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窮原
悟性窮原 作者:涵穀子 |
悟性窮原
涵穀子著
呂祖敘
人為萬物之靈質列三才之末體天法地能知造化之機觸目驚心得識循環之理苟虛靈不昧則大道不離夫道者乃強名也以德為本以善為根先當敦乎孝弟以默而守以柔而用要從清靜為機呼吸必知內景守護焉在外藏跳出迷境打破元關左邊虎臥右邊龍盤上流水湧下把爐安退鉛收汞鍊炁團丹嬰奼能超金闕龜蛇也到泥丸精神沖足道炁浩然如如不動方是真禪一著色相總作育泰擎屋捉兔太極一團添離抽坎道果一丸書是修心路徑言皆修命金丹願人同登般若船洗足好超彼岸耳。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孚佑帝君興行玅道天尊敘
時大清道光甲申歲荷月四日於江南省來果堂鸞書
悟性窮原
編輯涵穀子著
原敘
嘗聞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知性之貴於率性也明矣,故儒曰「存心養性」。釋曰「明心見性」,道曰「修心煉性。」然性之欲養、欲見、欲煉,豈易言哉?即達才如端木氏,尚有未聞性與天道之詞。惟羲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聖聖相傳,方能明晰其道心,透徹乎性理者也。
余於修煉之後,沐浴之餘,莊誦往聖先賢成佛作祖、證聖成真諸子丹經,見有涵穀子新著《悟性窮原》一部,列為八則,其中所言性命雙修、鉛汞交媾、抱元守一、取坎填離,天地升降之理,實水火既濟之功。所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者,此也。至若先天、後天關竅,條分縷晰;悟性盡性原委,反覆詳明。掃除三千六百旁門,指歸玄關金丹大道。此誠為仙佛之寶筏,修真之徑路矣。將見是書一出,俾入道者益加鼓舞,精進慕道者免致墮落旁門,安見非扶持名教,大振綱常、有益於世道人心者哉?
余故急為慫恿,付諸剞劂,以公同志,雲是為敘。
時順治辛丑歲陽月望日,後學希真子拜撰。
重刊《悟性窮原》序
從來學道之書汗牛充棟,而直指竅妙、有條有序、有體有用者莫若前明。涵谷先生所著之《悟性窮原》一書,可謂詳且盡矣。蓋悟性而性實有其地,窮原而實有原可窮。間為整網、提綱、齊襟、舉領,雖佛經三藏說不到明處,《中庸》三十三章說不到窮處,《道德》五千言說不到極處者,而先生竟以八則列之,言簡不繁,理平且易。金丹奧妙,始末備陳。學者誠能玩索有得,實可為上天之靈梯,修行之徑路,而於小道旁門可不關而自關焉。
但恨不佞力綿,大願莫遂,不能使宇內諸公各得此書一部,共體先生慈悲救世之苦衷。今率一二同志共襄付梓,僅得一板,存我山東省會,使學道有緣得遇此書,庶心中有柄繩此。參訪明師,指點靈機,窮究書中所言築基、得藥、結丹、煉己還丹、溫養、脫胎、元珠、神化等件,一一領取,力行不倦,將見大道之真機奧妙均於此書中得之,不誠為慕道盡性者辨真偽之試金石、破昏黑之照路燈也哉?是為序。
康熙十八年夏月既望日,後學純霞子孔靈謹序。山陽縣太白洞藏板。咸豐二年壬子小陽月望日,深山居士汪億萬復刊。
西江月八首並注
其一
自幼存心學道,訪求生死秘傳。真人不吝指幽玄,隱入蟾山習練。
細閱千經萬典,無功內果難全。抒忱發誓度人緣,不枉投東一轉。
涵穀日:吾一十七歲看破世事,名利二字,儘是虛浮。行善積德,可以感格天地、鬼神。世有一等愚迷貪痴之人,不知性理,他言仙佛皆有分定,不是凡夫做得到的。是正所謂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自暴自棄,甘墮苦海。全不思想人秉陰陽五行而生,為萬物之首,可以行天地之全功,更可以載天地之大道。孟子曰:「堯舜與人同耳。」顏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此皆言人人可以為聖賢,人人可以為仙佛,只在有志無志之分耳。
有志者,不論在家、出家,都能修身。在家者,妻為朋,子為伴,世事不能染,恩愛不能牽,以性命為重,以道德為尊,借住世法而修出世法。無志者,世事看不破,恩愛擺不脫,見富貴而動心,遇患難而移志,重其假而輕其真,由是把一切為聖賢、做仙佛的事業一概推開,全不放在心上。殊不知自古迄今,成道者數萬,拔宅者數百餘家,皆因立猛勇之志,矢長久之心學而苦修而成,都是凡夫做到的。汝若不信,試看千經萬典;歷歷可考。聖真著書,傳世度人。篇篇藏道,字字隱義。教人參悟洗心滌慮,改善從善,廣積陰功。刻刻省察,時時懺悔,從前過惡,自然冰消。大士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孟子日:「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谷觀看《悟真》盡言火候,窮原返本,必有口訣。訪求明師,適至漢地,得遇炳南道人。言談性理,果有奧妙。谷進前求問生死來去。答曰:「若問生來死去鄉,陰陽相隔中間長。日月會合皈本位,吹起無孔唱洞章。」言談數月,後遇普定老人,立誓皈戒。蒙指幽玄,傳授採取烹煉法則。谷叩頭謝恩,隱入蟾山,參悟三載。因看各種丹書無不言有功方得果,《感應篇》云:「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干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悟真》曰:「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全憑德行深。」自古至今,成仙成佛者皆體天地好生之德,能盡克己復禮之功。積功累行,功德無量,始成正覺。谷遂立下洪願,別師雲遊,普結善緣,刻刻常存度人之心,惟願人人忠孝節義,報答天地君親,固守本來面目,免墮異類沉淪。無奈世人多被名利酒色迷昧沉沉,死也不回心,聖賢經傳全不觀看,好意勸他,反生謗毀。自己不修,反勸別人反道敗德。他言:「只見活人受罪,那見死鬼帶枷?」如此之人,皆是善門已閉,天堂已絕,死後皆要墮入拔舌地獄,受無邊罪苦。所以呂祖嘆曰:「苦勸人修不肯修,卻將恩德反為仇。如今回首朝天去,不管人間得自由。」莊子云:「畜物好度人難度,願度
畜物不度人。」歷代先師難挽人心,可見眾生迷失深厚,實實可嘆可悲也!
谷無奈,只得著出此書,言雖淺近,辨明真假。後輩學道,免墮邪徑,明覺玄關,脫離苦海,不枉我投生東林這一轉也。偈曰:
懷抱天機駕度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度回九二原來客,直上蓬瀛玩景幽。
其二
學道今人不少,誰能明覺性真?血心拿定為至珍,怎使五行相併?
不把陰精煉化,黃河怎得轉輪?明師指點那穀神,庶可超凡入聖。
涵谷曰:舉世學道者多而窮道者少,雖屬學道,不知什麼為道,所以子夏曰:「君子學以致其道。」《中庸》曰:「博學之,審問之,明辨之,篤行之。」此皆是教人必先辨其道之真偽,理之是非。何為汞來投鉛?何為鉛來投汞?何為鉛汞相投?何為修性?何為了命?的的確確,方可入門。
夫先天大道,三教一理,不外自身三寶。《玉皇心經》云:「上藥三品,神與氣精。」世間一等作孽之輩自高自大,假作聰明,曚迷愚人,雖看丹經,不明經中之義、陰陽之理,強解強作。
或買幼女當作鼎器,妄作胡為,此等之人天地憾之,鬼神怨之,死到地獄,為第一罪人。或煉金石草木,或服天地之氣……種種假作,難敘共名。老死不悔,深可借也。
或誦經念佛,今日敲打,明日喝念。齋戒沐浴,雖然虔誠,不知此乃下乘之法,難了死生,不過轉世洪福,受享果報而已。大士云:「念佛若能了生死,古佛當初念何文。」邱祖云:「開口神氣散,舌動是非生。」「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干洞庭湖。」《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我佛著經,意在教人參悟,體貼窮究,以辨邪正,免墮旁門曲徑。必須訪求明師,解透生死。而世之學道者不明性根來蹤去跡,一概不知,並不援經以別邪正,一味坐井觀天,盲修瞎煉。拿定血心以作黃庭,豈知血心乃死肉一團,有何靈哉?
或以眼、口,或以心、腎,或以肝、肺,或以臍輪、或以尾閭,或以谷道,或以兩腎中間一穴,或以腰前臍後,或以明堂、泥丸,或以關元、氣海,或以臍下一寸三分,或以膀耽,或以氣門,或以鼻準,……一切種種,都是孤陰寡陽。三花怎聚?五氣怎朝?鉛汞怎投?清濁怎分?
尹真人云:「道法三干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惟有些子玄關竅,不住三千六百門。」
呂祖云:「只知性,不知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
三豐祖云:「無根樹,花正偏,離了陰陽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鉛,陽寡陰孤各一邊。」
紫陽真人云:「陽里陰精質不剛,獨修一物轉贏尫。勞形按影皆非道,服氣餐霞總是狂。」
陰精者,交感之精,縱然保守,不能制伏,有何為益?大數到來,好比那螃蟹下鍋,七腳八手不得其門而出。
孔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哪個知道夫子是說臨死之時,一點靈性當由斯道而出耶?
斯道者何?即虛靈不昧之地也。張子云:「要得穀神長不死,須憑玄化立根墓。真精既返黃金室,一顆靈光永不離。」古仙云:「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惺惺幾個悟?夜來鐵漢自思量,長生不死由人做。」
吾勸學道者必先用心觀讀此書,章章領取,句句體會,此書為學道者試金之石。
盡性者,照路之燈,是非真偽,一見可知也。總總虔誠,哀告神靈,天人感格,自有真師相遇,指點穀神。知得生死門戶,迴光返照,自然明心見性,超入涅槃。
涅者,不生。槃者,不滅。所以《般若心經》云:「不生不滅。」《玉皇心經》云:「知者易悟,昧者難行。」古經云:「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許真人云:「舉世學道講參玄,參玄不識這先天。五千四十歸黃道,三十時辰定黑鉛。不在乾坤分辟後,本來父母未生前。這般寶物家家有,只是愚人識不全。」此是真人教人早早訪師,不可遲延自誤也。偈曰:
天機朗朗泄於書,不遇聖師也是虛。
若不低心求率性。輪迴異類待何如?
其三
修煉憑何作用?當明汞與鉛投。填離折坎實難求,必要真師口授。
火候須知法則,象爻時到換抽。法輪常轉不停留,生死方能在手。
涵谷曰:學道修煉,須明陰陽、下手之處、返復逆行、乾坤顛倒。世人只知順行生男生女之理,哪曉逆行成仙成佛之法?《悟真》曰:「不識玄中顛倒顛,怎知火內好栽蓮?牽將白虎歸家養,產顆明珠是月圓。慢守藥爐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陰剝盡丹成熟,跳出樊籠壽萬年。」
夫修煉下手,不離鉛汞。鉛汞者,即水火也。水火即是坎離,坎離即是龍虎,龍虎即是陰陽,陰陽即是性命。千姓萬名,不外一陰一陽,太極而已。《悟真篇》云:「夢謁華西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鍊汞鉛。」呂祖云:「玄篇種種說陰陽,二字名為萬法王。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邊鍋里煮山川。青龍駕火游蓮室,白虎興波出洞房。此個工夫真箇巧,得來平步上天堂。」此皆言大道至簡至易,至玄至妙。
歷代聖人,無不以道為重也。所以軒轅皇帝求拜七十二師,後遇廣成子,得授真傳口訣,何等屈己求人,苦心向道?
老子云:「吾非聖人,學而得之。」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今世後學不明道理,多生人我愩高執着,一概誑言,私心一片,雖看三教經典,不苦窮究,又不低心求教高人。執己之見,強解強辨,妄猜妄疑,那知字中藏頭匿尾,儘是隱而不露。紫陽真人云:「任君聰慧過顏閔,不遇明師莫強猜。只是丹經無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
試看三教聖人,無不有師:孔子師項橐,釋邇師燃燈,老子師元始。自古以來,證佛成真,莫不賴師口口相傳,脈脈相授,乃得藥苗、火候、烹煉、溫養種種法則到手,方可成功。何況汝等一點記聞之學,即知下手不知藥苗,知藥苗不知火侯,知火候不知烹煉,知烹煉不知溫養。古經雲:「言語不通非眷屬,工夫不到不方圓。」吾勸苦志修身者,切不可強不知以為知,強不明以為明,自作聰明,有誤性命大事。若錯過光陰,虛度歲月,則一失人身,萬劫難復矣。
夫鉛汞相投者,返還之法。拆坎補離,顛倒之義。汞去投鉛,分清別濁。鉛來投汞,厥性復初。曾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拆補者,只因乾失中爻之陽而成離,坤得乾中之陽而變坎,故陰居上而陽在下,陰陽倒置,所以火水未濟。仙佛之所以得成仙佛者,非有異術,不過將此原失之真陽拆出,歸還本位,復成乾坤本體,陽上陰下,變成水火既濟而已。
學道者欲知既濟之法,須訪明師指點虛無之火,行動四方之財,盡歸分金爐中,用那無情女子好好着守,將那累劫塵垢一概分清,水火自濟,坎離投交,自然結成至寶。尹真人云:「陽丹結就陰海中,此是坎內一爻雄。擒入雌內溫溫養,便是神仙顛倒工。」
火候法則者須知老嫩,火嫩則丹不結,火老則藥無用。《無根樹》云:「托心知,堅固此,時恐爐中火候非。」雖識老嫩,要知剛柔文武之用。年老之體,三寶損傷,武火少用,文火久用為妙。年少之身,三寶足旺,文武均用。此中真訣,奧妙無窮。寸步有景,寸步有形。火候法則,書不傳聞,紫陽真人云:「契論經歌講至真,不將火候著於文。要知口訣通玄處,須共神仙仔細論。」
抽丈換象者,抽降離及中陰,換起坎艾中陽。象者,景象也。水中生金,恍惚杳冥,心有景象。《道德經》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儒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金剛經》云:「三藐三菩提。」《般若經》云:「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法輪不停者,乃是十二時中,無有間斷。不舉而自覺,不交而自交,打成一片,煉成一團。其中之
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玉皇經》云:「綿綿不絕,固蒂深根。」又云:「太和充溢,骨散寒瓊。」修道契友必須到得此步功夫,生死二字,方在掌握之中也。偈曰:
金丹大道妙無窮,日月連珠照洞空。
烹煉牟尼無價寶,將來敬獻祖公公。
其四
無極先天大道,此為三教法門。致知格物識根原,才算修身為本。
視不見兮歸一,聽無聞也抱元。陰陽交媾定乾坤,九曲明珠得見。
涵谷曰:無極者,鴻濛未判,陰陽未分,天地之根,萬物之母。父情母意,交媾之時,神氣將應而恍惚杳冥,即是無極也。既應之候,靈性相投,精血相抱,即成太極,而五行生焉。母呼隨呼,母吸隨吸。十月胎足,瓜熟蒂落,咄地一聲,先天炁收,後天氣接。無垢子云:「這點靈光道上來,只因觸妄墮塵埃。君今要見還鄉路,悟得心經道眼開。」
三教法門者,三教聖人皆從此始,還原返本,皆從此成,儒曰「執中貫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皆是此門。教雖分三,而成功還是一處。學道不明性理,妄分三教,各立門戶,皆為左道。《參同契》云:「一者名為不二門,得門入去便安身。當年曾子一聲唯,誤了閫浮多少人?」先天大道自古難得,得了易成,怕人根緣淺薄,難逢難遇。無德者,就遇不識,就識不行。子思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若有德者幸遇此道,必須立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志向。一了百當,一得永得,功圓課滿,而成正覺。凡有緣得受者,不論智愚,只要立猛勇之志,矢長久之心,時時在道,念念不離,尤須力行不倦,如《中庸》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有此志氣,而又久行不怠,方不負得此大道矣。紫清真人云;「人人天賦此元和,好把真常各自磨。上古仙佛成道者,皆因掘地采鉛多。」此乃皆是教人不可自生懈怠。總而言之,有效無效,一味猛勇,行好事,存好心,動則利人利物,靜則修心修身,始終如一,自然感格天地,可以成功。東嶽大帝云:「修善之人如春來之草,日有所增。
格物者,陰陽之理也。知者,知其當然。致者,致其極處。根源者,生死之門,玄牝之鄉,曰天地靈根、不動道場、元始祖炁、至善之地、呼吸之根、甚深法界、主人翁、自在菩薩、舍利國、極樂鄉、真一處、戊己門、混沌竅、總持門、西南鄉、虛無之谷、凝結之所,守一壇、蓬萊島、眾妙門、歸根竅、復命關、黃庭、淨土、玄關、生死不相關之地、鬼神覷破之機,……一張真人云;「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炁穴,內有坎離精。」此竅種種異名,還是一個「一」字。凡有大志者,必須窮究此「一」也。《道德經》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又云:「得了一,萬事畢。」修身為本者,人稟陰陽五行之氣以成形而有身,即賦天地之理以成性而為本,此性人人本有,個個不無,不以賢而增,不以愚而減,又皆盡善而無惡,故曰:「人無有不善。」人之修身,無非明善復初,返本還原之義。而返本還原之用功又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縱為始。
故孔氏遺書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蓋心為一身之心正自然身修,身修則無有不善者矣。所以聖經一章結之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然而修身未易言也。格至誠正,初工也。返本還原,了手也。其中次第工夫、玄妙法則不得至人口傳心授,雖智過顏閔,亦徒然耳。噫!至人難遇,口訣難聞。只有積功累行,天人感格,奇緣可遇也。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者,先天大道,無影無形,真氣所結,百鍊不銷,乃成金剛。其聚則有,其散則靈,至虛至靈,變化莫測。《中庸》曰:「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如此玄妙,有甚形象?《玉皇心經》云:「丹在身中,非白非青。」古經云:「有形有象皆有壞,無形無影才是真。」《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交媾者,陰陽會合也。陰陽相配,萬脈歸根,自然結成刀圭矣。儒曰「靈台鍛煉,九曲明珠。釋曰「靈山烹煉,牟尼寶珠。」道曰「靈關修煉,黍米玄珠。」名雖分三,其實一也。渴曰:
口訣真傳卻不多,只須同類兩相和。
精騎白馬騰金屋,一性圓明上大羅。
其五
若問三家會合,打開一竅玄關。陰精制伏使逆還,才是一陽複本。
黑虎興波出海,赤龍駕火離山。龜蛇會遇黃庭間,到此陰符退盡。
涵谷曰。三家者,三寶也。天、地、人三寶要緊:天無三寶,混沌不明;地無三寶,萬物不生;人無三寶,色身難保。天有三寶:日、月、星辰,朔望同宮,交節過度,不失其時,普照大千世界。地有三寶:水、火與風,運用萬物,而養育秦生,無不沾恩矣。人有三寶:精、氣與神。人為萬物之靈,皆因多被七情六慾所累,三寶拆散,不能會合。元精變為交感之精,元炁變為鼻口之氣,元神變為思慮之神。世人迷昧,全不顧惜。以孽為樂,流浪生死,不求上岸。儒云:「君子有三戒:無子難免夫婦之理,有子須保父母之體。」欲保體,須保精。欲保精,須戒色。戒此色慾,非大英雄、大豪傑看不破、斬不脫。何也?人因色慾而生,故從色慾而色。呂祖日:「二八佳人體似酥,腰中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此詩皆言色中有毒,欲中有害。吾勸妝等早早看破,畏色如同畏虎,防欲如同防賊。戰戰兢兢,時時緊防,久久固守,可以到得自然之地也。古經雲;「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邱祖云:「從正修持須謹慎,掃除色慾自歸真。」若有大志,體貼遵依,必有善根。有此善根,自有真師相遇,指點三家會合奧妙之理。
一竅玄關者,乃人生死之門戶。自從母腹之中一個觔斗落地,四門打開,迷卻此竅,不得至人指示,所以生生死死,輪迴不息、故吾為爾重重叮嚀:必要低心下氣,求教高人指明此關,方可下手。凡學道者若不打開這個關口,三家難會。三豐祖云:「關未開,鎖未動,休在人前說鉛汞。」此一關竅,非容易得開。其中有一烈性女子把守關門,自古至今,超出三界,不入輪迴者,皆從此出。《玉皇經》云:「出玄入扎」,即此關也。開得此關,三家可會。吾今泄露,仔細參詳。須用七寶常常敬奉買和那烈性女子,諺云:「清酒紅人面,財寶動人心。」她見此寶,必定開關。由身不動,萬塵不染,而元精自凝。由心不動,清濁自分而元炁方聚。由意不動,三昧大定而元神混合。此際三家相會,打成一片,結成一團。如此景象,而大丹成矣。所以顏回簞瓢陋巷,不改其樂也。呂祖云:「要識汞根尋蒂子,方求鉛本問仙姑。」《悟真》曰:「戊己之中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太乙含真炁,十月胎完人聖基。」
陰精者,後天之濁精也。男女修煉,皆是一樣。男子煉精,女子煉血。世有盲修者,只知心火。他言可以煉化而成丹砂。豈知必用君火、臣火、民火三火相湊,始能制伏。駕起三車,車上崑崙,轉入方寸。方寸之地,實實不敢泄明。天有譴責,其罪非輕。須要求師盟誓,口傳心授。尹真人云:「金滿三車奪聖基,沖開九竅過漕溪。迢迢運入崑崙鼎,萬道霞光射紫微。」
一陽複本者,乃是陰陽顛倒,海水逆流之時。世人只知天一生水,那曉仙佛玄妙,逆水生天。呂祖曰:「一陽氣發用工夫,日月精華照玉壺。到此緊關休妄動,恐防墮落洞庭湖。」
黑虎者,因北方屬水,水返於上,故曰黑虎興波出海。
赤龍者,因南方屬火,火降於下,故曰赤龍駕火離山。尹真人云:「降龍未得豈成仙?降得真龍丹可圓。須信神仙活手段,一毫頭上見龍天。」
龜蛇會遇黃庭間者,龜:真陽也。蛇:真陰也。黃庭者,丹房也。龜蛇會遇,正是陰陽交媾。
其時必有陰符發生,致人神昏。此乃子進陽火,午退陰符也。務要高舉松木慧劍,振作精神,將這陰符好好退盡,率煉含養,則將來大丹可還矣。偈曰:
會合三家妙最玄,龜蛇二物吐砂鉛。
學人識得其中理,眼下苦修學目連。
其六
若間移爐換鼎,須明子午抽添。庚寅時候虎龍潛,金木自然合併。
煉得無人無我,臨門卯酉勿潦。綿綿不絕益精嚴,到此神仙不遠。
涵谷曰:鼎爐二物,妙義難言。鼎者,生身之處。爐者,保命之鄉。凡修道者,須要知覺性而明覺命。既曰學道,所學何事?莫非儒之「存心養性」,佛之「明心見性」,道之「修心煉性。」學道要明鼎者,鼎居南離之位,其性屬火,光發於外,外明內暗,故中虛焉。爐居北坎之鄉,其性屬水,光藏於內,內明外暗,故中滿焉。所以陽內有真陰,陰內有真陽。只因陰陽倒置,火水不濟。凡學道者,要想長生,做個世外之人,必先立世外之志,存世外之心,把一切輪迴之心除卻。而輪迴之心即人我心、愩高心、執着心、惡毒心、嫉妒(原書是「姤」)心、損人心、利己心、假知心、暴棄心、好缺心,……種種不良之心,一刀斬斷。《陰鷺文》、《感應篇》、《覺世經》句句體貼,篇篇遵依,方可為天地之完人,聖賢之流亞。
必有真師指示鼎之方向、爐之地位,明覺子午抽添法。抽者,抽鼎中真陰烏肝八兩,引入爐中,黃婆看守。陰極必定陽生,自有白氣發現,乃為兔髓半斤。好好提出玉護,添入金鼎之中,復其乾體,養成嬰兒。三豐道祖云:「無根樹,花正明,月魄天星逼日魂。金烏髓玉兔精,二物撥來一處烹。陽火陰符分子午,沐浴加臨卯酉門。守黃庭,養穀神,男子懷胎笑殺人。」尹真人云:「原來一味坎中金,未得師傳枉用心。忽聞打開多寶藏,木非土也不成林。」《指玄篇》云:「鼎爐安立守其心,八兩殊砂八兩金。和合天平兌定了,必須仔細定浮沉。」
龍虎相潛者必有時節。時節者,火候也。故曰修煉要識火候消長剛柔之訣。知下手不知採取,亦不能成丹。知採取不知時節,亦不能成丹。知時節不知配合,亦不能成丹。知配合不知升降,亦不能成丹。知升降不知剛柔,亦不能成丹。古經云:「長生二字,奧妙千層。若求返本,嘗親至人。」
庚寅者,庚乃天癸初生,真陽發動。試看天邊之月,每逢初三出於庚方也。寅乃三陽開泰,春和之氣。龍虎大交,金木合併。《參同契》云:「九六周天度數,龍頭虎尾擒拿。以鉛烹汞結成砂,方許還丹造化。」《玉皇經》云:「迴風混合,百日功靈。」至聖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最上經》云:「三昧大定後,杳冥一點靈。」《悟真》曰:「鉛遇癸生須急采,金逢望遠不堪嘗。送入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斯配當。藥重一斤須二八,調停火候托陰陽。」
金木合併者,是陰陽會合之時。必須忘卻鼻口之氣,運動無縫真炁,好好調息。《般若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煉者,猛火烹煉也。三心自掃,四相自飛,故無人無我,正聖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時也。
卯酉者,兔雞也。臨門者,金雞斗玉兔也。
綿綿不絕益精嚴,乃是東家之女,不舍西家之男。西家之男,不離東家之女。二人念念不離,情意相交,故爾二六時中,綿綿不絕。
凡修道者,功行到此,必要外功栽培,則大丹可成,而神仙不遠矣。偈曰:
移爐換鼎大丹成,三寶同來入火城。
結就靈胎脫苦海,縱橫自在任君行。
其七
修道不分男女,煉丹哪在富貧?誠能堅志守穀神,必定明心見性。
請看觀音老母,紅塵不戀修真.道成魔滅證金身,永享西方勝境。
涵谷曰:先天大道,修煉下手,男子降白虎,女子斬赤龍。作用之法,原屬一樣,故曰修煉無男女之分耳。
哪在富貴者,金丹乃是自身三寶五氣結成,富貧賢愚,皆同一體一性,所以富貴無有異也。雖然煉丹一理,而了道果位各有高低。富貴皆因前劫行善積德,故爾今生受享其福。《因果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身。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心。」正陽翁云:「種麻得麻,種黍得黍。」曾子云:「仁者以財為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歷代仙佛聖賢皆是教人積功累行,將天地之財成自己之功,何等便宜?《易》曰:「聖人能以美利利天下。」亦此意也。或買物放生,能解累劫殺冤。或刊刷善書,喚醒固執迷人。聖賢無不為所欲為也。或搭橋梁以利人行,或施茶湯以解人渴,或施藥方救人之難,或施棉衣御人之寒,或施粥充人之飢,或修佛像增人之敬,……有此外功,因果自不難也。有等富貴,就忘前因,並不思想我今受此富貴皆從前劫陰功而來,今生必要加功猛勇,訪求至人,指我生死之路,藉此財緣,修出苦海,許多便益。總奈迷昧者甚多,寸善不積,片德不修。不信因果,不怕報應。事事刻薄,殊昧天理。死積財物,留與子孫。哪知人人所怨,天地所憾。天降孽子,投入他家,耗他之財,敗他之名,出他之丑,害他之身。一日三寸氣斷,死入地獄,孽鏡台前,考問功果,無言可答。累劫因緣,一劫而滿。所殺生靈,算賬酬還。因一世迷目,造萬劫深冤。此皆是不仁者以身發財,認假棄真,以虛為貴。吾勸凡有富貴,務必早早看破。難修務必要修,難行務必要行。莫等無常到來,三寸氣斷。功名富貴,盡不能帶去。就是這個臭皮色殼,皆要藏於荒丘。肉化清風,骨化污泥,何況財物度外之事乎?《悟真》雲:「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坐身世水泡浮。只貪利祿求榮顯,不顧形容暗悴枯。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諺云:「兒孫自有兒孫福,勿替兒孫作馬牛。」夫先天之道,貧者亦屬可為。古經雲;「良田萬頃,日食二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又況八尺、二升,不過受享百年而已。既有緣得遇大道者,必要信心堅固。古言人身難得,中華難生。既得人身,又生中華,大道難遇。今既遇着,佛法難聞。今已聞着,若為貧苦自生暴棄,墮入苦海,豈不得緣失緣,有牾性命大事?儒曰,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患難,行乎患難。聖人無非以道為重,以德為貴,一切艱難困苦,各有來因,切不可退志。生死二字,上方自有一定。一味行好事,存好心,敬惜字紙,除當途之瓦石,剪礙道之荊棒,勸人行善,教人放生,寸善莫丟,分惡莫作,有此恆心、孽冤可消,上蒼默佑而大功自然成矣,古仙云:「萬劫千生得個人,須知先世種來因。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白玉祖云:「玉母原是凡人女,葛洪家道十分貧。三仙有樣皆當學,苦口良言不誤人。」
堅志守穀神者,時時在道,念念不離。孔氏遺書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孟子曰:「君子探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學人讀聖賢之書。須體聖賢之行。久行不怠,自然明心見性,得見玄妙。
凡學道者,須學觀音。大士生於皇宮,不昧天性,窮究性理,不願招親,捨身向道。莊王惱憾,趕在花園,魔他退道。哪知菩薩根深蒂固,次又送到白鵲寺伺候五百尼僧,勞得口吐青煙,心中全無半點怨憾。莊王見他如此,十分煩惱,吩咐將兵圍住寺院,放火焚燒。滿寺佛像人眾盡化灰塵,惟有大士德深,逃出性命。莊王反言此是妖孽,賜下紅綾絞死。歸陰觀看諸獄善惡報應,還陽逃至香山,加修數載。脫凡體而證金身。十二圓覺,有富、有貧,有善、有惡。富者李道成傳天真家財萬貫,一旦舍卻而成聖位。貧者李氏,翁故夫亡,守節不嫌貧苦,尋菜根而孝恩姑。遇着抄寇,強逼為婚,捨命不從而謹守節孝,感化抄寇李氏兄弟。大士指引,修煉成佛。善者周氏,割肝救姑,苦勸丈夫鄧桂芳同修證果。惡者李忠、李孝,落從抄寇,攔路劫搶,殺人放火,得遇李氏,感化回心,改過遷善,入山修煉而成正覺。貴者陳天德,大夫之子。劉素貞,宰相之女,乃是金枝玉葉。一十六歲看破紅塵,臨期不婚,棄名利而證佛魁。凡此富貴貧賤,只要改過遷善,誠意正心,皆可證佛成真矣。偈曰:
男女修持一樣功,五行四相一般同。
靈明地上勤勤掃,得見當來舊主人。
其八
修道莫言貧苦,一心哪怕考懲?三皈五戒為準繩,自有祥星照應。
試看龍門邱祖,十分困苦不勝。道成脫體待飛升,幾見虧人半點?
涵谷曰:修道之人,莫畏貧苦。既向空門,聽天由命。想作天外之客,就要立超群拔萃之志。而超群之志,要人之難捨我能舍,人之難行我能行,人之難苦我能苦,人之難屈我能屈,人之難受我能受。有此一心,自然不為色身所累、名利恩愛所牽,方可以聞道,可以修道,可以行道,可以成道,可以了道。觀音《心經》云:「無有恐怖遠離,倒顛夢想,究竟涅槃。」孔子嘆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此皆只知有道,不為外物所擾也。故君子憂道不憂貧,小人謀食而以求富。請看伯夷、叔齊,得受《大道真傳口訣》,兄弟二人萬里洪基猶棄敝蹤,隱入山林,飢食松柏,渴飲清泉,死於首陽之下。皆是明覺生死,得成聖道。凡人不知其中寓有妙義,蓋人之身盡皆屬陰,玄關一竅乃是真陽,是故爾夷、齊餓於首陽。所以聖賢只知窮理盡性,而死生之命非所計也。愚夫愚婦只知惜命,不知窮性,豈知命有成敗,難免不壞,這點真性,亙古常存。成仙成佛皆此性,改頭換面,墮入鳥獸類亦是此性。世間一等糊塗之人,迷昧不知。日在幻境,不知其幻。身入苦海,不知其苦。一概夢裡行事,苦中作樂。見有利己之事,鑽頂覓縫,捨身向前。凡要出財利人利物、與世有功之事,就要退步藏身。即有至人言談,陰功果報,他言「人死猶如燈滅,有甚苦楚報應?」獨不思想睡在床上做夢驚慌又是何人?故三教聖人,一片道心,著留千經萬典,教人口誦心維,身體力行,超出苦海,同登彼岸。
吾勸世人早早覺悟,求個出世法則,掃除三心,飛卻四相。三心者,凡心、血心、色心。若不除此三心,難出三界。《心經注》云:「三點如星像,橫鈎似月斜。披毛從此得,作佛也由他。」神秀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打掃,免得惹塵埃。」四相者,眼耳口鼻。若不飛卻,難逃四大苦海、胎卵霑化、四地獄也。眼觀色而思邪,墮入飛禽之中,身披色毛,此為卵生地獄。耳聽聲而思邪,墮入走獸之中,此為胎生地獄。鼻聞香而思邪,墮入魚蝦之中。此為沾生地獄。口貪味而思邪,墮入蟲蟻之中,此為化生地獄。故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金剛經》云:「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心經》云:「無色聲香味觸法。」凡學者必先降伏四相,返照道心,自然得見本來面目。無垢子云:「識破回頭便下功,了卻脫灑悟心空。任他四大都零落,其中別有一神通。
三皈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佛:體佛而行,常存元神,不可妄動思慮。皈法:務必常養元炁,不可耗散。皈僧:固守元精,不可走洩。當常烹煉,養成舍利無價之寶。日月雖明,難比其光。乾坤雖大,難包其體。呂祖云:「世人宜假不宜真,難度長生上品經。不免天機重泄露,靈丹只是氣和精。」
五戒者,仁、義、禮、智、信。一戒殺,仁也。若不戒殺,有何仁德之心?《禮》云:「天子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庶人無故不殺犬豕。」孟子曰:「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此皆聖賢教人無故不可殺生也。二戒盜,義也。若不戒盜,成何義耶?一草一木,各有其主。不問清白,由我所取,是無義耶。三戒淫,禮也。若不戒淫,無禮極矣。夫婦交媾,雖屬正禮,然必有時。非時而交,即是邪淫。有時者,乃是婦人經淨,可以受孕之時也。況學道者既投佛門,望超三界,若不斬斷,金丹怎還?相子云:「顧精神,養精神,顧養精神保自身。精神本是靈丹藥,不與韓門度子孫。」四戒酒肉,智也。若不戒酒除腥,焉得為智?酒乃穿腸毒藥,飲之令人亂性、傷神、耗氣、爍精,有損無益,所以禹惡旨酒。肉味陰蝕污穢,本性不戒,不能明心見性,故言肉食者鄙。兼之食他四兩,要還半斤,智者誰肯墮入彀中?古詩云:「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何如?」五戒妄語,信也。若不戒除妄語,成何信實?至聖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此聖人教人必要誠實無妄,說得十分行十分,說得五分行五分。言要顧行,行要顧言。事事體貼,件件遵依,有始有終,自然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凡學道者,須體龍門邱祖家貧困苦,十分可憐,嘗懷仁德之心,遇路填補,逢溝度人,不願酬謝,只求孽消。懷抱大道,餓死七次,心甘情願,毫無悔念。苦行數載,功德無量。了凡成聖,玉帝封為天仙狀元。逍遙天境,永受無疆之樂。自古仙佛皆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千魔不改,萬難不退,方可脫體而升天界。
後世學道諸友體貼前聖先賢功圓課滿,三官薄上寸功寸果,絲毫不漏。吾著此書,原慮苦志修身者雖看丹經千篇萬卷,多是藏頭匿尾,隱語譬喻,難免有始無終,錯解誤會之虞,雖教人訪師而後學,心無把柄憑何辨別師之真偽、道之邪正?更難免是非莫辮,邪正難分之嘆,墮入旁門,良可太息。此書一出,將見正道旁門一目了然,不致錯行邪徑矣。偈曰:
從來佛祖熱心腸,為度賢良苦備嘗。
但願人人明率性,功圓果滿會爹娘。
指玄訪道篇
堪嘆世間等修行,不明性理說妙玄。
先天三寶拆散了,金木水火不相生。
閉目枯坐假裝象,不知採取亂胡行。
自己盲修自昧自,將錯傳人問自心。
哪裡是你生死竅?誰個才是本來真了
冬至一陽在何地?夏至一陰怎麼生?
離明二字怎麼講?返本還原怎麼行?
拆坎補離怎下手?清濁二氣何處分?
爻珠老嫩甚物件?織女牛郎怎相逢?
修行不明此中理,切莫人前談坎離?
守死血心默景意,現出幻景當寶貝。
大限來時無常取,憑何本領避凶吉。
勸君早究生死處,訪求明師指靈機。
《悟真》、《參同》為憑據,《大學》、《中庸》言貫一
《玉皇心經》藏妙義,《金剛》寶典醒愚迷。
三教聖經同一理,並非分門別有奇。
吾把下手來泄諭,仔細參詳訪聖師。
無縫塔前收神炁,譬如北辰一真機。
蘆茅穿膝濁拔出,存無守有恍惚時。
居其所止歸善地,眾星共之朝紫微。
四句偈語七寶布,虎歸龍穴現明珠。
松木慧劍高舉起,降伏邪魔把頭低。
十惡八邪歸正處,四大苦海返太虛。
六百卦足結靈體,千八二六養胎息。
離兌震數純陽聚,不增不減是真如。
萬法歸一十六句,得受平步上天梯。
若問此篇誰人著,單傳直指號涵谷。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