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135
太平寰宇記 卷一百三十五 |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五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三
興州
興州順政郡今理順政縣禹貢梁州之域戰國時為白馬氐之東境秦併天下屬蜀郡漢武帝元鼎六年以白馬氐分置武都郡按今州則漢武都郡之沮縣也晉永嘉末氐人楊茂搜自號氐王據武都自後郡縣荒廢而茂搜子孫承嗣為氐王其後楊難當又據下辨自稱大秦王難當弟伯宜為茹蘆王伯宜孫䑕分王武興即今州理是也楊䑕既王武興又得武都河池二縣之地䑕子集始稱藩於後魏後謀叛魏魏遂廢武興為藩鎮其年改鎮為東益州廢帝二年改東益州為興州因武興郡為名隋大業二年罷州為順政郡唐武徳元年復置興州按州城即故武興城也初蜀以其處當衝要遣蔣舒為武興督守之鍾㑹伐蜀舒遂降㑹即其處也地雖在平地甚牢實周迴五百餘步雖開西北一門城外有壘三面周匝天寶元年改為順政郡乾元元年復置為興州偽蜀領順政長舉二縣皇朝因之
元領縣三 今二
順政 長舉
一縣廢
鳴水〈併入長舉〉
州境
東西二百八十六里 南北一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二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一千八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九百五十里 東北至興元府二百四十四里 南沿江至興元府三泉縣一百五十里 南至利州五百五十里 西至成州三百四十七里 北至鳯州三百五十六里 東南至興元府二百八十七里 西南至武州覆津縣界二百五里 東北至鳯州河池縣界一百六十二里
戶
唐開元戶二千二百二十四皇朝戶主二千二百二十二客二千五百三十七
風俗
語帶蜀音然山高水峻人居山上種植甚微惟以負販為業禮樂之道未之聞也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麝香 蠟貢 丹砂貢 漆 蜜
順政縣元九鄉本漢沮縣地後魏大武帝於此僑立畧陽郡至廢帝三年又省郡仍改為漢曲縣為順政郡後周移郡於此遂改為順政縣 武興山在縣北一百里其山峻峭峯巒秀出竹柏參差特為蔚茂出黃櫱及漆大景小景山景字本為丙國諱改之並在縣東南七
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對濶七里其崕峻峭髙百餘丈山衣石髪被於崕際北有穴方員二丈餘其穴有水濳流土人相傳為丙穴周地圖記雲以其口面丙因以為名沮水經穴門而過或謂之大丙水每春三月上旬復有魚長八寸或二三日聨環従穴口出躍相傳名為嘉魚即左太沖蜀都賦所謂嘉魚出於丙穴是此山也申子山去縣三里山半有洞名朱沙洞 師子山在縣北五步 嘉陵江在縣南一里 黃板水在縣東一里街水水經注云街水出河池縣東南入沮縣 沔水
一名沮水源出縣東北八十二里小谷下水經雲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酈道元注云沔水一名沮水闞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縣亦因水為名 興城闗在縣五里 大姚戍在縣東四十九里 楊君神在縣東嘉陵水南山上即楊難當之神也土人祠之長舉縣北八十里元一鄉本漢沮縣地後魏太武於此立長舉縣以長舉城為名屬盤頭郡周武帝廢盤頭郡落叢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興州接溪山在縣西北五十二里出硃砂百姓採之 青泥嶺在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崕萬仞上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濘故曰青泥嶺 嘉陵水去縣南十里 盤頭故城在縣南三里因水盤曲為名 西淮水在縣西南五十里自階州東南流合嘉陵江 廢鳴水縣在州西一百一十里本漢沮縣地後魏宣武帝於此置落叢郡因落叢山為名又置鳴水縣以谷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興州今併入長舉縣 𢊍山在縣南三里極崇峻幽深多蜜百姓資其利 落叢山在縣西北十四里出鐵 左溪水在縣西南七里自成州栗亭縣來北合嘉陵江
利州
利州益州郡今理綿谷縣土地所屬與金州同春秋戰國時其地並屬蜀後此郡為蜀之北境矣華陽國志雲昔蜀王封其弟葭萌於漢中號曰苴侯因命其邑曰葭萌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為讎故蜀征伐苴侯苴侯奔巴巴為求救於秦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従石牛道伐蜀蜀王自葭萌禦之敗走至武陽為秦軍所害秦遂滅蜀因滅巴苴置巴蜀二縣郡治始皇置三十六郡蜀郡不改漢高祖分巴蜀置唐漢郡先主改葭萌為漢夀縣屬梓潼郡晉改漢夀縣為晉夀縣其屬不改宋因之齊明帝永太元年分晉夀郡之興安縣置東晉夀郡於烏奴北一里即今州是也後魏正始五年於東晉夀郡立西益州世號為小益州梁大同二年改西益州為黎州至西魏復曰西益州梁永聖三年又改西益州為利州後周廢州又為晉夀郡隋初復為利州領綿谷葭萌益鬯義清岐坪嘉川景谷七縣二年置總管府管利隆龍始逢靜六州三年割綿谷之東界置南安州四年割景谷縣置沙州七年又割岐坪義清二縣置南平州其年改總管為都督府督利龍隆始沙南安南平靜八年廢南安州割三泉縣來屬貞觀元年廢沙州二年廢南平州復以景谷岐坪義清等縣來屬其年以嘉川屬靜州六年罷都督府以州常斂戶口不滿萬餘而中州又降為下州天寶元年改為益昌郡仍割三泉屬梁州乾元元年復為利州偽蜀改為昭武莭度唐平蜀因而不改皇朝因之
元領縣六 今四
綿谷 葭萌 平蜀 昭化
一縣廢
景谷〈入平蜀縣〉
一縣割出
嘉川〈入集州〉
州境
東西四百一十里 南北四百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二千五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一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一千二百五十里 東至集州二百里 南至閬州二百八十八里 西至龍州四百里 北至興元府四百三十三里 東南至閬州三百一十六里 西南至劍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文州四百九十里 東北至興元府五百
里
戶
唐開元戶一萬三千九百一十皇朝戶主四千三百一十客五千三百九十九
風俗
與梁州同
人物無
土産
柑子 蠟燭 附子 枇杷 鰿子 天雄 烏頭黃連 絁
綿谷縣舊九鄉今無管二十二里漢葭萌縣地東晉太元十五年分晉夀縣置興安縣屬晉夀郡隋開皇十八年改興安為綿谷縣因東南綿谷以為名白馬山張平子仕後漢為侍中少學業於此 嶓冡山泉為𣻌水髙御山 玉女房按梁州記雲肥城東南有玉女山
山上有一石穴中若房有玉女八人不出穴前修竹下有石壇風來動竹掃壇如帚 龍門山亦名蔥嶺山按梁州記雲蔥嶺有石穴髙數十丈其狀如門俗號為龍門又東山之北有燕子谷中有好磬石 三峽謂巫峽巴峽明月峽惟明月峽乃在此郡界
葭萌縣東一百一十里管九里本漢葭萌縣地屬廣漢郡蜀王封弟於此以為苴侯因先主改葭萌為漢夀晉武帝改漢夀為晉夀太元中分晉夀置晉安縣屬新巴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晉安縣為葭萌縣取漢舊名 綿谷在縣西接綿谷縣地界
平蜀縣東南一百一十里舊四鄉今一鄉本漢葭萌之地後魏恭帝二年分晉夀置義城縣隋義寧二年改為義清縣天寶元年改為允山縣皇朝乾德三年改為平蜀縣
昭化縣西南四十五里舊四鄉今三鄉本漢葭萌縣地秦使司馬錯自劍閣道伐蜀即此路也亦名石牛道宋武帝分晉夀置宋安縣後魏帝三年改宋安為岐坪縣因岐坪川以為名天寶中改為益昌縣皇朝開寶五年敇改為昭化縣 小劍城在益鬯縣西南五十一里水經注云小劍城去大劍城三十里連山絶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也 石劍閣道秦使張儀司馬錯伐蜀亦謂石牛路也 馬鳴閣蜀志雲先主使陳戒絶馬鳴閣魏武聞之喜曰此閣道漢中之隂平乃咽喉之要路 廢景谷縣在州東北六十里本漢白水縣地宋武帝分白水縣地置平興縣隋開皇十年改平興為景谷縣寶厯元年山南西道莭度使裴度廢以其地併入允山縣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五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