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齋遺稿/卷二十四

卷二十三 頤齋遺稿
卷二十四
作者:黃胤錫
卷二十五

雜著

編輯

題栗谷外集請辛敬輿改正嘉善鄭緝罷職啓後

編輯

行副司直辛敬輿。人物麤鄙。不容於物議久矣。齒在堂上。已爲猥濫。今者以觀射優等。特命賞加。物情至爲駭恠。嘉善重加。乃國家優待宰相之器也。若授諸如此之人則非徒爵賞太濫。名器又從而不重。所係非輕。請還收成命。司贍寺主簿鄭緝家在長城。素稱豪強。主倅之不葉於己者則百端誣陷。必欲中傷乃已。其爲用心極爲無狀。不可齒於朝列。請罷職。

嘉善一散階耳。先賢猶愛惜如此。至請改正。今世寧詎聞有此議耶。鄭主簿卽南中名儒霞谷公大人也。無論事實有無。旣爲栗翁罷逐。而霞谷之於栗翁。不惟不以爲㤪。乃從而尊慕。今以其家傳癸未八月與牛溪書所云栗谷遭北胡梗化。爲國事竭忠。見忌讒邪者。觀之則亦可見也。豈以父罪雖實。而父命毋㤪於大賢公議故耶。是必有卞之者矣。

永祐遷園緦服私議己酉

編輯

或曰今此永祐園遷奉。自慈殿慈宮大殿中殿以至百官。幷令服緦。於禮肰乎。曰遷葬之禮。應服三年者乃爲之緦。故臣爲君子爲父妻妾爲夫一也。故今慈宮正當服緦。其或以子而爲人後者。不得爲本生父三年。故於此不得緦。惟我聖上旣以英宗大王治命。承眞宗大統。崇眞宗大號矣。情雖無窮。禮則有降。安可爲永祐遷園而緦也。或曰肰則當奈何。曰五服窮乎緦。無可復降。而惟有弔服加麻一節。爲師之初喪爲祖之遷葬者。正在緦外。此亦可爲本生父遷葬可行之制耳。或曰此有明文乎。曰謂有明文則未也。而爲師之初喪爲祖之遷葬則古禮今儀在儒門通行則甚明。推此行之於聖上今日之事則抑或可也。禮有亡於禮而盛德可以義起者。其此類之謂歟。聖上旣當如此則中殿亦當如之。或曰肰則月日當奈何。曰旣不當緦則亦不當三月。惟當以開園及下玄室兩日用弔服加麻望哭而已。或曰慈殿亦奈何。曰只當於此兩日素服而已。或曰百官以下當奈何。曰亦當兩日白衣帶從上而已。或曰如是者不或薄乎。曰不如是則先王之治命眞宗之大統乖矣。其於不貳斬之義何哉。夫薄之於小。所以厚之於大也。於小於大。一毫不容紊。紊則駸駸乎兩禰之歸矣。世之欲堯舜吾君者。其必有以裁之。姑書此以遲之。

僉正先祖神主埋安儀節甲申

編輯

嗚呼。我六代祖考朝奉大夫濟用監僉正府君。隆慶己巳十月二十一日生。萬曆己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壽四十一而卒。妣令人麟蹄李氏。隆慶丁卯正月二十七日生。崇禎庚辰十二月初一日壽七十四而卒。我五代祖考高祖考曾祖考醉隱府君及祖考四代以世嫡實奉祀。祖考以明陵辛卯卒於泰仁寓所。我父親時才八歲。祖妣𡞦肰持門戶宗事無有憾焉。叔祖龜巖府君禮當遞遷奉祀。貧病未暇而卒。會父親長成。祖妣安之。且以婦人旣傳重。不宜因奉當遷之祀。而祖考再從弟雖有一人。亦窮窶無力。盍姑終吾世。葢寡居二十有六年。而誠虔如一日。丁巳祖妣卒。父親體遺志至戊午練後。始許遷奉於報恩里。卽祖考再從弟載玄氏宅也。自是又數十年。復許族庶叔載天。旁題遙受奉祀之名。凡若是者。攷諸禮或得或否。不可率以一槩。而肰亦足以徵厚矣。癸未載天又沒則遞遷之禮。於是始竭。父親始與三從弟及諸子姪商議。謀行埋安於墓所。先造磁盆覆仰各一。仰者在下。其大足以容合櫝神主。覆者在上。準葢仰者。其仰者外圓四周。命小子胤錫削木寫之若誌石肰。先寫有明朝鮮國五字。次寫官銜九字。次寫貫鄕姓諱表德十字。次寫生卒年號干支月日享年二十七字。每行六字。第九行則三字。另寫妣位誥牒貫鄕姓氏及生卒年號干支月日享年三十一字。每行亦六字。第六行則一字。另寫公捐舘後一百五十五年癸未冬。奉合櫝神主埋安於合葬墓側二十五字。每行亦六字。第五行則一字。又復低一字另書五代宗孫㙻。命長子進士胤錫敬書十四字。每行亦五字。第三行則四字。字㨾如刻。燔熟再度。擇日並有故不果。戚丈安正言致宅。卽我五代祖考外玄孫也。語父親雲須待春暖。似穩於神道。父親從之。今年甲申三月初五日丙辰。因寒食上塚於大井洞。將行未遑之儀。先期通報門中。初四日胤錫承命步往大川袒免兄鎭綱家宿。翌曉乃詣報恩里家廟府君神主遷奉所。袒免叔埏氏先設茶禮。胤錫代父親告辭訖。奉安於香亭子。以王輪山直二人肩行。陪後者胤錫及報恩則袒免叔埏氏庶叔慶興諸弟七人。大川則三兄鎭紘鎭綱,鎭德。諸弟姪三人幷十六人。及到大井墓所。父親先力疾攜弟胄錫幼子壽龍已祗迎山下矣。乃就府君墓前。安神主於椅子。設茶禮告辭訖。穿坎於墓左西南維去墓可一尺所。旣掩。父親以下再拜不哭。適有風雨。倉皇築土。退處厚里山直家。乍晴又行從仕郞府君以下各位茶禮。遂飮福而罷。嗚呼。今距僉正府君下世已一百五十六年。而子孫止二十餘人。良已戚矣。又皆殘騃艱難。如不克存。不尤哽愴也哉。雖肰天道否必泰。人事極必返。吾族雖衰。吾先積善多矣。繼是相勉。勿替引之。安知他日不繁且昌。爲他人所艶也。況僉正府君雖不幸未壽。肰而伯仲之間。經行相炙。丁酉之際。家口是保。旣賢旣智。用能燾我後人。而又是南來定居之祖也。英靈未泯。一氣流通。顧佑垂恤。其庶幾乎。抑人家祧埋。世世固有。禮之常者。不必書之。惟吾家文獻之傳。不絶如綫。如不致詳。卽稚昧何述焉。凡我黃姓有志於孝悌者。尙監玆。

越松黃氏先跡考丁未

編輯

東國姓氏郡望之別不一二。其自始祖直下相承而無改者正也。其以移封或以避嫡而有改者變也。故各自爲貫。而散見於金富軾三國史者。葢無所總紀。自金敬叔周官六翼。尹淮地理志及慶尙全羅二道觀風案。始稍合而一之。而徐居正之撰輿地勝覽則因有增修。就八道列邑。各列姓氏。區之以曰本府曰本牧曰本郡曰本縣曰屬縣廢縣古縣曰鄕曰部曰部曲曰處俗雲庫亦云串曰所曰莊曰邨亦曰直邨亦曰外邨曰驛曰吏。以見土姓之爲主。註之以曰來來自他邑而本貫無考者。曰屬來而永屬者曰續追屬來者。已上屬續並與來同。無本貫可考者。曰某貫來自他邑而本貫有考者。曰賜籍亦曰賜。來自中國或日本回鶻。而本國爲之賜貫本邑者。曰唐自唐來者。凡中國人通稱漢人唐人故也。曰元自元來者。已上唐元。並無賜籍者。曰投化。宋元以後女眞蒙古及日本來者。古之歸明歸化歸義歸正。今之向化者。以見寓姓之爲客。今擧黃氏言之。京畿道則利川府。註來。振威縣之永新廢縣。註來屬。江華府也。忠淸道則沃川郡公州牧今按一土姓一邨及撲山所。懷德縣連山縣之廣炤部曲。註驛○今豆磨邨。泰安郡註邨德山縣之德豐古縣靑陽縣註邨也。慶尙道則蔚山府註來寧海府醴泉郡註邨及其多仁屬縣及其高林部曲註續比安縣之新平部曲註續尙州牧及其靑里廢縣金山郡之禦侮縣註來聞慶縣之虎溪廢縣及其絹川部曲註來泗川縣安陰縣之感陰廢縣昌原府也。全羅道則全州府之紆州廢縣益山郡錦山郡之富利廢縣及其大谷所礪山府扶安縣之保安廢縣羅州牧之榮山廢縣靈光郡之臨淄廢縣南平郡康津縣之道康古縣海南縣之黃原廢縣一雲花原南原府及其居寧廢縣淳昌郡之赤城廢縣任實縣之九臯廢縣茂朱府之茂豐古縣玉果縣及其金山部曲長水縣註續順天府註續及其別良部曲求禮縣卽楡谷部曲沿革者○註義昌也。黃海道則黃州牧鳳山郡註續牛峯縣今入金川延安府註續甕津縣之萬珍莊也。江原道則平海郡橫城縣金城縣註平海也。咸鏡道則咸興府註來德源郡之鎭溟浦註平海鍾城府註來富寧府註來也。平安道則江西縣註居昌肅川府註黃州鐵山府註黃州昌城府註公州泰川縣註黃州成川府註屬三登縣註遂安也。內除註中來屬續三類。又除疊而補漏。如平海之移居他邑。居昌之不現本邑。專計其爲土姓者。共得四十六貫。則信乎其多矣。但勝覽以後年代旣遠。離合盛衰存亡。亦隨而相變。其各得俱完。未可保也。仁祖朝趙滄江涑遂創氏族源流。其從子仲耘繼而成之。以爲丁時述一雲傑任慶昌譜學之倡。而源流所載黃氏。只有平海箕城斤乙於長水長溪沃川管城尙州商山上洛昌原義昌會原檜山懷德朽淺懷川紆州全州江華沁州共八貫。此外又有別貫靈巖三陟安岳密陽鐵原高麗昌原郡驪州散見於諸譜者。共六貫是則幷源流得傳者。只有十四貫。不及勝覽者多至三十二貫。何其多少之懸也。肰世傳東國黃氏。皆出於我平海一貫。請試詳之。我平海黃氏。本出中國。少昊氏之裔。娶顓頊之裔孫女。生大業。卽臯陶。亦曰咎繇。是生大費。卽柏翳。亦曰伯益。佐舜得嬴姓。其後封黃國子爵見春秋。公羊傳黃作光。其地北自汝水。南踰江西距漢。今淸人河南省之汝寧府及湖廣省之武昌府等處是也。國亡於楚。因國而氏。入漢以江夏汝南二郡爲望。當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四年戊子。新羅儒尼師今五年。高勾麗大武神王十一年。百濟多婁王元年。有諱洛。懷德譜洛一作垎。唐侍中。源流雲元朝閣老東來。稱學士。學士二字。始見周禮春官之大胥小胥而職名。兩漢亦無之。葢儒臣之官。如太常博士之類。與副使丘大林。奉使交趾。古南越也。遇風漂至新羅東北高句麗東南二界上。各自稱將軍。黃將軍築土海𡵫。以補缺爲崛山。崛窟堀同。亦曰崛峯。出舶中松子。遍山栽植。因曰越松峯。亦曰越松亭。俗呼月松。旣自卜其南崖腰下而居之。丘將軍則分居北崖下丘尾津上。俗呼仇彌浦雲。今江原道嶺東九邑。南盡於平海郡。與慶尙道寧海府地相比。郡東七裏海上有越松浦。水軍萬戶營。其北則崛山也。蒼松萬株。白沙如雪。禽鳥亦不捿。新羅永郞述郞南石安詳四仙之徒所遊。爲關東八景之一。有白沙作窩瓦礫。閱千年宛在。是黃將軍遺墟。故遠近遺裔。卽此立碑爲壇。而歲十月中丁。齊會望祭。郡志及柳西厓成龍紀事黃海月汝一譜序幷載焉。或雲自郡東北行海。便風二日至鬱陵島。島有三峯。地周可二百五十里。古芋山於山羽陵國。葢亦休忍荇人國也。其西厓有黃土朱土二窟。各呼仇味。諺稱黃將軍初居黃土窟。及其出陸而居崛山。以其初居地名。移寓於此曰鬱陵。其後音轉而爲越松。此前後海氓冐禁入島中。採蔘伐材者所共傳雲。郡本高句麗斤乙於縣。疑以邑有溫泉故名。亦曰波朝縣。朝本從曰下一。犯我太祖御諱。亦曰波豐縣。入新羅景德王改海曲縣。亦曰海西縣。屬溟州之蔚珍郡。自波朝以下。疑以邑有白巖山古城故名三國史雲未詳。而勝覽因附於蔚珍縣古跡。肰今以方言考正如此。元聖王封太宗七世孫金周元爲溟州郡王食溟州今江陵府翼嶺今襄陽府三陟斤乙於蔚珍等五邑。高麗初改平海縣。顯宗時屬禮州。文宗時爲郡。後降縣。明宗置監務。忠烈王以縣人僉議評理黃瑞從入元。有翊戴功。東歸陞知郡事。其曰箕城則成宗所定別號也。亦曰勞乃縣。亦曰野音縣。二名出郡志。禮州者今寧海府。本高句麗於屍郡。新羅景德王改有剡。高麗初改禮州。顯宗置防禦使。高宗陞德原小都護府。後陞禮州牧。忠宣改寧海府。亦曰丹陽。亦曰寧州。亦曰郢州。寧州見諸譜。郢州見廣州李遁村集妻系。葢於屍有剡音轉。而剡又轉爲禮。寧其又轉而爲郢。則疑以本邑及所屬平海。有我黃氏爲土姓大族。如中國江夏有黃氏。而江夏亦爲郢州故也。葢平海旣南距寧海界二十四里。西南距府之首比部曲五十一里。又北距蔚珍界三十八里。則其古今分幷之相仍。固其勢也。而其屬溟州旣二百六十八年。入本朝雖復移屬江原道之江陵。而其屬寧海亦已四百二年。故我黃氏因依史志郡望某州某屬縣之例。嘗稱禮州平海縣人。故二邑雖分。而土姓之黃則非二而一也。故知今世或貫寧海者。亦實平海。如南原府長水縣之黃。或封以南原。洪州牧新平縣之宋。亦混以洪州者。是其類爾。黃將軍有三子。寔爲東國諸黃之初祖。而仲乙古移昌原。今有二派○黃州譜乙古作乙耉。季丙古移長水。惟伯諱甲古因貫平海。世爲郡大姓。至高麗益昌。而又各分中祖。不相統一。其散居於楊州,長湍,江華,安東,榮川,豐基,淸安,金溝,興德,春川,江陵,洪川,襄陽,蔚珍,杆城,安邊,德源,永興,鐘城,豐川等處者。不可勝紀。而其居平海者亦甚盛。至有諺傳所謂一邑八面。六面皆黃。每有鄕會。便成黃氏宗會之說。又有兩大驛邨各數百戶。吏卒亦黃。初因東俗婚不相避。近世宗中士大夫禁之知避。卽其不億可知。自非初祖積德餘慶之遠則肰乎哉。其我一派中祖以下可譜則曰諱淑卿。仕恭愍禑昌間。以至正丙申爲監察司大夫。今司憲府大司憲。時有王姪釋器之獄。是忠惠王孽子也。忠定王以忠惠庶子。立而元廢之。立恭愍則忠惠母弟也。亟勒釋器爲僧。及恭愍還自元卽位。聞林仲甫欲奉釋器。下廵軍治之。辭連孫守卿,洪峻,孫湧,鄭世功,金成,洪桂及公等十餘人多死者。公等數人得免。釋器放於外。後釋器匿民家被殺。洪武丙辰以開城府尹今留守同品。報北元丞相納哈出。時元順帝北奔死。其太子稱帝改元宣光。丁巳以前開城尹賀北元節日。戊午以前密直司副使今中樞府同知事。出東北面都廵問使兼和寧府尹。東北面亦曰東界。今咸鏡北道公嶮鎭以南。江原道嶺東三陟府以北也。都廵問使。今各道觀察使所兼兵馬水軍廵察使也。和寧今咸鏡道永興大都護府。本朝初亦嘗以咸吉道觀察使兼永興府使。後移兼咸興府尹。公與牧隱李文靖公穡相善。牧隱有己未秋奉謝東界。黃令公送年魚卽鰱魚詩一絶曰。一雙海中魚。東界相公書。老牧偏驚倒。隨風落草廬。事並見牧隱集及鄭麟趾高麗史徐居正東國通鑑與夫本朝世宗朝所輯龍飛御天歌註。官止純誠亮節輔國功臣重大匡平海君。葢二品以上勳號封君則高麗所沿唐宋元官制也。惟其所謂參贊議政府事則我太宗所授漢陽趙氏爲外孫者。舊譜所載。而本家四百年譜碣所不用。葢乃遺命故耳。公生諱吉源。本朝通訓大夫繕工監正。配漢陽趙氏。高麗忠臣三司左使襄烈公仁璧女。我太祖親甥也。是生諱坤成均進士通政大夫檢校工曹參議。配驪興閔氏。寺丞淑亮女。嘗歷司憲府監察。以江原道廵問使。廵到春川府南三十里原昌驛峴。望府西北二十里西上面華岳山東南。昭陽鰲山北。亦曰母津。二江之汭。山氣甚佳而曰。彼必有吉地可葬。迂往視之則平山申氏始祖壯節公崇謙墓也。乃歎曰是爲雄穴。必更有雌穴。轉卜其東北一區月窟里沙川洞以葬且居。而或居漢京。三子二女壻。並用文學科宦著。其季子諱允利通訓大夫行鎭海縣監。配全義李氏。陵直於藩女。卜居月窟東北香川里東南。直府北鳳儀山相對。築前川灌漑。今稱鎭海洑。方言川防。當作垘。次子諱任通訓大夫行江西縣令。配尙州金氏。牧使贈左贊成士元女。東園左議政貴榮姑也。仍兩世坐成梅竹三問趙靜庵光祖姻㜕。官不達。次子諱守平蔭階從仕郞。天資敦厚。事親以誠。睦族以和。鄕黨親戚。無一㤪惡。配全州李氏。宗室巨山令拱女。間歸覲本家母氏於全羅道興德縣龜壽洞。里有所得三墅。曰桃李所亦曰道里金。亦曰大井。亦曰厚里。在古阜郡治西南十五里。曰保安里古報恩寺遺墟。在王輪山北。直興德縣治東南十里。曰魚龍浦。直興德縣治東南二十里。公自明宗乙巳以後。不樂京輦。亦嘗南遊。卒於墅。始葬桃李所東崗。子諱紐少奔考喪。蔭屬忠順衛階効力副尉。壽秩通政大夫。始與湖南人婚娶。其居或京或鄕。配康津金氏。訓導若愚女也。葬王輪山中崗。有二子。長應中學術明秀。孝友純至。人皆歎服。不幸二十三而夭無子。有手筆譜牒祭儀。妻崔氏哭夫晝夜露處。不食七日絶。宣祖辛卯㫌閭。次諱處中早補內資寺主簿。至朝奉大夫濟用監僉正。養親誠心不懈。親病晝夜不離。親歿哀毀備至。自通政公始落南。孑無依庇。伯氏又早卒。公用是傷悼。常欲北歸。丙申持考妣服。度倭冦必再猘。擧家三十餘口。先避於春川南內面深谷里亦曰地品故婢延德及其兄延孫家。春川故鄕。尙有先業臧獲將定居。己亥又取食南歸龜壽洞。始編籍於興德縣。配麟蹄李氏。宣敎郞仁榮女。公初葬通政公墓東南麓。李氏別葬桃李所西岡。肅宗戊子公卒之九十九年也。諸孫欲幷遷兩墓。則李氏壙中有暖氣透出襲人。術者以爲吉。乃只遷公墓以成同穴。有二子。長諱以厚。親命無違。勤學樂善。喪葬祭祀。必盡其誠。早擅詩名。屢冠諸試。卒無成。出母氏所與弟克厚田地奴婢依所欲與之。光海政亂。自遯於王輪楸北保安里。邀朴主簿尙義卜居。甲子適亂丁卯丙子胡亂。竝南中士友募義兵義粟。略見湖南募義錄中。配全州李氏。副司果克授女。有六子。繼配長興周氏有二子。葬桃李所從仕公墓下。是胤錫五代祖考妣。而我高祖以下。世爲宗嗣。第二高祖無後。第三高祖有所後孫。第四高祖有後。第五第六未娶而夭。第七高祖有庶裔。第八亦未娶而夭。周氏寡居四十九年。嚴整有法度。宗族肅肰。常呼我祖考小字而曰吾雖有己出而支子也。吾曾孫雖非己出而宗統也。安得不愛重。我祖妣肅宗己巳以新婦禮謁。又加別給曰此吾家奉祀曾孫婦也。一門相傳爲美談。我高祖以下文學行誼之懿。別有紀。玆不具。只擧平海君先祖以下九世事略。以附於初祖之後。摠名曰越松先跡考。嗚呼。靈芝之茁。豈其無根。澧泉之湧。豈其無源。有能趾美。庶幾肖之。詩曰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凡我諸宗諸孫。盍各勉焉。無以遠而可忘。無以近而可昵則幸矣。

深衣會通新制

編輯

深衣之說。禮經本篇及玉藻篇。本自明白。惟其文簡。故爲東漢以下註疏家所亂。至朱子述家禮。採溫公書儀及王普制度則幸矣。而其書早佚。雖晩年定論。猶有不及改修者。自是言人人殊。如趙汝梅,吳澄,牟仲襄以上宋元人,馮公亮,朱伯賢號白雲,敖繼公吳興人○以上明人,楊梧淸人。以至吾東李退溪奇高峯,金而精,鄭寒崗,韓久庵,與夫柳馨遠祖久庵者不可勝紀。其專守家禮則丘瓊山以下宋龜峯,金沙溪,鄭守夢,宋尤庵,兪市南,權遂庵諸賢是已。乃胤錫愚僭所幷收者。近日李最之所定也。旣本經文。旁參衆說達識公評之士。將亦有以就質。頃已得而錄之。顧其爲說。容或未盡。玆輒一一條釐。以爲裁縫之制。庶幾行之一家爾。其所用布帛繒全幅。姑準古尺廣二尺二寸。其所裁則亡論葉條大小若長短。幷留各邊縫地五分。不入實計。凡縫限在裁限內。故裁限爲本數。此外則所削殺不用也。其綱領條理。逐一具左。其衣制爲物者四。有身有袂共六幅。其別有襟有祫。

衣之一曰身。左右共二幅。而中屈下垂。以爲前後各二葉。○容入全幅。長八尺六寸。截半爲左右各一幅。長四尺三寸。中屈爲前後。各下垂二尺一寸五分。共四葉各二葉。後連前開。各邊縫入。則長足以過脇。廣足以過肩。而其一身之前後左右。共通方四尺二寸。

身前二葉者。左右共縫。廣四尺二寸。本廣四尺四寸。當中開之。

其左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左葉之後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起右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一尺三寸。綴裳前左外面之上邊。○縫廣幷外襟之下邊縫廣一尺。及左袷右端之縫廣二寸。則二尺四寸。而綴裳四葉。

左邊起上縫長一尺九寸。本長二尺。綴左袂之前右邊。所謂左袼也。自此向右斜縫。以至下邊之起右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一尺三寸盡處而止。其斜縫長九寸二分。起上縫長一尺九寸之餘二寸爲股自乘。起右縫廣一尺二寸之餘九寸爲句自乘。幷之開平方。得弦爲斜縫長。

右邊綴外襟之左邊。其下邊相齊。所謂右續衽之左界也。

其右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右葉之後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起左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一尺三寸。綴裳前右內面之上邊。○縫廣幷外襟之下邊縫廣一尺及右袷左端之縫廣二寸則二尺四寸而綴裳四葉。

右邊起上縫長一尺九寸本長二尺綴右袂之前左邊。所謂右袼也。自此向左斜縫。以至下邊之起左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一尺三寸盡處而止。其斜縫長九寸二分。股句得弦亦同

左邊綴內襟之右邊。其下邊相齊。所謂左續衽之右界也。

身後二葉者。左右共縫廣四尺二寸。本廣四尺四寸。當中合之。

其左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左葉之前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起右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一尺三寸。綴裳後左之上邊。○縫廣一尺二寸而綴裳二葉。

左邊起上縫長一尺九寸。本長二尺。綴左袂之後右邊。卽亦左袼也。自此向右斜縫。以至下邊之起右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一尺三寸盡處而止。其斜縫長九寸二分。股句得弦同前。

右邊綴右葉之左邊。其下邊相齊。而其直縫因當裳後左右之中縫。所謂負繩之界也。

其右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右葉之前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起左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一尺三寸。綴裳後右之上邊。○縫廣一尺二寸。而綴裳二葉。

右邊起上縫長一尺九寸。本長二尺。綴右袂之後左邊。卽亦右袼也。自此向左斜縫。以至下邊之起左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一尺三寸盡處而止。其斜縫長九寸二分。股句得弦同前。

左邊綴左葉之右邊。其下邊相齊。而其直縫因當裳後左右之中縫。卽亦負繩之界也。

衣之二曰袂。左右共四幅而中屈下垂。以爲前後各四葉。○容入全幅長一十七尺二寸。再截半爲左右各二幅。對長四尺三寸。中屈爲前後。各對垂二尺一寸五分。共八葉。各四葉前後竝連。各邊縫入。則長足以齊身。廣足以回肘。而其二袂之前後左右。各通方四尺二寸。用通方爲徑。依密率得全周。折半卽爲袂。下半規圓縫。六尺五寸九分七釐。

袂前四葉者。左右共縫廣八尺四寸。本廣八尺八寸。

其左初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左初葉之後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圓縫與左初葉之後下邊合。

左邊綴左終葉之前。右邊當前左半規之半。而長與身齊。

右邊起上縫長一尺九寸。此無本長。綴身左葉之前左邊。卽亦左袼也。自此盡處向左橫縫一尺二寸。乃始圓縫。而與左初葉之後下邊合。以至左半規之半。而與左終葉左半規之半而交。所謂應規也。

其左終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左終葉之後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圓縫與左終葉之後下邊合。

右邊綴左初葉之前左邊。當前左半規之半。而長與身齊。

左邊起上縫長一尺二寸此無本長以爲口徑。而周二尺四寸。所謂左袪也。自此向右圓縫而與左終葉之後下邊合。以至左半規之半。而與左初葉左半規之半而交。卽亦應規也。

其右初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右初葉之後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圓縫與右初葉之後下邊合。

右邊綴右終葉之前左邊。當前右半規之半。而長與身齊。

左邊起上縫長一尺九寸。此無本長。綴身右葉之前右邊。卽亦右袼也。自此盡處向右橫縫一尺二寸。乃始圓縫。而與右初葉之後下邊合。以至右半規之半。而與右終葉右半規之半而交。卽亦應規也。

其右終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右終葉之後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圓縫與右終葉之後下邊合。

左邊綴右初葉之前右邊。當前右半規之半而長與身齊。

右邊起上縫長一尺二寸。此無本長。以爲口徑。而周二尺四寸。所謂右袪也。自此向左圓縫。而與右終葉之後下邊合。以至右半規之半。而與右初葉右半規之半而交。卽亦應規也。

袂後四葉者。左右共縫廣八尺四寸。本廣八尺八寸。

其左初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左初葉之前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圓縫與左初葉之前下邊合。

左邊綴左終葉之後右邊。當後左半規之半。而長與身齊。

右邊起上縫長一尺九寸。此無本長。綴身左葉之後左邊。卽亦左袼也。自此盡處向左橫縫一尺二寸。乃始圓縫而與左初葉之前下邊合。以至左半規之半。而與左終葉左半規之半而交。卽亦應規也。

其左終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左終葉之前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圓縫與左終葉之前下邊合。

右邊綴左初葉之後左邊。當後左半規之半。而長與身齊。

左邊起上縫長一尺二寸。此無本長。以爲口徑。而周二尺四寸。卽亦左袪也。自此向右圓縫而與左終葉之前下邊合。以至左半規之半。而與左初葉左半規之半而交。卽亦應規也。

其右初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右初葉之前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圓縫與右初葉之前下邊合。

右邊綴右終葉之後左邊。當後右半規之半。而長與身齊。

左邊起上縫長一尺九寸。此無本長。綴身右葉之後右邊。卽亦右袼也。自此盡處向右橫縫一尺二寸。乃始圓縫而與右初葉之前下邊合。以至右半規之半。而與右終葉右半規之半而交。卽亦應規也。

其右終則縫長二尺一寸。本長二尺一寸五分。縫廣二尺一寸。本廣二尺二寸。

上邊與右終葉之前上邊因連不破。

下邊圓縫與右終葉之前下邊合。

左邊綴右初葉之後右邊。當後右半規之半。而長與身齊。

右邊起上縫長一尺二寸。此無本長。以爲口徑。而周二尺四寸。卽亦右袪也。自此向左圓縫而與右終葉之前下邊合。以至右半規之半。而與右初葉右半規之半而交。卽亦應規也。

衣之三曰襟。左右共二葉而上竝下疊。以爲內外各一葉。○別容入一段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爲本長廣。自角對角斜破。爲兩半方。爲在斜方其尖角本一邊。三邊縫入則長足以及領。廣足以續身。而其在身前。以左而爲外。以右而爲內者。各一葉方各一尺。

外襟半方一葉者。

其左邊縫長一尺。本長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綴身左葉之前右邊。其下邊相齊。所謂外續衽也。卽繼掩尺之右半也。

下邊縫廣一尺。本廣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綴裳前左外面之上邊。

右斜邊縫長一尺四寸一分四釐。本長爲股。本廣爲句。得弦爲本。斜長一尺六寸一分五釐。而縫長爲股。縫廣爲句。得弦爲縫斜長。則是縫句股形者在於本句股形內。而內句之左右兩端縫地及內股之上下兩端縫地各留七分一釐。內弦之上下兩端縫地及內弦以外縫地各留五分。必用句股密測者。欲其裁法縫法內外無差也。縫地本制俱限五分。而內句股獨不同者。數度理勢之自肰也。左祫右端至此而綴。而其下邊相齊則身左葉縫廣之一尺二寸。與外襟縫廣之一尺。左祫右端縫廣之二寸。通成二尺四寸。而綴裳四葉。無餘欠矣。因就外襟斜邊上下各綴一團紐。與左衽上及身右葉外面所綴二空彄。隔緣相對以鉤之。所謂外鉤邊也。

內襟半方一葉者。

其右邊縫長一尺。本長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綴身右葉之前左邊。其下邊相齊。所謂內續衽也。卽繼掩尺之左半也。

下邊縫廣一尺。本廣一尺一寸四分二釐。綴裳前右內面之上邊。

左斜邊縫長一尺四寸一分四釐。本句股縫句股內外各邊縫地測定亦同。右祫左端至此而綴。而其下邊相齊。則身右葉縫廣之一尺二寸。與內襟縫廣之一尺。右袷左端縫廣之二寸。通成二尺四寸。而綴裳四葉。無餘欠矣。因就內襟斜邊之下。亦綴一團𧘥。與身左葉內面所綴一空彄。隔緣相對以鉤之。所謂內鉤邊也。

衣之四曰祫。別容入一段。表裏各縫廣二寸。本通廣五寸。縫長七尺八寸四分八釐。本長七尺九寸四分六釐。先裁方領。自衣身肩上。中屈下垂。前後因連處左右各向前五分爲界。橫破五寸。自此盡處。又左右各向前直破一尺。自此盡處又左右各橫破五寸。則其中所破而割去者爲正方一尺。因自其外不破處。四角各斜破七分一釐弱。而四面反屈入裏。以爲所留縫地各五分。肰後方領空界。始成正方一尺一寸。而自項繞頸。以至身前頤下左右之中半。則正當內外續衽兩斜邊相竝之上端矣。乃以袷綴於領之四周及衽之兩斜而夾縫之。或幅窘從約則用一段廣一尺長四尺二分四釐者。直破作二條。逐條兩頭各留縫地。而自項後領中下當負繩處。相連綴之。

左袷一端者縫長三尺九寸二分四釐。幷外襟右角上疊一寸七分。及裳前右終葉上邊之斜末一寸四分。在此度內。其末交爲右端在外。

其後之左長五寸五分。交項後中之右初。而起項後之左初。以綴項後之左。交項左之初而曲。其角或斜疊或張起。

其左長一尺一寸。交項後之左末。而起項左之初。以綴項左。交項左之末而曲。其角斜尖向上疊四寸縮縫。

其前之左長五寸五分。交項左之末。而起項前之左初。以綴項前之左。交外襟右角之上而斜。其角斜尖向下。疊一寸七分縮縫。

右斜長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交項前之左末。而起右斜之初。以綴右斜。交裳前右終葉上邊而盡。

右袷一端者縫長三尺九寸二分四釐。幷內襟左角上疊一寸七分及裳前左終葉上邊之斜末一寸四分。在此度內。其末交爲左端在內。

其後之右長五寸五分。交項後中之左初。而起項後之右初。以綴項後之右。交項右之初而曲。其角或斜疊或張起。

其右長一尺一寸。交項後之右末。而起項右之初。以綴項右。交項右之末而曲。其角斜尖向上疊四寸縮縫。

其前之右長五寸五分。交項右之末。而起項前之右初。以縫項前之右。交內襟左角之上而斜。其角斜尖向下疊一寸七分縮縫。

左斜長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交項前之右末。而起左斜之初。以綴左斜。交裳前左終葉上邊而盡。

其裳制共六幅。○容入無定度。逐幅各直作三界。而自一界望二界斜破之。則一順一倒。而其得一界者爲狹頭。平尖而綴上。縫廣六寸。本廣七寸三分寸之一。其得二界者爲寬頭。平濶而歸下。縫廣一尺二寸。本廣二尺四寸三分寸之二。左右各六小葉相綴。而左右之中縫正當背後脊上。與衣身後左右之中縫。上下相屬而直。所謂負繩也。其長俱及踝。後左右之初葉。前左右之二與三葉。四與五葉。各以直邊對綴。以爲裳長而成梯形。其斜邊各在外。比類對綴。惟前左右之終葉直邊在外。

裳後左初葉。其右邊綴後右初葉之左邊。上綴身後左葉之右下邊。卽負繩之界也。

左二葉。其右邊綴後左初葉之左邊。上綴身後左葉之左下邊。

前左三葉。其左邊綴後左二葉之右邊。上綴身前左葉之左下邊。卽後左二之繞而前者。

左四葉。其左邊綴前左三葉之右邊。上綴身前左葉之右下邊。

左五葉。其左邊綴前左四葉之右邊。上綴身前外襟之左下邊。

左終葉。其左邊綴前左五葉之右邊。上綴身前外襟之右及左袷右端之下。

後右初葉。其左邊綴後左初葉之右邊。上綴身後右葉之左下邊。卽負繩之界也。

右二葉。其左邊綴後右初葉之右邊。上綴身後右葉之右下邊。

前右三葉。其右邊綴後右二葉之左邊。上綴身前右葉之右下邊。卽後右二之繞而前者。

右四葉。其右邊綴前右三葉之左邊。上綴身前右葉之左下邊。

右五葉。其左邊綴前右四葉之左邊。上綴身前內襟之右下邊。

右終葉。其左邊綴前右五葉之左邊。上綴身前內襟之左及右祫左端之下。

其緣制在袂在祫在裳。各裁黑繒一條。夾縫飾之。表裏各縫廣一寸五分。本通廣四寸。除裳前左右無定度者外。其袂祫及裳下。共容入長二十七尺四寸四分八釐。或幅窘從約則用一段廣一尺六寸。長七尺九寸四分八釐。直破作四條。袂左右口取一條截五尺折半。祫取全條。是已上兩頭各留縫地五分。裳下取二條自負繩分左右。而兩末端各截二分八釐。則亦留縫地五分矣。無黑繒則用本布本帛黑染入用亦可。

袂左口緣。縫長二尺四寸。本長二尺五寸。

右口緣。縫長二尺四寸。本長二尺五寸。

祫周緣。縫長七尺八寸四分八釐。本長七尺九寸四分八釐。

裳前左外緣。縫長齊裳左終葉之右直邊。容入無定度。

右內緣縫長齊裳右終葉之右直邊。容入無定度。

下齊橫緣。縫長一丈四尺四寸。本長一丈四尺五寸。○或從約則縫半長七尺二寸。本半長七尺三寸。

或曰子旣會通諸儒。幷收李說。而於李說亦有因革取捨者。不獨於諸儒爲肰。葢如布幅。古用其全二尺二寸。又旁留縫地各一寸。而子則旁留各五分。因用二尺一寸何也。答曰欲用其全而又留縫地則無可留者。聯以別幅亦不便。況衣取深邃之義則留一寸太過。只留五分。何妨之有。此所以自歸於因用二尺一寸。而木三火七相因之數。適相會焉。敦仁服禮。此其象乎。以故施之上下衣裳。無非此度。而衣與袂。又各前後左右。以取正方雲爾。

或曰兩腋之袼。李本竪裁三寸。自謂有得乎高下之文則亦已足矣。子則竪裁二寸。使其當肩上下縫長一尺九寸。視袂口加七寸。而自此盡處橫縫一尺二寸。乃始圓縫。以取半規何也。曰裁止三寸則運肘不寬。須至二寸。可容得中。況旣雲袂圓應規。須全袂縫合則全規自爲半規。今不半規則無全規矣。烏在其應規乎。右註不論袼下。亦有未詳乎此耳。或曰祫經無其長。李亦本雲可五尺六七寸。子必定以七尺二寸二分八釐何也。曰是爲方領故也。或曰何以知其必成四界之正方。設如正方。又何以必知其方一尺一寸也。曰旣雲曲袷如矩以應方。又雲抱方。故古人禮服所制。方心曲領。亦云鉤領而施於頤下者。實由是爾。此所以不可不爲正方也。況內外襟旣各以一尺。而自其半方一葉相竝。以竪於身前者。推以上之則於身前長二尺一寸之度。正餘一尺一寸。今就兩葉上角。左右必橫裁各五寸五分。望腰縫平行破之。肰後方各一尺一寸。而領之空長。襟之實長。始與身前本長恰齊矣。肰而身後則不裁。而取身前容項者。爲其服之之便也。於是容項正在領中。而領旣正方。因幷其下內外之兩斜。則袷之度自爲七尺二寸二分八釐矣。

或曰鉤邊。李本以衽下裳周之摺縫地向裏緝入者當之。子乃以團紐當之何也。曰凡衣自斬衰以外。無不緝邊。是則通制肰矣。於深衣烏獨不肰。謂是鉤邊。實大疎謬。況古今綴彄之制。又自有冐旁棺衽之可照乎。此則久庵之說在所當取故也。若曰深衣本無小系。而只用大帶則非矣。安有衣邊無鉤而可爲深邃之義乎。或曰團紐之必以三何也。曰兩襟上角相對者及內外下角。俱不可闕一。亦非有尊卑之殺也。團紐牡紐也。空彄牝𫃜也。彄與鉤古通。尤庵以團紐爲團樞。俗又或作團珠。葢古人以藏鉤亦作藏彄耳。或曰規矩之應經文。只擧大象耳。豈必屑屑於九章密測者乎。曰是則似肰。但以背之必以繩直。齊之必以衡平者究之。古人精義。居可見矣。何獨於此略約言之。此余所以於規必取正圓。於矩必取正方。而句股之必取斜弦。亦其推耳。後考性理羣書六君子像。有濂溪裏服則交領。而表以直領則其領直方。此可證也。

或曰衣之身也袂也襟也袷也。裳之腰也齊也。緣之於袂襟㭘與夫裳之齊也。幷有容入定度。而裳之長也。緣之於裳之長也。獨無容入定度何也。曰人身之肥瘠長短。各自不同。不可爲定度也。或曰肰則奈何。曰各須自肩上量至臍心。則臍心與左右脅下髀上無骨者相當矣。自臍心又量至外踝訖。乃量肩上之前後相距半廣之度。以減衣身之長。則其長約當臍心矣。又以此度減於自肩上至外踝之通長。而以其餘爲裳至外踝之長。肰後裳之下邊。乃始不至於窘短。揭起而得與踝相當矣。此在各人中指中節爲十寸之尺者。量度之精密爾。

山雷老叟中指中節尺圖

編輯

 

右準正統丙寅本國詳定石刻四等尺。所校明太祖丙午泠謙黃鐘樂尺。六寸四分三釐七毫。

一周尺。一尺零六分二釐二毫。○周尺卽南宋楊輝田尺。

二營造尺。七寸二分。○營造尺。卽明工部營造尺。亦名鈔尺八寸。

三造禮器尺。七寸八分二釐。

四布帛尺。四寸七分七釐五毫。○卽本國俗用針尺。而微有盈縮。

山雷深衣制式

編輯

全身竪量用指尺○自頂上至腳跟。通長八尺零五分。鬚長一尺零三分○外踝至腳跟三寸一分○項周一尺九寸八分。徑六寸三分零三毫。此用密徑定之。以較方領一尺。得餘三寸六分九釐七毫。可相寬容。○自頂上至肩上一尺三寸八分。○自肩上至臍心一尺九寸一分。○肩半廣三寸一分。○自臍心至外踝四尺四寸六分。○自肩上至外踝六尺三寸七分。○其製深衣也。衣身長二尺一寸內減肩半廣。得一尺七寸九分。○乃就自肩上至外踝之度內。減衣身與肩半廣相減之較。餘爲裳縫長四尺五寸八分。○用全幅長二十八尺零八分。本長。截作六幅。合本長四尺六寸八分。俱作三界。斜破其一界爲狹頭。本廣七寸三分寸之一。兩邊留縫地三分寸之二。卽六分六釐有奇。從捷法則本廣八寸。兩邊留縫地一寸。俱縫廣六寸。其二界爲寬頭。本廣一尺四寸三分寸之二。兩邊留縫地一寸三分寸之一。卽一寸六分六釐有奇。從捷法則本廣一尺四寸。兩邊留縫地一寸。俱縫廣一尺二寸。其上下兩頭亦留縫地五分。縫長有直斜二邊。而直邊則縫長四尺五寸八分。斜邊則縫長四尺六寸一分九釐。以挾頭縫廣。減寬頭縫廣。餘六寸爲句。以直邊縫長爲股。得弦爲斜邊縫長。其旁綴上綴各如上制。

已上衣身容入全幅長八尺六寸。

二袂容入全幅長一十七尺二寸。身袂共用全幅二十五尺八寸。

襟容入方一尺一寸四分二釐。

祫容入廣一尺長四尺二分四釐。從約○襟袷共用全幅長四尺二分四釐。

裳容入全幅長二十八尺零八分。山雷定度。右布幷用長五十七尺九寸四釐。當布帛尺二十七尺六寸四分九釐一毫六絲。

緣袂左右口及祫周及裳下齊。共容入繒廣一尺六寸。長七尺九寸四分八釐。從約。

裳左右容入繒廣四寸。長九尺三寸六分。山雷定度。右袂袷裳下及左右共用全幅長九尺三寸六分亦可。當布帛尺四尺四寸九分三釐四毫。

又攷裁裳之制如上文。則須二葉直邊對綴。乃成梯形。不若逐葉各成梯形之尤好。若欲如此。必須一全幅廣二尺七寸。三界本法於六寸及一尺二寸。各其左右俱加六分六釐有奇。或廣二尺八寸。三界捷法於六寸及一尺二寸。各其左右俱加一寸。或廣二尺六寸。新制於六寸及一尺二寸。各其左右俱加五分。肰後乃可。而今世幅廣二尺二寸者。猶且別用長筬織成乃可。否則未可得。況進乎此三等者乎。依二葉成梯形用之。斯亦簡徑之道也。本國關西有東海紬。本名陶海紬。亦名銅𣖻紬者。其廣可當布帛尺之一尺。自餘關北細布廣可九寸三分。白紵廣可七寸七分五釐。又聞慶州及倭布之廣幷可與關西紬相等而或過之。○凡蠶婦繅繭。必先納鍋中水煎乃引。而關西則多摘野繭納盆中淸水。乘涼繅引。故曰海紬。海正作𣖻盆也。以陶則曰陶。以銅則曰銅。而東其二音之訛耳。

又嘗橫量。亦用指尺。○兩乳間竪界。至左右肩骨節間一尺〇六分。○肩骨節間至肘骨節間一尺三寸。○肘骨節間至掌骨節間一尺二寸五分。○掌骨節間至中指末八寸二分。○是自兩乳間竪界至中指末。共四尺四寸三分。爲半身橫度之廣。而全身通廣八尺八寸六分矣。○其自肩骨節間至掌骨節間二尺五寸五分。若倂掌指之距則三尺三寸七分。○葢衣身半廣三幅之度六尺三寸內。減半胷一尺〇六分。則餘五尺二寸四分。又減肩肘之距一尺三寸。則餘三尺九寸四分。又減肘指之距二尺七分。則其餘一尺八寸七分者。反屈可以及肘矣。○腰圍四尺六寸三分。

其帶曰大帶。正服之帶也。所用之料有四。天子諸矦大夫俱以素則熟繒也。士以練則繒也。家禮所云白繒也。居士以錦。道藝處士示文也。弟子以縞則生絹示質也。所飾之制有四。天子以朱爲裏。終此帶而盡辟之。辟通紕緣也。諸矦亦肰而不朱裏也。大夫惟緣其前兩耳及紳之兩旁而腰圍則不緣也。是皆合複而夾縫也。士則單用而緶緝兩邊。故曰率。通繂。腰及兩耳俱不辟。惟辟其紳之末下也。廣之度有一。天子諸矦大夫俱四寸。紳之長有二。士三尺。有司二尺五寸。葢人長八尺而腰下四尺五寸。紳得其三之二。故士三尺也。惟有司便於趨走者。就減五寸也。是雖尊卑之等不同。而用組廣三寸。交結爲紐。而長齊於帶。則無貴賤一也。但三寸太廣。故或疑是三分之誤耳。此外又有雜帶。以雜色爲緣。亦曰雜服之帶。君則上以朱下以綠。大夫則外以玄內以華。華黃色也。士則內外俱以緇。故謂之緇辟。其廣二寸。再繚爲四寸。凡帶率緶之處。必皆用針細密。不見針功。亦無刺繡之文。其圍於腰則又皆下毋壓髀。上毋壓脅。當無骨者。此深衣玉藻之文也。朱子則雜采諸說。用白繒廣四寸夾縫之。其長圍腰而結於前。再繚之爲兩耳。乃垂其餘爲紳。下與裳齊。以黑繒飾。其紳兩旁及下表裏各寸半。而腰圍則不緣。復以五采絲編織爲小條。廣三分則古組也。以之再約大帶。相結爲耳之交。長與紳齊。以其再約。有申複之義。故紳從申。兼音及義。或以組爲圓形約之則是乃紃也。非組也。安得曰廣三分乎。葢雜帶之士以緇辟者。視大帶之廣四寸有殺。故廣二寸而再圍於腰以重之。而曰再繚四寸。若家禮大帶已言廣四寸。則其以本九寸夾縫爲四寸明矣。以大夫士上下之等參用亦明矣。旣曰四寸。安用再繚。故知此再繚。非再圍於腰也。乃其結爲兩耳之地。有以再繞者耳。故寒水齋所記尤翁語。有曰再繚之爲兩耳。此六字疑本註文之大書者。而非本文也。是尤翁已以此六字爲結於前三字之解。家禮自多此例。註文可攷也。○嘗欲以錦製。庶古居士。而亦未易得。且因家禮參定如左。

帶用白繒一段。表裏各縫廣四寸本通廣九寸縫長一十八尺九寸。本通長一十九尺。其半長自腰後脊骨。分圍左右。至長二尺三寸一分五釐。爲實腰半圍。全圍四尺六寸三分。又加二寸四分。爲薄衣腰半圍。全圍五尺一寸一分。又加二寸六分五釐。爲厚衣腰半圍。全圍五尺六寸四分○薄厚二度共五寸○五釐爲隨時游移寬緊之節。又加二尺〇五分。爲結耳之度。薄衣則耳隨而長厚衣則耳隨而短。至此則左右各長四尺八寸七分。全長九尺七寸四分。又加結下垂紳之長四尺五寸八分。則左右各長九尺四寸五分。全長一十八尺九寸。而紳末各與裳齊。其紳兩端之兩旁及末。亦各用黑繒爲緣。表裏縫廣一寸半。本廣四寸。縫長四尺五寸八分。本長四尺六寸八分。縫橫長一寸。本橫長二寸。共容入長一十九尺一寸二分。若幅窘從約則帶用一段。廣一尺八寸。長九尺五寸五分。直破作二條。逐條兩頭各留縫地。自腰後脊上從左右連綴。其紳緣用一段。廣一尺六寸。長四尺七寸八分。直破作四條。逐條兩頭各留縫地。而各紳兩旁對緣而合於末。○若用士帶之制則白繒一段。單而不夾。而緝其上下左右各五分。反屈向裏則廣二寸。其長同前四寸者。容入十八尺九寸。從約則用廣一尺二寸。長四尺八寸二分五釐。直破作四條。自腰後對綴各二條。其紳制則當止緣二末各一寸半。葢家禮參用大夫士帶制。故雖定廣四寸。而緣其紳而已。不緣其兩耳。禮記陳註則天子朱裏終辟。諸矦只終辟。大夫惟緣兩耳及紳。而不緣腰後。而士則不惟用練爲帶。又不辟而繂其兩邊。又不緣腰及兩耳。而只緣其紳。此其尊卑之殺明矣。肰細考經文。大夫辟垂則不緣兩耳而緣其垂紳可知。士下辟則只緣紳之末下而不緣其兩邊又可知矣。今故詳訂如此。○其絛用五采絲編織。爲之偏而不圓。圓則紃也。非組也。絛則組也。其廣三分。此因禮記組三寸之文而改之耳。其長一十尺一寸六分。而末有散絲。左右各長四尺五寸八分。而結約之度。又不過五寸。倍爲一尺。可爲小耳分垂。以約於帶耳相結處。而餘及散絲。亦與紳齊。

右深衣大帶及絛。旣修正新制如此。而緇冠幅巾黑履。一依家禮。會水樓金士謙聞是說。求見新制。故不敢秘而錄示一本。士謙不以爲不可。亦依此制裁縫。惟袼下之一尺二寸者。病其狹也。領之必方者。病其駭也。葢此二端。或面或書商議。未及歸一雲。

後乙巳。余命別室及小女。合所成黃繭織生綃。又以大簆可當指尺二尺一二寸者爲之。時士謙已以其正月一日逝矣。余每忽忽不樂。亦不忍督命裁縫。及丙午三月始出所往復本文。略加沿革。而裕下之一尺二寸。改作一尺九寸。其方領則無改。如帶絛之類。初未錄示往復者。亦無移動。嗚呼。士謙與餘二十七年。上下出入於天人事物之理。何所不至。而不相唯諾。多與觀益者。又不可誣。斯說新舊之同不同。世必有辨之者矣。嗚呼。士謙逝矣。九原不可作。余雖不得不命製以服。而誰爲余觀賞之華哉。哀哉哀哉。

婦人繒頭制度說戊申

編輯

繒頭者。名見本朝龍飛御天歌註。頭𢄼之類。俗名簇頭片頭非也。或名足頭尤誤。或雲卽大明宮人屈氏髻冠六觚之象。但未知孰先孰後。或雲本蒙古婦女冠名姑姑。亦云罟罟。胡語鳳也。以其畫鳳故名。而元公主出嫁高麗王。轉爲今世宮㨾者。豈明世亦沿於元。而未及盡革歟。肰明旣沿之則雖卽此稱以華制。未爲不可也。我先英宗大王三十三年丁丑冬。爲禁大髢。特命京外去髢。而一從宮㨾。旋復寢。今我聖上申而行之。以爲用夏之漸。老臣不死。復覩先人所遵。感愴曷極。爰討俗制如左。俾一家再行。始自十一月日南至。因廟薦廟見雲。

其制用市上所買黑紬。用黑繒黑三升亦可。○尤翁雲冠以加首。不厭其文。推此意也。宜用黑毛緞。奈今有禁不敢用耳。○度用本國正統丙寅詳定石刻四等尺之布帛尺。以其與俗用針尺近同也。長九寸九分。廣八寸四分爲一副。容入一段。○先取一段之首端。長四寸四分廣本同。裁之縱作三破爲三大葉。各長四寸四分。中廣二寸五分。共破七寸五分餘。長四寸四分。廣九分。棄之。○次取一段之下端。長五寸五分廣本同。裁之縱作一破爲一大葉。長四寸四分中廣二寸五分。只破二寸五分餘。長一寸一分廣二寸五分。棄之。又取下端之大餘。長三寸四分廣五寸九分。裁之縱作三破爲三小葉。各長三寸四分中廣一寸八分。共破五寸四分餘。長三寸四分廣五分。棄之。終取下端之小餘。長二寸一分廣五寸九分。裁之縱作一破爲一頂心。長二寸一分廣二寸一分。長二寸一分廣三寸八分又可爲一頂心。有餘者棄之。○已上共得四大葉三小葉一頂心。○大葉各從廣折半兩半各廣一十二分半。是爲中廣之全。自上當半橫取六分半。望中廣作弦斜裁。得上元廣一寸三分。自下當半橫取八分。望中廣作弦斜裁。得下元廣一寸六分。○小葉各從廣折半。兩半各廣九分是爲中廣之全。自上當半橫取五分。望中廣作弦斜裁。得上元廣一寸。自下當半橫取六分。望中廣作弦斜裁。得下元廣一寸二分。○頂心縱橫折作十字用規。望四旁旋之。得頂心元徑二寸一分。

後四大葉。元長四寸四分。縫長四寸。頂上二寸下垂二寸。

元廣一寸三分。縫廣九分。

元廣二寸五分。縫廣二寸一分。

元廣一寸六分。縫廣一寸二分。

前三小葉。元長三寸四分。縫長三寸。頂上二寸下垂一寸四分。

元廣一寸。縫廣六分。

元廣一寸八分。縫廣一寸四分。

元廣一寸二分。縫廣八分。

頂七葉六觚。縫周一尺二寸六分。徑四寸。半徑二寸。

頂心圓。元徑二寸一分。縫周五寸四分。徑一寸七分。半徑八分半。

簷口縫周七寸二分。

右一副容入及裁法也。家中適應用五副。故用四尺六寸五分。葢縱橫大小。自有餘剩推移耳。

全義諭俗榜丙午

編輯

忠於國孝於親。敬於師恭於兄。友於弟和於妻。順於夫睦於族。信於友恤於隣。奉法令畏公上。勤農桑謹租稅。服詩禮練弓矢習工匠。以上十七勸善。戒𨠮酒戒敺辱戒博弈戒姦淫戒偸竊戒爭訟。戒勒葬戒越禁戒詐僞戒干謁戒請囑戒怠惰。以上十二警惡。

本縣湖中一斗大爾。猶往往有道學忠良節烈諸公杖屨丘墓之跡。無古今布耳目而可師法者。士民人吏。亦旣世茲土。知取捨久矣。夫孰曰難治。縣監一介賤臣。兩朝隆褒。白首永感。丹心自厲。顧泉糓兵甲。雖非所長。而風化倫理。尙欲罔後。誠以人之所以爲人。有急於兵食耳。肰亦非謂兵食遂可以幷去也。輒掇二十九目。以揭於門。庶士民人吏審此區區本意之所在。其勸以善者十七。警以惡者十二。亦善善長而惡惡短之遺爾。善則有嘉。惡則有威。可不念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