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023
目錄 | 大智度論 | |
◀上一卷 | 卷023 | 下一卷▶ |
大智度論初品中十想釋論第三十七(卷二十三)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十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想。」
【論】
問曰:
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為「智」?或時名為「念」?或時名為「想」?
答曰:
初習善法,為不失故,但名「念」;能轉相、轉心故,名為「想」;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為「智」。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不增積故。
復次,生時無來處,滅亦無去處,是故名無常。
復次,二種世間無常故說無常:一者、眾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
如說:
「大地草木皆磨滅, 須彌巨海亦崩竭, 諸天住處皆燒盡, 爾時世界何物常? 十力世尊身光具, 智慧明照亦無量, 度脫一切諸眾生, 名聞普遍滿十方, 今日廓然悉安在? 何有智者不感傷!」
如是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等諸聖人,轉輪聖王、諸國王,常樂天王及諸天,聖德尊貴皆亦盡,大火焰明忽然滅。世間轉壞,如風中燈,如險岸樹,如漏器盛水,不久空竭。如是一切眾生及眾生住處皆無常故,名為無常。
問曰:
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
答曰:
以眾生著常顛倒,受眾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想,教化眾生言:「諸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四諦中苦諦為初,苦四行中無常行為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問曰:
有人見無常事至,轉更堅著。如國王夫人寶女從地中生,為十頭羅剎將度大海,王大憂愁!智臣諫言:「王智力具足,夫人還在不久,何以懷憂?」答言:「我所以憂者,不慮我婦叵得,但恐壯時易過。」亦如人好華好果,見時欲過,便大生著。如是知無常,乃更生諸結使,云何言「無常能令心厭,破諸結使」?
答曰:
如是見無常,是知無常少分,為不具足,與禽獸見無常無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當具足修無常想。」
問曰:
何等是「具足無常想」?
答曰:
觀有為法念念生滅,如風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隨滅。一切有為法,無牢無強,不可取、不可著,為如幻化,誑惑凡夫。因是無常得入空門,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念中生、住、滅相不可得:生時不得有住、滅,住時不得有生、滅,滅時不得有生、住。生、住、滅相,性相違故無,是無故無常亦無。
問曰:
若無無常,佛何以苦諦中說無常?
答曰:
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間是常;為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為無常是實故說。
復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說是無常。
復次,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相故解脫。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有餘,二者、無餘。如佛說:「一切人、物滅盡,唯有名在,是名有餘;若人、物滅盡,名亦滅,是名無餘。」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身死盡滅,二者、新新生滅。
復次,有言:持戒為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緣故,次第得漏盡。
有言:多聞為重。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
有言:禪定為重。如佛所說,定能得道。
有言:以十二頭陀為重。所以者何?能淨戒行故。
如是各各以所行為貴,更不復懃求涅槃。佛言:「是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觀諸法無常,是為真涅槃道。」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諸法雖空而說是無常想。
復次,無常想,即是聖道別名。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四諦」,或言「無常想」。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盡,能除三界結使。」以是故,即名為「道」。
是無常想,或有漏、或無漏——正得無常是無漏,初學無常是有漏。摩訶衍中,諸菩薩心廣大,種種教化一切眾生故,是無常想亦有漏、亦無漏——若無漏,在九地;若有漏,在十一地。緣三界五受眾。四根相應,除苦根。凡夫、聖人得。如是等種種因緣,說無常想功德。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
問曰:
若有為法無常故苦者,諸賢聖人有為無漏法亦應當苦!
答曰:
諸法雖無常,愛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問曰:
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婆那跋提(音聲第一也)痔病苦,云何言「無苦」?
答曰:
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
問曰:
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離心則無所覺,云何言「聖人但受身苦」?
答曰:
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欲使所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
復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餘殘名心苦。
復次,我言:「有為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是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
問曰:
若無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離苦?
答曰:
無常即是苦,為五受眾故說。道雖作法故無常,不名為苦。所以者何?是能滅苦,不生諸著,與空、無我等諸智和合故,但是無常而非苦。如諸阿羅漢得道時,說偈言:
「我等不貪生, 亦復不樂死; 一心及智慧, 待時至而去!」
佛取涅槃時,阿難等諸未離欲人,未善修八聖道故,皆涕泣憂愁;諸離欲阿那含,皆驚愕;諸漏盡阿羅漢,其心不變,但言:「世間眼滅疾!」以得道力故,雖從佛得大利益,知重佛無量功德而不生苦。以是故知「道」雖無常,非苦因緣故,不名為苦;但五受眾是苦。何以故?愛著故,無常敗壞故。如受念處中苦義,此中應廣說。
復次,苦者,有身常是苦,癡覆故不覺。如說:
「騎乘疲極故, 求索住立處; 住立疲極故, 求索坐息處; 坐久疲極故, 求索安臥處; 眾極由作生, 初樂後則苦。 視眴息出入, 屈伸坐臥起, 行立及去來, 此事無不苦!」
問曰:
是五受眾為一切皆苦?為苦想觀故苦?若一切皆苦,佛云何說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以苦想故苦,云何說「苦諦為實苦」?
答曰:
五受眾一切皆苦。凡夫人四顛倒因緣,為欲所逼,以五欲為樂;如人塗瘡,大痛息故以為樂,瘡非樂也。佛說三種受,為世間故,於實法中非是樂也!若五受眾中實有樂,何以故佛說「滅五受眾名為樂」?
復次,隨其所嗜,樂心則生樂,無定也。樂若實定,不待心著;如火實熱,不待著而熱也。以樂無定,故名為苦。
復次,世間顛倒樂,能得今世、後世無量苦果報,故名為苦。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不能令水異;世間顛倒毒藥,於一切大苦水中則不現。如說:
「從天下生地獄時, 憶本天上歡樂事, 宮觀婇女滿目前, 園苑浴池以娛志。 又見獄火來燒身, 似如大火焚竹林, 是時雖見天上樂, 徒自感結無所益!」
是苦想攝、緣,如無常想。
如是等種種分別苦,名為「苦想」。
「無我想」者,苦則是無我。所以者何?五受眾中盡皆是苦相,無有自在,若無自在是則無我;若有我自在者,不應令身有苦。如所說:
「諸有無智人, 身心計是我, 漸近堅著故, 不知無常法。 是身無作者, 亦無有受者; 是身為無生, 而作種種事。 六情塵因緣, 六種識得生; 從三事和合, 因緣觸法生。 從觸法因緣, 受念業法生; 如珠日草薪, 和合故火生。 情塵識和合, 所作事業成; 相續相似有, 如種有牙莖!」
復次,我相不可得故無我。一切法有相故則知有,如見煙覺熱,故知有火;於五塵中各各別異,故知有情;種種思惟籌量諸法故,知有心心數法。此我無相,故知無我。
問曰:
有出入氣,則是我相;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是我相。若無我,誰有是出入息、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當知有我在內動發故。
壽命心亦是我法。若無我,如牛無御。有我故能制心入法,不為放逸;若無我者,誰制御心?
受苦樂者是我。若無我者,為如樹木,則不應別苦樂!愛憎、精懃亦如是。我雖微細,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為有。
答曰:
是諸相皆是識相。有識,則有入出息、視眴、壽命等;若識離身則無。汝等我常遍故,死人亦應有視眴、入出息、壽命等!
復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隨心風力故動發。此是識相,非我相。
壽命是心不相應行,亦是識相。
問曰:
若入無心定中或眠無夢時,息亦出入,有壽命,何以故言「皆是識相」?
答曰:
無心定等,識雖暫無,不久必還生,識不捨身故;有識時多,無識時少,是故名識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無主。
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共緣,隨心行;心有故便有,心無故便無。以是故,是識相,非我相。
復次,若有我者,我有二種:若常、若無常。如說:
「若我是常, 則無後身; 常不生故, 亦無解脫!
「亦無妄無作, 以是故當知: 無作罪福者, 亦無有受者。 捨我及我所, 然後得涅槃; 若實有我者, 不應捨我心。 若我無常者, 則應隨身滅; 如大岸墮水, 亦無有罪福。」
如是,我及知者、不知者,作者、不作者,如檀波羅蜜中說。不得是我相故,知一切法中無我;若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生我心。
若無我,亦無我所心,我、我所離故,則無有縛;若無縛,則是涅槃。是故行者應行無我想。
問曰:
是無常、苦、無我,為一事?為三事?若是一事,不應說三。若是三事,佛何以故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
答曰:
是一事,所謂受有漏法。觀門分別故,有三種異:無常行相應,是「無常想」;苦行相應,是「苦想」;無我行相應,是「無我想」。無常,不令入三界;苦,令知三界罪過;無我,則捨世間。
復次,無常,生厭心;苦,生畏怖;無我,出拔令解脫。
無常者,佛說「五受眾是無常」;苦者,佛說「無常則是苦」;無我者,佛說「苦即是無我」。
無常者,佛示五受眾盡滅相;苦者,佛示如箭入心;無我者,佛示捨離相。
無常者,示斷愛;苦者,示斷我習慢;無我者,示斷邪見。
無常者,遮常見;苦者,遮今世涅槃樂見;無我者,遮著處。
無常者,世間所可著常法是;苦者,世間計樂處是;無我者,世間所可計我牢固者是。
是為三相分別想。
無我想緣、攝種種,如苦想中說。
「食厭想」者,觀是食從不淨因緣生。如肉從精血水道生,是為膿蟲住處;如酥乳酪,血變所成,與爛膿無異;廚人污垢,種種不淨。若著口中,腦有爛涎,二道流下,與唾和合,然後成味,其狀如吐,從腹門入;地持、水爛,風動、火煮,如釜熟糜,滓濁下沈,清者在上。譬如釀酒,滓濁為屎,清者為尿。腰有三孔,風吹膩汁,散入百脈,與先血和合,凝變為肉。從新肉生脂、骨、髓,從是中生身根;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我、我所心等諸煩惱,及諸罪業。觀食如是本末因緣種種不淨,知內四大與外四大無異,但以我見故,強為我有。
復次,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洮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淨,無所一直,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淨,惡不欲見。
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噉燒鐵丸;從地獄出,當作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豬狗,常噉糞除。」如是觀食,則生厭想;因食厭故,於五欲中皆厭。
譬如一婆羅門修淨潔法,有事緣故到不淨國;自思:「我當云何得免此不淨?唯當乾食,可得清淨。」見一老母賣白髓餅,而語之言:「我有因緣住此百日,常作此餅送來,當多與價!」老母日日作餅送之;婆羅門貪著,飽食歡喜。老母作餅,初時白淨,後轉無色、無味。即問老母:「何緣爾耶?」母言:「癰瘡差故。」婆羅門問:「此言何謂?」母言:「我大家夫人隱處生癰,以麵、酥、甘草拊之,癰熟膿出,和合酥餅;日日如是,以此作餅與汝,是以餅好。今夫人癰差,我當何處更得?」婆羅門聞之,兩拳打頭,搥胸吁嘔:「我當云何破此淨法?我為了矣!」棄捨緣事,馳還本國。
行者亦如是,著是飲食,歡喜樂噉,見其好色細滑,香美可口,不觀不淨;後受苦報,悔將何及!若能觀食本末如是,生惡厭心,因離食慾,四欲皆捨,於欲界中樂悉皆捨離;斷此五欲,於五下分結亦斷。
如是等種種因緣惡罪,不復樂著,是名「食厭想」。
問曰:
無常、苦、無我想與無漏智慧相應,食厭等四想與有漏智慧相應,次第法應在前,今何以後說?
答曰:
佛法有二種道:見道,修道。見道中用是三想,破諸邪見等,得聖果,猶未離欲;為離欲故,三想次第說是食厭等四想,得離婬欲等諸煩惱。初三想示見諦道,中四想為示學修道,後三想示無學道。
初習身念處中,雖有食厭想,功用少故佛不說。今為須陀洹、斯陀含度欲故,無我想次第說食厭等四想。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者,若念世間色慾滋味,車乘、服飾,廬觀、園宅,種種樂事,則生樂想;若念世間眾惡罪事,則心生厭想。何等惡事?惡事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土地。
眾生有八苦之患: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略而言之,五受眾苦。
眾生之罪,婬欲多故,不別好醜,不隨父母師長教誨,無有慚愧,與禽獸無異。瞋恚多故,不別輕重,瞋毒狂發,乃至不受佛語,不欲聞法,不畏惡道;杖楚橫加,不知他苦;入大闇中,都無所見。愚癡多故,所求不以道,不識事緣,如搆角求乳;無明覆故,雖蒙日照,永無所見。慳貪多故,其舍如塚,人不向之。憍慢多故,不敬賢聖,不孝父母;憍逸自壞,永無所直。邪見多故,不信今世、後世,不信罪福,不可共處。如是等諸煩惱多故弊敗,為無所直。
惡業多故,造無間罪:或殺父母,或傷害賢聖。或要時榮貴,讒賊忠貞,殘害親戚。
復次,世間眾生,善好者少,弊惡者多。或時雖有善行,貧賤鄙陋;或雖富貴端政,而所行不善。或雖好布施,而貧乏無財;或雖富有財寶,而慳惜貪著,不肯布施。或見人有所思,默無所說,便謂憍高自畜,不下接物。或見好下接物,恩惠普潤,便謂欺誑諂飾。或見能語善論,便謂恃是小智,以為憍慢。或見質直好人,便共欺誑調捉,引挽陵易。或見善心柔濡,便共輕陵踏蹴,不以理遇。若見持戒清淨者,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數。
如是等眾生弊惡,無一可樂。
土地惡者,一切土地多衰無吉,寒熱飢渴、疾病惡疫、毒氣侵害、老病死畏,無處不有。身所去處,眾苦隨之,無處得免!雖有好國豐樂安隱,多為諸煩惱所惱,則不名樂土。一切皆有二種苦:身苦,心苦,無國不有。如說:
「有國土多寒, 或有國多熱, 有國無救護, 或有國多惡, 有國常飢餓, 或有國多病, 有國不修福, 如是無樂處。」
眾生、土地有如是惡,思惟世間無一可樂。
欲界惡事如是。
上二界死時、退時,大生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處墮,摧碎爛壞。
問曰: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何等異而別說?
答曰:
有二種觀:總觀,別觀。前為總觀,此中別觀。復有二種觀:法觀、眾生觀。前為呵一切法觀,此中觀眾生罪惡不同。
復次,前者無漏道,此中有漏道。前見諦道,今思惟道。
如是等種種差別。
一切地中攝,緣三界法。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死想」者,如死念中說。
「不淨想」者,如身念處中說。斷想、離想、盡想者,緣涅槃相。
斷諸結使故,名「斷想」;離結使故,名「離想」;盡諸結使故,名「盡想」。
問曰:
若爾者,一想便足,何以說三?
答曰:
如前一法三種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此亦如是,一切世間罪惡深重故三種呵。如伐大樹,不可以一下斷。涅槃微妙法,昔所未得,是故種種讚,名為「斷想」、「離想」、「盡想」。
復次,斷三毒故名為「斷」,離愛故名為「離」,滅一切苦更不生故名為「盡」。
復次,行者於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遠諸煩惱,是名「離想」;得無漏道,斷諸結使,是名「斷想」;入涅槃時,滅五受眾不復相續,是名「盡想」。
「斷想」,有餘涅槃;「盡想」,無餘涅槃;「離想」,二涅槃方便門。
是三想,有漏、無漏故,一切地中攝(十想竟)。
大智度初品中十一智釋論第三十八(丹云:三三昧義、三根義合)
【經】
「十一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
【論】
「法智」者,欲界繫法中無漏智,欲界繫因中無漏智,欲界繫法滅中無漏智;為斷欲界繫法道中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無漏智。
「比智」者,於色、無色界中無漏智亦如是。
「他心智」者,知欲界、色界繫現在他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
「世智」者,諸有漏智慧。
「苦智」者,五受眾無常、苦、空、無我,觀時得無漏智。
「集智」者,有漏法因:因、集、生、緣,觀時無漏智。
「滅智」者,滅、止、妙、出,觀時無漏智。
「道智」者,道、正、行、達,觀時無漏智。
「盡智」者,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
「無生智」者,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
「如實智」者,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知,無有罣礙。
是法智緣欲界繫法、及欲界繫法因、欲界繫法滅、為斷欲界繫法道。
比智亦如是。
世智,緣一切法。
他心智,緣他心有漏、無漏心心數法。
苦智、集智,緣五受眾;滅智,緣盡;道智,緣無漏五眾。
盡智、無生智,俱緣四諦。
十智,一有漏,八無漏,一當分別:他心智,緣有漏心是有漏,緣無漏心是無漏。
法智,攝法智及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少分。
比智,亦如是。
世智,攝世智及他心智少分。
他心智,攝他心智及法智、比智、世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少分。
苦智,攝苦智及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少分。
集智、滅智亦如是。
道智,攝道智及法智、比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少分。
盡智,攝盡智及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少分。
無生智亦如是。
九智,八根相應,除慧根、憂根、苦根。世智,十根相應,除慧根。
法智、比智、苦智,空三昧相應。
法智、比智、滅智、盡智、無生智,無相三昧相應。
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道智、盡智、無生智,無作三昧相應。
法智、比智、世智、苦智、盡智、無生智,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相應。
世智,中四想相應。
法智、比智、滅智、盡智、無生智,後三想相應。有人言:世智或與離想相應。
法智,緣九智,除比智。比智亦如是。世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緣十智。苦智、集智,緣世智及有漏他心智。滅智不緣智。道智,緣九智,除世智。
法智、比智,十六相。他心智,四相。苦、集、滅、道,各各四相。盡智、無生智,俱十四相,除空相、無我相。煖法、頂法、忍法中世智,十六相。世間第一法中世智,四相。除無相(轉相觀相也,舊言十六聖行)。
初入無漏心,成就一世智。第二心,增苦智、法智。第四心,增比智。第六心,增集智。第十心,增滅智。第十四心,增道智。若離欲者,增他心智。無學道,增盡智。得不壞解脫,增無生智。
初無漏心中,不修智,第二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四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第六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八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第十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十二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第十四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十六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六智,若離欲修七智。
須陀洹欲離欲界結使,十七心中修七智,除他心智、盡智、無生智。第九解脫心中修八智,除盡智、無生智。
信解脫人轉作見得,雙道中修六智,除他心智、世智、盡智、無生智。
離七地欲時,無礙道中修七智,除他心智、盡智、無生智。解脫道中修八智,除盡智、無生智。
離有頂欲時,無礙道中修六智,除他心智、世智、盡智、無生智。八解脫道中修七智,除世智、盡智、無生智。
無學初心第九解脫,不時解脫人修十智,及一切有漏、無漏善根。若時解脫人修九智,及一切有漏、無漏善根。
如是等種種,以阿毘曇門廣分別。
「如實智」分別相,此《般若波羅蜜》後品廣說。
復次,有人言:
「法智」者,知欲界五眾無常、苦、空、無我,知諸法因緣和合生,所謂無明因緣諸行,乃至生因緣老死。如佛為須屍摩梵志說:「先用法智分別諸法,後用涅槃智。」
「比智」者,知現在五受眾無常、苦、空、無我,過去、未來及色、無色界中五受眾無常、苦、空、無我亦如是。譬如見現在火熱能燒,以此比知過去、未來及餘國火亦如是。
「他心智」者,知他眾生心心數法。
問曰:
若知他心心數法,何以故但名「知他心」?
答曰:
心是主故,但名知他心;若說心,當知已說心數法。
「世智」者,名為假智。聖人於實法中知,凡夫人但假名中知,以是故名假智。如棟梁椽壁名為屋,但知是事,不知實義,是名世智。
「苦智」者,用苦慧呵五受眾。
問曰:
五受眾亦無常、亦苦、亦空、亦無我,何以故但說「苦智」,不說「無常、空、無我智」?
答曰:
為苦諦故說「苦智」,集諦故說「集智」,滅諦故說「滅智」,道諦故說「道智」。
問曰:
五受眾有種種惡,何以故但說苦諦,不說無常諦、空、無我諦?
答曰:
若說無常、空、無我諦,亦不壞法相;以眾生多著樂畏苦故,佛呵世間一切皆是苦,欲令捨離故。無常、空、無我中,眾生不大畏,故不說。
復次,佛說法中五受眾有異名,名為苦;以是故,但說苦智。
是苦智,或有漏、或無漏:若在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是有漏;若入見諦道,是無漏。何以故?從煖法至世間第一法中,四種觀苦故。集智、滅智、道智亦如是。
復次,「苦智」名知苦相實不生。
「集智」名知一切法離,無有和合。
「滅智」名知諸法常寂滅如涅槃。
「道智」名知一切法常清淨、無正無邪。
「盡智」名知一切法無所有。
「無生智」名知一切生法不實、不定故不生。
「如實智」者,十種智所不能知,以如實智故能知。
十智各各相、各各緣、各各別異、各各有觀法;是如實智中無相、無緣、無別,滅諸觀法,亦不有觀。
十智中有法眼、慧眼,如實智中唯有佛眼。
十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共有;如實智唯獨佛有。所以者何?獨佛有不誑法。以是故,知如實智獨佛有。
復次,是十智入如實智中,失本名字,唯有一實智;譬如十方諸流水,皆入大海,捨本名字,但名大海。
如是等種種分別十一智義,此中略說。(丹云:十一智竟)
【經】
「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
【論】
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是三昧三種:欲界、未到地、初禪,與覺觀相應故,名「有覺有觀」;二禪中間,但觀相應故,名「無覺有觀」;從第二禪乃至有頂地,非覺觀相應故,名「無覺無觀」。
問曰:
三昧相應心數法乃至二十,何以故但說覺、觀?
答曰:
是覺觀嬈亂三昧,以是故說,是二事雖善,而是三昧賊,難可捨離。
有人言:心有覺觀者無三昧,以是故,佛說有覺有觀三昧,但不牢固;覺觀力小微,是時可得有三昧。是覺觀能生三昧,亦能壞三昧;譬如風能生雨,亦能壞雨。三種善覺觀,能生初禪;得初禪時發大歡喜,覺觀故心散還失。以是故但說覺、觀。
問曰:
覺、觀有何差別?
答曰:
麁心相名「覺」,細心相名「觀」;初緣中心發相名「覺」,後分別籌量好醜名「觀」。
有三種麁覺:欲覺,瞋覺,惱覺。有三種善覺:出要覺,無瞋覺,無惱覺。有三種細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六種覺妨三昧,三種善覺能開三昧門。若覺觀過多,還失三昧;如風能使船,風過則壞船。如是種種分別「覺」、「觀」。
問曰:
經說三種法:有覺有觀法,無覺有觀法,無覺無觀法;有覺有觀地,無覺有觀地,無覺無觀地。今何以但說三種三昧?
答曰:
妙而可用者取。
有覺有觀法者,欲界、未到地、初禪中覺觀相應法,若善、若不善、若無記。無覺有觀法者,禪中間觀相應法,若善、若無記。無覺無觀法者,離覺觀法,一切色、心不相應行及無為法。
有覺有觀地者,欲界、未到地、梵世。無覺有觀地者,禪中間,善修是地作大梵王。無覺無觀地者,一切光音、一切遍淨、一切廣果、一切無色地。
於中上妙者是三昧,何等是三昧?從空等三三昧乃至金剛,及阿羅漢、辟支佛諸三昧,觀十方佛三昧乃至首楞嚴三昧,從斷一切疑三昧乃至三昧王等諸佛三昧。
如是等種種分別,略說三三昧義竟。
【經】
「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論】
「未知欲知根」者,無漏九根和合。信行、法行人,於見諦道中名「未知欲知根」,所謂信等五根,喜、樂、捨根,意根。
信解、見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
無學道中,是九根名「知已根」。
問曰:
何以故於二十二根中但取是三根?
答曰:
利解了了自在相,是名為「根」。餘十九根,根相不具足,故不取。是三根利,能直入至涅槃,諸有為法中主故,得自在,能勝諸根。
復次,十根但有漏自得,無所利益故;九根不定,或有漏,或無漏,故不說菩薩應具足。
問曰:
十想亦有漏、亦無漏,何以故說應具足?
答曰:
十想皆是助道求涅槃法,信等五根雖是善法,不盡求涅槃。如阿毘曇中說:「誰成就信等五根?不斷善根者。」
復次,若五根清淨變為無漏,三根中已攝。是三根中必有意根,三受中必有一受。以是故但說三根。
復次,二十二根,有善、有不善、有無記,雜,是故不說應具足。
是三根,受眾、行眾、識眾攝。
未知欲知根在六地,知根、知已根在九地。
三根緣四諦。六想相應。
未知欲知根,三根因;知根,二根因;知已根,但知已根因。
未知欲知根次第,生二根;知根次第或生有漏根,或生知根,或生知已根;知已根或生有漏根,或生知已根。
如是等,以阿毘曇門廣分別說。
復次,未知欲知根名諸法實相未知欲知故,生信等五根;是五根力故,能得諸法實相。如人初入胎中得二根:身根,命根;爾時如段肉,未具諸根,不能有所別知;五根成就,能知五塵。菩薩亦如是,初發心欲作佛,未具足是五根,雖有願欲知諸法實相,不能得知。菩薩生是信等五根,則能知諸法實相。
如眼四大及四大造色和合名為眼,先雖有四大、四大造色,未清淨故,不名眼根;不斷善根人雖有信,未清淨故,不名為根。
若菩薩得是信等五根,是時能信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非有非無,非取非捨,常寂滅、真淨、如虛空,不可示、不可說,一切語言道過,出一切心心數法,所行如涅槃,是則佛法。菩薩以信根力故,能受;精進根力故,懃行、不退不轉;念根力故,不令不善法入,攝諸善法;定根力故,心散五欲中能攝實相中;慧根力故,於佛智慧中少多得義味不可壞。
五根所依意根,必與受俱,若喜、若樂、若捨。依是根入菩薩位,乃至未得無生法忍果,是名「未知欲知根」。
此中知諸法實相了了故名「知根」。從是得無生法忍果,住阿鞞跋致地,得受記,乃至滿十地坐道場得金剛三昧,於其中間,名為「知根」。
斷一切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可知法智慧遍滿故,名為「知已根」。(丹云:三根竟)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