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重修台湾县志
卷二 山水志
卷三 

塞两大者,惟山与水;而岳渎称最。台湾山悬绝岛,水阻重洋;伯翳之经不载,道元之注未详。圣人御宇,收入版图,遂称名胜。虽群峰崱屴,有未辟之蚕丛;而万派朝宗,无不靖之鲸浪。当夫蹑屐看云,乘潮占风,烟树迷离,鲎帆上下,耳闻目见,类多创获而可传者;辑而录之,用作梯航之指南,爰征怀柔之暨讫也。志“山水”。

编辑

木冈山,在县治东北五十馀里;巍峨耸峙,其顶常有云雾。境内诸山,此最高大。是为郡邑之少祖山。

按台湾山脉发自福省五虎门,磅礡入海,东至大洋中,突起二山:曰“关潼”,曰“白亩”。复渡重洋,至淡水结脑为大鸡笼山;往来日本、琉球洋船,望之以定向。其西南为小鸡笼鼻头山,离海就陆;蜲蜿南来。矗立于淡水港东北者,曰“大遁山”,亦曰“旗纛龟仑”。郡邑诸山,实祖于此。南至彰化县大武郡山,又南至诸罗县大武峦山,皆具参天凌云之势。入邑境为木冈诸山。过凤山县界为大冈诸山。南尽沙马矶头,巃嵸海上。舟赴吕宋者,由此东出。或云吕宋地脉发此。

统计台山自北而南,峰峦层叠,绵延千数百里,郡邑悉处其西。从海舶中遥望,天然屏障画图。志载所称,俱系番语译出,或系俗呼。至内山深林邃谷,奇形异类,出没之区,崇冈绝𪩘,可望而不可即。若邑后内优之山,最为特出,馀多无从指名。其尤异者,大乌山东北有玉山,亦名雪山;三峰并峙,上皆白石,晴明时偶露天表。自罗汉外门望之,如纱笼香篆,奇幻晶莹,顷刻间云合雾锁。或云玉山现则有风雨,亦不尽然。

自木冈山南下,拔地而起者曰番仔湖大山。其西北有卓猴山。西南有大乌山。正南过平阪,列阜如屏,迤逦数里,统名曰柳仔林。稍折而西为猪母耳山,形甚低小。其南为湖仔内山。又南曰香洋仔山,培𪣻络绎,簇拥平原,春畴雨过,袯襫如云,可以观耨。香洋仔西南有角带围山,以形似得名。正南有猴洞山,东入为罗汉门诸山。迤西一望,宽衍三十馀里,乃隆起坡垅,横亘郡城之背曰嵌顶山。距城东七里许,迢递绵邈,南抵仁和里,北抵武定里,计长可二十馀里。 城南有魁斗山,状若三台星,为府文庙拱案。

罗汉门内外,重冈复岭,多不知名。由猴洞口行数里至虎头山,群峰环峙,树惟桄榔。过大湾崎、芦竹坑、咬狗坑,东南经土楼山,壁平如削,上多狝猴。稍前为叠浪崎。出茅草埔,度雁门关,岭颇高峻。回望郡治,海天一色。去关里许,有深堑可数十丈;缘崖路狭,不堪旋马,一失足便蹈不测。五里至石头坑,四里至长潭。

由长潭东行,从番仔寮至小乌山后,入罗汉内门。峰回路转,眼界顿开,沃衍平畴十数里,中有分水溪县丞衙门分驻于此。其东为东方木山,南为眼锭山,西即小乌山,北为分水山、目猫徽山;层峦叠嶂,苍翠欲滴;瞑色烟光,尤堪入画。由内门观音亭东行十里,越大崎岭为罗汉外门汛去大杰巅社十里。东行五里为六张犁、烧羹察、东方木诸埔地;延三十里,袤二十里社番秋、冬较猎于此。东为淡水大溪台凤交界

淡水溪之东有南仔仙山。山后后火出石畔,扑之可灭,吹之辄起。东南有旗尾山“旗尾秋蒐”,为邑治八景之一。再由外门西南过割兰坡岭,可赴南路。由内门西北经木冈山、卓猴山下,可赴北路。惟正东内优、磈垒诸山,生番盘踞,人迹罕到。外此羊肠鸟道,处处相通。峻岭悬崖,崎岖窄狭,不容并轨。土人运炭、辇稻牛车,相约昼则自内而出,夜则自外而入,因以无阻。夏秋水涨,坑堑皆平,迷津莫渡矣。

巡台御史杨二酉过罗汉门山

罗汉云中塞,天关第一重。
林幽深距虎,潭静隐蟠龙。
马辟芦间道,塘虚竹外蜂。
鸟鸣讶行色,同出翠微峰。

溪港潭陂 编辑

水源自山汇流扬波曰“溪”;源浅流细曰“坑”,亦曰“沟”。溪渐于海,潮汐应焉,谓之“港”;海汊无源,随潮所至而止,亦谓之“港”。洿地潴水为潭。筑堤壅水,以资灌溉为“陂”。邑治大海在西,故诸水皆西注。

德庆溪:俗呼坑仔底。源出小东门外万寿寺前,入郡城东安坊,合旧县署后并府署东二泉,西流经县署右、至水仔尾北厂入台江,注于海。

福安坑:源出小南门内,经宁南坊府文庙前,西流至涂墼埕入台江。

石头沟:在县治东北三里许。无水源,受众流之水经海会寺前西下,由县治北大桥港出柴头港西入台江。

新港溪:在县治北二十里。源从木冈山西北过诸罗之马鞍山,受卓猴溪水源出卓猴山。西至新化里新港社,又至武定里洲仔尾盐埕之西,汇洋仔港入台江注海溪北诸罗县界

大目降二溪:一曰“南溪”。从木冈山之西南出,西过大目降营盘,逶迤数里,经广储东里之北,又西北至广储西里大目降草地。一曰“中溪”,从马鞍山之南过大目降营盘之北,西至广储西里大目降草地。二溪合流西下,汇咬狗溪水为“洋仔港”,至洲仔尾盐埕西,合新港溪入台江。

咬狗溪:源发湖仔内山。从香洋仔出永丰里为旧社溪,北过新丰里,又北过保大东里,至保大西里为许宽溪。西北抵广储东里,经广储西里西下,受大目降溪水汇为洋仔港,与新港同入台江。

茑松溪:在县治北十五里,为鲫仔潭之下流。西至武定里、洲仔尾、盐埕之南,入于台江鲫仔潭见下

二赞行溪:在县治南二十一里。上流为冈山溪,合红毛寮溪、分水溪诸水西下,经依仁里至文贤里,由喜树港入台江,注于海溪南凤山县界

举人陈辉诗

竹桥平野路,春水涨清溪。
风静寒沙阔,烟浓远树低。
青芜喧海燕,碧岸叫村鸡。
为语南游客,应知慎马蹄。


分水溪:源出县治东北分水山,经水蛙潭南流,至罗汉门,受石门坑水汇为长潭,清莹可鉴。西下受角带围、内山、深坑仔、红毛寮溪水,至下中洲合冈山溪,经二赞行溪,由喜树港入台江,注于海。

淡水溪:源出内山,其来极远。由北而南至罗汉门之东方木山,受小溪水,经旗尾山西下,入凤山县界,绕凤山县东南至东港,西入于海。

台江:在县治西门外。汪洋浩瀚,可泊千艘。南至七鲲身,北至诸罗之萧垅、茅港尾,内受各山溪之水,外连大海。

鹿耳门港:在台江西北。水底沙线若铁板,纵横布列,舟误犯之,则文碎。港路窄狭,仅容两艘。其浅处若户限,然潮涨时,水可丈四、五尺,潮退不能一丈。进港须悬后舵,以防抵触。其纡折处,必探视深浅,盘辟而行。最险者曰“南北二嶕”,插竹立标,南白北黑,名为“荡缨”。原设五杆,比岁沙线消长变易,乾隆十三年添设为十三杆,以便出入趋避。每风日晴和,众舟鱼贯而进,云帆连缀,邑治望之,如秋雁之排远空。

巡台御史张湄

铁板交横鹿耳排,路穿沙线几纡回。
浪花堆里双缨在,更遣渔舟向导来。


加老湾港:在鹿耳门北。有沙线一条,颇弯曲,但不堪泊巨舟,其西南即大洋沙线亦作“沙汕”

隙仔港:在鹿耳门外之北。甚浅狭,巨舟不得入。沙线绵延,直抵北路,数百里出没隐见,名“海翁汕港口”。大澳曰“海翁窟”,亦名“月眉湾”,可泊百艘。宜北风,不宜南风。

举人陈辉

鹿耳门前几溯洄,月眉湾作避风台。
舵师不畏南流急,唤得渔翁载酒来。


安平镇大港:在台江西南,镇城之西。红毛时,巨舟悉从此入泊于台江。自郑成功由鹿耳门入台后,遂淤浅。今惟往来南路贸易之船经此,巨舟不得入矣。

鲫仔潭:在永康、长兴、广储西三里之界。汇纳众流,修而不广,计长可二十馀里。多生鲫鱼,年有征税。三里之田,资以灌溉。一名“龙潭”,旱时祷雨于此。又名“东湖”,最宜霁月,为邑治八景之一诗见“艺文”

菅林潭:在长兴里。地势洿下,泉流所归。里众筑堤障之以灌田,屡有争竞。康熙五十七年,知府王珍勘明,勒石定界,即嵌下陂是也。

举人陈辉

溶溶潭水碧无垠,两岸苍烟锁白𬞟。
山影远涵波色翠,云光斜映浪花新。
一肩行李临流客,半棹歌声唤渡人。
欲向前村暂栖息,酒帘风起绿杨津。


无源潭:在永丰里。潦水所钟,足资灌溉。

草潭、白衣潭:俱在新丰里。伪时所凿,蓄雨水以灌田者。

荷兰陂:红毛所筑。

公爷陂:伪时筑。俱在新丰里。

甘棠潭:在保大东里。筑堤潴水,频年不涸,地多甘棠,故名。

王有潭:在仁和里。里民王有所筑。

莲花潭:在文贤里。其源甚深,多产红白芙蕖,腊月长开。

鸳鸯潭:两潭体偶颈交,因名。

水漆潭:多生水漆树。

参若陂:红毛时,佃民王姓名参若筑。

十嫂陂:王门寡妇十嫂募佃筑。

陴仔头陂:伪时筑,大旱则涸。

月眉池:形如半月俱在文贤里

鼎济洼:在新港社,产鱼虾。

新港东陂:在新化里。

西陂:在新港社。

澳屿 编辑

鹿耳门屿:距县治西北二十五里。内为台江,外为大海,水中浮沙突起。右有加老湾,左为北线尾。形似鹿耳,锁钥全台。

巡台御史范咸诗

遥见青山似画屏,铁嶕捩柁费丁宁。
荡缨有路分沙线,浮海何人续水经。
乌鬼渡寒遮鹿耳,荷兰城坼扫王庭。
鲲身久绝鲸鲵迹,风起不闻战血腥。


举人陈辉诗

冷雨沧江上,移舟泊海门。
清歌闲戍客,短笛隐渔村。
浪阔潮千顷,天空月一痕。
摇摇游子意,梦忆旧家园。


北线尾屿:在鹿耳门之南,壤接鹿耳门。其西南有四草屿,东南即安平镇大港。

七鲲身屿:脉发自凤山县之打鼓山,迢递北转,穿田过港,至邑治西南结七屿,相距各里许,沙线遥连,势若贯珠,不疏不密,为郡城左臂。弯拱内抱,与北线尾对峙,皆沙土。风涛鼓荡,不崩不蚀。多生菻荼、桄榔树,望之郁然苍翠,泉尤甘美。一鲲身即安平镇城,水师三营驻札处,多居民。二鲲身亦有居民。三鲲身至七鲲身,皆采捕之人居之。早潮网集,夜雨灯明,可诗可画。

巡台御史张湄诗

鬐翼连翩振地垠,风抟水击势难驯。
鹏图孰是南溟好,愿尔长安徙海身。


巡台御史钱琦诗

海中有鲲夜化鹏,将飞似堕忽伏蹲。浸作千年老云根,分排玉立如弟昆。
鲛宫千丈姿雄跨,鳄浪万里供馋吞。壮气已作长虹吐,远势欲挟孤鸾骞。
如砥狂澜留柱石,时挝天鼓殷雷门。左控安平右鹿耳,襟带众汇如缭垣。
当年蛙黾争雄处,犀甲百万齐云屯。一声海吼白骨枯,潮头战血交流浑。
自从归我版图后,恬波息浪清乾坤。升平大业垂万古,异域往往叨殊恩。
祗今穷崖绝壑地,已成紫蟹黄鱼村。我来正值三月暮,袷衣习习春风温。
他山可望不可即,远见一片苍烟痕。天地沧桑本变幻,古今兴废如朝昏。
况复浮生一泡影,忍令岁月逐尘奔。眼中俗客难为论,黯然默默销神魂。
安得如尔息健翮,坐受晚露与朝暾。


澎湖,旧传三十六岛,本志载六十二澳。《邑志》载有炮台塘汛者二港九澳,有民居者澳屿凡一十五,无民居者澳屿凡三十三。《郡志》所纪各异:《高志》计四十五屿、三十二澳;《刘志》以屿称者三十六,以澳称者三十;《范志》称屿五十,称澳五十有五;序次俱各不同。大抵澎岛错综罗布,离合回环;或陆路可通,或海汊间阻。向背曲折,远近参差;图不能备,志不能悉。今为详考形势,辨方计程,庶览者了如指掌云按海中岛屿最险要而迂回者,莫如澎湖。险口不得方舟,内澳可容千艘。闽海旧有三山之目,澎湖其一也。东则海坛,南则南澳,皆天设之险。澎湖大山屿屹立巨浸中,纵横各三十里,坐西北,向东南。西至妈宫澳新城港口,北至鼎湾澳,东至龙门港,南至里澳,俱陆路可通外,悉孤岛环绕四周,巨细参错,难以枚举。故诸志所载多不同

大山屿妈宫澳屿居澎岛正中,澳在屿之西南。上有天后庙,舟人称天后为妈祖,故曰“妈宫”。民居稠密,澎协两营驻防于此。北风盛作时,澳内可泊二十馀艘。

文澳澎粮厅衙门驻此,距妈宫东四里。旧名“暗澳”,有土城,今圮。

东卫澳在文澳东三里,可泊舟。

大城北澳距东卫五里。

隘门仔澳距大城北三里。

林头屿距隘门仔一里,有澳。

尖山仔屿距林头屿四里。

龙门港《府志》良文讹作“文良”。距尖山仔一里,为大山屿之东崖。多人居,有原泉。南风可泊船。

果叶仔澳在龙门港北崖。旱程三里,鱼艇多聚于此。

圭璧港在果叶仔北二里。又北三里即圭璧山。临海多生鼊。距妈宫东北二十五里。

红毛城澳距妈宫北二里。城为红毛所筑,详见“杂纪”。

后窟潭澳距红毛城北四里。

西卫距后窟潭三里,无澳。

蚱脚屿澳距西卫四里。

潭边澳在蚱脚屿北三里。

鼎湾澳在潭边东北二里。距妈宫北二十里。

沙港头澳在鼎湾东北三里。

东石澳距沙港头六里。

沙港底澳在东石南一里。

太武仔澳在沙港底东一里。

西溪澳在太武北三里。

红罗罩澳亦名“洪林罩”。距西溪半里。南风可泊船。

青螺澳在红罗罩北三里。

湖西澳距红罗罩五里。

湖东澳距湖西二里,中有大湖。

白猿坑澳距湖东二里,白猿坑东三里,即“圭璧山”。

新城澳在妈宫西八里。俗呼“烟墩脚”。有东西二港。

双头跨澳在新城澳东南,即“北澳”。潮退时皆泥淖。凡遇飓风,官、商船入避于此。

案山仔澳在双头跨之西,距妈宫澳七里。

乌嵌澳距双头跨五里。

铁线尾澳距乌嵌八里。

鸡母坞澳在铁线尾南五里。四面皆山,可避飓风。

锁管港澳在鸡母坞东南一里。港多墨鱼。

猪母落水澳在锁管港西南二里,可寄泊。

禅垵澳即“井仔垵”。在猪母落水西北四里。

风柜仔尾澳在禅垵西二里,可容小艇。有山高七、八尺,凹其中,周围如雉堞状;即明天启间红毛筑城复毁处,详见“杂纪”。

时里澳距风柜尾五里。北风可泊船。至妈宫旱程二十里。

——以上俱大山屿连地,以下俱孤岛。

四角屿其形正方,在时里山之极西。距大山屿西南水程五里。

鸡笼屿状如笼鸡之器,上狭下广。在四角屿东南,水程三里。

桶盘屿在鸡笼屿东南。水程四里。

虎井屿在桶盘屿东。水程八里。

——以上四屿俱无人居。

八罩山屿距大山屿水程五十里,周三里许。民居稠密,南北风俱可泊船。

挽门澳南北风可泊五、六船。亦名“挽毛潭”。即“八罩东崖”。枯涸无水泉。舟抵八罩,由此登陆。有天台山可望澎湖全岛形胜。

网垵澳在八罩南崖。距挽门西南旱路一里。亦名“西垵”。北风可泊三、四艘。

花宅澳在八罩南。有大花宅、小花宅,距挽门旱路四里。

瓮菜堀澳在挽门西北,旱路半里。

水垵澳在八罩西崖。距花宅旱路四里。多人烟。春夏行舟,常取水于此。南风可泊船。

布袋屿澳在八罩北,外狭内宽如囊。

船路屿在八罩北。

铁砧屿上皆石块,大三、四丈,平坦若攻铁之砧。

钟仔屿形如悬钟。

没银屿潮流湍急,旧作味银。相传红毛时,海舶尝击碎于此,土人没水探银,因名。

头巾屿状似角巾。

半平屿一水中分东西各半。

——以上五屿俱在八罩网垵东南。

南天屿亦名“大屿”,在八罩西南。距妈宫澳水程七十里。旧有民居,以风涛阻远移住八罩。因禁开垦,曾与东西吉、半平、花屿等同请牧羊,俱不允,盖虑鞭长不及也。

承质屿在大屿之南。距妈宫澳水程八十里。其西有壶内澳。冬春之间,波浪少平,可以寄泊。夏秋洪涛不测,舟楫莫至。

将军屿澳距八罩东水程半里,与挽门对峙。上有将军神庙。北风时可泊四、五艘。崖麓临深,将泊船,择善跳者飞身登岸,植木系缆。

沙沟屿澳在将军屿西。狭而浅,巨舟不得进。

船篷屿在将军屿东。临海处有石山,状如挂帆。

狗沙屿在将军澳北。有鱼名狗沙,此处最多。

金鸡屿澳在将军、挽门二澳之北。南北风俱可泊船。旧名“岑圭屿”。层级如阶,晴霞映之,烂若丹陛,为邑治八景之一。

马鞍屿在金鸡西南。

西吉屿、东吉屿二屿在金鸡东南,距大山屿水程六十里。自台入澎之舟,望此为标准。自澎渡台者,经此良久,即见台山。

锄头铮屿顽然块壤,在东西二吉之中。

香炉屿以形似名。在东吉屿西北。其东有石伏水中,舟不敢犯,俗呼为礁,名“鼓架礁”。距妈宫澳水程三十里。

阴屿在香炉屿之东。距妈宫澳水程四十里。

阳屿在阴屿东北。水程二里。

碇钓齿屿产紫菜,在阳屿东北。距妈宫澳水程四十五里。

——自四角屿至此,俱大山屿东南孤岛,澎协左营辖。

西屿在妈宫澳西,水程二十里。旁有牛心湾,自厦入澎,舟多由此。

丁字门屿横亘西屿头,形若丁字。

花屿在西屿之南。

猫屿有大猫、小猫,上多怪石,在花屿之南。

草屿在猫屿南。澎岛鲜草木,此颇有之,因名。

——以上三屿,俱孤浮妈宫澳西南海上。自厦渡澎,过黑水沟良久,即见西屿及猫、花屿。

大果叶澳在西屿北。舟泊西屿头,从此登岸。澳北水中伏石,名“师公礁”。

缉马湾澳距大果叶北旱程二里。澳内北风时可寄泊。

小果叶澳在缉马湾之右,人烟颇密。澳内多泊小舟,泉甚清洌。

内堑在大果叶南四里。

外堑在内堑西南三里,产文石。二堑东西二山悬耸天半,为由厦抵澎之标准。有澳,南北风俱可寄泊。

小池角澳由内堑北经缉马湾,小果叶至此八里。

大池角澳在小池角西北四里。

小门澳距大池角十五里。

后湾澳亦名“合界头”,距小门四里。南风可寄泊。

横礁澳与后湾毗连。

竹篙湾澳南风可泊船。距横礁三里径。至大果叶旱程仅十里。

自大果叶以下俱西屿连地。

大烈屿、小烈屿俱在西屿东北。距妈宫澳水程三十五里。

吼门有大小二处,在西屿竹篙湾北端。水潆洄,舟楫罕通。

大仓屿在大烈屿东北。

雁峥屿两屿如雁行,在大仓东。近大北山中墩屿。

空壳屿此屿一物不生,在西屿小门澳东北。

土地公屿有石镌神像。

姑婆屿产紫菜。在空壳屿北。

目屿形如人眼,又名“月眉”。在西屿之极北。距妈宫澳水程六十里。

大北山为大山屿北最大之山,可望远。

中墩屿属大北山。距妈宫旱程二十里,潮退可通。

瓦硐港有铳城,红毛所筑。距妈宫澳水程二十二里。有澳,可寄泊。

通梁港距瓦硐港东四里。

后寮澳距通梁东三里。

大、小赤嵌澳在瓦硐港北四里许。距妈宫澳二十六里。

镇海港在赤嵌东南五里。明天启间,筑城于此,今圮。有澳名“万丈潭”,可避飓风。

港尾澳在镇海南三里。南风可泊舟。

城前澳亦名“长岸仔屿”,在港尾南二里。距妈宫澳水程二十一里。

——以上俱属大北山。

吉贝屿距妈宫澳水程六十五里,在镇海北,采捕之人多居之。有沉礁一线,延亘东北,极目未了。内皆暗礁布满,仅存一港蜲𧉮,非熟谙者,不敢棹至。

险礁屿亦名“屈爪屿”,状如虎爪之屈。在吉贝东。距妈宫澳水程四十里。

北崎屿或称“后埭”,或称“尾虎”。距妈宫澳水程五十里。

金山屿土色黄赤如金,在险礁西南。

白沙屿南、北凡二屿,沙白如银。在金山东。

鸟屿屿中多鸟,在白沙南。

湾背屿亦作“员贝”。在金山西南。距妈宫澳水程二十三里。

鸡肾屿以形似名。在员贝东。

篮笨屿一名“篮饭”。盖在鸡肾屿之东,又东即碇钓齿屿。

——自西屿至此,俱大山屿西北孤岛。澎协右营辖。

唐施肩吾诗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
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国朝海防同知孙元衡诗

七十二屿称澎湖,沧溟万里开荒涂。屿屿盘纡互钓带,洪波割据成方隅。
东西二吉门户壮,将军之澳为中区。雄师镇压妈宫汛,天然犄角中邦无。
其馀赋形非一状,纷陈簠簋兼盘盂。蛇蛟拳曲龙隐见,狮象蹲踞僧跏跌。
诸流回澓舟难入,逆帆欲泊兴嗟吁。百折终成触嶕势,狂澜反走如亡逋。
有时无风水澄镜,咫尺胶固谁能逾。巨舸理不任篙楫,束手待敌甘为俘。
汪洋指南争此土,既到往往遭艰虞。昔日王师事征讨,神兵仿佛前驰驱。
风摧火灭甘泉沸,降幡夜出台山陬。制府谋成输百万,冠军一战真良图。
事关正统岂微细,封赏有间传闻殊。榜人维舟汲清水,蹑踪到顶招吾徒。
黑铁崩崖潮欲缩,黄沙古碛盐为污。蚝岛峰峦咸破碎,凫亹草木原焦枯。
大海东流无底极,振衣一啸心踟蹰。


巡台御史景考祥诗

渺矣澎湖屿,海中天一涯。
岛开环四面,民聚约千家。
风剥山无树,潮侵石有花。
捕鱼生计足,不解植桑麻。


巡台御史张湄诗

三十六屿如排衙,鱼舍参差烟火赊。
澳里风多异南北,莫教海客误停槎。


巡台御史钱琦诗

海上三山未渺茫,竹湾花屿郁苍苍。白沙赤嵌红毛地,绿苇黄鱼紫蟹庄。
仰首但瞻天咫尺,称名合在水中央。古今多少沧桑劫,留得残云映夕阳。
六六沙湾小似洲,须弥大界一萍浮。收罗日月狂澜里,零落云山古渡头。
春水涨时村散网,晓星明处客停舟。蓬瀛不信人间路,犹认仙源是梦游。


教授谢家树诗

又见人间大洞庭,罗罗七十二山青。
盂盘妥贴凭谁挈,猫虎狰狞唤欲醒。
怪石鲛纹添禹贡,花螺贝锦注葩经。
黄昏点点归渔艇,款乃声中月满汀。


山阴董相诗

腥臊海峤多营窟,市藏黑鬼浪里活。采珠咸水握生犀,骊宅鲛宫恣出没。
六十二澳南天开,红毛城外潮如雷。半壁东宁立门户,众岛环列群星回。
红黑沟窳蛇怪出,西望辽罗无点迹。东趋鹿耳四更馀,帆落龙门喘暂息。
八罩屿头候信风,人烟半在浮萍中。堑间文石光莹泽,价高金璧需磨礲。
俄顷帆开魂胆堕,地震天翻同箕簸。呕出心肝晕眼昏,舱底羁囚绝粒卧。
精卫木石空怒填,鲸鲵起舞鳌足颠。白马腾空靷欲绝,险于弱水环三千。
若有飞仙驾白雾,仗剑相邀挟余渡。耳边飒飒闻风声,转盻已登七鲲路。

海道 编辑

环台皆海也。自邑治计之,南至凤山县之沙马矶头,旱程二百九十六里,水程七更;北至淡水厅之鸡笼鼻头山,旱程六百三十里,水程一十九更;西北至鹿耳门,水程二十五里康熙五十五年,钦差丈量,依旱程折算,仅十里零七绳。鹿耳门西北至澎湖,水程四更,约一百八十里。澎湖西北至厦门,水程七更,约三百里。

邑治内优大山之东曰“山后”,归化生番所居。舟从沙马矶头盘转,可入卑南觅诸社。山后大洋之北,有屿名“钓鱼台”,可泊巨舟十余艘。崇爻山下薛坡兰港可进三板船。

海防同知孙元衡诗

北势到鸡笼,齐谐志怪同。
瘴云凝自古,毒水澹于空。
伏火从山鬼,惊涛驾海翁。
舟回十二载,浮去弱洋东。

潮汐 编辑

台海潮信:每月初一、十六日巳初四、亥初四。初二、十七日巳正三、亥正三。初三、十八日午初三、子初三。初四、十九日午正一、子正一。初五、二十日午正四、子正四。初六、二十一日未初三、丑初三。初七、二十二日未正三、丑正三。初八、二十三日申初二、寅初二。初九,二十四日申初四、寅初四。初十、二十五日申正三、寅正三。十一、二十六日酉正一、卯正一。十二、二十七日酉正四、卯正四。十三、二十八日戌初三、辰初三。十四、二十九日戌正二、辰正二。十五、三十日戌正四、辰正四

按此与内地《惠安志》所载潮信略同。视同安、晋江各差一时。如初一、十六日,台、惠潮水涨满在巳、亥时,同安则在子、午,晋江则在辰、戌也。晋、同潮水入溪差至两时,以道理回远之故,无足异者。台处海中,潮信宜可为准;乃南北二路,复自不同。鹿耳门至南路打鼓港,较同安、金、厦潮早四刻,水涨五、六尺。打鼓港至琅峤,竟早一时,水只三、四尺。北路三林港至淡水,复与全、厦同时,水涨丈许。又自彰化以下,潮流过北,汐流过南。澎湖亦然。彰化以上,则潮流过南,汐流过北。一郡共岛,似此悬殊;何况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相去不可量数者乎!

考台海潮汐,如初一日:卯时,潮水始涨;至辰时,涨及半海;巳时初四刻、水满;午时,水退;未时,退及半海;申时,水涸;酉时,仍长。初二日,则巳时正三刻,水满。初三日,移入辰时水涨,至午时初三刻水满。以后逐日依次递移无差。凡阳时管三日,阴时管二日。图具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