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武昌起义之革命团体

辛亥武昌起义之革命团体
作者:冯自由
本作品收录于《革命逸史

中华民国之肇建,世咸归功于清季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中国同盟会数大革命团体,而中国同盟会实总其成,此公言也。至最后之辛亥武昌起义一役,则有日知会、共进会、文学会三团体为之策动,均与同盟会有直接间接之关系。兹分别叙述其源流及组织经过与事业等等如次:

(一)日知会湘鄂二省之基督教徒向在武昌、汉口、长沙等处设有传教机关,名曰圣公会。在武昌之圣公会设于高家巷,胡兰亭牧师主之。在长沙之圣公会设于吉祥巷,黄吉亭牧师主之。胡、黄俱抱革命思想,故自庚子(一九〇〇年)八月,唐才常、林锡圭失败之后,湘、鄂二省志士刘贞一、冯特民、曹亚伯、禹之谟等恒假圣公会为护符。癸卯、甲辰(一九〇三至一九〇四)间,遂组织日知会为革命运动之枢纽。其会所书报社即附设干圣公会内,借以避免军警耳目。先后入会者,在鄂有胡华亭、刘贞一、冯特民、曹亚伯、季雨霖、李亚东、朱子龙、吴贡三、殷子衡、石志泉、吴崑、熊子贞、徐祝平、梁钟汉、吴兆麟等。在湘有黄吉亭、黄轸(后更名兴字克强)、禹之漠、刘揆一、宋教仁、易本羲、陈天华、胡瑛等。甲辰九月,黄轸、刘揆一、马福益等谋在湖南举事,不幸期前事泄,黄轸潜避于长沙吉祥巷圣公会,赖黄吉亭、曹亚伯之助,间关出险。乙已(一九〇五年)东京同盟会成立,特派驻日湖北分会长余诚(剑侪)回国,会同刘贞一在鄂进行党务,凡日知会员一律加盟于同盟会,对外仍称日知会如故。刘家运等每于星期日假座文华书院演讲世界列国革命史事,旁及中国革命,军人学生多为感动。丙午(一九〇六年)夏间,刘贞一等以运动军界渐次成熟,乃遣吴崑(寿天)至香港《中国日报》访黄克强求措款大举。黄以华侨款未到手,嘱其静候。是年冬,孙总理因法国有意赞助中国革命,特派山西人乔义生随法国武官欧极乐周游长江各口岸调查革命党实力,刘贞一等在圣公会开会欢迎。法武官及乔义生演说革命,异常激昂。事为清吏张之洞、张彪所知,乃于十一月二十九日派兵围困圣公会堂,捕获刘贞一、朱子龙、梁钟汉、季雨霖、胡瑛、李亚东、孙鸿钧、殷子衡、吴贡三等多人,并检出名册四巨本,多属军学界中人,吴崑、冯特民、余诚等幸脱逃。自是日知会及同盟会鄂分会遂被摧残殆尽。刘贞一、朱子龙竟瘐死狱中。胡瑛、季雨霖、李亚东、梁钟汉等至辛亥武昌起义始获重见天日。

(二)共进会继日知会而起者,有共进会焉。是会成立于丁未(一九〇七年)秋间,发起人尽属东京同盟会员。其规章方略略如同盟会,惟于入会志愿书所标宗旨上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语中之“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耳。入会资格不若同盟会之严,手续亦无同盟会之繁重。同盟会先须经长时间之严密考察,以定去取,而共进会则无之,此其略异也。其盟书亦用天运甲子纪年,与同盟会同。徽章旗帜用十八锥角交错形,取十八行省铁血联合之义,实为丙午东京同盟会本部讨论国旗各方式之一种,即辛亥举义时所用者是。会员相见时另有隐语暗号,大率以“中华民国”四字分析嵌用为准,有时亦参用同盟会之握手礼。其最高干部亦戴同盟会总理为总理,以示不与同盟会分门别户独成系统。所规定官制全袭用同盟会革命方略之三等九级制,故有都督副督参督及校尉等称。其初目的在运动国内各秘密团体,如三合、哥老、洪江、孝义等会党,使明白共和真理,而共进于革命之大路。本部设于东京,初举四川人张伯祥为会长,江西人邓文辉副之。会员有四川人余竟成,云南黄毓英、张大义,湖南焦达峰、杨锡庶、钟剑秋,江西彭素民,湖北刘公、刘铁、向寿荫,广东聂荆、熊越山,山东刘玉成、谭嗣黄,安徽方汉城等。张伯祥原为四川孝义会首领,党徒极众。戊申(一九〇八年)由日本返国谋大举。邓文辉继任会长,刘公为副。张伯祥等至内地收效颇著,先是长江下游沿岸各党会各守码头,各名山堂。至是乃将各会山水堂名均改为中华山兴汉水光复堂,统一于共进会内,党势由是日振。其后居正、孙武、余邦宪、李殿钧、谢鸣藻、文群、蔡锐霆、邓玉麟、季雨霖等,相继入会。居正尝为厘定章程,依其班辈分为 八部。己西(一九〇九年)×××、黎仲实等至汉口,谋炸清吏端方于京汉铁路车站,以事不果。濒行乃将所携带炸药铁弹等物存放孙武处。辛亥八月十七晚,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机关部被炸受伤,即此物也。孙武于己酉冬,至香港,访余于《中国报》,始正式加盟于同盟会。据言,是时党人运动军界已渐臻成熟,群以梅花徽章为号。其通信地址一在武昌省城内黄土坡街第五号李寓转孙治安,一在汉口新马路大成印刷公司丁佛堂转金相(号泉山)。自是香港机关部与武汉党人通信不绝,相约同时并举,使清廷首尾不能相顾。庚戌(一九一〇年)共进会东京本部复派黄毓英回滇,焦达峰回湘,刘玉山回桂,刘英、刘公等回鄂,邓文辉、余邦宪等回赣,分头活动。以其工作仅在联络会党,招纳亡命,故成绩不著。至辛亥春,谭人凤、居正先后到鄂,集合同志孙武、刘英、杨舒 武、查光佛、焦达峰、杨晋康、邓玉解等宣布黄克强来书,云定期四月初一开校,属武汉及各省筹备响应。查光佛谓新军振武社诸同志与共进会宗旨相同,且在各标营同志不少,应联合进行,以收实效,众赞成之,并预举刘公(原名湘号仲文)为都督,刘英为副都督,孙武为总参谋,宋镇华为第一镇统制,黄申芗为第二镇统制。及是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失败,两派同志闻之仍合力进行,志不少懈。刘公即以所寓之雄楚楼第十号门牌为集合机关,更出其预备北上纳粟捐官之五千金为发动费。夏间,两派开联合大会分组各部,以蔡济民、吴醒汉、杨玉如、张振武等任参议,居正、杨时杰等任内务,查光佛、牟鸿勋等任交际,刘公、李作栋等任财政,蒋翊武、刘尧澄(复基)等任军务,彭楚藩、徐万年熊秉坤等任各标营代表。后又议发难时以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刘复基副之,孙武为参谋长,蔡济民为参议长,吴醒汉、徐达明、王宪章、张廷铺、王文锦等为参议,谢石软、潘公复、丁笏堂、陈磊等分任秘书干事等职,邓玉麟、李作栋任传达命令。举事时同志皆以臂缠白布为号。会四川铁路风潮大起,清廷派端方率湖北新军四十二标入川镇压,众以事势紧急,先期令居正赴沪,邀黄克强、宋教仁莅鄂主持大计。旋决定八月中秋日大举,因初八夜南湖炮营同志饮酒闹事而止。复改期十八夜十二时发动。讵是日下,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十四号机关部因制炸弹不慎被炸,即避入日人所设之同仁医院。当被俄辅将弹药文告名册印信旗帜概行搜去。被捕之同志彭楚藩、刘尧澄、杨宏胜三人即于是晚为鄂督瑞澄杀害。武昌山前山后胭脂巷小朝街各处机关陆续破获。刘公、张廷辅等数十人先后被逮,是时湖北新军三十一标已随端方入川,四十一标中之大部则开往荆州,三十一标及马队炮队陆军中学均在南湖,四十二标则驻汉口城内,惟二十九标三十标同驻一营房,第八镇工兵营亦驻附近。察济民等闻彭、刘、杨三人遇害及诸同志被铺,决计于十九夜八时在本营房冒险发难,届时工兵营士兵金兆龙、熊秉坤开枪击队官阮某,毙之。方兴继掷炸弹,全营俱起,随进攻楚望台军械库。三十标同志吴醒汉、胡效骞等继之,更合南湖炮营会攻督署。蔡济民复率二十九标会攻,架炮于蛇山以击之。天明,瑞澄、张彪相继逃走。众以秩序急须维持,而革命军诸首领黄克强、宋教仁、刘公、蒋翊武、孙武等均不在城,乃强胁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都督。首由蔡济民、吴醒汉、邓玉麟、高尚志、张廷辅、徐达明、王宪章、王文锦、谢石钦、陈宏诰等十五人组织谋略处,继复组织都督府及军务、军令、内务、财政、外交各部,布告安民,事乃大定。刘公出汉口狱渡江后,众以都督一职已归黎元洪,而刘无所得,乃推任为总监察。九月一日,焦达峰、陈作新起义于长沙,杀清总兵黄忠浩,众推达峰任都督,作新副之。至初十日,有降将梅某等以代黄忠浩复仇为辞,煽动黄部兵士作乱,焦、陈先后被戕。谭延闿继其位。邓文辉初率蔡锐霆、余邦宪、彭素民等奔走于萍乡、醴陵一带,与焦达峰相呼应。适驻萍营长胡谦弃职逃去,邓等领有其众,遂光复赣西数郡,后率北伐军会师南京,南北和议成后始遣散。黄毓英返滇后为人杀害。杨锡庶、钟剑秋在湘亦死于非命。张伯祥在蜀以孤立无援致败。至是共进会会员之得志者仅湖北一省而已。统一政府既成立,共进会宣布解散。有一部会员组织民社,因与黄克强意见不惬,乃附于共和党,与国民党相抗衡。而另一部会员则仍由同盟会改组而为国民党员,始终不渝也。

(三)文学社鄂省军界革命同志自丙午日知会被封禁后,次年(丁未)即有群治学社之组织,是为湖北新军创设革命团体之嚆矢。发起人为士兵杨王鹏、潘康时(队官)、林兆栋,黄申芗、黄元吉、邓玉麟、荣维亚、曾省三等。同时上海中国公学学生蒋伯夔(号翊武)至鄂,入四十一标当兵,结识查光佛、蔡大辅、唐牺支、李抱良、钟琪、刘尧澄(复基)诸人,力赞其成。查光佛、刘尧澄、宛思演、詹大悲等且在汉口发刊《商务报》以从事鼓吹,于己西冬月出版,颇受社会欢迎。庚戌三月,湘省有闹米案发生,而汉口同时亦有争路风潮。鄂督特调新军入湘协助弹压,党人拟乘此时机举事。黄申芗、刘尧澄、查光佛等在四十一标计划发难,命陆军学生孙昌复自汉口潜运炸弹入省城,以爆裂为号。机泄,统制张彪恐激成大变,不敢深究。于是黄申芗走沪,林兆栋、黄孝霖走川,《商务报》亦被查封。群治学社遂为之一顿挫,然众志不为少懈。是年六月,刘尧澄复投四十一标为兵士,与蒋翊武、杨王鹏、唐牺支、李抱良、蔡大辅、潘康时、王守愚等谋赓续进行,更名振武学社。查光佛更联络各标营同志,以蛇山蕲春学社为机关,兵士报名入会者络绎不绝。计当时与谋者,有二九标排长蔡国桢(济民)高尚志,见习学生甘绩熙、杜武库、夏一鸣、杨选青、马骥 云等,三十标队长张廷辅、队官潘康时、兵士吴醒汉(基培)、王宪章、万国宝、徐达明、王文锦、陈复元、冯中兴、罗良骥等,三十一标曾省三、黄元吉、李建中等,三十二标孙昌复、向海潜、单道康、李成牧、冯扶青、朱黄强等,四十一标蒋翊武、丁人杰、蔡大辅、廖湘芸、李抱良、唐牺支、曹衍、王华国、李达五、章裕昆等,四十二标丘文彬、曾汉城、张喜天、刘化义、胡玉珍、黄镇中、祝制六等,炮队徐万年、孟发成、黄驾白、陈国桢、陈子龙等,马队钱升甫、江炳灵、陈孝芬等,工兵营熊秉坤、金兆龙、方兴、马荣、李乃斌等,陆军中学席正铭、雷洪、谢莱、侯源英等,陆军测绘学堂李翊东等,辎重营胡祖舜等。振武社成立后一月,蒋翊武等利用星期假日,约集各标营代表二十余人在蛇山抱冰堂开一秘密会,制定标营队排各代表负责公约、规程,重行制定简单口号 以为志,以是部勒完整,进行益猛。未几潘康时辞差出洋,施化龙代为队官,侦知其事,乃向上峰告密。杨王鹏、蔡大辅、李抱良因此被黜。凡稍涉党籍嫌疑者多托故避去,而团体复散。是年冬,蒋翊武鉴于屡次失败,欲求一完善保全之策,遂以研究文学为由,更名文学社。同时詹大悲、何海鸣办《大江报》于汉口,与为声援,胡瑛在狱亦与闻其事。辛亥正月元日,蒋翊武、孙昌复、詹大悲等九人召集发起会于黄鹤楼,讨论进行方法。时社员已有八百余人,推蒋翊武为临时社长,詹大悲等为起草员,编订社章。社中置正副社长各一人,下分参谋总务两部,部分数科。各标各营均举一人为代表。二月十五开成立大会于小东门内同文学舍,选举职员,举定蒋翊武为正社长,王宪章副之,参谋部刘复基,参议员王华国、杨载雄。侦探科唐鼎甲,联络科王守愚、李肇甫,调查科龚使初、陈 磊,总务部长张廷辅,庶务科罗良骏、唐牺支,会计科邹毓琳,纠察科胡培才、蔡子胜,惩罚科胡玉珍。此外蔡大辅任书记,詹大悲任汉口交涉联络事宜,胡瑛参与社中一切机要及各处联络事宜。各标营代表为王文锦、曹子青、江光国、廖家骥、祝制六、陈俊德、高尚志、张哲夫、单道康、叶振中、陈道行、黄驾白、李翌寰、黄继汉、余风斋、晏柏青、刘斌一、钟继武等。又陆军中学代表为雷洪、席正铭、卢华等。不数月,势力膨胀,大有不可过抑之势。于是更派员赴各省运动。计当时所派者,上海杨王巽,江苏钟崎,安徽邹运猷,湖南杨王鹏,两广李抱良,山东、直隶刘九穗,云南乔,东三省邓韬。是年三月,查光佛、刘尧澄建议与共进会联络大举,会众咸赞成之,由是两派合力进行,势益雄厚,乃更组织一将校研究团,内附属下士班,专为运动下级干部及士兵等,即以察济 民、吴醒汉、张廷辅、王宪章诸人主之。迨川路事起,两派均主乘时大举,公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刘尧澄副之。时社员已增至三千人。社中经费除由李晓湘说汤化龙使担任数十元外,余概由社员醵集。正计议间,而汉口俄租界机关部于八月十八日,以失慎破获。同志杨宏胜亦因运送炸弹在其中和门正街寓所被执。宪兵彭楚藩及刘光澄、蒋翊武等在另一机关会商急发。翊武主走避。尧澄拔手枪止之曰:“事前公举兄为临时总司令,事急应负责。若兄畏死,请先领予一弹。”楚藩急止之,正待下令,而逻者追至。尧澄掷以炸弹,而弹不发,遂被捕。楚藩、翊武越墙逃,为后门步哨所执,同解至巡警道署。翊武服常服,状若佣役,得乘间逃脱走避岳州。彭、杨、刘三人在督署受讯,怒叱清吏瑞澄、铁忠,历数满虏祸国罪状,卒为瑞澄杀之于督署门外。于是各秘密机关均被破获,交通断绝,人人自危。各标营同志为死中求生计,遂于十九晚大举发难,而开国逐虏之义举成矣。当发动时,王文锦、彭纪麟、马得胜、谢用权、张哲夫、李重任、余风斋、阙龙、胡培才、江光国、王万年、熊秉坤、马世忠、杨载雄、金兆龙首先进攻,夺炮据军械库。黄驾白、单道康、黄维汉、蔡汉卿、刘斌一、钟继武、陈国镇、雷洪、席正铭、卢华、侯源英、谢代椁等先后率同志人城,攻督署,分占楚望台及蛇山。瑞督逃窜,省垣克复。继是王宪章、胡玉珍、祝制六、戈承元邱其斌、黄振中等克复汉阳。詹大悲、何海鸣、林翼支、赵绳武、鄢树藩等克复汉口。三镇遂尽为我有,大局以次底定。其他如恢复荆宜一带则有唐牺支等。荆襄、郧安一带则有季雨霖、阙龙、彭玉珍、章裕昆等。克复重庆则有林兆栋等(后为夏之时所忌谋害)。此文学社实行革命之大概情形也。嗣南北统一,同盟会改组政党,文学社乃宣布取消名义,全体加入同盟会。无何,同盟会等六政团合并而成立国民党,文学社员咸为当然党员。癸丑(一九一三年)七月,赣、宁讨袁军起,旧文学社员踊跃赴义者,大不乏人。黄克强在南京败逃后,何海鸣、王宪章等尚能守城拒敌,血战经旬,世人咸称道弗衰。讨袁军既败,蒋翊武、王宪章、蔡大辅等先后为袁政府杀害。余人逃亡各地,备尝艰苦,今生存者已寥寥可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