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节要/卷八
睿宗二
编辑癸巳八年宋政和三年,辽天庆三年。
编辑春正月。辽遣崇禄卿张如晦来,贺生辰。
○辽敕祭使永州管内观察使耶律固大常少卿王侁敕吊使泰州管内观察使萧辿来。
○王诣太后虞宫。辽使传诏,仍致祭。
○群臣奏曰:“本朝自祖宗以来,太后升遐,邻国未尝遣使吊祭,今始见是礼。又前夕雨雪暴作,及行礼,日色清明,礼仪克整,人心感悦。宜令百僚朝贺。”从之。
○辽遣崇禄卿杨举直来,命王起复。
○二月。耶律固等还,请春秋释例金华瀛洲集。王各赐一本。
○置花园二于宫南西。时,宦寺竞以奢侈媚王,起台榭,峻垣墙,括民家花草,移栽其中,以为不足,又购于宋商,费内帑金币不赀。且于京外多作寺院,穷极土木。物论喧腾。既而二园俱废。
○以许庆为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令致仕,崔挺检校司徒参知政事,仍令致仕。
○幸王轮寺,还至刑部南街。狱囚望驾,同声呼万岁。命近臣就狱,赐酒,放轻系。
○三月壬子朔。太史奏:“日食,密云不见。”百僚表贺。
○视朝于乾德殿。引见新及第郑之元等,赐酒食于阁门,仍令释褐。
○以李资谦为尚书左仆射,柳子维为右仆射,金缘为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
○召前员外郞郭舆。舆以乌巾鹤氅常侍禁中,从容谈论唱和。时人谓之金门羽客。
○夏四月。亲飨年八十以上及孝顺义节孤独疾病者于宫庭,赐物有差。特命礼部尚书致仕林成槩肩舆入内,宴于阁门,亲侑食赐衣。
○闰月。女真乌罗骨实显等来,谢还九城,献马及金。
○五月。宋都纲陈守献白鹇。
○参知政事柳仁著卒。其姊为肃宗妃,家门贵显,乃与诸生游,读书登科。及为宰相,富贵盖一时,而无骄,有儒者风。
○宋归我珍岛县漂风民汉白等八人。初,汉白等因卖买,往乇罗岛,被风,漂到宋明州。本州奉圣旨,各赐米绢,发还。
○以朴景绰为国子祭酒。时,王欲遣使中朝,景绰为殿中监,上疏谏止之。其言切至,王不得已从之。遂有是除,物议惜之。
○秋七月。以崔继芳高令臣参知政事,赵仲璋同知枢密院事,金晙为枢密院副使。
○八月。置礼仪详定所。
○幸长源亭。
○九月。遣西头供奉官安稷崇如宋。礼宾省移牒明州曰:“去年六月,进奉使金缘回谕:‘来岁又当禋祀,申覆国王,遣使入朝以观大礼。’已令有司备办。忽母后薨逝,未遑遣使以达情礼。”
○冬十月。遣礼部侍郞李永如辽,贺天兴节。
○遣礼部尚书洪灌刑部侍郞金义元如辽,谢吊祭。
○设百座会于会庆殿,斋僧一万于球庭,二万于州府。
○十一月。遣秘书少监韩冲如辽,谢起复,工部侍郞李茂荣,谢贺生辰,殿中监崔弘宰,献方物。
○翰林学士承旨金缘侍讲学士朴昇中等撰进时政策要五卷,各赐犀带,编修官金富辙以下,赐物有差。
○遣户部侍郞李资𫍯如辽,贺正。
○十二月。以金景庸守太傅判尚书吏部事乐浪伯,吴延宠守太尉判礼兵部事,崔继芳为尚书左仆射判三司事,金缘为礼部尚书政堂文学判翰林院事,赵仲璋为兵部尚书枢密院事,柳子维为尚书右仆射判工部事,康拯知枢密院事,金晙为左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
○遣礼宾少卿林景清如辽,献方物。
甲午九年宋政和四年,辽天庆四年。
编辑春正月。西女真将军乌无奂等六十一人来朝。
○门下侍中金景庸三上表请老。赐几杖,令视事。
○辽遣卫尉卿张如晦来,贺生辰。
○赦。
○二月。西女真将军古老等六十六人来朝。
○国子生张仔等六十人诣阙上书,请立国学。
○三月。以刘载为尚书左仆射文德殿学士。
○门下侍中金景庸参知政事高令臣致仕。以吴延宠判吏部事,金缘为户部尚书参知政事判礼部事兼西京留守使,赵仲璋为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判刑部事,康拯为尚书左仆射枢密院使判三司事,金晙为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
○夏四月。有司奏:“西京进士郑之元中壬辰年省试第一名,请依例留王京叙用。”从之。
○赐白曘等三十八人明经三人及第。又别赐宋进士林完及第。
○东女真古罗骨史显等十二人来献马。
○乙丑。大雨雹。震文德殿东廊柱。丙寅。雨雹。御史大夫林有文等以灾异引咎辞职,命复视事。
○以金缘为礼部尚书政堂文学判翰林院事。
○六月。安稷崇还自宋。帝赐王新乐器及谱诀。诏曰:“乐与天地同流,百年而后兴,功成而后作。自先王之泽渴,礼废乐坏,由周迄今,莫之能述。朕嗣承累圣基緖,永惟盛德休烈,继志述事,告成厥功。乃诏有司,以身为度,由度铸鼎作乐,荐之天地宗庙,羽物时应。夫今之乐犹古之乐,朕所不废。以雅正之声播之今乐,肇布天下以和民志。卿保有外服,慕义来同。有使至止,愿闻新声。嘉乃诚心,是用有锡。大晟雅正之声犹不在是。”
○参知政事致仕庾禄崇卒。禄崇以儒术进,性正直。在官四十馀年,以公忠自许,未尝屈己从人。虽为宰相,衣服第宅如布衣时。卒年八十。
○秋七月。以李资谦参知政事,金缘为刑部尚书判礼部事,赵仲璋权枢密院事判秘书省事,林有文为左散骑常侍,崔贽为御史大夫。
○八月。王诣国学,酌献于先圣先师。命翰林学士朴昇中讲说,命百官及生员七百馀人立庭听讲。各进歌诵。王制诗,宣示左右,令和进。
○御东池龟龄阁,阅武士。
○九月。设百座道场于会庆殿。斋僧一万于阙庭,二万于州府。
○冬十月。奉惠宗神主,复入于大庙第二室,出迁成宗神主于康陵。
○宴于乾德殿,始举乐。
○谒英崇二陵。
○亲祫于大庙,兼用宋新乐。赦。
○遣梁永如辽,谢贺生辰。
○生女真完颜阿骨打举兵叛。辽东京兵马都部署司奉圣旨,谕以夹攻之意,且戒紧切防备。
○十一月。宴诸王宰枢于含元殿,阅宋新乐。
○辽遣横宣使耶律谘李硕来。
○作佛事于文德殿。
○十二月。册延德宫主李氏为王妃。
○遣卫尉卿李寿如辽,谢横宣。
○御宣政殿,引见北界四关外蕃长。
○阅射于东池。
○御宣政殿南门,引见东女真阿只等。
○以李资谦为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西京留守使。赐吴延宠推忠功臣,李玮佐理功臣之号。
○辽遣王儆来,命王落起复。
乙未十年宋政和五年,辽天庆五年,金太祖收国元年。
编辑春正月。辽遣观察使高庆顺来,贺生辰。
○生女真完颜阿骨打称皇帝,更名旻,国号金。其俗如凶奴,诸部落无城郭,分居山野。无文字,以言语结绳为约束。土饶猪羊牛马,马多骏。其人鸷勇,为儿,能引弓射鸟鼠,及壮,无不控弦。走马习战,为劲兵。诸部各相雄长,莫能统一。其地西直契丹,南直我境,故尝事契丹及我朝。每来朝,以麸金貂皮良马为贽。我朝亦厚遗银币,岁常如此。或曰:“昔,我平州僧今俊遁入女真,居阿之古村,是谓金之先。”或曰:“平州僧今幸之子克守初入女真,居阿之古村,娶女真女,生子,曰古乙太师。古乙生活罗太师。活罗多子,长曰劾里钵,季曰盈歌。盈歌最雄杰,得众心。盈歌死,劾里钵长子乌雅束嗣位。乌雅束卒,弟阿骨打立。”
○二月。册子构为王太子。赦。
○中书令致仕崔思诹卒。思诹文宪公冲之孙,力学擢科。文宗召入内侍,与语称旨。自是历仕中外,所至有声绩。为相,论议务存大体,不敢轻改旧章。门人子弟有来谒者,常训以事君之道,言不及私。虽谢事家居,忧国之心终始不替。王适以燃灯观乐,闻讣,震悼,罢宴辍朝,赙恤优厚,令百官会葬。
○三月。吴延宠托疾乞退。不允。
○宴群臣于乾德殿,赋万年词,宣示左右。
○夏四月。李寿等还自辽。回诏曰:“近以边臣弛备,小寇扰民,方行有罪之诛,是议偏师之举。以卿地邻贼境,职守侯藩,特谕整戎,庶令逐暴。卿遣驰使介,来奉谢章,谅玆从命之臣尽尔为忠之节。适当春事,有虑农妨,姑务练修,别期进取。”
○召诸王宰枢于赏春亭,置酒极欢。顾谓侍中致仕金景庸曰:“国之元老惟卿在尔。”景庸涕泣拜谢,曰:“老臣蒙恩至渥,糜粉难酬。”王制词二阕,令左右和进。
○六月。赐金精等三十九人及第。
○处士郭舆请于所居阙西别业饯入宋使副。王特赐酒果,命内官主办,供帐甚隆。物议非之。
○以中书侍郞平章事李资谦为翼圣功臣守太尉,资谦母金氏为通义国大夫人,妻崔氏为朝鲜国大夫人。遣使,赐三敕于其第。
○秋七月戊辰朔。日食。
○遣吏部尚书王字之户部侍郞文公美如宋,谢恩,兼进奉。仍遣进士金端甄惟厎赵奭康就正权适等五人,赴大学。表曰:“化民成俗由乎大学之风,用夏变夷藉彼先王之教。故呼韩遣子于汉室,吐蕃请书于唐家,事虽不同,义则无异。顾惟弊邑夙慕华风,在乎开宝之时,及至神宗之世,每驰使介,参遣生徒,俾以观周,期于变鲁。厥后,偶因中废,久阙前修,传闻承习之已遥,广记备言之半脱。士无定论,学有多岐,混混末流,寥寥几岁。况乎法度宪章之际,声名文物之仪,或历代之遗经,或诸家之异说,苟非质疑于有识,岂能成法于将来。每及兴言,思遵旧贯。今也良晨在遇,素志可伸。谨遣学生五人,令随入朝赴阙。惟此诸生并非秀颖,目不见胶庠之礼,耳不闻雅颂之声,难可与言,有类互乡之子,未尝无诲,盖存阙里之仁。伏望陛下愍恻深衷,推明故事,特下国子监,或于璧雍收管,许令就便学业,则容迹于诸生之末,抠衣于博士之前。怀我好音,庶见鸮鸣之变,迁于乔木,免同鴂舌之顽,傥令吾道以东行,永荷大明之下烛。”
○门下侍郞平章事致仕许庆卒。庆以文学进,清廉忠俭。肃宗在藩邸,引为府僚,及即位,拜枢密院承宣,恩渥殊异,累迁至宰相。虽无赫赫之称,终始一节。时人重之。
○八月。辽将伐女真,遣使来,请兵。召宰枢侍臣都兵马判官诸卫大将军以上议之。群臣皆以为可,惟卫尉少卿拓俊京礼部郞中金富佾户部员外郞韩冲右司谏金富轼右正言闵修以为:“国家自丁亥戊子兵乱之后军民仅得息肩,今为他国出师,是自生衅端。窃恐将来利害难测也。”王问至再三,卒无定议。
○曲宴于长龄殿。
○亲飨国老致仕平章事吴寿增等于阁门。又飨庶老于球庭,赐物有差。
○西北面兵马使朴景绰陛辞。改赐名景仁,赐茶药。
○九月。召集近臣,阅射,曲宴于赏春亭。
○王乘月微行幸处士郭舆所居纯福殿清心台,置酒,与近臣论文,至晓乃罢。
○亲选武士于东池,观水戏。
○冬十月。礼司请以太子生日为永贞节,宫官僚属进贺,亦令两界三京八牧三都护府上贺笺,以为永式。从之。
○设百座道场于会庆殿三日。斋僧一万于阙庭,二万于州府。
○亲阅六道神骑将士于东池。
○命平章事金缘等大阅于东郊。
○遣侍御史尹彦纯如辽,贺天兴节。
○亲阅西京将士于东池。
○十一月。曲宴于膺干殿。
○遣郞中金仁琯如辽,谢落起复。
○设八关会。王自球庭还至阁门前,驻跸,唱和久之。命倡优歌舞仗内,几至三鼓。御史大夫崔贽杂端许载进谏。王嘉纳之。
○曲宴于内殿。
○辽遣利州管内观察使耶律义大理少卿孙良谋,赍诏来,督发兵,仍赐段匹诸物。
○北路兵马使报:“辽东京奉敕旨,牒云:‘高丽所遣生辰横宣落起复三使,近缘边境多故,未得入。已令还国。’”
○耶律义等诣阁门欲辞,以出兵之议久不决,不成礼而退,翼日乃辞。
○十二月。辽东京留守遣回谢持礼使礼宾副使高孝顺来。
丙申十一年宋政和六年,辽天庆六年,金收国二年。
编辑春正月。辽遣大理卿张言中来,贺生辰。
○御便殿宴诸王,夜分乃罢。
○幸天寿寺,巡视新创堂殿,赏赐工匠有差。
○闰月。幸普济寺,听国师昙真说禅,衬施优厚。
○遣秘书校书郞郑良稷,称为安北都护府衙前,持牒,如辽东京,诇知节日使尹彦纯进奉使徐昉贺正使李德允等稽留事。
○二月。日本国进柑子。
○辽东京人高谞来投。
○行别例燃灯。御重光殿,宴诸王宰枢侍臣,夜分乃罢。
○参知政事致仕高令臣卒。令臣少孤力学,善属文。文宗朝擢第,历仕中外,议论慷慨,无所屈挠。庆尚州道大水,令臣以散骑常侍奉使安抚,奏蠲公田之税,民赖苏息。其在政府,公卿争进新法,令臣以为:“祖宗之法具在,何必改作。但守而勿失可也。”令臣本以清俭自守,及卒,家无羡财。
○御乾德殿,引见新及第金精等,赐酒食于阁门,仍令释褐。
○三月。王闻辽来远抱州二城为女真所攻,城中食尽,送米一千石。来远统军辞不受。
○郑良稷自辽东京还。时,东京渤海人作乱,杀留守萧保先,立供奉官高永昌,僭称皇帝,国号大元,建元隆基。良稷至,诈称官衔,上表称臣,以国家所遗留守土物赠永昌,得厚报。及还,匿不奏。事觉,有司请下狱治之。
○王如天寿寺,设斋以落之,彩棚伎乐连亘道路者三日。宴群臣于寺门外,至晓乃罢。还宫,赦。监督官吏工匠役徒赏赉有差。驻驾都市,诸王宰枢称觞献寿。王执金景庸手,语及先王太后,泣下霑襟。左右呜咽。
○幸西京。以李玮金缘判行从事,李资谦赵仲璋判留守事。所历供给务从省约,卤簿仪仗悉令简便。沿路田有不垦者,必召守令,责之。
○尹彦纯徐昉李德允等自辽东京还。彦纯等拘留东京,高永昌敕令上表称贺。彦纯等一如所言。及还,匿情不首。有司请治其罪。
○祷雨于所过祠宇。
○夏四月。至西京,置酒大同江,扈驾诸王宰枢侍臣西京留守分司三品以上侍宴。风日清和,王悦怿,与侍臣唱和。时,国家间暇,王尚章句,好游宴。知制诰崔瀹上书曰:“昔,唐文宗欲置诗学士,宰相奏曰:‘诗人多轻薄,若承顾问,恐挠圣聪。’文宗乃止。帝王当好经术,日与儒雅讨论经史,咨诹政理,化民成俗之无暇。安有事童子之雕虫,数与轻薄词臣吟风啸月以丧天衷之淳正耶。”王优纳之。
○谒太祖真殿。
○处士郭舆自上京来,赐坐于常安殿后花坛,亲赐酒食。时,忽见东南方,有白云数片,其中双鹤徘徊。因命舆赋诗。王亦和之。
○召诸王及郭舆,置酒,制诗三篇,命舆和进。
○幸金刚兴福两寺,还至永明寺。御楼船,宴诸王宰枢侍臣,复以御制诗,宣示臣僚。
○金主阿骨打遣阿只来。
○中书门下奏:“辽为女真所侵,有危亡之势,所禀正朔,不可行。自今,公私文字,宜除去年号,但用甲子。”从之。
○宴群臣于长乐殿,仍宣示御制诗。
○幸观风殿,巡视太祖行在所,遂御九梯宫。及晩,移御永明寺,召诸王及郭舆,置酒唱和。
○辽来远抱州二城流民驱羊马数百,来投。
○辽流民二十馀人来投,献羊二百馀口。
○制曰:“朕承祖宗积累之緖,保有三韩,惧无以称人神之望,宵旰忧劳,不敢遑宁。今以日官所请徙御西京以颁新教,将以与物更始。使民知归,以兴先王之旧业。其先王所训,顺阴阳,奉神祗,信赏罚,公黜陟,崇学校,美风化,一切之事,皆欲遵行,期至于治。惟尔有司奏闻施行。尊卑服饰,礼仪详定所据祖宗式例沿革,制定以闻。”又改中外官制。
○曲宴于乾元殿。
○幸弘福寺,移御唐浦古城门楼,置酒欢赏,名楼曰多景,御制留题,命词臣和进。
○驾发西京,路上有老妪,进酒。王怜其诚,许赐一尝,因赋诗。
○王还京都,赦,蠲所过州县租税。时,留守百官备仪仗乐部,迎驾于马川亭,大乐管弦两部争务奇侈,以至使妇女驰马击球。王命黜之。
○得宝玉于西京盘龙山。命玉人先造祭器以答神贶。宰臣表贺。
○五月。门下侍郞平章事吴延宠卒。延宠海州人。家世寒素,少贫贱。力学,善属文,早擢科第。饬躬勤行恂恂然,以忠俭自许。当官,持论务祛时弊,未尝以私害公,故王重之。
○赐裴祐等三十八人及第。
○六月。王字之文公美还自宋。赐王衣著银器等物,许子弟入学。诏曰:“朕绍述先猷,遹追三代,肇兴学校,诞弥万邦,弦歌之声,无远不届。惟尔雅俗,有古遗风,乃遣诸生,观光上国,尽捐宿习,欲见天地之全,于变华风,亦推礼义之旧,永言向慕,既用叹嘉。”又赐大晟乐,诏曰:“三代以还,礼废乐坏,朕若稽古,述而明之。百年而兴,乃作大晟,千载之下,遹追先王。比律谐音,遂致羽物,雅正之声,诞弥率土,以安宾客,以悦远人。逖惟尔邦,表玆东海,请命下吏,有使在庭。古之诸侯,教尊德盛,赏之以乐。肆颁轩簴,以作尔祉。夫移风易俗,莫若于此,往祗厥命,御于邦国,虽疆殊壤绝,同底大和,不其美欤。”
○以金景庸守太师乐浪侯,李玮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尚书吏部事,李资谦为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尚书兵部事,金缘赵仲璋守司徒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拯守司空参知政事,金晙为兵部尚书枢密院使。
○御会庆殿,召宰枢侍臣,观大晟乐。
○秋七月。宴射于赏春亭。
○遣李资谅李永如宋,谢赐大晟乐。
○八月。东女真阿伊等来朝。
○谒景灵殿。
○制曰:“文武之道,不可偏废。近来,蕃贼渐炽,谋臣武将皆以缮修甲兵,训炼军士为急务,然不可专用武事。昔者,帝舜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朕甚慕焉。况今宋帝特赐大晟乐文武舞,宜先荐宗庙,以及宴享。”
○禁中作清䜩阁,选置学士直学士直阁各一员,朝夕讲论经籍。
○金将撒喝攻辽来远抱州二城,几陷。其统军耶律宁欲率众而逃。王遣枢密院知奏事韩皦如,招谕。宁以无王旨辞。皦如驰奏,王欲令枢密院具箚子送之。宰臣谏官奏曰:“彼求王旨,其意难测。请止之。”王乃遣使如金,请曰:“抱州本吾旧地,愿以见还。”金主谓使者曰:“尔其自取之。”
○九月。城东界豫州,置防御使。
○冬十月。阅大晟乐于乾德殿。
○亲享于大庙,荐大晟乐及西都所得瑞玉祭器,幷奏新制九室登歌。
○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朴昇中讥戏清䜩阁侍臣,语侵上,即左迁判将作监。
○十一月。以清䜩阁在禁中,学士直宿出入为难,乃修红楼下南廊,为学士会讲之堂,赐号曰精义。就其左右,为休息之所,改号宝文阁。移清䜩阁学士充之。加置待制,直赐金紫。充其选者皆一时豪彦。
○新及第林许允等朝见,许令释褐,各赐衣一袭,阁门酒食。
○御清䜩阁。命翰林学士承旨朴景仁讲书二典。
○大雪。召知奏事韩皦如宝文阁直学士郑克恭右副承宣文公美直宝文阁尹谐等,置酒咏雪。以前礼部郞中郭俊穆尝辅导肃宗,殿中内给事金元舆潜邸旧学,命召,赐坐于诸学士之右。
○王览编年通载,命宝文阁学士洪灌等修集三韩以来事实,续编以进。
○十二月。命宝文阁校勘高先柔讲书三谟。
○命内侍良酝令池昌洽讲礼记中庸投壶二篇。谓宝文阁学士等曰:“投壶,古礼也,废已久矣。宋帝所赐其器极为精备,将试之。卿等可纂定投壶仪,幷图以进。”
○宴清䜩阁。谓学士等曰:“朕尝览贞观政要,太宗曰:‘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凤凰,何异于桀纣。’斯言至矣。庶几景行。”遂命金缘朴景仁及宝文阁学士注解政要以进。
○大傩。先是,宦者分傩为左右以求胜,王又命诸王分主之。凡倡优杂伎以至外官游妓无不被征,远近坌至,旌旗亘路,充斥禁中。是日谏官叩阁切谏,乃命黜其尤怪者。至晩复集。王将观乐,左右纷然争先呈伎,更黜四百馀人。
○契丹三十三人汉儿五十二人奚家一百五十五人熟女真十五人渤海四十四人来投。
丁酉十二年宋政和七年,辽天庆七年,金天辅元年。
编辑春正月。渤海五十二人奚家八十九人汉儿六人契丹十八人熟女真八人自辽来投。
○命韩皦如讲易乾卦,使朴昇中金富佾问难,亲赐酒食。
○二月。召两府宰枢,议北边事宜。
○汉儿三人自辽来投。
○遣中书侍郞平章事金缘,措置北边事。
○女真八十一人来朝。
○命有司行压兵祭于东西郊。
○以金晙检校司空参知政事,李轨为枢密院使,王字之为左散骑常侍同知枢密院事,韩皦如为殿中监枢密院副使。
○幸长源亭。
○三月。以康拯为中书侍郞平章事,仍令致仕。
○金缘驰奏:“金兵攻取辽开州,袭来远城下大夫乞打柳白三营,尽烧战舰。统军耶律宁与来远城刺史常孝孙等率其众,载船一百四十艘,出泊江头,移牒我宁德城,以来远抱州二城归于我,遂泛海而遁。我兵入其城,收兵仗及钱谷甚多。”王大悦,改抱州为义州防御使,以鸭江为界,置关防。百官上表,贺复二城。
○金主阿骨打遣阿只等五人,寄书曰:“兄大女真金国皇帝致书于弟高丽国王。自我祖考介在一方,谓契丹为大国,高丽为父母之邦,小心事之。契丹无道,陵轹我疆场,奴隶我人民,屡加无名之师。我不得已拒之,蒙天之祐,获殄灭之。惟王许我和亲,结为兄弟以成世世无穷之好。”仍遗良马一匹。书至,大臣极言和亲不可。御史中丞金富辙上疏以为:“金人新破大辽,遣使于我,请为兄弟之国以成永世和亲之计。我朝不许。臣窃观汉之于凶奴,唐之于突厥,或与之称臣,或下嫁公主,凡可以和亲者,无不为之。今,大宋与契丹迭为伯叔兄弟,世世和通。以天子之尊无敌于天下,而于蛮胡之国屈而事之者,乃所谓圣人权以济道保全国家之良策也。昔,成宗之世,驭边失策,以速辽人之入寇,诚可为鉴戒。臣愿盛朝思长图远策以保国家,使无后悔。”宰枢无不笑且排之,遂不报。
○夏四月。汉儿六人自辽来投。
○台谏上疏,请停安和寺工役。从之。
○五月。门下侍郞平章事致仕任懿卒。懿少力学擢第。宣宗在藩邸,素闻其名,奏为典签。及即位,累迁右承宣。肃宗初,内人以宿憾屡谮之。肃宗雅知懿纯正无他。谗言卒不行。
○李资谅还自宋。资谅至汴京,帝御睿谋殿,尽召一行,赐宴,仍制诗示之,命和进。资谅即应制。帝大加称赏。及还,帝密谕曰:“闻汝国与女真接壤。后岁来朝,盍招引数人偕来。”资谅奏曰:“女真人面兽心,夷獠中最为贪丑,不可通上国。”宋幸臣闻之,曰:“女真珍奇杂出。高丽尝交通贸易,不欲分利他国,故沮之。陛下于高丽爱如赤子,今负德如此,不必借高丽,可遣一介招致。”进士权适赵奭金端偕资谅还。帝赐御制亲札,诏曰:“惟尔忠孝,克笃事大,述其世美,知所畏慕,航海遣使,受学于师。临御便殿,试艺于庭,縻以官秩,用荣其归以为尔邦之劝。”初,帝亲策试适等于集英殿,赐适等四人上舍及第。康就正甄惟厎死于宋。
○六月。命置天章阁于禁中,藏宋帝所赐亲制诏书及御笔书画。
○汉儿三人来投。
○宴诸王两府于清䜩阁,用宋帝所赐桂香御酒龙凤茗团珍果宝皿。各赐犀带袭衣。命门下平章事金缘撰清䜩阁记,宝文阁学士洪灌书诸石。
○以金缘同中书门下侍郞平章事,金晙判刑部事,金至和判工部事,李轨判三司事,林有文为尚书右仆射判秘书省事,崔弘宰为御史大夫。
○秋八月。幸南京。
○签书枢密院事金黄元卒。黄元自幼好学,登科,文词推为海东第一。性清劲,不附势。与李载同在翰林,齐名。时,契丹使至,黄元作内宴口号,有凤含纶綍从天降鳌驾蓬莱渡海来之句。使惊叹,求写全篇而去。然二人皆学古文,不随时态。宰相李子威恶之,曰:“若此辈久在文翰之地,必诖误后生。”遂奏斥之。后,出为京山府使,有惠政。肃宗开延英殿,召掌书籍,每观书,有所疑,则辄质之,呼为先辈而不名。及王即位,以中书舍人奉使于辽。道见北鄙大饥,人相食,驰驿上书,请发仓廪赈之。及还,百姓见之,曰:“此活我相公也。”后,女真侵辽,尽下东边诸城,唯来远抱州二城固守不下,食尽,以财减价贸谷于我,边吏禁民贸易。黄元上疏曰:“幸灾不仁,怒邻不义。请粜二城,兼许贸易。”不报。然性不拘检,颇好声色。及卒,礼部郞中金富轼请赠谥,当途有不悦者,沮之。
○王至南京。契丹投化人散居南京圻内者,奏契丹歌舞杂戏以迎驾。王驻跸,观之。
○御延兴殿,受朝贺,制诗以示群臣。
○宴诸王两府侍臣于行宫。
○幸僧伽崛及藏义寺。
○九月。设重阳宴于延兴殿。王懽甚,赋诗,宣示左右。
○召清平居士李资玄,赴行在。资玄中书令子渊之孙。容貌魁伟,性聪敏。登第,为大乐署丞,忽弃官,入春州清平山,葺文殊院,居之。蔬食布衣,嗜禅悦道,逍遥自乐。王遣内臣,赐茶香金帛,仍累诏征之。资玄对使者,曰:“臣始出都门,有不复践京华之誓,不敢奉诏。”遂上表,辞曰:“以鸟养鸟,庶无锺鼓之忧,观鱼知鱼,俾遂江湖之性。”王览表,知不可致,特幸南京,遣其弟尚书资德,谕赴行在,赐御制诗一首。资玄赴召。王曰:“道德之老向风久矣,不宜以臣礼见。”命上殿拜,赐坐茶汤,从容相语,仍命留三角山清凉寺。及再见,问养性之要。对曰:“莫善于寡欲。”王特加叹赏,待遇甚厚。既而固请还山,乃赐茶香法服以宠之。
○冬十月。王至自南京。
○设百座道场于会庆殿。斋僧一万于阙庭,二万于州府。
○十一月。召两府宰枢,曲宴于清䜩阁。
○御清䜩阁,命翰林学士朴昇中讲诗关雎。
○门下侍郞平章事李资谦落成新第。王遣使,锡予甚厚。
○御清䜩阁。命门下侍郞金缘讲礼记,起居郞胡宗旦讲书无逸,及第权适赵奭金端等讲读,夜分乃罢。
○十二月。门下侍郞平章事吴寿增卒。
○庚午。地震。
○流淮安伯沂于天安府。沂辰韩侯愉之子也。常与及第崔道元进士白思允承旨权思道等游。道元占星命,思允等亦无赖薄行。沂与道元设醮于北山寺,事觉,并坐流。沂寻召还。
○命金缘讲书洪范。
○以金晙为尚书右仆射,李轨为政堂文学判翰林院事,朴景仁为户部尚书知枢密院事,王字之为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韩皦如同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承旨,赐名安仁。
戊戌十三年宋重和元年,辽天庆八年,金天辅二年。
编辑春正月。御清䜩阁。命学士洪灌讲舜典,仍赐宴。
○二月。命待制金富佾讲诗鲁颂。
○女真四十一人来献土物。
○命韩安仁讲易泰卦。
○三月。尚书右仆射刘载卒。载宋泉州人,尝随商舶而来。性朴素,不事生产,又能文。时人多之。
○门下侍中李玮致仕。以李资谦判吏部事,金缘判兵部事,李轨为户部尚书判礼部事。
○夏四月。重修安和寺成。王亲设斋五日以落之,董役官吏及工匠,赐物有差。初,监督近臣务极奢侈,劳费不赀。又求书扁额于宋。帝闻之,御书佛殿扁曰能仁之殿,命蔡京书门额曰靖国安和之寺以赐之。
○五月癸未朔。日食。
○赐金福允等二十三人及第。
○六月。御清䜩阁。命宝文阁学士李永讲书说命。
○秋七月。宋遣阁门祗候曹谊来。先是,太子附奏,乞大方脉疮膧科等医。帝令谊押翰林医官杨宗立等七人送之。
○八月。遣郑克永李之美如宋,谢赐权适等制科御笔诏书。王亲制表手书。
○九月。王妃延德宫主李氏薨。资谦之女也,性柔顺聪慧,有宠于王。自寝疾,王愁忧,亲自调药。及薨,屡举哭临。谥顺德王后,葬绥陵。王亲祖送于神凤门外。
○全罗道按廉使高进明劾南原府使池俊判官蔡克成文安庆等侵渔之罪,罢之。
○设藏经道场于会庆殿。王亲行香,侍臣朴昇中洪灌李璹等笑语,声彻御所。台官劾请罢职。
○闰月。宰枢三表,请复常膳。从之。
○御清䜩阁。命韩安仁讲老子。
○王太子释丧服。
○左仆射尚书兵部事崔挺卒。
○冬十月。命给事中崔滋盛等分道选军。
○幸顺德王后魂堂。谏官上疏曰:“前日初丧,悲哀过度,及葬祖祭,亲拜献酌,臣民瞻望,窃谓过礼。今又守小信,屈至尊以临灵帷,恐伤大体。”王曰:“祖庭之事非自朕意。尝闻宋帝祖送靖和皇后,出端门外,亲酌拜奠,故仿而为之。况一幸魂堂,何害于义。”
○十一月。御清䜩阁。命韩安仁讲易复卦。
○十二月。以金尚䃅判阁门事,李惟寅为大府卿。二人清直自守,所至皆有声绩,而未尝干谒权贵,故年高未达。同知枢密院事韩安仁上箚子,请加擢用以励具臣,故有是命。
己亥十四年宋宣和元年,辽天庆九年,金天辅三年。
编辑春二月。女真来朝。
○幸顺德王后魂堂。
○金主遣使来聘,致书曰:“朕兴师伐辽,赖皇天助顺,屡败敌兵,北自上京,南至于海,部族人民悉皆抚定。今遣孛堇术孛报谕,仍赐马一匹,至可领也。”
○幸长源亭。
○三月。以金至和为左仆射参知政事,崔贽为右仆射判御书院事。
○夏四月。王弟通义侯侨卒。侨聪敏力学,尊贤好士。
○六月。加李资谦同德功臣三重大匡,以王字之为枢密院使判三司事,韩安仁为刑部尚书知枢密院事,金沽为御史大夫。
○秋七月。诏广设学舍,教养诸生,置儒学六十人武学十七人,以近臣管句事务,拣择名儒,为学官博士,讲论经义。国初肇立文宣王庙于国子监,建官置师。至宣宗,将欲教育,而未遑。王锐意经术,文风稍振。
○八月。御清䜩阁。命翰林学士朴昇中讲洪范。
○遣中书主事曹舜举聘于金国。书有况彼源发乎吾土之语。金主拒不受。
○幸顺德王后魂堂。
○门下侍郞平章事赵仲璋卒。
○契丹遣萧公听耶律遵庆来,谕:“近因道途阻碍,难通贡贺,颁赐恩礼,累年旷隔。”幷赐衣著。
○冬十一月。御清䜩阁。命朴昇中讲中庸。
○阅射于清䜩阁。
○阅射于重光殿,中者赏之。
○增筑长城三尺。金边吏发兵止之。不从,报曰:“修补旧城。”金主敕边吏曰:“毋得侵轶生事,但慎固营垒,广布耳目而已。”
庚子十五年宋宣和二年,辽天庆十年,金天辅四年。
编辑春二月。幸南京。
○夏四月。至自南京。
○五月。赐李之氐等三十八人及第。时,王颇好乐,妓玲珑遏云等以善歌,屡承恩赉。国学生高孝冲作感二女诗,以讽之。中书舍人郑克永言于王,王不悦。孝冲赴是举,王命黜之,遂下狱。宝文阁待制胡宗旦上书营救,乃释之。
○迎入佛骨于禁中。初,王字之使还,宋帝以金函盛佛牙头骨以赐。置外帝释院,至是,置山呼亭。
○六月。御清䜩阁。命朴昇中讲洪范。
○以金晙为中书侍郞平章事,李轨守司空左仆射参知政事,林有文为右仆射知门下省事,朴景仁知枢密院事,韩安仁为礼部尚书,崔弘宰为刑部尚书,并同知枢密院事。
○御清䜩阁。命国子祭酒郑克永讲礼月令。
○亲醮于福源宫。遂幸安和寺顺德王后真堂,荐酌,流涕。
○宋商林清等献花木。
○御清䜩阁。命金缘讲书太甲。
○秋七月。辽遣乐院副使萧遵礼来。诏曰:“卿东陲立社,北阙称藩。自二孽之戎生,致一方之路阻。向祈立嗣,未始行封。近稔勤王,又尝敌忾。每至念此,已多怃然。更待乘宜,辄图荡寇。顷颁密诏,俾谕玆怀,道会多艰,人难偕往,或旋溯楫,莫达封函,赐币微通,仅能将意。谢章遽拜,益验输诚。而又言出由衷,心期报上。既增慷慨,须事澄清。固在同仇,是为大顺。伫观实效,续俟来音。”
○宋遣承信郞许立进武校尉林大容等来。及还,王欲许阶上参见。起居注韩冲左司谏崔巨麟侍御史崔洪略等谏曰:“今诏使本商人,尝到我国,与市井人贩卖,而又秩卑。于传诏日,拜阶上,已是过谦。今,宜拜阶下。”从之。
○中书侍郞平章事致仕康拯卒。拯家世平微。虽无技能,而勤慎从事。三征女真,皆立战功,遂至达官。
○八月。自夏不雨。至是月,五谷不登,疫疠大兴。
○幸外帝释院,命五部读般若经三日以禳疫疠。
○御宣政殿,亲决重刑。
○幸安和寺顺德王后真堂,感伤久之。左右有流涕者。
○左正言洪若伊上疏,论时政得失。王嘉纳之。
○乙酉。幸西京。
○戊子。寿星见。
○幸兴福永明寺,观潮。
○幸大同江,登舟观鱼。
○九月。幸永明寺,观潮。
○制曰:“朕即位以来再巡陪京。昔旋至而即归,今久安而无患。庶推小惠以慰舆情。自八月乙酉以后误有所犯为所司论劾及赎铜征瓦,咸除之。”
○宴群臣于长乐殿。亲制寿星明词,使乐工歌之。
○枢密院使致仕金汉忠卒。汉忠少雄伟,力学登科。尝为安西都护府使,政尚宽简,吏民便之。尹瓘之初伐女真也,汉忠为兵马使,与瓘谋,卑辞厚礼,结和女真以息边患。后又从瓘再出师。女真恃和亲,不设备,遂掩击败之。其妻文宗幸婢之女,以故虽至达官,不得入台省。
○冬十月戊辰朔。日食。
○十一月。王至自西京,赦。
○左迁侍御史陈叔卢元崇,为都官员外郞。先是,御史台奏:“迩者风俗日侈,公私宴会器皿华丽,上下无等。请依旧制,申行禁止,如或违者,尊者奏决,卑者先囚后奏。”王从之。至是,八关习仪,枢密院果卓逾制。台官拘囚执事别驾。院使王字之知院事韩安仁乘醉怒骂,使释之。台官不听。字之等奏:“臣等不肖,为小官所辱。乞罢职。”王重违大臣意,左迁叔等。遣近臣,敦谕字之等视事。
○御清䜩阁。命金富佾讲诗泮水。
○十二月。王以顺德王后丧毕,召太子及平章事李资谦知奏事李资谅等,置酒极懽,恩赉甚渥。
○以朴景仁守司空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仍令致仕。
辛丑十六年宋宣和三年,辽保大元年,金天辅五年。
编辑春正月。制曰:“男女之制,尤重大伦,帝王之兴,亦资内助。欲家人之正位,须关雎之好仇。今,将以辰韩公长女大卿崔涌季女备之内职,有司宜据礼典,定名以闻。”礼司请以王氏为贵妃,崔氏为淑妃。从之。
○王太子加元服于寿春宫。百官表贺。先是,太子在行宫,欲加冠。平章事金缘奏曰:“冠者,礼之始,事之重。故冠于阼,三加弥尊,所以尊其礼而著成人之义也。今,以元子之贵,行事于外,非所以法先王示后代。宜令有司举礼以行。”从之。
○以咸宁节,御乾德殿,受贺,宴群臣。
○二月。左迁中书舍人韩冲,为西京副留守,左正言任元濬为殿中内给事。先是,同知枢密院事崔弘宰随尹瓘,伐女真,密祈阴助,仍许愿成大藏堂于开国寺。至是,请军将输材木。冲等论奏擅兴之罪。王谕止之,冲等固执乞罢,故有是除。
○三月。幸彰信寺,微行,至绥陵。王之将行,谏官奏曰:“前古君王未有亲诣后妃陵寝。考之礼典,亦无其文。玄宫久掩,宿草荒翳,至尊俯临,能无悲感。臣子之心,不胜恐惧。伏望,以礼自抑,俯顺人望。”不从。
○宋遣姚喜来。
○御清䜩阁。命翰林学士朴昇中讲礼月令,起居注金富轼讲书说命。
○夏四月。幸安和寺,还次李资谦山斋,置酒。
○赐李资谦推诚佐理功臣邵城郡开国伯,子之美公仪皆进职。
○五月。百官祷雨于兴国寺五日。
○闰月。制曰:“天时失顺,旱熯为灾。顾寡人否德以降殃,悯庶民无辜而殒命。祈禳无应,恐惧未遑。庶几推恩以召和气。凡在狱囚,除斩绞二罪外,皆原之。其或官吏因缘公法苛刻作弊,或以腐朽之谷强给取息,或征荒田之租,或兴不急之役者,一切禁治。”
○御清䜩阁。命朴昇中讲洪范。
○命起居舍人林存讲诗云汉。
○六月。御长龄殿。命朴昇中讲礼月令。
○参知政事致仕朴景仁卒。景仁少力学登科。三为谏官,言论鲠直,无所依违。时议重之。
○秋八月。谒英崇二陵。
○幸长源亭。
○冬十月。设百座道场于会庆殿。令中外斋僧三万。
○壬子。太白昼见经天月馀。
○十二月。御清䜩阁。以宋帝所赐书画等物宣示宰枢侍臣。
○幸福源宫,遂幸龟山安和二寺,御玉岑亭,宴从官。
壬寅十七年宋宣和四年,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
编辑春正月。御清䜩阁。命中书舍人金富轼讲易乾卦。
○二月庚寅朔。日食。
○门下侍郞平章事致仕崔弘嗣卒。弘嗣起自寒微,以文行闻。性贞介寡欲,朝无党与。居家,不言公事,妻子未尝见其戏笑。人有馈遗,虽蔬果,不受。王深重之。然务苛察,见人小过,辄不忘,世以此短之。
○三月。以金晙守司徒判礼部事,林有文守司空参知政事判刑部事兼太子少师,王字之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判户部事兼太子少傅,韩安仁参知政事判工部事修国史,崔弘宰为枢密院使兼太子宾客判三司事,金若温知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李资谅为枢密院副使兼太子宾客。
○御纱楼,召文臣五十六人,刻烛,命赋牧丹诗。詹事府主簿安宝麟为第一。赐绢有差。时,康日用以能诗鸣。王伫观其作。烛将尽,日用才得一联云:“头白醉翁看殿后,眼明儒老倚栏边。”袖其稿,伏御沟中。王命小宦,取视,嗟赏不已,曰:“此古人所谓:‘臼头花钿满面,不如西施半妆。’”慰谕而遣之。
○幸顺天馆。宴宰枢于香林亭,忽觉背有微膧,促驾还宫。祷于山川神祗。
○参知政事王字之卒。玄祖朴儒佐太祖有功,赐国姓。字之由胥史进。其妹婿王国髦之杀李资义也,卫宫门,以功为都校令。肃宗丁亥,以兵马判官伐女真,屡有战功。
○乙酉。饭僧一万于诸寺。戊子。亦如之。
○夏四月。制曰:“寡人叨缵丕緖,多历年所。然临事制宜,莫知其方,以致阴阳失序,穹壤挻祅,加疾病以弥留。愈忧惧而自励,冀推涣汗以谢幽明。凡名山大川秩在祀典者,加名号,诸有罪者,除斩绞外皆原之,流配者,量移。”
○平章事李资谦等诣纯福殿,告天祷曰:“昔,周武王有疾,周公以至诚请命于天,厥疾乃瘳。今,臣等皆以愚不肖,承乏备员,无政术以安于民庶,无德行以媚于神祗,但以贪鄙不道为国巨蠹,天作之孽,上延君父。惟天聪明,宜降疾咎于臣等之身,无令元首久困沈痾。”
○乙未。王疾革,扶坐,见宰枢,曰:“朕以不德,天降之孽,疾疹不瘳。太子虽在幼少,德行宿成,诸公同心协辅,无坠祖构。”群臣俯伏流涕,不知所言。王召太子,曰:“予疾大渐,势不复痊。爰释重任,传归于汝。予追思平生所行,得少失多,慎勿效焉。但当稽古圣贤之道,奉我太祖之训,不懈于位,永绥庶民。”太子俛首泣,不能起。王命韩安仁取国玺以授之,遂薨。时,太子幼,王诸弟颇有觊觎心。李资谦奉太子,即位于重光殿。朝夕奠殡,哭踊尽哀。左右侍臣哀恸不能止。甲寅。葬裕陵,上谥文孝大王,庙号睿宗。史臣曰:“睿宗天资明哲,尝在东宫,礼接贤士,敦行孝悌。及即位,宵旰忧勤,励精求治。但志存拓境,侥幸边功,仇隙未已。歆慕华风,信用胡宗旦,颇惑其言,未免有所失矣。然知用兵之难,弃怨修好,使邻境感慕来服。恤鳏寡,养耆老。开设学校,教养生员。置清䜩宝文两阁,日与文臣讲论六经。偃武修文,欲以礼乐成俗。故韩安仁曰:‘十七年事业可以贻厥后世。’信哉。”
五月。追尊母顺德王后,为文敬王太后。
○以李资谦为协谋安社功臣守太师中书令邵城侯,金景庸为同德翊圣功臣乐浪公,李玮为匡国功臣桂阳公,林有文金晙为门下侍郞平章事,韩安仁为中书侍郞平章事,崔弘宰金若温参知政事,李资谅为枢密院使,金沽知枢密院事,文公美为枢密副使。
○赐太后封崇执事官吏职一级。
○赦。
○六月。王受菩萨戒于乾德殿。
○宋持牒使进武校尉姚喜等来。
○秋七月。参知政事致仕李轨卒。轨以科第进,与金黄元友善,俱以文章著名。
○设金刚明经道场于乾德殿三七日。
○诏曰:“中书令李资谦太后之父,于朕为外祖,其班次礼数不可与百官同。宜令两府两制及诸侍从官会议闻奏。”宝文阁学士郑克永御史杂端崔濡议曰:“传曰:‘天子有所不臣者三。’后之父母居其一。今,资谦当上书表,不称臣,及君臣大宴会,不与百官庭贺,径诣幕次拜,上答拜而后坐殿。”众议雷同。宝文阁待制金富轼独上议,曰:“汉高祖初定天下,五日一朝。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乃何令人主拜人臣。’高祖善家令言,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今,王侯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以此论之,虽天子之父,若无尊号,不可令人主拜。故后汉献帝皇后父不其侯伏完,郑玄议曰:‘不其侯在京师,礼事出入,宜从臣礼。若后息离宫,及归宁父母,则从子礼。’故伏完朝贺公庭,如众臣,及皇后在宫,后拜如子。又东晋穆帝母褚太后见父之礼,众人驳议不一,博士徐禅依郑玄议曰:‘王庭正君臣之礼,私觌全父子之亲。’是大顺之道也。又魏帝父燕王宇上表称臣。虽父子至亲,礼数尚如此,而外祖按仪礼五服制度,母之父母服小功五月而已,与己父母,尊亲相远,岂得与上亢礼。宜令上表章称臣,在王庭君臣之礼,则从众,至于宫闱之内,则以家人礼相见。如此,则公义私恩两相顺矣。”宰辅以两议闻。王遣近臣康侯显,问资谦。资谦奏曰:“臣虽无知识,今观富轼之议,实天下之公论也。微斯人,群公几陷老臣于不义。伏愿从之勿疑。”诏可。
○八月。赐罗景纯等三十一人及第。
○九月。诏改生辰安贞节,为庆龙节。
○命修睿宗实录。先是,平章事韩安仁奏:“睿宗在位十七年,事业宜载史册,贻厥后世。请依宋朝故事,置实录编修官制。”以宝文阁学士朴昇中翰林学士郑克永宝文阁待制金富轼充编修官。
○冬十月。设百座道场于会庆殿。斋僧三万于中外。
○册李资谦,为汉阳公。
○十一月。东女真酋长实现来献马。
○亲飨年八十以上男女及义夫节妇笃疾废疾于阙庭,赐物有差。特赐李资谦母朝鲜国夫人金氏金帛药物,加等。
○十二月。放带方公俌于京山府,为李资谦所构也。流中书侍郞平章事韩安仁枢密院副使文公美。初,安仁公美与资谦弟资谅及崔弘宰俱在枢府,资谅凭势,安仁公美恃宠,虽外和而内忌,且与弘宰不相得。又安仁以资谦为国上宰,事皆关决,而惰慢不朝,事多壅蔽,阳尊资谦,封为上公,不令视事,而阴欲夺其权,使承宣韩柱奏之。诸李知其谋,衔之。安仁公美等以太医崔思全视睿宗背疽,以为微肿,不早治,欲置于法。王罚徒二年。故思全亦颇怨望。会资谦以崔惟迪为给事中,物议纷然。有内给事张应枢者,好干时附势,闻惟迪以奴婢二十口赂资谦得是职,密语安仁。安仁飏言于省中。惟迪愬于资谦。资谦大怒,请辨于御史台。安仁惭恐,告休在家。遂与公美及堂弟郑克永妹婿知御史台事李永等数相会,侵夜而散。思全得其间,欲释旧憾,与憸人蔡硕谮于资谅弘宰曰:“安仁公美结党阴谋,将不利于李令公。”资谦颇以为疑,遂罗织其罪,奏,流安仁于昇州甘勿岛,沈杀之,又流公美韩柱李永克永于外。其兄弟子婿姻娅皆缘坐流窜,族党罢职者亦多。安仁力学,善属文。及王即位,以侍学旧恩密近用事,兄弟亲戚分据要路,士大夫无不趋附。遽乘势,谋轧权贵以至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