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演義》作者黃世仲

《洪秀全演義》作者黃世仲
作者:馮自由
本作品收錄於《革命逸史

番禺黃世仲,字小配,別號禺山世次郎。少穎悟好學,讀書過目成誦。弱冠後,以居鄉不得志,偕乃兄伯耀先後渡南洋謀生,初至吉隆坡,充某賭館書記,華僑各工界團體以其能文,多禮重之。時閩商邱菽園發刊《天南新報》於星洲,鼓吹維新學說,風動一時。世仲於工作餘暇,常投稿該報發抒所見,輒被採錄,文名由是漸顯。庚子辛丑(一九〇〇至一九〇一)間,尤列創設中和堂於南洋英屬各埠,工界從之者如歸市,世仲弟兄預焉。中和堂固興中會之別派,其樓頂高懸青天白日旗,揭櫫革命排滿,至為明顯。世仲遂亦傾心民族主義,尤喜讀香港《中國日報》,恆不去手。壬寅(一九〇二)冬以尤列紹介,歸香港任《中國日報》記者,適是歲除夕洪全福、梁慕光、李紀堂等倡義廣州之計劃失敗,黨人梁慕義等殉難者十餘人。廣州《嶺海報》主筆胡衍鶚(清瑞)借題對革命黨大肆抨擊,世仲著論斥之,持矛刺盾,異常透闢,雙方文戰月余始息。癸卯(一九〇三年)康有為排斥仇滿之政見書出世,《中國日報》與章太炎先後為文駁之,《中國報》文字多出世仲手筆。是年鄭貫公另創《世界公益報》於香港,世仲特辭退《中國報》席,以助其成。其後貫公復發刊《廣東報》及《有所謂報》等,世仲均與其事,乙巳(一九〇五年)廣州志士潘達微等組織《時事畫報》世仲為撰《廿載繁華夢》小說,書中演述富紳周某宦途及家庭瑣事,繪聲繪影,極盡能事大受社會欣賞。在清季出版之社會小說名著中,此書實為巨擘。丁未(一九〇七年)世仲自創小報曰《少年報》,亦提倡民族主義,刊行一載而止。世仲所著《洪秀全演義》,即先後登載於《有所謂》及《少年報》。戊申(一九〇八年)七月復由《中國報》以單行本出世,是書系摭拾太平天國遺事軼聞及故老傳說,效《三國演義》體編演而成,洋洋三十萬言,章太炎為之序。出版後風行海內外,南洋美洲各地華僑幾於家喻戶曉,且有編作戲劇者,其發揮種族觀念之影響,可謂至深且巨。乙巳八月馮自由奉孫總理命,自日本至香港組織同盟會,未幾孫總理亦赴南洋,舟過香港,馮自由引世仲及鄭貫公登法輪謁之,二人同時宣誓入會。世仲旋被選為香港分部交際員。丙午幹事部改選,復被選為庶務員,於會黨運動及文字宣傳,至為盡力。辛亥八月武昌革命軍興,九月十八日粵省宣告獨立,各路民軍雲集廣州,世仲與各民軍首領向多意氣相投,因得被委充民團局長一職。時驕兵悍將跋扈非常,各將領中間有攜手槍炸彈至財政司署逼索軍餉者,當局以民團局駕御無方,咸為世仲詬病。壬子三月南北統一告成,胡漢民隨孫總理歸廣東,都督陳炯明棄職他適,瀕行署一軍令曰:「黃世仲侵吞軍餉,應即槍決,以肅軍紀」等語。簽後置公案上,留交新任執行。胡漢民就新職後,遂如陳令行之,聞者多為呼冤不置。蓋陳炯明於民元二月,嘗向南京政府電薦世仲為廣東都督以自代,及將去職時,竟以侵吞軍餉罪名拘禁世仲於獄。未經法院審訊,遽假胡漢民手殺之,前後反覆如出兩人,民黨中人咸為扼腕。陳少白曰:「世仲宣勞革命有年,功大罪小,陳炯明入黨日淺,或不知其過去歷史;胡漢民宜無不知,就職時應即移交法院依律審訊以昭公允倘情罪確實,亦當計功減罪,未可置諸重典,乃漢民竟甘任陳炯明之劊子手而不辭,殊不可解。」云云。此言不為無理。先是世仲既長民團局,以生平好用機智,頗得民軍諸首領擁戴,由是恆假各路民軍以自重,屢向當局逼索餉械,當局不勝其擾,有識者已深為世仲危。某日世仲為其子娶婦,大張筵席,某某等報載各路民軍首領紛紛饋送賀禮,窮奢極侈,所值不貲。及世仲伏法,身後絕非富有,眾疑始解。世仲之兄伯耀亦南洋中和堂會員,嘗任星洲《大南報》及香港各報記者,以機智遠不如乃弟,民國後碌碌無聞,不知所終。

附章太炎撰《〈洪秀全演義〉序》

演義之萌芽,蓋起於戰國,今觀晚周諸子說上世故事,多根本經典,而以己義飾增,或言或事,率多數倍。若六韜之託於太公,若素問之託於岐伯,則演其言者也。演言者,宋明諸儒因之為大學衍義;演事者,則小說家之能事,根據舊史,觀其會通,察其情偽。惟己意以明古人之用心。而附之以街談巷語,亦使田家孺子知有秦漢至今帝王師相之業;不然,則中夏齊民之不知國故,將與印度同列,然則演事者雖多皮傅,而存古之功亦大矣。禺山世次郎作《洪秀全演義》,蓋比物斯志者也。余維滿洲入據中國全土,且三百年,自鄭氏亡而偽業定,其間非無故家遺民推刃致果,然不能聲罪以致討伐,虜未大創,旋踵即仆。微洪王,則三才毀而九法斁。洪王起於三七之際,建旗金田,入定南都,握圖籍十二年。旌旄所至,執訊獲丑,十有六省,功雖不就,亦雁行於明祖。其時朝政雖粗略未具,而人物方略,多可觀者。若石達開、林啟榮、李秀成之徒,方之徐達常遇春,當有過之。虜廷官書雖載,既非翔實,盜憎主人,不時以惡言相詆,近時始有搜集故事,為太平天國戰史者,文辭駿驟,庶足以發潛德之幽光,然非里巷細人所識。夫國家種族之事,聞者愈多,則興起者愈廣。諸葛武侯岳鄂王事,牧豬奴皆知之,正賴演義為之宣昭令聞。次郎為此,其遺事既得之故老,文亦適俗,自茲以往,余知尊念洪王者,當與尊念葛岳二公相等。昔人有言: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洪王朽矣,亦思復有洪王作也。丙午九月章炳麟序。

附黃世仲《〈洪秀全演義〉自序》

余嘗謂中國無史,蓋謂三代直道,業蕩然無存,後儒矯揉,只能為媚上之文章,而不得為史筆之傳記也。當一代鼎革,必有無量英雄齊起,乃倡為成王敗寇之謬說,編若者為正統,若者為僭國,若者為偽朝,吾誠不解其故。良由專制君主享無上尊榮,梟雄者輩即以元勛佐命的名號,分藩食采的銜爵,誘其僚屬,相助相爭。彼夫民族的大義,民權的公理,固非其所知,而後儒編修前史,皆承令於當王,遂曲筆取媚,視其版圖廣狹為國之正僭,視其受位久暫為君之真偽。夫三國時代,陳壽司馬光者,見晉武宋太與曹操若也,則上曹下蜀,習鑿齒朱熹者,見夫晉元宋高與劉備若也,則上蜀下曹;而求如世家陳涉,本紀項羽,殆罕覯焉。是綱也,鑒也,目也,只一朝君子之家譜耳。史云乎哉!是以英雄神聖,自古而今,其奮然舉義為種族爭為國民死者,類湮沒而弗彰也。借有之矣,其不訾之為偽王與貶之為匪逆,其又幾何?吾觀洪氏之起義師,不數年天下響應,發廣西趨兩湖,克三吳,竟長江之極,下收閩浙、燕、齊、晉、汴,林鳳翔叱咤之所及,望者如歸。其間若馮雲山錢東平之觀變沉機,若李秀成石達開之智勇器量,若陳玉成、林啟榮、蕭朝貴之勇毅精銳,人材彬彬,同應漢運,即漢、唐、宋、明之開國名世,寧足多乎,當其定鼎金陵,宣布新國,雅得文明風氣之先,君臣則以兄弟平等,男女則以官位平權,凡舉國政戎機,去專制獨權,必集君臣會議,復除錮閉陋習,首與歐美大國遣使通商,文物燦然,規模大備。視泰西文明政體,又寧多讓乎,惜夫天未祚漢,饉疫洊臻,而貪榮慕祿,戕同媚異之徒,又從而摧之,遂致所事不終,半道失敗,智者方憫焉。而四十年來書腐亡國,肆口雌黃,發逆洪匪之稱,猶不絕耳,殆由曾氏大事記一出,取媚當王,遂忘種族。既紀事乖違,而李秀成供狀一書,復竄改而為之黑白,遂使憤憤百年亡國之慘,起而與民請命之英雄,各國所認其為獨立相遣使通商者,至本國人士獨反相沿而自污之,怪哉!吾蓄慮積憤,亦既有年,童時與高曾父老淡論洪朝,每有所聞,輒筆記之。洎夫乙未之秋,識x山上人於羊垣某寺中,適是年廣州光復黨人起義,相與談論時局,遂述及洪朝往事,如數家珍,並囑余為之書。余諾焉而叩之,則上人固洪朝侍王幕府也。積是所聞既伙,而今也文明東渡,民族主義既明,如太平天國戰史,楊輔清福州供詞,及日人滿清紀事諸書,相繼出現,益知昔之貶洪王曰逆曰匪者,皆戕同媚異忘國頌仇之輩,又狃於成王敗寇之說,故顛倒其是非,此皆媚上之文章,而非史筆之傳記也。爰搜搜舊聞,並師諸說及風流餘韻之猶存 者,悉記之。經三年而是書乃成,其中近三十萬言,皆洪氏一朝之實錄,即以傳漢族之光榮。吾同胞觀之,當知雖無老成,尚有典型,祖宗文物,猶未泯也,亦偉矣乎。時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六年季夏禺山黃小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