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太平寰宇記
卷七
卷八 

河南道

編輯

許州

編輯

許州潁川郡,今理長社縣。

禹貢》:「豫州之域。」星分房、宿二度。周為許國,《左氏傳》:「許,太嶽之後。」說者謂炎帝之裔。周武王伐紂封於此,又徙於葉。魯昭公九年又遷於夷,今亳州城父縣是也。至十三年,又自夷遷居於葉。十八年又遷於白羽。定公六年為鄭所滅,自後複立為鄭附庸邑。周末為晉地,三卿分晉,其地入韓。七國時為韓、魏二國之境。秦並為潁川郡,理陽翟。二漢為潁川之許縣。後漢末,曹操迎獻帝自洛都於許,文帝雖雲都洛,其宮室、武庫多在許州,即今許昌縣也。又西魏大統十三年,詔遣河南行台大都督王思政進據潁川,東魏遣將清河王高岳率眾十萬攻思政,思政不與戰,嶽造高堰引洧水以攻之,十五年城陷,水自東北入城,思政為岳所執,即今長葛縣之長社故城也。北齊高澄於此改立南鄭州。周大定元年改為許州,治長社焉,隋初不改,大業初州廢,又為潁川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為許州,領長社、長葛、許昌、繁昌、黃台、溵強、臨潁七縣,貞觀七年廢黃台、繁昌、溵強三縣,以洧州之扶溝、鄢陵;汝州之襄城;嵩州之陽翟;北澧之葉縣來屬。十三年改置都督府,管許、唐、陳、潁四州,而許州領長社、長葛、許昌、鄢陵、扶溝、臨潁、襄城、陽翟、葉九縣。十六年罷都督府。顯慶二年割陽翟屬洛州,開元四年割葉、襄城置仙州,二十六年仙州廢,以葉、襄城、陽翟來屬,其年又以葉、襄城屬汝州。二十八年又以襄城來屬,是歲又以葉屬汝州。天寶元年改為潁川郡。乾元元年複為許州,長慶三年廢溵州,為郾城縣來屬。本忠武軍節度,梁開平二年改為匡國軍,唐同光元年複舊,皇朝因之。

元領縣八,今七:

編輯

長社、長葛、臨潁、許昌、陽翟、郾城、舞陽。

一縣割出:

鄢陵。入開封府。

州境

編輯

東西一百五十五里,西北二百五里。

四至八到

編輯

東北至東京二百一十五里,西北至西京三百三十里,西至長安一千二百六十里,東至陳州二百八十里,正南微東至蔡州三百二十里,北至鄭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汝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陳州三百二十四里,西北至河南府三百三十里。

唐開元戶一萬九千七百一十七,皇朝戶:主二萬九千五百四十六,客二萬一千九百九十。

風俗

編輯

潁川本有夏之國,夏人尚忠,其弊鄙樸,有申、韓之餘烈,高仕宦,好文法,人以貪恡爭訟為俗焉。漢韓延壽、黃霸繼為郡守,先之以敬讓,化以篤厚,風教大行。

姓氏

編輯

潁川郡八姓:陳、荀、鍾、許、庫、於、鮮于、鮮。

人物

編輯

賈山,長社人,漢孝文時言治亂之道。

韓棱,潁川舞陽人,竇憲威權震天下,尚書以下議欲拜之,稱萬歲,棱正色曰:「禮無為臣稱萬歲之制。」議者皆慚。

荀淑,潁川潁陰人,季膺師之,有子八人,謂之八龍。彧,淑之孫,二十九為尚書令。

鍾皓,長社人。

陳寔,許人。

李膺,襄城人,客造如登龍門。

辛毗,潁川陽翟人,魏文帝欲徙冀州十萬戶實河南,毗入諫,帝起,毗引其裾。

繁休伯,潁川人,文才機捷。

鍾會,潁川長社人,太傅繇之小子也,改虞松表五字,司馬景王曰:「真王佐才也。」

庾峻,鄢陵人,長安有大獄不決,峻為侍御史,斷之。

棗據,長社人。

褚彥回,陽翟人。

土產

編輯

絹、蔍心布、乾柿、黃明膠。

長社縣

舊十鄉,今五鄉。漢舊縣也,屬潁川郡,始因社中樹暴長,故縣名長社縣,蓋鄭長葛之地。《春秋·隱公五年》:「宋人伐鄭,圍長葛。」即此也。隋文帝廢郡,以縣屬汴州,大業三年改為潁川縣。唐武德四年複為長社,改為許州。

望煙山:無峰岫,高岳圍王思政於此,置烽燧,因有望煙之號。

南、北玉山:高岳、慕容紹宗圍潁川,築此兩山窺望城中。

高陽里,在州城西門內道南荀氏家,傳荀淑有子八人皆賢,其地舊稱西豪里。潁陰令範康曰:「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荀公亦有才子八人。」乃改西豪為高陽里。時同郡人陳寔為太丘長,奕葉賢德往詣荀門,陳君使、元方為御,季方從後,孫子長文尚幼,抱之於膝,君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自餘六龍侍側,孫文若猶小,坐之於懐,言語三日,德星為之聚。太史奏曰:「五百里內有賢人集,故德星為之聚。」因名其曰德星鄉,今郡城西南故宅是也。

犬城,鄭公孫射犬城。

長箱城,東魏行台清河王高岳率眾圍西魏將王思政,因築此城,以車箱為樓,因名長箱城。

故陶城,東晉陶侃征杜詜,於此屯軍,因築此城,在今縣西南。故魯城,《左傳》:「鄭伯請以泰山之祊易許田而祀周公。」即此城也。

狼溝,《左傳》所謂「楚子師於狼淵」也。

靈泉,《九州島要記》云:「許昌靈井亦曰靈泉,今石砌方正,水旱民必禱焉。」

張騫塚,漢武帝使尋河源,封博望侯,今郡有塚存。

潁水,在縣西南三十里。《地理志》:「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

德星亭,在縣西北一里,《漢雜事》云:「陳太丘父子相聚之處。」

晁錯墓,在縣東北二里。錯,潁川人,漢御史大夫,請削諸侯地者,郡有塚存。

鬥雞亭,在縣東北五里,唐開成中亷使杜誴築。

荀爽兄弟八塚,在縣東北七里。爽本潁川人,今地名荀村,里名高陽,神道碑存。

灌夫塚,在縣北三里,為漢將軍。《潁川記》云:「潁水出,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無何,潁水色變,果為族滅。

七星井,各方七步,俗云:『汲一井,則餘井水皆動。』五井在縣東北二里,二井在縣正北二里。

瀷水經縣西,俗謂之敕水,源出大騩。

大騩山,唐元和八年,雨水摧其山而出,流蕩居人,溺死者千餘人。

長葛縣

北六十里,舊二鄉今九鄉,古鄭邑也。《春秋》謂:「宋人伐鄭,圍長葛。」俗亦呼為長井城 ,漢為縣,屬潁川。

沙水,《爾雅》云:「濄為洵,潁為沙,汝為濆,即此水也。」

東偏城,在縣東北五里。《左傳》:「齊、鄭伐許,許莊公奔衛,齊以許與鄭,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又使鄭大夫公孫獲處許西偏。」今有東、西兩城。

故潁國城,在縣西一里,潁侯之國也。蓋春秋時長葛之地,宋人伐鄭,圍長葛,即此也。縣理長箱城,東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眾圍西魏將王思政於潁川,因築此城,初以車箱為樓,因名長箱城。隋開皇六年,乃於此立縣。

長社故城,在縣西一里,西魏大統十三年詔遣河南行台大都督王思政進據潁川,東魏遣將清河王岳率眾十萬圍潁川,思政不與戰,嶽造堰,引洧水以灌城,十五年,潁川城陷,水自東北入城,思政為岳所執,即此城也。

鍾繇台,在縣西十里。魏東武亭侯鍾繇學書台在繇故宅中,今台址尚存,又有鍾繇塚。

陳寔塚,在縣西三十五里,漢太丘長之塚也。《陳氏家傳》云:「紀堪以下八十六墓三十六碑,並在長葛縣陘山之陽。」又有廟存。

臨潁縣

東南六十里,舊七鄉。漢縣,屬潁川郡。今縣在臨潁皋上,潁水東岸 ,俗謂之臨潁皋,其實岡阜也。隋大業四年,自故城移於今理,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許州。唐建中二年屬溵州,貞觀二年州廢,依前,屬許州。

臨潁皋,東西長五十里,即龍脾岡也。《嵩高山記》:「嵩山東南三百里有龍脾,其地沃壤可居。」即此也。今臨潁縣理在此岡上。

潁水,西北自長社縣界流入。

繁昌城,《魏志》:「文帝行至曲蠡,乃為壇,於繁陽受禪,改元曰黃初,以潁陰之繁昌亭為繁昌縣。」壇前有二碑:一是百官勸進,一是受禪碑,並鍾繇書於後。其碑六字生金,論者以為司馬金行,故曹氏六世也。

青陵台,《水經注》云:「潁水東南流,經青陵亭北。」

白台,按《水經注》云:「繁昌縣城內有三台。」此其一也。

鮦陽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古鮦陽縣也。在鮦水之陽,故曰鮦陽城。

大陵城,即鄭地也,在縣東三十里,即陳蕃為亭長所辱處。

豢龍城,在縣西四十里,即今豢龍氏之邑也。昔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舜賜氏曰豢龍。豢,養也。及夏孔甲擾於上帝,帝賜之乘龍 ,雌雄各一。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夏後賜氏曰御龍。今汝州魯山縣即御龍氏邑。又汝州有大龍山,並劉累養龍之處。

尚書台,(即)魏文帝受禪,有黃鳥銜丹書集於尚書台,即此也。

許昌縣

東北五十五里,舊五鄉,今四鄉。其地姜姓,四岳之後,太叔所封。為楚所滅,後以為許縣,屬潁川郡。又《魏略》曰:「後漢建安元年魏太祖迎獻帝,都於許。」即謂此邑也。魏文帝即位,改許縣曰許昌縣,按今縣南四十里許昌故城是也。《宋志》無許昌縣,天平元年複置。高齊文宣帝省鄢陵入許昌。隋文帝又於鄢陵縣置洧州,以縣屬焉,大業二年廢洧州,以縣屬許州。初,魏武既破黃巾,經略四方,而苦軍食不足,羽林監潁川棗祗建置屯田,於是以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募人屯田許下,即今許昌縣也。得穀百萬斛,郡國列置官田,數年之間,所在倉儲盈積。

許昌宮,在許昌故城中,楊修作《許昌宮賦》,即此宮也。

魯城,在縣南四十里。《左傳》:「鄭伯請以泰山之祊易許田而祀周公。」即此城也。

剛城,《史記》:「秦昭王五十二年拜燕人蔡澤為相,因封剛城君。」是此也。

景福殿,在許昌故城內西南隅也,魏明帝所造,貲費直八百餘萬。既成,命朝士為賦。

永始台,《魏略》云:「黃初五年,文帝東征,留郭后於永始台,霖雨百餘日,城樓多壊,有司請移止。後曰:『昔楚昭王出遊,貞姜留漸台,江水至,使者迎而無符,不去,卒沒。今帝在遠,未有急而便移止,未可也。』」何晏《景福殿賦》曰:「鎮以崇台,實曰永始。複道重閣,猖狂是俟。」

洧水,在縣北二十步。《地理志》:「陽城山,洧水所出,東南至長平入潁,過郡三,行五百里。」《詩》曰:「溱與洧方渙渙兮。」即此也。

讓王台,在縣南三十里。漢獻帝禪位於魏王,帝為山陽公,往都山陽濁鹿城,百官送於此台。唐先天元年,因讓王台立魏文廟。

五女塚,在縣南二十里。曹操殺皇后伏氏並姊妺四人,葬於此。

潁大夫廟,在縣西北一十里,即潁考叔廟,隋大業九年重建。

陽翟縣

西北九十里,依舊四鄉。即禹之都。春秋時為鄭之櫟邑。漢為縣,屬潁川郡。又雲「韓分晉,得南陽及潁川,秦滅韓,置潁川郡於陽翟縣,潁川郡地有陽關聚」是也。晉屬河南郡。隋初隸許州,又分許洛之地,以置嵩州,複以陽翟縣屬嵩州。煬帝三年罷嵩州,割隸襄城郡。唐武德初又立嵩州,複隸之,貞觀三年省州,以陽翟隸許州,龍朔二年割入河南府,今屬許州。

具茨山,在縣北十里。

禹山,《後魏書·地形志》云:「陽翟有禹山祠」。

偃月山,《洛陽記》:「山形似偃月,因以名之。」

三封山,《水經注》云:「潁水故瀆,東南經三封山北。」謂此山也。

荊山,《洛陽記》云:「荊山出玉,齊武帝於此採玉。」其下即漢潁川郡地。

杏山,《洛陽記》云:「仙人劉根隱於此山。」

康城,《洛陽記》云:「夏少康故邑也。」《注水經》云:「潁水又東,歷康城南。」魏明帝封尚書僕射魏臻為康鄉侯,此即臻所封之地。

上棘城,《左傳》謂:「楚師伐鄭城上棘,遂涉潁。」是此也。

雍城,《左傳》謂:「楚蒍子馮率鋭師侵雍。」梁注云:「河南陽翟縣東北有雍城是也。」

黃台,在縣東北四里。東魏天平二年曾於此置黃台縣,屬陽翟郡,隋廢。

鈞台,《左傳》曰:「夏啟有鈞台之享。」注云:「河南陽翟縣南有鈞台陂。」《水經注》云:「連山亦曰啟筮亭,享神於大陵之上。」即鈞台也。晉《地道記》:「鈞台下有陂,俗謂之鈞台陂。」

鳳凰樓,在縣西南一里。漢黃霸為潁川太守,鳳凰集,嘉禾生,霸乃起樓於郡中,今基址存。

七女岡,在縣東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長葛入洧。

許由台,在縣東一十五里潁水上。

巢父台,在縣東一十六里潁水上,即巢父飲牛處。

郾城縣

東南一百二十里,舊六鄉今四鄉。本七國時魏之下邑,《史記》:「楚昭陽伐衛取郾。」漢為縣,隸潁川郡,光武謂賈複曰:「郾最大,宛次之。」複曰:「臣請擊郾。」光武執複手曰:「執金吾擊郾,吾複何憂。」即此城也。宋元嘉二年將軍劉緬說曰:「城有百年之福,若北朝保之,未可敵也。」遂遣將軍殷孝祖焚其倉糧。北齊天保七年,於今縣置臨潁郡,隋開皇三年,郡、縣並廢,五年,又於廢郡城中置郾城縣,隸許州。唐武德四年於縣置道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豫州。其後還許州。元和十二年敕淮西,賊中百姓窮困,相率歸順,其數甚多,宜於許、汝行營側近置行郾城縣,韓弘計議揀擇穏便處置。其年十一月以今郾城縣為溵州,仍以上蔡、西平、遂平三縣隸焉,是年十二月敕溵州,宜隸許州。至長慶元年五月廢溵州,複為郾城縣,依前隸許州,其先割屬溵州所管上蔡、西平、遂平等三縣,仍還蔡州,尋又以郾城複來屬。

大溵水,在縣南一里,上承汝水,自襄城至岐額城分流,南為汝水,北為溵水。

又有小溵水,在縣北三十里。

故郾城,楚昭陽伐魏取郾。《漢書·地理志》云:「魏南有郾,召陵之固也。」

召陵故城,在縣東四十五里。漢為召陵縣,隸汝南郡。隋廢。春秋楚屈完來盟於師,盟於於陵。

棠溪,《史記》:「蘇秦說韓曰:『韓卒之劍戟,出於棠溪。』」今西平縣西界有棠溪村是也。

征羌城,在縣東南七十五里,本秦安陵門。後漢建武十一年來歙征西羌有功,故名以封之。

蔡河,在縣東南五里。

唐王塚,在縣南二十五里,吳王闔閭夫概塚也,夫概奔楚,封之於唐陵。又《地理志》云:「封為棠溪氏。」隋仁壽中置廟。

葛伯城,在縣北三十里,周回四里。《湯誓》云:「葛伯仇餉,初征自葛。」即此也。

故司州城,在縣西南五里,宋文帝改汝州郡為司州,即此也。後魏太武收河南地,至獻文改為豫州。隋開皇中自此城移入懸瓠,大業二年改為蔡州,俗呼為盜跖城,未詳其義。

舞陽縣

西南一百八十里,舊二鄉,今四鄉。本漢舊縣,隸潁川郡,在舞水之陽,因以名縣。漢封樊噲,魏封司馬宣王,皆為舞陽侯,自漢至晉不改,宋省,其後因之。唐開元四年,複於故城置,隸許州。

鐡冶,在縣西南三十里。

舞水,在縣北六十里,漢樊噲受封於此。

滍水,在縣北四十五里。《漢書·地理志》云:「魯陽縣有魯山,古魯縣御龍氏所遷。」《水經》云:「滍水出魯陽縣西,東北過定陵,入於汝。」《地理》云:「定陵城在今縣北六十里。」《後漢書》:「光武破王尋於昆陽,士卒爭赴溺死,滍水為不流。」即此。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