克,还攻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晋仍属下邳国。后魏亦曰取虑县,置临潼郡。《水经注》:城临潼水,因名。梁大通初,将军成景隽拔魏临潼,因置潼州于此。大清初,东魏将慕容绍宗大败梁军于彭城,进围潼州,刺史郭凤弃城走。魏收《志》:梁置潼州。武定七年,改置睢州,治取虑城,是也。后齐废州,又以取虑县并入睢陵。今见盱眙县夏丘。○晋陵城,在县西北八十里。魏收《志》:临潼郡治临潼城。孝昌中,为梁所陷。武定六年,改置晋陵县,为临潼郡治。后齐改郡曰潼郡,以睢州并入焉。后周复改夏丘曰晋陵,而以晋陵并入。《志》云:今潼郡城,在灵壁县东北七十五里。盖壤相接也。
僮城在县西北七十里。汉县,属临淮郡。后汉属下邳国。明帝封沛献王子嘉为侯邑。晋亦曰僮县。宋、齐仍属下邳郡。后魏因之。梁普通五年,徐州刺史成景隽拔魏僮城,是也。后周废,唐为虹县之僮城镇。宋因之。元以后,割属灵壁县。《金志》:元光初,议于灵壁县僮城镇设仓都监,监支纳时,开长直渎,繇万安湖舟运入汴至泗,以贮粟也。或曰:僮城镇,《金志》本作僮郡镇。盖即高齐所置僮郡,而非僮县云。
○平山县北三十五里。山势平衍,因名。又秦桥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山南五里有秦桥,为往来通道。又鹿鸣山,在县西三十五里。
朱山县东北四十里。上有圣水,泉甘而冽,虽旱不涸。又东北二十里有赤山。
○汴河在县治南。自灵壁县流入境,又东流经此,至泗州入淮。宋熙宁八年,都水丞侯叔献言:旧开汴渠,自泗州至南京,皆通利,惟虹县东有礓石三十里馀不可疏浚,乞更开修。从之。今水流日堙,非复旧道矣。
潼河县东南六十里。《志》云:县有二潼河,南潼河出县西之羊城湖,东南流,经万安胡,至五河县入淮;其北潼河,亦出县西,东北流,经白鹿湖,合于睢宁县之小河。○沱河,在县西。其上源自灵壁县东南流,入县境,亦谓之北沱河,河南又有南沱河,合流而入五河县境。
蕲水在县东。自宿州废蕲县流入界,又东北流,合于睢宁县之睢水。县东又有凄河、新河,俱南接汴河,东北流,入宿迁县界,注于泗水。
蒲姑陂在县北。杜预曰:取虑县东有蒲姑陂。《左传》昭十六年,齐伐徐,至于蒲隧,即此陂也。○广济新渠,在县东百十里。唐开元二十七年,采访使齐浣开,自虹至淮阴北十八里入淮,以便漕,既成,湍急不可行,遂废。《浣传》云:以淮至徐城险,凿渠十八里,入清水以利漕,人称其便。似非实录。
○娄亭在县东北。杜预曰:僮县东南有娄亭。《春秋》僖十四年,楚人败徐于娄林,即此。僮盖春秋时徐地也。○乐安乡,亦在废僮县界。成帝初,匡衡封乐安侯,食邑于此。
垓下聚县西五十里。孔颖达曰: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尺,其聚邑及堤,皆在岩侧,因取名焉。汉五年,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处也。
附见:
皇陵卫府西南十二里皇陵城中,洪武二年置。又长淮卫,在府西北三十里长淮关,亦洪武中置。《志》云:府城中有中都留守司及留守中、左二卫。又有凤阳卫及中、左二卫,曰凤阳三卫,并置怀远卫,俱属留守司。
英武卫在定远县北四十五里。又县东北五十里有飞熊卫。俱洪武十一年置。
洪塘湖屯田千户所在府东北四十里,亦洪武十一年置,属留守司。
寿州
编辑寿州府西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庐州府百七十里,南至庐州府六安州二百里,西南至可南光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亳州四百里。
春秋时,六蓼国地。战国时属楚,名曰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为秦所败,徙都寿春,仍名曰郢,即此地也。秦为九江郡。汉初为淮南国按汉初封黥布为淮南王,都六。十一年,始封子长为淮南王,都寿春。武帝复为九江郡。后汉因之,兼置扬州治焉袁术为曹操所败,奔九江,寻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魏曰淮南郡,仍置扬州为重镇。西晋因之平吴后,扬州治建康。惠帝末,复治寿春。南渡后,又治建康。东晋初,亦曰淮南郡,仍为重镇。宋为豫州治。永初二年,分淮西为豫州,寄治寿春。齐因之,亦为重镇。后魏曰扬州。梁复曰豫州太清元年,以悬瓠为豫州,寿春为南豫州。东魏、北齐复为扬州,陈复为豫州,后周又为扬州,皆治此。隋开皇九年,改置寿州开皇八年,置淮南行台于寿春,将伐陈也。炀帝改为淮南郡。唐复为寿州。天宝初,曰寿春郡。乾元初,复为寿州。杨吴为忠正军,南唐为清淮军。周世宗显德四年,取寿州,复曰忠正军,徙治下蔡《旧五代史》:唐明宗天成二年,升寿州为忠正军。长兴二年,又为昭信军。宋白曰:天成初,升寿州为顺化军,盖皆遥领也。宋仍为寿州亦曰寿春郡忠正军。政和六年,升寿春府。乾道三年,改为安丰军《宋志》:绍兴十二年,升安丰县为军,罢寿春府为寿州。三十二年,复为府,安丰军隶焉。乾道三年,改寿春府为安丰军,还治寿春。元为安丰路至元十四年,改宋安丰军为路。明年,降为散府。十六年,复为路。明初复曰寿州,以州治寿春县省入编户四十三里,领县二。今仍旧。
州控扼淮颍,襟带江沱,为西北之要枢,东南之屏蔽。汉伍被谓淮南王,南收衡山衡山国,今六安州以西南,以击庐江庐江国故地,在今池州府以西南,有寻阳之船汉寻阳县,在今湖广蕲州东,守下雉之城下雉,见湖广兴国州,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豫章口,盖即今江西之湖口,强弩临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东收江东会稽,南通劲越,犹可屈强江淮间。自魏晋用兵,与江东争雄长,末尝不先事寿春。及晋迁江左,而寿春之势益重。元帝时,应詹曰:寿春一方之会,远振河洛之形势,近为徐、豫之藩镇,宜绥集流散,专事农桑。成帝时,寿春入于后赵,朝议欲攻取之,蔡谟曰:寿阳城小而固,自寿阳至琅邪,城壁相望,其间远者才百馀里,一城见攻,众城必救,贼之邮驿,一日千里,河北之骑,足以来赴,夫以白起、韩信、项籍之勇,犹发梁焚舟,背水而阵,今欲停船水渚,引兵造城,前对坚敌,顾临归路,此兵法所忌,若进攻未拔,北骑卒至,惧桓子不知所为,而舟中之指可掬也。乃止。简文帝初,袁真以寿春叛。伏滔著《正淮论》曰:寿阳东连三吴之富,南引荆、汝之利,北接梁、宋,平途不过七百,西援陈、许,水陆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内有淮、肥之固,龙泉之陂,良田万顷,舒、六之贡,利尽蛮越。是也。齐高帝谓寿春贼之所冲,宜深为之备。北魏源怀言:寿春去建康不过七百里,乘舟藉水,倏忽可至考寿春陆路至建康不过四百七十馀里,水路北繇淮水,南出肥水,皆千五百馀里,而至建康。源怀之言,盖酌水陆之中也。南北朝时,寿春皆为重镇。隋欲并陈,亦先屯重兵于此。唐时江淮有变,必以寿春为襟要。杨氏据淮南,寿州之防尤重。南唐坚守寿州,以抗周师,周兵虽屡胜,略有滁、和、光、舒、蕲之境,东克扬州,而寿州未下,诸州卒不能固也。及显德四年,攻克寿州,而淮、泗已东,次第风靡矣。宋开宝五年,将有事江南,其臣林仁肇密请于其主,欲假精兵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彼纵来援,臣据淮御之,势不能败。江南主不从。及宋室南渡,亦首推寿州为雄郡。吕氏祉曰:淮西建康之屏蔽,寿春又淮西之本源也。寿春失,则出合肥扰历阳,建康不得安枕矣。故李延寿以为建业之肩髀,萧子显以为淮南之都会《南齐志》:寿春,淮南一都会,地方千里,有陂泽之饶,良有以也。真氏德秀曰:有安丰之屏蔽,则敌不得以犯合肥。周氏必大曰:自晋至宋,寿阳皆为重镇,寇少至,则淮、泗诸郡坚守,以待救援,大至,则发民而归寿阳。盖寿阳不陷,敌虽深入,终不能越之而有淮南。谢玄肥水之战,却苻秦百万之师。刘仁瞻坚壁自守,周世宗攻之,三年不能下。寿春之形势,亦可见矣。
○寿春废县即今城也。秦置县。汉五年,刘贾南渡淮,围寿春,即此。寻为九江郡治。后汉建武五年,幸寿春,寻为扬州治。后汉末为袁术所据,曹操得之,以为重镇。魏甘露二年,诸葛诞据寿春,文钦自吴驰救,诞寻以猜疑杀钦,钦子鸯虎将兵在小城中,逾城走,既而城陷,诞将麾下突小城欲出,见杀,盖寿春有大小二城也。晋自渡江后,寿春尤为重镇。咸和三年,祖约以寿春叛,其部将潜以城降于后赵。永和五年,赵将王浃以城来归,遣陈逵据寿春,既而褚裒自彭城退师,逵焚积聚,毁城遁还。太和四年,袁真复以寿春叛降燕,真寻卒,子瑾继之。明年,桓温遣兵攻寿春,克其南城,瑾寻败灭,孝武改曰寿阳。元熙初,刘裕移镇寿阳。《通典》:寿州罗城,楚考烈王筑;子城,宋武帝移镇时筑。《广记》云:寿阳城中有二城,一曰相国城,刘裕伐长安时筑;一曰金城,寿阳中城也。自晋以来,中城率谓之金城,按曹魏时已有小城,则裕所筑者,相国城也。齐建元初,魏人南侵,遣薛虎子等分道出寿阳。二年,魏拓跋嘉与刘昶寇寿阳,豫州刺史垣崇祖欲治外城,诸将以郭大难守,欲退保内城,崇祖不可,魏师败却。永明十一年,魏人议南寇,大积马刍于淮、泗间,诏崔慧景为豫州刺史,镇寿阳以备之。隆昌初,萧鸾以萧衍为宁朔将军,戍寿阳,密防慧景也。建武二年,魏人南寇,诏沈文季守寿阳,以拒魏师。永元二年,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阳降魏,魏置扬州刺史,镇寿阳。梁普通五年,豫州刺史裴邃自合肥袭寿阳,克外郭,魏长孙稚御却之。六年,复攻寿阳,败魏军。七年,时淮堰水盛,寿阳城几没,乃复遣夏侯等攻寿阳,寿阳降,复置豫州。太清二年,侯景袭入寿阳,寻作乱,留兵守寿阳,帅轻骑东掩建康,合州刺史萧范遣兵攻寿阳,克其罗城,攻中城,不克而退,范复益兵攻之。三年,景将王显贵以寿阳降东魏。陈大建五年,吴明彻攻齐寿阳,齐王琳等保寿阳外郭,明彻急攻之,城溃,齐兵退据相国城及金城,明彻堰肥水灌城,遂克之。自后周至南唐,州郡皆治此。五代周克寿州,移州治下蔡,寿春县属焉。宋初因之。绍兴十六年,改属安丰军。三十二年,还属寿春府。乾道三年,改寿春府为安丰军,移治寿春。元安丰路亦治此。明初省。今州城周十三里有奇。《一统志》:州西四十里有寿春故城,相传楚寿春盖治此。又州东一里有诸葛城,相传诸葛诞所筑。
下蔡城州北三十里,古州来也。《左传》成七年,吴入州来。昭四年,楚然丹城州来,以备吴。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十三年,吴灭州来。十九年,楚城州来。二十三年,吴人伐州来。自是遂为吴地,季札始邑于延陵,后邑于此,故曰延州来季子。哀二年,蔡昭侯自新蔡迁于州来,谓之下蔡,盖为吴所迁也。汉置下蔡县,属沛郡。后汉属九江郡。晋属淮南郡。升平三年,谢石军下蔡,帅众入涡、颍,以援洛阳,旋溃还。南北朝时,皆为战争要地。齐建元二年,魏人南侵,分遣其将贺罗出下蔡。三年,魏攻寿阳,垣崇祖击却之,恐魏人复寇淮北,乃徙下蔡戍于淮东。既而魏师闻其内徙,果平其故城,崇祖引兵渡淮,击破之。建武二年,魏置下蔡郡,自是常以重兵戍守。梁天监十四年,魏将崔亮攻赵祖悦于硖石,亮遣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夹淮为营,取车轮去辋,削锐其幅,两两接对,揉竹为ㄌ,连贯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意,不可烧斫。既断祖悦走路,又令战船不通,硖石遂下。郦道元曰:淮水自夹石北径下蔡故城东,淮之东岸又有一城,曰下蔡新城,二城对据,翼蔽淮滨。杜佑曰:梁于硖石山下筑城以拒魏,即下蔡新城也。大通中,魏乱。梁得下蔡,改置汴州及汴郡,因亦名汴城。齐废郡。隋仍为下蔡县,属颍州。唐武德四年,置涡州治焉。八年州废,仍属颍州。五代周显德二年,围唐寿州,徙正阳浮梁于下蔡,使张永德屯于此。唐将林仁肇以水陆军援寿春,欲焚下蔡浮梁,不克,为周兵所败。时永德为铁绠千馀尺,距浮梁千馀步,横绝淮流,系以巨木,繇是唐兵不能近。未几,唐人复以水军攻下蔡,永德击败之。三年,周主败唐兵于紫金山,分兵守诸寨,还下蔡,发陈、蔡诸州丁夫筑下蔡城。四年,寿州降,遂徙治下蔡。宋亦为寿州治,后又改州为寿春府,时亦谓下蔡为北寿春,而寿春县为南寿春。绍兴六年,杨沂中等败刘猊于藕塘,追至南寿春而还,此即寿春县也。十一年,兀术陷寿春,乃渡淮,陷庐州,此寿春即下蔡城也。乾道三年,改置安丰军于寿春县,下蔡县属焉。元因之,元末,江淮多故,下蔡县始废。《里道记》:下蔡西抵正阳镇五十五里。林氏曰:下蔡,古州来也。吴之始图楚也,争巢、锺离、州来三邑,盖七十年而后取之,失淮繇失州来也。《志》云:州北三十里有蔡国城,即下蔡矣。今有下蔡巡司。
硖石城在州西北二十五里硖石山上。山两岸相对,淮水经其中,相传大禹所凿,因于山上对岸结二城,以防津要。《水经注》:淮水过寿春北,右合肥水,又北径山峡中,谓之硖石。三国魏甘露元年,诸葛诞据寿春,司马昭遣王昶军硖石以逼之。晋大元八年,苻坚大举入寇,侵寿春。晋将胡彬赴援,闻城陷,因退保硖石。齐永元二年,裴叔业以寿阳降魏,东昏侯遣萧懿进讨,懿遣别将陈伯之溯淮西上,军于硖石,以逼寿阳,为魏将传永等所败。梁天监十四年,赵祖悦袭魏西硖石据之,以逼寿阳,更筑外城,徙缘淮之民,以实城内,魏将崔延伯攻之未下,魏复遣李平等水陆进攻,克其外城,祖悦出降。十五年,浮山堰成,淮水氾溢,魏扬州刺史李崇作浮桥于硖石戍间以备之。太清二年,侯景为东魏慕容绍宗所败,自涡阳走硖石,济淮袭寿春据之。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伐齐军至硖口,克其北岸城,南岸守者弃城走,淮北诸城皆来降,硖口即硖石口也。唐武德七年,李世讨辅公┙,渡淮拔寿阳,次硖石。《通释》:硖石以淮水中流分界,在西岸者为西硖石,属下蔡,在东岸者则属寿春。杜佑曰:硖石东北,即下蔡城。是也。
马头戍城在州西北二十里,淮滨戍守处也。梁天监五年,取魏合肥,魏人守寿阳,于马头置戍,普通五年,梁取寿阳,亦置戍于此。太清二年,东魏慕容绍宗败侯景于涡阳,景自硖石济淮南奔马头,戍主刘神茂往侯景,遂导景袭寿阳,既而侯景以寿阳叛,西攻马头,东攻木栅,是马头在寿阳西也。或以为当涂之马头郡,误矣。又马头东南有白捺城,又南有欧阳戍。普通二年,裴邃镇合肥,勒兵欲袭寿阳,恐魏觉之,先移魏扬州刺史长孙稚云:如闻欲修白捺城,此亦须营欧阳,设交境之备,稚谋于僚佐,杨侃曰:白捺小城,本非形胜,邃好狡计,恐有他意,移檄报之。邃不敢发。盖梁取合肥,与魏寿阳对境,白捺、欧阳皆边戍处也。木栅,胡氏曰:在荆山西。
安丰城州西南六十里,西去霍丘县九十里。春秋时,六国地。汉置安丰县,属六安国。后汉建武中,封窦融为安丰侯,寻复为县,属庐江郡。三国魏置安丰郡。甘露二年,诸葛诞据寿春,讨司马昭,请救于吴,吴遣朱异率兵进屯安丰,为诞外援。晋安丰县属安丰郡。安帝时郡废,县属弋阳郡。宋末,复置安丰郡治焉。齐因之。梁置陈留、安丰二郡。后魏亦置安丰郡。魏收《志》:扬州有安丰郡。又霍州有安丰郡,治洛步城。《水经注》:安丰,今为迁城郡治。章怀太子贤曰:宋齐间,安丰已杂入蛮境,故分析侨置,非止一城矣。今霍山县西北亦有安丰故城。后齐因之。隋郡废,县属寿州。唐因之。乾宁四年,朱全忠侵淮南,使其将葛从周以兖、郓、曹、濮之师壁安丰,将趣寿州。是也。宋亦为安丰县,属寿州。绍兴十二年,升为安丰军,以六安、霍丘、寿春三县隶焉。三十二年,安丰军改属寿春府。隆兴二年,以军使兼知安丰县事。乾道三年,移置安丰军于寿春县,以安丰县属焉。元属安丰路。明初废。今为安丰乡。《志》云:安丰县东北五里有陈留废城,梁置陈留郡及县于此,隋废。○都陆城,在安丰县南。汉博乡县,元帝封六安缪王子交为侯邑,属九江郡。王莽改曰扬陆。后汉省。魏诸葛诞据寿春,吴遣朱异帅诸将赴救,异留辎重于都陆,进屯黎浆,为魏将石苞等所败,既而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袭都陆,尽焚异粮,异走还。胡氏曰:都陆或即此地。《晋书•地道记》:都陆在黎浆南。
安城县城在州南。梁普通五年,豫州刺史裴邃攻寿阳之安城,既而马头、安城皆降。魏收《志》:梁置新兴郡,治安城县,即此。又魏昌城,在州东七里。梁天监十四年,浮山堰成,淮水氾涨,魏扬州刺史李崇筑魏昌城于八公山东南,以备寿阳城坏。是也。○义昌城,在州西南。宋《永初郡国志》:安丰有义昌县,晋末,尝立郡。宋初废为县,寻并入安丰。
小黄城在州西。《寰宇记》:晋义熙十二年,置小黄县,在安丰城西北三十里,或即黄城也。胡氏曰:下蔡在淮北,黄城在寿阳西。又西有郭默城,相传晋咸和中,郭默尝屯此。陈大建五年,吴明彻攻寿阳,别将鲁天念克黄城。郭默城降,诏置司州于黄城,十一年,周韦孝宽侵淮南,分遣宇文亮攻黄城,拔之。十二年,鲁广达复克周之郭默城,是黄城与郭默城相近也。○苍陵城,在州西北。《水经注》:淮水东流,与颍水会,东南径苍陵北,又东北流经寿春县故城西。陈大建五年,吴明彻下寿阳,齐人遣兵援苍陵,败去。《地形志》寿春县,故楚有苍陵城。
○八公山州东北五里,肥水之北,淮水之南。相传汉淮南王安与八公学仙于此,因名。亦谓之北山。三国魏甘露二年,诸葛诞据寿春,请救于吴,吴使文钦及全怿等驰救,魏王基等方围城未合,文钦等从城东北,因山乘险,将其众突入城,既而司马昭敕基转据北山,基不听,筑长围固守,诞等败亡。晋太元九年,苻坚南侵,谢玄御之于肥水,坚登寿阳城,望见八公山草木,皆以为晋兵。齐建武二年,魏主宏入寇,遣济淮至寿阳,登八公山。梁天监十二年,寿阳久雨,大水入城,庐舍皆没,魏扬州刺史李崇,勒兵泊于城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于女墙,城不没者二板,将佐劝崇弃城保北山,崇不可。一名肥陵山,山之北麓与紫金相接。《唐六典》:淮南道名山曰八公山。
紫金山州东北十里。五代周显德三年,围唐寿州,久之不克。南唐援兵皆营于紫金山,周将李重进邀击,大破之,夺其二寨,既而周主至下蔡,渡淮抵寿春城下,遂军于紫金山南。四年,唐援兵益集,列十馀寨,与城中烽火相应,又筑甬道抵寿州,欲运粮以馈之,绵亘数十里,周主命赵匡胤击其先锋寨及山北一寨,皆破之,断其甬道,唐兵首尾不能相救,寻复击其紫金山寨,大破之。宋绍兴六年,刘豫分道入寇,遣其子麟率中路兵,繇寿春犯合肥,侄猊率东路兵,繇紫荆山出涡口,犯定远,孔彦舟率西路兵,繇光州犯六安,紫荆即紫金也。《志》云:州北五里有连珠寨,紫荆山腰有石大路,遗趾尚存,即周世宗屯兵处。
硖石山州西北二十五里。夹淮为险,自古戍守要地,上有硖石城。详见前。○青冈,在州西北三十里。晋太元八年,谢玄等败苻坚于肥水,乘胜追击,至于青冈。胡氏曰:青冈去寿春县三十里。是也。
○淮水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自霍丘县而东,经正阳镇,颍水流合焉,谓之颍口。又东至寿州北,肥水流合焉,谓之肥口,亦谓之淮口。《史记》:秦始皇二十八年,于泗水中求周鼎,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渡处盖在州北。晋咸和三年,祖约以寿春叛,约诸将阴与后赵通,赵将石聪等遂济淮攻寿春,约兵溃走历阳。齐建武二年,魏主入寇,济淮至寿阳,又循淮而东,至锺离。盖淮水分南北之险,州实当其冲也。
肥水在州东北十里。自庐州府北流,经废安丰县境,又北流经此,折而西北,流十里,入于淮。胡氏曰:肥水在城北二里,旧引肥水交络城中。故昔人每恃肥水为攻守之资。齐东昏侯永元二年,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帝数诛大臣,心不自安,乃登寿阳城望肥水。陈大建五年,吴明彻攻寿阳,引肥水灌城。五代周显德二年,攻南唐寿州,周主自营于肥水之阳,寻命士卒以方舟载炮,自肥河中流击寿春城,又束巨竹数十万,竿上施板屋,号曰竹龙,载甲士以攻之,会肥水暴涨,炮舟、竹龙,皆漂向南岸,为唐兵所焚。《志》云:今州有东肥河,自州城东北,西流十里入淮。西肥河在下蔡城西南十里,东流十里入淮,盖源流断续,故有东西之分耳。又有小史埭,在州城西北,即齐垣崇祖筑肥堰以灌魏军处,亦曰肥水堰。今详见大川肥水。
颍水在州西北四十里。《汉志》:颍水出阳城县阳干山,东至下蔡入淮,是也。其入淮处,谓之颍尾。《左传》昭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亦曰颍口。魏黄初五年,魏主丕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如寿春,盖自颍口入淮也。晋太元八年,苻坚入寇,使苻雄引军三十万,先至颍口。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攻寿阳,齐将皮景和赴救,屯于淮口,久之,渡淮去寿阳三十里而军,寿阳为陈所拔,既而齐兵复至颍口,陈将樊毅击走之。胡氏曰:景和自颍上出至淮而屯,淮口即颍口也。唐建中三年,李希烈阻兵淮西,江淮输物留梗,诏徙饷道自颍入汴。元和十一年,置淮颍水道,以馈讨淮西诸军,杨子等院米皆自淮阴溯流至寿州,入颍口。五代周显德三年,攻唐淮南,周师自闵河沿颍入淮。绍兴三十一年,金亮南侵,诏淮西诸军保颍口,盖扼要之地也。详见河南大川颍水。
淠水在州西七十里。源出六安州霍山中,入河南固始县界,又东经霍丘县,至州境北流入淮。《水经注》:淠水出庐江县霍山,至安丰县故城西北入于淮。唐乾宁四年,朱温将葛从周攻寿州,为淮南将朱延寿等所败,引还,淮南兵追至淠水,从周半济,淮南兵击之,从周仅免。
芍陂在安丰城南百步。亦曰安丰塘,亦曰期思陂。《淮南子》:孙叔敖决期思之水,灌雩娄之野。《意林》:孙叔敖作期思陂,而荆之土田赡。《水经注》:肥水东北径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周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香门陂水,北径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渎。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注黎浆,一北至肥水。《皇览》:楚大夫子思造芍陂。崔实《月令》:叔敖作期思陂。《华夷对境图》:芍陂周回二百二十四里,与阳泉大业陂,并孙叔敖所作,开沟引淠水,为子午渠,开六门,灌田万顷。《通释》:芍陂首受淠水,西自六安,北界驺虞石,东自濠州之南横石水皆入焉。《后汉书•王景传》:建初八年,徙庐江太守,郡界有故芍陂稻田,景驱率吏民,修起芜废,灌田可万顷,繇是境内丰给。《魏志》:建安十四年,曹操军谯,引水军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开芍陂屯田。盖自芍陂上施水,则至合肥也。建安五年,刘馥为扬州刺史,镇合肥,广屯田,修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曷,以溉稻田,公私有积,历代为利。后邓艾重修此陂,堰山谷之水,旁为小陂五十馀所,沿淮诸镇,并仰给于此。《吴志》:赤乌四年,全琮略淮南,决芍陂,魏将王凌与琮战于芍陂,琮败还。晋初,吴丁奉、诸葛靓皆出芍陂攻合肥。又刘颂为扬州,亦修治芍陂。永和八年,谢尚与苻秦将苻雄战于许昌,败奔淮南,姚襄送尚于芍陂。九年,姚襄自淮南进据芍陂,寻徙屯于盱眙。伏滔曰:龙泉之陂,良畴万顷,谓芍陂也。宋元嘉七年,长沙王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寿阳,芍陂久废,义欣修治堤防,因旧沟引淠水入陂,溉田万馀顷,无复旱灾。齐建元二年,豫州刺史垣崇祖修理芍陂屯田。隋开皇中,赵轨为寿州长史,芍陂旧有五门堰,轨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馀顷。唐上元中,亦于寿春置芍陂屯田。《元和志》:芍陂周三百二十四里,径百里。宋熙宁中,尝议修治。元至元二十一年,江淮行省言:安丰芍陂,可溉田万顷,若立屯开耕,实为便益。从之,于安丰立万户府,屯户一万四千八百有奇,后废。夫芍陂,淮南田赋之本也,曹公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而军用饶给。齐、梁间,皆于芍陂屯田,而转输无扰,乃弃而不事,何欤?期思,见河南固始县。芍,读作鹊。
大漴陂在下蔡城西北百二十里。《玉海》:下蔡西北六十里有黄陂,八十里有鸡陂,东北八十里有湄陂。皆隋末废,唐复置,溉田数百顷。○永乐渠,在安丰城东北十里。唐广德二年,宰相元载置此,以溉高原之田。大历十三年废。
横塘在州东。《水经注》:肥水入芍陂,又北,右合阎润水,积为阳湖,阳湖水西北径死亭,南为横塘西注。宋泰始二年,豫州刺史殷琰据寿阳,以应晋安王子勋寻阳之师,遣将刘顺等据死虎筑垒,以拒刘π之兵。又遣杜叔宝逆粮于死虎,刘π遣将吕安国等间道出顺后,于横塘抄之,叔宝败走。又尉升湖,旧《志》:在州南。北魏主恪延昌初,寿春大水,扬州治中裴绚帅城南民泛舟南走,避水高原,因以众叛,刺史李崇讨擒之,还至尉升湖,绚投水死。
八叠滩在州西北淮水旁。宋开禧二年,金仆散揆等寇颍寿,至淮,遣人密测淮水,惟八叠滩可涉,即遣将扬兵下,蔡声言欲涉,守将何汝厉乃悉众屯花靥以备之,揆遣赛不等潜师渡八叠,驻于南岸,官军骇溃,揆遂夺颍口,下安丰军及霍丘县,进围和州。又黄口滩,在州西北。宋嘉定十一年,金人犯安丰军黄口滩。盖皆滨淮要地也。
○死虎垒在州东四十馀里。宋泰始二年,豫州刺史殷琰遣将刘顺等东据宛塘,筑四垒以拒刘π。《通典》曰:宛塘,死虎之讹也。齐永元三年,裴叔业以寿阳降魏,诏萧懿讨之,懿屯小岘,遣裨将胡松、李居士帅众屯死虎,即此也。《水经注》:肥水合阎润水,积为阳湖,自塘西北径死亭,即殷琰将刘顺筑垒处。是又名死也。
正阳镇在州西六十里。淮水流出颍、寿之间,夹淮有东、西正阳镇,东正阳属寿州故安丰县界,西正阳属颍州颍上县界。唐天二年,朱全忠侵淮南,自光州至寿州,寿州人坚壁清野待之,全忠欲围之,无林木可为栅,乃退屯正阳,渡淮而北。汉干元年,南唐兵渡淮攻正阳,周显德二年伐唐,李等为浮梁,自正阳济淮,败南唐兵于寿州城下。三年,唐将刘彦贞趋救李,虑正阳浮梁为彦贞所断,乃焚其刍粮,退保正阳,彦贞闻之喜,引兵轻进,直抵正阳,周将李重进度淮,逆战于正阳东,大破之,既而周主至正阳,进次寿州城下。四年,周克寿州,南唐林仁肇谓其主曰:愿假臣兵数万,直抵寿春,分据正阳,收复淮甸。盖淮滨之津要也。今西正阳有刘备、关羽二城,与颍州接境。《元史》:至元九年,董文炳筑两城于正阳,以遏宋兵。十年,宋将来争,霖雨淮涨,舟师薄城,文炳病剧,子士选击却之,即此。后人讹为刘关所筑。《舆程记》:东正阳商众所聚,西正阳土著所居。向来每岁委官收船料,以给凤阳高墙之费。
赵步在州东北,淮河北岸。朱梁乾化三年,遣王景仁侵庐、寿,淮南将徐温等遇于赵步,却之,复战于霍丘,梁兵败去。周显德四年,周主自将略淮南,自下蔡军于赵步,大破唐兵于紫荆山,馀众沿淮东走,周主自赵步将骑数百,循北岸追之,诸将以步骑循南岸迫之,水军自中流而下,唐兵奔溃。胡氏曰:赵步南直紫金山。是也。王像之曰:赵步在淮河北岸,水滨泊舟之地,土人坎岸为道以上下,谓之步,赵步,以赵氏居此而名。今自寿春花靥镇,沿淮东下百馀里,即赵步滩。又东径梁城滩,北齐及梁控扼之地也,在淮水中。又东二十五里至洛河口。○花靥镇,在州西北二十五里,相传以宋武帝女寿阳公主而名。宋绍兴二年,庐寿镇抚使王亨收复安丰军之花靥镇。镇盖州境戍守要地。
来远镇在州西南。周显德二年,李攻唐寿州不克,唐将刘彦贞驰救,至来远镇,距寿州百里,又以战舰数百艘趋正阳,为攻浮梁之势,李惧,退保正阳。《九域志》:寿州安丰县有来远镇。胡氏曰:来远镇近东正阳,西至淠河十里。《五代史》作距寿州二百里,误也。○山口镇,在州东,五代周显德三年,败南唐兵于寿州城下,前锋将白延遇复败唐兵于山口镇。四年,刘重遇奏杀紫金山溃兵三千人于寿州东山口,盖即山口镇也。又上窑镇,亦在州东。周显德三年,李奏败南唐兵于此。亦作上窑。
黎浆亭在州东南。《水经注》:芍陂渎水东注黎浆水,水东经黎浆亭南,又东注肥水,谓之黎浆水口。吴朱异救诸葛诞于寿春,进屯黎浆。又梁普通五年,裴邃拔荻城,又拔甓城,进屯黎浆。七年,梁主以淮堰水盛,寿阳城几没,遣郢州刺史元树等自北道攻黎浆,豫州刺史夏侯自南道攻寿阳。是也。荻城、甓城,盖是时寿阳、合肥间沿边戍守处。
尉武亭在州北。宋元嘉二十七年,遣军北伐,豫州部将刘康祖进逼虎牢,继而诸军败退,魏主焘遣兵分道深入,使拓跋仁自洛阳趋寿阳,仁拔悬瓠项城而进,宋主诏康祖还守寿阳,至尉武,去寿阳数十里,为仁所追及,康祖战死,时南平王铄镇寿阳,复遣其将王罗汉守尉武,魏人攻拔之。
鸡备亭在安丰故城西南。《左传》昭二十三年,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杜预曰:安丰南有鸡备亭,即鸡父也。○栖贤寺,在州西北。梁天监三年,魏使萧宝寅都督东扬等三州,屯东城。宝寅至汝阴,东城已为梁所取,乃屯寿阳栖贤寺,是也。
石桥在州西北。晋太和六年,袁瑾据寿春,求救于苻秦,秦苻坚等赴救,桓温遣桓伊、桓石虔等击败之于石桥。胡氏曰:石桥在肥水北。○肥桥,在城北肥水上。《五代史》:周显德三年,行视水寨,至肥桥。《志》云:桥在州西北十里,近肥口。今置寿春驿于此。又有新站驿,在州西北十里,路出颍州。又北炉巡司在州东九十里,正阳巡司在州西六十里。
霍丘县州西南百二十里,南至六安州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固始县百四十里,北至颍上县七十里。《志》云:周成王时,霍叔迁于此,县因以名。春秋时为蓼国地,战国时为楚地。汉置松滋县,属庐江郡。后汉省入安丰县。晋复置松滋县,属安丰郡。宋齐因之。梁为安丰郡治。后魏仍属安丰郡。东魏县废。隋开皇十九年,改置霍丘县,属寿州。唐武德四年,置蓼州于此。七年,州废,仍属寿州。县城周不及二里,今废。编户十二里。
○松滋城在县东十五里。汉县治此,属庐江郡。昭帝封六安共王子霸为侯邑。后汉县省。三国魏复置,属安丰国。晋咸和中,置松兹郡,寻复为县。宋仍属安丰郡。齐因之,后废。唐初,亦尝置松滋县,属蓼州,旋废入霍丘县。五代梁开平二年,遣亳州将寇彦卿侵淮南,袭霍丘,为土豪朱景所败,即今县也。○义成废县,在县北四十里。汉县,属沛郡。后汉属九江郡。东晋初,侨置于此,改属淮南郡,寻废。
成德城在县东南。汉县,属九江郡。后汉因之。魏晋属淮南郡,后废。《水经注》:肥水过九江成德县西北,入芍陂,又北右合阎润水。是也。○狄城,在废成德县南,即荻丘也。《水经注》:肥水自荻丘过成德县西,南北朝时,置戍守于此,谓之荻城。亦曰狄城。梁普通五年,裴邃自合肥拔狄城,又拔甓城,二城盖相近也。《魏书》:世宗时,李神为陈留太守,领荻丘戍主。《地形志》扬州有陈留郡,治浚仪,盖皆侨置。《隋志》安丰有梁陈留郡,隋初废。
雩娄城在县西南八十里。《春秋》襄二十六年,楚人侵吴及雩娄。昭五年,楚使沈尹射待命于巢,遂启疆待命于雩娄,以备吴是也。汉为县,属庐江郡。晋属安丰郡。刘宋元嘉二十五年,置边城左郡,领雩娄等县。齐改属安丰郡。梁改置西边城郡,领雩娄县。后魏因之。后周废。又史水废县,在县北。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州蛮户置县,属边城左郡,盖以史河为名。齐改属安丰郡。梁复属边城郡。后魏因之。魏收《志》:边城郡治麻步山,领史水一县。后齐废入雩娄县。又开化废县,在雩娄县西南。亦宋元嘉中置,属边城左郡。齐属安丰郡。梁复故。后魏属西边城郡。后齐省。唐武德四年,复置开化县。贞观初,省入盛唐县。
安风城县西南二十里。汉县,属六安国。后汉初,以安丰、阳泉、蓼、安风四县,封窦融为安丰侯。《郡国志》:安风侯国属庐江郡,三国魏置安丰郡,治安风县,正元二年,毌丘俭举兵寿春,进屯项,司马师遣豫州刺史诸葛诞自安风向寿春。是也。晋仍为郡治,后省。杜佑曰:霍丘城北有安风津,曹魏安风都尉理,母丘俭败走安风津见杀处也。或讹风为丰。《水经注》:淮水过安丰东北,又东为安丰津,水南有城,故安丰都尉治,后立霍丘戍于此。梁天监二年,庐江太守裴邃克魏霍丘城。此霍丘也,隋因以名县。
蓼县城在县西北,接固始县界。古蓼国,皋陶之后封此。《春秋》文五年,为楚所灭。汉置蓼县,高祖封孔裒为侯邑,寻属六安国。后汉属庐江郡。晋属安丰郡,后废。宋泰始二年,庞孟蚪以司州兵应晋安王子勋,因救殷琰于寿阳,进至弋阳,刘π遣吕安国迎击之于蓼潭,大破之。《水经注》:决水经蓼县故城,东灌水会焉。所谓蓼潭,当是其处。
阳泉城在县西九十里。汉县,属六安国。后汉属庐江郡。灵帝封黄宛为侯邑。三国魏为庐江郡治。晋因之,后废。后魏又尝侨置汝阳县于阳泉城,寻废。《志》云:县西有决口戍。梁普通中,于决水东阳泉古城置,后改为临水县,其旁有临水山,皆以临决水而名。《广志》:阳泉县有阳泉湖。
阳石城在县东南,亦曰羊石。梁天监二年,后魏以降将陈伯之为江州刺史,屯阳石。四年,杨公则出洛口,别将姜庆真与魏战于羊石,不利,公则退保马头。五年,庐江太守裴邃克魏羊石城,进克霍丘。胡氏曰:羊石城在庐江西北,霍丘东南,洛口见怀远县。
义州城在县西南。梁普通二年,义州刺史元僧明及边城太守田官德举州降魏,魏拜僧明为西豫州刺史,官德为义州刺史。既而梁遣裴邃讨僧明,深入魏境,从边城道出其不意,魏所署义州刺史封寿据檀公岘,邃击降之。《水经注》:雩娄南大别山,俗名为檀公岘,安丰故城,即边城郡治也。盖义州本蛮州,在故雩娄县界,后移置于光州定城郡云。
○大别山县西南八十里,接河南固始县界。《汉志》:在安丰县南,以为即禹贡之大别。郦道元曰:大别山俗谓之檀公岘,巴水出焉。一名巴山,又名下灵山,决水亦出于此。又名分水山。《唐六典》:江南道名山之一,曰大别。《纪胜》云:大别山一名安阳山,以汉安丰县在山东北,阳泉县在山西北也。巴水,今见湖广黄州府。
长山在县西八十里。有三山相连,曰南长山、北长山、中长山。又西十里曰临水山,山西带史河,因名。其相近者为高祖山,接固始县界,相传汉高追项羽时过此,因名。
九仙山在县南百里。又南百里有三尖山,以山峰鼎峙也。又南百里曰望到山,山形峭拔,遥望似近,而行实难到,亦曰望到岭。
东陵在县西。《汉志》庐江郡注曰:金兰西北有东陵乡,灌水出焉。梁天监五年,韦克合肥,诸军进至东陵,有诏班师去魏城既近,身乘小舆殿后,全军还合肥。姚思廉《梁书》:时魏守甓城,去东陵二十里。东陵盖乡名也。《水经注》:东陵乡大苏山,灌水所出,在庐江金兰县西北,即此东陵矣。大苏山,今见河南商城县。
○淮水在县北三十里。自颍州流入境,又东北接颍上县界。唐天二年,朱全忠侵淮南,自颍州济淮,军于霍丘,遣将围寿州,不克而还。五代梁乾化三年,王景仁侵吴、庐、寿,还渡淮,吴霍丘将朱景潜移其所表之津,置于深渊,梁军望表而涉,溺死甚众。《五代志》:淮自霍丘以上,西尽光州。南唐时,每冬淮水浅涸,常发兵戍守,谓之把浅。周显德初,南唐寿州监军吴廷诏,以为疆场无事,坐费资粮,悉罢之。清淮节度使刘仁瞻上表固争,不能得,既而周军来伐,备不及设矣。又新河,在县北二十里,淮水支流也。宋宣和以前,不通舟楫。建炎后,湍流冲激,河流渐大,东北合于淮河。
灌水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大苏山。《汉志》注:雩娄县有灌水,北至蓼入决,过郡二,行五百十里,郡二,谓庐江、六安也。今自固始县东流入县境,合史水入于淮。宋泰始二年,汝南太守常珍奇以悬瓠降魏,旋叛魏,烧劫悬瓠,驱掠安成、上蔡、平舆,三县民屯于灌水,即此。○丰水,在县西南十里,本名穷水。《水经注》:穷水出安丰穷谷。是也。《左传》昭二十七年,楚救潜,沈尹戍与吴师遇于穷水,即此。今讹为澧水。《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枣林塘,周六里,澧河源出于此,东北流入淮。
史河在县北。自固始县流入境,北注于淮。本名决水。《汉志》注:雩娄有决水,北至蓼入淮。是也。又有蔑河,在县东二十五里,自六安州北香河岭,分流至此,北流注于史河。又淠水,在县东五十里,亦自固始县流入境,又东北入州界,注于淮。今俗谓之东河。
阳泉水在县西八十里。《水经注》:阳泉水首受决水,东北径阳泉县故城东,又西北入决水,谓之阳泉口,亦谓之阳宜口。吴嘉禾六年,陆逊引兵下庐江,魏满宠整军向阳宜口,吴人夜遁,时庐江郡治阳泉也。又魏甘露二年,诸葛诞举兵寿春,吴朱异率兵屯安丰,为阳泉声援,司马昭遣兖州刺史泰宁破之于阳渊,或曰即阳泉也。
大业陂县东北十五里,周二十馀里,人呼为水门塘。相传古名镇淮洲,陷而为陂。
○高唐店县西北六十里,亦曰高唐市。宋绍兴初,金人繇颍、寿渡淮,败宋军于高唐市,进攻固始,不克。今有高唐店巡司,在高塘集。又开顺镇巡司,在县南百六十里,丁塔巡司,在丁塔店。
秋栅在县北。唐兴元初,李希烈遣将杜少诚取寿州及江都,寿州刺史张建封遣兵守霍丘秋栅,贼不能过,即此。○义城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高十丈,广八十丈,亦晋时戍守处。
蒙城县州北百八十里,东至怀远县百五十里,西至亳州二百二十里,北至宿州百二十里。汉置山桑县,属沛郡。后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谯郡。晋因之。太元中,置南谯郡,寻侨置于淮南。后魏太和中,置南兖州,治涡阳。景明中,改置涡阳郡。孝昌中入于梁,改置西徐州。东魏武定中,改置谯州南谯郡。陈大建五年,克齐淮南,谯城降,即此城也。后周仍为谯州及南谯郡。隋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涡阳县曰肥水。大业初州废,县复曰山桑,属谯郡。唐属亳州,天宝初改曰蒙城。五代汉乾祐二年,蒙城镇将颜师朗以城降于南唐,改属寿州。宋仍属亳州。金又改属寿州。元因之。县无城,今编户十八里。
○山桑城县北三十七里。汉县治此。后汉建武初,封王常为山桑侯邑焉。晋永和九年,殷浩追姚襄至山桑,为襄所败,襄使其兄益守之。后魏改置涡阳县,旧城遂废。今亭基陵阜高峻,一名北平城。
涡阳城在县东北,以涡水经其南而名。东晋以后为戍守处。萧齐置马头郡于此。《魏书》:太和十八年,齐马头太守孟表据郡来归,除南兖州刺史,仍领马头太守,镇涡阳。萧齐建武末,魏攻义阳,裴叔业围涡阳以救义阳,魏南兖州刺史孟表固守不下,王肃自义阳驰救,齐军乃还,时南兖州治涡阳。梁普通五年,遣将围涡阳,魏元琛救却之。大通初,复遣曹仲宗陈庆之攻涡阳,与魏军相持,魏人犄角筑十三城,悉为庆之所拔,涡阳降,因置西徐州治焉。太清初,侯景自谯退保涡阳,为东魏将慕容绍宗所败。即此。
蒙县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有南北二城。北魏置蒙县。梁于此置北新安郡。中大通四年,取魏谯城,魏将樊子鹄围谯,分兵攻取蒙县等五城,以绝援兵路,谯城复陷于魏。东魏置蒙郡。后齐废郡,寻复为郡治。隋初郡废,复并县入涡阳,俗谓之旧城。
垂惠城在县西北二十里。《郡国志》汝南郡山桑县有垂惠聚。太子贤曰:山桑西北有礼城,故垂惠聚也。杜佑曰:垂惠在今蒙城县西北。后汉建武三年,盖延等击破刘永于睢阳,其将苏茂、周建,奔垂惠,共立永子纡为梁王。四年,遣马武等围垂惠,寻克之。即此城也。○檀城,在县北四十里。《寰宇记》:檀道济所筑,俗呼檀公城,今有檀城山。
○狼山县西北二十八里,有南北两山相对。又驼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山首尾高而中陷,俗呼驼腰山,一名灵山。又西北五里有齐山。
○涡水在县北二里,自亳州流经此,又东入怀远县境。梁大通中,陈庆之败魏兵,克涡阳,尸咽涡水。又太清初,侯景保涡阳,东魏将璟容绍宗击之,为所败,退保谯城,复遣斛律光等击景,戒曰:勿渡涡水。光军于水北,景临涡水与战,曰:汝岂自解不渡水南?绍宗教汝也!光等败走。段韶复与景相持,夹涡而军。既而绍宗进击景,景众溃,争赴涡水,水为不流。是也。《志》云:元初,黄河溢入涡水,后河徙而北,涡水自亳东流经县北,又东二百里至荆山口入淮。明正统中,黄河复通于涡河。后河仍分流,而涡水浅淤过半矣。
肥河县北三十里。旧《志》:肥河自亳州流入境,又东入怀远县界,县境又有旧黄河,在东南五十里,盖决溢时所经也。
驼涧在县西北。梁陈庆之等攻涡阳,魏遣将元昭等赴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五里,为庆之所败。《志》云:涧水出驼山,因名。胡氏曰:今自肥河口溯淮而上,得驼涧滩。似误。
○下城父聚在县西北八十里。秦二世二年,陈王涉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之以降秦。刘昭曰:山桑县有下城父聚。○寨头店,在县东六十里,战争时置寨于此,因名。
附见:
寿州卫在州城内,洪武初置。
泗州
编辑泗州府东二百里。东至淮安府百九十里,东南至江宁府六合县二百六十里,北至淮安府邳州三百二十里,西北至虹县二百二十里。
《禹贡》徐州地。春秋时为徐子国。秦属泗水郡。汉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晋仍属临淮郡。后魏属宿预郡。东魏属东楚州。后周为泗州地。隋大业初,属下邳郡。唐改置泗州初治宿预,寻治徐城,开元二十五年,治临淮。天宝初,改曰临淮郡。乾元初,复为泗州。五代时属吴朱梁贞明四年,杨吴置静淮节度于此,后属南唐。宋仍曰泗州亦曰临淮郡。元因之。明初,以州治临淮省入,仍曰泗州编户四十二里,领县二。今因之。
州北接中原,南通吴会,所谓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也。《楚世家》言: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苏代谓齐王: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自秦汉之季,迄于南北争雄,江淮有事,未尝不先争泗上也。唐李吉甫曰:临淮者,汴泗之冲,舟车之会,为必守之地。广明初,曹全拒黄巢于泗上即泗州,势孤无援,为巢所败,而祸流中原矣时宰相卢携议发诸道兵扼泗州,而以汴州帅为都统,使贼不得前,然官军竟无与贼抗者。周世宗与南唐争淮南,屡战于泗州、盱眙间,宋人以和议成,遂与金人画淮为界宋绍兴十二年,和议成,置榷场于盱眙,后又置于光州、枣阳、安丰军,金人则置榷场于寿州、邓州、凤翔府。寿州,盖金人所得下蔡地。绍兴末,以金亮南侵,因渐规淮北。及隆兴二年,金人陷海州,寇泗州。胡铨言:海、泗,今日之藩篱咽喉也,彼得海、泗,则两淮决不可保,两淮不保,则大江决不可守,大江不守,则江浙决不可安既而和议复定,乃还守旧境。嘉定中,韩胄开边衅,复泗州。丘言:泗州孤立淮北,若金人南出清河口及犯天长等城,首尾中断,堕敌计矣。乃弃泗州,还军于台。王应麟曰:取泗州间道,可以直走建康亦谓自天长而南也。明靖难之师拔灵壁,遂渡淮克盱眙,繇天长南向,列师江上,盖泗州者,全淮之门户,而天长者,又建康之噤喉也西山真氏曰:天长西趣盱眙,南趣六合,东趣扬州,自扬州至盱眙,凡数百里,平畴沃壤,极目无际,重湖陂泽,眇莽相连,田野之民,皆坚忍强悍,此强兵足食进取之资也。
○临淮废县今州治。本徐城县地。唐长安四年,始分徐城南界两乡于沙熟淮口置。开元二十二年,移泗州治焉。咸通九年,徐州贼庞勋遣其党寇泗州,栅于城西。十年,淮南帅马举击败之,贼退保徐城。五代周显德四年,周主攻泗州,赵匡胤焚其南门,破水寨及月城,周主居月城楼,督将士攻城泗州寻降。宋建隆二年,废徐城县为徐城驿。景德二年,移临淮县治徐城驿。元复还旧治。明初省。又州城,旧有东西二土城,明初始以砖石修砌,合为一城,汴河经其中,城周九里有奇。
徐城废县州西北五十里。古徐子国。《春秋》庄二十六年,齐人伐徐,自是徐屡见于春秋。昭三十年,吴灭徐,徐子章禹奔楚。汉置徐县,为临淮郡治。后汉属下邳国。晋仍属临淮郡。宋省。梁置东平、阳平、清河、归义四县。东魏改为高平县,并置高平郡,治大徐城。隋初郡废,县属泗州。开皇十八年,改为徐城县。唐仍属泗州。《括地志》徐城县北四十里有大徐城,即古徐国。因以大徐城为徐城镇。胡氏曰:镇在泗州北百馀里,自此而西北,则入徐州界,其道里纡远。唐上元初,刘展叛,自宋州东下,淮东节度邓景山拒之于徐城,军溃。咸通九年,桂州叛卒庞勋等行及徐城,乃西北入宿州,盖至符离,则北至徐州才百二十里耳。此皆谓大徐城也。五代时,徐城县仍属泗州。宋建隆二年省。《志》云:今州东北八十里有古城,相传徐偃王所筑。《郡国志》亦谓之薄城。
淮平城在州西二十里。《宋志》:绍兴二十一年,泗州地入于金,析临淮地置淮平县,后亦入金,侨置盱眙县。明昌二年,复改曰淮平,元废。○南重冈城。《寰宇记》云:隋重冈县也,在徐城西北九十里通济渠南。大业八年,于此置县,依重冈山为名。今《隋志》不载。
吴城在故徐城县北三十里。相传陈吴明彻所筑。《郡国志》:徐城县西南八十五里又有古屯城,陈吴明彻于此置堰,断淮水以灌濠州,缘此筑城,置兵防守,其城内南北作隔,分为两城,又于淮水南招义县界筑城临水,与此城南北相对,俱谓之屯城。又沥桥城,《寰宇记》:在徐城西南二十五里。梁天监中,筑此置戍,南临沥水桥。
淮阳城州东北百里,亦徐县地。晋义熙中,置淮阳郡。宋、齐因之。魏高闾曰:角城去淮阳十八里。是也。梁亦为淮阳郡。天监五年,将军蓝怀恭与魏将邢峦战败于冫青南,萧丙弃淮阳遁还。六年,魏淮阳镇将常邕和以城来降,寻复入于魏。普通五年,遣将攻魏淮阳,不克。东魏亦曰淮阳郡。魏收《志》:淮阳郡有淮阳县。武定七年,改梁西淮郡七县置。齐因之。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克齐淮南,诸戍淮阳郡弃城走。后周亦曰淮阳郡。《隋志》:梁析淮阳地置绥化、吕梁二郡。东魏武定七年,改置绥化县,后周又改县为淮阳,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泗州。唐初因之。贞观初,省入宿迁县。《郡国志》:淮阳城在徐城东北五十里,西临淮水,有抱月城,其城抱淮、泗水,形势似月。今州东北七十里有半城遗址,疑即古抱月城矣。
朱沛城在故徐城西北六十里。其地有朱沛水。梁因置朱沛郡。魏收《志》:武定七年,改梁朱沛、循义、安丰三郡置朱沛县,属高平郡。后齐因之。后周并朱沛入高平县。
○甓山州西四十里。下有甓山湖,南通淮。又土山,在州北二十里,昔时汴河东堤也。
石山州西百十里。与盱眙县浮山相对,即梁天监中筑堰处,上有城垒故址。又西二十里有车门山,山下有路通车,因名。
○淮水在城南一里,与盱眙中流分界。唐贞元八年,淮水溢没泗州城。周显德中,攻泗州,唐人立水寨于淮滨,又筑月城,两端抱水,以拒周师,为周军所破。《宋史》:开宝七年,淮水溢入州城,迄今淮水涨溢,泗辄当其患。旧有护城堤,历代皆修治之。明万历十六年,河臣潘季驯增修石堤,高厚视昔有加。
汴水在州城北。亦曰通济渠。自虹县流入境,绕祖陵东北,复折而西南,至城南入淮。旧《志》:汴水出泗州东西两城间入淮。今上流堙塞,惟夏月水涨,舟楫仅通虹县。详河南大川。
直河州东北二十里。宋崇宁三年,开此以通汴,东有一字河流合焉。《志》云:州西北有黄冈口,东至直河口,约五十馀里。夏秋时,淮水氾溢,辄繇二口滋入,与诸湖会,氵及祖陵冈足。议筑堤以绕之。又拦马河,在城北十八里,夏月亦通汴河。○安河,在州东北六十里,下流入淮。又州东十里有虹蓝河,上流为土桥河。俱南流入淮。
永泰湖州北五十里。《郡国志》:隋大业三年,开通济渠,塞断溧水,自尔成湖。今州北七十里有溧河,近河有洗马沟,相传徐偃王洗马处,水通安河。○塔影湖,在州西北四十里,以湖东龟山寺塔影倒入湖中而名,水通溧河,又州西百十里有峰山湖。○沙湖,在州北五里,当祖陵之东南。州西十里又有陡湖,在祖陵西南,东通沙湖,下流入淮。
蒲阳陂在州西北。东汉元初三年,张禹为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陂,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三门,通引灌溉,遂成熟田数百顷,邻郡贫者皆归之,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馀顷,民用饶给。《东观记》:陂水广二十里,径百里,在道西,其东有田可万顷。
归仁集堤在州西北五十里,接宿迁东界。其北有白鹿、邸家等湖,其南有祖陵旁之陡湖及沙湖,黄河泛涨,倒灌小河诸口,并挟湖水冲射祖陵及泗州城,故筑堤以捍之,近卫泗州,远固高堰,最为要害,堤长三十九里。高堰,今见淮安府。
○祖陵在州东北十二里,于平原中突起高阜,较泗州城址高二丈三尺有奇。沙、陡二湖潴蓄于前,面淮背黄,合流于东,而龟山在淮河南岸,半出淮中,约束去流,风气完固,真天开胜地也。
竹墩镇在州东南。宋建炎中,金人南侵,挞懒屯泗州,兀术屯竹墩镇,为韩世忠所扼,不得前,寻引退。《志》云:竹墩,路通天长、六合,为建康之径道。○青阳镇,在州西北百五十里,与虹县、宿州接境处也。
临泗驿州北百十里,路出宿迁。又有泗水驿,在州南门外。州西五十里有杨庄驿,又西二十五里旧有龙寓驿,往来濠、徐之通道也。
盱眙县州南七里。东至高邮州宝应县百八十里,东北至淮安府清河县百五十里,南至滁州百九十里。春秋时为吴善道地。襄五年,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是也。秦为盱眙县,项羽尊楚怀王孙心为义帝,都盱眙。汉属临淮郡,郡都尉治焉。武帝封江都易王子蒙为侯邑。许慎曰:张目为盱,举目为眙,盱眙者,城居山上,可以瞩远也。后汉县属下邳国。晋为临淮郡治。永和九年,姚襄自芍陂济淮,屯盱眙。太元三年,苻秦将俱难等陷盱眙,谢玄率兵进攻,秦兵败走。义熙中,置盱眙郡。宋因之。元嘉二十七年,沈璞为盱眙太守,璞以郡当冲要,乃缮城浚隍,积财谷,储矢石,豫为城守之备。及魏主焘入寇,南至瓜埠,还盱眙,为璞及臧盾所败。南齐因之。尝移北兖州来治。梁仍曰盱眙郡。东魏因之。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伐齐,盱眙降,因改置北谯州,寻废州。隋初废郡,仍为盱眙县,属扬州。唐武德初,置西楚州。八年州废,以县属楚州。光宅初,改县曰建中,寻复故。建中初,又改属泗州。五代唐长兴二年,吴昇为昭信军,寻复旧。宋初属楚州。乾德初,改属泗州。建炎二年,升为招信军。四年,复为盱眙县,改属濠州。绍兴十一年,又改隶天长军。十二年,复升为招信军。元仍置盱眙县,招信军治焉。至元十四年,升为招信路。十五年,改为临淮府。二十七年府废,复曰盱眙县,属泗州。明初因之。县凭山为城,编户三十一里。
○睢陵城县西六十里。汉县,属临淮郡,武帝封江都易王子定为侯邑。后汉属下邳国。晋因之元帝尝侨置济阴郡。宋大明初,亦侨置济阴郡于此。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之乱,济阴太守申阐据睢陵应建康。寻没于魏,置淮阳郡。齐建元二年,崔叔阳破魏睢陵,杀淮阳太守梁恶是也。《水经注》:睢陵故县在虹县东境。宋为济阴郡治。南齐末,其地入魏,移济阴郡于淮南锺离东界,仍置睢陵县,当即是城也。梁因之。后为魏人所陷。普通五年,徐州刺史成景儁拔魏睢陵。太清二年,又没于东魏,改属彭城郡,寻复置睢阳郡于此。后齐改县曰池南。陈复曰睢陵。后周又改县曰招义。隋初郡废,县属濠州。大业初,又改县曰化明。唐仍曰招义,属濠州。宋为招信县,属泗州。建炎四年,还属濠州。绍兴四年,复隶泗州,寻又改属天长军。十二年,隶招信军。元初因之。至元二十年并入盱眙。今为旧县巡司。《中都志》:县西五十里有济阴城。唐初尝置济阴县,贞观初省。
淮陵城县西北九十五里。汉县,属临淮郡。后汉属下邳国。晋属临淮郡。惠帝元康七年,分置淮陵国。永嘉后废。梁天监二年,魏扬州刺史元澄等入寇,澄分命诸将攻东关、大岘、淮陵九山,徐州刺史潘伯邻救淮陵,为魏所败。○焦城,在淮陵废县西。梁天监二年,魏元澄南寇,将军王燮保焦城,魏党法宗等攻拔之,进破淮陵,即此。又富陵城,在县东北六十里。汉县,属临淮郡。高祖十一年,黔布反,击荆王贾,贾走死富陵,即此。后汉废。后魏亦置富陵县,属淮阴郡。后齐废。
直渎城在县南。晋义熙中,析盱眙县置直渎县,属盱眙郡。宋齐及梁因之。后魏仍属盱眙郡。隋初并入盱眙。○赘其城,在县西。汉县,属临淮郡。吕后封吕更始为赘其侯,邑于此。后汉县废。晋复置,寻又废。县西南有阳城及考城二县,俱晋末侨置县,属盱眙郡。隋初废。
鲁城县东南三十里。后魏尝侨置鲁县,属淮阴郡。后齐废,即此城也。《志》云:县东北三里有彭城,盖亦南北朝时所侨置。○公路城,在县东北七十馀里,今为公路村,相传袁术屯兵处。《城邑考》:县东北三十里有汉王城与项王城、小儿城,三城相连,相传项氏立楚后时屯兵处。
○东山在县治东南。山有石洞,左曰灵关,右曰剑壁,皆曲折相通。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寇彭城,将军臧盾赴救,至盱眙,魏主焘已过淮,质遣其将胡崇之等营东山。毛熙祚据前浦,皆为魏人所败。明年,魏主还攻盱眙,筑长围,一夕而合,运东山土石以填堑,力攻,久之不克。胡氏曰:东山、前浦,皆在盱眙左右。东山之北。则高家山。高家山之东,则陡山,稍南则都梁山。都梁山之东北,则古盱眙城,城临遇明河。又东径杨茅涧口,又东径富陵河口,则君山,魏太武作浮桥于此。自此渡淮,稍东则龟山矣。○台子山,在县治东一里。宋元嘉中,臧质守盱眙以拒魏人,魏主造弩台于山上,以射城中,因名。治东又有第一山,治南有清风山,皆名胜处也。
君山县东北六里。魏邓艾尝于此堰涧为塘以溉田。晋太元四年,谢玄等败苻秦将俱难于淮阴,秦人退屯淮北之君川,即君山之川矣。宋元嘉中,魏主焘筑长围,围盱眙,作浮桥于君山,绝水陆道,即此。亦曰军山,又东北一里曰长围山。《志》云:魏主焘围盱眙,自都梁山筑长城,造浮桥,绝水路,此其旧址。
陡山在县东北五里,下瞰淮流,其势陡峻,亦曰斗山。《一统志》:山与都梁山相接,当淮流之险峻。胡氏曰:陡山之东,古盱眙也。唐咸通十年,辛谠为泗州迎粮于淮南,舟载钱米,还至斗山,贼将王弘立帅众拒之于盱眙,布战舰塞淮流,谠击败之,遂入泗州。○望州山,在县南五里。《志》云:自南而登,可见泗州城。又县东有磨旗山,相传南北交兵,每立旗帜于山上。
九头山县南三十五里。山有九丘,因名。梁天监二年,魏豫州刺史元澄分命诸将攻淮陵九山。或曰:九山,即此山也,或谓之塘山。宋嘉定六年,尤育言:白水塘源出塘山,其山冈阜重叠,涧萦纡,凡四十里。盖因白水塘而得名。
龟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志》云:山有二,上龟山在县治西南,下龟山在此山西南隅,上有绝壁,下有重渊,相传禹锁淮涡水神巫支祁于此。宋嘉定十二年,山东贼时青来附,处之龟山。又宝庆三年,李全以青州叛,降蒙古,袭据楚州,败金将完颜讹可于龟山。即此。
都梁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广袤甚远,产都梁香,隋建都梁宫,并置城于此。项安世曰:都梁山上水极清浅,中多兰草,俗谓兰谓都梁也。隋大业二年,炀帝起行宫于山上,殿阁三重,长廊回绕。其下有磐泉,七源并导,合为一流。又于宫西南淮水侧凿钓鱼台,临淮高岸。又起四望殿,前有曲河,以停龙舟大舸。其离宫别馆,萦带淮滨,俗呼都梁宫。大业十年,贼孟让自长白山寇掠诸郡,至盱眙,据都梁宫,阻淮为固,王世充破走之。唐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扬州,武后使李孝逸讨之,敬业屯下阿,使其弟敬猷逼淮阴,其将韦超屯都梁山,孝逸至都梁诸将以险固不可攻,薛克构曰:超众少,击之必举,举都梁,则淮阴、高邮,望风瓦解矣。从之,超果遁去。又上元二年,刘展据江淮诸州以叛,平卢将田神功屯任城,奉诏进讨,至都梁,刘展自广陵将兵迎战,败走。咸通九年,桂州叛卒庞勋据彭城,遣其党围泗州,淮南遣兵赴援,皆屯都梁城,与泗州隔淮相望,贼围都梁而陷之,据淮口,漕驿路绝,既而戴可师奉诏讨勋,欲先夺淮口,后救泗州,围都梁城,贼伪降遁去,可师入其城,贼帅王弘立乘大雾掩击,官军尽没。《寰宇记》:山在县东南六十里,淮滨之阻也。
青山县西南八十五里。宋绍兴间,刘泽保聚于此,金人不敢近,其城垒故址犹存。《志》亦作清平山。又西南六十馀里有嘉山,亦有营寨旧址。○三台山,在县西南百五十里,山有三峰,东西南鼎立,上可屯十万众。宋建炎中,刘纲保聚于此。元末,定远豪王弼亦结寨其上。
浮山县西百四十里。北临淮水,一名临淮山。《水经注》:淮水自锺离县又东经浮山,北对石山。梁筑浮山堰,盖以此山名也。杜佑曰:浮山去锺离郡九十里,山下有穴,名浮山洞,夏潦不能及,冬涸不加高。浮山之名亦以此。五代周显德四年,破南唐水军于洞口,即浮山洞口也。既而周主攻下泗州,唐战船赴援者,犹泊洞口,周主遣骑侦之,唐兵退保清口。清口谓清河口矣。○云山,在县东七十馀里。一名东阳山,盖因旧县而名。上有天井,冬夏皆水深五丈许。
○淮河在县北二里,与泗州中流分界。自五河县流入境,又东一百五十里至清河口合于黄河,城北有长沙洲,自淮水渡接牛场港,长二里,淮水氾涨,赖以捍御。
运河在县东北三十里。宋元丰六年开运河,自龟山蛇浦起,讫于洪泽,凿为复河,亘五十七里有奇,广十五丈,深丈有五尺,发运使蒋之奇董其役,以避淮流之险,为转输之利。谓之龟山运河,亦谓之洪泽河。宋《国史》:先是发运使许元自淮阴开新河,属之洪泽,避长淮之险,凡四十九里,久而堙涩。熙宁四年,发运副使皮公弼修泗州洪泽河六十里,以避漕运涉淮风涛之患。至是发运使罗拯,复欲自洪泽而上凿龟山里河,以达于淮。会发运使蒋之奇入对,建言上有清汴,下有洪泽,中间风涛之险,不过百里。宜自龟山蛇浦,下属洪泽,凿左肋为复河,取淮为源,不置插堰,可免风涛覆溺之虞。议者以为便,遂成之。建中、靖国初,复下司修筑。自是岁以为常。南渡后,始罢其后。○直河,在今城北郭内,唐太极初,敕使魏景倩引淮水至黄石冈,以通扬州,即此河也。
池河在县西南,自合肥县境流入,北注于淮,又有津里河,源出嘉山,亦北流入于淮。
洪泽浦县北三十里。旧名破釜塘。邓艾立白水塘,与破釜相连,开水门八以溉田。其后炀帝幸江都,道经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唐咸通九年,徐州贼庞勋遣其党李圜攻泗州,敕使郭厚本将淮南兵救之,军洪泽,畏贼强不敢进。宋乾道七年,诏浚洪泽至龟山浅涩处以通运。元至元二十三年,淮南立洪泽、芍陂两处屯田。初,两淮兵燹之馀,荆榛蔽野,宣慰司昂吉儿言:可立屯田,以给军饷。至是试行,果大获,遂以兵三万屯此,岁得米数十万斛。○万岁湖,在县西二十里,方圆四十里。周世宗攻泗州,驻跸于此,民皆呼万岁,因名。
曲溪堰在县西南十里。亦名新河堰。唐咸通中,高骈镇淮南,有曲溪屯将。五代周显德二年,张永德败唐泗州兵于曲溪堰。是也。○九山湾,在县西。梁天监二年,魏元澄分命诸将犯淮陵九山,徐州刺史司马明素将兵救九山。胡氏曰:盱眙县西南十五里有三城,又西十五里至淮陵城,临池河,池河过淮陵城西而北入淮,谓之池河口。九山店在淮北,南直淮陵。九山店之东则陷冈湖,南则马城,淮流至此,谓之九山湾。其东则凤凰洲,在淮水中,约长十里。今土人亦呼九山湾为狮子渡,北兵渡淮之津要也。
○都梁宫在都梁山上,隋置。《志》云:县东南十五里,旧为都梁驿,炀帝亦置宫殿于此。今地名莲塘。
洪泽镇在县东。《九域志》:盱眙有洪泽镇。王氏曰:镇有二,一在盱眙,一在山阳界。宋绍兴中,韩世忠欲伏兵洪泽镇,邀金使者张通古处也。今县东六十里至石灰窑,又三十里至洪泽驿,繇水道沿淮至淮口,此其必繇之道也。○淮原驿,在县西南三十里,为往来濠、庐之通道。
天长县州东南百五十七里。东至扬州府百二十里,东南至扬州府仪真县百二十里,南至江宁府六合县九十里。汉东阳县地。刘宋侨置南沛郡及沛县于此。萧齐亦置南沛郡及沛县。梁置泾州,领泾城、东阳二郡。后齐因之。陈废州,并二郡为沛郡。大建十一年,没于后周,改置石梁郡及石梁县。隋郡废,县属扬州。大业中,改县曰永福。唐初废。天宝初,置千秋县,仍属扬州。七载,改为天长县。光启三年,淮南军乱,杨行密自庐州趋广陵,至天长,是也。南唐为天长制置使。升元六年,改曰建武军。明年,又改为雄州。周显德四年,克唐泗州,攻楚州,使降将郭廷谓将其濠州兵攻天长,天长降,改为天长军。宋因之。至道二年,复为天长县,属扬州。建炎初,又升为军。绍兴初,复为县。十一年,又升为军。十二年复为县,隶招信军。元改属泗州。明因之。县旧有土城,周六里,今废,编户二十里。
○东阳城县东七十里。秦县,陈婴为东阳令史,即此。汉属临淮郡。后汉永平中,属下邳国,寻改属广陵郡。刘昭《志》:县有长洲泽,吴王濞太仓在焉。晋复属临淮郡,后废。今故址尚存,俗谓之屈城。
石梁城县北二十五里。江左所置戍守处也。宋泰始二年,薛安都举兵彭城,应晋安王子勋,遣其从子索儿引兵向广陵,为张永、萧道成所败,退保石梁。梁承圣二年,秦州刺史严超达围齐泾,州侯等俱出石梁,为超达声援,寻为齐将韶所败,引还。陈大建五年,吴明彻大败齐兵于城下,遂克石梁。十一年,为后周所取,置石梁县于此,后废。唐武德七年,又置石梁县。贞观初省。今亦谓之旧城,其东有关城,关城之东有月城,皆战争时所筑。又有土城,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新城,盖县尝迁治于此。○横山城,在县西南三十里,梁置横山县于此。后周省入石梁。又有义城,在县南二十五里,或曰梁时尝置义城县于此。
○横山在县南五十里。山形四平,望之若横。宋建炎中,刘纲尝保聚于此。又冶山,亦在县南五十里,汉吴王濞冶铸处也。上有天井及白龙池、铁牛洞,又南十里有道人山。○覆釜山,在县西五十里。相传周世宗取淮南时,驻跸于此。
望城冈县西十里。又西三十五里为夹寨冈,又寨子冈在县东四十五里,皆昔时营垒处。又有宋城冈,在县北十三里。○东长冈,在县东北十五里。县西十三里又有西长冈,逶迤萦绕,与望城诸冈前后相接。
○石梁河县西北三十里。源出滁州,或谓之铜城河。自天长以西之水,俱流入焉,汇为五湖,接高邮州界,分流为樊梁溪,一名下阿溪,唐徐敬业为李孝逸所败处也。《通释》:天长有石梁堰,后周因以名县。○汊涧河,在县东四十五里。山涧三处于此合流,繇县东北入于五湖。
得胜河县北七里。涧谷诸水汇流于此。上有破城,城下为破城渡。相传汉高祖败淮南王英布,引兵渡此,因名。东北流入于五湖。
五湖县东北四十五里,以五水合一而名。东接高邮州之毗沙湖。又创冈湖,在县北四十里,东接五湖。又有丁溪在县东四十五里,亦与五湖相灌注。○万岁湖,在县西五里,周十里,相传以秦始皇经此而名。
○下阿镇在县东北下阿溪上,因名。唐光宅初,徐敬业举兵扬州,武后使李孝逸击之,敬业拒之于下阿,阻水为守,魏元忠曰:风顺荻干,火攻之利也。从之,敬业败死。宋白曰:下阿镇本属高邮,唐天宝初,割高邮、六合、江都三县地,置千秋县,故在县境。
铜城镇在县北四十五里。汉吴王濞即大铜山铸钱处,后因以名镇。又城门乡,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今有巡司戍守。○大仪镇,在县东南五十里,与扬州府接界。今见江都县。
平原桥在县西九十里,西北通盱眙,东南通六合,为往来之要地。又鸦口桥,在县东南。宋绍兴初,韩世忠败金人于大仪,别将复败金人于鸦口桥,即此。
附见:
泗州卫在州城内。洪武初置。
宿州
编辑宿州府西北二百三十三里,东北至淮安府邳州二百二十里,西至河南永城县百三十里,北至徐州百五十里,南至蒙城县百二十里。
《禹贡》徐州地。周为宿国地,春秋时属宋,后并于楚。秦属泗水郡,汉属沛郡,后汉属沛国。晋因之。梁置睢州,后齐置睢南郡。隋属徐州。唐初因之。元和四年,始析徐、泗二州地置宿州。五代因之。宋亦曰宿州亦曰符离郡。开宝初,兼置保静军节度。金仍旧。元属归德府。明初改今属编户五十一里,领县一。今仍之。
州西翼梁、宋,北控邳、徐,南襟濠、寿,东限淮、泗,舟车要会,战守所资也。唐建中四年,李泌言:东南漕运,自淮达汴,徐之甬桥,为江、淮、汴口。五代梁乾化四年,徐州附于吴,而宿州中梗,徐州复入于梁。州在徐、泗之间,岂非噤喉之所欤《五代史》:梁武宁帅王殷叛附吴,梁主遣牛存节等讨之,存节军于宿州,吴军赴援徐州,为存节所败,徐州复为梁有。胡三省曰:不径攻徐州,而南屯宿州,据甬桥之要,且绝淮南之援也?
○符离废县州北二十五里。故楚邑。《战国策》:冷向曰:楚南有符离之塞。秦置县,陈胜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是也。汉属沛郡。武帝封路博德为侯邑。后汉属沛国。晋因之,后废。萧梁置淮阳县及沛郡于此。东魏武定六年,改郡曰睢南,县曰斛城。后齐复为符离县,仍置睢南郡。隋初郡废,县属徐州。唐因之。元和四年,置宿州治于符离城南,以扼淮汴之冲。咸通九年,叛卒庞勋等自徐城,而西徐州观察使崔彦曾命宿州兵出符离,泗州兵出虹县以拒之,不克。十年,勋党张玄稔以州来归,明日,引军袭入符离,遂北趣徐州,是也。宋亦为符离县,隆兴二年,张浚督诸将北伐,劭宏渊等大败于符离,金人遂进攻淮南。元至元三年,省县入州。今符离集盖以此名。《城邑考》:今州城周六里有奇,门四。
铚城州南四十六里。战国时宋邑。黄歇说秦王,魏氏出兵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此即铚邑也。秦置铚县,二世初,陈胜起大泽乡,收兵攻蕲、铚,皆下之。汉属沛郡。后汉属沛国。晋属谯郡。宋时,废南谯郡有铚县,乃侨置。后属魏。梁大通二年,遣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颢还北,颢袭魏铚城而据之。是也。方与见山东鱼台县,馀见徐州。
临涣城在州西南九十一里。唐临涣县治也。萧梁置临涣郡于故钅至城,领白禅、丹城等县。东魏因之。后齐废郡为临涣县。隋开皇初,县属亳州,以丹城县省入。大业初,复以白禅县省入。唐因之。刘句曰:唐初置谯州,领临涣、永城、山桑、蕲县。贞观十七年,州废,自故钅至城移临涣县于废谯州,仍属亳州。元和九年,割属宿州。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涣北废县,亦在州西南。梁置,属临涣郡。后魏因之。后齐废。
竹邑城在州北。秦曰竹邑。汉高十二年,黔布反,曹泰破布军,南至蕲,还定竹邑、萧、相、留,即此竹邑矣。寻为竹县,属沛郡。后汉曰竹邑,属沛国。晋因之,亦曰竺邑,后废。北魏置竹邑戍。齐建元二年,徐州刺史崔文仲遣兵拔魏竹邑戍,是也。寻复没于魏。梁大通初,成景隽攻魏竹邑,拔之,于此置睢州。东魏武定五年,改置南济阴郡,领顿丘、定陶二县。北齐复曰竹邑县。隋开皇三年,州县俱省入符离。刘句曰:符离县,隋治朝斛城。唐贞观初,移治竹邑。《括地志》:今符离即故竹邑也。
相城在州西北九十里。《志》云:古相土所居,宋共公徙都于此。秦置相县,二世二年,章邯别将司马将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砀,即此。汉为沛郡治。后汉及晋皆为沛国治。宋、齐徙沛郡治萧,而相县属之。魏亦属沛郡。后周省。或讹为襄城。唐咸通十年,徐州贼庞勋遣其党王弘立犯官军于鹿塘寨,为沙陀将朱邪赤心所败,自鹿塘至襄城,伏尸五十里。既而庞勋自萧县攻柳子,约襄城、留武、小睢诸寨,合兵并进,襄城兵先至,攻柳子,为官军所败。于是康承训进克临涣,并拔襄城、留武、小睢诸寨。诸寨盖在临涣南也。
蕲城州南三十六里。楚邑也。《楚世家》:王负刍四年,秦王翦追破楚师,至蕲南,杀将军项燕。即此处也。秦置县,二世二年,陈胜起兵于蕲。汉十二年,黔布叛,渡淮而西,帝自将讨布,与布军遇于蕲西,寻亦置蕲县,属沛郡,郡都尉治焉。后汉属沛国。建安二年,曹操讨袁术,术留其将桥蕤等于蕲阳以拒操,操击斩之。晋属谯郡。宋及后魏因之。梁改置蕲郡。东魏因之。后齐亦为蕲郡治。隋初郡废,县属徐州。唐因之。元和九年,改属宿州。宋亦曰蕲县。金人仍属宿州。元废。又有庸城,在蕲西。汉高与布军遇于蕲西,壁庸城望布军。是也。
赤坎城《寰宇记》在虹县西南百九十五里,是也。梁天监八年,置赤坎戍。大同二年,废戍置仁州,中大同二年,遣仁州刺史湛海珍发兵趣悬瓠,是也。魏收《志》:武定六年,仁州及临淮郡皆治己吾县,即赤坎城。后齐因之。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伐齐,克仁州。隋大业初,州废入蕲县。唐武德四年,复置仁州于夏丘。贞观八年,州废。夏丘,见前虹县。《志》云:县南三十里有霸王城,相传项羽屯兵处。
灵壁城在州西北。孔颖达曰:符离西北九十里有小城,古灵壁城也。杜佑曰:符离北有灵壁,项羽击汉军于彭城,汉卒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即此处。又晋惠帝永兴二年,东海王越起兵屯萧,将西讨河间王于长安,豫州刺史刘乔遣其子拒之于萧县之灵壁,越不得进。《水经注》:睢水东径沛郡相县,又径彭城郡之灵壁东。
○相山州西北九十里。山甚危峻,相县盖以山名。《志》云:州北五十里有离山,产符离草。《尔雅》所谓莞也,县名符离,以此亦谓之茅山。又有大山在州北四十五里。○骞山,在州北七十里,以山有闵子骞墓而名。墓左有龙ネ潭,灌田数千顷,又有丘疃山,在州西北七十里。
○汴河在城北。自河南永城县流入界,又东南流入虹县界。《志》云:炀帝自汴开河,经州境至泗,长千三百里,两岸筑堤。今州城东南尚有故迹,名曰隋堤。唐咸通九年,叛卒庞勋自徐还攻宿州,军于符离,州将焦璐决汴水以断北路,贼至,水尚浅,遂涉水攻城,城陷。既而徐州军追贼至州北,决水已深,徐州将元密渡水围城,为贼所败。又自州而东,汴皆有堤,贼寻自宿州掠船顺流东下,官军追之,贼舣舟堤下,而陈于堤上,伏兵舟中,官军至阵者,走入陂中,官军登堤,贼自舟中出兵夹攻,一军悉没。又宋绍兴十年,王德复宿州,金人阻汴水邀战,德策马先济,步骑从之,金人败走,遂取其城。
睢河在州北二十里。自萧县流入,与徐州接界。项羽击汉军睢水上,即此。唐咸通九年,叛贼庞勋等至符离,州军讨之,溃于睢水上,贼从符离竟抵宿州,陷之。
涣水在州西南五十里。亦自河南永城流入境,经废临涣城北,又东合于浍水。胡氏曰:涣水经亳、宿二州间,东南至泗州石山,西南入淮,亦谓之水。丁度《集韵》云:,呼外反,一作涣,是水即涣水也。《战国策》:魏拔赵邯郸,楚救赵,取睢、之间。梁天监二年,韦破魏军于锺离,遂北至水上。唐咸通十年,徐州贼庞勋袭宋州,不克,渡汴水,南掠亳州,官兵追之。勋循涣水而东,至蕲,将济,官军四集,败死。
浍水州南三十五里。亦自永城县流入境,合涣水,经州东南入灵壁县境,又东南至五河县入淮。又泡河,在州南九十里,源出亳州舒安湖,经永城境,至临涣旧县南,又东合于浍河。《史记》:汉十二年,汉将别击黔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之。徐广曰:洮音导,或以为即泡水之讹。按是时布已败走江南,则非泡水明矣。○沱水,在州东南六十里。《志》云:州东南有紫亭湖,沱水出焉,东流入灵壁县界。
淝河在州南九十里。《志》云:州南有龙山湖,淝水出焉,东南流入怀远县界,注于淮。○蕲水,在废蕲县南,东流入虹县境。《括地志》:睢水至谷熟而两分,一为蕲水。然则蕲水即睢水也,亦谓之谷水。
牌湖堤在符离旧城东北五十里。灌田五百馀顷,本隋旧堤。唐显庆中修治,后复废。《唐史》:符离县有安阜屯,盖亦导水耕屯处也。
○甬桥州北二十五里。亦名符离桥,今名永济桥,跨汴水上。《舆地记》:隋氏凿汴以来,徐州南控甬桥,以扼汴路,故其镇尤重。唐于其地置盐铁院。建中二年,淄青帅李正己拒命,屯兵甬桥,江淮漕船数千馀,不敢逾涡口。贞元十九年,徐州军乱,泗州刺史张伾出兵攻甬桥,大败而还。元和四年,议者以甬桥在徐州南界汴水上,当舟车之会,因置宿州以镇之。至唐末,汴水溃决,自甬桥东南,悉为污泽。周世宗显德三年,谋伐南唐,发民夫,因故堤疏导,东至泗上。五年,复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今汴河堙废,甬桥不复为襟要矣。
柳子镇在州西北九十里。范成大《北使录》:自临涣县北行四十五里至柳子镇,是也。唐咸通九年,庞勋据徐州,康承训讨之,军于新兴,贼姚周屯柳子拒守,承训寻自鹿塘进军,逼贼于柳子,周渡涣水来战,官军败却之,进围柳子,贼弃寨走沙陀,以精骑邀击,自柳子至芳亭,贼死者相枕,贼党周重曰:柳子要地,既已失之,危如累卵矣。既而庞勋复合兵攻柳子,大败,走还彭城。宋绍兴十年,杨沂中自亳州还至宿州。金遣间绐以敌骑数百屯柳子,沂中自将五百骑夜袭之,不见敌而还。金以精兵伏归路,沂中军溃,自寿春走归泗,金人遂屠宿州。《里道记》:柳子镇西行三十里至永城县之鹿塘,又三十里至新兴镇。
衤多亭在州西。《左传》桓十五年,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衤多,伐郑也。杜预曰:相县西南有衤多亭,一名荦。○芳亭,在州北,即唐咸通中官军败贼处。又有柳溪亭。咸通十年,庞勋将张玄稔等以州城降,官军诛勋党张伦等于柳溪亭,是也。亭在州城内。
大泽乡在故蕲县西。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兵于蕲,拔大泽乡,即此。又蕲西有乡,,颜师古曰:读直惠反。亦曰甀。汉高十二年,讨黔布,布西与上兵遇蕲西会甀,是也。○桐墟镇,在废蕲县西南。《里道记》:自宿州桐墟镇而南,至涡口渡淮。《金人疆域图》:临淮县有桐墟镇。
第城驿在州西。唐咸通十年,庞勋攻康承训于柳子,大败,退还彭城,使其党张实分诸寨兵屯第城驿,既而承训拔临涣,又进拔襄城、留武、小睢等寨,乘胜长驱,遂拔第城,进抵宿州西,筑城而守之,即此。○睢阳驿,在州城东,又有百善道驿,在州西七十里。《寰宇记》云:古百战道也。又大店驿,在州东五十里,东走灵壁之道州,北六十里又有夹沟驿,则北出徐州之道也。
灵壁县州东百二十里。东北至邳州睢宁县百五十里,西北至徐州萧县二百二十里。本虹县灵壁镇,宋元初,升为县,旋复为镇。七年,又升为县。政和七年,改曰灵壁,属宿州。金因之。元省入泗州,寻复置,仍属宿州。明因之。旧城周七里有奇,今废。编户三十八里。
○洨城在县南。汉洨县,属沛郡。应劭曰:洨水所出,南入淮。后汉属沛国。晋因之。后废。苏林曰:洨有垓下聚,盖县本虹县地也。
阳城县西北七十五里。汉县,属沛郡。应劭曰:县在水之阳,水即睢水也。晋省。魏太和中,置阳镇,寻置平阳郡。武定六年,改置阳郡,治高昌县,兼领连城县。后齐因之。陈大建五年,吴明彻攻齐淮南,阳士民杀其戍主以城降。隋废郡为县,属徐州。唐省入蕲。
○齐眉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开八字,如列眉然。明建文三年,燕王南下,徐辉祖败之于此。○罄石山,在县北七十里,山产罄石,即《禹贡》所云“泗滨浮磬”也。祝穆曰:山北距泗水五六十里,当横流之际。泗水经山下,事非诬矣。
凤凰山在县西五里。以形似名。又县西北五里有栲栳山,以山回环如椅也。黄河经县界,亦有栲栳湾之名。又有孟山,在县东北七十里,接睢宁县界。
○黄河在县东北五十里。自徐州东南流入县境,又东入睢宁县界,县西北双沟一带,尤为河防要害。《河渠考》:双沟西去吕梁洪五十里,在黄河南岸,其东为睢宁县接境之曲头集,河常决于此,而栲栳湾在黄河北岸,亦扫湾急溜处也,防维不可或疏矣。
睢水在县北六十里。自宿州流入境,亦谓之小河,又东入睢宁县界。明建文三年,何福败燕兵于此,是时燕师久驻齐眉山,暑雨多疾疫,诸将曰:小河之东,地平衍,士马可休息,请退屯于此。王不可,乃止。
汴河在县治南二十步。自宿州流入,又东南入虹县界。旧通舟楫,今淤。○浍水,在县南七十里,自宿州流入境,东南入五河县界。又沱河,在县西南四十里,亦自宿州流入,又东南入虹县界。
陡沟县南百里。或曰:浍水之支流也。宋隆兴初,李显忠自濠梁渡淮,至陡沟,败金将萧琦,遂复灵壁。○石湖,在县东北十五里,旧为睢、汴支流所汇,中有巨石,因名。县境又有沫沟湖,今涸。
○固镇在县西七十里,有固镇保巡司,其南为固镇驿。
附见:
宿州卫在州城内,洪武中置。
颍州
编辑颍州府西四百四十里,东南至寿州二百九十里,南至河南固始县百十里,西至河南汝宁府三百里,西北至河南陈州二百七十里,北至亳州二百二十里。
《禹贡》豫州地。春秋时胡子国。战国属楚。秦为颍川郡地。两汉为汝南郡地。三国魏景初二年,置汝阴郡,后废。晋泰始二年,复置。宋因之。后魏亦曰汝阴郡。孝昌四年,置颍州,兼置汝阴、弋阳二郡魏收《志》:梁得汝阴,置双头郡,魏因之也。后齐仍曰汝阴郡。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复为汝阴郡。唐武德四年,改置信州。六年,仍曰颍州。天宝初,亦曰汝阴郡。乾元初,复为颍州。五代因之。宋仍曰颍州。元丰二年,升顺昌军节度。政和六年,改为顺昌府。金复为颍州。元为汝宁府,以州治汝阴县省入。明改今属,亦曰颍州编户三十二里,领县二。今因之。
州东蔽濠、寿,西出陈、许,不特可以固淮服之藩篱,实恃以通中原之声气,且川泽流通,田畴沃衍,耕屯于此,兵食可以交足也,席邓艾之仓箱,建刘钅奇之旗帜,古今人岂真不相及哉?
○汝阴废县今州治。汉置县,属汝南郡。高祖时,封夏侯婴为侯邑。又更始二年,封其宗室信为汝阴王,是也。后汉亦属汝南郡。章和初,幸汝阴。魏为汝阴郡治,自是州郡皆治此。宋泰始二年,魏拓跋石自悬瓠引兵攻汝阴太守张超,不克,退屯陈项,寻复来攻,卒不克,久之,始没于魏。隋亦为汝阴郡治。大业末,郡城为贼房献伯所陷,郡人江子建设栅为险以御之。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子建举州来属,诏授子建为刺史,即其栅处筑城,谓之信州城,东南距故州城十里,以近汝南褒信城而名也。六年,复为颍州,移入旧城。宋颍州亦治此。开宝六年,移汝阴县治于州城东南十里,后复旧。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志》云:今州有二城,南城土垣周五里有奇,相传故汝阴城也。北城砖石修砌,周四里有奇,洪武中所筑城也。二城相连,并为州治。
胡城在州西北二里。春秋时胡国城也。定十五年,为楚所灭。杜预曰:汝阴西北有胡城。晋咸康五年,赵王虎以夔安为大都督,帅诸军南寇安进,据胡亭,寇江夏。胡氏曰:即胡城也。○任城在州北三里颍水北岸。《志》云:陈将任忠于此筑城,以迫汝阴,今为河水荡决,俗呼蛮奴寨。蛮奴,忠字也。又博城在州东北四十里。《志》云: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屯田,以备东南,盖仓城也。
细阳城州西北四十里。或曰:战国时,楚考烈王迁巨阳,此即巨阳城。后讹为细阳。汉置细阳县,属汝南郡。光武封岑彭子遵为侯邑。晋县废。又有乐昌城,在州西。吕后封张敖前姬子寿为乐昌侯。徐广曰:细阳之池阳乡也。南北朝时,尝置乐昌县于此。
新城州东八里,城西三里有土阜,屹然高大,谓之丘。魏安王十一年,秦拔丘,是也。汉置新县,属汝南郡。后汉建初四年,封殷后为宋公,国于新,曰宋公国,晋为宋县,属汝阴郡。宋齐因之。后魏亦为宋县。梁大通末,置陈留郡及陈留县,兼置陈州。东魏废州。隋初废郡。开皇十八年,改为颖阳县,属颍州。大业末废。今亦谓之颍阳城。近《志》云:颍阳城在今太和县西北四十五里。《水经注》云:宋公县在细阳西北也。
清丘城在州东五十六里。梁中大通初,得淮北地,侨置许昌县,为北陈留、颍川二郡治。东魏因之。后齐曰颍川郡,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清丘,属颍州。唐初因之,贞观初废。《志》云:城在颍水北岸,旁有清丘,因名。
财州城州西南百十里。《隋志》:东魏置财州。后齐废州,置包信县。开皇初废。今有二土城,相去二三里,土人呼为东才城、西才城。又西三十里有永安城。《志》云:武德四年,于汝水北岸置永安县,属信州,寻废,其市井犹存。又北三里有县治子城。○黄城,在州东南百三十五里。梁中大通初,置黄城县,为颍川郡治。东魏武定七年,改置下蔡郡,仍治黄城县。后周郡县俱废。又屯城,在州西南百七十里龙项湾东。相传周伐南唐,筑城屯兵于此。又州南百十里汝水之阳有地理城。《志》云:元至顺中,置颍水县于此。至正间,刘福通作乱,县毁。
○金牛岭在州南百二十里淮水北岸,与朱皋镇相近。又七旗岭,在县南七十五里,北临谷河,有七旗桥,为往来通道。《志》云:州南八十里有金丘,在淮水傍。州东十里颍水北岸又有寝丘云。
○颍河在城北,自河南沈丘县流入境。《志》云:自河南鹿邑县,经太和县而至州城北。盖鹿邑、太和,俱与沈丘及州境相接也。自州而东,经颖上县至正阳镇入于淮,谓之颍口。唐咸通初,颍州大水,即颍河涨溢矣。宋绍兴十年,刘保顺昌,金人涉颍河至城下,为所败,既而兀术至,为三浮桥于颍河上,且毒颍水上流,金人饮之辄毙,及战,敌败走。《河渠考》:金人季年,河决大康,自颍西北陈州界入境,东南流经城北。元末,又自通许分流,一支入涡河,一支自陈州商水入南顿,混颍水东流过项城赵家渡,而入沈丘县境,历乳香台,过县北而入州界。明洪武八年,黄河分决入颍水,直至颍州北门外。正统十二年,河徙鹿邑,旧流遂绝。成化末年,黄河一支复通于颍,其后通塞不时,俗亦谓颍水为小河。今详河南大川颍水。
淮水在州南百里。自河南固始县流入境,有水台湾,去州百馀里,淮河经此,波流渐阔,又东入霍丘县界。唐天初,朱全忠侵杨行密,自颍州济淮,军于霍丘,即此处也。
汝水在州南百里。自河南息县流入境。《志》云:汝水东北流,至桃花店入州界,又东至永安废县,环地理故城,至朱皋镇入于淮,亦谓之淮口。齐东昏侯时,陈伯之攻寿阳,魏汝阴太守傅永将郡兵救寿阳,去淮二十馀里,牵船上汝水南岸以牛挽之直南趣淮,下船即渡,遂达寿阳处也。
旧黄河在州西北。《志》云:明初自太和县流入颍,经州北门外,东流至正阳镇入淮。盖夺颍河经流也。正统十二年,上流淤塞,惟河南西华县境一枝入颍合流,后亦堙绝。《中都志》:今州西百四十里有界溪湖,长三十馀里;州西北百五十里有白杨湖,亦周数十里,皆旧时大河所经,淤隔为湖。
柳河州西五十里。自太和县流入境,合于茨河,又东至州西二十五里之茨河渡,入于颍河。又西茨河,在州西北六十里,合太和县新集以南诸水,至州西五十里废柳河驿,而合于柳河。○润河,有二,大润河在州南五十里,小润河在州南三十里,流至桃花店接大润河,又东南入颍上县境,注于淮。
西湖州西北二里。长十里,广二里,颍河合诸水汇流处也。又张家湖,在州东三十里,颍水北岸,方六七十里。相传即古寝丘,后陷为湖。
刺河自鹿邑东至州北,入颍河。
清陂塘州南百二十里。引淮水灌田,为利甚溥。又椒陂塘,在州南三十五里。唐永徽中,刺史柳宝积所开,引润水溉田二百馀顷。今有椒塘镇。○百尺曷,亦曰百尺堰,亦曰百尺沟。《元和志》:在州西北百里,俗讹为山阳堰,旧自河南沈丘县接州界。
○朱皋镇在州南百二十里。下临长淮,有朱皋渡,南至固始县六十里,为两境要冲。元至正十一年,刘福通破颍州,据朱皋,攻罗山、上蔡等县。明正德六年,贼赵燧犯颍州,入朱皋镇,即此。今有巡司,属固始县。○永宁镇,在州东南百里,又东百馀里即正阳镇也。周世宗伐南唐,至永宁镇,又东至正阳,即此。
李村在州北。宋绍兴十年,金人围顺昌,为刘所败,移寨于李村,距城二十里,钅奇出奇兵袭败之,金人退十五里而军,钅奇复募壮士掩击,金人退屯老婆湾。或曰:老婆湾在太和县颍河北岸。《志》云:今州北十里有贺胜台,刘钅奇退贼后,于此犒军处也。○相让台,在州东二里,相传楚王避暑处,亦谓之相让城。
白沙窝在州西北。宋绍兴中,金将韩将军屯于白沙窝,距顺昌城三十里,刘钅奇袭败之。又白龙王庙,在州西北十五里。明正德中,贼杨虎繇亳州犯颍州,至此渡小黄河,官军扼而歼之。
留陵驿在州东六十里。颍河经其下,东入颍上县。又颍州驿,在东关外。驿口桥,在州西百里,一名一虎桥,路出汝宁。又茨河渡口有石羊铺,亦水陆通道也。
颍上县州东南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固始县百八十里,北至河南永城县百四十里。汉汝南郡慎县地。晋属汝阴郡。东魏置下蔡郡。后齐废郡。隋属颍州。大业初,改为颍上县。唐、宋俱属颍州。元废,寻复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慎县城在县西北。《左传》哀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即此。汉置慎县,属汝南郡。后汉建武二年,改封宛王赐为慎侯。魏正元二年,丘俭讨司马师,不克,自项走慎。晋属汝阴郡。太和六年,苻秦将苻鉴等救袁瑾于寿春,桓伊等破鉴于石桥,秦兵退屯慎城。刘宋改置慎县于合肥县境,属南汝阴郡,此城遂废。○甘城,亦在县西北。《括地志》:秦甘罗旧居此,城因以名。罗,楚下蔡人也。杜佑曰:故甘城,梁于此置下蔡郡,有关,吴魏以来,关防津济之所也。今为甘城驿,颍河所经。
郑城在县南。梁普通六年,裴邃拔魏郑城,汝、颍间皆响应。《水经注》:颍水过慎县故城南,而东南流,经蜩郭东,俗谓之郑城。宋白曰:南北朝画淮为守,关防莫谨于此。隋大业三年,于今县南故郑城置颍上县,以地枕颍水上流为名也。唐武德初,移于今治。按《志》云:旧城在县北十二里,临沙河,基址犹存,则今城又非唐初所移之城矣。
○颍河在城东门外。亦曰沙河。自州境东流入县界,又东南至正阳镇入淮,谓之颍口。三国魏嘉平三年,司马懿袭王氵于寿春,氵迎降于丘头,懿沿颍东下,住船淮中,即此处也。唐元和十一年,讨吴元济,江淮运米,自寿州西四十里入颍口,又溯流至颍州,而西入㶏河,以供行营诸军云。丘头见河南沈丘县。
淮河县南三十里,自州境东流入县界,西南与霍丘县分境,东南与寿州分境,而颖口合淮之处,则从来南北巨防也。
润河县西南四十里,自颍州流入境,注于淮河。《志》云:县北五十馀里又有济河,出亳州,东北流,合肥水,至五河县入淮。○阳台湖,在县北十二里,有东西二水,导源沙河,合流经阳台下,湖因以名,亦曰东西阳台湖,物产甚多,民获其利,下流通于淮河。
○正阳镇县东南八十里,所谓西正阳也,下临淮津。五代汉干二年,唐兵渡淮攻正阳,颍州将白福通击败之。上有刘备、关羽二城,蒙古将董文炳所筑也。旁又有土城基,周三里,俗谓之张飞城。
江口驿在县西北五十里颍河东岸,为水陆要冲,其在县北者曰甘城驿。二驿,万历中革。○庙台渡在县南二十五里,淮河津济处也。
太和县州西北九十里。西至河南项城县百四十里,西南至河南新蔡县百八十里,北至亳州百八十里。汉汝南郡细阳县地,后为汝阴县地。宋开宝中,析置万寿县,以万寿乡而名。宣和中,改为泰和县。元初省入颍州,后复置,改泰曰太。今城周七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
○万寿废县在今县城西。《志》云:县本汝阴之百尺镇,古百尺堰也。宋开宝六年,分汝阴县北万寿等五乡置县,治百尺镇,后改曰泰和。元移今治。○宋玉城,在县北七十里。玉,后魏将也。齐建元初,魏遣宋玉,刘昶攻寿阳,筑城于此以屯兵,因名。其城周四里,故址犹存。
原鹿城在县西。本宋邑,春秋时谓之鹿上。僖二十一年,宋人、齐人、楚人盟鹿上,是也。后汉始置原鹿县,属汝南郡。光武封阴识为侯邑。晋属汝阴郡,后废。《水经注》:汝水至原鹿县入淮,盖在颍州西界也。
○万寿山县北五十里。唐以名乡。宋复以名县。
○沙河县南二里,即颍水也。颍水合蔡,故兼有沙河之名,自河南鹿邑县流入境,亦与沈丘县接界,又东南流,而入州境。
柳河在县西南七十里,旧黄河支流也。上通项城,下达颍州,入于沙河。又茨河,在县东北二十里,亦因大河冲决而成,自河南鹿邑县流入界,东南达颍州,入沙河。又有宋塘河,在县北六十里,自亳州肥河分流,至县东北,入于茨河。
○斤沟镇在县东南。旧为戍守处,今亦名斤沟店。○和阳驿,在县西南五十里。又县西七十里有界溪,为陈、汝往来之道。又有北原和巡司,在县北十里。
附见:
颍川卫在州城内。洪武初建,属河南都指挥使司。又颍上守御千户所一,属颍川卫。
亳州
编辑亳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南至颍州二百二十里,西至河南陈州二百里,北至河南归德府百三十里。
古豫州地。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即此,后改为谯。春秋时为陈国之谯邑。战国属宋,后属楚。秦属砀郡。汉属沛郡。后汉属沛国又豫州治谯,即此。魏置谯郡,晋及刘宋因之。后魏仍置谯郡,正始中,兼置南兖州治焉梁中大通三年,来降,置谯州,明年,没于魏。按《魏书》:锺繇败后,分徐、豫二州,以护城立南兖州。事在正始四年。或作正光,误也。后齐因之。后周改为亳州置总管府治焉。隋亦曰亳州。大业初,复曰谯郡。唐又为亳州,天宝初,亦曰谯郡。乾元初,复故。五代因之。宋仍曰亳州亦曰谯郡。大中祥符七年,升为集庆军节度。金亦曰亳州。元属归德府。明初以州治谯县省入,寻降为县,改属颍州。弘治九年,复为亳州编户二十三里,属凤阳府。今仍之。
按:州走汴、宋之郊,拊颍、寿之背,南北分疆,此亦争衡之所也。昔者曹瞒得志,以谯地居冲要,且先世本邑也,往往治兵于谯,以图南侵。及曹丕篡位,遂建陪都,其后有事江淮,辄顿舍于此。晋祖逖志清中原,亦从事于谯。及桓温伐燕,实自谯而北也。拓跋蚕食淮南,恒以谯为重镇。宇文周与陈争江北之地,军府实置于谯州。唐平辅公┙,亦命一军自谯亳而南矣。朱温以盗贼之雄,初得宣武,即屯据亳州,而东方诸镇,以次供其吞噬,岂非地有所必争乎?宋南渡以后,亳州为敌守,而汴宋竟不可复。盖襟要攸关,州在豫、徐、扬三州间,固不独为一隅之利害而已。
○废谯县今州治。战国时楚邑。秦置谯县,陈胜初起,攻谯下之,是也。汉亦为谯县,属沛郡。后汉建武四年,幸谯,仍属沛国。曹操生长于谯,自言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建安中,往往治兵于谯,以击孙权。曹丕篡位,改建五都,谯其一也,数如谯,议南侵。明帝睿亦尝至焉。晋仍为谯郡治,永兴二年,范阳王遣将刘琨等击豫州刺史刘乔之子于谯。败死,时与东海王越共举兵讨河间王于关中,以兵拒越也。永昌初,陷于石勒。永和五年,复归于晋。升平三年,没于慕容燕。太和四年,桓温伐燕,遣豫州刺史袁真出寿春,克谯及梁,时苻秦救燕,温还师至谯,为秦将苟池所邀击,大败。晋末县废,而谯城如故。刘宋亦置谯郡,又侨置陈留郡,治小黄县。后魏置南兖州,治谯城,仍领陈留等郡。隋初郡废。大业三年,改小黄为谯县,徙谯郡治焉。唐宋皆为亳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九里有奇。门四。
谯城刘句曰:即今宿州之废临涣城。唐初,谯州治此。贞观十七年,州废,以故城为临涣县治,后遂误以隋之谯县为古谯城云。又梅城废县,在今州南四十里。隋开皇六年,分小黄县置梅城县,属亳州。大业三年,并入谯县。
城父城州东南七十里。春秋时陈邑。《左传》僖二十三年,楚伐陈。遂取焦、夷。襄元年,晋以东诸侯之师伐陈,遂侵楚焦、夷。昭九年,楚迁许于夷实城父。三十年,吴灭徐,徐子奔楚,楚城夷而处之。三十一年,吴伐夷。哀六年,吴伐陈,楚救陈师于城父。盖夷后为城父也。秦二世二年,遣长史司马欣、董翳击盗,杀陈胜于城父。汉五年,刘贾军从寿春屠城父,至垓下,寻置城父县,属沛郡。高帝封功臣尹恢为侯邑。后汉属汝南郡。晋属谯郡。刘宋侨置浚仪县,属陈留郡,以城父县并入。后魏因之。梁普通六年,裴邃拔魏郑城,魏元琛赴救,军于城父,不敢进。大同初,遣将元庆和攻东魏城父,高欢遣窦泰据城拒之。太清初,侯景围东魏谯城不下,还攻城父,拔之。后齐亦曰浚仪县。隋开皇十八年,复曰城父,属亳州。唐因之。中和末,以朱全忠父名诚,改县曰焦夷。光启初,秦宗权寇亳、颍,朱全忠败之于焦夷,是也。五代梁龙德初,又改焦夷曰夷父。后唐复为城父县。宋因之。仍属亳州。元初省入谯县,寻复置。明初废。
建成城在州东北八十里。汉县,属沛郡,曹参初封建成君。宣帝五凤中,封黄霸为侯邑,属沛郡。后汉省,或讹为建平城。魏收《志》:天平中,复置马头郡,治建平城。盖即此城。《隋志》县有马头郡,后魏所置。今县废城,在河南永城县,盖境相接矣。后齐郡废。《金志》亳州有马头镇。盖因故郡而名。
长垣城在州东。刘宋析谯县地,侨置长垣县,属谯郡,又置陈留郡,寄治长垣县。后魏废。又有下邑城,在州东北五十里。后魏侨置下邑县,属马头郡。后齐废。《隋志》县有下邑废城,即此。
○虎头冈在州北二里。伏回数里,为城北之屏障。
○涡河州西三十八里。从河南鹿邑县,东流至城北,与马尚河合,流入蒙城县界。魏主丕黄初六年,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即此处也。又州西北三十里有旧黄河。其相近者又有漳河,或曰:亦黄河冲决时分流处也。并流入于涡河。
马尚河在城北。自河南商丘县汴河分流,经州境,入于涡河。其支流入河南永城县界,谓之浍水。又有泡水,在州东北五十里。《志》云:州北有舒安湖,泡水出焉。亦流入河南永城县界。
淝河在州南百五十里。蔡、颍以东积水所汇,引而为河,入蒙城县界,下流注于淮。又州西南十五里有清水河,东北流入于涡河。
干溪在旧城父县南五里。《左传》:昭八年,楚伐吴师于豫章,次于干溪。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干溪,即是溪也。《新序》:楚王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今馀迹犹存。
芦洲在州东,涡水北岸。或曰:其地旧多芦苇,因名。晋大兴中,祖逖北伐,屯兵芦洲,盖即此地也。又州南有高陂水。《志》云:陂周四十三里,鱼蚌菱芡之薮也。
百尺口州东南五十里,亦曰百尺河,即陈、颍间百尺沟支渠矣。北流入于涡水。宋宝二年,蒙古将张柔以连岁勤兵两淮,艰于粮运,请城亳州而戍之;又以涡水北隘浅,不可行舟军,既病涉,曹、濮、魏博粟皆不至,而百尺口为宋往来之路,俱筑甬道,一自亳而北,一自亳而南,置堡立栅,密为侦逻。繇是粮运悉达。
○义门镇州东六十里。今有巡司戍守,又双沟镇在州南六十里。宋绍定六年,金主自归德如蔡,至亳州,进次州南,避雨双沟寺,见蓬蒿满目,为之一恸,盖镇有佛寺云。《金人疆域图》谯县有双沟镇。
王家市在州北。市,一作寺。宋绍定六年,金主在归德,蒙古将忒木碍围亳州以逼之,金主遣蒲察官奴伪与和,密自归德南行登舟繇系东而北,杀守堤逻卒,径至王家市,掩忒木碍之营,大败之。
官竹园在州东北。梁中大通四年,元树镇谯城,为魏将樊子鹄等所攻,梁将羊侃赴救,至官竹,而树巳败,遂还。《水经注》:睢水自睢阳东南流,历竹园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弥望,世谓之梁王竹园,官收其利,因曰官竹。
明王台在城西北一里。元至正十五年,刘福通自砀山清河迎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据亳,此其即位台也。今为通真观。○八角台,在州东南三里,相传曹操所筑,于此大飨军士。
附见:
武平卫在州城内。洪武初,置熊韬卫。二十二年,改曰武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