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洛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洛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洛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洛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本作品收录于《洛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顾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1.3亿元、10.9亿元和11.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0%、25.2%和1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9.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3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4.8%和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2%和14.4%;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5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成效,标志着“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圆满完成。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县实现了阶段性跨越和突破,站到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五年来,狠抓了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优质粮食、烟叶、苹果、畜牧、林业等农业主导产业。粮食生产持续丰收。五年累计生产粮食9.54亿公斤。2005年粮食总产2.22亿公斤,保持常年最好水平。烟叶生产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2003年—2005年连续三年综合评比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五年累计收购烟叶6956万斤,投放收购资金3.04亿元,实现烟叶特产税6098万元。2005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11.2万亩,投放收购资金1.11亿元,收购烟叶2053万斤,实现烟叶特产税2227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7%、48.5%、21.4%和48.5%。大力发展绿色苹果种植。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0.5万亩,“上戈牌”苹果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5年在上戈、故县、罗岭等乡(镇)新发展苹果1万亩,示范推广SOD和多维营养苹果1000亩,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水果基地县。畜牧规模养殖不断壮大。2005年全县各类规模养殖场达375个,比2000年增加68个。肉牛育肥场达61个,其中千头育肥场2个、300头以上育肥场10个。牧草及万寿菊加工项目建成投产,肉鸭屠宰加工项目进展顺利。造林绿化成效显著。2005年完成造林2.8万亩、封山育林4.7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8万亩、通道绿化145.6公里、村庄绿化26个、四旁植树200万株、林业育苗5000亩。五年累计造林39.3万亩、通道绿化402.3公里、四旁植树125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1.5%,比“九五”末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先后被授予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科技兴林先进县和林业育苗先进县,被确定为河南省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试点县。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先后与福建长泰、山东青岛、江苏启东等地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将综治措施引入劳务输出工作,开展了培训服务、跟踪服务、家庭服务和法律服务等“四到位”服务活动,树立了我县务工人员“遵纪守法,文明务工”的良好形象。2004—2005年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25.45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7.3亿元。搬迁扶贫和整村推进初见成效。2005年,投资1176万元,开工建设4个移民安置新村,目前,涧口乡鳔池村22户100口人已迁入黄窑新村;投资391万元,10个县级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十五”期间,大力组织实施了交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对口扶贫、项目扶贫,扶持了一批能带动农民脱贫的产业,1.3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全县贫困人口比“九五”末减少19.6%。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01—2002年,投资2.1亿元完成了17个乡(镇)小城镇建设任务,累计新增小城镇人口2万余人,全县小城镇门面房开业率98.5%,市场摊位占用率99.5%。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五年共完成人畜吃水工程504处,解决了12.8万口人和4.4万头大牲畜吃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万亩。2005年,总投资1650万元的大沟口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通过上级验收;投资120万元,完成赵村乡集中供水一期工程;投资294万元,完成58处农村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1725万元的罗村沟流域骨干坝系工程;投资505万元,完成马店乡省级土地整理项目265公顷。

  (二)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坚持走“工业兴县”之路,加强矿产资源整合,培育壮大工业龙头企业,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矿产、水电开发步伐加快。矿产开发方面,先后完成了上宫金矿、干树金矿深部开拓工程和虎沟金矿选厂技改项目。投资5500万元,建成黄金冶炼厂;投资4000万元,陆院金矿顺利建成投产;沙沟银铅探矿项目基本完成;润田钼铅冶炼项目建成试生产。水电开发方面,温庄水电站已并网发电,实现沿洛河5级水电开发;禹门河水库项目,大坝已浇筑至378高程;桥河水电站项目获准立项。2005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亿元、增加值3.2亿元、上缴财政3148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9.5%、58.2%和83.4%。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依托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全民动员,全力招商,外资利用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5个,总投资5.81亿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2079.6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4%、8.8%和313%;外贸出口完成1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倍。五年共引资新上项目163个,到位资金18.69亿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四个一批”,重点扶持了佳美木业、宏达木业、豫宁机械等一批骨干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了一批矿山开发、水电开发、林木加工、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民营企业。2005年全县投资5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383家、个体工商户8337户。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14.2亿元、增加值3.04亿元、税金28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9%、45.6%和55.5%。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6.7 %,比2000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性资金和项目资金,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集中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县城建设成效显著。相继完成了凤翼路、兴宁路、迎宾大道等城市道路改建工程,对老城、王范进行了综合改造,开通了县城公交,建成了大张量贩、众志超市和延寿河商业步行街等商业网点,完善了市政配套设施,实施了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县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县城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发展、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多方筹资8190万元,先后开工实施了3批34项县城建设重点工程,永宁大道、翔梧路、南北大街、康复路、第二水厂、延寿河二期开发、延滨市场改造等26项重点工程顺利竣工。开工建设中原机动车维修交易中心、药品交易市场、东关建材市场、崛山综合市场、大原小吃城等10个专业市场。组建市政管理局,加强县城综合治理,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查验收。交通建设全面推进。紧紧抓住交通扶贫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全县公路总里程达990公里,等级以上公路比“九五”末增加258.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砼)路和248个村通砼路。2005年完成投资2.1亿元,新建改建公路里程307公里。八官线长水至卢氏界改建、县城至崛山大修,三邓线吴村至大原改建、干树至界岭续建,安虎线大原至方村改建,上寺路新建,后官路拓宽,杨三路铺筑等9条道路和王范洛河大桥新建、河底大桥、赵村大桥等23项桥梁工程全部竣工,69个村195.8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积极探索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实行公路标杆化管理。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累计投资3200万元,开发了神灵寨旅游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引资开发了洛河漂流项目。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00人,其中“4050”人员660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了“五保合一”。2005年底,全县社会保险费积累2493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五年共向2221户4192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936万元,向6132户6369名农村特困户发放特困救助金197万元,向2724名农村“五保户”发放五保供养金 415.8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投资362万元,为1715户灾民建房5438间、修缮危房5152间。2005年在全国县级率先实施孤儿救助工程,发放资金18.2万元,救助孤儿325人,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建成5千瓦无线电视发射台和300瓦立体声广播电台,实施了农村有线电视“百村万户”工程,率先在全省开工农村“村村通”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先后投资2527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10.8万平方米。新洛宁一高中顺利完工投入使用。投资560万元,开工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暨洛书文化广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县在校中小学生人数达到7.5万人。2005年普通高招上线率超过全省同步增长率,五年累计向各类高校输送生源3560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夺取抗击“非典”全面胜利。五年累计投资1300万元,完成5个中心乡卫生院建设和11个乡卫生院设备配置。建成疾病控制中心,成立了卫生监督中心,完成了1200平方米传染病房楼建设。积极开展中医工作,2003年荣获“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县妇幼保健院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妇幼保健院”。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阶段工作任务。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档案、物价、邮政、气象、体育等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五)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撤并乡镇3个,分流超编人员488人,确定上岗人员1249人,控制在编制之内。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全部取消了乡统筹、村提留,免征了农业税;实施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得到央行3000万元票据兑付。国有企业改制取得新进展,全县66家国有工商企业,已完成改制34家。中药四厂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组建了洛阳市宁竹药业有限公司。粮食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25家粮食购销企业组建成立了“洛宁县金禾粮油购销中心”。县水电实业总公司通过整体出让,成立了洛宁江河水利水电发展有限公司。殡葬改革全面启动,建成龙凤山殡仪馆,火化简葬文明新风深入人心。积极推进以乡财县管、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五年累计节约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重新组建了洛宁一高中、实验一中、二中和实验一小、二小。全面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共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90项,建成县行政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整顿,完成土地“三项整治”20公顷。

  (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十五”期间,全县共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34个,市级文明村(镇)26个。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86件、政协委员提案349件。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军政军民更加团结。顺利完成第四、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支书、村委主任“一肩挑”做法受到省市表扬。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坚持“六岗六责”制,开展联合集中办案和集中处理信访老户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2005年进入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行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三级联动、一岗双责,创建平安洛宁”活动经验在全市推广。认真做好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加强审计监督,五年来共审计金额35.12亿元,收缴违纪违规资金366万元。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继续深化,政府部门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率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五年 ,是下大力气干事创业、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符合洛宁实际的发展路子,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主要体会是: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立足发展不动摇,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发挥优势,乘势而上,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始终坚持牢记宗旨,用心用力办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工作落实,求得实实在在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县委的统一领导,团结一致,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不断增强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县委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宁部队、武警官兵和驻宁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关心支持洛宁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增长速度慢,与先进县(市)差距较大;工业基础薄弱,现有工业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缺乏大型骨干财源企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新产业发展难度大,农民增收门路少、渠道窄;对外开放力度不大,招商引资效果不佳,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政府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四难”、“四乱”现象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较差等。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正在研究对策,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根据我县实际,按照争位次、上台阶、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顺应全县人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制订一个切实可行、令人振奋的“十一五”规划,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一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总量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综合实力提升为目的,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资源开发、烟叶生产、林果基地、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上规模、农业出特色、三产增效益、县城创品位,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构建和谐洛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升10-15个位次。

  “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10年达到70亿元,人均1500美元以上,从总体上步入小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累计达到13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2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以上,达到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7%以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民稳定增收的基础进一步牢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公共服务和民主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建成一批产业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农家风情浓郁、家庭生活殷实的生态文明村。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十一五”末,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3:41:36,初步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由农业主导型向二、三产业协调推动转变。农经比例调整到6:4,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三大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十一五”期间,把洛宁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农业基地、矿产品加工基地和小水电开发基地。在适宜区大规模发展苹果种植和烟叶种植,“上戈”牌红富士苹果争创全国名牌,烟叶生产争当全省第一;支持矿产业集群发展,“十一五”末,黄金、银铅、铁、钼等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0亿元、16亿元、11亿元和4.4亿元;小水电开发进入全国先进县行列。

  ——县城面貌显著变化。“十一五”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4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0万人。县城路网结构优化,市政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分区合理,县城品位提升。

  ——科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以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达到95%以上。全县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普通高招升学率达70%以上,教育质量进入全市中上等县行列。

  上述预期目标,既是积极可行的,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当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宏观形势看,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将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我县是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将得到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洛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必将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从县内情况看,经过“十五”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资源开发步伐加快,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综合实力有所增强;全县政治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一切都为我县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当前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努力实现预期目标,夺取各项事业的新胜利。

  《洛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说明已印发各位代表,请予审议。

  抓住机遇 加压奋进

  努力推动2006年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保持经济增长势头、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达到3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达到1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超过1.2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达到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达到7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达到243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根据上述目标,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加快扩张经济总量,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保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势头。

  (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力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端。

  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一是按照生态烟生产模式,发展壮大优质烟叶基地。要继续坚持“定死基数、超收全留、欠收不补”的原则,严格奖惩兑现,鼓励乡(镇)大力发展烟叶生产。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投资3000万元,搞好河底、东宋两个生态型优质烟示范园区建设,全县育苗大棚达到300座以上,新建密集炕房250座以上,新建烟水配套工程10处以上。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烟叶品质和效益,力争成为全省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县。2006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 完成收购量24万担以上,投放收购资金1.3亿元以上, 实现烟叶特产税2600万元以上。 二是加快建设绿色食品苹果基地。重点在上戈、罗岭、故县等乡(镇)新发展优质红富士苹果5000亩,在城郊、东宋等乡新发展高酸加工型苹果5000亩,推广SOD和多维营养苹果示范园2000亩,完成250个集雨水窖建设,在郑卢路上戈沿线高标准建设2—3个百亩苹果示范园。推行品牌专营直销,打响“上戈”牌绿色食品苹果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继续拓展国内市场,主动进军国际市场,不断提高苹果生产效益。引资上马苹果加工项目,拉长苹果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产业优势。三是加快畜牧产业化步伐。抓好肉鸭屠宰加工项目建设,发展1000户农民养鸭,建设肉鸭养殖基地。利用加盟省农垦集团的机遇,抓好万头肉牛育肥基地建设。发展獭兔养殖,年出栏量达到35万只以上。投资120万元,完成动物防疫检测中心项目,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四是大力发展“杨木经济”。在全县所有荒滩、荒沟、四旁隙地等适宜区广植杨树,今春一次性完成3万亩、180万株速生杨栽植任务,加快建设速生杨丰产林基地。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2005年度10个县级整村推进示范村后续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狠抓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把示范村建成全县“样板村”、“明星村”。今年,再确定14个县级示范村,每个乡(镇)确定2个乡级整村推进示范村,全年完成5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要按照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全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集中搬迁安置354户1460口人。认真搞好规划,试点先行,分批次实施全县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逐步消除农村土坯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搞好农民工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继续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扩大输出规模和质量,打造洛宁劳务品牌,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全年要完成农民工培训3万人、劳动力转移15万人以上,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5亿元以上。

  加强小城镇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功能,因地制宜,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经济,培植乡镇财源,强化小城镇产业支撑,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增强小城镇吸引力,把小城镇建成乡镇经济的中心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地。今年要新增小城镇常住人口5000人,城镇化率达到28%。

  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土地政策,加强耕地保护,鼓励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严格执行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等“一免三补”政策。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涉农收费和价格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继续抓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农民培训活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二)坚持“强工兴县”战略,加速发展工业经济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基地、矿产品加工基地、水电开发基地,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工业经济。2006年,全县工业经济增速要达到36%以上,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3亿元、增加值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34.4 %。全县民营经济要完成营业收入18.5亿元、增加值4.3亿元、税金 33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3%、41.4%和29.4%。

  狠抓工业项目建设。今年计划投资5.65亿元,实施工业项目17个,重点培育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5家、财政贡献超千万元的企业1—2家。黄金生产方面,抓紧黄金冶炼厂工艺改造,力争8月底投产;投资2500万元,实施上宫金矿刁崖开拓工程;投资800万元,实施虎沟金矿竖井开拓工程,增加后备资源,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全县黄金日选矿规模达到1600吨,年黄金产量达到8.5万两。银铅生产方面,投资1.2亿元,建设5万吨银铅冶炼综合加工项目;投资800万元,建设日选矿能力600吨的沙沟银铅选矿厂,全县银铅日选矿能力达到1500吨,初步形成铁炉坪、沙沟、蒿坪沟、龙门店四大银铅生产基地。铁矿开发方面,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陈吴沙坡岭铁选厂;投资1800万元,建设底张冯家洼铁矿项目;投资1300万元,建设富鑫铁选厂二期工程,全县铁矿日生产能力达到3000吨。钼矿开发方面,投资1800万元,建设世纪鑫泰和龙羽金门2个钼矿项目;润田钼铅项目要尽快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水电开发方面,加快禹门河水库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桥河水电站,争取上马崇阳水电站,实现洛河8级水电开发。农产品加工方面,投资1000万元,建设鸭苗孵化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设年产1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投资560万元,建设年产1万立方胶合板、3万平方木质复合地板项目。机械制造方面,投资1300万元,扩建志鑫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打造以豫宁新拖、志鑫农机为主的农业机械制造基地。同时,要积极争取香港中扩集团玩具制造项目和明兴洋遮雨伞加工项目。

  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坚持“一厂一策、因企制宜”,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所有国有企业今年要全部改制到位。4月底前,县空心砖厂、酒厂要进入破产程序;6月底前,完成县肉联厂、豫洛分厂、竹器塑料厂改制任务;8月底前,完成县植物油厂股份制改造;10月底前,完成县黄金矿山企业公司制改造。要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全面铺开商业、供销流通企业改制工作,年底实现大头落地。

  搞好明珠工业项目聚集区建设。争取2月底前完成环保评估、总体规划等前期工作;3月底前完成园区功能划分和基础设施规划;5月底前完成园区“三通一平”工作,力争5个月内把工业项目聚集区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封闭式园区,打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吸引县内外投资商到园区投资办厂。

  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切实加强项目建设,不断调整充实项目库,适时对外推介招商。精心组织参加洛阳牡丹花会、“9·8”厦交会等各类大型经贸招商活动,积极开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驻地招商,寻找、捕捉商机,搞好项目对接,力争引进一批大企业、大财团,上马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新上1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引进县外境内资金总额增长50 %以上;完成出口创汇 200万美元。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催生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佳美木业木质滑雪板项目和锯材、刨花板薄木贴面项目,要尽快形成3.5万方木材加工能力;宏达木业杨木、桐木生产线项目,3月底前试生产;豫宁机械箱体生产线项目,要搞好生产组织,实现批量生产。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北京中鸿株式会社与县肉联厂项目谈判步伐,争取达成合作协议。

  (三)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壮大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旅游业。坚持一手抓开发,一手抓招商,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景点的品位和档次。搞好神灵寨景区软、硬件建设,争创4A级景区。投资600万元,完成神灵寨生态停车场、地质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办公楼等工程建设,确保“五一”前建成投用。加快绿竹风情旅游开发,打造独具一格的“北国竹乡”风光。在县城周围广植翠竹,完成永宁大道及王大路两侧栽植竹子300亩,逐步把县城建设成“北国绿竹风情休闲小城”。开发县城东关和陈吴东寨子竹园,推出“北国竹乡风情游”项目,确保“五一”前开园迎客。强力推进主要公路沿线竹园拆墙扩园透绿,全方位展示竹乡风情,重塑竹乡形象。实施“洛出书处”项目策划包装,积极对外招商引资。投资5000万元,实施楼梯山狩猎场一期开发项目,“五一”前完成枪支审批、靶场、飞碟场和简易房屋建设任务。大力发展节会旅游,办好第二届河洛金秋上戈苹果节等节会活动。开发旅游产品,筹建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提高洛宁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努力实现入境游的突破性增长。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暨洛书文化广场,打造“洛书之源”新形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影剧院要转制为企业,彻底放开经营;县豫剧团要进行内部改革,组建文艺演出服务公司。鼓励各类专业文化协会的会员及县外名人、名家到洛宁创办文化产业实体。发挥各类文化协会的优势,重点培养一批国家级、省级优秀会员。加快培养国画、书法和剪纸艺术人才,弘扬传统文化。扩大麦秸画生产规模,提高竹编、根雕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开发琅华馆帖拓片、灵龟负书紫砂壶、竹节笔筒等产品,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洛宁地方特色的强势文化产业。

  做大做强商贸业。大力发展餐饮、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城市公共服务,推动服务型经济快速发展。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抓好医药批发市场、永宁大道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兴宁西路土产日杂市场、大原小吃城、东关建材市场、余庄综合市场等在建市场建设,开工建设东关建材市场二期工程、崛山综合市场二期工程、崛山农用车销售市场等专业市场。加强市场管理,强力推行划行归市,规范经营行为,提升商贸业整体水平。

  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坚持住房市场化,规范一级市场,激活二级市场,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严格控制集资、合作建房,禁止任何单位搞各种形式的福利分房。加快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适度开发高档次住房,打造一批精品住宅小区,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投资1.54亿元,建设绿竹小区、延寿小区、凤翼小区和康乐小区,年底前完成凤翼小区和康乐小区建设。依托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成果,拓展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县外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参与我县房地产开发。

  二、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势头,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抓住国家投资导向和政策机遇,重点在城建、交通、水利等方面实施一批建设项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强力推进县城建设。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积极探索城市建设新路子,建立适宜我县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做好、做活城市土地文章,以地生金,以路带房。今年要以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为重点,投资3亿元以上,实施33项建设工程。投资1197万元,完成兴宁东路、凤翼西路等10条道路改造工程;投资2650万元,完成县委、广播电视局、财政局等8个单位办公大楼建设;投资1000万元,建设较高档次的接待中心;投资4477万元,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投资675万元,完成县城电网改造工程;投资5580万元,完成永宁大道两侧636亩和滨河开发区480亩两项征地工作;投资130万元,推筑洛河大堤1800米;规划筹建县城河洛风光带、北国竹林景观带和凤翼山生态观光带,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县城品位。坚持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并重,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治理长期存在、经常反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县城形象的突出问题,巩固提高省级卫生县城成果,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投资6165万元,新建、改建公路里程228公里。投资1191万元,完成141个村595.5公里“村村通”路基工程;投资3924万元,完成74个村218公里“村村通”路面铺筑工程;投资200万元,完成后官路5公里县道升二级工程;投资200万元,完成西王村至赵村5公里改造工程;投资650万元,完成八官线县城至长水段7座宽路窄桥建设和安虎线2座危桥改造工程。争取王协、故县两座洛河大桥和洛阳—洛宁—209国道高速公路项目尽快立项。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开工实施一批人畜安全饮水、水土保持、综合开发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投资130万元,完成赵村乡集中供水二期工程;投资180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8处。二是投资345万元,实施好罗村沟流域坝系项目;争取开工总投资5035万元的伊洛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三是投资1591万元,实施底张乡8000亩土地整理项目;投资337万元,完成陈吴乡6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285万元,完成河底乡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四是投资251万元,实施11个乡镇的52个移民村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五是积极争取资金,搞好四大灌区修缮配套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全年新增沼气用户200户。

  三、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构建和谐洛宁

  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构建和谐洛宁。

  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抓好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推广,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狠抓高中教育,2006年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800人,高招升学率达到50%以上。 实施“名师”工程, 倾力打造5—10所名校,提高办学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计划投资2000万元,实施6项教育重点工程:投资100万元,建成2所寄宿式中学;投资200万元,改造40所学校5000平方米危房;投资1050万元,完成320所学校远程教育工程;投资300万元,建成县一高中实验楼、教师、学生宿舍楼;投资300万元,扩建县职业教育中心;投资50万元,为农村贫困学生更换桌凳。加强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投资1000万元,实施广播电视无线数字覆盖工程,使全县20户以上的自然村都能收听收看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完善城乡公共卫生体系,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抓好基层卫生院建设,投资936万元,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20个卫生院设备配置。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出生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做好统计、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审计、物价、档案等工作。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0人。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征缴和清欠力度,完成养老保险扩面600人、养老金征缴1700万元,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健全扶贫帮困救助机制,扩大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大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加强资源保护和有序利用,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加大矿山治理整顿力度,依法规范采矿秩序。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土地、森林、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法规范土地出让行为,经营性用地统一按照“招标、拍卖、挂牌”程序出让。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00万元,实施改滩造地1500亩;搞好空心村、工矿废弃地、砖瓦窑厂“三项整治”,新增耕地660亩。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类不安定因素,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动、一岗双责,创建平安洛宁”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政府形象,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全面建设为民、务实、高效、廉洁政府,始终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

  转换职能,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上级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主动支持企业发展,坚持多服务少干预、多支持少添乱、多办事少设障,做到处理问题为了发展、围绕发展处理问题,主动超前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解决困难。

  依法行政,讲求诚信,建设法治型政府。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观念,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政府部门和公务员依法行政。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政府各项决策要落实,承诺要兑现,失职要追究。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规范各类检查评比活动,严肃查处“四乱”行为,下决心抓住一批典型案件,依法彻查严办。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建设务实型政府。认真整治抓落实中存在的“虚、假、漂、浮”等现象,坚决纠正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的问题,严厉查处各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建设廉政型政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行为法制意识,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思想,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行政高效的公务员队伍,用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始终保持政府机关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心连心,永远当好人民的公仆。

  各位代表,跨入“十一五”崭新的征程,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十一五”美好的蓝图,我们更觉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新的起点,新的事业。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开创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