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廿載繁華夢
◀上一回 第十四回 賴債項府堂辭舅父 饋嬌姿京邸拜王爺 下一回▶

  話說周庸祐自因那姓餘的虧空關庫裡五萬銀子,鬧出一場官司,因此把關庫事務,要另托一個親信人管理。當時除馮少伍因事務紛紜,不暇分身之外,就要想到周乃慈身上。因周乃慈一來是談瀛社的拜把兄弟,二來又是個同宗,況周乃慈鎮日在周庸祐跟前奔走,早拿作親弟一般看待,故除了他一個,再沒可以委託的人。這周乃慈又是無賴的貧戶出身,一旦得了這個機會,好像流丐掘得金窖,好不歡喜,故並不推辭,就來對周庸祐說道:「小弟像鼠子尾的長瘡,有多少膿血兒?怕沒有多大本領,能擔這個重任。只是既蒙老哥抬舉,當盡力求對得老哥住。但內裡怎麼辦法,任老哥說來,小弟沒有不遵的。」周庸祐道:「俗語說:『兄弟雖和勤算數。』總要明明白白。統計每年關庫裡,愚兄的進項,不下二十來萬銀子。今實在說,把個庫書讓過賢弟做去,也不用賢弟拿銀子來承頂。總之,每年愚兄要得回銀子十萬兩,餘外就歸賢弟領了,可不是兩全其美?」周乃慈聽了,就慌忙謝道:「如此,小弟就感激不盡的了。請老哥放心,小弟自今以後,每年拿十萬兩銀子,送到尊府上的便是。」周庸祐大喜,就時立券,馮少伍在場見證,登時收付清楚。周庸祐即回明監督大人,周乃慈即進關庫裡辦事,不在話下。

  且說周庸祐自退出這個庫書席位,鎮日清閒,或在府裡對馬氏抽洋煙,或在各房姬妾處說笑,有時亦到香屏姨奶奶那裡,此外就到談瀛社,款朋會友,酒地花天,不能消說。那日正在廳子裡坐地,忽門上來回道:「外面有一個乘著轎子的,來會老爺,年紀約五十上下,他說是姓傅的,單名一個成字。請問老爺,要請的還是擋的,懇請示下。」周庸祐一聽,心上早吃一驚,還是沉吟未答。時馮少伍在旁,即問道:「那姓傅的到來,究有什麼事?老哥因怎麼大驚小怪起來?」周庸祐道:「你哪裡得知,因這個傅成是小弟的母舅,便是前任的關裡庫書。那庫書向由他千來,小弟憑他艱難之際,弄個小小計兒,就承受做了去。今因張督去了,他卻密地回來廣東,必有所謀。想小弟從前尚欠他三萬銀子,或者到來討這一筆賬,也未可定。」馮少伍道:「些小三二萬銀子,著什麼緊?老哥何必介意?」周庸祐道:「三萬銀子沒打緊,只怕因庫書事糾葛未清,今見小弟一旦讓過舍弟少西,恐他要來算賬,卻又怎好?」馮少伍道:「老哥好多心,他既然是把庫書賣斷,老哥自有權將庫書把過別人,他到來好好將就猶自可。近來世界,看錢份上,有什麼親戚?他若有一個不字,難道老哥就懼他不成?」周庸祐點頭道「是」,即喚門上傳出一個請字。

  少時,見傅成轎進來,周庸祐與馮少伍一齊起迎。讓坐後,茶罷,少不免寒暄幾句,傅成就說及別後的苦況。周庸祐道:「此事愚甥也知得,奈自舅父別後,愚甥手頭上一向不大鬆,故未有將這筆銀匯到舅父處,很過意不去。」傅成道:「休得過謙。想關裡進項,端的不少,且近來洋藥又歸海關辦理,比愚舅父從前還好呢。」周庸祐道:「雖是如此,奈進項雖多,年中打點人情,卻實不少。實在說,自從張督帥去後,愚甥方才睡得著,從前沒有一天不著恐慌,不知花去多少,才得安靜點兒。因此把庫書讓與別人,就是這個緣故。」馮少伍又接著向傅成說道:「老先生若提起庫書的事,說來也長。因老先生遺下首尾未清,張督帥那裡今日說要拿人,明天又說要抄家,好容易打點得來,差不多蕩產傾家還恐逃不去的。」傅成聽說,暗忖自己把個庫書讓過他,尚欠三萬兩銀子,今他發了三四百萬的家財,都是從關裡賺得,今他不說感恩,還說這等話,竟當自己是連累他的了。想罷,心上不覺大怒,又忖這個情景,慾望他有怎麼好處,料然難得,不如煞性向他討回三萬銀子罷了。徐即說道:「此事難為賢甥打點,倒不必說。奈愚舅父回到省裡,正沒錢使用,往日親朋,大半生疏,又沒處張挪。意欲賢甥賞回那三萬銀子,未審尊意若何?」

  周庸祐聽得,只略點點頭,沉吟未答,想了想才說道:「莫說這回舅父手頭緊,縱是不然,愚甥斷不賴這筆數。但恐目前籌措不易,請舅父少坐,待愚甥打點得來。」說罷,即拂衣入內,對馬氏把傅成的話說了一遍。馬氏道:「這三萬銀子,是本該償還他的,只怕外人知道我家有了欠負,就不好看了。不如先把一萬或八千銀子不等交他,當他是到來索借的,我們還覺體面呢。」周庸祐聽了,亦以此計為然,即拈出一萬銀券來回傅成道:「這筆數本該清楚,惜前數天才匯了五六十萬銀子到香港去,是以目前就緊些。今先交一萬,若再要使用的,改日請來拿去便是。」傅成聽罷,心中已有十分怒氣。奈這筆款並無憑據單紙,又無合同,正是無可告案的,只得忍氣吞聲,拿了那張銀券,告辭去了。

  周庸祐自送傅成去後,即對馮少伍說道:「那姓傅的拿了那張銀券,面色已露出不悅之意。倘此後他不時到來索取,臉上就不好看,卻又怎好?」馮少伍道:「任他何時到來,也不過索回三萬銀子,也就罷了,懮他則甚?」周庸祐道:「不是這樣說,自來關庫裡的積弊,只是姓傅的知得原委,怕他挾仇發難,便不是件小事。你試想,好端端像個銅山的庫書,落到某手上,他心裡未嘗不悔﹔又因這三萬銀子的糾葛,他怎肯干休?俗語說﹔『窮人思舊債。』他到這個田地,索債不得,就要報仇,卻恐不免發作起來了。」馮少伍道:「既是如此,就該把三萬銀子統通還了他也好。」周庸祐聽了,即把馬氏的用意,說個緣故。馮少伍道:「這也難怪。但老哥今兒是有權有勢的,還怕何人?不如就由知府銜加捐道員,謀個出身,他時做了大官,哪怕敵他不住?他哪敢在太歲頭上來動土呢?」周庸祐道:「此計甚妙,准可做去。因姓傅的是個官紳人家,若不是有些門面,怎能敵得他過?就依此說,加捐一個足花樣的指省道員,然後進京裡乾弄乾弄罷了。」說罷,就令馮少伍提萬把銀子,再在新海防例,由知府加捐一個指省道員去。這時派報紅,換扁額,酬恩謁祖,周府上又有一番熱鬧。

  過了些時,先備下三五十萬銀子,帶同三姨奶奶香屏,即與馮少伍起程進京去。所有家事,即由駱子棠幫著馬氏料理,大事就托周乃慈照應。先到了香港,住過五七日,即揚帆到上海那裡。是時上海棋盤街有一家回祥盛的字號,專供給船務的煤炭火食,年中生意很大,差不多有三四百萬上下,與香港囗同是一個東主。那東主本姓梁的,原是廣東人氏,與周庸祐是個至交,周庸祐即到那店裡住下。俗語說:「好客主人多。」周庸祐是廣東數一數二的富戶,自然招呼週到,每夜裡就請到四馬路秦樓楚館,達旦連宵。一般妓女,都聽得他是有名富戶,哪個不來巴結?況且上海的妓女,風氣較廣東又是不同,因廣東妓女全不懂些禮數,只知是自高自傲,若是有了三五月交情的猶自可,倘或是頭一二次認識的,休想他到來周旋,差不多連話兒也不願說一句。就是下乘煙花地獄變相的,都裝腔兒擺著架子,大模屍樣,十問九不應的了。惟上海則不同,就是初認識的人,還不免應酬一番﹔若當時同席上有認識的,也過來周旋周旋。這個派頭,喚做轉局,凡為客的見此情景,從沒有吃醋的。

  可巧那一夜,周庸祐應那姓梁的請酒,認得妓女金小霞。那金小霞本是姓梁的所歡,越夜,周庸祐還了一個東兒。金小霞見了,即過來周庸祐處周旋。那周庸祐雖然從前到過兩次上海,卻因公事匆忙,也不曾在煙花上走過。今見金小霞這個情景,只道金小霞另眼相看,好不歡喜。過了兩夜,就背地尋到金小霞寓裡,立意尋歡。那金小霞見周庸祐到來,念起姓梁的交情,自然愛屋及烏,怎敢把周庸祐怠慢?況周庸祐又是個有名的豪富,視錢財如糞土的,更不免竭力逢迎,這都是娼樓上的慣家。周庸祐看得清楚,確當金小霞是真愛自己的,自不用思疑的了。因此在金小霞寓裡,一連流連了幾天,漸親漸熟,金小霞就把與姓梁的交情,移在周庸祐身上,周庸祐自然直受不辭。又看房中使用的娘姨,雖上了二十以上的年紀,究竟玉貌娉婷,較廣東娼寮使喚的僕婦,蓬頭大足的,又有天淵之別。周庸祐看得,就把與金小霞的十分交情,自然有三分落到娘姨去了。所以周、金兩人一男一女,已覺似漆如膠﹔那娘姨們又在一旁打和事鼓,又在馮少伍跟前獻些慇懃。自古道:「溫柔鄉裡迷魂洞。」任是英雄到此,不免魄散魂消﹔何況周庸祐是個尋煙花的領袖,好女色的班頭,哪不神迷意眩?因此周庸祐與金小霞早弄成個難解難分的樣子。

  那一日,正自囗祥盛的店子出來到金小霞的寓裡,忽又見一位雛妓在那裡,年紀約十四五上下,約少金小霞三兩歲,生得明眸皓齒,面似花飛,目如柳舞,裹著小足兒,纖不盈握。見了周、馮兩人,也隨著金小霞起迎。周庸祐問道:「這位叫怎麼名字?」金小霞答道:「這是妹子金小寶。」周庸祐聽得,隨與金小寶溫存溫存,見金小寶舉止大方,應對嫻熟,不勝之喜。金小霞道:「舍妹子的離現在迎春二,沒事兒常常到這裡談天,卻巧遇見老爺。」馮少伍急搖手道:「這會該喚周大人,不該喚老爺了。」周庸祐道:「橫豎只是一句,隨便喚罷。」金小霞方欲說時,馮少伍恐他們不好意思,即又說道:「一見之緣,亦屬不易,若不是在這裡相見,我們的腳蹤兒從哪裡認得令妹?」金小寶謙讓一回,那周庸祐也沒有說話,只把一雙眼兒,對著金小寶看得出神。

  娘姨們多半是心靈眼快,看得周庸祐有幾分意思,即在旁打話,一邊說金小寶好性子,一邊說周庸祐好體面,說得天花亂墜,不由得周庸祐不移神,鎮日就留小寶在小霞寓裡,一同唱曲兒,侑金樽,叉麻雀,消遣消遣。自此當那裡是個安樂窩,縱有良朋柬請,統通辭不赴席。那姊妹們又素知周庸祐的揮霍手段,也鎮日伴著周、馮兩人,盡力款洽,從不說一個錢字。周庸祐好不感激,正懮沒處酬報,所以贈金銀、送首飾與他姊妹兩人,不下費了七八千銀子。又把銀子五百、金鐲子一對,送與娘姨。整整一月有餘,除有時回轉回祥盛,餘外日子,都在金小霞寓裡過去。因此上海人士,見金小霞姊妹月來並不出局,就紛紛傳說姊妹們嫁了人。娘姨們就聽得這點消息,即對周庸祐說知,隨說道:「外間既有此說,周大人不如煞性帶了他們回去罷。」周庸祐道:「這也不是一件難事,若他姊妹願意,沒有做不得的。」娘姨們就從中說妥,訂實他姊妹身價,統共二萬銀子,擇日帶了回去,那娘姨仍作體己跟人隨了回來。那時一番熱鬧,自不必說。這周庸祐來時,本是進京有事的,為勾留在金小霞寓裡,耽擱了數十天。這時自把他姊妹帶了回來,眼前未有所戀,就辭了回樣盛的東主,攜同家眷,取道進京,各朋友送了一程自回。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不過三四天,已到了京城,先到南海會館住下。是時京中多少官員,都知周庸祐前次進京,曾耗了數十萬,為聯元乾差之事。今番再復到來,那些清苦京曹,或久候沒有差使的,都當他是一座貴人星下降,上天鑽地,要找個門兒來,與周庸祐相見,真是車馬盈門,應酬不暇。有些鑽弄不到的,又不免布散謠言,說那周某帶賄進京,要在官場上舞弊的,日內就有都老爺參他摺子,早已預備的了。這風聲一出,不知是真是假,吹到周庸祐的耳朵裡,反不免驚懼起來,就與馮少伍商酌,要打點此事。

  偏是事有湊巧,那日適是同鄉的潘學士到來拜會,周庸祐接進裡面,同是鄉親,少不免吐露真情,把這謠言對潘學士說了一遍。那潘學士正是財星入命,乘勢答道:「此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盡要打點打點才是。」周庸祐道:「據老哥在京許久,知交必多,此事究怎麼設法才好?」潘學士低頭想了一想,說道:「此事須在一最有勢力之人說妥,便是百十個都老爺,可不必畏他了。目下最有勢力的,就算寧王爺,他是當今天潢一派,又是總掌軍機。待小弟明兒見他,說老哥要來進謁,那王爺若允接見時,老哥就盡備些禮物,包管妥當。」周庸祐道:「禮無窮盡,究竟送哪一樣方好?」潘學士道:「天下動人之物,惟財與色,老哥是聰明的人,何勞說得?」周庸祐喜道:「妙得很!小弟這回到上海,正買了兩位絕色佳人,隨行又帶了三二十萬銀子,想沒有不妥的了。」說罷,兩人大喜。正是:

    方在滬濱攜美妓,又來京裡拜親王。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廿載繁華夢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