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毛主席無產階級教育路線的一所民辦小學

堅持毛主席無產階級教育路線的一所民辦小學

——延安縣河莊坪公社楊家灣小學調查
延安縣革命委員會
1968年10月3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延安縣河莊坪公社楊家灣小學,是一九四四年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親切關懷下創辦的一所民辦小學。楊家灣小學從創辦以來,貧下中農堅決遵循毛主席的教導,牢牢掌握住學校教育大權,繼承和發揚了毛主席在延安時的優良辦學革命傳統,為農村培養了一批接一批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所學校是全縣一所比較出色的民辦小學,曾被譽為陝甘寧邊區模範民辦小學。一九四七年蔣胡匪幫進犯延安時,學校遭到破壞,一度停辦。延安光復後,貧下中農又把學校恢復起來。目前,學校有教師兩名,學生四十四名。學校從建立到現在,貧下中農始終緊握學校教育的印把子。他們管理學校的辦法是,由貧下中農選出校董委員會,然後由校董委員會選出一名負責人管理學校的經常工作。每學期開學、期中、學終,學校負責人和校董委員會向貧下中農匯報教學、學生和經費開支等情況,聽取貧下中農對學校的意見,隨時改進學校教學管理。

堅持兩條教育路線鬥爭

編輯

貧下中農掌握學校教育大權,堅決貫徹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抵制中國赫魯曉夫的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廢除舊的教育制度和舊的教學方法。一九五七年前後,這個學校先後來過三個舊社會的老學究擔任教師。他們採用舊的教法,盡給學生灌輸「五虎上將」等神來鬼去的封建毒素,整天讓學生坐在窯洞裡讀「死書」,把一個個學生都教呆了,還誣衊貧下中農的娃娃是「憨憨」。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楊家灣貧下中農,一眼就看出這是個方向問題,是關係到依靠什麼人來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重大問題。他們遵照毛主席「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偉大方針,向這三個老學究提出:「你們要叫學生多參加一點勞動,不要叫學生忘了勞動,不要把學生教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這三個老學究把貧下中農的意見當成了耳邊風,還是堅持他們的老一套。貧下中農就開會研究,最後把三個老學究一個個都打發走了。他們重新選拔了優秀的知識青年當教師,貧下中農當顧問,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在教學內容上,把舊課本換成了毛主席著作,用毛澤東思想統帥教學,武裝學生的頭腦。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加了勞動課,如組織學生栽樹,採集樹籽,拾柴,積肥,給軍屬、五保戶抬水、掃院子等,並請貧下中農給學生講勞動課,把學生帶到田間、地頭,老農和技術員講,學生一邊學,一邊干,使學生把學到的書本知識和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教學從農村實際出發,教學生記工、算賬、寫信、開條子等日用雜文。

一個時期,學校領導權曾被一個自首變節分子篡奪,這個傢伙極力鼓吹中國赫魯曉夫的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妄圖把學校引上修正主義的邪路,散布什麼城裡公辦學校「玻璃窗子明晃晃,油漆桌凳亮堂堂,娃娃可以在那裡舒舒服服學習,村上的民辦學校可以不辦了」等謬論。許多貧下中農用土窯洞、舊桌凳培養出的一批批五好社員等事實,批駁了這種說法。他們堅定地說,學校一定要辦下去,艱苦樸素的光榮革命傳統不能丟!貧下中農把學校的領導權從這個自首變節分子手中奪了回來,堅持了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和辦學方向。

處處為貧下中農子女入學着想

編輯

為了便利貧下中農子女入學,學校採取以下四種辦法: 一是優先吸收貧下中農子女入學。

二是教學時間跟農村季節轉。農忙放假,農閒多學。平時有忙活,需要學生幫,可以隨時請假,因勞動缺的功課,由教師補,同學幫。

三是允許學生帶弟妹上學。有些貧下中農子女多,拖累大,允許他們的子女帶着弟弟妹妹一起上學校,一起聽課,一起受教育,既解決了學齡兒童的入學問題,又使不少學前兒童受到了學前教育。

四是換班上學,換班勞動。貧下中農出身的余正明、郭胡林兩個學生家裡勞力少,生活困難,不能整天上學。他倆就輪換給隊上欄羊。今天你上學我欄羊,明天我上學你欄羊,既欄了羊,又上了學。

由於學校採取上述種種便利貧下中農子女上學的措施,使楊家灣和杜家溝兩個大隊百分之九十五的貧下中農子女都入了學。貧下中農滿意地說:「咱們的學校咱們管,隨着咱們的心意辦。」

狠抓革命傳統教育 培養革命接班人

編輯

這個學校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一九四四年,學校所在地的楊家灣居住的二十二戶人家,沒有一個識字的,寫個信、開個條子都得出村尋人代寫,村裡的貧下中農很想辦個學校。當年住在鄰村楊家嶺的黨中央和毛主席非常關心貧下中農子女的上學問題,在毛主席的親切關懷下,派人協助群眾創辦了這所民辦小學。那時住在楊家嶺的黨中央機關還緊縮機關用具,送給這所學校七、八套桌凳。蔣胡匪幫進犯延安時,大部分桌凳遭到毀壞,僅留下了存在群眾家裡的一套。學校恢復後,就用這套簡陋的桌凳作為向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活教材。學校每逢開學,都要把新入學的學生帶到這套桌凳跟前,講述這套桌凳的來歷,教育學生牢記毛主席對貧下中農的無比關懷,從小就培養學生無限熱愛毛主席的深厚無產階級感情。同時,使學生懂得蔣胡匪幫是一群大壞蛋,增強學生對階級敵人的無比仇恨,永遠牢記血淚仇。此外,校董委員會還請「八一」敬老院的老紅軍講階級鬥爭和紅軍長征的故事。經常組織學生訪貧問苦,請苦大仇深的老貧農講家史、村史,請老一輩的學生講校史。學校現在的校董委員會中就有兩名委員是當年在這個學校上過學的貧下中農社員,他們經常用這個學校辦學的光榮歷史教育下一代繼承和發揚延安徹底革命精神。

現在,楊家灣和杜家溝兩個大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青壯年都受到了小學教育,並接受過這個學校的革命傳統教育,這些人中,除出外工作和繼續升學的外,大部分參加了農業生產,成為生產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新式農民。一些學習毛主席著作輔導員、毛澤東思想宣傳員和大隊、生產隊的主要幹部,都是這個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

在毛主席最新指示指引下繼續前進

編輯

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的最新指示傳到楊家灣大隊後,廣大貧下中農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立即遵照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總結過去的辦學經驗,提出了今後進一步辦好楊家灣小學的改進意見。

一、把學校的教育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貧下中農手裡。把原來校董委員會實行的校長負責制改為由貧下中農代表、革命師生代表、大隊革命幹部組成的三結合革命領導小組,長期領導和管理學校。

二、遵照毛主席「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偉大教導,徹底砸爛舊的教育制度。根據貧下中農的意見,學校增設高級班,開設毛主席語錄、算術、農業基礎知識和軍事體育四門課程。徹底改革舊教材和舊的教學方法,把教學和實際進一步緊密結合起來。

三、認真貫徹毛主席「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貧下中農當教員,占領講台,給學生講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課;師生上山下田,定期參加生產勞動,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培養無限熱愛毛主席、熱愛貧下中農、熱愛勞動的優良品質。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