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206

 上一卷 太平廣記
卷第二百六 書一

古文 大篆 籀文 小篆 八分 隸書 章草 行書 飛白 草書 汲塚書 李斯 蕭何 蔡邕 崔瑗 張芝 張昶 劉德升 師宜官 梁鵠 左伯 胡昭 鍾繇 鍾會 韋誕
下一卷 

古文

編輯

  按古文者,黃帝史蒼頡所造也。頡首有四目,通於神明。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孝經》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蒼頡仿象是也。」(出《書斷》)

大篆

編輯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雲,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甄酆定六書,三曰篆書。八體書法,一曰大篆。又《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並此也。以此官制之,用以教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出《書斷》)

籀文

編輯

  周太史史籀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後人以名稱書,謂之籀文。《七略》曰:「《史籀》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體異。甄酆定六書,二曰奇字是也。(出《書斷》)

小篆

編輯

  小篆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異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出《書斷》)

八分

編輯

  按八分者,秦時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始皇得次仲文,簡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徵不至。始皇大怒,制檻車送之,於道化為大鳥飛去。(出《書斷》)

隸書

編輯

  按隸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為縣吏,得罪,始皇幽係雲陽獄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圓,而為隸書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為御史。以奏事煩多,篆字難成,乃用隸字。以為隸人佐書,故曰隸書。(出《書斷》)

章草

編輯

  按章草,漢黃門令史史游所作也。衛恆、李誕並云:「漢初而有草法,不知其誰。」蕭子良云:「章草者,漢齊相杜操,始變稿法。」非也,王愔云:(雲字原缺,據明抄本補)「元帝(「帝」原作「章」,據明抄本改)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粗書之。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出《書斷》)

行書

編輯

  按行書者,後漢隸川劉德升所造也。行書即正書之小變,(「變」原作「偽」,據明抄本改)務從簡易,相聞流行,故謂之行書。王(「王」原作「雲」,據明抄本改)愔云:「晉世以來,工書者多以行書著名。鍾元常善行書是也。爾後王羲之、王獻之,並造其極焉。」(出《書斷》)

飛白

編輯

  按飛白者,後漢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隱、王愔並云:「飛白變楷制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勁,文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王僧虔云:「飛白、八分之輕者。邕在鴻都門,見匠人施堊帚,遂創意焉。(出《書斷》)

草書

編輯

  按草書者,後漢徵士張伯英所造也。梁武帝《草書狀》曰:「蔡邕雲,昔秦之時,諸侯爭長。羽檄相傳,望烽走驛,以篆隸難,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書,蓋今之草書是也。」(出《書斷》)

汲塚書

編輯

  汲塚書,蓋魏安釐王時,衛郡汲縣耕人,於古塚中得之。竹簡漆書科鬥文字,雜寫經史,與今本校驗,多有異同。耕人姓不。(不字呼作彪,其名曰淮,出《春秋後序》《文選》中注。)(出《尚書故實》)

李斯

編輯

  秦丞相李斯曰:「上古作大篆,頗行於世,但為古遠,人多不能譯。今刪略繁者,取其合體,參為小篆。」斯善書,自趙高以下,咸見伏焉。刻諸名山,碑璽銅人,並斯之筆。書秦望紀功石,乃曰:「吾死後五百三十年,當有一人,替吾跡焉。」(出蒙恬《筆經》)斯妙篆,始省改之為小篆,著(「著」原作「者」,據明抄本改)《蒼頡篇》七章。雖帝王質文,世有損益,終以文代質,漸就澆醨。則三皇結繩,五帝畫像,三王肉刑,斯可況也。古文可為上古,大篆為中古,小篆為下古。三古為實,草隸為華。妙極於華者羲、獻,精窮其實者籀、斯。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為璽,令斯書其文。今泰山嶧山及秦望等碑,並其遺蹟。亦謂傳國之偉寶,百世之法式。斯小篆入神,大篆入妙。李斯書,知(明抄本知作如)為冠蓋,不易施乎。(出《書評》並出《書斷》)

蕭何

編輯

  前漢蕭何善篆籀。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題其額。觀者如流,何使禿筆書。(出羊欣《筆陣圖》)

蔡邕

編輯

  後漢蔡邕字伯喈。陳留人。儀容奇偉,篤孝博學,能畫善音,明天文術數。工書,篆隸絕世。尤得八分之精微,體法百變,窮靈盡妙,獨步今古。又剏造飛白,妙有絕倫。伯喈八分飛白入神,大篆小篆隸書入妙。女琰甚賢,亦工書。伯喈入嵩山學書,於石室內得一素書,八角垂芒,篆寫李斯並史籀用筆勢。伯喈得之,不食三時,乃大叫喜歡,若對數十人。伯喈因讀誦三年,便妙達其旨。伯喈自書五經於太學,觀者如市。(出羊欣《筆法》)蔡邕書,骨氣風透,精爽入神。(出袁昂《書評》並出《書斷》)

崔瑗

編輯

  崔瑗字子玉,安平人。曾祖蒙,父駰。子玉官至濟北相,文章蓋世,善章草書。師於杜度,媚趣過之,點畫精微,神變無礙,利金百練,美玉天姿,可謂冰寒於水也。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王隱謂之「草賢」,章草入神,小篆入妙。(出《書斷》)

張芝

編輯

  張芝字伯英,性好書。凡家之衣帛,皆書而後練。尤善章草,又善隸書。韋仲將謂之《草聖》。又雲,「崔氏之肉。張氏之骨。」其章草急就章字,皆一筆而成。伯英章草行入神,隸書入妙。(出《書斷》)伯英書,如漢武愛道,憑虛欲仙。(出袁昂《書評》)

張昶

編輯

  張昶字文舒,伯英季弟。為黃門侍郎,尤善章草。書類伯英,時人謂之「亞聖」。文舒章草入神,八分入妙,隸入能。(出《書斷》)

劉德升

編輯

  劉德升字君嗣,潁川人。桓、靈世以造行書擅名。即以草剏,亦甚妍美。風流婉約,獨步當時。胡昭、鍾繇,並師其法。世謂鍾繇善行狎書是也。而胡書體肥,鍾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也。(出《書斷》)

師宜官

編輯

  師宜官,南陽人。靈帝好書,徵天下工書於鴻都門者數百人。八分稱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能而性嗜酒,或時空至酒家,因書其壁以售之,觀者雲集。酤酒多售,則鏟滅之。後為袁術將鉅鹿耿球碑。術所立,宜官書也。(出《書斷》)

  宜官書,如鵰翅未息,翩翩自逝。(出袁昂《書評》)

梁鵠

編輯

  梁鵠字孟皇,安定烏氏人。少好書,受法於師宜官。以善八分書知名,舉孝廉為郎,亦在鴻都門下,遷選部郎。靈帝重之。魏武甚愛其書,常懸帳中,又以釘壁,以為勝宜官也。於時邯鄲淳亦得次仲法,淳宜為小字,鵠宜為大字,不如鵠之用筆盡勢也。(出《書斷》)

左伯

編輯

  左伯字子邑,東萊人,特工八分,名與毛弘等列,小異於邯鄲淳。已擅名漢末,又甚能作紙。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而子邑尤得其妙。故蕭子良答王僧虔書云:「子邑之紙,妍妙輝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伯英之筆,窮聲盡思。」妙物遠矣,邈不可追。(出《書斷》)

胡昭

編輯

  胡昭字孔明,潁川人。少而博學,不慕榮利。有夷、皓之節,甚能籀書,真行又妙。衛恆云:「胡昭與鍾繇,並師於劉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鍾瘦,尺牘之跡,動見模楷。」羊欣云:「胡昭得張芝骨,索靖得其肉,韋誕得其筋。」張華云:「胡昭善隸書,茂先與荀勖共整理記籍。又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鍾胡為法,可謂宿士矣。」(出《書斷》)

鍾繇

編輯

  魏鍾繇字元常。少隨劉勝入抱犢山,學書三年。遂與魏太祖、邯鄲淳、韋誕等議用筆。繇乃問「蔡伯喈筆法」於韋誕,誕惜不與。乃自槌胸嘔血,太祖以五靈丹救之得活。及誕死,繇令人盜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筆更妙。繇精思學書,臥畫被穿過表,如廁終日忘歸。每見萬類,皆書象之,繇善三色書,最妙者八分。(出羊欣《筆陣圖》)

  繇尤善書(明抄本無書字)於曹喜、蔡邕、劉德升。真書絕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雖古之善政遺愛,結人於心,未足多也,尚德哉。若其行書,則羲之、獻之之亞。草書則衛索之下。八分則有魏受禪碑,稱此為最也。太和四年薨,迨八十矣。(「矣」原作「年」,據明抄本改)元常隸行入神,草八分入妙。(出《書斷》)鍾書有十二種,意外巧妙,實亦多奇。(出袁昂《書評》)

鍾會

編輯

  鍾會字士季,元常子。善書,有父風。稍備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隸書。遂逸致飄然,有凌雲之志。亦所謂「劍則幹將鏌鋣焉。」會嘗詐為荀勖書,就勖母鍾夫人取寶劍。兄弟以千萬造宅,未移居。勖乃潛畫元常形象,會兄弟入見,便大感慟。勖書亦會之類也,會隸行草章草並入妙。(出《書斷》)

韋誕

編輯

  魏韋誕字仲將,京兆人,太僕之子,官至侍中。伏膺於張伯英,兼邯鄲淳之法。諸書並善,題署尤精。明帝凌雲台初成,令仲將題榜。高下異好,宜就點正之。因危懼,以戒子孫,無為大字楷法。袁昂云:「如龍拿虎據,劍拔弩張。」張茂先云:「京兆韋誕、誕子熊、潁川鍾繇、繇子會、並善隸書。」初、青龍中,洛陽許鄴三都,宮觀始就。詔令仲將大為題署,以為永制。給御筆墨,皆不任用。因奏:「蔡邕自矜能書,兼斯、喜之法,非絝素不妄下筆。夫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若用張芝筆、左伯紙、及臣墨,兼此三者,又得臣手,然後可以逞徑丈之勢,方寸千言。然草跡之妙,亞乎索靖也。」嘉平五年卒,年七十五。仲將八分、隸書、章草、飛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元將。工書。子熊字少李(明抄本李作季。)亦善書。時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出《書斷》)

  又雲,魏明帝凌雲台成,誤先訂榜,未題署。以籠成誕,轆轤長絙引上,使就榜題。去地二十五丈,誕危懼,誡子孫,絕此楷法。(出《書法錄》)

◀上一卷 下一卷▶
太平廣記

 

本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