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國紀聞
勝國紀聞 作者:鵬九 民國 |
趙一桂之捐葬崇禎帝后
編輯崇禎帝后。殉國後。清兵入關。逐李自成。時欲收攬人心。從洪承疇之請。為之改葬發喪。此載之清世祖實錄。世所共知也。然考之譚吉璁肅松錄。則葬崇禎帝后。為順天府昌平州吏目省祭官趙一桂。系受李闖偽官順天府李某之飭。而捐貲以葬者。光緒癸巳。予以事赴昌平。得思陵碑文一通。其文曰。順天府昌平署吏目事省祭官趙一桂為開壙捐葬崇禎先帝及周皇后。共歸田妃寢陵事。恭照明陵。坐當昌平州天壽山。崇禎十七年。城陷沒。故主縊崩。至三月二十五日。順天府偽官李紙票為開壙事。仰昌平州官吏速開壙安葬。四月初三日發引。初四日下葬。彼時州庫如洗。卑職與好義之士孫繁祉等十人。共捐錢三百四十千。雇夫啟閉。初四日寅時。始見壙宮。石門外香殿三間。中懸萬年燈二盞。殿之東間。石寢床一座。又開二層石門。入內通長大殿九間。石床長如前式。田妃棺槨即居其上。初四日申時故主靈到。舉哀祭奠。下葬入壙宮內。即將田妃移石床右次。將周后安於石床左。復請先帝居於正中。故主有棺無槨。遂將田妃槨移用。祭畢。將萬年燈點起。將石門二座閉。初六日舁上築訖云云。又有清世祖順治十七年冬十月所立殉難太監王承恩碑雲。十六年因冬狩駐蹕昌平。睹勝國之松楸。感廢邱之霜露。諸陵周覽。心惻久之。爰至思陵。念愍皇帝精勤遭亂。亡國非辜。躬奠椒漿。尤增憫悼。邇者當省斂之時。展軨效駕。載履明諸陵。徘徊於思陵之所。撫荒墟而灑涕。瀝旨酒而痛心云云。趙碑即用當時呈文。頗涉官牘氣。世祖碑文。則文情斐亹。或謂出於馮溥之手雲。然不可考矣。
李蓮英以鞋得寵於慈禧
編輯李蓮英混稱為皮笑李。世多能道之。顧其進身之由。與夫皮笑之解釋。莫能得其真也。歲庚子春。以事至武昌。得交元和錢義山協鎮。錢故從郭子美軍門平捻亂。深知李閹進身之由。謂李故為鞋匠。不知如何。夤緣得識內侍。既而自宮入禁庭。一日、慈禧因所御鞋弗稱意。宮監迭制以進。皆弗當。李伺其意。自製一鞋。陰置御榻旁。慈禧晨起。試穿之。覺甚適。問誰制此者。宮監以李封。慈禧因召李。諭令常侍側。李趨承意旨。自是益得寵。凡慈禧之鞋。非李自制不稱意。蓋李故為鞋匠。善硝皮。微時人皆稱為皮硝李。世或誤硝為笑。殊失本意雲。
隆裕與德宗反目
編輯德宗以光緒十五年大婚。那拉氏即於次年歸政。初議大婚時。德宗頗屬意某大臣女。那拉氏以隆裕與已為親屬。故選為后。欲以此監督帝舉動也。故大婚後即歸政。其歸政也。非果付德宗以大權也。特欲以是遂其頤養之樂。而政權仍屬太后。且一舉一動。隆裕無不告那拉氏。德宗故不屬意於隆裕。至是尤疏遠之。壬辰年夏。那拉氏幸西苑。德宗與后從。那拉氏以荔枝賜德宗及后。后食之而甘。偶遺核於地。德宗履之幾仆。顧以在那拉氏前。不敢怒也。還宮責后。后亦不遜。遂反目。德宗推之仆地。后因遂訴於那拉氏。那拉氏溫言慰之。謂豎子童騃。乃敢無禮於汝。效閭巷間夫婦閒淘氣。自是兩宮遂成嫌隙。及廢立議起。隆裕頗自危。顧不敢諍於那拉氏前也。惟日自怨而已。李蓮英言之於那拉氏。謂皇后固純孝。必當保全之。那拉氏因召后至前慰之。謂帝即廢。汝仍侍我。無戚戚也。后自是不敢有所懟怨。戊戌政變。德宗幽禁瀛台。后亦不敢視帝。及西狩以後。回鑒始與帝稍稍親近。然帝終不正視也。德宗及那拉氏相繼崩。隆后尊為太后。頗欲效那拉氏故事。顧其時攝政王已當國。不能逞其志。然端方以照相得罪。或謂實隆裕瞥見之。大發雷霆。故獲重譴雲。
清之羈縻蒙古
編輯上海錢孟材君桐。嘗客,喀喇沁親王邸。深知蒙古事。謂清代羈縻蒙古。實利用三國志一書。初清之未入關也。先征服內蒙古諸部。因與蒙古諸汗約為兄弟。引三國志桃園結義事為例。滿洲自認為劉備。而以蒙古為關公。其後滿洲入帝中夏。恐蒙古之攜貳也。於是累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以示尊崇蒙古之意。故蒙古人於信仰喇嘛外。其所最尊奉者。厥惟關帝。二百餘年來。備北藩而為不侵不叛之臣者。端在於此。其意亦如關公之於劉備。服事惟謹也。民國初年。不知神道設教之旨者。銳意破除迷信。而庫倫遂叛。今政府仍祀關帝為武聖。其亦深得柔遠之意乎。
譚紹洸據蘇州時。有一士人。為賊所擄。擁見慕王。慕王者即譚也。譚見其溫文爾雅。骨瘦如柴。謂曰。汝知書否。士人曰。十年窗下。苦讀未成。今不幸見獲。家有老父。望眼欲穿矣。譚曰。汝姑居此。吾當送汝還家也。因與談左傳。刺刺不休。士人亦背誦如流。譚大喜。撫其背。知其寒。解衣衣之。士人素佞佛。夜靜無人輒禮斗。譚偶見之。戒曰。此間以拜偶像為例禁。幸余見之。尚無害。營中有墨面大漢。最粗暴無禮。如被瞥見。則汝頸不足血彼刃牟。彼故渡僧橋惡丐也。以軍功得升大將。幸自注意。勿攖其怒也。居數日。譚曰。吾見汝身軀孱弱。此間不可久居。今派小隊。送汝歸家矣。士人稱謝而歸。吾友陸朗軒為此士人姻戚。道其所遇如此。然則太平軍固自大有人在。不獨石達開之詩。足以流傳社會也。
宮衣中詩句
編輯道光中。黃子植比部。為其夫人購一狐裘於燕市。典肆中人謂系內家物。攜歸重製。於衣內得一絕句雲。一入深宮二十秋。長門侍奉只添愁。宮衣典盡非沽酒。不及長卿鷫鸘裘。此可於御溝紅葉。及宮袍詩句外。又添一佳話矣。余曾於比部猶子公卣給諫處見原跡。已籠以碧紗矣。
京曹某君詩
編輯慈禧於庚子亂後。西狩關中。乃易排外之意。轉而媚外。其在西安。即逢迎彼中女士。酬酢頗厚。有久居之意。後以中外諸臣。一再堅請回鑒。乃始還京。更復極意聯絡。召見各國公使夫人。有京曹某君作詩紀其事云:
麻姑三見海揚塵。一笑先回四座春。東去漫飛金孔雀。西征曾跨玉麒麟。
買將瑤草呼能種。揀取名花被燕嗔。只是相違復相憶。十年佇苦與停辛。
傑閣巍峨接九天。近傳王母敞瓊筵。兜羅攜處香盈握。花逕來時月抱肩。
黃竹白雲歌歷歷。霓裳仙珮舞躚躚。靈妃微粲群真醉。笑倒西方十種仙。
不信仙娥識面難。來騎白鳳去青鸞。新歌宛轉留歡聽。密約封題掩淚看。
媵以玫瑰幽尚豐。贈將寶玦膽先寒。駐顏自有長生術。第一先傳忍辱丹。
粲粲瓠犀語乍陳。攜於輕翦細於塵。槎通碧漢無歸路。波冷銀潢別有津。
夢裡樓台迷霧露。去時冠劍拂星辰。蓬瀛舊約蒼茫甚。絕似黎軒善眩人。
消息蘭奴報總遲。層層瓔珞瑣罘罳。九關虎豹眠方穩。上界鵷鸞夢未知。
自有煙雲供幻境。莫傳烽火到瑤池。侍兒偷制春愁曲。費盡纏綿百種辭。
以玉溪之哀怨。寫宮闈之隱秘。讀者當自得之。較之德菱清宮二年記所云。更婉切有味也。
髯監
編輯光緒末。有髯監者。往來燕市中。自述其入宮之歷史。
謂少生於楊村。年七歲。以小刀嬉戲而勢去其半。暈絕。父母痛甚。延醫治之。如法奄割。逾數十日而瘡平。
適村中人有與某內監識者。夤綠得入宮。事德宗。時年十五矣。帝年亦十四五。典學之餘。好嬉戲。擊球尤昕夕不廢。余遂嫻其術。帝謂能事己也。寵逾他監。一日。帝以他監多不能識字。謂余曰。汝能誦四子書乎。曰能。能誦五經乎。曰不能。曰朕教汝。汝為朕弟子。於是遂朝夕授以經。余頗自奮。帝亦謂余敏而好學。不二年而五經粗畢業。帝曰。朕不能為汝師矣。從上書房取子史及唐宋人詩文命余讀之。謂得奇解。當以相質證。自是而學遂大進。帝輒曰豎子可教也。洎帝大婚。以余值內書房。餘年亦稍長。鬑鬑髭根。忽漸現於余頰。宮中頗疑余為偉男子。顧帝甚寵余。一夕屏他侍謂余曰。汝亦思室家乎。余長跪對曰。不敢。帝曰。朕不汝罪。汝第言之。朕當遺汝出宮。還汝室家也。余涕泣以對曰。蒙陛下恩寵。不敢不直言。小臣自幼奄割。不意近日陽莖帝挺。但此身已不完。出宮恐亦無以自立家室。惟陛下哀憐之。帝曰既若是。恐居此間不便。朕不汝罪。第恐他人不能汝容耳。乃賜余內幣五百金。命出宮還覓婚配。余叫頭謝。謂蒙皇上再造之恩。沒世不忘。當力圖報稱。不意余出宮後。覓父母不得。詢之鄰里。則已亡去數載矣。求親族亦不可得。自念此身已屬殘廢。決計終身不娶。今鬑鬑者已滿腮矣。此光緒三十年事也。及戊申冬。兩宮上賓。人或傳髯監縊於蘆溝橋畔。衣帶中有絕命詩云。無端毀體憶髫年。供奉黃門荷寵憐。今日龍髯攀未得。小臣應許負登天。
蘅塘退士之能雪父恥
編輯清代乾隆嘉慶之際。江左之操制舉業。授子弟以衣缽。取青紫如拾芥。桃李盈門。蘭玉盈庭者。莫如婁東李氏。李氏兄弟凡五人。曰錫瓚錫晉。錫鬯。錫圭。錫康。皆登顯第。掇高魁。刊有映雪齊試牘。其文皆揣摩風氣。清華流利。漸開道光以後。時文靡靡之風。而以李秬香氏所選能與集。與蘅塘退士所選唐詩三百首。為尤噲炙人口。士林爭傳誦之。秬香者。錫瓚之字。蘅塘退士者。其晚年之別號也。二書皆制舉家之圭臬。能與集為小試利器。唐詩三百首則時文雖廢。而學者至今猶吟諷之。然見地故不高。以視歸愚古詩源。阮亭古今詩選。曾國藩十八家詩鈔。覺卑之無高論矣。然三百首一書。至今不廢。得毋取徑不高。便於俗學耶。相傳李氏父。本為農夫。佃於城中某臣族。歲暮納租于田主。鄉農不識富家禮法。誤入其廳事中踞上座。為主人所呵。謂汝目不識丁。敢沔此座耶。李父大窘。歸家力誡其子讀書。求上進。並延名宿。節衣食。自奉修脯。以教其諸子。而諸子卒以苦學成名。其試牘取名映雪。蓋勵志也。嗚呼。當時富家之聲勢赫奕。賤視農民。其訑訑之聲音顏色。猶可見一斑。而李氏父子之困學勵志。卒以雪此詬辱。制舉固小道。使推此志以求之。何事不遂哉。惜乎所志者小耳。
崇禎時之宮扇及遺珠
編輯明莊烈帝后周氏。為嘉定婁塘鎮人。故居在鎮瞿家衖。相傳系皇后誕生處。後父奎。故從醫。後幼時選入信王邸。及帝即位。遂正位中宮。奎以外戚。封嘉定伯。賜第京師。奎貪婪。國變後受李闖羨夾拶。家破人亡。而後則端重貞靜。與帝同殉。史冊稱美。當日本籍諸周。有得邀宮中賜扇者。多系後所手書。流傳至乾隆中。人猶有藏貯者。嘗見張朴村錫爵宮扇行雲。聞道門楣是吾鄉。猶傳畫箑出椒房。昔年玉女擎天上。今日村嫗賣路旁。蓋紀其事也。又吾友潘君肖築世居婁塘。其家藏有一珠。精圓異色。線孔頗大。重不及一分。相傳乃其六世祖孝子潘西溪先生所遺傳者。系崇禎時皇后賜物。孝子奉侍祖母費氏。壽至百齡。此珠實費氏所購得諸周氏者。費氏為康熙時人。時國變甫定。周氏族人。以百金售諸費氏。費終身佩帶之。傳之孝子。為潘氏世寶。咸豐中。粵匪寇嘉定。肖築祖母避兵。身藏此珠。炮彈擊其臂未中。及李氏投水殉難。以珠授其季子。傳留至今。雲佩之能免疾病。庚子秋予在京中。肖築曾出示余。雲有旗人願以五千金購之。潘不肯售雲。
璞琢之觀察夫人之殺盜
編輯光緒中滿洲璞琢之觀察玉。觀察荊州。其家屬僑居鄂垣。某夕有劇盜夜登其寓屋。時夫人尚未寢。盜聞戶中有人聲。靜踞屋頂。以俟人靜後竊發。一盜踞屋脊吸食朝煙。煙爐自屋檐下墜。夫人在室中了見火星落庭間。知有異。默取手槍。移步入暗陬。向屋上斜放之。一盜應聲墜落鄰家門外。余盜亦自屋頂狂奔。瓴甓稜稜作聲。家人咸集。鄰眾合力擒六盜。無一脫者。時張文襄督兩湖。命武昌府陳樹屏鞫諸盜。知系某巨案逸盜。因電璞觀察雲。以尊閫之威。手斬劇盜。積案因之悉破。宜紀錄一次。亦可謂趣矣。
同歸域
編輯同歸域者。清師入定海。明代士紳。抗節不屈。與夫民間婦女之殉難者。火葬一區者也。義士喬君缽。實主其事。後由定海縣知縣繆蓉浦請於總兵藍義山。封其穴而祠祀之。置祭田。今地方學官春秋司祭掃。並勒石以志其事。今所傳繆侯同歸域記。相傳系慈谿裘璉所代撰。璉熟習明末掌故。與姜宸英鄭梁齊名。其遺集久未刊行。此記前由定海王君錄示。近復得刊本。惟與所錄略有異同。其詞曰。順治辛卯八月。王師既克定翁洲。勝國逋臣之死難者。數十百人。降而編氓。雖兒童婦女。莫不同時俱殉。雖曰天戈所向。後至是誅。然其忠孝節義之氣。動天地而泣鬼神。水火兵刃。惟其所蹈。若無怨者。蓋一日而致命者。至數千人。自史冊所載。未有加於斯者也。參軍喬君缽。火而聚坎埋之。題曰同歸域。嗚呼。所謂同歸者何歸哉。歸於仁而已矣。孔子論伯夷叔齊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是可以得死者之心已。是時也。無貴賤。無長幼。皆薪衣而土棺。骸橫而骼豎。不知者以為數千白骨。紛紛藉藉。其慘甚矣。予以為同一仁。即同一心。同一仁。即同一身。雖億萬無分也。安在以多為慘乎。為君也死。骨芳於忠。為父也死。骨芳於孝。為夫也死。骨芳於貞。類而推之。骨不同。其芳同也。夫不見封馬鬣者。麒麟臥於沙草。翁仲泣於斜陽耶。夫不見含金玉焚錦繡以葬者。盜賊掘剖。髮膚塗地。孝子慈孫。不能蔽百年之墳耶。今此同日死仁死義死忠死孝死貞死烈者。裒然封之。非子若孫者拜之。樵採行路者嘆息欷歔而不忍去。長吏歲時致祭。不城南嗥而若敖餒也。豈不氣壯千秋風動百世也哉。元戎藍公。初謀建祠於城南之孔道。予曰。祠虛也。墓實也。祀於祠不若祀於墓。得憑依焉。公然予言。共買田若干畝。歸之學宮。每歲使廣文先生主春秋兩祭。既無侵漁之患。又藉學校之光。不亦美乎。藍公既為記以讒諸石。予遂書不盡之意於碑。距諸公死難之期。方六十年雲。裘集又載同歸域征詩敘。亦系代繆氏所作。詞尤哀艷。為世所罕見。茲並錄之。其辭曰。蓋聞鼎湖攀龍。莫改忠臣之節。盟津叩馬。不加義士之誅。萇弘之血碧千秋。化虹貫日。張巡之齒存孤壘。騎尾歸天。身雖與國同亡。名乃到今不死。同歸域者。葬故明殉難翁洲諸搢紳先生也。飲淚田橫之島。猶奉殘歷於春王。抗節崖山之舟。恥投降表於河伯。衣薪蹈刃。賦詩絕命者十人。裂帛繯梁。入室如生者百口。他如子死父。幼死長。仆死主。僵山皆不屈之骸。以及婦從夫。息從姑。女從母。填塹盡含貞之骨。肝腦狼藉。島鳶不食而長號。胔骼縱橫。狐兔群過而灑泣。燔以埋諸深坎。裒而瘞之北邙。爰有參軍。為茲義舉。唐玉潛瘞宋陵諸骨。植以冬青。謝惠連得古冢遺骸。奠以抔土。(按二句集中未載、今依王君所未抄本入之)雖逢尼父。難題墓於延陵。縱有中郎。曷勒銘於斷碣。芳草淒淒寒食。永餒若敖之魂。殘榆黯黯斜陽。孰酬王孫之酒。逢聖朝之寬大。復舊邑於滄桑。移橫海之樓船。建牙鰲背。標伏波之銅柱。吹角鯨頭。燕麥未生。種花敢同潘岳。豺荊初翦。尋薇遂遇商山。見將壞之一抔。撼城浪齧。謀不祧之兩祭。負郭畲肥。何幸羊公。來登峴首。下諮單父。共舉烝嘗。買虞芮之閒田,永春秋之芳薦。猶恐私禋未典。粢腯不逮夫百年。旋將幽躅分標。名姓共臚於各憲。表忠作觀。猶為吳越私恩。宥過澤枯。真沐聖明殊寵。固已封同比墓。共知義異叢鄉者矣。某邑乘雖登。鄙懷未暢。念慈窮島。永寂寒阡。韓愈不過。莫祭亡王之墓。陸衡已往。誰吟大墓之墟。乃於暇日。偶作詩歌。揚已逝之幽芬。闡不休之奇節。寒蟬孤響。止同壞壁之蛩。細鳥遺音。詎敲高崗之鳳。用貽同志。共發高吟。嗚呼。君父人之大倫。安問興亡異代。忠孝關乎至性。不分群怨皆詩。掞藻陰何。和紼謳而追挽。抒哀松薤。逐鈴唱而齊鳴。絢爛天孫之織。錦俟登機。輝煌茂宰之弦。磚先引玉云爾。
錢大昕之破題
編輯錢大昕幼時。塾師以「至則行矣」命作破題。大昕援筆書曰。「入其室闃無人。但見雞毛一堆而已。」蓋從上文殺雞為黍而言之也。塾師見之。大為激賞。謂文思迥不猶人。此足與鄭成功幼時作「當灑掃應對進退」題文「堯舜之揖讓。一灑掃應對進退也。湯武之徵誅。一灑掃應對進退也。」數句並傳也。
活錢坫
編輯嘉定錢坫字獻之。精於篆隸。尤工鐵筆。為錢大昕猶子。遺墨流傳。人爭寶貴。歿後同邑有戴聽鴻者。名延仲。能學獻之書法。以贗亂真。人莫能辨。吳縣江沅偶見篆書一幅。署錢坫名。曰筆力逼真。惟中有一字假借不合。十蘭不應有此誤也。徐訪之。知為延仲贗作。乃招之往曰。以君筆力。不患不傳。何必假名前人。但作隸須通六書。以段氏說文授之。學益進。時稱活錢坫。延仲嘉道年間人。居安亭。
王文韶之父
編輯王文韶。仁和人。其父業鹺寓居嘉定。名又沂。字少槐。少孤。有孝行。恂恂若儒者。尤敬禮讀書之士。延名士某君教其子。奉修脯甚謹。文韶未弱冠。以鹽商籍應院試浙江。鹽籍額頗廣。竟獲售。然文固不佳也。及秋試闈後。又沂攜其子闈作。遍謁嘉定諸老輩。問可中式否。諸老以謂院試鹽籍額廣。固易獲售。鄉榜則不易僥倖。相與委蛇而腹笑之。及榜發而文韶竟中式。明春聯捷成進士。光緒中。文韶入軍機。位至首揆。歿諡文勤。人咸謂系乃翁厚德所致雲。
蔣劍人
編輯寶山蔣劍人敦復。道咸間名士也。與張文虎齊名。相傳蔣弱冠時薄制舉文而不為。其父故老明經。督蔣彌嚴。欲其取科名以自願。蔣入場喜弄狡獪。所為文恆引用僻典。詭不入格。以是屢不售。放蕩不羈。時人咸目為狂生。其科歲試。其父於場前嚴厲訓誡。謂今科不獲雋。將置之死地。蔣入場。得題而忘其上下文。不知所出。時隔壁者為某邑老童生。應試十餘科。未售。知蔣能文。徐察之。見其久不下筆。因與作寒暄。並謂之曰。日旰矣。君殆腹藁。何竟未作一字耶。蔣以實告。某曰。君如欲予背誦上下文者。則請代作起講提比。以為酬報。蔣諾之。於是援筆揮灑。頃刻成二藝。以其一與某。案發而二人皆獲雋。蔣詣某謝曰。微君之力。則嚴父之責將不免。二人遂成忘年交雲。
郭友松
編輯松江郭友松亦放蕩不羈。以狂名著。郭之妻父。貢生也。六十壽辰。郭畫一壽星。旁立二僮子。一手執冊籍。一手執貢卷。人間其命意。則曰冊貢老壽星也。蓋是語為吳中俗諺。猶雲空諸所有。一時皆為之絕倒。
改李為理
編輯陝西大儒李鬯和。字寒石。明末舉人。國變後。因惡與李闖同姓。改李姓為理。曰李氏本皋陶之後。皋陶為大理。司李亦曰司理。李與理固通也。蘇門孫征君夏峰與西華左令書。稱為魯連後一人。其人品可想見矣。
汪琬之妾
編輯長洲汪琬。字鈍翁。以博學宏詞。改官翰林居京師。遺人南歸。迎其兩妾。兩妾皆不行。曰。此老宦興方濃。妾等卻願守西山之節。同年諸名士。為別納一小星。王漁洋戲作花燭詞。有雲。贏女吹簫引鳳雛。莫將縑素怨狂夫。似聞一語分明寄。我見猶憐況老奴。蓋調之也。
世宗以文字罪裘璉
編輯雍正中。裘璉。故明平波伯裘兆錦之孫。父永明。以諸生散家財買敢死士。從魯王於台紹間。授職提督九門禁旅軍務同知左軍都督。順治三年。殉難錢塘。時璉甫生三歲。少孤力學。天才卓絕。故明遺老黃梨洲先生宗義尤器重之。與姜宸英、鄭、梁、二人齊名。璉少即知名。崑山徐幹學奉命纂修一統志。訪士於梨洲。梨洲以璉薦。越十五日而成三楚志。人咸驚其工具速。遂與徐氏及高士奇諸人結交。聖祖南巡獻賦。帝命近侍記名。然年逾七十矣。始獲舉於鄉。聖祖見璉名。謂近侍曰。裘璉中矣。翌年。成進士。三甲第一。特賜傳臚。與二甲第一名同。異數也。旋改庶吉士。乞身歸。帝幸熱河。欲璉扈從。問院長裘璉何在。以具詞乞身對。帝曰。他原有七十外了。遂允其請。康熙六十一年。璉將入都祝帝七旬萬壽。在杭州聞駕崩。乃歸慈谿。是璉雖與崑山三徐及高士奇有關係。得第之後。未嘗久居京師也。世宗即位。羅織諸王賓客。無所不至。雍正七年。三徐以事罷職。高亦獲譴。是年冬。璉亦被逮入京。時年八十五矣。明年六月卒於京師。時獄猶未解也。三徐與高之獲罪。具載東華錄。雖聲華過盛。有以自累。然世宗忌之。或謂其黨於諸王之故。裘之獲罪。相傳亦因三徐與高氏。
或謂裘少時。曾作擬張良招四皓書。其辭曰。戚夫人嬖生趙王。帝以母故。欲立其子。佯曰如意類我。呂后恐。使建城俟澤。劫留侯計。留侯為言四皓。命太子為書。卑祠厚禮以往。太子曰噫。吾為書。懼自伐以旌君過也。於是以安車四乘。白璧十雙。繪帛累百。衣冠各一襲。為留侯書以招四皓曰。上高先生名久矣。知先生之不可強致也。每與良等言。吸慕不少忘。今上春秋高。多病。戚夫人日夜抱趙王啼弄上前。而後太子累月不得見。則是驪姬復溺於晉。而褒姒復煽於周也。豈不殆哉。顧知君莫如臣。上非盡惑於愛也。非中於讒也。非忘天下以徇兒女也。心懦太子而慧趙王。以為能蒙吾業也。然則欲定太子。莫若翼太子。欲翼太子。莫若賢太子。賢之奈何。今上所心重而不能致者。獨有四先生耳。先生其何以為太子計。夫救人患之為仁。定社稷之為勛。扶綱常倫敘之為賢。成所敗安所危之為智。良試念之。良何有於先生。上與太子。何與於先生。漢天下亦何與於先生。先生其何以自為計。深山之木。盤龍蛇。干雲霄。斷崖之石。怒風雨。室鬼神。將千百年。非不安且久也。棟梁不先。而明堂不急。則人忽寶貴之矣。先生一出而太子可安。天下可定。處士可重。願先生留意也。或告先生曰。上輕士嫚罵。故士多亡匿不出。夫上所嫚罵者。非士也。而先生何自視之淺乎。四皓得書笑曰。吾固疑張良為之。乃出。卒定太子。安天下。傳曰。不有君子。其何能國。留侯四皓當之矣。璉之書具載集中。當時頗多傳誦之者。或摭其詞以入告。謂此書系諷聖祖易儲。為太子允礽作。而璉之禍作矣。然實誣也。嗚呼。璉以故明忠臣之裔。年逾七十。始獲一第。引身自退。而卒以耄耋之年。嬰文字之禍。可悲也。夫清代聖祖世宗高宗三朝。衣冠多羅罹文字之獄。獨璉之獄世罕知之。予故具書之。以補野史之闕。
攝政王多爾兗之問卜
編輯余客長春。有旗人某君。頗能道滿人入關前故事。謂相傳攝政王多爾兗入關之時。途遇一卜者。多爾兗叩以吉凶。卜者曰吉。但恐不終。多問其故。曰得之者攝政王。失之者亦攝政王也。多爾兗曰。難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乎。卜者曰。到得後來。自有應驗。多爾兗曰。究竟這天下是誰的。則又曰。寡婦孤兒得之。寡婦孤兒失之。多爾兗曰。難道孤家竟沒有名分麼。多心識其言。故入北京。逐去李自成。即迎接世祖母子入京。意謂天命有在。且恐不能終局。欲以寡婦孤兒當其懺也。多本有自取之意。於是竟讓大位而不居。迨清室退位時。載灃又以攝政王當國。隆裕宣統。竟以寡婦孤兒失國。說者謂卜者之言皆驗雲。
德去德來
編輯光緒中。江西巡撫德壽。以貪黷被御史參劾去職。繼之者為德馨。亦以貪黷聞。贛人因書揭帖。伺人弗察。粘於德馨所乘之肩輿中雲。德去德來皆是德。財多財少總貪財。德見之大怒。責輿者弗慎。笞之見血。不能舉步。後又有人作一聯粘於輿中雲。德去德來。無人見得。轎前轎後。有足皆蹻。贛人讀蹻若蹺音。與轎字叶音也。
錢調甫乞師
編輯咸豐庚申。太平洪氏據金陵。蘇屬城邑多淪陷。搢紳之士。多避難上海。時議赴安徽大營乞師。顧沿江多洪楊營寨。無人敢行。太倉錢調甫時適客上海。境奇窘。毅然請行。與吳縣潘馥同行。效申胥之秦庭涕泣。曾左胡諸公義之。遂分軍攻克蘇常。錢自是名震大江南北。官至河南藩司。歿諡敏肅。大丈夫風雲會合。建立功名。莫不從艱難困苦中來也。
記蔡氏二女
編輯嘉定夏君鏡苻。娶婦浙湖蔡氏。夏氏少年負才藻。婦亦有林下風。名曉侖。通書史。真佳耦也。然卻占反目。人咸以為憾。嘗聞湖洲俞君談及其事雲。夏氏家風儒素。夙以勤儉稱。初婚居甥館時。一日偶在閨中自起掃地。蔡氏女以為失體。因出對語云。斯文掃地。真掃地矣。夏思之良久。無所得。於是夫婦遂不合。後有人代夏作對雲。夫子非天。豈非天哉。然當夏君未反目之前。則此語亦無從而得也。予既紀此事。適湖州陸君見之。述及蔡父元卿。為名孝廉。有潔癖。每赴親友家飲讌。衣袋中常貯草紙。就席時必再三拂拭而後入坐。其孤僻有如此。孝廉負才學。中年後絕意仕進。不赴春闈。其人品故高絕。臂力極強。能於方桌上置盛筵。以一手舉桌之足。擎之空中。而桌上盆碗。不移動分寸。真絕技也。蔡氏有二女。無子。次適夏。長適同邑周君柏年。周故口辯。善罵座。與妻亦不諧。其妻常挾而投之數武之外。蓋亦女中豪也。因此周與蔡亦乘離。甚至周至蔡門。蔡父持刀逐之。嗚呼。蔡氏父女皆奇才。夏與周亦皆一時之俊。而夫婦之道。乃苦如此。其亦蔡父孤僻之性。有以養成之歟。然而足以傳矣。
陸星農
編輯太倉陸星農修撰增祥。以大魁出為道員。候補湖南。鬱郁不得志。蹭蹬以終。相傳陸氏應禮部試時。有卜者。曾為陸氏卜官階。陸製得一奩字。卜者雲。名居第一人。官不過三品。蓋奩字俗書上從大。大字分析之。為第一人也。下從區。中為品字。空其一面為三數也。蓋亦巧矣。殃後嘉定黃翰欽孝廉宗起挽之雲。蘇內翰。春夢一場。薄宦衡湘。回首觚稜經卅載。謝太傳東山高臥。屏除絲竹。等身鉛槧足千秋。蓋紀實也。
水死輓聯
編輯黃翰欽孝廉。以同治癸酉南闈第三人及第。文章為海內宗。仰負才兀傲。幕游湘桂諸省。所至名漢倒屣。詩筆合少陵東坡放翁為一家。每一篇出。入爭傳誦。而尤善輓聯。嘗挽李奎甫水死江中雲。百歲亦何為。世路崎嶇。不如破浪乘風去。一抔安足戀。江流浩渺。同在高天厚地中。又雲。一去不還。洞庭湖上傳書客。前身合是。采石磯頭弄月人。又挽王文勤公文韶子頌聲部郎雲。水部一官。才長命短。錢塘八月。人去潮來。蓋頌聲以八月十八日歿也。一時亦傳誦雲。
黑米
編輯光緒已亥夏。蘇松太各屬。農人於土中掘得黑米。余曾親見一農人鑿土得黑米無數。其形質均與米無異。迷信家以為有兵災之兆。然庚子年雖北方俶擾。聯軍入京。而南方固無恙也。或謂是系礦物。然不見於平時。獨見於是年。是又理之所不解者。謂有奸人埋之以惑人聽。然又何從得此黑米。而遍埋之耶。謂傳者言之過甚。是猶等之翦之雞毛諸謠言。然余又親見之。而各地親見其異者。又不止我一人也。姑志之以待博物家之研究。
清聖祖之門生
編輯嘉定王丹思殿撰敬銘。以康熙丁亥迎鑾進詩畫稱旨。入直暢春園。充武英殿纂修。書成議敘不就。癸己春秋鄉闈。(是科春闈鄉試秋闈會試)聯捷成進士。殿試一甲第一名。臚唱畢。帝謂近臣曰。王敬銘久直內廷。是朕親教出來者。授修撰。賜宅一區。己亥侍直熱河。帝問而父年幾何。以父母年皆七十對。御書齊年堂額賜之。當時以為榮幸無比。古雲。門生天子。王氏則天子門生。然王氏科第世家。其學實淵源於其父畝。而畫法則實受諸婁東王原祁者。
克食
編輯清聖祖南巡。諸臣謁見行在者。輒賜克食。克食者。滿洲名詞。即御廚之餕餘也。中葉以後。此禮漸廢。然當時諸臣之賜克食者。輒以為苦。蓋所謂天廚餘饌。輒經宿不可下咽。且內監需索陋規甚厚。長洲沈德潛曾以賜克食致腹疾。嗚呼。寧甘家食供藜藿。不向天廚餟糜(飠+稟)。鄂昌詩蓋有為言之矣。
朱履中之獄
編輯嘉慶初。懲和珅之禍。各省疆吏以賄賂初劾者。輒不免。然真貪吏未嘗以贓致敗也。而最冤誣者。莫如浙江布政使李賡芸被屬縣朱履中告計一事。初賡芸任汀漳龍道時。俗喜械鬥。令懦不能治。履中署平湖縣事。受代來謁。其人內狡而外朴。賡芸視其人若可用。請於督撫。委署龍溪縣。久之不辦。賡芸率兵往治無所得。費帑七百兩。與履中分任之。又監造戰船未符去任。家人貸履中金以竣事。賡芸不之知也。及署布政使。以甄別屬中教職。改履中教職。履中虧鹽課五千餘兩。計無所出。則具揭督撫計告。謂虧帑事由道府婪索。督撫合詞密奏。遂解賡芸任。就省吏訊鞫。質訊時。履中指前二事為贓。總督注志伊持之急。巡撫王紹蘭附和之。知府徐以輈索供狀。聲色俱厲。賡芸不堪其辱。自經死。時嘉慶丁丑正月十八日也。事聞。朝命吏部侍郎熙昌。副都御史王引之治其獄。抵履中誣告罪。總汪志伊巡撫王紹蘭皆奪職。閩紳副貢生林光天等。具呈使者。其略曰。故藩李公持躬謹飭。蒞事精勤。抱愨懷忠。安良戰暴。平反穎獄。囹圄無冤。禮士愛民。窮民存活。共漳時首械書役。蠹風斂跡。其止息鬥爭。如龍溪歸德。堡民仇殺多年。一經勘斷。兩造冰釋。其禁戰萑苻。如漳屬九龍嶺。扼要防守。商旅坦行。海盜蔡可黃鐘。皆被拿獲。其他善政。不可殫紀。詎意本年正月卸事身故。貧無以斂。家無以炊。省會士民。拈香拜臨。汀漳人民。設位吊位祭。共抒哀思。恨無以報。請捐建愛祠。以慰輿情而存公義云云。使者以聞。得旨俞行。且諭曰。斯民直道之公。又朱書奏牘中曰良吏。其冤始昭雪雲。
海獺
編輯孝欽後自辛丑迴鑾後。懲前排外之禍。深欲要譽結好於各國公使。召見各國公使夫人。饋贈甚厚。不知者謂其以著名排外之人。一變而為媚外。然在孝欽則自以為羈縻有術。欲玩弄他國人於股掌之上。其意固未嘗為外人所屈服也。孝欽每見外國女子喜畜狗。一日見某國公使夫人。謂之曰。朕聞泰西人多喜畜狗。朕亦素喜之。某國公使夫人。因笑而答曰。太后如喜此。某有一黑犬。系意大利產。當進獻於太后。翌日遂以狗進。孝欽親自命名曰海獺。自此每見各國公使夫人。無不以海獺自隨。然孝欽生平。並不愛狗也。其善於牢籠人意如此。亦可謂能揣摩風尚得矣。
王世選為一馬亡明
編輯王世選。字正宇。世居陝西榆林衛之柏林堡。明天啟初以良家子從軍。善騎射。殺首鹵。積功至下將軍。數奇不得遷。時邊備廢弛。將驕兵惰。世選為裨將。守柴溝。本帥總兵官某。貪冒嗜利。御下傲黠。世選意輕之。所乘馬曰黑騅。高九尺。汗血善走。出入行陳。如向空闊。饑渴不罷。世選愛之。爬梳飼秣。珍惜若兒女。其帥欲得之。日使人諭意。世選終不肯與。於是帥惡之。會驚報至。帥故與世選孱羸五百人。冀其敗衄。幸中以法。世選意益不平。然迫於軍令。無可如何。鼓行而前。道出遵化。遇霖雨積旬。弓解矢忌盡脫。寇且逼。孤軍乏援。世選據鞍嗔目喟曰。已矣。誰為之者。吾經數十戰。未嘗少挫。若上吾功。萬戶侯不足道也。今以一馬故。為貪帥所陷。吾身不足惜。奈士卒何。已矣。遂顧軍士泣。軍士亦泣。遂乘黑騅。招健兒數十人亡走遼瀋。謁清太宗於軍前。帝與語大悅。授總兵官。兼管副都統事。尋遷正紅鑲紅兩旗都統。隨征大凌大同高麗。下山東列城數十。授世襲精奇哈番。順治元年。統兵追李自成潼關。慷慨謂將士曰。我輩故明人。值世亂至此。念祖宗三百年受明豢養之恩。一旦乃為此賊殺君覆國。義不當與此賊俱生。遂盡力追賊。殘殪無算。自成僅以身免。又隨多鐸南下。破揚州松江嘉湖杭州等郡。嗚呼。世選故明邊徼驍將。世襲武職。乃因主帥之嫉媢貪縱。竟亡身敵國。倒行逆施。以伐故明。雖追李闖之際。然不如公山不狃之徒遠矣。彼主帥者何人。有將才而不用。以子常驌驦之求。卒使其人亡走敵國。其罪又寧可逭哉。明末諸將。如耿仲明孔有德祖大壽諸人。皆以細故叛亡。為敵國所用。不獨衝冠一怒為紅顏。為亡國史上之痛事也。是以將將之道。重於將兵。而平日訓練士卒。尤不可不注重愛國。
南京童謠
編輯道咸間南京童謠有蝴蝶飛過牆。江南作戰場之謠。又有太平天子朝元日。南北分疆作戰場之諺。至洪楊之亂。其語悉驗。
李長庚幼時弄筆
編輯相傳李忠毅公長庚幼時在塾中。嘗弄筆大書天生我才必有用七字。其後果為大將。以剿海寇蔡牽朱濆死事。公泉州人。寄籍台灣。治水師。所向無敵。其戰殉時。一手執盾。一手持刀。殆而猶不釋手雲。
蕭縣鄭孝子
編輯蕭縣鄭孝子立本。以父謫塞外。出外求之。竟負骸骨以歸。江陰金諤嘗為作綏來樂府。其辭曰:
蕭縣孝子。萬里尋親。使者這春廬。郡縣傳其人。(一解)
兒時不知父何處。長跽母前問其故。母欲言之哽咽難遽吐。而甫三齡。而父遠戍。(二解)
仰首號泣。寒烏啞啞。兒不願娶婦。願從此逝。穿雲入海覓阿爺。安得生兩翼。空咨嗟。(三解)
某年某月。鄰某戍烏魯木齊。甘為執鞭。偕行弗迷。奈無宿春。惟乞提攜。(四解)
黃沙白草風蕭蕭。黑河八月雪亂飄。出關性命輕鴻毛。(五解)
千山萬水。十生九死。鄰某到戍。孝子喜。孝子且弗喜。而父戍所。去此尚三千里。(六解)
扶病往。心彌堅。糧盡窠深谷。魑魅蹲其前。僅得免焉。(七解)
窮晝夜。條逾月。抵綏來。足趼蹶。急走詢。父子早沒。(八解)
一慟幾絕天茫茫。哀感穹廬。醵餞飭劻勷。送而父魂魄歸故鄉。(九解)
鬼神鑒。知道途護持。辭家八載。乙未之秋抵里。摯行無虧。(十解)
果能行。路無遠。果能為。時無晚。皇天高高鑒誠悃。孝子者誰。曰鄭立本。(十一解)
吳門老和尚遺像
編輯吳門老和尚者。明季侍御李灌溪先生也。先生名模。吳縣人。當南都擁立時。曾疏劾四鎮誤國。不用引疾歸。南都失守。削髮剃鬚為僧。今吳門老和尚堂中。尚有僧衣塑像。並崇祀吳中名賢祠。像見吳中五百名賢遺像中。余於光緒壬辰。曾至蘇詣堂膽謁遺像。鐵石心腸。松身鶴貌。猶想當日丰姿也。
糊粥生薑炒米茶
編輯糊粥為常州土俗。蓋他處食粥。皆以米粒煮之。或名稀飯。惟常州則屑米為粉名曰糊粥。故有糊粥生薑炒米茶之諺。相傳清高宗南巡時。駐蹕常州。垂詢風俗食品。劉文定以里諺糊粥生薑炒米茶對。帝嘉其土風之勤雲。
紅拜
編輯嘉定南翔土俗有紅拜之禮。凡遇喪事。小殮畢。則其家屬。依次衣吉服先向靈前拜跪行禮。然後再易喪服成禮。此風惟南翔一鎮有之。嘉定城中及各鄉俱無。相傳系明末里人張子石先生鴻磐叩閽請折漕糧時。別其家人作永訣。家人具衣冠拜之。遂成為風俗雲。
一品荔
編輯粵中荔支。除掛綠外。當以水晶為第一。吳應逵荔支譜雲。水晶丸俗名糯米餈。出番禺鹿步之北村。香液與掛綠絕似。而實大核小。食之令人暢然意滿。吳石華擬之鰣魚無骨。阮雲台先生元雲。此嶺南第一品也。自此人遂以一品荔呼之。
萬生園之糜費
編輯光緒末年於京師西直門外設農事試驗場。一名萬生園。任遊人入覽。舊為三貝子故園。周圍凡數十里。樓台池沼之屬。皆極壯麗。中為豳風堂。來遠堂。暢觀樓則為宸游駐蹕之所。旁有動物園植物園。聞修葺此園。農工商部。共糜去帑銀五十餘萬。以視倫敦巴黎及日本東京之博物院。其完備殆不及百分之一。美其名曰農事試驗場。不過略具犁鋤牲畜。及桑柘蠶具之屬。而糜費已如此。光宣末造所設施之新政。類如此。國家安得而不亡哉。為國者可以鑒矣。
白齊文之無勇
編輯白齊文美人。落拓至上海。洪楊據蘇常時。當道募洋將助戰。白齊文應募。與戈登所統常勝軍。並隸李文忠麾下。白故無賴。所至輒酗酒。當道頗患其驕悍不可制。既而降賊。為之謀主。屢與官軍抗。後兵敗溺水死。相傳白每下一城。必索牛酒為犒勞。見諸將輒無禮。罵座噴沫。無所不至。鮑超勇將也。一日白被酒。攫其瓴頂自冠之。超怒。因揮拳仆之。白憤甚。出刀追超。幸郭松林從中解勸之。得無事。然自是白遂有異志矣。長洲錢義山副將目睹其事。余游武昌時。錢親為余言之。謂白毫無腕力。每與人戰角力。輒為人所仆雲。
民壯
編輯民壯之設。始於明正統中。中葉以後。按里僉點。增至千餘名。嘉靖以後。倭寇俶擾。增設教師義勇。儼然民兵之制。其後有司以老弱者充之。而其制漸廢。清雍正二年刑部尚書勵廷儀議奏復民壯。直省尚未畫一。是年部議州縣各設五千名。歲給銀六兩。後准河東總督田文鏡議以州縣之沖僻。定民壯之多寡。咸豐軍興以後。湘淮各軍。以鄉勇平亂。而民壯不過為州縣出入呵導及平日奔走之用。其人皆徒食口糧。不能執兵役。耗費餉糈。徒資點綴。有誚以詩者雲。民壯何曾壯。官肥臃腫多。一年銀六兩。養不活家婆。可見其一斑矣。
胡匪之歷史
編輯明袁崇煥計殺毛文龍。文龍部下。因散入海為盜。出沒於遼瀋登萊一帶。此即胡匪之所自始也。厥後邊將孔有德耿仲明祖大壽等。相繼叛變降清。其部下或有懷田橫五百人之志。不願寄身於降將旗下者。則亦附和毛文龍遺眾自逃於海。浸淫日久。凡亡卒悉加入之。遂成一匪黨。其始專與清室官吏為讎。其後以清之兵力方盛。勢不能抗。而又以部眾日蔓延。遂肆劫掠。然亦惟豪商巨賈。行經關內外及直魯一帶者。虜而勒出巨金以贖之。而響馬諸賊。亦聯合焉。有商峻者。故毛氏部將。長其曹。為之部勒其眾。故商氏世為胡匪。其後裔今猶有譜系可稽。是說也。予聞之濟寧王君叔方。王君蓋深知商氏歷史雲。
天后
編輯天后者。宋孝女莆田林氏也。元明封天妃。清累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天后。其諡可謂疊床架屋矣。雍正十三年詔秩祀海濱州縣。嘉慶六年封神父積慶公神母積慶夫人。道光十三年加封神父母衍澤二字。歲以三月二十三日神誕及九月九日致祭。蓋林氏以九月九日殉於水。與曹娥事正同。而清代之祀典。有加無已者。實以海運故。其廟宇在上海者尤崇。然其中藏污垢。在租界中。獨為外人勢力所不及。江湖賣技及零星販賣者麇集其中。而庭宇遂污穢不可收拾。嗚呼。神道設教而其為瀆慢也如此。神此其有知。不其恫乎。
獺皮歌
編輯蘇俗呼土棍為獺皮。逼醮、構訟、殺牛、開賭、諸不法事。皆出其手。費葵有獺皮歌。懲惡之意。流露楮墨。歌雲。蘇松界處東海濱。素稱澤國水潾潾。為淵驅魚偏有獺。實逼處此何不仁。東鄰醮婦喪所天。西鄰賣兒償租錢。渠先攫取數緡去。那管汝曹泣涕漣。忽聞村南詬誶聲。計興波浪定財生。不然唆使公庭去。涉訟經年禍不輕。良民動色常閉戶。無辜波及竊與賭。覘知里甲暗中謀。愚民股慄色如土。小語低聲里甲前。哀求大力脫網罟。且賣郭外祖遺田。再鬻舍旁種菜圃。大家剖食事方休。免得鈎提到官府。里甲何人庇獺皮。虎威狐假更神武。吁嗟乎。罄竹竭波難盡傳。聊言一二已慘然。肥爾身兮果爾腹。百般詭計掠人錢。如狼如虎亦可稱。虎狼噬人未猛烈。為蛇為蠍何不名。蛇蠍螫人可撲滅。惟有獺居水族中。涵淹卵育擇肥齧安得韓公驅□文。食肉寢皮波浪息。
肅慎
編輯文宗北狩熱河。大漸彌留之際。召載垣端華肅慎受顧命。遺詔以載淳嗣大統。肅慎以請用漢人督師剿賊。受知文宗。文宗拔用曾國藩。節制諸將。蓋肅慎之策。故其時帝眷獨隆。與載垣端華同受遺詔。三人受命後。以帝幼知帝生母貴妃那拉氏必預政。密謀大計。欲令載垣攝政。喪在熱河。那拉氏詗知之。與恭親王奕訢謀誅三人。羅織其罪狀。以為將謀大逆。其實三人心固無他也。今史家襲當時官書。以為載端等。皆謀逆之臣。沉冤莫雪。信史真難言哉。顧那拉氏雖誅其人。而卒守其策。以平大亂。武瞾之才。亦自不可及矣。
曾國藩之保全功名主義
編輯當肅慎之被誅也。曾國藩頗自懼。及那拉氏垂簾聽政。仍令曾節制諸軍。乃始自安。然及南京克復。猶兢兢不敢以功名自居。時儆惕其子弟。以盈滿為戒。蓋不獨有滿漢之嫌疑。實恐以肅慎之薦。那拉氏或念舊嫌也。人臣於功名之際。欲自保全。亦苦矣哉。
馬新貽之鎮定
編輯馬氏為張汶祥所刺。其時正值鄉闈。士子集於金陵。馬氏為監臨。於點名之際被刺。馬氏受傷。猶以硃筆書閉門捉賊四字。此李某為余言者。時士子大驚。而馬氏鎮定如此。亦不可及矣。
清世祖之偽僧
編輯清世祖在位十八年。實內禪於聖祖。世或傳其為僧。其言蓋非無自。特其事甚秘。世鮮能言其故者。予嘗聞之五台山僧。僧為言五台山舊藏有老和尚遺像。日角殊姿。即系世祖化身。並言和尚以順治十八年祝髮。祝髮後茹素誦經。戒律甚嚴。示寂時誡其徒焚化遺屍。葬於山後。勿封勿樹。其徒知其非常人也。令世世供奉其像。以為開山始祖。蓋世祖晚年。見諸王擅權頗。萌厭世意。在宮中即皈依佛教。鰲拜乘機勸令禪位太子。且以危言逼之。世祖遂不得已而稱疾。傳位聖祖。而以鰲拜輔之。微服出宮。入五台山祝髮。鰲拜既得政。引遏必隆為心腹。驕縱擬於天子。將圖篡逆。幸聖祖長。知鰲拜奸誅之。斯時世祖入山為僧已久。知聖祖能。故遂無還宮意。嘗謂其徒曰。吾見兒足了吾家事。其從亦不知其為九五之尊也。壽至八十餘方卒。此實錄所不載。山僧乃鑿鑿言之。固知世人所傳。非盡妄也。特記其事於此。以待史家之參考。
清聖祖之捉刀者
編輯清聖祖英姿天縱。於書無所不窺。沖石自程。即秦皇帝亦其無勤敏。顧帝雖好學。老而不倦。而當時所灑宸翰。亦未必皆屬己出。其捉筆者。為高江村士奇。故高於當時。最承帝眷。又有二人。為高所物色。養於宮中。終其身弗令出外。其後竟殺之以滅口雲。
雍正硃批上諭
編輯雍正硃批上諭。為世所傳誦。顧其言多周內過甚。時有欲蓋彌彰之處。如對於允祀允禟及殺年羹堯諸上諭。措詞多失大體。陰賊險狠之心。時流露於不覺。各硃批有為詞臣所擬進者。帝輒親筆塗改。語有為臣下所不敢言者。固非他人所能代擬也。
乾隆微行
編輯高宗最喜微行。在位六十一年。除屢次南巡外。嘗微行出京。時諸疆臣頗惴惴。以帝行蹤詭秘。恐被詗察。獲意外之咎也。顧帝所至。輒誡知其事者。不得供張。泄露其事。並不許以私家筆記。載其秘密。故其事世多弗傳。前清光緒中嘉定縣典史張君子丹。桐城張文和公嫡裔也。頗能道乾隆朝故事。蓋得乃祖文和公所傳述者。嘗為予言。帝一日微行攜二太監及文和公從。各扮作儒生狀。於蘇州時。巡撫為陳大受。大受故識文和。驚其突至。文和耳語大受曰。衣湖色袷袍者。聖上也。大受不知所出。遽上前跪迎。帝笑而扶起之。謂勿驚擾。第假此間佛寺歇宿一旬足矣。然勿使左右及寺僧知也。大受唯唯聽命。備筵進饌。帝命五人共坐。時署中人咸不知其故。以為大受尊長至也。食畢。大受修函介紹於寒山寺僧。謂有親串數人。欲假方丈游息數日。大受啟帝謂微臣當隨駕。帝謂汝出恐地方人士多識者。多不便。不如其已也。大受叩頭謝。既而帝及文和二監持信赴寒山寺。寺僧以為撫台官親。供張膳飯。帝謂吾等素喜方丈素餐。第供素饌足矣。寺僧導遊各處。帝贈一箑。書張繼楓橋夜泊詩。款署漫遊子。留宿七日而去。臨行以函告大受。略謂予去矣。恐驚擾地方。萬勿遠送。竟微行離蘇。又雲帝嘗於近畿微行。率不隨一人。而最為滑稽好事。莫如丙子應順天鄉試一事。以監生王澧名入場。文中全用莊子寓言體。不衫不履。時分校官王鳴盛得而異之。以格於程式。不獲薦。然批其卷謂能以古文作時文。惟未諳墨程。深惜其不能斂才就範雲。不知帝故以此滑稽狡詭之術。試校閱者之眼光也。王自是得受主知。屢蒙遷擢。得充日講起居注官。先後賞賚貂皮人參。不勝紀。子丹有句雲。莫謂試官多肉眼。微臣卻是受知師。蓋紀實也。
宣宗之破林清
編輯仁宗末年。秋獮木蘭。大興林清。滑縣李文成。勾結內監以作亂。定期九月十五日。滑縣知縣強克捷詗知其事。捕文成下獄。斷其脛。其黨知事敗。遂於九月七日起兵。出文成於獄。殺克捷全家。襁褓兒無免者。清驟遣兵入內城。分攻東華西華兩門。時宣宗方在南書房讀書。俟午飯不至。既而聞變。急出率內監抵禦之。宣宗故善射。發矢射三人。林兵氣餒。遂敗退。仁宗倉猝還宮。髮禁兵圍黃村。捕清。文成據滑。以脛創不能遠出赴援。卒就殲.說者謂強以全家保全帝室。而宣宗之英武。竟以倉猝之間。擊退賊兵。此其中殆有天意。從此誕膺大寶。非偶然也。
安重根之死不獨為韓
編輯宣統已酉日本朝鮮統監伊藤博文。將會各國密使於哈爾濱。處分滿韓。兼議對付中國。韓烈士安重根擊伊氏於車站。立殞。安氏亦被執。死焉。吉林某君。悼傷安氏之志。知其事不獨關係朝鮮也。為作安重根傳有自敘湘纍者。作書後投寄東三省日報。慷慨淋漓。讀其文益見安氏之志矣。其辭曰。昔荊軻匕首。去易水而不還張良鐵椎。擊博浪而未中。千古遺恨。九死不辭。君子猶或悲之。懦夫因之立也。豈不以志殲公辭。誓報國讎。一身之利害。有所勿顧。匹夫之志節。莫之或奪哉。矧夫專諸之劍。竟剚王僚。隗囂之客。終揕君叔。讎人授首。志士成仁。有如韓人安重根者。寧非當世之傑士。亡國之鬼雄乎。顧一孔腐儒。輒持謬論。九世復仇。或忘大義。謂燕丹之計。只以速亡。子房之心。未能含忍。噫、是說也。寧不短烈士之氣。長仇人之志哉。夫日本之圖韓也。伊藤之赴滿也。哈爾濱之行。鬼崇莫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斯時也。各國密使。相望於道。統監與會。實主齊盟。說者謂其將欲解決滿韓問題。兼為處分支那計劃。夷德無厭。豈虛語哉。命之罔極。亦知亡矣。嗚呼。豐臣假道。誰切唇亡齒寒之憂。忠武雲亡。孰為誓海盟山之計。(明萬曆中、日本豐臣秀吉當國、欲協高麗假道以侵明、其國書有一超直入明國之語、高麗拒之、秀吉發水陸軍數十萬以逞其憾、平行長以陸軍數萬攻平壞、而水軍十萬、亦將航海而來、明將李如松援平壤、日人方俟其水軍、以圖並進、高麗名將李舜臣、以鐵甲龜艦、遮系日本水軍、盡殲之、平壤日軍之勢遂孤、如松得奏大捷、舜臣諡忠武、遺詩有誓海魚龍動盟山草木知之句、其所造鐵甲龜艦、英人稱為世界鐵甲兵艦鼻祖、日人亦稱其用兵如神、遠邁鼐利遜)、倘非安氏奮其一擊。微特韓祚不能五稔。恐東亞之和平。將於是破。即中邦之運命。亦不可知矣。然則彼之所以憤而出此者。非獨為韓人報復國讎。隱實為世界剗除公敵。雷霆迅發。莫掩厥耳。招搖一揮。急繕其怒。雖報韓未遂。寧與日偕亡。卒使敵人之陰謀。不敢遽逞。國民之志氣。逾以淬厲。從田橫而死。殉義者五百人。聞伯夷之風。興起在百世下。觀日本並韓而後。韓人繼安而起。再接彌厲。死事者實繁有徒。百折不回。謀國者至今未懈。國家可亡。人心不死。皆鐵血主義。有以作其氣。此白山逋民。所以為之傳也。嗟乎。三戶亡秦。一旅興夏。死灰可以復燃。噓枯猶能再活。蹈海而死。魯連寧忍帝秦。立庭有辭。夫差不忘報越。雖公孫陽為政。鬼為曹社之謀。乃申包胥出亡。天鑒秦庭之哭。贈繞朝之策。勿謂無人。揮魯陽之戈。猶能返日。扶餘古國。安知不屬虬髯。侏儒小子。行見毒於蔓尾。所恨狡童誤國。翻令箕子為奴。抱此簡編。有同祭器。睹傷心之禾黍。每慨為墟。收失計於桑榆。毋忘在莒。末敘傷心人湘纍跋。世之有心人。誦此文當同聲一哭也。
文宗之嗜雅片
編輯文宗時雅片之禁漸弛。其時大僚中。多有染其癖者。即帝亦酷嗜此物。英法聯軍入京。帝北狩熱河。驚恐之餘。又以癮發。遂致大漸。蓋其時帝以倉猝蒙塵。少帶阿芙蓉。帝又憤以雅片之戰。致外兵深入。深悔己翻受其毒。故決絕戒除。不意竟以此致疾也。嗚呼。雅片之毒。痡於四海。而當日以九五之尊。亦以此戕其性命。可勝痛哉。
德宗之嗜學
編輯德宗弱而好弄。尤喜玩鐘錶。凡時計中機器。皆逐件拆視。能自修理。及長典學。翁同和授讀。畢業十三經。書法雄渾。翁嘗取經史中有關法戒者。繕錄以進。及康梁進用。尤嗜喜時務諸書。各時務報以及薛叔耘(福成)庸齊筆記諸書。靡弗瀏覽。嘗閱朝考諸卷。見其多頌揚體毫無實濟。廢而嘆曰。以此甄錄人才。奚怪所學之非所用也。故不久遂有變法興學之舉。及八月政變後。深自韜晦。屏書不觀。鬱郁不自得。太后遂謂其病。噫、以英明有為之主而掣肘於母后。身經喪亂。卒以幽憂殞其身。豈非天哉。
煮粥詩
編輯洪楊之亂。東南大擾。太倉有一士人。避難村中。從村民乞得半升米。煮粥度日。因吟詩云。烽火東南稻不收。乞來升米轉擔愁。插將竹筋東西倒。挹取瓠瓢上下流。捧出堂前風起浪。持來庭下月沈鈎。早間不用青銅照。眉目分明在裡頭。一賊陡入。見桌上詩句。笑而釋之。亦云。不幸中之幸矣。
滸墅關
編輯乾隆南巡至蘇州。至滸墅關。不識滸字。誤稱為許。至今俗稱為許墅關。蓋承訛襲繆。實亦絲綸之語。有以導其先也。足與金山之江天一角。同傳不朽矣。
一靈道人
編輯番禺屈大均。字翁山。一字騷余。初名紹隆。補明諸生。遭亂棄去為僧。號一靈。後以與某僧忤。又返儒服。始改後名。翁山恃才傲物。卒坎坷以終。其遺集有詩外易外等書。前清為禁書。而易外世刊本。予曾於外家見之。詩外則近時刊本頗多雲。
赤腳僧
編輯赤腳僧不知何許人。康熙中駐錫嘉定長春庵。甲辰十一月忽詣齊主告別。眾詰其何之。曰我無所往。行且永訣耳。臨歿致書李御史模。自言山西太原人。崇禎辛未進士。乙酉後遁跡至此。屬焚其骸。平日畜一雞自隨。臨歿謂雞曰。盍隨我去。越一日雞亦死。趙克聲有詩云。廿載拋家作遠行。蕭然瓶缽一身輕。江潭憔悴靈均淚。蜀道崎嶇子美情。冰雪歲殘思舊臘。風波海沸隔西京。泉台知有忠魂在。仍挾天雞候曉鳴。僧蓋亦補鍋匠之流亞也。
吳淞江上之虎
編輯乾隆二十六年吳淞江岸有虎。或雲鯊魚所化。自海上來。循吳淞江而西。宵行書伏。匿安亭永懷寺佛廬後。村人胡某搏之。被害。虎亦受傷死。泗江武弁縛獻當道。賞以錦袍。張承先為作刺虎行雲。平原忽爾膻風起。白額東來磨牙齒。無知牧兒攫其鋒。七尺須臾里創死。胡郎氣憤不顧軀。手提丈大瞋目呼。飛槍直刺貫項領。榛蕪一片血模糊。垂斃咆哮三跳舞。奮怒撲人須倒豎。斯人力竭命如絲。腕斷腰傷痛纏腑。逾時虎死深林中。武弁走馬聲沖沖。目視死虎猶戰慄。自詡除害吾之功。縛獻上官受上賞。不及提槍折臂公。當時武弁之冒功無能。可見一斑矣。
張吟樓
編輯陶文毅公澍。開府江寧。酷喜歸震川先生。文有安亭市僧張吟樓者欲。干謁陶公知。先生所嗜好會。陶公勘工劉河。張袖震川先生遺稿。謁公於行轅。公欣然晉接之。張謂安亭有畏壘亭故址。系震川先生讀書處。擬捐貲為建書院。公慨然捐廉五千緡付之。張自是出入公門。陶公甚器重之。呼為吟樓先生。並令撫藩以下各捐貲以助其成。置田畝。建齊舍。不一年而書院落成。張一市井小人。因此夤緣。武斷鄉曲。及陶公去任。林少穆先生繼任兩江總督。陶公以吟樓薦。謂地方公事。可以諮之。林到任。張入謁。數語即揮之退。林謂人曰。雲汀真讀書人。受小人愚弄矣。自是張遂失勢。
浦嶂
編輯嘉定三屠。滿清末年。世競引以為排滿口實。其實嘉定之屠城。乃李成棟之罪。而為之倀者。乃太倉人浦嶂也。今五族共和。此種族之狹見。急宜捐除。而其事實。亦不可不揭造之世。以成信史。順治乙酉。閏六月。李成棟以兵徇地至嘉定。侯黃守城抗節死。成棟之弟成林。為嘉定人所殺。成棟憤甚。城既破。即下令屠城。自辰至酉。老幼鮮得免者。七月六日還軍駐太倉。以川人浦嶂攝縣事。協民船載金帛子女三百餘艘去。又有吳淞徐元吉者。夤緣為成棟中軍。與朱香、曹壽、趙五、哈伯章等。分部殺掠。數十里草木朱殷。城中無主。血肉狼藉。炊煙斷絕。初十日。民始絡繹入城。浦嶠率眾復至。民郭元呼而罵之。嶠歸訴成棟。遣將范國昌率兵至葛隆鎮。鎮中鄉兵。合外岡鄉兵拒之。殺一將七十二卒。二十六日。兵復大至。屠其鎮。並屠外岡。明日浦嶂率眾入城。再屠之。廩生婁復聞。(婁堅子)嶂友也。字呼嶂曰。君屏幸釋我。嶂不應。並其妻子及姊與甥。皆斬之。日發兵借不剃髮為名。入村殺掠。括取米棉衣服器物書籍。捆載歸太倉。自是貧富俱盡。未歲上官廉知嶂罪。伏誅。世所傳嘉定三屠。即據此。然其禍嶂實戶之也。李更疁城行雲。天初明炮聲絕。雨如傾。女牆裂。一夫破壘膽氣粗。走馬彎弓形影滅。老扶幼攜爭出城。城門蟻聚難為行。飄零骨肉哭無淚。殺人此際不聞聲。誰家高堂羅玉帛。誰家深閨出姬妾。市上紅塵不蔽屍。河邊青草皆凝血。健兒衝突不可當。平林大麓難潛藏。少者為俘供鞭策。老弱乞命身被創。豈無亡命心矻矻。城非不高猶可越。亂竹叢邊冤鬼啼。斷橋夜渡行人。沒君不見為子死孝臣死忠。涕泣興亡抱恨同。又不見泣路王孫漆室女。各秉孤貞葬風雨。遺骸狼藉雜青苔。後來白骨無收處。嗚呼。同種相殘。其無人道。一至於此。此陳白沙所以為之噴筆三嘆也。世傳清初嘉定人。絕不與太倉人通婚。則又一種遷怒之心。畛域之見。何其褊也。
周烈春
編輯周烈春者。青浦塘灣地保也。平日善拳勇。以武斷豪於鄉里。咸豐三年。青浦知縣余龍光。酷比奉豁條漕。眾心洶懼。烈春乘勢說眾起亂。集眾上海。遊民王國初、劉麗川、等附和之。勢驟盛。遣眾分踞附近各城池。以紅巾為號。吳縣知縣丁國恩率官軍督剿之。烈春退據嘉定。烈春與嘉神吳林聯鄉兵攻之。殲其眾於匪龍潭。潭水盡赤。然烈春以上土豪里協鄉愚。本皆烏合之眾。不足平。使得一信孚鄉里者。設計曉論之。固亦無煩大兵攻剿也。且附和紅巾者。半皆鄉農無識之徒。及市井之無賴者。而尤以灶下廝養為多。被殺時皆呼冤不置。上海及嘉定一帶。至今呼廚役為菜刀黨。蓋猶襲紅巾時之綽號也。
嘉定三大獄
編輯蘇松為東南財賦之區。而賦額之重。亦莫蘇松若。自明以來已然。上溯之。比元多三倍。比宋多七倍。旁證之。比常州多三倍。比鎮江多四五倍。比他省多一二十倍。以肥磽而論。江蘇一熟。不如湖廣江西之再熟。以廣狹而論。二百四十弓為畝。不如他省三百六十弓或五百四十弓為畝。而賦額獨重。斯民之所以重困。而蠲滅之虛文。終不能實惠及民也。清初屢詔蠲蘇鬆浮賦。而以寬大之典。反興大獄者。則莫如嘉定三大獄。查慎行送孫致彌詩。謂危機翻自詔恩來。蓋固已言之有沈痛也。茲述三大獄之始末如左。或亦野史之實錄。而為有國家者所軫念也。
順治十四年。詔蠲八九年鍾糧。十五年。詔蠲十年十一年錢糧。戶部以嘉定紳衿。自八年至十四年。積欠八九十萬兩。題請嚴追。並清察官儒積逋。造冊解京。蓋順治間沿明舊例。進士戶田二千四百畝。舉人戶田一千三百畝編立賓號。生員戶田一百七十畝。編立歸號。尚有客戶冒濫。及義圖等項。咸在其中。時奏考尚寬。有司例不征比。因循不完。故有此數。部議紳欠五百兩以上。衿欠二百兩以上。解部處分。蘇撫朱國治。嚴治其事。委兵備道王紀到縣。收紳衿欠百兩以上者。共一百七十餘人。閉於尊經閣。諭令十日完清免解。一時破家蕩產。甚有鬻子女者。仍未清完。遂解省。分三等羈管。全完者羈玄妙觀承天寺。完半者羈鋪。全欠者監禁。又勸全完者。代眾完納。至秋完清。同求免解。俱擊西察院候旨。閱兩月奉旨釋放。十七年。國治年終報銷。將蘇松常鎮四府。並溧陽一縣抗糧紳衿。造冊題參。共一萬三千三百餘人。俱斥革。欠僅分厘者亦不免。嘉定通學。僅存兩人。其未完紳衿。解道羈管。候撫咨解。康熙元年。新撫韓世琦奉旨特赦。此一事也。
江寧衛運軍。議加行月糧。始於順治十一年。計十一萬六千兩。除分派泗州安東興化溧水外。嘉定獨加五萬三千八百兩有奇。十三十四兩年。各先征一半。時歲洊飢。衛弁持檄至。曰奉旨加漕。民倪拱辰陸秀德等斥等斥之。此非漕也。行月糧耳。所派地與數。非旨也。乃傳糧道(傳作霖)混申之牒。蔡總漕(世英)駁而未定之額耳。以派支言之。嘉定所派衛。為蘇州。為太倉。為鎮海。若江寧諸衛。有原派之縣在。不應越而問於嘉。以嘉定言之。歲以七萬三千九百漕折銀解京矣。又責以五萬四千解江寧。是兩漕也。且他邑折漕。石止五錢。嘉則石七錢矣。又輸官布九萬五千餘疋。亦不應復派。以衛額言之。漕船一千二百七十四。行糧給本色每船米三十六石。積之四萬五千八百六十四石。月糧亦如之。而本折各半。其支給也。於南米。於南屯。南米十八萬九千八百九十餘石。南屯十六萬二千八百十四石。共三十五萬二千七百餘石。是額也。先以十一萬七千三百八石五斗、給運軍。後以二十四萬石。分給駐防兵士。是行月糧未嘗或缺也。又不應復加。今之議加者。在月糧之半折。在半折之石加五錢。無論嘉定之不堪加。折色之不應加。加之不應五錢。即應五錢。亦僅一萬一千四百有六兩耳。隨漕而攤之通省。畝不過毫。獨責之改折五州縣。畝不過分。即使橫坐於嘉。亦畝不過九厘。何故而有些五萬三千八百兩之額。畝有九分四厘之增。民實不服。衛弁語塞去。未幾復至。知縣潘師質被劾。逮擊江寧。乘間赴秦淮死。拱辰等控之部科湖廣道監察御史馮班。特疏請蠲。部議覆定加編月糧折色銀四萬五千八百六十四兩。均派五州縣。嘉定以漕額獨多。加編二萬六千七百六十九兩有奇。諸運軍銜拱辰等不置。嗾布政司逮鞫。坐以阻撓軍需之罪。大仗答之。荷校暴日中死。潘師質以康熙元年提羈江寧。自沈秦淮時。賦詩系臂以見志。其詞雲。家山何在遠相望。六上公車空自忙。只為散材膺劇邑。難逃臣罪掛王章。秦淮六月愁無限。練水秋風恨轉長。未報君親虛嗣續。誰收枯骨葬江鄉。聞者莫不墮淚。歿後猶以公債未清。勾提家屬。產盡嗣絕。僅存孺人葉氏。其妻弟葉雲仍自江右赴吳斡旋。三載始得歸。嘉定人士醵金助之。贈詩以彰其義。侯旭詩云。秋來風日還佳否。老稚聯翩攜社酒。哭奠當年潘令君。力為民生甘隕首。我公為民不顧身。秉心剛直同松筠。志效聖賢為經濟。命與時左空沉淪。迄今公逝十餘稔。道旁猶唱高劉本。(高旌劉志嘉。俱嘉邑庠生。為蝕加漕。假印事露。民憤之斃之。陳屍神廟。潘君以此坐誤。嘉人編成唱本。)每恨無能叩九閽。璽書褒美賢令尹。何事誅求累葉公。餐風載月來海東。意氣如雲腸似雪。三年困頓悲途窮。旅況蕭條歲月改。一生一死交情在。古來俠士即仁人。拯溺救焚端所賴。功成事畢整歸鞭。兀首還將經史以參。瓊林虛左遙相待。佇望臨流了宿緣。此又一事也。
康熙二十八年。又有部費之獄。初康熙十三年蠲蘇松常鎮淮揚地丁之半。嘉定以折漕不得與。二十三年蠲漕糧三分之一。嘉定以無米蠲不得與。二十六年。蠲本年未完地丁。及二十七年地丁。嘉定復以折漕不得與。於是知縣聞在上。諸生張凝祉。訴之巡撫洪之傑。洪許入告。但須預籌部費。在上因與紳士議。每排各輸公費。並函屬嘉紳庶吉士孫致彌。在京挪墊。始得得覆准蠲免。旋遣邑人副貢汪穟實等匯銀入京歸款。明年奸民曹明等。以科斂控之巡撫陶章。又控之總督。詞連本邑進士趙俞等三十五人。又以危言撼撫。撫不能諱。遂會督漕上聞。逮在上及穟實張瑄汪文懿三十六人下獄會鞫。在上疊受嚴型。經承朱其祥供收銀三萬七千兩。並供寄頓監收主名。遂逮擊諸有名者。而在上匯京之銀。供系王霖說收受。霖說者戶。部尚書華亭王日藻弟也。覆審時復於原供外。勒供徐樹敏徐師魯收受若干兩。於是江督傳臘塔。劾刑部尚書徐乾學子侄交結巡撫。招搖競利。獄成。霖說樹敏在上凝祉擬大辟。致彌師魯坐紋。洪之傑已故免議。余徒四人。杖六人。黜革武舉蕭璞。副貢汪穟實。諸生陸培遠。馬翼。監生戴鑒。沈日宣等三百人。聞孫王徐。次第捐贖。穟實瘐死。三十一年結案。諸生免議者十三人。徐乾學慰趙俞詩云。虛舟飄瓦事無端。吏議深嚴帝詔寬。憐爾成名翻失意。幸余旋里得休官。網羅罹及驚磨蝎。骨肉生還穩掛冠。不用恩牛並怨李。螺峰相見夢魂安。查慎行送孫愷似(致彌)罷官就訊感慎成詩云。蒼狗如雲術可哀。危機翻自詔恩來。家承忠孝身尤重。(孫致彌系明登萊巡撫孫元化之後)禍起衣冠勢易摧。善不可為寧論惡。人皆欲殺我憐才。乾坤直似蝸盧窄。懷抱殊非醉始寬。此又一事也。
野史氏曰。清察積逋案。蘇松常鎮西府紳衿。牽累至一萬三千三百餘人。嘉定通學。黜革僅存二人。此大獄也。行月糧之案。無端橫加至五萬三千八百兩之多。倪拱辰陸秀德等。侃侃折斥衛弁。控之科道。僅得蠲滅。猶加編折色銀二萬六千七百六十九兩有奇。暴斂如彼。而民氣猶不可遏抑如此。高劉小人。以蝕漕假印事發。致動公憤。立斃眾手。民氣之激昂。可謂至矣。潘侯師質。卒以此罣誤坐擊。自沈秦淮。可謂賢有司矣。歿後家破嗣絕。妻葉氏猶以公輕羈滯不得歸。妻弟葉雲仍千里周旋。三年奔走。嘉人士醵金助義。賦詩贈行。其急公好義如此。夫而後知前抗議行月糧。固出於不得已。而斯民直道之公。益可見矣。部費之獄。本意為公。而致涉私賄。當時部吏黷貨。可見朝政之一斑。奸民告訐。禍流衣冠。牽連者至眾。善不可為。古今同慨。徐氏子弟固不免招搖。致滋物議。而當時名士。如趙俞孫致彌汪穟實輩。皆罣史議。或瘐死。或罷官。此可見清初文網之密。與當時文字諸獄。同一用意。其摧殘善類。豈少也哉。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