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術部十五 太平御覽
卷七百三十五.方術部十六
方術部十七 

巫下

編輯

《唐書》曰:薛舉寇幽歧之地,太宗徵之。劉文靜、殷開山與舉戰於高音只城西西,為舉所敗。衛尉郝璦勸舉秉勝直指長安,舉然之。臨發而遇疾,召巫視之,巫言:「唐兵為祟。」舉惡之,未幾而死。

又曰:劉文靜性嗜酒,與其弟文起酣飲,出怨言,拔刀斫柱,曰:「會當斬斐寂頭耳。」家中妖怪數見,文起憂之,遂召巫者,於星月之下,被髪銜刀,為厭勝之法。其愛妾失寵,以告其兄,妾兄上變高祖,以之屬吏。

又曰:武后將如洛陽,至閿鄉縣界,騎忽不進。召巫者問之,巫言:「晉龍驤將軍王云:『臣墓在道南,每為彩樵者所害。』聞聖駕今至,故來哀告。」後敕去墓五里,不得彩樵。

又曰:肅宗重陰陽鬼神之事,或命巫媼乘駟行郡縣,為厭勝之朮。有妖人王,遂以左道為相。代宗亦篤信之,凡所修築,動牽禁忌。而奸人黎得以左道尹京。又內集眾工編刺珠繡為御衣,既成而焚之,為禳除法,且無虛月。

又曰:永太中,回紇首領羅達乾等率其眾詣涇陽,請降,郭子儀許之。因去甲冑,與之相見。既而子儀先執杯,合胡祿都督請咒,子儀咒曰:「大唐天子萬萬歲!回紇可汗亦萬萬歲!兩國將相亦萬萬歲!若起負心違背盟約者,身死陣前!家口屠戮!」合胡祿都督等失色。及杯至,即譯曰:「如令公盟約。」皆喜,曰:「初發本部來日,將巫師兩人來,云:『此行大安穩,然不與唐家兵馬斗,見一大人即歸。』今日領兵見令公,令公不為疑,脫去衣甲,單騎相見,誰有此心膽?是不戰斗,見一大人,巫師有徵矣。」歡躍久之,子儀撫其背,首領等分糹墨頭彩以賞巫師。

又曰:朔方先鋒兵馬使南陽郡王白元光,與回紇合兵於涇州靈台縣西,共破吐蕃等十萬餘眾。初,白元光等到靈台縣西,探知賊勢。為月明,思少陰晦。回紇使巫師便致風雪,及遲明戰,吐蕃盡寒凍,弓矢皆廢,披氈徐進。元光與回紇隨而煞之。

又曰:大曆九年七月久旱,是日,澍雨豐沛。初,京兆尹黎以旱故,祈雨於朱雀街。造土龍,悉召城中巫覡更舞,觀者駭笑。

又曰:房孺復,故太尉之孽子。年二十,淮南陳少由焚為從事。多招陰陽巫覡,令揚言己身過三十必為宰相。

又曰:貞元中,昭義節度使李抱貞以久疾為巫祝所惑,請降官爵以禳之。章奏凡七上,詞甚切至,上難違之,故自司空而授僕射。

又曰:田仁會為右金吾將軍,所得祿俸估外有餘,輒以納官,時人譏其邀名。仁會強力病惡,晝夜巡警,絲毫越法,無不立發。躬自閱罰,略無寬者,京城貴賤咸畏憚之。時有女巫蔡娘子,以鬼道惑眾,自雲能令死者復生,市里以為神明。仁會驗其假妄,奏請徙邊。上曰:「若死者不活,便是妖妾。若死者得生,更是罪過。不可容也。」竟依仁會所奏。

又曰: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德裕壯年得位,銳於報政。凡舊俗之害民者,悉革其弊。江嶺之間信巫祝,惑鬼怪,有父母兄弟厲疾者,舉室棄之而去。德裕欲變其風,擇鄉人之有識者,諭之以言,繩之以法,數年之間,弊風頓革。屬郡祠廟,按方志前代名臣賢后則祠之,四郡之內除淫祠一二千所,又罷私邑山房一千四百六十,以清寇盜。人樂其政,優詔嘉之。

又曰:劉禹錫貶朗州司馬,比居西南夷,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與言者。禹錫在朗十年,惟以文章吟詠陶冶情性。蠻俗好巫,每淫祠舞鼓,必歌俚詞。禹錫或從事於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辭也。

《莊子》曰:鄭有神巫曰季咸,知人生死。鄭人見之皆棄走,列子見之而心醉歸。

又曰:小巫見大巫,拔而棄,此其所以終身弗如也。

《淮南子》曰:鄭之神巫相壺子林見其徵,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巫能占骨法,吉凶之氣,故見其兆徵。徵,應也。告列子,列子行泣報壺子,列子,鄭之隱士也。壺子,弟子報白者也。壺子持以天壤。言精神天之有也,形骸地之有也。死也自歸其本,故曰持天壤矣。名實不入,機發於踵,名,爵號之名也。實,幣帛貨財之實。不入者,心不卹也。機,疾也,謂命危殆,不旋踵而至,猶不怨懼者也。壺子視之,死生亦齊。齊,等也。

《尸子》曰:齊有田果者,命狗曰富,命子為樂。將欲祭也,狗入室,果呼之曰:「富出!」巫曰:「不祥也。」家果大禍。長子死,哭曰:「樂乎!」而不似悲也。

《呂氏春秋》曰:管仲病,桓公問焉。仲曰:「願君遠易牙、豎刁、常之巫、公子啟方。」公曰:「常之巫,能審於死生。子こ猶疑耶?」仲曰:「死生,命也。病是天也,君不守其本而侍巫,彼將以此無不為也。」及公病,常之巫曰:「公以某日薨。」易牙等作亂,公嘆曰:「死若有知,何面目以見仲父?」蒙面而死。

《山海經》曰:火荒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貞、巫禮、巫扌追、巫謝、巫羅十人,從此升降,百{艸樂}爰在。

《國語》曰:古者,民神之不能雜,擇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以能齊肅忠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達之,如是則神明降之。在女曰巫,在男曰覡。

又曰:厲王虐,國人謗王。厲王,恭王之曾孫,夷王之子。劭公告曰:「民不堪命矣。」劭公,郡康公之後,穆公虎也,為王卿士。言人不堪暴虐之政命也。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衛巫,衛國之巫,監察之也。巫有神靈,有謗必知也。以告,則煞之。巫言謗王,王則煞之。國人莫訃涸,道路以目。王喜,告劭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訃涸。」弭,止。

《離騷》曰: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私呂反而要之。椒者,香物也,所以降精神來,所以享神。

《東方朔傳》曰:武帝時,有神雀下。丞相、御史、中丞、二千石、諫議臣、博士皆上壽,東方朔獨不賀。帝曰:「群臣皆賀,而獨不賀,何也?」對曰:「恐後有巫為國害者。」朔因謝疾去。其後卒有巫蠱之事,不知朔竟所終也。

《桓子新論》曰:昔楚靈王驕逸輕下,信巫祝之道,躬舞壇前。吳人來攻其國,人告急,而靈王鼓舞自若。

《異苑》曰:曹娥父能弦歌為巫,五月五日於西江泝濤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屍。娥年十四,緣江號哭七日,遂投江求之而死。

《幽明錄》曰:董卓信巫,軍中常有巫都言禱求福利。言從卓求布,倉卒無布,有手巾,言曰:「可用耳。」取便書巾上,如作兩口,一口大,一口小,相累以舉,謂卓曰:「慎此也。」卓後為呂布所煞。後人則知,況呂布也!

又曰:太元年中,臨海有巫李,不知所由來,能卜相作水符,治病多愈,亦禮佛讀經。語人云:「明年天下當大疫,此境尤劇。又二紀之後,此邦之西北大郡疆屍橫路。」時汝南周叔道罷臨海令,權停家,巫云:「周公今去,不宜南行,必當暴死。」便指北山曰:「後二十日,此山應有異,則其事彰也。」後十餘日,大石夜頹落百丈,碎磕若雷。庾楷為臨海太守,過詣周殷饌作伎。至夜,庾還舫中。天曉,庾自披屏風呼叔道:「何痴不起?」左右撫看,氣絕久矣。到明年,縣內病死者數千。

又曰:巴丘縣有巫師舒禮,晉永昌元年病死。土地神將送詣太山,俗人謂巫師為道路人也。過禮舍門前,土地神問吏:「此是何等舍門?」吏曰:「道人舍。」土地神曰:「是人亦是道人。」便以相付。禮入門見囗間瓦囗,皆縣竹簾,自然床塌,男女異處。有誦經者,唱偈者,然飲食快樂不可言。禮文書名己至太山門,而又身不到推入。土地神云:「道見數千間瓦屋,即問吏,言女道人,即以付之。於是遣蜀即錄取。」禮觀未遍,見有一人,八手四眼,捉金杵,遂欲撞之,便怖走,還出門,神己在門迎,捉送太山。太山府君問禮:「卿在世間,昔何所為?」禮曰:「事一萬六千神,為人解除祠祀。或煞牛犢豬羊雞鴨。」府君曰:「汝罪應上熱熬。」便牽著熬。所見一物,牛頭人身,捉鐵叉,叉禮著熬上宛轉,身體ㄡ爛,求死不死。一宿二日,府君問主者:「禮壽命應盡,為頓奪其命。校錄籍,余算八年。」拇庶將錄來,牛頭復以鐵叉叉著熬邊。府君曰:「今遣卿歸,終畢余{卞},勿後煞生淫祠。」禮乃還活,不復為巫師。

《江氏家傳》曰:江統為太子洗馬,諫愍懷太子曰:「臣聞土者民之主用,播殖、築室、營都、建邑,皆有明制,著在經典,而無禁忌犯害之文。惟末俗小巫乃有此言。巫書乃禁入地三尺,有四時方面不皆禁也。竊見禁土令,不得繕治壇垣、動移屋瓦。臣等以為此違典義,不可為永制。」

《兩京記》曰:宣政門內曰宣政殿。初成,每見數十騎馳突出沒。高宗使巫祝劉門奴問其所以,鬼云:「我漢楚王戊太子,死葬於創逝。」奴曰:「按《漢書》,戊與七國反,誅死無後,焉得葬此?」鬼曰:「我當時入朝以路遠不隨,後坐病死,天子於此葬我。《漢書》自遺誤耳。」門奴因宣詔,欲為改葬。鬼曰:「出入誠不安,改葬幸甚。天子斂我玉魚一雙,幸勿奪之。」及發掘,玉魚宛然,棺柩略盡。

又曰:尚書省左司郎廳事後有古冢,高宗武后間,郎中屢有暴死者。聖曆中,有巫者見尚書郎鄭默冢,發之,得銘志符驗,棺柩尚在,並有凡木雜器。鄭氏子孫相率改葬。

厭蠱

編輯

史記》曰:江充見上年老,恐晏駕後為太子所誅,因奏上,言曰:「疾祟在巫蠱。」以充為使者,治巫蠱。充將胡巫掘地求木偶。至,遂掘得蠱。於太子宮得桐木人,太子懼,不能自明。收,充自臨斬之。

《宋書》曰:文帝時,使宮內皆蠶,欲以諷厲天下。有女巫嚴道育,夫為劫,坐沒入奚官,元兇劭姊東陽公主,應ト婢王鸚鵡白公主,嚴道育通靈。主乃白上,托雲善蠶,求召入。道育云:「所奉天神,當賜符應。」時主夕臥,見流光相隨,狀如熒火,遂入巾箱,化為雙鳧,圓青可愛。於是主及劭並信惑之。始興王素佞事劭,並多過失,慮上知,使道育祈請,欲令過不上聞,歌舞咒詛,不舍晝夜。道育輒云:「自上天陳請,必不泄露。」劭等敬事,號曰:「天師。」後遂巫蠱,刻玉為上形象,埋於含章殿前。初,東陽公主有奴陳天興,鸚鵡養以為子,而與之淫通。鸚鵡、天興及寧州所獻黃門慶國並與巫蠱事。劭以天興曹饔主。東陽主薨,鸚鵡嫁吳興沈懷遠為妾。鸚鵡既適懷遠,慮與天興私通事泄,請劭煞之。劭密使人害天興。而慶國謂往來惟有二人,天興既死,慮將見及,乃以白上。上驚惋,即收鸚鵡家,得劭、手書,皆咒詛巫蠱之言。得所埋上形象於宮內。道育叛亡,捕之不得。上詰責劭、。劭、惟陳謝而己。道育變服為尼。逃匿東宮。往京口。又以自隨。或出止親人張午家。後當鎮江陵,得載道育卉鱅宮,欲將西上。有人告上云:「京口張午家有一尼,服食出入徵北內,似嚴道育。」上使掩得二婢,云:「道育隨徵北卉骷。」上惆悵驚惋。劭煞逆,後孝武平亂,不見傳國璽。問劭,云:「宰上道育處。就取得之。道育、鸚鵡並都街鞭煞於石頭四望山,焚其屍,揚灰於江。

《梁書》曰:蕭紀舉岷蜀之眾,由外水而下。湘東王命方士伯人於長州苑板上畫紀形象,親下鐵符,釘於支體以厭之。

《陳書》曰:後主陰令人告長沙王叔堅厭魅,刻木為偶人,衣以道士衣,施機關,能拜跪,晝夜於星月下醮之,祝詛於上,又令上書告其事,案驗令實。後主召叔堅,囚於西省。後赦之,免所居官。

《北齊書》曰:初立太子恆母弘德夫人穆氏為左皇后,大赦國內。初斛律後之廢也,陸令萱欲以穆氏代之。祖班請立胡昭儀為後,胡太后亦卑辭厚禮以求。令萱以胡氏寵幸方睦,不得己而白齊主立之,然意在穆氏。每私謂齊主云:「豈有男為太子,而身為婢妾?」乃求左道行厭蠱之朮。旬朔之間,胡氏遂即精神恍惚,言笑無恆。齊主漸畏惡之,於是立穆氏。

《隋書》曰:獨孤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貓鬼,己煞其男郭沙羅,因轉入其家。上微聞而不信。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視之,皆曰:「創獅鬼疾。」上以陀後之異母弟,陀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陰令其兄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諷陀,陀言無有。上不悅,左遷,出怨言。上令高、蘇威、大理正皇甫孝緒、大理丞楊遠等推案之。陀婢徐阿尼言,本從陀母家來,常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貓鬼每煞人者,所死家財物潛移於蓄貓鬼家。陀嘗從家中索酒,其妻曰:「無錢可沽。」陀因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錢。」阿尼便咒之。居數日,貓鬼向素家。後上初從并州還,陀於園中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皇后所,使多賜吾物。」阿尼復咒之,遂入宮中。楊遠乃於門下外省遣阿尼呼貓鬼。阿尼於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牽曳者,云:「貓鬼己至。」上以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興,煞其人,可以絕矣。」上令以犢車載陀夫妻,將賜死於其家。陀弟整詣闕求哀,於是免陀死,除名。以其妻楊氏為尼。先是,人訟其母為卻獅鬼所煞者,上以為妖妄,怒而遣之。及此,詔誅行貓鬼家。陀未幾而卒。

又曰:滕王瓚子綸當文帝世子,不自安。煬帝即位,尤被猜忌。綸憂懼,呼朮者王姿問之,姿答曰:「王相祿不凡,滕即騰也,此字足為善應。」有沙門惠恩、崛多等頗善占候,綸每與交通,嘗令此三人為厭勝法。有人告綸怨望咒詛,帝令黃門侍郎牛弘窮驗之。

又曰:秦王俊好內,妃崔氏性妒,甚不平之,遂於瓜中進毒,俊由是遇疾,篤,含銀,銀色異。為遇蠱,未能白。遣使奉表陳謝,帝責以失德。薨,帝哭之數聲而己,曰:「晉王前送一鹿,我令作脯,擬賜秦王。王亡,可置靈坐之前,心己許之,不可虧信。帝及後往視,見大蜘蛛、大求螋從柩頭出之,不見。窮之,知妃所為也。

又曰:蜀王秀漸奢侈違法度,及太子勇廢,秀甚不平。皇太子終恐為後患,陰令楊素求其罪狀而譖之。又令楊素、蘇威、牛弘、柳述、趙綽推治子。太子陰作偶人,書帝及漢王姓字,縛手釘心,令人埋華山下,令楊素髮之。又作檄文陳逆臣賊子專弄威柄,陛下惟守虛器,一無所知。帝乃下詔數其罪曰:「漢王於汝,親則弟也,乃畫其形象,題其姓名,縛手釘心,枷鎖丑械,仍雲請西嶽華山慈父聖母收楊諒神閉在華山下,勿令散蕩。我之於汝,親則父也,仍雲請西嶽華山慈父聖母賜為開化楊堅夫妻,回心歡喜,又畫我形象,縛手扌取頭,仍雲西嶽華山收楊堅魂神。如此形狀,我今不知楊諒汝何親也。滅天理,逆人倫,皆為之不祥也。欲免患禍,長守富貴,其可得乎?」

《搜神記》曰:鄱陽趙壽有犬蠱。有陳岑詣壽,忽有大黃犬六七群出吠岑。後余相伯歸與壽婦食,吐血幾死,乃屑桔梗以飲之,乃愈。

《兩京記》曰:楊素有美妾,姿色絕倫。時有千牛桑和,有妖蠱異朮,常雲一見婦人,便即能致。煬帝嘗密使人竊之。素宅深邃,和朝奉詔,其夜便竊以匿。煬帝奇其能,便詔素賜之。

《唐書》曰:《高駢傳》雲,畢師鐸入城,呂用之、張守一出奔,楊行密詐言所居有金。行密入城,掘其家地下得銅人,長三尺餘,身被桎梏,釘其心,刻高駢二字於胸。蓋以魅道厭勝蠱惑其心,以至族滅。

 方術部十五 ↑返回頂部 方術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