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斋遗稿/卷二十四

卷二十三 颐斋遗稿
卷二十四
作者:黄胤锡
卷二十五

杂著

编辑

题栗谷外集请辛敬舆改正嘉善郑缉罢职启后

编辑

行副司直辛敬舆。人物麤鄙。不容于物议久矣。齿在堂上。已为猥滥。今者以观射优等。特命赏加。物情至为骇怪。嘉善重加。乃国家优待宰相之器也。若授诸如此之人则非徒爵赏太滥。名器又从而不重。所系非轻。请还收成命。司赡寺主簿郑缉家在长城。素称豪强。主倅之不叶于己者则百端诬陷。必欲中伤乃已。其为用心极为无状。不可齿于朝列。请罢职。

嘉善一散阶耳。先贤犹爱惜如此。至请改正。今世宁讵闻有此议耶。郑主簿即南中名儒霞谷公大人也。无论事实有无。既为栗翁罢逐。而霞谷之于栗翁。不惟不以为㤪。乃从而尊慕。今以其家传癸未八月与牛溪书所云栗谷遭北胡梗化。为国事竭忠。见忌谗邪者。观之则亦可见也。岂以父罪虽实。而父命毋㤪于大贤公议故耶。是必有卞之者矣。

永祐迁园缌服私议己酉

编辑

或曰今此永祐园迁奉。自慈殿慈宫大殿中殿以至百官。幷令服缌。于礼肰乎。曰迁葬之礼。应服三年者乃为之缌。故臣为君子为父妻妾为夫一也。故今慈宫正当服缌。其或以子而为人后者。不得为本生父三年。故于此不得缌。惟我圣上既以英宗大王治命。承真宗大统。崇真宗大号矣。情虽无穷。礼则有降。安可为永祐迁园而缌也。或曰肰则当奈何。曰五服穷乎缌。无可复降。而惟有吊服加麻一节。为师之初丧为祖之迁葬者。正在缌外。此亦可为本生父迁葬可行之制耳。或曰此有明文乎。曰谓有明文则未也。而为师之初丧为祖之迁葬则古礼今仪在儒门通行则甚明。推此行之于圣上今日之事则抑或可也。礼有亡于礼而盛德可以义起者。其此类之谓欤。圣上既当如此则中殿亦当如之。或曰肰则月日当奈何。曰既不当缌则亦不当三月。惟当以开园及下玄室两日用吊服加麻望哭而已。或曰慈殿亦奈何。曰只当于此两日素服而已。或曰百官以下当奈何。曰亦当两日白衣带从上而已。或曰如是者不或薄乎。曰不如是则先王之治命真宗之大统乖矣。其于不贰斩之义何哉。夫薄之于小。所以厚之于大也。于小于大。一毫不容紊。紊则骎骎乎两祢之归矣。世之欲尧舜吾君者。其必有以裁之。姑书此以迟之。

佥正先祖神主埋安仪节甲申

编辑

呜呼。我六代祖考朝奉大夫济用监佥正府君。隆庆己巳十月二十一日生。万历己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寿四十一而卒。妣令人麟蹄李氏。隆庆丁卯正月二十七日生。崇祯庚辰十二月初一日寿七十四而卒。我五代祖考高祖考曾祖考醉隐府君及祖考四代以世嫡实奉祀。祖考以明陵辛卯卒于泰仁寓所。我父亲时才八岁。祖妣𡞦肰持门户宗事无有憾焉。叔祖龟岩府君礼当递迁奉祀。贫病未暇而卒。会父亲长成。祖妣安之。且以妇人既传重。不宜因奉当迁之祀。而祖考再从弟虽有一人。亦穷窭无力。盍姑终吾世。盖寡居二十有六年。而诚虔如一日。丁巳祖妣卒。父亲体遗志至戊午练后。始许迁奉于报恩里。即祖考再从弟载玄氏宅也。自是又数十年。复许族庶叔载天。旁题遥受奉祀之名。凡若是者。考诸礼或得或否。不可率以一槩。而肰亦足以征厚矣。癸未载天又没则递迁之礼。于是始竭。父亲始与三从弟及诸子侄商议。谋行埋安于墓所。先造磁盆覆仰各一。仰者在下。其大足以容合椟神主。覆者在上。准盖仰者。其仰者外圆四周。命小子胤锡削木写之若志石肰。先写有明朝鲜国五字。次写官衔九字。次写贯乡姓讳表德十字。次写生卒年号干支月日享年二十七字。每行六字。第九行则三字。另写妣位诰牒贯乡姓氏及生卒年号干支月日享年三十一字。每行亦六字。第六行则一字。另写公捐馆后一百五十五年癸未冬。奉合椟神主埋安于合葬墓侧二十五字。每行亦六字。第五行则一字。又复低一字另书五代宗孙㙻。命长子进士胤锡敬书十四字。每行亦五字。第三行则四字。字㨾如刻。燔熟再度。择日并有故不果。戚丈安正言致宅。即我五代祖考外玄孙也。语父亲云须待春暖。似稳于神道。父亲从之。今年甲申三月初五日丙辰。因寒食上冢于大井洞。将行未遑之仪。先期通报门中。初四日胤锡承命步往大川袒免兄镇纲家宿。翌晓乃诣报恩里家庙府君神主迁奉所。袒免叔埏氏先设茶礼。胤锡代父亲告辞讫。奉安于香亭子。以王轮山直二人肩行。陪后者胤锡及报恩则袒免叔埏氏庶叔庆兴诸弟七人。大川则三兄镇纮镇纲,镇德。诸弟侄三人幷十六人。及到大井墓所。父亲先力疾携弟胄锡幼子寿龙已祗迎山下矣。乃就府君墓前。安神主于椅子。设茶礼告辞讫。穿坎于墓左西南维去墓可一尺所。既掩。父亲以下再拜不哭。适有风雨。仓皇筑土。退处厚里山直家。乍晴又行从仕郞府君以下各位茶礼。遂饮福而罢。呜呼。今距佥正府君下世已一百五十六年。而子孙止二十馀人。良已戚矣。又皆残𫘤艰难。如不克存。不尤哽怆也哉。虽肰天道否必泰。人事极必返。吾族虽衰。吾先积善多矣。继是相勉。勿替引之。安知他日不繁且昌。为他人所艶也。况佥正府君虽不幸未寿。肰而伯仲之间。经行相炙。丁酉之际。家口是保。既贤既智。用能焘我后人。而又是南来定居之祖也。英灵未泯。一气流通。顾佑垂恤。其庶几乎。抑人家祧埋。世世固有。礼之常者。不必书之。惟吾家文献之传。不绝如线。如不致详。即稚昧何述焉。凡我黄姓有志于孝悌者。尚监玆。

越松黄氏先迹考丁未

编辑

东国姓氏郡望之别不一二。其自始祖直下相承而无改者正也。其以移封或以避嫡而有改者变也。故各自为贯。而散见于金富轼三国史者。盖无所总纪。自金敬叔周官六翼。尹淮地理志及庆尚全罗二道观风案。始稍合而一之。而徐居正之撰舆地胜览则因有增修。就八道列邑。各列姓氏。区之以曰本府曰本牧曰本郡曰本县曰属县废县古县曰乡曰部曰部曲曰处俗云库亦云串曰所曰庄曰邨亦曰直邨亦曰外邨曰驿曰吏。以见土姓之为主。注之以曰来来自他邑而本贯无考者。曰属来而永属者曰续追属来者。已上属续并与来同。无本贯可考者。曰某贯来自他邑而本贯有考者。曰赐籍亦曰赐。来自中国或日本回鹘。而本国为之赐贯本邑者。曰唐自唐来者。凡中国人通称汉人唐人故也。曰元自元来者。已上唐元。并无赐籍者。曰投化。宋元以后女真蒙古及日本来者。古之归明归化归义归正。今之向化者。以见寓姓之为客。今举黄氏言之。京畿道则利川府。注来。振威县之永新废县。注来属。江华府也。忠清道则沃川郡公州牧今按一土姓一邨及扑山所。怀德县连山县之广炤部曲。注驿○今豆磨邨。泰安郡注邨德山县之德丰古县青阳县注邨也。庆尚道则蔚山府注来宁海府醴泉郡注邨及其多仁属县及其高林部曲注续比安县之新平部曲注续尚州牧及其青里废县金山郡之御侮县注来闻庆县之虎溪废县及其绢川部曲注来泗川县安阴县之感阴废县昌原府也。全罗道则全州府之纡州废县益山郡锦山郡之富利废县及其大谷所砺山府扶安县之保安废县罗州牧之荣山废县灵光郡之临淄废县南平郡康津县之道康古县海南县之黄原废县一云花原南原府及其居宁废县淳昌郡之赤城废县任实县之九皋废县茂朱府之茂丰古县玉果县及其金山部曲长水县注续顺天府注续及其别良部曲求礼县即楡谷部曲沿革者○注义昌也。黄海道则黄州牧凤山郡注续牛峯县今入金川延安府注续瓮津县之万珍庄也。江原道则平海郡横城县金城县注平海也。咸镜道则咸兴府注来德源郡之镇溟浦注平海锺城府注来富宁府注来也。平安道则江西县注居昌肃川府注黄州铁山府注黄州昌城府注公州泰川县注黄州成川府注属三登县注遂安也。内除注中来属续三类。又除叠而补漏。如平海之移居他邑。居昌之不现本邑。专计其为土姓者。共得四十六贯。则信乎其多矣。但胜览以后年代既远。离合盛衰存亡。亦随而相变。其各得俱完。未可保也。仁祖朝赵沧江涑遂创氏族源流。其从子仲耘继而成之。以为丁时述一云杰任庆昌谱学之倡。而源流所载黄氏。只有平海箕城斤乙于长水长溪沃川管城尚州商山上洛昌原义昌会原桧山怀德朽浅怀川纡州全州江华沁州共八贯。此外又有别贯灵岩三陟安岳密阳铁原高丽昌原郡骊州散见于诸谱者。共六贯是则幷源流得传者。只有十四贯。不及胜览者多至三十二贯。何其多少之悬也。肰世传东国黄氏。皆出于我平海一贯。请试详之。我平海黄氏。本出中国。少昊氏之裔。娶颛顼之裔孙女。生大业。即皋陶。亦曰咎繇。是生大费。即柏翳。亦曰伯益。佐舜得嬴姓。其后封黄国子爵见春秋。公羊传黄作光。其地北自汝水。南逾江西距汉。今清人河南省之汝宁府及湖广省之武昌府等处是也。国亡于楚。因国而氏。入汉以江夏汝南二郡为望。当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四年戊子。新罗儒尼师今五年。高勾丽大武神王十一年。百济多娄王元年。有讳洛。怀德谱洛一作垎。唐侍中。源流云元朝阁老东来。称学士。学士二字。始见周礼春官之大胥小胥而职名。两汉亦无之。盖儒臣之官。如太常博士之类。与副使丘大林。奉使交趾。古南越也。遇风漂至新罗东北高句丽东南二界上。各自称将军。黄将军筑土海𡵫。以补缺为崛山。崛窟堀同。亦曰崛峯。出舶中松子。遍山栽植。因曰越松峯。亦曰越松亭。俗呼月松。既自卜其南崖腰下而居之。丘将军则分居北崖下丘尾津上。俗呼仇弥浦云。今江原道岭东九邑。南尽于平海郡。与庆尚道宁海府地相比。郡东七里海上有越松浦。水军万户营。其北则崛山也。苍松万株。白沙如雪。禽鸟亦不捿。新罗永郞述郞南石安详四仙之徒所游。为关东八景之一。有白沙作窝瓦砾。阅千年宛在。是黄将军遗墟。故远近遗裔。即此立碑为坛。而岁十月中丁。齐会望祭。郡志及柳西厓成龙纪事黄海月汝一谱序幷载焉。或云自郡东北行海。便风二日至郁陵岛。岛有三峯。地周可二百五十里。古芋山于山羽陵国。盖亦休忍荇人国也。其西厓有黄土朱土二窟。各呼仇味。谚称黄将军初居黄土窟。及其出陆而居崛山。以其初居地名。移寓于此曰郁陵。其后音转而为越松。此前后海氓冒禁入岛中。采参伐材者所共传云。郡本高句丽斤乙于县。疑以邑有温泉故名。亦曰波朝县。朝本从曰下一。犯我太祖御讳。亦曰波丰县。入新罗景德王改海曲县。亦曰海西县。属溟州之蔚珍郡。自波朝以下。疑以邑有白岩山古城故名三国史云未详。而胜览因附于蔚珍县古迹。肰今以方言考正如此。元圣王封太宗七世孙金周元为溟州郡王食溟州今江陵府翼岭今襄阳府三陟斤乙于蔚珍等五邑。高丽初改平海县。显宗时属礼州。文宗时为郡。后降县。明宗置监务。忠烈王以县人佥议评理黄瑞从入元。有翊戴功。东归陞知郡事。其曰箕城则成宗所定别号也。亦曰劳乃县。亦曰野音县。二名出郡志。礼州者今宁海府。本高句丽于尸郡。新罗景德王改有剡。高丽初改礼州。显宗置防御使。高宗陞德原小都护府。后陞礼州牧。忠宣改宁海府。亦曰丹阳。亦曰宁州。亦曰郢州。宁州见诸谱。郢州见广州李遁村集妻系。盖于尸有剡音转。而剡又转为礼。宁其又转而为郢。则疑以本邑及所属平海。有我黄氏为土姓大族。如中国江夏有黄氏。而江夏亦为郢州故也。盖平海既南距宁海界二十四里。西南距府之首比部曲五十一里。又北距蔚珍界三十八里。则其古今分幷之相仍。固其势也。而其属溟州既二百六十八年。入本朝虽复移属江原道之江陵。而其属宁海亦已四百二年。故我黄氏因依史志郡望某州某属县之例。尝称礼州平海县人。故二邑虽分。而土姓之黄则非二而一也。故知今世或贯宁海者。亦实平海。如南原府长水县之黄。或封以南原。洪州牧新平县之宋。亦混以洪州者。是其类尔。黄将军有三子。寔为东国诸黄之初祖。而仲乙古移昌原。今有二派○黄州谱乙古作乙耉。季丙古移长水。惟伯讳甲古因贯平海。世为郡大姓。至高丽益昌。而又各分中祖。不相统一。其散居于杨州,长湍,江华,安东,荣川,丰基,清安,金沟,兴德,春川,江陵,洪川,襄阳,蔚珍,杆城,安边,德源,永兴,钟城,丰川等处者。不可胜纪。而其居平海者亦甚盛。至有谚传所谓一邑八面。六面皆黄。每有乡会。便成黄氏宗会之说。又有两大驿邨各数百户。吏卒亦黄。初因东俗婚不相避。近世宗中士大夫禁之知避。即其不亿可知。自非初祖积德馀庆之远则肰乎哉。其我一派中祖以下可谱则曰讳淑卿。仕恭愍禑昌间。以至正丙申为监察司大夫。今司宪府大司宪。时有王侄释器之狱。是忠惠王孽子也。忠定王以忠惠庶子。立而元废之。立恭愍则忠惠母弟也。亟勒释器为僧。及恭愍还自元即位。闻林仲甫欲奉释器。下巡军治之。辞连孙守卿,洪峻,孙涌,郑世功,金成,洪桂及公等十馀人多死者。公等数人得免。释器放于外。后释器匿民家被杀。洪武丙辰以开城府尹今留守同品。报北元丞相纳哈出。时元顺帝北奔死。其太子称帝改元宣光。丁巳以前开城尹贺北元节日。戊午以前密直司副使今中枢府同知事。出东北面都巡问使兼和宁府尹。东北面亦曰东界。今咸镜北道公崄镇以南。江原道岭东三陟府以北也。都巡问使。今各道观察使所兼兵马水军巡察使也。和宁今咸镜道永兴大都护府。本朝初亦尝以咸吉道观察使兼永兴府使。后移兼咸兴府尹。公与牧隐李文靖公穑相善。牧隐有己未秋奉谢东界。黄令公送年鱼即鲢鱼诗一绝曰。一双海中鱼。东界相公书。老牧偏惊倒。随风落草庐。事并见牧隐集及郑麟趾高丽史徐居正东国通鉴与夫本朝世宗朝所辑龙飞御天歌注。官止纯诚亮节辅国功臣重大匡平海君。盖二品以上勋号封君则高丽所沿唐宋元官制也。惟其所谓参赞议政府事则我太宗所授汉阳赵氏为外孙者。旧谱所载。而本家四百年谱碣所不用。盖乃遗命故耳。公生讳吉源。本朝通训大夫缮工监正。配汉阳赵氏。高丽忠臣三司左使襄烈公仁璧女。我太祖亲甥也。是生讳坤成均进士通政大夫检校工曹参议。配骊兴闵氏。寺丞淑亮女。尝历司宪府监察。以江原道巡问使。巡到春川府南三十里原昌驿岘。望府西北二十里西上面华岳山东南。昭阳鳌山北。亦曰母津。二江之汭。山气甚佳而曰。彼必有吉地可葬。迂往视之则平山申氏始祖壮节公崇谦墓也。乃叹曰是为雄穴。必更有雌穴。转卜其东北一区月窟里沙川洞以葬且居。而或居汉京。三子二女婿。并用文学科宦著。其季子讳允利通训大夫行镇海县监。配全义李氏。陵直于藩女。卜居月窟东北香川里东南。直府北凤仪山相对。筑前川灌漑。今称镇海洑。方言川防。当作垘。次子讳任通训大夫行江西县令。配尚州金氏。牧使赠左赞成士元女。东园左议政贵荣姑也。仍两世坐成梅竹三问赵静庵光祖姻㜕。官不达。次子讳守平荫阶从仕郞。天资敦厚。事亲以诚。睦族以和。乡党亲戚。无一㤪恶。配全州李氏。宗室巨山令拱女。间归觐本家母氏于全罗道兴德县龟寿洞。里有所得三墅。曰桃李所亦曰道里金。亦曰大井。亦曰厚里。在古阜郡治西南十五里。曰保安里古报恩寺遗墟。在王轮山北。直兴德县治东南十里。曰鱼龙浦。直兴德县治东南二十里。公自明宗乙巳以后。不乐京辇。亦尝南游。卒于墅。始葬桃李所东岗。子讳纽少奔考丧。荫属忠顺卫阶效力副尉。寿秩通政大夫。始与湖南人婚娶。其居或京或乡。配康津金氏。训导若愚女也。葬王轮山中岗。有二子。长应中学术明秀。孝友纯至。人皆叹服。不幸二十三而夭无子。有手笔谱牒祭仪。妻崔氏哭夫昼夜露处。不食七日绝。宣祖辛卯㫌闾。次讳处中早补内资寺主簿。至朝奉大夫济用监佥正。养亲诚心不懈。亲病昼夜不离。亲殁哀毁备至。自通政公始落南。孑无依庇。伯氏又早卒。公用是伤悼。常欲北归。丙申持考妣服。度倭冦必再猘。举家三十馀口。先避于春川南内面深谷里亦曰地品故婢延德及其兄延孙家。春川故乡。尚有先业臧获将定居。己亥又取食南归龟寿洞。始编籍于兴德县。配麟蹄李氏。宣教郞仁荣女。公初葬通政公墓东南麓。李氏别葬桃李所西冈。肃宗戊子公卒之九十九年也。诸孙欲幷迁两墓。则李氏圹中有暖气透出袭人。术者以为吉。乃只迁公墓以成同穴。有二子。长讳以厚。亲命无违。勤学乐善。丧葬祭祀。必尽其诚。早擅诗名。屡冠诸试。卒无成。出母氏所与弟克厚田地奴婢依所欲与之。光海政乱。自遁于王轮楸北保安里。邀朴主簿尚义卜居。甲子适乱丁卯丙子胡乱。并南中士友募义兵义粟。略见湖南募义录中。配全州李氏。副司果克授女。有六子。继配长兴周氏有二子。葬桃李所从仕公墓下。是胤锡五代祖考妣。而我高祖以下。世为宗嗣。第二高祖无后。第三高祖有所后孙。第四高祖有后。第五第六未娶而夭。第七高祖有庶裔。第八亦未娶而夭。周氏寡居四十九年。严整有法度。宗族肃肰。常呼我祖考小字而曰吾虽有己出而支子也。吾曾孙虽非己出而宗统也。安得不爱重。我祖妣肃宗己巳以新妇礼谒。又加别给曰此吾家奉祀曾孙妇也。一门相传为美谈。我高祖以下文学行谊之懿。别有纪。玆不具。只举平海君先祖以下九世事略。以附于初祖之后。摠名曰越松先迹考。呜呼。灵芝之茁。岂其无根。澧泉之涌。岂其无源。有能趾美。庶几肖之。诗曰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凡我诸宗诸孙。盍各勉焉。无以远而可忘。无以近而可昵则幸矣。

深衣会通新制

编辑

深衣之说。礼经本篇及玉藻篇。本自明白。惟其文简。故为东汉以下注疏家所乱。至朱子述家礼。采温公书仪及王普制度则幸矣。而其书早佚。虽晩年定论。犹有不及改修者。自是言人人殊。如赵汝梅,吴澄,牟仲襄以上宋元人,冯公亮,朱伯贤号白云,敖继公吴兴人○以上明人,杨梧清人。以至吾东李退溪奇高峯,金而精,郑寒岗,韩久庵,与夫柳馨远祖久庵者不可胜纪。其专守家礼则丘琼山以下宋龟峯,金沙溪,郑守梦,宋尤庵,兪市南,权遂庵诸贤是已。乃胤锡愚僭所幷收者。近日李最之所定也。既本经文。旁参众说达识公评之士。将亦有以就质。顷已得而录之。顾其为说。容或未尽。玆辄一一条釐。以为裁缝之制。庶几行之一家尔。其所用布帛缯全幅。姑准古尺广二尺二寸。其所裁则亡论叶条大小若长短。幷留各边缝地五分。不入实计。凡缝限在裁限内。故裁限为本数。此外则所削杀不用也。其纲领条理。逐一具左。其衣制为物者四。有身有袂共六幅。其别有襟有祫。

衣之一曰身。左右共二幅。而中屈下垂。以为前后各二叶。○容入全幅。长八尺六寸。截半为左右各一幅。长四尺三寸。中屈为前后。各下垂二尺一寸五分。共四叶各二叶。后连前开。各边缝入。则长足以过胁。广足以过肩。而其一身之前后左右。共通方四尺二寸。

身前二叶者。左右共缝。广四尺二寸。本广四尺四寸。当中开之。

其左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左叶之后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起右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一尺三寸。缀裳前左外面之上边。○缝广幷外襟之下边缝广一尺。及左袷右端之缝广二寸。则二尺四寸。而缀裳四叶。

左边起上缝长一尺九寸。本长二尺。缀左袂之前右边。所谓左袼也。自此向右斜缝。以至下边之起右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一尺三寸尽处而止。其斜缝长九寸二分。起上缝长一尺九寸之馀二寸为股自乘。起右缝广一尺二寸之馀九寸为句自乘。幷之开平方。得弦为斜缝长。

右边缀外襟之左边。其下边相齐。所谓右续衽之左界也。

其右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右叶之后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起左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一尺三寸。缀裳前右内面之上边。○缝广幷外襟之下边缝广一尺及右袷左端之缝广二寸则二尺四寸而缀裳四叶。

右边起上缝长一尺九寸本长二尺缀右袂之前左边。所谓右袼也。自此向左斜缝。以至下边之起左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一尺三寸尽处而止。其斜缝长九寸二分。股句得弦亦同

左边缀内襟之右边。其下边相齐。所谓左续衽之右界也。

身后二叶者。左右共缝广四尺二寸。本广四尺四寸。当中合之。

其左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左叶之前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起右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一尺三寸。缀裳后左之上边。○缝广一尺二寸而缀裳二叶。

左边起上缝长一尺九寸。本长二尺。缀左袂之后右边。即亦左袼也。自此向右斜缝。以至下边之起右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一尺三寸尽处而止。其斜缝长九寸二分。股句得弦同前。

右边缀右叶之左边。其下边相齐。而其直缝因当裳后左右之中缝。所谓负绳之界也。

其右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右叶之前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起左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一尺三寸。缀裳后右之上边。○缝广一尺二寸。而缀裳二叶。

右边起上缝长一尺九寸。本长二尺。缀右袂之后左边。即亦右袼也。自此向左斜缝。以至下边之起左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一尺三寸尽处而止。其斜缝长九寸二分。股句得弦同前。

左边缀左叶之右边。其下边相齐。而其直缝因当裳后左右之中缝。即亦负绳之界也。

衣之二曰袂。左右共四幅而中屈下垂。以为前后各四叶。○容入全幅长一十七尺二寸。再截半为左右各二幅。对长四尺三寸。中屈为前后。各对垂二尺一寸五分。共八叶。各四叶前后并连。各边缝入。则长足以齐身。广足以回肘。而其二袂之前后左右。各通方四尺二寸。用通方为径。依密率得全周。折半即为袂。下半规圆缝。六尺五寸九分七釐。

袂前四叶者。左右共缝广八尺四寸。本广八尺八寸。

其左初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左初叶之后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圆缝与左初叶之后下边合。

左边缀左终叶之前。右边当前左半规之半。而长与身齐。

右边起上缝长一尺九寸。此无本长。缀身左叶之前左边。即亦左袼也。自此尽处向左横缝一尺二寸。乃始圆缝。而与左初叶之后下边合。以至左半规之半。而与左终叶左半规之半而交。所谓应规也。

其左终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左终叶之后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圆缝与左终叶之后下边合。

右边缀左初叶之前左边。当前左半规之半。而长与身齐。

左边起上缝长一尺二寸此无本长以为口径。而周二尺四寸。所谓左袪也。自此向右圆缝而与左终叶之后下边合。以至左半规之半。而与左初叶左半规之半而交。即亦应规也。

其右初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右初叶之后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圆缝与右初叶之后下边合。

右边缀右终叶之前左边。当前右半规之半。而长与身齐。

左边起上缝长一尺九寸。此无本长。缀身右叶之前右边。即亦右袼也。自此尽处向右横缝一尺二寸。乃始圆缝。而与右初叶之后下边合。以至右半规之半。而与右终叶右半规之半而交。即亦应规也。

其右终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右终叶之后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圆缝与右终叶之后下边合。

左边缀右初叶之前右边。当前右半规之半而长与身齐。

右边起上缝长一尺二寸。此无本长。以为口径。而周二尺四寸。所谓右袪也。自此向左圆缝。而与右终叶之后下边合。以至右半规之半。而与右初叶右半规之半而交。即亦应规也。

袂后四叶者。左右共缝广八尺四寸。本广八尺八寸。

其左初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左初叶之前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圆缝与左初叶之前下边合。

左边缀左终叶之后右边。当后左半规之半。而长与身齐。

右边起上缝长一尺九寸。此无本长。缀身左叶之后左边。即亦左袼也。自此尽处向左横缝一尺二寸。乃始圆缝而与左初叶之前下边合。以至左半规之半。而与左终叶左半规之半而交。即亦应规也。

其左终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左终叶之前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圆缝与左终叶之前下边合。

右边缀左初叶之后左边。当后左半规之半。而长与身齐。

左边起上缝长一尺二寸。此无本长。以为口径。而周二尺四寸。即亦左袪也。自此向右圆缝而与左终叶之前下边合。以至左半规之半。而与左初叶左半规之半而交。即亦应规也。

其右初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右初叶之前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圆缝与右初叶之前下边合。

右边缀右终叶之后左边。当后右半规之半。而长与身齐。

左边起上缝长一尺九寸。此无本长。缀身右叶之后右边。即亦右袼也。自此尽处向右横缝一尺二寸。乃始圆缝而与右初叶之前下边合。以至右半规之半。而与右终叶右半规之半而交。即亦应规也。

其右终则缝长二尺一寸。本长二尺一寸五分。缝广二尺一寸。本广二尺二寸。

上边与右终叶之前上边因连不破。

下边圆缝与右终叶之前下边合。

左边缀右初叶之后右边。当后右半规之半。而长与身齐。

右边起上缝长一尺二寸。此无本长。以为口径。而周二尺四寸。即亦右袪也。自此向左圆缝而与右终叶之前下边合。以至右半规之半。而与右初叶右半规之半而交。即亦应规也。

衣之三曰襟。左右共二叶而上并下叠。以为内外各一叶。○别容入一段一尺一寸四分二釐。为本长广。自角对角斜破。为两半方。为在斜方其尖角本一边。三边缝入则长足以及领。广足以续身。而其在身前。以左而为外。以右而为内者。各一叶方各一尺。

外襟半方一叶者。

其左边缝长一尺。本长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缀身左叶之前右边。其下边相齐。所谓外续衽也。即继掩尺之右半也。

下边缝广一尺。本广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缀裳前左外面之上边。

右斜边缝长一尺四寸一分四釐。本长为股。本广为句。得弦为本。斜长一尺六寸一分五釐。而缝长为股。缝广为句。得弦为缝斜长。则是缝句股形者在于本句股形内。而内句之左右两端缝地及内股之上下两端缝地各留七分一厘。内弦之上下两端缝地及内弦以外缝地各留五分。必用句股密测者。欲其裁法缝法内外无差也。缝地本制俱限五分。而内句股独不同者。数度理势之自肰也。左祫右端至此而缀。而其下边相齐则身左叶缝广之一尺二寸。与外襟缝广之一尺。左祫右端缝广之二寸。通成二尺四寸。而缀裳四叶。无馀欠矣。因就外襟斜边上下各缀一团纽。与左衽上及身右叶外面所缀二空𫸩。隔缘相对以钩之。所谓外钩边也。

内襟半方一叶者。

其右边缝长一尺。本长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缀身右叶之前左边。其下边相齐。所谓内续衽也。即继掩尺之左半也。

下边缝广一尺。本广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缀裳前右内面之上边。

左斜边缝长一尺四寸一分四釐。本句股缝句股内外各边缝地测定亦同。右祫左端至此而缀。而其下边相齐。则身右叶缝广之一尺二寸。与内襟缝广之一尺。右袷左端缝广之二寸。通成二尺四寸。而缀裳四叶。无馀欠矣。因就内襟斜边之下。亦缀一团𧘥。与身左叶内面所缀一空𫸩。隔缘相对以钩之。所谓内钩边也。

衣之四曰祫。别容入一段。表里各缝广二寸。本通广五寸。缝长七尺八寸四分八釐。本长七尺九寸四分六釐。先裁方领。自衣身肩上。中屈下垂。前后因连处左右各向前五分为界。横破五寸。自此尽处。又左右各向前直破一尺。自此尽处又左右各横破五寸。则其中所破而割去者为正方一尺。因自其外不破处。四角各斜破七分一厘弱。而四面反屈入里。以为所留缝地各五分。肰后方领空界。始成正方一尺一寸。而自项绕颈。以至身前颐下左右之中半。则正当内外续衽两斜边相并之上端矣。乃以袷缀于领之四周及衽之两斜而夹缝之。或幅窘从约则用一段广一尺长四尺二分四釐者。直破作二条。逐条两头各留缝地。而自项后领中下当负绳处。相连缀之。

左袷一端者缝长三尺九寸二分四釐。幷外襟右角上叠一寸七分。及裳前右终叶上边之斜末一寸四分。在此度内。其末交为右端在外。

其后之左长五寸五分。交项后中之右初。而起项后之左初。以缀项后之左。交项左之初而曲。其角或斜叠或张起。

其左长一尺一寸。交项后之左末。而起项左之初。以缀项左。交项左之末而曲。其角斜尖向上叠四寸缩缝。

其前之左长五寸五分。交项左之末。而起项前之左初。以缀项前之左。交外襟右角之上而斜。其角斜尖向下。叠一寸七分缩缝。

右斜长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交项前之左末。而起右斜之初。以缀右斜。交裳前右终叶上边而尽。

右袷一端者缝长三尺九寸二分四釐。幷内襟左角上叠一寸七分及裳前左终叶上边之斜末一寸四分。在此度内。其末交为左端在内。

其后之右长五寸五分。交项后中之左初。而起项后之右初。以缀项后之右。交项右之初而曲。其角或斜叠或张起。

其右长一尺一寸。交项后之右末。而起项右之初。以缀项右。交项右之末而曲。其角斜尖向上叠四寸缩缝。

其前之右长五寸五分。交项右之末。而起项前之右初。以缝项前之右。交内襟左角之上而斜。其角斜尖向下叠一寸七分缩缝。

左斜长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交项前之右末。而起左斜之初。以缀左斜。交裳前左终叶上边而尽。

其裳制共六幅。○容入无定度。逐幅各直作三界。而自一界望二界斜破之。则一顺一倒。而其得一界者为狭头。平尖而缀上。缝广六寸。本广七寸三分寸之一。其得二界者为宽头。平阔而归下。缝广一尺二寸。本广二尺四寸三分寸之二。左右各六小叶相缀。而左右之中缝正当背后脊上。与衣身后左右之中缝。上下相属而直。所谓负绳也。其长俱及踝。后左右之初叶。前左右之二与三叶。四与五叶。各以直边对缀。以为裳长而成梯形。其斜边各在外。比类对缀。惟前左右之终叶直边在外。

裳后左初叶。其右边缀后右初叶之左边。上缀身后左叶之右下边。即负绳之界也。

左二叶。其右边缀后左初叶之左边。上缀身后左叶之左下边。

前左三叶。其左边缀后左二叶之右边。上缀身前左叶之左下边。即后左二之绕而前者。

左四叶。其左边缀前左三叶之右边。上缀身前左叶之右下边。

左五叶。其左边缀前左四叶之右边。上缀身前外襟之左下边。

左终叶。其左边缀前左五叶之右边。上缀身前外襟之右及左袷右端之下。

后右初叶。其左边缀后左初叶之右边。上缀身后右叶之左下边。即负绳之界也。

右二叶。其左边缀后右初叶之右边。上缀身后右叶之右下边。

前右三叶。其右边缀后右二叶之左边。上缀身前右叶之右下边。即后右二之绕而前者。

右四叶。其右边缀前右三叶之左边。上缀身前右叶之左下边。

右五叶。其左边缀前右四叶之左边。上缀身前内襟之右下边。

右终叶。其左边缀前右五叶之左边。上缀身前内襟之左及右祫左端之下。

其缘制在袂在祫在裳。各裁黑缯一条。夹缝饰之。表里各缝广一寸五分。本通广四寸。除裳前左右无定度者外。其袂祫及裳下。共容入长二十七尺四寸四分八釐。或幅窘从约则用一段广一尺六寸。长七尺九寸四分八釐。直破作四条。袂左右口取一条截五尺折半。祫取全条。是已上两头各留缝地五分。裳下取二条自负绳分左右。而两末端各截二分八釐。则亦留缝地五分矣。无黑缯则用本布本帛黑染入用亦可。

袂左口缘。缝长二尺四寸。本长二尺五寸。

右口缘。缝长二尺四寸。本长二尺五寸。

祫周缘。缝长七尺八寸四分八釐。本长七尺九寸四分八釐。

裳前左外缘。缝长齐裳左终叶之右直边。容入无定度。

右内缘缝长齐裳右终叶之右直边。容入无定度。

下齐横缘。缝长一丈四尺四寸。本长一丈四尺五寸。○或从约则缝半长七尺二寸。本半长七尺三寸。

或曰子既会通诸儒。幷收李说。而于李说亦有因革取舍者。不独于诸儒为肰。盖如布幅。古用其全二尺二寸。又旁留缝地各一寸。而子则旁留各五分。因用二尺一寸何也。答曰欲用其全而又留缝地则无可留者。联以别幅亦不便。况衣取深邃之义则留一寸太过。只留五分。何妨之有。此所以自归于因用二尺一寸。而木三火七相因之数。适相会焉。敦仁服礼。此其象乎。以故施之上下衣裳。无非此度。而衣与袂。又各前后左右。以取正方云尔。

或曰两腋之袼。李本竖裁三寸。自谓有得乎高下之文则亦已足矣。子则竖裁二寸。使其当肩上下缝长一尺九寸。视袂口加七寸。而自此尽处横缝一尺二寸。乃始圆缝。以取半规何也。曰裁止三寸则运肘不宽。须至二寸。可容得中。况既云袂圆应规。须全袂缝合则全规自为半规。今不半规则无全规矣。乌在其应规乎。右注不论袼下。亦有未详乎此耳。或曰祫经无其长。李亦本云可五尺六七寸。子必定以七尺二寸二分八釐何也。曰是为方领故也。或曰何以知其必成四界之正方。设如正方。又何以必知其方一尺一寸也。曰既云曲袷如矩以应方。又云抱方。故古人礼服所制。方心曲领。亦云钩领而施于颐下者。实由是尔。此所以不可不为正方也。况内外襟既各以一尺。而自其半方一叶相并。以竖于身前者。推以上之则于身前长二尺一寸之度。正馀一尺一寸。今就两叶上角。左右必横裁各五寸五分。望腰缝平行破之。肰后方各一尺一寸。而领之空长。襟之实长。始与身前本长恰齐矣。肰而身后则不裁。而取身前容项者。为其服之之便也。于是容项正在领中。而领既正方。因幷其下内外之两斜。则袷之度自为七尺二寸二分八釐矣。

或曰钩边。李本以衽下裳周之折缝地向里缉入者当之。子乃以团纽当之何也。曰凡衣自斩衰以外。无不缉边。是则通制肰矣。于深衣乌独不肰。谓是钩边。实大疏谬。况古今缀𫸩之制。又自有冒旁棺衽之可照乎。此则久庵之说在所当取故也。若曰深衣本无小系。而只用大带则非矣。安有衣边无钩而可为深邃之义乎。或曰团纽之必以三何也。曰两襟上角相对者及内外下角。俱不可阙一。亦非有尊卑之杀也。团纽牡纽也。空𫸩牝𫃜也。𫸩与钩古通。尤庵以团纽为团枢。俗又或作团珠。盖古人以藏钩亦作藏𫸩耳。或曰规矩之应经文。只举大象耳。岂必屑屑于九章密测者乎。曰是则似肰。但以背之必以绳直。齐之必以衡平者究之。古人精义。居可见矣。何独于此略约言之。此余所以于规必取正圆。于矩必取正方。而句股之必取斜弦。亦其推耳。后考性理群书六君子像。有濂溪里服则交领。而表以直领则其领直方。此可证也。

或曰衣之身也袂也襟也袷也。裳之腰也齐也。缘之于袂襟㭘与夫裳之齐也。幷有容入定度。而裳之长也。缘之于裳之长也。独无容入定度何也。曰人身之肥瘠长短。各自不同。不可为定度也。或曰肰则奈何。曰各须自肩上量至脐心。则脐心与左右胁下髀上无骨者相当矣。自脐心又量至外踝讫。乃量肩上之前后相距半广之度。以减衣身之长。则其长约当脐心矣。又以此度减于自肩上至外踝之通长。而以其馀为裳至外踝之长。肰后裳之下边。乃始不至于窘短。揭起而得与踝相当矣。此在各人中指中节为十寸之尺者。量度之精密尔。

山雷老叟中指中节尺图

编辑

 

右准正统丙寅本国详定石刻四等尺。所校明太祖丙午泠谦黄钟乐尺。六寸四分三釐七毫。

一周尺。一尺零六分二釐二毫。○周尺即南宋杨辉田尺。

二营造尺。七寸二分。○营造尺。即明工部营造尺。亦名钞尺八寸。

三造礼器尺。七寸八分二釐。

四布帛尺。四寸七分七釐五毫。○即本国俗用针尺。而微有盈缩。

山雷深衣制式

编辑

全身竖量用指尺○自顶上至脚跟。通长八尺零五分。须长一尺零三分○外踝至脚跟三寸一分○项周一尺九寸八分。径六寸三分零三毫。此用密径定之。以较方领一尺。得馀三寸六分九釐七毫。可相宽容。○自顶上至肩上一尺三寸八分。○自肩上至脐心一尺九寸一分。○肩半广三寸一分。○自脐心至外踝四尺四寸六分。○自肩上至外踝六尺三寸七分。○其制深衣也。衣身长二尺一寸内减肩半广。得一尺七寸九分。○乃就自肩上至外踝之度内。减衣身与肩半广相减之较。馀为裳缝长四尺五寸八分。○用全幅长二十八尺零八分。本长。截作六幅。合本长四尺六寸八分。俱作三界。斜破其一界为狭头。本广七寸三分寸之一。两边留缝地三分寸之二。即六分六釐有奇。从捷法则本广八寸。两边留缝地一寸。俱缝广六寸。其二界为宽头。本广一尺四寸三分寸之二。两边留缝地一寸三分寸之一。即一寸六分六釐有奇。从捷法则本广一尺四寸。两边留缝地一寸。俱缝广一尺二寸。其上下两头亦留缝地五分。缝长有直斜二边。而直边则缝长四尺五寸八分。斜边则缝长四尺六寸一分九釐。以挟头缝广。减宽头缝广。馀六寸为句。以直边缝长为股。得弦为斜边缝长。其旁缀上缀各如上制。

已上衣身容入全幅长八尺六寸。

二袂容入全幅长一十七尺二寸。身袂共用全幅二十五尺八寸。

襟容入方一尺一寸四分二釐。

祫容入广一尺长四尺二分四釐。从约○襟袷共用全幅长四尺二分四釐。

裳容入全幅长二十八尺零八分。山雷定度。右布幷用长五十七尺九寸四釐。当布帛尺二十七尺六寸四分九釐一毫六丝。

缘袂左右口及祫周及裳下齐。共容入缯广一尺六寸。长七尺九寸四分八釐。从约。

裳左右容入缯广四寸。长九尺三寸六分。山雷定度。右袂袷裳下及左右共用全幅长九尺三寸六分亦可。当布帛尺四尺四寸九分三釐四毫。

又考裁裳之制如上文。则须二叶直边对缀。乃成梯形。不若逐叶各成梯形之尤好。若欲如此。必须一全幅广二尺七寸。三界本法于六寸及一尺二寸。各其左右俱加六分六釐有奇。或广二尺八寸。三界捷法于六寸及一尺二寸。各其左右俱加一寸。或广二尺六寸。新制于六寸及一尺二寸。各其左右俱加五分。肰后乃可。而今世幅广二尺二寸者。犹且别用长筬织成乃可。否则未可得。况进乎此三等者乎。依二叶成梯形用之。斯亦简径之道也。本国关西有东海䌷。本名陶海䌷。亦名铜𣖻䌷者。其广可当布帛尺之一尺。自馀关北细布广可九寸三分。白纻广可七寸七分五釐。又闻庆州及倭布之广幷可与关西䌷相等而或过之。○凡蚕妇缫茧。必先纳锅中水煎乃引。而关西则多摘野茧纳盆中清水。乘凉缫引。故曰海䌷。海正作𣖻盆也。以陶则曰陶。以铜则曰铜。而东其二音之讹耳。

又尝横量。亦用指尺。○两乳间竖界。至左右肩骨节间一尺〇六分。○肩骨节间至肘骨节间一尺三寸。○肘骨节间至掌骨节间一尺二寸五分。○掌骨节间至中指末八寸二分。○是自两乳间竖界至中指末。共四尺四寸三分。为半身横度之广。而全身通广八尺八寸六分矣。○其自肩骨节间至掌骨节间二尺五寸五分。若倂掌指之距则三尺三寸七分。○盖衣身半广三幅之度六尺三寸内。减半胸一尺〇六分。则馀五尺二寸四分。又减肩肘之距一尺三寸。则馀三尺九寸四分。又减肘指之距二尺七分。则其馀一尺八寸七分者。反屈可以及肘矣。○腰围四尺六寸三分。

其带曰大带。正服之带也。所用之料有四。天子诸矦大夫俱以素则熟缯也。士以练则缯也。家礼所云白缯也。居士以锦。道艺处士示文也。弟子以缟则生绢示质也。所饰之制有四。天子以朱为里。终此带而尽辟之。辟通纰缘也。诸矦亦肰而不朱里也。大夫惟缘其前两耳及绅之两旁而腰围则不缘也。是皆合复而夹缝也。士则单用而缏缉两边。故曰率。通繂。腰及两耳俱不辟。惟辟其绅之末下也。广之度有一。天子诸矦大夫俱四寸。绅之长有二。士三尺。有司二尺五寸。盖人长八尺而腰下四尺五寸。绅得其三之二。故士三尺也。惟有司便于趋走者。就减五寸也。是虽尊卑之等不同。而用组广三寸。交结为纽。而长齐于带。则无贵贱一也。但三寸太广。故或疑是三分之误耳。此外又有杂带。以杂色为缘。亦曰杂服之带。君则上以朱下以绿。大夫则外以玄内以华。华黄色也。士则内外俱以缁。故谓之缁辟。其广二寸。再缭为四寸。凡带率缏之处。必皆用针细密。不见针功。亦无刺绣之文。其围于腰则又皆下毋压髀。上毋压胁。当无骨者。此深衣玉藻之文也。朱子则杂采诸说。用白缯广四寸夹缝之。其长围腰而结于前。再缭之为两耳。乃垂其馀为绅。下与裳齐。以黑缯饰。其绅两旁及下表里各寸半。而腰围则不缘。复以五采丝编织为小条。广三分则古组也。以之再约大带。相结为耳之交。长与绅齐。以其再约。有申复之义。故绅从申。兼音及义。或以组为圆形约之则是乃𬘓也。非组也。安得曰广三分乎。盖杂带之士以缁辟者。视大带之广四寸有杀。故广二寸而再围于腰以重之。而曰再缭四寸。若家礼大带已言广四寸。则其以本九寸夹缝为四寸明矣。以大夫士上下之等参用亦明矣。既曰四寸。安用再缭。故知此再缭。非再围于腰也。乃其结为两耳之地。有以再绕者耳。故寒水斋所记尤翁语。有曰再缭之为两耳。此六字疑本注文之大书者。而非本文也。是尤翁已以此六字为结于前三字之解。家礼自多此例。注文可考也。○尝欲以锦制。庶古居士。而亦未易得。且因家礼参定如左。

带用白缯一段。表里各缝广四寸本通广九寸缝长一十八尺九寸。本通长一十九尺。其半长自腰后脊骨。分围左右。至长二尺三寸一分五釐。为实腰半围。全围四尺六寸三分。又加二寸四分。为薄衣腰半围。全围五尺一寸一分。又加二寸六分五釐。为厚衣腰半围。全围五尺六寸四分○薄厚二度共五寸○五釐为随时游移宽紧之节。又加二尺〇五分。为结耳之度。薄衣则耳随而长厚衣则耳随而短。至此则左右各长四尺八寸七分。全长九尺七寸四分。又加结下垂绅之长四尺五寸八分。则左右各长九尺四寸五分。全长一十八尺九寸。而绅末各与裳齐。其绅两端之两旁及末。亦各用黑缯为缘。表里缝广一寸半。本广四寸。缝长四尺五寸八分。本长四尺六寸八分。缝横长一寸。本横长二寸。共容入长一十九尺一寸二分。若幅窘从约则带用一段。广一尺八寸。长九尺五寸五分。直破作二条。逐条两头各留缝地。自腰后脊上从左右连缀。其绅缘用一段。广一尺六寸。长四尺七寸八分。直破作四条。逐条两头各留缝地。而各绅两旁对缘而合于末。○若用士带之制则白缯一段。单而不夹。而缉其上下左右各五分。反屈向里则广二寸。其长同前四寸者。容入十八尺九寸。从约则用广一尺二寸。长四尺八寸二分五釐。直破作四条。自腰后对缀各二条。其绅制则当止缘二末各一寸半。盖家礼参用大夫士带制。故虽定广四寸。而缘其绅而已。不缘其两耳。礼记陈注则天子朱里终辟。诸矦只终辟。大夫惟缘两耳及绅。而不缘腰后。而士则不惟用练为带。又不辟而繂其两边。又不缘腰及两耳。而只缘其绅。此其尊卑之杀明矣。肰细考经文。大夫辟垂则不缘两耳而缘其垂绅可知。士下辟则只缘绅之末下而不缘其两边又可知矣。今故详订如此。○其绦用五采丝编织。为之偏而不圆。圆则𬘓也。非组也。绦则组也。其广三分。此因礼记组三寸之文而改之耳。其长一十尺一寸六分。而末有散丝。左右各长四尺五寸八分。而结约之度。又不过五寸。倍为一尺。可为小耳分垂。以约于带耳相结处。而馀及散丝。亦与绅齐。

右深衣大带及绦。既修正新制如此。而缁冠幅巾黑履。一依家礼。会水楼金士谦闻是说。求见新制。故不敢秘而录示一本。士谦不以为不可。亦依此制裁缝。惟袼下之一尺二寸者。病其狭也。领之必方者。病其骇也。盖此二端。或面或书商议。未及归一云。

后乙巳。余命别室及小女。合所成黄茧织生绡。又以大簆可当指尺二尺一二寸者为之。时士谦已以其正月一日逝矣。余每忽忽不乐。亦不忍督命裁缝。及丙午三月始出所往复本文。略加沿革。而裕下之一尺二寸。改作一尺九寸。其方领则无改。如带绦之类。初未录示往复者。亦无移动。呜呼。士谦与余二十七年。上下出入于天人事物之理。何所不至。而不相唯诺。多与观益者。又不可诬。斯说新旧之同不同。世必有辨之者矣。呜呼。士谦逝矣。九原不可作。余虽不得不命制以服。而谁为余观赏之华哉。哀哉哀哉。

妇人缯头制度说戊申

编辑

缯头者。名见本朝龙飞御天歌注。头𢄼之类。俗名簇头片头非也。或名足头尤误。或云即大明宫人屈氏髻冠六觚之象。但未知孰先孰后。或云本蒙古妇女冠名姑姑。亦云罟罟。胡语凤也。以其画凤故名。而元公主出嫁高丽王。转为今世宫㨾者。岂明世亦沿于元。而未及尽革欤。肰明既沿之则虽即此称以华制。未为不可也。我先英宗大王三十三年丁丑冬。为禁大髢。特命京外去髢。而一从宫㨾。旋复寝。今我圣上申而行之。以为用夏之渐。老臣不死。复睹先人所遵。感怆曷极。爰讨俗制如左。俾一家再行。始自十一月日南至。因庙荐庙见云。

其制用市上所买黑䌷。用黑缯黑三升亦可。○尤翁云冠以加首。不厌其文。推此意也。宜用黑毛缎。奈今有禁不敢用耳。○度用本国正统丙寅详定石刻四等尺之布帛尺。以其与俗用针尺近同也。长九寸九分。广八寸四分为一副。容入一段。○先取一段之首端。长四寸四分广本同。裁之纵作三破为三大叶。各长四寸四分。中广二寸五分。共破七寸五分馀。长四寸四分。广九分。弃之。○次取一段之下端。长五寸五分广本同。裁之纵作一破为一大叶。长四寸四分中广二寸五分。只破二寸五分馀。长一寸一分广二寸五分。弃之。又取下端之大馀。长三寸四分广五寸九分。裁之纵作三破为三小叶。各长三寸四分中广一寸八分。共破五寸四分馀。长三寸四分广五分。弃之。终取下端之小馀。长二寸一分广五寸九分。裁之纵作一破为一顶心。长二寸一分广二寸一分。长二寸一分广三寸八分又可为一顶心。有馀者弃之。○已上共得四大叶三小叶一顶心。○大叶各从广折半两半各广一十二分半。是为中广之全。自上当半横取六分半。望中广作弦斜裁。得上元广一寸三分。自下当半横取八分。望中广作弦斜裁。得下元广一寸六分。○小叶各从广折半。两半各广九分是为中广之全。自上当半横取五分。望中广作弦斜裁。得上元广一寸。自下当半横取六分。望中广作弦斜裁。得下元广一寸二分。○顶心纵横折作十字用规。望四旁旋之。得顶心元径二寸一分。

后四大叶。元长四寸四分。缝长四寸。顶上二寸下垂二寸。

元广一寸三分。缝广九分。

元广二寸五分。缝广二寸一分。

元广一寸六分。缝广一寸二分。

前三小叶。元长三寸四分。缝长三寸。顶上二寸下垂一寸四分。

元广一寸。缝广六分。

元广一寸八分。缝广一寸四分。

元广一寸二分。缝广八分。

顶七叶六觚。缝周一尺二寸六分。径四寸。半径二寸。

顶心圆。元径二寸一分。缝周五寸四分。径一寸七分。半径八分半。

檐口缝周七寸二分。

右一副容入及裁法也。家中适应用五副。故用四尺六寸五分。盖纵横大小。自有馀剩推移耳。

全义谕俗榜丙午

编辑

忠于国孝于亲。敬于师恭于兄。友于弟和于妻。顺于夫睦于族。信于友恤于邻。奉法令畏公上。勤农桑谨租税。服诗礼练弓矢习工匠。以上十七劝善。戒𨠮酒戒驱辱戒博弈戒奸淫戒偸窃戒争讼。戒勒葬戒越禁戒诈伪戒干谒戒请嘱戒怠惰。以上十二警恶。

本县湖中一斗大尔。犹往往有道学忠良节烈诸公杖屦丘墓之迹。无古今布耳目而可师法者。士民人吏。亦既世兹土。知取舍久矣。夫孰曰难治。县监一介贱臣。两朝隆褒。白首永感。丹心自厉。顾泉糓兵甲。虽非所长。而风化伦理。尚欲罔后。诚以人之所以为人。有急于兵食耳。肰亦非谓兵食遂可以幷去也。辄掇二十九目。以揭于门。庶士民人吏审此区区本意之所在。其劝以善者十七。警以恶者十二。亦善善长而恶恶短之遗尔。善则有嘉。恶则有威。可不念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