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 (四庫全書本)

史通 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五
  史通        史評類
  提要
  等謹案史通二十卷唐劉子元撰子元本名知幾避眀皇嫌名以字行彭城人弱冠擢進士第調獲嘉尉遷鳯閣舍人兼修國史中宗時擢太子率更令累遷秘書監太子左庶子崇文館學士開元初官至左散騎常侍後坐事貶安州別駕卒於官事跡具唐書本傳此書成於景龍四年凡內篇十卷三十九篇外篇十卷十三篇蓋其官秘書監時與蕭至忠宗楚克等爭論史事不合發憤而著書者也其內篇體統紕繆弛張三篇有録無書考本傳已稱著史通四十九篇則三篇之亡在修唐書以前矣內篇皆論史家體例辨別是非外篇則述史籍源流及雜評古人得失文或與內篇重出又或牴牾觀開卷六家篇首稱自古帝王文籍外篇言之詳矣是先有外篇乃擷其精華以成內篇故刪除有所未盡也子元於史學最深又領史職幾三十年更歴書局亦最久其貫穿今古洞悉利病實非後人之所及而性本過剛詞復有激詆訶太過或悍然不顧其安疑經惑古諸篇世所共詬不待言矣即如六家篇譏尚書為例不純載言篇譏左氏不遵古法人物篇譏尚書不載八元八愷寒浞飛亷惡來閎夭散宜生譏春秋不載由余百里奚范蠡文種曹沫公儀休寗戚穰苴亦殊謬妄至於史家書法在裒貶不在名號昏暴如幽厲不能削其王號也而稱謂篇謂晉康穆以下諸帝皆當削其廟號朱雲之折檻張綱之埋輪直節凜然而言語篇斥為小辨史不當書蘧瑗位列大夫未嘗棲隠而品藻篇謂高士傳漏載其名孔子門人慾尊有若事出孟子定不虛誣而鑒識篇以史記載此一事其鄙陋甚於褚少孫皆任意抑揚偏駁殊甚其他如雜説篇指趙盾魚飱不為菲食議公羊之誣并州竹馬非其土産議東觀漢記之謬亦多𤨏屑支離且周禮太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則史官兼司掌故古之制也子元之意惟以褒貶為宗餘事皆視為枝贅故表厯書志兩篇於班馬以來之舊例一一排斥多欲刪除尤乖古法餘如譏後漢唐之採雜説而自據竹書紀年山海經譏漢書五行志之舛誤而自以元暉之科録為魏濟陰王暉業作以後漢書劉虞傳為在三國志中小小疎漏更所不免然其縷析條分如別白黑一經抉摘雖馬遷班固幾無詞以自觧免亦可雲載筆之法家著書之監史矣自明以來註本凡三四家而訛脫竄視均如一轍此本為
  內府所藏舊刻未有註文視諸家猶為近古其中㸃煩一篇諸本並佚其朱㸃此本亦同無可校補姑仍之焉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五
  史通目録      史評類
  內篇
  卷一
  六家第一
  卷二
  二體第二   載言第三
  本紀第四    世家第五
  列傳第六
  卷三
  表厯第七    書志第八
  卷四
  論贊第九    序例第十
  題目第十一   斷限第十二
  編次第十三   稱謂第十四
  卷五
  採撰第十五   載文第十六
  補註第十七   因習上第十八
  因習下第十九
  卷六
  言語第二十   浮詞第二十一
  敘事第二十二
  卷七
  品藻第二十三  直書第二十四
  曲筆第二十五  鑒識第二十六
  探𧷤第二十七
  卷八
  模擬第二十八  書事第二十九
  人物第三十
  卷九
  覈才第三十一  序傳第三十二
  煩省第三十三
  卷十
  雜述第三十四  辨識第三十五
  自敘第三十六
  外篇
  卷十一
  史官建置第一
  卷十二
  古今正史第二
  卷十三
  疑古第三    惑經第四
  卷十四
  申左第五
  卷十五
  㸃煩第六
  卷十六
  雜説上第七
  卷十七
  雜説中第八
  卷十八
  雜説下第九
  卷十九
  五行志錯誤第十 五行志雜駁第十一
  卷二十
  暗惑第十二 忤時第十三








  史通原序
  長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國史尋遷左史於門下撰起居注㑹轉中書舎人暫停史任俄兼領其職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修史皆如故又屬大駕還京以留後在都無㡬驛徴入京專知史事仍遷秘書少監自惟厯事二主從官兩京遍居司籍之曹久處載言之職昔馬融三入東觀漢代稱榮張華再典史官晉朝稱美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職司其憂不遑啓處嘗以載削餘暇商㩁史篇下筆不休遂盈筐篋於是區分類聚編而次之昔漢世諸儒集論經傳定之於白虎閣因名曰白虎通予旣在史館而成此書故便以史通為目且漢求司馬遷後封為史通子是知史之稱通其來日久博採衆議爰定茲名凡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於時嵗次庚戌景龍四年仲春之月也唐劉子𤣥撰

  史通原序
  劉子𤣥本名知㡬楚州刺史𦙍之族孫也少與兄知柔俱以詞學知名弱冠舉進士授獲嘉主簿證聖年有制文武九品已上各言時政得失知㡬上表陳四事詞甚切直是時官爵僭濫而法網嚴宻士類競為趨進而多陷刑戮知㡬乃著思慎賦以刺時且以見意鳯閣侍郎蘇味道李嶠見而歎曰陸機豪士所不及也知㡬長安中累遷左史兼修國史擢拜鳯閣舎人修史如故景龍初再轉太子中允依舊修國史時侍中韋巨源紀處訥中書令楊再思兵部尚書宗楚客中書侍郎蕭至忠並監修國史知㡬以監修者多甚為國史之弊蕭至忠又嘗責知㡬著述無課知㡬於是求罷史任奏記於至忠云云文載史通忤時至忠惜其才不許解史任宗楚客嫉其正直謂諸史官曰此人作書如是欲置我何地時知㡬又著史通子二十卷備論史策之體太子右庶子徐堅深重其書嘗雲居史職者宜置此書於座右知㡬自負史才常慨時無知己乃委國史於著作郎吳兢別撰劉氏家史十五卷譜考三卷推漢氏為陸終苗裔非堯之後彭城叢亭里諸劉出自宣帝子楚孝王囂曽孫司徒居巢侯劉愷之後不承楚王元交皆按據明白正前代所誤雖為流俗所譏學者服其該博初知㡬每雲若得受封必以居巢為名以紹司徒舊邑後以修則天實録功果封居巢縣子又鄉人以知㡬兄弟六人進士及第文學知名改其鄉里為髙陽鄉居巢里景雲中累遷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館學士仍依舊修國史加銀青光䘵大夫時𤣥宗在東宮知㡬以名音類上名乃改子𤣥二年皇太子將親釋奠於國學有司草儀注令從臣皆乗馬著衣冠子𤣥進議曰古者自大夫已上皆乗車而以馬為騑服魏晉以降迄乎隋代朝士又駕車馬厯代經史具有其事不可一二言也至如李廣北征解鞍憇息馬援南伐㨿鞍顧盼斯則鞍馬之設行於軍旅戎服所成䝿於便習者也按江左官至尚書郎而輙輕乗馬則為御史所彈又顔延之罷官後好騎馬出入閭里當代稱其放誕此則專車慿軾可擐朝衣單馬御鞍宜從䙝服求之近古灼然之明騐也自皇家撫運㳂革隨時至如陵廟巡謁王公冊命則盛服冠履乗彼輅車其士庶有衣冠親迎者亦時以服箱充馭在於他事無復乗車貴賤所行通用鞍馬已臣伏見比者鑾輿出幸法駕首途左右侍臣皆以朝服乗馬夫冠履而出只可配車而行今乗車既停而冠履不易可謂唯知其一而未知其二也何者襃衣博帶革履髙冠本非馬上所施自是車中之服必也韈而升鐙跣以乗鞍非唯不師古道亦自取驚今俗求諸折中進退無可且長裾廣袖襜如翼如鳴珮行組鏘鏘奕奕馳驟於風塵之內出入於旌棨之間儻馬有驚逸人從顛墜遂使屬車之右遺履不收清道之傍絓驂相續固以受嗤行路有損威儀今議者皆云秘閣有梁武帝南郊圖多有危冠乗馬者此則近代故事不得謂無其文臣按此圖是後人所為非當時所撰且觀代間有古今圖畫者多矣如張僧繇畫羣公祖二疏而兵士有著芒屩者閻立本畫明君入匈奴而婦人有著帷㡌者夫芒屩出於水鄉非京華所有帷㡌創於隋代非漢宮所作議者豈可徴此二畫以為故實者乎由斯而言則梁南郊之圖義同於此又傳稱因俗禮貴縁情殷輅周冕規模不一秦冠漢佩用捨無常況我國家道軼百王功髙萬古事有不便理資變通其乗馬衣冠竊謂宜從省廢臣懷此異議其來自乆日不暇給未及推揚今屬殿下親從齒胄將臨國學凡有衣冠乗馬皆憚此行所以輙進狂言用申鄙見皇太子手令付外宣行仍編入令以為常式開元初遷左散騎常侍修史如故九年長子貺為太樂令犯事配流子𤣥詣執政訴理上聞而怒之由是貶授安州都督府別駕子𤣥常知國史首尾二十餘年多所撰述甚為當時所稱禮部尚書鄭惟忠嘗問子𤣥曰自古以來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對曰史才須有三長世無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長謂才也學也識也夫有學而無才亦猶有良田百頃黃金滿贏而使愚者營生終不能致於貨殖者矣如有才而無學亦猶思兼匠石巧若公輸而家無楩柟斧斤終不果成其宮室者矣猶須好是正直善惡必書使驕主賊臣所以知懼此則為虎傅翼善無可加所向無敵者矣脫茍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夐古已來能應斯目者罕見其人時人以為知言子𤣥至安州無㡬而卒年六十一自幼及長述作不倦朝有論著必居其職預修三教珠英文館詞林姓族系録論孝經非鄭𤣥注老子無河上公注修唐書實録皆行於代有集三十卷後數年𤣥宗勑河南府就家冩史通以進讀而善之追贈汲郡太守尋又贈工部尚書諡曰文兄知柔少以文學政事厯荊揚曽益宋海唐等州長史刺史戶部侍郎國子司業鴻臚卿尚書右丞工部尚書東都留守卒贈太子少保諡曰文代傳儒學之業峕人以述作名其家子𤣥子貺餗彚秩迅逈皆知名於時貺博通經史明天文律厯音樂醫筭之術終於起居郎修國史撰六經外傳三十七卷續說苑十卷太樂令壁記三卷真人肘後方三卷天官舊事二卷餗右補闕集賢殿學士修國史著史例三卷傳記三卷樂府古題解一卷彚給事中尚書右丞左散騎常侍荊南長沙節度有集三卷秩給事中尚書右丞國子祭酒撰政典三十五卷止戈記七卷至徳新議十二卷指要三卷論䘮紀制度加籩豆許私鑄錢改制國學事各在本志迅右補闕撰六說五卷逈諫議大夫給事中有集五卷貺子浹滋彚子賛滋貞元中位至宰輔賛觀察使自有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