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24

目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上一卷 卷一百二十四•子部三十四 下一卷▶

卷一百二十四 子部三十四


○雜家類存目一


於陵子》•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編輯

舊本題齊陳仲子撰。王士禎《居易錄》曰:萬曆間學士,多撰偽書以欺世,如《天祿閣外史》之類,人多知之。今類書中所刻唐韓鄂《歲華紀麗》,乃海鹽胡震亨孝轅所造。於陵子,其友姚士粦叔祥作也。凡十二篇,一曰畏人,二曰貧居,三曰辭祿,四曰遺蓋,五曰人問,六曰先人,七曰辯窮,八曰大盜,九曰夢葵,十曰巷之人,十一曰未信,十二曰灌圍。前有元鄧文原題詞,稱前代《藝文志》、《崇文總目》所無,惟石廷尉熙明家藏,又稱得之道流。其說自相矛盾。又有王鏊一引一跋,鏊集均無其文。其偽可驗。惟沈士龍一跋,引揚雄《方言》所載《齊語》及《竹書紀年》、《戰國策》、《列女傳》所載沃丁殺伊尹,齊、楚戰重邱,及楚王聘仲子為相事,證為古書,共說頗巧。然摭此四書以作偽,而又援此四書以證非偽,此正朱子所謂采《天問》作《淮南子》,又采《淮南子》注《天問》者也。士龍與士粦友善,是蓋同作偽者耳。末有徐元文跋,詞尤弇鄙,則又近時書賈所增,以冒稱傳是樓舊本者矣。


天祿閣外史》•八卷內府藏本

編輯

舊本題漢黃憲撰。前有晉謝安,唐田宏、陸贄題詞。每篇又有宋韓洎贊,而冠以王鏊之序。詞旨凡鄙,顯出一手。朱國楨《湧幢小品》載徐應雷《黃叔度二誣辨》曰:黃叔度言論風旨,無所傳聞。入明嘉靖之季,崑山王舜華名逢年,有高才奇癖,著《天祿閣外史》,托於叔度以自鳴。舜華為吾友孟肅諸大父行,余猶及見其人,知其著《外史》甚確。自初出有纂入東漢文者,時舜華尚在。而天下謂《外史》出秘閣,實黃徵君著,則後世曷從核真贗乎?又李詡《戒菴漫筆》曰:《天祿閣外史》乃近年崑山王逢年所詭托者。邇有餘姚人禦史某(案:即刻《兩京遺編》之胡維新),沾沾以文學自喜,雜此文於左、國、司馬諸篇中刊行,頒於蘇常四郡學宮,令諸生誦習之,殆亦一奇事也。據其所記,則此書出王逢年,明人已早言之。考張孔教《雲穀臥餘》,所言亦合。而流傳之本仍題黃憲,殆不可解。王鋮《讀書蕞殘》曰:其賓秦文中有《黨錮》一篇,考《後漢書》本傳,陳蕃為三公,臨朝歎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綬。是黨禍未起,憲已謝世矣。又賓晉文有《董卓篇》,益不相見,辨其偽跡甚明。惟謂傳自謝安,或者即其門下士及子弟所為,則仍為偽序所欺,失考甚矣。


化書新聲》•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王清一撰。前有序自稱先天風雷侍者,且言萬曆壬辰,自京師奏太后,請武當山道藏經回。止三公岩,大眾推充都管。蓋道士也。是編取譚峭《化書》,案節分章,各為注釋。中如釋大同章思火生暖,思水生涼諸語,亦時有理解。然大致摭採道家之言,氾濫恣肆,無所歸宿。


心傳錄》•三卷、《日新錄》•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編輯

宋於恕編。恕張九成之甥。此二書皆錄九成語也。前有淳熙元年恕序雲,無垢張先生,乃予母之兄。頃為春官宗伯,以議忤時相,一斥嶺下十四年。寓橫浦僧舍,嗜書不厭。晚年目昏,立短簷下展卷就明,向暮不輟,石間雙趺隱然。南安守張公見而歎息,標記於柱,今猶在也。案《宋史•九成本傳》,稱九成召除宗正少卿,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兼權刑部侍郎,謫守邵州。秦檜又令司諫詹大方論其與徑山僧宗杲謗訕朝政,謫居南安軍,在南安十四年。以《橫浦集》考之,其到南安在癸亥三月,乃紹興十三年。其橫浦僧舍題柱字,據恕此序,是南安張守所記。而《南安府志》載寶界寺題柱識語為九成自題,又失張守之名,誤矣。陳振孫《書錄解題》曰:張九成《無垢語錄》十四卷,《言行編遺文》共一卷,九成之甥於恕所編《心傳錄》,及其門人郎昱所記《日新錄》。近時徐鹿卿德夫,教授南安,複裒其言行,系以歲月及遺文三十篇附於末。今此本止三卷。恕序稱與其弟憲徒步三千餘裏,抵嶺下,得侍講論。難疑答問,莫不備錄,名之曰《心傳》。後恕以思親歸,弟憲獨住。各以所得,合為一集。又學生郎昱,粗得數語,纂為錄,故人刁駿序之。而後卷《日新錄》亦題甥於恕編,蓋非陳振孫所謂徐鹿卿裒集之本。中間止有序記等文凡八篇,亦與所謂三十篇者不合,故仍舊名曰《心傳》,曰《日新》,而不名語錄,是尚未經合訂者矣。明人刻《橫浦集》,已收入之。此其別行之本也。


經鉏堂雜誌》•八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編輯

宋倪思撰。思有《班馬異同》,已著錄。是編乃其晚年劄記之文。其學雜出於釋、老,務為恬退高曠之說。然如謂妻子無論賢不肖,皆當以冤家視之,害理殊甚。其他亦皆淺陋無味,明代陳繼儒一派,發源於此。又議論空疏,多無根據。如顏斶生王死士之論,與安步晚食之語,同出一時,而思引斶前王前一段,附論其下曰,此即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之顏斶耶,抑別一人耶?是並《戰國策》未讀也。賈誼謫長沙王傅,作《鵩賦》之後,年餘而死。而思謂賈誼陳治安之策,乃在於《鵩賦》之後,豈其涉曆世故,於事理講明,尤更深究耶?是並《漢書》、《史記》亦未詳考也。《宋史》思本傳載,陳晦《草史》彌遠制詞,用昆命元龜語。思以為類董賢策文用允執厥中之文,上疏爭之,坐是罷去。考劉克莊《後村詩話》,稱思駁論時晦累疏,援引唐人及宋代累朝命相皆用此語,以駁思,思遂削秩。則晦雖曲貢諛詞,而轉據典文,思雖力持正論,而疏於考證。是書之陋,固其宜矣。


善誘文》•一卷內府藏本

編輯

宋陳錄撰。錄不知何許人,自稱丹穴老人。其書皆通俗勸善之言。蓋明袁黃等之所祖。前有嘉定辛巳其弟煉序,末有木石居士虞舜徒跋,皆以閻羅王為說,詞旨頗鄙。


樵談》•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編輯

舊本題宋許棐撰。棐字忱父,海鹽人。嘉熙中居泰溪,於水南種梅數千樹,自號梅屋。是編皆勸戒之言。然核其詞氣,如出屠隆、陳繼儒一輩人口,殊不類宋人之作。


幾上語》•一卷、《枕上語》•一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編輯

宋施清臣撰。清臣號東洲,淳祐間人,自稱赤城散吏。是書皆宗二氏之旨,而以儒理附會之,詞多儷偶,明人小品,濫觴於斯。其謂《易》可通修煉之旨,亦魏伯陽等之緒餘,無足採錄也。


千古功名鏡》•十二卷、《拾遺》•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宋吳大有撰。大有字勉道,號松壑,嵊縣人。寶祐間遊太學,率諸生上書賈似道奸狀,不報,遂退處林泉,與林昉、仇遠、白珽等以詩酒相娛。元初辟為國子檢閱,不赴。是書分十五類,皆闡揚因果之說,以警世勸善。然有所為而為之,假以誘掖愚蒙則可,若士君子之學,為所當為,則固無取於是焉。


厚德錄》•四卷內府藏本

編輯

宋李元綱撰。元綱有《聖門事業圖》,已著錄。此錄盛陳果報,兼以神怪。如言張孝基以還產為山神,及福州張生捐資救縊遇鍾離權得道事,不一而足,殊非儒者立言之道。與《聖門事業圖》如出兩手,不可解也。


樂善錄》•二卷內府藏本

編輯

宋李昌齡撰。昌齡始末未詳。書中引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及葉夢得《岩下放言》,蓋紹興後人。大旨皆談罪福因果。所記宋事為多,亦間及漢以來事。然如淳、於棼南柯入夢諸條,殊於《樂善》無與。記小兒胞胎一條,雜引道家符籙之說。凡數百言,更為氾濫也。


西疇常言》•一卷內府藏本

編輯

宋何坦撰。坦,旴江人,是編分講學、律己、應世、明道、蒞官、原治、評古、用人、正弊九門,大抵因舊說而衍之。其講學篇謂性與天道子貢不得聞,而以後世學者竊襲陳言,自謂窮理盡性為妄。明道篇謂儒者之待異端,甚於拒寇敵。蓋皆有為而發。然其論心如槃水,措之正則表裏瑩然,微風過之,則湛濁動於下,方未動時,非有以去其滓汙也,澄之而已。風之過,非有物入之也,撓動則濁起也。所見頗近於禪。又謂孟子之辟楊、墨,深排峻拒,詞費而力殆,其說皆不可訓也。


東穀所見》•一卷內府藏本

編輯

宋李之彥撰。之彥,永嘉人,東穀其所自號。書中教導一條,稱遊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孫屢矣,教尋常白屋之類亦多。則老塾師也,是書凡十三則,皆憤世疾俗,詞怨以怒。末載太行山戲語一條,謂是非不必與世人辨,蓋其篇中之寓意。前有自序,題鹹淳戊辰小春,正宋政弊極之時也。


鳴道集說》•一卷永樂大典本

編輯

舊本題金李之純撰。案元好問《中州集》、劉祁《歸潛志》並雲李純甫字之純,則此書當為李純甫作。《金史•文藝傳》及《大金國志》作純甫字之甫,殆傳寫誤也。純甫,宏州襄陵人,承安中登進士,前後三入翰林。正大末出倅坊州,未赴,改京兆府判官。卒於南京。是書列周、程、張、邵、朱、呂、蔡諸儒之說而條辨之。末附自作文數篇。大旨出於釋氏,殊為偏駁。《歸潛志》曰:之純自類其文,凡論性理及關佛、老二家者號內稿,其餘碑誌詩賦號外稿。又解楞嚴、金剛經,《老子》、《莊子》,又有《中庸集解》、《鳴道集解》(案:解字當為說字之訛,今姑仍原本錄之),號為中國心學,西方文教,數十萬言。嘗曰,自莊周後,惟王續、元結、鄭厚與吾或談儒、釋異同。環而攻之,莫能屈。又曰,屏山(案:屏出即純甫之號)平日喜佛學。嘗曰中國之書不及西方之書。作《釋迦贊》雲,竊吾糟粕,貸吾粃糠。粉澤邱、軻,刻畫老、莊。嘗論伊川諸儒,雖號深明性理,發明六經聖人心學,實皆竊吾佛書者也,因此大為諸儒所攻云云。可謂之無忌憚矣。《中州集》但雲於書無所不闚,而於莊周、列禦寇、左氏、《戰國策》尤長。三十歲後,遍觀佛書,能悉其精微。既而取道學書讀之,著一書,合三家為一,猶諱而渾其詞也。


中說》•三卷永樂大典本

編輯

元敖撰。,古文淵字,見夏竦《古文四聲韻》。其爵裏皆無可考。是書大旨,本乎圖書,雜以佛、老。首之以先後天理數圖,又有求仁盡性諸圖。其盡性圖有曰:吸蒂思不出位,呼根不失赤子之心。又有曰:服氣為上,服藥為下。又曰:數息,禪學之長。抱玄,玄學之長,仙山人也,不以身許人者也。可以見其宗旨矣。


學問要編》•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元劉君賢撰。君賢字文定,本泰和人。元末兵亂,依母族袁氏於雩昌,遂冒姓袁。故左修品序稱劉文定,而鄭應桂序則稱袁文定。然修品序又謂今其子孫為袁氏,而鄉賢祠則仍稱劉。此本題劉君賢蓋從祀典也。是書初名《雩昌集》。應桂序稱,自元及明,僅有寫本,藏其後裔家。康熙庚辰,雩都縣知縣盧某始為刊行。其分天地、理學、經濟、倫紀、論古、雜說六類,及八十六子目,亦盧所編定。修品重刊序則稱據袁氏家譜,知《雩昌集》乃其詩文,而是書乃所著《學問要編》。考古人雜著筆記,往往編入詩文集,是書必原在集中,卷帙標題相屬,故詩文雖佚,而是書仍冒《雩昌集》名。今既別行,則修品所改是也。編中所論,雖以洛學為宗,而諸所援據,乃盡屬小說家言,實以雜學佐雄辯。又其好還類中第二條,稱金俘宋於青城,元人俘金亦在青城。果為君賢所作,斷無當元之世,自稱元人之理,相其文格,亦全類明萬曆以後清言小品之蹊徑。元人敦篤,無此體裁,毋乃後人偽託,抑或有所竄亂歟。


慮得集》•四卷、《附錄》•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元華悰韡撰。悰韡字公愷,自號貞固處士,無錫人。入明之後,不仕而終。是編乃其貽訓子孫之書,一曰家勸,二曰祭禮習目,三曰冠婚儀略,四曰治喪紀要。又輯其詩文雜著為二卷,附錄於後。其曰《慮得集》者,取千慮一得之義也。後其八世孫繼祥校刊,卷首增以趙友同所作貞固處士傳一首,陳鑒所作墓表一首。


鬱離子》•二卷內府藏本

編輯

明劉基撰。基有《國初禮賢錄》,已著錄。是書原本十卷,分十八篇,一百九十五條,今止二卷,蓋後人所並也。基初仕元,不得志,因棄官入青田山中,著此書。天臺徐一夔序曰:鬱離者,離為火,文明之象,言用之,其文鬱鬱然為盛世文明之治也。已附載《誠意伯集》中,此蓋其別行之本。


青岩叢錄》•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編輯

明王禕撰。禕有《大事記續編》,已著錄。此書論緯書及釋、道兩家源流,堪輿、醫書同異,凡五篇。已見禕本集。曹溶《學海類編》摘出別行,並別立此名。


華川卮辭》•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編輯

明王禕撰。此書雜論處世為治之理,間用喻語。取卮言日出之義,名曰卮詞。亦載禕本集中。曹溶摘出別行,華川二字,亦溶所加也。


空同子瞽說》•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蘇伯衡撰。伯衡字平仲,金華人。本宋蘇轍之裔,以轍子遲守婺州,因家於婺。元末貢於鄉,洪武初徵入禮賢館,後為國子學正,以薦擢翰林編修。宋濂以翰林承旨致仕,薦以自代,辭不拜。後起為處州教授。以表箋忤旨逮治,卒於獄。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是書仿諸子文體,多托物寓意之詞。已載入《伯衡文集》第十六卷,此其別行之本。後李夢陽亦著《空同子》,與此同名,實兩書也。


筆疇》•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王達撰。達字達善,號耐軒居士,無錫人。洪武中以明經薦,為縣學訓導。改大同府學,後遷國子助教。永樂初擢編修,官至侍讀學士。是書多抑鬱憤世之談。前有題詞,稱遠居塞外,蓋官大同時作也。又有太倉陸之箕序,稱是書本載達所著《天遊集》中,凡百有七篇。王澄之弟淵,先刊其二十二篇,續又得五十二篇刊之,尚闕其三之一,之箕複為校補成完書,付淵全刊焉。各條之下,間附之箕案語,亦膚淺罕所考正。


黎子雜釋》•一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編輯

明黎久之撰。久之字未齋,臨川人。官高要縣知縣。書中有永樂、宣德年號,則宣宗後人也。其書雜舉奇幻之事,推求其理,詞極辨博,而大旨仍歸於神怪。如煉銅為銀,點石成金,以及器之能聚寶者,皆以為有理可推,其言頗謬。末綴論文二條。一謂詩即文,文即詩,杜詩即其文,韓文即其詩。一綴魯兩生禮樂百年後興語,董仲舒道之大原出於天語,韓愈堯以是傳之舜數語,為漢、唐人精於講學之證,舉《太極圖說》,《通書》,東、西銘等數篇為宋、元人工於文章之證,皆務反舊說,未為確論。


類博雜言》•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編輯

明嶽正撰。正字季方,號蒙泉,漷縣人。正統戊辰進士第一。由編修改修撰。天順中入閣預機事。以謀去石亨曹吉祥不成,謫欽州同知。後逮系,杖戍肅州。憲宗立,複本官,留侍經筵。又以忤大學士李賢,出為興化府知府。嘉靖初追贈太常寺卿,諡文肅。事蹟具《明史》本傳。此書雜論陰陽、五行及醫、卜、星、算之說,中間論大衍之數及《皇極經世》之數,亦頗有發明。《明史•藝文志》作二卷。今已編入《正類博稿》中。此本乃曹溶《學海類編》所收,僅存六頁,非其全也。


警時新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胡澄撰。澄字景高,臨川人。是書末附澄墓誌,稱生於永樂丙申,卒於宏治乙卯。是書則作於天順庚辰,凡五十篇,篇有標題,皆警戒下愚之語,故其詞不文。各證以見聞實事,亦多蕪雜。


桑子庸言》•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編輯

明桑悅撰。悅字民懌,常熟人。成化乙酉舉人。官至柳州府通判。《明史•文苑傳》附載徐禎卿傳中,稱其怪妄狂誕。考悅《思元集》中有道統論曰,夫子傳之我。又學以至聖人論曰,我去而夫子來。可謂肆無忌憚,史所詆者不虛。史又稱悅在長沙著此書,自以為窮究天人之際,今觀所論,實無甚精奧也。


祝子罪知》•七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編輯

明祝允明撰。允明有《蘇材小纂》,已著錄。是編乃論古之言。其舉例有五,曰舉,曰刺,曰說,曰演,曰系。舉曰是是,刺曰非非,說曰原是非之故,演曰布反復之情,系曰述古作以證斯文。一卷至三卷皆論人,四卷論詩文,五卷、六卷論佛、老,七卷論神、鬼、妖、怪。其說好為創解。如謂湯、武非聖人,伊尹為不臣,孟子非賢人,武庚為孝子,管、蔡為忠臣,莊周為亞孔子一人,嚴光為奸鄙,時苗、羊續為奸貪,謝安為大雅君子,終弈折屐非矯情。鄧攸為子不孝,為父不慈,人之獸也。王珪、魏徵為不臣,徐敬業為忠孝,李白百俊千英萬夫之望,種放為鄙夫,韓愈、陸贄、王旦、歐陽修、趙鼎、趙汝愚為匿非。論文則謂韓、柳、歐、蘇不得稱四大家,論詩則謂詩死於宋,論佛、老為不可滅,皆剿襲前人之說,而變本加厲。王宏撰《山志》曰:祝枝山,狂士也。著《祝子罪知錄》。其舉刺予奪,言人之所不敢言。刻而戾,僻而肆,蓋學禪之弊。乃知屠隆、李贄之徒,其議論亦有所自,非一日矣。聖人在上,火其書可也,其說當矣。《千頃堂書目》載《祝子罪知》十卷,此本僅七卷,而佚去八、九、十三卷。卷為一冊。惟第五卷併入四卷之後,藏書者未經繙閱,以為闕第五卷,乃改七卷七字為五字,攙入六卷之前。不知五、六兩卷皆論佛、老,安得參以七卷之神、鬼、妖怪也。殆坊肆賈人無知者之所為歟。然如是之書,不完亦不足惜也。


浮物》•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祝允明撰。是編取韓愈文氣水也,言浮物也之義命名。皆務為新奇之論,甚至以《詩》三百篇、《春秋》二萬言為聖人之煩,則放言無忌可知矣。蓋允明平生以晉人放誕自負,故持論矯激,未能悉軌於正雲。


讀書筆記》•一卷戶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編輯

明祝允明撰。凡三十四條,言頗近理,不似其他書之狂誕。前有自議,稱於乙巳居憂時偶有所得,隨筆箋記,就有道而正之。乙巳者,成化之二十一年。蓋其少時所作,猶未蕩然禮法之外也。


空同子》•一卷戶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編輯

明李夢陽撰。夢陽字獻吉,慶陽人,徙扶溝。弘治癸丑進士,官至江西提學副使。事蹟具《明史•文苑傳》。其書分化理篇二,物理篇一,治道篇一,論學篇二,事勢篇一,異道篇一,凡六目,八篇,已編入《空同集》中。此本乃後人摘出別行。夢陽文摹擬秦、漢,多艱深詰屈之語,為後人所詆訾。此書亦仿揚雄《法言》之體,其發明義理,乃頗有可采,不似其他作之贗古。


空同子纂》•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編輯

不著編輯者名氏,載曹溶《學海類編》中。取李夢陽《空同子》每篇摘抄十之三四,故題曰纂。其去取殊無義例,大抵庸劣坊賈所為,以紿藏弆之家者也。


濯舊稿》•一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王俊撰。俊字機翁,弋陽人。宏治癸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諡文莊。是書多以周子、程子、邵子、張子之言擊排朱子,亦頗攻陸九淵,而其說仍多墮於虛渺。後附諸詩,尤多同禪偈。


雅述》•二卷陝西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王廷相撰。廷相有《慎言》,已著錄。慎言雖多偏執,猶不大悖於聖賢,此書則頗多乖戾。自序謂宋儒才情有限,沾帶泥苴,使人不得清澄宣朗,以睹孔門之景。余於讀書之暇,時置一論,求合道真。積久成卷,分為上下二篇,名曰《雅述》。謂述其中正經常,足以治世者雲爾。今觀其書,標舉中庸修道之謂教為本,而多斥枯禪寂坐之非,未為無見;而過於擺落前人,未免轉成臆斷。如謂人性有善有惡,儒者不計與孔子言性背馳與否,而曰孟子言性善,是棄仲尼而尊孟子矣,況孟子亦自有言不善之性者,何獨以性善為名云云,是其所見與告子殆無以異。又謂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此非聖人語,然則聖人之動,亦皆欲而非天耶?是又不以情言欲,直以私言欲,無怪其並性善而疑之矣。至謂雷搏擊成聲乃物之所為,但非人間可得而見,尤涉於小說家神怪之言。廷相以詩名一時,而持論偏駁乃爾。蓋宏正以前之學者惟以篤實為宗,至正、嘉之間,乃始師心求異。然求異之初,其弊已至於如此,是不待隆、萬之後始知其決裂四出矣。


大複論》•一卷戶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編輯

明何景明撰。景明有《雍大記》,已著錄。此書蓋仿《昌言》、《中論》而作。曰嚴治,曰上作,曰法行,曰任將,曰勢成,曰功實,曰用直,曰敵中,曰固權,曰處與,曰策術,曰心跡,凡十二篇。已載入《大複集》中,此乃其別行之本。


經世要談》•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編輯

明鄭善夫撰。善夫字繼之,閩縣人。弘治乙丑進士,官至南京吏部驗封司郎中。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此書泛論立身為治之理,多老生之常談。


惜陰錄》•十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書亭藏本

編輯

明顧應祥撰。應祥有《人代記要》,已著錄。此書乃其致仕以後所作,時年八十有二矣。自序謂古今人物之賢否,政治之得失,筆之於冊。前數卷論理、論學諸篇,皆主良知之說。首附錄禮論一篇,蓋嘉靖初議大禮時所作。其說欲但尊以天子之號,而別立一廟,與桂萼初議相同。其論曾為王守仁所取,故弁於首卷。蓋守仁於大禮亦以張、桂為是也。《明史•藝文志》列之儒家。然其中頗及雜說,不專講學,今改入雜家類焉。


西原遺書》•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薛蕙撰。蕙字君采,亳州人。弘治甲戌進士,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事蹟具《明史》本傳。此編為嘉靖癸亥南充王廷所刊,皆其晚年與朋友往還講學之書,附以語錄。大旨尊陸九淵、楊簡之說,毅然不諱其入禪。至謂釋氏於六度萬行未嘗偏廢,殊為駁雜。蕙本詩人,足以自傳於後,乃畫蛇添足,兼欲博道學之名,又務立新奇,遁入異教。其謂《中庸》根本在未發之中,六經皆不出此旨,借李侗之說而廣之,實非侗之本意。雖辭辨蜂起,終不免於臧三耳也。


約言》•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薛蕙撰。是編乃其退居西原時學養生家言,後讀《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句,自謂有得,因作此書。分為九篇,曰天道、性情、潛龍、時習、君道、學問、君子、立言、春秋。其學以複性為宗。故性情篇雲,靜者性之本,主靜者複性之學也。又雲,靜者自然之本體,動者後來之客感。夫自有陰陽,即不能有靜而無動。以動為客感。是二氏元寂之旨也。又曰,理即此心,此心即理,夫理具於吾心,不可謂心之虛靈不昧者即理也。即心即理,是姚江良知之宗也。其去濂、洛、關、閩之學,固已遠矣。


錢子測語》•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錢琦撰。琦字公良,海鹽人。正德戊辰進士,官至思南府知府。是書乃其劄記之語。分象元,繇庚、浮風、治本、檢精、鑒遠、規世、導儒八門,不出明人小品之習。然正、嘉時人猶淳實無此佻薄體裁。末有其孫孺穀跋,稱昔眉公陳先生手牘索覽云云。疑隆、萬間偽體盛行,琦之子孫趨當時風氣,依託為之也。


百感錄》•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陳相撰。相字汝弼,號古埜道人,懷甯人。前有正德庚午曾漢序,稱其年四十貢成均,曆司封。明制,吏部必甲科,不知相何以得入,其始末莫能詳也。是書仿《莊子》夔蚿罔兩、《戰國策》桃梗土偶之意,取蟲魚鳥獸作為寓言,以寄其不平之感。托意淺近,亦多未雅馴。


拘虛晤言》•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陳沂撰。沂有《維楨錄》,已著錄。此書皆所著雜說,共三十四條。大旨用兩事比類取譬,申明其義於下,頗近連珠之體,而不用韻。然意主修詞,不必盡名言至理也。


竹下寤言》•二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王文祿撰。文祿有《廉矩》,已著錄。是編凡分十四篇。中稱廉子者,皆自謂也。其中如詆韓愈之學不如柳宗元,張子《西銘》可不必作之類,皆失之舛駁。又謂君子貴無心,古今天地如在大夢中,參雜佛、老,亦不可訓。至惡戒篇解說輪回,尤非儒者立言之道矣。


海沂子》•五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編輯

明王文祿撰。是編分真才、作聖、稽闡、儀曜、敦原五篇,篇各為卷,持論往往偏駁。如真才篇以于謙、石亨、石彪之不令終,同歸之天命;作聖篇混儒、釋而一之;稽闡篇論《大學》孔門之元理,《中庸》孔門之元神,儀曜篇純舉釋氏四大部洲之說,敦原篇謂古人父重母輕,以制禮者乃男子,故為己謀,不免於偏私;其言皆不可訓也。


宋學商求》•一卷、《附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樞有《易修墨守》,已著錄。其學援儒入墨,純涉狂禪。所刻《木鐘台集》,無非恣肆之論。此編皆評論宋儒,大抵近於禪者則譽,不近於禪者則毀,不足與辨是非。《附錄》一卷,則其與人論學之語,以發明此書之意者也。


疑誼偶述》•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首題門人潘鳴時述,末又有鳴時跋語。蓋樞所作以示鳴時者,凡十八條。具論古今學術法制之可疑者,故以疑誼名篇。其文詰曲聱牙,幾不可解,殆所謂以艱深文其淺易者歟。


一菴雜問錄》•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是書自心性知覺至進德修業,旁及於詩學、韻學、字學、樂律,皆設為問答。其論學以禪為宗,而附會以儒理。如問千手觀音何義,曰一個身有千百個化身,一雙手化出千百雙手,這便與一致而百慮意思相似。殊不免援儒入墨之譏。又謂作字必求工,便是玩物喪志。又謂《太平御覽》、《冊府元龜》、《說郛》、《玉海》、《通典》、《通考》、《藝文事文類聚》諸書,必非有道者所為,大抵皆佛家掃除語言文字之見。其餘雜論,則多因襲恆談,罕所考證。


嘉禾問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樞於嘉靖壬辰、癸巳間講學嘉興,其門人錄為此編,初名《四書雜問》,邑令周顯宗改題今名。其言格致心性諸說,率宗王守仁之緒論。原本二卷,後其門人王愛翻刻,並為一卷。末附數十條,乃雜論經史傳注,不專主於四書,疑為愛所增入也。


轄圜窩雜著》•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亦所著講學雜文。其以轄圜名窩者,杭州唐禹序雲,天非圜無以職覆,人非心無以轄圜。蓋專言心學者也。其大旨宗王守仁,而實未嘗及其門。觀所作元菴訪誼一篇,知其學實得之穆孔暉。中間如海上十三參,梅花屋夢語諸條,純以禪機立論。蓋沿姚江之末派而失其本原,宜其惝怳無歸矣。


酬物難》•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其立名本之韓非說難,皆以闡明心學。首篇末雲,跡其意之所求,道其往之所止,明通而通,力極而極,勢駐以駐,詳於參伍之變,因於性情之宜。以此七語,別為七篇,附於後。樞有引辭曰,予之難於酬物也,有所懲而苦之於思,於思鬼神有庇焉。蓋任心太過,故堅僻至此。即其所言,可以知其所蔽矣。


咨言》•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樞聚徒講學,所至即為咨言。一作於金波園,一作於木鐘台,一作於飛英寺,一作於天心書院。大抵衍述良知之說。末有《小學》咨言,專明孝廉二字之義,則訓蒙之文也。


景行館論》•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嘉靖十七年,浙人辟景行館延樞講學。樞因作論三十一篇,其門人錢鎮敘而梓之。樞平日專以討真心為教,故論中首及此旨。是時尚在樞罷官講學之初,其說未盡流於禪,故持論尚不甚詭於正雲。


積承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其門人吳思誠編。以其承受於師門者積為一書,故曰《積承錄》。卷首即拈真心二字立義,蓋其宗旨如此。錄中闡發,較因領錄尚稍純正,然引《圓覺經》及支道林、劉靜春之言以詮釋性命之旨,究屬援儒入墨。許孚遠序所謂假借援引以示性學之真者,究不免曲為回護也。


一菴語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其壻陸稃編。樞初號朋垣子,後改一庵,故以為名。樞嘗言良知一拈萬到,本末具舉,今日只欠躬行。編中所錄,大抵不離此意。然其所謂躬行者,亦只師心自用而已。


因領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其壻吳允恭編。皆樞講學往復書劄。詞意誕謾,多涉佛理。費攀龍序稱,初述神體以揭其要,末紀十諦以示其全。允恭跋亦稱,此吾師及閘弟子相為應感之語,種種自一性呈露。其提唱禪宗,悍然無忌,又不止於陽儒而陰釋矣。


唐集輯要》•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唐樞撰。此本為國朝王表正刪輯。分講學、論治、澄道、闡性為四篇。樞之學純出於禪,所言大抵空虛幻杳。此集雖刊除其太甚,而根本如斯,徒翦其枝葉無益也。


存愚錄》•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張純撰。純,永嘉人。嘉靖戊子舉人。官至南康府知府。是編雖自稱尊崇道學,然實無所發明。至以王制五祀為金、木、水、火、土,又以鬼怪不經之事雜入卷中,以解經傳,亦殊失醇正也。


百泉子緒論》•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皇甫汸撰。汸字子循,長洲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雲南按察司僉事。《明史•文苑傳》附見其兄涍傳中。此書凡八篇,一曰原墨,二曰罪言,三曰非俗,四曰詭士,五曰刺飲,六曰慨禮,七曰詒戚,八曰知難。皆為時弊而發,譏切甚至。世傳汸解官後嘗為禦史王言捕系,複為陳禦史所窘,因破其家。觀此書極論台諫惡習,至謂其逞忿己私,媒孽善類,眾口易鑠,百足不僵,俱抗論無所避。當時必惡其詆己而摭拾之,可謂不肯隨時俯仰者。然其文多駢偶,往往以辭累氣,此又王世貞所謂學六朝而時時失步者也。


夜燈管測》•二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沈愷撰。愷字舜臣,號鳳峰,南直隸華亭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湖廣布政司右參政。是書乃其為寧波知府防倭海上時所作。凡一百篇,篇各標題,皆借事寓言,以示勸戒,大抵規仿《鬱離子》而作。然摹古有痕,亦頗涉纖佻。至如歐陽修作《五代史》而誤雲韓愈,桓溫不識王猛而訛為{艸付}堅,興之所至,不暇檢點者亦多矣。


冬遊記》•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羅洪先撰。洪先字達夫,吉水人。嘉靖己丑進士第一,官至贊善。隆慶初贈太常寺少卿,諡文恭。事蹟具《明史•儒林傳》。洪先宗姚江良知之說,是書乃其赴召時取道金陵,與王守仁弟子王畿王艮輩講學語。所言性命學問,浸淫佛氏,淪於虛寂,並守仁本旨而失之。李贄諸人,沿流不返,遂至累及守仁,為儒者詬厲。其所從來者漸矣。


太藪外史》•一卷戶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編輯

明蔡羽撰。羽字九逵,自號林屋山人,又稱左虛子,吳縣人。由國子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明史•文苑傳》附載文徵明傳中。是編前有嘉靖庚子正月自題,稱夜夢一文移,上有符信曰《太藪外史》。私念具區為揚州之藪,一曰太湖,左虛子去翰林歸太湖,蓋所謂外史。因著文五首,題曰《太藪外史》,志夢也。說頗荒誕。其文為文苑考上下篇二首,政通上下篇二首,易大贊一首。史稱羽自負甚高,文法先秦兩漢。而此五首中,類多排偶之詞,體格卑雜,未能及古,殊為不副其名也。


擬詩外傳》•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黃省曾撰。省曾有《西洋朝貢典錄》,已著錄。是書雜論治亂之理,凡三十條。每條引詩二句為證,全仿韓嬰《詩外傳》之例,故謂之擬。然感時發議,何妨自著一書,乃學步邯鄲,規規形似。此亦明人贗古之一端矣。


客問》•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黃省曾撰。其書凡十五則。前四則論陰陽象緯,後十一則論人事,皆設為客問而答之。其論解州鹽池殊附會,論月星不借日光亦不知推步之法,所論人事則大抵憤時嫉俗之言。


閒適劇談》•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編輯

明鄧球撰。球自號三吾寄漫子,祁陽人。嘉靖乙未進士,官至銅仁府知府。是編前四卷題元集、亨集、利集、貞集,後一卷題起元集,蓋取貞下起元之義。末載自跋,託言萬曆癸未遇隱君子,悟忘言之意,蓋書止於是矣。其書雜論象理,兼涉三教,設為客問己答。所注《太極圖說》、《西銘》、《老子》諸書,皆全部收入,亦設為問答。尋其體例,似乎先隸諸書,條分件系,而後各命一意以融貫之。故每徵一事,輒連錄舊文,多擁腫不能運化。亦有僅徵其事而未及排比者,如問人不問位,受吊不受慶諸條,皆痕跡宛然也。


汲古叢語》•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編輯

明陸樹聲撰。樹聲有《平泉題跋》,已著錄。是書論陰陽五行之理,多以《周易》為言,然皆參以術數之說,與老、莊之旨,非《易》之精義也。已匯入《陸學士雜著》中,此本乃陳繼儒摘入《廣秘笈》者。《明史•藝文志》載樹聲所著小說,無是書之目,或偶遺歟。


△《病榻寤言》•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明陸樹聲撰。自序謂臥病初起,捉筆疾書,名寤言者,以其得於寤寐也。中多養生家言。至於緩步當車,晚食當肉,語出《戰國策》,而以為《史記》,則明人讀書不求源本之故也。


耄餘雜識》•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編輯

明陸樹聲撰。其書成於萬曆甲寅。雜抒所見,頗有足以警世厲俗者。而多雜二氏之學,不為純粹。蓋著是書時,樹聲年已八十二,喜與方外遊,故其言如此。至若論許衡、吳澄不當仕元一條,全本邱濬之語,則偏謬尤甚矣。


金罍子》•四十四卷內府藏本

編輯

明陳絳撰。絳字用言,上虞人。嘉靖甲辰進士,官至太僕寺卿。其書上篇二十卷,中篇十二卷,下篇十二卷。大抵欲仿其鄉人王充《論衡》,博引古事而加以論斷考證,然迂僻者居多。本名《山堂隨鈔》,陶望齡為刪汰之,改題今名,以所居有金罍山也。


經濟錄》•二卷陝西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張煉撰。煉字伯純,武功人。嘉靖甲辰進士,官至湖廣按察司僉事。是編上卷論捍禦西北之計,皆紙上陳言。其遠計一篇,以堅壁清野為上策,而我之強弱,敵之進退可勿論,世有此安邊之法乎?下卷一論鹽法,一論錢法,一論徒夫宜以充役。末附以史論四條,一論趙盾,一論秦坑儒,一論漢高祖斬丁公,一論王導負周顗,益與經濟無關矣。


學道記言》•五卷、《事行紀略》•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周思兼撰。思兼字叔夜,華亭人。嘉靖丁未進士,官至湖廣按察司僉事。遷廣西提學副使,未上而卒。事蹟具《明史》本傳。是編乃其隨時劄記。始嘉靖壬戌七月二十八日,訖甲子五月二十二日,逐日記載,取前言往行及所睹聞為之論辨,蓋語錄之類。末附補遺家訓遺語各數則,又匯錄碑版傳志等文為《事行紀略》一卷,皆其子紹元、紹節所增輯也。


推篷寤語》•九卷、《餘錄》•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編輯

明李豫亨撰。豫亨字元薦,松江人。自序謂舟之亡所見者,篷蔽之。人之懵所知者,寐障之。此書欲啟昔之寐,為今之覺,故曰《推篷寤語》。分測微、原教、本術、還真、訂疑、毗政六篇,共三十類,五百五十章。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作十二卷,今原刻實止九卷,蓋虞稷誤也。其書參掇前聞,附以己見,多涉釋、道二家言,原教還真兩篇尤為駁雜。餘錄一卷則豫亨裒其友人周思兼往返書翰,附綴於後。所談皆修真煉性之說,益不足道矣。


三事溯真》•一卷內府藏本

編輯

明李豫亨撰。豫亨以有生所必資者衣食居處三事,因為原本所由,逮及古今成行可為世則者綴於篇。前有王畿序,稱其卓然有見,能私淑良知之學。然豫亨篤好內典,所作《推篷寤語》已淪虛寂之宗,而此書中人身之生淨裸裸,赤灑灑諸語,尤近禪門語錄矣。


瞿塘日錄》•十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書亭藏本

編輯

明來知德撰。知德有《瞿塘易注》,已著錄。是編分內篇七卷,外篇五卷。內篇分十五種。一曰弄圓篇,作一大圈,虛其中以象無極,週邊則用陳敷文所傳蜀中太極圖形,以黑白互包,象陰陽遞相消長,而以人事世運繞圈旋轉而注之。二曰河圖洛書論,皆其《易》說之緒餘。三曰格物諸圖,大旨以論語三戒為三欲,務格而正之。四曰大學古本。不取朱子之說,亦不取王守仁之說,大旨以明德為五倫,以明明德為明人倫,以親民為親親而仁民,歸本於修身,而以格物為克己。猶然格去物慾之說也。五曰入聖工夫字義,其體例略如陳淳《北溪字義》,但立說不同耳。六曰省覺錄,皆講學之語。七曰孔子謹言工夫,以《論語》四十條聯貫其文,分為八段。其首一段雲,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末一段雲,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夫我則不暇,始吾於人也,誰毀誰譽。今吾於人也,慎言其餘,言思忠,非禮勿言,似不能言者,時然後言,言必有中。其大概可以想見矣。八曰省事錄,與省覺錄相近,但彼多講學,此多論事耳。九曰九善榻記。十曰四箴。十一曰諭俗俚語。十二曰革喪葬之俗,並有錄無書,殆此本偶佚歟。十三曰理學辨疑,所論皆陰陽天象之事,純以臆斷。如論晝夜長短不以南北至為度,而謂冬至一陽生,陽氣主升,則日隨而高,夏至一陰生,陰氣主沈,則日隨而低。論日月謂如一鏡在桌上,一鏡在桌下,如何月能受日之光。論交食謂日月如兩飛球,疾馳而過,彼此安能相掩,其食不過如氛祲之類,偶然有變。諸儒不明造化陰陽大頭腦,所以信曆家之說。十四曰心學晦明解,自述所以攻駁先儒之意。十五曰讀《易》悟言,亦有錄無書。但注於標目下曰:有易注別刻單行。朱彝尊《經義考》載是書,謂見日錄中,或彝尊所見又別一本歟。蓋知德自嘉靖壬子舉於鄉,後因公車不第,退居空山,自求解悟。既無師友之切劘,又無典籍之考證,冥心孤想,時有所見,遂堅執所得,自以為然,不知天下之數可以坐推。故所注《周易》,雖穿鑿而成理,至於天下之事物,非實有所見,則茫乎無據。朱子之學必以格物致知為本,正慮師心懸想,其弊必至此也。知德以是譏朱子,宜其敝精神於無用之地,至老死而終不悟矣。外篇為所作詩文,曰斧山稿,曰悟山稿,曰遊峨嵋稿,曰快活菴稿,曰八關稿,曰遊足稿,曰重遊白帝稿,曰求溪稿,曰買月亭稿,曰鐵鳳稿,曰游華山稿,曰遊太和稿,曰續求溪稿,凡十三集。大抵自為知德之詩文而已。


一貫編》•四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羅汝芳撰。汝芳有《孝經宗旨》,已著錄。王守仁之學一傳而為王艮,再傳而為徐樾,三傳而為顏鈞。鈞即所謂顏山農,凡弟子投謁,必先毆三拳以為贄禮者也。汝芳習其師說,故持論洸洋恣肆,純涉禪宗,並失守仁之本旨。是編為其門人熊濱所輯。冠以一貫說,次為講論五經四書之說,次為心性之說。前有濱序,又有楊起元序。起元亦汝芳之門人也。案《明史•楊時喬傳》曰:時喬受業永豐呂懷,最不喜王守仁之學,辟之甚力,尤惡羅汝芳。官通政時,具疏斥之曰:佛氏之學初不溷於儒,乃汝芳假聖賢仁義心性之言,倡為見性成佛之教,謂吾學直捷,不假修為,於是以傳注為支離,以經書為糟粕,以躬行實踐為迂腐,以綱紀法度為桎梏。逾閒蕩檢,反道亂德,莫此為甚。請敕所司明禁,用彰風教。詔從其言云雲。是當時持正之士已糾其謬,朝廷且懸為禁令。然運當末造,風氣澆漓,好異者終不絕也。所以世道人心日加佻薄,相率而趨於亂亡歟。


近溪子明道錄》•八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羅汝芳撰。前有昆明郭鬥序,稱汝芳以家居富美堂及雲南五華書院所集講義二卷,合而刻之。一題曰《五華會語》,一題曰《雙玉會語》。其門人杜應奎又附以所記汝芳論學編為三卷,題曰《近溪先生會語》。此本題曰《明道錄》,作八卷,又每卷但題會語,不標其地。卷端題門人樂安詹事講校梓蓋應奎編於前,事講又編於後,故書名卷帙,各不同也。


會語續錄》•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編輯

明羅汝芳撰。是編乃萬曆丙戌汝芳游南京時講學之語。其門人楊起元加以評語,國子監祭酒趙志皋為之付梓。以先有《會語》,故名《續錄》。前有自題,稱與年友周君到白下,聲聞大老,絡繹往來。時周君以小恙先歸,餘未得去。時諸大老於興善方丈,雞鳴憑虛,久亦聯有講會,拉餘偕往。乃裒成茲帙,既而大司成瀫陽趙老先生貽音促付梓氏。且雲諸老先生意固均此云云。蓋以誇講席之盛。其開章第一條雲,今日吾儕聚講憑虛,是天下文明一大機會。大宗師諸僚及諸俊彥不下千人,皆應期而集,以昌明昭代聖化。於道脈固當光顯,即文字精英亦於此須髮露妙義云云。其詞氣亦似禪僧登座語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