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唯物论的认识论 正确评价梓山煤系
运用唯物论的认识论 正确评价梓山煤系 中共江西九○九地质队委员会 1971年12月5日 |
|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江南一带,广泛分布着下石炭系煤层,在江西被称为“梓山煤系”。过去,资产阶级地质“权威”虽然对这种煤层做了些肤浅调查,但由于他们的资产阶级立场和认识的局限性,结论都是“没有经济价值”,并提出了三条所谓理由:“煤层少而薄,储量小”;“形态复杂不可知”;“岩浆侵入煤层被烧焦”。就这样,梓山系煤层被判了“死刑”,成为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鼓吹“江南无煤论”、“无开采价值论”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条无形的锁链,长期以来,严重地束缚着地质工作者的手脚,谁也不到梓山煤系去找矿、探矿。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疾风暴雨,摧毁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广大职工焕发了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迅速扭转北煤南运,我们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批判资产阶级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对梓山系煤层重新认识,重新评价。经过反复实践,不到三年,就找到了七个可供工业利用的煤矿。梓山系煤层的“翻身解放”,改变了当地“守着煤山没煤烧”的历史状况,促进了地方工业的发展,为扭转北煤南运的局面开辟了一条途径,这是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的胜利,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
认识只能从实践开始
编辑梓山系煤层,具有几十年的民间开采历史,在我们工作的地区内,连绵几百里,分布着上千个旧煤窑。可是,在资产阶级地质“权威”的笔下,只是“废旧之煤窑垒垒,惟煤块寻觅不获”;“煤不过两层,厚不满一米,大概言之,储量甚少。”
重新认识梓山系煤层,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职工欢欣鼓舞,决心把刘少奇一伙破坏探明煤炭资源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但是,也有人认为:梓山系煤层“储量甚少”,前人有结论,文献有记载,油水不大,主张不搞。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地质工作中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它使我们看到:不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重新认识梓山系煤层只是一句空话。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狠批反动的资产阶级唯心论的先验论和“江南无煤论”、“无开采价值论”。大家说:“对梓山系煤层的正确认识,只能从找矿探矿的实践中来,过去,资产阶级地质‘权威’‘坐着轿子转一转,榔头敲敲作判断’,怎么会得到正确的认识?”
为了正确认识梓山系煤层,我们组织了六个以工人为主,有技术人员、革命干部参加的三结合找矿小队,走访群众,实地调查,查阅资料。通过三十二个煤矿点的调查,发现有八个矿点达到三至六层煤;十六个矿点煤层厚度超过一米,其中三个超过五米。这些情况,充分说明梓山系煤层并不是铁板一块,储量不一定都少,有的还可能比较丰富。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对梓山系煤层作出的这个判定,也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选择了五个煤矿点进行了深部钻探,结果,三个储量较大,两个储量较小。后来,我们又选择了一个矿区进行勘探,很快找到了四个煤层,厚达十米,给了我们很大鼓舞。但是,有个别同志却把四层煤解释为地壳运动造成的煤层重叠,认为没有突破“煤不过两层”的历史记载,对打钻仍抱怀疑态度。“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广大革命职工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坚持通过实践弄清地下情况。经过深部钻探,大量资料证明:煤层不仅没有重叠,而且全矿区有八个煤层,总厚度达二十余米,现在已探明的储量,就超过了初期预算的二十倍。事实有力地批判了梓山系煤层“储量甚少”的谬论。原来受旧框框影响较深的同志,也批判了自己头脑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他们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按实践第一的观点办事,否则就找不到矿。
在深入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
编辑在勘探梓山系煤层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打过一些空钻,当时,受“没有经济价值论”影响较深的同志,又翻出“形态复杂,变化莫测”的旧结论,说什么“梓山梓山,煤层太乱,无章可寻,不可勘探”。这种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成为我们探索煤层变化规律的主要思想障碍。 过去,资产阶级地质“权威”把“煤窑垒垒”当作煤层“形态复杂,无章可寻”的一个论据。他们认为:梓山系煤层的煤是一包一团,杂乱无章,采煤只好挖一包换一个地方。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组织职工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大家认识到:“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梓山系煤层变化虽然较大,但只要调查研究,深入实践,就可以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而找到它的规律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分头到现场,和工人、技术人员一道,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许多富有采煤经验的老贫农告诉我们“煤窑垒垒”的原因:农村挖煤,农闲挖,农忙停;碰到雨季,有的倒塌,有的积水很多,无法排干,下年都得重新开窑;还有的挖得太深,无力再挖,只好丢在一边。根据群众提供的材料,我们选择了二十多个煤窑进行调查,工人们排水除险抢在前,很快恢复了原先采煤的掌子面。通过观察,我们看到煤层虽然厚薄有变化,但并不是一包一团,而是成层的,而且地表有煤线相连。地下是否也相连呢?伟大导师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在研究煤窑调查的大量材料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组煤窑,上组煤层厚薄变化较大,下组煤层厚薄变化较小。这一现象,是不是反映了煤层由上向下的变化趋势呢?经过钻探检验,得到了证实。这说明煤层并不是形态复杂,“无章可寻”,而是有规律可找的。
梓山系煤层成煤以后,由于累遭褶皱、断裂破坏,煤层较乱。资产阶级地质“权威”以此作为煤层“无章可寻”的另一个理由。一些迷信这种结论的同志,看到钻孔落空又说:“梓山煤,梓山煤,碰上了它算倒霉,断裂这么多,钻孔往那里打?”我们认为:“乱”只是现象,断裂再多,也有规律可寻。于是,我们引导大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详细研究资料,分析钻孔落空的原因,终于摸到了煤层断路的来龙去脉,修改了设计方案,结果孔孔见煤。接着,我们又将这个矿区得到的认识,在其他几个矿区进行检验,都获得了预期结果。生动的事实,深刻地教育了迷信旧框框的同志,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找矿满山跑,用腿不动脑,有矿找不到;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武装头脑,就眼亮方向明,规律摸得清,钻孔打得准。”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我们将取得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研究以后,终于对梓山系煤层形态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梓山系煤层上部变化大,不稳定,下部变化小,较稳定。事实说明,不管煤层如何变化,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反映出来。只要细致地调查各种地质现象,就可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掌握规律,获得探矿的主动权。
通过探矿的实践,我们还发现,梓山系煤层成煤盆地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在我们工作的地区,成煤盆地基本上是两个方向,东西方向盆地浅而宽,东北方向盆地深而窄,后者的煤层数量、厚度和储量都比前者好。这一新的认识,为我们正确评价梓山系煤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过去,资产阶级地质“权威”把彼此有内在联系的地质现象,分割开来,孤立地静止地去看,必然要滚进“不可知论”的泥坑。
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编辑我们对梓山系煤层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在实践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个如何评价煤质的问题。对此,历史上有过许多评述,旧地质文献许多地方记载:梓山煤系“含煤地层几乎全被火成岩包围”,“与岩浆直接接触”。在资产阶级地质“权威”看来,煤层就如漂浮在火海之上的游鱼落叶,就是有煤,也是“煤甚劣”,
“价值殊小”。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多年来,严重地妨碍着人们对梓山系煤层的正确评价。
火成岩对煤层有多大影响?我们认为应当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的地方火成岩破坏煤层和煤质;有的地方火成岩盖在含煤地层之上,使煤免遭风化,反而起了保护煤层和煤质的作用。有时,由于条件适当,火成岩使煤炭变质程度增高,原来不能炼焦的煤变成了炼焦煤。那种看到火成岩就认为找煤无希望的形而上学观点,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梓山系煤层的煤质究竟怎样?不能光凭书本上的结论,需要在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认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在六个矿区的“块煤”层中取样化验,所得的一千二百多个数据证明,资产阶级地质“权威”所谓“质劣”的“块煤”,含炭量达百分之六十至八十五,发热量每公斤平均在七千大卡以上。拿这种“块煤”到化肥厂作生产试验,一吨可生产两吨化肥,有的可生产四吨化肥,效果很好。这些资料的取得,使我们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
在梓山系煤层中,还有一种质量较差的“碎煤”,长期以来,资产阶级地质“权威”一直认为这种煤在工业上不能利用。在我们重新认识梓山系煤层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争论很大,斗争很激烈。开始,我们对碎煤也缺乏认识,勘探时不计算它的储量。后来,我们从当地群众广泛用它煮饭、炼铁、烧石灰的情况中,受到很大启发,便带着这个问题看书学习。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资产阶级地质“权威”由于他们的资产阶级立场,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必然从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出发,看不到碎煤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被日益广泛利用的前景。我们一定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碎煤的利用问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勘探时计算碎煤的储量。为了教育那些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的同志,我们还同他们一起到炼铁厂、化肥厂、石灰厂、水泥厂去参观访问,当亲眼看到碎煤被广泛利用的情况,他们深受教育。群众的革命实践是对唯心论的先验论最有力的批判。后来,所在县的群众听说找到了煤矿,多年来没有解决的用煤问题即将得到解决,兴高采烈,敲锣打鼓,召开庆祝大会。有个七十多岁的老贫农望着开采出来的煤堆,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呼“毛主席万岁!”在这个矿区勘探的职工看到这样动人的情景,都受到很大鼓舞和教育,有些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深有体会地说:“不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不懂得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也就不可能真正从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碎煤从工业上不能利用变为工业上可以利用,使我们对梓山系煤层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随着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不断地深入批判,实践中不断地破除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影响,我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认识领域不断扩大,在梓山煤系地层中,又先后发现了天然油石、耐火粘土、白云岩、铝土矿和铁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展望远景,梓山煤系定将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从勘探梓山煤系所取得的认识,还仅仅是开始,对梓山煤系的地质情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找矿、探矿的实践中,不断地去认识。我们决心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发扬彻底革命精神,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伟大教导,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为祖国找到和探明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努力当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开路先锋。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