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紀要 (四庫全書本)/卷12

卷十一 古今紀要 卷十二 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古今紀要卷十二
  宋 黃震 撰
  
  代宗 宦者程元振用事藩鎮切齒吐蕃入冦元振皆不以聞及冦武功上幸陜諸道忌元振無至者獨子儀自咸陽歸長安虜遁去右致變事 僕固懐恩既平史朝義奏以降將韓嵩田承嗣李懷仙等分帥河北遂世襲不稟朝廷之命 吐蕃入大震闗盡取河西隴右自鳯翔西邠州北皆左衽右削弱事 稅青苖錢始以畆定稅又苗方青而征之 廢人事而奉佛政刑日紊 第五琦稅畿內麥韓滉奏瑞鹽 魚朝恩專權上令元載誅之載橫
  愈甚右弊政 劉晏財賦 吐蕃入懐恩引回紇入回紇吐蕃合兵入皆子儀定之
  郭子儀復兩京事已見肅宗 代宗立程元振譖之子儀表解元帥節度留京 將使討朝義於洛元振朝恩沮之 懐恩誘回紇吐蕃廹京師始起為闗內副元帥鎮咸陽時部曲離散才數十騎上幸陜子儀收拾兵卒威震闗中吐蕃聞之潰倉卒之變賴復安 元振請都洛子儀極諌 鎮
  河中將士聞之曰吾輩從懐恩為不義何面目見汾陽王 以盜平復聚兵耗百姓請罷節鎮自河中始 以靈武初復百姓凋耗請以路嗣恭鎮朔方 懐恩誘回紇吐蕃黨項十萬入冦聞子儀而遁還拜尚書令辭 懐恩又誘三十萬深入京師大震急召屯涇陽軍纔萬人子儀單騎見回紇回紇下馬拜而吐蕃遁因追敗其十萬於雲臺還河中勸耕足食 周智光叛華州聞子儀軍起其下殺智光 敗吐蕃於靈州 吐蕃冦靈武詔屯邠州 入對延英語吐蕃方強慷慨流涕上書言簡練 徳宗召為山陵使號尚父盡罷所領使卒年八十五 時方多虞握兵處外無纎芥顧望故元振朝恩䜛間不行 以家僮數十赴朝恩約 泣謂臣不能禁士殘人之墓 田承嗣西望拜 初過汴州李靈曜衛送出境 麾下宿將數十皆王侯貴重頥旨若部曲 幕府六十餘人後皆將相歳俸二十萬緡家人三千 以身為天下安危二十年 中書二十四考 八子七壻諸孫數十子孫多以功名顯 史贊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葢一世而上不疑窮奢極欲而議者不之貶
  子儀征伐曜留治家少長無間言 居䘮以禮疾不茹蔥薤 上四朝所賜徳宗復賜之悉散諸弟從征伐復兩京戰㝡力 朱泚欲汙以官佯瘖賊兵脅之不動尚主 不受朱泚官奔奉天
  李光弼平安史事已見肅宗 朝恩元振中傷之吐蕃犯京詔入援畏禍不敢行 幸陜亦不至
  元載天寳詔舉明莊老列文四子學入髙第 度支占奏敏給肅宗異之 李輔國娶載族女遂並相 度支如故 輔國益稱之以度支繁浩損威寵委之劉晏 盜殺輔國載與其謀 結中人伺宻㫖揣上意必諧契 誅朝恩益矜肆 別敕授官 經圖宮殺築私第 諸子闗通貨賄 室宇奢廣名姝異技禁中不逮上垂戒之傲然不悛上積怒妻子盡賜死 胡椒八百斛 城原州控扼吐蕃之議為田神功所沮
  裴遵慶元年冬與苗晉卿同罷由是元載權益盛 詳見肅宗
  苗晉卿練達而畏謹比疏廣 詳見肅宗
  劉晏八歳獻頌號神童 調夏令未嘗督賦而輸無逋期 所至惠利可紀 守餘杭有備永王璘不敢略而走 尹京兆總大體不苛 代宗以為轉運租庸鹽鉄使通江淮漕渠 嵗致四十萬斛闗中雖水旱物不貴 上謂朕鄼侯 與第五琦分歛天下金穀 又知吏部三銓殿㝡分明 僕射領使 補署數百盡當時之選 權貴干請者厚廩不使視事 檢劾出納一委士人吏惟奉行文書 所任者雖數千里外奉教令如目前頻伸諧戱不敢隠 代第五琦㩁鹽益宻 初歳收六十萬緡末乃千一百萬𣙜居大半 募駛足置驛知四方物價以權萬貨輕重 以湖嶠所出貨輕儲江淮間質銅鑄錢 馬上鞭筭質明視事 事即日剖 儲諸州常平米三百萬斛 州縣荒歉民未及困奏報已行 飲食儉狹室無媵婢 勢軋宰相 要官華使多出其門 江淮珍甘之貢常先諸府 媚怨由是益多 饋四方名士 利啖有口舌者 人議其任數固恩 與楊炎盛氣不相下炎譛殺之 簿其家惟雜書兩乗米麥數斛 吏贊拏兵數十年歛不及民唐中衰而振晏有勞焉
  李峴繼裴苗相 相肅宗疾李輔國 相代宗不附要近 初政事堂不接賔元載始置榻待中人至峴相去之要近譖罷之 諌盡誅陳希烈等請以六等定罪 詳見肅宗
  王縉因祿山亂屢更節鎮 曲附元載 恃才狎侮載亦疾之 節鎮來朝必使出財佐營作 奉佛不茹葷肉 妻死以第為佛祠 與元載盛陳福業報應代宗始重佛 創內道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夷狄入冦誦䕶國仁王經 謂祿山懐恩敗非人事 造盂蘭盆設髙相以下位 置人事不修大歴政刑日壊皆縉與元載鴻漸倡之 與載俱敗 貪若市賈 代辛京雲鎮河東誅諸將悍戾者殆盡軍府始安
  杜鴻漸為肅宗定討至靈武勸進 守荊州棄城遁復出諫凶荒後婚塟給鹵簿 相代宗畏怯無逺略晚溺浮圖道 崔旴亂蜀使徃鎮撫因與旴厚善而歸薦之 獻寳器復輔政 將死削髮為塔以塟
  裴冕綱目謂元載以其老病易制故舉為相受命蹈舞仆地未幾卒 詳見肅宗
  楊綰沈靖 左圖右史凝塵滿席 論著未始示人舉詞藻宏麗科加詩賦 制舉加詩賦始此充宗請復古孝弟力田等科未幾以無實罷之吏部品載清允 元載忌之以為國子祭酒
  載罷綰相士相賀 以官號重複罷團練守提使減觀察判官員之半 採訪不得擅停刺史均州府官月廩 釐補穿弊維綰是恃 薨帝嘆天不使朕致太平 儉約不問生事 清談不及榮利 欲干以私者聞其言媿止 始執政中丞崔寛毀池觀 京兆黎幹損騶從十之九 子儀撤音樂五之四 聞風靡然自化者不可勝紀
  裳袞奏朝恩不當判國子監 請備留京回紇之縱請卻諸道誕日進奉 請省佛老之費易芻粟減貧民賦 宦者劉忠翼權震中外涇原馬璘為帝寵任干請皆拒卻 元載死與綰同相 綰長厚通可袞苛細以清儉自賢上惟信愛綰 綰死當國與度支韓滉増百官俸多騁私崇怨 奏罷內廚賜宰相家食 讓堂封 塞政事堂過舍人院之北門示尊 懲元載賣官非文詞者皆擯不用 世謂濌伯以濌濌無賢不肖之辨 性剛急為政苛細不合衆心 以散官為相子儀為言加官封 奏貶河南少尹崔祐甫徳宗怒使與祐甫換秩楊炎起為福州觀察始興閩學
  諸臣顔真卿祿山亂起義兵 斥元載朝廷豈堪公再壊論盧杞奸邪 杞䧟之使希烈不屈死
  詳見肅宗

  李棲筠李峴按汙贓羣臣棲筠為推原所以輕重以情譽一旦出 大盜後亡選簿判南曹號神明 毀鄭白渠磑百所嵗得租二百萬 魁然有宰相望元載出之常州 浚渠溉田興學行化誅宿賊里無吠狗 浙西平許杲表宿儒為學官身執經逺近趍慕 帝惡元載欲得剛鯁大臣自助見棲筠敷奏明卞不阿附使代張延賞為御史大夫制麻自中出朝廷莫知 劾載所厚徐浩杜濟薛邕帝不決奏月蝕修刑 以任國風憲不赴曲江賜晏遂為法 上憚載不敢相而進用宻訪多所補助 見帝依違不斷憤卒 喜奬善而樂人攻已短 天下士歸重號贊皇公 子吉甫相憲宗
  韋夏卿與弟正卿皆䇿賢良髙等 毀懐卻從弟執誼干請之全曰與爾賴先人遺徳致位及此顧當是哉 好古有逺韻 署其居曰大隠洞 所辟多至相稱知人 撫孤姪踰己子
  張萬福三世明經止縣令州佐乃學騎射 禽奪送租盜並得先掠妻女財畜萬計還其家 代宗召見拜和州平許杲 止節度韋元甫厚賞士曰官徒坐仰衣食無所事一小煩之不足過賞諸將請代元甫去之 徳宗謂江淮草木知爾威名 李正己反漕不敢踰渦口使守濠州駐馬發舡賊倚岸不敢動 泗州載米百車饟魏州饑鄉里 陽城伏閣爭延齡大言揖城曰國有直臣天下無慮矣 祿食七十年九州皆惠愛
  裴諝父寛 為思明所獲全活宗室數百人䟽賊虛實 徒步挾考功南曹印從幸陜上欲用為中丞元載沮之出為鹽鐡使 當旱入見不對𣙜酤曰臣涉河東三百里穀菽未種不軫念元元訪疾苦而乃責臣以利 徳宗時發子儀家奴宰羊事以明無黨附 諫別置三司獄擊登聞鼓 獄官箴諷法吏舞文 五世為河南 視事不當正處為治寛易 不鞫人贓
  歸崇敬治禮家學 對代宗生人疲𡚁儉化天下則國富而兵可用 請罷百官朝朔望服袴褶言東都太廟不當置木主禮虞主用桑練主用栗作樂主則瘞桑主是不當有二況此廟武后建
  以祀諸武者 非四季月郊祀之說 釋奠夫子北面揖太重請如武王受丹書行東面禮 使新羅風濤不易小舟 不貿易惟衣衾東夷傳清徳遣祀衡山不以亂還 皇太子臨學行齒胄禮請以國子監為辟麻祭酒為太師氏及置博士定帖經課試等法不行 順宗時與子登父子侍讀
  徐浩己見肅宗 代宗使鎮嶺南嗜財 典選惑於所嬖貶明州
  元結己見肅宗 守道州融管經略 皆有治績
  李明叔東都平後為洛陽令招徠遺民 尹京兆百姓歌之 後在蜀貪 詳見徳宗蕭昕奉誥冊詣靈武 從幸陜 祭酒請崇太學於是詔羣臣及神䇿子弟肄業補生貟 使囘紇折以納懐恩引吐蕃 八十餘嵗從徳宗奉天 薦張鎬來瑱杜黃裳髙郢裴垍
  獨孤及児時志立身揚名語 代宗以左拾遺召上命丞相裴冕等十三人備顧問及因上疏陳政首言聼諌後言時事之弊與天變乞求賢黜貪下哀痛之詔言甚切 又言天下已無盜而兵不解乞減以贍國用 歴濠舒二州嵗旱獨安常州甘露降廷 喜鑒㧞後進 為文彰明善惡長於議論 晩嗜琴眼疾不治欲聽之專
  黎幹善星緯 沾沾喜議論 薛頎歸崇敬議以景皇帝代神堯配郊天且謂禘者祭天於圎丘幹上十詰十難駁禘非郊鄭元釋禘自有三說背馳景皇帝不當配天 尹京開漕渠入苑便運薪因宻具舟作水嬉媚帝而渠不就 每朝恩視學勞從者費數十萬 以交朝恩黜 再尹土龍禱旱自與巫覡對舞又禱孔子帝笑毀寵而雨 開鄭白渠復秦漢故道溉田廢碾磑八十餘所 貪暴左道惑上 與宦者幾危東宮徳宗立流之市人羣譟投礫
  韓滉判度支 廉勤精於簿領作賦歛出入之法吏不敢欺 值連稔邉境無事自是倉庫始充秋雨害稼恐蠲貸言不損 霖雨壊鹽池奏有瑞鹽 詳見徳宗
  第五琦已見肅宗 大歴元年與劉晏分理天下財賦
  崔縱終元載世不求聞達 詳見徳宗
  段秀實六嵗母疾七日不食號孝童 肅宗在靈武責梁宰追留 安西兵亂獨以恩信為士卒所服羅拜不敢害凡佐三府益知名 幸陜白孝徳度支不能制軍剽掠得秀實而軍中畏戢 請為邠州都虞候斬郭晞橫卒而以老躄持馬造門責晞邠由是安 為營田官賣馬代農償焦令諶租令諶自恨死 涇州王童謀聞警鼓作亂使遲鼓節又謀救火而亂使火發不救 馬璘為吐蕃所隔悉鋭兵示賊璘得歸 璘死攝鎮軍不得變吐蕃數年不敢犯寨 非公㑹不舉酒 賔佐議軍政不及私 入朝帝問所以安邉畫地以對 見徳宗
  李抱玉本安重璋元宗以戰功改名恥同賊姓改姓善養馬騎射 為光弼禆將從戰河陽差功第一 上幸陜盜徧南山五穀東拒虢西抵岐盡平之 讓司徒讓僕射凡兼三節度三副元帥又讓之求專事闗隴 在鎮十餘年雖無破虜功而禁暴安人為將臣之良
  李承楚州置常豐堰禦海潮溉屯田收十倍 李希烈表計梁崇義知其後不可制 單騎代希烈鎮襄漢迫脅不屈 輯綏撫安闔境完復 結希烈腹心謀殺希烈
  王翃賊乆據容州經略皆橋治翃為經畧百餘戰復之 為子儀留後誅凌正 尹京兆饔敗肉腐激涇原兵叛 守東都屯田練兵吳少誠叛獨東畿有備 善盧杞助之殺崔寧沮懐光
  嚴武挺之子 八嵗殺父妾闕在蜀放肆一言之恱闕
  掊虜亦不敢近 慢房琯 最厚杜數欲殺之 李白蜀道難為房杜危
  崔寧鎮蜀十餘年恃強恣橫杜鴻漸受其賄益委之 詳見徳宗
  李忠臣本董秦 肅宗時禦安史平東都有功 代宗時吐蕃犯京師召兵獨先至曰君父在難可擇日救患乎 敗李靈曜 走田恱 妹壻張惠光父子為牙將殘克橫肆李希烈因衆怒如故
  隠逸張志和己見肅宗 觀察陳少游禮遇之 謁真卿湖州徃來苕霅
  陸羽見肅宗
  循吏羅珦江西荊襄鎮軍亂誅首惡環棘俾投所刼物一日滿 吐廬州疾不服藥禱滛祀 修學 政
  簡易 杜佑上治狀 尹京請滅平糶半 子
焚婢劵歸其母
  文藝杜甫少貧客吳越趙齊間 舉進士不中困長安天寳十三年獻太清宮饗廟及郊三賦 自言先臣恕預以來十一世守儒官臣七嵗屬辭且四十年揚雄枚臯可企及有臣如此陛下忍棄之避亂三州欲歸肅宗為賊所得 走鳯翔上疏救房琯帝自是不甚省録 家寓鄜懦弱至餓死為華州司戶年饑輙棄官去 客桑州採薪栗流落劔南 結廬成都依節度嚴武 嘗醉登武牀視曰嚴梃之乃有此皃以其好殺 一日武出欲殺甫冠鈎於簾三母奔救得止 崔旴等亂徃夔梓間 大歴間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登衡山客耒陽游岳祠大水至旬不得食 令遺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五十九 與李白髙適過汴酒酣登吹臺慷慨懐古 數嘗冦亂挺節無所汙詩史 氣節髙偉
  於邵邑州僚亂薄城勵兵拒戰 賊降儒服出賊拜乃引去 李抱玉以聞遷梓州不拜 知制誥大典冊必出其手孝弟有行晚益修潔
  大厯十才子盧綸 吉中孚 韓翃 司空曙耿諱錢起 夏侯審 苖發 崔洞 李端
  宦官魚朝恩高宗時事見前 代宗東避吐蕃悉軍迎於華隂 更號天下觀軍容等使 忌子儀功與元振譖之 子儀再安京師甚慚勸徙洛 講五經作文章謂才兼文武 判國子監 怙貴誕辭惟相里造李衎不屈 以水旱不時饋運困竭欲易宰相衎折以軍容為之宰相行文書而已釋菜講覆餗 造章敬寺為太后薦福 發子儀先冡 置獄北軍人號地牢 謂天下事有不由我乎 養息乞金紫上滋不恱 上倚元載圖之子儀亦言不早圖變且大 召入使周皓縊殺之
  程元振與李輙因討難故代宗使盡總禁兵不踰嵗權震天下在輔國右而凶決過之 薦王仲昇始以將軍兼御史大夫 貶裴冕 殺來瑱䜛光弼 吐蕃黨項內侵天下無一士奔命 常𫝊栁抗乞斬元振馳告天下乃盡削其官流秦州死
  駱奉先數用征代 監懐恩軍恃恩而貪懐恩懼譛遂叛 吐蕃犯京師為城鄠使悉毀縣外廬舍
  籓鎮安史亂天下至代宗𤓰分河北授叛將訖唐亡不為王土史取擅興若世嗣者為藩鎮傳田宏正張孝忠等暴忠納誠以屏王室自為別傳
  魏愽田承嗣世事盧龍𨽻祿山與張忠志為祿山前驅陷河洛 以頴川降子儀俄復叛慶緒奔鄴合兵助之慶緒復振 又為思明前驅朝義敗降懐恩 懐恩白之代宗剙天雄節度處之 有魏愽具滄瀛五州治魏州 詔子尚主以結其心愈不遜 取相衛磁三州詔罷兵不奉命 詔以諸鎮兵討之僅得瀛州 朝廷從李正己請遣使許入朝不至復以兵助李靈曜反 兵敗上書請罪詔復官爵有州土田恱承嗣族子 勇冠中軍 大歴十四年承嗣死使知節度使代宗因命之 招賢禮士外示恭順 餘見徳宗及藩鎮總類 此鎮代宗廣徳元年初置
  鎮冀李寳臣本奚 冐姓名張忠志 為祿山射生將從入朝出入禁中 祿山反遁歸為假子 為慶緒守恆州 九節度圍相州懼歸命於朝 思明渡河復叛 不肯事朝義以恆趙深易定五州獻代宗建成徳軍節度處之 増領冀州 治恆州 賜姓名 雄冠山東 與承嗣交惡帝因使與諸鎮討之承嗣懼 中人馬希倩恚抵其縑乃用王武俊謀隂交承嗣 以子惟岳弱殺良將二十餘人衆心乃二 信妖人符瑞徳宗初為其所殺遺表求以子惟岳嗣 餘見徳宗及藩鎮總類 此鎮寳應元年代宗初置
  盧龍李懐仙栁城胡 世事契丹 祿山禆將 斬朝義首以幽州降 懐恩奏使鎮慮龍有幽平⿰擅燕營遼洛鄭州治幽州 大歴三年朱希彩泚滔殺之族其家 詔宰相王縉代縉
  見不可制閱旬還希彩領鎮
  朱希彩自立驁恣 七年李瑗因衆怨殺之 滔為倡共推泚朱泚代之三年滔紿使入朝而奪領之 泚事見逆臣類朱滔見徳宗 此鎮開元元年置號幽州防禦大使五年為平盧軍開元末為范陽莭度
  淄青李正己本名懐玉 髙麗人 為營州副將從侯希逸入青州希逸薦之 從討朝義後軍士逐希逸而奉之代宗詔代鎮 賜名正己 有淄青齊海登萊沂宻徳𨽻十州 與承嗣
  等攻李靈曜復分取曹濮徐兗鄆五州 㝡強大徙治鄆 徳宗初約田恱梁崇義李惟兵反河南騷然 㑹死子納祕䘮進兵 見徳宗 此鎮肅宗至徳元年置號青 齊
  叛臣僕固懷恩安史之亂與郭李戮力王室 詳已見前肅宗末漸難制 代宗立尚約回紇副元帥雍王討史朝義平河北 子儀以其有平河朔功以河北元帥讓之 恐賊平衰寵請裂河北分大鎮授薛嵩張孝忠李懐仙田承嗣以為黨援唐失河北始此 䕶回紇歸太原辛雲京疑襲已閉門不敢犒軍與監軍駱奉先表其反綱目載李抱玉與雲京表其異志 上表陳情詔宰相裴遵度徃諭因察之 懐恩欲入朝范至誠止之因遣子僕固瑒攻太原 真卿請以子儀代之必相率歸子儀至河中其軍斬㻛以獻 懐恩母持刀逐懐恩遂走靈武 誘吐蕃十萬入冦子儀出鎮奉
  天遂退 又冦邠州不克 又誘回紇吐蕃雜虜二十萬入冦中國大震下詔親征而懐恩死 始懐恩立功門內死王事者四十六人 及拒命士不㢮甲者三年 帝亦未嘗下詔申其反
  周智光附見徳宗
  徳宗 罷貢獻生日貢獻卻不受 李正已田恱各獻三萬縑悉歸左藏代租賦 罷梨園樂 罷𣙜酒 卻祥瑞 出宮人 淄青投戈相顧 日引朝集 使二人訪逺人疾苦 宦官邵光超受李希烈贈遺杖而流之 以李正已獻錢賜淄青將士天下謂太平可望 因楊炎言財賦盡歸左藏右初年好處 即位以崔祐甫為相專以道徳導主意故建中初綱紀張設赫然有正觀風及盧杞繼相諷帝以刑名䋲天下亂敗踵及林甫傳而終身不知其奸 裴延齡妄言糞中得銀三十萬兩疋段雜貨百萬餘陸贄極論之待延齡益厚而䞇貶 自贄貶宰相充位所信惟延齡李齊運王紹李實韋執誼韋渠年皆權傾人主 竇文場霍仙鳴為神䇿中尉 宦官分典禁旅右用人失處 初疎斥宦官親任朝士而張涉儒學薛邕文雅以贓敗上心始疑 謂蕭復輕已姜公輔賣直陸贄論諫多不從 令除改勿任諸司論事勿對趙憬官無大小必自選中書行文書而已右猜忌處兩稅楊炎括商韋都實陳京 増稅錢鹽錢淮南陳少游請毎千増二
  百詔他道皆増又詔鹽每斗増百錢而加少游同平章事 括僦櫃質錢杜佑 間架陌錢趙贊 瓊林大盈庫行宮廡下 奉天歸益聚歛稅茶張滂 月進江西李兼 日進西川韋臯 裴肅始以刺史進奉自常州遷浙西觀察 嚴綬始以幕僚進奉自宣歙判官召為刑部貟外郎 元友直句檢稅外物嵗輸百萬李泌始議諸道訴上罷之 宮市右聚歛 李方榮逐節度劉士寧竟以為留後宣武 擇行軍司馬為儲帥 山南節度於頔專恣凡奏貶一一從之 李長榮罷遣中使就軍士所附者授之昭義右姑息藩鎮事 黜陟使洪經綸罷田恱兵四萬為農恱
  激怒軍士以怨朝廷恱又為李寳臣子惟岳請繼襲不許遂拒命上討之王武俊不受詔執使者送朱滔滔武俊及李納並稱王而滔主盟李希烈亦稱天下兵馬元帥圍襄陽上發涇原兵救之 涇原兵至以無犒賜鼓譟立朱泚上幸奉天 泚攻奉天李懐光李晟赴難 懐光為盧杞所間與泚聮兵上幸梁州李晟收復京城泚走死 馬燧討平懐光於河中右奉天梁州之難
  崔祐甫沔子 禮法聞家 祿山亂冐矢石負木主逃 剛直不回 攝省事數與宰相常袞爭袞賀貓乳䑕獨曰此法吏不觸邪疆吏不扞敵之證 袞欲為代宗斬衰三年祐甫爭如遺詔二
  十七日 徳宗即位出袞而相之 矯袞惟以文辭及第用人之弊薦舉惟其人未踰年除吏幾八百莫不諧允 李絳嘗言之曰非臣親舊孰知其才安敢與官 召王駕鶴語移時代者已入軍以淄青李正已所獻錢就賜將士 相纔一年卒妻䧟朱泚緘鐍所得獻之朝廷 以弟子植為後相穆宗
  楊炎世以孝間門樹六闕古所未有 文藻蔚然豪爽尚氣 常袞同知制誥袞長除書炎著徳音號常楊 元載親重載死亦貶 徳宗在東宮常諷玩其洛碑即位佑甫又薦即自道州司馬相之易崔寧鎮朔方而以李晟破吐蕃南詔 第五琦度支患豪將求取悉左藏賦入大盈內庫至炎
  奏出歸有司 作兩稅法夏稅盡六月秋稅盡十一月俗不便者三之賦不加歛而増入版籍不造而得虛實權始歸朝廷而天下亦利之 罷度支轉運使既而財穀無所統復以韓洄為之 中外翕然屬望為賢相祐甫始變其政人始不恱 開陵陽渠民騷然 徳元載欲報之復議城原州段秀實以妨農事乞少緩怒之卒不能城 以劉晏劾載誣殺之 朝野側耳而使人自解於諸鎮上始銜之 薄杞不與㑹食 杞請如舊制中書舍人分押六曹不從 諌以李希烈討康崇義杞因希烈不進軍譖罷炎 立私廟於曲江臨幸處杞譖有異志殺之
  喬琳粗率喜談諧無他長 張涉薦相之聞者驚愕數月即罷 奉天力辭去臣朱泚見叛臣傳盧杞父弈見忠臣傳 杞有口才 體陋甚鬼貌藍色 惡衣菲食 守虢諫徙豕於同州上以宰相才期之 召為中丞不閱旬為相遂不任楊炎既得志險賊浸露 未半嵗逐楊炎 出張鎰流嚴郢 貶杜佑 陷顔真卿李揆揆使西域卒於行沮李洧以徐州降 引裴延齡為集賢學士用趙賛括富商間架陌錢 召怨挺亂皆杞為之 上幸奉天誣崔寧反殺之 間李懐光不使
  朝激其叛 帝始貶之新州然念之不衰 未幾授饒州刺史給事中袁髙執不草詔諌臣趙需裴佶盧景亮張薦宇文𤆠極言之 遂遷灃州別駕死 在奉天百口保朱泚
  張鎰欲直盧樅之獄慮貶為母憂母使執正之 惟與楊綰崔祐甫游 濠州政條清簡延經術士教生徒明經者四千人 代炎為相 遇兩河用兵減堂食錢百官奉三分之一助用度 子儀壻趙樅為奴所告鎰爭之杖殺奴 盧杞惡之紿上使鎮風翔代朱泚 李楚琳殺之而降泚 儒緩好修飾邉幅不習軍事
  闗播縣政異等 遣招撫湖南盜賊辭行答為政在求有道賢人 又答求賢而又遣使舉薦此止可得求名文辭士焉得有道賢人肯奉牒丐選舉以士人易諸司申庫令史 盧杞以其韋柔可制薦為相政事一決於杞 欲有所言杞目禁之責曰以君寡言故至此奈何欲開口 用李元平守汝州討希烈希烈禽之嫚罵曰盲宰相使汝當我何待我淺 幸奉天尚執政議者不平罷為尚書韋倫等泣諸朝曰尚可尚書耶
  李元平好論兵鄙天下士大夫無可者 播以其有將相才數請用之 被禽見希烈遺矢於地蕭復嵩孫 新昌公主所生雖處貴盛常垢弊力學非名士宿儒不與游 以清操顯 嵗飢不肯鬻先世墅與時相王縉 發觀察儲粟賑飢 諫如鳯翔 既相諫以宦者監軍 言楊炎盧杞亂政乞變更睿志臣當竭力使依阿茍免則臣不能奏事斥杞上以輕已出使宣撫江淮 陸贄奏乞留之上疑復所使 自江淮還乞以韋臯代陳少游而諫帝不令李勉盧翰聞知之說帝不恱辭疾歸 性孝友 礪名節 為相臨事方嚴 坐貶晏然口未嘗言
  姜公輔母老賴祿求京兆戶曹 有髙才敷奏詳亮上器之 請誅朱泚毋養虎貽害 涇亂又請馳騎捕之綱目作召使從行 諌走鳯翔 盧杞保泚不反使諸道兵距城一舍公輔請悉內諸軍泚兵果至遂相之 諫厚塟公主及為造塔以賣直售名罷 陸贄相數求官贄謂竇丞相屢擬公上輙不恱懼請為道士
  李晟年十八事王忠嗣一矢殪吐蕃悍酋稱萬人敵代宗時李抱玉授兵五千辭之以千人屠吐蕃定秦堡吐蕃解靈州圍 馬璘與吐蕃戰敗於鹽倉晟以游騎㧞璘璘忌之歸之朝 徳宗初吐蕃冦劔南蜀大震以神䇿軍踰大度河虜斬之魏愽田恱反與河東馬燧昭義李抱真敗之洹水朱滔王武俊圍康日知於趙約燧趍定州而圍解 赴難奉天樵蘇無犯 朔方李懐光軍請與
  聮壘屯咸陽晟毎戰錦裘綉㡌自表 懐光與泚通晟請假禆將為洋利劒三州通蜀漢衿喉 帝狩梁州始悔不用其言結陣趍東渭橋橫當賊鋒防二盜之合 假張彧京兆少尹不淹旬芻米具諸將雪泣聽命懐光奔河中請帝駐梁係天下望 家為賊質涕下曰陛下安在而欲恤家泚遣
  人報家無恙斬之 移壁薄都城大破賊入光泰門禽馘殆盡泚以殘卒萬人西走 秋毫無擾分慰居人京師復市不易肆誅用事於賊者表著莭不屈者擇文武攝臺省官清道迎帝歸 陳懐光五不可赦請以五千兵十日糧破之上方以委馬燧渾瑊不許 請制西戎遂鎮鳯翔隴右涇原吐蕃大懼尚結贊謀間晟 晟屢敗之益懼詭求盟於馬燧張延賞言晟不可久持兵而薦劉元李抱真俾立功間晟 晟入拜中書令爭之不可吐蕃果刼盟於平涼 廝養小善必記 慕魏徵進對蹇蹇有大臣節 治家嚴子姓非昬晨不見言未嘗及公事 正歳卻崔氏女歸寧 十五子聞者願憲愬聽 管見謂非特良將乃賢相乃使閒處七年而死向使陪侍廟堂參斷國事有益於國可勝數哉
  李勉宗室 靈武劾大將管崇嗣肅宗歎有勉朝廷尊 諫殺闗東俘歸者日至 帝欲柄用不肯下李輔國見出 尹京獨不餉朝恩 鎮嶺南討叛五嶺平 不暴征夷舶至者嵗四千餘柁 召歸盡捜家人犀珍投江中 鎮滑亳八年不威而治 鎮汴宋徳宗就加平章 為諸道都統為李希烈所敗 歸相內媿不敢有所與 言盧杞奸邪陛下獨不知此所以為奸邪遂益見踈 逆旅塟友不取其金 俸賜遺親 鯁亮廉介為宗臣之表 響泉韻磬琴
  張延賞嘉貞子 在河南淮南西川皆變凋耗為完實 更四鎮民頌其愛 奪李晟所帶成都倡 延賞入相晟盛表其惡 帝為平其憾 晟請婚延賞不許 罷晟兵吐蕃果刼盟 省州縣貟収廩料中外始怨功臣解體是年除吏千五百當省者千李泌一切奏復 當國飾情復怨 去齊映 代宗擢為御史欲收元載權李少良劾載延賞稱疾不敢鞠李棲筠傳子宏靖號三相張家
  劉滋洪州振職 為相無設施㢘抑畏謹而已
  崔造與韓㑹盧東美張正則友善好言當世事自謂王佐才號曰䕫 朱泚亂檄比州兵待命 上以敢言能立事自給事中不次相之 疾錢穀諸使罔上自私請兩稅委本道觀察刺史 停諸道水陸轉運使度支巡江院江淮轉運使 度支還尚書省 六曹宰相分領 時方之用韓滉用事所請悉罷憂憤卒
  齊映舉愽學宏詞 說令狐莭納節歸諸子京師與齊抗勸張鎰先事誅李楚琳 楚琳亂奔奉天 梁道險澁為帝御馬 言音鴻爽前馬傳詔為相端重寡言 事可否一讓於造綱目謂在諸相中頗稱敢言 吐蕃冦闗輔力諫勿避幸張延賞舊善遇映映為相不答延賞為所親求官延賞復相劾非宰相器貶之 在江西桂管掊歛貢獻求復用銀瓶至髙八尺初籓鎮貢止五尺
  李廉為江西始六尺
  桞渾十嵗以相夭賤使為浮屠曰去聖教為異術不如速死學益篤 朱泚亂步走奉天 料李元平必為希烈所禽 為相帝擇畿宰曰陛下當擇臣以輔聖徳代尹擇令非陛下所宜 玉工誤毀帯銙爭請如律杖之 田伯強請賣宅募兵助討吐蕃曰討賊自有國計豈容不肖子毀門徼幸責韓滉省中榜吏時滉方為上所親信他相充位而已渾由滉薦而能正色責之 白志貞除浙西觀察爭以小吏不當超劇職 念士千里干祿皆與之擬官 知渾瑊平涼之㑹吐蕃必敗盟 語張延賞頭可斷舌不可禁 卒為所擠 清儉曠然無出勉意
  李泌貟叔九嵗升坐因薦舅子泌相類 元宗召之七嵗對張說言棊方員動靜號竒童 非九齡善蕭誠軟媚見謂小友 長愽學慕神仙術 賦詩譏國忠見斥 見肅宗靈武議國事 授官固辭 諫帝以宿嫌掘焚林甫因請迎太上皇 又為羣臣通奏請歸就養 答破賊之期不出二年因請詔光弼守太原出井陘子儀取馮翊入河東則史思明張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安守忠不敢離長安然後以所徵之兵取范陽 李輔國疾之求隠衡山 取樛松隠背曰養和 代宗召之為娶妻強之食肉 元載惡之出為江西判官 載誅召還 常袞忌之出為楚州刺史辭帝留之袞又授以澧州徙杭州皆有風績 徳宗召之奉天諫赦懐光諫以安西北庭償吐蕃助誅朱泚之約陜虢觀察鑿山開道至三門便運 擊殺淮西防秋逃兵四千人 拜相與上約勿害功臣 上
  令分主軍旅儲糧事泌謂天下事當咸共平章復張延賞所減吏貟而省冗官 請以元友直為諸道句勘兩稅錢帛使留悉輸留州京師外 停西城使者四千人廩給分𨽻神䇿軍 請増內官俸給時京官俸薄以自方鎮入八座謂罷權遷臺閣者不赴 募戍卒屯京西時戍者十七萬人時粟二百四萬 力請與回紇和親以制吐蕃 請省拾遺補缺 安太子上欲立姪舒王 請徙張建封鎮徐泗 言盧杞奸邪致建中之禍言王相造命不當言命言命則不復賞善罰惡矣 上謂卿雖有逆耳之言而氣色和順無陵傲好勝之志使朕中懐已盡而屈服 上以貢獻五十萬不足於用泌請勿受私獻而歳供宮中錢百萬 請以二月朔為中和節祭勾芒祈年與上已九日為三令節 月食東壁卒 出入禁中事四君數為權倖所疾常以智免 有謀略然常持黃老鬼神說為人所譏 薦陽城薦竇參 徳宗因桑道茂奉天之言騐始尚日時拘忌而泌又尚之 桞玭稱兩京復泌謀居多功大於魯連范蠡 子繁才警無行下獄將死求發紙筆著鄴侯家傳
  竇參按獄揚州責陳少游偃蹇不郊迎 不以宰相故免鄧珽賦 中丞舉劾無迴避 徳宗數與決大議宰相與相駁異無以傷之遂無所憚 以己嘗為司直多其俸惡詹事李昇抑其班人惡其專 不進兩首豕 不為陳少遊子襲封 辨將軍孟華李建玉之誣人始屬望 李泌老薦參通敏可兼度支董晉方正可處門下疾甚復薦上始相之 剛果峭刻無學術多權數 既為相入對嘗以奏度支事為言獨留以專大政晉具位而已引親黨要地洞察四方 淄青李納厚賂之而宻間於帝 除吏多訪族子申申招賄漏宻語人目為喜鵲上戒參不悛 申恐陸贄進用與吳元通謗贄上知之貶之賜死上欲殺參與申贄皆爭之 毀吳湊言其風痺不良趨走湊傳
  董晉守華州朱泚攻之走行在 說懐光勿助朱泚韓滉勢振朝廷排元琇出之晉見宰相誦其非罪 為相當竇參得君循謹無所駁異 為參薦其姪為侍郎上怒問參過失晉不敢隠 參罷晉亦懼辭 代李萬榮鎮宣武鄧惟恭不迎騶兼直造委政惟恭莫測其謀衆服有體 謙願簡儉言於上前者未嘗泄曰欲知宰相賢否視天下安危謀議上前者不足道也為相五年無所異管
  見謂直大言以葢循嘿耳
  陸長源上以晉在宣武懦愞使為司馬佐之 持法峭刻數裁正晉偷㢮 留後嚴而儉吝自謂不效河北賊錢買節鉞不賜軍人亂死 清白自將去汝州車二乗曰吾祖罷魏州車一乗而圖書半吾愧不及矣
  趙憬李泌薦之占奏明辨 副闗播使回紇獨不市馬規利 考功請如至徳嵗終課殿最 薦韋証以貪敗自請降考 劉茲以憬知過更以考升竇參罷始與陸贄同輔政 贄於裁決少所讓不平稱疾 贄極言延齡奸而憬不助 贄罷而憬當國 常以選賢節用薄賦寛刑懇懇言之審官六議 一相臣 二庶官 乞隨能試事三闕官謂要官缺多閑官員多 四攷課宜責歳限任要重者加爵秩 五遺滯譽多者先用非大故勿去 六籓府官屬謂能否已試引置之朝清約 第室童獲不改儒先 稟入先建家廟不營産 令狐峘崔儆暴憬失於朝為相皆擢之
  陸贄張鎰請為忘年交 餉錢百萬止受茶一串書判㧞萃補渭南尉 徳宗遣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說以五術省風俗八計聽吏治 三科登雋乂 四賦經財實 六徳保罷察 五要簡官事 馬燧討河北賊乆不決而李希烈冦㐮城贄請服逺莫若修近幽燕恆魏之勢可緩而汝洛榮汴之勢急 請居重馭輕以朔方太原兵屯山東神䇿軍戍闗外不足則竭內以益之又請停京師稅間架榨酒油貫貸商㸃召 涇師急變言皆效從狩奉天報機務沛然有餘 諫尊號 諫委興衰於天 上謂今日之禍推誠之𡚁請推誠納諌 諌瓊林大盈 諌疑請復 上疑論賊勢者張皇因諫推誠 既見懐光勸許李晟移軍 諫授獻𤓰果者官 梁州回諫取李楚琳 勸見李楚琳使 諫疑姜公輔求官 河中平答上請罷淮西兵 諫以內外從官盡號定難功臣 京師平諫訪奔亡內人 天下屬望為相與竇參不平罷學士 參出始相 請臺閣長官薦其屬或謂所引皆親黨招賄上停之 諫用延齡度支不從大水請遣使宣撫 吏部選嵗計缺集人 請減江淮運未令京兆鎮邉和糴 陳調河南兵西北防秋六失請募壯士願屯邉者給所輸資糧耕種然後擇人為朔方隴右河東三元帥 諌論事功對趙憬 答上令受鞭靴 均節財賦六條一兩稅之𡚁以布帛為額 三兩稅請三長吏以増戶加 為課績 四稅限廹切 五茶將置倉備水旱 六兼併之家當減租價 皆不行 諫用延齡罷 延齡譛之賴陽城等得貶忠州 順宗召之卒 始入翰林為內相 奉天制書武人悍卒無不感動 山南相失上驚泣詔得贄千金輔政剴切上疏曰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 既放闔戶人不識面 避謗不著書苦瘴癘為集驗方 論諫數百皆本仁義 東坡謂才本王佐學為帝師 論深切於事情言不離於道徳 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辨如賈誼而術不疏 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廸天下之志 徳宗苛刻勸以忠厚徳宗猜忌勸以推誠 徳宗好聚財勸以散財徳宗好用兵勸以銷兵 用人聽言之法治邉
  馬習之方 罪己以收人心 改過以憲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 惜名器以待有功 晦翁雲奏議極好議論事理委曲說盡更無滲漏雖至小事處置亦無不盡論二稅弊極佳 管見謂自李泌相後不復論諫比嫌爭能耳稱社稷臣
  盧邁諫議數條當世利病 以不滿嵗辭上考 元旦攝祠以私忌不聽誓御史劾之邁按大夫士將祭於公既視濯而父母死猶奉祭禮散祭有大功䘮致齋有朞䘮齋有疾病聽還舍不奉䘮無忌白不受誓者雖令忌日與告且春秋不以家事辭王事 為相贄憬專大政邁居中治身循法無它過 時為宰相自尊五服皆不過從問弔邁徃哭從父弟議者重之
  賈耽汾州七年政有異績 徳宗急詔使人代之內詔於懐飲如故 軍中不平諭安之 守東都館李納軍於城中毎獵徃徃入納境納畏其徳不敢謀 為相十三年 雖安危大事無所發明而檢身勵行乃其所長 嘗謂方鎮缺帥當自天子命之故除李元素鎮義城 順宗王叔文干政屢移疾乞去 讀書老益勤 悉地理 隴右別錄華夷圖寸為百里 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今州縣以朱垣圖問其邦人鹹得其真 貞元十道錄 隂陽術數罔不通 其器恢然 世謂淳徳有常者 對客未嘗少倦家人不見其喜慍
  崔損延齡嘗薦之延齡死以為相 中書虛位十日用之中外悵失 齪齪自將不出一言及天下事建中後宰相無乆任者便柔持祿獨留八年歴二省至宰相母殯不塟亦不展殯女兄為尼沒亦不臨䘮
  趙宗儒自肅宗至徳後考績失實內外悉攷中上宗儒黜陟詳當無所回憚入中上者纔五十相二嵗罷 屏居謹靜奉朝請 鎮荊南散冗食戍二千人 太常卿不敢禁宦者用五方師子樂以懦不職罷 文宗訪政理曰堯舜之化慈儉而已 以治身𤨏碎失名
  鄭餘慶末年相之奏對多傳經義 善於頔漏賑禁衛議貶 憲宗復相之詳見後齊抗吏事閑敏 有文雅 鹽鐡使元琇薦斡鹽利 無逺謀大畧用心至精滋彰苛刻髙郢九歳著語嘿賦諸儒稱之 祿山至京師解衣請代父死 白衣諫代宗營章敬寺   勸懐光西迎乗輿不從又脅諭其子琟將間道歸國謀洩抗詞無愧懐光慙赦之 哭孔巢父屍 禮部侍郎絶請謁專行藝時務朋㳺馳逐聲名郢凡掌貢部三嵗進幽獨抑浮華流俗翕然丕變 徳宗末與鄭珣瑜同相叔文用事珣瑜憂甚爭不得稱疾不出郢未有建白順宗即位與珣瑜同免故議者賢珣瑜 華州政仁靜 奏罷良原戍之餉駱元光以華州戍軍入神䇿而餉如舊 恭謹不與人交 制誥無留藁曰王言不可藏私家 不治産曰祿雖薄在我有餘
  鄭珣瑜值亂遂耕養母 劉晏張獻誠表補皆不應諷諫主文科髙第 徳宗擇十省郎治畿赤遂為奉先令 為河南尹未入境不獻徳宗生日馬 嚴重少言 人不敢謁以私 清靜惠下賤歛貴發 餉韓全義伐蔡百姓不知僦運 非詔而別檄取者掛壁不酬至數百封 治比張延賞而重厚堅正過之 進平章詰京兆尹李實進奉 順宗時為吏部尚書見韋執誼輟中書㑹食與王叔文飯遂喟然歸臥不出 子覃文宗時良相 孫裔綽事宣宗
  諸臣段秀實肅代宗事詳已見前 楊炎城原州秀實請湏農隙炎怨召之炎入朱泚軍責以忠義泚遣銳師三千疾趨奉天偽迎天子秀實急倒用司農印追還之 翌日奪源休笏奮擊泚而死 戒家人勿受泄遺言禁軍寡弱簡約 威恵
  孔巢父孔子卅七世孫 奉天累上破賊方畧 宣慰魏博開曉以君臣大義利害逆順衆恱得為王人田緒殺恱 宣慰河中懐光素服待命衆謂太尉無官矣方宣詔譟而合遂遇害 從子戣戡戢
  蕭定瑀曽孫 清挺 歴六州治第一 變姓名為張誕不汙朱泚
  袁髙恕己子 力諫用盧杞刺史不滿五十畆者二戶共給一牛
  崔邠三世一㸑治家者推其法 疏延齡奸鯁亮知名 溫裕簡儉憲宗器之 裴垍薦可宰相為太常卿始視事如故事大閱四部樂邠自第去㡌導母輿
  蔣乂吳競生 該綜羣籍有史才 諫張茂宗母亡借吉尚主 補凌煙剝壁贊 答神䇿軍建置本末遂父予為集賢學士 因祧廟論中宗反正非中興與晉惠帝安帝同 剛正刺救 誅李錡諫連坐 宰相議不決必咨 疏延齡罪惡 拒王叔文 學至老不厭 以所貴近介介不至顯官 尤明前世沿革 子神相宣懿
  權徳輿請遣使慰撫闗東河南浙西水災 上疏斥延齡以常賦為羨罔上 獨直南省上書謂恐四方以朝廷乏士上曰非不知卿勞但擇如卿者未得其人 知貢舉甄品詳諦所得士相繼為卿相 取明經不限貟 大旱上陳缺政請蠲租賦宿逋逺貸否亦無可歛之理 又請運粟入京約太倉一嵗計斥其餘以糶於民則價不踴藏者出 相憲宗事見後
  崔縱方鎮兵未至勸李懐光奔命 懐光兵疲不進先度河以金帛誘之 梁州追扈不及上知必來 諫兵未息未可停減冗官 嵗旱樽郊禮兵定後尹河南簡易蠲畧細苛 戍邉者道由洛儲餼取於民縱始令官辦 終元載世不求聞達 母事父嬖妾 元暐曽孫
  張萬福平許杲 通渦口漕賊不敢動 陽城爭相延齡賀國有直臣 見代宗
  鄭絪諫白麻拜竇文場中尉 餘見相憲宗時
  顧少連登封簿移文岳神虎不為害 中書舍人十年以謹宻稱 嘗徙先兆帝命中人䕶塟與延齡㑹田鎬第挺笏曰段秀實擊賊臣吾今擊奸臣將擊元友直解之 京兆寛簡 均租賦東都表禁苑閑田募耕以便民閱武利仗 號良吏
  歸登熊執易論延齡願竄名曰雷霆之下君難獨處同列有所諫正輙聮名無回諱 補缺十五年僚類進多得顯官惟登與拾遺蔣武退然逺權勢 憲宗問政所先勸順納諫諍時傳為讜言溫恕 家僮折馬足 服金石藥幾死皆不為慍 慕陸象先世亦許之
  許孟容為張建封諭李納罷兵 不許公主子求崇文生 宦者覆視好畤風雹害稼孟容謂紊紀綱宜擇御史參騐 浙東判官暴歛以獻求擢刺史孟容為給事封還其制 袁髙爭盧杞後十八年門下無議可否者孟容數駁論四方浩然想見丰采 大旱請以戶部錢代京兆賦及省察流移孟容本為坐延齡流斥者言故上不恱 憲宗時尹京捕神䇿軍豪右大震 請起裴中丞輔政方勁有禮學 好提掖士清議尚之
  段平仲磊落有氣節 嗜酒敢言 謂上聰明但臣下畏怯循嚜使我得見宜大有開納及對帝雜以他語錯誤不得言乃謬稱名帝叱之蒼黃向幄後由是坐廢七年然名自顯 憲宗以為諫議乞斬承璀尚書右丞 朝廷得失未嘗不論奏世推敢直
  杜佑判戶部度支 軍興專決餽餉 盧杞出之 鎮嶺南 鎮淮南 詳見憲宗
  韓愈論宮市貶詳見憲宗
  李藩相憲宗
  崔衍父倫陷祿山不汙間表賊事 倫使吐蕃六年不屈歸陳虜情偽險易 後母𡚁衣謂衍不給父將鞭之不自解 嵗為後母子償負不勝計故官刺史妻子僅免饑寒 治虢賦倍入力請減賦宣歙觀察簡靜百姓所懐 時以進奉州藏耗竭衍嗇用十年府庫充衍 革去舊貢金錫十八
  品故穆贊代之得以四十萬假民賦旱不流捐 儉約畏法 卒不藏䘮
  盧景亮勸徳宗罪已不至則感人不深 志義激發與穆質問在諌諍地鯁毅無所回 李以劾其漏上語引善在己 廢斥廿年 憲宗召為中書舍人有經國志 三足記兵食天下士作答問言輓運 陳西戎利害指切當世公卿伏其達古今 直諫知名
  嚴郢守太廟祿山亂藏神主 江陵判官執方士申泰從左道之獄貶代宗 尹京兆嚴明 疾惡撫窮 與楊炎爭開陵陽渠無益炎以不附己劾繫之訟寃日數千人 旱請蠲利炎以不實罷之盧杞引為御史逐炎及炎所善趙惠伯 後逢惠伯柩殯內慚卒
  韋倫募匠代齊人鼓鑄 營宮室閱實工省費從代宗幸蜀清儉自將 第五琦薦為荊襄租庸使擊康楚元收租庸一百萬緍 鎮山南不謁李輔國罷 守秦州兵寡不敵虜貶 招州討宦者呂太一以反間貶 徳宗兩使使吐蕃 立朝數論時政得失盧杞闕  闗播罷為尚書倫流涕曰宰相無具使天下至此不失為尚書 苦諫再用盧杞 諫與李楚琳李忠誠官 謂吐蕃不可信
  薛珏為令以清白聞 守楚州州有營田宰相領之田官數百刺史俸及它給百餘萬皆條去之徳宗命使分察李承言其簡趙贊言其廉盧翰言其肅 時舉堪刺史縣令者宰相欲校以文辭珏曰求良吏不可責以文學 京兆尹以供三宮畜茹禁鬻賣民苦之 剛嚴 治身勤而苛察
  王仲舒與陽城交章沮延齡作相 奏議詳雅省中伏其能 少與楊憑游憑罪斥獨屢薦之婺州旱疫人幾空居五年閭里増完 蘇州堤松江為路變屋瓦絶火災 賦調與民期 穆宗以其文宜為誥詔為中書舍人不樂與新進少年同列求外 江西罷酤錢九十萬 吏失官息錢五十萬為焚簿書 水旱出錢二千萬代民賦 為佛老法興浮屠屋者驅出境 所居急民廢置初若煩宻久皆稱便
  馮伉持節弔李抱真不受其帛 上以其清用為醴泉令俗嚚猾著䝉書勸務農進學鄉卿授之相教
  伊慎字寡悔 通春秋戰國䇿 先鋒討哥舒晃以兵屬希烈討梁崇義功多 希烈署之不受數饋遺欲縻止之卒以計免希烈反恐其為曹王臯所用反間之 大破賊兵 大破賊將杜少誠蘄口漕運得通 進圍安州下之賊甥以八千兵來援禽之 下隨州 吳少誠反當一面斬首數千 憲宗即位入朝以錢三千萬賂宦者求帥河中事覺貶
  韋綬貫之兄 將為進士舉首以友楊凝母老譲之不對䇿 翰林學士參逮宻政 院中方寢帝以貴妃纈袍覆之 母老乞解出入八年謹畏小心疾還第和帝黃菊歌上謂為文不已豈頥養
  張薦請以希烈妻祖母贖真卿盧杞持之 與陳京趙寫極言杞奸惡不當再用 兵亂校為太常參綴典儀 與闗播送公主於回紇 延齡用事中傷俊良建白無不當帝意 三使絶域占對詳辨道病卒吐蕃歸其䘮 自拾遺至侍郎二十年常兼史館修撰 定昭徳後廟樂遷獻懿二祖大儀位號大臣祔廟鼓哭法莫不參裁諸儒謂愽而詳
  薛戎尹河南不迎承崔 附見憲宗
  沈既濟楊炎薦良史才辨國史不當立則天紀當追書太后不當稱上毎嵗首當書皇帝在房陵太后行某事改某制 徳宗待詔官三十員諫毋官外置官 又諫制錢取息且言天下皆兵資官俸它費十不當一 選舉議 楊炎貶亦貶 子𫝊師清正事敬宗
  姚南仲諌代宗近城為獨孤陵朝夕臨望 鎮義成盧坦謂姚大夫外柔中剛監軍侵之必不受軍府禍始此去之 監軍薛盈珍果毀之 徳宗勞之答曰盈珍輩所在有之雖羊杜復生不能成愷悌之化正師律也上黙然
  李紓言武成王廟不宜與文宣王等 樂易喜接後進 雖貴游縱自如 論譔甚多徐岱帝誕日嵗詔佛老者大論麟徳殿並召岱及趙需許孟容韋梁牟講說始若矛盾卒同歸於善上大恱兩宮恩遇無比 世農家 於學無不通辨論明銳座人常屈 篤謹 不談人短婚嫁宗族之孤者 吝嗇自持管鑰世譏之
  李叔明副漢中王瑀使回紇讓回紇倨慢 東都平洛陽令招徠遺民 尹京兆民歌之 徳宗幸興元出家貲助軍悉衣幣獻宮掖 盜後守東川二十年華裔遂安 足病賜錦輦 惡道佛上言定僧寺為三等上等留廿一人觀為二等上等留十四人餘還為民上下其議彭偃請僧道嵗輸絹四尼半之裴垍請僧道限六十四以上 在蜀殖財廣田産歿後數年子孫驕縱皆盡世以為多蔵鑒
  樊澤舉賢良次潼闗困雨淖同旅熊執易哀之輟馬頃楮以濟執易自罷舉 徳宗嘆其論兵與我合射獵諸將憚其才武 數禽希烈將賊氣沮縮取唐隋州 山南軍亂以威惠著襄漢使鎮之
  王緯在路嗣恭幕䕶解李泌泌語上報之以其忠而清為浙西觀察 韓滉時罰錢十八萬府史請進奉上疏願蠲與民 延齡以諸道負錢四百萬獻羨奏以為諸州經費 然好用刻深吏條約苛細
  吳湊皇后弟 畏太盛求檢校賔客 敏鋭而謙畏汴滑亂持節裁處軍中驩附 計收元載福建清勤美譽四騰 尹京兆彊力劬儉上下愛向 言宮市謂宮中所需貴臣可辦言雜役太繁有疑獄者毎俟出遮決幸其蒼卒可欺湊叩案一視指摘盡中其𡚁 僚吏非大過不榜責廷詰
  之而相勉無稽事 塟太子公主廢農事極爭之曰上憂勞四海不以愛所鍾疲民以逞顧左右鉗噤自安耳幸一聽之則民受賜不少 病不問醫巫曰起田畆位顯仕年七十尚何求未嘗以罪過罷為外戚表雲
  劉晏掌河南山南江淮嶺南財賦而韓滉分掌闗內河東劍南之賦 徳宗惡滉掊克皆以晏領之與楊炎不相下 晏為元載炎坐貶及炎為相誣晏動揺社稷貶之 又使庾凖誣與朱泚通賜
  死 詳見代宗
  韓滉至徳軍興賦稅無藝滉檢制深文鈎刺親肅徳宗立惡其掊克出之 鎮海節度境內稱治奉天時獻縑十萬鎮兵三萬助討賊 討李希烈漕路無便 禁屠牛鄰伍坐死者數十百人雖握強兵遷延不進而糧帛濟朝廷當時頼之 衣裘十年一易 居庇風雨田無改作傷吾儉徳 不為資産 善書畫與宗人斡埒苛慘彊肆 孫洄掌徳宗錢穀
  韓洄劉晏薦之 晏死錢穀莫總其任洄判度支以轉運之費多於本請罷江淮七監 請鑿商州山取銅置十爐 請天下銅鐡冶𨽻鹽鐡使省冗胥二千 積米長安毎年各數十萬視豐耗發歛
  班宏論李維岳不受其遺 竇參為相代韓滉度支徳宗以宏熟天下計使為尚書而副參參許以使與之而食言宏以欺已遂有隙 參譲於宏而以張滂分鹽鐡之權宏滂又不相恊 於是用劉晏韓滉故事分掌天下財賊 宏清㓗勤力晨入夕出吏不堪勞而已益恭 宏初欲傾參毎營建必極瓌麗以媚權嬖
  王紹少為顔真卿所器 為包佶租庸鹽鐡使判官奉天之難督輕貨間道走洋州供春服五十萬由是紓難 判度支 謹宻 眷待殊厚 主計八年 政多闗方未嘗一語漏 王叔文出之鎮武寧自張意後兵驕難治紹蒐輯軍政出家貲賞士舉軍安賴
  包佶劉晏汴東兩稅使 繼晏掌鹽鐡有名掌東南財賦於揚州陳少游脅奪之
  裴延齡陸贄薦李巽判度支上許之而用延齡 素不善財計領度支取宿奸老吏謀固帝幸言左藏嵗入不貲請列別舍校虛盈但多其薄㝡吏貟以詭帝於財用無加 妄言咸陽陂⿱儲數百頃 妄言本分錢修浴堂殿棟 妄奏同州大谷木數千 妄言掊糞土得銀十三萬他貨百萬韋少華劾其妄 陸贄極論其奸上愈厚之罷贄相 大旱民饑延齡言贄激怒衆士贄遂貶
  蘇弁為奉上簿徳宗狩止官屬走徳宗至儲侍畢給繼裴延齡副度支平賦緩役人賴其寛 副度支自弁始聚書二萬與袐府埒 度支時以州縣積逋米乞貸貧民時皆譏其罔
  李齊運宗室 於李翰辱代宗貶翰 懐光反奔河中走 尹京餉晟軍頗有助 捽殺萬年丞御史聮章劾之訴為朋黨 蝗旱不能救韓洄代帝與參決大事 無學暗於大體甘言阿合而已 薦李錡浙西受賂數十萬 薦李詞潮州人告其賊 病臥除吏即家咨逮
  嚴綬為宣歙判官掌留務竭府庫進奉召為刑部員外郎幕僚進奉自綬始 詳見憲宗杜兼正倫後 浮險豪侈 張建封置幕府 濠州知徳宗厭兵重代易修武募兵帝以為才遂恣橫 欲殺令狐楚李藩 善杜佑終始倚為助所至大殺戮裒財極欲未嘗敗 署書未成墜鬻
  杜羔兄兼為澤潞判官鞠獄得其母舍佛祠觀柱間知父墓 京尹責賦繫於縣吏謁宰相請移散官
  杜亞上書靈武論當世事 遷諫議以不得衡柄悒悒不悅以李棲筠當相結納之 與劉晏治元載 徳宗召意必任台宰倍道進帝不恱又奏疏濶罷 鎮淮南通漕渠然用度無藝 雅意丞弼不親事 競渡髹船底 綉飄 府庫竭 風痺且廢猶奏墾苑中為營田以固𠖥民至流亡
  王諤善刺軍中情偽曹王臯委腹心 伊慎圍安州諤入城約降慎爭功稱疾避之 天寳末朝貢酋長西北校吏亂旡所歸者仰稟鴻臚諤奏罷之李泌以𨽻神䇿歳省五十萬緡 容管八年谿落安之 嶺南𣙜利為時進 京師權家無不富諤之財 子稷留京師視勢納賄 河東承范希朝後補完嗇費兵強用豐 回鶻入朝示威受其禮上嘉之拜相懼多財得謗助錢二千萬李絳諫嘗讀春秋自稱儒者 仕數持下偽焚無名書碎瑣無遺懐⿱付舡昉緘答燕享賣其餘
  韋渠牟工詩李白異之 為道士為僧復冠韓滉進用徳宗誕日徐岱許孟容及佛老二師麟徳殿質問大趣渠牟有口辨問答鋒生帝聽意動驟用之 對延英至五六刻上懽甚 挑躁 浮淺爭出其門勢㷔可炙 自陸贄免宰相惟行文書守宰亦自惟蕳然處深宮倚信者延齡齊運王
  紹李實執誼渠牟延齡實奸虐紹無建明渠牟後出望㝡輕張恩勢以動天下
  張涉東宮侍讀 即位召入禁中事皆咨之親重無比 薦喬琳為相不稱職遂疎
  李元素按獄明令狐運刼輸絹之寃由是天下重之御史大夫自真元後難其人不補徳宗初以夙望拜之中外想望而容容持祿內望作宰相 妻許溺姻侍免官
  吳元通以東宮舊恩兄弟相繼翰林學士 又並知制誥與䞇同位贄驟擢頗媢恨 贄欲斥逐之建言翰林院工藝之冗至徳以來集賢學士草詔待進止於翰林院因以名官今制書冝歸中書舍人請罷學士元通愈怨 與竇參謗贄貢舉求賄帝怒逐參賜元通死
  李實宗室 山東刻薄軍費幾見殺 尹京怙𠖥愎而不法 旱飢聚歛 對上雖旱不害有秋峻青租調人窮無告 優人為俳語諷帝奏賤工故國殺之 與御史王播爭道奏播為三元令延奪之 私薦士廹徳輿用 毎奏科目公詣刼請殘忍 順宗貶之市人懐瓦石邀擊夜遁
  鎮將馬燧祿山陷洛說范陽守賈循傾其根本 肅宗末回紇還國所過剽傷為李抱玉典辦具無敢譁者 啟抱玉先備懐恩 守鄭懐二州督農勸化隴州障吐蕃路八日畢 代宗時汴將李靈曜反田恱助之燧擊走恱平汴州 鎮河東教廝養數月成精騎造甲為長短三等為戰車威震北方田恱輸穀時已料必反及徳宗時恱叛擊斬其將楊朝光深入魏城大破之進平章事封北平王軍既薄魏與李抱真平兵進留功竟不成 朱泚亂赴難 詔與渾瑊討懐光於河中不閱月平渾瑊遜不及吐藩結贊求盟燧盛言宜詣遂至平涼刼盟 吐蕃歸燧兄子弇以報徳帝怒奪兵
  貲甲天下 子暢益豐後為濠幸侵牟諸子至先室廬自托為當世戒
  渾瑊年十一善騎射 後二嵗從破賀魯部勇冠軍從光弼定河北 從子儀復兩京為子儀邀擊吐蕃盡奪所掠 率家從狩奉天 朱泚兵薄奉天血戰譙門賊退進平章事 李晟自東渭橋破賊瑊以西軍收咸陽朝廷待之與晟鈞禮 副馬燧平懐光為平涼㑹盟使僅以自免 慕司馬遷自敘著行記辭不一矜 功髙而志益下拜賜如在上前 方金日磾 帝終始信待
  張孝忠本奚種 史朝義敗以兵歸李寳臣 統制易州十餘年威惠流聞 田承嗣謂阿勞在焉冀未可啚 寳臣晚節殺戮諸將召之果不敢殺 惟岳擅立詔朱滔討之滔忌孝忠先説之歸國遂同破惟岳 以定州置義武軍孝忠鎮之後朱滔王武俊叛介二鎮聞感厲自守 遣兵助李晟收京師 嵗饑同粗淡 為將佐所感襲蔚州以擅興兵為有司所劾只此一失 子茂昭能世其美見憲宗
  韋皋隴州偽作泚詔斬其將牛靈光 代張延賞鎮西川招雲南約束蠻以制吐蕃西山等八國入朝進平章事 鎮蜀二十一年凡破吐蕃四十八萬牛羊二十五萬器械六百三十萬帝製紀功碑善討士婚嫁皆厚資之 屬官雖顯不使還朝即署屬州刺史 自蜀上牋暴叔文伾之奸是嵗
  暴卒 蜀人徳之見遺像必拜見刻石著皋名皆鑱之 侈橫務蓋藏故劉闢階此以叛
  張建封少慷慨尚氣自許功名 代宗討蘇常盜前諭禍福一日降數千人 令狐彰辟置以不朝覲非彰 從馬燧伐靈曜多所諏訪 燧表其能楊炎欲用盧杞出之 希烈反為夀州刺史斬賫偽赦之使堅柵拒之賊不得東趣江都 進濠夀廬觀察四鄙悅附常沮衂希烈 李泌以徐地重兵勁若帥又賢則淄青震矣薦鎮徐州由是徐為雄鎮 來朝帝不待日召見使赴大夫班示殊寵 獻朝天行言官市 荅殘逋積負決無可歛蠲之百姓無益帝矜問蠲民逋故云 帝賦詩餞還鎮當時所無 又賜以所持鞭曰卿節誼嵗寒弗渝 治徐十年一軍大治善容人過然徤黠亦未嘗曲法假之 忠臣感激下皆畏悅士往如歸許孟容韓愈在其幕府 病屢表請代 建封子愔自知府事
  嚴震農家子 出貲助邊得為長史 嚴武以才署之興鳳團練興利除害治行山南第一 治鳳十四年號稱清嚴逺近咨美 斬朱泚使 遣張用誠以兵迎帝用誠幾反賴馬勛禽之 上入駱谷賴山南兵免懐光追襲 宰相請幸成都定䇿駐梁與李晟表合 梁漢間經安史流散震勸課有法民不煩擾而行在供億具改梁為興元命尹之
  王棲曜謹厚 善騎射 一矢殞祿山將邢超遂破曹州 袁晁亂浙東生禽之收州縣十六李靈曜反犄角河南 希烈至寧安將襲宋驚江淮努士入遂不敢東 賊騎環合見其射的引去
  劉昌史朝義圍宋州説李岑屑麯以守 諫李僧惠應靈耀僧惠悟討賊故賊失助不得逞 希烈陷襄邑江淮大震昌守寧陵四十餘日賊敗去杜牧以比巡逺守陴斬生 出五原斬逗留淮事者三百人 刧盟後城平涼二百里瘞刼盟骸七城二堡旬日就在邊十五年三年而食美兵械鋭新
  劉昌裔䇿説邊將不售 入蜀説楊惠琳順命 至陳許軍為曲環檄李納剴曉大誼 留上官説拒吳少誠賞縑認應賊者以功為陳州 韓全義討蔡兵敗投之使舍城外無恐少誠吏來犯者縛送自治
  范希朝為邠寧將治軍嚴整韓游𭹹畏其才欲殺之後以代游𭹹曰非所以安反側固讓 鎮振武虜人憚服曰必張光晟紿姓名來也 獨不納邊州駝馬之獻 入朝獨不以事述職討承宗老病不能成大功 善將或比趙充國 抬仯陀萬衆後用戰所至有功突厥別部討鎮無功
  李抱真從兄抱玉見代宗 陷懐恩挺歸京師請以子儀領朔方兵懐恩果敗代宗 鎮澤路練集民兵遂雄山東 昭義步軍為諸軍冠抱真兼領之 徳宗時與馬燧敗田悅於臨洛上幸奉天希烈陷汴李納反鄆懐光反河中抱真獨以數州橫絶潰叛中為羣盜所憚 馳入王武俊壁流涕説之大破朱滔喜士服孫季長丹求仙卒
  哥舒曜翰子 光弼討河北請行因為之副 擊希烈收汝州斬周晃 屯襄城苦戰破希烈兵希烈自圍之甚急㑹帝幸奉天襄城陷拙統御鋭殺戮子七人以儒聞皆推第
  李景略直張光殺妻之獄若有女厲致謝 勸懐光殺朱泚䇿杖詣行在不聴慟哭出門 守豐州折回紇使梅錄將軍自此回紇使皆拜於庭威名顯聞對徳宗論奏衎有大臣風 梅錄爭坐大原聞景畧叱聲驚拜曰非李豐州耶 回紇南冦復拜豐州受降西城窮塞苦寒節用約已糧械畢具聲雄北疆天下惜用其才不盡
  馮河清上幸奉天東向慟哭相勵以忠義 發鎧仗輸行在披堅勒兵軍聲大振 上使鎮涇原
  朱泚遣謙誅之斬以徇 涇人妄𫝊將以叛卒拏與吐蕃遂遇害

  李元諒數日募兵萬餘屯昭應賊不得踰渭南泚使劉忠孝召還討希烈兵元諒斬之兵不得入闗故華州獨完 與李晟收京師讓功於晟退避近郊 平涼之盟與李觀密表裏以備虜騎乃解瑊得免 鎮隴右治良原墾田修備涇隴以安
  韓游瓌子儀使破祿山所誘蕃兵五十萬 赴難詔屯渭橋遇泚歸衛奉天泚兵攻奉天殊死戰火其戰棚諸將推赴難功第一懐光再書誘之上疑㳺瓌失兵馳入邠州斬張昕以聞 與渾瑊分扼京西要險破泚於咸陽論功與瑊等皆第一與瑊燧併力敗懐光圍蒲城懐光縊死 與李元諒取鹽州虜求盟既而刼盟於平涼又以勁騎備 破吐蕃大回原
  杜希全子儀裨將 鎮朔方 赴奉天 體要八章砭切政病 平涼背盟復城鹽州二旬畢虜憚不入
  邢君牙從李晟討田悅功為最 倍道赴奉天 屯渭橋軍中便宜獨得豫 晟行邊常以君牙守 晟入朝代為鳳翔勸耕講戰吐蕃不能侵
  郝玼説馬璘城臨涇或言城之則邊防固無以䝉恩幸璘遂止 段佑代復説之卒詔城之為行原州而玼為刺史自是虜不敢過臨涇 在邊二十年討賊不持糧虜道其名節啼鬼鑄金玼募得玼者償之
  王䖍休澤潞李抱真以幣招 抱真卒正色語衆曰帥亡當稟命天子衆不敢亂 鎮昭義軍中大治増俸稟遣守宰就部 節用 歿後帑廩可支數嵗獻繼天誕聖樂後中和樂本此 十子皆補大學
  李承代希烈鎮襄陽 迫辱不屈謀殺希烈 詳見代宗
  韓全義興卒伍佞事竇文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擢鎮銀夏詔以長武兵赴屯 貪懦 靳狎 軍噪亂高崇文為定之 文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監軍全義統十七鎮兵討吳少誠敗於五樓宦者匿之
  崔寧為利州賊遁去 嚴武鎮劍南賂張獻誠求之以為漢州刺史拓吐蕃數百里 郭英乂代武與寧相攻敗死劒南大擾代宗詔宰相杜鴻漸討之鴻漸受繒錦數萬入成都 委以政而薦之寧因痛誅歛以結權貴 楊炎恐其難制因其入朝易鎮朔方赴奉天言上聰明為盧杞所惑至此為之潛然 杞誣與朱泚通殺之
  於頔鎮山南 屢勝慕誠暴橫有吞漢南志詳見憲宗
  忠義蔡廷玉與朱泚同里相狎 幽州嘗勸泚獻馬禮士朝貢 泚囚之歳餘曰悔乎曰勉公以義何悔 復縶之滿嵗曰能省過乎曰殺我吾得名與朱體㣲同為泚腹心常勸朝事 㑹滔紿泚入朝隨泚至京常折滔不順之請 滔表貶之廷玉既行曰我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而敗於將成吾不可辱國自投於河
  符令竒田承嗣引為右職 馬燧討田悅令竒使其子璘降燧曰兒行吾死不朽不行吾死屍疊逆地璘與父齧臂別降燧 悅讓之罵曰吾教子以順何悔臨刑色不變
  劉迺少闇誦六經 善文詞 語朱昱銓事 草郭尚父冊 楊炎盧杞當國兵部五嵗不遷 朱泚亂強召之稱疾篤佯瘖炙無完膚 聞幸梁投床呼天不食死
  孟華責王武俊援田悅 稱病闔門謝客 武俊僣王授官嘔血死
  張伾守臨洛田悅攻之固守累月 糧盡無捄命女拜部將願賣之為衆士一日費士皆哭無不一當百
  周曽為希烈將 與王玢姚儋韋清相善號四公子曽密以希烈友計告李勉 玢在許州曽引兵至汝州相應而儋清謀取希烈於內 事覺皆見殺 清亦迯
  張名振懐光侰受鐵券名振大言見賊不擊使到不迎將反耶朱泚入京城懐光引軍入咸陽又曰不反來此何耶見殺
  石演芬西域胡懐光假子以與朱泚連和謀告行在答懐光公負天子我何不負公胡人無慧惟知一事人懐光臠食之
  吳漵章敬後弟 循循禮讓重朝廷 朱泚反盧杞欲求持節曉之者獨請行曰吾知死無益而決見賊者人臣食其祿死難所也徃被害
  高沐李師道叛率其僚郭助郭航陳成敗屢諫之師道斥之濮州 密表京師見殺 助使航間道請李願竒兵自海航後恐累助亦自殺
  卓行陽城求為集賢吏 讀書六年無所不通 以娶則間外姓雖共處而益疏與三弟終身不娶慕其行來學者接跡 爭訟者詣決 避盜樹者 與弟負醉奴歸 奴都兒化其徳亦方介饑不受人食不受遺縑以與里人鄭淑塟親 李泌薦召之城封還詔 泌為相又薦之徳宗召拜右諫議常與二弟延客劇飲居八年莫窺其際 及延齡逐陸贄乃守延英閣上疏極論贄得不死 上欲相延齡又欲壊白麻哭於廷延齡得不相 下廷國子司業 遣諸生省親 三年不歸者斥之出為道州 太學諸生何蕃等二百人闕下留之不得達 在州治民如家 不以簿書介意 俸餘炊米煮魚置道上使人共食罷貢侏儒州人以陽名子 州當上考功自書撫字心勞 觀察遣判官督賦自囚於獄府復遣官中道迯去
  何蕃太學嵗一歸父母不許二嵗一歸亦不許 凡五嵗慨然以親老而歸諸生共狀蕃文行留之朱泚之變蕃正色不聴從亂故六館無受汙者 居學二十年死𦵏無歸者皆為治喪
  孝友林攢為尉母老未及迎而病棄官歸詔作二闕母墓前表其閭
  隠逸孔述□兄弟皆篤孝 既孤皆隠嵩山 劉晏薦之代宗每一遷即至朝謝而辭疾歸 徳宗召為諫議賜第宅固辭不許 次地理志本末最詳退讓不忤物 親朋燕集嚴嘿終日 令狐峘與同職抵侮不校時稱長者
  儒學韋彤治禮 請省大廟朔望進食天寳所増 昭陵𥨊火議遷寢山下皆不從
  陳京奉天聞叚秀實被害七日不朝宰相諫京非之還京以盧杞為饒州率趙雷等死爭杞遂廢為大常愽士議祔獻懿二祖主於興聖廟而以太祖正東向位二十年始決 議遷昭陵𥨊 上待以宰相器欲用之㑹病狂易 討希烈財用屈與趙賛請稅民屋架籍賈人貲力以率代之其後李吉
  甫對憲宗召亂由此憲宗恨惋謂真賊臣
  暢當議太子為皇后服
  文學孫逖元宋時掌制誥知名 子兄病請告不待報即行 信州旱發倉賤售 再朞増戶五千不易縗接客 成兄宿代宗時成孫簡憲宗時三世掌制誥武宗時論班位
  劉太真晏曲江擇文人四十一人賡和上自第之太真李紓為上鮑防於邵次之 在陳少游幕擬為桓文 禮部取士多貴近子弟
  邵説陷史思明 朝義敗歸子儀愛其才留幕府請建徽號郊赦褒徳録賢 擢吏部自陳於徳宗 在職以才顯 或言將執政裴儆謂其事賊為劇官宥死不愧乃附權倖欲相邦其能久乎
  文藝於公異為李晟作平朱泚露布 與陸贄有隙 不能事後母贄奏之賜孝經罷
  李益揆族子 詩名與宗人賀相埒 每一篇成樂工爭以賂求 征人早行篇天下為盡圖 防妻妾苛嚴世謂妬為李益族 不得調怨語 憲宗召之負才凌轢衆不能堪 時在朝有同姓名者故世稱文章李益以別之 韓翃善詩亦有同姓名徳宗使典制誥宰相問徳宗曰詩人韓翃
  盧綸進士不第元載以文進 與王縉善不得調韋渠牟表其才見禁中 帝使賡詩 從渾瑊河中召之已卒 大厯十才子 憲宗訪其文文宗愛其詩 四子皆擢進士文宗時在臺閣
  錢起與郎士元齊名時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司空曙從韋皋於劍南
  歐陽詹泉州人 常袞為宰相始勸閩越人仕進閩人第進士自詹始 與韓愈李觀李絳崔羣王涯馮宿等聨第號龍虎榜 孝友信義 文章切深韓愈為哀辭
  李賀宗室七嵗韓愈皇甫湜過之作高軒過 毎旦騎弱馬小奚背古錦囊投所得 母謂嘔出心乃已昌黎作辨 勸舉進士終不肯辭尚竒詭絶去翰墨畦徑 樂府皆合之絃歌 為拹律郎卒年廾七
  李觀文不旁沿前人 時謂與韓愈相上下陸希聲謂觀辭勝理愈理勝辭愈雖窮老不能加觀之辭觀雖後死不能逮愈之質華從子
  吳武陵吳少陽招不就 遺書勸元濟歸朝 啓裴度擒元濟之法 望黃白氣知元濟六十日必亡諫竇易直置和糴貯備使言別置使之弊為崔郾誦阿房賦牧得異等 韶州以贓貶 與栁宗元俱謫寓永州 請裴度使人代宗元於栁州使優游又遺孟簡書宗元斥十二年殆半世矣
  方技桑道茂善太乙遁甲 相州圍中知九節度敗 以奉天有王氣乞高垣堞 先求李晟凖狀赦之判後得貸死 豫言年號元和冦盜翦滅 所居柏甚茂曰人居而木蕃者去之 李泌傳雲初肅宗重隂陽巫祝用王璵執改興造輒牽禁忌黎幹以佐道位京兆為乘輿物焚之以為禳禬至徳宗罷內道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除巫祝修宣政廊不避魁罔使靈駕直午及道茂奉天之言驗始尚日時拘忌而李泌又好鬼神之説
  宦官竇文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霍仙鳴朝恩死宦人不復典兵禁衛盡委白志貞 志貞納冨人金補軍收其庸而身不在軍及涇師亂召近衛無一人 惟文場等率宦官及親王左右從至奉天 自山南還詔二人分總神䇿軍權震朝廷宦官復盛矣
  藩鎮魏愽田悅承嗣以諸子弱使繼鎮 激怒洪經綸所罷兵出家貲紿之使還部魏人徳悅 李正已説之同叛因與梁崇義阻兵 為李惟岳李納求節度不從合謀同叛屢敗於馬燧 求救朱滔自稱魏王 㑹上幸奉天燧還兵罷 滔約舉兵南向不從上遣孔巢父宣勞之時衆已厭兵莫不欣然 弟緒手殺悅田緒承嗣第六子 詔為節度 尚主 猜忌 凡殺兄弟數人暴卒子季安嗣田季安公主薨始自恣前後見代憲宗
  鎮冀李惟岳求襲位田悅為請亦不許遂與悅正己拒命 詔朱滔張孝忠討之屢敗困甚欲歸京師懦不能決為悅所持 王武俊縊殺之 惟岳之叛弟惟簡奉母鄭奔京師上幸奉天
  母鄭督惟簡赴行在從上討賊有功圖形凌煙
  王武俊本契丹部 與張孝忠齊名𨽻宗 帳 既殺惟岳怨不得節度與朱滔叛 敗馬燧討田悅之師 自稱趙王 李抱真使賈林説降之滔結回紇將趍洛林復説武俊與抱真相結遂大破走滔軍 上賜徳𨽻二州子弟襁褓皆官之沒如渾瑊故事謚忠烈以子士真襲王士真息兵善守 嵗數十萬緡北燕魏為恭
  盧龍朱滔與張孝忠討惟岳取深州怨不得深州與武俊同叛救田悅 衆不肯従殺之而南與悅武俊相王而自稱冀王盟主武俊等不能堪背之大敗於李抱真上書待罪歸鎮邑邑病死
  劉怦滔病已委之滔死軍中推之纔三月死 子齊襲鎮
  淄青李納袐父喪以兵㑹田悅 為馬燧所破畧盡納欵不聴遂與希烈武俊等連和稱齊王 帝下罪已詔遂歸命破希烈於陳州李師古納子 代鎮與武俊相攻徳宗諭平之欲乘徳宗喪攻掠州縣聞順宗立乃止憲宗初卒
  橫海程日華張孝忠絶李惟岳使諭滄州 滄州軍殺刺史李固烈而迎立之 朱滔武俊招之不從 用李寧之言歸朝廷徳宗 即滄州為橫海軍詔嵗饋義武錢糧 子懐直權知留事上因授之 請析滄州置景州升為節度使鎮之入朝 荒獵不返帳下程懐信因衆怒拒之不得返遂入朝
  程懐信詔因鎮之 子權襲 軍名初置於開元十三年至徳宗正元三年為鎮
  宣武劉元佐本劉洽 少犯法幾死亡命 襲取李靈耀宋州李勉表為刺史徳宗以為宋毫穎節度 破李納攻徐州李洧之兵通東南漕運 數困李希烈 走希烈取汴州加汴宋節度有州四治汴 賜名 豪縦輕財故汴彌驕自李忠臣已然 母賢常戒盡臣節 施金帛相國寺為倡而籍之 飾女子與李納得其隂謀嬖妾酖之
  劉士寧元佐子 上從軍中所欲以吳凌為節度未幾軍中尊士寧留後上命授之 滛酷下厭苦大將李萬榮寛厚得士心因其獵閉門拒之奔京師
  李萬榮藉驕兵防秋當戍者怨韓惟清等作亂以故衆不安萬榮以為士寧所教上為斥之郴州而使萬榮代鎮 㑹病死鄧惟恭執其子送京師杖殺之而董晉代鎮 此鎮初置於徳宗建中二年 凡傳四世
  彰義吳少誠度梁崇義必叛李希烈為表之 希烈叛為盡死力 陳仙竒既殺希烈代鎮淮西少誠又殺仙竒代之詔因授申蔡光節度有州三治蔡 申蔡自希烈習暴掠恬戰鬬騾子軍尤悍鋭乘曲環死圍許州上怒以十六道兵討之宦人監軍未交而潰 韓全義復討又退敗於五樓 韋皋請討上遂赦少誠 此鎮本肅宗乾元元年所置淮西節度使代宗末號淮寧尋改為申蔡光徳宗正元十四年號彰義
  叛臣周智光騎射從軍朝恩薦之 鎮同華 破吐蕃回紇十餘萬於奉天因恣殺掠朝廷召不至陜州監軍責之斬監軍刼留天下貢漕 代宗授左僕射恚不得平章事欲挾天子令諸侯 詔子儀密圖之聞子儀來其衆大攜 既降為帳下所殺
  梁崇義業槩量 力能舒鈞 事來瑱衆推之代鎮襄陽 與田承嗣等輔車相依 明法禮士以自振 或諷入朝對以來公有大功見旌 希烈請討頗懼 徳宗流郭昔上變遣李舟又遣盧翰諭之又拜平章封妻子又遣張著召之皆不納 詔希烈討之勢窮赴井死
  李懐光為朔方部將積勞至開府 子儀以紀綱委之徳宗罷子儀副元帥分其所部故懐光得為寧慶晉絳慈隰節度 扼吐蕃不南侵 楊炎使亷帥涇原城原州 平劉文喜遂鎮朔方而領邠寧 奉詔助討田悅 赴奉天奮厲軍士倍道進敗泚軍泚圍奉天方急解去盧杞沮之不使見帝詔屯便橋 恚恨不出戰遂叛至河中 上使孔巢父召之遇害馬燧渾瑊討之部將斬首以獻上念其功立嗣禮𦵏
  陳少游習老莊諸儒推為都講 長權變賄賂幸得致遷不樂逺從李抱玉辟謁宦者董秀請為嵗輸錢五千萬先具其半入之 又先賄元載之子故內外更薦之遂累遷淮南節度 厚賄元載宦者久其任載失勢隂疏其短代宗以為忠 以朝廷經費不足請増本道稅錢二百鹽斗加百錢度支因行之諸道李納拒命出師收徐海復棄之徳宗幸奉天刼包佶取揚州財賦八百萬 希烈䧟汴送欵希烈 又結李納後得其歸順希烈表羞悸死
  李錡賂李齊運得浙西觀察諸道鹽鐡轉運積竒寳獻徳宗 恃恩驕恣專天下酒漕國計日耗崔善正上書言之械而瘞之 募善射號挽硬募雜胡號蕃落徤兒稱錡假父 為鎮海節度益踞暴 憲宗不假借方鎮三請覲詔以李元素代遂反 張子良等送京師腰斬
  李忠臣本董秦 肅宗時禦安史平東都有功 代宗時吐蕃犯京師召兵獨先至 敗李靈曜走田悅 李希烈逐之 逃歸京師奉朝請徳宗納其言減張涉贓罪釋辛京杲死罪 對驢
  耳大龍耳小喜其野而誠 然失兵拂欝朱泚次奉天為居守泚賊見斬
  逆臣李希烈遼西人 從李忠臣於淮西軍中高其才乘衆怒逐忠臣 代宗命専留後事 徳宗就拜節度名其軍為淮寧 治蔡州 平梁崇義功多欲得其地 李納叛密約納計取汴 又約宋滔田悅武俊相王而自稱建興王天下都元帥五賊株連半天下 南陷襄城北取汴州遂僣號劉洽將髙彥昭大敗之寧陵 洽又敗之取汴州 遁歸蔡州其將陳仙竒令醫毒殺之竇艮女
  薦仙竒與共圖之上即拜仙竒節度少誠殺仙竒代之矣
  朱泚外寛中狼與弟 滔並李懐仙將 戰所得分摩下故得衆心 鎮盧龍 滔紿入朝奪之代李抱玉鎮鳳翔復代段秀實兼鎮涇原 滔約叛書為馬燧所獲召還京師中人監之姚令言率涇原兵救哥舒曜希烈圍之襄城過闗兵變擁泚僣號 逼奉天渾瑊韓游大敗之 泚回京城李晟復京城 走涇州不納走寧州亦不納走彭原其下斬之
  順宗 以疾即位 王叔文王伓李忠言等用事於內韓泰栁宗元劉禹錫等來聴於外汲汲如狂道路以目大抵叔文依伾伾依宦者李忠言忠言依牛昭容韋皋等上表極言叔文等姦惡上亦惡之遂傳太
  史臣謂在東宮二十年天下隂受其賜惜乎寢疾而又能傳政元良賢哉 亦赦逋負罷宮市五方小兒月進在位凡二十月
  賈耽叔文干政移疾去
  鄭珣瑜中書㑹食韋執誼輟食與王叔文同飯喟曰吾可復居此乎取馬歸臥不出 范氏謂二人引去為知恥方之杜佑高郢有間 並詳見徳宗
  韋執誼以便媚幸於徳宗與延齡等 帝誕日太子獻畵浮屠使賛 誣韋成季等朋比逐之叔文擢相順宗時異論示非黨叔文怨之 憲宗貶崖州知禍及聞足聲輙驚悸 畏見嶺南圖始令史官撰日厯
  王伾杭人以書待詔 太子宮侍書 闒茸貌陋上襲寵之不如叔文 任氣好言為帝所禮出入無間勝叔文 叔文入止翰林伾至翰林院見牛昭容等門若沸羮尤通賕謝 貶死
  王叔文山隂人以棋待詔 侍東宮時言言然故重之 肆言某可將某可相欲速進者爭附上病牛昭容宦人李忠言侍伾因忠言薦之昭容遂自蘇州司功為翰林學士 伾傳受叔文裁可授中書執誼作詔施行宗元禹錫等倡譽以為伊周𢢀謂天下無人 用杜佑領鹽鐵自副之而専其政 宦人俱文珍罷其學士權遂衰憲宗監國貶誅
  劉禹錫交叔文與宗元皆議禁中號二王劉栁 竇羣劾其挾邪亂政 憲宗立貶朗州作竹枝詞 宰相哀其才欲用㑹程異起刺逺州 武元衡罷之作問大鈞謫九年等賦 久之召任南省郎以𤣥都觀桃詩譏忿出播州裴度以母老為言遷連州 徙䕫州因學校廢言州縣學丁祭始許敬宗今天下嵗費四千萬徒資獻官飾衣服貽妻子於學無補請以其半𨽻州修學其半歸太學由和州為主客郎復作𤣥都觀詩快權近人益薄之 為集賢直學士裴度罷亦出蘇州以政最賜金紫 恃才性褊晩益偃蹇寡合詩晩尤精居易推詩豪其詩在處神物䕶持武宗時卒病中為子劉子𫝊自解稱叔文王猛後有逺祖風實工言治道宮掖事泌建桓立順功歸貴臣由是及貶
  栁宗元祖奭得罪武后 父鎮觸竇參貶 宗元少精敏絶倫文章卓偉精緻 叔文欲大用之憲宗貶永州司馬自放山澤㮒厄感鬰一寓諸文倣離騷與蕭悗許孟容書倣任安書衆畏其才
  髙懲乂復進無用力者 久淚文益深著貞符不得召作懲咎賦 元和十年徙桞州刺史而禹錫得播州念禹錫母老欲與相易 為栁人贖男女資錢過期沒為奴婢者 南方士走數千里從游指授為文辭 十四年卒世號栁栁州四十七少時嗜進謂功名可立就名蓋一時 韓愈評其文雄渾雅徤似司馬子長 栁人託言降於州之堂廟於羅池
  陸質本名淳 盡傳趙啖二家春秋學 執誼㧞進之侍讀憲宗於東宮執誼使伺意解釋上輒怒曰陛下命先生為寡人講學何他及 叔文未敗已病故免禍 門人以能文聖人書通後世謚文通先生 時為二王死友者執誼 質 呂溫李景儉 韓曅 韓泰 陳諫 宗元 禹錫而凌準程異出入之溫亦以出使免禍見憲宗世號八司馬者指質以下八人然敗而貶司馬者伾曅泰諫宗元異
  衛次公與鄭絪定立順宗 叔文弄權多所持正貢學斥華取實 虢州蠲橫租錢嵗三百萬李勣徐有功孫負不得調即優補遣進 數請罷討蔡兵憲宗將相之而徤至 善琴微時李齊
  運求授其子拒之因終身不鼔操尚終始完潔
  楊於陵節操堅明詳見憲宗
  李建客荊州鄉人爭鬬不詣府而詣建 吏部當補校書者八人獨不藉貴勢以請 順宗時知制誥宰相有竄定槀詔者亟請解職 叔文欲更李師古詔不可 通顯不治垣屋清儉稱
  宦官劉貞亮忠疆 平涼刼盟被執逃歸 與叔文爭論勸立太子監國 召鄭絪等草制 監高崇文討劉闢斬東川節度以専悍見訾 憲宗不寵假宦官貞亮雖有功終身無所寵假
  藩鎮同代宗












  古今紀要卷十二
<史部,別史類,古今紀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